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户儿家”精神构建阿勒泰民族团结新局面

2022-11-25

一、阿勒泰稳定格局形成的原因

(一) 历史的积淀

在历史的脉络进程中, 中央政府的特殊管理措施, 使各族人民群众在荣辱与共的斗争中, 深化了各民族的在政治上的认同, 形成了各民族互惠共筑的格局。秦末汉初, 中国北方部族匈奴兴起, 本地区是匈奴右地。匈奴日逐王建立的童仆都尉奴役压榨各国和新疆北部各部族, 还经常侵扰西边塞, 阻断丝绸贸易及使者交通。西域人民迫切要求摆脱压迫掠夺的痛苦。西汉顺应历史的潮流, 团结西域各国并且派精兵强将对匈奴作战, 取得辉煌的胜利。于公元前60年建立西域都护府, 取代匈奴政权童仆都尉。西汉对匈奴的胜利是封建制农业国家先进的生产力对游牧畜牧业奴隶制落后生产力的胜利。自此蒙古高原西部的阿勒泰随之归入中国版图。宋辽金时期阿尔泰山黠戛斯等部都隶属于中原王朝。清朝前期、中期、本地区都是蒙古各部的封地, 归属于清朝委派的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岘一里雅苏台定边牧民左副将军节制。实行的是军府制度, 即由历朝沿袭下来的大体相同的治理边塞的军政制度。主要职责是边防军务, 兼管屯垦。辛亥革命后, 阿尔泰改设办事长官, 直隶中央。1913年设置承化县佐;1919年改设阿山道, 阿尔泰正式归并新疆。众观历史, 中央政府对阿勒泰地区的特殊管辖, 统一于各民族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1]。

“没有少数民族的创造和贡献, 就没有多民族统一祖国的形成、发展和繁荣。”新中国成立后, 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的问题, 遵循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 制定地方性的条例, 不断促进各民族的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在阿勒泰的红墩小镇, 被当地哈萨克族称为“第十三个部落”的“户儿家”, 他们在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历史抗战中, 与全疆各族人民一起休戚与共, 生死相依, 逐步构造了在感情上的凝聚, 血缘上的交织, 语言上的交融的和谐民族关系。

(二) 生产的助推

“各民族平等、联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新疆的各族人民群众在战乱和压迫中得到解放, 长期的历史发展呈现出我国民族关系形成的重要特征, 就是少数民族人口较少, 各民族大多数是交错居住方式。在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 地缘辽阔, 资源丰富, 但缺少工业基础, 缺少劳力、技术和优秀的人才。而汉族地区却拥有这些方面的优越, 所以, 在自然条件和历史发展的基础上, 在不同的民族地区之间, 既有经济分工, 又有生活融合, 在生产力的助推下, 形成了相互依存, 互相帮助, 不可分离的关系。这种关系的融合, 不仅改善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面貌, 还夯实了各民族相互联合和支援的经济、文化的物质基础[2]。

自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 地方保稳定促发展, 改善了民生和就业问题。“2014年, 全地区生产总值较1955年增长了145倍,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704倍,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84倍。”截至2015年底累计实现牧民标准化定居25261户 (含2008年之前定居的3221户) , 占2008年底登记在册户数的72.4%。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改善了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条件, 夯实了各民族融合的物质基础, 尤其是农牧民地区的经济收入和民生保障, 不断强化了各民族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民族意识[3]。

(三) 民族的构造

从全国来看, 各民族的分布纵横交错, 形成了一个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例如, 新疆地区虽然是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地方, 却有十三个民族交错杂居。阿勒泰地区形成了民族成分多样化和大杂居、小聚居分布格局, 即多元一体、相互嵌入的民族分布格局。在2015年末全地区公安户籍总人口为667988人 (其中:兵团十师人口60939人) , 汉族人口267488人, 占总人口的40.04%, 哈萨克族人口352161人, 占总人口的52.72%, 其他少数民族人口48339人, 占总人口的7.24%。在这种民族分布格局中, 有利于强化了各族人民群众在语言、文化、心理素质上的民族认同, 更有利于各族人民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安定社会秩序的同时, 又加强了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 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

(四) 共存的格局

对于民族区域自治,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作出了重要的论述, “实行最严格的中央集权制是真正革命党的任务”、“不与政治的和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相抵触”、曾在很多著作中强调, 地方自治制是“革命的最强有力的杠杆”。列宁在强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性时, 指出:“凡是国内居民生活习惯或民族成分不同的区域, 都应当享有广泛的自主和自治”。在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以来, 阿勒泰地区各族人民相互交织的地域文化和风俗习惯, 彰显出热情好客、勤劳勇敢、尊老爱幼、重视教育、乐于互助等共有的优良传统美德。

