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论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我国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通过对湖北大学女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就业偏好是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影响因素之一,不同生源地的女大学生的就业偏好具有差异性。

第一篇: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论文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解析

摘要: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因此,应对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原因;负面影响;改革建议

大学生“就业难”如今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在越来越庞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群体中,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受到社会环境、家庭背景、自身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在就业大潮中面临更大的压力。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除了大家所知的共性原因以外,还有哪些群体内因?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将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改变这一现状?这些问题很值得我们加以探讨。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就业观急功近利期望值較高、定位不准是目前许多大学生身上存在的通病,在农村大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大多数人不愿回家乡就业,一心想留在大城市,期望的薪酬水平也较高。在很多农村大学生父母看来,上大学就等于有了“金饭碗”,子女从此可以光宗耀祖,因此对子女寄予过高的就业期盼。农村大学生自己也迫切需要找到经济收入较好的工作,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另外,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谁都希望自己的投入与产出成正比,尤其是对于贫困家庭的学生而言。当一个家庭典房当屋供养一个大学生时,无论家长还是学生本人都已不能将“上大学”看成一件平常事,期求利润的最大化,希望留在大城市、追求高薪也就不足为怪了,这是他们最现实的想法。殊不知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这又是最不易实现的想法,反而会成为阻碍准确定位自我、顺利就业的最大绊脚石。同时,就业预期值过高与残酷的社会现实之间的错位,有可能使大学生处处碰壁,此时他们极容易陷入严重自卑的境地,焦虑与困惑接踵而来,导致在对自我的否定中封闭自我。这种心理困惑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成为制约农村大学生就业的一道心理门坎。

自身综合素质欠缺农村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受到限制,严重削弱了其就业竞争力。农村大学生由于受父辈和农村环境的影响,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与城市大学生有一定的差别,看问题的角度往往不同。在以城市价值观为主流文化的高校里,农村大学生需要不断调整适应,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很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自闭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大学生一般会出现两种趋向:一是变得更加自卑和自闭,甚至产生一些不建康的想法;二是在自卑中产生动力,把自己封闭起来,埋头读书,希望通过优异的成绩赢得尊重,尽快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与此同时,他们往往忽视社会沟通协调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很多农村大学生在就职面试、岗位竞争的时候,往往自我表现力不强,自信心不足,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综合素质的劣势使得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经济条件较差与就业资源匮乏经济条件较差与就业资源匮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大学生就业。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为了找工作支付的费用越来越高,教育部的一项调查显示,2009年大学生的求职成本平均约为2000元,主要花费是交通费、简历印刷费、招聘会门票费、通讯费、个人形象包装费等,另外餐饮费、住宿费等也占有不小的比例。农村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差,高额的求职成本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沉重的心理负担,进一步加大了就业的难度。另外,农村大学生缺少来自家庭和社会关系网的依托支撑,就业资源匮乏。毕业生就业用人机制的深化改革打破了大学生就业的“铁饭碗”,但在用人机制尚未健全的今天,人为干扰因素对就业的影响依然较大,有些用人单位的就业信息并不透明,而是面向特定的人或特定的范围,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获取就业机会,这也是农村大学生在求职时经常面临的不公平状况。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负面影响

导致人力资源浪费,不利于社会稳定国家和家庭投入了大量资金培养出了农村大学生,农村大学生是我国劳动力资源中的优秀群体,如果不能顺利就业,其所学的知识技能就处于闲置状态甚至荒废,这样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知识、人才的极大浪费。另外,农村大学生从“天之骄子”到焦头烂额找工作的“游子”,剧烈的变化与反差发生在短短数年之内,期望的满足和目的的达到受阻,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与失败感。这些未能就业的农村大学生经济困窘、精神压抑,既就不了业,也成不了家,成为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特殊的“飘族”,沦为新的弱势群体。在此种状况下,这个特殊的群体难免会产生一些不理智的过激行为,卷入传销、偷盗等非法活动,从而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稳定因素,给和谐社会建设埋下巨大的隐患。

