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024-05-25

大学生创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通用9篇)

篇1:大学生创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创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然而我国大学生创业却呈现创业率低、创业成功率低的“双低”态势,大学生创业面临诸多困难。

大学生创业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传统观念难转变;

2、创业资金不足,小额贷款不易贷;

3、创业教育缺失,创业技能难获取;

4、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创业环境不佳。另外,现在整个社会还处于转型期,创业所需要的各种服务还不完善,社会大环境也让大学生创业感到有些艰难。

大学生成功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学生、学校、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从多方面为大学生成功创业提供保障。

一、转变就业观念,积累知识经验

大学生要具有积极的创业意识,转变观念,认识到创业是一种创新。确定了创业方向之后,可以先到相关的企业和行业中去学习、锻炼,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提高自己的实践和经营能力。

二、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

高校要开设大学生创业课程,提高创业培训的系统性和针对性。进行创业知识教育,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体验,使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应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

三、积极鼓励扶持,政策落实到位

政府要继续引导、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进一步简化程序、监督政策落实与管理。加大扶持力度,完善资金支持、税费减免、户籍迁移等优惠政策。进一步综合运用政策工具,完善支持创业的政策环境和创业载体功能,降低大学生创业成本和风险。

四、积极主动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社会在大学生创业的准备阶段多予以支持,在对大学生创业典型及其成功案例要进行大力宣传,营造能创新、敢创业、创成业的良好舆论环境和氛围。各类企业要加强与大学生的合作,加大帮扶力度,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篇2:大学生创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创业者可能有好的技术或者创意,并且愿意承担创业风险,同时,创业者常常缺少资本,希望获得外部融资,但是他们在融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挑战。虽然我国各级出台了许多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但“融资难”仍然是制约广大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问题。

1、为什么创业企业常常难以获得债务融资

创业企业的平均风险水平较高,即使是在创业活动相当活跃、融资渠道更为通畅的美国,新创企业的失败率也非常高。根据美国的一项长期研究:24%的创业企业在2年内失败,52%的创业企业在4年内失败,63%的创业企业在6年内失败。对于风险较高的创业企业贷款,商业银行自然要求更高的利率。但是,由于国内此前对贷款利率浮动范围的管制,使得许多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水平不能抵偿其风险,进而必然会促使商业银行远离这些高风险的中小企业贷款,转向资信较好的大型企业。创业企业的高经营风险,常常缺乏稳健的现金流、弱担保能力(缺乏担保资产),加上商业银行所强调的稳健的经营偏好,决定了创业企业通常难以获得银行的贷款。

2、为什么创业企业常常难以获得股权融资

首先,创业者和外部潜在的投资者之间常常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主要表现为:创业者通常自己更了解创意、技术或者商业模式的情况,而外部投资者并不了解。而创业者常常由于担心企业的“天机被一语道破”,不愿意过多告诉投资者相关的信息,投资者难以深入了解,这使得他们在极为有限的信息下,难以判断创业者项目的优劣。

另外在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创业团队的素质和创业企业的财务状况等方面,创业者和外部投资者之间都可能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往往会

创业点子 知知谷

导致逆向选择问题,使得创业融资市场上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其次,创业企业发展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这使得投资者常常难以判断机会的真实价值和创业者把握机会的实际能力。即使投资者愿意投资,双方也常常因对企业的发展前景和赢利能力判断的不同而导致对企业价值评估的巨大差异,双方难以就此达成一致,投资者只好放弃投资。

3、创业融资难的其他原因

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研究表明,“按照创业环境和创业活跃程度对GEM(全球创业观察)亚洲参与国家和地区分类,中国属于创业环境差,但是创业活动较为活跃的国家”。创业环境指标中包括了金融支持和创业企业提供的金融和非金融服务的商务环境。我国创业活动活跃,创业融资需求自然大。该研究结果反映了我国创业融资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突出矛盾。

“中国的创业机会多,创业动机强,但创业能力不足,亟须通过创业教育和实践智慧的积累提高创业能力。”缺乏有经验的创业者和投资者,加上目前国内支持创业的基础设施(包括融资、服务中介、法律和信用环境等)还不健全,这些因素更进一步加重了我国创业企业融资的难度。国内相当多的创业企业自身存在治理机制不健全、财务不透明等不规范之处,这也是创业企业难以获得融资的关键原因。

4、“创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思路初步探讨

第一,创业者应当考虑能否通过自融资(包括自己出资、向亲朋好友筹集资本等)来先试探性启动项目,争取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开发出初步的产品,或者通过探测市场,初步实现创意和商业模式。在初步成功后,再去找投资者融资,这远比有个创意就到处找投资者好得多,因为实际证据远比投影在屏幕上的幻灯片更具有说服力,同时这也能够使创业项目具有更高的市场价值。

第二,创业企业家应当集中力量,争取在某一领域具有明显产品和市场优势。

第三,要争取逐步形成良好的管理团队。

第四,创业企业应努力建立诚信。

第五,要建立良好的组织和治理结构。

注意事项

篇3:大学生创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3年, 全国大学毕业生总人数创新高, 普通高校将走出699万毕业生, 比去年增加19万人, 相较于十年前, 本科毕业生人数涨到了3.3倍。而据省教育厅统计, 今年江苏至少有57万毕业生找工作, 出现了“史上最难就业季”。据分析, 造成就业形势严峻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动。今年我国GDP增速下调为7.5%, 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用人需求呈下降趋势。2月初, 根据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显示, 这些单位今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毕业生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明显。2011年就业蓝皮书指出, 2010届大学毕业生中, 有60%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 其中本科这一比例为56%, 高职高专为63%。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发展空间不够和薪资福利偏低也成为离职的主要原因, 这不仅加大了职位的竞争程度, 更增加了应届毕业生就职的压力。

二、大学生自主创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 内在原因

1、毕业工作倾向自主创业意识弱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分析, 在我们调查的大学生中, 仅有6.85%的人愿意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 43.31%的将近一半的人选择毕业后投入工作岗位, 还有23.15%的人选择先工作后自主创业, 另外剩下的人选择出国深造。这些数据反映了几个问题:

(1) 自主创业还是非主流意识, 还未得到多数人的认可, 有此想法的人心存顾虑, 如履薄冰。

(2)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可以得出, 中国的创业教育还未得到发展, 创业不仅可以提升自我价值, 也可以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 促进经济的发展。

