走近鲁迅单元

2024-05-23

走近鲁迅单元(共8篇)

篇1:走近鲁迅单元

六年级上册“走近鲁迅”单元导读设计

宜昌市猇亭区高家店小学

林云平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四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的,这样就使得鲁迅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少年闰土》是一篇经典课文,生动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这是本单元“初识鲁迅”的第一篇课文,个人认为,选编目的有两点:一是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成就;二是让学生了解鲁迅作为一个儿童的内心世界。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鲁迅身边亲人(侄女)的真情回忆,展现了鲁迅的音容笑貌,读来使人历历在目,让学生感受到鲁迅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众人敬仰的人。阿累的《一面》,文中的对话和外貌描写十分传神,字里行间倾注着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质。著名诗人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展现了鲁迅崇高的精神和伟大的人格,从而让学生对鲁迅的认识得到丰满和升华。四篇课文都是引导学生潜心研读、感受人物形象、初识鲁迅人品作品的极好范本。

设计理念

人教版教材以主题组织单元,每组均以“导语”的形式点明单元专题,课文、语文园地都围绕专题合理安排,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有机整体,每篇文章相对独立又互有关联。教材编写角度的改变试图构建起一种新的语文教学模式。

“单元整组教学”是以现行人教版课程标准教材为依据,进行单元整体备课,可以对本单元课文进行调整、重组,链接丰富的课外资源,进行全盘考虑,把研究的重点从“篇”转移到“组”。

单元整组教学一般有三种课型:

即单元导读课(整体感知)、部分感悟课(部分感悟)、单元总结课(整体回顾)。

本节课是单元导读课,是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对整组内容的整体感知。它以单元导语为教学切入点,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各种课堂学习方式,初步感受单元主题,做好学习规划,激发学习欲望,全面铺垫单元学习背景。

单元导读课的一般流程为:链接学生起点,激发学习兴趣;浏览课文,了解学习内容;学习导语,明确学习要求;尝试实践,规划学习策略。

通过单元导读课,可以让学生整体感知单元内容,对单元主题及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学生都会感到得心应手,尤其是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内容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蓄势、准备,可以为下面课文的预习起到铺垫,做好引领,学生预习起来会感到省时省力些,兴趣也会随之增加,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可以让学生在整体感知本单元内容的基础上,提前搜集有关资料,使预习收效更多,课堂教学中学生学起来会更积极,可以缩短教学时间,从而解决人教版教材容量大而教学时间不够的矛盾。

学习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读通顺课文。2.能概括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3.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对课文留给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能说出自己的感受。4.能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部分问题。

过程设计:预计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以自学为主,第二课时以展示为主。

第一课时

一、导入主题(5分钟)(出示鲁迅照片。)同学们,你们认识照片上的人吗?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他就是——鲁迅。对于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我们曾经积累过他的一句爱国格言,还记得吗?(学生齐读: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他是一个爱国人士。对于鲁迅,你们还了解多少?(学生自主交流)

是啊,他挥着如椽大笔,投身唤醒民众的大潮中;他毕其一生,不断对专制社会进行毫不妥协的批判;他坚持为闰土、孔乙己、女佣、车夫、青年代言„„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太多的理由需要走近鲁迅先生。今天,让我们怀着敬意,走近鲁迅。(板书:走近鲁迅)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对鲁迅先生形象的一个高度概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探究学习的动力。】

二、整体浏览(5分钟)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将开始一个新的单元的学习。请大家回忆一下,学习一个新的单元,在一篇一篇课文学习之前,我们可以先做些什么?(学生回忆交流)

(根据学生发言归纳板书:浏览目录,了解全组课文;阅读导语,明确主题与要求;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浏览目录(出示目录),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在随机交流中揭示单元主题——“认识鲁迅”,引出四篇课文题目。

2、阅读导语(出示导语),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明确本组课文学习的目标任务与基本要求——感受鲁迅崇高精神,学习描写人物方法。

3、快速浏览课文,达成学习目标。(可小组按学生学力或长处、优势分工再合作。)

【设计说明:学习目标的出示利于学生目标明确,方法清楚,便于学生具体学习,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目的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三、汇报展示。

1.学习目标之一:字词闯关。(以精读课文中字词为主)①.我会读:扭动、腰胯、厨房、刺猬、逃窜、追悼、挽联、牲畜、咳嗽、恍然大悟、囫囵吞枣、饱经风霜、慈祥、逝世

②我会写:抄写上面词语。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目的性更明确,直接针对预习目标,利于提高学生扎实有效的在预习中掌握基础知识,确保正确流利地通读课文。】

2.学习目标之二:整体感知课文。(以小组为团队,分工合作学习,集体讨论交流,完成下面任务。)①作者或者出处、写作背景以及文体等。

②弄清楚每篇课文的主要人物、事件,然后用一两句概括。

【设计说明:目的是让学生尝试用“主动、探究、合作”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并初步学会这种新学习方式。让教师的角色也发生根本的转变,由单纯意义上的传授者、施教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

3.学习目标之三: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段,结合课文,感受鲁迅的作品和人品,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设计说明:既是检测学生课文的朗读情况又是学生感知文本情感,展示个性化阅读的平台。】

①个性朗读,交流感受。师:现在给大家五分钟准备时间,自己选出一段自己最感兴趣的文字读一读,并用心体会,再来比比,看谁读得最好,体会最深,表现最优秀?

