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稿)传承民族文化 彰显民族特色

2024-05-04

(正稿)传承民族文化 彰显民族特色(共9篇)

篇1:(正稿)传承民族文化 彰显民族特色

传承民族文化 彰显民族特色 ——福州民族中学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福州民族中学是福州地区唯一的一所省重点民族中学,坐落于罗源县西郊的笔架山麓,前迎金钟晴岚,左揽罗源湾碧波。1992年建校,2010年1月成为福建省二级达标中学。目前,学校占地119亩,校内黉舍巍峨,绿树扶疏,环境优雅宜人。现办学规模为45个教学班,在校生2015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10人。

办学以来,我校得到上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对学校民族教育工作给予大力支持。1992年5月,总书记(时任福州市委书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等领导先后来来校指导办学工作。习总就办学目标提出殷切期望“办好目前这所民族中学,培养更多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建校以来,我校一直把构建民族特色作为办学目标之一,成立“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委员会”,制定“构建民族特色学校实施方案”,将现代教育思想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依托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文化资源,结合学生爱活动、好模仿、自尊心强等心理特点,创造性地设置了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剪纸等民族艺术和民族体育课程,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开发民族文化课程资源。

1.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为了让民族文化更好地在学校传承,便于师生学习,学校成立民族题材校本资源领导小组,组织教师充分挖掘本土民族文化资源,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编成校本教材:《畲族文化读本》(初、高中),《畲族民歌》、《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共四本民族文化校本教材。用来普及民族文化知识。

2.创办文社,积累课程资源。创办了以畲族图腾凤凰为命名的《凤凰山》文社,吸纳培养少数民族社员,举办畲族史讲座,刊登民族文化作品。这些民族文化作品为积累课程资源提供了素材。

二、引入民族文化资源进课堂。

我校扎实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把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引进课堂,渗透于各学科中。

1.引进美术课堂。在美术课中教学生创作民俗风情画、学习手工剪纸技能等,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元素。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也为学校课程改革拓宽路子,校园文化的民族特色日渐浓厚,内涵发展彰显特色。

2.引进体育课堂。为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长足发展,我校坚持以“四活动课”(体育课、课外活动课、兴趣小组课、民族体育特长班课)为教育教学教研平台,辐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内容。体育课是普及与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知识与技能的主阵地,组建兴趣小组,把“毽球”、“高脚”、“板鞋”、“蹴球”、“武术”、“陀螺”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课外培训项目,发现和选拔特长新苗送入民族体育特长班,进行重点培养,为民族传统体育储备人才。

3.引进音乐课堂。在平时的音乐课堂中,我校音乐组教师有意识地融入一些畲族民歌、畲族舞蹈的教学与欣赏,让学生感受畲族音乐、舞蹈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畲族音乐、舞蹈的兴趣。同时将传统畲歌与融入现代元素的畲歌进行对比、演唱,使得孩子们更容易接受,也让畲族音乐得到传承。

三、开展丰富多彩民族文化传承活动。

为了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让民族文化入脑、入口、入心,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1.开展民族文化考察活动。每年我校利用暑期的夏令营活动,组织师生深入畲族聚集乡霍口,考察民族文化资源,收集畲族建筑、服饰、神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等资料。

2.组织学生参观作品展览。2011年12月14日,我县著名的剪纸艺人朱学舜老师的畲族文化剪纸作品50多件在我校图书馆展出,吸引了本校很多师生。朱学舜老师并在我校现场指导畲族学生剪纸,气氛活跃、场面壮观,成了民中一道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景线。

3.组织学生开展畲歌畲舞、畲族传统体育表演活动。我校组建了畲族合唱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队。经常参加校内外各种演出,如校艺术节民族歌舞表演,县畲乡“三月三”歌会、社区踩街宣传活动、畲族传统文化活动、省市少数民族文艺调演、民族联谊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展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4.开设第二课堂,学畲语活动。经调查,我校每年招收的畲族生,初一新生中约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学生不会讲畲语。为了畲语的传承,学校利用本校畲族教师的有利资源专门开设了畲语第二课堂,指派懂畲语的兰阿炳、雷秀海两位老师讲授畲语,收到良好效果。5.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法,学畲家拳。我们学校每年都组织民族传统体育夏令营活动,安排部分有兴趣有一定潜质的汉畲学生深入福湖、竹里、八井等畲村,利用空闲时间邀请畲乡有武术功底或有民间体育爱好的乡亲给师生们进行示范表演。我们还邀请畲乡的老拳师雷明德等人,到学校进行现场表演和开设讲座, 这些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民族传统体育素材为我们提供了教学资源。使得具有畲族体育特色的 “畲家拳”、“斗牛”、“打尺寸”等在学生当中逐渐流行,这些活动不仅畲族学生积极参与,而且众多的汉族学生也纷纷加入其中,促进校园民族大融合。

6.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展示学习成果。我校每年都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各年段都鼓励畲族生研究本民族的文化风情,参加成果展示。其中《畲舞翩翩》获得2013—2014年校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一等奖;《罗源畲畲族文化保护传承现状与对策》获得2015—·2016年校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一等奖。研究性学习活动展示了畲族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四、进行民族文化特色课题研究。

随着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深入开展,我校积累比较丰富的经验,扎实开展民族文化特色课题研究,打“特色牌”,走“特色之路”。

1.“十二五”期间民族文化课题研究。2013年,我校申报的《关于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校本课程探研》课题,被福州市教育研究院正式立项为“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课题”课题。2015年12月通过市级验收,结题了。我校以这课题研究为契机,深入地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将其中较成熟的资料编辑成册,形成系统的资料。这些资料来源广泛,有文献,有少数民族研究专辑,有民间艺人专访等。为课堂教学中传承与弘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奠定了基础。

2.福建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实验校课题研究。2013年,我校申请的《福建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实验学校——校园畲族文化》课题立项为市级课题。2015年结题。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经验及成果,在《东南快报》、《中华民族宗教网》等报刊进行相应的报道。

五、主要成效:

1.畲族文化得到了进一步传承。

通过多年来,扎实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民族文化知识得到了进一步传承:一是教师通过本项工作,积累相关知识,增强了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知识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知识教育和宣传,有力地推动非遗文化的保护,民族文化知识得到进一步普及。二是学生通过参加本项活动,了解了畲族文化知识,民族民间文化的普及面得到进一步拓展。

2.教师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在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中,老师们通过大量的收集资料,开展民族文化研究,教师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得到了不断提升。

3.学校办学品位和内涵得到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校扎实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我校组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队,代表福州市连续参加五届福建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取得优异成绩:连续两届分别获得男、女毽球团体第一名,男子单蹴第一名,男子双蹴第一名,以及2个第二名,6个第三名等好成绩;陀螺队、蹴球队和雷伙斌等十五名队员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可谓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坚实的课研能力,也得到社会的认可。我校李炳坚老师担任第七届省民运会陀螺主裁判长,林引老师担任第七届民运会蹴球副主裁判长,他们都圆满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光荣使命。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得到了省、市、县民宗局的表彰与肯定。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福建省民族团结教育先进单位”、“福州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称号。

特别是近两年在畲歌的传唱挖掘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收效颇大。畲族文化由于种种原因,并不被大众所知。以畲歌为例,由于没有文字,大多靠口头相传,现在年轻一代几乎都不会,传承的状况不理想。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畲族这个非物质保护遗产,了解畲族文化。学校组织畲族合唱团精心排练,从声乐、舞蹈上下苦功,到霍口畲乡进行采风,并为合唱拍摄制作MV。这支MV很好地诠释了畲族特有的文化如乌米饭,乌石滩,凤凰髻等。这首畲族风情的歌曲参加了由美国《国际日报》和中美友好协会主办由美国PCC大学、美国科洛纳音乐学院、美国南加州爱乐乐团协办的首届国际华乐大赛,受到好评,获得了中国赛区合唱组一等奖。福州民族中学也被大赛组委会授予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同时《乌乌的歌》还在福州市第十四届、福建省第五届中小学生校园艺术节现场展出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的佳绩。

六、未来规划:

1.学校将更加重视民族文化进入学校工作,把它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师教学计划,制定相应的措施,确保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健康、有序、规范地开展。

2.民族文化进入学校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和有效方法。计划在校门口的广场中央树立体现民族团结主题的雕塑,在广场四周雕刻体现畲族文化元素的浮雕,并在校园内开设一个畲族文化展馆。在校园内全面推广民族文化,使其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

3.开展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活动,现紧缺的是资金与人才。若能有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进校园指导,并与我校畲族教师一起成立研究会,对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将会有促进与帮助。

畲族文化传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期间需要不断的改善与改进,更需要创新与钻研的精神。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多种措施来保护传承畲族文化!让部分濒临消亡的民间文化精髓能代代相传!

