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实践

2024-04-16

历史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实践(精选6篇)

篇1:历史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实践

历史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实践

延安初级中学 崔旦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及上海向国际大都市迈进步伐的加快,双语教学正在成为不少学校新的教学手段。作为一名一线的初中历史教师,不仅听过有关专家学者对双语教学的报告,也学习过一些关于双语教学的文章,并到国外进行过短期培训,也正在进行一些双语历史教学的实践。在此希望通过此文,与更多的同行进行交流,不断探索双语历史教学之路。

一、双语历史教学的目的

双语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用英语来讲述历史,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并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学会历史常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英语表达,并达到能用英语来评价历史事件与人物,还可利用所学知识来浏览英语的原版历史文献,从而达到在初中价段,较好地掌握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的期望目标。

而在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个令人更为惊喜的目的,即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什么双语教学会达到这样的目的呢?因为在初中进行双语教学,主要面对的是初三学生,他们学业负担加重,因此大多数学生在乎的只是要参加中考的学科,而用英语进行授课,是既学习了历史,也提高了英语水平,两者兼顾,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走一条循序渐进的双语历史教学之路 双语教学,即“Bilingual teaching”,它的原意是在课堂上全部用第二语言来授课的教学模式,这在国外已很流行。但是,在初中阶段要完全使有用第二语言,即英语来授课是不很现实的,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历史课题都适合用双语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上海市教委提出的“积极实验,稳妥推进,分步开展,分层要求”推进策略是很切合目前的实际,这一策略具体的做法是“先易后难,先低后高,先辅后主,先理后文”,也就是说,并非是去追究一节课,用了百分之几的英语,才算是双语教学,而是通过积极的实验,在课堂上逐步过渡,逐渐渗透,从而达到以英语为主体的双语教学,开创一条结合学生的特点,走循序渐进的双语教学之路,这或许才是目前最容易起步而又逐渐发挥作用的主要双语教学方法之一。

三、选编双语历史教学教材 开展双语历史教学目前最缺乏的便是教材,国内尚未有正式出版且适合初中学生学习双语历史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对所教的历史内容进行遴选,从而选编适合学生的双语教材。笔者认为,最合适讲授的是世界史部分,特别是使用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国家,历史文献资料很丰富,参考的内容也很多。而现行的世界史教材也都是经过国内史学专家编译而成的。这些教材的原始著作基本上都是用英语编写的,因此,针对世界史的内容,使用双语教学是切实可行的。当然,中国史也不是完全不适合双语教学,如四大发明等的科技史,帝国主义的侵华史,都可以进行双语教学。

那么,如何去选编合适的教材,才能既适合初中学生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助与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呢?

首先,要以原版教材为蓝本,在此基础上组织历史双语教学基本材料。笔者在准备初中历史双语教学时,就首先重点参考了《Western Civilization》、《World History》、《The Modern World Since 1800》等原版书籍,掌握最为准确的英语素材,特别对初中历史教材中涉及到的有关历史名称、人名、地名等关键部分进行摘录,选用有关历史图片、图表,以保持英语教学尽可能“原汁原味”,同时对部分章节进行了改编,以适合初中学生阅读和理解。

其次,要以现有的初中历史教材为主干,收集可参考的资料。这里有一条很好的途径,可供大家参考,那就是对中学阶段的英语教材和阅读材料,进行有目的的收集,将有关历史学科的内容进行汇编。这样就发现,有许多的文章都可参考,从古代史到现代史都有涉及,如: 原始人的生活,埃及的金字塔,马拉松,伽利略,哥伦布,麦哲伦,史蒂芬逊,瓦特,华盛顿,富兰克林,林肯与南北战争,拿破仑,马克思,爱迪生,莱特兄弟,爱因斯坦等等。当然,这些材料大多是关于历史人物的,关于历史事件的较少,但至少也给我们历史老师提供了信息,即教授哪些内容是适合中学生理解和掌握的。

第三,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利用国外资料提供了便利,特别是国外许多国家政府专门为少年儿童了解本国历史制作了专门材料,并在专门网站上进行发布,不仅提供的资料丰富,而且比较符合青少年和外国学生了解该国历史。例如美国联邦政府就专为不同年龄学生了解美国历史开设了网站,即使对同一历史题材的介绍也是由浅入深,对于我们开展历史双语教学具有一定启发。有关网站可以通过网络检索方式进行寻找,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在编写教材或教案的时候,并非是完全的照搬原版的资料,或完全按照中文版教材进行“汉译英”,而是要根据学生特点和英语思维的习惯,将历史在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中与通俗易懂、生僻词少的英语整合起来。

选编教材的过程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要完整地备一节双语历史课,难度很大。因此,迫切希望有关部门能为我们提供英语非母语国家的教材,如香港和新加坡等地的新版教材,为我们进行双语历史教学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

四、双语历史教学的实践

(一)英语渗透型的教学模式

在这个价段中,教师只是对某些历史事件、人物、地点等进行英语的标识。如在讲授世界古代史第一章第一节时,笔者就是这样展开的:

T: Which is the longest river in the world? S: The Nile.T: Where is it? S: In Egypt.T: Yes.It’s in Egypt,in Africa.Can you tell me what is the famous building in ancinet Egypt? S: 金字塔

T: Very good.金字塔in English is pyramid.这样,学生的兴趣很高昂,而且也迅速地将金字塔pyramid,这个单词记在了脑海里。随后,我又用高中英语老教材中关于金字塔的建造,选择了一部分学生能听懂的部分进行了英语介绍,使学生们自然地进入到了双语历史的学习气氛中。这样,在后来的历史教学中,就慢慢渗透了更多的历史词汇,如: mummy(木乃伊),the Cape of Good Hope(好望角),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工业革命)等历史词汇,活跃了历史课的课堂气氛,也使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二)英语主体型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英语的比例占了大部分,因此,学生在课前要进行适当的预习,使得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英语讲课,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并用英语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的过程,比较流畅和自然。如在讲授《American Civil War》时,学生就根据书中的地下铁路(The Undergroud Railroad)的内容,事先编排了英语小品,对林肯的生平(英语版)也做了课前的收集,这样,我在课堂上引用“A house divided against itself cannot stand.I believe this government cannot endure permanently half-slave and half-free.I don’t believe the Union to be dissolved-I don’t expect the house to fall-but I do expect it will cease to be divided.It will become all one things or all the other.”这段话,学生就能很好的理解。最后,学生还能根据所讲述的内容,用英语简单地评价了林肯,如: He saved the Union.Without Lincoln,American history might have been re-written.If the United States had been divided into two countries,there would have been little chance for it to become what it is now.He was regarded as a national hero。

同时,在以英语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还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播放一些著名的英语原版影片,如结合美国南北战争,可播放《乱世佳人》、《汤姆叔叔的小屋》片段;结合美国独立战争,可播放《爱国者》片段;结合二战,可播放《伦敦上空的鹰》、《珍珠港》、《静静的顿河》、《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片段,来丰富课堂教学,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以上仅仅是笔者在双语历史教学领域中的一些尝试,还有许多的问题和困惑,有待于进一步的解决。如: 如何设计英语的课后练习,来考察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如何命题,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等。因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期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永远也不能培养起学生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因此,笔者深深感到教师本身要有更多的学习研究机会,交换教学信息,探讨教学方法,达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的目的,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参考书籍:

1、陈安富主编《中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林崇德主编《历史地理教学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篇2:历史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实践

双语教学是国内新兴的教学方式,也成为近几年比较热门的话题。其实,双语现象,早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在告别时很多人都习惯用“BYE-BYE”,表示感谢用“THANK YOU”,抱歉用“SORRY”,表达爱意的时候用“I LOVE YOU!”,近来表示喜悦兴奋更多人喜欢用“YEAH!”„„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使用两种语言。有时觉得这样比较时尚,而有时由于场合、气氛用第二语言更适合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想法。于是很自然的母语被替换了。

所以双语课在中国并不是冷门它只是英语课学习的衍生或延伸,是随着与国外语言教育的比较和对语言教育的思考而发展起来的新的语言教育方式。就英语学习者来说 Bilingual(双语)是英语学习的最高层次。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很容易理解,人类在刚出现语言的时候是用声音或一些简单的符号并辅以肢体动作来表达,而绝对不是靠互相写字来表达。那么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也决不能仅仅刻意的在情节单一的传统英语课中解决。我们需要为学生创设更多的空间和环境来学习语言。于是双语教学应运而生。一.我国双语教学现状

大家都已熟知“双语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源于加拿大、新加坡等一些移民国家或多民族国家。由于同一国家中存在多个民族。为了保持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以及社会的稳定,就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因此,基于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多元文化的和平共存及社会的稳定,“双语教育”甚至“多语教育”的出现是必然而又必要的。

我国有56个民族,但是我们更需要接触引进世界上先进的科技和文化。所以英语作为世界最通用的语言成了首选。由于现阶段我国语言环境的特点和开放程度,我们采用“双语教学”的提法。因为目前最主要的出发点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双语教学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开展双语教学试验的学校,几乎都首先从音乐、体育、美术等副学科或选修课开始,这里除了师资、教材等具体问题外,恐怕还有一个难言之隐,就是双语教学的开展,还要有中考、高考选拔制度的配合问题。哪个校长也不敢拿自己学校的升学率做试验。目前高考中还没有双语教学内容的体现。因此,双语教学的推广和应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矛盾的。我们实施的双语教学还没有上升成为一项基本国策。虽然星星之火已燎原,但各省市双语教学仍处于试验阶段,基本属于地方性政策。所以双语教学的推广还有待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模式的更新。

中国的港、澳、台实施的双语、多语教育已经形成一套适合其发展的理论体系。对于与世界的良好沟通,不失为成功之举,值得我们比较、研究、借鉴。但也应注意,尽可能减小对母语(汉语)的冲击。二.双语教学的实施模式