(3) 大部分学生选择留在国内发展, 摆在他们面前的除了学业的继续深造, 就是就业与创业, 当今国内就业形势严峻, 所以创业潜在人数庞大。

2、创业意志不坚定, 缺乏探索精神

数据显示, 56.40%的大学生认为自主创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乏成功的创业指导, 这是一个多么残酷的现实。超过一半的人因为缺乏成功的创业指导, 就放弃了自主创业或者自主创业失败,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创业潜在人数庞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大家都在观望、在等待, 好比是行驶在茫茫大海上的一艘船只, 有时它们需要的仅仅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眺望者或是一盏孤独的灯塔。

所以当前急需制定创业指导机制, 将它带入学校教育, 带入社会, 去激发中国潜在的自主创业力量。如此一来, 不仅可以缓解就业压力, 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也可以多方面地满足社会需求, 大力推动自主创新, 带动经济活跃发展。

3、资金不足、筹措困难

正所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资金, 再好的技术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资金不足是大学生自主创业普遍存在的难题, 根据我们调查的数据显示, 近4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自身最大的困难是资金。有的大学生可以从家中获得资金支持, 但这只是极少部分同学, 大多数学生资金筹措起来相当困难。虽然我国政策规定, 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以向银行申请小额贷款, 但是一般来讲, 银行大都是不愿意贷款给这些规模小、还贷能力弱的企业。而风险投资公司会因大学生自主创业缺少管理经验等问题, 设置较高的投资标准。

4、个人心理素质差

大学生自主创业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创业之前, 要做好承担风险和失败的准备。自主创业要求大学生有积极进取、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 不可半途而废, 要对公司、员工、投资者负责任。自主创业需要的是理智而不是冲动, 需要的是冷静而不是狂热。

5、关系人脉薄弱

关系人脉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也显得尤为重要。据我们调查的数据显示, 近34%的学生认为关系人脉是大学生自主创业自身最大的困难。由于大学生在自主创业前大多时间都是在学校, 接触的大多是学生, 很难在社会上给自己积累人脉关系, 这也使得大学生自主创业所要面临的现实问题更加棘手与无助。

6、合作伙伴的选择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合作伙伴很重要。我们要选取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旦与合作伙伴发生分歧要及时解决, 不能让分歧越变越大。因此, 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尤为重要, 而合作伙伴相互之间的理解也分外珍贵。合作伙伴之间不仅要相互尊重, 取长补短, 更要相互激励, 共同为事业奋斗。

(二) 外在原因

1、缺乏丰富的创业知识

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 近56.40%的学生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外在最大困难是缺乏丰富的创业知识。大学生本身没有什么工作经验, 仅仅依靠在学校里学到的一些理论知识, 一知半解, 就自己去创业, 虽然成立了公司, 但对公司成立之后, 如何建立财务制度、人事制度、考核制度以及行政制度等问题都比较模糊, 不知道怎样进行市场调查, 怎样提高市场效率。

2、传统思想的束缚

传统教育模式忽视人才的社会效益, 人才培养宽进宽出, 大学生毕业就业指导几乎很少、就业工作力度不够, 大学生毕业后所含价值不高, 竞争力不强。大学生自主创业很少开发具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 有关专家指出, 现在学生创业失败的多,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技术创新, 盲目从众。

3、自主创业相关培训缺乏

在大学生认为的自主创业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中, 较多人选择了“出色的沟通和交际能力”, 而“较好的专业知识”占了最少的比重, 只有14.16%。这一选项反映出大学生更加重视自身能力的体现, 而轻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 更多的应该是对所学专业的失望与前景不看好相关联。那么学好专业知识对自主创业有没有帮助呢?答案肯定是有的, 但到底有多大帮助呢?这个我们不得而知, 因为这个与自己专业和选择创业的方向有关。但我们现在至少可以得出结论:所学专业对自主创业的选择方向影响甚微, 自主创业不受专业束缚。所以在高校建立成功的创业指导教育迫在眉睫, 数据显示有53.7%的学生期待有与自主创业相关的培训与咨询服务。

三、解决大学生自主创业难的对策

(一) 实在政府, 形象社会

1、作为能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最大支持的政府, 更应明确政府在财政、政策方面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性。

首先应发挥财政优惠, 创立大学生自主创业基金, 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者提供部分创业资金, 同时, 应与部分知名银行联手, 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者提供小额利率的贷款;其次, 建立全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服务总站, 为创业兴趣者提供创业项目介绍, 创业必备条件等基本知识;为创业者提供相互合作的桥梁;最后, 联系实际, 完善监督机制, 在享受绿色支持者中, 对诚信努力的自主创业成功者提供补贴奖励, 鼓励其扩大规模, 而对失败者提供还款利率下调或期限延长等补助措施。

2、一种新型观念的传播, 不仅需要时间的研磨, 更需要舆论的不断灌输。

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推广, 社会应发挥其面向面广, 传播快, 效率高等优势。首先, 社会可以增加大学生自主创业公益广告的数量与播放频率;其次, 各省各市可以增加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宣传力度, 定期举办省界创业比赛, 提高公众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关注度。

(二) 学在学校, 炼在学校

1、正所谓, 老师是知识的传递的重要桥梁。

学校应为自主创业配置理论化与实践化双向教师队伍。一方面要加强对创业教育课程教师的培训, 从理论方面指导学生;另一方面, 定期邀请不同类型创业成功者来校演讲, 如连锁企业地区经理, 个体经销商, 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等。

2、俗话说, 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 四年的时间终于把学生的棱角磨平, 然后送进社会这个大染缸。

所以, 在出学校前, 我们应该加强各方面的锻炼, 对于有自主创业想法的学生而言, 毕业正值年轻气盛的阶段就要独挑大梁, 面对形形色色的任务, 更应积累经验。学校应积极举办大学生自主创业比赛, 与其他学校联合开展创业大赛, 层层筛选, 通过不同形式, 既培养学生独自思考与应战能力, 又加强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能力, 因为真正的商业必将需要合作实现互惠互利。

(三) 赢在头脑, 贵在坚持

1、明确创业动机。

创业并非一件易事, 在校大学生在选择创业之前, 一定要最先考虑自身实力是否适合创业考虑好自己的创业动机, 再弄清自己为什么要创业, 这有助于指导大学生的树立信心, 坚定信念, 能够克服创业的困难, 而取得创业的成功。