教育投资无法获得回报,引发新的读书无用论据了解,一个大学生一年的花费,对于普通农民家庭而言,几乎相当于全家人含辛茹苦好几年的全部收入,农民为高教改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果他们的子女毕业后不能就业,也就意味着对高等教育的高投资回报几乎为零,会导致农民家庭陷入更加贫困的深渊,进一步加大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而更严重的后果是会导致“读书无用论”在农村重新抬头。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使农民看不到读书的希望,原本以拥有大学生为荣的农民家庭心理遭遇尴尬和失落。这种状况不仅会导致一些农村大学生弃学,甚至已波及农村的中小学教育。据调查,我国农村地区“普九”的辍学率正呈逐年上升之势。河北省威县每年初一入学学生保持在1万人左右,到初三参加中考时仅剩不足4000人,辍学率达60%,而该县一所中学三年来的辍学率更是高达90%。在许多家长看来,与其让子女读书拖垮整个家庭,还不如现在就让他们回家学习一门手艺或外出打工糊口,投入的时间和资金成本会小得多。“知识改变命运”,这是我们这个民族历经千百年实践凝聚起来的对“读书”的坚定信仰,尤其是草根阶层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柱和原动力,对他们而言,读书是生活的希望、人生的理想和奋斗的目标。如今,农民对读书失去了信心,相当于失去了精神支柱和奋斗目标,我们的国家发展与振兴的根本何在?

改革的建议

转变就业观念,拓展就业渠道农村大学生经过几年的大学生涯后,培养了较高的专业素质,但现实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他们必须转变精英化就业观念,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要意识到就业困难和起薪较低只是暂时的,要相信只要有真才实学,加上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自强不息的奋斗(这是农村大学生最突出的优点),一切都会好起来。学生家长也应改变功利、短视的思想行为,应看到教育对子女综合素质提高所起的重要作用,即使毕业后打工,也会有更多的发展潜力,会带来更大的、更长期的回报。同时,农村大学生也应积极拓展视野,开拓农村就业市场。此举在有效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推动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的人力资源构成一直存在着严重的人才缺失问题,广大农村大学毕业生如果在城市里不能就业,不如回到农村就业或创业。大学生具有相关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技术,对新事物较为敏感,他们能力的发挥将会有力地带动农业科技的推广,促进乡村管理的改革,引导农民创业致富,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一个行政村一名村官计划”已经在多个地方试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试行“农村中小学一校一名本科类师范生计划”、“乡镇卫生院一院一名医学类本科生计划”等大学生进基层计划,引导专业对口的农村大学生从事农村文教、卫生等工作,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专长,尽快成为行业骨干和专家。同时,各地政府应支持鼓励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到农村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自主创业,造就一批农民企业家和行业领军人物。在这支深入基层的大军中,农村大学生更具优势,他们对农村环境和各种事务比较熟悉,更能因地制宜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要想使大学生长期扎根农村,政府应出台相关保障性政策、措施。要打破就业的城乡待遇差别,为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大学毕业生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一定的安家费和创业风险投资资金,在税收、贷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实行优惠。只有政策有力,逐渐淡化城市与农村的就业差距,才能使农村大学生切实扎根农村,在农村这个更广阔的空间里找到利益的均衡点和施展才华的平台,实现就业与新农村建设的双赢。

