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4-05-18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探讨(通用6篇)

篇1: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探讨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探讨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和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发展,大学毕业生分配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并在短期内无好转趋势。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社会性的原因,也有高校和学生自身的因素。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学生共同努力。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然而大学生毕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尤其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又增加了一定难度。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是毕业生和家长,也是学校和整个社会最关心,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因此,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和制约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研究学生就业途径,提高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认识,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就业问题,减少国家的人才资源浪费,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当前就业形势

据统计,2010年全国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2500万,其中包括2010年615万应届毕业生,加上历年没有就业人员超过700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可谓压力空前,而出路却相对有限。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企业日益萎缩的投资欲望以及居民日益减少消费需求也大大制约了各类企业招聘动力。曾是吸纳劳动力就业“海绵”的民营企业有相当一部分处于困境中。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国家遭遇经济危机后,劳动力市场的恢复平均需8年左右。去年,由于国家4万亿刺激计划大多投向铁路、高速公路和各项基础设施,增加的就业岗位有限,且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有可能出现“慢就业复苏”现象。

2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经济结构和政府的调控政策以及高校教育的问题,也有大学生自身的问题,这里着重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分析。

2.1就业难的客观原因

(1)据测算,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增长3%,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大约增长2%。按照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率9%左右的水平估算,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年增长率不宜超过2%。但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正以每年27%的速度增加,这说明知识型劳动力增加的供给远远大于经济增长的需求。

(2)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是造成知识型劳动力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就目前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看,我国正处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即传统经济和现代经济并存。传统经济部门难以吸纳知识劳动者,这些传统经济型企业多数是低技术含量的产业结构。这些行业需要的劳动力是低薪工人,而不是大学生。且大学生也不愿低就作为一名普通劳动力受聘。因此,高学历者只能挤在现代经济部门寻找就业机会。但我国现代经济部门还不够发达,尤其是现代工业部门创造就业机会能力有限。随着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培养出来的知识型劳动者人数越来越大于现代经济部门能提供的新的就业机会,结果造成一部分受过高等教育者找不到工作。这种现象为我们证实了一个现实问题,即:大学毕业生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产生供需错位关系。

从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之前就已凸显。今后恐怕亦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存在,根源在于,与高等教育因较宽“入口”而获得规模上的突破相比,与就业这一“出口”相关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却要缓慢且艰难的多。正如经济学校郎咸平教授所指出的,在整个“6+1”的产业链中,最需要大学生的是从产品设计到终端零售等6大软环节,而我国目前却基本处于最低端的生产制造这一环节。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窻教授关于中国制造业从业人员学历结构的研究亦作证了

这一点。初中和高中以下约占89%、大专生不到8%、本科生研究生不到4%,这也许有助于解释这些“热门专业”的大学生严重“滞销”而技校毕业却颇为走俏,乃至出现大学生“四大户”读技校现象。

(3)国家管理机构的“公务员”竞争激烈所需人才甚少。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管理机构的人员也在进人。但整个国家的管理机构编制相对稳定,所需人才甚少,尤其是2003年规定凡进必考的来报考“公务员”堪比 “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在这里面不得不提到一个问题,即先赋性社会资本不是对多数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的影响。这个问题很多学者不愿涉及,然而,先赋性社会资本在现实社会中却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先赋性社会资本包括性别、父母的资源、家庭的资源,这些先赋性资源与生俱来的,社会资本的作为。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诠释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过程中,社会资本理论将我们过去笼统的“关系”“人情”等概念纳入“资本”概念范畴,引起人们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重视,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2.2就业难的主观原因

2.2.1 对自身分析以及社会就业现状了解不足。

一部分大学生没有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势,他们一度认为,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高中学习,伴着辛勤的汗水,怀揣着绚丽多姿的梦想,终于“越过龙门”来到了大学殿堂,大学生活理应是浪漫潇洒轻松的结合体,而进了大学就好比给自己工作买了“保险”何须担忧!且“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一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仍然保持高中的思维模式,一味地认为只要把书本学好就可以,大学生涯规划,还没有想过,认为求职是很遥远的事情,没有必要这么早“自寻烦恼”。多数的大学生了解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也深感惶恐,有愿意去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乃至职业生涯,无奈“才疏学浅”不知从何下手?

2.2.2 就业的心理不成熟。

据“《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想到毕业就忧心忡忡的学生比例高达52%,面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感到乐观不到9%。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在面对当前就业形势,必将遇到多种困难,导致心理矛盾和心理问题的产生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盲目被动的依赖心理。

这些毕业生求职不够积极主动,不是等国家优惠政策,就是等学校帮扶或者想要依靠家长为他们找门路,甚至继续供养他们……主要原因是这些毕业生长期依靠父母,缺少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二是物质追求强烈的实惠心理。

因受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新时期生活观念改变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特别是“90后”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4+2+1”的家庭结构让更多的倾斜到他们身上,他们享受着相对优越的家庭成长环境和丰富的物质产品,在他们身上体现出具有超前的消费观念追求时间,有着强烈的品牌意识攀比心理个性化的生活情趣以及明确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追求。这些物质是的他们比以前大学生更加注重物质财富的获取,比较早的形成理财观念,对于择业也更加注重于物质因素吗,多数毕业生在择业时,薪资要求方面比较高,薪水低的不去,结果导致“有也不就”和“无业可就”的双重矛盾加剧给大学生们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三是期望太高的唯美心理。

有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条件评价太高,但已经历过“十年寒窗苦读”投入大量的成本,自视高人一等,盲目自信,目空一切,不能理智克服分析目前的就业形势,对自己的劣势和就业困难估计不足。因而把择业目标定的过高,造成择业变得狭窄,有的这山望的那山高,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待遇好的单位工作,成为他们的不二之选,自我否定了很多机会,最后反而失去了更多的大好机会,影响其正常就业。

四是求职技巧不够。

很多大学生在应聘表现不够自信,不敢主动向任何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或者面试的时候表现过于紧张,回答问题时答非所问,不知从何说起。没有表现自己真正的实力,从而又产生了自卑心理,不敢继续面试,更有一些求职者为表现自己,面试时弄虚作假,夸大其实,企图蒙骗过关,因此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失去了信心。

尤其是90后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受到关怀爱护超过以往任何一代人,缺乏独立生存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就表现焦虑不安的心理,对社会一种畏惧感,厌烦感,从而有种不想融入社会的心理。