2、学会总结, 发现新的商机, 坚持主轴随时调整应战手段与方式。

不应固步自封, 只学习其他成功者的经验与方式, 跟着其他人的步伐。要坚持创新, 每一条成功的路都是崎岖与艰难的。

3、提高自身素质。

大学生自身素质水平是大学生创业成败的决定因素。首先, 作为大学生, 应该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 这样在创业时, 就能抓住自身的优势, 做到学以致用。其次, 对创业者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坚持, 伴随着创业过程的进展, 创业者会面临挫折、怀疑和信心的反复摧毁及重建, 大学生要树立不怕困难与挫折, 敢于向困难挑战得精神, 加强意志锻炼, 坚持不懈, 才能在创业之路上走得更远、更光明。

4、丰富社会实践经验。

创业前利用兼职、实习等机会, 增加社会实践经验积累, 这对于在校大学生今后的创业大有裨益。如今的社会, 竞争越来越激烈, 市场不断趋于饱和, 如果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和企业管理能力, 是无法在当今市场立足的。

四、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普遍现象, 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自主创业已经成为广大大学生毕业之后的一种选择。但是大学生作为创业中的特殊群体, 在创业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 政府政策支持, 社会舆论支持, 学校知识教育支持, 全民支持、鼓励大学生创业对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意义重大。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血液, 他们有思想有激情, 但他们缺乏经验, 缺乏资金, 缺乏相应的心理准备;国家重视, (下转第78页) (上接第91页) 社会引导, 学校教育都会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

参考文献

[1]蔡丹, 李军红, 王美艳.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与探索[J].经济师, 2006, (01) .

[2]张竹筠.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对中国的启示[J].科研管理, 2005, (S1) .

[3]龙平平.比较中的借鉴——论生涯辅导对于科学人生观教育的借鉴基础及意义[J].柳州师专学报, 2005, (04) .

篇4: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关键词:高等教育 压力 大学环境修身和长智

每年都能看到有多少万大学生失业的报道,据报道, 2009年大学生就业率为45%,这一数字低于2008年大学生就业率同期水平。2009年全国又有610万名高校毕业生,再加上去年毕业未就业的100万人,总计达到710万人,再加上今年的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2009年大学生就业率的水平,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距离预定的7成就业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作为一名即将毕业走入社会的大三学生,逐渐感觉到了这股压力.压力迫使我开始思考,思考我们这个被冠以知识分子的群体为何有很大部分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工作.

“有人认为是大学生太多,工作岗位太少”,其实不然.大学生,作为为一个新生代,为国家繁荣富强做贡献的主力军,国家和社会是不可能忽视的.国家每年都会出台许多相关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办法,许多企业为了给公司注入”新鲜血液”也提供了很多机会,最终的结果只是大学生难以胜任.”有人认为大学生读的书,很难在现实社会中运用”.我们在大学所读的书籍,都是前辈们经历多年社会实践总结出来的精华,知识的本身就来源于社会,与其说知识很难运用,不如说我们不会运用知识.

我开始注意自己身边的大学环境,新生数量每年都有很大幅度的增加. 1999年推出的大学扩招政策,使中国的大学们承载起了协助政府推进经济增长的光荣任务,在近现代大学史上,破天荒,这还是第一次。如今,这个政策推行已经八年了,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我们看到的,是大学生有限的基础设施和师资条件下不停地增加学生人数,不惜因为数量而牺牲质量;是高校进行了一场不顾一切的“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运动;是学费的疯狂上涨;是千百万大学应届毕业生上学难、就业难。客观的认为,过快的大学扩招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学校每年的扩招出发点是让更多的学生享受高等教育,但事实却事与愿违.许多地区的一般本科在扩招时,其学校本身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正如一个工厂要扩大生产,人力资源和生产设备的相应增加没有保证,盲目的执行,资源和设备会不堪重负,生产的产品也很难保证合格率.以前一个大学导师带的学生只有十几个,如今一个大学导师往往要带几个班,一个班的学生也有四五十个.这种情况将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在大学里,导师对我们的影响很重要,学生数量的聚增,拉大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现在我们很难再看见那种在大学校园里老师和学生亦师亦友探讨学术和人生的场景,甚至还有一些大学生毕业时,导师都不记得学生的名字.在今天,只要能负担起庞大的大学费用开支,进入大学的门槛已经非常的低了.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怀着崇高理想进入大学,又有多大一部分在缺乏监督时逐渐放任松懈,堕落的习气在滋长.我们不得不主观的审视自己,到底是社会的制度缺陷导致我们”怀才不遇”,还是我们4年的”室外桃园生活”已经适应不了社会.答案肯定是后者.

读大学到底读什么,我们为什么读大学而不去读职业技校.读大学,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修身和长智.

修身是学会为人处事,长智是学会用智慧的眼光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二者缺一不可.在学校我们面对的是校园这个小环境,进入社会则要面对社会这大环境,在小环境里磨练适应大环境的本领.我的大学好友对我感慨说“很难交到真正知心的朋友”.事实上大学里的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家庭文化背景,我们都很改难变自己去迎合别人.所以我们必须从大的方面去培养.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诚”可以是真诚,也可以是诚信.真诚表现在与人交往不要有心机,不管你是否打算与对方交朋友,必需让对方感觉到你可以成为他的朋友,周围的人也就不会讨厌你.诚信也是非常重要,贵在言而有信,不贪小便宜.大学里面相互借钱借物很常见,当你向周围的人借钱借物而对方不会考虑你什么时候会还时或者遇到什么困难大家都愿意帮助你时,说明你在周围人眼里是讲诚信的.偶然获得的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以为是自己运气好而占为己有,进入社会,这种真诚的小细节往往是企业所最注重的.”实”体现在做自己,”有人说他活得好累”,尤其是在社团或者学生会担任职务的学生,.进入社会所扮演的角色可能会更多, 不同的角色的扮演只需要改变你言语的措辞方式,而不是要改变你真实的想法,说一套,做一套.努力做是一个慷慨的人.简单的说就是要大方.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自己没有什么资源能够给予别人,倘若我们鼠目寸光,自然不会有什么可以与别人分享.不要让我们等到某一天自己觉得足够富有了才开始给予.即便我们不富有,我们一但给予并与别人分享我们不多的财富时,我们的好运和财富也将不期而至.如果说努力和回报是对等的,那么你的慷慨也会得到别人的慷慨,在社会里后者往往是大于前者的.努力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爱心可以作为动词去体验,去付出;爱心可以当作名词去陶冶,去升华,当你带着爱的眼光看世界,这个世界也就充满爱.进入社会所面对的行行色色,你将更乐观,更豁达.在蒙牛集团的用人原则中: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德有才,破格重用.良好的德行修养,学会怎么做人成为读大学的必修课.即使外面世界再怎么竞争残酷,凭我们的修为依然能撑起一片天..

