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意见

2024-04-27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意见(通用6篇)

篇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意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意见

邱馆小学 付明秀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基础和前提。一节课要教什么知识,进行什么训练,培养什么能力,取得什么样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十分清楚,学生也要心领神会。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准确、鲜明、具体,要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确定目标、重点、难点。

1.基础性。要符合语文课程结构和教材的基本要求,符合学生的发展实际,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语文素养。目标的内容要求实,不说空话、套话、大话,要实实在在;目标的表述要求准,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要具体、明确,体现基础性。

2.全面性。要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既要关注学生的基础能力,又要重视学习过程,更要注重学生正确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意志品格,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和谐发展。

3.发展性。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有梯度、有弹性。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和不同差异,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体现结构化、问题化、经验化。

1.结构化。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正确,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基本概念,结构合理,联系紧密。内容的选择要有可操作性,体现操作过程的生成性与示范性。

2.问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展示知识的“再产生”,要体现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问题的设计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要具有启发性、思辨性;内容呈现要层次分明,激活思维的问题序列。

3.经验化。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情感体验、自身实践、联系社会、关注自然、关注人生。

(三)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是教师和学生活动的过程。教学程序的设计要科学合理、循序渐进、条理清晰、环环相扣,体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1.活动过程的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新颖,富有情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设计的问题能激励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求,教学场境宜人。

2.活动过程的运作。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科学合理、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态度适宜、活动方法得体,活动组织活泼生动;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合作交往渠道畅通,评点适宜、调控到位;教学过程快慢有节、动静有度、疏密有致、合开有方、训练有序、效果显著。

3.活动过程的效果。教学活动的过程要富有实效,体现知识形成过程,学生的认识过程、生成过程和达成率;活动过程中,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积极,思维活跃、学习方法灵活得当;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教学相长,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4.活动过程的体验。课堂气氛融洽、教学民主、师生平等和谐、尊重学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情绪饱满,情感愉悦,精神愉快,学有所得,体验快乐与成功。

(四)情感态度

课堂教学的评价要特别关注教师的情感态度,师德修养和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习惯与学习行为。这是实现教学目标最基本的保证。

1.公平民主。教师要处以公心、教学民主、师生平等、一视同仁;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共同提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充分发挥尖子学生的优势,展示他们的特长,更要关注弱者,给他们以更多的关照(在你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都对未来抱着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你的指引,塑造和培养,才能成为更好的人和有用的公民)。让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公平竞争,和谐发展。

2.爱心诚心。这是教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反映,是上好语文课的灵魂。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无一不是爱心的驱动。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吃力、不爱学习、甚至厌学、淘气的孩子不舍、不弃,多给一些关爱。施教中表现出慈心、诚心,使不会的学会,让不感兴趣的感兴趣。

3.习惯品格。学生学习行为正确,学习习惯良好,学习心理健康,学习意志品格坚强。学生学习主动、真动、全动。

主动。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既是学生自动的结果,也是教师调动的结果。学生应主动求解,弄懂自己所不懂的新知识,学会自己所把握不准的新技能;主动求疑,把自己的疑惑提出来,同教师、同学一起探究;主动求异,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甚至展开争论,正确理解;主动求法,自觉运用学过的学习方法或创新的学习方法使学习更扎实、更有效;主动求博,在学习中能够旁征博引,扩大学习的外延,使学习更深入。

真动。是学生在正确的学习动机驱使下毫不虚浮,扎实、有效地进行思维操作。没有花架子,没有装腔作势,没有表演成分。学生为了自己的长进而实实在在地学,消除学习障碍。课堂上允许学生说不会,允许学生答不上来。语惊四座的回答固然好,所答非所问也是正常的。课的真实性是实效性的基础。没有真实性,也就没有实效性。

全动。是指学生的全体参与,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的教学,不是只向少数尖子学生的教学。要尽量摒弃那些少数人读、多数人听,少数人做、多数人看的训练方法。读与听,做与看的结合要巧妙,防止那些非操作者谋他务乃至溜号。确保所有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五)教师基本功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教学技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富有感染力的人格魅力,具备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1.语言。语言规范精炼,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富有极强的感染力;教态亲切,自然大方,仪表端庄。

2.板书。板书工整规范,美观大方,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

3.手段。能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媒体方式选择适时、适当、适度,特色鲜明。

4.技能。教学的各种技能运用娴熟,课堂的应变和调控能力强,教学有个性,形成特色与风格。

5.底蕴。教师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教学中要导向、导思、导练、导趣、导博。

导向。引导学生瞄准本课的教学目标,集中精力去攻坚,使问题得解,技能有进;教学中渗透语文学习规律,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如咬文嚼字、强化诵读、实践体验,拓展延伸,确保达标。

导思。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字的识记,新词的理解,难句的把握,课文内容的领悟,无一可以离开思考。而学生的思考不得法,不深入是常事,教师必须设法引导。导思也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思路,规范思维方法,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的过程。应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巧在点拨,妙在开窍。

导练。是强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学生知识的把握,技能的形成是在实践中体验、感悟的。而学生最基本的生字识记,词语把握,句子理解及语文学习方法,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练习。不要老是讨论交流、议论纷纷,课堂上要给学生读读背背、写写练练的时间。

导趣。是加强语文学习效果,培养语文兴趣的重要方面。一堂饶有兴趣的语文课,不但极大的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还像磁石吸铁一样将学生的兴趣爱好拉向语文。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意义,决不亚于知识教育。

导博。是把语文教学引向深入,加深语文功底,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举措,是大语文观的表现。教师要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延伸,广泛涉猎,旁征博引。

(六)教学效果

1.教学目标落实到位。课堂伊始揭示目标,教学过程解析目标,教学终结回归目标,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好。看四个方面:

一是短期目标(本节课目标)是否得到实现。如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过程及方法、情感态度以及一般发展的目标是否到位。

二是长期目标是否落实,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如教学中是否注意渗透规律,是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意志品格是否得到培养。

三是学情。即教师是否善于引导,学生是否真的“三动”,师生关系是否和谐,信息交流是否多向。

四是学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主动会学,教师感情充沛,学生个个奋进,互相取长补短、合作攻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快乐,尝试成功。

2.合理地利用课程资源,信息量适度,学生搜集处理信息有方,学生负担合理,省时高效。

3.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好、中、差学生都各有所得,和谐发展,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反馈(抽问、抽测)好,深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

篇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为指针,遵循语文学习规律,践行教育新理念,以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探索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

本学期,要着眼于根基教育,利用语文学科的资源优势,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终生受益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生活兴趣,教会学生科学的生活方法、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新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以推广潍坊市教科院研究倡导的理想高效课堂基本教学流程为抓手,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注重当堂达标,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大胆创新,探索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教学评价、习惯培养等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自己的突破点,注重实践与总结,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二、教学遵循的基本理念

(一)坚持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的观念,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课程标准所说的“语文素养”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 1 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

(二)注重实践性

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不光仅仅局限于课本,还应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重视各种语文学习的实践机会,把语文课程规定的各个学习领域全部落实,不能厚此薄彼,避重就轻。

