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课程实习报告

2024-04-28

《会计学》课程实习报告(精选9篇)

篇1:《会计学》课程实习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课程实习报 告

课程名称 《会计学》课程实习专业年级201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姓名余玉枝座号116701041实习类型 校内实习室手工模拟实习实习地点校内实习室实习时间一周指导老师王明惠成绩

2013年 6月15日

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这次的实习,让我们更加熟练的了解各种不同经济业务应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清晰的掌握复式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通过实验使我们掌握三栏式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方法,以及掌握银行存款清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通过一系列详细的实验使我们掌握科目汇总表的编制及总分类账户的登记方法;以及初步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原理和方法;让我们对会计有个初步的涉及与了解,更好的记忆会计的知识要点。

二、实习原理与内容

1、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1)收款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2)付款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3)转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2、账薄的设置与登记

(1)现金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

(2)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

(3)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4)科目汇总表的编制

(5)总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

(6)结账

(7)错账的更正

3、会计报表的编制

(1)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2)利润表的编制

三、实习材料

计算器、会计学基础、直尺、红笔、黑笔、记账凭证、总分类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四、实习步骤

一、熟悉原始凭证的读取信息,根据原始凭证的内容填写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二、依据先前填写并经过稽核的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

三、将材料中的银行存款日记账及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找出未达账项,并根据上述结果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四、根据步骤一的记账凭证编制4月21-30日的科目汇总表;

五、依据总分类账户期初余额和科目汇总表开设总分类账并登记,最后进行结账;

六、根据步骤四、五,编制永安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五、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今年,我第一次接触会计这门学科,除了好奇也有带着兴奋的求知心。在刚开始时,老师讲完步骤后,我们便开始进入自己的填制凭证阶段。老师讲得很是详细清晰,所以我填写得很轻松,没有什么压力。可是到后面就知道太自信的后果由多惨。轻敌注定失败,有多轻敌就注定有多失败。我到后面填写总分类账时,金额频频出错,怎么都不能与参考答案符合,计算器按了一遍又一遍,内容看了一波按又一遍,依然无果,后面找同学核对,才明白是会计凭证的金额填错了。后面的浩大工程,一提就是一把辛酸泪。在填写第一张凭证时,由于页码翻错,填写了第二张凭证的金额。在这期间我徘徊了好久,对于凭证的更正方法还不熟悉。再者,填写最后的资产负债表时,由于对于其期末余额的填列不熟,边查资料边复习边填写,花了别人两倍的时间才将其填写完整。

六、实习体会

经过为期近两个礼拜左右的实习,我从中收获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知识与修养。从我个人性格上来说,我变得更加具备耐心、细心、恒心,因为在做账的过程中是不允许你有丝毫的马虎与急躁的。刚开始填制付款凭证时,因为我的疏忽大意,把第二张凭证的数字填到第一张里去了,还全然不知,到后面让我哀嚎了许久。只是一味的埋头填写而不加以思考是我发现自己的第一个缺点,作为惩罚,我只有进行了大量的后期更正,浪费了时间不说,还使得我的会计凭证变得不再美观。其次就是深刻理解了“眼高手低”是怎么一回事。课堂上,老师非我们作详细分析,听着总觉得每个实验都是那么简单,似乎是信手拈来就能完成,但是一旦进行实操,就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很多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都会把我困住,对于一些细节性的东西由于缺乏观察力而不知该如何填写。而

且经常漏掉填写金额符号,在同学帮我审核的过程中,往往漏洞百出,这边改那边删的。最后就是实际动手能力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以前只是在课本里看到要如何填写记账凭证,如何装订等等,在实际动手操作时才知道把凭证粘贴的美观漂亮也是有一定技巧的,一份干净美观的资料比褶皱发黄的要来的令人舒心。同是一起实习的,有些同学的凭证就粘贴的特别整齐干净,但也有些同学的凭证都卷曲的不成样子了,这样的凭证在实际工作中怎么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呢?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真正学好会计这门课程,并不只是简单的死看书、背概念而已,而是要学会独立的思考,培养自己的逻辑能力、思维模式;一叶不扫,何以扫天下,对于实习来说,要把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考虑到,不能小而大之,一概而论,因为会计工作的要求就是规范性、准确性,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对于细小的问题忽略不计,那么或许期末你的账户就是结不平的,所以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认真的做好每笔业务,仔细核对每笔业务的发生数额,这样才能在毕业以后做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习并不只是让我们跟随既定的规则制度照章办事,更重要的是我们也要学会总结与创新,在实习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用现行的理论解释不通的情况下我们就会尝试着去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其实这个过程就已经形成了我们自己的会计理论,正是由于我们形成了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会计才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

七、实习建议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的老师兢兢业业,耐心十足的教导我们这些初次涉及会计领域的新手,不厌其烦的为我们解释我们所不理解不明白或填写错误的地方与遗忘的知识点。我很喜欢我们的老师。在这里,我也借这个平台,提出我的一些小建议,希望老师能够倾听。

1、实习的时间问题:我们的实习是安排在课程结束之后才开始的,也就是临近期末考的时候,那段时间里,其他课程也濒临期末考,而我们的课程又满,实习时间很紧张,时间也有点短,有些东西赶得太匆忙,就泛泛略过,不曾深入探讨,不懂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我希望以后的实习时间能够安排的更合理些。

2、实习的材料问题:我们的实习内容是课本上的附录后面的,而那些填写的资料是由班委统一买回来,均分给大家的。在这里,我强烈建议老师,那个范本给我们班委去找,就想这次我们班发的总分类账就跟老师所要求的不同,我们一张张的用手写板修改到与老师的要求一致。26页的东西,手酸不说,整堆的资料变得很不美观,到处都是

修改的线与字迹,看的很是揪心。

3、实习的计算问题: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只要稍微粗心点,计算便会出错,而这种时候我们做得最多的就是参考同学的,好几份答案一起核对,然后才敢慎重地提起笔,填制凭证,因为凭证张数是有限的,修改的次数不能超过2次。这样一来很是费事费时,我觉得老师可以把参考的结果给我们,这样我们的效率会提高很多。

以上就是我对本次的实习的一些心得体会,我相信在以后的实习中,我会表现的比这次更好!