长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时时伴随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需要我们从小的地方积累.智慧是知识积累后的升华.为什么象阿里巴巴CEO马云等成功企业家说的一些话会成为千百万创业者的座右铭.因为他们讲的是智慧的话.想言行智慧,就需要知识的汲取,课堂上耳濡目染书本的知识精华,讲座上与学术老者的直接对话,闲暇时与生活小知识的偶遇.都在源源不断灌输知识的泉水,厚积薄发的信念使我们不错过,不放弃.知识的反馈磨练我们思考,看待,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需要把这种磨练融入大学生活,融入于平时的”吃,喝,玩,乐”中.吃饭时,眼前的食物是具有当地风味的,它与家乡的味道有什么差异?食物的价钱与其他的地方也会不同,想到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物价水平有着什么联系;喝一瓶可乐时,想到可乐从生产到你手中的过程,可口可乐公司是采取的什么样的营销策略.玩网络游戏时思考游戏的制作过程,评价其操作性和可玩性;甚至在高兴的时候也可以发现,原来人在心情愉悦的时候办事的效率也会相应提高,企业用什么方法来激励员工,使他们愉悦,提高工作效率.把日常生活和知识联系起来,会发现认识将更有深度,行为将越来越智慧.

篇5:大学生创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已成为促进我X经济发展、X场繁荣和实现就业的重要基础。然而,“融资难、融资贵”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严重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如何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以促进中小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为此,X政协主席会议根据X委安排开展了专题协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是投资过于单一。

中小企业的初始资本主要取决于发起人的资本力量和所规划的事业规模,从事大企业的配套协作生产或服务业等对规模要求不高的生产经营。企业业主实行家族式管理,资本来源过于单一,不愿吸收外来资本,一门心思想贷款,因而初始资本不会很大。一旦资金链断裂或脆弱,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会受到沉重打击。

二是财务制度不健全。

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处于创新成长期,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财务管理体系及制度缺乏,存货管理与债务债权方面缺少内部控制、无严密的资金使用计划、重视利润而忽视现金流量的管理等问题,更加加剧了企业融资的困难。

三是有效担保不足。

中小企业融资难最大的障碍就是不能提供有效的信贷保证,一些单位怕银行追究连带责任,都不愿意冒风险为别人提供担保,即使能找到一个为自己担保的往往也会因为经营不善、资产质量差等原因而不具备担保能力。其次,中小企业融资时难以提供相应的抵押品,提供的一些产品、设备变现能力低,银行都不愿接受。另外,抵押担保的程序也很复杂,企业如要办理一批财产的抵押,需要办理财产评估、登记、保险、公正等复杂手续,涉及到许多的职能部门,并需要提供很多相关的资料。由于中小企业抵押担保的质量低和难以落实,致使金融机构都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

(二)银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银行不愿承担风险。

商业银行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然而,现实情况却是,银行出于资产质量和风险收益的考虑,在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上都十分谨慎,最易受到宏观调控、压缩贷款规模的影响而具有很大不确定性。银行是企业的本质,决定对企业贷款是锦上添花,产生的结果必然是金融企业向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或者基础建设聚集,而对中小企业出现了“两极分化”。一方面是收益高、效益好、现金流充足的优质中小企业成为各大金融机构争抢的对象;另一方面有发展潜力但目前状况不十分好的企业,由于银行尚不能识别,往往融资困难。

二是政策制约银行贷款能力。

政策对银行的规定不只是“合法经营,照章纳税”,还规定贷款对象和额度,导致X几大银行陷入有存款无贷款,有贷款无存款的怪圈。如邮政银行、农商银行吸纳了XX%的存款,而政策规定这两大银行只能为服务三农提供单笔不超过X万,总量不超过存款额X%的小额贷款,而银行为了支付存款利息并让存款产生收益,只能将余款交上级银行投入其他地方。其他几大银行有贷款额度但因存款太少而无贷款能力,想贷款也只能承担风险从外地借资,如一家刚进入X的银行三个月存款X亿元,贷款达X亿元,银行为此承受具大风险。

三是银行对信贷责任人的责任加大。

目前,银行对从事信贷工作人员的责任追究很重,一笔贷款的损失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贷款责任人,因此,在风险因素不能确定前,银行人员是存在恐贷、拒贷心理。

(三)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府不够重视。

X政府虽然对中小企业实行了“税融通”、“促保贷”和“企业上云”等帮扶措施,并建立了“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但对召开银行联系会议增强银行责任,召开银企对接会议加强银企沟通,制定激励机制调动银行积极性,财政国库存款实行论功行赏等方面做得不够。导致各级银信部门对政府融资态度不了解,对企业状况不清楚,使X的存款外流,外面的资金也不愿引进。

二是信用环境不优。

虽然,今年X法院公开了八批老赖,对创建良好信用环境起了积极作用,但部门联动不够,打击不力。特别是前几年个别企业贷款跑路,目前银行还心存余悸。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对中小企业金融扶持的宣传力度,宣传和推广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政策以及银行机构支持中小企业情况,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一方面搭建融资对接平台,促进银企良性合作。政府要积极引导银行机构深入中小企业聚集区,组织融资对接会,增加银企的相互了解,增进银企之间的感情,现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另一方面,搭建政策宣传平台,促进信息交流互通,建立包括物理网点、报刊媒体、新宣传媒体在内的多方位、多元化的信息交流平台,促进政策宣导以及政、银、企交流,促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政策的落实。

(二)转变经营理念

中小企业要转变观念,建立健全财务和人事制度,积极授信,主动创造条件争取金融支持。同时,中小企业要改变家族管理模式,积极吸纳股东、引入风投资本壮大经济势力。银行机构要转变经营理念,积极主动作为,优化金融服务,在政策许可的情况下,主动对接企业,敢为人先,解决好中小企业融资和金融支持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即中小企业产权不明晰,造成抵押手续无法办理,抵押物价值不足,导致抵押无法落实,企业达不到行业准入管理要求,基层行无法办理授信等问题;同时信贷产品上要简化信贷手续和审批流程,尽可能缩短企业融资等待时间,科学、合理地制定贷款限额、期限和利率价格水平,寻求企业和金融最佳效益结合点。