降低贫困家庭的教育成本,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高成本的教育投资必然孕育回报焦虑症,而一旦遇到“就业难”的挫折,就会本能地对读书的意义产生怀疑,因此必须降低畸高的教育成本。在大学阶段,新生入学时的“绿色通道”及日常管理中的奖勤助贷机制已基本建立,今后需要做的是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深化和形式的丰富多样,如,奖学金除政府拨付外,应在吸引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帮助上多想办法,在社会企业中积极开拓勤工助学岗位,完善个人诚信机制,使之与无息贷款政策有机结合。在一些师范院校试行的免费师范生制度也是降低贫困家庭教育成本的一项有力举措。该政策可以进一步推广,采用由政府或企业提前购买大学生专业服务的方式,给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提供培养费用及其他待遇,要求其毕业后在指定地区、在规定时间内从事专业服务。只有当贫困家庭不需要倾家荡产的付出就能送子女接受教育时,人们对读书之“用”的回报焦虑才能逐渐消除,从而以一种从容平和的心理接受暂时的利益得失,坚守“知识改变命运”的信仰。与此同时,学校还应给予农村大学生更多的关注,加强其综合能力培养。学校可将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工作的各个方面给予特殊帮助。通过为他们提供多种形式的勤工助学活动,把经济资助与提高学生的全方位能力结合起来,达到培养农村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其就业能力的目的。针对农村大学生动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欠缺的状况,可引导他们参加各类学生社团组织和各种比赛,培养特长爱好,拓展知识层面,锻炼社交能力。还可采用免费开放计算机房和外语语音室等方式,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促使其掌握现代社会的生存本领。另外,学校还应改进和加强对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其分析自我优势、准确定位自我,确定适当的就业目标,克服可能的就业心理障碍,在毕业生推荐的过程中,同等条件下应优先推荐农村大学生参加就业面试。

参考文献:

[1]余惠琼,张礼军.透视农村新“读书无用论”[J].中国青年研究,2006,(9):66-70.

[2]杨金平,毛成耀.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及化解机制初探[J].社会科学论坛,2007,(1下):107-110.

[3]徐海燕.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困惑与出路[J].青年探索,2007,(1):23-24.

作者简介:

胡丽(1981—),女,安徽阜阳人,合肥學院建筑工程系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管理。

王爱华(1973—),女,江西九江人,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辅导员,中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管理。

作者:胡 丽 王爱华

第二篇: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究

摘要: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我国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通过对湖北大学女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就业偏好是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影响因素之一,不同生源地的女大学生的就业偏好具有差异性。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难;就业偏好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制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就业体制的市场化发展和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供需的严重失衡,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严重,其中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

在有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严重程度和区域差异的探讨上,国内学者已普遍达成共识。女大学生就业为什么难?区域差异为何存在?对这些问题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性解决。已有研究从高等教育制度、社会传统观念、性别歧视和社会法制与保障等多方面论述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但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对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的研究不够充分,且大多依据统计数据进行论述分析,基于调查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相对匮乏。

本文聚焦于影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就业偏好问题,基于参数估计方法、相关统计研究和对湖北大学本科生的实地调查研究,建立了适合女大学生就业偏好的分析方法,并评估了就业偏好的参数赋值。本文的动机和贡献在于为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提供实证分析,探讨女大学生就业偏好对就业难问题的普遍影响,希望对改善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提供一定的研究参考。

2 文献综述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N.T.Feather(1985)研究显示,态度、价值观和对失业的归因等因素是青年失业的主要原因。而态度、价值观和归因恰恰是女大学生就业偏好的内在驱动因素。国内专家和学者对这一问题已经做过很多论述和研究,在对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的分析上,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传统性别偏见与歧视和对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杨扬,2009)。近年来,许多学者从经济理论、社会理论等多角度论述性别歧视问题,传统观念中的性别歧视不仅会影响女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也会影响企业的用人原则,二者之间的不匹配直接导致了女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可是,对于天生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说,鉴于女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家庭角色,其劳动生产效率和职业发展潜力比男性低,优先使用男性完全出于企业的“经济理性”(王兆萍,2010)。可以说,劳动力市场上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并不存在。

另一种观点认为,法律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政策性原因。李瑾、彭建章(2010)认为,法律和社会保障制度缺乏操作性及具体的法律责任规定,无法切实做到保护女大学生平等就业。但是,女大学生就业歧视和不平等现象很难通过法律条文来界定和规范,法律实施和保障的难度很高并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时间内不会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产生显著作用。

国内学者普遍认同的观点认为,现阶段女大学生就业难是劳动力市场供给严重大于需求所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扩招引起的供给过剩;二是对女大学生劳动力的需求不足。但是,罗赛(2014)基于麦可斯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劳动力市场“招聘难”和“就业难”同时存在的局面愈演愈烈。