福州民族中学 2016.9.5

篇2:(正稿)传承民族文化 彰显民族特色

肖旭明

2010年第7期 ——文化建设

恩施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州,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州委、州政府注重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彰显民族文化特色,统筹整合生态文化、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将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不断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壮大。

一、恩施州发展旅游的文化及区位优势

恩施州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为壮大旅游文化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和独具特色的优势。

(一)自然生态文化得天独厚。恩施州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被称为“动植物黄金分割线”的北纬30°线穿越州境,是少有的“天然氧吧”,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这里,自然资源富集,生物资源众多,享有“华中药库”、“华中动植物基因库”、“能源宝库”、“世界硒都”等美誉。这里,山水风光秀丽,有世界特级溶洞“腾龙洞”,有可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媲美的“恩施大峡谷”,有4.6亿年前形成的世界第一奥陶纪石林“梭布垭石林”,有世界第一缝“云龙河地缝”,有世界第一暗河“龙桥暗河”,有第四纪冰川运动后全球仅存的水杉活化石、被誉为世界第一杉的利川“水杉王”,等等。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恩施州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恩施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区,是古代巴文化的发祥地和土家文化的诞生地。这里,巴楚文化、巴蜀文化、土著文化交融,与外来文化交相辉映,积存丰富,独具特色,是我国中部地区极富特色的民族文化区域。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9项、省级23项、州级31项、县(市)级121项。有古代巴人城堡遗址清江三里城,有距今2500万年前的“建始直立人”遗址,有被称为“武陵第一寨”的鱼木寨,有代表近代建筑文化最高成就的建筑群“大水井”,有中国南方第一佛教石窟“仙佛寺”。有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的《龙船调》,有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这里,已形成哭嫁、咂酒、跳丧等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保留了赶年、女儿会、摆手节、牛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创造了摆手舞、跳丧舞、南戏、傩戏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和编织、挑花、刺绣、建筑等民间工艺,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富集。恩施是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抗战时期的临时省会。董必武、贺龙、周逸群、关向应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留下了战斗足迹,红色文化、抗战文化独具魅力。

(三)区位条件优越,交通明显改善。恩施州位于鄂、湘、渝、黔四省(市)交界地,是华中进入西南和西北的咽喉,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连接鄂湘渝黔大旅游圈的桥梁。长江黄金水道、沪蓉西高速公路、“318”和“209”国道穿越境内,州内已形成连接各县市的“三小时交通圈”,地理位置优越。恩施航班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等重要城市,宜万铁路即将建成铺轨。“水、陆、空”立体交通格局基本形成。此外,恩黔高速、安吉高速、利万高速、安恩张铁路、黔张常铁路和机场改扩建等重大交通项目正在实施,恩施将成为我国中西结合部的交通枢纽。恩施旅游通达性快速提高,为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业提供了交通保障。

近年来,恩施州抢抓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机遇,切实把发展旅游业作为重要战略产业来抓,坚持统筹谋划,整合资源,大力推进景区景点建设和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享誉中外的恩施大峡谷景区、利川腾龙洞、咸丰坪坝营景区、恩施土司城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巴东神农溪景区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进行了达标升级改造,清江水布垭库区旅游正式启动,柳州城、梭布垭、佛宝山、龙船水乡、屏山土司爵府等景区建设步伐加快。统筹办好以龙船调、恩施土家女儿会、土家摆手节、中国三峡纤夫节为代表的“一歌三节”活动,恩施生态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不断提升。2009年,全州共接待中外游客 66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亿元。其中接待境外游客25.13万人次,实现外汇收入625万美元。沪渝高速公路通车后,我州旅游更是呈现“井喷”现象。今年1-5月,全州旅游接待人数、旅游综合收入、旅游创汇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7.9%、67.5%和40.5%。

二、恩施州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瓶颈制约

近些年,我州生态文化旅游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直接制约着全州旅游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一是旅游业的文化氛围不浓厚。作为湖北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应是我州旅游资源的亮点。如果旅游业的民族文化特色不突出,其资源的价值就难以得到充分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深入推进,我们发现有些地方只注重景区景点建设,民族民间文化发掘利用不够,民族文化认同感和价值观在失落。我们要尊重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做到和而不同,才能凸显特色。要高度重视对民族文化风情的旅游价值认识,并注入旅游业以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发展旅游文化业。

二是旅游文化精品名牌缺乏。文化精品是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地区的名片。实践证明,有了文化精品才能带动旅游文化发展。我州景区景点种类繁多,但无论是生态型景区、文化型景区、还是生态文化型景区,普遍存在不精、不优。加之对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的旅游价值发掘不够,旅游文化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旅游资本。我们要努力将民族文化精华打造成旅游文化精品名牌。

三是旅游文化商品不丰富。旅游商品能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不仅具有经济属性,而且具有文化属性。我州旅游商品开发虽然取得了成绩,但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发展不够,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产品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现有的旅游文化商品种类少、质量差、代表性不强,缺乏市场吸引力,难以满足游客需要。如民族织锦“西兰卡普”,难以兼顾审美性和实用性,大规模进入旅游市场难度很大;民族服饰没有兼顾民族性与时代性,难以受到广大游客青睐;其他一些民族工艺品也因成本因素难以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就需要大力发展既体现民族地域特色又价廉物美的旅游商品,形成大市场。

四是旅游文化研究机构不健全。特别是缺乏系统、科学的大旅游文化建设总体规划。由于没有研究旅游文化的专门机构,未能对文化与旅游进行有机整合,对全州旅游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表现形式研究不够,未能对民族文化如何与旅游结合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导致绝大多数景区未能按照差异性、观赏性和参与性相结合的原则,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

三、恩施州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思路

实现文化资源与生态资源、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是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机遇,提升旅游景区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树立大文化、大旅游、大产业理念,强力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一)以生态为基础,整合旅游文化资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旅游业发展全局,按照省委、省政府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部署,统筹谋划,整合资源。以“一个中心、两条走廊”为重点,着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旅游产业质量,努力把恩施州建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颇具魅力的生态文化旅游“明珠”。一个中心:即以州城恩施市为中心,着力打造恩施大峡谷、恩施女儿会、恩施玉露茶三张旅游名片,利用交通网络和旅游要素相对集中的优势,把州城建成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两条走廊:一是打造北线的清江山水画廊,覆盖恩施、利川、建始、巴东等县市,以腾龙洞、恩施大峡谷、清江闯滩、景阳河、水布垭和神农溪等为节点的清江山水画廊,连接长江三峡,开通“双神线”,西与重庆万州相连,东与宜昌、神农架相连,共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二是打造南线的民族风情走廊,覆盖宣恩、咸丰、来凤、鹤峰等县市,以庆阳民街、彭家寨、七姊妹山、坪坝营、官坝苗寨、仙佛寺、屏山爵府等为节点,与重庆黔江、湖南湘西、张家界相连,融入大武陵文化旅游圈。