(三)推进体制改革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使金融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国有商业银行应该转变观念,重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以适应目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应该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部,积极、有效、合理、透明地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业务,要特别支持那些有X场、有效益、有前途的中小企业,建立多层次、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资本X场体系。银行可以扩展中间业务,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例如票据承兑和贴现、代理融通、结算等业务。金融机构发展此类业务,既能促进企业资金方面的流通,缓解资金困难,又能促进社会资金的流通使其呈良性循环。

(四)强化激励措施

政府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除了政策引导和支持外,更多的应该是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激励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信心和贷款力度,使银行成为支持X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一是要加强沟通,改善银行系统对X融资环境的认识,增强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信心。二是要出台《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办法》,把银行业绩考核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挂钩,解决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激励银行机构引入资金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力度,支持X经济建设。三是要建立财政国库账户论功行赏的竞争机制,财政国库账户实行轮换,谁对X经济发展贡献大,财政国库账户落户谁家,以调动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积极性。

(五)加大打击力度

篇6: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和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用人制度环境下,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突出的社会性问题,如何解决此问题是当务之急。本文浅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对解决大学生就业有以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职业发展教育

一、原因分析

(一)社会经济因素

1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就业形势严峻。首先,大学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多,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毕业生数约为660万,加上往年未就业的毕业生150万,总共超过800万。其次,国企改革,机关事业单位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及其他城镇失业人员增多。最后,政府放松进城务工人员限制以及城镇化进程的的推进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也大为增加,形成对就业机会的重要争夺力量。新增劳动力、失业人员及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冲击就业的三大因素,这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另外,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人才竞争、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岗位需求人数一定程度上的下降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2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从地区看,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毕业生倾向于发达的东部地区,致使有着较大用人需求的中西部地区找不到合格的人才,出现“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从院校类别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较好,初次就业率为85%,部门院校次之,地方院校再次之。从学历看,用人单位倾向于高学历,研究生的供需率小于本科生的供需率。从专业看,紧缺专业如通讯、计算机、机械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旺盛,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较少。

3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弱。90年代以来经济每增长1%仅增加约80万个岗位。经济波动、产能过剩及贸易摩擦引发就业风险。4 市场经济的不公平歧视现象。市场转型期的市场与计划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人力资源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现在存在各种就业歧视现象,如地区歧视、性别歧视和学历歧视等各种歧视

5就业体制机制障碍问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一定的错觉,严格的户籍管理限制了大学生的自由择业,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使得毕业生尽量避开农村等地区。企业用人制度存在一定的障碍,不合理的人才使用观。

(二)高等教育因素

“计划招生”与“市场就业”的矛盾,招生工作忽视对就业市场的预测。高校缺乏一定的市场敏感度,专业设置滞后,趋同现象严重。学校就业指导关注就业率,注重数量而忽视就业质量,注重静态就业而忽视职业发展的动态,职业发展教育严重滞后。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机制尚不健全。

(三)大学生主体因素

1自身定位不准,职业目标脱离实际,就业期望高于社会实际,盲目自负,要求过高。有的缺乏竞争意识,难以转变角色,不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对待就业消极依赖,观望徘徊。

2职前修炼不足,专业知识不够扎实,职业能力欠缺,实际能力与社会要求有差距,这也是造成很多企业拒绝没有经验的大学毕业生的原因。

3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只是在将要毕业时才关注相关的职业信息和进行择业就业准备。

4职业价值取向有失偏颇,非理性择业观,择业地位观、动机观、苦乐观存在一定的偏差。

二、对策

(一)社会经济方面的对策

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经济发展对就业增长的贡献,从整体上降低就业率。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就业岗位的贡献作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更大的发挥中小企业的就业吸引力。

政府完善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宏观调控就业市场,切实保障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权利和良好的就业环境,积极引导大学生合理就业。例如现阶段的“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切实完善与就业相关的户籍制度、人事档案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

企业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招聘选拔人才,树立合理的人才使用观,改革企业用人制度。加大与学校的合作力度,充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现企业、学校、学生的三方共赢。

(二)学校方面的对策

在教育育人为本的前提下,以社会需求为基础,调整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进行课程改革,增强社会适应性。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展学校特色,注重专业设置和学科结构及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积极发展通识教育,走内涵式发展路子。积极开展职业发展教育,转变就业指导部门的行政职能到服务性职能,建设一批专业化的职业发展教师队伍,加强课程建设能力,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切实提升大学生职前素质。

重视与就业市场特别是企业组织的联系,建立顺畅的就业渠道,这是毕业生就业的基础。同时要追踪调查毕业生的任职情况,建立完善的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三)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对策

1积极主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身定位,进行职业测评,在自我认知、环境认知和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确定职业生涯发展路线并在不断反馈调整中实施行动。

2知识和能力是紧密相联系的,建构系统扎实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积极参与校园社团活动、学校实习见习活动以及其他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态度的培养的内化迁移整合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职业能力,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好职前修炼,提升自己的职业认同力、职业形象力、岗位胜任力、社会活动力和自我推销力,塑造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多途径就业,可以充分利用家庭的社会资源就业。也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基层也是大有可为的,或者自主创业。坚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树立理性的择业观,端正职业价值取向,坚持动态发展的职业发展观点。

篇7:大学生创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蒋倩华

摘 要: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由于企业自身制度的局限性、资本市场的不成熟、金融体系的不健全等多

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我国中小企业长期被融资问题所困扰,融资难成为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本文结合当今经济

发展背景,对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联系发达国家相关经验,结合案例,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措

施建议,力求拓宽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1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中小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对市场机制反应最灵敏、最具有

活力的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企

业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是就业机会的重要提供者。中小

企业往往在大企业生产经营体系的重要环节产生积极的作用,在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超过

1/2的GDP,创造了

3/4的城镇就业机会。

特别是当前,它们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

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及途径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融资方式总的说来可分为内源融资和外

源融资。一般来说,中小企业除自有资金外,融资渠道主要有:筹集

民间资本,接受基金资助和政府扶持,融资租赁,向银行等金融机

构申请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和发行股票上市等。在我国中小企业融

资总量中,商业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的融资方式占到了

50%以上,而股票融资、融资租赁等业务量较小。

1.3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困境

与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相比,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与其

