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评价标准

2024-05-01

语文课堂评价标准(精选8篇)

篇1:语文课堂评价标准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评价标准的基本原则

(一)先进性原则

现代教育以人为本,不仅关注人类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需要,而且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语文课堂教学是学校语文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奠基作用。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要符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利于引导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促进课程的不断发展。

(二)科学性原则

课堂教学的各项评价内容要尽量避免交叉和重复,界定力求科学、准确。

(三)实用性原则

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应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避免评价的繁琐化。

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教学思想

贯彻以学为主的思想,视学生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1.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出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目标由教师制定,也可由师生合作制定。

2.目标要明确、恰当、具体,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综合考虑。

3.目标可以通过导入新课或课堂小结等途径加以说明,教师应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紧扣目标进行教学。

(三)教学内容

1.根据语文教育特点和学生学习规律,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选择和调整教学内容,并积极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2.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本身的教育性因素,注重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3.重点、难点明确。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注意整合。另外,要善于发现教学内容的创新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过程

1.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时间性和综合性。

2.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有效组织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从教材、学生、实际出发,教法灵活得当,讲求教学艺术。教学环节合理,课堂结构完整,时间安排适当。

4.提倡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正确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五)教学素质

1.教态自然和蔼。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亲切,教学行为规范,热爱学生,作风民主,注重师生平等对话和情感交流。

2.语言准确、简洁、生动,有节奏感,有激情,富有启发性。普通话标准、流畅。

3.板书规范,字体美观,纲目清楚,设计合理。4.具备较深厚的知识功底和宽广的学科视野,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

(六)教学效果

1.学生的活动状态。学生活动多,学习效率高,学习质量好。

2.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能调动自己的情感和经验,主动参与教学,参与范围广、过程、程度深。

3.学生的思维状态。学生思维空间大,思考时间充分,思维状态活跃,效果良好。

4.目标达成状态。通过课堂教学,使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在不同学生身上都有较高的达成度。既有近效,也有远效。

2008.04 2

篇2:语文课堂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渠道,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思想修养的完善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素质和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评价是以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为研究对象,依据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对教学的过程和效果作出的客观衡量和价值判断。它对加强教学管理、检测教学质量、总结教学经验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和制定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体现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即:(1)科学性。评价标准应反映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又反映语文课堂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反映当前语文教育研究界的新成果,突出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在的特征。(2)全面性。评价标准要全面反映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就教学行为的主体来说,既关注作为施教者的教师的教学行为,又关注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认知、情意活动。(3)可行性。各个评价要素间含义明确,条理有序,层次清晰,语言简洁,权重、分值比例合理,易于划分等级。

总的说来,教师的教学观念应能够体现课程标准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重点;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既重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又重视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与生活体验,能够紧密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教学活动;重视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训练,重视引导学生对学习语文过程的体验,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喜欢语文课堂、自觉接受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的情感,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把这些新课程的教育教学教学理念在课堂上有效的实施,形成了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要求,将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既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语文能力培养,更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掌握。目标的落实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调整、自我完善,做到具体、可行,便于在课堂上落实完成。

教学内容充实

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教材,重点确定合理,难点突破自然,疑点排除及时。课堂教学内容深度、广度适宜。技能的训练科学,学习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具有层次性和条理性,展开有序,学生活动时间充分。

教学方法合理

教学方法选择恰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高。

教学技能纯熟

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好,教学语言规范、准确、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教态自然,举止大方,能因势利导地应对教学活动中的各种情况,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课堂教学的预设于生成相辅相成。

教学效果明显

篇3: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评价,评价标准

实施素质教育, 推进新课程改革, 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 要求重新定义课堂教学的各种元素, 课堂教学要求实求新, 体现人本思想和教学实效性, 有利于促进学生充分发展。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文化, 制定一个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标准, 并作为教学管理的常规评价要求, 有利于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中小学课堂教学标准的制定要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 以国家课程标准为课堂教学内容质量标准依据, 以国家教育法规赋予教师教学角色要求为课堂教学活动规范标准依据, 以新课程学生发展理念要求为课堂学习活动规范标准依据, 以课堂教学结构元素为课堂教学内容结构标准依据。我们从课堂教学结构基本元素着眼, 提出以下六条标准。

