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糖尿病论文范文

2024-04-26

护理糖尿病论文范文(精选10篇)

篇1:护理糖尿病论文范文

随着现代生活的改善,许多人都出现了糖尿病的情况,糖尿病对我们的生活也确实是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而护理对糖尿病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请看护理糖尿病论文!

篇2:护理糖尿病论文范文

1.1门诊咨询

向患者讲解糖尿病防治操作,包含饮食控制方法、日常运动方法、自我血糖监测方法、生活习惯调节方法、日常用药方法等,为患者建立档案。根据其身心情况予以针对性护理,并加强随访(电话形式)。

1.2会诊护理管理

成立护理管理小组,根据患者临床资料以及疾病程度,通过评估、询问等方式制定针对性治疗及护理方案,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症,应及时予以护理避免恶化。组内护理人员应加强糖尿病相关疾病知识的学习,尤其在疾病并发症的预防、血糖监测方法、日常血糖控制模式等方面需加强学习,以便于更好地为患者展开健康宣教。

1.3技能培训

远方对护理人员展开培训,针对糖尿病血糖控制各方面展开针对性技能训练以及专科知识灌输,保障每位护理人员都掌握相关知识。采取理论授课、临床演示方法和提供相关资料学习的形式进行培训,后期对培训内容予以考核。

1.4观察指标

①护理风险评估:包括低血糖、血糖偏高、糖尿病足等易影响患者病情的因素;

②焦虑状况:通过SAS(焦虑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焦虑状况,若分数在50分以上则可判定为患者存在焦虑;

③血糖检测:在护理3月后检测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

④采用闭卷考察方式:对两组护理人员研究前后糖尿病相关知识予以考核(满分为100分),对比分数变化情况以及组间分数差异。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2结果

2.1护理效果研究

统计两组中出现护理风险的例数并计算占组内比例,评价患者焦虑程度以及血糖状况,行组间对比了解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观察组在护理风险发生率上明显更低;情绪状态上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糖控制上无论空腹血糖还是餐后2h血糖上观察组均更低。各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人员护理能力研究

采用考核方式对两组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健康教育以及疾病认知相关知识予以评分,对比研究前后分数变化情况以及同期组间分数对比差异性。

3讨论

根据该研究结果,在护理管理效果方面,采用了护理管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更优,无论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在检测结果上均远低于对照组,且在糖尿病低血糖、血糖偏高、糖尿病足等影响因素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偏低,证明在护理干预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可大幅降低。护理人员能力评分方面,两组护理人员研究前分数无明显差异,研究后观察组护理人员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各项考核分数均在90分以上,证明护理干预下不仅患者病情控制状况更优,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与疾病认知相关知识上能力也明显提升。

糖尿病是由于患者自身胰岛功能出现障碍而产生的一种代谢类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需要接收终身药物控制治疗,目前并未研制出糖尿病根治药物。因此临床护理成为了控制血糖的重要帮助。综上,护理专科小组在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健康咨询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服务内涵,同时更有效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提升护理有效性。

篇3:护理糖尿病论文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1年8月一2012年9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45例是进行的一般护理,为对照组,另45例是由组建的糖尿病护理小组给予护理,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49.8±1.3)岁,病程2~23年,平均(14.7±3.5)年,其中患1型糖尿病者19例,2型糖尿病者26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52.5±1.6)岁,病程1~19年,平均(13.6±1.2)年,其中患1型糖尿病者16例,2型糖尿病者29例。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医院相关的护理措施,定期监测血糖,给予健康教育,进行心理指导和辅导用药。观察组采用糖尿病小组的方法进行护理,糖尿病小组的组建和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糖尿病小组的组建:对科室护士的糖尿病专业知识进行评估,选择综合知识能力较强者确定为组内成员;2)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定期对小组成员培训糖尿病专业相关知识,包括胰岛素不良反应、低血糖症及糖尿病自我检测等方面,保证医护人员对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促进临床护理工作的高效进行;3)增强对糖尿病患者基础知识的教育:小组成员要向糖尿病患者讲解和糖尿病相关的基础知识,如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并发症的预防、饮食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能力,增强其预防疾病的能力,促使患者对血糖进行主动控制;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认为组间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9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护理质量和对照组相比明显提升,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需终身进行治疗,并且个体差异也会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体内的高血糖状态常会对其他器官或系统造成严重损伤,引起并发症。单纯性控制血糖的方法并不能对糖尿病患者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综合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才能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运用糖尿病护理小组,可充分了解患者的相关专业知识,提高患者参与治疗的积极性,从而更为有效的对血糖进行控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2]。

糖尿病护理小组是糖尿病专业知识传播与讲解的重要力量,她们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还要进行知识的普及和分享,从各个方面提高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3]。

本研究表明,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提高了患者的临床质量,而且提升了小组成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临床护理技能,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血糖控制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所以,糖尿病护理小组值得推广运用。

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用糖尿病护理小组进行护理,对照组用一般的医院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建糖尿病护理小组可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从而提高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临床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小组,糖尿病,护理

参考文献

[1]唐桂萍.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人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2):609-610.