(二)以文化为灵魂,提升旅游文化品位。一是合理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按照和谐发展、永续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恩施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重点抓好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争取更多的“国字号”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落户恩施。继续做好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工作,实施“特色村落、百年老宅、特色民居”保护工程。深入开展“恩施民间艺术大师”评选表彰活动,提升和扩大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民族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变文化遗产优势为文化发展优势。二是加快重点文化项目建设。以迎接恩施建州30周年为契机,用两到三年时间,建成州民族文化中心、州传媒中心及恩施舞阳文化广场、利川文化广电传媒中心、巴东民族文化公园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充分展示恩施民族文化特色和独特魅力。实施文化带动战略,精心组织实施一批文化产业项目,把民族文化特色广泛融入舞台艺术、餐饮、服饰、印刷、出版、建筑等行业,促进民族历史文化、建筑文化、风俗文化、出版影视文化、娱乐文化等产业全面发展。三是努力打造恩施文化品牌。把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与时代要求结合起来,推出具有土、苗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重点制作一部反映民族风情的电视专题片,组织一台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出版一本(套)全面系统体现民族文化精髓的书籍,努力把龙船调民歌节、黄四姐民歌节、土家女儿会、土家摆手节、三峡纤夫节等,打造成恩施民族文化节庆品牌,扩大恩施美誉度、知名度。

(三)以旅游为切入点,坚持“文旅”结合。建立健全旅游文化研究机构,为全州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逐步将民族文化研究理论成果,转化为促进民族文化旅游生产力。坚持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把文化优势融入旅游产业建设。一是在旅游形象定位上赋予民族文化内涵。将“清江生态风景”与“土苗民俗风情”结合,并以此为突破口,把恩施州建设成为生态风景、民族风情、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胜地,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板块。二是在景区建设上彰显民族文化特色。系统挖掘以恩施大峡谷、梭布垭、坪坝营等为代表的自然生态型景区的民族文化,着力解决景区文化产品开发雷同、式样单一等问题。在景区开展有质量有影响的文体活动和节庆活动,增强景区的观赏性和吸引力。着力打造以大水井、鱼木寨等为代表的文化型景区品牌,提升景区文化品位,放大文化效应。整合利用以土司城、柳州城等代表的生态型景区民族文化资源,增强景区旅游核心竞争力。三是在旅游产品开发上体现民族文化风格。立足恩施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自觉将文化理念应用于旅游开发各个领域,将旅游规划和开发建设根植于文化的土壤中,将文化品牌按照市场需求和旅游配套要求,做到具体化、产品化,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异的精神文化需求。要真正做到旅游与文化有效结合,必须加大生态旅游的文化含量,形成生态资源与文化资源共享、相互支撑、共同促进、共同提升的发展格局,让游客既饱览恩施秀丽、奇异的山水风光,又领略到其中蕴涵的民族文化奥秘。■

篇3:(正稿)传承民族文化 彰显民族特色

关键词:传统民族器乐,特色乐器

中国的传统民族 (本文专指汉族) 器乐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珍贵财富, 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传承和发展传统民族器乐的意义不言而喻。中国是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 各个民族的器乐文化绚丽多彩、独具特色, 保护和传承多民族的器乐文化才能更加凸显中国多民族的文化特性。作为位于多民族地区的高校, 在进行民族器乐教学的构想上, 应借鉴成功经验, 结合实际情况, 最终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

一、重视传统民族器乐

1. 传承传统民族器乐的意义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传统民族器乐的发展, 历经千年, 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是东方古老音乐文化的代表, 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保护传承传统民族器乐既是对中国古老器乐文化的肯定也是对历代音乐人士的尊重;既能促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知, 也能促进和谐社会的繁荣发展;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价值也体现了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的开创精神。

2. 积极开设民族器乐课程

随着民族音乐进入课堂, 民族器乐的教学也被引入了教学。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 民族器乐的教学已经在各个高校遍地开花。在看到成绩的同时, 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 汉族的器乐以优秀的表现力, 占据了主要的位置, 换言之, 现在的高校民族器乐的教学主要是传统的民族器乐的教学。它现在主要包含了四部分:吹管组 (主要是唢呐、竹笛、笙) 、拉弦组 (主要是二胡) 、弹拨组 (主要是扬琴、柳琴、琵琶、阮) 和打击乐组 (主要是大鼓、排鼓等)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完全开设了这些专业课程, 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 这些专业取得飞快的发展并系统化。

高校针对民族器乐的教学主要是开设技能课 (专业课、选修课、辅修课) 和公共课来完成。

技能课的名称各个院校大相径庭, 这里不作专门介绍。专业课主要是针对音乐表演方向的学生, 选修课主要针对的是音乐专业的学生, 辅修课主要针对的是全校的学生。它们针对的对象不一样, 学习的方式也不一样。专业课一般是修读四年或者三年半, 每周2—4个学时不等, 一对一上课;选修课一般修读一到两年, 每周1—2个学时不等, 小组上课;辅修课一般修读一年, 每周1个学时, 集体上课 (一般不会超过10人) 。高校通过这一部分的教学, 使学生能够掌握或者基本掌握一种或者几种民族乐器。

公共课主要是开设的欣赏类课程, 例如民族乐器简介、民族器乐经典作品欣赏等。开设有针对性的课程, 可以使学生宏观的了解民族乐器和民族器乐作品, 对于扩大民族器乐的受众群体、陶冶大学生情操以及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各个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 积极开设相关课程, 课程名称不要过分考虑, 教学模式可以多样化, 教学内容一定要有针对性, 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传统民族器乐的发展, 弘扬民族优秀的器乐文化。

3. 加强基础宣传

作为中华民族的特有乐器, 民族器乐历史悠久, 但是纵观现在学习的人数却少的可怜。目前在高校从事民族器乐方向学习的学生人数, 还不及声乐和钢琴人数的三分之一;社会普及教育阶段的人数, 相比之下, 更是少的可怜。为什么在国家大力提倡和高校积极推动下, 民族器乐的发展还是进展缓慢。在信息化、多媒体的当下, 基础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基础宣传可以注意一下几个方向:

(1) 鼓励学生成立民族社团或者参加民族人团, 少数人带动多数, 形成氛围;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鼓励学生组建或参与民族器乐的社团对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目前高校尤其是多民族地区高校, 学习民族器乐的学生数量少、基础薄弱的现状, 学院可以指派专门教师指导学生组建并参与专门的社团, 专业社团的成立会形成一个相对狭小的交流平台, 利用这个平台进行专业的交流活动, 这对于促进器乐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社团的特性决定了它具有较广层面的包容性、互动性和较弱的专业性, 这样就可以广泛的吸收喜欢或者对民族器乐文化感兴趣的学生的参与, 这样就促进了面型群体的多元化。通过专业学生带动非专业学生, 对于民族器乐文化的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 集思广益, 对于自身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这也是我国提倡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

(2) 利用学校的广播台、电视台, 定期播放民族器乐的相关内容, 制造一定的外部环境;

现在学校的多媒体运用非常的广泛, 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广播和校园电视台。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传播途径, 定期开展讲座 (可分为国内大师级的讲座和学生交流讲座) 和播放经典的器乐作品。如果学校有自己的民族乐团或者民族器乐的社团, 一定要定时播放他们自己演奏的作品和播报他们的动态, 使全校范围内形成一种认知。当这些这非常态化的活动以后, 会形成一个喜欢或者关注民族器乐发展的氛围, 这就为民族器乐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

(3) 加强对学生民族器乐方面的言传身教, 培养学生民族器乐情怀。

促进民族器乐的发展, 师资是非常关键的。以目前国内的现状分析, 多民族地区的高校不可能安排所有的专业教师, 但是安排的专业教师一定要起到表率作用。专业业务要提升, 言传身教更重要。教师要通过不同的平台, 积极宣传民族器乐文化, 以提升、传播、发扬民族器乐文化为自己的使命。积极参与相关的活动, 实时了解学生的想法, 利用民族器乐的多样性, 对学生进行引导, 是学生关注民族器乐文化, 了解中华文化。

二、有针对性的引入少数民族特色乐器

中华民族是五十六个民族的母亲, 各个少数民族的器乐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粒粒珍珠。目前国内大多数院校开设的民族器乐方向的课程, 大多针对传统民族器乐, 很少有针对少数民族特色乐器的。作为位于多民族地区的高校, 服务区域性是它们的共性, 挖掘、保护和传承高校所在地民族的特色乐器是它们共同的任务。