一、教学目标明确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是选择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制订一个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对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学生有效学习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针, 一个明确清晰的课堂教学目标要具有科学性、整体性、层次性和具体性等特点。教学目标首先要有科学性, 从思想理念上说, 要依据素质教育思想理念, 教学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要指向人的培养目标, 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 强调知识、能力、情感和人格的完善性, 体现全面和谐的发展目标。从内容上说, 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要求, 深入研究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掌握每一节课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从策略方法上说,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 尊重教学规律, 贴近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使学生学会学习。所谓整体性, 从思想内涵上说, 依据新课程的多维目标理论, 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形成有机整体, 利于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所谓层次性, 是指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性目标有准确要求, 过程与方法的表现性目标有明确要求, 情感与思维的发展性目标有基本要求。所谓具体性, 主要是指教学目标的表述明晰, 对学生行为主体要求准确适度, 对学习者行为主体的学习行为描述尽力选用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外显性行为动词, 可评可测。教学目标展示灵活激趣。

二、教学内容科学性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关系到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师必须熟练地驾驭教材, 从学生发展到这一基本目标, 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1] 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是指在教学内容的确定、设计和要求等方面要符合教学规律, 要有其适当性、合理性和适度性。

教学内容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复制, 而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即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包括教材中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性教学内容, 包括学生思维与能力培养的能力发展性内容, 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教育性内容。教学内容与过程方法是一体化的, 要使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的内化学习, 需要对教学内容进一步地选择、深化、提炼与整合, 教学内容确定要适当。要依据教学目标, 与精选的学科知识体系相符, 以使学生理解教材和消化教学内容。要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出发, 筛选对学生发展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使学习有意义。

2.教学内容设计合理

素质教育要求教活的知识, 教学不是机械照搬地呈现教材内容, 不能简单地把知识结论告诉学生。教师在备课时整合课程教材资源, 丰富、深化、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一要使课程内容情境化。教师在对课堂内容有深度理解的基础上, 使教学内容情境化, 抽象内容具体化, 以利于引导学生把课程内容与所熟悉的社会生活典型事例联系起来, 进入教学情境, 使学生体验、感受知识生成过程, 让课程知识深入内心。二要使教学内容问题化。要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设计出具有内在联系性、思想性、探索性和一定挑战性的教学问题, 使学生探究和思考, 在探究和思考的过程中理解、内化知识,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新旧知识联系化。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和尊重学生个体知识的基础上。“要找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从已知中探求未知, 揭示矛盾”, [2] 以利于学生认知。四是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一体化。要依据学科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思维水平设计教法与学法, 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与教学过程中方法的使用和谐一致, 使学生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与方法。

3.教学内容要求适度

教学内容要求, 主要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内化的程度要求, 即对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方法、情感和态度的期望值。学生在必备的学科基本知识方面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动口表述的准确度, 在基本技能应用方面的动手演练、操作、计算的熟练程度, 在动脑方面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时效等, 都要有具体要求。教学要求并非是越严越高越有利, 关键要适度。要符合素质教育,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 在多维目标培养要求上有机把握。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质量常规要求, 要依据国家课程规定标准, 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 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适度分层要求。

三、教师精讲启发性

教师精讲启发性, 是由教师学习指导者的角色决定的。新课程理念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3] , 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等教育教学方法,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4] 国家教育法规对教师教学行为有了规范性要求。现代教师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 而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帮助者, 是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者和学习的促进者。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激发创新意识, 帮助学生打开大脑思维这个宝库。教师角色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求知, 因材施教,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对学习有问题的学生给予启发, 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学要废止“满堂灌”, 贵在精讲点拨, 知所启发。教师精讲就要依据教学内容要求有针对性地适时启发点拨,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 教师以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为背景, 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点, 把握教学契机和有效时间, 举一反三, 启发思考, 解疑释疑, 使学生进入柳暗花明的学习新境地。教学中学习能解决的问题点到为止。

