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2022-09-10

进入十五以来, 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一路攀升, 从2001年的114万增长到2007年的495万, 年均增长27.7%以上。而与之相对应, 全国大学生待业的人数不断上升, 由2001年的34万增长到2005年的79万, 年均增长23.5%。大学生毕业人数与待业人数几乎与相同的速度递增, 难怪有人惊呼大学生就业已经步入恐慌期。同时, 由于中国已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 每年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1500万人左右, 对毕业生有效需求的增长相对滞后, 结构性矛盾突出, 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剖析大学生就业障碍, 探索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是关系社会和谐发展的大课题。

1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剖析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舆论界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 中国大学生增长太快是导致就业难的直接原因。其实, 与外国相比, 中国的大学生比例实在太低。如按照大学生占适龄人口 (18-22岁) 的比重, 2002年中国为13%, 而发展水平接近的菲律宾和泰国就达到31%和35%, 西方国家更达到50%-80%。应该看到, 我国高等教育还处在世界发展水平的初级阶段, 还不能够完全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 有着强大的发展空间。笔者认为,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三个方面, 一是整体社会就业环境不宽松, 二是教育体制不适应社会需求, 三是大学生的素质能力不能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

1.1 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滞后, 专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1.1.1 专业设置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变化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正在不断地调整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 而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跟不上市场需求变化的步伐, 加之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 专业趋同现象严重, 造成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如以沈阳地区为例, 1990年至2004年6月淘汰了30个职业, 又新生了60个职业, 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2—4倍, 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 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在上海, 2003年高校中60%的本科生在机械类、电工类、土建类、经济学类和管理工程类等10个专业, 而生物制药、城市发展、现代物流、汽车与成套设备、新材料、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大量人才缺口, 紧缺的13大类101个职业岗位需大于供。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

1.1.2 高校专业培养方案脱离市场需求

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 教育体系偏重理论, 轻素质能力;部分教师知识陈旧, 教学内容脱离生产实践, 教学质量差;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缺乏科学论证, 没有体现生产实践与学生个体职业发展要求。多数学生应职后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 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 适应周期长, 一般要经过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 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仅2—3个月。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在日前公布的《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中还指出:虽然中国大学生的数量是美国的2倍多, 但只有不到10%能够满足跨国公司的要求, 这就形成了中国高级人才的供应悖论。

1.2 学生个人素质观念落后导致就业难

1.2.1 大学生就业预期偏高, 创业意识不浓

大学生就业理念存在一些误区, 如“宁到外企做职员, 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 “创业不如就业”等。此外, 据2006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 近八成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行业、假期和专业对口要求等方面。2004年至2006年, 中华英才网对大学生择业观进行调查, 了解到大学生就业预期普遍偏高, 期望薪金主要集中在2000-3000元;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比例呈下降趋势, 从2004年14%下降到2006年的4.3%。

1.2.2 大学毕业生整体素质偏低

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 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招生分数不断降低, 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 动手能力差, 缺乏实践经验, 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加之当前多数大学生家庭生活条件优越, 学校缺乏艰苦环境锻炼, 学生普遍不能吃苦耐劳。如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调查显示:企业接收大学生后一两年内因吃不了苦而被淘汰高达50%。

1.3 社会宏观就业环境不理想

1.3.1 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

研究结果表明, 个人发展与晋升空间大是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 个人长远发展是最主要的求职动机。但当前大多数私营企业用工缺乏长远规划, 只使用不培训;部分私营企业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 并且起薪较低, 升幅不大, 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不少企业拒绝承担大学生就业后的“在岗培训”费用, 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数年工作经验”。

1.3.2 信息不对称

对大多数求职者来说, 网站和招聘会是最主要的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但当前多数企业的招聘信息不能在网上公布, 加之一些假信息的干扰 (如传销组织的虚假招聘信息) , 求职者能获取的有效信息非常有限。因此也就出现了招聘难和就业难并存的现象。有些企业为了寻到合适的职员焦头烂额。

2 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对策分析

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单靠某一方面努力不可能取得好效果, 需要政府、学校和大学生个人三管齐下。

2.1 政府应改善中小企业生存环境, 出台促进就业政策

2.1.1 改革金融税收体制, 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从国际上看, 一个国家99.5%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 劳动者65%-80%在其中就业 (包括社区与中介) 。但我国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恶劣, 据统计, 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 (美国的平均寿命为7年) 。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问题首先是金融体制问题。我国实行国有银行信用垄断制度, 国有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国有企业, 这一方面阻碍了与非国有中小企业发展相适应的非国有中小银行业的发展, 将中小企业排斥在信贷市场之外,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其次是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和行政干预。我国企业税负重, 居世界第二位, 仅次于法国。如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 先要交增值税、营业、教育、城建等税和附加税, 再要交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再加上各相关部门的收费和罚款, 创业和经营环境的严酷程度可想而知。因此, 我国应改革金融体制, 建立国有和非国有金融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同时改革税收体制, 根据企业的销售额制定相应的税收扶持政策, 为中小企业营造一个健康、宽松的生存环境。