篇2:《会计学》课程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班级:经济学10级

姓名:鹿迎春

学号:2010125100

4指导老师:钟美

2012-1-4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有用信息的经济管理活动。而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考验我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求我们熟练地掌握实际的操作动手能力,为以后可能从事会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学期末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会计学电算化实习。本次实习主要利用用友财务软件对我们做过的金江工厂的手工帐重新录入,包括帐套的建立、会计明细科目的设立、总账期初余额的录入、记账凭证的编制和审核、生成各种账簿以及最后的财务报表的形成。此次实习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用友财务软件总账管理上。

总账要求我们输入金江工厂的期初余额、填制凭证,审核凭证、期末损益结转、月末结账等。其中最繁琐的工作便是记账凭证的编制。这部分其实并不难,但需要我们特别仔细,因为一个小错误有可能导致后面一系列的错误,只能重做。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登录总账系统时,操作员为自己。②期初余额录入后,要检查试算是否平衡,不平衡的话就不能进行下面的操作。③填制凭证是要仔细凭证的类型、经济内容的摘要、会计科目借贷方以及发生的金额,尤其是会计科目和金额的准确性十分重要。④审核凭证,操作员一定要更换,不能为同一人,否则无法完成审核。

在整个的实习过程中,最应该具备的便是耐心、细心。那些实习过程中的易错点,不仅是因为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更是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比如我在关于一项发放职工薪酬的经济内容中,编制凭证时把金额填错了导致最后现金日记账出现错误。这个错误本来可以避免的,但是我由于缺少耐性、懒得仔细审核每一张凭证,匆匆结账导致最后总账的错误。这使我懂得审核凭证是很关键的一步,它要求我们必须从头到尾的检查一遍,这样才能找出错误,尽快改正过来,不能为了省事而敷衍了事。在整个的实习过程中,当我遇到困难时,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她耐心的解答我的问题,不仅有老师,还得到很多同学的帮助,让我少走冤枉路,真诚感谢他们给予我的帮助。

篇3:《会计学》课程实习报告

一、资料来源

本次调查采用网上问卷调查形式, 受访者的就读学校包括财经类、理工类、综合性等多所高校, 专业分布广泛, 总共收集问卷185份, 其中剔除没有开设统计学课程的问卷, 有效问卷为164份, 占比88.65%。受访者的专业主要分布在统计学、经管类、理工类、社会学类以及医学类, 调查覆盖的专业较为全面, 样本信息比较完整。

二、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 统计教材的使用情况

目前, 高校缺乏适应非统计专业的规范统计教材。统计教材主要分为应用型和理论型两类, 对统计专业而言, 老师通常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 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使用的统计教材偏理论, 着重公式的推导;对非统计专业而言, 老师使用教材情况参差不齐。统计课程针对不同专业选择的教材也不一, 整体上是非统计专业选择应用型教材居多。统计专业中约73%的老师选用的教材是理论型的, 教材偏难, 强调统计方法应用的占比25%;而其他专业其统计教材绝大部分是应用偏实例型的;理工类专业其数学基础较好, 老师选用的教材超过一半的是偏理论的统计专业教材。针对非统计专业而言, 教材的选择比较笼统。

(二) 统计课程的课时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 目前很多高校的统计学科课时不足48个学时, 老师讲完基础的理论方法后, 没有多余的时间对学生讲解如何进行实践方法的运用, 忽略了案例分析。这里, 我们对回收问卷关于“统计学课程的课时数”结果进行整理, 在142份问卷中发现有75人选择的是48学时, 其中统计专业学生占比48%, 67人选择的是32学时。这说明近47.18%的受访者, 他们的统计学课时数低于48学时, 这也会导致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理论性内容讲得过多, 实践案例讲得少甚至忽略, 统计方法无法深入应用。

(三) 统计实验课程的教学

统计学科既强调理论的严谨性, 又注重方法的普适性。其本身要求推广实验课的开设, 一方面统计方法已经渗入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另一方面, 利用回归方法, 参数估计等统计方法解决在实际生活中的海量数据已不切实际, 因此只有借助统计软件才能实现。通过调查发现, 约62%的受访者所在学校的统计学课程开设过实验课, 其中统计学专业占比43.56%。近38%的受访者表示统计学只上理论课, 说明很多高校对统计学实验课的推广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实验软件来看, EXCEL是使用频数最多的软件, 其次是SPSS和EVIEWS。我们知道这三种软件可操作性较强, 比较简单。相比EXCEL, SAS、R和Matlab对编程技术要求较高, 对于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经管、社会类专业学生而言, 可行性大大减小。同时, 学习编程软件的学生主要集中在统计专业和理工专业中。这也告诉教学者在讲授实验课时,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选择合适的软件进行教学, 使统计方法能够有效地得到应用。

(四) 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特点

统计学科离不开数学, 离不开复杂的数学公式、抽象难懂的概念等。比如回归系数的估计、方差分析等等, 都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功底, 这些对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 统计学无疑是一门枯燥难懂的学科。因此老师是否能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有趣的案例也是一种技巧。总的来看, 大部分老师强调理论、注重公式的推导, 比例达到了41.1%;其次进行实际案例分析的占33.13%;而选择理论———实践多元化模式教学的比例为25.77%。

另外关于教师上课特点, 教师学生互动式教学还没有在高校的统计学课程上得以广泛的实施, 老师仍然充当着主角。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的比例高达84%, 其中涵盖实际案例分析的占31%, 课堂严肃、纯粹讲理论的占比53%, 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 一方面课堂比较生硬死板, 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另一方面, 老师对统计原理逐一介绍, 基础较差的学生容易产生抵触心理, 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五) 统计学课程的考核方式

就考核现状而言, 从考试难度系数、课后作业情况和考核形式这三方面来分析。考试难度系数在问卷中是根据“课程考试特点”来反映, 主要包括:老师不划重点, 自主复习;老师划重点, 背诵式复习;题目固定, 重在记忆;题目灵活, 重在理解。经过统计整理分析, 发现很多高校的统计学授课老师都会在期末考试前给学生划考试重点, 比例达到了71.95%;其中约40%的学生反映考试题目固定, 重在记忆, 近32%的学生表示考试题目灵活, 靠理解。总的来说, 这门课程虽然难学, 但学生考试压力不大, 考试过关率高, 这也会导致学生比较懒散应付的学习态度。