[2]周文丽,王淑芹.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8):4462-4463.

篇4:运用护理程序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关键词】护理程序;糖尿病

护理程序是临床工作中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种有计划、有系统的实施护理过程,以系统作为框架的护理程序是现代护理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是护理学独立子科,是理论体系框架形成的标志,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查房,反映护士是否掌握了护理程序,对护士运用护理程序步骤进行评价,并其解决护理问题。针对72例糖尿病患者在护理程序中的应用体会,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我科于2009年9月~2011年4月对72例糖尿病人均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男30例,女42例。Ⅰ型糖尿病19例,Ⅱ型糖尿病40例,糖尿病肾病7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6例,平均住院25天。

2 护理程序步骤

2.1 评估(Assessment)

2.1.1 病人生理方面,病情用药情况,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

2.1.2 病人心理方面,精神状态,自理能力,有无焦虑、恐惧、合作程度。

2.1.3 健康知识:对疾病在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的知识了解。

2.1.4 护理查体:评估皮肤颜色,弹性,有无皮肤破损。

2.2 计划(Planning):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决策过程,是体现护士对病人负责的一种方式。

2.2.1 健康指导: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促进疾病恢复及防止疾病复发。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应针对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及疾病转归等。选择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如书面材料,录像,示范讲解等,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2.2.2 心理护理:糖尿病为终身疾病,治疗需长期进行,且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重要器官,病人多出现焦虑不安、恐惧和失望心理,应耐心疏导病人,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合理的生活起居,良好的心理准备,配合饮食,体能锻炼及药物等综合效果。劝慰病人保持心情愉快,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坚信糖尿病虽不能根治,但如果控制良好,仍然可以享受正常人同樣的寿命。

2.3 实施(Implementation):是执行计划,将护理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按照首先,中 优,次优排列顺序,提出护理诊断并实施。

2.3.1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目标:病人多饮,多食,多尿状缓解,血糖水平正常。措施:①遵医嘱给胰岛素。②经常变换注射部位,以促进胰岛素。③给予低糖饮食,可增加胰岛素腺体释放胰岛素,对非胰岛素依赖性型糖尿病病人有一定治疗作用。④按时进食三餐,定时,定量。⑤注射胰岛素时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⑥应用胰岛素过程中,随时监测血糖变化,以免以生低血糖。

2.3.2 个人应对能力低下。目标:病人表示有能力应付。措施:①鼓励病人说出对治疗疾病和慢性疾病感受。②向病人解释感受所应对的正常表现。③鼓励病人制定更切合实际的目标,以免产生失望或失败感。

2.3.3 执行治疗方案无效。目标:病人表示了解或遵守治疗方案。措施:①解释糖尿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及其并发症。②讲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饮食,注射胰岛素,体能锻炼可得以控制。③解释遵守饮食控制的重要性。④解释每日活动锻炼非常重要:可降低血糖水平,增加胰岛素分泌,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降低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⑤说明血糖监测对控制糖尿病是必要的。⑥指导病人家属处理高血糖和低血糖方法。

2.3.4有感染危险。措施:①指导病人皮肤保健。经常用中性肥皂盒温水洗澡,避免皮肤抓伤、刺伤和其他伤害。②指导病人足部保健。每天检查足部,有无疼痛,颜色和温度变化,用温水洗脚,穿合脚舒适的鞋子,每天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或做脚部运动操。③指导病人牙保健。④男性病人嘱戒烟,因为吸烟可使血管变窄,引起血循环不良。

2.3.5潜在并发症:酮症酸中毒。措施:①记24小时出入量,监测记录尿糖和酮体水平。②监测记录呼吸频率和深度,注意有无库斯症呼吸。③听诊肠鸣音,评估有无腹痛。④监测血钾水平及动脉血气分析。

2.4 评价(Evaluation):贯穿于护理程序执行过程中,帮助护士按照预期目标把工作做深做细。

2.4.1 病人:明确治疗目的,在治疗过程中能积极配合,对自己的病情,治疗和转归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理解。对本病引起了高度重视,并学会了合理饮食,运动疗法,用药指导,血糖监测等方面的知识。

2.4.2 护士:以病人为中心,积极主动作好整体护理工作,做到病人受益,家属满意,医生放心,护士高兴。

3 体会

护理程序是系统检查病人健康状况,确认病人需要,决定采取适当措施满足需要的工作方法。因此,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和作用障碍导致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终生疾病,需要终生服药,不合理的治疗和不坚持规律用药,易出现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引起血糖变化,轻者慢性高血糖,造成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慢性损害,严重者导致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治疗难度更大,经济负担加重,进一步影响遵医行为,浪费大量有限医疗资源,也使社会和家庭的财力承受巨大的压力。所以,护理人员对糖尿病人进行饮食指导,血糖监测,合理用药,体能锻炼等,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达到了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曲维香.标准护理计划,内科分册,北京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525~530.