地位的不匹配性已成为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据统计,中小企业

贷款额,始终只占全部贷款额的10%左右。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

主要还是依赖传统的融资机构,特别是银行资金,融资渠道较为狭 窄。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我国一些中小企业受到巨大冲击,因 为资金链断裂而停工停产,倒闭关门。近年,由于通货膨胀压力加 大,国家实行宏观调控,采取了一系列紧缩银根的措施,在放贷资金 总量收缩的情况下,信贷资金成了更为稀缺的资源,大型金融机构 存款准备金率达到

20.0%的历史高位,中小企业融资的形势更为严

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刻不容缓。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2.1 不同类型中小企业融资特点

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融资特点不同,当然对融资渠道和条件的要求也不同。我们应该科学认识不同企业融资特点,对症下药。

一般而言,制造业企业资金需求量较大,资金周转相对较慢,资 金使用涉及面相对较宽,因此,无论是流动资金,还是购买设备的 中长期贷款,都需要借助外界金融机构的服务,融资风险和难度相 应较大。包括旅游业、餐饮业在内的服务业型中小企业,其资金需 求的特点是量小、频率高、贷款随机性大。而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因 为开发风险大,决定了在其发展过程中政府必须给予大力扶持。因 为没有足够的自有资本进行抵押贷款,只能依靠担保贷款,另外,各 种各类的“风险投资基金”也是其融资渠道。社区型中小企业是一

文章编号:1005-5800(2011)08(c)-113-0

2类比较特殊的中小企业,因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比较容易获 得政府的扶持性资金。

2.2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部原因

中小企业因为规模小,底子薄,自有资本偏少,负债能力有限,抵御风险能力有限,破产率较高。对这类小企业的贷款项目,贷款 风险增大,金融机构自然是退步三尺。另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信用 观念普遍不高,不注重维护自身形象,财务制度不健全,六成以上 的中小企业曾经有过披露虚假信息、数据的行为。另外,由于信息不 对称问题严重,导致银企关系疏远,影响中小企业融资。

2.3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原因

2.3.1商业银行“惜贷”政策

长期以来,我国各商业银行为规避风险,最大限度地压缩风险

资产的比重,将资金大部分投向了大型企业。另外,为了强化信贷风 险管理,各商业银行基本都实行了贷款风险终身责任制,因此,无 论是信贷员还是基层银行,都不愿意冒更大的风险,也正是因为这

样的“惜贷”政策,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2.3.2专业中小金融机构体系未成型

中小金融机构不够发达,没有形成面向中小企业的具有专业

性质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导致对中小企业提供的服务不全面,没 有针对性,从而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打击了中小企业融资 的积极性。在我国目前的银行组织体系中,还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 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银行,迫切需要有与中小企业相配套的地方性中 小金融中介机构。

2.3.3信用担保体系的欠缺

信用担保体系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

资。尽管我国一些地方在尝试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但都处 于初级阶段。在我国企业信用低下、中小企业融资的要素不完全时,靠中小企业自身所具有的信用担保条件,难以顺利完成融资任务。同时,担保手续繁杂,担保费用高、期限短。

2.3.4政府支持及政策法律法规相对滞后

国家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逐步制定和实施了不少扶持政策,但 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却相对滞后,缺乏配套的专门为其提供 服务的优惠政策。目前我国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立法还处于 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在企业融资这方面还很不完善。

2.3.5融资渠道狭窄,缺乏必要的融资工具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工具主要包括银行贷款、集合短期与 中期票据融资等。虽然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看似较多,但实际筹集的 资金却极为有限。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种类太少,很难满足不同中 小企业的实际情况。股票市场上,虽然创建了中小企业板市场及创 业板市场,对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上市融资门槛仍然很高。

《中国商贸》 CHINA BUSINESS&TRADE

Finance金融视线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经验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仅仅是我国才有,这是世界各国普

遍存在的,发达国家经过较长时间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逐步建立 了一套在完善信用体系基础上的市场体系和政府扶持体系,包括信 用机构、担保机构、中小银行、创业板市场等在内,给中小企业融资 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通过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措 施,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3.1 美国

美国是一个具有创新传统的国家,因此比较重视高科技型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美国在股票市场上开辟的“第二板块”是NASDAQ股票市场,该股票市场专为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直接融 资的渠道。同时,等立法,并通

《中小企业法》推动了中小企业融资。

过对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的担保基金,引导商业性金融 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

3.2 日本

日本通过建立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和工商组合,中央公库等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成立专门为中小 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直接贷款。另外,日本政府对中 小企业的资金扶持比重也是很高的。

3.3 德国

德国政府强调首先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同时自

1984年开

始实行减税等对中小企业特别有利的优惠条款,同时,通过一系列 立法来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4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解决措施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不 能简单归咎于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差,先天条件不好,也不能片面指 责银行政策歧视。应全方位分析原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企业 自身和外部环境入手,找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

4.1 加强企业自身建设

4.1.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产权制度改革

中小企业应积极转变发展思路,走产权主体多元化的道路,按 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公司制改造,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培 育自求生存、自谋发展的能力,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 和市场竞争主体。要加强自律,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机制,完善风 险控制制度,理顺产权关系,增强职工对企业资产的关切度,为企 业开辟一条新的融资渠道。

4.1.2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

中小企业因为规模较小,资本较少,只能走“小而专、小而精、小 而特”的路子,把自己业务做到足够专业,形成特色,以此不断发展 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因为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和高度灵活 的运营机制,中小企业可以面向市场,通过自主研究和创新,提高产 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4.1.3强化信用意识,提升企业形象

中小企业应树立信用意识,提高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和财

务报表的可信度,建立企业的信用制度,提高企业的信用水平。此 外,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树立良好的企业 法人形象,提高企业还款的信誉程度,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

4.2 塑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2.1完善资本市场,创造良好融资环境

建立覆盖不同发展规模,满足各类企业不同数量融资要求的多元化资本市场,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方式,发展主板市场、二板市 场。同时,国有商业银行要完善经营机制,设立完善中小企业信贷 部,改进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工作,大力发展地方商业银行等中小金 融机构,重点围绕中小企业确定业务重点和业务创新方向,金融机 构要发挥自身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建立健全 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

4.2.2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银行

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银行来处理中小企业的存贷款事宜,专 门研究并负责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扶持,提高中小企业资金运用的 效率和专业性。条件成熟时,还可组建地方性的中小企业发展政策 性银行,专门落实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性扶持。

