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的遥远诗歌

2024-05-04

走近的遥远诗歌(通用14篇)

篇1:走近的遥远诗歌

走近的遥远诗歌

离我们越来越远的不是天空

是大地

离我们越来近的不是大地

而是那天空中闪烁的星星

走近我们的不是

花与木

而是夜空

遥远的不是

星与月

而是脚印

走来的是一片森林

远去的是一个身影

一天一天地熟悉的

环境

一点一点地变成了

幻境

逃离不去

逃离不去

那陌生而又熟悉的

一个个背影

无法消散

无法消散

夜的孤单

和月的思念

无心泯灭

无心泯灭

那少时的壮语

和那已杨起的`风帆

走近那

遥远的遥远的遥远

最后

静不下的心

再次跃动起来

深情地

盯望着远方

— 此时

激动的泪花

已湿了她的双眼。

篇2:走近的遥远诗歌

踏着斑驳的青石板

支离的记忆将我击伤

抚着陈墙上泛翠的青苔

割舍不掉的思恋再度涌上

这便是我那魂牵梦绕的小镇么

柳丝抽芽 梨花飞扬

依然洋溢那醉人的芬芳

这便是那条叫我如痴如迷的`街巷么

为何只闻脚步笃笃

却不见敲击我心颤的那一双

春雨淋透了我焦灼的渴望

十年的期盼 十年的守候

凝力在两只指上

笃笃 笃笃

门牌依旧 门扉依旧

惊慌 喜悦却更强烈的撞击心房

是你么——

你惊呼我的名字

满脸灿烂阳光

是你么——

我怀疑半掩门扇后的你

是否那让我牵挂十年的娇媚面庞

你说十年太长

击碎的梦

如击碎的雨花般苍凉

你哀怨的谴责令我心悸

莞尔的浅笑

不再让我轻松如往

我说莫怪岁月无情过往

坚守的心

如矗立的灯塔一直为你护航

我的挂念是风是帆

给你动力和方向

牵引你回归安宁的避风港

我们再次清数这春雨冲刷过的青石板

我们再次品尝这街的凝重花雨的馨香

人生的路越走越长

却走不出

你那张紧锁的网

走不出

篇3:遥远美丽的星光

1968年12月,

我下乡了。

江轮驮着忧郁的学子,

在阴暗的天空下,

沉重地驶向渺茫的远方。

四十年过去了,

我举家回到了武汉。

当年那让人难以生存的

艰困日子,

现在已像遥远美丽的星光。

这首诗是我为纪念自己下乡40周年而写的。我很喜欢它的最后两句:“当年那让人难以生存的艰困日子,现在已像遥远美丽的星光。”它表达出来的,是我对生活、对岁月的真实而诗意的感悟。

生活曾经折磨过我们,生活又让我们回过头来品味这种折磨的深长意味。

我把这种对生活的诗意感悟看作是点缀生活的温暖火花,有时候它确实是不经意的一闪,但它也确实能够长时间地滋润自己的心田。

生活中富有诗意的日子并不是很多,对生活的诗意感悟与回忆会给往昔平淡或者苦难的日子增加诗味。

下面生活中的故事,表现出人生经历中一种奇特的“反常”现象一在特定的环境下,“反常”的命运安排会令人生之旅显得更加沧桑。从闪耀在记忆长空中美丽星光的角度来看,它们格外显得意蕴悠长。

故事一同届校友当了我的音乐老师

1973.年下半年,从武汉下放农村五年多之后,因为当“民办教师”的原因,我得到一个“转正”的机会,去县里读师范。

那时在乡里当民办教师是多么辛苦啊,我并不是在学校里教书,而是“教跑学”。所谓“教跑学”,是连当地小青年都不愿意干的苦力活,就是每天到各个生产队里教那些没有到学校里去读书的孩子。我带着哨子与二胡,每到一个地方就吹响哨子,召集孩子们到一个农家,分别辅导他们读书写字学算术,有时还拉拉二胡给他们听。

