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的传承论文

2024-05-10

民族文化的传承论文(共8篇)

篇1:民族文化的传承论文

我国著名作家鲁迅曾说:”唯有民族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当今世界,发展迅速,日新月异,但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被遗忘,我们不可随大流,而逐渐淡忘自身的文化。

调查显示,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传统节日的起源,内涵,习俗早被淡忘,而西方节日及“双十一”等人造节日却得到了不少人都热捧。这一现象得以证实多数国人的从众心理还是挥之不去,宁愿替外国文化买单也不愿对自身文化加以传承。对西方文化热捧之人,你们是失掉自信力了吗,为什么不坚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呢?

不要盲目从众。“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但那些盲目追随西方等节日的国人,是要传统文化淡忘啊。“哇,双十一快到了”,我相信这是很多年轻人在无意间发出的声音,这种声音何尝不是一传十,十传百。在当今学生众多的时代,补课大军已成为补课现象的代名词,许多学生都有无处安放的补课心理可学习就需要补课吗。一些状元的事例我们不补课还更好。你可能会留意,诗人自杀,留学生不回国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这值得我们反思。

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众多民众已经顺从腐朽思想的情况下,毅然选择用自己的观点及思想引导人民。在此过程中,竟不顾统治阶级的反对,不与众多人们一样追随错误思想。假如他从众了会有如此一般的成就吗?

文化的发展需要脱离从众。画家李可染曾说:“踩着别人的脚步前进最佳的结果也只能是‘亚军’”。我国要发展自身文化就必须要国人加以修缮,而不是当前热捧西方节日及狂欢人造节日的现象。这种盲目从众只会让我国与发达国家相差更远,你只要想到我国孔子等也被他国人崇拜时就不会这么盲目了。诚然,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不能独行,也需要与他国文化互相借鉴一下。

不希望淡忘传统佳节等文化的我们,切不可随大流。这时,我们就需要冷静下来,脱离从众的束缚,继而传承文化。

篇2:民族文化的传承论文

优秀文化为国根,顺时发展续新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优秀文化更是民族的精魂。在快速发展的当下,优秀文化的传承成为一大难题。??然而,将近600岁的故容却领先解决了这一难题。故宫作为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近年来的发展可谓是风生水起,故宫萌宠――“龙猫”的走红;故宫胶带等文创产品的供不应求;故宫上元节活动的开展无不是故宫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体现。由此可见,传承优秀文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多么的关键。

时代发展需求变,传承品质应提升

改革开放四十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多,对传统优秀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文化需求,应运而生的《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中国戏曲大会》等文化类节目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这些文化类节目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注重提高文化传承秀文化的品质,给观众一种对文化全新的认识。由此可见,传承优秀文化,应顺时发展,提升品质。

传承发展相结合,促国构建新小康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愈推愈远,我们距离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也越来越近。文化承载着国家的昨天和明天,优秀文化也见证着国家的昨天,激励着祖同的明天。为让文化释放新的活力,我们就应将传承优秀文化与发展时代潮流相结合,为构建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更大的动力。

篇3:传承民族文化,教学“真”的美术

一、利用资源,激发兴趣

现在许多学生只知当代潮流,而不知民族文化。每当提及民族文化时,总表现出兴致不高的样子,更不用说在美术课堂上学习民族文化的相关知识了。针对这种现象,初中美术教师应转变思维,不能单凭语言讲解,而应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画面或视频,更直观地了解民族文化的具体内容,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例如,我在讲解苏少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美丽的书”时,教学主题为:在书籍设计制作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我没有直接让学生设计制作书籍,而是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展示了一些与之相关的民族文化。如植根于广大农村的年画、传承多年的皮影、花样迭出的剪纸、中外闻名的刺绣,等等。学生观看了这些由我们先人创作并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民族特色文化后,不禁感慨:“原来我们的祖先这么优秀,创作出了如此美丽的艺术作品啊。”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也就被激发出来,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接着再让学生设计书籍,有的学生设计了卷轴装;有的学生运用了剪纸技术,书籍封面设计了“一对比翼鸟在小溪中畅游”的画面,并将这个设计展示给其他同学欣赏。部分学生认为:“书籍设计制作与剪纸搭配不仅美观,还能增加书籍设计的历史厚重感。”

随后,我用PPT为学生展示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年画、剪纸、刺绣等作品,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学生对民族文化与当代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民族荣辱观,坚定了学生为民族发展而奋斗的决心。

二、合理嫁接,拓展广度

现代美术着重体现技巧,而民族传统文化则注重意蕴。中国传统建筑风格重视意蕴之美,这在我国许多古建筑的名称、风格中都能发现。如扬州个园以“竹”闻名,不仅园内种植了许多翠竹,其名字也暗含了“竹”的风骨。现代建筑也涵盖了许多先进科技,处处体现了现代美术的特色。若能将两者合理嫁接,不但能有效拓展美术文化的广度,更能使其迸发出绚丽光彩。

