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论

2024-04-27

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论(精选8篇)

篇1: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论

第四讲: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

主讲:蔡俊江

·教学目的

1、了解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概念与来源

2、理解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

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基本观点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一、形式教育论

(一)形式教育论的概念:

形式教育,也称形式训练、形式陶冶、心智训练、心智陶冶。该理论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的官能或能力得到发展。它是资产阶级关于普通教育学校设置课程和选择教材的一种教育理论。

(二)形式教育论的来源:

形式教育论又称形式训练论,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腊和罗马。英国教育家J.洛克往往被认为是形式训练论的倡导者。他说:“要使所有的人都成为深奥的数学家并无必要,我只认为研究数学一定会使人心获得推理的方法,当他们有机会时,就会把推理的方法移用到知识的其他部分去。”这一论点被奉为形式教育的圭臬。在近代,形式教育论以官能心理学为理论依据,而官能心理学来源于心灵实体说,简称心体说。以官能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形式教育论,在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初,对欧、美中小学的教育实践曾有很大的影响。它所维护的,是文艺复兴以后旨在培养资产阶级统治人才的古典教育方向;强调古典语言、文字和古代历史等学科的教学,轻视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

(三)形式教育论的基本观点:

(1)教育的任务在于训练心灵的官能。身体上的各种器官,只有用操

练使它们发展起来;心智的能力,也只有用练习使它们发展起来。除了练习或训练以外,没有别的方法能发展官能。人们的一切能力,都是从练习而来的,记忆力因记忆而增强,想象力由想象而长进,推理力以推理而提高,等等。这些能力,如果得不到练习,就会减退、变弱。因此,主要的任务就是发现那些能够最有效地训练学生各种官能的心智练习。

(2)教育应该以形式为目的。认为,在教育中灌输知识远不如训练官能来得重要。学生受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灌输给他们。如果他们的官能由于训练而发展了,任何知识随时都可以去吸收。所以知识的掌握在教育上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能力的发展。知识的价值在于作为训练的材料,就是学习的东西被遗忘了,却仍留下了一种永久的、更有价值的效果。因此,不必重视课程和教材的实用性,而要重视它们的训练作用。沃尔夫和其他官能心理学家,原来是反对学习古典课程的。然而,当古典课程被认为是训练官能最优良的工具时,形式教育与古典课程就相互提携起来。

(3)学习的迁移是心灵官能得到训练而自动产生的结果。形式教育论是一种早期的学习迁移理论。认为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心灵的官能或某种官能得到发展,就能转移到其他学习上去。学生学习拉丁文、希腊文和数学,会对学习其他的课程和教材有很大的好处。这是由于从拉丁文、希腊文和数学的学习中,提高了的比较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推理能力,能够有效地适应别的情境,能够转移到其他课程和教材的学习上去。因此,官能训练及其迁移的作用和价值,就成为设置课程和选择教材的一个重要依据。

二、实质教育论

(一)实质教育论的概念:

实质教育又称“实质训练”,是对立于形式教育而出现的一种教育学说。它认为普通教育应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为主要任务,而学习知识本身就包含着能力的培养,能力无须加以特别训练。它是资产阶级关于普通教育设置学校课程和选择教材的一种教育理论。

(二)实质教育论的来源:

在西方,近代的实质教育论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理论依据,而联想主

义心理学来源于心理状态说。观念联合论或心理原子论是把心灵看做心理状态的最有影响的理论。英国教育家J.洛克和哲学家D.休谟是近代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先驱。德国教育家J.F.赫尔巴特吸取英国联想主义心理学的思想,认为心灵的本质是不可知的,人们只知道心灵的现象,那就是观念。赫尔巴特把在教育中提供给学生的一切知识,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知识,都称为观念。他说:知识是在观念中摹写在它面前的东西。各种教材包含许许多多的观念,它们首先作为学生认识的对象,而后成为他们意识中的观念。新观念被已经存在于意识中的旧观念所同化或吸收,赫尔巴特称为“统觉”。教育就在于观念的获得,促进统觉的过程。他重视课程和教材,反映了实质教育的立场。与形式教育论相反,实质教育论维护和提倡18世纪初开始兴起的实科教育方向。英国教育家H.斯宾塞在实证论的基础上,于19世纪50年代提出知识的比较价值问题。他坚决主张实科教育,同时竭力抨击当时英国教育中的古典主义和经院主义,认为一般智力的发展是次要的,强调课程和教材的实用性。

