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2024-05-11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通用8篇)

篇1: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课堂是师生生命活动的构成,教学流程应该充满生命力。课堂评价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同样也应该充满生命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指的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况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目的在于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有效的评价,让学生品尝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信心,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促进他们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如何真正把握新课程评价的精髓,发挥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引导学生不但求“知”,更要求“法”;不但“好学”,而且“会学”和“学会”,更要“学得有兴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以下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点滴做法。

一、善于运用赏识和鼓励性的评价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竭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学生的发言中有一个词用得准确,有一句说得精彩,也要立即给予热情的鼓励。这样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意识到教师在时时关注着他们的细微进步,并和他们一起分享这种进步带来的快乐。在课堂上,不管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赞扬,因此,教师评价语言中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和鼓励,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为了让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要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不吝言词地给予热情的鼓励。

其次,教师要抓住机会,及时地进行激励性评价。要善于捕捉、把握时机,进行对话交流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沟通。激励性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实施纵向评价。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气质、特点、学习水平,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境而异,作出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评价的认同和接受,评价的认同和接受,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激发。

第三,要善于从多角度欣赏学生。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实施评价,从多个角度来欣赏、赞美学生的优秀表现,取得的良好的效果。如,对学生的精彩的发言,老师们这样评价:“你的发言触动了我的思维,震撼了我的心灵!”“你理解透彻,语言精当,表达流畅且自信满怀,我非常欣赏你!”“我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了!”“你懂得比老师还要多!”“你读得比老师还要棒!”

二、课堂评价应随机应变,自然真诚,创新多变

教师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友善的微笑,营造一个充满关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品尝到被人尊重的喜悦,感受到期待的幸福。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堂评价,老师都要全身心投入,老师的评价语言要发自内心,以真情动人,评价语言应该灵活多样,随机应变,让学生爱听、想听、百听不厌,名人名言、格言警句都可以恰如其分地运用到评价语中。让学生在受到赞誉的同时,又学习了知识,懂得了道理。

除语言评价外,情感激励和动作行为评价也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都不仅仅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其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当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多微笑,多点头,极其专心地听,诸如此类的态势语可以明确地传达这样的信息;“我喜欢你!”“请继续说下去!”听后友好地评价:“好,这是你自己的见解!”“说得很有道理!”

教学过程充满着各种变化、发展,始料不及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灵活运用教学机智,将预设性语言和随机性语言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突发情况,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口语流程,快速反应,巧妙应对,随机评价。在评价时,教师常常是对学生的谈话给予直接的评价,其实对于人和人的交流来看,应该是一种充满智慧的交流,往往不是直接的说明,而是给予一种感受的空间,留一点点让人去回味去揣摩。别只在评价语末尾画句号了,应多点感叹、多点省略、多点疑问。让教师的评价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四、评价要敢于批评,指明方向,善于运用否定的艺术

“学习也是学生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真诚赞美的同时,善意的批评也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否定的评价,不是完美的评价。教师的评价不能只是一味的表扬,对学生错误的回答,一定要或委婉地,或直截了当地指出。但是,有时教师连错误的东西也不敢否定,似乎一否定就会扼杀学生的灵性

与智慧,就是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当学生的见解不够完整时,就应不厌其烦地进行点击;当学生的认识出现偏颇时,就应不漠视,不袒护地加以引导。教师的评价要做到表扬与批评相结合,鼓励优秀,指出不足,激励后进。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他们的心灵极易受到伤害,那么,在对学生学习进行否定评价时,教师要有效地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呢善于运用自己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的回答,注意情绪导向,做到引而不发。善于以激励性评价纠正错误,对于学生的错误多一点宽容与理解,多一点商榷与探讨,要给学生提供纠错机会。

五、课堂评价要共同参与,多元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而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构成应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方面,而我们当前教学中往往偏重教师评价。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评价,评价学习材料和学习过程,评价同学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评价自身的长处与不足等等。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则采取延时评价的策略,使学生的思维趋向活跃,然后引导学生互评,在互评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和积极的情感。此外,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也是一种好方式。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本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调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如一个学生读课文后,我要求他自我评价,他说:“我读得很有感情,但声音太轻了。”“那能不能改进一下?”他又读了一遍,既响亮又富有感情,全班都鼓掌表示祝贺。实践证明,自我评价能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剖析自己,在反省中不断地完善自我,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价不仅要关注共性,更要关注个性;不仅要关注学业成就,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价应该丰富而生动,以真实打动学生,以真情感动学生,以真诚引导学生,让语文课堂评价真正精彩起来,成为学生生命中“一次难忘的经历”,“一个永恒的瞬间”。

篇2: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家第惠斯多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评价语的重要性就在于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恰当的实施评价的策略,引导学生要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用殷切的鼓励去开启他们的心灵,打开他们的心扉,让他们在激励中成长、在激励中进步。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们发现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一、形成性评价

学生经过口语交际训练之后,交际能力达到何种程度最终还需要一定的评价反馈。评价的目的不是要给学生排个高低上下,而是为了让学生得到富有建设性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口语交际水平有一个真实的认识,并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以利于下一阶段的进行。

教学反馈必须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进行。考察学生的语言是否连贯,思维是否思维是否有逻辑,手势、姿态是否恰到好处,听众的反映如何等等。反馈的信息要有针对性,这样学生才会明白,自己在交际过程中到底哪些地方出现了问题,应该怎样改善提高。反馈的信息及时传递给了学生。让他们在今后的口语交际中不断改进提高,从而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有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注意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及时评价反馈,而是把评价放在学期末,单纯以分数高低来衡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当然,这种总结性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但从效果来看,形成性评价对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更有效。