3对策探讨

解决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必须面对现实,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3.1制定自己明确的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平常心面对和冷静沉着的态度对待生活的重大选择,保持良好的心境理性分析自身多方面的素质。要正确定职业目标,客观的自我评价是求职择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职业的适合性。自我评价方面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以及组织管理,协调,活动能力等方面的认识,另一方面包括自己自我职业特征方面的认识,大学生只有在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研究、权衡,才能正确选定最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使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与就业市场的需求保持最大的适应性。

3.2提高就业综合竞争力。

高校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在就业人才市场上将面临本专业应届竞争者、其他专业竞争者、已就业竞争者,用人单位讨价还价能力以及高校非应届学生五个方面的竞争压力。

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往往会基于自身岗位职责需要,其关注的重点往往不单纯是毕业生的学历、学位等硬性指标,而是综合考虑应聘者的就业能力,这就存在一个就业竞争力问题,就业竞争力直接决定了毕业生是否能达到就业单位就业岗位规定的相关要求,从而顺利就业。

就业竞争包括专业技能、心理素质、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反应能力、气质修养、敬业精神等多个内容。

高校是哺育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摇篮,不但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科学文化只是,还必须以未来的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就业能力为目标。通过制定完善的竞争力培养体系,使大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工作能力,广阔的交际圈子,扎实的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竞争力。

3.3学会驾驭压力,树立百折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社会就业形式不断变化,人文制度的改革,竞争上岗,人才流动和再就业等成为普遍现象,就业竞争也是自始自终存在的现象,这形成一种就业压力。因此,毕业生就业求职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不可能完全摆脱压力的,需要毕业生在求职过程采取主动的压力应对模式,自身调整自己,积极主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调节自我,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去面对职业选择中的多种矛盾冲突,为成功求职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针对求职过程中出现迷茫与困惑,及时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调整就业心态,改变消极认识。

3.4全面推进“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

高校应树立“全程化”就业指导的理念,针对各个年级的不同特点,分阶段进行个性化就

业指导。大一学生可通过职业兴趣测试、心理测试、专业介绍等形式,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我与专业,明确学习目标,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

二、三年级学生注重专业学习与素质拓展教育,通过职业学习,了解社会,了解企业对大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从而进行必要的文化技能储备,不断调整自己的生涯规划,毕业班的同学重点放在提升求职面试技巧,进行模拟面试训练等就业指导。高校要调整办学理念,真正发挥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符合社会所需求的人才。

3.5高校与校外组织合作,搭建就业互助平台。

当前我国的教育是半封闭式的,高校对于校园内的商业活动与校园的渗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切断了学生与社会市场的联系。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高校应当成立由共青团领导,按照一定的章程和制度自发成立相应的社团机构,至以此作为窗口,使大学生接触市场锻炼实践能力。同时,高校社团可以开展与校外组织合作,根据社会单位,企业的要求、安排,学校里能给单位、企业岗位的要求的学生,促进大学生就业。

篇2: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要:从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政府的宏观调控、用人单位的选聘毕业生规则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并从大学生自身、高校、政府、用人单位和社会等方面探讨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症结;对策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学校、家庭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国家关心的重点问题之一,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进步。因此,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找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形成可行的应对策略,才能促进“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分析

经过多年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是简单的由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所造成的,大学生自身、高校、政府、用人单位及社会等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不合理

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不合理是导致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首先,许多大学生就业市场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意识不足,自身定位不准。认为只有在比较高的就业层次,留在大城市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存在长期和一次性的就业心理,想找理想的单位和职业,做到一步到位。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而实际上我国已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改变了精英教育的高等教育历史。

其次,调查中还发现大学生存在观望、攀比、盲目从众等不健康的心理。虽然手中已有了意向单位,但仍然抱着等一下、看一看的念头,签协议一拖再拖,错失了一些就业单位。焦虑烦躁、自卑、自负的心理大大影响了就业和择业的成功率。如果说“无业可就”反映的是就业制度、政策等大环境中的问题,那么“有业不就”反映的则是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问题。

另外,自身能力素质的缺陷也成为成功应聘的障碍。随着独生子女代的大学毕业生比例增大,“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的现象增多,吃苦耐劳精神和责任心降低,团结互助的集体团队精神欠缺,沟通能力不强,等靠思想严重,同时缺乏敢于创新精神。

2、高校人才结构培养的不够合理

高校人才结构培养的不合理性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即结构性失业的矛盾。与大学生就业总量需求矛盾相比,这是主要矛盾。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目前高校培养的人才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即供求错位。

首先是专业设置不合理,雷同化和热门化倾向严重。不能有效地按市场需求来调适,造成“产销不对路”。许多学校受生源选择和营利趋向的影响,纷纷上马热门专业,不同层次的大学专业雷同化倾向严重,而且知识陈旧,理念滞后,跟不上社会需求。其次是综合素质培养的忽视,导致学生毕业以后在社会上表现为动手能力差,心理素质差等,就业单位肯定不喜欢这种学生,由此更加剧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再就是就业指导的不合理性。这主要是就业指导的教育面不广,工作队伍建设质量不高,在就业指导的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实战教育环节研究不够。

3、政府的管理调控力度不够到位

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困难。首先是人事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据调查,不少中小型私营企业急需大学水平的管理技术人才,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派遣、户口、档案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担心丧失自己的身份而望而兴叹,企业也招不到人。

其次是宏观调控力度不足,信息服务不到位。现在大学生毕业后寻找工作犹如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目标盲目,不了解单位的招聘信息情况,单位也不了解学生的有关情况,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学生找不到合适的用人单位,单位也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

4、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聘毕业生条件

目前好多单位选人用人缺少标准,盲目地提高对大学生的要求,条件越来越苛刻,偏好、歧视等越来越明显。

首先是证书、经验、学历偏好。很多用人单位把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合格证书、中共党员等都列入基本的条件之中,并且要求应届大学毕业生有实践经验。一些用人单位为了提高单位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就盲目地提高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有些适于专科生的职位却被本科生占据,有些适合于本科生的职位却被研究生所占据,造成了严重的学历浪费现象。而事实证明,高学历的人在同一职位上的工作能力并不一定比低学历的要强。