从统计学的课后作业布置情况看, 在回收问卷中, 表示老师偶尔布置作业的比例达到56%;近27%的学生选择了“作业较多”, 而“基本无作业”则占16.5%, 这说明该课程学生的课后练习强度不大, 学习任务较轻。

调查发现, 目前统计学课程的主要考核方式是闭卷考试, 近74%的高校统计课程都选择了这种传统形式, 相比于现阶段的考核形式, 学生比较期待的考核方式是撰写实践报告。49.39%的学生希望该课程采取撰写实践报告的方式, 其次是课程论文, 而选择闭卷考试的比例仅为18.9%。

三、统计学课程的学生反馈

(一) 学后收获

本次调查从课后自主学习积极性、统计学对自己专业是否有帮助和掌握的统计方法这三点着手分析学生学习统计学后的收获程度。从课后自主学习情况来看, 164份问卷中选择偶尔下载老师课件达到了56%“;经常下课件”和“从未下课件”的比例分别是24%, 20%, 绝大部分都是少量学习甚至不学习的状态。

从统计学对自己专业的帮助程度看, 其中29.3%的受访者选择了“非常有用”, 42.1%的受访者选择了“比较有用”, 表明统计学的学科地位显著。

(二) 满意度

满意度调查包括实验课教学满意度和统计学课程的总体满意度。前者的满意度情况在问卷中是根据“教师在实验课教学中软件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度怎样”来体现的。

整体来看, 学生对统计学实验课及其总体的评价都较高。调查发现满意和很满意分别占比30%和11%;比较不满意及以上的占比12%。

四、建议

(一) 教材的选择

教材的选择忽视统计与学生专业的衔接性, 会使统计方法得不到在其本专业的实际应用, 学生的兴趣也会降低。因此, 一方面选用教材时对数学要求不高的专业, 可以用偏应用型的教材, 淡化定理公式的推导;另一方面, 老师在上课时应在不同专业之间转化不同的教学思维, 举例分析时尽量使用切合学生专业的术语。

(二) 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 合理分配实验课和理论课的教学课时

理论课的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统计基础理论与方法的介绍, 着重于统计原理的讲授;另一部分是该方法与各专业的相结合的统计应用, 注重专业之间的衔接。

(三) 丰富教学方式, 使教学方式由传统灌输式向互动式转变

理论课以统计原理的讲授为主, 以实际案例分析为辅。老师学生之间的互动, 首先老师给出的案例应切合实际, 学生易懂;其次学生应在课后补充相关的知识储备, 才可以在课堂上与大家有密切的沟通。最后, 老师还应具备较好的课堂组织能力。

(四) 改进考核方法, 加强综合能力的考核

过去单一的考核方式主要围绕书本上的理论和方法进行闭卷考试, 老师划重点, 学生临阵磨枪, 考试一过知识也都忘了, 学生成了“为了考试而学习”的盲目机械。这种为拿学分而应付考试的做法, 学生根本无法真正掌握统计的基本方法, 更谈不上统计思维的培养和实践应用。因此可以将单一的考试形式变成复合型考核。笔试考察学生对统计基本原理以及常用分析方法的理解深度, 这部分成绩占比50%;实验报告或者课程论文则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这部分成绩占比30%, 另外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态度各占10%。

总而言之, 统计学在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统计原理、统计方法、统计思想无处不在, 因而高校的统计学教学是尤其重要的环节。针对各个专业的因材施教, 注重理论结合案例的软件讲解, 着重培养的学生统计思维模式等教学改革措施都是值得进一步提倡和开展的。

摘要:统计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 是对经济现象做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在本次调查中发现统计学的教学存在一系列问题:各个专业的使用教材不规范, 教学课时不足, 教学方式陈旧, 考核方式单一等等。针对这些问题, 教学者需要改善教学设计体系,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加强综合能力的考核, 注重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方式,教学现状,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苟巧玲.《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统计与咨询, 2008, (1) .

[2]贾吉艳.浅谈职校《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职业, 2010, (12) .

篇4:《会计学》课程实习报告

【关键词】连锁企业会计原理与实务;课程;调研报告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一个新兴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该专业已在全国将近150所高职院校相继开设。《连锁企业会计原理与实务》课程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了更好的体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向社会输送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我们分别从兄弟院校、本校学生、连锁企业三个不同角度对该课程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如下:

1.相关院校方面

笔者对20所开设连锁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包括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和教材选用三个方面的内容。

1.1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调查显示95%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会计课程,但其课程名称有所不同,教学内容相差不大,教学模块基本围绕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法的理论,接下来讲会计凭证、会计账户和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会计核算、财务报表等内容。在讲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会计核算时,70%的院校是以工业企业为例来进行讲解的,没有结合连锁专业的专业特点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教授的对象是连锁专业而非会计专业学生,在授课时应侧重会计信息的使用而非会计核算,即使在对会计核算进行讲解时,应该以连锁企业而非工业企业为背景。

1.2课时的安排

高职院校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为了解其他院校的实践教学的情况,借鉴其实践教学的经验,我们对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该课程课时安排在60-72课时之间。实训课时占总课时的30%-50%。实习实训课程10%的学校以学生练习的方式代替了实习实训,40%的学校是在普通教室进行账套模拟,35%的学校采用了电算化模拟的实训方式,部分学校在进行软件模拟的同时也进行了专业技能大赛和企业参观的实训方式,但校企合作的实训方式在多数院校利用率较低,实训环境不够完善。这就说明我们已经注重了实践环节的模拟,但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待建立和完善。当问到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是80%的老师认为能使学生对专业核心技能有所了解,但不能熟练掌握,20%的老师认为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在实践性教学方式中,我们应加强模拟训练和企业的顶岗实践,充实我们的实训内容。

1.3教材的选用

教育模式改革的核心和抓手是教材。教材是知识传授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学生了解知识的主要窗口。教材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发展及教学质量。75%的学校所用的教材多为《基础会计》教材,是以工业企业为背景,与连锁企业不相符,在教学过程中不便于根据连锁专业的特点展开教学。25%的学校选用了与连锁企业相关的会计教材如《连锁企业会计核算》、《连锁企业会计实务》等,但这些教材缺乏对会计基础知识的讲解。

