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高考复习

2024-05-07

命题作文高考复习(通用6篇)

篇1:命题作文高考复习

2011届高考复习作文命题设计与写作导引

湖南/吴同和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丰子恺于其恩师弘一法师李叔同(1880-1942)圆寂五周年之际,受命为《弘一大师全集》作序。《序》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崇仰弘一法师,为了他是‘十分像人的一个人’。凡做人,在当初,其本心未始不想做一个十分像‘人’的人;但到后来,为环境、习惯、物欲、妄念等所阻碍,往往不能做得十分像‘人’。其中九分像‘人’,八分像‘人’的,在这世间已很伟大;七分像‘人’,六分像‘人’的,也已值得赞誉;就是五分像‘人’的,在最近的社会也已经是难得的‘上流人’了。像弘一法师那样十分像‘人’的人,古往今来,实在少有,所以使我十分崇仰。‛

请以“难做人,人难做,人人要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除诗歌外,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辨认是非荣辱,不忘趋正避邪,应当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做人的准则。一个人来到人世间,便开始做人,直至生命终结。而由于各人的品行、价值观及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地位等主客观因素不同,其做人的标准和社会对他的评价也千差万别。但究竟有几分像“人”,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总还是有一个为人们所共同认可的标准。写好这篇文章,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精选材料,贵在分析。本话题涉及到的材料非常之多,古今中外、忠奸优劣、名人雅士、百姓庶民、男女老少、巫医乐师,均不乏其例。一旦打开话匣,汩汩滔滔,易放难收。考生须紧扣“难做人,人难做”的话题,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进行阐述,“常行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切忌泛泛而谈,满足于罗列而不加分析,以致文章虽有长度而缺乏深度。

第二,拷问灵魂,解剖人生。话题中有“人人要做”一语,意思是任何人也回避不了。文章既可分析像弘一法师那样的高尚心灵,也要拷问那些只有三两分像“人”、四五分像“人”者的灵魂,还可以直接拷问自己,使文章更有深度。第三,升华主题。毫无疑问,做人原则具有社会性、时代性特点,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是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是崇尚以人为本,构

建和谐社会的做人准则。文章提及,并不是赶时髦,也不是贴标签,而是熔时代精神与传统道德于一炉,且有点睛作用,可使文章上升到一定高度。

第四,选择文体。本话题适合写议论文,也可以写成杂感类的文章,文体确定后,注意运用与之相谐的语言。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丘吉尔年幼时,父亲带着他去乡下游玩,因为调皮,小丘吉尔不幸掉进原野的沼泽中,被一位穷苦农夫所救。为了报答农夫救命之恩,丘吉尔的父亲提出,把农夫儿子带到伦敦,和自己儿子一起接受教育,农夫答应了。三十年后,被农夫所救的孩子,成为英国首相,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演说家。他曾带领英国军队获得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改变了世界大战的命运。而农夫的儿子弗莱明则成为英国著名的科学家、医学家、细菌学家,他发明的青霉素,改变了医学的命运,再次救了得肺炎的丘吉尔,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丘吉尔、弗莱明父辈是有缘的,丘吉尔、弗莱明也有缘。由于两代人结缘,改变了世界上千千万万人的命运!

请以“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文言文600字左右)。

【写作导引】

1、缘,《现代汉语词典》有一个义项为“缘分”,“泛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结缘,逢缘,投缘者,皆因有缘也。当今之时,这些语词使用频率高,范围广,无论男女老幼,学历深浅,都喜欢提及。诚然,“缘”是无所不在的,随时都可能邂逅。关键在于当事人如何捕捉、认识、判断、把握,并采取适当的行为。有的人,与“缘”擦肩而过,失之交臂;有的人,逢善缘而不把握,以致后悔不迭„„另一方面,应该认识到,“缘”有善孽之分。结善缘者,可成就事业:丘吉尔、弗莱明父辈结缘,两人此后俱享誉全球;李叔同、丰子恺师生结缘,“缘缘堂”遂声名远播,丰子恺终身受益。结孽缘者,却只能葬送前程,少年学子,一旦与“黄赌毒”结缘,后果如何,可想而知。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理一也。

2、人世间,有奇缘而可遇者,如丘吉尔、弗莱明父辈等,毕竟少数;更多的人却可能一辈子都无缘福禄,无缘幸运,甚至与什么都无缘。而这“更多的人”

中,有的努力“寻缘”,孜孜以求,希望奇迹发生;有的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地生活、工作,并不在乎“缘”之远近有无„„怎么认识这“更多的人”呢?如果让“你”走近他们,与之“结缘”,将会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3、以“缘”为话题写文章,学生有自由驰骋的广阔空间,文学、史学、哲学、佛学„„均可涉猎;过去、现在、未来,回顾、直面、憧憬,纪实、假想、论证„„任意选择。选用文体也可以扬其所长:写议论文,写读后感,写抒情类散文,杜撰几个故事,构制一篇小说,或小品杂感、特写书信等,都可以出奇制胜。从语言表达方面考虑,既可用白话文,也可以用浅易文言文。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孟子曰:‚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牛‚将以衅钟‛,齐宣王‚不忍其觳觫‛,遂发善心,下令‚以羊易之‛。人皆疑之,觳觫既同,则牛羊何异哉?君子、齐宣王何其伪善也!

今人则不然。有报道言,某人收养病犬若干,一时传为美谈。其中有无狂犬,自然不得而知。某人见一恶狼失足陷阱,狂嗥不止,竟援手相救,颇似东郭先生。某人向穴中灌以沸水,欲烫死一鼠,数日后,偶见一秃鼠率众幼鼠觅食,乃大惊失色,跌足顿首,痛悔不已……据称,诸多此等行为皆因敬畏生命,保护生态故,是堪师法、弘扬也。

然为狂犬咬伤致病,国内外尚无药可救。狗虽人类朋友,倘成立狗文化研究学会,其功过是非、劣行恶迹,自有学者定论,无须吾等臵喙。至于对狼鼠辈,大可不必生怜悯之心。若为敬畏生命保护生态计,则吾等早该禁食各种肉类,甚至连素食也是罪过。

请以“凡事讲求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除诗歌外,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文言文600字左右)。

[写作导引]

材料语言,文白相杂,应该对考生不构成障碍,但无疑增加了阅读难度。其目的有二:一为检测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虽然极少数考生不能完全读懂,但大致意思不会弄错,并不影响作文水平的正常发挥。一为鼓励文言文基础较好的考

