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传承视觉艺术论文

2022-04-26

摘要: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环境下,文化产业化运作已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方式之一,亦是提升黑龙江省文化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为此必须拓宽以旅游、休闲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化途径,打造特色旅游知名品牌,变“粗放型”开发为“集约型”开发,同时还必须民族文化特质可持续发展等原则。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民族文化传承视觉艺术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民族文化传承视觉艺术论文 篇1:

“文创”视阈下广西民族工艺美术资源在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论述“文创”视阈下广西民族工艺美术资源在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学中的应用,总结广西民族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分析高职艺术设计类教学中存在的人才培养模式陈旧、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不合理、现有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提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校外实训基地、校内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大师工作室建设相配合,构建与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等对策。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民族工艺  艺术设计教学

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国家经济建设以及现代产业发展的战略性资产,是推动国家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产业支柱。文化创意产业的含义从最初的“源于个体创造力、技能和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延伸拓展为包括视觉艺术(如绘画、工艺美术、造型艺术)、影视表演艺术(电视电影、音乐、戏剧、舞蹈等)、建筑艺术、广告出版传媒以及当前最新的数字艺术等多领域、多产业交融的,体现出“文化+创意(造)+产业=财富”本质的核心内容。

与目前我国迅猛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形成极大反差的,是文化创意人才特别是创意设计人才在数量与质量上存在严重不足。高等院校是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此前提下,学习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创意人才的培养经验,探索建构融入广西民族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相关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体系与课程体系,尽快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具备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素质的文化创意设计人才,是广西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教育教学改革所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广西民族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活聚居着以壮族为代表的11个主要世居少数民族。在历经数千年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相互影响融合,孕育出璀璨辉煌、艳丽无比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特色工艺。据来源于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广西目前已有49项国家级非物質文化遗产名录,561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49人。在这里面,最能代表广西优秀非遗手工技艺传承的项目和传承人有坭兴陶烧制技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国家级非遗技艺传承人李人帡,陆景平)、壮族织锦技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国家级非遗技艺传承人谭湘光)、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第一批遗产目录,国家级非遗技艺传承人杨似玉),以及其他众多民族民间优秀手工技艺传承,如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瑶族刺绣技艺等,无不体现出广西各民族精神、文化的凝结以及思想、智慧与劳动的结晶。

与此同时,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尤其是新兴的以信息化技术、工业4.0智能制造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创新与发展,传统的手工技艺传承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遭受变异或消亡。主要体现出以下现实困境:

一是传承路径束缚,传承队伍薄弱。传统的手工技艺传承大都以师傅带徒弟,“手口相授”的传承路径,依靠工作室、家庭作坊的形式存在,存在着极明显的狭隘性。由于工艺制作周期长,程序复杂,经济回报较低,在当前现代生产方式的冲击下,对年轻人越来越失去吸引力,导致非遗传承接班人的培养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窘境。以融水苗族竹编技艺为例,省级非遗传承人贾茜萍在近五年来试图以组织开办竹编技艺培训班来传承这门手工技艺,然而响应者寥寥无几,讲习班也基本陷入停顿状态。而一些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非遗手工技艺传承所受影响更大,已经到了“人亡艺绝”的地步。如“忻城壮族织锦技艺”,除了现存不足10人、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老艺人还在维持外,已无年轻人来学习传承了。

二是缺乏创新意识,作品缺乏活力,导致生存艰难。如三江侗绣,直到目前制作的手工艺品大都还是侗族自身传统的民族服饰如衣帽鞋、背带盖等,对民族文化的创意创新市场反馈信息不敏感,无法形成规模化的、被普遍大众市场所接受和青睐的优势产品。

三是传统手工艺品的“山寨化”“抄袭化”问题。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还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自律和规范,不可避免地出现产品模仿抄袭等恶性竞争行为,作品雷同化现象严重。如省级传承人马贵兵大师的融水苗族银饰手工艺品,由于没有作品保护标识,产品极易被别人模仿、抄袭,同时又给社会大众带来了民族手工艺品等同便宜货的负面认识。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广西高职艺术设计类教育现状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急需大量高素质的“三创”(创意、创新、创业)人才。而早在2013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就提出“将民族特色产品、工艺文化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着力推动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改革,逐步形成民族工艺职业院校传承创新的现代机制”。由此可见,继承与弘扬、发展及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蕴含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检验的民族传统工艺,是现代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尽管近年来我区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迅速,不少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已成为我区创意产业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主阵地,但在艺术设计类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依然存在诸多不足,面临诸多困难。具体表现为:

(一)人才培养模式陈旧,与产业发展需求脱节。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文化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方式上没有真正做到与文化创意产业市场接轨,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艺术设计创意与知识技能培养之间存在脱节现象,艺术设计教育产出与文化创意产业需求错位。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行业需求,传统闭门造车的创意人才培养方式无法跟上时代要求,供需出现断层,质量无法满足当前文化创意时代的发展。人才的缺失已然成为行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短板。

(二)教学模式滞后,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类课程缺乏。广西高职现有艺术设计类专业分科大多还是基于传统的产业专业划分,面对当今的文化创意产业特别是新兴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要求,显得较为落后及不适应。同时在对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类的传承方面,相关专业课程资源缺乏特别是实践课程缺乏,授课内容方面大都为赏析式的理论知识点讲授,教学模式滞后性问题突出。

(三)现有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能力水平亟须提升。目前大多数广西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师的现有知识结构远远不能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实的需求,此外自身也缺乏对本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深度理解,特别是缺少传统手工技艺实践经验和工作经历。教师自身“双师”素质不高,教育教学水平低下。

三、文创视阈下广西民族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艺术设计类教学中的应用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工艺美术资源恰当地融入课程中,建构符合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课程特色,着重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广西传统民族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精品设计课程。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传媒与建筑工程学院为例,一是在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建设方面,如设计色彩、平面构成、图案基础等课程中引入少数民族服饰制作技艺(壮锦、苗绣等)中的图案元素,让学生一进校就开始接受艺术设计教育,就能学习和接触广西少数民族优秀的工艺美术资源。二是在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程方面,开展主题性实践教学,以本土民族文化为基础设定主题,并围绕主题开展设计实践训练教学。如民族陶艺、民居建筑与装饰等课程中,以文化传承创新创意的视角,将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坭兴陶烧制技艺及侗族木构建筑營造技艺作为实践教学环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对本土民族文化的认识。

(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单一课堂授课形式,利用“互联网+教育”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信息化课程平台建设和多媒体技术的大量运用,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制”等教学手段,采用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从原来被动的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主动的学习主体。例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在2017年启动了“中华茶文化+非遗文化”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国家级资源库建设项目,目前已通过超星平台、微知库、智慧职教等数字化学习中心,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中华茶器:坭兴陶技艺”“壮锦技艺”“侗绣技艺”“花竹帽制作技艺”等16门融入了广西传统民族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标准化课程,作为公选课供学生学习,充分实现了广西民族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众化普及。

(三)校外实训基地、校内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大师工作室建设相配合,构建与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实现民族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职业院校的传承与保护,离不开建设一支学术与实践并重,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新兼顾的师资队伍。在这方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一方面大力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训基地以及民族技艺大师工作室建设,通过“引进来”策略,引进民族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李人帡(坭兴陶)、谭湘光(壮锦)、利成世(贝雕)作为客座教授,定期到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和民族文创产品的设计研发。另一方面,大力加强本院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提升,采取“走出去”措施,每学年都固定安排4至8名骨干教师前往民族文化产业单位及民族工艺品生产企业(如广西坭兴陶艺有限公司)顶岗挂职,学习与实践文化创意产业的运行机制及民族传统工艺的制作工艺流程,从而建立起民族文化师资的内生机制。

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应该让学生加深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并通过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及民族手工技艺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并将其运用在当下的文化创意设计中,更好地推动广西乃至全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更快地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屹,王立高.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广西中职民族文化传承示范特色项目建设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7(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文创’视阈下广西工艺美术资源在艺术设计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17C534);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民族文化传承’双重视域下的高职艺术类‘三创’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与实践”(GXGZJG2017B011);2016年度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设计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162205)

【作者简介】郑 昊(1974— ),男,福建永春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设计学,工艺美术。

(责编 丁 梦)

作者:郑昊

民族文化传承视觉艺术论文 篇2:

浅析黑龙江省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开发的实现路径

摘要: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环境下,文化产业化运作已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方式之一,亦是提升黑龙江省文化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为此必须拓宽以旅游、休闲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化途径,打造特色旅游知名品牌,变“粗放型”开发为“集约型”开发,同时还必须民族文化特质可持续发展等原则。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文化产业化

文化与经济的逐渐一体化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1]。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环境下,少数民族文化所面临的冲击是各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都会遇到的问题。实现少数民族的文化产业化运作、以开发促进保护已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拟从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共生的角度探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运作的实现路径与策略。