其次是身体歧视,把身高、长相、气质等都作为选拔的条件。如一些用人单位动辄提出“男身高1.70米以上,女身高1.60米以上”,一些单位甚至排除身体残疾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

另外,隐形性别歧视仍然存在,重男轻女现象依旧普遍。一些单位明确表示不愿意招收女大学生,一些单位虽然没有明确表示不要女大学生,但也是在挑不到合适的男大学生时才退而求其次选择女大学生。

5、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大学生就业

调查中发现,社会关系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有些在校期间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却因在找工作时没有社会关系而被一些单位拒之门外。相反,一些在校期间整天“混日子”的学生却找到比优秀学生好的多的工作。有些单位就是近亲繁殖,招进来的人都是和本单位相关人员有关系的,这样既挫伤了一些优秀毕业生的积极性,同时又对单位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另外,社会上的男女性别歧视、工作岗位歧视等对大学生就业和择业也产生了不良的心理影响。

二、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探讨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就业也不是一两方面造成的,因此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只有有力的发挥大学生自身、高校、政府、用人单位、社会的各自优势,通过有效配合与共同努力,才能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根本性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最终的解决。

1、大学生自身方面

首先要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准确自我定位,降低就业期望值,正视现实,积极参加就业市场化与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多元化就业。

其次要增强竞争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在如今的“买方市场”条件下,毕业生要想把自己“嫁”出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关键。要注重提高自己在道德、文化、业务、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培养自身交际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的能力等,增强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另外,大学生应该积极自主创业。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另一片广阔天地。现在很多高校在扶持大学生创业方面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政府部门也在积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方便和市场机会。

2、高校方面

高校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方面应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就业指导三方面。

首先,专业设置要符合市场要求,适时适量变化。一方面,个别专业应隔年招生或限制招生。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个别专业就业难是普遍问题,不存在学校、地区的差异。这就要按照市场要求,采取隔年招生或限制招生的方法,既可以节约学校的教学成本,又可以针对性的为市场提供人才。另一方面,实现专业的动态设置。我们主张的学校专业动态设置包括减、增、转三方面。其含义是减掉连续三年或三年以上就业率一直处于学校最后或低于30%的专业;根据市场要求适时适量增加新兴专业,但切忌盲目随流;根据学生兴趣和市场要求,在大学一、二年级前适量允许学生转换专业。

其次,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将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全面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与职业能力上。一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式教育,要从“入口”抓起,从新生入学起就强化学生的就业竞争意识,从态度、知识、技能三方面提高学生。另一方面,立足专业实际,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增加实践环节,合理安排课程。

最后,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学生就业而不是学生毕业。高校应把学生就业状况和就业率作为办学的导向仪,作为教育教学改革试金石。第一,建立“全员全程参与式”的就业指导模式,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要使各辅导员、党政领导、授课老师与就业指导部门共同负责学生的就业工作。第二,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加强与用人单位、社会之间的联系,及时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加强求职技巧等技能的培训工作。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第三,加大优惠力度,引导就业去向。加大对支援西部和到基层就业的学生的奖励政策,同时还要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广泛的优惠条件。

3、政府方面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主导作用。

首先,加大对高校招生的宏观调控力度。每年招生计划的审批,应该从总量上考虑各专业、各层次的结构比例,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做出科学的预测,根据各专业就业率情况来做出适当的调整,对于需求一般、就业率低的专业应从招生总量上适当减少或停招,从招生源头缓解就业难的矛盾。

其次,加大扶持与激励政策。制定大学生创业专项扶持政策,如建立创业风险基金、政府专项扶持基金与银行信贷资金相互补充的创业资助体系,减少不必要的手续,降低行政收费等。尽快制定国家统一性的关于大学生到艰苦地区、行业从事艰苦工作或特殊工作的补偿政策。如对到西部服务的大学毕业生可实行以下的政策优惠:一是取消户口、档案、社会保障、工资制度的限定,实行人才自由流动;二是提高待遇;三是父母、子女等亲情照顾。

最后,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做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预测与信息发布,为就业学生提供丰富、快捷、详尽、方便的就业信息服务。

4、用人单位方面

首先,用人单位要根据需要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不能为提高其自身形象,故意抬高门槛。要严格把握录用人才时的公平公正性,录用最优秀的人才,形成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不能一味追求工作经验,刚毕业的大学生知识结构新,有想法,有胆量,有魄力,更容易接受新事物,适应新环境。做到慧眼识才,放手用人。

其次,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在培养人才方面,要建立校企合作培养的合作机制。因为毕业生是单位未来的人力资本,对企业的发展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高校培养的人才是为用人单位服务的,因此企业也应参与到毕业生培养的成本分担的主体中。要更多地为在校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帮助学生锻炼实际的动手能力和具体的操作能力,为以后找工作积累经验。

5、社会方面

从社会角度入手,突出社会自身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其措施主要从公众意识、中介机构和社会监督三方面做起。

首先,提高公众的社会意识,使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社会就业的困难和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使其意识到解决就业问题其实就是一种社会责任和应尽的义务。这是全面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前提。

其次,加强中介机构的职业指导和服务意识,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中介机构是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它不仅能为学校和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也能为用人单位提供大量的择录信息。重点建设和完善各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就业技能培训中心以及大学生人才交流市场等中介机构。

篇3: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情况

据有关资料, 中国高校毕业生2010届有630万毕业生, 加上2010年以前未就业的大学生, 今年待就业大学生人数总共有1 000万人左右。近十年是中国经济起飞的十年, 高速发展的宏观经济对劳动力吸纳的总量是巨大的, 据测算, 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 对劳动力的需求就将增加100万人, 以近几年中国GDP平均增长10%推算, 每年就可吸纳1 000万劳动力, 全国劳动力新老交替每年还可以提供约1 300万个岗位, 这样每年就有2 300万左右待聘工作岗位, 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远大于待就业大学生数量。中国劳动力市场总体上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 这是因为农村存在大量潜在失业人口, 城市企业在改革中也沉淀下为数不小的下岗失业人员, 大学生在与他们的竞争中应该是占有优势的, 所以说, 大学生就业难不是难在找不到工作, 而是难在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 享受观念。