教学最高的技艺在于知所启发, 因势利导。知所启发需要充分发挥教学个性, 灵活运用启发性教学策略和方法, 把握好教学环节和节奏, 给学生创造学习条件。要把握教学内容的“关节点”, 巧设教学问题情境, 善于设问、激疑、点拨、诱导、激励和鼓舞, 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把学生引导到其乐融融的自主学习的情境中, 培养起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唤起对知识探求的快乐。精讲启发性表现为一定的教学艺术性, 是教师真挚的情感、优美精湛的语言、过硬的教学处理与实施的基本功、启发性策略方法等教学艺术要素在教学活动上的综合性反映, 是与学生的情感、需要、兴趣、认知、思维等学习要素和谐统一的教学艺术。

四、学生主体参与性

学生主体参与性是由学生的主体地位决定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理念使学生学习进入了新天地, 改变了课程实施过程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营建起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机制, 突出了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独立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升了学生学习品质。

学生的成长是个生命体验的过程, 学习主要在于主体的亲历、感受、体验、思考、领悟和内化。教师传递的信息, 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转化为认知结构中的知识, 只有在教师指导下靠学生在自己动口、动手和动脑的学习实践中才能逐步提高。优化课堂教学, 要让学生主动探索求知, 积极参与学习讨论, 质疑问难, 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主体参与性, 从过程上说, 学生在导入、阅读、探究、质疑、讨论、练习、总结和反思等整个教学过程中, 表现出生动活泼地学习;从整体上说, 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了探索求知的教学活动, 没有被动旁听者;从个体上说, 全身心投入了学习中, 求知欲望高, 没有应付倦怠者。

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方法有整体性把握,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探索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依据教学内容要求保障学生有一定自我探索的学习时空, 给他们提供讨论交流和质疑问难的学习机会, 展示学习个性, 促使他们在自主学习实践中真正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 并感受学习与思考的生活价值, 促使他们在自主学习实践中真正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 并感受学习与思考的生活价值, 体验知识构建的过程和力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 引导学生主动质疑、调查和探究, 在学习实践中使学生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得到发展,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批判性思维等学习品质得以提升, 学习潜能得以开发, 生命成长的幸福得到体验。

五、教学过程和谐互动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 共同发展, 建立自主、探究及合作的学习机制, 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是由教学相长的规律决定的。教与学是一个复杂多变、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教学矛盾统一体, 教学活动本质是教与学和谐互动螺旋式上升的探索求知共同发展过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内容的呈现, 都反映在教与学两条腿走路和谐互动的整个过程中。优化课堂教学, 就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使教与学和谐共振。

教学过程的和谐互动, 主要在于互动的实际性、有序性、协调性和配合性。课堂教学互动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材为凭借、以教学内容呈现为导索、以学生知识经验为背景、以教学问题探究为契机的人与物、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多重的认知交流、情感激发和心灵碰撞的探索和研究过程, 贯穿于从导入开始到教学结束的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激发学生积极性, 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等多种教学优势条件,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情境, 通过提问、质疑、探究、合作、讨论、交流、反馈、反思等多种教学活动方式, 使教学活动步步深入。在教与学互动过程中, 教与学的角色不断转换, 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使教与学在良性和谐的互动过程中可持续发展。

教学和谐互动有效性要求。一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因学论教, 依据学生认知规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活动场, 营造一个师生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畅所欲言地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二要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 潜心创设教学情境, 鼓励质疑问难, 激发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创造性学习, 以展示课堂教学的生命力。三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教师与学生保持和谐合作关系, 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探究学习热情。四要把握好教学互动主题, 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抓住具有一定思维性、探索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的讨论问题, 使教学互动探究的内容有意义。五要反馈与评价, 教师对互动之后的各种反馈信息做出适当反映, 通过有效的课堂质疑、练习和测评来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理解问题的情况, “对学生在互动中的表现应始终采用鼓励性评价,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点拨和引导”。[5] 六要面向全体学生, 使独立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有机结合, 以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与精神的交流, 呈现出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