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的嫩江流域是北方众多少数民族先民生息繁衍的摇篮,这里生活着满族、蒙古族、达斡尔、柯尔克孜、赫哲族等七个世居少数民族,形成了与中原内地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少数民族文化。嫩江流域诸少数民族大多沿江而栖,生活在在草原、山林等气候寒冷、生活条件低下的自然环境中,为了生存,不得不同严酷的大自然作艰苦的斗争。这种艰难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们粗犷彪悍、质朴豪爽的民族气质和品格,反映在文化上,形成一种“雄健磊落、慷慨激昂而悲壮的格调,洋溢着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乐观精神。”[2] 长期以来,塞外嫩江被人们认为是重犯流放的蛮荒苦寒之地,历代史书对这一地域的记载大多是只言片语,“语之不详”,然而各少数民族挺立于风雪严寒之中,开疆僻壤,问鼎中原,演绎出一幕幕威武壮烈的历史话剧,在多民族的文化交融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主要包括特征鲜明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行为文化等。这些文化形式构伴随着东北地域经济的发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自中华文明的曙光出现在关东大地,已历百代沧桑变迁,自成一文化体系,并在其现代发展中,显示多姿多彩的阶段性和差异性。

嫩江流域的少数民族文化构成地域经济发展丰厚的文化资源,但文化资源并不是文化产品,更不是文化产业,文化资源仅仅是可提供开发或可能具有开发潜力的物质性存在。只有为静态的文化资源注入活的时代因素,让文化资源与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形成一种相互接纳相互促动的互动关系,才可以实现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过程 [3] 。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生产具有文化特性的服务产品和实物产品的单位的集合体,文化产品主要包括两种基本形态(文化实物产品和文化服务产品)和三种衍生形态(像其他产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产品,以著作权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数字化文化产品)[4]。文化与经济本质上具有共生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既包括物质方面的生产力,也包括“精神方面”的生产力,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都是一定时代经济发展的产物。全球化经济时代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已发展为一个巨大的文化产业链,正是由于文化产业世界“超级大国”的雄厚实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在世界贸易中才形成了优势地位。长期以来嫩江流域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软实力”尚未经由产业化开发演变成经济“硬实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思想上尚未真正厘清少数民族文化的产业价值。从文化消费全球化视角去审视和认知嫩江流域文化资源的产业规模,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像贮量巨大的优质矿藏,但是,受外来文化和各种因素的严重冲击,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后劲不足,在某些城市经理人看来,由于对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缺乏足够的了解,少数民族仿佛成了“愚昧落后”、“贫穷野蛮”的代名词,他们对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和艺术上的真正魅力缺乏共鸣,在思想上、感情上不愿意接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难以产生文化认同感,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产业价值就更加缺乏足够的重视。

第二,在实践上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形式单一,效果差强人意。据《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总产值预计超过3.9万亿元,占GDP比重将首次超过3%,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但总体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程度普遍较低,人们的文化产业化运作理念缺失,文化产业化水平不尽人意,与城市营销策略更缺乏有机融合,致使丰富的文化资源这座金矿长期处于开发不力的状态。有些城市对自身的文化定位不当,或者不知道究竟应该如何少数民族文化的产业化运作,导致城市在塑造自己的文化品牌时游离不定,或刻意模仿他人,或形式过于单调,在人才培养、资金投入上相对滞后,宣传力度和影响面不大,结果要么城市形象模糊不清,要么千人一面,既没有有效地使少数民族文化得以发展和传承,也使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处于相对弱势产业地位。