例如,我在讲解苏少版初中美术“变迁中的家园”一课时,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家乡的建筑特色,并画出理想中的家园,待课上时再把自己捕捉到的建筑文化展示给其他同学。例如,有的学生向大家展示了老海安城的建筑风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韩紫石公馆,公馆的布局、造景都十分具有写意的中国画意境;有的学生向大家展示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利用了现代先进的钢质结构,有效平衡了节俭与发展的理念,其取意也寄托了中华民族对未来的期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习了古建筑的意趣之美,也了解了现代建筑的科技之美,明白了将两者合理嫁接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美术效果。

通过向学生展示传统建筑风格和当代优秀建筑,学生对两者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懂得了若将民族文化意趣之美与现代美术技术之巧合理嫁接,能迸发出与众不同的绚丽光彩。

三、适时创新,焕发新生

民族文化是由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传承下来的。在此过程中,人们也在不断地学习与探究着其他文化,将其中的精华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寻求创新与发展,给民族文化赋予了新的生命。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时,应有效融入其他文化,以扩展学生思维,增长知识。

例如,我在讲解苏少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7课“图案之美”时,主要讲解了图案的设计与应用。课程开始后,我先为大家展示了一些传统的图案设计,如清代的青花莲花大盘。接着又为学生展示了现在的流行图案,要求学生通过比较两种图案的表现手法和特点,评价并说明自己更喜欢哪一种。学生纷纷表示:具有现代元素的图案设计更接地气,画面更吸引人,整体制作效果更绚丽。

由此可见,民族文化若不能有效融入其他文化精华,不注重创新发展,那么民族文化就会停滞不前,失去原有的生命力。故适时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民族文化继续焕发新生命的有效方法。

四、多元评价,综合提升

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多种多样。教师在开展民族文化与现代美术学习时,不能一概而论地判断其好坏,而应从多方面进行有效评价,让学生都有所提升。

例如,我在讲解苏少版初中美术“装点生活”一课时,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图案知识对文化衫进行装饰,并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设计创意。学生十分积极,有的学生说:“我特别喜欢看古典名著《红楼梦》,对民间剪纸艺术也非常喜爱,所以我将书中的代表人物林黛玉用剪纸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然后应用到了文化衫上。”有的学生因很喜欢书法,于是将书法元素和印章艺术相结合,应用到了文化元素的设计中。学生都创意性地完成了此次教学任务。

听完学生的介绍,我根据不同情况、不同设计风格,对学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评价,以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五、结语

由此可见,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有效融入现代美术教学中,不仅能改变学生对现代美术的偏见,也能有效促进他们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荣辱观,提升爱国主义情怀。除此之外,民族文化与现代美术的有机结合,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篇4:民族文化的传承符码

是“纪实摄影”的深入,促发“民俗摄影”之涌起?还是“民俗摄影”的波及,展现“纪实摄影”之潜力?

以我之见,所谓“新时期摄影”的观念进展,与其说是还摄影于真实,莫如实为还摄影于世俗。简言之,“新时期摄影”的还俗实践,才是中国当代摄影具有史的演进意义之实质。

由此而言,被媒体突显的所谓“新时期摄影”之主流影象,可能未及超越多少意识形态的传统格局,有些只是宣传立场的对立转移。事实表明,往往是一些属于非主流文化的隐性表现,更能代表摄影史意义的实质进度。因而,“新时期摄影”在反映“社会真实”和“平民化”的表现,实质是在触及映照民间的世俗生活现象,从而渐次返还摄影纪录的本性基点。

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时期秉持理想主义超现实的意识形态化,造成摄影为政治服务的主流之势,使摄影观照世俗生活的倾向难以伸展。

新时期”的摄影理论,对文化大革命时期发展到极端的政治化摄影模式,做出大量针锋相对的批判。代表观点诸如:以摆拍的导演手法粉饰现实、以弄虚作假手法歪曲现实等等,统归视之为“不真实的摄影”,从而反弹出“新时期纪实摄影”的异军突起盛况。

然而理论层面的摄影真实,其实是个难决的大问题。尤其在意识形态层面,真实与否牵系于立场观点。所以,两相争论,仍属未决命题。“新时期纪实摄影”表现中,所对社会民俗层面的摄影观照,则在实质上与以往时期刻意突出政治的摄影模式,真正拉开了观念距离直至背道而驰。

我在本文中所言的“民俗”概念,尤指中国社会的民间世俗事物,并非特指少数民族风俗事物。因此,我本可以启用“世俗摄影”这个名词来做阐述。不过,鉴于当前摄影理论新名词已有泛滥成灾之势,故没必要再节外生枝。运用已有的概念名词,我自信尚能将此话题阐明。

阿城《闲话闲说》言道:“一九六六年中国大陆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提出的破‘四旧’,我问过几个朋友,近三十年了,都记不清是四样什么旧,我倒记得,是‘旧习惯、旧风俗、旧思想、旧文化’。这四样没有一样不与世俗生活有关。”

<内文>众所周知,被摄影拍照下来的影像,已是在时间上属于过去的事物。何况,民俗摄影无疑意指为拍“四旧”,即所谓的“土老破旧”。如此一来,则民俗摄影是什么,反而足以简明廓清了。