双语教学是外语教学的最高层次。不再是简单地提高学生日常说外语的能力,而是要从听说读写上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用外语思考、用外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双语教学”强调的是在非语言类学科中用外语进行教学,通过在非语言类学科知识的学习来习得外语。第二,双语教学决不仅仅是指学生听老师用外语上课,更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用外语进行课堂学习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双语教学”在我校已经实施三年多了。全体双语教师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一路摸索、不断学习,自我提高,总结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发现最主要的还在于环境。“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ESL)。显然后者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外语环境和运用的机会。无论哪种教学模式都应该适合本地的语言环境,因地制宜。但是,在北方、内陆的开放程度远比东南沿海的城市小。我们接触外国人的机会少。只有把学校作为一个小社会,在其中尽量创造外语环境。对培养学生的语境和语感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通过精心设计校园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让每一面墙,每一件物,每一句口号,每一个标记,都不但从语言上,更是从思想品德上给学生以无声的熏陶,乃是学校发展的极其重要的一环,甚至可以说是双语学校办学成功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保证。要让学生一走进校门,就感到换了一个语言环境,时时、事事、处处看到英语,听到英语,使用英语,逐步让英语成为校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际的手段。我校还没有达到沉浸式双语教学的目标,只有科学和数学的分支开设了双语课堂。因此,外语环境还有待建设和开发。既然我们没有城市的大的外语环境,何不在班级内部形成小的外语环境。三.双语课堂模式的建议——双语课堂小班化

1、小班型双语课堂有待开发

小班化,是一个提供合适的外语环境的好选择。小班型通常指班级内学生人数在15—25人之间。小班化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转变教育观念,即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根本目标,为21世纪培养身心健康的创新人才。所以,小班化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从形式到内容,都将发生革命性变革,其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尤其适合双语教学。实施小班化教育,首先必须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老师交往,得到老师的个别化教育,能充分享受教育资源。其次,在小班化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求知、求新、求真的探索精神。第三,在小班化教育中,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双方共同学习探索,发现规律,教学相长。当然,一切教学活动都要落实于学生的和谐发展,应该让每个学生享有老师同等的关怀。师生的交流机会增多,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对于双语科目来说小班型既为学生创造了更多运用外语的机会,又为学生在学科知识的领会提供了可能。尤其科学课、劳技课等一些实际动手操作的课程。众所周知,中国学生的卷面考试是非常拿手的。无论数学、物理竞赛甚至TOEFL中国学生的成绩都是排在前面。但是实际操作、运用就不行了。而小班型课堂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发挥自己想象和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2. 小班型教学环境的创设。

⑴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小班化教育”的实施,意味着每个学生占有较为充足的单位空间。为了提高教学的现代化程度,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我校给每个教室配置了多媒体计算机、电视机、录音机、录像机、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可滑动的黑板,以及与书本配套的教学软件,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⑵教室内环境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和谐互动,使学生由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取长补短,拓宽思路,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达到教学目的。而小组学习活动,是合作教学的基本形式。可变式课桌,活动式教学,使小班化的合作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室地面铺设地板,师生需要时席地而坐进行教学,游戏。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教室的环境美化也是学生愉快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墙壁、天花板上的有关外语的文字和图片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将知识渗透给学生。同时,允许学生自己将喜爱的作品张贴到墙壁上,可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⑶良好适当的人文环境是达到教学最优化的有效条件。教师素质和使用“双语”的能力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先决条件。一颗宽厚博大的爱心,用合适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时能产生任何现代教育技术所无法到达的境界。双语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相当高。在小的班型中可以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分主。让他们各主其事,各展其能。3. 小班型课堂实施的可行性

⑴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为小班化教育提供了可能。随着学生数目的减少,小班型,是一个必然趋势。

⑵素质教育的提出使小班化教育有所依据。民主的、现代的教育思想是小班化教育的思想基础,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改革运动使小班化教育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新视点。

⑶人们观念的变化为小班化教育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现在,更多的家长把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的很满。在课外孩子们学习各种各样的课程。而这些课程基本都是小班型的补课。并且,补课的效果都很好。

但是,为什么英语、数学、语文等课程还在外面补课?是学校的老师水平不高,教得不好吗?问题在于,补课的形式都是以小班型出现的。教师可以照顾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个性特点等,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育才能真正做到面向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促进每一个学生生动、主动有个 性地发展。基于此,对于屡禁不止的校外补课现象,倒不如变堵塞为疏导,变排斥为引入。在学校内实行小班授课制。因为总体来看,整个城市的各种学习班的集合,只要加以整合和系统化,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学校机制的雏形了。4. 学校小班授课存在的问题

小班化教育改革需要经费支持:小班化教育不单纯是一个教育研究项目,它需要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进 行综合调整,需要足够的教育经费的支持和投入。可以由政府提供专项资金,也可以适当增加学费。毕竟学生在学校以外参加的各种学习班,其资金总额比学费要搞出许多倍。之所以很多家长仍然趋之若骛。是学习成果显著。那么何不把各种小班补课集中在学校,使家长真正承认学校,也使学生真正收益于学校。毕竟学校的设施比较全面系统。