(三)实质教育论的基本观点:

(1)教育在于提示适当的观念来建设心灵。心灵在初生时一无所有。心灵的官能不是现成存在的;心灵有赖于观念的联合,它是经验的产物。因此,主要的任务就是以观念充实心灵的内容。

(2)教育应该以实质为目的。建设心灵的原料是各种观念。提示外界事物,产生观念的课程和教材,就具有首要的地位。因此,教育不在于重视课程和教材的训练作用,或知识教学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作用,而是重视课程、教材的具体内容本身及其实用价值,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

(3)必须重视课程和教材的组织。心灵要靠观念的联合以组成概念和范畴。课程和教材的组织和程序,直接影响心灵的组织和程序。

三、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利弊分析

1、形式教育论利弊分析

形式教育强调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以形式为教育的目的,有力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能力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生活和劳动技能,从这一方面来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但

形式教育忽视基础知识的教授,不利于发展基础学力,不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美国和苏联的课程改革“表现出惊人的相似: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更多的科学和文化知识。因此,两国都耗时费力地组织了各门学科的第一流专家重新编写新教材,更新教学内容,以容纳各类‘最新“最先进’的知识。”从这些研究成果来看,各国的教育、课程改革,关于重视“基础学力”、重视“知识”是很突出的。能力的发展建立在基础知识储备之上,形式教育思想忽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犹如建造空中楼阁,也是不可取的.2、实质教育论利弊分析

实质教育论强调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应重视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样有利于发展基础学力,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是实质教育有利的一面。但是实质教育由于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思想道德素养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实质教育强调知识本位,容易走进应试教育的误区。由于考试是现代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在实质教育知识本位论下,考试只以知识为依据,因此学校容易重视智育的发展而忽视德育和体育。忽视生活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其次智育也容易只重视知识的记忆与背诵,死记硬背,缺乏个性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分析能力的锻炼。

有的学校和教师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严重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手段,知识为考试的主要依据,容易导致在追求升学率的过程中,学校很有可能只重视少数有可能升学的学生而置广大学生于不顾,致使广大学生失去学习信心,不仅学习没有长进,而且心里受到极大的伤害。这样就走进了精英主义教育的误区。

因此实质教育虽然提倡知识本位,有一定的正确性,但注重知识而忽视能力,授之以鱼而不授之以渔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四、对学生能力发展的看法

对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来说,首先应该交给学生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

为综合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其次应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说明每个孩子的智能特点是不同的,有的孩子语言智能强,有的孩子数学逻辑强,因此教育在发展学生能力时必须照顾到注重差异。树立多元智能的能力发展观,反对统一规格,统一模式的人才培养方式。

我们应该改变过去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做法,综合地从各个方面去评价学生的能力,不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

在发展学生的能力时应尊重学生的天性与兴趣,尊重学生的多元智能,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天性与兴趣,发展学生的不同方面的能力,培训不同规格的学生。在发展学生能力时,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尊重多元智能,多方位全面发展。

我们应当重视对学生思想品质,体育健康的培养与教育。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洛克对于智育,体育,德育三者的关系,是把体育放在第一位的,可见良好的身体素质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学生道德的修养水平也是不能忽视的问题,因为道德的修养决定人格的完善。我们要确保学生能力的发展是朝着为社会,人类发展做贡献的方向发展,而不是成为高智商高水平的罪犯!