4.2.3完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法规体系

国家立法机关应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鼓励和引导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提供支持,推动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板上市融资,降低中小企业贷 款风险和交易成本。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制定对融资发展必需的政 策、法律和规章制度框架。

4.2.4全面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除传统的融资渠道外,可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在适当的时

候,设立内地的二板市场,或建立一些地方性的中小企业产权交易 市场或证券市场,引导那些发展好、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业,借助中 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实现直接融资。同时,引导一些资信良好、实力较强的中小企业进入债券市场,支持它们发行多种形式的融 资券。其次,要充分借助各类产权交易市场,使一些中小企业通过 知识产权、企业股权等交易,及时筹集发展资金。

4.2.5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篇8: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1 大学生就业现状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 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而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的急剧增加, 进一步加剧了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就业问题已不单纯涉及毕业生的个人未来发展前景, 而是关系到就业市场的稳定和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进入十一世纪, 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们突然发现, 找工作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2001年到2005年, 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虽然工作并不好找, 却并不妨碍大学年年扩招。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万, 而2005年达到了338万, 是2001年的3倍。据教育部公布的消息, 2003年是中国高校扩招的第一个毕业生高峰期, 全国高校毕业生将从2002年145万增至212万,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495万, 比2006年增加82万, 同比增幅达19.9%。尽管中国的就业渠道拓宽了, 但就业结构还是存在供给需求不平衡矛盾的现象。从地区看, 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 而西部不足20%;从学历看, 高职高专毕业生仍然是就业的难点和重点;从学科专业看, 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 而一些文科专业就业出现困难。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 就业问题比较突出。

2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了解了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之后, 有必要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本质原因进行分析。

2.1 高等教育体制和专业设置不合理

近年来, 社会对大学生需求的增长速度并没有赶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 而对能够作为初级工人的初中、高中和职专毕业生的需求却有增无减。这说明,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大量接受了大学教育而没有一技之长的大学生面临着就业的尴尬局面。这要求我们必须考虑在职业技能方面对注重理论学习的大学生进行一定的培训, 来为他们毕业后的生存创造一些条件。但我们绝大多数院校并没有这个能力。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 学生上初中时就开始学习职业技能, 就连学士、硕士、博士在就业前都要拿到符合相应岗位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而我们在管理部门几乎无岗可就而学生又缺乏职业技能的情况下, 学生毕业即失业也就顺理成章了。可见, 进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明确高校的层次及其培养人才的不同方式, 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环节。

2.2 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资本、资源、技术和劳动力的市场化配置越来越强烈地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现在, 我们在全球性经济交往中劳动力低廉的优势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限度。优化产业结构和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才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我们在这方面的不足不但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还影响到大学生就业。从经济学的角度讲,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取决于三个方面的条件。首先是生产要素, 如果各种生产要素增加, 经济发展水平当然提高;其次是产业结构, 如果将给定的生产要素从附加值比较低的产业重新分配到附加值比较高的产业, 经济水平也会提高;再次, 在给定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的前提下, 促进经济发展的惟一动因就是技术创新。目前, 我国行业发展极不平衡。多年来, 以市场换技术、以低廉的劳动力换优势的想法已经过时。这种把国家作为世界廉价产品的加工厂推动几十年经济发展的后果是:附加值高的产业发展不足, 大量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企业较少投资于技术研发, 大学生、研究生等一些高素质求职者无业可就。

2.3 就业环境不尽人意

长期以来, 大学生就业已形成一种趋向, 越是人才饱和的东部发达地区或大城市, 前去择业的就越多, 反之, 越是急需人才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越难招到人才。这种状况的出现, 许多人认为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对自身的定位存在偏差, 只是一厢情愿地盯着大城市和发达的东部地区就业, 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其实, 不是说这些地方没有制定吸引人才的政策, 而在于落后的用人环境和氛围。几乎所有单位招揽人才时都打着"事业留人, 感情留人, 待遇留人"的口号, 但真正操作和执行起来却往往大打折扣。即使领导雷厉风行, 但没有下面职能部门的认可和周围同事的肯定, 那些满怀理想血气方刚的大学生研究生们必然会面临比发达地区和大城市更多的无形羁绊。与这种“劣胜优汰、假币驱逐良币”的用人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资企业和跨过公司的用人和选拔机制。我们辛辛苦苦培养的大学生最后被他们的高薪和优越的发展空间吸引去了。

3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现象, 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需要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和大学生共同做出努力才能得到解决。

3.1 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

大学生自身必须转变就业观念, 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就目前情况看, 并不是没有足够的岗位供大学生占据, 而是大学生对就业岗位的期望值过高, 不甘心于屈就于某些工作岗位。同时要努力提高个人的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在校时既要学习科学理论知识, 也要不断参加社会实践,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2 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

各级各部门还应给予一定的扶持, 如在税收上可以给予一定的减免政策等, 再次, 还要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和创业。

3.3 进行高等教育体制和专业设置改革

国家要适当缩减教学型大学, 发展高等职业院校, 对于提高国家产业经济的竞争力, 进而对于高考学生分流和缓解就业压力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应该根据市场需求来设置和确定培养模式, 尽量使每一个毕业生某一方面的专业较为突出。政府通过财政支持方式, 提倡企业对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以提高毕业生技能, 使之与企业需求相适应。

3.4 调整国家产业结构布局

国民经济要稳定快速增长, 必须从改变经济增长的依赖方式入手, 在具体产业政策的调整上, 要由依赖型经济向自主型经济转变, 发展以独立自主的科技研发为核心力量的自主型经济体系。这样, 我们的经济增长与对大学生劳动者的需求就紧密统一起来了, 作为企业物质产品生产力量的初、中级劳动者和主要承担基础科学以及尖端科学的研究任务的大学生研究生劳动者就能够人尽其才。

3.5 扩大就业渠道

政府要想方设法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可通过加大政府在直接购买和公共工程建设方面的支出, 增加对社会产品的需求以刺激相关行业的发展, 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只有大力发展经济, 不断增加就业岗位, 扩大就业渠道,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3.6 将大学生就业纳入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和公共政策体系

将大学生纳入以就业为核心来构建的公共政策体系之中, 并把大学生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目标和考核各级政府政绩的主要指标, 把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列入经济规划和政府预算中。各级政府还要创造条件, 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鼓励政策、人才合理流动政策、户籍管理制度、人事档案制度以及社会保障体系, 引导更多的大学生走向非公经济单位、走向中小企业、走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广大农村。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就业难原因的分析。得出结论: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现象, 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需要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和大学生共同做出努力才能得到解决。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唐钧.适应竞争现实.做好就业准备[J].当代青年研究, 2000 (5) .