双语教学是小班化授课的一个很好的试点。相信这两个课改的亮点的集成会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如果把中华民族看作是整个世界的一个民族,那么与各民族之间的科技和文化的沟通、交流,语言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它并不是简单的声音和文字。各民族的语言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内涵。所以“双语”是两种文化的磨合。应该产生一种新的更先进的文化,推动科技的飞跃发展。

辽宁· 抚顺市实验小学

篇3:历史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体育课,双语教学,思考与实践

一双语教学的定义及类型

双语教学是指在整体课程范围内促进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 目标是最大程度地使学生精通这两门语言, 并能够理解其所代表的文化。目前的双语教学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 最低层次的双语教学:只是简单地增加一些双语课时数;引入一些外籍人员教授英语口语;在校外组织一些英语活动;在学校张贴英语标示。

第二, 中等层次的双语教学:部分学科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用英语授课, 并引入一些英语术语;将一些中国课程翻译成英语授课;在学校时间鼓励学生更多地说英语。

第三, 较高层次的双语教学:在学科课堂上贯穿英语, 让孩子沉浸在目标语学习的气氛中;不仅会使用外语, 还让学生懂得这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背景;通过专业的外籍老师引进西方的教学方法;采用一些英语原版书籍和读物进行教学。

在除英语和汉语文科目外的其他学科的授课过程中, 针对英语运用形式不同, 双语教学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 教师使用英语作为基本课堂用语, 并引入一小部分学科词汇, 课程的其余部分用中文教授, 这种形式被定义为双语教学的维持状态。

第二, 教师在课堂中不断地切换中英双语, 以确保学生能懂得授课内容, 这种形式被定义为双语教学的对比状态。

第三, 教师贯穿整个课堂使用英语讲课, 学生也被要求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 这种形式被定义为双语教学的沉浸状态。

二体育课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双语教学实施的渠道主要是课堂教学, 有时还辅之以课外活动。课堂教学是学校最稳定、占用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大、内容最广泛的教学活动, 双语教学要真正落到实处, 课堂教学就必须成为双语教学的主渠道。

体育课运用双语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要使学生掌握体育教学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 同时能够运用英语来学习和思考问题并表达, 并初步学会用英语搜集与体育教材内容相关的信息。

1. 循序渐进, 多种教学

体育课进行双语教学, 首先可以将英语口令作为切入口。可以起到良好的渗透效果。英语口令简单易学, 学生哪怕不知道意思和拼写, 只要多听多跟着体育教师的口令做, 也就明白了。例如, 立正 (Attention) 、报数 (Count off) 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体育教师一发出英语口令, 学生就会不加思考去执行, 这就达到了英语渗透的目的。在此基础上, 再逐步拓展到简短句型, 这样循序渐进, 逐渐就为体育英语教学留出了探索和实验的空间。

在体育游戏中, 也可以合理有效地实施双语教学, 例如在准备活动中运用简单的双语报数 (Count off) 或反口令 (left as right) 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兴奋性。

在雨天室外活动无法进行的情况下, 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运用双语教学掌握形象动作的学习, 用PPT进行讲解, 使语言形象化, 更易于学生理解学习, 降低学生在英语理解上的难度, 体现体育教学的直观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观看国外体育比赛实况录像, 让学生学习听体育转播实况的英文解说等。

经过这样由点到面, 由浅到深的英语渗透, 学生就能逐步习得听取英文口令和观看国外体育节目的能力。

2. 融汇整合, 正面评价

体育教师在课前备课时, 教案过程设计中, 除制订学科目标之外, 还可增加语言目标, 结合初中阶段各年级英语学习的内容, 融汇整合, 有的放矢, 制定体育课堂语言目标, 从易到难, 从简到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经常在学生回答正确时和动作示范后, 响亮地说一声“Very good!”“How cool!”等赞美性的语言用于评价学生,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要多提升自身素质修养, 多进行英语知识的扩充和再学习。要能用简单形象的英语解释复杂的体育专业知识, 语言要有感染力, 课前准备要充分详尽, 课后要有反思。

3. 外部辅助, 加强氛围

外部环境的辅助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自主参与双语活动是推进语言教学的重要途径。 (1) 听觉环境:可以在每星期的升旗仪式上, 学生用双语主持;早晨的出操, 体育教师的双语口令指挥;每周一天的大家都来说英语的“英语日”;中午午休的英语歌曲;中午英语校园新闻;定期举办的英语节、双语节;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双语习得渠道。 (2) 视觉环境:实施“逢语必双”的视觉环境;师生开展对话;学生作品陈列的重要空间。创设双语图书馆, 有计划添置双语专用图书, 让图书馆成为双语教学的重要阵地。双语环境创设体现语言承载的多元文化, 学生自主参与, 让学生在愉快的校园生活、轻松的学习环境中, 潜移默化地使英语表达提高到接近母语的水平, 从而加强了双语教学的氛围。