在多民族地区的高校一定要针对所在地区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 积极地开设相应的课程, 特色器乐是重要的一部分。以红河学院音乐学院为例。红河学院位于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主体民族为哈尼族和彝族。这两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非常具有特色, 比如说绿春哈尼族栽秧鼓和弥勒的阿细跳月 (阿细族是彝族的一个分支) 。音乐学院有针对性的开设了本土舞蹈教学和本土声乐演唱这两门课程。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 已经系统化, 培养的学生在服务地中的文化建设中, 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对于促进当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促进民族的和谐, 都起到了积极地意义。在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将陆续开设本土特色乐器演奏 (现在在论证期间) 。彝族的三弦和哈尼族的巴乌都是极具特色的民族代表乐器。学院一直将特色乐器的学习, 放在采风实习期间进行, 但是效果有限, 如果该门课程开设, 将对彝族和哈尼族特色乐器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目前开设此类课程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师资问题。现在少数民族中学习本民族乐器的人数非常少, 几乎到了断层的地步。在以西方为主的多元文化的冲击下, 对于本民族文化认识的缺失, 对西方文化的过分推崇, 对商业音乐的向往成为制约少数民族乐器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为位于多民族地区的高校, 其肩负的责任要比其他院校更重。相对其他院校, 多民族地区的高校更具与地理优势, 挖掘、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器乐文化, 是它们具有的共性和责任。如果高校可以忽略这些, 试想一下, 少数民族的器乐文化、音乐文化、民族文化能在当今高度碰撞、高度融合的大环境下存活多久, 在民族特有文化消失以后, 我们多民族的特性会是什么, 我们提倡的多民共荣和谐发展又是什么。因此, 在多民族地区, 积极开设相关课程, 提倡少数民族特色器乐文化, 对于保留多民族的特性和传承中华民族的多样性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它兄弟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特点, 开设相应的课程, 名称不重要, 教学内容要严格把控, 注重主体民族和特色民族最为重要。

中国传统器乐教学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 已经相对成熟, 教材、教辅以及乐器的形制改良都基本定型, 教学已经常态化、系统化, 我们可以借鉴成熟的经验来促进少数民族器乐的发展。在多民族地区高校, 积极加强传统器乐的教学, 建立传统器乐平台, 利用成熟的平台来推动少数民族特色器乐的发展, 对于促进学院的办学特色形成, 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繁荣, 都有着积极地意义。我们要尊重前辈的成功经验,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它所存在的问题 (比如教学体系的过度西方化、评判标准的西方化;传统理论体系的不健全、器乐种类的多样性;高雅音乐和商业文化的协调性等) 。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传统民族器乐教学的同时, 在民族地区的高校一定要实时的加强少数民族特色乐器的教学, 提倡中国各民族的器乐文化, 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实时的提升少数民族的器乐, 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中华器乐文化“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促进中华大家庭的和谐发展, 中华民族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更加巍峨的屹立。

参考文献

[1]蒋丽.加强民族器乐教学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中国音乐.2009年第一期.

篇4:传承乡土文化彰显美术特色

一、多途径、多方位挖掘乡土文化美术素材

晋江人灵地杰,其民风民俗、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穿着服饰、建筑民居,无处不彰显着浓厚的乡土文化艺术气息。特别是它的民俗文化,如,晋江高甲戏、掌中木偶戏、东石数宫灯、深沪的划龙舟、迎阁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为了提高教师对晋江民间艺术的认识,提升教师美术研究的水平,我园充分利用周边文化资源,组织教师前往泉州闽台缘博物馆、泉州锦绣庄、晋江博物馆、晋江戏剧中心、施琅故居等古迹展馆采风,让学生欣赏幽默诙谐、夸张有趣的高甲戏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欣赏一个个栩栩如生、精雕细刻的木偶头;观赏晋江红瓦大坡屋顶、燕尾脊、出砖入石的外墙面等具有闽南特有的古建筑风格;品尝舌尖上的晋江名小吃……让老师亲身感受富有乡土特色文化,感受闽南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我们通过多种途径上网查询、上民俗馆查询及请教老一辈民间艺人,深入了解晋江相关民俗风情,挖掘民俗文化中的美术元素,让传统的乡土文化走进幼儿园。对民间习俗文化采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法,有选择性地选取适宜幼儿创作表现的民俗内容,不断地收集、整理其中蕴含的美术文化素材,为我园的美术教研提供条件。

二、多维度、多元化创造乡土文化美术特色环境

我们在环境创造中融入晋江乡土资源,突出美术特色,大段以家乡的戏剧为主线、中段以晋江的建筑为主线、小段以晋江的小吃为主线进行设计布置环境。师幼一起设计制作各种美工作品,多方位打造与教育相适应、具有浓郁的民间艺术氛围的环境文化。运用多种美术表现手法布置幼儿园廊道成特色墙面:采用高甲戏元素制作精美的陶泥作品,表现高甲戏脸谱及形态各异的角色形象;利用五谷杂粮、废旧物品、纸箱纸皮等材料黏贴、拼接制作闽南古大厝。

我们还利用各活动的空间环境,创设布置主题墙饰及区域环境,投放一些具有乡土气息的民间手工艺实物或图片,如,漆蓝、小竹篓、汤婆子(火炉)等,让幼儿参与其中。如,小一班开展晋江名小吃文化主题,教师收集幼儿作品装饰班级环境,还投放到角色游戏室布置成“晋江小吃一条街”;小二班开展晋江糖果主题文化,幼儿的作品在班级主题墙及学园的廊道上展示,并且作为一种幼儿操作材料也投入到区域及游戏中。在幼儿园外走廊,我们制作了学园开展美术特色活动的各种展板,如,中一班开展闽南古厝文化,大一、大三班的高甲文化,大二班开展青花瓷主题文化等等,营造一股晋江民俗文化气息。

三、多方式、多样化搭建幼儿创作表现平台

乡土文化特别是民间艺术对于幼儿来说较陌生,为了让幼儿能直观感受、接触,我们通过外出参观活动让幼儿近距离接触,让幼儿感受体验,真正让民风民俗走进幼儿课堂。我们走进晋江博物馆、走进五店市近距离触摸古厝红砖石墙、雕花窗几、古井古物,了解晋江的传统文化;我们还走进晋江戏剧中心,让幼儿亲身感受高甲戏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感受高甲戏中丑角行当“风趣、诙谐、夸张”的特点;通过观察、探索、发现与感受的方式,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民间文化中的美,从而激发幼儿运用美术技能表现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我们结合民俗传统节日组织教师根据学园实际情况及幼儿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让幼儿体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传统文化的人文氛围及乡土气息,学习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出对民俗文化的认知及态度。我们还依托幼儿园课题教研,开展丰富多彩的美工活动,积极参与各层面组织的美术技能比赛,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展示,表现自我。

四、多形式、多层次促进幼儿提高美术技能

民间艺术形式多样,那美术活动的方式方法也可以不一样。如表现高甲戏人物,我们既可以采用线描画、水彩画形式表现,又可以运用泥塑或纸工制作,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创作欲望,还能让幼儿有更广阔的表现空间。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我们会考虑不同的美术表现手法。

即使是同一年龄段我们也会体现多层次的表现手法,如,大班美术活动《绣花鞋》,我们提供装饰画、泥工画、黏贴画三组材料,让幼儿自由地选择创作,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拓展幼儿发展的空间,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又如,大班美术活动《青花瓷》,我们也是提供线描画、色彩画、泥工等多种表现手法,让幼儿自由选择创作,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教师会鼓励他们设计创作与别人不一样的作品,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促进幼儿不同程度上都能得到提升。

篇5:特色美育办学、传承民族文化

——浅谈利川市都亭二小学校美育

利川市都亭二小位于利川市解放东路269号,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有着良好的文化氛围。学校以科学的管理为前提,以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基础,以优质的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有效的教育科研为手段,以特色办学为突破,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学校遵循前人对于教育、特别是美育的深刻理解,从尊重历史、注重传承、创新发展的核心理念出发,坚持把以美育人作为学校教育的特色,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孔子给学生定的课程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乐”就是最早的美育雏形。他说育人要“兴于诗,游于艺”、“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在某种程度上说,拥有丰富的心灵、健康的人格,学会如何感受生活,才是让一切知识学习有意义的前提。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可见,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感性。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