六、课堂教学实效性

一堂好课, 最终落脚点是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目标是多维的, 学生素质是综合的,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因素应是多元的。从课堂教学元素来说, 教学实效性主要指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内容的消化度, 教学方法的有效度。因学科、年级、环境不同, 每一节课都有其不同特点和随机性, 教学效果评价要从实际出发, 综合评价。课堂教学效果评价需要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 知识技能掌握应用与学习态度精神评价相结合, 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评价相结合。具体说来, 要从实、广、深、活、和、真等六个维度着眼。

一实。从基础性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来说, 学生“双基”学得扎实。学生对必备的学科新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与应用达到了目标要求, 动口表述的准确度和回答问题的正确清晰度达到了具体要求, 动手操作、演练和计算的熟练程度及绘制动笔能力等达到了基本要求。

二广。从学生主体参与的面上说有广度。上中下三种情况的学生主动参与了探索求知的教学活动, 学习精神状态好, 有自己的体验和思考, 激发了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主动性。

三深。从对重点教学内容理解和教学问题认识的深刻性上说, 动脑思考有深度。学生基本没有“夹生饭”, 有问题意识, 能提出有见解和深度的问题,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活。课堂教学机制活。在教材使用、教学内容呈现、教学方法运用、教学环节把握、教学时间分配等教学机制方面, 表现出了灵活和创新性, 激活了课堂, 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成功的喜悦, 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和。从教学矛盾关系处理上说, 教学过程和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书与育人关系、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关系、教与学互动关系、教学任务与时间调配等各种教学关系处理得当, 呈现出课堂教学的和谐艺术性, 使学生在知识、方法、能力和思维等综合素质上都有提高。

六真。从课堂教学生态上说, 教学真实、真情和真诚。课堂教学是在学生学习常态下进行的, 教师以真诚的教学态度和真情激发迁移了学生情感, 学生不但喜欢了教师的教学, 进而培养了学科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堂教学是个复杂的、动态的、生成的教学系统, 但是有教学规律可遵循的。上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六个方面, 是以常规性课堂结构元素为基点, 重在从课堂教学中人的活动性和教学实效性等方面提出的, 有利于教师发挥教学个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刘志军.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 2000 (2) :55-58.

[2]李文革.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程教学评价[J].基础教育课程, 2006 (9) :39-41.

[3]教育部教基[2001]17号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N].中国教育报, 2001-07-27 (2) .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N].中国教育报, 2006-06-30 (2) .

篇4:语文课堂评价标准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评价标准;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40-001

课堂教学评价是以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为研究对象,依据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对教学的过程和效果做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它对加强教学管理、检查教学质量、改进教师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起着重要作用。正因如此,教学评价一直倍受关注,成为语文教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同时,由于评价涉及到的因素十分复杂,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也成为人们公认的难题。虽经过长期探索,评价中随意性大、针对性和科学性较差的问题依然存在。况且,评价的标准不是恒久不变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只有与时俱进,适应语文课程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因此,根据新课标关于教学评价的理念,制定一个可以量化的、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互结合的较为规范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成为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一、制定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基本理念

1.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课程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评价指标的设立要促进提高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不仅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形成听说读写的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要重视人文素养的培育,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2.以学生的发展评价教师的教学: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因此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应十分关注学习者能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学生学习的效果质量是教师科学的教学设计、创造性的教学实施的结果,因此,评价学生学习就是评教,即“以学论教”。

3.注重评价的发展性:评价一节语文课,鉴定教师的教学水平,其目的不仅在于做出结果,更重要的是对照语文课堂评价标准,指出语文教师教学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以此来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计划,促进教师不断进步。因此要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结果的处理上要采用协商的方式,尊重教师的主体性。