因为“表现好”,又连续多年没有能够被武汉“招工”,当地教育组便推荐我上师范。

建老师就是我读师范时的音乐老师。

其实他是我的高中校友,武汉华师一附中六六届的同届同学。在校时,我是高三(四)班的,他是高三(一)班的。下乡后同在监利县劳作。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华中师大中文系教授的儿子,拉得一手好提琴,书法也很棒。

因为提琴拉得好,我还在辛苦地耕田插秧的时候,他就被抽到县文工团去了,后来又到师范当了音乐老师。

我进了师范,我的这位在师范当老师的高中校友就理所当然地成了我的老师。

而且他确确实实地走进了我的课堂,还确确实实地教我的音乐课,时代加给我的这种境遇让我觉得难受,但是我没有办法回避。他站在讲台上俯视课堂,我坐在座位上仰望黑板。

此时的师范生绝大多数是本地初中生水平的青年,因此他教的音乐知识十分简单,有时只是教我们识识简谱。课堂教学的时候,因为他是教音乐的老师,所以比其他学科的教师更神气一些。

完全没有想到的是,有一次他竟然点我站起来识一段简谱。从华师一附中毕业的学生,识简谱是没有问题的,我很守规矩地很认真地很准确地唱了。他高兴了,大声对同学们说:“你们看,余映潮这么大年龄了,还这样用心,你们应该向他学习。”

是啊,我那时已经26岁了,26岁的我还没有工作。

这是我的同届高中校友,以教师表扬学生的口气表扬我。

但从表情看,还看不出他有意炫耀自己或者有意嘲笑我的意思,我想他可能只是不懂人情世故的呆子,或者在尽他当“老师”的职责。此时的我只是一个没有工作且正在为有工作而不得不从无味的初中知识开始学起的人,所以我仍然感谢他在全班同学面前对我的那一句肯定。

他表扬我的话,他那表扬我的神态,我至今还记得。

生活中的往事,不管是痛苦的还是甜蜜的,不管是悲伤的还是幸福的,若干年后回味起来,都能给人的心灵以美好的滋润。当这个故事重现眼前的时候,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往事如烟、岁月有痕,还有这样一缕思绪:在生活的艰难跋涉之中,我们要为周围人们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善意而感动,这样,在我们平静的默默的坚守与盼望之中,就多了一些陪伴我们心灵的辉光。

故事二不是语文老师的我考上了中文函授

师范毕业后,根据当时“哪里来就回到哪里去”的“政策”,我被分回到下放之地的乡镇中学当了老师,这时是公办老师了,一个月的工资是28元。

此时我并不是语文老师,凭着一点高中的基础,我教英语,教唱歌,教物理,因为教学要求低,我又只教初中学段,也都还混得过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80年代全校学生大集合的“每周一歌”也由我教。

“每周一歌”的场面很是壮观。周三的下午最后一节课,如果不下雨,全校学生在操场上集合,分班按序坐好,我就来教大家唱歌。没有扩音设备,没有歌单,就是简简单单的老师教唱学生学唱,老师口授学生心记,很像沈从文《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中所写到的那种“歌师傅”在“传歌”。那些如《打靶归来》之类的歌一唱响,如浪如涛,倒也雄浑壮阔。可以说,现在基本上没有音乐老师能享受到我当年的这种奇遇。

1978年年底,学校的江校长突然找到我,说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在监利县招函授生,语文组的教师没有一个愿意报名,建议我去考一下,如果考上了,也能为学校争一点光。

于是我到教育组报了名。一个月之后,通知我参加考试。

怀揣一支笔,挎着一个旧书包,步行30华里,我来到监利新沟镇中学,参加报考华师中文函授的笔试。

监考的就是后来教我函授汉语语法课的燕老师,女孩子,胖胖的,身高估计在1米6,很和气。我们做卷子的时候,她就在教室里走动。那时候考风极好,大家都不知道什么叫“夹带”,过了几年函授结业考试时就不行了,有人开始把“答案”预先写在自己的手臂上。

