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双语教学浅见

2024-04-22

历史课双语教学浅见(共7篇)

篇1:历史课双语教学浅见

2002年顺德区三等奖

历史课双语教学浅见

顺德陈村五乡中学:包开北

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开放过:WTO、INTERNET、KFC„„与国人如此亲密接触。为迎接开放带来的挑战,中学英语课教学在不停改革,中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不断得到强化。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我认为很有必要把英语引入历史课堂。

世界历史描述了人类社会是怎样由分散发展为一个整体的过程。它不仅描述古代文明和黑暗的中世纪,对1500年以后的资本主义文明的产生、发展更是施以浓墨重彩。世界历史的大多数篇幅都在欧美。要掌握研究它们的第一手资料非得借助英语这个工具不可。今天我们的中学生拿到的历史课本是中文的,既然是中文就无法“原汁原味”。把这些知识传输给他们,就如同喂给他们变味的食物。尽管历史课本已不断推陈出新,但其蓝本仍来自大学里头的专业书,这些专业书编写前所引进的第一手材料,很可能是几年前、十几年前乃至几十年前的了。仍在旧的材料上,加上一些新的观点,换上一个新的封皮,怎样去应付那些对新鲜事物最为敏感、最具创造潜力的年轻人呢?

把英语引进课堂,逐渐采用双语教学,对以上问题的解决将有一定的帮助。熟悉了中文的历史教材,老师再教给学生相应的英语,会让学生兴趣大增,首先异国情调让他感到自己不是在中国学历史,而是在世界学历史,眼界和心胸同时变得开阔——这能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不会轻易盲从。更重要的、更有效的是,他会用这些学到的词或词组去查找资料。假设他学会了“ THE REVOLUTION(法国大革命)”,就可以把它输入电脑,通过互联网了解到许许多多相关的知识,包括各种不同的乃至针锋相对的观点。教材总是试图灌输给学生某种思想,即使改革后的教材也作出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不同意见的姿态,但没有了英语的引路,学生无法亲自去接触国外最新的学术动态、最流行的观点,无法做到“与时俱进”。他们还可以把这个词语作为主题词输入到图书馆的检索系统中,去查找有关的资料。有论文、有报刊、有杂志、有专著,还有通俗的历史读物,例如演义。在图书馆里他们可以找到自己想看的书籍,可以在图书馆浏览,也可以在抱回家里仔细反复地欣赏和研究。互联网和图书馆都成为中学生探究性学习、培养他们具有创新精神的良好的条件。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真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条件。近年来流行的一本书——《素质教育在美国》给了许多人诸多启发。美国的小学生能通过观察小动物这样的实验,来做出一些有意义的研究,并且有理有据地写出了论文,得出的科学结论连大学的老师都啧啧称赞。我们的学生怎样有所作为?怎样跟上世界的潮流?我想,历史课上教给他们英语,教给他们运用互联网和图书馆的方法,假以时日,相信他们必定有所作为!退一步来说,就算现在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升学,他们不需要做这么高深的研究,也可以从浩如烟海的的史料中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丰富多彩的历史时空中尽情地遨游。

世界历史的教学需要英语,中国历史的教学又如何?

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国。中国古代文明不像欧洲古代文明那样经历了黑暗的中世纪,而是生生不息地延续下来,并与现代文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这使得欧美国家的人们对我们这个神秘的东方大国颇感兴趣。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历史,避免和减少他们对我们的历史的曲解,我们何不主动出击?把我们的历史介绍给他们,用英文——用根据我们理解、能体现我们民族精神的英语去讲给他们。从政治的角度来说,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这样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播给世界,让外国人深深为中华文化所吸引,再现历史上的“中华文化圈”!即使低调一点,我们也还是应该用英语来推介中国历史,目的是为了迎接全球化的挑战,为了使中华民族不至于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迷失了自己!同时,这又是多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喜欢这种形式。再者,通过双语教学中国历史,同学们还可能有能力在互联网上或国际刊物上查找一些外国人研究中国历史的文章,对他们发表见解,反驳他们,教训那些对中国很不友好的所谓“汉学家”。据说我们的教材改革,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公民素质,那么,能够对本国的历史人物、事件、文化、制度等如数家珍,又能在老外面前自豪地讲述自己祖辈们的故事,这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素质够高了吧!