因此,本调查基于N.T.Feather(1985)的研究和统计分析方法,结合相关数据分析,在不考虑外部环境等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探讨和分析就业偏好对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影响。

3 就业偏好对就业难问题的影响

考虑到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和精英意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定位一般瞄准中产阶级,希望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夏春胜(2009)指出,按照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大于成本的原则,大学生就业偏好可概括为:第一,就业地点锁定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第二,就业单位选择求稳;第三,期望月薪普遍偏高。对于女大学生而言,突出体现为更高的求稳倾向。女大学生的就业偏好是否与当前就业形势、自身能力素质相适应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就业偏好具体细分为薪酬偏好、单位偏好、地区偏好和就业观念四个方面,探究就业偏好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3.1 薪酬偏好

在求职者的素质能力等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对于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企业而言,低薪酬期望的求职者更具有吸引力。而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会要求高的薪酬福利待遇,再加之女性员工的福利成本高于男性,女大学生和企业在薪酬期望上的不一致使得高薪酬期望的女大学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引起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对外发布的《2014年度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薪酬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4类学历的起薪平均值分别为大专生2502元、本科生2969元、硕士生3732元、博士生4780元,大部分女大学生在工作搜寻的过程中的薪酬期望远高于企业所能接受的平均值。

3.2 单位偏好

女大学生在求职中更倾向于稳定的工作,对目前比较热门的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偏好较强,而对于日趋增加的私营企业偏好较弱,出现了女大学生求职中的“扎堆”现象。本文认为,女大学生就业的单位性质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一方面,能够容纳大量应届毕业生的私营企业受到女大学生的冷落;另一方面,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一岗难求”的局面愈演愈烈。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的供需矛盾和女大学生求职的单位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

3.3 地区偏好

学者赖德胜(1996)指出,大学生就业难是劳动力市场分割背景下,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相互搜寻的结果。在女大学生就业偏好的影响下,就业难问题是相对的。女大学生就业时对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的就业偏好,形成了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供给相对过剩,而西部地区的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的现象。近年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了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就业的政策,大学生受到政策鼓励,去基层、西部工作的人数虽然逐年增加,但总的来说,偏好在经济发达地区和一线城市就业的大学生仍然占大多数。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导致的劳动力供给不平衡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3.4 就业观念

本文主要探讨“先择业后就业”和“先就业后择业”两种就业观念,受到家庭因素和整体就业形势的影响,当前女大学生“先择业后就业”的观念日益明显,这种求职中的观望态度无疑加重了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4 问卷调查及数据处理

4.1 问卷设计及数据处理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系统分析法,采用无记名方式,对湖北大学在校生和应届毕业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运用参数估计的统计学方法以及stata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在进行参数估计之前,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做如下处理:(1)生成“就业偏好”变量,本文选取薪酬偏好、单位偏好和地区偏好作为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偏好的显著性变量;(2)根据《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和《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所显示的岗位数量、女性员工比例等划分就业偏好变量各选项的就业难易程度,并对其进行赋值,就业难度越高的影响因素赋值越大。(3)将生源地变量划分为省会及以上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等其他地区三类,进行对比分析。

4.2 女大学生就业偏好的生源地差异分析

本文根据对湖北大学在校生和应届毕业生的偏好调查和赋值,运用统计学原理拟合女大学生总体的就业偏好取值的正态分布曲线,进行了不同生源地女大学生就业难度系数的对比分析,如图1所示。

调查中的就业偏好包括薪酬偏好、单位偏好和地区偏好。正态分布曲线显示,生源地为省会及以上大城市的女大学生就业偏好变量取值整体高于中小城市和农村等其他地区的女大学生。此外,运用统计学方法和Stata软件计算各生源地女大学生就业偏好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见表1。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在其他影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生源地对女大学生就业偏好存在显著性影响。受到就业偏好影响的不同生源地女大学生的就业难度依次递减为:省会及以上大城市、中小城市、农村等其他地区。

5 结论

本文对女大学生就业偏好对就业难问题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运用问卷的方式对不同生源地女大学生的就业偏好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对比分析不同生源地女大学生受就业偏好影响的就业难度系数,得出以下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受到就业偏好的影响,不同生源地女大学生就业难度系数依次递减为:省会及以上大城市、中小城市、农村等其他地区。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女大学生就业偏好对劳动力市场运行存在普遍影响,实际上对劳动力供需双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改善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女大学生就业偏好的转变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李建民,黄乾.中国劳动力市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126134.