篇5:糖尿病的临床护理论文

1.1心理疏导护理措施由于骨结核和糖尿病都属于慢性疾病,患者很容易在患病期间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致使病情的康复、身体的免疫机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时,作为护理人员,要积极配合患者的康复治疗,即耐心的向患者讲解病情的病因和病况的主要治疗过程和手段,鼓励患者积极正面的面对病情,树立抗击病魔的自信心,同时对有的患者来说,他们往往担心的是结核会不会传染给自己的家属,针对这一点来说,护理人员要耐心的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整个病因的产生,并以康复出院的人为例子,现身说法,使患者摆脱自卑、失落情绪的困扰,并且医护人员在与患者进行交谈时,要一直观察患者的一举一动,根据患者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来找到患者的失落点,随后对症下药,与患者交流沟通,使患者心情开朗。

1.2饮食护理措施在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时,要考虑到患者虽然患有骨结核合并糖尿病,但不能只注意一种疾病的饮食护理,要兼顾两种疾病的病情,合理搭配饮食,适当增加糖类的摄入量,不要过于严苛,同时三餐的饮食搭配要合理,每餐尽量保证有富含蛋白质、纤维素、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出现,以此来增加患者对葡萄糖的慢吸收,增大胰岛素的释放量,同时要在饮食中增添牛奶、大虾等高蛋白食物,以此促进身体机能的新陈代谢,由于结核病有一定的中毒症状,故要鼓励患者每天保持一定的饮水量,促进毒素的排出,通过对患者在饮食方面的护理控制,来保证疾病的快速康复是有效的护理手段之一。

1.3用药护理措施护理人员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后遗症或药物不良反应等现象,若发现异常,要及时和主治医生取得联系,尽量避免因为药物不良反应而产生的负面情况影响治疗的整个进程,但骨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用药较为繁杂,同时服药后反应较为复杂,如患者在使用对氨基水杨酸制剂时,会由于药物的影响,而产生尿糖呈现假阳性的问题,而当患者服用利福平后,排出尿液会出现桔红色,使患者产生焦躁情绪,因此患者在服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耐心的向患者讲解服药之后可能会出现的症状,尽量避免患者产生不良的思想负担。

1.4消毒护理措施由于结核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患者在打喷嚏、咳嗽的时候,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使用双层纸巾,同时对于患者使用的餐具,要做到定期消毒或者使用一次性餐具,但一次性餐具在使用过后,要进行集中销毁,防止病菌的传播,同时患者居住的病房,也要定期进行消毒清扫,保持通风,减少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1.5康复治疗护理措施患者在康复出院后,护理人员要教会患者如何使用胰岛素等药物,并要叮嘱患者定期来医院进行复查,检测尿糖、肝功能、血糖等指标是否在标准值范围内,同时患者若发现任何异常,要及时与主治医生取得联系,最好做到每天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提高肺活量,且要保证每天饮水量的合理摄入,提高免疫力。

2、结果

在通过对本院收治的44例骨结核合并糖尿病进行一段时间的护理治理,患者的病情已基本维持稳定,同时患者也基本掌握了病情的主要缘由,能够自行检测血糖、血压,并能够坚持服药,定期来医院进行复查,护理治疗效果明显。

3、小结

篇6:中老年糖尿病护理论文(模版)

饮食误区的作用

[摘要]目的:纠正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建立良好饮食习惯。方法:对68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健康教育。结果:所有患者认识到饮食控制的重要性, 88%患者纠正了不良饮食倾向。85%的患者建立了正确的饮食习惯。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进行健康教育,可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利于疾病的良好控制。

[关键词] 糖尿病;饮食误区;健康教育

中老年人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并发症的出现与饮食密切相关,而一些中老年人因对疾病认知能力差,记忆力下降等原因,对饮食控制模糊不清,存在不少误区,使疾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1〕。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通过对68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患者,男性36例,女性32例,年龄48~70岁,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文化修养各不相同,大专及以上26例,中小学文化程度42例,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均存在对饮食控制模糊不清,或有不良饮食倾向。