保护与开发已成为各个国家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一体两翼,黑龙江省西部嫩江沿岸城市只有继承本地域固有的关东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汲取其历史和文化的营养而不断塑造和美化自己,才会具有真正的持久魅力,同样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只有与文化产业运作相结合,才能维系文化持久的生机与活力,才能带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第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产业价值,实践上积极探索少数民族的文化产业化路径多样化。确保文化产业化带来的经济效益。从经济学和市场的观念看,需要在文化和市场中搭建一个中间客体,即文化的物质产品化过程,也就是说,需要将有形的实物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并产生销售行为,实现利润。在文化的三个层面中,部分实物文化只要进入市场,转化为商品,这些实物文化的实物或产品就实现了产业化,但是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则需要依附在具体的载体上才可能转化成为商品。例如黑龙江省三个最具北方民族特点的少数民族赫哲族、鄂伦春、鄂温克各有自身独特的民族风情,在饮食、居住、劳动、婚丧嫁娶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质情,赫哲族的唱片说唱“伊玛堪”、鄂伦春族的“摩苏昆”堪称中国民间文艺的瑰宝,赫哲人的鱼皮服饰工艺、鄂伦春人的桦树皮工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目前的产业形式仅限于旅游业开发,符号性文化产业形式如广播、电视、电影、出版业、数字艺术、视觉艺术、创意等产业形式尚未得以触及,更未形成有序的文化产业生产体系。少数民族文化不仅充分体现了黑龙江世居民族的聪明智慧和创造精神,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更期待与产业链的有序衔接,以使这一北方民族的文化瑰宝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二,加强顾客价值管理,变“粗放型”开发为“集约型”开发,面向民众,开展多种形式的关东文化产业化运作,实现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投资目的。顾客价值是指顾客的感知价值或认同价值,由顾客的实际感知所决定。科特勒首次提出“顾客价值让渡”的概念,这一概念启示我们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投资的目的就在于要尽可能创造顾客价值以满足顾客的不同文化精神需求,满足顾客的吸引性需求是提高顾客满意度的最佳途径[5]。文化不仅仅只属于社会的精英阶层,它同时也属于大众阶层。嫩江流域少数民族的风情,涵盖民间音乐、美术、舞蹈、民间工艺、节日庆典、服饰、饮食、体育游艺、居室和婚嫁、丧葬、祭祀等诸多方面,面向社会各阶层民众的产业化运作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的利用形式极为简单,开发“细化”程度远远不够,满足顾客吸引性需求的能力较低,这是在文化资源开发中可以选择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第三,积极打造以民族风情旅游、休闲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化知名品牌。旅游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它以成本低、收益高、资源节约、利于环保,经济、社会效益并举等一系列优点,成为当前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推动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动力。从行为经济学看,旅游、休闲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业,它追求的顾客价值不再是单纯的服务,追求的目标更加细化,不单是生理上的满足,更看中的是文化的、精神的、审美的、价值观念上的体验。追求文化底蕴、增添文化含量可以加速旅游业的产业化进程,围绕休闲产业的发展,能够极大地带动其他类型、途径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从旅游的价值看,“越是濒临灭绝和消亡的东西,越吸引当今的都市旅游者,因此长期濒临湮灭的历史建筑、古老民居会因为旅游而又重新得以维护和休憩,如果说功利性是民族文化得以保护的内在动力,那么文化旅游则提供了另外一条保护民族文化的实现途径。基于当今时代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从民族地区的客观实际出发,可以开发多种形式的旅游项目,形成民族风情游、探险漂流游、科学考察游、美食自助游、绿色生态游、体育健身游、保健康复游、文学艺术游等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第四,关东文化与城市营销的密切结合必须坚持如下原则:一是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开发必须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民族政策,不能舍本求末,破坏和谐友好的民族关系;二是民族文化开发活动本身是要以文化为切入点、从树立城市品牌目标出发,活动必须具备长期性,而不能浅尝辄止;三是城市营销活动必须有可参与性,创新性,活动必须能够充分吸引相关人员的积极参与;四是文化产业化开发受商品价值规律和社会价值的约束和制约,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开发与城市营销的对接活动本身必须蕴涵巨大的商业机遇,以实现一定的经济利益为目标,但是文化权利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之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价值规律约束作用的必然体现,因此,文化产业开发绝对不能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实现文化产业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 吴庆华.试论关东文化产业化与齐齐哈尔城市营销的实现策略[J].理论观察,2009,(5).

[2] 李治亭.关东文化论[J].社会科学战线,1993,(1).

[3] 吴庆华.试论关东文化产业化与齐齐哈尔城市营销的实现策略[J].理论观察,2009,(5).

[4] 吕庆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

[5] 吕庆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责任编辑 安世友]

作者:朱子娟

民族文化传承视觉艺术论文 篇3:

论小学美术教学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摘要:美术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一种主要的艺术表达形式。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很多宝贵的美术艺术财富,并成为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和扩散的载体。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至关重要,是对学生重要的艺术启蒙,也是实现民族文化特色传播的重要阶段。通过系统的小学美术教育,使学生们感受到民族文化之美,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叙述,从教学方面入手,最大限度地在美术教学中发挥民族文化传承作用。