历史课采用双语教学还有一个好处:有助于学生学好英语。“文史哲不分家”。学生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许多有关历史的文章,如描述古代、近现代的科技、经济、文艺的文章。如果历史课已在坚持双语教学,并且行之有效了,那么同学们在学好历史的同时会感到英语多么简单。当他们在考试中迎战阅读理解题型时,丰富的历史背景知识会使他们对自己的语感以及判断更有信心。例如,一篇阅读理解里有一道题目要求猜“PLANE”的意思,通过上下文的联系还无法判断,唯一的线索是文中提到了“PLANE”处于18世纪。我们知道飞机是20世纪初才发明的,所以这里的“PLANE”就不是飞机,而是刨子。这样,英语老师会大力支持我们上好历史课的。

让我们来讨论实践的可能性。既然双语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那么应该如何来操作?它对中学历史老师提出了什么要求?

完整地用英语从头到尾讲一节历史课恐怕只有少数老师能做到,也只有少数学生能听懂。一切都只能循序渐进。我认为现阶段历史课的双语教学可以这样入手:先把一些能反映历史学科特点的英语词汇教给学生。

一、时间表达。像in the late 20th century,in1984,in1980s,not until 1500,before1787,over the past 10 years等等,经常在描述历史事件的开头出现。

二、历史人名。Napoleon、Willington、Washington、Confucius、Shakespeare„(拿破仑、威灵顿、华盛顿、孔子、莎士比亚„„)让同学们再一次着迷。

三、历史地点。例如Norway、Middle East、the Strait of Malacca、Berlin、Saigon„(挪威、中东、马六甲海峡、柏林、西贡„„)

四、历史朝代。像Qin Dynasty、Qing Dynasty、Middle Age„(秦朝、清朝、中世纪„„)

五、因果关系。cause、because、because of、lead to、date back、result in、end up „„是我们理解历史的重要关联词。

除了教给学生以上五个方面的英语词汇外,还应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英语会话能力来完成一些活动。如在人教版初中第三册第二课中,学生可以在老师的组织下扮演荷兰殖民者投降时与郑成功的对话——

荷兰殖民者:General Zheng,could we stay in Taiwan?We can give you money or goods„

郑成功:Taiwan is an inalienable part of China.We don’t want to fight.You must get out of here now„

当学生沉浸其中时,已忘了这是历史课还是英语课。不知不觉中,他们对英语、对历史的感悟力、表达力已在提升。

为了上好课,历史老师应尽量争取英语老师的支持,得到自己想要的帮助。例如鼓励学生用学到的历史知识在英语课堂上展现出来;遇到有关历史内容的英语生词时要多问老师,在历史课堂上用英语对话和讲述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教师本身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必须得到加强,否则无法把双语教学进行下去。我们历史教师可以多向英语老师请教;多上有关history主题的网站,找一些合适的能较快提高自己英语水平的书籍来学习,平时注意积累,多翻阅英语文献,特别是和历史、时事有关的英语文章、报刊、杂志和网页,以收集资料。要有勇气与学生一同站到起跑线上,敢于用英语与他们交流,提高他们,也提高自己。这样,历史教师既要刻苦钻研专业,又要勇攀学习英语的高峰,要求是很高的。要想有所作为,就得有心理准备,要付出多倍的努力。当某一天,老师和他的学生惊奇地发现,运用起英语来竟然是那么顺畅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远远超越了上述的初步做法,因为这个时候,中、英双语教学已经水到渠成,丰收的果实就挂在不远的枝头。

我们多么希望学生在学习中能充分体会到双语教学给他带来的益处,去超越教材,挣脱教材对他的束缚,真正学有所成;多么希望他的历史成绩和英语学习双丰收;多么乐意看到他能用英语向不同肤色的人们描述我们伟大祖国成长的历程„„

篇2:历史课双语教学浅见

[摘要]提出了在“机械原理”这门专业基础课中开展双语教学时会出现的教学模式、师资水平、学生英语强化和教材选用等相关问题,并指出了处理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为开展“机械原理”双语教学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机械原理 专业基础课 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迎接入世后的挑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1]。为此我校近几年也提出了大力开展“双语”教学的口号,并拟定笔者所教的“机械原理”课程将在下学期进行双语教学。接到任务后,笔者经过了多方面的调研,有以下一些体会与大家一同分享。

