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

2022-09-10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自1999年, 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2004年毕业生人数为280万人。2005年毕业生人数为340万, 2006年的毕业生有413万人, 比2005年增长75万人, 2009年毕业生人数有600万人, 再加上往年的待业人数和从海外归来的就业人员, 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为了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 特别在当前,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许多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 并出现了大学生毕业当“菜场屠夫”, “摆摊小贩”, “道路清洁工”等社会现象。大学生毕业能否就业已远不是个人问题, 而是全社会都关注的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1 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主观方面包括择业观念, 就业能力, 和择业心态等等, 而客观方面主要来自学校和社会。

1.1 社会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地域间供需和企业间供需不平衡出现结构性就业难。首先, 由于我国的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 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仍存在较大的经济差距。大中城市、沿海地区、东部地区经济实力雄厚, 发展活跃, 人才环境良好, 对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 绝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在这些条件优越的城市地区就业。广大的内地和西部地区人才奇缺, 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更使人才重要性凸显, 大学生却很少愿意选择西部和基层就业, 本专科生及研究生就业人数最少的六个省市区依次是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贵州省和海南省。其次, 大多数毕业生的眼光更多地停留在大型国企、外企上, 但绝大多数国企已进入减员增效、相对平稳的阶段, 国家公务员更是大热状态, 外企在这几年一直是呈门槛越来越高、所需人数越来越少的态势。

1.2 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对大学生的就业有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影响。当前, 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 实现了就业市场化, 但大学的人才培养仍不太适应市场需要。首先是专业设置不对路, 培养模式不适应市场需求。主要表现在专业的设置口径、设置方向等方面比较僵化、缺少弹性, 不适合于复合型人才和贯通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其次是课程体系设置呈现重理论轻实践, 重系统轻实用的趋向。现在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大都在综合化程度、结构平衡性、发展灵活性等方面不太适应市场的要求。其严重的后果导致培养出的人才综合能力不强, 又缺少可持续发展性, 甚至被市场所淘汰。此外, 高校在新形势下的一些非理性行为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一是专业盲目扩招, 即搞一刀切, 不管什么专业, 不管社会对这种专业人才需要多少, 一律扩招, 有的专业本来就业形势较好, 因盲目扩招, 致使毕业生因供大于求。而有些低学历层次的人才就业市场已经很小或基本没有市场, 高校仍在继续招生。二是办学层次定位不准。社会劳动分工的多样化要求人才层次多样化。在多层次的人才需求面前, 有的高校既招研究生、本科生, 也招专科生, 成为高等教育中的“高大全”, 没有明确的学校定位。学生毕业后普遍存在知识面较窄、能力较差、适应性较弱等问题, 很不利于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1.3 择业观念与心态

首先,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迈向“大众化”步伐的不断加快, 就业制度也由传统的“统招统分”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转变, 一个人一生从事一门职业的现象已经大大改观。但是在传统思想影响下, 部分大学生在择业上渴望通过一次就业就能享用终身, 他们过分看重“初次就业”, 抱着一劳永逸的求职心态, 因此如此绝对化的选择无疑窄化了择业空间, 使得本该属于他们的工作机会悄然流逝。其次, 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 并且生活阅历简单, 因而对自己缺乏全面而客观的认识, 主要表现在自我定位不准, 就业期望值过高.一些大学生择业的理想色彩过重, 70%以上的大学生留恋大城市, 大部分人都希望成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 教师, 医生, 对企业和自主创业不屑一顾。这种反差, 反映了大学生求职仍把“工作稳定”和“社会地位高”作为主要择业标准。

1.4 就业能力与自身素质

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困难是相对的, 就业机会的有无与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和自身素质有密切关系。有些毕业生收到了多家单位的接收函, 最终选择的职位也相当不错;而有些毕业生却没有面试机会。另一方面, 有些用人单位又招不到合适的大学生。也就是说, 大学生失业是一种结构性失业, 即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所导致的失业。大学生就业困难或失业现象的出现, 不是因为没有市场需求, 而是因为他们不符合市场需求。有些调查表明, 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态度、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合作精神的总体评价并不算太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没有人愿意花钱为别人培养人才, 用人单位普遍需要的是迈进单位大门就能干事、能创造效益的人, 这就使得用人的门槛越来越高, 对新进单位的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面临这样严峻的就业挑战时, 部分毕业生整体素质达不到社会的要求, 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能力不够, 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不强,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动手能力较差, 缺乏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 缺乏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所带来的深刻变化的了解。