她在我的身边停下一会,看了看我正在写的作文。

交卷时她对我笑了笑,说:“你的文章写得很好啊。”

这一句微笑着的肯定让我回校时走了30来里的旱路都不觉得累。

又一个月后,上面来通知了,说我已经被华师函授录取,我的成绩是全县第二名。

这件事在这所偏远的乡村中学激起了一阵涟漪,我的“身价”马上提升,1979年,我竟然成了一名语文老师,不仅教初中,还堂而皇之地教上了高中。不仅如此,它的伟大意义在于让我从此走上了语文教学之路。

那时我已经32岁了。

参加了大学的本科函授学习,才知道什么是知识的天地。我就像接受启蒙教育一样,感到知识的世界如此绚烂,像下面这样美丽动人的语句常常感动着我:

孩子学习母亲的语言,觉得母亲的语言最美好,最动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说祖国的文字最美好,最动人。幼而习,长而诵,其味无穷。用文字记载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诗、词、歌、赋、小说、散文;以这些篇章,或抒发情感,或描写景物,或记叙史实,或表达见解,是谓文学。……

我的函授学习也如同我的人生之路,总是有一些横生的枝节挡在前面。华师为了确保函授质量,在1980年又对我们重新进行了一次招考,一直到1984年,我调到荆州地区教研室之后,才拿到毕业文凭,所以我读函授的时间也比别人长,前后一共6年,从农村中学读到监利县教研室再读到荆州地区教研室。

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系统学习的经历。我努力地坚持了下来并且受益无穷。有时我想,人生的苦痛之处在于,命运之神大多数时候是不尊重生命的主人的意愿的,它往往自鸣得意地固执地给你安排你并不向往的世界,而且没有商量的余地。在这样的时候,只有将与命运抗争与遵从命运的安排合二而一,你才有可能真正地由自强而到自觉再到自由。

故事三50岁以后才第一次上公开课

很多很多的教师,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上过公开课了。

而我第一次上公开课,却是在满了50岁以后,确切地说,是51岁半的时候。

在这以前,我没有那样的机会。

知青下放,务农,当民办教师,成为“公办”教师,到乡镇教书,当县语文教研员,成为地区教研室的语文教研员——当我步履艰难地走过这一个一个的生活场景时,我已经近40岁了。

1979年我当上了语文老师,但1982年就调到了县教研室,我从此离开了课堂。

1984年我到了荆州地区教研室,开始了我的自视为“波澜壮阔”的教研生活,也从来没有敢于走到教室里的讲台上,去尝试着上一节哪怕是很常规的课。

1993年,我开始为湖北的《中学语文》杂志撰写专栏文章——“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每年12篇,坚持写了8年。

这100篇教例品评文章的写作,有可能是全国中语界自解放以来由个人进行的最成系统的案例研究。它们后来被武汉出版社结集为《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

1997年,年过半百的我突然有了走上讲台给学生们讲课的冲动:是啊,已经研究、评点了近百个教学案例了,天下的中学语文教学风光差不多被我尽收眼底,那么多名师的教学艺术被我提炼出来,我为什么不能自己也讲一讲课?

想法一旦产生,天天不得安宁。

想法一旦产生,立即着手准备。

我将这种想法说与监利县的教研员邓禹南老师听了。我说,我很想讲一讲课啊,但又怕出丑,你在偏远的乡镇里帮我找一所学校试试吧。

于是,1997年11月26日下午,湖北省监利县周老镇直荀中学的操场上,我开始了我的第一次公开课。

这次课,应该说事先是“保密”的。但等我到达时,很多老师已经知道这件事了。大家从来没有听过教研员上课,大家都想听一听地区来的教研员怎样上课。

天气很冷。上课之前,天公也来作美,霏霏细雨骤停,没有风也没有雨。从四面八方赶来听课的语文老师有200多人。这里没有大的教室,也一时难以找到可以供这么多人听课的地方。学校方面非常为难,商量去镇上租一个什么地方。我说,就在学校操场里上课吧,一个篮球场就能解决问题。