双语教学的模式选择问题。目前教育界将双语教学模式分为三种[2]:即沉浸型双语教学――课堂上全部使用外文教育;过渡型双语教学――课堂上开始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学生熟悉了语言环境后逐步过渡到以外语为主,母语为辅的教学方式;综合型双语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如果难度小,用沉浸型教学,否则用过渡型教学,后面还结合一些多媒体来授课。以上三种模式都有老师们采用过,他们反映所采用的授课方式不同,则所取得的成效也是不同的。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通过与诸位双语教师的面谈及他们的最终考核效果分析,本人觉得自己比较偏重于综合型双语教学的方式。这也是结合“机械原理”这门课的性质来决定的。因为“机械原理”这门课是学生们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兼有专业课与基础课的一些特点,所以若在基础内容上采用以外语为主来授课,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而在偏专业的部分章节内容上如:三大机构传动的原理、设计上则采用以母语为主来授课,这样可以更好帮助同学们理解相关专业内容。

教师水平问题。由于专业课教师并非英语专业毕业,听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均较差,达不到双语教学的要求。另外,双语教学刚刚试行,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笔者在通过与诸位授课教师的交流中深深感受到:虽然他们熟悉专业知识,也知道专业知识的一些英语表达方式,但如何用英语表达出来,如何让学生们很快接受还有很大困难。

针对这种问题笔者认为,学校的管理部门应该做一些工作来解决这一难题。①学校可以开设双语课和教师口语加强训练班(由外教来授课);②从长远看,学校还要采取“送出去”的方法,即将部分教师送出国外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国外相关课程的授课方法;③如果条件许可,学校还可以采用“引进来”的办法,引进一些留学归国人员担任课程的双语教学,同时这些留学归国人员还可以帮助未出去的教师们进行双语教学工作。

学生英语强化问题。双语教学不等于外语教学,它对学生的外语水平及理解能力要求很高,所以授课时要求同学们精力集中,反应迅速。如果同学能跟上老师的思路,则双语学习效果很好,否则,同学们往往消极怠工,甚至影响他们对该课程的兴趣,进而导致放弃学习,那就不是我们双语教学所希望的了。

针对上述问题,多数学校一般都是采用了学生选修方式,组小班开展“机械原理”的双语教学工作。因为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因材施教,老师们普遍反映以选修方式比必修方式的效果好。若强求全体同学参加,对一些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是很大负担,这样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另外采用小班授课,老师们也更能与每位同学沟通、交流,对提高教学效果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只是在组建小班选用学生时,应注意学生的英语听力与阅读水平。

教材选用问题。教材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双语教学的教材的选用尤其要慎重对待。若引进原版英文教材成本太高,学生较难接受;若仅仅在国内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翻译,学生认为意义并不大[3-4]。另外原版教材内容体系与国内的专业教材体系有所不同,就双语教学的初期,老师们反映原版教材的内容还是不合适我们的同学们,因为我国国内目前开设的双语课多半还是采用半英语半汉语的方式来授课,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们通过英语获取先进的专业知识。如果要引进原版英文教材,可以考虑适当降低学习难度的方法来进行。经过前期调研,多数学校在“机械原理”双语课中采用的是国内学者编写的英文教材,此方案容易让学生们接受。因为国内学者编写的英文教材内容与中文版机原教材内容一致,若学生们阅读中遇到问题时,还可通过查阅中文版的教材来解决。

上述提到“机械原理”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四大问题及具体解决办法,但实际上有待于解决的问题还有许多。诸如:双语教学工作量问题、双语教学方法问题、双语教学多媒体制作问题等等。要达到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笔者认为机械原理课程的双语教学一定要考虑本校实情,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进行积极实践与探索,师生齐心协力,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目标奋进。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品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20060243);长江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机械原理”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Y07026)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

参考文献:

篇3:初中历史学科中美育教学法之浅见

关键词:历史,美育,寓教于乐,以情动情

历史学科美育, 就是通过历史学科教育活动进行美的教育, 教育学生怎样感知、理解、鉴赏、评价、进行美的创造;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但纵观当前历史学科的美育尚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一些教师对历史学科美育的重视不足、对美育和智育、德育在塑造人的灵魂上的区别与联系认识比较模糊、美学理论的缺失或不系统, 在具体实施中方法欠得当等诸多方面。笔者在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历史学科中美育的一些方法, 现总结出来, 和诸位同仁商榷。

历史教学中的美育强调形象的生动性和感情的丰富性, 以把学生置于审美主体的地位上, 历史教学中美育的言传口授是审美化的: 教学语言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和多角色化, 教师带着切身感受作感性描摹等, 能够创造特定的教学情境, 积极调动学生的感性经验以联想想象活动。因此, 教学中运用正确的方法, 定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创设氛围, 启发诱导

在历史学科中创造美的氛围不是抽象的, 作为教学的主导,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创造美的氛围第一要义。语言美是中介, 教师要有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要对教材透辟的理解, 并做到“辞以情发”, 而不故作姿态。教学中, 教师或娓娓道来, 或抑扬顿挫, 都应是情不自禁、油然而生。