【设计说明:引入小组竞争检测朗读,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全体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利于学生感知课文情感。】

随机归纳出:鲁迅的作品——大文豪、文学家;鲁迅的人品——爱憎分明,同情劳苦大众,关怀进步青年,鞠躬尽瘁为人民,深受人民爱戴、敬重、缅怀„„

②指定朗读,评议交流。

下面呢,就得我指定片断大家来读了怎样?同样比一比,谁读得最好,体会最深。

预设下面片段: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鲁迅的作品不同凡响)

2.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沉痛的怀念)

3.憎恶黑暗有如憎恶恶魔,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他带着奖励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道:“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给你的。”(爱憎分明,关怀进步青年,瘦而有精神,既让人爱怜,又让人敬重。)

4.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片段。

5.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片段。

一群小学生

一个秃顶的老人

一个盲人

师:感谢鲁迅,感谢周晔,感谢阿累,感谢萧红,感谢巴金,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如此打动人心的场景,记下了一些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让我们认识了鲁迅。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再来读读,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所写的一首《有的人》,那又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呀!

师生伴随配乐齐诵《有的人》。

【设计说明: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读中触发感受,在读中促进理解,在读中提升认识,在读中升华情感。】 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共同学习,相信同学们收获很多,你现在再拿出你们自学时产生的问题看看是不是解决了很多?还有哪些没有解决呢?鲁迅先生就是这节课我们了解到的这点浅浅的印象吗?不!随着下节课的学习,相信我们会对他老人家的作品人品有更深入的了解。让我们共同期待。

教学后记:浅谈单元整组教学

“单元整组教学”要求教师以整组审视的视角,立足于知识的系统性和连接性,做到瞻前顾后,整体设计教学流程,充分发挥教材编写优势。教师可以对本组教材进行合理调整、重组,有效整合课外资源进行教学,避免传统教学中“篇”和“组”严重脱节的弊端。

“单元整组教学”不是对单元进行简单的内容组合,而是重在“整体把握”,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更要根据不同单元的特点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要打破传统的课课教学模式,借助教材编写优势,进行快速获取知识信息和能力迁移的训练,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单元整组教学”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语文学习常常是“举三”而“反一”,寻求语文教学的科学性语文学习不太类似于“科学化”的数理化学习,可以“举一”(如例题)“反三”(做习题),“举少”而“胜多”。语文学习常常是“举三”而“反一”,人类语言的学习,是在“巨大数量”的语言(言语)“例子”的反复撞击、反复刺激下,才点点滴滴“说出”,成年累月数量无限量地加大后,产生新的语言合金,发生质的变化,才“奔涌而出”。

“单元整组教学”或着眼于同一题材,接受人文滋养;或着力于同一体裁、同一表达方式,习得表达方法。这样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同一专题的一组课文教学中“举三”再“反一”。

“单元整组教学”在改变教师解读教材思维模式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尽可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如:会做合理的学习规划、会收集相关资料、会联系比较地进行学习,会整理梳理知识„„因为按单元整体预设教案,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有别于传统课堂,不是本节课解决什么问题,而是这一阶段解决哪些问题。教师可依据儿童认知能力和获知范围,将课堂和其生活世界结合起来,依单元主题采取较为集中的方法途径,学习搜集有助于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料。

开展“单元整组教学”,可以对教材进行重建。比如可以增加一些相关主题的文章,也可以删减一些繁琐的内容。还可以在一个整体目标的统领下,根据教学的思路与需要,打乱教材中课文与学习园地的排列顺序,那样更能突出重点,做到以一篇带多篇,以一组课文带一本书,有效提高语文学习效率。这样就能省出语文课时,用课堂内的语文课时组织课外阅读,达到课内外阅读有机整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绝大部分孩子来说,只有让课外阅读进课堂,才能真正落实课标规定的课外阅读量。

篇2:走近鲁迅单元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本组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四篇课文中只有一篇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这样使鲁迅的形象更加真实、丰满、生动。《少年闰土》是一篇经典课文,生动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作者的回忆,展示了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读起来使人历历在目。《一面》文中的对话及外貌描写十分传神,字里行间倾注了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臧克家的《有的人》赞扬了鲁迅。总体构想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

模块一:预习与理解内容

模块二:领悟表达

模块三:口语交际与习作 第二部分:语文实践活动 第三部分:整本书阅读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本单元的生字与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在事例中深刻解读人物,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3.读懂课文,要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4.总结各种描写方法,感受鲁迅这一人物形象。

第一部分 教科书教学

模块一 预习与理解内容

一、解读单元导语

自读单元导语,想一想,都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习要点:

1.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的崇高精神。2.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二、自主合作学习按预习提示要求预习课文

(一)预习提示:

1.遇到生字、新词要记忆并用各种方法理解。2.读文时要思考每段讲了什么,全文讲了什么故事。3.读文时遇到有疑问的地方打上问号。

4.读完板本单元四篇课文,想一想鲁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学生自主学文

不再出示目标,以提示的方式来告诉学生学习的方法,再来自主学习。1.教师辅导学生学习一个片段。

(1)朗读《少年闰土》的第一自然段,让学生闭目倾听,然后给自己眼前的画面命名,谈一谈自己的感想,并想想作者写作时的情感。(2)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方法。

(3)分组学习。《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那些画面? 2.各小组学生交流后分别排代表汇报学习情况。

三、自由学习《一面》《有的人》 1.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2.说说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习《有的人》。(1)激情导入。

(2)诵读全诗,自由表达。

四、预习与理解检测

1.字词检查,由组长考核。

2.课文大意:写在练习本上,各组交流,一名代表全班交流。3.质疑与解疑。

各组将不能解决的疑问提出来,全班交流,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统一讨论。

4.人物初印象

说说鲁迅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五、联系实际,总结反思。

结合学习过程,谈谈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模块二 品味语言 领悟表达

一、回顾人物特点。

闰土:聪明能干,见识丰富、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二、归纳描写人物的方法。

1.出示《少年闰土》中的第一自然段,引出描写人物的方法——外貌、动作描写。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自由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找出描写人物最精彩的一段文字,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他的面孔黄里透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儿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虽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4.进一步梳理描写人物的方法。

作者通过刻画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闰土给“我”讲的趣事,以及“我”与闰土相处时的感受,使少年闰土给读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三、以《一面》为例,深入探究。

1.跳读课文,划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认真读一读,看收获什么。2.学生读书,仔细体会。

3.这三处外貌描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4.在写人物方面,你收获了什么?