二零一四年四月二十八日

抓码王

http://uu88s.com

udgvsddd12976

篇2: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论

现行有效的法律规范是我们观察与研究法律问题的逻辑前提之一。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论证某一法律问题时,必须首先探寻与此有关的法律规范中的立法原旨;没有这样的叙述作铺陈,由此获得的结论也许是可疑的。关于行政许可的审查标准,在《行政许可法》颁布之前分散于一些法律、法规和规章之中,在法律位阶层面上并没有统一的规定。正因为如此,各行政机关之间对于行政许可的审查标准不一,从而也引出了许多理论与实践的问题。《行政许可法》作为规范行政许可设定与实施的“一般法”,可以对行政许可审查标准作出统一规定。但是,《行政许可法》虽然对此问题有所涉及,但并没有为行政机关提供一个明确、具体的审查标准,其中的原因外界不得而知。从《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中,我们可以从中解释出如下立法原旨。

(一)形式审查

形式审查,即行政机关审查申请人提供的材料限于数量上的齐全性和形式上的合法性。前者如申请城市房屋拆迁许可证,申请人依法需要提供五份法定材料;后者如申请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的,申请人需要提供法定的“户籍证明”。《行政许可法》中的形式审查涉及到两个法律条款,它们分别置于第四章的第二节与第六节中,虽然在表述内容上基本相同,但它们之间却是“一般规定”与“特别规定”之间的关系。

1.形式审查的“一般规定”。《行政许可法》第34条第2款规定:“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行政机关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应当当场作出书面的行政许可决定。”这一规定在学理上被解释为它是行政许可“简易程序”的依据。简易程序主要是一些仅涉及行政管理中的登记事项,不涉及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公共安全或公共利益的项目,或者是符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开放领域的项目可以采用此种审查方式。那么,简易程序中是否只限于形式审查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应当分析“当场作出书面的行政许可决定”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根据上述《行政许可法》第34条第2款规定,“当场作出书面的行政许可决定”的构成要件是:(1)申请材料齐全;(2)符合法定形式;(3)行政机关能够当场作出决定。前两个要件符合形式审查的要求,而第(3)要件中的“能够”之要求,显然已经是在要求行政机关对形式审查范围之外的事项作出某种实质性的判断,超过了形式审查之负重。有学者称:“行政机关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也应当按照本条的规定,认真审查申请人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申请人提供的材料反映的内容是否真实,在此基础上作出书面的准予行政许可或者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可见,从《行政许可法》第34条第2款规定看,如果它是一个行政许可的简易程序,那么,它并不限于形式审查,也就是说,简易程序与形式审查之间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正如有学者所言:“按照简易程序作出许可决定的,一般是只需要进行形式审查就可以确定是否发放许可证的事项。”这里的“一般是只需要进行形式审查”已保留了特殊情况下可以采用“实质审查”的裁量空间。此外下面这一观点也多少可以支持本文的上述结论:“由于形式审查不对申请材料的内容进行审查,因此本法规定,对于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当场作出决定,以方便申请人,提高行政效率。”

如果《行政许可法》基于行政效率的考虑设置“简易程序”,那么就不应当设置第(3)个构成要件,只要具备第(1)、(2)两个构成要件即可启动简易程序。因为第(3)个构成要件的成就将可能减损行政效率。但是,现行《行政许可法》却明明白白地加上这个要件,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立法者的原旨中,《行政许可法》第34条第2款规定的行政许可程序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简易程序”,它是一种靠近“普通程序”的简易程序。

2.形式审查的“特别规定”。《行政许可法》第56条前段规定:“实施本法第十二条第五项所列事项的行政许可,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行政机关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登记,即“把有关事项写在特备的表册上以备查考。”这是《行政许可法》专门针对“登记”作出的特别规定。结合此条后段“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办理”之规定,在行政机关作出不“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判断之后,即可当场登记(简易程序)。