由于学生是真正的审美主体, 因而不能有任何支配式和强制性的手段, 而应采取启发性和诱导性的方法。教学中, 教师应打破训导与听从、灌输与接受的关系, 要以对象美的表现吸引学生,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影响受教者的感觉和情绪, 唤起受教者内在的审美需要, 从而把受教者的心态转化为自觉参与审美活动的积极心态。

二、披文入情, 以情动情

历史教学中, 没有形象和情感, 就没有审美教育。故教师要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披文”, 就是注重形象的再现, 其目的是“入情”。“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高尚情操, 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情感熏陶。基于此,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突出美育的形象性, 让学生形成审美知觉, 获得感官愉悦的美感, 然后引导学生激发感情, 进入意境, 让学生形成审美意象。值得强调的是, “披文入情”要选准切入口, 即“文眼”, 也就是文中的动情显神之语, 以此为契机, 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力。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实际、生活知识, 进行加工、重新整合, 去丰富、体验、补充文中的形象, 这样学生才能进入“无我之境”。

在教学中, 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感情并携带自己的感情来濡染打动学生, 让学生对教材有深入的情感体验和共鸣, 即以情动情。教师不仅要因“材”施教, 而且还要注意因“才”施教, 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情感的共性, 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动情区, 这样学生方能以美感的充分实现带来感情的净化和升华。

三、寓教于乐, 学习迁移

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学生“乐知”, 方能达到美育塑造灵魂的目的。美育以组织和开展特定的审美活动为其基本过程, 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和保持审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进而取得美育的成效, 教师就应避免理性化的说教和“填鸭式”的灌输, 而采取寓教于乐的施教方法, 让学生在“乐”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美的熏陶。幽默诙谐的语言、融入感情的表演、和谐融洽的互动等都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乐”。值得注意的是, 无聊的俏皮话、随意夸张的肢体语言、粗俗卑劣的野史段子等, 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哗众取乐, 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愉悦, 因为美育中的寓教于乐之“乐”, 不是外加的庸俗的东西。

另外, 教师还要让学生的“乐”贯穿始终, 在审美之初, 要尽可能地通过美的形象唤起学生对美的喜爱之情, 并不时得到自由创造的快乐。

在历史学科中实施美育要和其它学科联系起来。历史教师可以和同级部的美术、音乐等教师协作学习, 让历史图画或历史歌曲等艺术美育引起学生的直观效应、让优美的旋律引发学生情感的律动, 从而使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 在类似的情境中产生类似的情感。古人云: “水至清则无鱼”。如果历史学科的美育不和其它学科联系起来, 那么给予学生的美感过于单纯, 培养的审美素质必然脆弱。

四、三位一体, 注重联系

在历史教学中, 相信大多数教师都注重智力的开发, 重视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同时, 很多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注重了德育的渗透, 但却不自觉地在历史学科中忽视了美育, 这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确历史学科中美育和智育、德育在塑造人的灵魂上的区别与联系, 甚至有少数教师把美育和德育等同起来, 混为一谈。朱光潜先生认为“真关于知, 善关于意, 美关于情。” ( 《谈美感教育》) 由此可知, 智育追求认知的真, 偏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智力的开发, 作用于人的知, 使之能辨真伪; 德育追求伦理的善, 侧重思想道德原则对受教者的规范, 作用于人的意, 使之能趋善避恶; 美育追求心灵的美, 侧重以审美活动陶冶人的感情, 通过培养人的审美素质, 达到心灵的完善与和谐。

美育可以弥补智育、德育之不足, 从而使人的感性和理性都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 美育给受教者以情绪的感染和情感的打动, 能使其感情得到熏陶与升华。如果说智育和德育侧重于培养人的社会意识, 塑造社会人格的话, 那么美育侧重于发展人的个性, 它弥补了智育和德育欠缺的一面, 培养出既有自我个性又有社会共性的健全人格。

最近,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明确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 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 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 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因此, 我在教学中, 针对有些学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 遭受挫折和失败, 内心产生了痛苦, 并由此铁刃钝卷、一蹶不振, 甚至痴迷上网, 早恋斗殴、厌学逃学等现象, 结合历史教材进行美育, 注重张扬他们的理想, 为他们展现令人陶醉、迷恋和神往的审美佳境, 让他们内心感情上升到对美的向往, 解决他们内心世界中感性与理性、个性与共性、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释放他们精神内心压力, 经过我的努力, 现在他们认识到了历史美学的重要性, 初步树立个人梦与祖国梦的有机联系, 思想道德也上升到一个高的层面。