二、激励性评价

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赞美可以让平凡的生活变得美丽,赞美可以激发人的自豪感和上进心。在语文教学课上提倡赞美,几乎对所有的孩子都产生正效应。小学生语言能力及性格的发展都处于高增长阶段,自信心是增强学习兴趣,形成强大的学习后续力的前提条件。

就拿识字与写字教学来说吧:识字与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功。在识字与写字教学中,恰当的实施评价策略是至关重要的。我现在正在进行三年级语文教学,按照课标的要求,学生开始学写钢笔字。初学钢笔字,从执笔的姿势与运笔的方法,我都严格要求,对学生进行指点,一丝不苟地教学。因为学生在一、二年级已有良好的写字习惯,我相信学生的钢笔字一定很优美!然而让我大失所望,后来我引导他们进行评价,把学生写的字进行展览,让学生评选出最优美的钢笔字,交给老师老师审查,老师也觉得是最美的字,就给以鼓励和奖励。学生的字慢慢有了好转,看起来也顺眼多了。后来我又采用小组评,让各位小组长带着组员评出本小组中非常满意的,满意的,不怎么满意的,不满意的字来,同时指出不怎么满意、不满意的原因,让学生今后注意改进。最后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写的字,给自己一个评价。同学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自我意识也增强了,大家都用心写字,现在班上学生写字也整体进步了。

语文阅读教学评价得好会收到最好的效果。“书声琅琅”是一堂好的语文课的重要特征之一。朗读是一项技能技巧,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活动。朗读技巧的习得、掌握和运用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的反复训练,才能熟中生巧。为了避免单调、枯燥,朗读形式应该尽量多变,而且要及时运用一些评价语,来激励学生兴趣,这样学生才能进入文本的情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五彩池》描写了四川松潘藏龙山上那神奇美丽的五彩池水和池的壮美。文中的句子非常优美,适合美美地赏读。在教学时,我是这样对学生及时鼓励评价指导水池这个自然段学习的。师:同学们像瑶池那样神奇美丽的五彩池究竟是什么样子?生:水池多,大小不一,形状很美。师:你是从那个自然段感受到的?请你读给大家听听。生:我是从二自然段感受到的。生读这段。师:你真会根据老师的问题找答案,读得也很有感情。师:从哪些词语看出水池多?生:漫山遍野、都是、无数。师:你找得真准确!不愧是火眼金睛的孙悟空!请大家感情朗读这几个词语。师:写在阳光照耀下的无数水池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了什么?生: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水池比作了宝石。师:你真会动脑筋。请你美美地读一遍,其他同学再读,全班读。师:哪些句子又写出了水池的大小不一?生:“水池大的„„;小的像个„...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水底。”师:你很会读书,很准确!抽生朗读,全班有感情朗读。师:哪些句子写出了水池的形状美?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了什么?生:“池边是金黄色的„„有的像莲花的„„”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水池的形状分别比作了葫芦,月牙儿,盘子,莲花。师:同学们学得更认真了,脑袋越来越灵活了。请多生美读,全班感受读。就这样学生跃跃欲试,经过这样的朗读训练,班里大部分的学生基本掌握了朗读技巧,朗读时流畅动听,还学会了欣赏别人的朗读。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达到了最佳效果。

三、容错策略。

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实践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如果老师只着眼于指出学生的失误,并要求立即改正,那么大量的时间就会花费在“出错——改错”上,不但使课堂上流失大量宝贵的时间,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久而久之,不仅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敢开口,也会影响教学进程。可以采取容错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对主要目标以外的失误应当暂时放过,以免分散注意力而影响主要目标的实现。暂时放过绝非不管。例如,在孩子们为说什么而犯难时,就不要纠缠语音的问题;可以在另一节课或另外的环节解决语音的问题。这样,各个击破,一课一得,积累起来,学生的进步大矣。学生存在的失误会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而逐步减少。

四、使用个性化语言评价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发展中的人,是一个不平衡的人。学生有智力的差异,有性格的差异,有品行的差异,有语言水平的差异等。教师要尊重差异性,尊重多样性,尊重创造性,要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口语训练。较好的方法就是采用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组内都有参与讨论发言的机会,也有倾听的机会,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提高。教师在评价时也同样选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评价每个学生,这样学生得到老师的肯定,心里有一种愉悦感,从而会更有创造性地进行口语交际。

篇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关键词:捕捉瞬间,成就课堂,评价策略

那么如何让教师的评价不再流于形式,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即时评价,成就课堂精彩呢?

一、因材施教,多元评价

课堂评价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它应该因生而异,因事而异。学生由于不同的学习能力而造成差异性,因此教师评价要考虑学生的不同需要,要有意识、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进行激励,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更积极地投入学习,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一)激励评价——如沐春风

对于不自信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的是激励评价。课堂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中灵敏地捕捉到闪光点,给予鼓励,把爱的春风吹向那些易被遗忘的角落,使他们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激励下,肯定自己的能力与价值,增强自信心。

(二)幽默评价——情趣盎然

教育,有时就是一种保护。记得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说过幽默是人类心灵的花朵。如果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具有幽默感,那么,有些问题就可以在笑声中得到解决。如当学生把“哗,哗,哗,雨越下越大”读得又轻又柔时,我微笑着说:“谢谢你让我感受到了绵绵的春雨,要知道今天下的是雷雨呀。”他不好意思地笑了。再一次朗读时,高亢洪亮,倾盆大雨的气势便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具有幽默感的教师往往会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教师幽默的评价会拉近师生的距离,解除尴尬的气氛,更好地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记忆。