四、随文练笔,进行仿说。

1.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特点)2.用几句话描写一位同学的外貌。

五、积累语言。

1.讨论:如果把这一单元描写人物的词语和句子摘抄下来,应该怎样分类。2.按照讨论的分类方法,把词语分别积累到“读书笔记”上。3.交流读书笔记,进行点评。

六、朗读设计

1.在体会到描写的好处后,进一步认识人物的内涵,用自己的声音读出人物

或作者的情感。

2.读四篇文章中的精彩语段。

模块三 口语交际与习作

教学目标:

1.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培养学生将事情讲清楚,讲具体,提高表达时的自信心。

2.写身边的人物,能写清楚人物的特点。3.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4.能够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打动人心。教学过程: 板块一:口语交际

一、话题切入

1.同学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与很多人打过交道,这一节课我们就从记忆深处搜索一下这些人留在我们心中的印象。板书:留在心里的印象。

二、联系实际,全班交流。

1.生活中谁给你的第一印象很深?你们初见面时是一番怎样的情景。2.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3.在后来的相处中又发生了什么事?你对他的印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要求:叙述清楚明白,听的同学要专心,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讲述人提出来。选出讲的好的同学,全班展示。

4.集体评议。板块二:习作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少年闰土》一课,课文通过几件事来刻画闰土这一人物形象,在你身边的小伙伴也一定与你发生过很多事,你想写一写什么?

2.谁来简单讲一讲你伙伴的事? 3.指名讲。

4.同学们你们最想听哪件事的详细经过?

二、拟题写作

1.出示习作要求。2.选择角度,并写习作。3.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同学。

三、习作讲评

1.内容是否叙述具体 2.详略是否得当。3.语言流畅。4.书写是否规范。5.有创意。

先小组内互评,然后推荐同学的作品参加班级交流。

第二部分 语文实践活动

走近鲁迅

一、搜集资料

利用各种方式,搜集关于鲁迅的资料。通过鲁迅的成长过程、斗争历程,让学生初步了解鲁迅的革命思想。

二、阅读

阅读《故乡》等较浅显的鲁迅作品。

三、影视鉴赏

观看影片《阿Q正传》《孔乙己》

四、写观后感

结合这单元的课文、所读的拓展材料和观看影片的感受,写出自己的理解。

第三部分 整本书阅读

《朝花夕拾》读书交流

一、内容简介

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也就是鲁迅的往事。它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散文集。是一

本必读的散文集。是一本如良师益友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味盎然,而且随着年岁的增加,我们总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味道来,这就是鲁迅作品的魅力所在。本书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展现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叙述亲切感人,又有机地糅进了大量的描写、抒情和议论,文笔优美清新,所以被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散文。

二、阅读要点

1.了解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长妈妈:又愚昧迷信的一面,但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藤野先生:一位日本医学教授,平等待人、关心弱国学生的学业。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

父亲:曾让童年的鲁迅困惑过,但是鲁迅从未指责过自己的父亲。2.体会鲁迅先生作品的特点。

(1)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2)在对往事深情地回忆时,作者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对现实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3)多用讽刺手法。

三、阅读问题提示

1.阅读完《后记》后,你有什么感受? 2.书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有那些人物?

3.读了《朝花夕拾》,你觉得鲁迅先生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4.如果你生活在鲁迅的时代,你想对他说什么?

5.看了《朝花夕拾》中的文章,你想对哪些人物说点什么?

四、活动设计

篇3:走近鲁迅

一个时代虽然过去了, 但一个伟大的形象却留下了。这独特不朽的形象已成了一个民族的灵魂, 一个时代的象征。

都说您是伟大的思想家, 革命家, 文学家, 都说您是向封建的思想文化营垒冲锋陷阵的最无畏的战士, 都说您是掷地有声宣称“我可以爱”的真君子, 都说您是“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最伟大的父亲!但是, 谁又知道, 当初, 为了做一个孝顺的儿子, 为了母亲, 您, 却又不得不走上了心灵煎熬的漫漫路程, 在理与情的抉择中, 您给自己年轻而鲜活的青春生命, 套上了一道封建婚姻的绳索。您对自己的老师许寿裳这样悲鸣:“这是一件母亲送给我的礼物, 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她, 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虽然您一天也没有与朱安同床共枕, 但精神的十字架, 却压上了你本不轻松的心灵, 让你有苦难言……

这是你吗?鲁迅, 一个我久已敬佩的形象, 难道面对着千百年来的封建道德和秩序, 面对代代相传的陋习旧俗, 您也曾这样软弱、这样无奈、这样束手无策过吗?你也曾这样悲哀、这样无望过吗?