2.1.2 完善有关人才及劳动法规, 保护用人单位、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尽管我国有一整套完善的劳动法, 但员工的权益没有得到有效保护仍屡见不鲜, 众多民营企业通过不与员工签定劳动合同的手段达到不交纳“三险一金”目的;或有的大学毕业生在取得企业可观的培训费之后, 违约另找高明。我们应该完善有关法律条文, 加大劳动法的执法力度, 使用人单位、大学毕业生都能在人力资本交易中得到有效法律保障。

2.1.3 简化创业程序, 降低创业成本

在美国, 从公司注册到开业所需要经过的审批步骤为4步, 从开始申请注册到开业新公司所需要等待7天, 而为完成公司注册和各种审批步骤所需支付的官方费用仅相当于人均年薪的1%, 成立新公司 (有限公司) 的注册资金底线在美国是零;而且美国风险投资行业发达, 为创业者解决了资金短缺的“瓶颈”。在中国, 从公司注册到开业所需要经过的审批步骤为7步, 从开始申请注册到开业新公司需要等待111天, 而为完成公司注册和各种审批步骤所需支付的官方费用相当于人均年薪的11%, 成立新公司 (有限公司) 的注册资金底线在中国是1 0万元。中国的风险投资行业则刚刚开始。可见, 与美国相比, 我国的创业成本偏高, 为了促进学生创业, 我们有必要规范审批程序, 压缩等待时限, 降低注册费用。

2.1.4 出台激励政策, 明确企业培养学生实践经验的责任义务

政府部门应该发挥积极作用, 出台相应政策, 强制或鼓励企业 (如我们可以明确年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企业要提供其职员一定比例的学生实习机会) 给新人提供适应的土壤和环境, 承担培养学生实践经验的义务和责任。如杭州市开展的大学毕业生见习训练以及上海市推出的青年职业见习计划, 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1.5 改善就业服务手段, 大力构建就业信息网络体系

实现就业服务手段信息化能够有效降低求职成本, 促进信息的及时发布、共享、流通和利用。2003年以来, 国家在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体系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但离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我们应大力构建就业信息网络体系, 丰富网络功能, 实现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 并加强对网络信息监管的力度。

2.2 学校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大力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提高教育服务质量

2.2.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大力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优化培养方案

高等学校应以市场为导向, 以质量为基础, 关注就业信息反馈, 调整专业结构;在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 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和考核评价标准。此外由于人才培养的滞后性 (一般为5-7年) , 要有效解决结构性失业, 仅根据实时市场动态调整专业结构是不合理的, 需要国家相关部门根据国内外产业发展动向, 发布5-10年人才需求预测信息, 并对各学校的专业设置进行宏观调控, 防止雷同专业大幅度扩张造成资源浪费。

2.2.2 推进素质教育, 强化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学校应加强素质教育, 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开设独立实训课程引导和培养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增强知识转化能力;通过参与第二课程活动, 培养学生各方面的专长和自信心及组织、沟通、协调能力;开设创业课程、完善创业教学设施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2.2.3 加强精品课程研究推广,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应以提高教师素质为基础, 以精品课程开发为载体, 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鼓励教师主动参与企业的课题研究和实践活动, 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学术水平, 将先进的学科知识融入教学中, 克服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 提高教师水平, 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2.4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提高学生的求职技能和职业素养

实行就业双向选择, 要求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的求职技能, 同时也要求学校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学校应规范和丰富就业指导课, 使学生了解专业需求标准、职业素养, 明确学习目标;掌握简历制作、应聘技巧, 以提高应职的成功率;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新职员工作与心理要求, 提高工作稳定性。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 如专家讲座、讨论、现场观摩、校友以身说法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 并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同时增加就业工作投入与专职工作人员, 广泛收集就业信息, 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2.3 学生个人应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 强化素质能力训练

有些大学生意识落后, 只重视对学校所安排课程的学习, 不注重对自己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造成毕业时高分低能, 不能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大学生平时应多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 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培养自身的团结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和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还使心理素质得到训练。

摘要:近年来, 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一路攀升, 就业率连年持续下滑, 高校毕业生成为继下岗职工之后最受关注的社会群体。这其中既有教育体制机制问题, 也有社会经济和学生个人因素。要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需要学校、大学生个人和政府三管齐下:政府应改善中小企业生存环境, 并出台促进就业政策;学校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大力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优化培养方案;学生个人应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 强化素质能力训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对策

参考文献

[1] 王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7.

[2] 杨伟国.国外促进政策平衡大学生就业“跷板”[J].中国教育报, 2006, 9, 6, 8.

[3] 俞艳红.浅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J].政策研究报告, 2004, 3, 28.

上一篇:提高初中数学作业教学效果的对策下一篇:自主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