很多大学生找工作按照下面顺序:先是事业单位, 然后是外企、国企, 最后是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 他们的愿望就是找稳定的、待遇高的、不累的工作。据一项调查显示, 大学生就业选择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的比例占52.56%, 选择中外合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占31%, 选择民营或私人企业的只占8.23%, 这反映出了大学生贪图享受的思想倾向。这些大学生多是80后一代, 独生子女, 在溺爱和娇生惯养中长大, 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觉得社会和家庭一样, 都可以有所依赖, 伸手索取和过舒适生活是理所当然的, 否则就是不公平。这些同学应该抛弃这种观念, 多吃些苦, 多经受些磨炼, 没有付出哪有回报,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再说那些舒适的、不劳而获或少劳多得的工作早晚是要被社会淘汰的。

2. 标准偏差。

一些大学生不考虑自身的情况, 把“高薪”、“高职”、“大城市”、“住房”当做找工作的标准, 盲目地追赶“热门”职业。大学生刚步入社会, 追求高薪、高职是不现实的, 要经过几年的锻炼, 能力提高了, 才有可能达到那种水平。很多同学都把发达地区和大中等城市作为求职的首选地区, 虽然这些经济发达地区对毕业生需求量较大, 提供的就业岗位较多, 但是, 大量的人才聚集已经导致了严重的“人才拥挤”现象, 广大的内地特别是西部地区人才奇缺, 而大学生却较少愿意到条件艰苦的西部和基层就业。要科学合理地分析职业, 判断哪些是朝阳行业, 哪些是夕阳行业, 若去个夕阳行业, 即使现在舒适、待遇高, 以后肯定要吃苦头的。

3. 缺乏信心。

有些同学只选择家乡城市, 不敢去外地;有些同学只选择国内, 不敢去国外;有些同学不敢下基层, 不敢去西部;有些同学不敢去私营企业、民营企业;有些同学不停地考试, 考研、考博, 但他们的目的不是提高理论水平, 而是躲避就业;有些同学不敢自己去找工作, 而是靠家长、亲属等等, 这些都源于缺乏信心。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 是未来的希望, 要勇于投身实践, 要相信自己, 能够创造价值, 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并得到相应的回报, 要勇于吃苦, 不要惧怕挫折, 一种人把挫折当成绊脚石, 而另一种人把它当成通往成功的阶梯。

4. 过于挑剔。

当前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于待就业大学生数量, 而大学生又难以找到工作, 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大学生过于挑剔, 刚出校门还没有创造价值, 就考虑待遇问题。既没有找到工作, 又过于挑剔, 这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当代大学生独立性差、依赖性强, 看似大学毕业了, 独立工作了, 但还没有摆脱对家庭的依赖, 甚至有的同学即使找不到工作, 生活比找到艰苦的工作更舒适, 另外, 家长对子女照顾过多, 看似给子女提供了避风港, 实际是在拖后腿, 对在外面打拼的子女, 有的家长会心疼, 经常说:“不要受苦了, 还是回家吧”, 这又怎么能让当代大学生经受磨炼, 百炼成钢?

5. 缺少准备。

有的同学把找工作当成临时的一件事情, 匆忙地写简历、面试, 失败了几次, 就垂头丧气, 感到压力极大, 甚至要到崩溃的边缘。不能把找工作当成一件简单的事情, 而应该尽早地、认真地、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在大学阶段要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兴趣、个性和价值观, 深入了解各种职业、行业、环境的需求趋势, 以及关键成功因素, 有效提升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应变和决策技能, 发展完整而适当的个人职业生涯理论, 以及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1.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

用人单位在挑选毕业生时, 主要看综合素质和能力, 如:不会过于看重知识技能, 因为用人单位需要毕业生干的工作一般为某一领域的具体工作, 毕业生参加工作后都要有一个再学习的过程;用人单位很看重毕业生的道德品质, 对“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等会特别关注。现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要有朴实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为祖国和民族的振兴而拼搏的激情和抱负, 有正确的理想和信念。要掌握一些科学文化知识, 具有一定的能力, 如:自学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要具有健康的身体, 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要心怀坦荡, 陶冶情操, 学会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提高综合素质方面, 大学生由于年轻, 考虑常常会欠全面。有的学生整天泡在运动场, 认为锻炼身体非常重要, 但身体健康只是综合素质中的一部分;有的同学在球场上争强好胜, 弄得浑身是伤, 如果你把这种劲头用到敢于创业、敢为人先、敢于闯西部、敢于下基层, 岂不更好;有的同学整日学习, 目的是考出好成绩, 但有了好成绩也不全面, 还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有的同学遇到困难、挫折, 就悲观失望, 失去再尝试的勇气, 其实良好的心理状态是需要磨炼的, 百折不挠、屡败屡战, 这种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才是最终成功的保障。

2. 实施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一生职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它指明了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有无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一个人一生事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极为重要。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一般分成五个阶段:明确自我认识、职业环境分析、确定职业目标、有意识的素质培养、调整和评估。 (1) 明确自我认识。应该对自身爱好、个性特征、相关经历以及社会环境进行分析, 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形象气质、性格特点、天赋能力、兴趣爱好、专业技能、知识水平等。 (2) 职业环境分析。职业区域可以是国内或国外, 可以是城市或农村, 可以是经济发达的特区或是经济一般及贫困落后地区, 对职业行业性分析时, 要对某职业所在的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对职业岗位性分析时, 要了解职业岗位对人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3) 确定职业目标。个人的职业目标要符合整体利益, 即个人的目标要与国家利益和社会需求有机结合, 职业目标是要实现最大化的“人职”匹配。 (4) 有意识的素质培养。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培养职业所需的实践能力, 一般来说大学生应重点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 大学生应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如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创业活动、大学实习活动等。 (5) 调整和评估。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长期工作, 需要根据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对其进行调整、评估和修正, 以保证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

3. 学校需要改进方面。

(1) 提高学生的学习力。遵循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人格内化三位一体的观念,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思考, 学会创造, 学会与他人团结与合作, 学会承受挫折与失败,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与学习创新能力。注重通识教育, 当今科技迅猛发展, 知识的更新周期更短, 知识折旧定律认为, 如果一年不学习, 你所拥有的知识就会折旧80%, 就一个人一生所学的知识来说, 在校求学阶段所获得的知识充其量不过是他一生所需的10%, 而另外90%以上的知识都必须在以后的自学中不断获取的, 所以, 通识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实践力。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 注重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促进大学生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可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学术沙龙、科技制作比赛、创业计划大赛、学生社团拉力赛等活动。 (3) 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执行教育部新近颁布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 课程教学内容应包括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职业发展规划、提高就业能力、求职过程指导、职业适应与发展和创业教育等六部分内容。广泛收集和及时发布就业信息, 完善各项就业指导服务。