生活离不开美,缺少美的生活就像沙漠少了绿洲一样枯燥单调,没有了生机;爱美是人之常情,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便体现了我们对美的追求,并且随着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迅速发展,它在每一社会、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同样也时刻在校园学生的生活当中。美育能丰富审美的感情,发展审美的能力,能给人带来活泼舒畅的情绪和乐观主义的精神。美育也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充分感受健康的、进步的、革命的事物的美的能力教育。因此,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渗透美育、发挥美育的作用,学校提出了美育特色的建设思路:营造美的环境,塑造美的教师,构建美的课堂,培育美的花朵,收获美的成果。都亭二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美育工作:

一、优化环境,以形育人。

1、美化学校教育环境

学生的审美趣味的习惯,是在优美的环境中形成的。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对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要重视校园建设,引导学生参加美化绿化校园的工作,增强学生创造校园美的意识,培养他们创造美、珍惜美的观念与能力。从而以美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个性,又以学生美的行为习惯为校园增添光彩。

几年来,我校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了校园的改造和建设,绿化美化了校园环境。建立了绿色花园,设立了环境报栏,美术展示室,改善了校容校貌,建设了多媒体展示台,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感觉到美的享受。

在教室布置方面,处处是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勤奋学习、努力拼搏、乘风破浪、奋勇前进的的标志。同时教室里贴的各种条幅、功课表值日生轮流表、评比表还有墙报以及各种扫除用具的布置与陈设都做了统一安排,使教室布置得典雅大方,文明舒适,卫生整洁,使学生置身于教室便有一种赏心悦目,神清气爽之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陶冶。

2、完善教师形象

在学校管理中,要提高教师的审美素质,优化师德风范,要求教师仪表风度、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都体现为人师表的美德,做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无声的美的楷模。

首先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以完美的人格教育学生,使学生产生敬爱感、敬佩感、敬重感,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样潜移默化的塑造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其次,要求教师要有美的仪表。这是教师形象塑造的最直接的自我展示,教师要有自然、潇洒的举止,给学生以轻松舒畅的感觉,以稳重大方的姿态,给学生的踏实,可靠的印象,以整洁合适的衣着,给学生体悟朴实、整洁的真正的美。

再次,教师要有美语言。正确运用语言是教师获得教育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运用语音、语调、语气来表情达意,做到侃侃而谈,抑扬顿挫,悦耳动听,使学生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同时带动学生使用美的语言。

二、发挥教学阵地,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

学校以教学为主,美育必须以教学过程为主要途径,充分挖掘其他学科所蕴含的美育因素。确立各学科的美育标准,并强调教师要把美育自觉地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挖掘教材本身的审美因素,真正做到让美的内容陶冶学生情操、启迪智慧;让美的课本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在教学的各环节力求融入美育教育的教材,在潜移默化中实施美育教育,给学生创造美的氛围,使学生在愉悦之中获得知识。校教师充分挖掘各科教学内容中美的因素。比如语文课上,让学生感受文字的深刻内涵美;数学课上,让学生感受数学思维的缜密美、推理过程的逻辑美和空间几何图形的立体美;品德与社会课上,用精美课件向学生展示祖国的辉煌成就„„

三、课外活动中的美育渗透

在学校美育管理中,课外活动则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渠道,也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之一。学校为了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制订并建全课外美育活动的管理制度,配备辅导教师,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举办各种体育、美术、环境等项目,使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开阔视野,启迪智慧,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健美体魄,发展艺术兴趣和个性特长,丰富精神生活,优化教育环境。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延伸和补充。学校这几年来特别重视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先后从学校经费中拨出专款,并根据学生的爱好,组织成立了校园广播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要让学生把自己对美的理解表现出来,就要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现的舞台。为此,我校在近几年来组织了一系列的比赛活动。如:“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参加“都亭小学幼儿园文艺演出”、“都亭二小第一届美术、书法大赛作品展”、“都亭二小网络作文大赛”、校园集体舞比赛、红歌大赛、趣味活动比赛等等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美育方面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而且还成立了文艺队、合唱队、绘画兴趣小组、板报小组、与各学科的兴趣小组。并组织学生看电影、看小说、看作文、欣赏音乐和美术作品,学生抱着一种浓厚的情趣去欣赏,在各项课外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

学校还建立了多个特色校本课程,比如学校的主要项目: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肉莲响原生态舞蹈,学校舞蹈老师把肉莲响编排成了校园集体舞,全校师生在大课间跳起集体舞肉莲响,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拓展了美育的空间,同时,也传承了祖国的民族文化。美育特色教育,促进了学生高雅情趣的形成,培养了学生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和优秀的个性品质;丰富的实践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见识,促进了学生儒雅气质和高雅品位的形成,为孩子成人之后创造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通过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对学生进行美育 社会是美育的大课堂,选择一些美好的社会事物对学生进行美育,可以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操。如,参观工农业生产,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清明节向烈士林园敬献花圈,听英雄模范的事迹介绍,培养向英雄人物学习的品德;在公共场所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带领少先队员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宣传文明,这些社会活动培养了学生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的美好行为品质。

大自然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极好教材。黎明的朝霞,黄昏的落日,夜空的星斗,都会引起学生美的想象。地上的小虫,空中的飞鸟,水中的游鱼,花间的蝴蝶,对学生都有极大的吸引力,使他们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爱。经常带领学生到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的大自然中去,让他们呼吸新鲜的空气,领略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色,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篇6:(正稿)传承民族文化 彰显民族特色

总课题组长———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尹红教授在学校开展了选题、课题研究和对实验学校音乐教师的培训工作。他着重指出, 本课题应突出区域性、民族性和整体性, 应对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民族音乐作品、民族音乐活动、民族音乐知识以及民族器乐教学的安排进行整体性设计, 从而为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和开展课题实验研究打好基础。

此项教研活动的开展, 有效地提高了音乐教师对音乐课程标准的认识, 促进了贯彻音乐课程标准实施的有效性, 并带动了周边学校对音乐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勐海分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的两年来, 形成了课题实验研究的教学教研联合体, 开展了“主题联合式教研活动” (说课、备课、上课反思、评课等活动) 。在这个联合体里, 课题组逐渐形成了每学期开展一次到几次主题联合教研活动的惯例。每次教研活动都由第一小学牵头, 然后由课题组四所学校的音乐教师聚在一起把分头收集到的民间音乐素材摆出来, 共同研究相关问题。如, 怎么消化采集到的民间音乐和舞蹈素材?老师怎么设计教案?课堂教学怎么操作?学生该怎么学习和领悟?他们集体讨论, 集体研究, 利用集体智慧解决教研难题。在活动中, 我们始终遵循总课题组“唱起家乡的歌, 跳起家乡的舞, 奏起家乡的乐”的倡议,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教学

1. 民歌进课堂。

在民歌引进方面, 每个年级每个学期都有一个单元的内容安排。如, 四年级上册安排的是布朗族歌曲《爱花的布朗人》;下册是哈尼族歌曲《迎宾曲》等。义务教育阶段共安排18个单元, 36个课时。

2. 自制民族打击乐器。

结合学校乐器相对不足的现状, 教师通过自制简易乐器来丰富课堂教学。如, 在认识打击乐器的时候可用竹板取代打击乐器, 用铁丝串起酒瓶盖子做串铃, 用装满沙子的废弃饮料瓶做沙锤, 用竹子做双响筒等等, 所有这些自制的乐器都能用在歌舞表演的前奏与伴奏上。这些乐器虽然简陋, 但却弥补了乐器不足的现状, 达到了应有的教学效果, 使课堂教学充满了乐趣。

3. 民族特色音乐的开发研究。

云南拥有众多的少数民族音乐和舞蹈资源。在课题开始阶段, 我们就组织教师和学生走进村寨, 走进家庭收集民间音乐素材, 力求在民间音乐的海洋中发现更多的民族音乐资源。例如, 勐混镇中心小学组织音乐教师到打别村收集民间音乐时, 发现了一首特别具有民族风味的山歌。这首歌是哈尼族的人们在喜庆的节日里或迎接远方的客人时唱的山歌。音乐组全体教师通过整理, 把它改编为歌曲———《咚叭嚓》。运用同样的方法, 他们还把一首哈尼人民采茶时唱的山歌通过整理, 改编为歌曲———《采茶歌》。另外, 学校又组织退休音乐教师康忠明作词, 年青音乐教师作曲, 共同创作了一首歌唱家乡的歌曲———《勐章巴》。勐海县第一小学还要求教师挖掘学生家长方面的音乐资源, 通过自荐或举荐有音乐素养的“老艺人”来学校为学生表演, 参与学校的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活动。同时, 该校还制定“民族节日表”, 号召教师和学生在民族节日的当天带着问题去歌舞, 去学习, 然后再由教师把采集到的民族特色音乐推广到教学实践中, 培养师生对民族音乐和舞蹈的热爱。