1·2 患者常见的不良饮食倾向及误区:①控制主食:主 食尽量不吃,副食不节制,以较多的动物蛋白和脂肪取代主食, 1

结果造成机体的碳水化合物供热能不足,蛋白质脂肪在代谢中分解不完全,易诱发酮症和酮症酸中毒。②饥饿疗法:认为饮食控制越少越好,使机体处于饥饿状态,结果易发生低血糖及诱发酮症和酮症酸中毒。③不吃早餐:致使机体在十几个小时不能得到能量补充,会使体内血糖波动过大。④控制正餐食量:控制正餐食量,增加零食,尤其是一些含糖量高的糕点水果等,使血糖升高。⑤禁食水果:除甜食不吃外,其他食物不控制:这是很多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最普遍的原因。⑥禁食水果:一切水果都不吃。⑦重视药物治疗,轻视饮食控制。认为反正口服降能药,控不控制饮食无所谓,使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⑧轻信偏方:长期大量进食某一种食物。而偏离了平衡膳食的轨道,导致病情恶化。结果

通过对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健康教育,使所有患者及家属认识到了饮食控制的重要性。88%的患者纠正了不良的饮食倾向, 85%的患者掌握并建立了良好的饮食习惯,配合药物、运动等治疗手段,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地控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健康教育的方法

3·1 随机性教育:在治疗、护理、巡视病房中有针对性 地指导,如看到患者饮食不合理时及时给予纠正。

3·2 座谈式教育:通过个别谈心,耐心解答患者提问,指

出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根据每个人饮食习惯一对一口头教育。

3·3 文字教育:通过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小册子、健康教育处方、图文并茂,进行生动地指导。

3·4 群体教育:利用多媒体进行集中地指导,使患者对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有了全面地了解及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

4·1 糖尿病饮食控制的重要性: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饮食、运动、药物、监测、教育)之一,也是所有糖尿病患者的基础治疗,不论是哪一类糖尿病,病情是轻是重,有无并发症,是否应用药物治疗,都应坚持饮食治疗〔2〕。正常人进餐后,血糖很快升高,这时胰岛受到升高的葡萄糖等因素刺激,及时释放足量的胰岛素,使葡萄糖被利用或转化成糖原及脂肪,所以血糖总是维护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会升的过高,当发生糖尿病时,进食后胰岛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或胰岛素不敏感,饭后血糖就会明显升高,进食越多,血糖越高,尿糖也随之增高,这样就形成越吃越瘦越瘦越吃的恶性循环。对应用药物治疗的糖尿患者来说,过多的饮食必然抵消药物的部分作用。若增加降糖药,药物不良反应也增加。吃饭过少则

易引发低血糖,危害各个脏器。所以饮食治疗是最基本的治疗措施,一定要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4·2 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的方法

4·2·1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教会患者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活动量计算每日的摄入量,每天进食适量的谷类、肉类、蔬菜、豆类、蛋及奶类食物。并不是吃的越少越好,而是要营养全面平衡,不挑食、不偏食、任何一种食物都不能满足人体每日所需的营养素。

4·2·2 主食粗细搭配,食物多样化:每日饮食中粗、细粮各占一半,主食至少4-5两,其中大米、面粉、荞麦、玉米、小米、燕麦等所含碳水化合物相差不多,可任意互换。合理调配饮食中三大营养素的比例,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 ~60%,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2% ~20%,脂肪占总热量的20% ~30%。

4·2·3 定时定量: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将每天的主食分为早餐1/5,中、晚餐各占2/5,如果餐后血糖高,则少量多餐,即从全日主食中扣留25~30 g主食,分别于上午9~10时,下午3~4时,晚上睡前作为加餐。可达到预防低血糖及主餐后高血糖,早餐一定要吃,若不吃早餐,易发生中餐前低血糖,而且午餐容易多吃,出现午餐后高血糖〔3〕。

4·2·4 清淡少油,低脂低胆固醇:食用油过多,增加心血 管并发症的危险,每日烹调用油20~30 g,各种烹调用植物油交替使用,如花生油、菜籽油、豆油,尽量不用动物油,不吃油炸食物,少食用香肠、咸肉,限制高糖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罐头、甜点、冰淇淋、巧克力等。

4·2·5 适量蛋白质:蛋白质摄入量为1 g/(d·kg),不可过多食入以免增加肾脏的负担,鸡蛋每日可食一个,胆固醇明显增高时可吃一个鸡蛋白。每周吃2~3个整鸡蛋。牛奶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糖类、脂肪,每日可食用250~500 m,l肉类最好多种瘦肉(包括鱼、海产品、去皮鸡肉、鸭肉、瘦的牛羊肉)交替使用,每日总量100 g,也可用豆类代替部分肉类。

4·2·6 多吃新鲜蔬菜:蔬菜是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的主要来源,可减缓餐后血糖吸收的速度,每天应吃400~500 g,特别是深绿色蔬菜。血糖恢复正常前只吃含糖量1% ~4%的蔬菜,如冬瓜、油菜、大白菜、黄瓜、青笋、四季豆、菠菜、西葫芦、西红柿、蘑菇、韭菜、苦瓜、菜花、芹菜等。