2.用人单位方面的调研

笔者对10家校企合作的连锁企业进行了调研。类型主要包括直营连锁、加盟连锁,所涉及的而服务类别主要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电器连锁店。主要从连锁专业开设会计课程的必要性和财务知识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及课程教学内容侧重点等方面进行调研。

2.1开设连锁企业会计课程的必要性

被调查的企业都认为非常有必要在该专业中开设连锁企业会计课程。这与我们培养能胜任在连锁超市、便利店、连锁餐饮企业、连锁酒店等连锁企业加盟与调度管理,连锁店的商品采购、物流配送、信息管理、门店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岗位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是一致的。

2.2财务知识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企业认为收银员、采购和店长是应该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的。作为收银员熟悉收银业务运作,熟练各种收银设备的操作技能,具备基本财务知识、 具有识别假钞和鉴别支票真伪的能力。采购人员能够全面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知识,了解供应商定价方法及如何从中寻找到降价的空间,了解付款期及交货期对采购价格的影响。店长应具备财务基础能力、财务控制能力和财务分析能力。80%的企业认为岗位与员工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是有一定关系的。

2.3教学内容的侧重点

70%的企业认为该专业的教学内容应该有别与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其教学内容不应该侧重于会计核算。而应注重学生对原始凭证如发票等的填制的练习。学生实习多是从收银岗位开始,从目前学生实习的情况来看,学习对从事该岗位有种恐惧感。这就要求认可老师在授课时重新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添加如假币识别、点钞技术、POS机的使用等与连锁专业关系的密切教学内容。

3.连锁专业学生方面的调研

笔者对09、10、11级连锁专业的100名学生就对开设该课程的认同度,教学现状、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研。

3.1课程的认同度

在“你认为是都必要开设《连锁企业会计原理与实务》课程”这一题时,74%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开”,8%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开”,18%的同学选择了“无所谓”。在问及“对该课程是否有学习兴趣时”20%的同学选择了“很有兴趣”并打算考会计从业资格证,以后想从事会计工作,46%的同学选择了“比较感兴趣”,24%的同学选择了“一般”,10%的同学选择了“无兴趣”。通过调研说明大多数同学对该课程的开设还是非常认同的。

3.2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学生的学习态度

大多数学生认为该门课程的课程设置应该在60课时,这与我们实际的课时安排是相符的。在“你认为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是否可以满足学生的培养要求”时,14%的同学选择了“无法满足”,50%同学选择了“满足基本要求”,36%同学选择“完全满足”。部分学生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过多,而实践环节缺乏,即使有,也是对会计核算内容的实践。这与我们的注重会计信息运用的培养目标是有偏差的。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

在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上,46%的同学是想学习知识为以后就业打基础,54%的同学是为了通过期末考试,顺利毕业而学习。多数同学没有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只是在考试前为了通过期末考试而进行考前突击,还有少部分同学出现过旷课现象。说明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是老师在上课时对学生的注意力吸引程度不够。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3.3教学效果

多数同学表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熟悉会计的工作流程,掌握了基础的会计知识,能填制简单的会计凭证,能看懂简单的财务报表,并进行简单的财务分析,对教学效果比较满意。也有少部分同学反映课程比较忙,对于借贷记账法难以理解,会计科目的内容也不熟悉。认为该课程有难度。

总之,经过本次调查从相关院校、企业和学生三方面了解了课程设置的情况,也发现了本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的系列问题,这对于我们在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上提供了很多可供参考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迎春.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改革的思考——基于池州学院的调查与分析.池州学院学报,2012,6.

篇5:会计课程实习报告(精选)

会计实习报告

姓名:李长新

学号:0910610247

分院:财经分院

专业班级:会计0901班

指导教师:夏金玉

篇6:会计模拟实验课程报告

姓名:刘泉学号:专业:

课 程 报 告

1634001251712 2016年秋季会计学(本)

一、实验目的

现在学习会计,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在学了两年的会计之后,我们虽然掌握了理论知识,但对于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实践还是有一定难度,不能够把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有些同学考试成绩虽好,但是一看到账簿就头大,对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十分不利。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如果不会做账,如果不能够把发生的业务用账的形式体现出来,那么就不能算做会计。

因此,学校为我们安排了会计模拟实验这门课程,使用《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教程》作为整个会计实验的材料,以模拟企业的经济业务为实训资料,使我们在模拟环境中能据实验内容的要求,自己动手,根据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帐簿、编制报表等,对会计工作的全貌有一个清晰直观的了解。通过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熟悉并掌握会计流程的各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掌握会计的基本操作技能,加强理论知识的记忆,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财务会计模拟实验主要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实际应用水平.在练习过程过程中,通过做分录,填制凭证到制作账本来巩固我们的技能。通过财务会计实训,使得我们系统地练习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强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提高运用会计基本技能的水平,也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检验。通过实际操作,不仅使得我们每个人掌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 凭证,登记账薄的会计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对所学理论有一个较系统、完整的认识,最终达到会计理论,会计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模拟实验准备阶段

在模拟实验开始前,要全面了解模拟企业的概况,如,企业名称和性质,生产工艺概况,会计政策及核算要求等。同时要了解模拟企业会计工作组织,如,机构设置,财务人员分工,会计规范要求等。

对企业各方面的了解为我们今后的模拟会计工作打好基础,如果连企业的会计政策核算要求都不知道,在之后的模拟实验中肯定会出现不少差错。今后有机会到真正的企业里工作实习也一样,要先了解这个企业各个方面的情况。

另外,在正式开始实验之前,学习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了解和掌握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的相关要求,练习了阿拉伯数字手写体的书写,阿拉伯数字的书写也有不少要求,虽然现在电算化越来越普及,但是一手好字还是十分必要的。

(二)模拟实习操作阶段

首先根据实验资料设制帐簿,登记好期初余额等项目;然后根据相关业务内容和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登记现金及银行存款日记帐、各种明细分类账、科目汇总表,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期末结账,将总分类账与日记帐和明细分类账核对后,编制财务报表。