4. 社会提供帮助。

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就业的宏观调控和政策促进力度, 地方政府应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完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消除政策性障碍, 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为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还可以借鉴国外促进就业的经验, 制定资助或奖励接收大学生实习和就业的政策, 如按接收大学生就业的人数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贷款或按比例减免一定的税金。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的内因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依赖性强、独立性差、贪图享受、信心不足、就业准备不充分等问题, 外因是劳动力市场矛盾、高等教育培养偏差、社会机制性障碍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应该从学生、高校、社会三方面入手, 学生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及能力,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高校要科学构建教育体系结构,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广开就业渠道。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余国林.国外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及对中国的启示[J].教育探索, 2009, (8) .

[2]李文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模式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3) .

[3]张朋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解析与对策[J].教育探索, 2009, (9) .

篇4: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讨及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不对称

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直接反映了该校服务社会的方向。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对称,有些专业设置过时、过偏,培养出的学生适应性较差,就业也相对困难。很多高校对本科生的培养只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不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毕业学生理论知识很强,专业技能不够,从而造成供与需之间的矛盾。人才培养结构的严重失衡,加大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2.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力度不够

国务院和中央有关部门都一再强调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但由于缺乏合理的操作性,对申请单位和人员有较高的限制标准,各地出台的相应扶持政策也不够完善,大部分都还停留在政策层面,而很多大学生是初次创业,没有实际操作经验,使得许多优惠政策难以落实到他们身上。

3.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1)毕业生综合素质欠缺。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业不精。有的学生在大学里抱着混文凭的心态,没有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社交能力欠缺。說话办事能力、沟通合作能力、交际公关能力较差。三是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有的学生很不重视社会实践,连学校要求的暑期社会实践也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更谈不上获得具体的实践经验和能力了。

(2)毕业生的期望值居高不下。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理想起薪,约有15%的人定位于4000元以上,仅有不足3%的人选择1500元以下。而大部分企业选择给的薪金是1500~2500元。部分大学生过高的就业期望值不可避免地让他们失去了大量的就业良机。还有一部分学生不切实际地追求完美,不选择先就业后择业,也不愿意从薪金较低、工作较辛苦的基层做起,总想一步到位地就业,直接导致了个人职业规划设计过于“理想化”,从而导致了失业人员的增加。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 高校应研究大学生就业

为了切实解决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高校应转变办学观念,不断进行教育改革,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快调整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法。高校应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将就业指导列为大学教育的必修课,根据毕业生各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政策、求职心理、择业和应聘技巧等方面的辅导。

2.加快大学生就业保障体制建设

着力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保障性机制、就业长效机制,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和搭建创业服务平台。政府应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以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让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较好衔接,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

3.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首先,要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增强与人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其次,充分认识自我,进行正确的就业决策。大学生在择业前对自己应有充分了解,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擅长什么,适合干什么,注意学以致用。第三,正确就业定位。求职择业应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需要更新观念,转换思路,不要只想“我要干什么”,而应多思考“我能做什么”,找最适合自己的岗位,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第四,先就业后择业。大学生应认识到,求职择业不可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总是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的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和能力素质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篇5: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探讨

沈 翔

摘 要: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伴随着高职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又与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及就业质量息息相关。我国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对就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尚未建立、培养方式与市场脱节等问题。高职院校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措施,对学生的就业给予合理指导,以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与良性发展。

一、高职高专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越来越多的高职高专学生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危机。然而,与之相对的是,我国高级技术人才严重短缺,企业对高级人才的实际需求要比现有数量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甚至在近几年许多大城市出现了高级技工奇缺的现象。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实际反映了一个现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高职高专毕业生供给相对不足。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在专业上尚未能按市场需求设置,特别是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特色不鲜明,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差。这就使得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吻合。造成大量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求职中面临诸多困惑。

二、高职学生面临的就业难题

1、用人单位存在着严重的人才高消费现象

目前,不少用人单位不是从岗位的实际需要选配人才,而是盲目“攀高”,本来专科生可以胜任的岗位,却非要招聘本科以上毕业生。人才市场形成了“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看都不看,中专靠一边站“的畸形局面。有的招聘幼儿园园长、博物馆解说员也要博士生,甚至有的单位招聘门卫、擦鞋工、清洁工也非要大学毕业的不可。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期许迅速提升公司知识水平,借以提升企业档次和竞争力,塑造良好企业形象,从而对于高学历者青睐有加;第二,相当一部分城市都设有经济开发区,政府会赋予区内企业一定的政策优惠,但对于企业本身有相当的要求,其中一条就是要求企业员工的平均学历达到某一水准。这也是众多企业倾向于引进高学历人才。

人才使用上的严重浪费,使得一些本来适合于高职生就业的岗位或行业被高层次的人员挤占了,造成了各类人才就业岗位的错位。而且用人单位在招聘相同的工作岗位时,本科生的待遇与专科生的待遇有着天壤之别,用人单位给予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待遇甚至不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这种种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

2、.学校专业设置脱离市场,影响了高职生就业

面对着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多高职高专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深入的市场调查和严格的科学论证,对市场需要人才的数量、规格、发展趋势的分析缺乏前瞻性,没有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核心。学校没有明确的办学思想,不知道学校的特色到底是什么?更没有明确自己学校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还是培养研究型人才?所开设的专业,没有很好地进行市场调研,没有去着力培养市场所急的人才。主要体现在:⑴有的学校追求短时效应,不顾本校的实力,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造成致使供大于求;⑵有的高校则是市场灵敏性不够,对一些冷门专业,比如电子、机械、制造等社会急需的专业没有及时调整招生人数,不能改革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毕业技能与市场需求脱节,存在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高职高专毕业生不是没有市场,而是他们所学专业不适合市场。

3、师资力量匮乏,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不够。

从市场角度出发,我们要求高职毕业生具备企业在职员工的实践操作能力。然而,有关调查显示,高职高专院校中专职教师由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及由其他高校调入的占专职教师总数的82.2%,可以说专职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经历。加之专职教师中实践课教师的比例偏低,因此真正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数量不多,很难形成中坚力量。