大家赶快行动,从教室里搬出桌椅,在学校湿漉漉的篮球场上摆开了阵势,黑板放在体育老师喊操用的土台上。

学校给我安排了两个班的学生。我站在土台的下面,听课的老师们把两个班的学生围在了中间,气氛热烈。

我带了两个课过来,一是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一是文言课文《口技》。

这个镇是柳直荀烈士牺牲的地方。柳直荀烈士的墓,离学校大门只有200多米。墓前大碑刻有毛泽东手书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还刻有李淑一给毛主席的信。上课时,我将毛泽东词《蝶恋花·答李淑一》插入了《天上的街市》的教学。

在《天上的街市》的教学中插入《蝶恋花·答李淑一》,既起到了烘托作用,又起到了对比作用:诗人的诗,领袖的词,二者都有想象,前者想象星空,后者想象月宫;前者表现出浅吟低唱的韵味,后者显现出豪放雄浑的风格;前者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生活的向往,后者抒发了对为理想而献身的先烈的怀念。它们在一起,让同学们在诗词的学习中体味了音乐美,品析了图画美,感受了情感美,同时也加深了对生活的理解特别是对幸福生活不是凭空而来的理解。在这特殊的环境中,这样的教学非常富有感染力。

那一天,我的感觉真好:我终于走上了讲台。

那一天,听课的老师们感觉真好,他们纷纷发问:余老师,你是什么时候学的手艺呀?

从此以后,我就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田野里辛苦钻探而不能自拔。

此事于我而言,就像人们评价人类首次登月一样:跨出是一小步,其意义是一大步。它永远充满诗意,永远闪耀着青春的色彩,永远给我以鼓励。

如果说我的课堂教学设计常常很着意地讲究创意的话,那么,50岁过了学讲课则是我的最最奇妙的人生创意。

人生的旅途,创意无限。

篇4:走近艾青 石河子艾青诗歌馆

——艾青

就在石河子这座被艾青称为“年轻的城”的中心,坐落着中国首家以诗人名字命名的诗歌馆——艾青诗歌馆。

这座现代化的诗歌馆,造型新颖别致,典雅气派,功能齐全。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84平方米。诗歌馆四面绿树环合,草坪花坛掩映其间,馆前宽阔的诗人广场是市民们休憩的好去处,馆内设有4个展厅,是10个多功能学术厅,自1998年11月正式开馆以来,成为石河子集文化发展、文学创作、诗歌编撰、文艺演出、学术交流、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重要文化阵地之一。

开馆至今十六载,馆藏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著名诗人、作家、画家、书法家的真迹墨宝珍藏其中。全国三大诗刊之一的《绿风》诗刊在馆内编撰,吸引着海内外大量诗人、作家投稿,《绿风》诗刊工作组还开创了《石河子文艺》(季刊)、《兵团美术》(季刊),集纳了石河子乃至兵团各地州的文学、艺术精英的优秀作品。十六年间,艾青诗歌馆内先后举办了千余场艺术展、西部诗人诗会和文艺演出,使该馆充溢着活力。此外,艾青网站的点击率每天也在上千人次。石河子的文学气息正乘着传统媒体、电子媒介的东风,吹响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小城的知名度由此提升,文化石城的名片由此打响。

诗人的一生

“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儿子。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大堰河啊,我的褓姆。

——艾青

艾青诗歌馆的一展厅以艾青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布展。

1910年 3月27日,艾青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畈田蒋村。出生后,被算命先生测为“克星”,被送到本村一位称为大堰河的贫苦农妇家里抚养。对大堰河的恩爱胜于父母,这使他从小感染了中国农民的纯朴与忧郁。

展厅中的这部分有艾青父母、艾青故居的现貌和有大堰河的家等珍贵照片资料。

我是“犯了罪”的,在这里,芦笛也是禁物。我想起那支芦笛啊,它是我对于欧罗巴的最真挚的回忆……

——艾青

1932年5月,艾青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遭逮捕入狱,被诬控为颠覆政府判刑 6年。囚徒生活促使艾青从绘画转到诗歌创作。