<内文>如果同意民俗摄影就是拍照与民间世俗生活有关的“四旧”事物与现象,那么以“破四旧”的观念所谓“立四新”的是什么呢?那就是社会“新生事物”的新现实与理想化的超现实吧。凡将“四旧”与“四新”汇总起来的拍照影像,我认为可以统称为“纪实摄影”。

<内文>如此定义“纪实摄影”,有人会说这般“混淆两类不同性质事物”的大杂烩“纪实摄影”,不能代表时代,也反映不出时代性。我则认为“时代”是观念,而“历史”则是事实。我还认为,纪实摄影未必一定要反映时代,却务必要观照历史。时代在历史之下,如果“四新”代表时代,则“四旧”加“四新”就等于历史。于重视拍摄“四旧”的同时,也不忽视拍摄“四新”,这样的“纪实摄影”观念,或许就是所谓的“历史感”吧。

以过年为例,举两个给我印象深刻的民俗现象。

1970年春节,我在北国风光的松辽平原一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农村度过。大年初一,从一个叫刘家屯一队的村落,徒步跋涉白茫茫大地,去几十里地以外的三合公社。公社所在地也不过是个村落,只是设有公社机构和供销社,并无文化部门。那天在公社最热闹的供销社院子里,见到一伙农民自发地扭秧歌活动。东北二人转浪不溜丢小喇叭的吹奏声里,黑棉袄黑棉裤的关东乡民们,当腰围上大红花被面,有人头戴旧式礼帽和老式墨镜,自奏自扭地在院落空地间兜来绕去。这般不伦不类的打扮与放浪自得的动作,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最为肃杀的年头,实在令我为之一惊一楞。奇的是乡民们的表情也无喜乐也无愁绪,似乎沉默于自娱的舒缓状态。

我呆呆地观望如此民俗场面,把这样行为与当时的革命氛围相挂连,心想这要是叫政工干部见到,岂不要狠遭批判。也许正因为那是处在社会基层的农民群众,即使惩治也罚不出个什么了。他们才那般不管不顾,在穷乡僻壤,发泄了一场逢年过节应当展现的传统民俗仪式。当时我认为如此粗陋的秧歌没啥意思,远比不上以前在城里过年见到的又踩高跷又跑旱船的秧歌表演。只是许多年过去,我才意识到那是一场纯粹自发的民俗活动,尤其在“破四旧”的革命年景,更是不无风险。而我以往在城市所见的节庆表演,皆是有组织策划的非自发节目,已经很难算是纯粹的民俗文化。如果没有亲眼目睹那场乡间的简陋春节秧歌,今生我便只能将城市经历的节日组织表演,当做是民间的风俗现象,难免不是个永生的文化误会。

1990年的一个春节,我在美国洛杉矶唐人街,观赏由华洋人士共襄的庆贺游行。压轴节目是舞龙,一条蜿蜒扭动的金闪闪的长龙,在一处喧天锣鼓声中逶迤舞来,煞是烘托节庆气氛。只是高兴之际,龙身下现出不少洋人面孔,不禁觉着这已是一条不中不洋的现代化国际龙。

而今思之,民俗大约就是民间、民族、民众的世俗生命的传承符号与密码吧。蓬勃生灵的野生(民间)劲头是抑制不住的,例如1970年东北农村的那起土秧歌,即便有“革命”气势的嚣张,也终于未抵得住原始生命力的喷薄。

曾经广为流行于东北民间的二人转戏曲,本是充满粗犷、粗俗、泼辣、调情与胡扯等村野习气的民俗文化形式。解放后经有意的“去其糟粕”,便失落了民风的本质。直至“新时期”,才得以小品的方式再度生发风靡。在我看来,好的小品,都有我当年在乡间所遇的自发自娱的土秧歌神韵。我还认为,二人转和小品这种东西,是民俗小调性自为文化形式,是无须争登大雅之堂的。知拙守朴,保持其民俗性情,也就是切合实际地发挥了自身的文化作用。

民俗的流传,在文化形态上,还可能演绎为民族的神话。例如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龙,凝结着民族悠久文化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构成一袭民俗的生命密码。如此文化传承,即便是在异文化的强势同化下,仍以移民的抗拒异化的民俗生命力继以支持,为远离母土的漂流生涯,维系一条根系的丝练。

一个民族的文化,以其民俗的神话精神,因之伟大且充满自信(自娱未必不出于自信)。而做为民族神话意义的民俗,参与了民族历史的形成过程,并以其生命密码的传承,化作凝聚民族意识的文化隐喻。龙——就是举世共识的中华民族的文化隐喻之一。二人转和大秧歌,就是东北民间的文化隐喻,这类民俗事物,完全是可以与“时代”没有必然联系的社会和文化现象。但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现象,而历史则是民族的记忆。

摄影事物如果承担纪录历史的使命,则比起“反映时代”(往往流于意识形态化的政治宣传模式),更重要的是纪录历史。检讨中国摄影的曲折历程,拔高时代而贬低历史的摄影观念,落下惨重教训。一个人或一个民族,如果失落了健全的记忆(影像纪录是记忆之一种),将如何全面认识自身的过去?又如何明智选择自身的未来?