4·2·7 水果限量食用:水果中含有很多微量元素,但也有碳水化合物,如:果糖及葡萄糖,易使血糖升高,血糖控制不好时,尽量不吃水果。如:餐后血糖≥11·1 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6·5%,或血糖不稳定,忽高忽低等不可食用水果,但可食用含糖低的西红柿(含糖2·2%)和黄瓜(含糖1·6%),从中获取维生素、胡萝卜素、纤维素、矿物质。

4·2·8 清淡少盐,限饮酒:世界组织推荐健康人每日用盐不超过6 g,糖尿病非高血压不超过5 g。盐可诱发高血压,加速和加重糖尿病心血管病的发展,盐还能增加淀粉酶的活性,促进淀粉的消化和促进小肠吸收游离葡萄糖,使血糖上升。因此应尽量减少吃盐。减少高钠食物,如咸菜、咸鱼、酱

油、香肠、罐头、味精、小苏打等含钠高的食物。

4·2·9 保证水分的摄入:糖尿病患者由于渗透性利尿,体内常常缺水,并且由于糖尿病患者大多数为中老年人,下丘脑渗透压调节中枢不敏感,常常无口渴现象,故每日应饮水1 200~2 000 m,l饮水应少量多次,每次200 ml左右,尤其在早起、睡前、运动后更要注意水分的补充。小结

糖尿病饮食控制是极为重要的治疗环节,关系着疾病的发展与转归,通过我们耐心、细致地饮食健康教育,使患者对饮食控制有了全面的了解与掌握,消除了饮食的误区,在思想上引起了重视,建立起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的机率,缩短了住院时间,为患者出院后自己控制饮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

[1] 焦广宇·临床营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7:2·

[2] 吕阳梅·糖尿病新型饮食疗法[J]·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6(1): 2·

篇7:护理糖尿病论文范文

【摘要】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20世纪90年代受循证医学思想影响而产生的新的护理理念,是一种新的临床护理学方法[1],它使护理人员认识和掌握循证护理,指导临床护理,最终实现以循证的观念进行护理实践、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的目标;循证护理的产生为现代护理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补充和完善了整体护理,密切了医、护、患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护理学科水平和护理工作质量,对临床护理提出新的挑战,成为护理发展的新动向。

【关键词】 循证护理;排痰;应用

循证护理(EBN)也称实证护理,是护理领域中兴起的新概念、新观点和新思维,它对护理学科提出了新的挑战。其程序是整体护理程序的深化和补充[2],其护理模式包括四个连续的过程:循证问题(Evidence triggered)、循证支持(Evidence supported)、循证观察(Evidence observed)和循证应用(Evidence based)。其核心就是运用现有的最新最好的科学证据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运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护理 [3]。COPD即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COPD患者的排痰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及时有效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改善患者通气、防止和纠正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的有效措施。将循证护理应用于COPD患者的排痰护理工作中,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COPD患者40例,为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本院内科住院患者,均 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COPD全国诊断标准。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55~85岁,病程10~40年,住院时间10~60 d。

循证方法

2.1 确定COPD患者排痰护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环境方面的要求,气道氧疗、湿化方面的要求,雾化方式的选择,正确的叩背方式,有效的咳嗽技巧等。

2.2 寻找循证支持

通过查询相关文献数据,寻找国内外排痰护理方面的有关文献,对资料的实用性进行分析、研究,并将所获得的证据和护理专业技能、临床经验及患者个体需求相结合,制定并实施护理计划。

评价相关实证,实施最佳护理

3.1 环境方面

保持病房环境安静、舒适、清洁、定时开窗通风(每次30min),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在18℃~20℃、湿度在50%-60%之间。以充分发挥呼吸道的自然防御功能,地面采用湿拖,不放置花草、地毯、皮毛等物品。整理床铺时避免尘埃飞扬,以免灰尘的刺激,同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2 气道氧疗、湿化方面

COPD患者采取合理氧疗,可持续予低流量吸氧(或吸氧时间每天在15小时以上);一般氧流量为1-2L/Min,浓度为25%-29%。张洲丽、王利英[4]认为长时间吸入未经加温的湿化氧气,可导致支气管分泌物黏稠,痰液不易咳出,加重呼吸道阻塞,故定时给湿化瓶内加温蒸馏水,使水温保持在32℃,不但可提高气体相对温度,增加氧分子的弥散能力,提高氧疗效果,又可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化、湿润,从而有利于痰液的排出。另外,如病情允许应鼓励患者多饮温开水1 500-2000 ml/d,以增加体内水分,稀释痰液,利于排痰.但奶品类会引起痰液黏稠,嘱家属及患者忌用牛奶类饮料[5]。