[2]陈呈频.论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适应问题[J].华东经济管理, 2003 (3) .

[3]杨守建.大学生就业问题出在哪里[J].中国青年研究, 2004, (12) .

篇9:大学生实习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实习难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数量和用人单位数量的严重失衡

随着近几年的高校扩招,大学的在校生人数急剧上升,就业难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根据人事部进行的有关统计,2006年全国共有413万名高校毕业生,比上年增加了22%。而提供就业的岗位将下降22%。学生数量和用人单位数量之间存在的严重失衡,带来的是大学生的实习机会变得僧多粥少,实习难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脱节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使更多的人拥有了到大学深造的机会,但由于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大学生的质量受到了社会人士尤其是用人单位的质疑。一位企业人事经理曾这样说:招聘来的大学毕业生似乎“满腹经纶”,但进入实际工作才发现他们的操作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都很差。我们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他们进行重新塑造,这种塑造几乎从零开始。对毕业生的印象尚且如此,实习生就更不用说了。

(三)企业缺乏积极性,没有完善的实习制度

1、在人才市场中的独特优势,使企业抬高了门槛。与能提供的岗位相比,人才属于供大于求的状况。这自然使得用人单位抬高了门槛。在招聘时,对正式毕业生还要掂量掂量,比比学历高低,看看是否重点学校毕业,至于实习生根本懒得考虑。

2、企业以效益为重,招收实习生会增加生产成本。大学生不能像有经验的人员那样很快找到位置进入角色,而要经历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所以企业要安排指导人员带着实习生一起工作,这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如果在实习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故,单位也得负责。在有些单位看来,实习生不但帮不了忙,还会添乱。所以,不少企业认为招收实习生纯粹是自找麻烦。

3、限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实习生制度。微软、IBM、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都建立了自己成熟的在校生实习制度,在实习生招募计划上,投入很大的精力,并把实习生项目作为选拔、培养、储备人才的机会。而国内绝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日常事务管理阶段,没有上升到战略水平,看不到人才的发展潜能,也就谈不到根据企业发展战略持续地、有计划地进行人才储备。所以,长期以来,学生主要依靠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和依靠亲戚朋友的关系来觅得一个实习单位。企业招收实习生成了一种临时性的“人情恩惠”,而没有把实习当成一种制度,虽然勉强接收了实习生,企业也并没有想好让实习生具体干什么,端茶、倒水、扫地、抹灰成了不少大学生的实习内容,大学生往往扮演着一个“勤杂工”的角色,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四)学生自身存在的误区

1、认为实习就是找工作。实习本来是检验学习效果、提高综合素质、丰富社会经验的过程。然而,越来越多的学生把找实习单位当成找工作。一些大学生认为实习就是为了能留在这个单位。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一旦发现没有留下的可能,便开始敷衍塞责,不愿花时间、精力做好工作,客观上造成了不少用人单位对实习生的印象就是浮躁和势利。这种坏印象一旦形成,企业就不愿再接收实习生。

2、目光盯着大单位、大公司。同就业一样,很多大学生都把实习单位瞄准在规模大、效益好、影响大的公司。认为在大公司实习,条件好、薪酬多、有面子、不受苦。而对于规模小的单位则不屑一顾。哪怕竞争再激烈,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宁可挤得头破血流,也要端着架子,不愿去小公司。

3、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眼光。有的大学生只关注眼前利益,比如挣钱多少、工作环境好不好,没能从长远利益考虑。他们除了瞄准大公司外,对实习工作也挑挑拣拣。给的任务重了,抱怨单位把自己当廉价劳动力;给的任务少了,又觉得自己大材小用。有的学生因为给的薪酬少而忿忿不平,甚至放弃实习。

改进对策

(一)企业观念需要转变,逐步建立完善的实习制度

1、接收大学生实习,是互惠互利的事。首先,接收实习生可以为企业招聘和选拔优秀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指对在职职工的培训,也应包括潜在人才的选拔和储备。实习生正是潜在人才的主力军。其次,招收实习生可以为企业树立形象,提高在大学生中的知名度。如果企业能精心设计实习生制度,关注实习生的培训和发展,就会给实习生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从而为企业日后招聘人才打下一定的人缘基础。第三,实习生可以为企业创造很多意想不到的效益。大学生毕竟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同时,他们年轻、充满活力,敢于创新,他们的新思维、新气象不但会给企业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也能帮助解决一些技术难题。如2000年暑期,广东五邑大学经济管理系60名学生为三菱重工金羚空调器有限公司进行的空调器销售市场调查,解决了该公司一直想做而没有人力去做的问题,所写的调查报告对该公司的生产、销售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2、招收大学生实习,不是暂时性行为,应进行制度化考量。既然要招收实习生,就要进行系统筹划,根据企业当前和以后几年发展规划来确定实习生的数量、素质要求、招聘办法以及实习期间的指导、培训、评估、档案建立等环节,通过这种计划性和针对性的安排,实现企业和实习生的双赢。

(二)对学生的职业辅导应增加实习方面的内容

以往高校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多集中在就业观教育和就业信息发布等方面,忽视了对实习的指导。现在看来,应加上实习方面的内容。通过指导,使学生摆正心态、早做准备、选对目标,在实习中锻炼自己、发展自己,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具体来讲,应教育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主动出击。在国内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实习制度时,大学生不要单纯依赖学校,被动等待,而应该主动与合适的用人单位联系,努力争取实习机会。

二是善于计划。实习并不仅仅指毕业前的实习,在整个大学期间,都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比如大一应以接触社会为重点,初步了解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大二、大三,应以提高和锻炼自己专业素质、技能素质为重点,而毕业年级的实习,就要探索个人的职业目标和职业定位,为就业提供方向。

三要眼光放远。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单位环境如何、薪酬多高、是否重用自己。要多关注长远发展。实习根本目的不在于赚钱,主要是能从中了解社会,检验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发现自己的职业潜能,使未来的学习、就业更具针对性。

(三)政府要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实习问题

上一篇:法制教育报告会总结讲话稿5则范文下一篇:校长年终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