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2024-05-08

如何看待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精选8篇)

篇1:如何看待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如何看待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一个招聘人数不多的岗位,前来应聘的常常有上百个研究生或是上千个本科生。”这是一位女大学生对某大城市招聘会现场的描述,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5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毕业 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件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大事,更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那么到底怎样看待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个社会性问题呢? 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原因何在?

近几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大幅度增长,因而有人就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是高校扩招惹的祸,仔细分析,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前几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快的发展,这是在长期坚持内涵发展基础上实现的,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各国都在努力培养和挖掘人才,以便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而言,人才资源是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本钱。但是,中国目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如美国是35%,日本是23%。同时,接受高等教育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企盼,知识就是力量,教育改变命运。不上大学也是要就业的,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如果没有经过高等教育阶段的文化、技能培养,在今后,他们的就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困难。事实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增加,是受社会的整体就业环境影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的这几年,恰好是我国总体就业矛盾加剧的几年,新生劳动力就业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字表明:虽然2006年城镇安排就业人数创纪录地突破1000万人,但依然还有1400万人待业。2007年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总计也只有约1200万个,但新增就业人数达到2400万人。这样一来,劳动力供给严重大于岗位需求,大学毕业生就业空间也必然受到挤压,适合他们的岗位也就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在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的今天,大学毕业生不能有盲目的优越感,一定要有务实的就业定位,切忌自设“藩篱”,只盯着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不放,要积极到祖国最需要的基层、西部去,在这片孕育着无限生机和希望的沃土上,接受锻炼、增长才干、实现理想、成就事业。同时也要有科学的职业规划。对很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是“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惘”,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规划,这往往也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足无措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呢?俗话说,机会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大学生将来要找到理想职业,首先要未雨绸缪,及早明确职业目标,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储备和社会实践;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兴趣,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要有良好的就业心态。就业本身就是一种竞争。由于大学毕业生年轻,往往有急于求成的心理。一旦在就业中遇到挫折,很容易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因此,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对于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也很重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要充满自信,勇敢地去面对竞争,既不能妄自菲薄,缩手缩脚,不敢“推销”自己;也不能狂妄自大,对单位挑三拣四,最终“高不成,低不就”。要清楚地认识到,求职遇到的困难、挫折、委屈是暂时的、在所难免的,一味的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关键是对待挫折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摆正位置,调整心态,变压力为动力,使自己能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并作出正确、理智的选择。此外,还要有创业的精神和准备。目前,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创业率在20%至30%,而我国仅为1%至2%。勇于创业,既是就业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方式,也是实现大学毕业生人生理想的一条捷径。要进一步完善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法律和政策,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努力给大学毕业生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总结; 有句话说得好:“理想的翅膀应插在现实的身上,离开了现实的躯体,理想只是一堆零乱的羽毛。”虽然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已成为社会普遍问

题,但是只要我们大学毕业生能够转换思维,改变观念,就业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我们的理想也一定会飞得更加高远!

篇2:如何看待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目: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业 人力资源管理

学生姓名 韩开平 准考证号020014301334 指导教师 刘兰泉 职 称 副教授 日

2015年4月10日

引 言............................................................................................................................................................1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2

二、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3

1、大学生就业存在自身问题...............................................................................................................3

2、高等院校人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4

3、用人单位..........................................................................................................................................5

4、国家就业政策欠完善.......................................................................................................................5

三、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及措施建议..........................................................................................................6

1、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6

2、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合理置换冗员...........................................................................................6

3、高校要适应市场办学,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7

4、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8

5、毕业生要更新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择业素质...........................................................................8

四、我国大学生就业前景及展望................................................................................................................9

1、宏观经济走势预期不明朗,就业形势仍将复杂...........................................................................9

2、党和政府重视大学生就业政策.......................................................................................................9

3、企业经营状况的不稳定将助推不稳定性就业..............................................................................11

4、高校毕业生技能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将更加突出..........................................................11 参考文献......................................................................................................................................................12

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

重庆工商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韩开平

指导教师:刘兰泉

摘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迅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影响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对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探讨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关系到大学生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空前的就业压力,其实这不仅仅是大学生自身问题,也是社会大环境就业难造成的。尽管近年来,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社会普遍的重视,但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还是逐年增加。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对策

引 言

大学生作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其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就业是大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选择,每位大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在社会上有一个合适的位置,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己的价值。尤其是21世纪的今天,各国的大学生毕业人数都成上升趋势,大学生就业成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如今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面对“前有伏兵,后有追兵”的紧张局面,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日趋严重。从国家对就业问题的成因层面看,Niall O Higgins(2002)认为毕业生的供求、需求和供求匹配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首要原因,主要凸显在工作岗位的结果和数量上。预期收入的自我高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不能清楚的认识现实与预期理想巨大的差距。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即知识水平、个人能力、综合素质等是影响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市场经济分布结构不合理,大学生劳动力过剩是客观存在的;市场需求与需求岗位人员不匹配、不对口、差异大是影响就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诸多因素,我们应努力做到“小处着手、大出着眼”解决我国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问题。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2014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3.87%,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已连续20年超过90%。学校2014届毕业生共有6219名,其中本科生4616名,签约2704人,考取硕士研究生1456人,出国留学130人,灵活就业56人,就业率为94.15%;硕士研究生1509名、签约1256人,考取博士研究生105人,出国留学29人,灵活就业11人,就业率为92.84%;博士研究生94名,签约67人,进站做博士后17人,灵活就业4人,就业率为96.81%。[1][2]经历过2013“史上最难就业年”的战火硝烟,2014“更难就业季”的风雨肆虐,我们会迎来什么样的2015?不容乐观!未来几年直到2020年大学生就业都不容乐观。

职业发展导师,某名企人力资源总监曾先生表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提出,2009~2020年,高等教育总规模从2979万人增加到3550万人,毛入学率从24.2%提高到40%,大学生就业的高峰还在后面。预计2015届国内将有大学应届毕业生750万以上,出国留学归国找工作的应届生30万,加上没有找到工作的往届生,预计将有10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

表1:近几年高校毕业人数

中国2012年经济增速为7.7%,2013年为7.5%,2014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8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工业、电力、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有所回落。这些都暗示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再现疲态。分析人士指出,三季

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可能降至接近7%的水平„„但官方报道就业未受影响反倒很好,到8月份新增就业岗位完成全年任务,就业和经济增长是高度相关的经济理论似乎失去了作用,但也可以从我国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向 大学本科在校生对于以后的就业有模糊的打算,还有一些没有做任何的打算,而真正有明确规划的人却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6)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不全面,甚至存在明显的缺陷,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管理经验,对行业缺少深度认识,对市场和营销缺少深入了解。