1、会计账簿的开置

在写会计凭证之前,先根据教材提供的材料,开设各种会计账簿。会计账簿有封面,扉页,帐页。封面要标明账簿名称和记账单位名称,扉页要填好“账簿启用交接表”,帐页填写好期初余额等项目。

2、识别、审核和整理原始凭证

在填制记账凭证前要识别、审核、整理原始凭证,分辨哪些原始凭证是有效的,哪些是不用记账的,将无效的原始凭证退回。当然,由于是模拟实验,这一步就简单了很多。

3、会计凭证的编制

记账凭证的填写要注意记账凭证的名称、编号、日期、有关经济业务内容摘要、有关账户的名称(包括总账、明细分类账)方向和金额、有关原始凭证张数和其他有关资料份数、有关人员的签名或盖章。

记账凭证应按要求填制。

第一;要将经济业务的内容以简练概括的文字填入“摘要”栏内。

第二,要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按照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科目和每一会计科目所核算的内容,正确编制会计分录。

第三,每张记账凭证只能反映一项经济业务,除少数特殊业务必须将几个会计科目填在一张记账凭证上外,不得将不同类型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合并填制记账凭证,对同一笔经济业务不得填制对应关系不清的多借多贷的记账凭证。

第四,附件数量完整。记帐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并注明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所附原始凭证张数的计算,一般以原始凭证的自然张数为准。如果记帐凭证中附有原始凭证汇总表,则应该把所附的原始凭证和原始凭证汇总表的张数一起计入附件的张数之内。

第五,填写内容齐全。记账凭证中的各项内容必须填写齐全,并按规定程序办理签章手续,不得简化。如果填制记帐凭证时发生错误,应当重新填制。

第六,凭证按顺序和类型编号,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两张或者两张以上记帐凭证的,可以采用分数编号法编号,如1号会计事项分录需要填制三张记帐 凭证,就可以编成1(1/3)、1(2/3)、1(3/3)号。

第七,正确编制会计分录并保证借贷平衡。必须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和经济业务的内容,正确使用会计科日和编制会计分录,记帐凭证借、贷方的金额必须相等,合计数必须计算正确。期末,将记账凭证附上原始凭证装订成册。

4、科目汇总表的填制

根据记帐凭证逐笔登记总帐,如果工作量很大,可以先填制科目汇总表,然后根据科目汇总表再来登记总帐。

第一,填写记帐凭证汇总表的日期、编号和会计科目名称。汇总表的编号一般按年顺序编列,汇总表上会计科目名称的排列应与总帐科目的序号保持一致。

第二,将需要汇总的记帐凭证,按照相同的会计科目名称进行归类。

第三,将相同会计科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分别加总,求出合计金额。

第四,将每一会汁科目的合计金额填入汇总表的相关栏目。

第五,结计汇总表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和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双方合计数应相等。

5、登记总分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

登记会计帐簿时要求准确完整。登记会计帐簿时,应将会计凭证的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他相关资料逐项记入账内,作到数字准确、摘要清楚、登记及时、字迹工整。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日逐笔登记现金及银行存款日记帐,根据记账凭证及所附的登记明细分类账,再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每一项会计业务,一方面要记入有关总账,另一方面要记入该总账所属的明细账。帐簿记录中的日期应该填写记账凭证上的日期,登记帐簿要及时,顺序登记,不得跳行、隔页,作废的账页也要留在帐簿中。由于时间跨度大,耗费了很多时间,而且会计制度对每一个步骤都是严格要求的,比如说,出错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画线更正法、红字冲销法、补充登记法,不得擦、挖、补。写错数字要用红笔画线写作废两字,这样才能作废,更正时写错摘要用蓝笔画线,在旁边写上正确的摘要,作账时一定要细心,切勿粗心大意。

6、编制财务报表

最后,根据总账和明细账及资料所给的期初余额编制编制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利润表又称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填制时在左上角注明单位和编制时间。

(三)撰写实验报告

在完成所有的实验后,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对本次实验的总结,包括模拟实习单位的概况,采用的会计政策,经济业务处理过程,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体会等。

三、实验收获与体会

在本次会计模拟实验中,我们充当单位的记账人员,掌握了应该如何处理具体的会计业务,弥补我们在课堂学习中实践知识不足的缺陷,掌握书本中学不到的具体技巧,缩短从会计理论学习到实际操作的距离,也可通过实训的仿真性,使我们感到实训的真实性,增强积极参与实训的兴趣。会计理论来自于会计实践,是会计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同时又对会计实践工作加以指导,所以我们在会计专业学习中,不仅需要构建出较完整的理论框架,而且还要树立起完整的操作理念。然而,会计专业教材是以系统讲解会计理论为主,列举的典型会计业务只是为印证阐述会计理论服务。所以,我们将教材的理论知识学完以后,进行这次综合模拟实验。

虽然这不是第一次会计模拟实验,在短学期中已经有一些经验,但是这一次模拟更加真实,完全按照原始凭证来记账,而不是用文字表述。我们需要自己从原始凭证判断这是什么业务,因为有老师的指导,我们认识了很多原始凭证,把很多文字叙述的会计原理形象化。

刚开始记账时,我久久不敢下笔,怕自己会记错,总想确定答案正确后,再正式写到记账凭证上。老师发现同学们普遍存在这个问题时,鼓励我们大胆写下去。我认识到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有人让你确定会计分录对不对,然后再记账。俗话说胆大心细,做会计不但心细很重要,胆大也是必不可少的,若是一直担心这个错担心那个不对,怕是带了月底还做不好帐。想明白后我就大胆登记记账凭证,虽然还是常错,只好撕了重写,最后还自己买新的凭证。我们还在学习阶段,当然不可能百分百正确,学的是方法。