4.突出语文教学的特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参与听说读写的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时,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学习上具有重体验感悟熏陶感染的特点,在教学上应该对学生进行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审美情趣的养成和健康人格的培育。

二、制定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通过评价标准的制定和评价结果的处理,使被评价者努力向标准靠拢,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体现当前教育发展趋势,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引导和调动语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科学性原则:评价标准的制定既反映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又反映语文课堂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反映当前语文教育研究界的新成果,突出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在特征。

3.全面性原则:评价标准的制定全面反映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从教学行为的主体上来说,既反映作为施教者的教师的教学行为,又反映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认知、情感活动。

4.可行性原则:各个评价指标的制定要条理有序,有层次,语言简洁,各要素含义独立不重复,评分简单,易于划分等级。

三、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备要素涵义解析

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要从五个要素去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效果、教师基本功。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它统率着整个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体现语文课标准的要求,把体现在教材中的目标内容具体化和细化,做到明确、具体、可行。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内容。

2.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教育性原则。结合教学目标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的情感、审美的教育性因素,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知识的讲解正确无误,语文能力的培养符合言语心理的形成规律。

3.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本身,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结合,教学过程的展开要围绕目标与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体现学生是发展的主体的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紧密配合。

4.教学效果: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注重单位时间的充分利用和合理组织,注重效果与效率的统一,使学生在三个维度的目标上都获得发展。

5.教师基本功:教学语言是专业语言,教师的普通话要标准、流利,课堂语言要洁净、明快、准确生动,充满激情,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和陶冶。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教态要自然、亲切,尊重学生,平等待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具体实施

1.设立评价小组:评价小组成员要选择业务水平高且客观公正的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领导同行组成,一般五至八人组成,选出业务组长。

2.学习课程评价标准:进行课堂评价前要组织评价小组成员学习教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深刻地理解评价的目的、理念、指导思想和评价标准指标的内涵。

3.观摩课堂与评价:观摩课前要求评议小组全体成员根据课程标准,熟悉研究教材和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组织评价小组成员在课堂上听课,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记录并初步评定有关的项目及分值。

4.整理信息,做出结论:收集各小组成员的评价结果,检查收集到的信息能否反映评价对象的全貌和信息是否真实正确。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得出分数,评出等级;写出写实性评语,指出评价对象的优点与不足,做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篇5: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设计要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根据教材、课程标准,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目标。3.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便于操作。4.整节课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

二、教学过程 1.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及组织处理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突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2)教学内容份量适当。

(3)突出重点、重点,显现课文的特色。(4)教学内容布局合理、衔接自然。

(5)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6)突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发展学生的智力,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7)重视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选择恰当多样的教法,使教学方法的运用达到优化。

(2)注重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4)直观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恰当,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5)注意反馈并及时调节。3.教学结构

(1)符合阅读课、写作课、口语交际课、诵读欣赏课、语文实践活动课、专题学习课、语文知识教学课、复习课的教学规律,恰当运用学导型结构、讨论型结构、探究型结构、训练型结构四种常用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并能灵活多变的运用。

(2)教学环节节奏鲜明,有条理、完整的完成既定设计方案。4.师生双边活动

(1)充分发挥教师教授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学生学习、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2)教学民主,课堂气氛活跃、和谐。(3)注意非智力因素的激发。5.教学艺术(1)导入

合情合理、简洁明快、因文制宜、灵活多变、新颖别致。达到收心、引趣、激情、启思的功能。

(2)收束

情绪饱满、方式简便、方法灵活、语言精练。达到及时整理、系统归纳,及时提示、突出重点,及时回顾、强化记忆,及时训练,促进迁移,及时检测,加强反馈的功能。

(3)设疑与提问

有的放矢,体现教学的重点难点疑惑疏漏之处。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因人设问、先易后难、角度新颖、随机应变。