生用浅易文言文形式作文,以展示才华,获取高分--港台地区高考、联考,考生可以用文言文作文。

要紧紧抓住话题关键词“度”,应理解“物极必反”、“过犹不及”、“真理向前一步便是谬误”等中外名言蕴含的哲理,结合社会、人生方方面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连类而举,设喻以论,多方取证,反复推导,从而使文章上升至悟理、明理层面。

就体裁而言,用议论文形式,应直面现实,有的放失;用杂文形式,可热嘲冷讽,反弹琵琶;用小小说形式,则应考虑“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用散文形式,要注意打破常规,力求新翻杨柳。

4、命题作文:中国人的骄傲

[写作导引]

有资料显示:世界诸多语种,汉语最难学;全球各种餐具,筷子最难拿。而我们中国人,使用汉语交流,手握筷子吃饭却毫不费力。于是有人断言,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人种。还有人预言,二十一世纪将是汉语的时代。现在老外们已掀起一股“汉语热”,他们正在费劲地学汉语,笨拙地拿起筷子吃饭„„中国人引以为骄傲自豪的东西实在太多。从四大发明到飞船上天,从长城运河到高架桥磁悬浮,从诸子百家到科技精英„„甚至连老祖宗传下来的交际工具和吃饭用具都让老外瞠目。他们弄不懂,汉语语词的多义性为什么无法穷尽。一个“迂”字,所组成的词语如“迂阔”、“迂拙”、“迂腐”、“迂执”等,多为贬义;鲁迅怎么认为“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柔石“颇有点迂”呢?据传,美国人居然开始研究中国的蒙学和应试教育,甚至也办起了高考复读班;他们捉摸不透,美籍华人中的科学家,如杨振宁、李政道、牛满江等,为什么特别出类拔萃„„写这篇文章,应该注意:

第一,要求考生以“中国人的骄傲”作文,虽然人人都有话可说,而且能激发考生的民族自尊感和爱国热情;但凡事须讲求“度”,只顾着骄傲,很容易固步自封,停步不前,“骄傲”终成包袱。况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不小的差距。不可夜郎自大,坐井观天,应该一分为二,客观冷静,对“中国人的骄傲”进行纵横对比,从而使文章上升至悟理明道的层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文章似可写成《从中国人的骄傲说开去》。

第二,可以考虑写成另类文章。中国人骄傲的东西多数是前人留下的,今人的发明创造在世界上可骄傲的并不多。举例说,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巅峰,值得骄傲;而今人的诗词小说虽然汗牛充栋,却怎么也无法与唐宋明清时的作品比肩;材料中所提的汉语筷子也是古人留下的„„想到这些,炎黄子孙应该汗颜。从这个思考方向构思立意,写出来的文章将有一定的醒世作用。第三,体裁以议论文为宜,也可写成杂感小品之类,写作时,要注意与之相谐的语言风格。

5.命题作文:优胜劣汰

[写作导引]

社会发展了,许多落后的东西便自然被淘汰。试举几例:过去机关、学校办公用的钢板、铁笔、油印机已成古董,十年前还偶尔为人们使用过的打字机也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电脑、打印机、扫锚仪等。提及通讯系统中的电报,现在的青年茫无所知,他们得心应手的通讯方式是发电邮,发传真,用手机。而乘坐交通工具,人们更乐意选择高速豪华型,如直达列车、磁悬浮列车、高铁、飞机之类,有时连高速公路上的汽车也遭冷落。如此发展,二十年后,将是一种什么景象,实在无法预料。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不健康的毒瘤也恶性膨胀。有消息说,中科院院士也有水分,教授的论文自己居然读不通,各类考试舞弊手段千奇百怪,令人咋舌„„而其他如官员腐败,假药害人,贩毒走私等等,手段“高明”,还很有些“科技含量”呢!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任何命题都可以从多方面认识理解。“优胜劣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而围绕这个话题作文,应注意从正反两个方面阐析--这是构思的关键。如材料所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现代化工具”,今天多数已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值得庆贺的。另一方面,许多不健康的毒瘤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恶性膨胀,是因为有特定的环境、“土壤”和更为“优化”的“养分”促成其“胜出”的。相对于上世纪的毒瘤,他们更“优”,故尔能“胜”,而这种“优胜劣汰”的残酷现实的确发人深思。

写好这篇文章,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选用典型材料,进行深入分析,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6、命题作文:追寻

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文言文600字左右)。

【写作导引】

古往今来,人无贵贱,一辈子都在追寻,但追寻的目标、方法、途径、结果却因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思想方法等不同而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个人,由于年龄、环境、地位、遭际的变化,其追寻的目标、方法等也会随之变化。所以,追寻是一个永久的话题。

近年来,一批审题难度不大的试题出现在高考作文试卷上,引起了全国广大师生的普遍关注。如2006年重庆卷《走与停》,安徽卷《读》,2007四川卷《一步与一生》,2008年江苏卷《好奇心》等。以《追寻》为题作文,接近高考作文命题要求,适于各种文体,白话文言均可,但要写好,绝非易事。

追寻之中可见人品、操守、情怀。有的人,一辈子都在追寻,一辈子都没有结果;有的人,一旦锁定追寻目标,愿望唾手可得。有的人,追寻是为大众;有的人,追寻只为自身。有的人,追寻过程中,雁过留声,感动你我;有的人,追寻道路上,机关算尽,遗臭子孙„„如何构思立意,布局谋篇,怎样选用文体,驾驭语言,以获取高分,值得考生深思。

更多资源请访问洪培欣语文网(http://hongpx.upweb.net),转帖请注明出处。

篇2:命题作文高考复习

(1)字音考查题出现频率较高,一般以客观题形式呈现。山西海南卷语言基础题减少,仅仅保留下词语病句 衔接题。

(2)其他省份着重考查常用的多音字和易读错的形声字。前者如“泊”、“称”、“角”、“着”等,后者如“漪”、“莘”、“菁”、“侩”等。

(3)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高考对汉字读音的考查都是根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来设置的,即考查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

(4)有时也把字音与字形合并为一题来考查。

[高考语文复习命题规律]

篇3:高考物理实验命题趋势及复习策略

1.命题的趋势

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 考查学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综卷中的物理实验被放在一个显著的位置, 试题本着“来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 从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要求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 较好地区分和鉴别了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验能力, 成为试卷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其中电学实验又是实验考查的主阵地, 其原因有二:一是内容丰富, 可以从仪器的使用及读数、电路的选择、数据的处理等角度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考查;二是便于改编, 只要电路稍加变化, 就可以产生一个新的实验。今年, 福建省高考将物理选择题改为单选, 降低了选择题的难度, 就更突显了实验部分的能力考查。