我认为,在纯摄影与俗摄影(纪念照片,影像档案、自娱的随手拍等等不被堂皇理论视为摄影的所有别的照相)之间,民俗题材的摄影,似乎能够起到某种缓和冲突的润滑作用,有可能联系并融会不同摄影分类之间常被引为对立的因素。

中国世俗社会的历史性重创,也严重萎缩了中国摄影有为的文化进取。民间世俗生活的枯涸,导致社会文化生活的枯燥。单调的文化生活空间,无益于培植生长茂盛的文化艺术大树。

我所以认为“新时期摄影”的观念意识进取,重在还摄影于世俗,缘于以上阐述的理由。所以,对已经面世的和尚未浮出水面的当代非主流摄影史迹的发掘、评介与研究,乃是全面讨论“新时期摄影”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可是,这方面的学术研讨,并未引起必要的重视,尚期待于有识之士们的关注兴趣。

于是须要提及,我所言的民俗摄影之类,属于一种潜性的摄影文化范畴。靠因袭的政策宣传或时下的市场操作,只会毁损其民间自发(自娱)的原生态。而且,作为民俗摄影对象的民俗事物,也日趋因有组织预谋地大力提倡或有利益企图的商业操作,而变质、变相,以至凋落、消灭。长期以来,以“大张旗鼓”方式宣传、支持、干预某些事物的习惯势力,对世俗生活和民俗摄影之类的民间文化形态,显然有害无益,甚至起到摧残民间民俗传统的负面作用。

中国摄影界很缺乏相应的文化常识,常犯见树不见林、认时代、无视历史的毛病。世俗文化挺象民间艺术如农民画,一旦被有企划地介入,原生态的生动鲜活便被好意破坏,原始的民间自为性质便失落凋零。民间世俗事物,凡如此经主流文化过手,往往便要流为伪的替身或形式之壳。

篇5:文化的传承专题

对于现在中国的一些情况实在是不能让人满意啊,首先是全民都在学英语,但是对于我们的母语却出现了提笔忘字的现象,好在“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给了我们一个警示,还是很高兴看到高考改革中的提高汉语的分数比重,降低英语的分数比重,算得上是一个反思吧。还有对于文化的保护意识国人也不强,首先不提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难道那不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保护意识不强而造成的吗?还有影视文化,有好的的人喜欢韩剧,美剧,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的影视文化缺少一种东西,所以说不能让人满意。也正是因为如此,韩剧,美剧才在中国这么受欢迎。还有端午节被韩国申遗,这算什么,我们的传统节日被别的国家申遗,这就很好的说明了我们的文化保护意识不强。为什么没有保护意识,是因为我们还没有传承文化的意识,没有这种意识,也才使得我们的许多文化被别人所申遗。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大国,这个大国这么丰富的文化难道要断送在我们手上吗?我想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这种现象的发生,因为那样的确很悲惨,对于这么丰富的文化我们要做到首先是传承,只有先传承了才有资格去说创新,连一个已经存在的文化都不能传承,那还谈什么创新。因为创新是需要资本的,而只有传承文化才能然我们获得文化创新的资本,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我们进行这次的研究活动啊就是为了达到一个警醒的目的,让大家警觉起来,对文化的传承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同样在这次的活动中我学到了好的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比如说,曾经我不会背离骚,但是通过这次的活动我已近会背了,就觉得收获很大。本来我们的文化就很多,很杂。有的读起来就特别的拗口,现在看来算是比较的轻松了,因为我通过这次的活动深切的感受到我们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魅力,以前看到有很少的同学会写古风,觉得不怎样,但是在现在看来我真的好羡慕他们,因为他们很早的时候就见识到了我国文化历史底蕴的魅力,而我现在才明白,是不是有些晚呢。其实还好,因为最起码我不是最后一个认识到这种问题的,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在这次的活动中,我真的是是深切的见识到了中华文化的强大的魅力,有些后悔自己为什么现在才意识到的这一点,反思自己的以前觉得对文化的确是有很大缺失,首先是在学校学的古诗词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对付考试,并没有真真切切的去感受,领会她的美丽,现在看来还是有些后悔当初的的行为的。其次是对古诗词的掌握,都只停留在记得的情况,没有好好的去感受它精彩绝伦的意境,没有实实在在的去体会那些诗文背后的故事及所蕴含的情感。

篇6:企业文化建设之传承的文化

在我的研究里,它不仅是个文化传与承的知识划分和责任界定的意识问题;而且它还是个生物学的遗传生理问题。因此我们获知就是这个生物学的生理问题会对交接班造成很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作为我们人类,不仅是对这个问题要有文化传与承的知识划分和责任界定的意识。而是还需要对它,有具体传与承的范围和内容上的界定,从而才能形成对这个生理问题的规范,并成为社会、民族、家族及家庭的“传承标准”。

还有更为重要的就是:我们把这个传承标准,应“共同视为家族的家规”;形成具有家族家规的可“传承文化”。到此我们可以明白的是:这个文化它也是任何企业和个人可以“传承的文化”,也是我们光宗耀祖传宗接代而要形成的“核心文化”,更是每个家族光宗耀祖传宗接代的“家训”。