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故历史教学中不能把美育游离于智育、德育之外。因此, 我在历史学科中实施美育, 是以美启真而开发智力; 以美储善而完善道德。注重它们三位一体, 相辅相成,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关系。

篇4:历史地图教学之浅见

一、结合不同历史阶段相同方面的地图,加深对历史知识线索或专题的理解

例如,比较《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等图可以看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辟通商口岸的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地区,从沿海到长江中下游,直至西南内地。总的来说就是步步深入。把以上信息放到当时中国的大背景中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始于东南沿海),大量的商品输入一方面造成白银外流,给中国带来灾难;另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始于沿海)创造了条件,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能形成一个直观的映像,有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二、历史地图的教学应包括将历史地名和现代地名对照

如北京城的名称的沿革:战国时期燕国的蓟;金朝的1153年迁至此改燕京为中都;元朝1172年定都于此称之为大都;明朝前期明成祖迁都北京称之为京师;清朝1644年入关之后北京又成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都城名为京师。2008年北京奥运的成功使这个城市又一次成为世界的焦点。以城市命题的知识点,在模拟考中不断出现。近几年的高考也不会回避这一点。再如,战国时期越国都城是今天的浙江绍兴,唐朝秘色瓷的越窑,鲁迅的故乡都是这。唐朝最知名造船中心是洪州,他与近代史上打响武装反抗国名党反对派第一枪的南昌是一个地方。这些都需要注意。

三、增强读图能力的好方法

除了教学时要灵活运用历史地图册外,课后对历史填充图册的运用也相当重要。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将学过的知识掌握并运用,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填充图册的运用便必不可少。填图练习,不仅是对教学效果信息的反馈,更能让学生走进历史,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将教科书、地图册相关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整理,展开想象的翅膀,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时代。

绘图是读图过程中,“动手操作环节”,而在教学中往往被忽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导、帮助学生自己动手绘图,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历史技能。毫无疑问,这样的巩固练习,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更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

四、历史地图教学要加强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

2008年“神舟七号”于酒泉发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文综切入点。

历史地图是地理在历史中的最直接的体现,同时地理环境构成了人类历史的舞台,利用历史地图从历史知识出发,寻找与地理、政治学科的结合点、发散点、整合点,培养学生进行学科间知识综合的能力。例如:古代丝绸之路图,从图中挖掘出了西汉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繁荣,成为中西交通大动脉。而唐宋后,该商路主要地位日益下降,直至衰落。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历史进行分析,因素是多方面的。历史的因素有:北方长期战乱,造成了社会生产的巨大破坏,导致北民南迁;全国政治、经济中心从西汉到元朝逐渐东移、南移;隋唐后,海上贸易的迅速发展取代了传统的陆路交通等。同时,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其衰落的地理因素:丝绸之路繁荣期,塔里木盆地人口众多,不合理的垦殖,植被减少,致使土地沙化;加上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加速了土地沙化,从而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从政治的角度分析,政治因素:主要表现在政治对立、民族矛盾乃至战争,特别是宋王朝先后与北方的辽、西夏、金处于敌对的形势,影响了丝绸之路的中西交往,几度中断,以至衰落。

篇5:历史课双语教学浅见

【摘要】本文将从构建历史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用联想法学习历史、注重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三个方面来谈关于做好基础年级与高三历史教学衔接,缩短高三历史教学与高考的距离,扭转两段脱节现象的问题。并阐述基础年级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原因,以期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基础年级与高三历史教学的衔接工作,确保教学质量.

【关键词】基础年级;高三年级;历史教学;阶段性衔接

近年来,历史学科在教学环节上的不合理设置,使基础年级学生知识体系欠缺和能力培养不足,导致基础年级与高三历史教学的脱节与断层。学生忽视知识的全面掌握,淡化了能力培养,一些学生动口不会总结,动手不能分析,动笔不会叙述,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不能作简要评价,只会识记现成的结论, 学习方法机械,知识不扎实。这样的基础无法适应高三复习的要求。而目前高考则属于选拔性考试,对学生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基础年级的学习没有打下相当坚实的基础,使两个阶段明显断层,造成基础年级历史教学精力和时间的巨大浪费 ,而高三学习则特别紧张,我校这种状况尤其明显,高一抓会考,高二把文科班的历史课课时压缩到一周2课时,让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数、理、化、生的会考中,并且现实中人们重理轻文的观念导致文科生源差,这样选择文科的有不少是在“混科”。让高三这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忙于收拾前一阶段,冲刺后一阶段,负担之重,可以想见。针对历史教学这一现状,本人想就关于如何做好基础年级与高三历史教学衔接谈些自己的看法,望同仁指正。