艾青的判决书、第一步诗集《大堰河》的封面、1934年出版的《春光杂志》等资料向我们诉说着:这一阶段,是艾青从欧罗巴带回芦笛和歌唱“大堰河”的时期,是诗人的准备期也是成名期,并由此确定了一生的奋斗方向。

我们爱这日子,不是因为我们看不见自己的苦难,不是因为我们看不见饥饿与死亡,我们爱这日子,是因为这日子给我们带来了,灿烂的,明天的,最可信的音讯。

——艾青

诗集《北方》封面、诗集《旷野》封面,诗集《火把》封面、周恩来的信、艾青的奖状等等资料把我们带进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这段时期,艾青有《向太阳》(1940)、《北方》(1942)、《火把》(1941)等 9部诗集出版。诗人从大半个中国的滚滚烽烟中汲取诗情,把自己的诗作投入到争取进步艺术的前沿。

属于你的是,光明与黑暗交替,黑夜逃遁,白日追踪而至的时刻……被最初的晨光照射,投身在光明的行列,直到谁也不再看见你。

——艾青

赴多地演讲、赴智利访问、参加国际诗歌晚会、与齐白石等人聚会、在北大荒“落户”、在石河子安家、住过的地窝子现貌等等历史资料告诉我们,这一时期艾青的生活和创作经历了诸多变化曲折。在这一漫长阶段,艾青长期处于或誉或毁的十字街头,创作不如前期活跃。

或许有一天,总有一天,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我们最勇敢的阶级,将接受光的邀请,去叩开那些紧闭的大门,访问我们所有的芳邻。让我们从地球出发,飞向太阳……

——艾青

与胡风的合影、与巴金的合影、出席第四次全国文代会资料、佩戴“法国艺术与文学最高勋章”留影、赴日本出席“亚洲作家讨论会”等等珍贵照片表明,这一时期,重获自由写作权利的艾青,出现了第二个创作的高潮期。这一阶段,艾青共创作长短诗数百首,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光的赞歌》《鱼化石》《墙》《盆景》等。诗集《归来的歌》和《雪莲》,先后获得中国作家协会的全国优秀新诗奖。

艾青与石河子

艳阳天,风雪天,在黎明,在黄昏,一年三百六十天,看它三万六千遍。因为它永远在前进,时时刻刻改变模样,因为我透过这个城市,看见了新中国的成长。

——艾青

艾青诗歌馆二展厅珍藏着艾青生前的衣物9件套,手稿32件,各种版本的艾青诗集论著54本,珍藏珍贵物品19件。展品集中反映了艾青对石河子这座城市的深深的情感。

艾青全家初到石河子时住过的房屋照片、与夫人高瑛并肩走在绿荫道上的照片、在144团住地窝子的照片、《苏长福的故事》封面影印、修剪过的道路林带……这些珍贵的资料证明着艾青对石河子的“一见倾心”和情有独钟,也证明着石河子人民曾用自己的满腔热诚,热情地拥抱过这位大堰河的宠儿、诗歌王子。

友谊的见证

走进艾青诗歌馆的三展厅,大量的书画作品映入眼帘,仿佛走进了当代名人书画展厅。三馆收藏有臧克家、新凤霞、公木、魏巍、文怀沙等名人名家字画100余件。据统计,这一百余件作品包含了全国66位作家、诗人、书画家赠送艾青本人或诗歌馆的丹青墨宝。

最为珍贵的是,三展厅内还有艾青亲笔手迹3幅,分别书:“短诗难写”“绿风创新风——为绿洲诗会题”“诗言志”,短短三幅手迹,表达了艾青一生与诗无法分开的情怀。

“永远是艾青”

“泪水深情,诗心如火,放歌爱的深沉。含着微笑,纵遍身伤痕。大堰河水不老、流不尽坦荡青春。向太阳,为光礼赞,长夜唤黎明。奇缘事军垦,小城漂亮,一见倾心。鸣鸽哨,荒原阵阵绿风。火把精神不灭,还照亮、多少人生!诗魂在,天地同忆,永远是艾青!”