由于存在着这样一个“例外”情况,所以,在《行政许可法》第56条前段规定的简易程序中,形式审查也不是唯一的审查方式。“对于实施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事项的行政许可,根据本法的规定,可以实行形式审查,需要实行实质审查的,也可以实行实质审查。”所以,这里的结论与前述的形式审查的“一般规定”相同,印证了《行政许可法》立法内容上的一致性。需要说明的是,在形式审查的“特别规定”中,“当场作出书面的行政许可决定”的构成要件只有(1)申请材料齐全;(2)符合法定形式,没有形式审查的“一般规定”中的第(3)个规定,即“行政机关能够当场作出决定”。但由于存在着《行政许可法》第56条后段的规定,所以,“行政机关能够当场作出决定”这一构成要件也是可以从中解释出来的。

(二)实质审查

实质审查,即行政机关审查申请人提供的材料在内容上的真实性、合法性。如申请人在申请中提交的身份证复印件和原件,如果对此采用实质审查,那么行政机关还需要到该身份证颁发的公安机关进行核实身份证原件,以确定它是否具有“真实性、合法性”。在《行政许可法》中,与形式审查一样,实质审查也涉及到两个法律条款,它们也有“一般规定”和“特别规定”之分。

1.实质审查的“一般规定”。《行政许可法》第34条第3款规定:“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行政机关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它不同于《行政许可法》第34条第2款规定构成了一个简易程序那样,能构成一个与之相对应的“普通程序”,它仅仅是普通程序中的一个“步骤”。

这个普通程序中的“步骤”,具有如下构成要件:(1)“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此可称为“裁量要件”,即是否实施这一步骤,由行政机关根据实际“需要”作出裁量。(2)“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此可称为“实施要件”,即核查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必须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如《消防法》第12条规定:“歌舞厅、影剧院、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等公众聚集的场所,在使用或者开业前,应当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或者开业。”对于消防安全许可仅仅采用形式审查是不可能达到设置行政许可的预防性目的,必须采用实质审查。由于行政机关通过对申请人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查是难以达到设置许可的目的,因此,必须派工作人员到“歌舞厅、影剧院、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等公众聚集的场所”去现场查看。

2.实质审查的“特别规定”。《行政许可法》第56条后段规定:“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办理。”如同《行政许可法》第56条后段规定一样,这一规定也仅适用于“登记”许可程序中。根据这一规定,在登记审查中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应当依照上述实质审查的“一般规定”进行实质审查。难度。

篇3:学生中心:形式与实质

我设想的第一种操作方案是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多发言、多表达, 减少老师讲授的时间。可是我发现, 学生们只在最开始那一两节课上有兴趣, 后来就有些应付了事了。怎么才能让学生们都认真听其他人发言呢?

未必正确的周博士 (以下称周博士) :这倒是有点难度。您想想, 通常来说, 老师和学生, 谁讲得更清楚、更吸引人?

王老师:一般来说, 应该是老师吧。

周博士:老师和学生做领读示范的时候, 谁的发音更标准、更正确?

王老师:肯定也是老师啊。

周博士:这就对了嘛。学生们也是这么认为的。如果只是让学生简短地发言、回答问题, 大家都能够认真听;但如果是让学生去讲重要的知识点、进行示范朗读, 大家会觉得这还不如老师讲得好呢, 甚至可能会听糊涂了, 谁还会认真听?分心、开小差倒是其次, 搞不好学生们会以为是老师偷懒、不肯认真上课呢。

王老师:这么严重?看来, 以后这种方案要少用。您再给我看看第二个方案。我觉得, “学生中心”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要尊重和肯定学生, 要多表扬、多鼓励。所以, 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 只要没有重大错误, 我都会鼓励他们。可是最近我发现, 学生们似乎对我的鼓励和表扬不是很感兴趣。

周博士:我要是您的学生, 我也不会感兴趣的。

王老师:这是为什么?