关键词:小学美术;民族文化;传承作用;功能探究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推进和发展,多样化培养已经成为重要的教育工作内容。美术是小学时期重要的教育科目,也是以培养学生艺术情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重要渠道。由于美术教育中的艺术素养作用,实践证明,将民族特色文化引入小学美术教育中,不仅可以发挥更好的文化传承功能,同时也可以实现人文情怀的完善,推动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

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一个求同存异的选择。只有独立于世界,才能被世界所接受。民族文化的传承形式很有多,但归根结底人是最主要的因素,人民群众既是文化的创造又是传承者。在小学美术阶段展开相应的民族文化融入,也是教育责任的一种体现。

在当前社会环境中,现代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促进世界文化的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侵蚀和伤害。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就如人失去了精神和灵魂一般可怕。教育是避免这一问题出现的关键,从小学阶段做好相应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美术学科无疑是最佳的手段。在外来思潮的倾泻以及国人对本土文化的质疑、淡忘、民族心理的自卑自残甚至民族精神的彻底失落,都在加速剥离中国民族文化的内核,由此可见,做好民族文化传承,实在是迫在眉睫,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中国美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承中有着重要作用,需要我们保护、继承、宏扬。

美术,在教育过程中被视为一种视觉艺术,使学生在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小学美术课程结合相关的教育理念、文化引入等,可以使学生较为全面的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然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

二、美术教学中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策略

(一)强化美术教师的授课能力。要满足民族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传承,就必须满足教师专业素质和知识经验的提升。我国美术教学师资力量存在很多的不足,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小学对美术教育教学缺乏重视。甚至说,很多学校每年用于美术教育的专项资金与其他类别的教育相比严重不足,很多美术教师也不专业,更谈不上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甚至存在一些认知性的错误,尤其在一些周边涉及的情况中,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素养以及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改进。

1.改变美术教师的传统文化观念,提高其授课能力,使其积极主动地在美术课堂中引入传统的民族文化元素,如传统的剪纸文化,泥塑文化等等。同时 还应采取多种形式多角度地向学生讲授相关的文化知识。

2.要提升美术教师的授课能力,就必须加强理论方面的掌握,这是由于大部分小学生的美术能力较差,缺乏系统的知识认知。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定期组织学生对当地的具有文化特色的博物馆、历史古迹进行参观,并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创作。还可以带领学生主动与民间艺人接触,了解民族文化及其传播的其他途径。以这种开放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入感受民族文化,进而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可能。

(二)重视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美术教学和单纯地课堂学习类型不同,实践活动是丰富美术教学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尤其对于一些民族特色资源较多的区域,如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自治区等,尤其适合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地而异。组织学生对家乡的民族文化进行搜集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创作属于自己的美术作品,开学后,可给予学生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讲讲美术作品的寓意以及创作心得,如此一来,学生对于当地的风俗文化、建筑、手工艺品等都会有一个相当明确的了解。为了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创作美术作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在美术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观念,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可依托学校的教学资源开设专门的手工制作美术课堂,教授学生各种手工艺品的制作方法。例如,以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为例,教师事先要准备好彩纸、剪刀等基本工具,然后再课堂上演示,一边剪纸可以一边讲解这一艺术形式的来源,在传统文化中的意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创设教学情境。对于不同的地区来说,其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文化在风格、内涵和情感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利用创设教学情境具有较好的效果,就是在实际的课堂教育教学中,为了使教学目标顺利实现,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主动构建与课堂内容一致的模拟情境和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情感。教师在创设课堂情境时,要从实际的情况出发,将各种资料统一整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以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身心特点为基础,认真有效地搜集和分析民族文化资料。教师可在教室、校园安置大量符合学生兴趣和审美的艺术品,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以铜鼓为例,在现代社会,有着浓厚民族文化底蕴的铜鼓所发挥的社会功能早已超出了乐器的范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艺术情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让学生从小接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培养自身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利用这种方式来实现全社会对民族文化的关注,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传统书法、水墨、手工艺等形式,在实践中不仅可以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可以形成相应地审美观,自觉地成为民族文化的继承人。

参考文献:

[1]潘卫红. 论小学美术教学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2:133-134.

[2]闫莉,石莉萍.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美术教学[J]. 中国包装工业,2015,06:117+119.

[3]王胜选. 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功能探究[J]. 教学与管理,2014,21:116-119.

[4]张瑾,解红宇. 融传统文化于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12:63-65.

[5]刘燕妮. 试论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课程改革[J]. 美术教育研究,2012,05:140-141.

作者:杨向梦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拼音教学论文下一篇:经济体制改革宪法修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