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宽容命题作文

2024-05-07

高考宽容命题作文(共10篇)

篇1:高考宽容命题作文

那一次是一个星期三的下午的美术课。“任新悦,借我用一下你的马克笔行吗?”“哦。”“谢谢!”我向任新悦借了一只马克笔,来为我的画描边。

但是很快,我写着写着,马克笔就突然罢工了,那刁钻的笔头似乎在嘲笑我:“哼哼!气死你!看你怎么办!”眼看着离下课越来越近,而那幅画又是要在下课之前完成,我便想尽了办法要让马克笔出墨,在图画本上乱画,用铅笔芯捅马克笔头,用纸擦马克笔头…可是,那调皮的马克笔还是连一滴口水也不肯吐出来。最后,我轻轻地把笔甩了甩,嗯,还是没有墨!我又轻轻甩了甩,还是没有,我急红了眼使劲一甩,终于出墨了!

我高兴地勾描起边来,却全然不知我已经把周围变成了什么样子,直到沈月的一声尖叫打破了教室里的宁静:“我的衣服上怎么有那么多墨水?”我转头瞄了一眼,但这一眼却让我终生难忘,天呐,这么多墨点!原来,墨滴飞溅到了沈月的衣服上,一个一个都是四角形的,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但此时此刻,那些墨也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好像有些一闪一闪,就如同在批评我:看你干的好事!

我的脸颊发烫了,不好意思地的对着沈月小声说道:“沈,沈月,我,这个,那个,墨水是我在甩笔的时候甩,甩出来了,溅,溅到了你的身上,真对不起!”沈月的脸,由白转红,由红转白。

老师走了过来:“怎么了?”我抢先一步:“老师,是我不对。我把墨水甩到沈月身上了,我应该向他道歉。”老师闻言一惊,下意识的朝沈月望去……当她的目光触及沈月的衣服时,不由地尖叫了一声:“天呐!这么多墨水!沈月,那得赶紧去洗洗!”沈月走了以后,老师立刻开始对我进行“狂轰滥炸”。

就在“炸”到最厉害的时候,沈月回来了,她一个箭步蹿到老师跟前:“老师,洗不干净了。”并给老师看了看墨星子。

老师一看,更火了,正要继续严厉地‘炸’我,却被沈月拦住了:“老师,别,也就一些墨星子,没什么啦!”“可是?”老师不无担忧地说:“你的衣服怎么办?万一,万一你家长说你呢?”我也担忧起来:是呀,万一她家长说她呢?可是,沈月一笑:“没什么啦!我会想办法的!”于是,老师有些不甘心地走了。

我紧紧抓着沈月的肩膀回到,回到了座位上。我小声地的问她:“你这衣服怎么办呢?”沈月‘嘿嘿’一笑:“没事儿,权当给我的衣服添了一些小星星吧!”

宽容,是人生的花朵,它使我们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

篇2:高考宽容命题作文

从前有位老石匠,专门打造以容为上的石像,他常在雕刻完的石像上写下类似“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之佛家名言。许是受佛学的黑陶良久,老石匠也是个宽客大肚之人石像的价格都是买家随口开,而他从来都是笑着接受。可有一次,老石匠在石像上刻字”大肚能容天下之人“的”容“时,把”口“刻成了“曰”为此他痛心不已,亲手将石像砸个粉碎,佛讲究宽容,普度众生,原谅众生,既然他刻的就是”容“,那为何不能放过自己宽容自己,纵使欠缺完美又如何?容物亦要容己,把生命哲学推到宽容的高度,方才显露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惊喜。

睚眦必报是条幽寂闭寒的小巷, 终将堵死所有的退路和前途,宽容才是风平浪静的海洋。任生命之舟自由横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入狱,暮秋寒风,更深露重,他仅着一件破旧的长衫蹲在在漆黑天牢的角落里,抱团取暖。甚至,他为了活命而接受官刑——从此,他将成为人们口中的笑柄,饭后茶前的谈资。但司马迁却在愤怒与激动中沉静下来,残缺又如何,不完全又如何?他没有忘记父亲生前对他的嘱托与期待,所以他还不能死,即便屈辱地活着。终于,他完成了属于大汉的史书,为后人称赞、传诵。

司马迁宽客了自己,宽客了所有讥讽他的人也宽容了他的人生,做到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无畏。“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常以容待人,故受人敬爱。“崇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上”这就叫作完容。雨果说,这是“一最高贵的复仇”人人老都能以宽容处世,世界怎会不美好?我偏爱”容”。

篇3:高考宽容命题作文

正是基于这样的评价认识, 在分省命题政策下, 高考英语北京卷首先冲破高考英语写作命题单一、禁锢的传统命题思路, 2004年率先在本市的高考英语卷中引入开放性作文命题。通过分析高考英语北京卷的开放性作文, 发现其已经有了一些鲜明的开放性特点, 但是, 要达到真正的开放, 我们还可以进行更多的探索。

一、已经形成的开放

综观2004年以来高考英语北京卷的开放性作文试题, 其开放性特点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试题表述客观

客观、公平是试卷命制的基本原则之一。作文试题的命制极容易暗含命题者的主观倾向, 因此命题者应尽量选用客观性比较强的语句、语调呈现所提供的作文材料, 尽力避免或排斥材料叙述过程中所隐含的主观判断及主观情感, 否则, 考生的立意与命题者的倾向一旦产生冲突, 形成对立而不一致时, 考生将会牺牲自己的想法去迎合命题者的观点, 从而影响考生写作水平的发挥。综观全国卷和分省卷, 命题者在叙述时流露主观倾向性的问题普遍存在。如2008年的浙江卷提示语为:

人们完成工作的方式通常有两种:独立完成和合作完成。两种方式各有特点。请你以“Working Individually or Working in a Team”为题, 按照以下要点写一篇英语短文:

(1) 独立完成:自行安排、自己解决问题。

(2) 合作完成:一起讨论、相互学习

(3) 我喜欢的方式和理由

且不说对工作方式的“合作”与“独立”的二元划分是否合理, 这种把个人的认识强加于人的做法本身就值得商榷。而北京卷的开放作文, 在这种强加于人的做法上有了很大改观。2008年北京卷的开放作文如下:

In an English speech competition, you are asked to describe the following picture and explain to the judges how you understand it.

提示语只是提示考生写作的背景为英语作文比赛 (an English speech competition) , 读者对象为作文比赛的评委 (judges) , 写作内容为对图画的理解, 叙述方式比较客观, 尽量让材料自己说话, 去除了以往材料叙述中的明显倾向性的阐释或评价。从外在形式来看, 将原来的表述模式“材料———命题者阐释或评价———写作要求”, 简化为“写作要求———材料”的表述模式。这种处理方法, 能比较有效地避免流露命题者的主观倾向, 让考生的立意角度大大增加。

2. 价值取向多元

分析北京卷的开放作文, 可以发现这些作文命题反映出多元的价值观念。如2006年北京卷的开放作文就是要求考生就下面的街头雕塑向自己的外国朋友谈谈自己的看法。

试题材料———街头雕塑, 颇具对比性。从雕塑中的人物特征看, 性别特征形成对比——一男一女、年龄特征形成对比———一老一少、穿着特征形成对比———女孩时髦老人传统;从雕塑情景看, 时髦女孩正坐在一张似乎是公园里的椅子上操作电脑, 老者站在她身边。这样的雕塑, 可以让学生形成褒贬均有的多角度观察事物的价值判断, 旨在考查学生多元化的思辨能力。

这种设置的深层意义在于彰显不同主体的价值观念。不同主体从自我的价值观出发, 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并不一定是一致的, 有时甚至完全相反:如有的学生可能从现代人过度地依赖电脑, 从而会给人的记忆、思维等带来缺陷的角度理解这个雕塑;有的考生则可能是从现代科学高度发达, 电脑应用会带来很多优势这样的角度来理解。判断的不同, 缘于个体的价值观念建立的基础不同。

另外,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材料中的电脑、雕塑等物品特征为北京城市考生所熟悉, 比较接近于考生的生活实际, 有利于考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由此达到了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开放性命题目标。

3. 情境真实可信

情境真实性既是交际性测试和任务型测试的基本要求[2], 也是开放性试题命制的基本原则。如果写作的背景没有真实性的基础, 这样的开放就是伪开放, 就会把考生导入幻想、滥想;这样的开放就会脱离理性、脱离生活实际, 把开放变为随心所欲的胡编滥造。情境真实性是指开放作文题的写作背景而言, 就是说开放题的提出往往基于真实性情境, 一般具有现实性依据。例如, 2008年的高考英语北京卷写作背景为英语作文竞赛, 2007年为英语课堂上向同学描述图画并谈谈对其的理解, 2006年为跟外国朋友逛街时看到街头雕塑、谈论雕塑, 2005年为课堂上讨论。这样的写作背景在实际中都是真实存在的, 应该说都具有真实性, 所以从写作情景真实性角度审视, 北京卷的开放性作文保证了真实性。

二、有待形成的开放

高考英语作文要真正开放, 命题者还可以开拓思路, 进一步加以改进, 具体来说, 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高考英语开放性作文尝试。

1. 文题选择范围的开放

文题范围选择开放的通常做法是多题选一。多题选一是指命题者为考生 (作答者) 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作文题目、作文话题, 提供两则或两则以上的作文材料, 由考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作答能力自主选择其中的某一个题目 (话题) , 按要求构思成篇、完成作文的一种开放手段。这种手段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提供几个不相关的题目;另一种是提供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 规定“可任写一个方面, 也可兼写几个方面”, 将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化为几个题目。

多题选一相对于单一命题来说, 更多地关注到作答者的个体差异, 不同的考生感受生活、接触生活的情况不同, 思维方式也存在着差异。用一个题目或范围来考查所有的考生, 对没有此种生活经验的考生而言客观潜伏着命题的不公平, 作答时就很难避免不受该命题的干扰, 从而影响到已有写作水平的发挥。多题选一可以扩大命题的范围, 尽可能照顾考生生活经验的差异。多题选一可以组合不同思维类型的题目或话题, 命题时为了照顾考生思维方式的差异, 可以将形象思维的命题与抽象思维的命题组配;为了照顾考生不同层次的写作水平, 可以将难度层次不同的题目或话题进行组配。无论如何组配作文命题, 其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让参考的学生均有话说, 都能在考试中充分展现个人的写作水平。

但是这种方式目前也存在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 如何把握公正的评判标准。多题选一涉及不同评分标准的制定、阅卷老师的思维转换等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 将会直接影响评分的公正性。其次, 如何处理搭配问题。即多个命题如果难度不一, 或者是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思维空间的话, 就可能使卷面上的多题, 变成实际作答中的一题, 大大降低了试卷命制时试题多向性的开放意图。

2. 题目结构的开放

题目结构的开放, 是从高考命题的历时角度提出来的。近5年北京卷的开放作文试题的结构大致为:写作要求+写作提示+写作材料。写作要求的内容大致是写作的根据 (一般是要求根据提示写作) , 写作词数要求 (一般要求词数不少于50) ;写作提示, 即写作要求的具体化, 交待写作背景、阅读对象、写作内容 (如演讲稿、作文比赛稿等) ;写作材料无一例外地为图画。下面以2007年高考英语北京卷的高考开放性作文为例说明。

请根据下面提示, 写一篇短文。词数不少于50。

In your English class, you are asked to describe the following picture and explain to your classmates how you understand it.