(三)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的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讲究师生平等对话,不能变相引导学生达到教师自己的目的,教学中要摆正篇章分析与学生感悟的关系,即分析是学生领悟的手段,而非目的。

(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仅是学习方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确认和尊重。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创造性的学习方式。“自主”是合作和探究的基础。它既要求学生主动地学习,又鼓励学生有独到的见解,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并要求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独立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的机会,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更着眼于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教学效应。

三、教学基本要求

(一)确立三维教学目标

一是知识与能力。作为三维目标之首,也就是要求我们始终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是突出语文工具性的重要特征,在教学中要继续夯实这一基础,否则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是过程与方法。要让学生寻求并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现出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要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倾向。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注重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树立三种意识

一是主体教育的意识。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生命主体,尊重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尊重个性,张扬个性,因势利导发展他们的个性。二是“大语文”意识,引导学生把学习语文与现代社会和环境结合起来,把语文学习与自身生活结合起来,使之认识到处处有语文,处处可学语文,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三是质量意识,要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摒弃一切不利于学生素质发展的做法,落实好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的工作。

(三)遵循三个原则

一是整体性原则,从发展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角度出发,进行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评估,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以学定教原则。教师要坚持从学生学习实际与经验出发,确定教学思路,设计教学过程,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三是学语习文原则。阅读教学要排除“泛语文”和“非语文”的干扰,强化“本体论”,要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突出学语习文的教学原则,坚守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四、教学内容及建议

(一)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于小学教学过程的始终。各年级在习惯培养方面,都要落实以下三个环节:(1)从小处抓起,注意示范,抓住关键,加强指导。(2)坚持反复抓,抓反复,并注意课内外、校内外的沟通。(3)运用示范、比赛、表演等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兴趣。

(二)学习兴趣

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学生的兴趣;要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提高学习语文的趣味性,如语文素养展示、读书汇报会等;要从我们教师自身出发,努力提高的授课水平,增强授课生动性;要通过讲故事,引起学生的学习欲;要通过推荐作品,刺激学生的阅读欲;要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要通过评选学习标兵,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要从我们教师自身出发,努力提高的授课水平,增强授课生动性。

(三)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的归纳,不能只靠教师讲授,教师应在有意识地运用了一个学习方法之后,先提示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根据学生归纳的情况,教师进行整理,最后再用这个方法学习一项同类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巩固对方法的认识进而增强运用能力。久而久之,学生掌握的方法就丰富了。

(四)识字写字的教学

1.要落实课标提出的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的思想。在教学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认写等方面予以保证,特别是在阅读课上,要防止只抓课文的阅读、理解、蜻蜓点水式地处理识字、写字的情况出现。

2.要严格落实课程标准“认写分开”的要求,努力做到当堂认记,并采取多种形式在学生学习、生活中重复出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及时巩固。要求认识的字,努力做到当堂认记,及时巩固,在教材中认识,挪个地方还认识,不要拔高要求,也不能完不成这一任务目标。要求会写的字,要做到会读、会写,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能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中运用,要按照写字教学的要求达到规范、端正、整洁的书写要求。

3.高度重视写字教学。首先,要保证课堂写字时间,2011版语文课标明确要求:“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因此,在课堂上要拿出足够的时间来让学生动手写字。低年级每节课都应安排写字内容,由写字渐渐过渡到写词,每节课可安排写字10分钟左右的时间。

一、二年级铅笔字,三至六年级钢笔字的练习务必落到实处,积极创造条件进行毛笔字练习。要抓好每一节语文课中的写字环节。其次,要明确学习写字的顺序:先描红,再仿影,然后临摹;描红做到一笔描成,笔笔到位。三是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从抓坐姿入手,强调练字先练姿,做到:身正、肩平、臂开、足安。每次写字一定要提醒执笔姿势,直至养成良好的习惯。四是要认真读帖,正确掌握字的笔顺、笔画、结构,低年级要抓好基本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每写一个字,一笔一画的起笔、止笔,一笔一画的占格、占位,每个字的间架结构,每个部件的高矮宽窄,部件笔画之间的穿插挪让……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五是教师要板书示范。写字指导教师要边讲边示范,之后让学生先读帖再描后临,发现问题,在评议中指导,教师不能用课件演示代替板书。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的写字作业。写字的训练,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

(五)阅读教学 1.阅读技能训练要加强

要加强朗读、默读和诵读的训练。朗读训练的初期,要把重点放在学习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上。在每篇课文的朗读教学中,要体现这样的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的过程:由读得不完全正确到读正确,读得不大通顺到读得通顺、流利,读得比较平淡到读出感情。在学生有了一些朗读的基础之后,就要加强默读训练,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要在逐渐提高默读速度的同时,指导学生逐惭学会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把读和思,把阅读和获得个人感受、提出疑问结合起来。诵读,特别适用于古诗文的理解,要读出语感、情趣和韵味。

2.阅读方法指导要到位

在阅读方法上,既要重视精读,又要重视略读和浏览。精读,要坚决摒弃离开语言文字进行繁琐的内容分析,注重整体把握,重对文章的总体感受和文章精髓的把握,对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无论年级高低,课文长短、深浅,都要重视自读自悟、整体感知,重视个人阅读后感受、体验的交流。要结合语言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逐渐发现、习得一些语言规律和表达方法。要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全文,抓住少量重点、难点、精彩的句段,引导学生理解、揣摩、内化、吸收,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不断提高分析概括和品积累的能力。重视引导借鉴,从读学写。由词句到语段到篇章,不仅要抓理解,还要抓表达。要引导学生发现表达的特点、闪光点,鼓励他们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迁移、运用。

4.教学内容要精

语文课程资源的主体是课本。课本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要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确定每课的教学内容,做到“该教该学的就教就学,不该教不该学的不教不学”。要摒弃什么都要教、什么都要学的陈旧的 6 教学思想,在确保抓实单元训练重点的前提下,该放弃的放弃,反对面面俱到,封杀逐段逐句讲解。

5.备课要体现理想高效课堂。备课要体现教学模式的要求,根据各年级的课时安排,穿插设计课本和丛书的教案或学案。学案设计要体现教材单元特点,不要千篇一律的搞什么“初读……”“浏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电子备课,解放教师过于繁重的劳动。但电子备课的利用要注意三点:一是既要参考通用学案,又要精心设计个性化学案;二是教师省出的时间要认真研究教材,认真批改作业;三是要充分利用教本空白处进行勾划,这将是今后的检查重点。

6.教学环节要简

要下决心改变繁琐的、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文本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

无论教哪个年段的阅读课,无论教哪篇课文,都离不开学生自学,教师引导,师生交流。阅读教学要从始至终贯穿“读”,朗读、默读(要有一定速度),不是只言片语地读,也不是少数人的读,是大面积地落实到每个同学的潜心地读。问题要少提,要整合;书要多读,有目的、有层次地读。通过课上的反复练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顺畅直至读出感情。