(4)教学语言

深浅适度,富有针对性;清晰准确,富有逻辑性;循循善诱,富有启发性;情真意切,富有感染性;张驰有致,富有节奏感;生动活泼,富有形象性。

(5)板书

板书具有概括的准确性、思路的条理性、内容的启发性、形式的生动性。6.教学风格

形成个人鲜明的教学风格。7.教学素质

能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清晰。教态自然亲切,感情充沛,仪表朴实、端庄。体态语恰当,有感染力。板书工整、正确,布局合理。

三、教学效果

1.设计的教学目标达到。

2.教学过程的各方面内容达到理想的效果。

3.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快乐、高效,提问和书面检查正确率高,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影响大。

篇6:浅议语文课堂教学标准与评价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教学工作的中心,课堂教学的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素质和学校教育的水平。课堂教学评价是以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为研究对象,依据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对教学的过程和效果作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它对加强教学管理、检查教学质量、总结教学经验起着重要作用。正因如此,教学评价一直倍受关注,成为语文教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同时,由于评价涉及到的因素十分复杂,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也成为人们公认的难题。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评价建议”中写道:“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结合新课标,我认为当前的教学评价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学生的发展评价教师的教学。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因此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应十分关注学习者能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学生学习的效果质量是教师科学的教学设计、创造性的教学实施的结果,因此,评价学生学习就是评教,即“以学论教”。

二、注重评价的发展性。评价一节语文课,鉴定教师的教学水平,其目的不仅在于做出结果,更重要的是对照语文课堂评价标准,指出语文教师教学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以此来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计划,促进教师不断进步。《标准》在“评价建议”中“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指出“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我认为是非常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因此要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结果的处理上要采用协商的方式,尊重教师的主体性。

三、要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并尽可能进行多次评价。评价考核必须符合学科特点,这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要针对语文教学过程的前、中、后三个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教学评价的重心放在能够改进教学品质和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兴趣的形成性评价上。另一方面,语文教学评价要依据并兼顾多重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目标的多重性必然要求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因为没有一种评价方法可以用来评价学生所有的重要学习结果,任何评价方法都有其特殊功能和局限性。而要确保所获得的评价结果是正确的,则惟有针对同一评价对象的样本行为进行多次评价,才能评价出比较接近正确的结果。

篇7:语文课堂评价标准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课堂教学诸因素及发展变化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

一、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局限

长期以来,我国课堂教学评价即一堂好课的标准,往往以教师教作为评价对象,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最大的弊端就是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忽视了学生发展这一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新的形势下,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日益显露:评价功能过于注重其鉴定性和终结性,不具有教育性和发展性;评价标准和方式过于片面;评价主体过于单一等等,这种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桎梏。因此,确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势在必然。

二、新课程理理念指导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确立

新的形势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纲要》内容)简言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应立足于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确定是保证进行准确、全面、有效地进行评价的基础,也是使评价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前提条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导向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有明确的导向性,通过评价使评价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地向评价标准靠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导向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体现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应体现全面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良好品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的人。二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体现现代教学观: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的发展观;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活动和交往的观念;尊重学生个性独特性的差异观等。2.有效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标准的有效性。评价的有效性使评价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有效性就是指所确立的标准符合课堂教学的特点,能够体现现代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并为从事具体课堂教学的人员所认可。因此,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有效性应做到:一是应反映既定的教学目的;二应体现课堂教学内在的规律;三应体现课堂教学自身丰富多样的个性,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3.开放性原则

课堂教学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不可能用一个整齐划一的标准来框定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一个标准不可能涵盖众多复杂的教学行为,因此现代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该具有开放性。这样不仅为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具体掌握标准留有一定的余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更为重要的是它应为教师和学生留有广阔的创造空间。4.可行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满足当前社会的迫切要求,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同时还应具有可操作性,尤其是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更多的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变化,评价标准呈内隐状态,因此评价的可操作性就显得特别重,否则再好的评价标准也得不到真正的实施。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

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在判断课堂教学质量高低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很重要。现代课堂教学目标应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宗旨。

(1)应将学生作为认识、发展的主体,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2)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的自我体验和主动自我调控能力、与人交往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3)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4)现代课堂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并能反映语文学科的特点。