面对学生的差异性,教师也应该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评价,对症下药,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情感,倾听他们心灵的呼唤,真正回归孔圣人的“因材施教”。

二、捕捉闪光,因势评价

一堂有生命的课堂,往往会掀起很多的“波澜”,教者要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浪花”,变“意外”为资源,巧妙评价,引领学生参与讨论,就一定能让课堂折射出绚丽的火花。

(一)释疑评价,深挖文本

当课堂出现问题时,不能因为怕耽搁了预定进程而置之不理或武断指责,这样只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就势引导,将“皮球踢回给孩子,在读书、思考、交流中实现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你会发现,在你耐心的等待中,孩子们会逐渐探寻到问题的根源,加深对文本的领悟,课堂也会焕发出鲜活的亮点。”如《一夜的工作》一文教学中:

生问:今晚的花生到底增加了没有? / 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谁能从课文中找出根据来? / 生:我想是没增加的,课文清楚地写着“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生:“好像”这个词用得好。我这样想:看上去好像没有增加,其实今晚已经增加了分量;增加了,还这么少,平时就更少了。这更突出了周总理的生活简朴。/ 师:还能从别的地方找到花生米增加的根据吗? / 生:我从值班室的同志送来的两杯绿茶中看出花生米是增加了,既然绿茶增加了一杯,那么不会不增加花生米。

“花生有没有增加?”一个看似平常无聊的问题,却被教师敏锐地捕捉住,通过巧妙地点拨,促使学生探究,使课堂掀起了层层思维狂澜,为更好地理解“总理生活简朴”奠定了基础。

如果教师能敏锐地捕捉课堂的“闪光点”,借助评价深入挖掘文本,营造动态生成的课堂。那么,这个灵动的闪光点定会投射出更绚烂的光芒,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层次地挖掘。

(二)追疑评价,延伸思维

“别样”的质疑虽生成在预设之外、教师能趁机追问评价,挖掘学生更深的思维,促使学生思维发展,必然得到浑然天成的美丽。

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全神贯注》时,让学生找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进行交流。

生:“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这句看出罗丹的全神贯注。/ 师:如果抛开全文,你单独读句子,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 生:疯子一般。有人说当艺术家沉浸在艺术创作中时,他抛开一切,行为有时很反常。/ 师:是呀,一个沉浸在雕刻艺术中的罗丹,一个“艺术殿堂中的疯子”。此时,他的手在挥动什么? / 生:他在修改雕塑。/ 师:修改雕塑的哪里? / 生:他觉得雕像的眉毛太淡,应该再浓一些。他在修眉。/ 生:他觉得左肩偏了,修正左肩。/ 生:他觉得雕像神韵不够完美,正在修改……/ 师:简简单单一句话,刻画出一个灵感迸发,激情四射,浑然忘我,紧张工作的罗丹。在神奇的双手挥动中, 一尊尊雕像诞生了,留给我们无穷美的享受。

学生在体会句子时,往往喜欢直奔中心,没有真正的感受。我们老师也都希望学生能切中要害,然而更多时候,学生的回答并不能一下子答到关键点。学生在教师刨根究底的追问中,深入思考,逐渐明晰,体会到罗丹完全沉浸在自己工作中的那种忘我状态。这种追问让学生不断深入了解课文,推进学生的深度思考,提升文本价值。

篇4: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一、 丰富评价语言,营造学习氛围

1. 激励——激发求知兴趣。激励性言语评价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评价方式,它能激发学生的情感,鼓起其勇气,激起其强烈的求知欲望,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一位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举了手,并响亮地朗读了一段话,我及时给予了评价:“你很勇敢,能大胆站起来读书,希望能经常听到你响亮的读书声。”我又请了一位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读了这一段话,我给他的评价是:“你的声音真好听,希望你继续努力。”这两名学生当时非常开心,一节课热情高涨。课堂上,教师具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但回答问题的学生直接得到鼓励,而且其他学生也会跃跃欲试。这样的评价,使学生了解了自己学习的状况,知道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也感受到了老师的关怀。

2. 幽默——调节课堂气

氛。幽默式的言语评价,指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的评价。一位特级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小稻秧脱险记》一文中,杂草被除草剂喷洒过后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这个学生朗读时,声音非常响亮。老师笑了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来,我再给你喷洒一点。”同学和听课老师都笑了,该同学会心地耷拉脑袋,有气无力地又读了一遍,这次读出了效果。这样的幽默评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调节了课堂气氛,启迪了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得到了发展。

3. 引导——深化文本体验。语文教学因其丰富的人文性、综合性,而显得多姿多彩。很多语文教师都在尝试使用引导性评价,以引导学生深化对文本的体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这样的评价,教师必须深度解读文本,感悟文本精神,置身文本多种情境,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知识点的融合,把评价有机地渗透于学习内容之中,使它们浑然一体。我在教学苏教版五上《黄果树瀑布》第2自然段描写瀑布的声音时,重点指导学生读出瀑布声音从远到近的变化,尤其读到:“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一句时,总觉得变化不明显。我就引导学生读两个词:“人喧马嘶”和“喧嚣”,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词的字形。不少学生发现“人喧马嘶”一词有两个“口”,“喧嚣”一词有五个“口”。教师结合评价: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从字形上就让我们想象出了声音的大小。学生立刻领会如何读出效果,我就请女同学齐读“人喧马嘶”,请男同学齐读“喧嚣”,朗读效果立刻就出来了,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体验。