周博士: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 原本应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如果无论回答得好不好, 读得流不流畅, 都能得到表扬的话, 这种表扬就失去价值了。真正的表扬, 应该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勤奋练习换取来的, 这样的表扬和鼓励才能激发学生继续努力。不加区分地一律表扬, 不仅会让学生觉得这些表扬太廉价因而不重视, 甚至有可能让他们沾沾自喜、骄傲自大, 不再继续努力了。

王老师:真没想到表扬太多了会是这个结果!看来, 我以后只能采用第三种方案了, 也请您指点一下。

我想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 根据学生的兴趣、意愿生成教学内容, 我觉得这样才符合“学生中心”的理念。之前我在一篇文章里看到过一堂语文课的教学案例, 就是生成性的, 让我很受启发。

周博士:是一堂什么样的课啊?

王老师:一位教师讲《揠苗助长》一课, 课上一个学生提出, 课文插图里的禾苗画得像大葱, 其他学生也表示赞同。于是, 教师顺势引导, 让全班同学一起思考, 这幅插图里还有哪些不恰当的地方, 然后, 把学生们挑出来的不恰当之处整理成一封信, 寄到教材的编辑部去了。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积极参与, 认真思考、探索, 还体验到了“改进教材, 人人有责”的成就感。我觉得, 一堂好课就应该这样, 不要一板一眼地按照预设的路线、步骤来展开, 而要有开放性、生成性, 要让学生收获到一些自己都没有预料到的东西。

周博士:这堂课的确很别致。但是您觉得, 这是一堂语文课还是美术课?

王老师:您这么一说, 是感觉课程属性有些乱。

周博士:不只是课程属性有些乱, 一堂语文课原本应该带给学生的收获, 如对字、词、句、篇、章的理解和分析等, 学生一个都没有收获到。

王老师:可是, 学生不是收获到别的东西了吗?比如, 对教材的批判能力、“改进教材, 人人有责”的意识等, 这些难道对学生就没有价值吗?

周博士:这些对学生当然也有价值。但您说的这些价值, 我们一般把它叫作附加价值。一堂课应该既有正规价值, 又有附加价值。诸如对字、词、句、篇、章的理解和分析等, 属于语文课的正规价值;在正规价值之外的其他收获, 都算是附加价值。一般来说, 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 以正规价值为主。像您刚才提到的这种课, 只能偶尔为之, 但绝不能作为效仿的榜样。如果将可遇而不可求的附加价值作为课堂教学目标, 甚至因此放弃了对正规价值的设计和预置, 那无异于舍本逐末。

王老师:那怎么办呢?我探索的三条实践“学生中心”的路子, 似乎都走不通。

周博士:先别泄气。您告诉我, 您探索“学生中心”最终是为了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只是为了让学生多说、多动、多想吗?

王老师:当然不是, 这些都不能算终极目的, 我希望最终达到的效果是让学生的收获更大, 而让学生多说、多动、多想, 只是达到终极目的的途径和手段。

周博士:这就对了。我们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关注点放在如何让学生有更多收获、更多进步的, 就是“学生中心”?至于是老师多讲还是学生多讲、老师主导还是学生主导, 都只是其形式而非其实质?

王老师:似乎可以这么认为。

周博士:您设计的三个方案, 都是在“形式”上进行探索, 偏偏没有考虑最根本的东西—是否能让学生有最大的收获。

王老师:的确如此, 我考虑“形式”的东西比较多, 但这些“形式”不都是为了让学生收获更多么?

周博士:“形式”和“效果”之间并不是绝对一一对应的关系。有时候, 直接讲授、告知的效果未必差;而探究、对话的效果未必好。我们要做的, 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自身风格等灵活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方法, 而不是先入为主地将固定的几种方法划入“学生中心”的阵营, 其他方法都一概不用。在教学中做到“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才能使学生的收获最大化。

王老师:我明白了。看来, 我一直以来的思考和探索都偏离了方向, 谢谢您帮我纠正过来!