在这个开放性英语作文试题中, 写作要求为:请根据下面提示, 写一篇短文。词数不少于50。写作提示为:In your English class, you are asked to describe the following picture and explain to your classmates how you understand it.写作材料为图画。

从共时角度观察, 与传统的高考英语作文试题相比, 这样的结构颇具开放性特征;但是从历时角度观察, 这样的结构几年来不曾变化, 这大大地提高了考生和教师对开放性写作的预测性, 导致了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形成写作程式的僵化, 从而在无意间把开放性试题转换成了封闭性试题。这样的外语写作考试导向, 与培养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外语写作教学目的背道而驰。要实现高考英语作文的开放性, 就要注意高考作文题结构历时变化, 减少考生对高考英语作文的机构预期性, 从而测出考生的真正写作水平。

我们可以把北京卷的开放性作文暂且称为读图写作, 其实, 要实现作文结构历时性的开放, 具有多种命题方法。除读图写作外, 还可以有读表写作、读文写作、读句写作、直接提示写作等等, 不一而足。在读图写作、读表写作、读文写作中, 图画、表格、文本也不一定拘泥于一个, 可以是两个或者是多个, 只要注意限制在考生的认知负担范围内即可。

3. 写作背景的开放

北京近几年的开放作文命题写作背景如下:2009年为在英语口语课堂上向同学谈论对一幅图画的理解 (In your spoken English class, your teacher shows you the following picture.You are asked to describe the picture and explain how you understand it.) ;2008年为英语演讲比赛 (In an English speech competition, you are asked to describe the following picture and explain to the judges how you understand it.) ;2007年为在英语课堂上向同学描述图画并谈自己对其的理解 (In your English class, you are asked to describe the following picture and explain to your classmates how you understand it.) ;2006年为在街头向外国朋友谈自己对一尊雕塑的感受 (You and your Australian friend Jim are visiting a city in China where you see the street sculptures as shown below.You and Jim are discussing what the artist is trying to say.Now you are telling Jim how you understand this piece of art and what makes you think so.) ;2005年为在课堂上向同学谈对教师展示的一幅图画的理解 (In your English class, the teacher shows this picture of a little boy looking into a mirror, and asks the class to discuss it.Your classmates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Look at the picture carefully and tell the class how you understand the picture.Write what you would say on the next page.) 。研究这些写作背景可以发现, 北京卷的高考英语开放作文写作情景与学校场景高度相关, 如2009年、2008年、2007年、2005年都把写作的场景定位在校内场景中, 更有甚者, 2009年、2007年和2005年的写作场景都设定为课堂。种写作场景校园化甚至课堂化是开放性作文中的封闭性败笔, 它的负向引导功能为:封闭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脱离社会生活实际, 导致学生外语写作幼稚化、学院化。

高考英语开放性写作应凸显考题对现实的关注, 要求考生要立足现实、审视现实、思考现实生活、反映生活实际。作文紧密地联系生活, 这是外语学科实践性特质的必然要求。写作同生活联姻, 是近年外语教学生活化改革实践中达成的共识, 应该在高考英语写作情景中体现出来。

考虑到高考大规模、高利害的特点, 高考英语作文应该是一种有限度的开放, 并不能对其进行自由主义式的开放, 这就要求我们在开放与封闭之间寻找最佳的平衡。对于高考英语写作命题还有哪些方面可以进一步开放、怎样开放、应该开放到何种程度、如何科学评价开放性试题的答案等问题, 还有待更多的理论探讨和实践验证。

参考文献

[1]黄根初.数学开放题及其教学[OL]www.ecnuce.org, 2004-07-08.

篇4:高考作文命题应注意命题的公平性

【摘 要】本文以2009年高考作文命题为例,分析指出了高考作文命题存在的几个不公平问题,并结合作者多年语文教学经验和批阅高考作文的经历,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高考;作文命题;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2.47【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09)6-0055-01

2009年全国及各省、直辖市的高考作文命题,可谓都是独具匠心,在命题创新上达到了新的高度。高考过后,对命题的赞誉不少,诟病也不少。对命题 评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诽誉参半。然而困扰高考作文命题的“不公平性”问题,仍然未能有效克服,而且更有突出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第一,命题的城市化倾向明显。如江苏的“品味时尚”、江西的“兽首拍卖”、安徽的“弯道超越”、辽宁的“明星代言”,写好这些作文命题的相关素材、信息、知识,城市学生更易获取占有,而与农村学生的阅历、生活实际以及所熟悉的东西相差甚远。上述作文命题对城市学生写作有利,农村学生则倍感陌生。农村学生所熟悉的山水田园、劳动场面、生活的艰辛、纯洁的希望和追求,则很难在以上命题中畅意抒发,尽情表达。农村学生在命题的倾向中,已失去了写好作文的先机,命题对农村学生明显不公平。