三从四德, 长幼有序, 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在一个庞大的封建思想文化体系笼罩下的社会里, 受其熏陶滋养的子民, 有哪一位能逃厄运?您也不例外。哪怕您再读尼采, 再读进化论, 但为了母亲, 您却委屈了自己。您对自己当初的婚姻如此, 对自己的母亲如此, 对自己的弟弟也是如此。对弟弟放风筝, 对纯真的童心, 您也曾那么粗暴蛮横的干涉过、践踏过, 二十多年后, 当您从思想上幡然悔悟, 感到了自己身上的悲剧, 并一次次地想请求弟弟宽恕而不得时, 您心里的悔恨、悲哀与沉重, 又有何人能够理解!

这是你吗?鲁迅, 一个我久已崇敬的形象!悲剧的色彩竟也伴随你一路同行?当新文化的曙光刚刚挑开黑夜的一角, 当你锋利的笔触投向那令人诅咒、令人发指的封建的思想文化, 当你长夜孤灯, 为祥林嫂单四嫂们的不幸扼腕长叹, 为阿Q为老栓们“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的时候, 面对沉沉的黑夜, 你勾勒笔下人物的时候, 难道就没有自己的一点儿影子, 自己的一点体味?难道你就没有“泣尽继以血, 心摧两无声”吗?

难怪您的笔触是那样的沉重, 铅一样的沉重, 总让人有透不过气来的压抑;难怪您的笔触是那样的犀利冷峻, 犀利得近乎偏激, 冷峻得让人不寒而栗。没有体味过深沉的悲凉和悲哀的人, 没有身同感受的人, 他怎会有这样的深刻深沉这样的冷峻犀利乃至偏激!受之愈深, 恨之愈甚, 发之愈猛啊!所有悲愤的情感, 都是您对我们这个民族心灵深处的劣根性号脉之后压抑不住的井喷, 也是您认识到自己悲哀之后的毫不掩饰毫不回避的自然流泻!您作品的精神魅力, 就是您人格光芒的辐射啊!

悲剧, 一个实实在在的悲剧色彩, 涂抹在了您的身上, 褪去了您神灵的光环, 让人唏嘘长叹……但, 也许正是有了这样的色彩, 我们才更感到了您的真实、您的可信、您的伟大!

您的伟大正在于:在悲哀和绝望中, 您没有沉沦, 您以自己坚强的信念, 扼住哀伤, 反抗绝望!您毫不犹豫地从旧有的思想文化体系中挣脱了出来, 冲杀了出来, 呼啸着去探索和追寻我们民族的全新的思想文化, 全新的命运!尽管这样的冲杀呼啸探索追寻, 让您曾“荷戟彷徨”过, 让您在漫漫长夜里曾深深地孤寂过, 但在“绝望的抗争”中, 您却显现了一个战士磊落无畏的气度, 一种不屈不挠的“韧”的战斗精神!想想吧, 有谁能像您那样一边勇敢地直面自己的灵魂, 无情地解剖自己, 严肃地反省自己、拷问自己, 一边又入木三分地揭示出我们民族心理层次中林林种种的诟病?又有谁能像您那样一边吞噬着自己的伤痛和悲哀, 一边又为构建一种全新的思想文化, 为唤醒民族的灵魂, 为民众未来理想的生活, 而呕心沥血、奋笔疾书;奔走呐喊, 死而后已!

篇4:走进苦难,走近鲁迅

《祝福》深刻地展示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年年如此”的真实面貌,塑造了~个被侮辱、受压迫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鲁迅在这篇小说中将主体精神结构及内在的矛盾与真实的客观生活描绘融合在一起,达到了近代中国小说的高地,给后人留下了广阔的阅读空间。例如对《祝福》主旨的解读,传统的说法侧重论述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大绳索对祥林嫂的戕害,近来主要强调反对封建礼教及其在群众中的影响,还有学者认为是儒释道“吃人”的寓言。其实不仅如此,鲁迅作品的重要特色就是将他对中国人人生特有的深刻、广博而又确定的体验融在故事中,展现他的大悲悯、大悲哀、大悲痛。鲁迅作品的精神底蕴对青少年学生的积极影响具有不可替代性。

当前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还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面面俱到地讲解,认为鲁迅作品有阅读难度,没有老师透彻全面的讲解,学生不能掌握;二是偏重于思想意义,文章本身的艺术力量和审美价值不见了。正因为鲁迅作品的内蕴极深广,所以教学《祝福》需要有选择地处理教材,处理好取与舍的关系。本设计力求删繁就简、突出重点。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学习状况,预设了“备选要求”,供学有余力时选用。

传统的教学设计往往忽视人的生命体验,导致学生在阅读时未能有主体的生命参与。笔者认识到激活学生沉睡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生命体验,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因此,本设计注重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从情节入手,进入情境;运用问题引领,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命运,体验作者复杂的情感,收获自己的感悟,进而很好地理解文本所承载的价值内涵:不仅体验到作品人物的辛酸,更能体会到作者的大悲悯、大悲哀、大悲痛。

《祝福》能引起学生兴趣和思索的地方很多。当学生进入文本后,老师不一定固守现成的设计,要关注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要注意捕捉有价值的即时生成,鼓励个性化解读,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而不要急于求“成”。

【教学目标】

1,分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

2,认识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探讨造成人物悲剧的原因。

【教学方法】

1,研读文本,自主学习,静心体会。

2,问题引领,聚焦悲剧进行探究。

3,链接资料,师生互动,拓展深度,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探求。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人与海》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这里的“消灭”可理解为外在的、物质的、肉体的,“打败”可理解为内在的、意志的、精神的。也就是说,外在的肉体可以受磨难以至被消灭,但是内在的精神不能被击垮。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祥林嫂却是既被消灭也被打败了。

二、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情节脉络

师:《祝福》的情节可从两个角度去梳理:祥林嫂的故事,“我”的故事。

要求:阅读课文,理清相关情节。

1,祥林嫂的故事

理清情节,完成如下表格:

明确:《祝福》倒叙手法的运用,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一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死去?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接着写了祥林嫂一生经历了五大波折:丧夫后逃到鲁镇做工;被婆婆抓回强卖到贺家墺;后夫死于伤寒,儿子被狼叼去,自己被大伯赶出屋;重返鲁镇做工遭歧视,被看成“伤风败俗”的女人:捐门槛不被承认,沦为乞丐。这五大波折使她遭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从而使她一步一步走向绝境。

2,“我”的故事

“我”回到鲁镇路遇沦为乞丐的祥林嫂,紧接着得悉她的死讯,回忆她的生平。时间跨度三天。

第一天:“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

事件:回鲁镇。

第二天:“第二天我起得很迟。”

事件:与四叔话不投机;拜亲访友,单调乏味。

第三天:“第三天也照样。”

事件:回忆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忐忑不安;(傍晚)惊闻噩耗,负疚;(入夜)渐渐舒畅,回忆祥林嫂生平;(夜阑)被爆竹惊醒,懒散舒适。

明确:用“我”(第_人称)的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权威性。

备选要求:用第—人称“我”的方式讲述这个故事还有什么作用?(鲁迅借助“我”将祥林嫂的故事植入主体的心灵演变和自省之中,只有良心未完全泯灭的“我”才能够回忆和讲述祥林嫂的生平,与之相比的是其他人都对祥林嫂抱着漠然麻木的态度。然而,连小说中最具有同情心的人最后也变得麻木,衬托出了祥林嫂死的悲剧性。)

三、分析人物描写,把握形象特征

师: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我们来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对人物性格的刻画除了通过情节,还通过各类描写完成。

要求:以主要人物祥林嫂为例,掌握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1,引导学生分析肖像描写,特别是写眼睛的细节。

鲁迅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分析作者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部分,通过眼睛这一“窗户”透视人物的心灵。

师生对话、互动,一起完成下列表格:

明确:从对比中显示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悲哀。

2,言为心声,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语言描写。

对四婶讲阿毛——痛苦、自责;

对大家讲阿毛-麻木、空虚;

与柳妈的对话——精神重压,陷入恐惧;

与“我”对话魂灵有无——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

明确:祥林嫂在痛苦的挣扎中死去。

3,面对不幸的命运,祥林嫂抗争过,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行动描写。

反对再嫁—逃;

为了生存——(毫不懈怠地)做

“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

反抗再嫁——嚎、撞:

怕被分身——捐(门槛):

怀疑鬼神——问(灵魂有无)。

明确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安分守己,要求极低,想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生存下去:但在旧社会她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她的性格是坚强的,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这个限度又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她面前。她最终被打败。

备选要求:讨论为什么祥林嫂的反抗不仅没有帮助她走出自己的悲剧,反而使她更加痛苦,加速了她的死亡?祥林嫂该不该反抗?(老师最后总结:反抗是其生命中的亮色。)

四、分析环境描写,体会艺术匠心

师:《祝福》塑造了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形象,自然也描绘了这种复杂性格赖以形成的复杂的社会环境。

要求:找出文中几处环境描写,分别理解其作用。

1,关于祝福的描写。形象地再现祥林嫂生活的鲁镇封建气息浓厚的环境。同时它也是一个时间标志,把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发展脉络。还和祥林嫂的死形成强烈对比,增添了作品的悲剧氛围。

2,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表露了鲁四老爷的身份,揭示了鲁四老爷伪善的本质。他是一个宣扬封建礼教,自觉维护封建

nlc202309030123

统治的卫道者。

3,鲁镇人文环境的描写。鲁镇是一个封闭式的社会,是当时中国偏僻而落后的一个角落,受到理学严密的思想统治,弥漫着浓厚的迷信气氛。为祥林嫂的“被打败”提供了典型环境。

五、聚焦悲剧原因,探究文章主旨

师一有研究者认为,”祥林嫂的故事”的文本结构是“她的死乃由……造成”。这是一个向读者的阐释开放的文本,只要从文本本身出发,可以出现种种不同的解释,同学们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

要求:探讨祥林嫂悲剧(被打败)原因。

1,从祥林嫂~生几次重大变化,分析悲剧原因。

师生互动明确:

守寡不成,被迫改嫁。祥林嫂没有任何个人选择自由,尽最大努力的反抗也没有效果。这件事的主谋是祥林嫂的婆婆,婆婆这种做法,不是在维护封建礼教,如果是维护封建礼教——一女不事二夫,她就应该让祥林嫂守节,她可以把祥林嫂抓回去,但不能强行出卖。因此,婆婆虽然打着礼教的幌子,其实又是一个礼教的破坏者,她使用了十分野蛮的手段来达到自家的功利目的,使祥林嫂被打上了“不干净”的烙印。封建礼教并不允许家长做出这样卑劣的事,这种行径应当受到当时社会舆论的谴责,但是却没有,这也反映了社会道德的沦落。

守家不成,无路可走。祥林嫂再回到鲁镇,原因是被大伯赶了出来,生计无着。房子是祥林嫂和第二任丈夫的共有财产,丈夫死后,祥林嫂本来应有居住权,但是却被大伯赶了出来,失了生活根基。这里没有道德可言,只有封建家族的恃强凌弱、唯利是图,是赤裸裸的掠夺。

守命不成,末路行乞。祥林嫂对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是接受认同的。在听信了柳妈的灌输之后,惶恐不安,苦闷异常。在捐门槛无效之后,失去了活下去的精神依托,彻底崩溃。她在临死前,对魂灵的有无产生了疑惑。她希望人死后有魂灵,因为她想看见自己的儿子:她害十白人死后有魂灵,因为她害十自在阴间被锯成两半。这种疑惑是她对自己命运的疑惑,但也正是这种疑惑,这种无法解脱的矛盾,使她在临死前受到了极大的精神折磨,最后,悲惨地死去。

2,参与打败祥林嫂的还有谁?