精读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

略读课:建议采取几遍读的方法。如,一读,读对读通,了解大意;二读,画画批批,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收获(可以是受到教育启发的,可以是好词佳句的,可以是文章写法的,可以是读书方法的),积累语言。也可以运用学案导学的方法,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学到的方法,以学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为增加学生的积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大量让学生诵读古典名著,今年要充分利用市教科院编写的《爱经典》系列丛书,结合我县要求,将诵读内容分配到各学期中,将作为质量检测内容之一。

(六)作业布置

1.作业布置要贯穿教学始终。语文教学要加强课前预习、深化课堂练习、注重课后延伸。因此,教师要根据学段特点和教学内容,用心布置预习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潜心研究课后拓展作业,实现教学的增值。

2.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要求学生规范书写,不准乱涂乱画,按时完成;教师认真批改作业,普遍性问题及时讲解纠正,对不及时完成作业和作业潦草的学生做到热心教育、耐心帮助。

(七)作文教学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表达,使学生具有实用的写作能力。就小学阶段来说,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旨在培养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和常见的应用文。

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1—2年级重在培养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3—4年级重在减少束缚,使学生自由表达;5—6年级重在表达真情实感,使学生进行有个性的表达。

习作教学要着重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指导观察。训练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留心周围事情的习惯。这样,习作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二是引导阅读。训练学生多读书、善读书、重视积累语言。这样,习作就有丰富的语言材料。三是指导构思。想明白表达什么、按什么顺序表达、怎样表达出真情实感。8 学生如果有了作文材料,有了语言材料,学会根据作文需要,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习作就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件乐事,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习作要写实、写虚并重。写记事作文,一定要说真话、吐真情,不能说假话、空话、套话;写想象作文,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联想甚至幻想,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激活创造思维。此外,还要重视常见应用文的写作,如日记、书信、随笔、读后感,要让学生不仅会写,而且常练,为日常学习和生活服务。

(八)口语交际的教学

口语交际能力是以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这是现代公民必具的。小学生在入学之前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口语交际教学要在学生已有的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包括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以及文明的态度和良好的语言习惯。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培养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如:阅读教学中的讨论、交流,作文教学中的评议、修改)有意识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二是在口语交际课上引导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三是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的能力。

(九)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语文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旨在通过探究、合作、综合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性学习较之课堂教学,能更好地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程和其它课程的沟通,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程和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

1.根据学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找学生关心的“热点”,低年级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中高年级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写成记叙文或其他文体。

2.中年级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要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3.高年级要倡导实施探究性学习。在语文学习或社会生活中,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通过调查,实验,操作,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在小学高年级就可以确定研究专题,学习的主题不宜太大或太小,要有研究和实践的价值。学习的方式应当多种多样,综合运用。学习成果的呈现应当不拘一格,如调查报告、记叙文、建议书、手抄报。

(十)评价要求

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语文发展水平的评价,建立过程、结果并重的评价体系。尝试从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阅读的量、口语交际的能力、自学的能力、参加各种语文活动的情况等多种角度,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式,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语文发展水平。

1.平时考察工作,重视对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评价。(1)平常观察:无意观察与有意观察结合,认真分析、及时反馈,注重资料积累;(2)课堂对话:面向全体、有的放矢、机智幽默、鼓励为主;(3)作业检查:突出面批、分析到位,使学生一练一得;(4)阶段检测:命题科学、强调习惯,分层评价。对一类学生可以简评或让其 10 自评,对二类学生评价要兼顾成绩与不足,对三类学生评价要放大其优点、促其进步。

2.注重面试,重视听话、说话、朗读、写字的考查。

3.重视总结性评价,抓好单元检测、阶段性检测、期末质量的检测。每次命题,应突出“三维”目标,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鼓励学生有创见,要注意考察学生的语言、生活、情感的积累。

五、具体措施

(一)加强常规管理,促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1.常态教学研究系统化。语文教学质量,取决于常态课、常规课,而不是公开课、展示课。如何提高常态课的教学质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今年,我们将不再以一堂孤立的课堂教学的观摩、展示、研讨等形式开展教研活动,而是在小学教学系统常态优化的基础上,来关注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功能和应有的形态。重点是研究和构建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与达成体系,开展的各年级教材课文中语文因素训练点研究。在开展“常态课”、“常规课”的研究的同时,打造一批“精品课”,让语文教学走出困惑,跳出误区,走向理性和成熟,使语文课堂杜绝形式主义倾向,回归语文本色,呈现出朴实、真实、扎实的面貌。

2.教学备课制度化。坚持语文备课的核心理念:以学为重,为学而教;以学定教,随学而导。不是“教课文”,而是“教语文”,“教学习”;切实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规范集体备课,要加强集体备课组的建设,落实集体备课的内容,改进集体备课的环节,强化集体备课的要求,跟进集体备课考核及奖惩措施。在已实施电子备课的学校,大力提倡教师在语文课本上备课,要充分利用语文课本上的空白处,做教材研读批注,写教学设计。学校检查语文备课时要重点检查教师手中的语文教本或教参。坚决杜绝教师为应付检查抄写教案。

3.作业布置批改规范化。作业设计要“精”,体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思想,坚决杜绝题海战术,提倡练习要有针对性;批改要“细”,要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

今年,各单位要关注习作与写字作业的质量与教师的批改,真正提高写字与习作教学的实效。特别是习作的批改要处理好教师批改和学生批改的问题,既反对完全放手让学生改,教师当甩手掌柜,又反对教师完全包办代替。习作学生独立批改仅限于五、六年级,且每学期不超过习作篇数的一半。

4.教学质量评价流程化。各学校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试行)》,充分发挥考试的诊断发现、改进矫正、激励导向功能,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管理流程,搞好“课堂检测”“单元过关检测”“阶段性检测”,切实做到“堂堂清、课课清、单元清”。完善单元测验制度,进行自命题,或使用教研室提供的试题,杜绝使用成题,积极创造条件进行统一印刷。单元试卷教师要全批,每次的试卷分析要详实实用。今年,各镇(区)应逐步成立语文质量评价研究小组,加强质量检测的研究,在扎实双基的基础上提高自查题的综合性、思考性、实践性,注意密切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对学生运用具体语言,表达真实体验和独特创新思维的考查,围绕课标具体年段的目标和评价建议科学命题。学校和教师应对考试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了解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情况,反思矫正日常教育教学的得失,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校际协作经常化。针对目前我县镇(区)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划分教研片,大力推进区域协作,积极倡导各教研片根据各自的实际,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区域协作的教研活动。教研室将根据“片自主申报,县统筹协助”的原则,组织力量协助教研片开展活动,努力形成全县小学语文一盘棋的教研新格局。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构建理想高效课堂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教材