预测2010年实验题将继续考查考生的各种实验能力。由于设计类实验和改编类实验是考生实验能力的较高体现, 通过它不仅可以考查考生完成实验的一般能力, 更重要的是可以考查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实验方法、原理处理新情境实验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迁移能力。所以高考在兼顾考查课本实验的基础上, 会更注重对课本实验的拓展和延伸考查, 甚至会在全新的实验环境中进行考查, 因此在实验复习中要将精力放在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上, 再通过训练总结出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思路。下面就以电学实验为主谈谈物理实验的考查特点和复习策略。

2.高考物理实验考查的特点

纵观这几年高考实验题, 除了考查学生是否熟练掌握书本基本实验原理和步骤、仪器使用中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以外, 主要突显以下三个特点:

(1) 实验试题的设计体现了“来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

例如2005年全国卷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直接来源于课后学生实验———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 但又高于课本, 不能照搬课本实验电路图。只有真正理解了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才能达到灵活运用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实验相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课本实验不可小视, 并且要从中有所提升。

(2) 能力的考查比较全面, 其中涉及误差的分析、利用图像或公式处理数据、有效数字的保留等, 对实验分析能力、利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都有所考查。

例如2008年山东高考卷:给出某磁敏电阻在室温下的电阻———磁感应强度特性曲线, 测量磁敏电阻处于磁场中的电阻值RB和B。并结合图简要回答, 磁感应强度B在0~0.2T和0.4~1.0T范围内磁敏电阻阻值的变化规律有何不同?并分析在一定温度下的电阻———磁感应强度特性曲线, 得到什么结论?该题充分体现了以上各种能力考查的要求。

(3) 注重课本实验的深挖掘:主要体现为一“材”多用和一“图”两用。

所谓一“材”多用是指同一实验器材, 完成不同的实验目的, 实现实验多方面的考查。例如2009年高考福建卷和2009江苏南京调研卷就分别考查了敏感元件和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用的就是课本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器材和电路。

所谓一“图”两用是指在一个电路图上完成两个实验, 这样的电路一般比较复杂对学生分析电路的能力要求较高。例如 (2006年高考广东卷)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电路, 用以测定电流表内阻和电源电动势及其内阻, 并分析测量产生误差的原因。

基于以上考查特点, 提出以下复习策略, 仅供参考。

二、电学实验复习的策略

1.

物理教师应研究往年高考试题, 了解实验考查趋势, 做到心中有数。

2.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物理实验的习惯, 培养学生解决电学实验题的解题方向和步骤。

要教会学生学习每一个实验前, 应先明确实验目的, 然后根据实验目的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 尝试思考实验原理。围绕敲定的实验原理, 确定实验器材, 根据实验器材, 确定实验步骤, 依据实验原理进行误差分析。平时还应注意引导思考该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迁移。研究该实验的仪器、原理、方法还可完成哪些测量。

鼓励在实验后或者做题后多做反思体会。由于同一实验目的, 可能存在不同的实验原理, 通过尝试思考实验原理的方法, 就可以拓宽思路, 提升能力。如果学生提前知道实验原理, 就可能造成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 使思维受到限制。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提高创新意识和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

3.重视学生实验基本技能的落实———基本仪器的掌握, 多进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 熟悉各种实验器材的使用。

复习应紧扣大纲, 精选题目, 加强针对性训练。在训练中要重基础、严要求且难度适中, 最终能把实验思想融汇在学生做题当中。在重视基础上, 要进一步向设计性和开放性实验靠近, 强化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才能更好地提高实验能力。复习中, 可开放学校的实验室, 让学生重温实验的实际操作, 这样对考生解决实验问题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从而提高备考的实效性。

4.重视课本实验, 熟悉基本实验器材的使用, 争取最大限度地做到:一“材”多用。

如利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器材, 能否测定极细金属管的内径;利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器材, 能否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演示实验、做一做等也在高考考查范围之内, 同样也要注意挖掘。

5.平时多总结实验方法及题型, 积累经验, 作为自己知识的储备, 增强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如对电阻的测量有很多种方法:伏安法、替代法、半偏法、比较法、多用电表测电阻等;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方法有:伏安法、两阻 (定值电阻) 一表 (电压表或电流表) 法、一箱 (电阻箱) 一表 (电压表或电流表) 法等。

6.

篇4:命题作文高考复习

命题就是命制作文的题目,命题作文是根据所出示题目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方式。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至今仍有特殊的价值。它有利于直接体现作文学习的意图,避免写作偏向某一方面;有利于写作者思想迅速集中,在短时间内朝着一个目标思考;有利于作文批改和讲评;有利于密切配合阅读,巩固和发展阅读收获。

二、命题作文高考回顾及趋势

在最近几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中可看到一种趋势,就是命题作文越来越多。2005年,有4份高考卷的作文是命题作文;2006年,有7份;2007年高考语文共18套试卷,命题作文9个(其中,6个纯命题作文;3个给材料命题作文),占了50%。

命题作文吸收了话题作文的一些优点,强化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许多命题作文的题目有深刻的意蕴,很灵活,也很开放。如天津市的《有句话常挂嘴边》;上海市的《必须跨过这道坎》;辽宁省的《我能》等。

因此,高考复习中要强化命题作文的审题和立意,加强命题作文训练是势在必行。

三、命题类型

(一)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 词语式命题

这种作文命题是一个词或者是词语。如《习惯》、《尝试》、《包容》、《肩膀》、《愿景》、《意气》等等。词语式命题,审题时要对题目“咬文嚼字”,特别要注意词语包含的意义范围,即明含义。

例:命题作文《对手》的审题和立意:

(1)首先要界定“对手”的含义,对手不是敌人、仇人,对手不是对立关系,“对手”是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伙伴。

(2)明确“对手”的意义:对手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现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手是竞争对象,有竞争,就有目标;有竞争,就有激励;有竞争,就有发展。

(3)如何对待对手:承认对手,欢迎对手,尊重对手,善待对手,感谢对手,敬慕对手,敬畏对手,挑战对手,战胜对手,自己也充当对手、对手让我成功等。

2. 短语式命题

这种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或并列式等等,如《北京的符号》、《留给明天》、《看家乡》。