经过这些天的手工记账,使我的基础会计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验证,并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实际操作能力。在取得实效的同时,我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比如分录的编制不够熟练,有些业务还得去翻以前的课本;自己还不够心细,经常看错数字或是遗漏业务,导致核算结果出错,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这一学期的会计模拟实验,让我体会到会计工作在企业的日常运转中的重要性,以及会计工作对我们会计从业人员的严格要求。总而言之,十天的实训让我对填制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填记帐凭证等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对今后的会计学习有了一个更为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作为一名未来的会计人员,我们现在刚刚起步,往后会学到更多的东西,并且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自己去挖掘。况且会计学科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所以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模拟实验联系紧密,两者有机衔接、紧密配合,才能显著提高我们掌握只是的质量。在课本上我们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是为我们的实际执业注明框架、指明方向、提供相应的方法论,真正的职业技巧是要我们从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慢慢汲取的。而针对实 际操作中遇到的一些特殊的问题,我们不能拘泥于课本,不可纯粹地“以本为本”,而应在遵从《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前提下,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可适当地加以修改。这就将从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原则性与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操作的灵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

篇7: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1)目的

1、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加深对会计信息系统的了解。

2、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正确掌握开发方法,提高程序设计的技巧和水平。

3、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会使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以便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4、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习如何运用会计软件实施会计信息化战略,培养学生电算化实际应用技能,增强实际动手能力。(2)意义

21世纪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当今社会正在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大环境中,会计人员不仅要深谙会计学的基础原理、掌握会计信息化技术,而且还要学习一些组织观念、行为因素、决策过程和通讯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我们对财务会计处理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能培养我们严谨的工作态度,缜密的逻辑思维,这能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计内容

1、完成对系统的系统分析任务

2、完成对系统的系统设计任务

3、完成凭证录入程序

4、完成各种核算任务程序

5、完成银行日记账

6、完成现金日记账

7、完成损益表

8、完成资产负债表

9、完成总分类账 10完成凭证查询和修改

10、编写源程序

三、会计信息系统的的开发目标:

会计信息系统是为企业服务的,是企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是指研制和建立一个经济有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其开发目标是:改善和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现代化水平;提高会计信息来源准确性;为企业及上级提供准确及时和全面的各种财务报表;加快财会计划和计算机辅助财务决策工作,促使会计决策科学化,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四、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软件工就是研究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去达到目标。会计信息的开发方法有生命周期发、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化方法、面向对象开发方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会计信息系统具有数据量大、结构复杂、数据处理方法要求严格、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高、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要求高等特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不能再单纯模仿和照搬手工系统处理信息的方式,会计应用软件也不是单项应用程序的加总,其建立要比单项应用复杂得多。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应该采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的开发方法。

五、系统分析

1、系统初步调查与可行性分析

系统开发人员在接到用户开发任务后调查清楚要建立何种规模的系统、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哪些目标、系统软硬件的总体配置方案如何,系统的开发方式。在初步调查基础上考虑骑在经济方面、管理方面、技术方面的可行性,做可行性分析报告,得出结论和建议。

2、系统详细调查

如果确定了系统分析可行,就要通过召开调查会、访问、填写调查表,参加业务实践等方式对企业组织机构,业务流程,现行会计系统数据流程、数据分析,功能分析进行详细调查。在这一阶段就可以收集出一套可供程序调试用的试验数据。

3、系统分析的任务

系统分析的任务是通过详细调查,完全弄清楚先用系统的情况以及用户对新系统的种种要求,并把它们用规范化的工具表达出来,从而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即把系统分析工作概括为”理解和表达”。

数据流程图是重要的系统方法。它从数据的角度描述原始数据输入系统,经过一系列加工,或分解或合并或存储,最后成为输出离开系统的整个过程。它由数据流、加工、数据文件、数据的源点或终点四种基本成分构成。绘制数据流程图一般采用结构化分析方法,即自顶向下,逐步分解,加入各种详细处理功能,最后得到一套封层的数据流程图。

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程图中各种元素进行详细描述。由数据流条目,文件条目、加工条目组成。数据流条目说明每个数据流的定义、来源、去向及其数据流量;文件条目说明每个文件的数据项组成及其类型、长度等;加工条目说明每一个加工的具体输入、输出的数据及处理方法。

六、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其任务是根据系统逻辑模型,结合会计业务特点和信息技术,进行一系列技术考虑和设计,提出一个在计算机上实现系统目标的实施方案,即新系统的物理模型,以解决新系统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其分为系统结构设计,模块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文件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安全保密设计、处理过程设计。

1.系统结构设计

采用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即将系统功能自定向下,逐层分解,直至不可细分。

2、模块设计

模块涉及操作相对集中,即一个模块只模仿某一方面的功能,以提高系统可用还行。各模块相对独立,降低模块间的耦合程度越低,模块间的相互影响就越小,说明系统分解得越好。要提高通用性,允许修正,减少对汉字的输入。

3、代码设计

代码为事物提供一个确切的认定,便于数据的存储和检索、使用代码可以提高处理的效率和精度、代码提供了数据的一致性、代码是人和计算机系统共同的语言,是人机交换信息的工具。为了便于处理和记录,要对某些处理对象进行编码,如科目代码、客户代码、供应商代码、存货代码、职工代码,固定资产。设计步骤为确定代码对象、考查是否已有标准代码、根据代码对象的性质和处理要求、确定选用的代码类型和编码规则、考虑检错功能、用选用的规则对被表示的对象逐个设计出其代码,编制代码表。设计要遵循唯一性、统一性,规范性原则。

4、数据文件设计

根据所选择的具体数据库系统,依据数据流程图、数据词典进行数据库设计。其步骤为 确定系统需要建立的文件、数据库文件结构设计、设计数据库文件的组织形式,数据库文件的属性。在数据文件设计时,为增强系统安全性应采取一些控制技术,如文件被封设置文件存取权限。

企业凭证库.DBF,其结构如下:

序号 1 2 3 4 5 6 7 RQ PZH ZY KMMC JF DF YE 字段名

类型 D C C C N N N 4 20 20 12 12 12 2 2

日期

凭证号

摘要 科目名称

借方金额

贷方金额

余额

长度

小数

字段说明

5、输出设计

从系统开发的角度看,输出决定输入,即输入数据只有根据输出的要求确定。所以我们要重视输出设置。我们要确定输出内容选择输出设备、介质与输出方式、确定输出格式。

6、输入设置

输入设计是信息系统与用户之间交互的纽带,决定了人机交互的效率,对系统的质量有决定性的重大影响,因此必须重视输入设置。输入设计原则要遵循最少量、最简单、早检验、少转换的原则,简单而言要便于用户使用。设计时要确定输入内容、确定数据的输入方式和输入设备、确定输入数据的记录格式、输入数据的正确性校验。