通过多种形式与途径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及其它教育教学理论,真正转变教学理念。尤其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中总目标及年段目标,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各年段目标及年段间目标关联,使教学能瞻前顾后,有的放矢。通过学习课程标准,阅读全套教材,钻研整册课文,明确本学期的总体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从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角度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2.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备课前,树立单元意识,整体把握学期教材的内容体系,避免就单篇课文孤立备课研究,零敲碎打的教学行为。在备课前要看看单元导读,充分发挥“导语”的导学功能,充分发挥单元内各部分的互补相融的作用,实现单元教材整体的最优功能。教师要熟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部分课文,能背诵经典课文或段落。阅读与课文相关的原著原文和名家名篇,能从多个角度解读课文,善于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一是教学目标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切实实现阅读教学的从教“课文内容”转到教“课程内容”转变。二是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可操作可检测。三是教学目标要体现“三维”融合,不能单独分列出“知识与技能目标有哪些”、“情感态度目标有哪些”。课文不同,特点不同,学生学习的重点也不同。一般地说,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有一个主目标或基本目标。四是教学目标必须立足学情,体现学段目标。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就要既着眼于学段目标的达成,又考虑原有目标的基础,兼顾与下一个学段目标的接轨,提倡“学期备课”、“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相结合,对课程目标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对学段目标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有助于我们了解编者意图,明确所教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从而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一般来说,教材从三个层面显示 13 了教学目标:①组前“导学提示”提示主题内容。教师要了解单元编排体系,从整体上解读、把握教材;②课后思考练习题提示了本课教学重难点。教师要对照思考题,落实重点句段的教学;③单元综合练习。

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和相关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防止过度拓展和拔高要求。口语交际的话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有表达和交流的兴趣。综合性学习要突出语文特点,重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合理安排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体验作业。语文作业重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低年级以单项作业为主,重在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中高年级适当增加综合性作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语言文字。低年级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确定教学目标后,参考小学语文各课型的基本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方案。

3.认真上好每节课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每个教师都应充分运用40分钟,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要从学情出发,明确、恰当, 教学结构层次清楚,过渡自然紧凑,各环节内容分配合理,能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努力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正确。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使学生每一节课都能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教学内容的讲授要注意科学性和严密性。

教学方法得当。教师要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克服死板、僵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努力寻求并采用灵活多样、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精讲多练,培养学生自学 14 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语感和思维能力。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堂感受,既面向全体,又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师生关系融洽,有多向信息反馈和情感交流。

教学调控有效。教师既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又要根据课堂生成情况灵活、机智、恰当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进程,既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又能有效发挥教师的组织、点拨、指导的作用,从而提升知识教学的效率和能力培养的效果。

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师要规范有序地组织教学,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教学语言准确、规范、简练生动;教态亲切自然,与学生进行平等沟通与互动。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并充分发挥其对语文教学的辅助与优化作用。板书正确工整,清晰凝练,布局合理。

严格执行课堂常规。教师要严格执行课表,准时上课、按时下课,保证学生课间休息和活动。

上完每课要积极主动地写好教学反思(后记)。主要围绕:①记教学中的成功之处;②记教学中失败之处及其原因;③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所在;④记学生在课堂上反映的问题;⑤记教师本人的课后体会。要讲究质量:一要“精”即简单扼要;二要“紧”即及时实在;三要“重”即重点突出。

(三)强化措施,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1.抓好写字教学。潍坊市教科院将把小学写字教学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我县各学校要继续开设好写字课(包括毛笔字),落实写字教学,形成全县小学重视写字的大气候,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素养。今年将进一步规范写字工具、作业和批阅办法。举行写字教学研讨活动,各单位可适时开展语文教师硬笔、毛笔和粉笔字书写比赛。

2.继续开展好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今年将全力推进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实施,并以此带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各学校设立读书活动汇报月,通过评选书香教室、书香家庭活动,在社会上扩大影响。班级读书计划要符合本年级本班级学生特点,还可通过故事会、演讲比赛、读书笔记、手抄报、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评价班级和学生。

3.抓好诵读活动。根据《课程标准》中 “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的要求,在各年级积极开展背诵积累的训练,除背诵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段外,还应推荐优秀诗文让学生背诵。今年,我们将发布各个年级、各个学期需要背诵的篇目和诗文,并将内容列入期末考试内容。

六、开展活动

(一)开展专题教研活动

今学期就语文教学的某一专题,开展教研活动,如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专题,采取教师出展示课、出课教师做经验介绍、教研员总结点评的流程进行专题研讨,切实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针对一年级小学语文教师的授课现状,今年秋季开学前将进行一年级教师培训,请各单位提前确定一年级教师人选,保证培训实效。

(二)开展“主题学习”实验成果展示活动

篇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意见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 涉及辽宁、北京、河北、山西、陕西、上海、广东等多个省市, 对资产评估中介机构及评估人员展开调查。问卷采用封闭式回答, 并采用邮寄方式发放和回收, 共发放问卷213份, 收回110份, 回收比率为51.64%。其中有效问卷97份, 占回收问卷总数的88.18%。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如表1所示: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一是满意程度。在调查评估人员对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总体的满意程度上, 有58人基本满意, 占总回答人数的63.04%, 有3人表示非常满意, 另有11人表示不满意, 占总数的11.96%, 主要是反映其可操作性一般。结果显示, 该指导意见基本上得到广大评估人员的认可, 但是满意程度还不是很高, 大部分评估人员只表示基本满意。

二是作用程度。

在调查本指导意见对规范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企业价值评估业务的作用程度上, 有15人认为作用明显, 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6.48%, 60人认为作用一般, 占总数的65.93%, 有2人认为无作用, 还有14人不清楚情况。为了更清楚、更具体地了解评估人员对指导意见作用的看法, 本文以评估人员的专业特长作为分类标准, 具体情况见表2。

专业特长包括企业价值评估的有20人, 其中6人认为指导意见作用明显, 占30%, 13人认为作用一般, 占65%, 有1人不清楚情况;不包括企业价值评估的有71人, 其中有9人认为指导意见作用明显, 占12.68%, 有47人认为作用一般, 占66.19%, 有2人认为无作用, 13人不清楚。由此可见, 不同专业特长的评估人员对指导意见作用的反响有一定差异, 一些已经在企业价值评估方面进行过研究和探索的评估人员, 由于已经遇到过相关问题, 因此大多都支持和肯定指导意见, 能明显感受到指导意见在规范评估行为上所起的作用;而另一部分不擅长做企业价值评估、或尚未开展企业价值评估业务、仍受传统评估业务影响的评估人员则不能很清楚地认识到指导意见的作用, 甚至持质疑态度。

三是可操作程度。在调查指导意见总体的可操作性问题上, 有46人认为原则性适中, 操作性一般, 占回答总数的49.46%, 只有1人认为操作性强, 仍有33人认为太原则, 不好操作, 占总数的35.48%, 另有14人不清楚情况。这说明多数评估人员都认为指导意见具有可操作性, 但是操作性一般, 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不好操作, 太原则。

四是总体执行情况。在调查评估人员总体执行情况的问题上, 只有15.73%的被调查者表示完全遵照执行, 40.45%的人表示对指导意见中具有强制性的条款予以执行, 24.72%的人表示只对有利于自己的条款执行, 另有3人表示不执行, 15人不清楚情况。这表明不管是完全执行还是有选择的执行, 绝大部分评估人员都会执行本指导意见, 但其中大多数人只对强制性条款或有利于自己的条款予以执行。