第二,部分作文命题对贫困家庭考生不公,伤害极大。笔者认为“品味时尚”、“明星代言”、“弯道超越”这类作文命题,在关系到每个考生的前途命运的高考中出现,很值得商榷。我们不仅要问,这类作文命题是出给谁写的?笔者认为,这是专为条件优越的城市考生提供的高考作文题。试设想,正在吃低保的考生,艰苦的农村考生,他们的高中生活能有条件、有闲暇去追逐明星、去品味时尚、去体验赛车的弯道超越、去追求“F4”的快感?面对这类作文命题,来自贫困家庭的考生,来自落后的农村考生,能有写好作文的好心情?有得心应手的好素材?有真实细腻的心理体验?这类作文命题触动的是贫困考生的自卑,打击的是他们的自尊。这不仅可能造成贫富考生作文得分上的不公,更严重的是对贫困考生心灵上的伤害。

第三,部分作文命题对理科考生不公。截止2OO9年,全国高中都实行文理分科,在文理分科问题没有解决之前,高考作文命题,应当兼顾文理考生,以体现作文命题的公平性。今年安徽的“兽首拍卖”作文命题,对理科考生明显不公平,文科考生可以从政治、历史学科获取“兽首拍卖”的重要信息;而对于多数理科考生在写作上并不利。理科考生在不占有“兽首拍卖”重要信息的前提下,要写好符合命题要求的作文,难度很大。上海的“郑板桥材料作文”、浙江的“绿叶对根的情意”、北京的“隐形的翅膀”,这些作文命题倾向于文科考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理科考生的不公平,今后高考作文命题应予以必要关注。

第四,部分作文命题有虚玄化倾向。今年部分高考作文命题虚玄化严重,让考生摸不着头脑,无从立意,无处下笔。如北京的“隐形翅膀”、湖南的“踮起脚尖”、辽宁的“名人代言”,这些作文命题对身处高考场中的考生,真不知道该怎样落笔,许多考生的作文文不对题,空泛议论,无病呻吟,官腔溜溜,废话连篇,意境虚玄。有的刻意“讨好”阅卷老师,以求高分。这类作文命题城市考生更能得心应手,对农村考生来讲,很难作好“花样”文章,城乡考生竞争上不公平性,尤显突出。

通过以上的粗略分析,高考作文命题中的不公平性诟病,不攻自现。我们的高考作文命题专家、学者、老师们,应该认真解决这一痼疾。笔者根据自己多年语文教学经验和批阅高考作文的经历,提出以下克服高考作文命题不公平性对策:

第一,高考作文命题应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写作训练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就是说,高考作文命题要从“展示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去作命题工作,才能命出优秀的作文题,从根本上克服命题中的不公平性。

第二,采用开放式作文命题。要让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考生都有话可说。但材料作文,可提供不同材料,供考生选择,创造条件让考生写自己所熟悉的东西,反映考生真实的写作水平。

第三,探索半开放式作文命题。预留充裕的发挥空间,供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立意角度、素材、信息和写作方法。充分展示考生写作的个性化,真实反映学生的语文水平。

第四,命题要更加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尽量贴近学生的成长经历,尽量避免命题对学生思维表达的限制,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真实表达、个性表达、创意表达。根除学生作文“假大空玄”的恶习,端正文风。

第五,高考作文命题,应选拔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参与命题。增加一线语文教师作文命题的话语权,让高考作文命题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保障作文命题的公平性创造条件。

篇5:初二命题作文学会宽容理解万岁

宽容是一首赞歌,宽容是人与人交流的最要,它就像一杯浓浓的茶,越品越香;宽容就像一缕阳光,照亮了我们的心田。在一次事中,我明白了如何宽容待人。

事情就是这样发生的,在一个炽热的下午,太阳把大地照得白亮亮的,那光线就是一把利剑插在地上。伴随着炙热,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了。

那时我们在老师的监督下练字,同桌不意间超过了我暗设的三八线,把我的胳臂捅了一下,我马上控制不住,笔就像一个机器,在本子上划开了一条线。我生气极了,奋起反抗,以牙还牙,用钢笔也在同桌的本子上画了一条大线,就在这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又哭又啼,听到哭声的老师三步并作两步地走过来,亲切地问道:“你怎么了?”同桌说:“他!他!”老师的目光转向了我,严厉地说了八个字:“你!下课到办公室来!”这一命令,让全班同学看向了我,大家议论纷纷。下课了,我连忙赶到办公室。心想:一定又要被“炒股”了!

事情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糟糕。老师先详细问我着的事情,我从头一如一十地告诉了她。老师开始教育我,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一句话最让我难忘。“桌人要宽容,只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就能找到做人的原则。”这句话一直伴随着我长大,让我明白要怎样做人。

篇6:宽容也是一种什么半命题作文

宽容如一场小雨,给人以清爽,焕发激情,即使大地污秽,也依然会洒满它的周身。

宽容似一把花伞,给人以舒适,倾盆大雨将至,即使自己淋雨,也会永远当人头顶的“天空”。

——题记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买布的和一个卖布的吵架,说:“三八二十三,你为什么收我二十四枚钱?”颜回上前劝架,说买布的人算错了。那人不服,拉颜回去找孔子评理,并说定如果他错了就把脑袋给颜回,颜回输了就把帽子给他。不想孔子判定颜回输了,让那人把帽子拿走了。孔子对颜回说:“说你输,只输一顶帽子,而他输,那可是一条人命啊!”