丁玲说:“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路上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四叔、四婶:封建礼教以及相关的封建迷信思想的代表。他们歧视再嫁的祥林嫂,给祥林嫂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特别是在捐出门槛之后,祥林嫂自以为争得了祝福的权利,“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但是四婶的一声断喝——“你放着罢,祥林嫂!”击碎了她最后一点残存的希望。当一切艰辛努力都付诸东流,怎不让人万念俱灰?她活下去的最后一点火星被无情地踩灭了。

其他的“人们”:不仅有向祥林嫂灌输封建迷信思想的柳妈,还有鲁镇的其他人。他们对祥林嫂表现出的令人战栗的凉薄与冷漠,甚至还有对苦难的“赏鉴”,是吹走祥林嫂内心最后一点温暖的“寒气”。

“我”:“我”是鲁镇唯一对祥林嫂表示同情的人。“我”思想进步,对祥林嫂提出的“魂灵的有无”的问题,之所以作了含糊的回答,有善良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我”的软弱和无能。

明确:把祥林嫂往死路上赶的,有的是有意为之,如鲁四老爷,但更多的则是不自觉而为之。主观愿望不同,但是结果一样。毋庸讳言,“我”也是将祥林嫂推上绝路的人。

备选要求:许寿裳先生说:“人世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谈谈你的看法。(可链接鲁迅杂文《我之节烈观》、钱理群《(祝福):“我”的故事与祥林嫂的故事》、高远东《(祝福):儒释道“吃人”的寓言》等资料,产生思想碰撞。)

总结: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绝路的是这个黑暗的社会环境,“吃人”的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毫无道德可言的封建家族内的恃强凌弱,以及周围人的冷漠麻木,加上祥林嫂自身的愚昧。鲁迅表现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的用意,就是批判当时社会的腐朽与黑暗,也揭示了包括祥林嫂在内的广大民众的病态灵魂。

参考文献

■[1]史志谨《鲁迅小说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3]高远东《(祝福):儒释道“吃人”的寓言》,《鲁迅研究月刊》1989年第2期。

■[4]段鼎著、祁人译《作为一个不完全句子的文本——(祝福)的叙述奥秘分析》,《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第7期。

■[5]钱理群《(祝福):“我”的故事与祥林嫂的故事》,《语文学习》1993年第7期。

■[6]徐茂东《“我”是祥林嫂悲剧的促成者——也谈鲁迅小说(祝福)中的“我”》,《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篇5:走近鲁迅(教案)

研究背景:目前小学语文倡导组织学生进行单元学习,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次教学一方面为组织学生的综合性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小连环教学研究深化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了解。

研究时间:2012年11月22日上午第二节。研究班级:六年级五班。研究人员:聂小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检索资料的能力。

2、通过对资料的阅读学习,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综合实践能力、概括能力以及语文学习能力。

3、挖掘材料中的人文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了解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及品质特征。

教学难点:准确搜集材料,加以归纳、概括。

教学准备:老师:搜集有关鲁迅先生的老师、亲人、同事回忆他的文章以及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的文章。

学生:搜集鲁迅先生的生平,读鲁迅先生的相关作品。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颗耀眼的明星,他被人们称为文学巨匠,被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称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族魂,他就是鲁迅。鲁迅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利用手中的笔同黑暗势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今天我们将在学习第五单元的基础上,进一步来了解鲁迅先生。板书:走近鲁迅

二、初步了解鲁迅先生

1、通过第五单元的学习,你对鲁迅先生有多少了解。(1)鲁迅先生的生平(2)鲁迅先生的思想(3)人们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2、小结:鲁迅先生真是一位文学巨匠,是春天的朝阳,是夏日的清风,是秋日的雨露,是冬日的暖阳。

三、分组学习,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生前还有许许多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请同学们拿出资料,结合你们课外的搜集阅读,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走近鲁迅先生。

1、安排学习任务,分组学习(1)“我”眼中的鲁迅(2)亲人眼中的鲁迅(3)鲁迅先生的生平(4)同事眼中的鲁迅(5)伟人眼中的鲁迅(6)老师眼中的学生(鲁迅先生)(7)我眼中的鲁迅先生(8)鲁迅先生的作品风格

2、分组学习

老师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注意充分运用资料,关于把握第五单元课文,运用老师搜集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志的信任》、《回忆鲁迅先生》、《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自嘲》、《门外文谈》、《致颜黎民》等文章。

3、老师要注意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组指导。

三、交流感悟

1、学生分组进行交流汇报

2、教师引导学生关于归纳小结。老师注意结合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

(1)“我”眼中的鲁迅,是一个关心下一代,关心进步青年,痛恨黑暗势力,敢于与黑暗势力作斗争,同情劳动人民的人。

(2)亲人眼中的鲁迅是一个慈祥,和蔼,关心孩子的好父亲,一生勤俭持家,辛勤写作,不顾惜自己的身体的榜样。

(3)从鲁迅先生生平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一生都在不停地工作,真正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4)同事眼中,他是一位受人爱戴,兢兢业业工作,性格开朗,善于关心他人的挚友。