2 解决问题的策略

2.1 大力发展经济, 培养新的就业增长点, 拓宽就业渠道

发展才是硬道理, 大力实施科学发展观, 加快我国经济发展, 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 是解决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治本之策。目前, 西部地区基层地方, 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新就业的增长点, 国家应加大对这些地区和部门的政策支持力度, 加大西部开发力度, 加快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为就业大军创造条件, 实现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的良性过度。

2.2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完善政府服务职能

政府服务职能缺位也是当前出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原因我国在进行各种体制改革和大学扩招的同时, 没有做好配套改革, 教育体制改革滞后、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歧视监管不力、社会保障制不健全等政府服务职能的缺位, 成为造成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市场经济体制下,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对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必不可少, 因为, 市场自有其本身的盲目性和自发性的弊端。必须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职能, 完善就业市场体制, 规范市场就业秩序, 构建就业信息传播平台, 实现全国就业供求信息共享, 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构建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 解决大学生在求学以及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完善大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地区工作的晋升及进出机制, 解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

2.3 完善高校教育体制

高校作为大学生的培养主体, 应加快体制改革, 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服务, 拓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最大可能边界。首先, 要调整各专业的招生规模。专业构成了专有人力资本的基础。决定着未来的就业方向和职业搜寻范围。高校应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专业设置及调制机制, 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不同专业的招生规模, 使各专业的大学生都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其次, 要创新培养模式。培养模式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培养模式创新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应根据自身特色对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进行合理搭配与组合, 并通过柔性进行机制加以实现。课程教学方面, 及时吸收最新研究成果, 灵活调整课程内容并进行模块化重组,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取向自主地选择课程:实践教学方面, 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现实。同时, 推广学分制, 允许学生跨系或转系学习, 允许中途就业或暂缓就业, 继续学习或接受培训。再次, 要加强就业指导。要根据就业环境变化, 引导大学生树立主动灵活, 多样的就业观, 拓宽职业选择的范围, 要提供心理与职业特征测试。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找准职业定位, 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要积极开展校园创业活动, 创造实践机会, 加强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要举办求职技巧培训以及普通话, 会计师, 司法等考试的培训, 为“零距离”就业做充分的准备。

2.4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政府要督促高校加强形势教育引导学生改变传统就业观念, 认识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 了解就业政策, 调整期望值, 摆正位置, 放弃不切实际的虚荣心和依赖想法。正确对待就业要树立多次选择的思想加强竞争意识, 增强择业主动性, 树立自信心, 毕业生的眼光不能仅限于用人单位待遇方面, 而应结合自身特点考虑用人单位是否具有个人潜能发挥空间。树立“先就业, 后择业”的新理念, 为获取自己的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深厚基础, 要让大学生坚持开展自主创业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择业观念, 走“艰苦创业、科技创业、自主创业”之路。

2.5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大学生都希望毕业后能获得一份能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工作, 因此大学生作为就业能力的载体和劳动市场的供给主体, 应通过自身努力获取更高的就业能力。首先, 大学生要增强社会适应性。要认真研究自己的职业兴趣、专业特长、实际能力、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形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国家的就业政策等, 根据社会需要及形势变化及时修正和调整就业期望值和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 以便与就业市场需求保持最大的适应性。其次, 要提高综合素质。要端正学习态度将客观的就业压力转化为主观的学习动力。努力造就复合型人才。同时还要注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强化实际操作与动手能力的训练, 激发创新思维。其次, 要积极寻找工作。大学生能与时俱进, 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念“高也成, 低也就”是合乎理性的就业意愿的特征, 当就业预期高于客观现实时, 要及时做出调整。从而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未来的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内竞争环境, 用人单位, 大学生, 高校及社会, 只有共同努力, 才能使得高校毕业声这支宝贵的人才队伍, 到祖国最需要的, 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国家, 发挥其更大的贡献。

摘要:随着大学生人数的逐步增多,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成为了两会的重要议题。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本文主要从学校, 社会和个人三方面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对策分析

参考文献

[1] 车文博, 张林, 黄东梅, 张旭东.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基本特点的调查研究应用心理学.

[2] 苗天峰.大学生择业心态的变化及引导[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陈晴文.大学生就业对策初深.湘潭师范学院学报[N].社会科学版.2007 (1) :71~71.

上一篇:浅谈初中化学的探究式教学下一篇:如何直观形象的展现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