教育部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条件中提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应达到60%以上。“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的大小是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结构指标,也是现在各高职院校对教师培养的一个共同目标。而在实际中,双师型教师缺乏、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过程的理论脱离实际等不足导致高职高专学生毕业时虽然获得了毕业证,但没有掌握相应的应用技能和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在职场上,许多高职高专毕业生往往因为实践技能不过关或职业能力某方面欠缺而难以就业。因此,立足于引进和培训现有教师向“双师型”转变是优化电力类高职教师师资队伍的两条重要途径。

4、高职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高职高专院校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还有待于加强和改善。主要表现在:

⑴部分高职院校领导只重视招生而不重视就业,没有把就业指导摆 在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造成就业指导工作在机构人员和在经费方面存在配备不足的现象。同时,就业指导工作需要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的支撑,而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门的业务训练,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般是党政干部、辅导员,他们在做学生工作的同时兼做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⑵全程指导的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就业指导的时间得不到较好的保证,往往只安排在大学毕业前的短短几周内,并且局限于在就业前的突击教育,贯穿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不到位;而就业指导的内容仅停留在对就业形势的一般介绍和就业政策、规定的诠释,大学生就业观念 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对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培训较少。

⑶就业指导工作未能与学生的个性特征及职业发展愿望相结合。目前,高职院校较常见的方法是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会、就业形势报告会等,而缺乏针对学生的个性特长、职业意愿要求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

⑷同时,就业指导的不力,还表现在没有与政府劳动人事部门、用人单位、职业中介等建立信息共享、供需联动机制,没有为毕业生搭建充分的就业平台。

5、高职生就业观念滞后,动手能力不强 首先、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地方差异性,大多数的毕业生愿意选择到东南沿海及内地核心城市工作,一般不愿选择到条件差的偏远地区就业,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相对的人才过剩和人才过于集中。还有许多毕业生眼睛只盯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对于到个体企业、私营企业就业则存在较大疑虑,总认为到这类性质的企业就业风险较大,户口难于落实、劳资关系不稳固、流动性较强,一旦被老板炒了鱿鱼,就会变成社会上的游民。因此不乐于到私营企业或民营企事业就业。在择业时日趋看中地位和实惠,强化个人利益,在择业时不能正视自我,期望值过高,造成就业面狭窄。

其次,毕业大学生闯劲不足,竞争意识不强,存在着严重的等、靠、要思想(等学校推荐,靠国家分配,要用人单位找他),缺乏到市场经济潮头去搏击的胆识和勇气,使得他们丧失了许多极好的就业机会。

第三上由于专业过窄、课程设置陈旧、特别是学校的实习基地建设不够完善,学生理论学习明显偏多,实践环节严重不足,造成了学生动手能力较低。高职生动手能力不强,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就业。毫无疑问,以上这些因素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种种不利的影响。然而,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还是“结构性的”。这些因素包括短期供给超量、区域选择偏好、就业能力不足等方面,其中解决就业能力不足问题将是及时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关键所在。

三、解决高职学生面临的就业难的对策

一、开展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据统计,当前我国共有17所电力类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了涉电类学科专业的大专院校百余所,多年来,电力类高职院校为电力企业培养了大批生产一线需要的专门人才。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形势的转变,电力高等职业院校均从高等专科学历教育步入大众化职业技术教育,就业形式由计划分配变成了双向选择尧自主择业。因此,电力行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企业需求的多元化做出适当调整和改革。

教育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2010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院野职业教育要以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为关键,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鼓励校企合作、顶岗培养,推动工学结合,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双证书”制度、“双师型”教师队伍、基础能力建设以及毕业生就业创业等工作,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办学方针,这也是所有高职教育者的共识。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解决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系列相关问题。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实习设施,可以使学生获得直接的职业实践经验、与用人单位一致的管理经验、明确的职业定向以及一定的顶岗实习收入,从而解决了职业学校设备、设施缺乏,学生实习难、就业难的问题。反过来,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劳动者,节省企业日常运营开支,解决目前经常提及的民工荒、技工荒问题,满足企业职工迫切需要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使职业学校成为既是学校又是企业的生产型学校,使企业成为既是学校又是企业的学习型企业,在社会上形成一举多得、互利共赢的关系。

二、制定可行性培养计划、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工作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日渐不同。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要适应社会、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时更新专业知识、能力,首先就要求教师自身能适应这种要求。然而在实践中,高职教师的培养模式存在着理论教学过多、实践不足,定岗实训缺乏监督考核机制等问题。

因此,迫切需要制定“双师型”教师可行性培养计划:首先、学校应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学校应制定具体规定,明确规定哪类教师必须在哪一段时间内考取哪一种职业资格证书,不能随意;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国家专业资格认证考试,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继续从事相应教学工作的教师,学校应采取多方面的优惠政策予以鼓励,如一次性奖励、津贴发放、职称评聘优先等。其次、学校在培养在职研究生的工作上也应本着有利于教师队伍可持续 发展的原则进行。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作好规划,对从事何种专业教学的教师应读何种专 业的研究生做出明确规定。同时学校要出台有力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报考硕士、博士研究生;鼓励教师攻读第二专业,特别要求基础课、业基础课的教师取得第二专业学历,能随时实现按需“转岗”。此外,学校还应建立脱产实践制度。利用寒暑假时间或双休日时间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培训,提高素质,同时应建立一套有效的考核机制,加强监督,提高脱产实践的有效性。

第三、加强职业指导服务,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 在传统的统分学生毕业后都喜欢分配在国有企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被认为是“铁饭碗”的单位。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不再有终身职业,人们需要有新的就业观念。高职院校要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新的就业理念:

1、指导大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 长期以来,被看作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也很高,甚至在就业过程中“有业不就”现象。高职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成才教育为重要内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目标,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以就业指导为切入点,加强就业观、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针对毕业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以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顺利找到就业岗位为切入点,扎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毕业生顺利走上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倡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准备观

近年来,就业市场上一方面存在大量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一批高薪高要求的岗位无人问津的问题。一些大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不合格,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自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教育学生以就业需求为指导学习的方向,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到整个就业工作和人才培养中,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促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和职业精神等各方面均得到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做好就业的充分准备,为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提供坚强的保障。