二、融合民族音乐和舞蹈, 改革大课间操

学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创编了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大课间操、手操舞等艺术活动项目, 使每天的课间操具有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很好地弘扬了少数民族的特色音乐。自2002年开始, 勐海县第一小学改变了以往形式单一的课间操, 把不同形式和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和舞蹈融入到课间操中, 每天换一种形式将大课间活动变得丰富多彩, 真正做到了100%的师生都会唱、会跳和会弹奏简单器乐, 让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另外, 学校还经常组织老师到对口支援学校和乡镇小学送教下乡、上研讨课、研究教法, 对他们的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很快, 勐混镇中心小学、曼赛小学也都开展了以民族歌舞为内容的大课间活动。在勐海县一小的带动下, 勐海三中的音乐老师也开始了舞蹈创编并将其纳入到学校的大课间活动中。勐海三中的音乐老师创编了适合初一和初二学生年龄特点的具有自己风格的大课间舞蹈, 并组建了傣族“和尚生”傣拳表演队, 成为西双版纳中学生课外活动的一个亮点。

三、建设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丰富音乐课外活动

在“建设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突出学生兴趣的培养”的倡议下, 简单实用的手操舞在勐海一小遍地生根。手操舞借鉴并吸收了大量的民族音乐资源, 逐渐形成了以民族音乐为伴奏音乐, 以传唱童谣的方式来表现的具有不同形式的班级特色文化。手操舞遍及勐海一小的每一个教室, 并在表演中吸纳了全国各地的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资源作为伴奏音乐, 虽因陋就简, 很多道具都是由学校老师和家长手工制作, 但简朴实用的道具如手铃、小竹板、花巾、烟盒、扇子、圆舞板、纸星星、树叶环等却丰富了手操舞的表演内容。手操舞很快通过“主题联合式教研活动”实现了由县向乡镇和村的辐射与拓展, 从2005年开始, 勐海县勐混镇中心小学、勐混镇曼赛完小、勐海三中也相继开展了教室手操舞和富有民族音乐和舞蹈特色的大课间活动。目前, 包括勐海县和黎明农场在内的全县近十几所中小学都开展了这些活动, 当地的民族歌舞正通过此项活动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心中扎根成长。

勐海县第一小学还组建了“红领巾艺术团”、“民族器乐演奏小组”和“少儿合唱团”。这些小团队在每年的红领巾艺术节、家长开放日和六一儿童节的表演活动中充分地展示了民族舞蹈、民族歌曲和民族器乐的独特魅力。《傣家小龙宰》、《山里的布朗娃》、《上学路上》、《敲起我的小木鼓》、《快乐的小仆少》、《金孔雀飞来了》、《傣家娃娃数星星》、《银铃舞》、《美丽的姑娘》、《阿佤人民唱新歌》等一系列舞蹈, 多次在舞台上得以展示。《我的家乡西双版纳》、《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我的家乡橄榄坝》、《金风吹来的时候》、《竹林深处》、《竹楼情歌》、《让我听懂你的语言》、《醉在版纳》以及葫芦丝合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等歌曲经常活跃在各种演出中。其中, 舞蹈《傣家小龙宰》和《万事如意》分别获西双版纳州首届文艺调演二等奖和三等奖, 学校获小学团体第一名。不定期的“集体舞比赛”、“卡拉OK比赛”和“歌咏比赛”更是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勐海县第一小学的影响下, 勐混镇中心小学也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兴趣小组, 民族器乐小组等。每逢节庆日, 小组成员就施展各自的特长为全校献上一场民族歌舞晚会, 小演员们也成了学校里的小明星。其中, 《西双版纳我的家乡》、《爱我中华》、《赶摆场上》、《采茶舞曲》、《竹筒舞》、《三跺脚》和《太阳照亮布朗山》成为最抢眼的节目。勐海三中也组织学生组建了课外民族舞蹈兴趣小组, 编排了《银铃声声》、《雨林》、《水之女》、《小仆少》等适合初中学生表演的民族舞蹈。

篇7:传承羌族文化 彰显学校特色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成为中小学办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作为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的唯一普通高中学校,北川中学的生源近80%来自本县。学校深知,只有立足校情,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挖掘羌族文化特有的魅力,走特色教育之路,推动学生多元化发展,真实地培养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才能实现学校“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中国人”的培养目标。

2008年,学校提出了“三年恢复,六年提升,九年跨越”的发展目标,学校始终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建设教师队伍为核心,全方位地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自身和长远的发展,紧紧围绕及凸显学校办学的个性特征,并根据学校自身的校情和多年的办学经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确定了“一流学校、特色教育”的办學目标,将“传承感恩奋进,弘扬羌族文化,体现教育价值,彰显学校特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努力打造学校品牌,以实现学校所追求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1 制定目标

在特色教育的框架下,学校依托“北川中学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研究发展中心”(2010年5月成立),制定总体目标和阶段发展目标。

1.1 学校总体目标

通过1~3年的努力,制定出适合学校办学特色的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和评估机制,发掘学校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开发,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朝着“教育理念人本化、教育方式小班化、教育资源集优化、师资队伍专业化、评价监督多元化、教育设施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将学校打造成一个充满学习活力和文化气息,环境和谐的特色校园。

1.2 阶段发展目标

1)2009~2010年,研究羌族特色项目,深入挖掘羌族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

2)2010~2011年,以体育、美术、音乐和通用技术四个学科为载体,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展开。

3)2011~2012年,开发4本校本课程用书,指导学生选修,引导学生实现向兴趣学习、主动学习和发展学习的方向转变。

4)2012~2013年,发挥评价的多元激励作用,制定评价标准。

5)2014~2015年,阶段性总结评估。

2 具体措施

2.1 实施原则

坚持把握三个发展点:面向全体;关注个体,使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构建特色教育环境,建立评价机制。

2.2 实施思路:分层设标,分步推进

1)实施初期:充分发掘学校特色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科学搭建校内外项目平台(主要是指特色教育项目建设与实施方面),发现特色项目的教育价值。

2)实施中期:按计划、按目标,全面实施特色教育项目,观察、检讨项目的实施过程。

3)实施后期:总结、推广项目的成果,开发校本课程,建立特色项目实施的长效机制。

3 编写校本课程用书

3.1 音乐特色教育项目用书《少数民族地区校本教材系列--羌族音乐》

1)内容简介:本书由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与北川中学联合编写,从历史和民间传说入笔,详细介绍羌族民俗文化与音乐舞蹈文化,并分类将羌族传统的经典曲目选入教材,从情感、表演形式与演唱技巧方法进行介绍,同时融入音乐学习、欣赏和表演的基本知识。

2)适用范围:高一、高二年级,高一为必修和选修并举,比率为100%,高二年级开设选修课,选修率为30%。

3)实施方式:依托首都师范大学,打破传统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实现音乐教育理念上的突破,与国际音乐教育接轨,彻底改革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为音乐课程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

4)具体做法:将音乐课堂从普通教室搬到音乐教室,按照教学计划,学生每7个班为1个大组,组内分成8个班级,每个班级确定1种乐器,教室固定,教师由首都师范大学定期选派,上课以学生实际动手演奏为主;将人人会演奏1种乐器作为达标要求;至高二继续开设选修课。

5)课程改革内容标准:第一、学习合唱基本知识和技能,合唱训练;第二、学习演奏一件乐队乐器;第三、视唱与分析作品;第四、视唱与戏剧表演;第五、熟悉本民族音乐舞蹈文化,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6)实施目标。一是课堂教学引进器乐,以器乐教学为主。让每位同学学一件乐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能够亲身“参与、经历、感悟”。二是探索音乐课程新的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师生共同参与提高。