2、高等院校人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地域分布不均衡。高校地域分布不均衡严重地影响了就业地点选择的均匀分布。调查表明,有约超过2/3的大学毕业生希望留在沿海的大城市就业,国外的研究表明,大学毕业生有约六成会选择在学校所在地寻找 分高校的追踪调查,两年之内能适应工作的毕业生不足七成,甚至有部分毕业生不能适应工作或者因为社会关系,不能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这些都与高校的用人机制和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有关。目前大多数高校人事缺乏灵活性、流动性和主动性,学校需要的人才进不来,别的学校需要的人才也出不去;有的学校追逐热门专业,师资、教材没有能力应付,毕业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就业知道服务水平不高,信息渠道不畅,难以有效的调节市场人力机制,缺乏反馈机制,难以形成国家、高校、企业三者之间的高校人才输送方式,人才资源匹配度不够。

3、用人单位

(1)用人单位选择大学毕业生,最主要是看重学生如何“调整就业心态”,而“提高职业素质”、“提高技能”反倒其次;而大学生甚至学校看来,“提高技能”及“提高职业素质”是最主要的,“调整就业心态”并不重要。用人单位认为“德才兼备”是用人的恒久标准,单位对毕业生“品德”的重视程度远远比毕业自身的重视程度要高得多。

(2)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让大学生确实受不了。同时,用人单位还设置经验、性别等障碍拒绝应届毕业生。拒绝的理由有动手能力差、需花费培训费用、稳定性不高等等。用人单位在招人时追求实用和低成本,存在眼光短视和心态浮躁的情况。

(3)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应届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首先是,过分关注毕业院校。选人学历化、名校化,势必造成就业竞争加剧,同时还有可能出现能力过剩。的增长,扩大就业岗位ud供给,形成良性循环。

(2)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国正在建立一个相对公平的就业环境,如公务员招录的“凡进必考”政策,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必须面向社会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录取。但目前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仍不够健全,市场的服务手段、服务方式以及社会各中介服务部门为大学生就业的服务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日趋增长的总量配置需求和个性化服务需要还有差距;多数企业基本上没有导入人力资源管理技术,选人用人缺少合理标准,没有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不注重人才培养和储备,直接制约了大学生合理就业。

(3)中国有着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封建社会历史,与之匹配的是国家管理者的职业化。由于象形文字学习难度大,在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中国古代,国家管理人才培养成本很高。统治者除通过高官厚禄诱导读书、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外,还通过舆论、政策影响民众观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的宣传,使“读书做官”、“读书改变命运”的求学心态得到不断强化。在古代中国,穷秀才的社会地位高于富木匠。虽然今天“做官”不再是读书的唯一出路,但大学生毕业后当普通工人不被社会普遍认可、接受。

三、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及措施建议

1、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1)政策引导,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人才,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另外,政府要积极为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2)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准确、高效、全面的收集、筛选、分析评估。

2、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合理置换冗员

(1)要根据需要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要转变选人观念,按需择人。高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科研、技术开发的人才,中低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具体使用操作方面的人才。只有合理地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才会满足用人单位各个层次对人才的需求,使得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

(2)要加强人才储备,合理置换冗员。企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力军,尽管许多企业面临着人员过剩的问题,但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企业竞争力低下。因此,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吸纳大学毕业生,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人才结构,同时置换不能适应自身发展的冗员,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

3、高校要适应市场办学,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社会需要。高校必须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就业形势及各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确定自己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大力发展社会需求量大的特色专业。

(2)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认真抓好培养人才的质量关,决定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人才培养模式。新形势下,高校就应转变教育观念,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以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为目标所向,变重成绩为重综合素质,变灌输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变课堂式教育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分阶段,分对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既要抓好政治思想教育又要抓好专业教育;既要抓好理论教育又要抓好实践教育;既要引导学生会思考又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各个教育环节都统一到为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目标上来。此外,专业知识是一个知识结构的主干,是知识体系的主体,决定着毕业生的就业适用范围。高校的专业设置要密切关注市场未来的“动向”, 建立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快速反应机制,通过开展毕业生就业率的收集与反馈、专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把握、经济发展对人才规格与数量的预测等,然后通过学科的进化、专业的调整和课程的整合来实现,平衡各类专业人才结构。

(3)培养目标事关高校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层各类人才,只能根据学校的现实条件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层次。因此,学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根据学校的特色,不要盲目地参考别人,忽视了自身的办学条件。特色是高校办学的生命线,所以确定培养目标的基本原则应因校而异,不同层次的高校培养目标要有所不同,同一层次的高校培养目标应各有特点,同一高校同一专业不同的学生培养目标也应有所不同。

(4)优良的学风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高校加强学风建设首先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过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职业、人生、未来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他们找准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合理规划的大学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和理想目标的缺失是挫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应结合各年级学生所处阶段的不同,实施循序渐进的就业教育。

4、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1)加强就业指导,广开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择业平台。高校要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咨询、讲座、座谈等多种形式,加强毕业生求职择业指导,为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设计,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择业目标。同时,要广开渠道,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广泛联系,充分发挥自身既了解学生,又熟悉用人单位的优势,积极主动地为他们牵线搭桥,为毕业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2)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首先,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针对各专业特点,向学生详细介绍专业性质、专业能力要求、就业范围、职业发展趋势等,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了解就业环境,确立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

(3)引导学生确立目标、规划未来。大学生应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明确达到职业目标需要具备的素质和实现目标的优劣势。制定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及实施步骤和措施方法,增强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4)培养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较强的综合能力是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是用人单位择用人才的依据。

5、毕业生要更新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择业素质

(1)大学毕业生如何把自己“嫁”出去,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是关键。要注重提高自己在道德、文化、业务、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培养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等非专业能力,增强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2)开发新的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是缓解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高校要积极转变观念,主动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3)注重综合技能的培养,提高整体素质。毕业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自觉地通过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4)更新就业观念,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值。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毕业生要不断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意识。

总之,解决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紧密配合,主要是作为人才供应方的高校、作为人才消费方的用人单位和作为宏观调控方的政府这三个方面要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毕业生个人也要加强自我完善。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既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又要有预见性、前瞻性地积极采取措施,以使高校毕业生这一宝贵的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四、我国大学生就业前景及展望