总上分析可获知,当有了家族具体“传承的文化”时。但再要具体到每个家族、每个人每个家庭、“传承文化的形成时”也是需要有个过程的,而这个过程的形成也会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每个家族可传承的文化,虽然都具有它的普遍性,但要真正在每个家族具体的形成,它又会具体到每个家族的个性上。这样就会非常具有它形成的特殊性,因为在形成的过程中“一但信息对接不畅,形成传与承信息的错位”,便会生成先天性不良的“交接班信息结构”,而这个先天性不良的“交接班信息结构”,将会对接班后的事业发展埋下先天性的祸根。而这个祸根就很有可能在你我的身上,再一次的印证,事不过三,富不过三代的道理。

有时我们会在表面上,看着是接班的成功和顺利的过度,但要想从本质上,形成可以传承的文化,形成百年基业,实在很难形成保险,

更难以判断的是,数十年后谁还能会发现和找到接班时“问题的根结所在”。因此当有了家族“可传承的文化”时,但只有存在于形式,而没有“可传承的文化形成”,没有“可传承的理论基础做支持”,实现传承的安全,就会产生折扣,其传承的质量也会降低。可见对形成可传承的百年企业、百年老店,也是无法去做保障的。

因为有了“企业的文化”,不等于就有了“可传承的企业文化”;有了“传承的企业文化”不等于就有了“可传承的企业文化形成”,而没有“可传承的企业文化形成”,企业就无法实现“执意传承”、“规范传承”,自然企业也就很难形成“可传承的固定标准”;而没有可传承的固定标准,也自然无法形成“培养接班人的规范和传承标准”。那么实现接班,形成我们追求的百年基业,百年老店,还是一句不着地的空话。

因此我们说“接班不是个形式和现象的问题”,“不是个形式和现象上的接班”。而是需要实现“在本质上的接班”,“形成在文化上的传承”,它是企业形成百年基业的一个大问题;它需要我们去透过现象,去看到它文化的本质所在;它需要我们从文化的本质上,实现问题的解决。否则就无法“形成可以传承的文化”,那么不说形成百年基业。整个事业还会因它,失去生命的活力,而枯竭。

由于“营造百年基业”是每个传承双方的希望,而不能形成交接班的文化。也就是说传承的文化,不能实现在整个企业中延续。那么整个百年基业的规划将都会因它变的前后“信息错位”。而这种“信息的错位”一定会产生交接双方文化上冲突,加剧的矛盾的形成。因为文化上的对立是最可怕的一件事,我们最不希望它的形成……。

篇7: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

222.85.128.*1楼

拓展素质教育领域 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记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局扎实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

民族新闻网记者/田惠宇

民族民间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础。把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不

仅是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

容。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推进,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观念、教育

模式、教育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只有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

中,自觉地实现文化传承,养成实现文化传承的意识和能力,使我们的教育更好地体现出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特色。

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局杨股长告诉记者:近几年来,松桃县

民族事务局以“民族风貌进校园、民族文化有特色、民族音乐进课堂、民族体育抓两头、民族教材进课堂”为目标配合教育部门,为挖掘民

族传统,发扬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以“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与教

育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素质教育和创新意识培养“三

结合”的方式,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走一条

“传承民族文化,发展个性特长”的特色办学之路。

一、充分利用民族文化的载体、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松桃是个古老的地方,这里民族民间文化独特,底蕴深厚,感染

力强。该局根据自身的优势,充分吸收当地民族民间文化的核心要素,并与教育部门紧密配合,又大胆地支持各校进行了批判、改良和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主要内容:

1、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将

松桃县民间的“四面鼓舞、苗族舞、苗歌、民间剪纸、绘画、刺绣等

民族民间文化作为教学内容,开设地方民族民间课程。开设民族民间

文化课程如下:

⑴音乐:把苗族山歌、舞蹈、四面鼓舞等民族民间艺术和民间乐

器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开设。

⑵美术:将剪纸、书法、手工制、刺绣作等纳入美术教学。

2、组建学生民族艺术表演队,主要开展苗歌、四面鼓舞、苗歌演

唱等项目训练

3、用请进来的办法,不定期邀请一些民间艺人来校指导,帮助学

生获得一定的民族民间技能或技艺,并具备一定的民族民间艺术表演

技能,提高学生民族民间艺术欣赏水平。

例如:长兴镇中学进苗乡侗寨开展民族民间音乐的挖掘、整理。

通过挖掘、整理、和新创作,过去只靠口传心授的《茶歌》、《酒歌》、《婚庆歌》、《迎客调》等在长中得以传承;县民族中学苗族八面鼓的诞生,既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民族文化的创新,是我县民族中

学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开展所结出的丰硕成果,充分展示了我县师生的智慧与才情。

(二)教学形式:

通过与教育部门配合要求各校采用多种形式和开展丰富的活动,将该县民间的苗歌、四面鼓舞、书法、剪纸、刺绣等民族民间文化作

为教学内容,开设地方民族民间课程。有计划、有组织地举办全县民

族学校性的民族文化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等媒体宣

传、展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为契机,组织学生

调查了解当地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类型、特点及保护状况,感受我国

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优秀文化遗产,提高对保护优秀民族世间文化遗

产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 2010-03-28 10:20 回复

222.85.128.*2楼

(三)实施步骤:

1、要求各民族中小学校将“四面鼓舞、苗歌、民歌、绘画、剪纸”

纳入校本教研课程。

2、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民族民间文化的乡土音像资料,使广大学生

从中受到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3、举办各种民族民间文化知识竞赛,让学生掌握民族民间文化的相关知识。

4、利用各种民族节日开展宣传活动,如“四月八”。每年在“四月八”

举办一次全县民族学校性的大型民族民间文化表演活动,使广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

5、组织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和表演队。

(四)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成就

通过这些教育,使同学们更加了解和感受到了松桃民族民间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无穷魅力,从中受到了激励、鼓舞和震撼,从而更加增

强了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1、以民族英雄人物为榜样的激励教育

松桃县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在历史上曾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

泣、光彩照人的英雄人物,其中的杰出代表有“立场坚定、爱憎分明”的欧百川,“奋不顾身、勇往迈进”的罗启疆,“助贫济困、刚正不阿”的龙运鹏,“不做绵羊、要做醒狮”的中共地下党员滕久荣,“为祖国争

光、为苗家争光”的抗美援朝战斗英雄龙世昌等;也涌现出了一批德

高望重、学识渊博的文化名人,其中的优秀代表有“好学深思、为人

师表”的黄延祚,“博古通今、学兼中西”的杜渐,“追求真理、实事求

是”的姜思明,“学界楷模、画坛泰斗”刘宗久等。

这些英雄人物、教坛英才,现在都成了一个个令人敬佩的文化符

号。我们通过对这些人物的丰功伟绩的呈现和展示、剖析和强化,让

学生深受教育和鼓舞,从中获得执着追求、锐意进取的精神力量。

2、实施特长教育、彰显办学特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据山区孩子喜欢

体育和艺术这一特点,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要求各校在把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的同时,做好艺体特长生的培养,并把民族

民间体育艺术融入其中。配合学校教育使得艺体特长生专业学习如虎

添翼,如鱼得水。每年都有70%以上的艺体特长生考入本科院校学习。

如: 县民族中学校体育教研组编写了校本教材《魅力篮球》,将篮球

特有的“团结、毅力、拼搏、智慧、战术”精神渗透到各科的教学之中,促进学生文化课的学习,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2009年该校艺术类考

生高考成绩再次实现历史性的突破,艺术考生本科录取45人,体育

考生本科录取38人。

二、开发校本课程、凸显地方特色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中的一个亮点,创建办学特色是我们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点。课程是体

现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有特色的学校就会有良好生

存前景,而校本课程开发民是一个良好的契机。我局在将国家课程校

本化的同时,鼓励各民族中小学组织人员编写、开设了民族民间文化的族文化的校本课程,并传承与创新。这样,不仅拓展了素质教育的空间,还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不仅搭建了学生展示素质的平台,还拓展了学生成才的渠道。鼓励县民族中小学大力开展民族民间文化

教育活动,以苗族花鼓、苗族刺绣、苗族剪纸、苗族芦笙、滚龙艺术

为载体,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张扬提供平等机会,使每位学生

都具有一技之长,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为不同的人才,从而实现

“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近年来,我局积极支持开展校本课题

研究,开发校本课程,如县民族中学开发了《魅力篮球》、《苗族花

鼓》、《信息技术》、《苗族剌绣》、《德育读本》、《趣味物理》

等校本课程,正在开发《松桃苗族》、《战斗英雄龙世昌》、《红军

在松桃》等校本课程,等待开发《芦笙演技》、《苗族织锦》、《苗

族服饰》等多种校本课程。特别是已开发的《苗族花鼓》课程,第一

次把口传身教的苗族文化变成用文字表述的文本课程。

 2010-03-28 10:20 回复

222.85.128.*3楼

三、2010年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计划与打算

(一)2010年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计划

1、继续支持鼓励各校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各种民族民间艺术活动班

级,力争更上一层楼;

2、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种活动,努力宣

传学校“传承民族文化,发展个性特长”的办学特色;

3、在上级民宗局及上级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帮助下与各相关部门紧

密配合继续努力探索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新路子;

4、加大力度鼓励支持聘请优秀民族艺人到校指导民族艺术活动的开展。

(二)2010年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计划

要求各校将努力实现“五个进一步”: 进一步做好课程设置。把民

间艺术等引进校园,根据各自学校所处环境,拓展民族文化领域;进

一步加强专业引领,提升教师执教水平;进一步营造宣传氛围。传承

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某一个小组,某一

个团体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责任。学校作为一个宣传阵地,就要用

好活动宣传这个载体,向全社会宣传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进一步加

强后勤保障,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将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是一项长

期的工程,是一项费力费时而又花钱的工程,对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校必须将所需经费进行科学预算,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根据各校实际与制定的《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和工作开展

