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应用浅探

2022-11-04

从我国民族声乐的整体发展上来看,主要存在着两方面的误区:其一,在发展民族声乐的过程中,忽略了对于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致使民族声乐出现了持续性的低迷;其二,民族声乐要想实现发展,不能走单一化的老路,需要实现传统与现代方法的共生。民族声乐艺术只有在表演形式多样、色彩纷呈、引人注目的方式下,才能够的吸引观众。

一、民族声乐的起源

民族声乐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演唱技法和民族风格的声乐作品,同时还具有较为突出的民族表演特色,呈现出特有的地域性、历史性、民族性和群众性。民族声乐的具体产生年代无从考证,但是据已经记载的资料中,从《诗经》、《易经》等资料中都能够查询到民族声乐的记录。随着历史的演变,民族声乐的发展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在元明清时期,我国民族声乐发展已经呈现鼎盛阶段[1] 。

二、民族声乐的传承阶段

1、新中国成立前的五十年

在新中国成立前的五十年,可以说是民族声乐开始发展的初期,在西洋美声唱法开始在中国传播的背景下,很多学校开始“洋为中用”,运用西方美声唱法的声乐理念和声乐技法教育学生。教育家蔡元培引导下,国内相继成立了一批音乐学院和音乐专业。“五四”运动以后,我国民族声乐的创作异常的活跃,在此期间,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词曲作家以及脍炙人口的声乐作品。如《问》、《五四纪念爱国歌》、《大江东去》、《春天里》、《游记队歌》等声乐作品。这些声乐作品都对祖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抗日时期,在抗日精神鼓舞下,全国各地掀起了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潮,很多优秀的艺术家创作出并改编了大量的优秀的民族歌曲,如《南泥湾》、《白毛女》等[2] 。

2、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路线逐渐打开,声乐传播途径拓宽,是民族声乐高速发展的五十年。在这一时期,大批的声乐爱好者得到了声乐学习的机会,加入到了各类专业的文艺团体和歌舞剧院演出中,获得了较为丰富的演唱经历和舞台演唱经验。与此同时在该时期,从海外归来的歌唱家们,带回来了欧洲的传统的美声唱法。从此,我国声乐界展开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声乐唱法“土洋之争”,该种声乐学术争论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 。

三、民族声乐的发展应用

1、传统与现代相互结合的声乐发展

民族声乐的发展,需要传统民族声乐与现代民族声乐的结合。民族声乐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传统声乐艺术赋予着传统文化精髓和传统思想,对于传统声乐艺术的发展具有传承性也受到一定的传统思想的制约。在知识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中,实现民族声乐的发展,需要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民族声乐艺术,也不能完全沿袭传统民族声乐艺术,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及时挖掘、保护、传承“原生态”民歌,在民歌艺术中看到闪光点,与现代声乐艺术相互融合。很多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销声匿迹,为了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精华能够被保留应用到现代的民族声乐艺术中,我们应当积极主动地承担起民族声乐歌曲传唱和推广。加强对于民族声乐艺术的宣传,积极的引导更多年轻人深刻的认识民族文化,民族声乐艺术,从而实现传统的民族声乐能够得到较好的传承。

当传统的民族声乐被挖掘与保护,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重点。为了更好的将传统民族声乐保留下来,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民族声乐艺术传播方式:乐谱、文字、音像等方式进行声乐的记录。这些技术对传统的声乐资料进行保存,并且通过电视、广播、新媒体平台等对进行传统声乐作品的传播。鼓励音乐创作人从传统民族声乐中找到艺术创作的灵感,提倡音乐创作采风,将更多遗留在地方的传统民族声乐元素和近现代的民族声乐创作手法相融合,依靠现代化的媒体平台,将民族声乐作品更为广泛的传播。

2、与多元化的民族文化相互结合

单一的声乐作品难以实现民族声乐的广泛传播,在民族声乐中,需要充分的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有着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不同的地域也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地方音乐元素,内蒙的长调、黄河流域的船工号子,长江中下游的江南丝竹等。将这些包含历史文化的声乐资料相互融合,创作出五十六个民族异彩纷呈的声乐艺术作品,打破单一化的民歌艺术局面,使得现代化的民族声乐创作与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大融合。

3、民族声乐的衍生之新民歌

艺术的发展源自于创新,民族声乐的发展随着人们的观念而发生变化,民族声乐在当代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产生了“新民歌”。新民歌是在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上,注重音乐的个性化、群众化以及创新性,能够让广大群众在欣赏我国传统民族韵味作品的同时,感受到流行元素的渗透。新民歌这样的作品以更加饱满的艺术唱法,加入时代气息,加之作品包装,更能够彰显出时代性。新民歌形式倍受观众喜爱,许多优秀的新民歌艺术家以精湛的演唱技法,将新民歌从听觉上提升到了又一个高度。同时在新时期,新民歌的逐渐与科技相互结合,民歌组合的演唱方式,在演唱环节中加入双键盘演奏、竹笛、古筝等民族乐器演奏形式相融合,改编、传唱经典老歌,在众多艺术形式中脱颖而出。

民族声乐艺术是在民族文化逐渐积淀中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对于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民族声乐从起源到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五十年间对于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提出现代社会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对策。实现民族声乐的发展,需要实现民族声乐与现代民族声乐的结合、与多元化的民族文化相互结合、勇于创新,开拓民族声乐艺术新局面。

摘要:民族声乐是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声乐艺术的一种,在当今社会百花齐放的音乐大趋势下,我国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仅是声乐艺术、音乐艺术的发展,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关注,其中许许多多宝贵的民族声乐作品也得到了保护和传承。民族声乐作为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在文化历史发展的洪流中有着它不可取代的地位。本文对我国民族声乐的传承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民族声乐的发展应用。

关键词:民族声乐,传承,发展,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东冶.我国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5.

[2] 姜泓宇.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4.

[3] 胡俊贤.浅谈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戏剧之家,2014,16:97.

[4] 夏蕾.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大舞台,2015,06:148-149.

[5] 陈鹿.试述我国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J].北方音乐,2016,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