[2]夏春胜.挑战与突围:浙江大学生就业创业对策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710.

[3]李瑾,彭建章.女大学生就业难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13(02):104108.

[4]张抗私,班晓娜,贾帅帅.女大学生就业为什么难?[J].财经问题研究,2015,(03):113119.

[5]杨扬.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5):5758.

[6]罗赛.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探究——基于麦可斯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研究[J].中国电子教育,2014,(04):914.

[7]N.T.Feather.Attitudes,Values,and Attributions:Explanations of Unemploymen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5,(04):876889.

[8]教育新闻中心.女性生活蓝皮书:女大学生就业难成社会问题[EB/OL].[201211].http://edu.cyol.com/content/201011/11/content_3925504.htm,2012,(11).

[9]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国家统计局,2014.

作者:戴雅婷

第三篇: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

【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女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策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步伐的加快,大学生已不再是稀缺资源,因而大学生就业就成了一个难题。对大学生中占有44%的女大学生来说,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分析和研究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积极探寻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改善女大学生就业环境,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女大学就业难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1.传统社会文化因素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在我国关于“男主外,女主内”,“夫贵妻荣”的传统观念,将女性的理想角色定位于贤妻良母、贤内助。近年来观念有所改变,但传统观念并未从人们思想深处消灭,社会对女性的家庭角色期待大大高于对其社会角色期待。由于这种传统社会文化因素的长期存在,女大学生会更习惯于将自己定位于弱者,不敢积极进取,不愿参与激烈竞争。这直接影响到她们的职业定位。另一方面,社会对女性所应从事的职业已经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认为女性只能从事教师、文秘、服务等行业。因此,许多企业在招聘时以岗位不合适为由拒绝女大学生。

2.高等教育知识结构不合理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适合女生的专业较集中于医学、语言、财经、艺术等,集中于师范院校。在人文科学师范类学校中,女生比例高于男生;而在理工科院校中,男生比例高于女生。厦门大学福建女性发展中心在调查中发现,女大学生在集中创造性、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领域就业比例极小,原因与女生的知识结构有直接关系。女大学生专业结构的局限性确定了她们在求职中的劣势地位,造成在求职中女大学生无缘競争高级管理层和科技含量高的职位。只能聚集在第三产业技术含量低的领域,而这些领域的就业人数需求量每年正呈下降趋势。女大学生专业结构隔离状况的加剧,使其就业处于不利地位。

3.我国社会保障机制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我国为了保障女性就业方面的相关权利和利益,颁布了《劳动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但这些法律并不健全,还存在很多漏洞和空白。许多用人单位处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认为招聘女大学生从经济上是很不合算的。他们以女大学生面临着工作之后很快要结婚、生子、女生事多、不能经常出差、比较麻烦等等原因拒绝招聘女生。这些都说明了我国有关女性就业的法律的执法力度和监管力度还很弱。因此这种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和相关法律很难实施也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尴尬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自身因素

1.女大学生就业期望过高

女大学生就业期望普遍比男同学高,固有的白领情结,缺乏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不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敬业精神,过分注重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工作条件,促使她们追求大城市、大企业的工作环境,向往福利好、待遇优的工作岗位。过高的就业期望使许多女大学生失去就业良机。

2.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晌

女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心理对其就业产生很大影响,男性和女性相比,女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在实践活动中缺乏自信,意志不够坚强,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自卑心理导致女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地位评价过低,自己看不起自己,对择业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害怕碰钉子,害怕挫折、不敢参与就业竞争或在竞争中没有自信;过分依赖学校、家庭的帮助等等导致女大学生求职困难重重。