在主谓短语的题目中,谓语部分常常是写作的重点,也往往是题眼。如《我看课外阅读》,“看课外阅读”就是题眼,意为“对课外阅读的看法”。因此,写出来的应该是自己对某种课外阅读现象的探讨,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在动宾短语的题目中,宾语一般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对象,而动词一般是写作的重点所在,也往往是题眼。如《看家乡》,题眼就是“看”,“看”是视觉的感受,题目规定了是从视觉角度写家乡,写出来的应该是自己眼中家乡独特的风土人情,或家乡的变迁。文章中当然能写思索,但一定要是由“看”而引发的思索。

在偏正短语的题目中,中心词往往就是写作的对象,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往往体现了题目的特殊要求,也往往是题眼。如《我心中的歌》,题眼是“心中”,心中之歌珍藏在主人的心里,构成了主人生命的旋律,所以写出来的一定是一段埋藏在心底的具有感人情怀的事情。

3. 句子式命题

这种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我想握住你的手》。

(二)从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两种类型:

1. 完全式命题作文

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加以说明,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

2. 材料式命题作文

这是“材料+命题”形式的命题作文,在命题前有文字材料加以引导。如2006年江苏卷作文《人与路》:有人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有了路。还有人说……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三)从内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 观点型命题作文

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如《今年花胜去年红》。

2. 论题型命题作文

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和切割,如北京卷的《说“安”》、《谈意气》。

3. 关系型命题作文

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和”等词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人与路》。

四、审题思路

(一)添加语素,构成语境

有些命题,如词语或短语式命题,审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办法来完成审题,即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词语或短语,丰满所给的词语,来显示自己要表达的主旨。要尽可能多角度添加,以便自己有筛选的余地。

例如《尝试》:可以在词语前面添加一定的内容:危险的尝试、成功的尝试、失败的尝试、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一次难忘的尝试……可以在词语后面添加一定的内容:尝试投稿、尝试游泳、尝试自立等等。

(二)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抽象概括;有些命题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化虚为实,找到抓手;还有些命题可能虚实兼备,我们则需要虚实结合。

如《我想握住你的手》:命题中的“你”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实指时,“你”就必须是一个具体的、身边的事物或人物,写“我”想握住身边人物的手,如“父亲”“同桌”“友人”等,来抒写动人心魄的亲情、友情乃至书写美好纯真的爱情等。虚指时,“你”就应该是一个抽象的事物,或超越时空限制的事物、人物。写“我”想握住当代知名人士或弱势群体的手,表达景仰、尊敬之情或同情、体恤之意;跨越时空,由虚处着墨,写想与某位历史名人握手;还可展开更为灵动的联想、想象,比如写想握住某部文学名著主人公的手,或是握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甚至外星人的手,借虚写实,抒情论理。 还有《我想握住你的手》这个题目,题眼在于一个“想”字(表示一种与他人亲近、友好的愿望),这道题与“我握住了你的手”是有明显区别的。

(三)把握内涵,梳理关系

对于关系型命题作文,审题的关键是要在把握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找准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梳理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的关系。

江苏卷《人与路》的命题前有三句提示语。第一句“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很好理解,它告诉我们:路(包括“革命之路”“改革之路”“个人发展之路”等)是人走出来的;“走的人多了”可以无路开路,开创出道路。“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这第二句就耐人寻味了。为什么“人多”会导致“无路”?不妨。多角度思考,比如“千军万马”都往“独木桥”上挤,自然会造成“此路不通”的尴尬状况;大家都固守着原有的套路不思开拓,必然会产生前途被“堵”的弊端……在这种情况下,须“排除堵塞”或“另辟蹊径”。由前两句提示语不难发现,命题意图在于鼓励开拓、创新、敢为天下先。再看第三句“还有人说,……”这里的省略号可谓意味无穷。它暗示考生:关于“人与路”的关系,还可以有其他种种个性化的思考:

1. 顺着前两句的思路,把提示语补下去。比如,补作“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少了,仍然没有路”“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少了,也便没了路”,如此一来,写作范围扩大了许多。

2. 谈“人”与“路”有着惊人的相似点,你可写如路一样的人生,或者如人生一样的路。

3. 赋予“路”以象征意义和比喻色彩,这是常规思路;如果将“人与路”往实处理解,不也能避免与大多数考生在立意、选材上“撞车”吗?

4. 虚实结合,专谈“人造路”。比如,从“造路”需要科学的规划、“造路”需要拼搏的精神、“造路”需要健全的体制(这最后一个“造路”,虚指加强廉政建设、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三个方面逐层论述。

(四)由表及里,揭示寓意

有些命题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审题时不能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该抛开表面意义去挖掘隐藏在背后的寓意。

例如《过河小卒》:这道题很显然是不能够照“过河小卒”的表面去理解、构思的,必须准确揭示出它的真正的指向,也就是寓意。俗话说:“过河小卒胜过车。”由此我们可以明白:未过河的小卒微不足道,但过河小卒力量强大,因此,小可以变大。

篇5:命题作文高考复习

www.qbol.net 2003-3-24 淇滨在线

2002年9月10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广东省江门市召开了“2002年普通高考试题评价研讨会”。相关省级考试机构、省高考试卷阅卷组、高考学科命题组、省市教研室和部分大学、中学的相关专家10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同年1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了首届招生考试“东湖论坛”。这之后,教育部考试中心又分科目组召开了一系列会议。

本刊记者有幸应邀列席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采访了有关负责人。

本刊从不同渠道汇总了与2003年高考命题相关的信息,现整理成文,希望能够对2003届考生的复习、备考提供有力的帮助。

细数2003年高考

虽然2003年各科高考试题还没有出来,但有关2003年高考试题的各种揣测和“趋势分析”却已被炒得火热。杂乱的信息让考生和老师莫衷一是。虽然目前还没有人能说出2003年的高考是个什么样子,但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组的专家对2002年高考试卷和答卷的分析、评价以及他们对高考命题精神和命题立意的深入研究与理解却可以帮助考生走近一个更为理性的2003年高考。

一、命题稳定,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2003年高考将进一步推动高考改革的进程。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高考命题工作的宗旨不是不断地变化,而是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主要是指考试测量的稳定,包括考试的信度、难度、区分度等,都要适中。”

专家分析,2003年的高考试题会和2002年保持很大的连续性,命题思路也基本一致,不会有太大的变动。考试内容的覆盖面,首先要考虑学科的骨干知识和重点知识,能力方面特别注意考查那些对学生的思维变化有科学意义的、与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相衔接的能力。在试题设计上,2003年的试题将更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仍将会把基础知识的测试放在首位,并有加重的可能。但在一些科目中会适当增加应用型试题和能力测试题,不过,难度系数都不会很大。因此,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应过分强调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活学活用。