1、宏观经济走势预期不明朗,就业形势仍将复杂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就业困难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是客观现实。近年来随着大学持续规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发凸现,特别是2008年发端于美国并造成全球动荡的金融危机更是雪上加霜。展望2015年,中国将迎来劳动力就业“洪峰”,大学生就业状况难言乐观。

2、党和政府重视大学生就业政策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到基层就业。”[5]

(1)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

各地区要结合城镇化进程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充分挖掘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及残疾人服务、农技推广等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就业潜力,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各地区要结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投身现代农业。继续统筹实施好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各类基层服务项目,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实行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高校毕业生在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申报相应职称时,可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或放宽外语成绩要求。充分挖掘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潜力,对到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所在地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协助办理落户手续,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

(2)鼓励小型微型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为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推动小型微型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创造更多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对小型微型企业新招用毕业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执行期限截至2015年年底。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招收毕业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可申请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对小型微型企业新招用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开展岗前培训的,要求各地根据当地物价水平,适当提高培训费补贴标准。

(3)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2014年至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通过提供创业服务,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提升创业能力,帮助和扶持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逐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各地要采取措施,确保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得到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工商登记、融资服务、税收优惠、场地扶持等各项服务和政策优惠。各高校要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有关部门要研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特点的创业培训课程,根据需求开展创业培训,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各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为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做好人事代理、档案保管、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权益保障等服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工商登记、场地支持、税费减免等各项创业扶持政策。拓宽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出资方式,简化工商注册登记手续。鼓励各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企业创业基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经营场所支持。对高校毕业生创办的小型微型企业,按规定落实好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和毕业内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留学回国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现行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政策。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和创新符合高校毕业生创业实际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本着风险可控和方便高校毕业生享受政策的原则,降低贷款门槛,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提升贷款审批效率。通过进一步完善抵押、质押、联保、保证和信用贷款等多种方式,多途径为高校毕业生解决反担保难问题,切实落实银行贷款和财政贴息。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开办“网店”的高校毕业生,可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积极作用,推动改善创业环境。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群团组织、天使投资人等以多种方式向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设立重点面向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对支持创业早期企业的投资,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创业投资企业相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4)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

各地区要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范围,采取有效措施,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都能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有关部门、各高校要密切协作,做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信息衔接和服务接续,切实保证服务不断线。教育部门要将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实名信息及时提供给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建立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信息数据库,全面实行实名制就业服务。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基层就业服务平台要及时主动与实名登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联系,摸清就业需

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加强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跟踪服务,为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持续提供岗位信息和求职指导。各地区要结合本地产业发展需要和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意愿及需求,扩大就业见习规模,提升就业见习质量,确保凡有见习需求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得到见习机会。要根据当地物价水平,适当提高见习人员见习期间基本生活补助标准。高校毕业生见习期间参加职业培训的,按现行政策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各地区要继续推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行动,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高校毕业生需求,创新职业培训课程,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高校毕业生集中的城市,要提升改造一批适应高校毕业生特点的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和培训实力雄厚的职业培训机构,要选择一批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培训项目,及时向社会公布。

3、企业经营状况的不稳定将助推不稳定性就业

未来一个时期,作为就业岗位重要提供者的中小企业,仍将会继续面临生产成本、融资成本和人工成本上涨的多重压力,部分企业仍将会经营困难,继而造成就业岗位的减少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值得注意的是,在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后,尤其是在招工难和经营困境同时并存的情况下,更多企业选择以多种形式的权宜之计留住员工,待经济好、转订单增加时能马上投入生产,而不至于陷入“有单无工”的被动局面。

4、高校毕业生技能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2013年,我国将有700多万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700多万名中专、职高、技校及“两后生”也将集中进入人力资源市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仍将会集中显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大,就业渠道不畅,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导致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会更加突出。前不久,组织的高校毕业生调研,80%以上的用人单位反映新招聘毕业生技能不适合岗位需要,60%的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必须经过培训才能适合工作岗位。对毕业生的调研表明,毕业生自己认为所学知识与工作“不太符合”和“不符合”的比重也分别占被调研人数的47%和22%。随着转变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石油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高端技能型人才和现代服务业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但在非技能型领域却积压了大量缺乏专业技能的大学毕业生,人才供需不对称的矛盾愈发突出。短期内,这一问题仍将继续成为影响高校毕业生有效就业的原因之一。

大学生毕业的就业问题,国家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从政策上给与必要的支持,既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带动区域经济、优化产业结构以扩大就业岗位的供给,解决供给的需求矛盾,同时高校和企业也应加如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队伍”

中,为大学生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提高就业率,毕业生自身也要加强自我综合能力的强化,转变就业观念,拆掉原有的“就业之墙”。不仅是学校和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从大学生自身、高等学校、用人单位、政府和社会入手,共同为我们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最终形成三方共同参与、共同助力的大学生就业模式,共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而使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篇3:如何看待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1 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

1.1 性别歧视导致就业不平等

在劳动力市场的交易中, 劳动力之间有同等的劳动能力和职业竞争力, 但却得不到雇主的平等对待。许多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常常打出“只招男生”的要求, 将众多优秀的女大学生拒之门外, 即使没有明确规定“只招男生”, “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也早已成为他们的心理定势。据调查显示, 男性毕业生的就业比例为5 5.7 1%, 而女性毕业生的就业比例则为4 1.0 8%。可见, 求职者的性别对于求职成功与否还是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与男生相比, 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弱势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

1.2 大学毕业生自我定位不准确

高校毕业生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的影响, 某些人的自我精英人才意识相对较浓, 自身定位和就业期望值普遍偏高, 理想与现实脱节。在求职过程中出现不切实际的与别人盲目攀比, 拼命去挤“独木桥”, 无形中人为地抬高了就业的门槛。一些毕业生一味地追求留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知名企事业单位, 认为这样才能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孰不知“独木桥”数量是很有限的, 而这“独木桥”又是绝大多数毕业生的期望所在, 这就造成了求职竞争十分激烈。调查显示有7 7.3%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存在期望值过高的情形, 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首先, 选择外企、国企、机关这三类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比例最大。其次, 薪酬、福利待遇等要求过高。一些学生认为自己上了大学, 自然就应该得到一份待遇丰厚、各方面都有所保障的稳定工作。最后, 对就业所在地选择要求过高。许多高校毕业生所追求的是在大城市找到工作岗位稳定、工作环境佳的职位。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要城市一张床, 不要西部一套房。由此可见, 人才的地区供需矛盾十分严重。