——王希科《满庭芳》

艾青诗歌馆的四展厅为石河子文学艺术成就展,陈列着50年以来共和国军垦第一城——石河子文学艺术界卓有成就的诗人、文学艺术家们的生平与作品。如:杨牧、石河、于云涛等。

而这些诗人和艺术家们,有很多是受了艾青的影响。艾青在石河子生活时,很多青年文学爱好者逐渐聚集在他的周围,向他请教创作方面的问题。还请艾青担任文艺宣传队的“编外顾问”。这些人中,就有后来优秀的诗人及作家,如赵梓雄、杨牧、杨树、杨眉、石河、柏华、李喻等。

可以说,因为有了艾青,石河子才有了这么多爱好文学的人。艾青不死,因为他的崇高精神继续鼓舞着后人,因为他的诗歌依旧被人民传诵着、他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张名片。

石城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自开馆以来,艾青诗歌馆先后接待了中国政协副主席李铁侬、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甘英烈、国家公安部副部长朱恩涛、著名作家诗人舒婷、陈忠实、白桦、易中天、杨匡满、杨牧,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洋、田华、陶玲玉等领导和文艺界知名人士参观。

2000年艾青诗歌馆被中国作家协会选定为“中国作家协会生活创作基地”,同年被自治区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国家AAA级旅游景点。

面向海内外发行的、全国三大诗刊之一的《绿风》诗刊、《兵团美术》、《石河子文艺》就在诗歌馆内进行编辑出版,担负着新疆、兵团和石河子这片热土上的文学、诗歌创作发行和美术书法的培训、展示等工作,继续向全国乃至世界发出石河子文艺的最强音。

如今,艾青诗歌馆对石河子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座标志性建筑,它承载着石河子打造文化名城的重要任务。每年不下20场次的美术、书法、摄影展、民间艺术、剪纸、手工艺展、集邮展、古币展、音乐、美术、诗人诗会和文艺演出活动。馆内以诗歌文化文中心,带动着周围音乐广场、游憩广场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歌舞晚会、舞蹈大赛等不同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常常在此上演。

目前,艾青诗歌馆与军垦博物馆、周总理纪念碑、游憩广场、音乐广场、北湖公园一起,形成了石河子一道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篇5:遥远的声音诗歌

人还是一样飘散抓不住的思绪

这里还是一样四季如一日的绿

生机的绿

可爱的绿

无忧的绿

我最爱的绿

只是一瞬

风已不再是那风

雨已不再是那雨

那绿被无情的撕成粉碎

只有那人

还是那人

一切已逝

篇6:遥远的山海诗歌

我驱车远行遥远的山海在起伏中闪闪而过,

华丽的大厦在原野倾倒旋转变成云海蜃楼,

勤劳的雨珠在悠长的时间中敲击夜幕下的窗棂,

我避开风暴一直奔向天涯碧空的旷野游逛。

无绪的幻想在朦朦胧胧的思绪里奔跑着出卖自身,

凄惨的山峦颓景墟沟昏昏欲睡倒在月色下安详,

冰川失去傲慢静悄悄暗淡光影毫无声息疲惫的入眠,

皎洁月亮升起时与腾跃的大海毫无关联无法亲和。

我充满阴沉的心静静耹听古老山涧滴落的`水声,

倚着树影观看晚归的行人落脚山坡松林和房屋被风掀起的声音,

在黑岩远去的地方,古老教堂的音乐却传播万里,

山风移动苍郁松林蜿蜒的山岭从未见笑声欢腾。

我驱车奇遇小溪潺潺抖颤的水花不幸溅落岸滩,

让我想起上帝顾盼了解纷扰的眼睛是那么心慈手软,

我沉默地走过宛如忧伤的林荫大道,

篇7:遥远的年诗歌

可灵魂的书签,却记忆新鲜,一切,仿佛又是昨天。

遥远的年,是寒风撕裂着炊烟,冰挂悬挂在屋檐;