2.教学条件的准备和学习环境的创设

教学条件的准备和学习环境的创设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1)教师应正确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用教材教,避免传统教教材的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综合性,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

(2)学习环境的创设应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创新。

(3)应能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3.教学过程

现代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应体现这一特点:

(1)教师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应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拓展其发展的空间。学生应全程参与、全面参与、全员参与,并且能采用多种方式参与课堂教学。

(2)教师能通过师生和生生互动,促进相互间的充分交往和情感交流,鼓励学生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教师应创设多样、丰富的交往形式,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和情境。

(3)教师应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究的问题、活动情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设计问题的新颖性、提出问题的语言和教学语言的启发性,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质疑问难,抓住学生思考问题的关键以及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创造力。

(4)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良好的情绪状态,能享受体验成功的愉悦。(5)课堂教学过程应尊重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承认每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不追求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发展,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个性。4.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依据就是教学效果的检查。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体现:

(1)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基本能力的发展。

(2)通过知情交融的活动方式,促使学生自主性、主动性的发挥和良好个性的形成。

(3)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生活的乐趣,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喜悦。需要说明的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只是从几个大的维度着手,更重要的是种评价思想。它从宏观层面,从课堂教学的共性出发,对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另外,我们认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不应面面俱到,并不是上述维度都必须体现每一堂课中。课堂教学评价还应该考虑面向不同层次的问题。如低中高年级的教学标准应有所区别等。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设计

附表(下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评价要点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内容设教学设计 计

目标明确;认知、能力、德育目标设计合理。

教学结构安排合理,重难点突出。

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全面发展为教学模式设

宗旨,针对语文学科特点,综合设计教学的结构、程序、计

方法和手段。1. 创设教学情境,设计具有启发性、逻辑性、发展性的问题,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探教学过程的索、尝试和思考的机会。

组织 2. 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注意学生的差异性。

3. 教学环节的组织有条理、有层次,衔接紧密,过渡

自然,时间分配合理。

1. 教学方法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

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实施

2.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计划地给予学生教学方法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运用

3. 恰当地选择和组合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解决教学重点、难点及创设教学情境等方

面的作用。

具有较强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能灵活、恰当地根据教学机智的学生反应与参与状况,及时调节教学节奏和步调,进行显现

正确的教学反馈。

学生行为 体现主动性 学生通过恰当的学习方式,在多种感官协调作用下主动

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学生能用学到阅读方法自主地学习语文知识。

体现个性 体现创新性 情感沟通

师生互动

问题交流

学生具有独特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在思维上闪现出灵活性和开放性,能表达出不拘泥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勇于质疑问难;能综合运用所学知

识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课堂气氛活跃、民主、和谐,教师教态亲切自然;学生

主动参与活动,学得轻松愉快。学生思维活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能尊重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师生交流融洽。

教学成效 知能目标的学生能理解和应用当堂所学的知识,学生语文基本能力达成度 的提高达到预期目标。综合发展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意志、道德品质等促进度 方面都有所提高和发展。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白马小学

篇8:语文课堂评价标准

在美国加州波莫那州理工大学访学期间, 对当地的英语课堂评价标准进行了简单的调研。 美国大学教师的职称一般分为四个层次, 即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 讲师属于非终身制的, 而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则属于终身轨制 (Tenure-Track) 。 年度评估将根据教职工所上交的信息由各学院教授或者部门主管主持实施。 评估包括大学教授或同等职务者对教职工进行评估, 同行评估, 对于教学型的教师, 还应包括学生评价及实习生评价。 评价记录将由学院或学校及教职工同时进行保留。 评估体系会回顾自前一次评估期至今教师所取得的成就, 评定是否之前确定的目标已经实现, 以及目标未实现的情况下会面临的问题。 对于评价结果满意的教师, 根据评估结果可推荐加薪、奖赏, 或对其他形式的表现褒奖。对那些需要额外的制度资助的教师, 可根据评估确定需要哪种资助, 比如教学效果、心理咨询, 对研究或服务期望提供指导, 对表现不尽如人意的教师可考虑终止聘用。 美国加州美国加州波莫那州立理工大学的语言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四个维度:学生评教、同行评议、系主任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 评估由终身教授指导, 主要目的是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方式进行客观的反馈, 以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中国和美国的大学体制有着非常多的不同。 美国大学历来是“宽进严出”, 每届大学生的毕业率不足50%, 而中国的大学则是“严进宽出”, 只要过了高考这座独木桥, 四年本科的毕业率几乎是100%。 这客观上造成美国与中国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上努力程度的不同。