孔子用了一个善意的谎言,用一顶帽子救回了一条人命,是很值得的。宽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

有阴暗的角落;和风日丽的天空,也会有乌云飘来的时候;巨轮航行在大海上,经常会遇到狂风恶浪在古时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曲曲折折、坎坎坷坷。灿烂的阳光下,也的挑战;车辆奔驰在大地上,经常有高山大河的阻碍;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或善解人意,知书达理;或心胸狭窄、蛮不讲理;或愤世嫉俗、感情用事;或宽容大度、冷静沉着……

在夏天,别人不小心将水,倒在你的衣服上,你回怎么想,如果是我,我会想没事,反正天气很热,凉快凉快,在冬天,我会想,冻一冻才让人清醒。如果你张口就骂泼你水的人,那人只会说声对不起,你生气是何必呢?伤人伤己。宽容为怀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待到你的勇敢战胜了一个个困难,你的慎重一再避免了失误,你的真情融化了别人心头的坚冰,你的灵活使我们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你的让步给双方带来了广阔的天地,你的赞美得到了公众一致认可,人们便会更加理解你、信任你。

篇7:宽容高考满分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宽容高考满分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宽容高考满分作文1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推行"仁"和"礼"。兼爱他人,是其思想的主旋律。在我们与别人发生利益冲突时,是否懂得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内涵了呢?

花和叶相互衬托着,才显示出景色的优美;水滴和大海相互和谐地共存着,才显出了大海的宽阔;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相互融洽,才显出了文化的异彩纷呈。世界就因和谐地发展着,才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宽容似乎碾压在了车轮之下,我们不得不感到可悲。陈小姐和司机仅仅为了一点芝麻小事就争吵到如此地步,如果司机宽容一下,设身处地为陈小姐着想,就可以解决这件事。或者陈小姐体谅司机的难处,也可避免乘警车回家。这一场争吵皆因他们缺少宽容之心。

古今成功之士,大凡都有宽阔的胸襟。一代名臣左宗棠,自小擅长棋艺,一次出征前看到街边有一老人,以"天下第一棋手"自称,便上前挑战,结果老人连输几盘,于是叫老人把招牌给砸了。当左宗棠出征胜利归来,老人招牌还在,不禁大怒又上前挑战,结果被老人打得落花流水,宗棠疑惑,问老人原因。老人说,我知你是大将军,将要出征,我不想有损你征战的信心。宗棠大悟,谢了老人,感慨万分。老人有如此胸襟,自己却因一点小事大放狂言,自愧不如。从此不再高傲自大,而是以宽阔的胸怀对待周边的人和事,赢得了人们的赞许。

兼爱他人,要有广阔的胸襟,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常怀宽容之心,一切都有可能变得美好。

凡事多为别人着想,善于理解别人,才能和谐地生活着,我们的生活才能没有烦恼,没有悲伤。

宽容之心是我们做事取得成功的.关键。大海因不辞小滴,才成就了一一望无际的大海,更何况我们是有感情、本该善良的人呢?

多点宽容,世界就多点和谐。让我们以宽容之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吧!

宽容高考满分作文2

当一只脚踏在紫罗兰的花瓣上时,它却将香味留在了那只脚上。这就是宽恕。

一个精神病人闯进了一位医生家里,开枪射杀了他三个花样年华的女儿;他却仍为那精神病人治好了病。这也是宽恕。

宽恕别人对我们来说并不困难,却也不容易。关键的是,心灵是如何的选择。当一个人选择了仇恨,那么他将在黑暗中度过余生;而一个人选择了宽恕的话,那么他能将阳光洒向大地。古语常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既然如此,面对一个人在无意中犯下的错误,我们为何不能宽恕呢?

当我们的心灵为自己选择了宽恕的时候,我们便获得了应有的自由。因为我们已经放下了仇恨的包袱,无论是面对朋友还是仇人,我们都能够赠以甜美的微笑。佛道中常讲究缘分,在众生当中,两个人能够相遇、相识,那便是缘分。当你们如果因为仇恨而相识,不可否认的是,在你们的心里已经牢记住了对方的名字,如果你因为整天想着如何去报复对方而心事重重,内心极端压抑,那么倒不如放下仇恨,宽恕对方。或许,因此你可以多一个可以谈心的好朋友。每一个人都需要朋友,多一份宽恕,便能令我们多一位朋友。

美国前总统林肯幼年曾在一家杂货店打工。一次因为顾客的钱被前一位顾客拿走,顾客与林肯发生争执。杂货店的老板为此开除了林肯,老板说:"我必须开除你,因为你令顾客对我们店的服务不满意,那么我们将失去许多生意,我们应该学会宽恕顾客的错误,顾客就是我们的上帝。"在许多年后,林肯当上了总统。做了总统后的林肯说,"我应该感谢杂货店的老板,是他让我明白了宽恕是多么的重要。"

学会宽恕别人,就是学会善待自己。仇恨只能永远让我们的心灵生活在黑暗之中;而宽恕,却能让我们的心灵获得自由,获得解放。宽恕别人,可以让生活更轻松愉快。宽恕别人,可以让我们有的朋友。