3.2 体育特色教育项目用书《羌族体育特色校本课程读本》《校园棒球》

1)内容简介:《羌族体育特色校本课程读本》由天津体育学院与北川中学共同组建的“抢救、发掘、整理、弘扬羌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课题组编写。在汲取羌族民间舞蹈及传统体育游戏的经典元素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体育理念,创编出《羌族健身操》暨《羌族体育特色校本课程读本》。本书力求在充分体现羌族体育文化特色的同时,将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科学相结合,将民族体育元素与流行动作语汇相融合,使体育文化理论、体育动作技能相得益彰,使民间体育游戏和体育活动在进入教材时更加规范和程序化。为此,教材编写组将羌族传统体育项目分解为各技术环节,建立了评价指标及标准,同时对各项教学内容提出了建设性的教法和评价方法,使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符合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在天津体育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成立了“北川中学棒球队”。2011年首次参加省级比赛,获得全省第五名的好成绩。学校明确要把棒球队打造成为被北川中学对外交流的一张亮丽的名片。《校园棒球》正是基于此而编写的一本面向全校师生的知识普及教材。该书从历史长河品棒球、三招两式打棒球、强身健体练棒球、妙趣横生玩棒球、名人轶事读棒球和竞赛规则导棒球六个方面进行介绍,力图对棒球运动的技战术以及规则作出最简明易懂的阐述,以适合中学年龄段的棒球爱好者选修。

3)适用范围:《羌族体育特色校本课程读本》全校学生必修,《校园棒球》供高一、高二选修,选修面为100%。

4)开展形式:开设羌族健身操、锅庄、高脚竟速、押加等羌族特色体育项目课程及棒球体育特长生培训。

3.3 美术与通用技术特色教育项目用书《魅力羌绣工艺》

1)内容简介:本书简单介绍了羌族的历史、建筑及服饰文化特征;重点介绍了羌绣的历史、风格、种类、色彩及针法等方面,同时详细介绍了羌绣制作的流程和工艺,拓展对羌绣的鉴赏和评价。

2)适用范围:高二年级,必修和选修并举,比率为100%。

3)开展形式:开设“羌绣”设计、制作课程及美术特长生培训。

4)实施方式:将“羌绣”定义为校本选修课程,要求每位或几位学生每学期创作一副羌绣作品,创作地点为通用技术设计室;通过羌绣制作过程,锻炼学生设计能力,提升审美情趣,树立学生传承羌族文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劳动创造价值的理念。

“一流学校 特色教育”这一办学目标的实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也是凝聚人心、共谋发展的过程。我们将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勇于进取,扎实走好特色办学的每一步。■

篇8:传承“非遗”彰显学校特色

一、与时俱进, 理念先行

只有确立了自身独特的办学思路, 才可能形成具有实质意义的特色。这就需要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能够促进师生尽快成长、学校快速发展的最优化的思路上;需要我们找准自身具备的适应客观发展要求的“生长点”, 再经过全体教职员工长期的经营逐步形成特色。特色学校的建设理论有许多新的突破, 基本解决了诸如“特色学校”这个核心概念的内涵、学校特色的结构与功能、文化选择与构建、特色学校的创建策略和途径等问题。但在特色学校研究和实践中, 依然存在着“肤浅化”理解, “去特色化”仍占主流, 以“特长”代替“特色”。有眼光的校长应该审时度势, 从优势项目到项目特色, 从项目特色到学校特色, 再从学校特色到特色学校, 最后实现从特色学校到品牌学校的飞跃, 从而找到学校发展的准确定位。

“文化的力量”正日益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巨大动力。“建设学校文化就是形成学校特色。”在目标设计和构建学校文化时, 必须突出并形成学校的“主题文化”, 一个学校没有主题文化, 学校规划就没有章法。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尤其是主体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校长需要开发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 彰显学校特色, 提升学校内涵。课程、课堂、学生是体现学校特色的核心因素。

位于黄海之滨的古老而神奇的苍梧大地, 沐浴着古中华文明的慧泽, 北接治国以礼、至仁至义的齐鲁文化, 南融平和婉约、细致精巧的淮扬文化, 西通气度雄浑、孜求大同的楚汉文化, 融汇成就连云港以海古神幽为文化特质的精致典雅、开放包容、勤勉大气、敢为人先的海洋文化。

在这片古老神奇而又具有深厚文明积淀的大地上, 产生了世代传承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传统文化承载空间, 它们不仅印鉴了云台山麓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 更蕴涵了黄海之滨横亘古今的文化意蕴。在这片古老神奇而又具有深厚文明积淀的大地上, 秦始皇东巡朐阳, 徐福浮槎渡东瀛, 孔夫子登山望海, 齐鲁夹谷大会盟, 麋竺慷慨助刘备, 宋江鏖战白虎山;在这片古老神奇而又具有深厚文明积淀的大地上, 苏轼赋诗古海州, 石曼卿情系石棚山, 吴承恩构思《西游记》、李汝珍著成《镜花缘》;在这片古老神奇而又具有深厚文明积淀的大地上, 孕育了流行两淮及海赣沭灌地区的淮海戏、将祭祀与表演融于一体的海州童子戏, 汉代的虎戏和角抵戏、宋元明清时的叶子戏, 活泼高亢的淮海锣鼓、罗阳锣鼓, 明清盛行于海州地区的海州五大宫调;在这片古老神奇而又具有深厚文明积淀的大地上, 催生了充满乡土气息和浓郁地方特色的锻铜艺术、黑陶艺术、贴画艺术、淮盐制作、剪纸柳编以及葫芦艺术等。这些郁夷先民们给我们留下的“非遗”文化, 是港城人民鲜活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 它蕴含着先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 体现了先民们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这些连云港非遗文化是地方厚重的文化载体之一, 是构建学校特色的“社会土壤”, 是我们进行“民族根”文化教育的好材料。

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思考, 也基于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不可或缺性, 我们确定了传承“非遗”文化, 作为我校的“特色名片”, 经过长期的实践, 从而完成特色学校的构建。

二、历练队伍, 丰厚底蕴

温家宝总理说:“教育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归根到底就是要与时俱进, 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经过“普初”“普九”, 继而经过“两基”建设, 学校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当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具有一定的质量, 够上一定的档次时, 要与时俱进, 寻找新的“生长点”, 显然, 通过特色学校建设, 就会激活整个学校向前持续、快速发展的活力, 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特色学校的教育要求教师具备为发展而教育的能力, 这是教师高素质的综合体现。具体包括:

其一, 具有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能够敏感地捕捉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归纳、总结、评估和创新。

其二, 具有引导和研究学生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育的最主要最显著的效果体现在, 要使一个人开始思考自己是怎样的人, 自己身上有哪些优点。如果不引导学生观察自己, 思考自己的命运, 最好的教育方式也是毫无用处的。”因此, 新世纪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

其三, 具有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的能力。教师应当有能力将心理教育贯穿于教育过程中, 培养学生具备开放的思想、宽阔的胸怀、进取的精神、合作的意识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其四, 具有科研和创新能力, 富有教育机智。“科研型”教师日益为世人所关注, 并成为新世纪教师形象代表。这就要求教师热心教育改革, 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创新意识。创新就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 给受教育者自由的空间。

拥有一支高素质、有个性的管理队伍和一支高素质、有特长的教师队伍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关键。学校指派管理人员市文化局非遗中心研讨参特色学校建设, 邀请专家进行特色理论专题讲座, 参观名校, 开阔视野, 启迪思维, 增强策划能力和推动力。每年利用暑期, 教师继续教育的机会邀请专家做专题辅导, 举办个人才艺展示, 组织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成长。形成一支有先进教育理念、优良的专业技能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教师群体。

三、整合资源, 引领课程

学校主题文化是一种具有学校核心价值的文化形态, 它首先体现在总结、提炼并孵化出教育管理哲学上, 通过管理哲学来凝结学校的品格、气质、智慧和思想, 学校管理哲学是学校办学特色的灵魂。学校的主题文化只有用高质量的特色课程做支撑才具有生命力。课程文化史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学校主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和表征。从课程入手, 构建学校主题文化, 能够充分的展现学校的历史和传统, 呈现学校丰富的内涵和品质, 内在地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学。