二、“考能力”永远是高考命题的主题

应书增特别指出:“考能力永远是高考命题的主题。”高考一方面在积极探索科目设置的改革,但更重要的是推进高考内容的改革。当前高考内容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如何使试题突出“考能力”的功能。“考能力”实际上是对考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这个能力是考生在对教材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于这一点,应书增想对考生说:“要想在考能力的试题上应对自如,那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保持一种‘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学习习惯,在每一个知识点面前多问几个为什么,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综合能力测试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专家指出,近年来高考越来越重视对能力的考查。“考能力”的立意在最近几年主要表现为将学科知识和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在重视基础的同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2003年,联系生活实际仍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综合能力测试,要建立在高中生所学知识和所能达到的能力范围内,尽可能联系实际生活,这就要求学生在学懂单科知识后,具备知识迁移的能力和从题目中给出的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能力测试以学科内综合为主,跨学科综合为辅,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能综合则综合,不能综合的,不搞“拉郎配”式的硬性综合。综合的目的之一,就是防止学生偏科。

四、“X”的精髓多样性和选择性

自从在高考中使用“3+X”模式以来,社会反响都比较好,因此这一改革方向还会坚持并会循序渐进地深化下去。各省仍在继续探索“X”的走向问题,但无论是实行“大综合”还是“小综合”,都必须体现出“X”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应书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3+X’中的‘X’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首先代表了学生的选择权,同时也代表了高校选择学生的权利。但是,目前的‘X’已经成了综合考试的代名词,于是也因此出现了综合考试和单科教学之间的矛盾。”应书增认为,片面强调综合考试是没有真正的理解“3+X”的本意。应书增还从命题的角度出发,谈了自己对综合考试的看法。他说:“我认为,综合应该是以学科内综合为主,跨学科综合为辅。综合考试的命题范围不会超出中学教学大纲。也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作综合考试的考题。我们命题要考虑到很多因素,比如:地区差异、农村的状况等等。另外,文科综合相对容易。比如,有关中国近代史的一些问题,本身就既包含历史知识,又包含政治问题。理科综合就比较难了,有时会显得比较牵强。所以,综合不能强调数量或者比例。”

五、命题不超纲,也不强调考教材

高考命题要求是要“遵循大纲”,因此,考生和教师大可不必担心出现超纲题目。根据专家统计,在这几年高考中,出现超纲题目的次数非常的少。不过在考题中也可能出现知识点在课本中虽没出现过,但却“一捅就破”的试题,这样的情况不是超纲。

同时专家强调,高考考的就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是通过对教材中知识的学习积累形成的。考教材无法真正反映出学生的水平,因此高考也不会强调考教材。

六、难度系数0.55左右

专家认为,高校招生必须有区分度,如果区分度小了,分数过于集中,就不利于高校选拔。高考试题的区分度使得重点院校、普通院校、专科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分出层次来。为了做到这一点,试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但专家同时又指出,难度不能太大,如果难度大了,会对学生产生压力,不利于教学。命题组专家认为,0.55的难度系数是比较理想的。这个难度系数有利于高考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教学,也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个难度系数将在长时间内坚持。

七、一池水变成了多半池水

当记者问到2003年高考的时间提前到6月,对高考的考试内容有何影响时,应书增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一池水变成了多半池水”。他说:“由于今年高考时间提前到6月份,中学课时减少了,因此高考命题的范围也就相应地要缩小,这个缩小完全是针对大纲要求的。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个缩小与题量的多少和难易程度的大小都没有必然联系。换句话说就是,题量不变,考试时间不变,变的只是命题的取材范围,从一池水减少到了多半池水。”他还提醒教师和考生,2003年高考各科《考试说明》最迟应该在2月1日公布,届时教师和考生一定要仔细阅读《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范围。

八、关于不同科目组的试题编制

2003年各省继续实行“3+X”科目改革,教育部考试中心将根据不同的科目组和课程使用情况编制如下试题:

“3+文综/理综”。

“3+文科综合+1”,其中的“1”由高校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中指定一门。

“3+1+1”,其中第一个“1”由高校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中指定一门,第二个“1”由考生在上述六门中任选一门。“3+2”,其中“2”是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文科综合中任选两门。

采用上述科目组的部分省市正在进行高中课程改革,考试中心将按新课程大纲为其单独命题。

九、特别提醒

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还特别提醒考生和教师,前段时间网上出现的所谓2003年命题的“7大趋势”或“8大趋势”的分析,都与教育部考试中心无关。2003年的高考试题还没有出来,因此任何命题趋势的分析都是没有根据的,是不科学的。希望考生和教师要甄别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尽量从权威刊物和机构获得高考的信息,千万不要“进错了庙,拜错了神”。

“3”和“X”的复习建议

距离2003年高考还有四个月的时间,命题组的专家对考生的复习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仅供参考。

语文

命题组专家认为新修订的语文大纲刚刚颁布,新旧教材交替,加之2003年高考提前一个月举行,从这个情况出发,语文试题在2002年的基础上会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不便有过大的变化。同时鉴于2003年是全国使用新高中教材后的第一年高考,因此命题组的专家估计2003年语文科命题将在总结两省一市命题经验的基础上应该对新教材给予一定的关注,更加突出能力考查,适当减少一些纯知识内容的考查。

复习建议

1.2003年高考语文知识及运用部分的内容与2002年大体相当,因此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还是应该加强。2003年我们应该继续重视汉语普通话语音的学习,争取在高考中拿到更高的分数。

2.2003年只考名句名篇默写。专家建议,考生掌握好名句名篇的默写首先是要能默写课内要求背诵的篇目,在此基础上背诵一些课外的常见常用的名句。3.现代文阅读方面要加强训练和培养考生对文句文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学会针对问题来分析判断文章的内容,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要全面准确。

4.古诗文阅读中的古文部分在试题形式上可能与2002年大体相同,需要注意的是文言翻译要全面理解所译句子的含意。高考试卷上要求直译,也就是要求字字落实,这一点考生在平时训练时要特别注意。古代诗歌鉴赏不可能是完全开放式的,考生在平时训练时要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5.作文题应该是与考生的生活相关的相对开放的题目。这几年高考作文命题采取围绕话题,不限文体的做法对考生作文能力发挥是有利的。专家提醒考生注意,如果考生在试卷上抄袭别人的文章,在阅卷中一旦被发现就会被判为零分。