3.女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影晌

当今女大学生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弱点是过于看重学习成绩,忽略了能力培养,工作能力、社会实践和适应能力与男生存在一定差异。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提倡能力培养,要求人才是复合型的。而女大学生虽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并不亚于男生,但她们的知识结构却往往不及男生全面,知识面狭窄,这显然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一专多能人才的需求。

除此之外,女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创造能力等基础能力一般落后于男生。

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策略

(一)弘扬先进性别文化,使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我国各级政府应当担负起宣传责任,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宣传先进的性别文化,摒弃男尊女卑的思想,抵制各种歧视女性的行为和现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大众媒体应利用其自身宣传面广、影响力大的优势,大力宣传男女平等思想,使广大人民群众改变“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观念,倡导人人平等,为女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竟争环境。

(二)高校教育应与市场相结合,并充分考虑女大学生的特点

高校在学科规划、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同时要充分考虑女性教育特点,开设一些适合女大学生的课程和科目,实行“因性(别)施教”,充分考虑女性教育特点和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上要具有女性特色,注重女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尤其加强女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等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调整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结构,通过选修、辅修等方式给女大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拓宽知识面的渠道;多给女大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抓好女大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四自”教育,营造女生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在知识和技能培养方面,高校应针对女大学生动手能力差、“学不能致用”的特点,开设适合女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实习和实践课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社团活动,培养女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并且通过职业训练和工作岗位实践,提高女大学生综合素质。

(三)结合女性实际,改革女性工作体制

为使女大学生就业长效机制有效运行,真正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必须改革女性工作体制。我国可效仿发达国家,在立法、决策时考虑女性的特殊需要,制定和出台有利于女性就业的工作体制,如实行阶段性工作制和弹性工作制。

第一,阶段性工作制。阶段性工作不同于阶段性就业,是指女性在其职业生涯中,因生育、抚养子女、照顾亲属、就学或参加其他没有报酬的活动而自愿退出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要保留女性返回工作岗位的权利,也就是多给女性享有在特殊时期“放长假”的权利。但因为它保留了工作岗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灵活性相对较小,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试点进行。

第二,弹性工作制。弹性工作制是指女性如果因抚养子女、照顾老人等原因不能参加全日制工作,可以选择日工作时间短的工作岗位,如半天工作,半天在家。弹性工作的工资要相应低于全日制岗位,但其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应当有保障。

(四)高校应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

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必须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改变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从“掌舵”转为“划桨”,加强对女学生个体研究和职业策划。建立“立体式”就业指导组织网络体系,重视就业工作的机构、队伍和学科建设。首先,就业部门每年对人才市场要作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的情况,及时提出人才需求预测方案和人才专业知识结构调整建议,指导学生选择职业,这项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产品的畅销或滞销,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影响极大。其次,加强对女大学生相关的心理辅导。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教育女大学生自信、自立、自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面对现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再次,通过给女大学生讲解女性面试成功技巧、就业心态的调适、网上就业咨询等形式的服务,有选择、有针对、有目标、有意识地拓宽女生就业渠道。

参考文献

[1]张建军.社会转型期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71-73.

[2]李文喜,李红光.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114.

[3]王敏.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公共政策分析[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34(1):

71-73.

[4]吴兆书.浅析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J].才智,2011,(29):216.

[5]钱艳芬.后危机时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兼谈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1,25(1):42-45.

[6]谢作喜.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应对策略初探[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3):260-261.

[7]韩新路.女大学生就业观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3):58-61.

[8]许子姝.女大学生就业歧视浅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0(12):144.

[9]崔艳萍.论就业保障对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J].教育与职业,2011(5):87-88.

[10]肖华,邱冠文,刘桂娥,安娜.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9(10):143-144.

[11]常大治.从就业看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华章,2010,(4):60.

[12]常大治.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0(1(上)):3-4.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子课题(编号:10-XY01002);牡丹江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学生工作);牡丹江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编号:P2012q106)。

作者简介:常大治(1977—),男,黑龙江牡丹江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牡丹江师范学院学生创业就业指导中心科长,研究方向: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校学生教育管理。

作者:常大治

上一篇:小学生获奖科学论文下一篇:疫情期间信息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