五是执行好处。在调查严格执行指导意见的好处的问题上, 57.30%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降低执业风险, 48.31%的人认为可以保证自己的执业质量, 24.72%的人认为可以保持良好的信誉, 13.48%的人认为报告会容易通过审核。调查表明, 评估人员严格执行指导意见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可以降低执业风险。

六是执行难度。在调查执行指导意见难度的问题上, 41.67%的被调查者认为委托方缺乏配合;40.28%的人认为操作性差, 不好执行, 比如参数选取工作难度大等;33.33%的人认为时间精力花费大, 认为理解有困难或者评估机构不积极的各占13.89%, 还有5.56%的人认为是条文不明确。由此可见, 指导意见的执行难度包括多方面, 其中委托方的配合以及指导意见的可操作程度是最主要的问题, 其中操作性差、不好执行这点与上述35.48%的被调查者认为指导意见总体上太原则、不好操作的观点相互印证。

为进一步了解不同类型的评估人员在执行难度上的差异, 以评估人员的学历为分类标准, 具体情况见表3。

结果显示, “操作性差, 不好执行”以及“委托方缺乏配合”仍是较为主要的困难;对于本科以下学历的被调查者来说, 有23.64%的人认为“时间精力花费大”, 而本科以上 (包括本科) 学历的被调查者中有20.75%的人选择此项, 比本科以下学历的少3个百分点;本科以下学历的被调查者中有12.73%的人认为“理解有困难”, 而本科以上 (包括本科) 学历的被调查者只有5.66%的人选择此项, 比本科以下学历的少7个百分点。

二、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其一, 该指导意见得到了广大评估人员的认可和接受, 但是满意程度还不够高, 多数人只表示基本满意。准则的制定和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要想制定出令广大评估人员都很满意的高质量的准则, 评估届需要继续加强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和实务的研究, 积极跟踪国内外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研究动态、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广泛利用行业内外各种资源, 加快完善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价值评估准则。同时, 还要加强培训和教育, 以改变评估人员的传统评估思想, 并鼓励相关单位和部门的积极配合, 加大新规范的推广和实施力度。

其二, 从总体来看, 认为指导意见作用一般的评估人员占多数, 这说明在企业价值评估市场急需被规范的形势下, 一方面评估届和相关方面对准则抱有过高的期望, 另一方面多数评估人员又很难转变传统的评估理念, 因此, 有相当一部分评估人员对指导意见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 这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引导其清楚的认识指导意见的作用, 这对进一步执行和完善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三, 多数被调查者反映该指导意见操作性一般。指导意见确实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可能会给评估执业带来一些困难, 如其中提出的运用多种评估方法、控股权溢价和少数股权贴价、流动性和溢余资产影响等理念, 与现行的评估师思路和评估报告委托方、使用方的理念有较大不同, 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存在资本市场相关数据支持不足等问题, 操作起来的确有一定难度, 所以企业价值评估在理论和实务上需要进一步完善, 评估人员也要尽量转变传统理念, 共同促进企业价值评估准则的完善和有效执行。

其四, 调查显示, 大多数人只对强制性条款或有利于自己的条款予以执行。这说明指导意见的执行强度不够, 强制性不足, 这种情况会影响指导意见的有效利用, 需要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严厉惩处违规操作的评估人员, 提高违规成本, 以保证指导意见的贯彻执行。

其五, 多数被调查者认为严格执行该指导意见的好处最主要的就是降低执业风险, 其次是保证执业质量。可见, 评估人员已经认识到该指导意见与自身利益存在一定的关系, 评估准则所具有的经济后果已得到评估人员的普遍认知。所以, 在制定企业价值评估准则时, 必须充分考虑实施准则所可能导致的经济后果, 以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其六, 指导意见的执行难度包括多方面, 其中委托方的配合以及指导意见的可操作程度是最主要的问题。这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准则的内容, 使其成为科学、实用的统一体, 增强其可操作性;同时还要加大新理念的宣传力度, 积极转变委托方的观念, 争取得到委托方的配合。同时, 评估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对其执行指导意见的能力有一定影响, 学历较高的评估人员相对而言对新事物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都较强, 进而从认识到应用所需的时间也较短, 所以学历较高者比学历较低者更易理解该指导意见, 且执行起来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较少。所以有必要继续加强评估行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赵邦宏、刘妍、雷娜等:《中国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研究评价》, 《中国经济评论》2006年第6期。[1]赵邦宏、刘妍、雷娜等:《中国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研究评价》, 《中国经济评论》2006年第6期。

篇4: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意见

关键词:教学评价教学行为自我评价

语文教学评价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广义的教学评价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评价,二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这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两个方面,必须把两个方面的问题都处理好,才能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一、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

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首先,有一个评价重心的问题。《修订大纲》明确指出:“对教师的评估,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不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依据。”目前,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绝大部分学校纠正了过去的错误做法,把对教师的教学评价的重心转移到了教师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上来了,这种转移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不过,实现了评价重心的转移,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评价目的就可以顺利实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能过分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技巧和少数优秀学生的“出色”表现,否则容易导致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华而不实

过去的教学评价,都把教师作为评价的主要对象,把教师的语言、板书、提问技巧、内容安排和教学机智等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而学生的课堂表现或学习效果则很少考虑。这样,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出现了如下现象:有的教师幽默风趣,学生哈哈大笑,但笑声过后什么也没学到;有的教师组织师生交流、生生讨论,课堂“热闹非凡”,但热闹过后,学生掌握的知识和形成的语文能力并不理想。应该说,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能力素质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但是,这些因素毕竟是达到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2、不能过分看重某一课堂的评价,否则会影响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效性

目前,各级各类的优质课、观摩课、研究课、示范课评得风风火火,其落脚点大都是“一堂课”。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因为,教学工作是一个系统工作,其中每一堂课,都只是系统当中极小的一部分。任何一堂课,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师素质,无论是学生活动,还是教学效果,相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系统来说,都只是极小的一部分。虽然,有时候能“一滴水见太阳”,但是更多的时候,通过一滴水见不到太阳。所以,过分关注一堂课,很难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即使得出一个结论,也没有多少实际价值。更为严重的是,过分看重一堂课的评价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工作正在逐步脱离语文教学系统而“自立门户”。其具体表现是,评价者为评价而评价,被评价者则为接受评价而专门安排“公开课”。为了求得优良的评价结果,教师一改往日面目,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形象包装。更有甚者,为了一节课,执教教师涉及的学校和地区往往成立“智囊团”,帮助教师包装。所有这一切,在日常教学中绝不可能做到。所以,根据这样的课作出的评价一般不能反映平时的教学状况。

3、教师参与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不够,不利于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

教学活动具有双主体性,即学生是主体,教师也是主体,只不过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是为了服务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以教师为主体。遗憾的是,在课堂教学的评价活动中,执教者往往处于被评、听评、无条件地接受别人评价的被动地位。有时,即使有自评环节,往往也是表表教育思想、说说自谦之辞。这说明,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意识不强,激励、引导教师参与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的外部条件还急需改善。

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提出了许多的建议和要求,为使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真正产生其应有的作用,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