(5)伟人眼中,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一位无产阶级战士。

(6)老师眼中的他是一个学习勤奋刻苦,尊重老师的好学生。(7)我的眼中,他是一位„„

(8)鲁迅先生作品的语言风趣、幽默,通俗易懂,文笔洗炼,语言简炼。构思细腻,超凡脱俗。作品都表现鲁迅先生义无反顾的战斗精神,冲锋在前的自我牺牲精神。

四、总结

五、作业

把自己学习的体会想法写下来。

板书:

走近鲁迅 导师

生命不息慈父、贤夫 挚友 战士 好学生 伟人

篇6:走近鲁迅

翻开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册,举目所见尽是连绵不绝的苦难与挣扎。被奴役被侵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中华民族被淹没在一片死亡般的黑暗中,然而在这深沉的黑暗中,却总有簇簇闪动的火光,在试图点燃这片沉默的土地,让一个民族湮没已久的热情与斗志复苏,重拾昔日的荣光。鲁迅,便是这火光中最为明亮的一簇。

“鲁迅”这个名字似乎代表了太多太多,民主战士、思想家、文学家„„这些漂亮的名词都太过空泛,使我看不清鲁迅真实的面目。于是,我在历史中寻找,在记忆中寻找,在《呐喊》中寻找,在《彷徨》中寻找,寻找那个举着投枪,要刺破黑暗的战士。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历经太过久长的忍耐,太过深重的苦难,国民似乎习惯了顺从与卑微,在狰狞的统治者与侵略者脚下颤抖而如蝼蚁般地生存着,失掉了所有的尊严与理想,也失掉了灵魂,只剩下一具具行尸走肉,日复一日地在世上奔波。鲁迅看透了这一切,并因此而痛苦愤怒。他决心用自己的笔去拯救这些愚弱的国民,用自己声嘶力竭的呐喊唤醒沉睡的人们,这些即将成为亡国奴却浑然不觉的人们。“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和凝聚的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他看透了造化的把戏;他将要起来使人类苏生,或者使人类灭尽,这些造物主的良民们。”

一些青年觉醒了,年轻的血液沸腾着,他们意气风发地高呼着要去唤醒更多的人。鲁迅慈爱地看着他们,这些年轻的灵魂,这些微渺的希望。也许终有一天,这些青年会托起一个全新的世界吧!然而几声枪响,几缕血痕,一切飘渺的希望眼看要变成泡影。鲁迅愤怒了,颤抖了,他“已经无话可说了”。这些愚弱的人们亲手扼杀了自己的未来,可是鲁迅却依然固执地站立着,指引着中华民族的未来。“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正是这样一个猛士,像传说中带领人们冲破黑暗的悲剧之神,掏出心肝化作火炬,他以始终如一的姿态耐心地等待黎明的降临,用自己的热情去复燃那些死灭了的火种。

也许,鲁迅一生都在追逐着这样一个希望吧。

鲁迅最终还是远离我们而去了,不需要悲哀与恸哭,“无泪的人拒绝一切为他的哭泣与灭亡”,正如他自己所说:“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篇7:走近鲁迅作文

来到绍兴鲁迅故居,目睹了鲁迅先生犀利的眼神,想想妈妈对先生的尊敬,我不由地穿过小桥,一幢黑白相间的小楼扑入眼帘,“那就是鲁迅青年时代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妈妈几乎脱口而出,又兴冲冲地带我穿过一条幽深的长廊,来到一个“富丽堂皇”的地方——鲁迅故居。

据说,鲁迅的祖父曾是朝廷官员,鲁迅刚出生时,家境非常的好,拥有一个十分气派的大客厅,檀香木雕成的桌椅,家里的摆设极其豪华,可后来祖父下狱,父亲病故,这些房子不得不卖给别人,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小小年纪的鲁迅带着哀愁奔波于药铺当铺之间。

“走,我们去鲁迅小时候读过的私塾——三味书屋,瞧瞧!”妈妈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走过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三味书屋”四个字醒目地写在房檐上。听说可以试着坐一坐,当一回小鲁迅,我毫不犹豫地抢先坐在椅子上,双手摸着椅子的扶手,看着《三字经》我不由地跟着“先生”摇头晃脑起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因为旁边的小妹妹也想过把瘾,我才极不情愿地让了位,来到鲁迅儿时的乐园——百草园,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一堵矮矮的墙根……这里面一定藏了无数的笑声,不然鲁迅怎能写出如此精彩的文章。

妈妈告诉我,鲁迅笔下的风情园,将为我们诠释鲁迅先生的作品。乌篷船载着我们晃晃悠悠地来到了这神秘的地方。突然,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婆婆拄着拐、拿着一只鞋子出现在我眼前,嘴里喃喃地说着:“我的阿毛!”

篇8:走近鲁迅,从何处出发

怎么走近鲁迅?鲁迅是中国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是高峰, 是旗帜。于是, 不管是教鲁迅写的文章, 还是教他人写鲁迅的文章, 许多老师总是努力在孩子们心中把鲁迅塑造成超乎常人的形象。仿佛不这样做, 不足以使学生“认识、了解鲁迅”。但是, 这样做后, 孩子们心里真的矗立起了一个真实可感的文化巨人吗?我以为, 走近鲁迅, 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 需从文本、人性以及生活的角度出发, 从具体的字里行间去触摸、去亲近人物。