“老户儿家”之所以被哈萨克族亲切的称为“第十三个部落”, 是因为阿山汉族与阿山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已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情结, 在彼此的语言、风俗交融中形成了和谐的民族关系。

(五) 宗教的氛围

“宗教信仰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问题中, 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它与民族问题也有密切联系”由于宗教在人民群众中影响很深, 历史上人民群众也进行反抗斗争, 其反抗根源是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和被压迫阶级的反抗。现如今, 我们党主张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 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在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少数民族, 已超过自治区总人口的二分之一, 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但各少数民族的信仰程度、宗教活动的方式由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地域环境、社会影响、民族风俗习惯等多种不完全相同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因此, 各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依据阿勒泰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数据, 哈萨克族占主体地位, 主要是分布在农牧区。“据调查农牧区哈萨克族表明, 信仰伊斯兰教的妇女少于男子, 男子主要是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 而青年特别少。”这种社会结构趋于稳定, 民族呈现的宗教意识较为理性, 而且相对于城市而言, 牧区的宗教场所较少, 固定的方式方法较为朴素。其最主要的落脚点在于各民族之间以及民族内部之间对宗教信仰没有产生分歧, 更多是趋于意识领域以及生产生活发展中的融合。

二、阿勒泰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新要求

阿勒泰地区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也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而是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这中间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面对于新时期新阶段, 民族团结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 这对于阿勒泰地区做好民族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一) 夯实经济基础精准脱贫致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一切问题的总钥匙。”阿勒泰地区党委和政府始终注重带领各族群众发展生产, 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和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 缩小各民族之间的收入差距, 就必须不断夯实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

面对于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 开展民族团结重中之重的工作是精准脱贫, 全地区107个贫困村的14443户的贫困人口, 作为自治区八个重点扶贫地州之一, 扶贫开发工作任务重、脱贫难度大, 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克难的冲刺期。尤其是农牧民地区, 脱贫任务异常艰巨, 我们要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 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 树立“全面建成小康, 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决心, 发展经济保障民生, 维护权益均衡利益, 切实保障各民族共享发展成果, 并依靠自主创业、优惠政策、社会帮扶、财政补贴等方式, 进一步让各族群众在医疗、就业、教育等方面有获得感, 增强各民族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自觉性, 确保地区到2020年实现整体脱贫。

(二) 落实民族政策创新民族工作

政策保障是民族团结的根本保障, 必须持续加强、全面落实, 营造和谐稳定的大环境。一是落实民族政策。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将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 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 把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列为各级中心组学习和干部培训必学科目。坚持依法维护民族团结, 全面贯彻执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二是落实惠民政策。全力支持兴边富民等民族政策, 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施互助式的惠民政策, 培养少数民族种植能手, 少数民族群众可以落户为农民, 贷款时的多人信用联保小组可以汉族与少数民族捆绑在一起。实施互相嵌入式的居住政策, 在实施“两居工程”时, 注重民汉家庭合理搭配, 产业发展同步推进。大力开展学习“双语”活动, 要求各村党支部书记开会时, 用汉语讲一遍, 再用哈萨克语讲一遍。三是落实奖励政策。引导“户儿家”人做当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见证者。从目前来看, “优秀工作者”、“劳动模范”、“民族团结模范”从村到乡、从市到区从来就没有少过“户儿家”的人, “户儿家”第二代子孙恽长明进入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哈语部工作, 曹忠贤、杨自治、井元功曾受到中央和自治区领导的亲切接见等等。

在2015年12月2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 其中明确了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反对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首先, 必须始终坚持加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民族宗教政策意识强, 是阿勒泰地区广大干部的优良传统。其次, 必须大力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纽带和桥梁, 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再次, 必须倡导和督促各民族干部相互学习语言。共同的语言是相互交流学习的纽带, 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有助于各民族之间更好的交流和沟通。最后, 必须始终坚持重在交心、以心换心的民族工作基本方法。新中国成立后, 党派大批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到阿勒泰地区工作。这些同志秉持重在交心、以心换心的原则, 处处带头执行民族政策, 全心全意为各族群众服务, 赢得了各族群众的信任和爱戴。重在交心, 以心换心, 换来各民族心心相印。