三结论

多元化的体育双语教学, 不仅增强了学生体质, 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还有助于学生学到了大量的英语体育专业术语, 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参与双语教学, 发挥其潜能,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促进了学生英语的交流能力。因此, 用双语教学优化体育课堂教学, 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天辰.关于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学教育, 2002 (2) [1]刘天辰.关于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学教育, 2002 (2)

[2]吕良环.双语教学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4) [2]吕良环.双语教学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4)

篇4:历史学科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双语教学”概念的解读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根据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A person who knows and uses two languages. In everyday use the word bilingual usually means a person who speaks,reads or understands two languages equally well (a balanced bilingual but a bilingual person usually had a better knowledge of one language than of the other).

For example, he/she may:

A)Be able to read and write in only one language.

B)Use each language in different repes of situation ,one language at home and the other at work .

C)Use each language for different communicative purpose. eg:one language for talking about school life and the other for talking about personal feeling .

而双语教育是由英语专门术语“bilingual education”翻译而来。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学校中使用两种语言的教育。狭义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传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内容的教育。

在双语教学的实践中,就英语学习者来说bilingual是英语学习的最高层次。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

二、 双语教学的实践

2002年,笔者担任2004届高一年级的历史教学,借这个机会,我尝试着选取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册)中的《外交事业的发展和建设国防的成就》这一课作为第一节历史双语教学课。这当中有很多体会。

首先,选择这一课的背景。本课的重点是中美关系,而从历史学科的特点来看,本课关于尼克松的简介、《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及尼克松的相关讲话,以及当时美国外交部部长杜勒斯特的演讲都要涉及英语,也就是还原真实的材料或者是体现材料的原始性。因此,选择这一课作为双语教学的尝试具有代表性。

其次,这一课双语教学的线索、着眼点。一般意义上对双语教学的理解是使用母语和英语交替进行教学,提高英语的能力,但却忽略了培养学生使用英语为学科更好学习的能力。因此,这堂课虽然是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交替进行,但英语的出现主要体现在本课涉及的相关英语原始材料。例如尼克松的简介:Nixon (1913—1994),the American thirty-seventh president,belonging to the Republic Party.He graduated the law school of Duke unibersity,having been a lawyer,having been on active services navy for 4-year. He was selected president in 1969. He visited China in 1972. The creater of Sino-U.S.Communipue.

通过尼克松的简介及其1970年2月18日对外政策报告等英文原始材料的展示,给学生一种从语言上跨学科学习的尝试和体验。

其三,学生提前有准备。从原始材料上涉及的英文都是容量较大的资料节选。因此,教师要提前把课堂上要涉及的所有英文材料及相关的英语单词、词组及句子的中文翻译印发到学生的手上,让学生在课前有英语知识的准备,这样在课堂上对英语的调用就快捷、有效得多。

最后,师生互进。双语教学课从准备到讲授,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得到一种用两种语言进行跨学科学习的前所未有的体验,这既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材料分析的特点,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特别是学习英语应用的意识与能力。当然,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

三、双语教学的思考

1.双语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历史学科的特点是不仅向人们展示本国的历史,还要了解外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从而让我们在辩证地客观地认识人类过去历史的同时,也科学地分析与看待今天的世界,从而展望未来。而从高中历史教材来看,《世界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涉及的相关外国历史人物、外国历史事件、外国历史文献及材料较多,这就需要双语教学,或者说借助双语教学更好地讲清、讲透历史。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双语教学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

2.双语教学的选课。并非所有的历史课都要用或者说都可以用双语教学。从目前的教学教材来看,还没有哪个学校历史学科使用统一的专业的双语教材或者是双语辅助教材,都是个别教师自己在尝试。教师的水平有限,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有限。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双语教学选课尤为必要,一般选择相关英语资料容易找且准确性高并符合学生英语水平的课。

3.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由于历史双语教学主要是使用英语作为语言工具,给学生讲授历史知识,而不是利用历史知识作为学习英语教材的一部分,否则就会丧失历史课的教学本意。而从原始材料上涉及的英文其容量都较大。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指导他们课前预习,并且提前把课堂涉及的相关英语单词、词组及句子的中文翻译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在上课前初步有英语知识的准备,这样在课堂上对英语的调动就快捷、高效得多。

4.对教师的要求。双语教学的讲授对教师的要求,除了专业知识过硬之外,要求教师具备一定水平、一定程度的英语能力和素质,其中包括对英语资料的查阅和翻译,对英语资料的调用,英语口语的使用,英语朗读及准确的发音,英语解释等等。例如简单的提问:First listen to the music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 followed: whats the music (or talk the picture) about?

Who try?

When and which treat did make Hongkong island separated into UK? which one?