实际情况,确保资金到位;进一步注重民间文化进校园的效果。

作为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民间文化,尽管博大精深,但

篇8:贵州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村规民约———文化传承的强制性

在贵州各民族近现代社会中, 文化传承通过严密的社会组织系统, 通过村规民约形式来保证文化传承的完整性与延续性, 社会强制是整个文化传承系统中最具有功能与效能的一种方式。

1. 村规民约的功效:

贵州各民族每一个社会成员, 他的社会化除了家庭、家族和民俗对他有极大的影响外, 整个社会的传统习惯和规章制度也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所必须遵循的准则, 否则难以生存。因为贵州近现代少数民族大多数依旧保持“聚族而居”的习惯, 无论是苗族、侗族、布依族, 还是水族, 他们居住在深山峡谷地带, 生存环境十分恶劣, 经济生活方式或是狩猎—采集经济、或是“斯威顿经济”、或是自给自足的落后的农业经济类型, 生产方式、生产力较为落后, 个人力量有限, 离开集体很难生存。村规民约是基于所有民族成员的需要通过民主协商方式制定的, 成员对规则具有极强的认同感, 服从规则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可见一方面对规则的心理认同, 另一方面不服从规则带来不利后果的利益权衡, 村规民约就成了每一个民族成员自觉遵守的规则, 从而保证了文化传承的功效性。

2. 苗寨的“榔规”的规范:

议榔是农村公社时期民主制度的残留, 由某一区域各寨子共同参与。议榔每隔几年或更长时间, 召集一次会议, 制定新的榔规。这些榔规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习惯法”。会议由榔头主持, 榔头由各寨寨老、理老等推举产生。每次议榔首先由各寨寨老或理老们商议议榔内容, 然后召集群众大会议定, 由大会通过, 然后宣读生效, 即具有了规范性。

3. 侗族习惯法的规范:

侗族款约法, 或称习惯法, 主要通过口头、书面、石刻碑文等形式进行传统文化传承。口头背诵, 是侗族人民最原始、最普遍、最广泛的传承方式, 用具有音韵、节奏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述款项款约;书面传抄条款, 是汉文化大量传入侗族地区以后才出现的表达方式, 它是用汉文方块字来记录侗语的语音, 一般只有抄写人和他的继承人才能看懂。书面抄写突破了传承的时空限制;碑刻也是其中一种传承方式, 最早的款碑是无字款碑, 都是在款坪上树立一块高大坚实的石头, 并在坚实石头前设讲款台, 以示订立的款约像石头一样坚实、永存、神圣不可侵犯, 称之为“勒石盟款”, 也称石头法。

民族文化的传承是任何一个民族得以持续生存与发展内在基本需求, 适应传统民族文化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是每一个民族成员获得社会生存的基本保证;贵州各民族整个文化系统的传承就像一张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经纬网格, 其中的经线是各民族的习惯法, 其中的纬线是宗教、禁忌与道德, 而构筑的经济纬网格则是各民族的民俗生活习惯, 经纬交错点则是各民族的社会组织和文化职司。这张文化经纬网渗透了贵州各民族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以及家庭生活, 使民族文化思想得以良性传承。

二、民俗习惯———自然传承的潜移默化

自然传承存活在大量的民族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和语言民俗之中, 它与贵州近现代各民族的民俗活动共生共灭, 而生生不息的民俗活动就是民族文化资源源源不断的摇篮和温床。

1. 服饰民俗传承功能:

贵州少数民族的习俗是其文化观念世俗化的表现。苗族是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 它们经历了艰难漫长的历史, 贵州各少数民族中苗族近现代支系最为烦琐, 因此他们的服饰文化族内多采多姿, 苗族服饰传承历代不衰, 因为这个曾经经历太多苦难的民族在被迫离开中原迁徙西南的过程中, 需要依靠统一的服饰来强调民族的团结, 并保持自己民族悠久的传统与文化;在很多苗族的刺绣图案上都有水波纹, 表示苗族祖先曾经跋山涉水, 渡过长江、黄河最后来到西南。苗族姑娘穷尽一生的精力来制作衣裳, 因为在苗族内部有无数“婚姻集团”, 同一个“婚姻集团”内的男女才能通婚;苗族人的服装是“化石”, 因为他们用针作笔, 用线为墨, 贯注其内在文化精神, 用自己的血和泪, 把几百年的苦难和迁徙的坎坷道路用刺绣的方式撒在了衣裙上, 使苗族文化代代相承, 永不熄灭。

2. 建筑民俗传承功能:

贵州各民族的住屋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的物质载体, 或者以一种物质文化现象、物质文化的存在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不同程度表现了每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 包括伦理思想、审美追求、价值取向、民族性格和宗教信仰等立体化的、深层的文化心理, 决定了民族建筑的形式方法、行为风俗和技术特征, 最后以纷繁复杂的住屋形式和聚落景象而展现。同时也作为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而富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因为他们把对自然生境的改造和适应创造一个人神共居的世界的理念、把对稳定而美好生活方式的追求的希望、把精密的技术体系、把和谐的村落形态、把传统的家庭形态、把固定的社会结构、把深层的精神结构、把异族文化的冲撞结晶统一传承了下来。如, 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乡“苗王城”的布局, 地处云贵高原, 湘、黔、渝交界的武夷山腊尔台地西缘, 由七个村寨构成, 沿国滴河和官舟河分布, 形成一个类似太极“S”状构图, 七个村寨首尾相接, 构成一个类似”七星阵”图案, 寨内军事巷道形成”八卦迷巷, 歪门斜道”。这是历经石各野、龙哥达、吴不尔、龙西歌、吴黑苗等历代苗王苦心积虑经营成为“南长城”外围的军事重镇, 是苗族建筑文化精神传承的历史象征。