高一历史教学是一个打基础培养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历史教学对历史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很重要。这一时期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从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的一个转型时期。高一历史又实行开卷考试,这让学生从心理上不重视历史知识的积累。再加上大部分学生重理轻文观念比较浓厚,这一现状对高中历史教学非常不利。为克服高中历史教学的这些弱势。我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理性认知兴趣。我们都清楚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产生兴趣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直观形象引起的感性认知兴趣,一种是由事物之间联系引起的理性认知兴趣。高中生的认知状态,应属于后一种,这就要求老师要多角度,多方法培养学生的理性认知感。在讲历史现象时要纵横联系总结规律,认识现象的本质。比如我在讲述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时,为了给学生讲清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把中国奴隶社会的产生、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的产生、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发展。给学生列出来让学生自己比较,从中认识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有一个初级阶段,并且初级阶段都经历了很长时间。最后总结出一个历史规律,任何社会都有一个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也不例外。为了讲清楚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我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和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从理论指导思想、法制建设、经济状况、人民生活水平等多方面比较,最后从史实中得出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而现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还没充分的体现出来是因为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让大家坚信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不仅让学生形成理性的认知,同时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为了更好地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及重视程度,同时也为了让历史课能避免很多人所认为的“枯燥”,我们老师要一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授课艺术和组织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多读书、读好书。要让学生喜欢历史,老师的学识和个人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要有一桶水,在教学中自己要全方面的积累,在积累中求得升华。在积累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和细心,不能急功近利,为利而为。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对待积累过程中的淡薄,潜心致学。以待升华。但教学是一个相互相长的过程,光有老师的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不够的。还要注重教学中的“主体”学生。一个成功的老师不仅自身素质要有突破,同时如何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

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高三学生学法指导尤为重要,高三毕业复习的时间是很短的,怎样合理、科学的.利用这有限的时间进行教学与复习是很重要的,那么学法指导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对高三学生学法指导的培养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同时老师也要有耐心,肯付出,因为学法指导的起步非常困难,并且要贯穿始终。为缩短高三历史教学与高考的距离,扭转两头脱节现象,我认为在阶段教学中需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构建历史知识结构

第一:培养学生构建每课知识结构表的能力,每节课讲述完后让学生列每节课的知识框架,注重历史框架的构建,形成科学的有层次的符合教材要求的历史知识网络。这一个过程在课堂上不一定能完成,这就要求老师利用课外时间指导学生完成,针对我们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这一现状,老师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督促学生完成,争取做到100%的学生都动手去做,这一个过程对老师是一个考验,老师一定要有恒心和毅力,别怕麻烦. 第二:一个单元学完后指导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结构,提高把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能力.作好单元划分,根据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线索;通过对单元内容准确、合理、全面的分析归纳,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根据单元间知识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上这两个层次的知识结构的构建过程也是让学生理顺思路的过程,这一过程如果完成的较好,后面的教学就会轻松好多。所以我们老师别图快,要耐心去指导、监督学生完成,给学生传授打开信息的钥匙。

2.培养学生用联想法学习历史

俗话说学习的过程就是把书从厚读薄、再从薄读厚的过程,所谓把书从厚读薄就是读出书的核心和精髓,所谓从薄读厚就是由核心内容联系出旁枝内容,后者在学习中如果广泛使用收到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我在高三进入第二轮复习时,要求学生首先背熟五本书的目录,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一任务.学生背熟目录后带着学生利用目录这一个纲每天去联想课本内容并且复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意识不到联想学习的重要性,这就要求老师带着学生去掌握这一学习方法,老师要花大量的课外时间把这一工作落到实处,等学生习惯和喜欢这一方法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2003年我带高三时,让学生用三天时间把中国古代史的目录背熟,用听写、复述的方式争取让每个学生完成这一工作,背熟后反复问他们,然后把学生分成五批,一批十到十二人坐在一起,大家共同展开联想,互相补充,一周每批最少三次(午休和下午放学后完成)并且这三次重复同一个目录,目的是让他们心中有书,我把它又叫再现历史过程。 这一过程用一个月时间把学习要领传授给学生,剩下的几本书让学生自己去完成。