篇8:高考命题作文备考攻略

一是直接命题作文 (包含半命题作文) , 即作文试题只给出作文的题目和写作要求, 不带其他的任何材料与说明。2010年高考中有三个省出了这样的作文题——湖南卷以“早”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北京卷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为题写一篇文章, 重庆卷以“难题”为题目, 写一篇文章。

二是材料命题作文。和前一类不同的是, 这类作文试题是先给出一则材料, 然后给出作文题目。2010年高考中有四个省市出了这样的作文题。如:绿色, 生机勃勃, 赏心悦目。绿色, 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 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 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 (1) 角度自选; (2) 立意自定; (3) 除诗歌外, 文体自选。 (江苏卷)

要想在规定的时间里写好命题作文, 需要严肃认真地审题。

审题, 是指对作文试题的相关要求进行综合分析。审题是写作的起始, 也是写作的关键。命题作文常见的审题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题眼突破法

“题眼”是指题目中最能体现写作中心、表达感情的关键字眼。找题眼, 我们不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如果给定的题目是一个句子, 题眼常常就是谓语部分。如:2007年天津卷以“有句话挂在嘴边”为题, 谓语“挂”就是题眼, “挂”, 就是经常提起, 而且为大家所熟悉。2007年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 谓语“跨过”是题眼, 为什么必须“跨过”?怎样才能“跨过”?就是写作的重点。

2.如果给定的题目是一个短语, 那么短语本身可能是动宾结构、偏正结构、主谓结构、并列结构等。

(1) 如果是动宾结构, 题眼一般是前面的动词。如:2010年江西高考作文“找回童年”, 题眼就在“找回”上, 说明“童年已经渐渐远去, 童年的乐趣、童年的纯真已经消逝”。可以写对“童真”的呼唤, 还可以写人们对“消失的童趣”的向往等等。

(2) 如果是偏正结构, 题眼一般是修饰语。如:2010年江苏卷“绿色生活”, 题眼就在“绿色”, 只有抓住“绿色”, 写“无污染、天然的、自由自在”的场景或图景, 才算突出了重点。

(3) 如果是主谓结构, 题眼一般在谓语上。如:2007年辽宁卷“我能”, 题眼是“能”, 怎么“能”?在什么情况下“能”?“能”干什么?为何“能”?“能”说明了什么?当然, 对这个题目, 我们还需要注意必须是第一人称“我”, 写别的人称是绝不可以的。

(4) 如果是并列结构, 题眼就在二者或三者之间的关系上。如:2010年北京市高考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是对立统一关系, 二者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人生做事既要“仰望星空”树立理想, 又要“脚踏实地”做好身边的事。

3.如果题目只是一个词, 题眼往往就是本身含义或它的象征意义。如:2010年湖南卷“早”, 这个词语应该是强调人处在一种“早”的状态中, 这种状态可以是“早”的收获, “早”的感悟等。作文的重点就该揭示概念的内涵或描绘事物的特征, 或由此展开适当的联想, 以揭示中心。

二、辨清文体法

根据题目辨清文体至关重要。有些试题从表述形式和内容上, 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最适合写作的文体。有些题目可选用不同表达方式, 写成不同文体的文章。如2007年福建卷《季节》, 写成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均无不可。遇到此类题目, 如果没有具体明确的文体特定要求, 就可以根据自己写作的文体优势去决定选用何种文体。

如果题目中出现“说”、“论”、“谈”等字样的, 就要写成议论文, 如2006年湖南卷《谈意气》等;有些题目中虽然没有出现以上字样, 但是题目是点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比较抽象或富有哲理性, 如2007年四川卷《一步与一生》、2006年重庆卷《走与停》等题目, 也应写成议论文。

三、联想引申法

有的题目并不直接明确告诉你写什么, 而是含有引申义、比喻义或象征义。只有读透它的引申义、比喻义或象征义, 才能切中题旨。如:2007年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中的“春光”和“妈妈”是具有象征义的。“春光”本意是春天的风光, 而春天的风光特点是和煦、明媚、温暖, 能给人带来希望、温暖、欢乐和成功, 因此它所喻指的应该是“温暖”、“爱心”、“快乐”、“希望”、“成功”、“成绩”等;“妈妈”本意是生养自己的母亲, 可喻指“祖国”、“大地”、“自然”等。所以, “春光”可以是成就, 带着自己的成就去劝慰妈妈;它也可以是成功的经验、奋斗的历程等美好的事物, 这些都可以成为抒写的对象。有了这样的联想引申, 就能快速找到写作的切入口。

运用“联想引申法”, 首先要思考清楚事物自身的特点, 然后再从事物具体特点出发, 联想引申与之相类似的有关人或物, 从而寻找它所象征的深刻意义, 理解出题者的意图。如《肩膀》, 可由肩膀的作用联想到呵护、真爱、责任等。

篇9:2012高考作文命题分析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修船工感到奇怪:“您已经给过工钱了。”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含意的范围作文。

考题解读

材料具有非常明显的现实隐喻眭,要求同学们联系生活,阐发人生道理:其次,材料提供了立意的开放眭,既可站在修船工立场谈助人,亦可站在船主立场谈感恩,甚至将两个角度融合为一:最后,写作要求中不限文体、自拟标题,以及不得脱离材料等依旧会是2013作文命题的主流方向。今年的福建卷、山东卷、安徽卷、重庆卷、上海卷等都采取了同样的命题策略。

佳作共赏

一束阳光一束香

河北一考生

阳光照在曼陀罗的花瓣上,那种绚丽的香,你闻到了吗?阳光照在雪莲的花蕊上,那种素雅的香,你闻到了吗?阳光照在向日葵的花枝上,那种清幽的香,你闻到了吗?