1.3 人才既缺乏又积压

毕业生就业市场,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 是专门以高校毕业生为对象的初次就业市场, 是建立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大学生就业市场成为了一个多年来约定俗成的市场。大多数大学生在潜意识里认为超出了这个市场, 就是超出了大学生的就业范围。但随着高校的扩招, 中高端人才日益涌现, 而相对应的职位并没有随之大规模出现, 以至于出现了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反映在劳动力需求结构上, 即所谓的金字塔式结构。体现为大学生过剩, 技工 (高级蓝领) 短缺的现象应运而生。甚至某些高级蓝领的工资还要高于大学毕业生, 于是乎有的大学生在大学毕业后, 选择到职业技术学校重新学习技术以求就业。但是大学生就业难是从大学生这一群体独特的就业市场表现出来的, 在其他就业领域的人才市场大学毕业生仍属于稀缺资源。如果大学生就业市场不能融入到我国人力资源市场这个大环境中, 大学生就业难与人才资源短缺并存的局面将会长期存在下去。我认为这是最主要的也是最根本的问题。

2 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2.1 加强政策调控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变,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及措施, 但并不是所有政策都得到了有效落实,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管理方面的脱节。今后, 应进一步转变观念, 建立全国统一的人才市场供需系统, 保证毕业生就业顺利进行。进一步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建立全社会关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择优机制, 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1]。另外, 我国还应规范和完善人才就业市场:首先, 消除就业歧视现象, 突破制约大学生就业的瓶颈, 以保证毕业生公平竞争、公平就业的权利。其次, 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保障制度, 淡化地域、户籍、性别等因素对毕业生就业的限制, 鼓励毕业生跨省市就业、到欠发达地区就业。

2.2 大学生自身要培养积极的求职意识

由于毕业生就业是初次就业, 是步入社会工作岗位的起步, 因此学校有责任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有义务教育毕业生认识到在高等教育成为相对多数人的权利, 并逐渐普及化以后, 它将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一种手段, 而不是择业选择的登天梯。毕业生要摆脱传统的择业、就业观念, 树立自主就业和多元就业的择业意识;摒弃“就东不就西” (注重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忽视中西部地区) 和“就高不就低” (注重机关、企事业单位, 忽视基层中小企业) 现象, 鼓励毕业生投身急需人才的基层以及生产第一线磨练自己。同时, 大学生就业难是针对所谓的正规就业而言。大多数没有正式就业的毕业生并不是没有参加社会劳动, 而是从事了灵活就业、弹性就业, 但并没有签署就业协议;而另一部分签署了就业协议的毕业生, 也不是自始至终就业, 很多人出现了间断性失业, 即隐性失业、交替性失业。因此, 社会各界也不要一味的强调“大学生签约率”, 我们要关注的是大学生真正的稳定就业。

2.3 完善就业指导机构与服务体系

高校毕业生能否融入社会生活, 被社会所接纳, 今后应作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努力使高校人才培养成果符合社会需求。首先要调整专业结构设置。努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其次要大力加强职业教育, 培养高素质的“蓝领”劳动者。如上文所提到的大学生过剩, 技工 (高级蓝领) 短缺的现象。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调整人才的培养方向已迫在眉睫。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个系统工作, 现今很多大学都有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 但其发展还存在些许不足, 我们要力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建设。高校要设置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队伍建设, 力求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2) 注意就业指导的方法。就业指导内容与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相结合, 及早规划, 使其形成明确的择业目标和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 (3) 完善大学生毕业信息网络建设。国家、地方和高等学校要围绕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完善的就业供求信息系统, 专人负责收集、处理、发布信息, 让学生在校内通过就业网站的查询、交流就可以完成政策法规学习、求职简历发布、招聘信息查询以及网上竞聘等程序, 帮助他们解决信息渠道不畅、就业费用偏高等问题[1]。

3 结束语

就业为民生之本, 而大学生就业更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因素, 因此面对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以及由此所引发的一些深层次矛盾的进一步凸显, 本文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分析。我国应积极采取针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政策, 提高其就业效率。同时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大学的就业政策, 选取和创新真正适合于我们的解决办法, 提高高校及社会各界的应对能力, 为我国大学毕业生高效、稳定的就业提供保证。此外,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隐性原因有多种, 在分析时只选取了三种有代表性的原因, 其他原因将成为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摘要:通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显性和隐性原因分析, 发现问题存在于个人、学校以及社会等各个环节上。本文分别从性别歧视;大学毕业生自我定位不准确;人才既缺乏又积压三个方面说明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旨在为提高其就业水平提出对策。

关键词:就业危机,人才资源管理,就业市场

参考文献

[1]李瑞学, 孙官耀.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5.

[2]程明武, 张永奇.论就业环境再造与大学生就业空间的拓展[G].“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 (2006) .

篇4: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原因探析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高校扩招

1999年我国为提高国民综合素质,高校扩大招生规模, 高等教育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2007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480万,加上2006年还有30%的毕业生没有就业,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却没有成比例的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企事业精简减员、国有企业改制等,使得现阶段社会对人才需求相对下降, 加上社会再就业人群呈现多元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等,致使大学毕业生普遍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 

1毕业生就业难的外部原因

1.1 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

1.1.1 社会用人制度存在不合理因素

为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战略调整,人事制度尚存不足。据调查,不少中小型私营(股份)企业急需用人,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不能解决大学生的落户问题而招不到人。此外,人事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制约了人力资源的流动。虽然这种现象随着人事代理中介的出现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毕业生就业仍面临困难。另外,一些私营企业用人制度极不合理,不仅起薪较低,升幅不大,而且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各种社会福利保障还不完善。

1.1.2 市场需求发生改变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市场经济发生一系列的改变。高端行业的人才十分紧缺,呈现“高端需求不足”的状况。近几年来掀起留学生回国浪潮,冲击并挤压我国大学生就业空间。同时,我国高级技能人才严重缺乏,“技工荒”与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大学毕业生到技校“回炉”是社会资源的浪费,也反映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

1.1.3 性别及生源地歧视

女大学生受生理、婚姻等因素的限制,其就业率明显处于劣势。另外,生源地域歧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不少用人单位希望招聘的毕业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等,优先考虑本地;甚至有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现象,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公平竞争。据调查,女大学生在就业上遭遇性别歧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被调查者中认为“比较严重”的占528%,认为“不太严重”和“不存在”的分别占444%和28%。

1.1.4 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就业市场

有些用人单位的“近亲结构”造成就业排外性,影响了双向选择的公平性。在关系就业中,专业错位或低能高就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缺乏专业技能、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关系户”占据岗位,排斥有专长的毕业生上岗,人为造成就业困难,同时也加重了部分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消极心理。