五、课程设计总结

篇8:《会计学》课程实习报告

人才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 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 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当前, 应用型、复合型的会计专业人才在我国非常紧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加速推进, 那些能在企业 (尤其是涉外企业) 、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会计学专业人才更是奇缺。会计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特别突出的专业, 所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不但需要具备专业理论方面的知识, 而且还需要具备实践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 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加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需要通过实践教学中的实习和实训得以完成。

目前, 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开设的会计学本科专业已有两届毕业生, 采取“3+1”的教学模式。中英学院开设的广西民族大学与英国斯泰福厦大学共建的会计学本科项目, 也将于2016年6月迎来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广西民族大学会计学本科专业突出面向世界的国际化教育特色, 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会计学专业从教学理念、培养方案、师资力量、教研科研、教学经费投入、教学改革、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以及加强特色教育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与努力, 并积极建设和落实方案, 取得一定成效。然而, 在建设会计学专业之路上, 实习实训教学不足,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下面, 本文将从实习实训课程教学的现状出发, 探讨实习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实习实训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 设置实习实训课程,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协同创新, 必须通过建立开放性的人才培养体系, 实施多方协同的开放性人才培养机制 (刘建等, 2014) [1]。目前, 会计学专业在建设实践教学体系中, 在协同创新的基础上非常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 提高创新能力和善于学习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在现有的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中已经设置了课程实践和专业实践环节, 使得实践教学环节占整个教学过程的20%, 增加实训教学模块, 构建基础会计实验、会计电算化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和实践技能逐步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来看, 已经将《会计学》、《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及《审计》等课程单列出0.5个学分即9个学时来作为课程实践教学。在专业实践教学中, 设置了会计实务操作模拟实训、会计出纳模拟实训以及工业企业会计综合实训等课程, 做到校内外实践有机结合, 专业实践和职业技能相结合, 实现会计手工模拟做账和会计电算化模拟操作合二为一, 使学生真正达到“零磨合期”的就业目的, 真正实现协同创新。

(二) 开放实验教学与实验室, 采用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

会计学专业教学依托相关教学实验软件, 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设计性实验, 增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 教学效果获得提升。目前, 已建立手工模拟实验室1个, 会计电算化实验室1个, 配备有电子沙盘, 本专业学生参加用友杯全国ERP沙盘大赛, 获得广西赛区二等奖。通过开放实验教学与实验室, 资源共享, 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正如奥苏贝尔指出:要想实现有意义学习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途径或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在发现学习中, 学生积极主动去将学习内化, 去发现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和达到的效果。此外, 在会计学教学中, 通过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 能够培养学生的模拟实践能力, 为其创设一个接近真实的思维探索的学习环境。在现有的实训课程教学中, 一些课程采用教学软件进行课程教学的形式完成。现有会计教学软件包括用友、金蝶会计电算化, 审计、财务会计等教学软件, 并将购买财税一体化软件, 使教学软件更加齐全。

(三) 采用外聘教师负责综合实习实训课程教学

目前, 在会计学教学中师资队伍明显不足, 且大部分师资均是从事理论教学及基础研究, 应用教学及研究的“双师型”教师缺乏。由于师资队伍是高校办学的主体力量, 在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传承文化以及学校管理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郭永, 2013) [2], 会计学专业聘请了一批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专业人士为校外兼职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 为提高学生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通过采取外聘教师这一服务外包的方式, 既可以弥补现有师资力量的不足, 缓解教师教学压力,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 又能够提高学生专业综合技能, 实现会计学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几年来的外聘服务外包, 确实对于学生综合技能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 推荐学生到企业、事务所实习

利用校外教育资源, 开展实习实训工作, 可以弥补校内教育资源的不足, 对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刘薇娜等, 2014) [3]。目前, 广西民族大学已与区内外众多会计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而随着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嘉顺贸易有限公司经济学实践教育基地) 建设的进一步推进, 近年来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每年暑假均会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参加专业实习, 效果良好。在日常的专业课程教学中, 《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统计》、《成本会计》、《审计》等课程均有学习, 但仍需要到具体企业、事务所中参与实践才能更好掌握知识。通过实习, 能够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具体工作中去, 从而更深入的了解社会, 了解国情, 增强对会计学专业背景和职业道德的感性认识, 激励学生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 从而树立敬业、创业精神, 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实习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实习实训教学内容不足, 无法满足企业要求

目前, 在会计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 已经设置了实习实训的课程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 但教学内容仍显不足。一方面, 由于专业教师缺乏具体实践经验, 导致现有教学内容仍然无法脱离课本知识, 无法逃离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专业教师的课程比较多, 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教学软件, 导致无法灵活运用这些教学软件, 更不必说运用于教学。另一方面, 即使是通过采取外聘教师服务外包综合实习实训, 由于课时量的限制, 加上校内教师教学课程与外聘教师教学课程之间的衔接存在问题, 即使完成综合实习实训教学, 也充其量是将本科教学内容串联一次, 让学生提高专业综合能力, 但仍然无法满足企业迫切需要能很快适应工作要求的会计“专门化”人才的实际需求。

(二) 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目前, 由于实践训练教学环节形式化, 这导致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偏低。在教学方法上, 专业教师仍然采取教师授课、学生听课并课后完成作业的方式。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应试考试, 学生往往在学期末考完该门课程就随之抛到脑后, 不利于知识的巩固。即使是通过课程实践教学, 也因为课程学时的限制加上学生对上机操作软件的不感兴趣而导致效果不佳。结果, 学生眼高手低, 工作能力与经验欠缺较多, 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主要受到实习实训教学条件的制约, 这些实习实训基本上是依靠校内现有的实验室教学资源完成, 加上实验室教学软件的不充分, 结果只能采取情节模式、角色扮演以及案例讨论等形式完成教学。

(三)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健全, 实践教学效果欠佳

目前, 为了进一步提高会计学专业的国际化教学水平, 学校已经与众多会计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然而,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结构不合理, 会计师事务所偏多, 服务企业偏多, 农业与工业企业实习实训基地偏少。在这些实习基地中, 基地设备陈旧, 数量不足, 基地建设规章制度不健全, 校企合作仅限于形式, 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这不利于培养技能型人才, 导致学生实习实训没有有效开展, 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学生而言, 由于上述原因没能真正到企业实践, 缺乏对企业的控制管理流程和产品的生产、销售的认识, 企业相关负责人员也没有负起对学生进行培训的责任, 实践教学效果欠佳。