是陀螺在凝冻的地面上旋转,笑声震落了积雪,是无忧无虑的童年。

遥远的年,是肥猪优美的哀嚎,是铁钎子炙烤着猪肉,吱吱的声响;

是旺旺的柴火,映红了一张张稚嫩的笑脸。

遥远的年,是一群人围着柴火,伯父在说唱书里,倾注的过多的泪眼。

是一碗酒循环着喝,男人们说不完的辛酸和艰难。

遥远的年,是鞭炮过后,辛苦一年的人家,其乐融融的画面,是丰盛的年夜饭后,孩子渴求的崭新的“压岁钱”。

篇8:遥远的祝福-优美诗歌

冥冥中

打开祝福的画卷

赫然发现你的名字

心尖掠过丝丝颤动

因为我也是六月生辰啊

祝福你也祝福自己

往事拉近远去的身影

那一夜

你说自己是迷人的双子座

我嫣然一笑:我也是

却没有魅力

那一天

你来到我的小屋

林妹妹的`画像让你嗔怒:

怎么挂她?

不想你忧伤

暖流刹那滑过周身血脉

有我的地方就有你的足迹

如镇山之塔

击退伪善之徒

捧出赤子般的情意

为什么你要远行

不辞而别

寻找成了我的唯一

懵懂中走进虚伪世界

吸食了廉价赞美

那些陈词老调

只为招引红颜

每每想起羞愧难捱

经历过风雨

人生才得以豪迈

真情的语言是打开

心扉的钥匙

江河不古

托起今晚的月亮

今天是你的生日吗

我在遥远

你在天边

就让美妙音符

化成深情的祝福

篇9:我来自遥远的千年诗歌

与青山绿水间,一缕心香,就着碧波荡开。

一抹思愁,轻叹着红尘的无奈。

我从千年前而来,褪去蛇性,揣着报恩的心怀。

一柄油纸伞,在断桥之上,就着烟雨打开。

一抹身影,于西子湖畔,随着柳浪摇摆。

我从千年前而来,扯下繁华一抹流彩,拈起红尘一粒朱砂,种下南国一枚豆核,一颗芳心,随着三春花事缓缓盛开。

与黛紫色的烟雨中,走进我的温柔你的爱恋。

我从千年前而来,踏着樱花的落瓣。

披着苏堤春晓的风韵,轻弹柳浪闻莺的情怀,临摹曲院风荷的清雅,系上断桥残雪的裙带,守着雷峰夕照的暮蔼,轻捻千年前搭救

篇10:美丽而遥远的信念诗歌

你是否相信,两个相爱的人是可以排除万难的?

不曾有过这样的信念,证明你不曾年轻过。

可是,如果一直相信的话,也证明你太天真了,你还没有长大。

年少的时候,有谁不曾坚持过爱是可以排除万难的?只要我们相爱,便能够冲破所有的障碍。

我也相信爱可以排除万难,只是万难之后又有万难,这是我更相信的。

相爱的时候,你明知道和他是没有将来的,然而,你们的爱战胜了一切,终于有了将来。

以为可以天荒地老,然而,又有万难。

如果两个人永远长不大,永远不进步,永远不会遇到更好的`人,思想也永远一致。

那么,他们之间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可惜,这是不容易的。

当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却已经失去了从前那份冲破万难的勇气。

我们无力,也再无斗志。那一刻,我们是否会怀念从前的自己?