1.2 高校教育体制存在弊端

1.2.1教学模式有待调整

尽管国家对高等院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有些高校仍沿袭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学习成绩的高低还是衡量和评价学生好坏的主要标准。因此,学生对分数的追求而忽略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造成高分低能;重点大学的教师一般都重视科研,把工作重点放在培养研究生方面,而对本科生教学的责任心不强;部分教师讲课满堂灌、课后不辅导,考试一锤定音。另外,各高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1.2.2 专业设置的结构性问题突出

当前,大学生就业既有总量矛盾也有结构矛盾。现阶段大学生的就业已经市场化,而高校专业设置基本上是按照原计划模式统一运行的,不能及时、灵活地反映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致使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出现了错位,增加就业困难。很多高校争设“热门专业”,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私立高校设置投资少、见效快的专业,导致专业失衡,这些因素都进一步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1.2.3 大学生就业渠道亟待畅通

目前就业渠道无非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的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基层等。但是,学校推荐一般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机会更多一些;个别单位参加招聘会是来凑数或打广告做宣传,甚至借机招聘廉价劳动力;报考公务员受专业、英语等级、志趣、是否党员等条件的限制,这些只适用于特定人群,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招聘会和网站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还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1.2.4 缺乏适当的就业指导

面临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无疑是提高他们就业竞争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举措。目前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 侧重于讲解就业政策、搜集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择业技巧等方面,而忽视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引导,缺乏职业能力的测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人员太少,满足不了难度越来大的就业工作的需要, 就业指导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 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 很难适应日益发展的就业工作的需要。

2. 高校大学生自身因素

2.1 大学生整体素质下降

高科技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日趋越高。现代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人文素质, 更要具有良好的公德意识、健全的人格心理、积极进取和创新的理念。但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 许多大学生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和过重的功利导向,加上语言表达及动手能力等方面的欠佳,表现出信心不足,不懂把握机会,缺乏足够的就业实力。同时,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困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的还会引发精神疾病。除此之外,有些大学生在诚信和社会公德方面也较差。由于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于是不少学生编造干部履历或社会实践经历、伪造各类等级证书、虚构荣誉、拔高自己的特长。诚信的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的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的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

2.2 就业观念还不适应新形势要求

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时代,“双向选择”就业制度已经确立,不少大学毕业生没能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对社会发展趋势的认识还不够清楚。

221学生期望与社会要求发生偏差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就业期望、就业心理与行为方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在人才市场上准确定位。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放不下面子去基层工作将严重影响就业。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15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职位要求、行业需求和专业对口等方面。而不少大学生对此感到很委屈,由于低工资难以满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对他形成足够的工作激励,结果必然带来就业的多次选择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戒备心理。

2.2.2 地域选择的不平衡

总的来讲,就业地域的分布不均衡。中国的国情决定多数大学毕业生的求职目光主要投向在沿海地区或内地的大中城市,而小城市或西部偏远地区往往少人问津。北京、上海、广东及其他沿海发达地区仍是最吸引大学生的就业地区,其中北京(2532%)对在校大学生的吸引力与06届毕业生(2469%)相比,略有升高。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吸引力有下降的趋势,与06届毕业生(962%、739%)相比有比较大的下滑,分别仅为563%、606%。这一方面是因为收入和环境的差异,另一方面也因为前者能够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现在,中西部地区的学生开始不愿意到沿海地区,主要是考虑到收入虽比内地稍高但消费也高,还不如在内地发展,并且离家太远等方面的因素,而把目光集中在离家较近的大中城市。

2.2.3 就业难不如再考研

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难的压力下,并非对学习的喜欢,不得已选择了继续深造之路。近年来研究生也开始扩招,其水平和能力也有所降低,加上就业期望值偏高、目标短期化和趋向功利化,导致与本科生同时进入市场竞争,研究生就业屡屡碰壁,找到工作成功率也有所下降。由此可见,考研也不能起到真正缓解就业压力。

2.3 缺乏相应的求职技巧

毕业生在应聘场表现出紧张、胆怯,不能自信地展示自己,从而错失就业良机造成就业困难。因此,提高就业率要从提高就业能力入手。就业率高的专业的毕业生和易于找到工作的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指数都很强,这些学生平时很注重自己适应性的培养,注重对自己人生职业的规划,不断增强自己与目标单位需要的岗位能力,挖掘自己从事工作岗位的潜力。2.3.1求职生涯模糊、途径不准

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求职方式相对模糊,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发现为时已晚。因而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不少大学生顾不得个人就业意愿,为了尽快谋得一个职位,背离就业意愿的情况越来越多,往往是只为了就业而凑合找个工作岗位。这种背离就业意愿的勉强就业,而之后频繁跳槽造成用人单位的不稳定也是当今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如果他们能在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收集市场需求信息,在充分调研分析后正确选择行业和地域就业。

2.3.2 法律保护意识薄弱

大学生在就业中涉及到很多法律、法规知识等问题。虚假招聘经常发生在一些不正规的企业中,而一些自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的学生则常常成为虚假招聘的受害者。虽然大学生有知识、有理性、综合素质较高,但维权意识不强。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秘书长说此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维权比例只占10%,不到全国的平均水平(11%)。大学生比较普遍的想法是维权行动不合算,因为要上课,时间、精力都不允许,也有维权经费不足的问题。为避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蒙骗,因此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法制意识势在必行。

2.4 缺乏自主创业精神

当今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和吃苦思想准备,在创业方面的实际状况不容乐观。自主创业最受毕业生冷落,仅有418%的毕业生表示就业时会选择自主创业,这与几年前热闹的毕业生创业热潮相比,冷清了很多。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和过分宠爱,有高度依赖心理,创新思维普遍不足,而且,在学校里多是应付层出不穷的考试,既无时间,也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所以,毕业后大多数盼望找到一个“稳定、没有风险”的职业,很少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

因此要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它需要政府部门、高等学校、大学生及其他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个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所以,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上,除了大学生自身努力外,政府要实施政策如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大大拓宽毕业生就业的渠道,缓解一定的就业压力,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良好的社会接纳环境,确实处理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申作青大学生就业的内在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J]江西社会科学,2006(3):246-247

[2]廖力,唐秋红大学生就业指导新模式的探讨[J]南华大学学报,2006(4):100-102

[3]徐体高,胡效亚大学生考研与就业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63-64

[4]李双,李国辉浅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其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1):117-118

[5]朱国仁新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大学教育,2003(4):64-67

篇5:4如何正确看待和应对就业难问题

就业难:

一、就业难是个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已出现了行业性的失业和社会面上失业人数增加的趋势;