是的,小小的一束阳光,却总带给人悄然的香气,沁人心脾,久久萦绕。

而我们也可以顺便,抑或偶尔为他人送上一束阳光,沐浴在香气中的人们也会有莫名的享受与感动。

头脑中经常想起那个感动了世人的修女——德兰修女。不管多么瘦小,多么贫穷,看到老弱病残者,她总是施以援手。在弱者被践踏如泥的时候,她给了他们一个人的尊严。在她看来,一切都只是顺手而已。

德兰修女的无数次顺便帮助,就像一束束阳光,照在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身上,阳光的味道夹杂着幽幽的花香。

他和她也是照亮别人内心的人,我不曾知道他们的名字,我只知道他们是一对善良的老夫妻。见到被过往的汽车轧坏的下水道井盖,他们顺手竖起了警示牌。他们的举动,确实不足以震撼人心,但这又是多少过往路人忽视或不屑去做的,他们的举动让多少行人和嬉戏的孩子远离危险。这对夫妇的顺手竖警示牌,就像一束道德光,照在每个人的心上,馥郁的花香进发而出。

“最美”之中有她的名字,她就是“最美妈妈”吴菊萍。面对坠楼的女童,她没有反应时间,她能做的是努力向前冲,孩子得救了,她受伤了。而她却说,这是出于母亲的“本能”。她的“本能”行为让一个家庭远离了痛苦,她的偶然一接,也绽放出了母爱最美的光辉。

吴菊萍的顺手一接,接住了一个生命,挽救了国人的道德,就像一束阳光,最美、最灿烂、最迷人。

一束阳光一阵香。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追逐着阳光,在享受阳光的同时,我们要努力成为太阳,照一束阳光在他人身上。

最辩证 浙江卷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善良、好相处、守信用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博文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考题解读

与课表卷的多义解读不同,浙江卷“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主要可阐发出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立意时,同学们最好选择其中之一,或说理或讲述或隐喻,能自圆其说即可。可以从文化、教育、社会、人才培养等角度来构思全文。今年的湖北卷、辽宁卷等也这样的命题路数。

佳作共赏

在路上

一夜饱雨,冲撞着昨夜未消的寒气,迈过断柯折枝,我向前方跋涉。在路上,我奔跑着,停下脚步时,我为每一个奔跑的人鼓掌。

和着泥土的香气与草木的灼热,我背负行囊,奔跑。疲累蔓延,于是,我靠坐在阴凉下,看一个个人从我身边跑过。尘遮土掩的灰白的脸上,射出两道尖锐的光。我,愧然举起酸痛的双手为他们鼓掌,掌声嘹亮。我却开始怀疑自己奔跑的意义。我低眉,斜切下的一溜溜的阳光,在细微的风中摆动,迷恍了我的双眼。

我看到胡安在无人的荒凉中奋力拉下那道强索,对旁人的嘲笑全然不顾。那绳索再一次成为泛舟的湖。我看到那个英俊的男子为希腊战争呼号,激昂大义,蹈死不顾。我看到那个温柔男子—普希金为西伯利亚流放者掷笔,一抒胸中大义。我看到,柳如是的江南软语一振士气,巾帼傲骨,世人为之折服……

太多太多奔跑的人,他们忘却痛苦,穿越时间的浩海,与我相见。我满腔的热情化为一个动作——鼓掌,我为他们,为勇气,为执著,为一切一切鼓掌。我激动地起身,一时猛烈,阳光炙热,眼前是青的、红的色块。凛然一振,他们是奔跑的,而我鼓掌,是否鼓掌便是规避了我奔跑的宿命?不,鼓掌不是逃避。而是像那一个强大的人那样,令自己与自己的坎坷相配,是自我的鼓舞。

每一个鼓掌的人都有一个奔跑的梦,但每一个奔跑的人也都有鼓掌的冲动与权利。因为,对于途经每个棘丛所带来的伤疤的钝痛与突兀,我们感同身受。

在这一片明媚的阳光之下,终于,我了然。了然了刘继荣之女对鼓掌者的向往,亦了解了人们对于奔跑者的向往。在路上,你可以选择奔跑,或者停下为奔跑的人鼓掌。这都无碍于你的前进。或许如是,我们便不会在一场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不会在半路返航,弃甲而逃。

沉沉地吸上一口来自世界深处的最纯粹的空气,我重新站回阳光下,让热辣的阳光洗去昔日的沉郁。我已经知晓。在路上,我便忘却伤痛,奔赴远方;停下脚步,我便着眼于他人的光彩,为他们也为曾经奋力的自己鼓掌。

最直接 广东卷

阅读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考题解读

篇10:高考宽容作文

给学生一个满分,需要教育者走下高高的讲台来,放下“臭”架子,纡尊降贵,与学生平等相处。

那种高高在上,以成人的唯我独尊的眼光,以文学评论家苛求的姿态来评价一个学生,势必吹毛求疵。而在一个真正具有开放意识的教育工作者眼中,学生应该是一个孩子,一个学习者,一个需要我们去呵护的对象。也只有当我们把他们当作学生来看待,以“学生”的标准去衡量他们,以老师的宽容、博爱去关爱他们、鼓舞他们,给他们一个微笑,一束鲜花,一点赞许,他们才会有进步的动力。因此,我们为什么不能走进学生,平等地坐在学生中间,实现心灵的零距离接触呢?这种平等的“对视”将能创造“满分”。一个满分,也许不仅仅是一个满分......