贵州少数民族可以说是习俗万千成系统, 这些习俗是整个文化系统中非强制性的组成部分, 它的存在和延续起着平衡社会成员生产、消费和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 各民族中的饮食、服饰、居住、礼仪、节日、婚姻、丧葬等均是习俗文化系统的部分, 习俗在传承中具有外露性、直接性、整体倾向性、强烈感染性、原始再生性以及口耳相传性, 这种文化的传承并不需要依赖强制性的外来力量去促进, 它是靠约定俗成以及整个民族社会的自然延续来完成其使命, 它是通过各民族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来传承其文化思想的内核。

三、宗教与禁忌——底层心理束缚性传承

贵州近现代少数民族, 除回族信奉伊斯兰教外, 其他民族有少部分信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等, 主体信奉自然宗教, 或称多神教。多神崇拜这是贵州近现代少数民族宗教特色。民间盛行的占卜、巫术和禁忌更是给贵州宗教抹上了巫觋神秘的色彩, 在民族文化传承中以心理束缚进行传承。

1. 祭司的文化传承功能:

我们把沟通人神之间的特殊人的集团叫祭司, 彝族称祭司为“毕摩”, 苗族称巫师, 布依族称布摩、雅牙, 侗族称法师、道师, 水族称鬼师、过阴婆。每一个民族都把本民族的宗教信仰作为精神支柱, 相应的祭司就是他们的精神导师, 在贵州各民族传统文化中宗教信仰和各种各样的禁忌就构成了他们的底层心理界面。如苗族传统文化中的巫师, 不仅是巫文化的代表人, 而且还是从事一切与此相关活动的主持者, 他们有极高的社会威望和社会地位, 巫师不仅向苗族同胞口述具有传统意义和经典意义的制度、规则、民族掌故、原始哲学、伦理道德、法术咒语、宗教礼仪、祖宗名谱等等并且经常替人驱鬼除邪、禳灾祈福, 还必须是医生, 懂得医理, 为人们疗伤治病。苗族文化中的内容, 无论天文、地理、历法、算术, 还是军事、历史、乐舞、医药、技艺无不渗透巫文化的魅影。苗族的巫师和巫文化的影响, 在整个苗族文化传承系统中, 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同理布依族的布摩、雅牙 (男女巫师的称谓) , 他们在族中除了主持卜卦、进行预测吉凶祸福外, 还通过巫术为人们“驱鬼”、“赶鬼”活动, 在其间传承鬼神观念和神人共性观, 还将许多民族传统文化内容融合进仪式每一细节, 是旁观者无不受到熏陶和教育。

2. 宗教和禁忌的文化传承系统功能:

宗教和禁忌一方面作为整个少数民族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存在, 另一方面它对文化系统的传承功能还体现在: (1) 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行为模式用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 由此使各种社会因素和力量成为一个统一的稳定整体。 (2) 通过人们浅层“无意识”作用起着良性的教育能动功能。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在近现代依然保持“神道设教”的传统, 通过祭司作为文化的传播者, 通过小型或大型的祭祀活动的典礼和仪式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 与本族民众即文化接受者产生生理和心理共鸣, 从而完成文化传承使命。 (3) 宗教禁忌使既定的社会规范与价值神圣化, 使个人愿意服从群体目标, 个人冲动服从群体准则。使大多数社会群体成员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 同时对个别害群之马严加惩戒, 或者通过禁忌禳解仪式把他们解脱出来, 从而束缚性地完成社会道德规范及整体文化传承。 (4) 宗教及宗教禁忌伴随每一个族内成员个人发育成熟乃至死亡一生时光, 特别是成人礼仪和入会礼仪, 严格的禁忌和痛苦的考验强化了新成年者和入会者所担负的职责和义务的意识, 从而在短时间完成族内文化传承, 起着束缚性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

摘要:贵州少数民族长期生存在相对稳定和封闭的自然、社会生境中, 传统文化的传承构成一张密织交错的网络结构系统, 其经线是各民族的习惯法, 纬线是宗教禁忌和道德伦理, 经纬网格是各民族民俗生活习俗, 结点是民族的社会组织和文化职司, 传承网络系统覆盖各民族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和家庭生活中, 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得以良性传承。

关键词:民族文化,文化传承,传承模式

参考文献

[1]吴泽霖, 陈国均.贵州苗夷社会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3.

[2]吴泽霖.吴泽霖民族研究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1.

[3]姚丽娟.侗族地区的社会变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5.

[4]徐万邦.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6.

[5]杨二国.少数民族服饰符号与象征[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0.

[6]单晓红.传播学与民族文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学生会升旗发言材料下一篇:中学上学期学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