二、我国目前出现的失业主要表现为全社会的就业岗位的总量供应严重不足而失业与就业结构性失业的双重影响,就业压力较大;

三、当代大学生的失业主要表现为结构性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社会需求不相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主要表现为:有很多职位找不到人,而又有很多人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职位。

四、虽然国家和社会积极支持和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但由于各种原因,创业人数极少和成功的创业也很少。

如何应对:

1、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就业。创业状况,了解社会需求发展趋势;

2、了解国家就业、创业政策,了解就业形势,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做好从基层做起的工作的准备;

3、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了解自己的特点,做好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进一步完善和突出自己的长处,弥补自身不足,以自己的长处去就业;

4、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积极终生学习实践,注意时时刻刻的学习和积累,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综合素质,迎接社会的各种挑战。

(一)就业难:

1、对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过程不了解;

2、就业信息获取不及时;

3、自我能力认识不足;

4、缺少职业生涯规划;

5、就业期望和实际现状不符;

6、初次就业时一味追求稳定和高收入。

如何应对:

1、详细了解就业相关政策;

2、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

3、注重自身素质的全面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树立终生学习观念,尽量弥补自身不足。

篇6:如何看待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11级2班

X X X

大学生应如何正确看待“史上最难就业季”

【摘要】:转眼进入2013年高校毕业和就业的季节,受经济大环境、企业的岗位需求量下降影响,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尤其严峻。在广东,今年70万高校毕业生选择在这就业,占全国高校毕业生近10%。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广东省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47.61%,5月初才突破50%,截至5月底仅为63.96%,而5月初北京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28.24%,上海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率为44.4%。“史上最难就业季”横扫全国,就业焦虑亦困扰了一部分学生。

【正文】: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难有出息,但成天面对超出自身能力的事情也会让人焦头烂额。心理学理论认为在中等焦虑的情况下,人的学习、工作表现最好。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需要有压力,让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付出才能长本事。因此,毕业生对于“史上最难就业季”应理性看待。

首先,从99年全国高校扩招以来,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由2008年的108万人,以远远超过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每年扩招人数递增25%以上,到今年,正面临毕业的在校大学生数量已达到惊人的699万人,这是建国64年以来,高校毕业生最多的一年。一方面,高校扩招使高

等教育大众化,意味着高等文化权利的下移,使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相融合;而另一方面,来自用人单位一方的数字显示,招聘岗位与往年相比下降大概15%,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如同一个亟待爆发的隐性炸药,始终根植于文化教育迅速繁荣的大背景中。

确实,高校扩招之后,大学教育中存在的学风浮躁、教学质量下降和毕业生就业率“注水”等问题越演越烈,使很多毕业生刚踏出校门,存在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和找工作目标茫然等现象,加之面对各大主流媒体对当前就业情势严峻的宣传炒作,许多在校大学生不禁望之唏嘘,纷纷发出感叹:“没有最难,只有更难。”尤其是如今的“90”后,面对媒体众多纷乱繁杂的社会信息,就业观念已然与“70”“80”后们有了较大转变,不愿从事繁忙奔波的工作,而更注重能够提供较好工作环境与晋升空间的职位,使得很多用人单位大吐苦水:“求职的人越来越多,但合适的很少,我们招人也很难。”

其次,其实“就业难”是伴随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持续性问题,面对毕业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两难”局面,笔者期望媒体和舆论能加以正确引导,少些对于“就业难”问题过度悲观的解读和炒作,转而从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和规范就业指导等积极方面入手,将“史上最难就业季”现象分流指向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多种人才培养、专业就业指导和爱岗敬业精神宣扬等正面积极的方向加以舆论引导,唯有引导当代年轻人正确的奋斗观和就业观,才能使“最难就业季”问题有缓解之希望。

最后,应对就业焦虑大学生应该:

1、回避、清除应激源。一线城市工作难找,不妨试试二、三线城市;国企工作难找,就找外企、私企,或者自己创业。

2、调整认知。毕业生可降低期望值,要明白到现在各单位的需求已经不像若干年前那么大。当能找到的工作待遇不如预期,就要有“钱多钱少都是种锻炼”的心态,就能降低压力感。

3、增加可控性与可预测性。毕业生可主动了解各专业毕业生的人数、各岗位需要人数及地区分布等,知道到什么地区去更有可能找到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4、进行时间规划。以本科四年为例,第二年结束后应开始定位适合自己的岗位,第三年找实习,第四年就业。

篇7: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如何解决?

2009年3月3日,广东省肇庆高等专科学校召开2009年毕业生人才供需见面会,我去参加了这次毕业生现场人才供需见面会,招聘一些医、护、药、技等专业的人才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在招聘会上,我体会到现在毕业生所学的专业选择得不够好的话,就算是学历高一层次就业也会成问题,因此考生在报考时选择的专业在毕业后是否可以安排就业也是很关键的。就业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也是每个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课题。就业选择过程中既有挑战也有新的机遇。大学生要从实际出发,敢于向社会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保持健康的心理,以积极的态度使自己逐渐适应社会。大学生就业指导是教育者根据学生个人特征和社会需要,帮助学生计划职业发展,培养职业能力,选择适宜性职业,以促进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大学生就业指导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和成才、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当前高校亟待加强的重要工作。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扩招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队伍迅速增大,用人单位有了充分选择余地,这是就业难的直接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扩招同就业难之间确实存在关系,中国大学生表面上看起来过剩了,但这种过剩并不是大学生总量过剩,而只是一种结构性过剩,其实社会对高技能、高层次的人才需求量还相当大。与其他国家相比,有13亿人口基数的我国高教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够。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在50%以上,像美国就在70%以上。所以把就业难的根本原因算在“扩招”身上,是不合理的。

二、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

许多应届毕业生不断的抱怨:“企业用歧视的眼光在看待应届大学生。”对此,有企业家表示,倒不是排斥所有的应届毕业生,只是在实际工作中确实有部分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不敢恭维。有个不争的事实是:大学本科毕业生不如中专生和大专生敬业;再者,有少数大学生受不得委屈,他们害怕挑战和压力,一旦受挫就缺乏自信,怨天尤人。确实这些都是应届毕业生整体素质下降的原因。高校不断扩招造成生源总体水平下降与教学质量降低已逐渐形成共识,而现在在高校里有多少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有多少大学生把时间浪费于恋爱游戏中等等造成了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整体下降。事实上,整体素质好的学生找份好的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