3.3 雾化方式的选择

林惠华等认为氧驱动雾化吸入法的化痰、排痰效果要优于超声雾化吸入疗法[6]。超声雾化吸入由于雾量大,且雾量大小不能控制,雾中水分多、药量相对少,吸入时供氧少,患者易出现缺氧等不适,部分患者不易接受;而氧动力雾化疗法就弥补了以上不足,有充足的供氧,在雾化的同时改善COPD患者缺氧,且雾化颗粒更小,能到达更细的支气管,药物利用率高,达到最佳效果,患者容易接受。而且,氧动力雾化吸入器价格便宜,专人专用,有效防止了院内交叉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我科采用浙江宁波市海曙医疗用品厂生产的宁音牌氧驱动雾化器,在药杯内放入待用药液后旋紧,用氧气管连接进气口,将面罩罩着口鼻,开动气源即可进行治疗,供氧压力0.3 MPa,氧流量6~8 L/min,吸入时间5-10 min,2次/d。COPD患者的排痰有了很大的成效。

3.4 定时翻身,叩背

定时翻身(每两小时为宜)可促进痰液的排出,防止肺泡萎缩和肺不张,有利于肺部炎症的吸收好转。翻身时宜缓慢进行,同时配合拍背、咳痰。通过叩击震动患者背部,间接地使附着在肺泡周围及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易于咳出。叩背操作时,将五指指腹并拢,使掌侧呈杯状,掌指关节屈曲约120°,以手腕力量,均匀的由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律地叩拍背部,震动呼吸道,每一肺叶叩击1-3分钟,120-180次/分,叩击时发出一种空而深的拍击音则表明手法正确。同时嘱患者深呼吸,叩击时用力不宜过猛,防止肋骨骨折、肺泡破裂等意外发生[7]。

3.5 指导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排痰

经过实施上述几项措施后,最后我们要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排痰。黄月春[8]认为咳嗽分为主动咳嗽和刺激性咳嗽,有效咳嗽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反射性防卫动作,但咳嗽并非都是有效的,有的咳嗽达不到真正排痰的目的,所以要协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训练。方法是:患者取舒适坐位,护士用双手按压 胸口,嘱患者深呼吸数次,在吸气终末时进行短促有力的咳嗽,这样呼吸时可以带出少量肺底部的分泌物。患者有效咳嗽和深呼吸的同时,配合雾化吸入方法给予痰溶解剂、支气管扩张剂、激素、甘草合剂等祛痰药物效果更好。对于咳嗽无力者,可用拇指或示指在胸骨上缘处压向气管或用吸痰管轻轻插入气管刺激咳嗽而咳出痰液。

3.6 心理护理

病人常对病情和疾病预后有顾虑情绪;忧虑、紧张的心理不利于痰液的排出。由于病程长,患者对治疗缺乏信心,因此在采取以上措施前,我们应多关心病人的心理状况,了解病人顾虑的因素,教会病人缓解焦虑的方法,耐心说服患者及家属,使其明白疾病的控制,单靠抗生素治疗是不够的,及时清除痰液,可使临床治疗方案更加科学、合理、高效。从而在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讨论

护理实践表明,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更及时有效地清除COPD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氧疗和药物疗效,延缓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这种以循证为基础的护理是非常有效的,在护理实践中,通过不断改进,形成动态循环,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有利于优质护理病房的实施,更好的为患者提高优质服务。

参 考 文 献

[1]王家良,刘鸣.21世纪的临床医学:循证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宋锦平,成翼娟.循证护理学.护士进修杂志,2003,18(4):292.[3] 唐明霞,赵琴,朱青云等.使用镇痛泵剖宫产术后进食时间的循证护理.实

篇8:护理糖尿病论文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2013年7月—2014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病人70例通过平均分组的方式把其中35例病人纳入对照组;将另外35例病人归纳为实验组。其中实验组包括男性病人25例 ,女性病人10例 ,病人的年龄在55.4~78.3岁之间 , 平均为(60.2±3.5)岁 ,患病时间为4.5~23.4年 ,病程平均为 (7.3±2.1)年 ;对照组包括男性病人24例,女性病人11例,病人的年龄在54.7~77.5岁之间 , 平均为 (60.2±3.5)岁 , 患病时间为4.5~23.4年 , 病程平均为(6.8±2.5)年。在实施护理前,对照组的35例病人中,有24例能够自觉吃药、17例可以自觉定时检测血压、有14例病人可以自觉注射胰岛素。实验组的35例病人中,有23例能够自觉吃药、16例可以自觉定时检测血压、有16例病人可以自觉注射胰岛素。由于两组抽样例数相等,并且病人的各项资料无显著区别(P>0.05),因此上述病例作为实验样本具有统计学价值。

1.2 护 理方式

(1)运用一般护理方式为对照组病人实施看护。

(2)通过成立专门的糖尿病护理小组为实验组病人实施看护。

1成立护理小组: 动员不同科室的护理人员参加报名并从报名的护理人员中抽选出不同职衔的护理人员若干名, 由负责组建护理小组的护士长对这些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水平评估,从中筛选出20名最优秀的护士成立护理小组[1]。