4. 明理——提高认识水平。明理式的教学评价,指的是对学生讲明道理的一种语言评价。这样的评价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具有很强的效应。我在教学五上《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时,当讲到最后一个自然段:“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一句话时,我有意识地请了一位学困生读这句话。一开始,他读得结结巴巴的,我及时指导了他,这样连续读了好几次,直到读得较好时,我又给予了评价:“这次你读得真好,只要你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地去做,就一定能做好,懂了吗?”这位学生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这样的评价亲切、自然,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渗透了道理:读书就像水滴一样,只要坚持练习一定能成功。很好地加深了学生对课文揭示道理的理解。

二、 活用评价方式,注重价值体现

1. 教师与学生的评价相结合,调动兴趣,增强效果。以下是一位教师执教《黄山奇松》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很有感情地朗读了描写黄山松的一段文字)同学们,你们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

生1:听了老师的朗读,我感受到了黄山松的奇。

生2:听了老师的朗读,我感受到了黄山松的千姿百态。

……

师:请同学们也像老师这样读一读,体会一下。

这样的师生互动性的评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一种能动的、活泼的动力状态,向更高目标迈进。

2. 自我与他人的评价相结合,保持热情,明确方向。学生对自身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能促进其自我学习方式的改善,学习热情得以保持,这样能帮助他们更清楚地认识自我。如一堂课结束了,也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契机,教师可问:“这节课你们学得怎么样?你们认为本节课中谁的表现最出色?”学生马上就会展开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既有对知识和能力的评价,也有对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使三维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 拓宽评价内容,培养综合素养

1. 联系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该联系学生生活进行教学,要恰当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灵活地应用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我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徐悲鸿生活的清苦,抓住文中“一间”“一杯”“两片”三个量词,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来体会。学生畅所欲言的回答,拉近了文本与现实的距离,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评价不断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悟到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点滴含生活的真谛。

2. 分析心理,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会让学生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反应。恰当的评价,有助于学生适应课堂环境,提高学习能力;不恰当的评价,会使学生自信心减弱、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表现出消极被动。我曾指导学生背诵一篇文章的片段时,有一位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举起了手,我喊她起来背时,她满脸通红,结结巴巴地背了几句说:“老师,我很紧张。”我及时鼓励她说:“没关系,你能站起来背已经很勇敢了,老师相信你会背得很好。”她很高兴地背了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得以提高。

3. 抓住亮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富有创造性的思维火花。这就要求教师抓住这些闪光点,用激励性的语言作出恰当的评价,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使他们不断奋进。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小鹰学飞》这篇课文时,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教师巡视后评价说:“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可会读书啦,边读还边飞了起来。”这句话使其他学生纷纷仿效边读边做飞翔的动作,有声有色,十分投入,效果很好。学生的体验是富有个性化的,个性是创造力的源泉,个性化的学习氛围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每个教师都应该积极地、耐心地俯下身来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用一双热情、冷静和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珍视每一棵富有个性的幼苗,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尽兴地表达见解、表现自我、展示才华。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评价是理念的结晶。“丰富的语言”是评价的首席,“灵活的方式”是评价的亮点,“多样的内容”是评价的重点,它们共同形成了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篇5: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评价方法与策略

在有些小学语文课堂中, 教师更多的是机械地、习惯性地点评,“真好!”学生的表扬声、掌声不绝于耳,似乎学生的学习劲头很高,学习自主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但我们应清醒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为什么要评价?怎样评价更好?评价的目的是什么?不能丧失了评价判断、提升、延伸的功能。

传统的评价由于目标单

一、方式的单调、流于形式,已成为束缚时代教育发展必须与时俱进的瓶颈。布鲁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生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生得到更加轻松、更加迅速。”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实现课堂质态的良性循环,使课堂因有效评价而高效精彩?这是人类进21 世纪对基础教育的呼唤.一、“千言万语总关情”──激励性评价,满足成长需要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不仅传播知识,培养能力,更传递人的情感、生命的脉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由此可见,无论什么样的评价必须动情。在教学中运用评价应以事实为依据,善用语言,激发学生长久的、内在的积极性,善于发现值得鼓励的地方,避免廉价的表扬,不能毫无根据地妄加评价。教师要遵循严谨审慎、实事求是的态度,针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评价,做到既不伤其自尊,又能指出不足,让学生能扬长避短、发展特长、张扬个性。因此教师更多的是把评价活动当作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功给予充分的欣赏和激励。

富有鼓励性、启发性的课堂激励,无疑会给学生的学习注入兴奋剂。“你读得真流利!”“相信你能行!”等激励用语,会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让语文学习成为一件充满快乐、富有成就的趣味性活动。明智的教师往往还善于给课堂逐渐“升温”。课堂教学开始时给学习困难的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并送上一句“你第一遍就能体会这么多,很不错!”,能够有效地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等到课堂教学臻于高潮,教师的激励用语也达到“高温”,比如,来一句“你真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理解得棒极了” “你的意见很有创意!”“夸夸你自己”……给学生带来很强的成就感、满足感。

二、“只缘身在此山中”──迟延性评价,拓宽思维空间

《标准》强调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做到这一点,采取延时性评价策略很有必要。因为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顿悟”和“灵感”。倘若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问题的回答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势必扼杀了其他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