1.通过校本课程来拓展主题文化。校本课程是根据本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导向,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着眼于打好学生的生命底色。连云港有着悠久的历史, 丰厚的地域文化, 这些遗存着原汁原味的文化资源, 有着的鲜明的个性、地域性和时代特征, 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 是我校主题文化的底色, 涵载着蓬勃的精神冀望, 成为我校校本课程的生生不竭的资源。我校和市文化局非遗中心密切合作, 开发非遗校本教材《山海印痕》, 把千百年来流布连云港地区的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工艺美术、民谚童谣纳入其中, 将“非遗”带到孩子身边, 让他们与港城传统文化来个“亲密接触”。使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主动爱上了文化, 并表现出极大的学习技艺的热情。因为, 有爱才能传承。使新海校园能够成为“非遗”保护的一方沃土, 让留存千百年的“活态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3.通过活动课程来实践主题文化。学校特色, 主要表现为特色项目建设, 特色项目代表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特色学校建设必须以此为突破口。而特色项目的建设以活动作为支撑, 并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延伸, 由量变产生质变, 最终形成学校的一种持久的文化和精神, 这就产生了特色学校。活动课程通过对话 交流, 实践活动, 建立一种知识性、社群性与文化性沟通的文化场, 体现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文化精神。我校建立连云港市第一家学校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和收藏非遗传承人代表作品的非遗展览室, 在非遗传承人及其作品和师生零距离接触中, 通过活动课程、社团活动等有效载体, 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久远浓缩成他们手中的绝活, 得以传承和褒扬。

新海小学以深厚的乡土文化为底蕴, 挖掘传承内涵, 开发本课程, 注重学科渗透, 引领学生传承非遗文化;依托本地特有的民风民俗, 凝炼校园文化, 丰富社会体验, 开展社团活动, 构建有效载体, 脚踏实地推动了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

摘要:“特色学校就是个性化学校, 是认识和优化了个性的学校。”特色学校追求的是内涵发展, 创建特色学校需要形成共同的教育理念, 历练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共同发展学校的优势项目成为学校特色, 带动整个学校发生质的变化, 形成特色学校, 并朝着优质化、品牌化方向持续发展。新海小学把传承非遗文化, 通过“做中学”, 引导学生做中探究作为构建特色学校, 打造特色品牌的核心工程, 强势勃发, 促进学校内涵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特色学校,传承非遗,内涵

参考文献

[1]傅国亮.每一所学校都是潜在的特色学校[J].人民教育, 2009

[2]王建强.别滥用了特色学校这个“筐”[N].中国教育报, 2009-07-28

[3]彭智勇.城乡统筹背景下的特色学校建设[J].人民教育, 2009, (3—4)

[4]陶西平.谈高中特色办学[J].中小学管理, 2009, (8)

[5]温家宝.教育大计教师为本[N].中国教育报, 2009-10-12

[6]现代教师学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篇9:(正稿)传承民族文化 彰显民族特色

然而,目前陕西市场上民俗工艺品的包装却不太令人满意,一些低档民俗工艺品尚处于无包装状态,大多仍赤裸着陈列和销售,这对民俗工艺品的普及和流通造成很大不便;一些中档民俗工艺品采用普通包装盒,盒型结构简单,且容易变形;一些高档民俗工艺品,如陶瓷、玉器、青铜器、泥塑等,则千篇一律地采用锦缎包装盒,这类包装盒毫无个性和美感,更谈不上地方特色,而且外包装盒上没有最基本的品名、商标、生产厂家等信息,更没有合理的包装结构,只采用了发泡塑料、布、废纸等填充物,非常不利于高档民俗工艺品的流通和扩大销售,也不符合环保要求。

可见,陕西民俗工艺品包装市场总体上仍处于低层次、小规模的阶段,民族文化内涵不足。因此,为引导消费,满足商品包装的保护功能与审美功能,须充分考虑工艺品的民俗性、地域性、宣传性等特点,加强陕西民俗工艺品包装盒的设计开发和研究。下面,笔者就以3个较具代表性的陕西民俗工艺品包装盒设计为例,阐述如何通过结构和装潢设计的完美结合来突出工艺品的民族文化特色,希望可以为包装设计师提供一些新思路。

周至民间刺绣包装盒设计

周至民间刺绣经过图案设计、刺样、刺绣、挂浆、裁剪、上里、签边、合成、绗针等13道工序精制而成,色彩亮丽,做工精细。图1所示为一款周至民间刺绣产品,尺寸为18cm(长)×16cm(宽),厚度为3cm。其定位为一款中档民俗工艺品,消费群体主要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1.结构设计

包装盒采用正六面体结构,其内部垂直方向有3个大小相同的正六面体内盒,每个内盒的侧面分别与盒体相对应的侧面相黏结,盒盖和盒底采用粘贴方式固定成型。

这款包装盒可包装一组周至民间刺绣,整个包装盒以垂直中心线为转轴,可以合拢或者展开,展开时可方便产品的展示和销售,消费者购买之后可将包装盒合拢为固定式包装,方便携带。

2.装潢设计

周至民间刺绣包装盒装潢设计如图2所示。包装盒整体以白色为底色,再配以淡蓝色、淡紫色、金黄色;内包装盒整体选用暗灰色,以淡雅的色彩衬托出周至民间刺绣的浓艳色彩和质朴气息;盒盖(如图3)采用花开富贵的图案,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期待,以中国的国花牡丹花作为背景,采用飘逸古朴的篆书,与周至民间刺绣优美的图案相映衬;盒侧面(如图4)对周至民间刺绣进行简要介绍,使消费者对其历史有进一步了解;盒底(如图5)采用十二生肖图案,与年份相对应,分别注明各生肖的特点,使包装盒更具趣味性。

凤翔泥塑包装盒设计

陕西凤翔泥塑始于先秦西周时期,流传民间三千年之久,是我国至今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类手工制品。其经过毛稿创作、制模、翻胚、精抛、彩绘、出线、装色、上光等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以形态逼真、简练概括、威武可爱的造型,以及大红大绿的色彩、酣畅淋漓的线条、浪漫神奇的纹饰而广被称道,是一款极富陕西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不愧为馈赠亲友的艺术珍品。图6所示为一款凤翔泥塑,尺寸为5.5cm(长)×5.5cm(宽)×10cm(高)。

1.结构设计

包装盒采用全罩盖结构的三角形粘贴纸盒,盒盖、盒底采用三角形结构,通过盒角黏合制作而成;三角形的衬垫采用灰纸板成型,衬垫上面开有三个圆孔,便于安放产品。该款三角形纸盒结构简单,造型简约。

2.装潢设计

图7所示是一款为凤翔泥塑生肖蛇设计的包装盒装潢设计图,整体以黄褐色为主色调,透出泥土的质朴气息;盒盖的中间位置采用大红色印刷“凤翔泥塑”的产品名称,盒体周围伴有红色花纹和金黄色“福”字进行点缀,给人以喜庆、朴素的感觉,使整套包装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盒底同样采用大红色印刷“凤翔泥塑”四个字,并且在底部还附有产品的生产厂家、联系方式等信息。凤翔泥塑包装盒成型效果如图8所示。

华县皮影包装袋设计

陕西华县是皮影的发源地,皮影不仅造型质朴单纯,富于装饰,而且还具有精致工巧的艺术特色。陕西华县皮影人物线条优美生动,有势有韵,在轮廓内部以镂空为主,又适当留实,做到繁简得宜、虚实相生。图9为一款华县皮影,其尺寸为16cm(高)×14cm(宽),厚度为0.5cm。

1. 结构设计

这款华县皮影价格不高,因此其包装采用由白卡纸制成的信封式包装袋,用塑料膜包裹华县皮影后直接放入包装袋内,然后采用插舌式封合。该包装制作成本较低,并且方便携带,适合喜爱陕西民俗文化的普通消费群体。

2.装潢设计

上一篇:创卫检查报告下一篇:蔡甸二小欢送退休教师座谈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