篇11:记住遥远的歌谣现代诗歌

嘶哑、饱满、豪情和粗犷了

每一个时光的风华

春花秋月

不错,女人的美丽

全都被装进了

那一首首醉人心扉的歌谣之中

反反复复地吟唱着

温柔和激情了

那一片片青春豪迈的心地

真的,男人的英俊

在山歌里大方了心中的渴望

风风火火着执着的追求

是啊,用那些歌谣

要毫无掩饰的那份情感

娴熟和亲切了千古的风流景象

把山水拥抱得透不过气来

把心神簇拥得喜笑颜开

温柔在那一双双缠绵的目光当中

真心了那一段缘分

还有生活中的诗情画意

心恸,就在光和水中

嬉戏万般,瞧

共同追逐着想象中的美丑

解铃着那一个个火辣辣的情结

多少风华的故事与传说

真切赤裸裸了

心地上的梦寐以求

有意和无意的意念挑逗

都在形象的比拟当中

倾情相许

不约而同地醉倒在月色与星光中

花草丛中的那些羞涩

都在拥抱着爱和恋的起点

吟哦的`是两颗心的缠梦

心语,就这样跌落在情感的深谷中

一道守恒着那温馨的爱

我和你一起

走在那一片原野上

聆听从心底里流出的感受

所有的情思,真实

所有的歌谣,豪迈

都在阳光中镀上斑斓的色彩

含香着情与情的精灵

珍藏着每一分一秒的美丽

打开门窗心扉吧

我,怎么也走不出

那余音缭绕着的青春时空

篇12:给遥远的爱人现代诗歌

1.

爱人。你一直在用金子镀我

请继续用金子镀我

镀掉我的自私和无知

镀掉我心里那块三角形的污浊

我就会一点点亮起来

2.

爱人。我喜欢牵着你的手

走进大自然

这时候。我不需要说什么

你知道我要往哪个方向走

那里有花。那里有蝴蝶

一朵花。一只蝴蝶---

我们的世界

3.

爱人。我只想有一所房子

属于我们的房子

房子里有温暖的灶台

柔软的被子

诗意的`窗帘

....

粥就是粥。饭就是饭

我们不挑食

我们是彼此的宝

不需要山盟海我们却会白头偕老

我们足不出户。但偶尔也会出门

何必要去流浪

往相反的方向走

篇13:诗歌欣赏:遥远而美丽的鹅池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每当读到里面的精彩句

我想到积淀着文化底蕴的地方

池边刻着历史的印记

一个势如风云的“鹅”字

凸显出晋朝文人的铮铮风骨

我想起了王羲之的铁划银钩

李白的锦心绣口

张素潇洒的狂草

郑板桥沉稳的风格

颜氏的艺术风范

柳公权雄健的笔力

想起了寄情山水的历代文人骚客

他们都有博大的胸襟和阔大的情怀

我读过古文《墨池记》

仿佛看到一个书法家

运毫自如泼墨如云的身影

仿佛听到谢安孙绰借酒吟诗的声音

我由家乡的鹅池想到另一个鹅池

我由鹅池想到遥远的`兰亭

听说那个地方很多逸趣

水边的柳条飘着诗

石头缝里嵌着诗

溪水里面流着诗

我希望有一天亲眼看一看

摸一摸那精美的文字遗迹

听一听那曲水流觞的故事

让梦钻进历史的隧道里面

拨开中华文化的昌盛层面

篇14:你是我遥远的思念爱情诗歌

孤单害怕时想到你在跟我做伴!

烦恼与忧愁侵袭时,会想到是你你会怎么办

受委屈时,想到你做事一向为他人着想,以忍为先!

你是我遥远的思念!你是我永远的留恋!

多想依偎在你的臂弯!久久的靠在你的胸前!

向你诉说我的思念!我承认偷偷喜欢你多年!

可不知道原来你也把我恋!

当我启程走向远方,你才说出我是你的渴盼!

一声轻叹,一声哀怨!泪水滑落腮边!

难道你不知人生短暂?

爱在心里没有只字片言!

看我离开,装的淡然!

我曾久久凝视你的脸!

你是我遥远的思念!你更是我头上的蓝天!

拨通电话,知道你在线的另一端!

喂,你的声音,让我的心震颤!更有那么一丝心酸!

你还是那么简单的嘘寒问暖!

强忍泪水不想让哽咽被你发现!

你是我遥远的思念,伴我走向一个又一个明天!

一切悲伤与哀愁都会被时间冲淡

是否也吹散了你对我的情感

我们的心能不能回到从前

上一篇:小学六年级思想品德下一篇:小学部校园文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