篇4: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论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 界定 会计应用

很多刚入门会计的同学都对实质重于形式这一广泛应用的会计原则的理解不够深入,对该原则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存在困惑: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如何被界定?什么是经济实质的内涵,在处理哪些特定交易事项时需要侧重考虑经济实质?为什么?笔者尝试对上述几个问题做一研究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1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西方各国中的界定对比

当今社会经济一体化,经济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世界上较多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都对这一原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1 该项原则在美国相应准则中的描述。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可靠性、披露的真实性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FASB认为:“既然实质重于形式这一观点没有包括在概念框架里面,那是因为它可能是多出来的。实质重于形式在很多时候无法量化准确的去进行判断,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因此认为可靠性与真实公允性的相比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更加趋于准确。

1.2 该项原则在英国相应准则中的描述。英国一般公认会计原则认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该项原则的评价非常高,并且对其重要性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第5号公告规定 “财务报表要反映交易的实质而非仅仅是他们的法律形式。报告主体的财务报表要报告其所记录的交易的实质,会计师须考虑交易各方在正常情况下的逻辑动机和期望值。”第5号公告明确了交易实质的几个问题:①应记录交易的实质,给予经济效果方面更多的考虑;②应分析复杂的交易,看是否影响了该实体的资产和负债;③如果确认了资产和负债,那么就要用一般测试证明它们是否应该被确认。

1.3 该项原则在法国相应准则中的描述。在法国,真实公允观在概念的内涵上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比较接近。真实公允观认为当发生的会计业务在经济形式和法律形式上出现不一致时,更应该强调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以此来真实反应业务的真实本质。法国是比较典型的成文法系国家,对于合法性的解释尤为清楚,他们认为会计核算过程中更应该较多的遵循各种法律法规来实现管理,于是,当会计业务的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相一致的时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也就变得不那么相关。但是在法国的会计准则中,“合法性”的地位始终比“真实公允观”重要。

综上来看,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在大多数情况下,其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一旦出现二者之间的不同,会计核算上应遵循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来进行核算。

2 业务活动的经济实质及其法律形式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现实核算中,特别是很多会计人员会认为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惯性。笔者也试图对经济实质的含义及其与法律形式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的探讨。

2.1 界定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毋庸置疑,会计业务各个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必然的根本的经济联系,我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去看待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形成不同的内涵。从法律概念上去理解一项经济业务,是以法律概念来解释会计业务,是一种纯粹的制度行为。但是从会计形式上去理解,则会在会计假设前提条件下形成相应的会计信息。没有任何科学证明显示同一项业务的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上存在必然的统一性。

2.2 二者差异。法律形式与会计核算形式对于经济活动的反映不一定是一致的。①目标任务差异。会计核算的任务和目标是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而制定法律,形成法律关系,主要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体现社会的正义与公平,二者在目标上的差异体现在经济活动当中必然会致使二者作出不同的反映。②主体假设差异。会计核算强调以一定的会计主体针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要求必须考虑到自身的会计主体区别于其他主体的空间概念,根据受托责任关系界定了各个主体的经济活动。在法律上更加强调的是经济活动当事人各方的权力与义务的划分。③表达方式差异。会计核算中以借贷记账符号来完成对会计业务发生情况的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等程序。而从法律关系上来理解的话,企业的经济活动直接影响到财产的变动,法律上更关注的是财产是否具有未来取得收益的权力,不强调是否对该项资产拥有或者控制,因此会计核算上将财产解释为经济资源。另外会计上资产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法律中对于资产不确定性的内涵并不关注。综上几点,要想准确的核算经济业务的内涵,不能仅仅依据法律形式来进行直观判断,还要就其经济实质获得可靠信息。