3、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

找工作需先给自己定位,要科学地对待自我,评估自己。人的一生都是由自己的观念塑造的,观念不正确,很容易走弯路。大学生找工作时要明白: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的选择建立在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将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主观愿望和条件同国家、社会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在高职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一方面构建与社会接轨的校园文化;另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辨证地认识社会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克服自卑、怯懦等心理,为大学生更好地择业夯实基础

第四、尝试国际化合作,全新打造教育模式 目前,我国电力生产技能人员的能力素质和年龄结构,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与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特点的电力企业需求也有很大差距。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电力快速发展,引入了国外发电机组和输电、配电自动化设备,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企业新的人力资源需求增长点。这一现状已经影响了电力生产安全运行和可持续性发展。同时,我国的职业教育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技能训练,成为纯学历、纯学科的教育,难以培养出适应岗位需求的技能人才。

针对社会对高级技工的需求和高校培养高级技工所面临的问题,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行业8所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采取中外合作办学在这种新的模式下,中澳双方实现对在校大学生的双专科学历和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同时实现对所有进入TAFE体系的教师严格的筛选和培训。,走出了教育改革的新模式。

篇6: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女大学生就业难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低、职业性别隔离、性别歧视等是其主要表现。结合阻碍女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来看,从文化政策、公共政策、法律建设、教育改革和自身修养等方面,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妥善解决矛盾,以促进女大学生就业,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难

构建和谐社会

公共政策

近年来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本是社会建设的新力量,却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极大压力。其中,女大学生更成为了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这种女大学生面临就业困境不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由此带来的后果不仅是个人也是社会的发展障碍。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消极影响

女性可撑半边天,她的社会角色并不局限于妻子与母亲,女大学生接受了国家高等教育,分享了国家重要的办学资源,其中不乏精英,但女大学生却一再面临就业难的尴尬处境,这于女性本身和社会发展都是不利的。女大学生就业难会造成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和打击女性投入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女性的政治参与度和家庭婚姻地位,这显然不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最终也会转为社会成本,阻碍社会发展。

和谐社会讲求人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讲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而女大学生就业难却一再反映了社会中性别歧视、权利保护不健全等问题,违背了男女平等和同民同工,同工同酬等制度,不利于社会文明建设,不利于和谐文化的构建。实现充分就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目标和任务之一,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该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表现

(一)就业率低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校或科研机构的调查显示,女大学生初次就业率明显低于男大学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04 年的大学毕业生有280万,有80万人不能及时就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女大学生;2005 年的高等院校毕业生达到338 万,其中女大学生占44%,超过100 多万不能及时就业,女大学生占大多数。

在广东省教育厅公布的2006年省内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中,截至06年9月1日,2006年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8.36%,相比去年的95%的就业率,这个数据不能不让人担忧,在涌流于各大招聘会的就业大军中,女大学生因为各种因素成为了就业弱势群体。

(二)就业领域受限制

女大学生的就业领域受局限,女大学生就业比较集中在传统的女性职业上,如文秘部门、服装制造、餐饮文娱等,女大学生的就业面并没有随着女性教育程度提高而合理拓展,在党政机关、科研机构、建筑运输、水利电力等就业门槛较高的行业中,女大学生就业人数偏低。在我国的职业性别隔离状况中,女大学生不论从行业上还是职位上,在就业结构中的地位都低于男生。

(三)性别歧视,提高录用标准

性别歧视是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一大难题,许多用人单位从招聘要求上都优先招收男生或只招收男生,在聘用的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隐性性别要求。用人单位以双重标准衡量男女求职者,造成起点不平等,除非是特别优秀的女生,否则难以得到同男生一样的就业机会,而且在相貌、身高、户口、出身等问题上,用人单位往往以挑剔的眼光对待女生,特别是来自农村较乏人际能力的女大学生更容易遭歧视。

(四)就业质量低

在已就业的女大学生中,就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由于女大学生的就业领域受局限,特别是在扩张速度快但技术含量低的第三产业部门中,女大学生只能得到较低的工资,即使在较好的岗位上,女大学生的平均工资也低于男生。

三、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从传统文化观念看,存在性别歧视和职业性别隔离

中国自进入农业社会以来,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深厚的“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文化,这样的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设置了一套文化模式和评价体系,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思想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在这种思想意识中,男性理所当然地取得有限的劳动机会和丰厚的报酬,男性在重要的行业领域中掌握了主导地位,女性被局限于低层次的劳动,被视为难以担当具考验和挑战性质任务的柔弱 2 角色。因此,社会中仍存在性别歧视,也人为地造成了职业性别隔离。

(二)从法律制度看,有法难依,尚待健全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法》第12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2 条规定:“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但是为什么在现实中仍有大量人为设置的障碍导致女大学就业难呢?

原因在于这些法律大多是原则上的规定,而且并没有具体的保护措施可以推进法律的遵守和执行。法律法规没有明确保护女性就业的责任部门,缺乏可操作性规范和有力的违法惩治措施,使得女大学生就业受到性别歧视等不公平对待时没有有效的救助途径,而且在证据方面,女大学生作为求职者很难掌握到或做好证据保全。

(三)从劳动市场看,总体供大于求,用人单位雇用女性劳动力存在较高的劳动成本约束

我国仍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在各个行业和领域都面临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劳动市场总体情况供大于求。企业追求低成本高利润必然也在雇用劳动力方面精打细算,而雇用女性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成本,这点成了用人单位更愿意招收男性的主要原因。

从女性生理来看,女性担当生育后代的角色,在女性生育哺乳期间,其工资福利由单位负担,女大学生就业后大多都面临结婚生子的情况,因此用人单位往往回避这样的年轻求职者;而从长远考虑,女性工作时间短,对其退休金和培训费用的支出又高于男性,受这些劳动成本的约束,女大学生被用人单位一再冷落。

(四)从教育看,学校缺乏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和就业指导

我国高校扩招,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女性也享受了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在女性关怀和女生成才教育方面,并没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这种对男女生理心理因素的差异和各自优势的忽视,的确掩埋了女性可发掘的潜力,没有最大地发展女性的优势,在模式化的教育中,个性发展和素质提升没有落到实处。而在女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缺乏相关就业技能和心理指导,家庭及自身的期望值、就业规划等不够合理,造成了女生就业压力大、就业选择被动等难题。