数学

命题组专家在细致研究和全面评价2002年数学试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2003年数学命题的看法。他们认为今年应该合理调整试卷的难度结构。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的难度总体上说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但还要进一步研究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题型的功能,使难度的分布更合理。深化对数学理性思维的考查也应该是今年命题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专家认为数学试题要实现“以能力立意命题”的目标,就应该加强对如何更好地考查数学思想的研究,特别是要研究试题解题过程的思维方法,注意考查不同思维方法的试题的协调和匹配,使考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得到全面的考查。同时,由于2002年秋季全国普通高中新生都已全部使用数学新教材,因此,数学命题组的专家也建议高考数学的命题应该更关注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进程,了解使用新教材的考生的实际情况,汲取新教材中的新思想和新理念。

复习建议

1.突出知识结构,扎实打好基础。专家提醒考生,数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知识积累、梳理的过程,教学和复习中首先要扎实学好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注意各部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以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理清脉络,抓住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在总复习中要充分重视主干知识的支撑作用。

2.强化思维过程,努力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要充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解数学题要着重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弄清基本数学方法和基本教学思想在解题中的意义和作用,研究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的多条途径,注意培养直觉猜想、归纳抽象、逻辑推理、演绎证明、运算求解等理性思维能力。

3.增强实践意识,重视探究和运用。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要关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关心身边的数学问题,不断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学会从实际问题中筛选有用的信息和数据,研究其数量关系或数形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注意抓住社会现实中运用数学知识加以解决的普遍性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讨论、研究,从中提高数学实践能力。

4.倡导主动学习,营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环境。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善于从教材和社会生活中提出问题,开设研究性课程,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培养钻研精神,同时提高数学表达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英语

外语命题组专家根据对2002年英语试卷的评析结果以及多年来对命题的研究,提出了对2003年英语命题的看法。他们认为2002年听力部分所选择的语言材料真实可信、情景丰富,2003年应继续保持这个水平。同时建议听力部分试题的难度应该稳定在现有水平上,这会有助于新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贯彻。专家认为口头表达能力是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他们希望能够考虑逐渐在英语科考试中增加口语部分的考试,以更好地测试考生的真实水平。

复习建议

1.注意对语言基础知识的复习,夯实基础。此处的语言基础知识指的是对语法、词汇等的灵活运用,而不是单纯的语法规则。专家提醒考生,虽然英语试题很早以前就已经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但语言知识在试卷中的地位、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仍然非常重要。基础掌握得不好,在单项填空、完型填空和书面表达部分都可能出现失分。

2.复习中要加强对听力的训练。从2002年考生的答题情况看,听力仍然是考生失分较多的地方。由此可见,在复习中仍存在着听力训练强度不够的问题。应该尽量多听语言地道、情景真实、长短合适、难度适宜、语速恰当、由母语为英语的人朗读的听力材料,考生要训练自己能够尽量适应各个英语国家的不同口音。

3.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专家指出,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在谈到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时,明确说明应该“听、说、读、写综合运用,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在平时的教学和复习中,应该争取让考生多掌握一些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应该经常向考生提供一些供其精读或泛读的英语文章,以适当加大他们的语言材料输入量;同时,应该引导考生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复习建议

1.专家指出,从2002年的理科综合试卷考生答题的情况可以看出,考生存在忽视基础知识,盲目进行练习的现象。考生应该加强对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自然科学的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掌握。

2.掌握好各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不要盲目训练学科间的综合能力。专家从分析2002年理科综合试卷发现,在中学教学和复习中,老师和学生将过多的精力花在了学科间综合类题目的训练上,而忽视了对各个学科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根据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的设计原则,全卷中学科间综合能力测试题是少数,大量的试题还是放在对学科内综合能力的考查上。因此希望考生不要本末倒置。

3.理性对待热点问题。在以往的高考复习中一直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对所谓的热点问题,教师和学生每年都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找热点材料、编制热点题目。专家提醒考生,对待热点问题一定要理性,不要盲目赶时髦,跟形势。考生应该关注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但最关键的还是基础知识。根据命题经验,在设计题目上,大多数情况下热点问题仅仅是作为素材,考查的还是考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重视实验教学,在平时的实验课中培养良好的习惯。专家指出,近几年的理科综合测试都有实验题,因此考生要特别注意实验水平的提高。从过去的阅卷中发现,很多的失分都是由于考生在平时的实验中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没有注意对实验操作规范性、实验设计严密性和科学性的培养。同时,学会正确、熟练的表述实验现象、结果、过程及其结论也是很重要的。

物理

物理命题组专家认为2003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应保持2002年高考物理试题的水平。继续体现“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并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化和考生人数是增加,进一步降低试卷难度,以适应全体考生的水平。

复习建议

专家对2002年考生答卷进行了分析,从中找出一些有普遍性的问题,对考生的复习和老师的教学提出了以下建议:

1.重视基础,深入理解概念和规律。专家指出,高考物理学科主要是考查考生5个方面的能力,而理解力是其中最基础的能力,也影响着其他能力的提高。提高理解力的关键是掌握好基础知识,弄清基本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了解其本质,明白规律之间的联系。专家特别提醒考生不要以题海战术来代替基本规律和基本概念的学习,否则,在遇到新的物理问题的时候就很难举一反三。

2.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近年来物理试题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越来越多,试题要求学生能够从题目所给出的物理过程、物理情景中建立物理模型,然后根据所学的知识解答。提高这类题目解题能力的关键是掌握好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生活、科学事件中的有关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包括了解这些问题的背景知识,从中获取新的信息,建立模型,建立关系式来解决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另外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重视实验。教师要很好的利用学生实验,进一步开拓实验的功能,以理论知识指导实验,以实验促进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3.要加对强获取新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专家从2002年高考考生物理答卷上所反应出的问题中发现,考生从试题中获取新信息解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建议考生在复习中要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对实际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进行综合和分析的能力,能够理解情景和过程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物理模型。

化学

复习建议

1.专家从近年各高考阅卷点反馈的信息总结出了考生失分的6大原因为:审题不够仔细、基础不够扎实、表达不够清楚、思维不够灵活、实验重视不够、书写不够规范。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考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以及对题目的灵敏性和精确性。审题要注意关键词,不可轻视细节,但也要避免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曲解题意。对于平时的实验,考生在切实掌握每个步骤的基础上还应该积极思考装置如何重新组装、程序如何重新安排、还可以做出哪些实验等问题。这样才可以在有限的实验中拓宽自己的思路,并把握好实验的深度和广度,这样将有利于考生在考场上的发挥。