3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环节的应用

3.1 资产的确认。会计上的资产定义是指企业控制或拥有的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如果一些项目已经不符合资产定义中关于预期经济利益的表述,比如严重毁坏,即将报废的物资和超过规定年限的应收账款款项等,都已经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3.2 融资租赁资产的确认。融资租赁的实质是一种融资行为。出租人出租资产其目的已经不是获取短期利益,而是实现资产长期获利的需要,承租人租入资产多数是因为出现了融资的需要,在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承租人实质上已经获得了该项资产的全部风险和报酬,因此,即使在租期结束时,承租人选择放弃租赁资产的所有权,也并不影响承租人在租期内对该项资产的实质性控制,所以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承租人在会计核算上作为“自有资产”进行核算和反映。

3.3 关于存货入账时间的确认。企业购买存货出现单、货同到的情况,则其法律形式和经济实质保持一致,如果由于未达账项的原因,存货已经入库,但是相应票据未到达企业,从法律形式上看企业在缺少单据的状态下无法实现付款行为,但是事实要求核算存货已到尚未付款的情况,于是月末以暂估价入账。endprint

3.4 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的确认。分期收款销售从法律形式上看已经将全部商品转移给买方,但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不能全部确认收入的实现,所以企业对于尚未确认销售收入的那部分已发出商品拥有所有权,实质上仍然构成了企业的存货项目。其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出现了不一致。

3.5 减值准备的计提。会计中运用谨慎性原则,当资产出现一定情况时计提减值准备,用以反映资产的真正的价值。但是如果有关人员只是机械的执行某些规定,比如应收款达到规定的年限就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债务人可能会通过某些恶意的行为或者采取虚假的手段以达到掩盖真相的目的。所以计提减值时也不能只按照形式,而应该判断是否真的出现实质性的减值。

3.6 售后回购确认。售后回购从表面上看是一种销售行为,双方签订的是购销交易合同,从法律上实现了销售,但是由于有回购行为的出现,不满足收入确认的各项条件,即使将货物交付给了买方,其实质仍是销售方的一种融资行为,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会计上不确认销售收入。

3.7 收入的确认。会计上收入确认主要看和商品有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发生实质性转移。若我们给与了买方获取商品后仍然保留无条件退货的选择权力,销售方就不符合收入确认的条件。

另外,合并报表的编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对于商业实质的分析;判断是否关联方关系和关联方交易;长期股权投资的判断,企业合并的判断,附有退货条件的销售、委托代销等特殊销售方式收入的确认等情况都会涉及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在此不一一赘述。

可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的经济业务只会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基于此,会计准则和制度不可能一一列举出日益复杂的经济业务,在这种背景下,要想真实记录企业的各个会计要素,特别是当企业的经济业务与其法律形式不一致时,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就显得更加有必要。

参考文献:

[1]谷颖捷.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7(2).

[2]钱丹第.对新会计准则中实质重于形式的理解[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0).

[3]马琳.试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9).

篇5: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论

论机会平等的形式性要求与实质性要求

本文分析了机会平等的形式性要求与实质要求及其相互关系.机会平等的形式性要求包括机会开放和尺度相同两个方面.机会平等的实质性要求是指用某项社会活动本身的必然要求作为尺度衡量该项活动的所有参加者,包括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进步性原则.实质性要求代表了机会平等的.内在价值,而形式性要求代表了机会平等的外在程序,两者缺一不可.

作 者:沈晓阳 SHEN Xiao-yang 作者单位:解放军蚌埠坦克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安徽,蚌埠,233013刊 名: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ZIBO UNIVERSIY(SOUIAL SCIENCES)年,卷(期):17(2)分类号:B0关键词:机会平等 形式性要求 实质性要求

篇6: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

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感化,是灵魂对灵魂的唤起。多少年的教学生涯,我深深地感到:学生要和班主任配合,对班主任尊敬,不是靠纪律约束他,也不是靠强制压制他,更不是像警察一样威慑他。这些做法表面上学生俯首帖耳,实际上心存怨恨,久而久之,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潜伏着很大的危机。要真正教育学生,教师要用真诚打动学生,让学生能够心悦诚服。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营造宽松、民主、绿色的课堂。