如上所述,基础年级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理性认识兴趣,兴趣是学习动力的源泉。想办法让基础年级的学生有兴趣去看、学历史,为高三历史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扎实的基础。在高三历史教学中重在做好基础年级与高三历史教学的衔接工作,同时还要充分重视学法指导的实效性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只有这样历史教学才能真正收到实效,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 如何写历史教学论文

★ 厦门网盟年会邀请函参考

★ 作文 遨游?历史之海

★ 关于历史教学的论文

★ 有关历史教学的论文

篇6:双语教育中汉语学习的一点浅见

双语教育是全球化时代人类和谐发展的需要。作为我国民族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双语教育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跨文化性。

在双语教育过程中, 学生很容易信服于老师的权威性, 很被动地接受知识, 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 要想提高汉语成绩, 必须解放心灵, 在汉语教学中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教师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什么是学习?

双语教育本质上就是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艺术, 不仅是从书本上, 更是从生活的全部运动中学习。罗杰斯 (C.R Rogers) 认为, 学习是个人潜能、人格和自我的充分发展, 是一种感性与理性、身体与心灵交融汇聚的全面的活动, 是学习者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行安排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情境的一种自主自决、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 也不是教学生怎样学, 而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手段, 由学生自己决定怎样学习。具体来讲, 就是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的环境,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安排适当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材料, 并帮助学生发现所学知识的个人意义, 营造并维持能促进学习的心理氛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 (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 。关于学习方法,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也就是说, 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 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这种思想对对外汉语教学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学习很重要, 一个停止了学习的大脑将变得呆板, 就像是被拴在柱子上的动物, 只能在绳子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这是世界著名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对学习的看法。而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 主要出于以下三种情况:为完成学业, 为专业深造打基础做铺垫, 为更好更方便地工作和生活。

汉语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根本目标应该是具备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从言语的角度来说, 就是说出的话语合乎汉语语法, 能够达到用汉语交际的目的, 言语得体, 切合汉文化的实际内涵, 符合汉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具体来讲, 就是语音语调基本准确、语法上能够生成足够多的符合规范的句子、正确理解和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意志、具有一定的读写能力并且可以运用一些语用策略, 有能力去学习相对应的中国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母语非汉语的学生使用汉语进行跨文化言语交际的能力。汉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少数民族学生可以通过体验当代中国汉族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思想感情, 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最终跨越文化障碍。

对学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 掌握汉语的标志是学会用汉语思维。具体表现为: (1) 对外界刺激和内部需要自然地用汉语产生合适的反应; (2) 不假思索立即领会用汉语生成的话语的含义。这种能力, 以熟练掌握汉语的语言要素为基础, 但绝不只是依靠反复的机械训练便可获得的, 它来源于真实的言语实践。因为在使用汉语的时候只有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言语对象 (主题) 上, 对语言体系毫无意识, 才能真正实现用汉语思维。

要想学会用汉语思维, 深入领会汉文化的深厚底蕴, 只有两字真言———“体验”。

双语语教育不仅是要学习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让汉语思维觉醒。学会去观察和理解中国人的生存、生活、工作的方式, 是唤醒汉语思维的开始。西方高等教育、终身学习和职业培训领域大名鼎鼎的体验学习专家大卫·库伯 (David A.Kolb) 认为, 一切学习皆源于体验。学习是“一个起源于体验并在体验下不断修正并获得观念的连续过程”。这种体验学习理论 (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ory) 源自于杜威的“经验学习”、“做中学”与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 包括具体体验 (concrete experience) 、反思观察 (reflective observation) 、抽象概括 (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 、行动应用 (active experimentation) 四个环节, 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化的学习。它关注学习的过程, 以体验为基础, 在辩证的对立方式中解决冲突, 在个体与环境间连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而获得并创造知识, 是一个适应世界的过程。

我们可以将这种理论借鉴到汉语学习中来。体验涉及看和听, 它包含着巨大的能量。“看”永远是此刻的事情。如果你说“我已经看过了”, 然后带着你从“看过”里所学到的东西以及关于那个“看过”的记忆去看现在的话, 那么, 你的眼睛可能就会被过去的记忆所遮蔽。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汉语也是, 人的思维模式同样也在改变。“听”, 我们不仅要用耳朵听, 也要对语气、嗓音、词汇隐含的意思保持敏感, 不带干扰地去听, 立即捕获声音的深度。“看”和“听”都是一件非常复杂而又简单的事情, 绝对不能带着自我的阴影。在体验到一定程度后, 可以对一些汉语现象进行反思观察, 简单地说, 就是对比, 然后总结概括, 将这种汉语现象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充实自己的文化积淀, 以便更好地形成汉语思维模式。在了解到相当多的文化内涵后, 学习者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将之应用。然后在行动应用中继续体验 (“看”和“听”) 、对比、总结、概括、内化、应用, 如此良性循环。在这个过程中, , 学习者一定要有充裕的自由时间和空间去体验汉语汉文化、中国人的思维模式, 不要预设结果, 学生要有独立学习的能力, 积极主动地去参与, 在广阔的知识范畴和社会生活中, 通过各种手段去和文化内涵进行亲密接触, 其中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交流。只有交流才能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时可以倾听汉人的看法, 还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 从而在交流中得出一个相对客观的结论, 一次完美的交流甚至可以囊括体验学习的整个过程和所有环节。