三、高校专业设置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在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而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当今是高等教育客观存在的现象,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扩展了专业及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供求结构失衡。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专科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竞争优势。近几年来,虽然高等教育也加快了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并且也确实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看,高校缺乏改革和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些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往往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等,造成学校无特色,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结果是长线更长,结构性矛盾更突出。

四、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当

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理想与现实脱节。一些学生认为读了大学就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工作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毕业生也并不过剩。大学生就业难仅仅是观念问题。部分学者将大学生就业难归结为结构性失业,认为大学生不愿意去中小城市、县城,特别是西部地区,大学生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条件的要求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差距较大,换句话说依然是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问题。不论是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北京、上海、深圳绝对是最具诱惑力的前三个就业地点。但是,城市再大,它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也是有限的。

五、大学生的就业关键在于寻求机遇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该如何从自身入手,寻求突围之道?关键在于寻求机遇,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昔日的“精英教育”发展到了今天的“大众教育”。“精英教育”模式下,那种大学生就等同于体面的职业、较高的收入、令人尊敬的社会地位的传统观念早已不合时宜。但这种传统的就业观念仍束缚着一些大学生头脑,很多大学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理想”工作。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除要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外,更重要的是在困境中寻找机遇,变“危”为“机”,要通过自身努力去寻找就业机会。

六、一次择业不等于终生就业

现代社会,职业变更速度越来越快,一个人终身从事一种职业的选择将会越来越少,人才流动和再就业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第一次就业不理想,还可能有第二次、第三次择业的机会。一般情况下,大学生毕业后需要经过职业调整,才能知道自己真正适合做什么工作,才能真正做到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结合。面临就业的大学生要知道,毕业后的择业只是一个初次选择,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还是有很多机会。就一般情况而言,大学生就业首先面临的是自我生存问题,几年以后面临的则是职业发展问题,若干年后才需要解决就业的稳定问题。基层存有广阔就业空间

大学生上了十几年学,最缺的就是对实际社会生活的认知和在基层的锻炼。大学毕业生没有必要惧怕到农村、到社区、到基层去锻炼,反而可以把这些看作是自己人生道路上一个宝贵的机会,摆正心态,适当降低预期,勇于到基层去锻炼、创业。目前,很多中小型企业和乡镇农村都急需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它们提供的就业空间非常广阔。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缺陷:

由于我国高校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与社会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内容上单调、无针对性

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指导内容常限定于传授求职技巧、面试技巧,联系用人单位和推荐学生,对就业形势的一般介绍,完成就业率指标。由于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就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内容狭窄,在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在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于是,现实中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就出现了工作临时应付,指导内容肤浅、泛化,指导效用差,观念教育缺失等情况。

二、缺乏专业性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缺乏专业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人员缺乏,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专业人员配备不足,专职指导人员数量较少,不少指导人员自身已经承担了高校的其他学生工作。由于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二是专业机构缺乏,尽管目前我国大学的组织体制中,专门设立了毕业生工作的机构,但这些机构很难代替就业指导的职能,事实上目前高校毕业生工作机构由于忙于应付大量的与就业有关的事务性工作,难以有固定时间和精力来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无论是在占有信息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应有的效果。那么,面对一个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市场,与市场不相匹配的非专业化指导的效果是不好的。

三、存在开环封闭性

就业指导应当是一个系统化的职业指导、培训、咨询与信息反馈网络。首先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没有与公共就业机构建立必要的信息交流制度,没有与治安管理部门建立起危险预警机制、危机共同处理机制,高校和不同地区招聘会的组织者也未能建立紧密的联系。这种封闭的、分割的就业指导工作与学生跨地区就业是不符的。其次,高校未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起学生求职材料证明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诚信危机,给毕业生就业带来消极影响。最后,商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供需基地”在深度和广度上还不够,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而且还隐含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在当前新形势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也需要政府,学校及整个社会的努力,要解决这些问题也不能是一蹴而就,只能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创新观念,完善制度和改进工作方式,不断深化改革来完成。

一、政府应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

要解决高校就业问题,政府要加强经济调控手段,对去西部地区和条件艰苦的一些重点单位和行业就业的大学生,在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上给予较大的优惠,采取措施鼓励大学生去那些地方就业。

在完善就业市场方面,政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扫除体制性障碍。通过深化改革,对于那些有障于学生就业的政策、制度等要逐步的取消;各级政府要开放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政策限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积极疏通就业渠道,不断完善就业市场。

政府还应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

整,以及对各类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指导高校的改革,避免高校盲目的专业设置。另外,政府还应发挥自制优势,主动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

二、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各个用人单位改变自己的人才观,不要盲目追求人才的高消费,让那些博士和硕士来装点门面,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置换冗员。用人单位要从长远考虑,建立人才储备机制。毕业生从高校毕业,缺乏实际经验,而且他们要发挥出价值也需要一个过程,对其进行培训,形成梯队。总之,用人单位改变自己的人才观念,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三、高校要强化内部改革

大学毕业生是高校产出的最终“产品”,其就业率与就业层次的高低,是一所高校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生源,也影响着在校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情绪,因此学校要深化自己内部改革。

高校要主动适应市场,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同时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开设新专业,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

高校要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理顺就业指导工作的体制,建立相对独立的就业指导机构,并充实人员与配备,充分拓展机构职能。不仅要管理就业工作,还应加强市场调研和就业工作的研究,掌握该工作的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制订和实施就业指导工作方案。就业指导机构还应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在涉及到学校调整专业结构工作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最终促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充分就业。

四、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工作的目的就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合理地就业。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根据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将大学教育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分别确定工作重点,合理安排不同阶段就业工作的内容。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让他们知道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要做好哪些准备。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教学中去,强化学生自学成才的意识,也让学生了解所学领域的发展前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在教材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形式上,要引入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不要把就业指导课拘泥于课堂,要采用多种形式,如请一些优秀企事业人士做报告,开设模拟招聘活动,还应注意网络资源的利用,组建网上论坛,让师生可以在网上进行探讨。

五、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就业观念

目前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在大学生涯中,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们应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革除那些陈旧的观念,使自己从那些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把目光由原来的国家机关、重点单位转

向那些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就业地区由那些经济发展地区转向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那些地方更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另外,大学生们要认清就业形势,主动学习和掌握就业技巧,提高择业能力,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合理地确定就业期望值。只有这样,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篇8:如何看待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马丁·特罗教授在1973年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将高等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即大学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低于15%时为精英高等教育阶段, 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在15%~50%时为大众化教育阶段, 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高于50%时为普及化教育阶段。我国1998年高等院校招生数为108万人, 在校生341万, 毛入学率为9.76%;2002年,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已经达到15%, 开始向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过渡, 提前8年实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原计划2010年达到的目标;到2003年高等院校的招生人数为382万人, 在校生1109万, 毛入学率17%, 已经跨入了国际上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门槛。