5.对学生的要求。双语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相当高。双语教学并不适合所有学生,因为学生之间的外语水平差距很大。而双语教学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以及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调用能力。这就要对学生进行特殊的培训,保证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一定的接受能力,这在双语教学的试行中显得尤为重要。

双语教学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现代教育的要求。如何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既充分体现学科特点又更好地开展双语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每一个当代历史教师面临的一大艰巨任务。

篇5:对推行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精)

提要:本文首先对双语、双语教育、双语教学的概念进行了诠释,其次对双语教学在我国的定位进行了阐述,最后对确保双语教学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和取得成效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双语

双语教育

双语教学

[Abstract] Firstly, this article gives a clear explanation of the concepts of “bilingual,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 instruction”.Then it orients bilingual education in China.Finally it explores basic points to ensure successful development and practical achievement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 China.[Key Words] bilingual, bilingual education, bilingual instruction

一、双语、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根据《牛津详解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是(1)able to speak two languages,能说两种语言的(2)spoken or written in two languages 用两种语言说或写的。双语现象指个人或语言集团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从语言学角度看双语现象的成因主要是接触,接触指说不同语言的人经常相遇而引起的语言上的相互影响。所以双语现象必然产生于能够经常进行双语接触的双语环境里,这种环境主要是历史形成的。双语现象有许多类型:例如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并用英语和法语,在新加坡使用英语和华语,英语和马来语等。在中国大陆,双语原来主要是指少数民族能够使用本族语和汉语。如对于朝鲜族来说会讲朝鲜语和汉语,对于蒙古族会讲蒙古语和汉语。我们这里所讲的“双语”是指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

双语教育家西古安和麦基(Siguan and Mackey)指出,“双语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是指—个把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教育体系。这两种语言一种是学生的本族语/母语,另一种是学生所在地区的通用语言(第二语)或学生所学习的目的语(外语)。其中第二语言或外语不仅是学习对象,而且以教学媒介的形式部分或全部地运用到非语言学科的一种教学方式。根据《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的定义: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双语教育不仅涉及到师资培训、教学模式、教材、评价体系等,还需要外部环境、政策、经济等各方面的合力作用才能实施。

“双语教学”(bilingual instruction)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作为

媒介,尤其是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教和学的媒介。“双语教学”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常见的有浸入型双语教学: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保持型双语教学: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它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过渡型双语教学: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双语教学是实施双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不能替代双语教育。目前在我国推行的“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如用英语讲授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课程。

二、双语教学在我国的定位

(一)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受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双 语教育开始在许多国家受到关注。不仅在加拿大、美国、新西兰、卢森堡等双语国家或多语国家实施,而且在日本、俄罗斯、匈亚利、保加利亚等单语国家实施。可以看出,双语教育系统的建立是为了满足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是为了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是一种超前意识。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标准和与之相配的人才培养模式引起人们的热切关注。而推行双语教学正是遵循邓小平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的理论指导,培养适应未来世界一体化的要求,适应外在的、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的现代化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创设语言环境,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长期以来,英语教育界和学术界在一直探讨促进我国英语教学的有效手段。综观世界英语教学的历史,可能没有哪个国家象中国现在这样重视英语学习,从幼儿园到大学,学生们要花这么长的时间学习英语。社会上更有那么多人参加各类英语补习班,强化班。但我国的英语教育成效还是不明显,培养了那么多“英语哑巴”和“英语聋子”。这些除了在教学理念、教材、师资等方面的原因,英语学习环境的缺乏及语言输入量的严重不足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原因。而双语教学能为学习外语创设较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长期沉浸在英语教学之中,学生对英语耳濡目染,全面提高英语能力。

(三)加强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双语教学在帮助学生增强外语学习的同时,也可加强学生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由于双语教学采用的大都是国外的原版教材或是作适当改编和选编,这些教材能够呈现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使得学生能够接触和学习到世界最新的学科知识;同时双语教学的推行能促使学校和教师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能力养成和潜力开发;双语教学促使学科教师通过专门、系统培训不断提高语言能力、学科及

教学水平,有助于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能力提高。

五、推行双教学面临的一些关键问题

(一)培养和引进合格的双语教师,确保双语教学的师资质量

针对“双语教学”的师资数量少、质量不高的状况,学校首先要通过各种渠道培训合格的双语教师队伍,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选送在双语教学方面有潜力的教师到国外进行系统、专门学习;鼓励教师攻读跨专业的研究生或双学位; 同时也鼓励英语教师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专业教师学习外语课程,使教师有效地将专业与外语结合,为今后从事双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也要广开渠道,引进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聘请合格的外籍教师。最后,还应对有工作能力的,优秀的双语教师给予优惠政策,留住人才,并使他们发挥最大的潜力。能否进行双语教学,能否达到双语教学的教学目的,最关键的是师资保证。