“错误人皆有之。”(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语)作为教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应宽容对待,延时评价──“你体会得不错,但如果说得更完整些会更好。”“你思考很深入,让我们再来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好吗?”“同学们听了刚才的发言,有什么看法,请评一评。”……像这类语重心长的话语,既有效地保护学生的自尊,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又能让更多的同学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像,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以获得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所谓“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真正达到《纲要》所要求的评价境界:带动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三、“小荷才露尖尖角”──包容性评价,尊重独特见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学生与众不同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情感体现,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结果。在这多元化的理解中,既会有正确的认识,又不免存在着偏离主题的答案,超越“常规”的想像,违背“逻辑”的“悖论”,正确的做法是“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如学习《丑小鸭》时,教师引导学生体验角色:“如果你就是丑小鸭,经历这么多苦难,终于变成白天鹅,你最想做些?”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实话实说,展示不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A、“我要去帮助那些被人看不起的动物,和他们一起玩。”B、“我绝对不会去嘲笑、欺负那些长得丑的动物。”C、“我要去炫耀一下我多美丽!”D、“我要飞回去,打那些欺负过我的人报仇!让我们知道我的厉害!”……面对这些个性但又稚嫩的想法,老师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作出包容性评价:“你们都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很好。但你觉得这只白天鹅会选择你们的哪些做法?为什么?”让学生再深入读书、体会什么是真正的美,最终形成了正确的认识。科学的评价对学生具有激励表扬、解惑释疑、点拨导向等功能,使课堂更具有生命的活力。

四、“化做春泥更护花”──形成性评价,促进学习行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要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不时地进行“阅读反思和批判”,不断把握自我的理解程度,判断与阅读目标的差距,反思自己及他人见解的合理性、完善性和正确性,并采取各种帮助思考和增进理解的策略。这种阅读理解的动态性特点,决定了学习评价要以形成性评价和动态性评价为主,即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行为和成长发展的过程,把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并给予多次评价机会,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深入和语文能力的形成。

教师可以通过捕捉学生细微的表情变化去分析评判。学生个别回答问题时,可观察其他学生的反应──眉目舒展,表明他认同别人的观点;摇头否定,表明他有异议;情绪激昂、跃跃欲试表明他还想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当然,学生的情绪状态的观察、评价,只是评价中的一个视角。我们还可以观察评价学生的参与方式是否多样、参与的品质是否深刻、参与的效果是否良好,将素质教育融入到课堂中来,发展学生的情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五“万紫千红总是春”──开放性评价,促和谐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量化和客观化的评价不能成为评价的主要手段,而应该更注意运用描述性的方法,开放性评价来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

如对作业、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用激励性的评语、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学生的课堂作业或试卷上,除了有优、甲、乙的批阅等级或分数以外,还可根据具体情况画上鲜艳的小红旗、小红花,或者注明着老师的意见:“你真棒!”“这道题为什么还出错?”“在这次考试中,你基础知识题做得比较好,阅读题还需要认真读题,明白题意后再动笔!”这类激励、质疑、总结性评语,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和思考,有利于学生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而在那些不宜量化的地方,如学生的课外阅读、写作能力等不应该只是用分数,应该采用多种灵活而科学的方式来评价,建立起一个个与语文学习有关的资料档案。包括:成果日记本、最好的作业、最满意的作品等。让学生在整理资料档案的过程中记录并反思成长过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也可以是实践活动调查报告,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亲身体验,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还可以是记录学生的系列成长作品,如:优美语句袋档案、课外阅读摘抄档案、课文朗读录音档案……成长记录袋以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为本,由学生自己、教师、家长及同学收集并做出的相关材料来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以达到学生实现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目的。这种评价方法可以极大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收到评价的最佳效果。

实施科学实效的评价,必须注意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的情知结合。不仅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评价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习惯,如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自学的习惯、创造性的发挥等;在评价的方式上,既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又注意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的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并注意结合各个学段的评价表有机进行,一段时间后进行汇总、反思,提出下阶段努力的方向和学习的方法,在科学评价的轨道上不断的发展、成长。

篇6: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陈焕明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复杂的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恰当有效地进行课堂激励性评价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学习兴趣、人生目标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也将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我们要一起不断研究做好小学语文课堂激励性评价,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评价中坚持正面引导原则,对学生的不同回答采取不同的激励性评价,做到“三尊重”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激励性评价;策略;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的推行,为切实落实课改要求,促进学生全面真正的发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怎样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激励性评价成为重要课题。

所谓激励性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旨在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肯定评价。它着眼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与培养,有利于肯定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和富有成果的学习成效,有利于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使他们的学习活动处于“积极学习—激励评价—进一步积极学习”的良好循环中。

小学语文学科具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点。它具有文学性、情感性、模糊性等特点。学生在学习理解时,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原有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进行知觉感受和创造性体验,常回答出一些幼稚可笑、稀奇古怪等系列问题,得不到老师所要的答案,有时以致于弄得教师焦头烂尾、一无是处,不经意间一堂课给搅和了。有的教师也常常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课堂,直接给出结果或否定:“不对”、“错了”、“更正”、“重做”等。在不经意间阻止学生的回答,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积极性。一次次给学生心理造成严重的创伤,把学生回答问题的满腔热情之火扑灭了。

而面对学生回答正确的问题,有的老师一堂课下来,全是“很好、很好”、“真棒、真棒”。如此的单调、没有变化,不能把所要激励评价的内容落到实处,让学生感到迷糊,不知“好”在哪里、“棒”在哪里,这一切都似乎流于形式,让学生感到乏味,缺乏艺术。

江泽民曾说,“每个学校,都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由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上进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要真正落实课改要求,进行良好的激励性评价刻不容缓,我们要想尽一切方法,寻求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

一、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

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求同,不存异。而今天则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充分自由的发展,对问题的答案没有唯一。语文学科答案往往多样化、师生平等,教师并非绝对权威,并不什么都以老师说了算。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评价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依据。适合学生发展的评价,方算好的评价;真正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激励性评价,方算真正的激励性评价。对此,教师应该加强理论修养学习,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适时激励。