中国高等教育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 伴随着出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据统计, 2001年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总计115万人, 就业率70%, 其中本科生就业率超过80%, 研究生超过95%, 高职专科生达到40%。2006~2009年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77%、70%、68%、68%。2010年,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30万人, 截至7月1日就业率为72.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每年仍有近30%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从总体上说, 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难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失衡:专业能力、学历层次、地区布局等。此外, 高校培养的毕业生的功用性与企业的需求性并不吻合。造成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人;一方面白领工作竞争激烈, 另一方面高级蓝领奇缺等。以上种种因素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偏低。

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现状

1.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速度迅猛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76%到2007年的26.9%, 增长了17.14%。我国高校从1999年正式开始扩招到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国际公认的15%的大众化门槛, 正式开始向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过渡, 实际上仅用了4年时间。我国高等教育如此庞大的规模和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在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2.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驱动力:政府主导, 民间、社会资源参与, 呈现多元化局面

我国高等教育在启动大众化之前, 即1999年之前, 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是由政府资源主导的, 扩招方式主要是通过各高校挖掘内部潜力进行扩招, 真正通过建立新的高等教育机构进行扩招的少之又少。在启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之后, 以往的挖潜式的扩招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迅速增长的生源, 适应不了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这时政府开始鼓励民间、社会资源参与到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来, 吸收和接纳新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形式。

3.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成果的呈现形式多样化

从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来, 我国中央高等院校和地方高等院校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和轨迹。研究表明, 在综合性大学和研究性大学所占的比例及生均资源和办学条件上, 中央高校高于地方高校。中央高校教育的发展表现出了精英高等教育的特点, 而地方高校院校由于办学机制灵活多样, 生均又占用相对较少的办学资源, 因此, 地方性高等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起到了生力军的作用, 这也奠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层次化和多样化的基础。

三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特点与问题

1. 规模的增长和扩张迅猛, 结构和体系的调整变化不足

我国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的时候, 并不是朝着多层次、多类型、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是很多高等院校为了盲目追求高等教育层次和级别的升格, 比如大专院校积极升格为本科院校, 普通本科院校又积极地升格为重点大学, 一般的职业教育型高等院校也想升格为综合性大学。许多高校为了追求学校荣誉和社会地位, 忽视了不同类型、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特色教育的发展和建设, 导致了高等院校专业趋同化、学科单一化, 既满足不了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培养质量, 最终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2. 高等院校发展模式趋同化, 层次分化和职能分化不明显

《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中指出了高等教育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多层面既包括学历上的博士、硕士、学士、专科等纵向层面, 也包括教育目标上的理论型、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等横向层面。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虽然也呈现出不同层次、不同形式, 但总体来说大众化水平主要是通过内部挖潜的超规模扩招提升的。但民办高等院校、职业高等院校、成人高等院校、函授院校等其他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缺少足够的资源、条件和社会认知度, 发展困难。因此,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层次分化和职能分化不明显, 多样性程度不够。

3. 大众化进程主要是政府行为主导, 缺乏长效的市场机制的驱动和主导

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基本是通过政府的行政力量开启的, 并且在近几年来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进展。但是, 同时由于政府控制着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权和教育质量标准的制订权, 政府控制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形式和发展方向。还没有建立起由市场主导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和约束体制, 没有把自主权还给学校、没有把约束权交给市场。

四改善大学生就业困难现状的建议与对策

1. 吸引社会资源, 拓展办学资金的渠道, 提高生均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 我国财、税、费、产、社、基的多元化的教育投资体制已经形成, 也即高等教育发展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而不像以往一样主要靠单一的政府渠道。高等院校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发展, 可以与政府、企业以及社会民间资源进行合作, 既可以在研究项目上合作, 也可以创办高校企业和企业高校等。总之, 通过多种渠道筹集教育资金, 不仅可应对高校招生规模的大幅增长, 也有助于提高生均教学资源和生均教学条件, 进而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2. 建立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制, 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只有建立起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机制, 高等教育的发展才会有内在压力、动力和活力, 才可能避免高等教育的无序发展或趋同增长。建立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市场约束机制, 核心在于建立以市场约束机制为核心的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市场需求的多样性, 决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必须要有多样性的质量标准。

3. 区分办学目标、创新办学模式, 以不同的办学目标创新实行多样化的办学模式

如果所有的高校都千方百计地挤进一流的科研院校之列, 所有的高校都以培养高学历的精英人才为目标, 就会导致办学目标不清、教学质量下降、学历文凭不值钱等现象的出现。因此, 不同的院校要树立不同的办学目标, 如全日制教育和成人教育区分, 基础研究型教育和专业技能型教育区分, 固定学制教育和弹性学制教育区分等。这样不同类型的学校既可以树立明确的办学目标, 又能沿着自身的办学特色进行创新, 培养不同类型、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适应多样市场需求的人才, 让高等教育在向大众化发展的同时, 也能向特色化、多样化、专精尖化发展。

4. 完善就业政策, 加强就业指导, 转变就业观念

政府相关部门应在就业政策上不断完善, 取得政策的帮助和支持;并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在就业技能与就业理念上给予指引和教育。同时, 大学毕业生应改变以往“一次选择定终身”、“铁饭碗”的择业观, 应不断学习、不断充电, 树立终身学习和终身就业的动态择业观, 适应跳槽的不断择业观念。同时在成熟的条件下应大胆创新, 从“寻找就业岗位”到“创造就业岗位”, 从“被动就业”到“主动创业”等。通过不同方式来改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来, 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 大众化进程也突飞猛进。但同时, 由于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且缺乏市场机制驱动、生均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下降、高校发展定位趋同化、民间社会资源参与不够、外延增长不足等种种问题, 导致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下降, 不适应市场多样性需求, 进而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状。改变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 就必须建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市场驱动机制, 完善教育结构体系, 区分层次性, 提高多样性, 创新教育模式, 改善教学条件和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价体系, 并加强就业指导, 完善就业政策。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就业问题,结构体系,大学毕业生

参考文献

[1]杨德广、张瑞田.6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J].现代大学教育, 2009 (6)

[2]陶学文.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实施十年之回顾与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1 (2)

[3]罗三桂.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观[J].现代大学教育, 2005 (3)

[4]陈宁.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框架设计[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6)

上一篇:认证公司工作总结下一篇:学校元旦迎接新年晚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