(三)营造良好的双语教学环境 由于英语在中国既不是社会主流语言,也不是第二语言,它只能是处于外国语的地位。因此,在整个社会还缺少英语环境的条件下,要提高双语教学的教学效果,学校需要努力营造语言环境。1.对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房、餐厅、运动场等相关场所设计双语标识和相关的双语说明;学校橱窗、黑板报、手抄报、校园网等也尽量使用双语进行设计,逐步让英语成为校内交际用语。2.经常举办一些英语课外活动,例如邀请外籍教师举办专题讲座、创办英语角、设立英语文化活动周等增加学生和英语亲密接触的机会,逐渐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的英语水平跟上了,双语教学的开展也就轻松了。3.采用小班制教育(30人以下)使教师能充分照顾到各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活动的中心地位,增加师生间、生生间的交往密度,有利于双语教学效果的提高。

双语教学。这是由于:科学和技术类学科

具有较强的国际共通性,其词义、定义的表述,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诠释比较一致,便于学生日后进入全球科技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国际接轨;选择科学、技术类学科实施双语教学,学生能更好地吸收和掌握国外先进科技和理念,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但在参考国外双语教学的实施科目的同时,还要根据学校实情和学生实际,把握好实施双语教学各科目的切入点。

3)加强对母语的学习和保护:以新加

(三)借鉴国外双语教学的经验,实施符合国情的双语教学

1)实施双语教学的模式:国外的双语教学有沉浸式、淹没式、过渡式等多种类型它们产生于不同的国家,植根于不同的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和语言环境。目前由于我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教育水平不尽相同,各学校师资力量、生源质量也都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在适当学习和借鉴国外双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各学校和培训机构需要通过长期的实验和实践探索适合学校实际条件的双语教学模式,并互相学习交流经验, 千万不能稿一刀切,急于推广全国统一的双语教学模式。2)实施双语教学的科目:根据国外的双语教学经验,通常是选择数学、物理、化学、生物、IT等科学、技术类科目实施

坡的经历为例,新加坡在1965年取得独

立后,制定了双语教育政策,全面实施了双语教学,但由于英语的功利作用,学生把重点放在了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而忽略母语学习,双语教学其实变成了以英语为主的教学。可以说,新加坡的英语普及对它在经济上的瞩目成就,成为“亚洲四小龙”确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导致了受英语教育而成长起来的新加坡新一代对西方价值观的盲目崇拜而逐渐淡忘了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因此,在70年代末期,新加坡的教育政策加强了母语学习的保护,并推出“说普通话”,学“儒教”等教育举措①。因此,我们应警醒双语教学一定要避免冲击母语,应在学生掌握好母语的基础上进行,切忌以牺牲母语为代价。

结束语:

双语教学是我国教育领域的新举措,是中国加入WTO,加速走向国际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实施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在实施的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对双语教育、双语教学的正确领悟、师资保证,良好的双语教学环境,双语教学实施科目的选择和切入点; 并根据我国实际,适当地借鉴国外“双语教学”成功的经验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另外还需通过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探索和实验,不断吸取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同时还要做到不急功近利,不求全责备,不搞花架子,才能 3 切实促进“双语教学”的健康发展和实际成效,开创我国“双语教学”美好的前景。

[注释] ① 注释1 有关新加坡70年代末双语政策的变化,详细情况请参考以下英文文献: RAJ VASIL,“Asianing Singapore,The PAP`s Management of Ethnicity”,HEINEMANN ASIA Singapore 1995,p.73;John Wong.“Promoting Confucianism for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ingapore Experience”;Eddie C.Y.Kuo, Confuciansim as Political Discourse in Singapore Confucian Traditions in East Asian Modernity: Moral Education and Economic Culture in Japan and The four Mini-Dragons edited by TU Wei-Ming, Harve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1996.Pp294-309

主要参考文献:

[1]《牛津详解英汉双解词典》,2002年 [2]《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2000年

[3]《双语教育概论》,麦凯,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9 [4 ] Chiew Seen-Kong,“Bilingualism and National Identity”

篇6:历史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实践

摘要:近年来,双语教学成为本科教学改革中的重点之一。实施双语教学是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发展需要,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各高校都很重视教学。在阐述目前双语教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以期对国内方兴未艾的双语教学改革有所启示。

关键词: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双语教学

根据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双语教学”的定义:The ri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在学校里应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知识性科目”。从上述的定义中,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双语教学的实质是运用外语教授知识性科目。双语教学一般有三种教学模式:第一,学校只使用一种非学生母语的语言进行教学,即浸入型双语教学(immersion pm-gram);第二,学生进入学校后部分或者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成只使用第二种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为过渡型双语教学(transitional biGngual education);第三,学生刚进入学校是使用母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种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然使用母语教学,这种模式称为保留型双语教学(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