在做复习题时,考生一定要注意“精”练。平时练习就要注意使用规范的表达方式,不要为了完成大量的练习而在匆匆忙忙中养成不良习惯。专家指出,每年的简答题考生的失分都很多,因此考生要注意在复习中注意培养简洁明快的答题风格,组织好语言,多做练习。

2.确定目标,根据目标进行有效复习。专家认为复习虽然可以提高能力档次,但这种提高是在原有水平上的有限的提高,因此他建议考生在复习中,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确自己奋斗的目标是哪个批次的院校。在确定了战略目标以后才能集中精力有目的的进行复习。

3.教师在平时的复习教学中要注意培养考生的统摄思维和发散思维、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定势思维和求异思维。要多让考生自己总结知识点,启发和培养考生调用信息、使用信息对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重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专家提醒教师一定要注意在教学和复习中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提高为主,切实加强实验教学。对于题目要精选,对做过的题目都要进行讲评。力争做一题,进一步。

生物

复习建议

1.踏实复习,不要押题、猜题。专家建议考生踏踏实实的按照高中阶段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内容进行学习(包括实验教学)。扎实地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不要认为某个考点去年考了今年就不会再考。课本上的实验也要好好的掌握。

2.关注热点,但最重要的还是掌握好基础知识。在每年的高考复习中都会出现这样的误区,那就是老师和学生都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找热点材料,编制热点题目上。专家认为,对于生物学的新成就考生的确需要关注,但热点问题通常只是作为素材出现在题目中,要答好题的关键还是需要牢固的基础知识。热点问题说到底还是考查的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3.对命题者的命题意图理解不到位是很多考生失分的原因。专家从往届高考阅卷中发现考生不同程度的存在对命题意图理解的偏差。有的考生在考场上不能冷静的审题,而是按照以往见过的类似题目的解题思路去回答问题,或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去答题。因此,考生在考场上一定要保持冷静,做到审题仔细,找出题干设问的关键点。

1、4.培养考生在新情景中运用知识的能力。高考中有时会出现考查内容相对隐蔽的问题。这种设计思路的题目,不但素材来源广,而且题目的表达形式多样,有的考生看到这样的题就无从下手。实际上只要在平时的复习中多注意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情景中的问题的能力,在高考中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在这类似的题目上丢分。对格式的要求

篇6:命题作文高考复习

教育部考试中心函件《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要求“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比如,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因此,我们特别策划了此专题,将数学文化与数学知识相结合,选取典型样题深度解读

考|题|统|计

卷别

题型

题号

考查角度

2018年全国卷Ⅰ

选择题

10题

几何概型

2018年全国卷Ⅱ

选择题

8题

古典概型

2018年全国卷Ⅲ

选择题

3题

三视图

2018年北京高考

选择题

4题

等比数列

预测1:古代数学书籍《九章算术》《数书九章》等书为背景的数学文化类题目。

预测2:与高等数学相衔接的题目,如几类特殊的函数:取整函数、狄利克雷函数、符号函数。

预测3:以课本阅读和课后习题为背景的数学文化类题目:辗转相除法、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进位制、割圆术、阿氏圆等。

预测4:以中外一些经典的数学问题为背景的题目,如:回文数、匹克定理、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四色猜想等经典数学小问题。

考向一

数列中的数学文化

【例1】(2018·安徽模拟)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牛、马、羊食人苗,苗主责之粟五斗。羊主曰:“我羊食半马。”马主曰:“我马食半牛。”今欲衰偿之,问各出几何?此问题的译文是:今有牛、马、羊吃了别人的禾苗,禾苗主人要求赔偿5斗粟。羊主人说:“我的羊所吃的禾苗只有马的一半。”马主人说:“我的马所吃的禾苗只有牛的一半。”打算按此比率偿还,他们各应偿还多少?已知牛、马、羊的主人各应偿还粟a升,b升,c升,1斗为10升,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c成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且a=

B.a,b,c成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且c=

C.a,b,c成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且a=

D.a,b,c成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且c=

【解析】 由题意可得,a,b,c成公比为的等比数列,b=a,c=b,三者之和为50升,故4c+2c+c=50,解得c=。故选D。

【答案】 D

本题以《九章算术》为背景考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意在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美题尝试1】(2017·全国卷Ⅱ)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意思是: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则塔的顶层共有灯()

A.1盏

B.3盏

C.5盏

D.9盏

解析 由题意知由上到下各层灯数组成一个等比数列,该数列前7项和S7=381,公比q=2。设塔顶层的灯的盏数为a1,则有S7==381,解得a1=3。故选B。

答案 B

考向二

三角函数中的数学文化

【例2】 在古希腊数学家海伦的著作《测地术》中记载了著名的海伦公式,利用三角形的三边长求三角形的面积。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则其面积S=,这里p=。已知在△ABC中,BC=6,AB=2AC,则当△ABC的面积最大时,sinA=________。

【解析】 设AC=x,AB=2x,则由海伦公式得

S=

≤·=12,当且仅当x2-4=36-x2,即x=2,即AC=2,AB=4时不等式取等号。所以△ABC的面积的最大值为12,此时由余弦定理得cosA==,故sinA==。

【答案】

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涉及基本不等式、余弦定理以及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解本题的关键是在“设元”的基础上,根据所给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写出△ABC的面积的表达式,并利用基本不等式确定最值。

【美题尝试2】(2017·浙江高考)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创立的“割圆术”可以估算圆周率π,理论上能把π的值计算到任意精度。祖冲之继承并发展了“割圆术”,将π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其结果领先世界一千多年。“割圆术”的第一步是计算单位圆内接正六边形的面积S6,S6=________。

解析 如图,连接正六边形的对角线,将正六边形分成六个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从而S6=6××12×sin60°=。

答案

考向三

算法中的数学文化

【例3】(2018·贵阳监测)我国明朝数学家程大位著的《算法统宗》里有一道闻名世界的题目:“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反映了对此题的一个求解算法,则输出的n的值为()

A.20

B.25

C.30

D.35

【解析】 解法一:执行程序框图,n=20,m=80,S=60+=86≠100;n=21,m=79,S=63+=89≠100;n=22,m=78,S=66+=92≠100;n=23,m=77,S=69+=94≠100;n=24,m=76,S=72+=97≠100;n=25,m=75,S=75+=100,退出循环。所以输出的n=25。