(三) 巩固社会结构强化民族融合

阿勒泰市除牧业行政村, 其他村、社区特别是城市的街道社区, 各民族多半是镶嵌式杂居, 多民族共同生产生活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相互帮助、依靠的现实需求, 比如汉民族要吃牛羊肉还是找自己的哈族老乡放心又实惠, 少数民族也通过类似的兜售获取利润从而交换其他所需生产生活用品。日常生活中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 逢年过节的相互拜年等等, 各民族之间都建立了比较深厚的生活感情。因此, 这种镶嵌式居住的多元社会结构为民族团结奠定了根深蒂固的基础, 形成了浓烈的交流交往交融氛围。

阿勒泰地区各族人民群众在历史积淀阶段中、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中、在国际国内环境日趋复杂阶段中, 不断地强化各族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民族认同, 其实质是在这样的多民族地域、多民族家庭、多民族语言、多民俗的大杂居小聚居环境中的民族融合, 如博爱包容、感恩互助、平等相待、勤劳进取的“户儿家”精神, 就是阿勒泰地区各民族融合的缩影。

(四) 坚持文化引领建设精神家园

要坚持思想文化引领, 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 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 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 要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 积极培养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搞好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 强化祖国观、民族观、历史观教育等方面入手, 将民族团结活动由物质构架深入到精神和文化层面。

典型的挖掘、培育、选树发挥出示范引领的作用, 促进和巩固了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对历史以来的民族团结典型的主动加以挖掘:如“户儿家”事迹的挖掘用活了历史教材, 把一个一般的家族意义的个人行为通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提升了内涵和展示品质, 提升了层次, 成为了很有内容的看点, 成为阿勒泰市首批民族团结教育基地。

(五) 淡化宗教氛围抵制极端思想

在我们阿勒泰这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元化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由于特殊的战略地位、宗教信仰、地理位置等因素, 受国际形势的政治干扰以及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挑战, 运用宗教手段对各民族的情感与文化的交融逐步进行极端的、非法的、分裂的思想渗透, 将会影响各民族的团结, 阻碍社会和谐的发展。至此, 阿勒泰地委对宗教工作高度重视, 及时引导, 严加防范宗教极端思想渗透, 严禁非法宗教活动, 对爱国宗教人士生产生活上关心的同时, 注重党的民族宗教知识和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 定期举办爱国宗教人士培训班, 鼓励宗教人士对宗教教义进行积极的、适合社会发展的阐释。同时, 对宗教活动坚持依法管理, 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引导遏止, 严密杜绝宗教活动干扰政治、教育、文化、司法等, 积极实施兴边富民项目、积极引导宗教人士勤劳致富, 送法律、送实用技术进宗教场所等, 在宗教界、信教群众中建立了良好的依法信教的宗教习惯。

坚持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则, 也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2016年1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 对加强党的领导提出明确要求, “强调只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才能使我们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 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当下, 对于新疆各族干部群众而言, 对“团结和谐是新疆之福, 分裂动乱是各民族之祸”要有清醒的认识, 在新疆特殊的战略地位要有坚定和正确的政治意识觉悟, 在稳定发展的格局中要有大局意识的觉悟, 在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核心意识, 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上要有看齐意识;所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完善和落实好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 这些都是我们维护新疆和谐稳定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摘要: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一种追求, 它对凝聚人心、整合社会起着重要作用。在我们新疆这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元化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民族团结是新疆稳定发展的前提, 是各民族荣辱与共的历史积淀, 是各民族文化孕育交织的传承命脉。所以民族团结关系到国家、社会、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死存亡和民族利益。没有民族团结, 就没有社会的稳定;没有民族团结, 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民族团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加强民族团结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国策, 是符合全国广大人民群众情感和意愿的大举。面对阿勒泰地区总体稳定, 发展的趋势是良好的, 但还存在周边的利益格局、防控盲点以及意识形态思想的潜移默化的渗透等不稳定的因素, 至此迫切需要打牢基础, 打造氛围, 打动人心, 以传承“户儿家”精神为传播正能量为媒介, 搭建良好的各民族交融交往交流的平台, 构筑阿勒泰的和谐。

关键词:户儿家,民族团结,和谐

参考文献

[1] 恽长普.阿山旧事[M].乌鲁木齐:美术摄影出版社, 2009.30.

[2] 民族政策文选[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5.178.

[3] 李五星.列宁关于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J].渤海学刊, 1994, (Z1) :85.

上一篇:5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疗效观察下一篇:新疆卫拉特蒙古族男子服饰款式特征调查与探微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