一、中国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加入WTO之后,中国在各个方面与国际接轨,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日显迫切。为此,教育部2001年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 4号),要在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其中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很多大学积极开设双语课程,用英语进行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中国高校双语教学都尚未进入成熟阶段。其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介绍国外成果上,缺乏有深度的本土化研究;教学实践普遍存在着盲目跟风的“羊群行为”,迷失了方向,浪费了资源,影响了实效,制约了健康有序的发展。目前中国高校双语教学存在如下突出的问题: 双语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认识不深。在中国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虽已开展实施,但在一些方面还尚未达成共识,有很多教师和学生对双语教学认识不清、理解片面、定位不准、缺乏积极性。有人认为,英语还未过关,没必要讲授和接受英语化的专业课;双语教学就是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多讲英语,以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双语教学无法保证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实施双语课既费时又低效等。一些学校的决策者也未对双语教学给予足够重视或提到议事日程,使得双语教学难以获得充足的可支配的资源。双语教师资源开发不够、配置不合理。双语教师是指那些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教师,特指能用一门外语教授一门非语言课程的教师。双语教师不仅要精通学科内容,而且必须具备充分的语言水准,保证足以在任何时候用目的语授课。调查表明,目前中国高校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英语专业毕业并从事普通英语教学的英语教师;另一类是某专业中的英语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师。这两类教师在从事双语教学中都存在明显的弊端:前者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丰富的语言教学经验,但缺乏对学生的专业领域和实际需要的了解,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难以跟踪学科专业最新发展态势,在教学中多采用以词汇、语法为主的语言教学方式,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有限;后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但并非训练有素的语言教师,他们往往采用以内容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侧重教授专业术语和专业内容,而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安排上缺乏外语语言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忽视了双语教学中学生对语言特征和规律的掌握,对文化、思维及价值观差异的比较,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两者各自为阵,没有形成互补型的合力,因而不能形成教师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进而影响了双语教学的实效。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需求不一。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和内在需求。只有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达到足够熟练的程度,且有较强的认同感和需求时,才能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上,也才能达到双语教学的真正目的。作为高校双语教学活动的主体,大学生的思想认同和接受能力是决定高校双语教学能否顺利开展、取得成效的关键。但是,目前中国大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同度不高、接受能力不强,严重影响了高校双语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调查显示,不少大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有些大学生因为前期英语基础较差,听说读写本身困难就比较大,用英语来学专业新知识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不可避免地产生畏惧和抵触情绪,遇到困难时往往是不耐烦或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双语教材盲目引进。教材建设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基础载体。目前,中国高校尚无统一的双语规划教材。在双语教学实践中,各高校在教材的选取上常常是五花八门,有原版引进的,有自编或联合编写的。作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基础载体,原版引进教材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内教材的开发,为高校双语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推进了早期双语教学的发展。但是盲目大批量引进,不仅价格昂贵,对师生的文化意识和外语水平要求也较高,同时其编制和内容也不适合中国国情,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难以实现;自编教材则多半是把专业原版书籍中的一些文章汇编在一起,缺乏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性、技能训练的有序性。

二、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改进建议培训双语教师,提高双语教师的水平。对拟开设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培训,包括专业词汇的培训、口语的培训、更要注重西方思维方式的培训。定期举办有英语教师和各学科双语教师参加的教研活动,进行集体备课、集体论课、集体分析、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学校可以推行中青年教师海外进修计划,补充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实行双语教师能力和水平资格评审、持证上岗制度,并从岗位津贴、职称晋升、进修学习等方面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提高大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构建双语课程体系。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掌握专业英语词汇,有助于他们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点,进而理解所学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而学会用西方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因此,在基础英语阶段,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尤其重要,要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每个学习者都能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和实现可预见的目标。并把大学英语教学重点由语言能力培养转变到语用能力的培养上来。运用原版教材,结合中西方的教学思想。虽然有人认为运用原版教材存在很多问题,但是要培养学生的西方思维方式,运用原版的运用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读懂、真正地理解原版教材的内容,掌握知识体系,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西方思维方式的培养。教学思想应注重中西结合。中西方的教学思想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西方的教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国内的教学强调学习的目的性,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两种教学思想的结合可以形成互补作用,从而培养出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双语教学科学研究。在国外,各高校的双语教学研究和交流已经走上良性发展道路,相比之下,国内高校及学者对于双语教学的研究和论证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应大力开展双语教学的科研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及各学校有必要成立双语教学管理及研究中心,全面负责双语课程的开发、组织、实施和评估等工作。双语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的问题,还涉及到教学模式的改进和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信息学等学科的综合运用。我们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双语教学规律来指导教学工作,一定要适合中国的国情,要考虑到中国的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和语言环境,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学校可以聘请一些知名大学的双语教学专家到学校听课、评课,进行具体指导,推动双语教学课程提高质量和水平。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学评估。加强教学质量考核、监控和评估,科学、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估双语教学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保障。双语教学质量评估是对目标、课程、模式、方法、教材、教师、学生及管理等教学活动及其效果以及相关因素的评估。双语教学评估应根据双语课程目标的要求,实施对双语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估,使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不断获得成功与进步的体验;使教师获取双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以促进双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校及时了解双语课程的实施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双语教学管理,促进双语课程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实践证明,实施双语教学质量评估,建构多层面、多主体、多纬度的双语教学评估体系,不仅能够准确、科学地对每个教师的工作质量进行价值判断,更重要的是可以全面鉴别教学质量的优劣高低,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上一篇: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导学案《绿叶的梦》下一篇:网,给了我一双湛蓝色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