(五)从自身看,女大学生也受心理和观念上的误区影响

女大学生除了女性心理影响外,其实也受到了一定的传统文化观念限制,在思想上往往不够自信也不够独立。女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较男生而言比较保守,追求稳定且往往带有点浪漫色彩,有些女大学生是因为过高的自我期望而高不成低不就,有些女大学生则是过早地将目光锁在婚姻家庭中,局限了自身的发展,缺乏社会竞争力。

四、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文化政策方面

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性别平等观念真正深人人心。国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应重视男女平等观念的确立和弘扬,营造关爱女性、尊重女性个性发展的良好氛围,在对杰出女性事迹的宣传中,教育下一代,改变老一代观念,打破社会性别定轨带来的偏见,真正地使女性地位在社会各行各业得到体现,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二)公共政策方面

1、降低用人单位成本负担

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必须发挥一定的指导和规范作用,政府应考虑在财政上为用人单位减负,降低用人单位雇用女性劳动力的成本负担。合理的解决方式应当是推行生育保险制度,通过社会统筹方式将女性特殊的生理因素所产生的负担社会化分摊,使企业不致因招收女工而带来效率和效益的损失。女性在家庭和生育方面担当的责任应该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感激,女性在这方面的付出关系到一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女性为此给劳动带来的成本应该由全社会分担。

2、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建立女性就业维权职能部门

政府应该建立女性就业维权职能部门,以促进女大学生就业,改善女大学生就业环境。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社会服务活动推动女大学生就业,比如开展维权宣传讲座,接受女性就业歧视等的投诉,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对困难女大学生就业给与指导和援助。政府应积极发挥其公共管理职能,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广泛开展便民服务,支持女大学生就业。

(三)法律建设方面

1、制定促进就业法律法规

我国法律法规关于保护女性就业的内容比较欠缺,在宪法、劳动法等部门法中劳动权利保护只有大体上的规定,不足以明确女性就业权益,有必要制定促进就业法律规范,细化女性劳动权益保护,具体到歧视的概念和侵权行为的构成等内容。女大学生就业需要得到法律的保护,保障充分行使合法权力,国家需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填补这方面法律空白。

2、明确侵权法律责任,增加可操作规定

虽然现行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能因为性别而提高录用标准,但是并没有明确一旦违反这些规定应负起怎样的法律责任;加之没有可操作性的维权程序规定,没有专门的权益保护监管机关,女大学生在就业中权益受损害屡屡发生,因此立法部门应该在相关立法中明确用人单位侵权的法律责任,增加可操作性的规定,使法律能真正得到实施,提高其严肃性和实效性。

(四)教育改革方面

1、因材施教,发展个性教育

在高校教育方面,应该重新面对客观上性别差异的问题。在淡化男女差异以求共同的良好发展的意识下,教育却逐渐忽视甚至无视女生的智力体力特质和发展的潜能与优势,容易造成模式化、低质量,降低了女生的竞争力。因此,学校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改革上,一方面尝试根据女生的特质开展特色课程,发展女生的个性教育,培养内外兼修的优秀女性;另一方面根据女性的性格心理优势,提高女性在擅长的领域的技能水平。

2、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建设就业信息渠道

学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了解社会需要并及时反映到教学工作中;组织各种活动为用人单位和女大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为女大学生展示风采创造条件;建设就业信息渠道,及时提供女生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

3、指导女生职业规划,加强女生心理教育

对即将面临找工作的女大学生,学校应指导其做好职业规划,开拓其就业思维,培养其理性思考和选择能力。为女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为其顺利走上社会走上岗位进行心理调适和思想教育,提高女大学生面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解决能力。

(五)女大学生自身方面

1、自主自强,追求自身价值体现

女大学生应该打破传统的陈旧观念,树立自主自强意识,追求自身价值体现。要开阔眼界和胸襟,与时俱进,坦诚面对人生和理想,增加奋斗精神和拼搏勇气。

2、打好知识基础,提高专业素养

女大学生应该发挥耐心细致的优点,在学习上勤奋努力,只有掌握知识拥有智慧的女性才能获得真正的独立和尊重,而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才能积极应对社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女大学生要成为专业人才,提高在就业结构中的地位,必然能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3、培养实践能力,积极适应社会

传统教育造成女生动手能力差,社会经验缺乏,不少用人单位对女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持怀疑态度。因此女大学生应该加强社会实践,踏实肯干,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还应积极适应社会,不能逃避于自己构想的完美世界,多与社会接触,加强人际交往,学习女性成功者的经验,展示优秀女性的风采。

4、内外兼修,提高综合素质

女大学生应学会认识自身优缺点,提升综合素质,努力做到内外兼修:品质与学识、优雅与智慧、魅力与气度„„只有在突出女性优点的同时,不断提升其他方面的竞争力,才能灵活应对社会潮流。除了学习,应重视思想品德、身心健康等基本素质,进一步发展才艺技能等其他素质。

5、端正就业观念,开阔就业思维

对于即将找工作的女大学生来说,端正就业观念很关键。观念不同,一切事物的判断选择也很不同。应该放弃不切实际的期望,克服安逸享乐的惰性,理性地选择就业,无论是职业的类型、所处的城市、发展的前景等等都应该结合自身各方面条件作判断,不能好高骛远又不够努力自信,更不能被动、逃避。没有最好的职业,只有最适合的职业,女大学生应该放宽就业思路,不要局限于一小部分选择,不要停滞在拥挤的路上,当出现困难时不妨及时调整,多方面思考发掘,一定能找到合适自己的职业,将实现人生价值和现实要求统一起来。

正如前文所述,就业问题事关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合理解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民生问题 6 得到保障,才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昂首阔步,才能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从以上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的探讨中,我们不难发现,和谐社会的其他方面的建设,如经济、政治、文化等等,都能对女大学生就业起促进作用,因此,这些问题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只有将女大学生就业和其他方面的矛盾解决好,才能推动社会整体的发展,从而保护个体的利益。

相信通过政府积极引导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一定能得到妥善解决,这不仅是社会公平、文明法治的重要进步,也为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增添力量,展开和谐社会的盛世篇章!

参考文献:

[1]冯 皓.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11月第24卷第6期.

上一篇:小满祝福寄语30句下一篇:让微笑伴我们成长 中考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