1、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家长评价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效果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是评价的客体,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倡导教学评价的主体的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等等,使评价成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心愿,让家长参与评价,使他们能更直观地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和家长及时发现孩子在学习中的不足,形成学校和家庭的合力,共同提高孩子的学业水平。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也要让让学生参与评价,培养学生评价的意识与能力。我们要建立起“四级评价”体系:一是自我评价,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自己找准今后的努力方向。二是同伴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了解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三是教师评价,教师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进一步发展。四是家长评价,了解自

己孩子的学业水平,并配合学校教学。

2、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

篇5: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意见

教育改革是永恒的主题。2005年,教研室颁发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指导意见》,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起到了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根据现阶段课堂教学的需要,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修改,供各小学参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

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以人为本,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基本原则

1、《语文课程标准》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

2、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原则。

4、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5、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加强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树立大语文观。

三、拼音教学实施意见

汉语拼音是学生在校学习语文的第一课,是重要的学习工具。汉语拼音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的识字、写字,也影响着学生对语文的学科情感和语文素养的最终形成。

为了顺利完成汉语拼音的教学,我们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精华,转变教育观念,以人为本,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打破单纯地强调字母音形教学的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让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到自己的智慧,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和创新意识。

(一)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用整合的思想进行教学设计

新教材拼音部分的内容在声母、韵母、音节、识字、儿歌、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了巧妙地组合,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也突出了各知识点的科学性。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把学拼音、识汉字、发展语言、积累词语等方面进行有机地整合,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二)增强拼音教学的趣味性 汉语拼音是一些枯燥无味的符号,要想让学生爱学、乐学、学会,就要使我们的教学变无趣为有趣。教师要重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因素。把情感作为汉语拼音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让学生带着兴奋和喜悦进入课堂,从而更好地学会知识,形成技能,经历学习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情境图。新教材的汉语拼音课的内容中配有许多精美的插图或较完整的情境图,这些图画大部分是直接表音或表形的,既直观生动,又是儿童熟知的事物,便于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接受、探究新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教材上的这些内容,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等各种能力的基础上,找到它与本课教学内容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对图画的处理切忌一带而过或是教师包办代替学生的感知和理解。

2、设计一些高效的活动。玩是儿童的天性。在玩的过程中,儿童无意注意的潜能被极大地激发,并且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活动是课堂上最乐于被学生接受的形式之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我们在设计学生活动时,一定不要单纯地以“激趣”为目的,“高效”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要想达到高效,那就要活动简洁,易操作、易组织,而且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尽量设计一些充满智慧又有活力的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既兴趣盎然,又能得到发展。

(三)汉语拼音教学要根据本地的方言抓难点。

四、识字、写字教学实施意见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语言载体。掌握汉字是学习语文的起点,为以后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提供支撑,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也是学习其它课程和日后发展的基础。由此看来,学生过好识字关对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识字量大,相对来说教学课时少是老师们要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准确把握会认和会写两类字的不同要求

对只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大概了解字义。我们不要拔高要求,不要繁琐地分析字形。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意思,会书写,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语言中运用。

(二)组织有趣高效的识字活动,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语文活动不仅是形式,必须有其内容实质。我们在设计识字活动的时候,不要只把重心放在兴趣上,更要放在效率上。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全员参与,要把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发展认识水平整合到一起,让识字教学充满智慧和活力。

(三)重视辨析同音字、形近字和多音字

由于汉字的构造比较复杂,有些形近字的差别微乎其微。所以,同音字、形近字和多音字的辨析就成为识字教学的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采取各种方法突破难点,防止错别字的产生。

(四)给学生充分的写字时间,并选择难点进行具体地指导

写字也是与识字紧密相连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识字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在一、二年级尤为重要。在课堂上,我们必须给学生充分的写字时间,并选择难点加强指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字的指导要具体到位,包括起、止笔的位置、占格、结构以及部件间的比例和关系等,并且在指导写字的过程中加入笔画、笔顺的知识,使每个学生不但能把字写对,而且能把字写好。

五、阅读教学实施意见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论教,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观,要重视三维目标的整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不要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要看到学生是有个性、有思维、有发展的活生生的人。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去自主学习、勇于探究。其次,我们要以读为本,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提高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

(一)准确设定教学目标是阅读教学的关键

目标是灵魂,目标是方向,目标越清晰,达成目标的路径就越清晰,所以准确设定教学目标是阅读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

1、落实课程目标。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的。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

2、关注单元训练重点和课后习题。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被分散在各册的教学目标中,然后又分解在每个单元中,因而单元目标往往既有阶段性,又有系列性。我们所使用的人教版实验教材,是从加强整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出发,围绕专题来组织的单元。单元内各部分的内容具有互补性和连续性,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丰富和完善着单元专题,为单元教学目标的实现,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关注了单元训练重点和课后习题,就把握了教学和训练的重难点;有效落实了课后习题的训练,教学就不会走错方向,我们的教学才扎实有效、朴实大气。

3、细化课时目标。阅读教学是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教学实现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安排在一定学段的教材的特定单元中的。教师要通过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来逐步落实课程目标。语文课时教学目标的设定,首先要服从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目标体系。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实际把文本的意义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经验中去,制定出明确、具体、可操作、易检测的阅读教学目标。从总目标到学段目标再到课时目标,做到上一级目标制约下一级目标,下一级目标体现上一级目标。在一篇课文中,在一节课上,哪些知识只要一般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会运用,要着重训练听说读写中哪一项能力,应达到什么程度等等,都应尽量细化,明确到位。只有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才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4、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当然,准确制定教学目标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实现目标才是教学活动的最后归宿。因此,还要正确处理好教学目标与课堂实施之间的关系。我们制定教学目标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然后围绕目标来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

(二)“读通课文”是阅读教学的底线

从某种角度看,阅读教学的底线应当是“读通课文”,即学生对课文在初读阶段经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之后,达到不错、不漏、不倒(词语颠倒)和不破(把句子读破),能比较顺畅地读完全文。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读通课文又是巩固识字学词的重要途径;读通课文也是阅读理解、感悟、批判、鉴赏的基础;再者,读通课文本身又是一种能力,一种阅读能力,所以,“读通课文”是每一个学生应达到的阅读教学底线。

(三)“整体——部分——整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思路

课文是一个整体,即内容的整体,语言形式的整体,形象的整体,对文章的感悟来自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整体——部分——整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思路,这样我们才能让学生不仅知道文章写了什么,更要了解是怎样写的,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

(四)“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以读为本”,通过各种形式有层次的读,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老师对学生的朗读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

(五)“自主探究、讨论交流、梳理归纳、积累拓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论教,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掌握运用语文规律,提高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为此,阅读课堂教学可按自主探究、讨论交流、梳理归纳、积累拓展等环节展开,教师可根据教材、学情的不同,妥善安排。

(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结合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渠道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只靠教材上提供的几个例文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应该自觉地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地结合起来。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做:

一是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读书一旦成为学生的习惯,他们读书的积极性就被激发出来。学生心甘情愿地沉浸在阅读中,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语感,锻炼他们的思维,从而使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二是从现有条件出发,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材料。《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一二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三四年级不少于40万字,五六年级不少于100万字。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让学生借阅,也可以推荐一些好的图书、刊物,鼓励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购买,还可以发动学生相互借阅。另外,教师要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图书,设立“班级图书角”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相信通过扎实开展课堂阅读教学活动,以及课外阅读活动的充分延伸,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六、作文教学实施意见

目前,作文教学中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仍然是学生对作文没兴趣、害怕写作文,这是影响作文教学的最大心理障碍。造成这种心理障碍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是低年级只注重识字教学,而忽视说话与写话训练,中年级一开始就进入命题作文,坡度太大,学生望而生畏。二是各年级段的作文目标不明确,训练不到位,衔接不好。三是指导不得法。我们的老师往往在作为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内容,习惯于在作文课上大讲习作特点,不注意在读写结合上下功夫,不注意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注意为学生写作的言之有物创设条件,致使学生写作内容假、大、空。四是教师作文教学观念陈旧,指导学生作文脱离了社会生活,学生没有写作源泉,只得胡编乱造,导致作文水平低下。

要改变以上状况,解决好以上问题,应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理清小学作文教学序列

我们要遵循《语文课程标准》,对一至六年级的作文训练有个统筹安排,使作文教学有章可循,有序可依。

一年级:主要进行以看图说话为主的说话训练,为从说到写奠定基础。包括游戏说话、对话练习、小制作说话、画图说话等,也要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二年级:主要进行以看图写话为主的写话训练。包括游戏写话、小制作写话、写对话等,并鼓励学生乐于运用阅读中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我们要求二年级的小学生要有写话本,为三年级的作文奠定基础。

三年级:重点是以写段为主的片段练笔。这一片段是在整篇文章中突出某一部分,它包括在一篇文章里重点进行开头、结尾、总起分述的练笔;包括人物的心理活动、外貌、活动场面描写等。

四年级:重点是以观察、想象为主的观察作文练笔,包括定向观察和机遇观察。定向观察重在让学生逐步掌握观察方法,形成观察能力。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机遇观察,这就要求学生运用学到的观察方法随即观察,将观察到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起来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在中年级我们要求学生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不但为写作积累了素材,而且通过练笔,能够提高写作能力。

五年级:重点是以命题、半命题,并以自拟题为主的篇章写作,包括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命题等,并以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为重点。

六年级:进行以全面达标为主的综合训练,包括快速作文,要求在40分钟内写出400字以上的文章。

这样,一个年级一道台阶,把年级的写作重点分解到各册教材中去,使作文教学呈螺旋式上升,形成一个较为科学的写作序列。

(二)丰富学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小学生作文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可是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言之有物,导致学生作文假、大、空。《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就需要我们的作文教学,要从生活实际出发,要丰富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开拓学生的写作源泉,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

在校内,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组织联欢会、运动会、读书活动、查字典比赛、诗歌朗诵会、知识竞赛等。在校外,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去认识大自然,领略大自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去搜集节日的来源,组织相应的活动等。这样,不仅让学生提高了思想认识,陶冶了情操,还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为写作提供了素材。

(三)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写作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充分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让他们勇于进行写作,乐于进行写作,逐步养成写作习惯。

在作文教学中,勤写多练是培养学生写作习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作文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在教学中不要只局限于每单元一次作文,应该让学生多动笔、多练写。每搞活动必写,每遇到有价值的事必写。在阅读教学中抓准读写结合点,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如学完写人的文章就让学生写人,学完写事的文章就让学生写事,看完电影就写观后感;开完运动会,就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写《运动会一瞥》、《跳高赛》、《接力赛》等。这样,学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不断练笔,不断体会,不断提高,逐步地达到一吐为快,写作习惯也就逐步形成了。

要提高写作能力,不但要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勤写多练,还要从读学写。“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不全面,不仅要熟读,而且要学写,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四)丰富练笔形式,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技能

在作文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写作练笔,如坚持写日记,每日对话;办手抄报、黑板报;鼓励学生投递稿件,参加作文竞赛等。引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发现、总结写作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写作技能。

综上所述,针对我县教学实际,从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与写作等方面谈了课堂教学的实施,它应该具有原则性和导向性。所以,望各位同仁将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指导意见》运用于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去验证、去完善、去发展、去创新,从而将我县的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提高一个新的台阶。

唐县教研室

篇6: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意见

双基总目标:认识2500个常用汉字,能写一手好字,能阅读程度适合的书报,能背诵200篇左右的诗文佳作,能写500字左右的文从字顺的短文,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复习内容:

1、以课文为单位,抓住课文重点章节及课后习题,适当练习测验,加深学生的巩固与理解,分单元复习。

2、以汉语拼音、字、词、句、标点、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作为单位,以7个练习为重点,分门别类进行复习,适度练习测验,力争学生融会贯通,熟练掌握并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3、全面检测,查漏补缺,对全册教材的语文知识进行全面检测,用相关模拟测验题进行测验,找出学生仍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指导、讲解,解决疑难问题。

4、学生自行进行复习,教师进行考前指导(仔细审题,认真答题,反复检查,独立完成)。

复习方法:

一、单项复习――分类归纳,单项验收。

例如,词语复习可以归纳梳理如下:

1、形近字组词;

2、多音字组词;

3、一字组多词;

4、换偏旁、添偏旁组词;

5、照样子写词语;

6、根据意思写词语;

7、写近义词、反义词;

8、对对子;

9、按要求写词语,如写出形容数量极少的成语、写出形容坚持不懈的成语、写出带有数字的成语

10、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1、选词填空;

12、运用词语造句

由于单项复习项目多、形式多、内容多,教者必须精心编排复习题,结合教材,结合班级实际,突出重点与难点,这样才能避免陷入题海战役,才能提高复习效率。对于验收过关项目也必须突击抽查,发现漏洞及时弥补。

二、综合复习

1、阅读复习――强化积累、感悟,提高能力

第一,抓好背诵和默写过关。

第二,阅读教材,归类梳理。

帮助学生弄清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等文章的特点。如总分总结构:先总写事物特点,再从几个方面介绍事物,最后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第三,阅读各种类型的短文,总结规律。

教者有意识地选择写景状物、写人记事、参观游记等类型的文章,让大家阅读,让大家出题,这对活跃学生思维、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很有帮助。在对各种类型题目训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规律。

2、写作复习――抓好片段训练,坚持记日记和读书笔记

第一,抓好片段训练。如描写人物的神情与动作,描写人物的对话,进行恰当地联想、细节描写、开头、结尾等。

第二,坚持记日记。要求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感悟生活。明确日记要求,写事,把过程写清楚;写人,要让人活起来;写景、状物,抓住景物特点;写想象的,想象与现实相联系。为了提高质量和培养兴趣,教者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日记交流,让更多学生在优秀日记交流中得到享受。

第三,坚持记读书笔记。教者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阅读兴趣,读书笔记的量可逐步增加,不能一开始就让学生失去兴趣,开始时每天可记两句佳句,写一点感受。

复习建议:

(一)把握标准、指导有准绳。

首先对构建课程目标依据的内含(即三个维度)要有深刻的理解,其次对阶段目标提及的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达成要求要明确到位,以避免复习过程中出现越位或不到位的盲目指导,导致复习事倍功半。