(一)要将“以教师的教为本”的教学观转向“以学生的学为本”的学习观。

即须教师明确现代课堂教学设计首先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的,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适应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起点,进而设计有助于学生学习潜能开发的学习目标和实施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评价方案。

(二)要将“以书本知识的传授为本”的价值取向转为“以学生身心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

让传授书本知识服从、服务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即在现代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把“语文教材的知识”转化为“教师的导教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再把“教师的导教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

(三)要将以“静态的备课”观转向“用动态的设计评价”观。即要改变以往把学生的一切“教师全知”的备课观转变为以课前一定的“静态预设”为基础,再根据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具体反馈情况再作出实时、灵活的调整的观念。

二、坚持正面引导原则,以激励评价为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价,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曾有一句名言,“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来得好”,它说明激励性评价的作用是巨大的。清代教育家吴昊先生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长的时间和精力去批评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去发现其优点,并且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

(一)鼓励学生主动尝试,教师及时圆场

新课程下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在课堂上,要将教师的“讲”转变为学生的“说”,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发言不对,说不到要害,说不清楚,教师应及时引导补充,不让学生难堪,让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尝到成功的喜悦。一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相信自己,你们一定能读好。”“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再试试”,“我看到了一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像这样教师及时圆场,给他一种激励,一种驱动力。

如又一位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对添字、漏字现象这样激励道:“第一遍错了是正常的。”第二遍还错,“这遍没读好,还有第三遍、第四遍”,“别紧张,慢点儿,大家都在耐心地听呢。”一直到学生读对,给予鼓励“了不起,你成功了!”如此鼓励,学生得到了信心。

(二)鼓励学生张扬个性,教师不唯书

教育本质上应该是民主的,只有民主的教育,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只有让每个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都得到尊重,有发言权,积极进取,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发挥,自身才能得到真正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得到真正发展就要给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不唯书,要鼓励学生张扬个性。比如课堂中分析润土悲剧的根源,有一位学生说悲剧的主要根源不是当时的社会,而是他自己迟钝的性格,“种出来的东西只能烂掉,为什么不想方设法地去卖掉,哪怕送人也比烂掉强几倍”足见多有个性。

刘心武写过一篇文章,批评他的老师,说老师有一种扼杀学生个性的倾向。刘心武从小爱写作,老师在班上读他的一篇夹叙夹议的文章,文章中写了一句:“这是作家掷向浩渺宇宙一声强劲的呐喊。”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也带着不置可否的态度。好在刘心武不服,继续向杂志社投稿,不久,他的文章在杂志上发表了。

(三)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形成一种激励策略

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对于评价,我们不能“五个手指一样长”,忽视他们的优点和存在。而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努力挖掘出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形成一种激励策略。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证明,罗森塔尔的谎言(其实这个“谎言”就是“赏识”),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动传染给学生,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异乎超常的提高。可见,学生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只要挖掘和激励得当,那将得到不可限量的发展。

三、对学生的不同回答采取不同的激励性评价

(一)对正确性回答的激励性评价

1.对相同水平者,评价用语要多样化

面对正确的回答,教师在评价时显得得心应手,然而有的教师在评价用语上往往很单一,学生要么是“很好”要么就是“真好”,不能评到学生回答的要害。一位教师在一节课下来,激励性评价全是“很好”应对,学生听了不新鲜,听课老师见了乏味。虽然教师有“渊博”的知识,但缺乏激励的技巧,结果学生不耐烦,回答问题没有积极性。

而一位小学教师在一堂阅读课时,针对采用了多种激励评价语:“读得真不错”、“大家听了都在佩服你读得好!”“这个句子读得多好啊!请你再读一遍,大家仔细听听。”“老师被你感动了。”“你读得比老师还要棒。”“到目前为止,你是读得最出色的一个!”“老师觉得,你长大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结果,这堂课,气氛异常活跃。

2.对水平不同者,激励要个性化

一个班学生的智力、品德、个性等方面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在教学中给予他们的评价也是不同的。赞扬鞭策优秀生;肯定、鼓励中等生;宽容激励后进生。

而当前的不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都变成了打拍子,喊口号。哪个学生说的好,不论是素质较好的学生,还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讲问题的难易程度,全体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一起喊:“棒!棒!你真棒!”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理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所以,教学中对学生激励性评价,要具有真情实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之乐,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如此。当他们在课堂演练时,即使是错了,只要字写得好,老师也应该边点头边说:“老师真喜欢你写的字。”当他们对简单的问题勇敢的站起来,并回答正确时,老师更应该边侧头倾听边点头边说:“今天你真了不起,能有这么大的进步,老师感到非常高兴,也同意你的想法。”„„。这样评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内心的激动是可想而知的,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的内驱力,强化主动学习的意识。

(二)对非“准确”性回答的激励性评价

如今的学生已不是以往大家所认为的“一张白纸”,而他们是带着各种各样的感受来到课堂的。面对教师的提问,他们不时回答出一些教师认为完全不正确的答案。面对此种情形,教师不是否定就是冷落学生,给学生一次次打击,新课程评价得不到真正实施。

一位女教师教学《白杨》。新课伊始,身旁大屏幕上,多媒体课件演示出一排高大挺秀的白杨树正挺立在大戈壁上,狂风呼啸,飞沙走石。白杨遮挡风雨,傲视万物。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画面,说说你眼中的白杨有什么特点。

生:白杨的树形优美,像一把绿色的大伞,长得很茂盛。(教师微微点点头)

生:白杨树壮壮的、高高的,像勇敢的士兵搏击风沙、守卫戈壁。(教师投去赞许的目光)