解法二:设大和尚有x个,小和尚有y个,则解得根据程序框图可知,n的值即大和尚的人数,所以n=25。

【答案】 B

《算法统宗》是我国古代一部数学巨著,本题通过“僧人分馒头”体现了方程思想,也折射出古代人民的智慧,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美题尝试3】 秦九韶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普州安岳(现四川省安岳县)人,他在所著的《数书九章》中提出的多项式求值的秦九韶算法,至今仍是比较先进的算法,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给出了利用秦九韶算法求某多项式值的一个实例,若输入n,x的值分别为4,3,则输出v的值为()

A.20   B.61

C.183

D.548

解析 初始值n,x的值分别为4,3,程序运行过程如下:v=1,i=3≥0,v=1×3+3=6,i=2≥0;v=6×3+2=20,i=1≥0;v=20×3+1=61,i=0≥0;v=61×3+0=183,i=-1<0,跳出循环,输出v的值为183。故选C。

答案 C

考向四

立体几何中的数学文化

【例4】(2018·全国卷Ⅲ)中国古建筑借助榫卯将木构件连接起来。构件的凸出部分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眼,图中木构件右边的小长方体是榫头。若如图摆放的木构件与某一带卯眼的木构件咬合成长方体,则咬合时带卯眼的木构件的俯视图可以是()

A          B

C          D

【解析】 由题意知,在咬合时带卯眼的木构件中,从俯视方向看,榫头看不见,所以是虚线,结合榫头的位置知选A。

【答案】 A

本题通过三视图考查了古代建筑的木件结构。如果考生对木件结构没有一定的认识,缺乏常见的生活常识,想象不出木件结构的构成就很难答对本题,这也体现了高考对考生社会实践能力不断提高要求的趋势。

【美题尝试4】 祖暅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幂”是截面积,“势”是几何体的高,意思是两个等高的几何体,若在等高处截面的面积恒相等,则体积相等。已知某不规则几何体与如下三视图所对应的几何体满足“幂势同”,则该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为()

A.4-

B.8-

C.8-π

D.8-2π

解析 由祖暅原理可知,该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与已知三视图的几何体体积相等。根据题设所给的三视图,可知题图中的几何体是从一个正方体中挖去一个半圆柱,正方体的体积为23=8,半圆柱的体积为×(π×12)×2=π,因此该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为8-π,故选C。

答案 C

考向五

概率中的数学文化

【例5】(2018·全国卷Ⅰ)如图来自古希腊数学家希波克拉底所研究的几何图形。此图由三个半圆构成,三个半圆的直径分别为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BC,直角边AB,AC。△ABC的三边所围成的区域记为Ⅰ,黑色部分记为Ⅱ,其余部分记为Ⅲ。在整个图形中随机取一点,此点取自Ⅰ,Ⅱ,Ⅲ的概率分别记为p1,p2,p3,则()

A.p1=p2

B.p1=p3

C.p2=p3

D.p1=p2+p3

【解析】 解法一:设直角三角形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2=b2+c2,则区域Ⅰ的面积为S1=bc,区域Ⅱ的面积S2=π×2+π×2-=π(c2+b2-a2)+bc=bc,所以S1=S2,由几何概型的知识知p1=p2,故选A。

解法二:不妨设△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2,则BC=2,所以区域Ⅰ的面积为S1=×2×2=2,区域Ⅱ的面积S2=π×12-=2,区域Ⅲ的面积S3=-2=π-2。根据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得p1=p2=,p3=,所以p1≠p3,p2≠p3,p1≠p2+p3,故选A。

【答案】 A

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选取素材考查数学问题,丰富了数学文化题的取材途径。试题插图的创新是本题的一个亮点,其一,增强了数学问题的生活化,使数学的应用更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其二,有利于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对稳定考生在考试中的情绪和心态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其三,探索了数学试题插图的新形式,给出了如何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的范例。

【美题尝试5】 一种电子计时器显示时间的方式如图所示,每一个数字都在固定的全等矩形“显示池”中显示,且每个数字都由若干个全等的深色区域“”组成。已知在一个显示数字8的显示池中随机取一点A,点A落在深色区域内的概率为,若在一个显示数字0的显示池中随机取一点B,则点B落在深色区域内的概率为()

A.

B.

C.

D.

解析 由于数字“8”是由7个深色区域组成,由P(A)=,得整个矩形显示池的面积为14个深色区域的面积,而数字“0”是由6个深色区域组成,则P(B)==。故选C。

答案 C

考向六

现代科技中的数学文化

【例6】(2017·全国卷Ⅰ)几位大学生响应国家的创业号召,开发了一款应用软件。为激发大家学习数学的兴趣,他们推出了“解数学题获取软件激活码”的活动。这款软件的激活码为下面数学问题的答案:已知数列1,1,2,1,2,4,1,2,4,8,1,2,4,8,16,…,其中第一项是20,接下来的两项是20,21,再接下来的三项是

20,21,22,依此类推。求满足如下条件的最小整数N:N>100且该数列的前N项和为2的整数幂。那么该款软件的激活码是()

A.440

B.330

C.220

D.110

【解析】 分段考虑数列1;1,2;1,2,4;…;1,2,…,2k-1;…该数列的前1+2+…+k=项的和为S=1+(1+2)+…+(1+2+…+2k-1)=(20-1)+(21-1)+…+(2k-1)=2k+1-k-2。要使得>100,又k∈N,则有k≥14,此时k+2<2k+1,所以k+2是之后的等比数列1,2,…,2k+1的部分和,也即k+2=1+2+…+2s-1=2s-1,所以k=2s-3≥14,满足题意的最小的s=5,此时k=25-3=29,对应最小的满足条件的N为+5=440。

【答案】 A

本题以大学生创业为背景设计一道具有时代意义的试题,将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题尝试6】 根据有关资料,围棋状态空间复杂度的上限M约为3361,而可观测宇宙中普通物质的原子总数N约为1080。则下列各数中与最接近的是()

(参考数据:lg3≈0.48)

A.1033

B.1053

C.1073

D.1093

解析 因为=>0,所以lg=lg=lg3361-lg1080=361lg3-80≈93.28。所以≈1093。故选D。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命题作文高考复习】相关文章:

命题作文高考复习07-10

高考命题作文09-21

高考命题作文05-07

高考作文命题范文05-26

高考作文命题范围06-30

高考作文经典命题06-30

高考作文命题猜想06-30

高考作文命题设计06-30

近年高考作文命题07-05

优秀高考作文命题07-25

上一篇:实习生个人自我评价下一篇:试用期员工评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