三维度目标是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这一三维结构我们应作这样的认识:知识和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即语文学习智力;过程和方法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即语文学习智慧;情感和态度是语文学习的保证,即语文学习动力。知识和能力是可以习得的,过程和方法是可以实践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可以养成的。因此,在指导复习中,我们仍要坚持:既要考虑到夯实基础、培养能力,也要关注学生复习知识、形成能力的方法与过程,更要关心学生在复习活动中情感投入、态度认真的程度。比如指导复习写字这一内容时,一是要求写得正确、整齐、美观;二是要观察握笔方法、写字姿势是否正确,笔顺是否规范,行笔是否到位;三是要看看学生喜欢不喜欢写字,能不能始终都认真写。

对于《标准》提及的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五个领域及其每一方面的目标要求,指导复习时我们更要加强学习研究,特别是对第三阶段(56年级)的目标要求,应当结合总目标和前两个阶段目标的内容,逐条加以理解,潜心体会它的内涵,推敲它的用词意图,并将其浓缩成可操作的纲领性要点,化解成复习的具体内容。比如阅读这一方面,应关注下列目标要点:

1、对阅读有浓厚兴趣,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会表达方法。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要边读边思考,要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4、背诵优秀诗110篇(《标准》附录规定的)。

5、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能根据需要快速收集有关资料。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积累语言材料。

7、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0万字。

8、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这是解读《标准》后提炼出的小学生阅读的目标要求,指导复习时可将其化解成以下几方面的具体内容:

1、词语学习(读写词语、理解词语、运用词语)。

2、句子学习(分辨句子、理解句子、理解句与句的关系)。

3、段的学习(认识自然段、理解段中层次、了解段的意思)。

4、篇的学习(认识自然段间的联系、概括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重点在于提高整体把握的水平)。

5、朗读训练(正确地朗读、流利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

6、默读训练(默读的要求、默读的理解、默读的形式、默读的速度)。

7、复述训练(抓住重点复述、运用课文语言复述、组织自己语言复述)。

8、背诵训练(加深理解思想内容、正确熟练地背诵、积累语言、提高表达)。综上这些内容,涉及到了阅读训练的三个大方面,即阅读能力,阅读习惯,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复习时可围绕这三方面展开。

(二)巧用方法、上好复习课。

毕业班的语文复习,容易流于两个极端:一是天天模拟考,逐项过关,教师忙于讲、改、评,学生忙于做、听、抄、背,成天围着老师转,师生均有身心俱累,不堪重负之感;二是认为复习就是将过去学过的知识温习一遍,把所有做的作业重新抄一遍,学生非抄即背,非写即读,这让学生机械枯燥,味同嚼蜡。

我建议不妨尝试一下。例如复习除了对知识的归类复习外,还可以采用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来进行。这种方法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教师划定复习范围或确定复习项目,让学生依据自己所积累的相关复习资料(课文、笔记、作业等)确定复习重点,列出提纲,自行复习,再根据复习所获尝试拟出模拟试题。此阶段学习支配权应属于学生,教师只是相机做一些提示:想一想还有哪些内容该掌握?你还有哪些地方没复习好?你估计准可能会疏忽什么内容,会搞不透什么问题,你能出个题目考考他吗?第二阶段:学生之间开展竞赛。第三阶段,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本次复习要点,交流、推广先进的学法,帮助确立正确的复习导向。教师针对学生暴露出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进行强化训练。这种复习方法因为师生共同活动,打破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通过看、读、背、思、问、听、议、答、辨、写,调动多种感官,手脑并用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做好复习指导工作除要学会巧用复习方法外,上好每一堂语文复习课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老师必须确立以体现《标准》精神,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思想,潜心安排、设计每堂课。如何上好语文复习课呢?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复习内容的整体性。

复习是把平时在每篇课文中学到的零碎知识系统化,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因此,要把复习课与新授课区别开来,切忌逐课逐段地把字词句像回放电影镜头似的重复一遍。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整册教材。在复习之前先把全册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按照拼音、字、词、句等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把课本中出现的练习题类型分别列出来,再把阅读思考题的类型、习作训练的不同内容等也分门别类地列出来。这样,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全册内容,复习就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其次,教师要采取恰当的复习形式,有些内容可以整册教材为整体复习,如生字、多音字、诵读课文等部分基础知识及习作训练等;有些内容也可以单元教材为整体复习,如阅读能力的训练等。但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要着眼于各类知识的整体性,使之系统化、综合化。

2.复习过程的开放性。

复习课要改变过去那种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要实施开放式教学,即让学生自主选择复习的内容和形式,自己总结复习的方法。教师的任务在于宏观调控,把握复习的方向和进度,进行适时的引导和点拨等。复习时,教师不再布置学生多读多写,而要把复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如复习生字: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记,难写,应重点复习哪些字;你愿意怎么复习就怎么复习,可以反复练,可以同桌合作听写,也可以出一份自测题。复习阅读部分:自己从课外读物中找一篇文章,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该怎样回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还可以尝试每复习一类知识或一个单元让学生写一份复习心得,总结自己在复习中的新收获和成功的复习方法。复习完整册教材后,让学生每人出一份测试题,在全班内互相检测。这样的开放式复习,学生自身受益,全班其他同学生受益,教师也了解到更多的学情信息,使指导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效。

3.知识之间的互融性。

在复习过程中,还应注意基础知识、阅读、习作等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互相渗透,融为一体。一般情况下,以复习课文段落的阅读为载体,把基础知识和习作的复习融入其中,三者兼顾,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就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发掘课文中蕴含的训练因素,使复习牵一发而动全身,以阅读为核心,融双基于一体,这样才能大大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

总之,要想上好语文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就应该整体把握教材,采取合适的复习形式,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达到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把握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复习注意点:

一、搞好一项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开展平行班之间的复习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分工编写部分复习资料,实行资源共享。

二、重视两个问题。第一,端正复习态度,激发复习兴趣。适时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多鼓励少指责。复习课要避免单调乏味、机械重复现象,要开展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教学,拓宽学生参与渠道,激发兴趣。第二,资料的使用与编写。对待复习资料,要精心挑选,作深加工,重新编排。另外,教者自身要有自编资料的习惯。

三、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处理好课内与课外、打好基础与巩固提高、自主复习与教师指导的关系。

四、体现四性。

1、目标性:明确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和双基总目标,吃透教材重点、难点和特点,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差异,这样才能确保复习工作有的放矢。

2、系统性: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理清知识线索,建立知识系统。对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标点符号、阅读、写作等方面梳理出各自的知识要点、能力要求以及题目的呈现形式。通过归类练习,帮助学生建立能涵盖教材知识能力结构的网络。

3、序列性:复习不是简单地重复旧知识,而是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重新组合,因而必须循序渐进,做到有序地精讲精练,使复习指导具有一定的步骤、过程,从而达到复习的深度。

4、方法性:复习要指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举一反

上一篇: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8《人之初》教学设计下一篇:四年信息技术教案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