突然,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白杨一定在埋怨老天爷不公,把它安排在这样一个鬼地方。它哭得脸色(树干)发白,愁愁脸上布满了深深浅浅的皱纹。

学生哄堂大笑。显然在最后,这位老师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局面,在对白杨的一片歌功颂德声中竟出现了这样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尤其在这么多老师听课的场合,女教师有几分尴尬,有几分愠怒,她像白杨一样苍白着脸,淡淡地说了一声“坐下”。

这个教学片段,最后一位学生实在没有得到教师所要的答案,面对这样不太准确的回答,教师没能做好恰当的评价,也就给学生学习动机轻轻一次抹杀。

又记得一位语文老师在课堂提问学生:“同学们,冬天的雪慢慢融化了,形成了什么呢?”有的同学说:“雪融化了,变成了河水,流进了小河。”有的说:“雪融化了,长成绿色的小草。”老师点头赞许。这时,又一位同学回答说:“雪融化了,变成了春天。”这位老师没有赞许,还要批评他,因为他的回答有些离题。许多教育者提到了这个故事,不无惋惜。这位同学的回答,应该说具备诗人的想象和情感,可惜那位老师没有欣赏他。美国的威尔逊曾说:“冷漠就是最大的残忍。”对儿童创造性的表达与富有激情性思考的冷漠,无异于冷水泼面。

我们应知道孩子是无邪的,他们眼中的世界充满了童真,他见到什么就说什么,想到什么就答什么,全然不顾场合的庄重以及教者的心情。然而因为这种童贞,才使得这个世界纯洁而充满真理。

四、激励性评价中注意“三尊重”

(一)尊重学生的怪异

求异、偏激都是与众不同,都是突破常规,这可能是创新的基础、创新的表现,创新的兆头。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怪异,让学生创新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

“你的思维都是自由的,喜欢怎么想就怎么说,只要说得有道理。”如果这样让学生自由畅谈,那么一堂课学生再没有什么顾忌,他将说出自身最真实的想法,创造出无法比拟的人文课堂气息也是一种成果,即使是怪异得毫无用处也要比唯心的讨好强十倍。

(二)尊重学生的选择

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就有多维的延伸性,他可以顺应教师的意志,按老师的思维前行,也可以逆教师的思路,另辟经纬,允许学生挑战权威,允许学生出错。

对有争议的不太明确的,有多种说法,孰是谁非,碰到此情况,教师应尊重学生思维方式的自主选择,可对学生说:“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两种说法老师都同意。”

(三)尊重学生的创新成果

温伯格(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成功很重要的原因是‘进攻性’,不是人与人,而是对自然。不要书本上给你的答案,而是尝试不同,尝试发现书本上什么不同的东西,这种素质可能比智力更重要,往往是区别最好和次好学生的标准。”学生对权威挑战,允许与别人有不同的观点,鼓励其“有自己的见解、很好。”

对学生独到的思维成果要及时捕捉,抓住不放,热情鼓励“小火花做大文章”。“助燃”创新火花,注意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肯定,让学生获得满足感。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复杂的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恰当有效地进行课堂激励性评价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学习兴趣、人生目标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也将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我们要一起不断研究、做好小学语文课堂激励性评价的策略。

主要参考文献

[1]尹学林、宋翔主编: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东北师大出版社, 1996年6月第1版

[2]倪文锦主编: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篇7: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即墨市第三实验小学

万金丽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即墨市第三实验小学 万金丽

《语文课程标准》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实施评价应该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结合。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应逐步确立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表扬被更多地运用于教学评价,其优势是明显的,它可以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潜能,启迪学生思维,是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催化剂。

在一些公开课听课时,我发现有些教师总是:“表扬他。”生(啪啪啪)。许多教师在课堂中大行表扬之道,一时间,课堂上的溢美之词不绝于耳,“你真棒”“你太了不起了”“你真聪明”„„这样既空又泛的放之四海皆管用的评价,不管学生表现如何一概予以充分的肯定,教师成了表扬廉价的批发商。这样一来表扬便失去了作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进取的作用。此外,长期经受表扬的学生其耐挫力会显著下降,不能及时发现学习中的不足,使他们无法正确面对挫折与困难。有些课堂,只有教师的评价,好像在课堂上,学习是学生的事,而评价则是教师的专利。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缺乏互动,缺少多元互动式的综合评价。一堂课反复出现这种形式,而且成为了一种固定的表扬方式,师生之间就像动物之间的一种条件反射一样,毫无情感。

还有一些课中,我们经常发现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有精彩的表现时,便发给学生一些小奖品,如小贴画、小红花、小星星、小玩具等。一堂课上评价形式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学生注意力是被吸引住了,但接下来学生再也无法平静或无法集中注意力听刺激性不太强烈的学习内容。这种流于形式的评价没有针对性,即使面对表扬,其快乐程度也会下降,更达不到应有的激励效果。经常采用发奖品的评价方式很容易使教育走向另一个误区,课堂评价变成了一种物质诱惑,学生注重的只是教师的奖品,而不是学习的内容。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学生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但实质上学生缺少了有深度的思考。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赏识,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鼓励和表扬是教育的法宝,它们对于学生有着无穷的诱惑力,对学生的学习无疑是一剂兴奋剂,有了这种热情,课堂上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他们都能自由、和谐的发展。

一代名师于永正在一次公开教学课上不经意中叫到一位男同学读课文,他发现这位同学音质悦耳、吐字清晰,抑扬顿挫中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而又声情并茂,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于教师听完他的朗读后,马上走上前去,微笑着和这位男同学握了握手,无比诚挚地说:“你读得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一课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还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话音未落,听课的老师和同学们顿时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是送给有精彩表现的学生,更是送给对学生进行真诚评价的于老师。

对学生的精彩的发言,老师们这样评价:“你的发言触动了我的思维,震撼了我的心灵!”“你理解透彻,语言精当,表达流畅且自信满怀,我非常欣赏你!”“我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了!”“你懂得比老师还要多!”“你读得比老师还要棒!”