二、美国大学教师评价标准对我校大学英语课堂评价标准之启示

1.美国大学的社区服务

美国学校大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教学, 第二科研, 第三社区服务。 中国大学教师没有社区服务考核这一项。 美国大学教师的社区服务很有特色, 包括教授跟新生家长的见面, 以及每年4月份开放日、与学生家长的交流等。 美国大学特别强调大学应该服务社会这一核心价值, 认为大学并非躲进“象牙塔”做研究, 还应该关注现实、服务于社会, 将研究应用于现实世界。 因此, 分析和考查美国大学的社会服务使命的起源及演变、表现形式及其实现路径, 对我国大学树立正确的社区服务理念、 实现服务于社会这一重要使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2.美国大学的宽松课堂氛围

我国高校及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指标中, 往往非常严格地对一堂课如何上, 以及应该具有哪些课堂教学文件, 甚至对文件的格式等做出规定。 由此产生的问题是:扼杀了教师授课的主观能动性, 忽视了教材在学生课后的作用, 也造成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过于迷信, 由此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创新性思考。 相比中国大学, 美国大学的课堂教学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 都显得非常宽松。 营造这样的宽松氛围, 是基于这样的前提假设, 即学生具有相当的自学能力, 并且对本课程所介绍的知识或许有一些了解。 因此, 课堂上所要做的是深化课程知识, 帮助学生 (或者部分学生) 解决疑惑的那部分。 宽松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需要哪些帮助, 以便及时调整讲授内容。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不同于其他的学科教学, 教学形式可以多样化, 教学方法也可以采用多种手段。 我校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学生人数过多, 大部分课堂学生人数都在50人左右。 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课堂教学的多样化, 应减少学生人数, 实行小班教学, 教学形式可以是课堂授课或小组讨论, 可以结合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 实行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化学习, 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中,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方式应相应调整和改革, 实现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

3.美国大学的课后作业布置情况

在美国, 学生课后作业任务很重, 一门课, 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往往需要花上1天的时间, 且布置作业的频率很高, 作业的完成情况会被记入成绩。因此, 学生要获得A不容易。同样, 大学英语学习是语言教学, 有其独特性, 英语学习主要是听说读写译, 这其中每一项技能都离不开大量的学习。 课堂的学习时间远远不够, 需要课后相配套的大量的学习和训练。 对于我校大学生而言, 课后作业应如何布置, 课后作业的量应控制在什么范围, 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在这样的背景下, 如何控制课后作业的布置量和学生对教师评价的真实度需要进一步调研。

三、结语

美国高等教育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之一。 调查表明:就中小学阶段的教育质量来说, 美国在世界排名仅为30位左右, 而到大学阶段, 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学生开始凭借他们的创造性大显身手。 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处在从扩招到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时期, 现在教育部正在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各高校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和引导作用。 因此, 如何评价大学课堂教学质量已经不是一个学校或一个专业的问题, 而是涉及我国整个高校的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 如果评价标准有失合理, 将贻误一代大学生的培养, 进而影响我国的自主创新的发展。 因此, 在发扬我国高校课堂教学方法中优秀传统的同时, 认真借鉴国外大学课堂教学方法已经成为非常迫切的一项工作。

参考文献

[1]丁朝蓬, 梁国力, Tom L.Sharpe.我国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概况、问题与设想[J].教育科学研究, 2006 (12) .

上一篇:案列分析报告下一篇:社区党员互相批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