2护理职业训练: 医院要邀请护理学教授为这些小组成员进行护理职业训练,具体包括血糖测量训练、胰岛素使用知识及胰岛素注射技术培训等,提升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的了解以及掌握护理技术的程度[2]。

3疾病知识科普: 护理小组在投入工作后要全面为病人普及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如引发糖尿病的原因、使用药物的效果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要教导病人控制饮食和调节血糖的方法,重点教授病人注射胰岛素药剂的方式以及要领,并嘱咐病人按时服用药物。

4开展宣传工作: 护理小组的护士要在医院内进行糖尿病护理知识宣传,积极参加院内的护理技术培训以及护理经验分享活动,通过互联网分享自己参与护理工作的经验。

1.3 统计方法

通过SPSS19.0分析数据资料(x±s)代表计量,数据之间的差异通过t验证。

2 结果

在为糖尿病病人实施了护理措施后,70例病人对糖尿病自我护理知识的认识及掌握程度均得到提升,其中实验组病人有33例能够自觉服药、35例能够自行检测血糖、有32例能够自行注射胰岛素进行控制血糖的治疗。而对照组病人中,有27例能够自觉服药、24例能够自行检测血糖、有24例能够自行注射胰岛素进行控制血糖的治疗。由统计数据可知,实验组病人对自我护理知识的认识及掌握程度显著提升,提升幅度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

3 讨论

在国内,由于许多国人欠缺健康的饮食习惯,并且没有制定科学的生活作息规律,因此国内罹患糖尿病的人群日益扩大[3]。病人罹患糖尿病后,身体原本的糖代谢规律会受到不良影响,同时病人必须节制饮食、控制糖分摄入量,总之糖尿病是一种无法彻底治愈的慢性病症, 这种疾病对病人造成的危害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个方面[4,5]。为了减轻糖尿病给病人带来的困扰和痛苦 ,笔者研究了成立糖尿病护理小组的具体方式和实际作用。在为实验组病人成立专门的糖尿病护理小组后,该组病人对自我护理知识的认识及掌握程度显著提升,提升幅度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因此,为了让病人能够遵照医生的叮嘱自觉接受治疗并采取自我护理措施,医院在为罹患糖尿病的病人实施护理时,可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及病人的意愿为病人建立专门的糖尿病护理小组。

摘要:目的 研究为糖尿病病人组建糖尿病护理小组开展看护工作的方式及效用。方法 随机抽选2013年7月—2014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病人70例。通过平均分组的方式把其中35例病人纳入对照组,对该组病人采取一般护理;将另外35例病人归纳为实验组,并为该组病人创建专门的糖尿病护理小组。统计两组病人接受护理后对糖尿病自我护理知识的了解及掌握情况。结果 相比对照组来说,实验组35例病人对糖尿病护理知识的认识程度以及掌握程度更高(P<0.05)。结论 为病人成立专门的糖尿病护理小组可以有效提升病人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以及对糖尿病自我护理方式的掌握程度,因此基层医院应普及创建护理小组的临床护理模式。

篇9:护理糖尿病论文范文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护理小组;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503-02

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症,其是一种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所引发的代谢疾病。该病症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的临床特点,其不但对患者自身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工作是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关键[1-2]。本次研究将以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糖尿病护理小组的应用效果,现将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为38-75岁,平均年龄(50.4±2.2)岁;糖尿病病史:1.2±7.5年,平均患病时间(4.3±1.3)年;对照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为39-75岁,平均年龄(50.2±2.1)岁;糖尿病病史:1.5±7.8年,平均患病时间(4.6±1.2)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对比上未见明显差异,故本次研究具有研究意义。本次研究目的均已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其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①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并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基础健康知识宣教,对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心理疏导,同时对患者的饮食以及用药进行干预。

②观察组:采取糖尿病护理小组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每周进行1次健康教育知识宣教,并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病情进行一定程度的日常生活指导。对患者糖尿病合并症进行个性化护理,同时对患者的饮食、运动以及用药等进行干预,叮嘱患者进行自我监测并向其宣教低血糖预防的重要性,设置患者经验交流时间并开展糖尿病交流群,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主要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血糖控制良好率)。

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病房内问卷调查的形式,本次问卷共设3个选项: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本次研究将以非常满意+满意计算总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以及血糖控制良好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3讨论

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综合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提高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3-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了糖尿病护理小组模式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强化了健康教育,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该项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糖尿病护理小组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控能力以及自我监测知识的掌握率。

糖尿病护理小组是一种健康教育以及护理新模式,其可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特点以及心理状况采取具有个性化的健康指导以及相关护理工作,从而达到强化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的目的。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该项研究结果表明:将糖尿病护理小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当中可有效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缓解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几率。

综上所述,将糖尿病护理小组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当中可明显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薛艳艳.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30):6798-6799.

[2]徐勤容,陈育群,吴丽琴,等.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护理小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27.