总之, 要想学好汉语, 必须用汉语思维;要想用汉语思维, 必须了解汉文化;要想了解汉文化, 体验式汉语是最好的方法。放空自己, 解放心灵, 才能在头脑中放入更多的东西, 才能更加自如地使用汉语。

摘要:我国民族教育中的双语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跨文化性, 要想学好汉语, 必须学习汉文化, 理解汉人思维。只有解放心灵, 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才能更好地掌握汉语。

关键词:双语教育,跨文化性,汉语学习

参考文献

[1]赵成平, 黄萍.双语教学大突破——技能与方法[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4.

[2]曹丽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教学[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0.

[3]仇新奕.目的语环境优势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新思路[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0.

[4]孙东方.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演变——中国东北地区达斡尔族民族教育田野个案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10.

篇7:初中历史趣味教学之浅见

关键词:初中历史;趣味;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316-01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歌德曾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从新课的导入入手,善于利用多种教学策略,和谐师生关系,创设教学情境,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全方位的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教学见解:

一、注重新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事实也是如此,如果教师能在教学的一开始时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快乐自主地参与学习,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初中历史趣味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充分的根据学生的爱好、性格等各方面特点,结合教学需要,挖掘教学中存在的趣味因素,精心准备,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导入新课,争取在教学的一开始时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变“苦学”为“乐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讲授《五四爱国运动》这一内容时,历史老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家都知道5月1日是劳动节,那么有谁知道5月4日是什么节日吗?”如果有学生回答“是青年节”,老师可以继续提出问题:“那么有谁知道五四青年节的来历呢?”如果没有学生回答,老师可以自己宣布答案,然后再提出问题。学生一听到便开始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兴趣大增,有效的为后继教学打下了兴趣基础。这样,通过有效的新课引入,在有效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二、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初中历史教学都深受传统教学的模式的影响,教学效率一直提不高。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教学中,一部分教师依然还是沿用传统“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当成听众,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无法弯下腰来与学生交流、探讨,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限制了师生关系的发展,限制了课堂教学的活跃性发挥,不利于师生有效的交流沟通,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得不到提高。古人云:“亲其师,信其教,乐其道。”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过:“教育的艺术,就是要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和谐的师生关系,制约着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影响着教育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课程改革的今天,在我们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有效的通过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我们还应不断的更新教学思想,转变教学模式,放下传统高高在上的架子,敢于弯下身来和学生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三、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起于思,源于疑,问题是学习的伊始,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关键,是有效帮助学生学好历史的重中之重。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的面前一旦出现问题,他们的认识心理和情性心理便会活跃起来。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如实的根据教材特点,教学内容,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渲染气氛,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情绪高涨,兴趣倍增。例如,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时,在课堂上展示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模型和电灯、手机、笔记本等实物,。然后让学生看书、讨论、归类,并指出这些物品分别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此外,各次科技革命还有哪些成果,让学生一一列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了,学习动机随之形成,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这样,通过各种问题情境的引导,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立即展开积极的讨论,在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效率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理论认为:活动不仅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也是人的发展的必要方式。就初中历史教学而言,课堂的教学是基础,课外的实践活动是补充,是提高。教学中,我们教师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组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拓学生视野,强化学生知识,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举办历史故事会、编演历史剧、知识竞赛、编辑历史小报、动手制作教具、举办历史文物展览、参观历史遗址等活动。例如,在教学一些剧情类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历史知识,让学生表演历史剧,学生置身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去体查认识历史,从而阐述自己的见解,以达到深入掌握历史知识的目的。这样,有效的课外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更是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稳定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总结: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初中历史兴趣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还有许多许多,以上只是笔者的几点浅见,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认真总结,不断的探究创新,定能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徐光寿.论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科学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

上一篇:怎样办理公证书的认证下一篇:茑萝开花啦周记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