教学中的评价并不能成为教师的“专利”,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也应把评价的权利下放,提倡学生自己给自己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即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使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加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既可以提高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在相互沟通协商中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理解,易于形成积极、有效、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这将有助于学生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促进其不断改进,获得发展。

在我们平时的听课活动或教学中,老师也经常这样做:让学生采用同桌相互检查朗读的方式读课文;当一个同学读课文或回答问题后,教师让其他同学评价优劣;当听写完词语或一段话以后,老师让同桌互改;一节课快要结束了,老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本节课的表现如何?等等,这些做法都注重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老师让学生自评或互评同教师的评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在学生评价过程中,教师必须当好评价过程的引导者、促进者,避免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流于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评价水平,而不能急于求成,要求学生一步到位。这种互评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

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与学生互评、教师与学生共评,使师生互相学习、互相激励、扬长避短,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促使师生共同发展。

评价要恰如其分。虽然肯定与表扬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与喜悦,但教育心理学认为,过分的表扬能滋长学生骄傲情绪。因此,评价要以事实为依据,激发学生长久的内在的积极性,善于发现值得鼓励的地方,避免廉价的表扬。那种一味地“鼓励、表扬”,会让学生摸不着边际,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好,为什么好。因此,教师要有严谨审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恰当肯定学生好的地方,巧妙地指出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要给他们提供反省、自我纠正的机会。“请你再读一遍!”“你模仿他的样子说一说。”“你的意思是对的,你能把话说明白一些吗?”这样,有助于学生修正错误,树立信心,从而使课堂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篇8:浅谈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的实施

一、以正面激励为主

教育需要赏识,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要肯定孩子的优点。通常我们多采取赞赏、激励性的评价,但同样一个“好”字,可以说得平平淡淡,让人有勉强之嫌,也可以说得满怀激情,让人感受到是发自内心的赞赏。教师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友善的微笑,都会营造一个充满关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品尝到被人尊重的喜悦,感受到期待的幸福。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堂评价,老师都要全身心投入,老师的评价语言要发自内心,以真情动人。

二、评价要敢于批评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虽然以激励为主,但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鲜明地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与错误,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进而主动改进自我,完善自我,促进自身的发展。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一定要委婉或直截了当地指出。当学生的见解不够完整时,就应不厌其烦地进行点击;当学生的认识出现偏颇时,就应不漠视,不袒护地加以引导,让学生知道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学生就能在课堂评价中不断成长。

三、语言要丰富,手段要多样

学生天生富有求新、求奇、求趣的心理,假如评价语言和方法一成不变、机械死板,既容易降低评价的作用,又会导致学生的厌烦心理。当今语文课堂上,有不少老师为了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反复使用“很好”“真棒”这类单一肯定的评价语言充斥课堂,殊不知这样的含糊评价,缺乏因势利导的作用,使学生找不到被表扬的感觉,根本起不到真正激励学生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针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兴趣、情绪、学习方式等,运用恰当地语言进行评价,使评价更富感染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使教与学达到更高的境界。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教学语言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做到既不伤其自尊,又能指出不足,使学生能扬长避短,发展特长,弘扬个性,使教学达到理想的艺术境界。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讲求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手段的多样化。

四、评价要力求创新

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语言评价外,情感激励和动作行为评价也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在课堂上,有时是一个充满希望和鼓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有力的大拇指,都会带来“无声胜有声”的良好效果。有时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都不仅仅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其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因此,课堂教学评价要力求创新。

五、评价要多元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而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构成应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方面。要求实现课堂教学以教师为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的转变,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应该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等多种形式。教学中,通过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自觉总结学习方法,构想各种解题的途径,判断自己学习的效果,帮助学生成为有正确自我意识的人,促进他们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而学生互评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说习惯,一方面能让学生在互评中有更多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发挥学生互补作用,促进理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如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学习评价活动,学生面对面地相互交流,他们就组内每个同学的学习情况互相评价,极大地促进了言语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取长补短,进一步在与同伴学习的比较中认识自我。多元化的评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确保语文课程评价的客观、公正,提高评价的实效性,更重要的是真正地体现出教学的民主,确立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主体地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课堂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合理有效的语文课堂评价,能唤醒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教师应努力提高对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水平,深入分析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等因素,广泛搜集,加强积累,时时给学生以因时因情因人而异的新鲜评语,灵活运动多种评价手段,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的多元互动,使课堂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

六、评价要关注个体差异

对于学生的评价,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也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对于那些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每当他们表现出一点进步的迹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例如,坐得端正,听讲认真,答对了一个简单问题等,都应该大力表扬,帮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对于那些思维敏捷、学习基础好的优生,则要慎表扬,要让他们“跳一跳,摘到果子”时再予以赞赏,这样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对于表现平平的中等生,教师应以敏锐的目光发掘他们的闪光点适时予以肯定。

总之,课堂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希望每位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评价的魅力,以便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作为新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堂评价真正起到导航和护航作用。

摘要: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想及时听到老师对自己参与学习表现的评价。如果课堂评价运用得好,那么对于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上一篇:森林保卫战六年级作文下一篇:有爱的数学老师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