给学生一个满分,需要教师的一份勇气,一份包容。

我不是一个好的教师,曾经的岁月中,没有勇气给学生一个满分。其实,无数次,在学生的作文本上读到真情的抒写,我的心也曾受到过震颤。今天,教育者们的“满分”作文观洗涤了我陈旧的教育思想。我不禁记起,某地某报,常爱在教育专刊中登载学生作文,这也让我有所感悟。也许某篇作文还很不成熟,也许这篇文章并无多大实际意义。但我的心震颤于编者的那份宽容,那份爱心,因为他们为学生留下了一片蓝天晴空,给了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个满分。没有孩子声音的报纸不是完美的报纸,正如没有花朵的春天不是美丽的春天,没有孩子的世界不是充满希望的世界,正如没有宽容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一样。

老师们,给孩子一片蓝天晴空吧。

童年是需要幸福花朵去温馨的。也许他们二十年后再来翻阅自己学生时代的“满分”,会觉得那是多么拙劣。但在当年却是一片蓝天晴空,阳光灿烂;却是一束馨香的花朵,芬芳心田。也许“满分”所留给他的那份勇气,那份自信,那宽容博大的爱意将伴随他的整个一生。

宽容是什么?宽容是春天里芬芳的花朵,令人赏心悦目;宽容是夏天里冰凉的泉水,令人心旷神怡;宽容是秋天里甜美的果实,使人感受到了成熟的美丽;宽容是冬天里火红的炉火,使人品尝到了温暖的陶醉……因为有了宽容,我们的生命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因为有了宽容,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彩;因为有了宽容,我们的生活多了一份温馨和祝福。生命,离不开宽容;生活,离不开宽容;幸福,更离不开宽容。

宽容是什么?宽容是一种高深的涵养和高尚的品德。一个具有高深涵养的人,他不但能宽容他人的成功、富有、才能、机遇和不同的观念,也能宽容他人的疏狂、偏激、冷漠和孤僻,甚至能宽容他人对自己的讽剌、打击、迫害等等。这种看似不明智的行为和心态,不是软弱、无能的表现,而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它能使一个人的生命显得更有价值和内涵,是做人的一种至高的境界。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这该需要多大的勇气和信心啊!

宽容是什么?宽容是一种豁达的心态和真诚的关爱。具有这种豁达的心态的人,他能宽容别人、理解别人、能牺牲自己的种种利益,能处处为他人着想……一句话,他想得开,看得远,时时把别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其实,这种行为就是一种真诚的关爱,古人任迪简 饮醋的典故至今仍放光彩,他亏的是自己,爱的是别人,得到的是美名永垂;宋太祖饮酒装醉,护的是两个大臣的脸面,得到的是群臣们对他的无尚忠诚;孙中山不计前谦,放过了曾经伤害过他的同仁,得到的是人们对他衷心爱戴……这些人,之所以能事业成功,之所以能美名流传,都是因为他们有一个豁达的心态,一颗真诚关爱他的热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古人的至理名言,说得一点没错。

宽容是什么?宽容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因为这种人能处处为他人着想,所以能得到他人的尊敬和爱戴。人们乐于为他们所指挥,乐于为他们所服务,乐于为他们所牺牲。当年楚庄王因为宽容了一个大将的失理,得到了将士们对他的无比忠诚,最后事业有成;曹操因为宽容,笼络了无数的良臣强将,最终能开疆拓土;唐大宗因为宽容,所以能广招贤才,开创了“贞观之世”的开明盛 世……宽容,是一种强大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形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君不知,只因为黄河长江能宽容,所以它们能滔滔不绝;君不知,只因为泰山华山能宽容,所以它们能顶天立地;君不知,只因为大海能宽容,所以它能广阔无边;君不知,只因为天地能宽容,所以它们能包容一切,所以能至大无穷,所能长久生息。

宽容是什么?宽容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因为有了宽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生疏变成融洽;因为有了宽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和牢固。宽容,就如一泓清泉能浇灭怨艾嫉妒焦虑之火,还于可以化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它就如润滑剂,还可以减少磨擦,缓和紧张的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关系的缓冲站。有些人到哪里能活得舒心,都能被他人所接受,为什么?那是因为他能帮助别人,那是因为他能宽容别人;反之,有一些人无论到哪里,都不被他人所容纳,那是因为他少了一些宽容的心态,无形中把自己跟别人隔立开来。人与人相处融洽的成功经验有很多很多,但宽容绝对是极其重要的一条,它放之四海而皆准。它犹如那春风,无论吹到哪里,都是百花齐放,都是生机勃勃,都是温馨浪漫。

宽容是什么?宽容是一种雅量、一种风度。它就是一幅意境优美的山水图画,令人百看不厌;它就是一首底蕴无穷的绝世诗篇,令人百读尤新;它就是一杯醇厚无比的龙井茶,令人心旷神怡,令人回味无穷。宽容,使一个人显得更有内涵、更有价值、更有魅力,就如那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景,使人留连忘返,沉醉其中。

宽容是花,宽容是诗,宽容是画,它点缀了我们平凡的生活,使我们的日子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变得更加丰富和精彩。

上一篇:长方体表面积教学实录下一篇:我们的故事:有一种爱,不管多久,依然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