篇10:护理糖尿病论文范文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是一组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以高血糖为其主要标志;其基本病理生理为各种原因造成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以及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临床上可见烦渴、多尿、多饮、疲乏、消瘦等表现。其病程冗长,病变累及全身:脑、心血管、肾、神经、视网膜、皮肤及足,危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脑血管疾病、心肌梗死、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常易并发化脓性感染、尿路感染、肺结核等,严重威胁病人生命。糖尿病虽在各种年龄均可发生,但更多见于老年人,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糖尿病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糖尿病患者需长期用药控制血糖。低血糖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多在夜间发作,患者治疗不及时将引起多器官功能损伤,导致患者死亡,所以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积极预防低血糖发生,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

一、在护理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改善机体代谢及微循环等状况

中医治疗糖尿病是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主,采用益气养阴、清热活血等治疗原则,调整人体内环境,改善患者代谢状况。中药降血糖效果较西药弱,但作用缓和而持久,且由于许多中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中药在改善症状和治疗并发症方面有明显优势,且无明显副作用。西医治疗糖尿病是用药物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及增加其生物活性,降低葡萄糖在肠内的吸收速度,增加体内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和促进肝糖原的合成,或直接注射外源性胰岛素等。降血糖作用快捷而效强,并可防治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但其有一定的副作用,且改善症状较中药稍差。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可取长补短,使患者血糖尽快下降,症状迅速改善,并抑制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是治疗糖尿病的最佳方案。在临床上,对轻、中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尽可能用中药治疗(汤剂或丸、散剂),以发挥其长处。对病程较长、血糖较高的中、重型患者,则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以西药控制血糖,辅以中药,既可减少口服降血糖西药或胰岛素的用量,又可改善机体代谢及微循环等状况,缓解症状,共同抑制或延缓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

二、加强疾病知识教育,对患者进行中西医护理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糖尿病治疗。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进行常用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给予干预组患者中西医护理:疾病知识教育: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及时根据患者实际理解状况采取视频教育、综合授课、发放宣传手册、一对一教育等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告知患者糖尿病发病机制、预防方法、治疗方法、并发症等,及时告知患者低血糖发生原因、影响因素、临床表现等,促进患者进行日常自我监控;加强对患者的日常指导,告知患者日常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用药习惯等,告知患者日常进行血糖检测;指导患者在自觉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服用糖果等进行自救。饮食护理: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指导,保证患者合理营养供给,在控制患者糖分摄取的同时,也要避免患者出现低血糖等相关并发症,可适当食用低糖水果,以杂粮、蔬菜为主,平衡饮食,禁烟禁酒。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了解患者心理变化状况,及时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护理,辅助患者正确看待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加强对患者的安慰鼓励,促进患者疏通心理郁结,积极配合治疗。

三、糖尿病患者护理的要点

糖尿病的护理很重要,患者如果想更好更快的治疗好自己的病,平时的护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护理事项,首先要坚持测量血糖;定期测量血糖的数值对于医生了解患者身体内的血糖水平很重要,能起到直观的反应作用,这样医生就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给您的身体设立一个合理的血糖指标。其次,每年都要做全身检查,比如体重腰围,眼睛,肾脏,这些位置的情况医生都可以分析出来你身体的状况。然后根据你的`整体身体状况来给你制定一个只是适合于你一个人的治疗方案。再次,参加糖尿病介绍的一些课程;这些课程不仅能告诉你是如何得这个病的而且也会帮你分析治疗这些病的办法,还会给你提供一些平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也是这个道理,你了解了糖尿病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治疗。并且这些知识也可以教会你如何去防治糖尿病,你了解了糖尿病的源头就可以有效地对其进行控制。

总之,随着当前人类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受不良生活习惯、不良饮食习惯、不良生活环境等的影响,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糖尿病多因人体内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生物作用受损、障碍,引起机体出现的持续性高血糖症状。目前尚无糖尿病根治方法,患者需长期用药控制血糖,以减少持续高血糖对全身脏器的损伤。皮下注射胰岛素或服用降糖药均是当前治疗糖尿病的常用治疗方法,但患者用药过量时,易导致低血糖出现,引起患者头晕、多梦、无力等,严重时易导致患者死亡。此次研究中给予干预组患者中西医护理,研究结果顯示,干预组患者低血糖症状及发病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在孟凡红的相关研究中,75例患者护理后低血糖症状发生率与护理前相比明显降低,说明采取中西医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低血糖发生。综上所述,中西医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低血糖知识知晓状况,促进患者日常自我监护,减少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在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预防中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孟凡红.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西医护理对低血糖预防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17(4):167-167.

[2]李丽亚,张忠雪,刘怀芹,等.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中西医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10(27):531-532.

[3]赵晓玲,刘莉,陈小燕,等.老年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的中西医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7):139.

上一篇:xx年学校工会工作报告下一篇:2022年总结大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