四、实习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 夯实“双师型”队伍, 提高教师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由于会计学专业的专任教师仍然不够, 而“双师型”教师更是奇缺, 因此需要积极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引进相关的“双师型”师资, 夯实专任教师结构, 也为指导学生实习实训提供更多的服务。此外, 也要提高会计学专任教师深入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一方面, 不仅需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中心, 以优秀教学课堂设计为抓手, 形成一批有质量、有特色的教学改革成果, 还需要以此为契机, 运用于实习实训教学, 以教学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 以专业引领为催化剂, 激发教师主动参与教研、自我领悟、自我建构的积极性。通过项目教学, 能够促进产学研合作, 并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二) 合理制定教学计划, 做好实践教学规划

通过实践教学, 能够提升学生就业的综合素质, 加强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 (张耀武, 2014) [4]。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之外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一环, 目标便是培养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实务动手能力、能适应社会用人单位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然而, 目前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日益增加的实践课需求与培养计划中实践课时安排相对较少二者之间存在矛盾。因此, 在今后教学计划的制定中, 不仅需要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尤其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构, 而且也需要适度增加实践教学学时与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 充实实习实训教学内容。一方面使得学生学以致用, 另一方面在注重做好实践课程的横、纵向联系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习劳逸结合, 充分享受实践教学带来的乐趣。

(三) 深化校企合作, 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人才培养不仅是高校的基本职能, 社会与企业也有重要的培养责任。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成功, 就与德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密切关系 (沈芳, 2013) [5]。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是解决高校人才输出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矛盾的必由之路 (林金良等, 2014) [6]。深化校企合作, 使得会计学专业培养人才适应企业需求, 既有利于整合教育优质资源,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也有利于建设适应国际化综合性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 同时有利于会计学专任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目前, 会计学专业开展的校企合作明显不足, 导致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够完善。因此, 需要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进一步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提高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建, 王新坤, 鞠秀奎.“协同创新”理念下体育专业院校实习基地与教师培训共建模式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4 (03) :106-110.

[2]郭永.对高校外聘教师管理的若干思考——以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文理学院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3 (10) :33-34.

[3]刘薇娜, 杨立峰, 张树仁, 赵伟宏.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实习实训的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11) :4, 转7页.

[4]张耀武.对于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J].2014 (01) :51-52.

[5]沈芳.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新模式——校企合作[J].中国外资, 2013 (12) :63-64.

篇9:《会计学》课程实习报告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  业务实习  有效管理  评价体系

【基金项目】2013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面上项目,JG02131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20-0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会计信息化人才供不应求。会计信息化课程是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必修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技能性,而业务实习作为一种实践教学模块,对提升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效果具有特殊的意义。虽然许多高校都为会计信息化课程设置了业务实习教学环节,但从当前实习实际情况来看,大多都难以达到业务实习的设计初衷和预期效果。

一、当前会计信息化课程业务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业务实习的岗位和机会比较少

由于业务实习的学生缺乏必要的工作经验,加之实习的时间一般较短,致使一些企业和社会公共组织为大学生提供业务实习机会的积极性不高。一些企业虽提供了实习岗位,但大多属于内容简单、缺乏技术含量和锻炼功能的岗位,学生技能难以得到提高。

(二)业务实习时间达不到教学要求

由于企业的工作安排及学生忙于求职考研、会计资格考试等原因,致使实习经常中断和提前结束,因而使实际的实习时间大打折扣,难以达到课程规定的学时要求,从而影响了业务实习的实际效果。

(三)实习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不够

目前许多院校一名指导教师往往指导多名学生,同时还不能丢下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致使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时间、精力缺乏而沦为形式。同时,实习地点分散、实习责任不清等原因,使得学校一般只将学生带入实习企业,对学生实习的动态管理和后续指导不够。此外,由于实习学生不属于企业正式员工,因此一些企业对实习学生的管理较松散,很少对实习学生系统培训和指导。

(四)业务实习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实际评价中,一些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实际的鉴定评语撰写中有失客观公允,加之学校对实习考核结果审查不严,对实习学生旷工、缺勤等不予处理,致使考核评价流于形式,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实习情况和效果。

二、提升会计信息化课程业务实习效果的策略

(一)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业务实习创造更多机会

学校应充分动用教师、校友等资源,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机制构建,建立更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会计信息化操作岗位和机会。同时,在业务实习前,学校应主动与实习企业签订业务实习协议,明确实习中的管理和指导职责,加强双方对业务实习学生的管理、指导和帮助。

(二)加强对业务实习的有效管理

学校可尝试建立实习联络中心,加强与实习企业和实习学生的经常性联络;建立业务实习质量监控中心,对学生实习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和有效监控;根据实习分布情况,建立区域实习服务小组,确定小组长,加强与指导教师、学校的联系,提升对学生队伍的自主管理。

(三)充分发挥实习指导教师的职能作用

针对需要带队实习的指导教师,学校要科学配置教学、科研任务,使得指导教师能有较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对实习学生进行指导。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要积极履行职能,通过带队、抽查、走访和电话网络等交流方式,加强与企业和学生的沟通,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四)完善业务实习考核评价体系

加强学校与实习企业的合作联手,综合考虑和反映到岗率、操作技能、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多方面情况,积极建立一套可操作性较强的学生业务实习考核评价体系,并提升对实习结果的充分运用,建立良好的实习考核奖励机制,激发指导教师和实习学生的积极性。

结束语:

在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过程中,业务实习是其中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基础的主要手段,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提升职业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因此,学校、指导教师和学生都应引起高度重视,共同努力提升业务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改庆. 会计信息化及会计教学变革现状研究[J]. 中国市场,2015,52.

[2]吕能芳. 会计课程业务实习管理策略[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3]刘敏. 会计信息化课程业务实习管理体系研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4.

作者简介:

上一篇:防火国旗下讲话稿下一篇:防烟排烟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