一、基于当下的文本读鲁迅, 勿偏颇异化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多个版本的小学教材均选择的“认识鲁迅”的经典文章之一。文章通过周晔回忆伯父鲁迅生前“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这几件小事, 让学生初识鲁迅。因为鲁迅的不同寻常, 老师在解读文本时也是费尽心思, 生怕遗漏重要细节, 影响学生对鲁迅形象的感悟。如教学“谈《水浒传》”环节时, 许多老师总喜欢抓住该部分最后一句“那天临走的时候, 伯父送我两本书, 一本是《表》, 一本是《小约翰》”, 并借助资料拓展:《表》是前苏联作家写的儿童小说, 《小约翰》是荷兰作家写的童话, 这两本书以及其他一些儿童读物, 都是鲁迅先生在百忙之中为少年儿童翻译的, 他时刻想着“帮帮孩子”“救救孩子”“能为孩子做点什么”。他把爱给予了每一个需要关爱的孩子。这种做法是否合适?从了解鲁迅的伟大形象的角度讲, 是有好处的。但是, 从文章学的角度看, 周晔写这个内容主要就是怀念一个亲切的、善于教育的伯父, 让我“从此, 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至于送的书, 可以是《小约翰》和《表》, 也可以是《鲁宾逊漂流记》和《汤姆叔叔的小屋》, 这里是不需要挖掘的。小学生通过课文识鲁迅, 首先是语文目标的达成, 即“认真阅读课文, 理清课文思路,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 并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方法”。学生需要习得文本描写人物的方法, 咀嚼课文思路下的含义深刻的句子, 进而领悟崇高精神, 而不是为领悟崇高精神而不管整体, 随意开掘细节或拔高精神。

当然, 语文意义下的细节开掘与精神提升还是必要的。如《一面》中有诸如“我结结巴巴的, 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不会错, 一定是!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 我向四周望了一望, 可没有蹦出来。”这样的句子, 作者为什么会这样?一定的背景资料是有必要使用的。这是学生理解文本的需要。本文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揣摩抓住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这里虽然不是直接描写鲁迅的外貌人格, 但我的欢喜与向四周张望, 隐藏的信息里, 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的恶劣处境, 看到如此处境下依然不忘关心一个普通进步青年的成长, 这与主旨是相吻合的。而且, 从文本内容看, 像“这样一来不会错了, 正是他, 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 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 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等超越一般的“荐书、送书”情感范畴表达不止一处, 也就是说, 作者阿累写作此文, 本身不只是在记录一个文学前辈关爱后辈的简单故事, 而是在叙述中借助特殊的事件背景抒发着自己浓浓的情感。因此, 教者超越文本文字引进其他背景材料而读, 不是断章取义, 失之偏颇, 而是深化主旨的需要。

二、基于真实的人性读鲁迅, 勿人为拔高

不少人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救助车夫”部分时, 为了突出事件的不同寻常, 喜欢抓鲁迅的身份和“跪”这个字教学。难道一个平凡人这样帮助车夫就不令人感动不令人崇敬了吗?显然, 教者如此进行精神拔高, 对于学生走进真实可感的鲁迅来说, 反而是一种认识上的揠苗助长。把这件事当作平常人的悲悯行为多好!学生把目光停驻在事件的细节上感悟助人的真诚与细腻, 体会写人的表达方法, 更有助于人性的种子在内心生长。

我们尊重鲁迅, 不是因为他崇高, 是因为他拥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人性。比如《一面》里鲁迅给好学而贫困的“我”荐书、送书的事例, 我们大可不必从他大文学家的身份、从他当时的经济现状上做文章。当然, 作为阿累的角度, 写自己如何激动、难忘等等, 是真情与艺术表达的需要, 我们跟着作者体验激动, 感悟鲁迅的精神人格, 是学习言语的策略, 与人为拔高人物精神品质贴标签的做法, 有着本质的不同。

三、基于真切的生活读鲁迅, 勿概念刻板

由于鲁迅有着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甚至教育家等光环, 于是, 人们在解读有关他的文章时, 同样容易犯概念先行、形象刻板的毛病。就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笑谈碰壁”, 本来周晔回忆的是幽默可亲的伯父。虽然文中有“四周黑洞洞的”“碰壁”等这些政治敏感词句, 但是否一定要引用这类资料呢?

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 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 鲁迅先生写了许多文章, 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 揭露旧社会的罪恶, 号召人民奋起抗争, 引起反动派极度恐慌, 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 不允许发表, 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看看此文, 是作者9岁时的触景生情的回忆。作者更多是舍不得幽默可亲的伯父, 至于这些背景资料, 似乎可以解释“碰壁”“黑洞洞”等词句, 进而照亮鲁迅的“幽默”。但是, 从生活的角度讲, 鲁迅回答侄女的问话而开的玩笑, 真有这么多用心?也许, 就是开玩笑的成分多一些。周晔回忆伯父, 更多的就是怀念生活化的真实可感的伯父, 而不是时时处处如斗士的伯父。即便成年的周晔想到了话外可能的深意, 我们也不必教得那么沉重。我们的对象是小学生, 给学生一个多元的宽松的标准, 让他们读出可亲与幽默就可以了。至于学生是从鲁迅的儿时图片资料发现鼻子不是碰扁的, 还是从生活经验出发推想不可能是碰扁的, 还是看了其他资料书悟到有话外深意的幽默, 我们不必太过苛刻……一句话, 任何作品的意义都存在于具体的语境中, 像这种表现人物的作品, 存在于具体的生活时空里, 晚餐上的玩笑, 能感受最显著的人物特点就够了。

同样, 作为《故乡》的节选《少年闰土》, 不管《故乡》有如何的深意, 在这个节选里, 学生“能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 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我’的思想感情变化”就可以了。在这个文本里, 学生走近鲁迅的方式, 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去感受文学大师描摹人物的能力, 像解读其他作家的同类作品一样, 把故事放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去想象、去品味, 而不需要与鲁迅的个人元素挂太多的钩。

上一篇:远程研修任务单下一篇:英文辞职申请书及写辞职申请书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