教师要赢得学生,首先要赢得课堂,精彩的教学技巧,口若悬河的谈吐,超人的智慧赢得尊敬。那种师道尊严,教条说教的冷面课堂,自然不会受到欢迎,因为学生在无穷的压力下生存,势必会遏制思维,听课会心惊胆寒,课堂效果不言而喻。两张皮的课堂,势必让学生身心都受到不同程度痛苦。相反,一个老师如果时刻面带笑容,上课和颜悦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领悟知识。始终能够和学生一起同喜同乐,和学生成为很有好的朋友。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气氛里学习成长。其次是用生命感动生命。

我始终相信:教育是用生命感动生命,用灵魂唤起灵魂。教师要直面生命的发展,直面学生的心智发展中的种种困惑问题,而绝不仅仅是只关注学习,考上大学,将来干什么,能挣多少钱。那种片面的追求学习,只会让学生忽视学生生命的发展,只会让学生学习进入死胡同,窒息畸形。教育在很多时候表现在:“学生的生命感动老师的生命,用教师的灵魂唤醒学生的灵魂。这句话是一个标准,也是一个高度,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那还是几年前,一个学生对我的话还意犹在耳:老师,今天早操没见你,我的心在四处寻找你。可是下操还没见你,我急了,早读上不进去,才来找你。啪啪啪的敲门声今天我还能听见。那天我确实被高压锅烫伤了脸,没去教室。学生用他的生命中的关心在关爱我。那一刻我感动了。那一年这个学生考上了,但是家庭拮据,家里实在拿不出上学的费用,我从工资里面拿出一部分给他使用。以后每一学期开学我都给他拿些费用,让他能圆满完成学业。这个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且还考上研究生,最后留校在一所大学任教。学生用生命感动老师,老师也用生命用灵魂唤醒着学生。

再次让学生守住文化之根。在生命里,我们的文化底蕴不论怎么深厚,无论哪一件事情处理,都需要明辨理、礼。守住原则性内容。把握原则、标准、方向。“有理走遍天下”“有礼也走遍天下”。学生将来能走多远,这由学生守理能守多少决定,决定他将来生命的长度。“礼”,这个礼是人和人之间最恰当的心理距离,也代表了一种心灵的秩序,经常交流,融合古今礼故事,潜移默化,让学生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的人。这些决定学生将来发展的宽度。要做到尊重生命遵守礼法。明白敬人者人恒敬之的道理。礼厚就变成德。如果道理不明,礼数不到,学生将来出去也很难被社会接纳,被周围的同事接纳。这样的生命,决定了生命的短板。若要让其根深叶茂,那就要守住文化的主战场。

再次,让学生守住生命发展之根。有见识的家长图画的是学生的明天;没见识的家长,只注重学生的今天。我们眼光能不能跨越学生成长的现实,因为教育必须要占到学生心灵和生命的前方去等待,而不是被动的等学生出了问题再解决,或者陪孩子一块。有的家长听课就是想让学生成绩提高多少名,提高一万名都没有意义,因为孩子的根没人养,等他的根和干发展不相匹配的时候,一阵风就把这颗苗给吹倒了,甚至有的孩子的“根”已经“腐烂”了,家长还在那里高喊要提高成绩。岂不悲哉?!过去和未来是一个发展概念,我们的眼光要有能力跨越现实的浮躁障碍。带着学生的心灵跨越高山大海走向生命的辉煌。再其次,我们应该站到更高的地方引领学生。让学生的内心强大了,就不愁他智力的发挥。何事而不能,何时而不能。现在的学生都很聪明,为什么学习不行?因为心里面缺乏热情,没有动力,一看书包就烦,最喜欢过礼拜天,礼不放就烦,内心缺乏热情。为什么缺乏这份热情?就是人没有养起来。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正气。要正确看待孩子成长的时候出现的各种问题。现实、功利,甚至冷漠。这个“冷”就是孩子周围的环境先变凉了,孩子的心不仅仅是冷,甚至有的十四五岁的孩子面对学习、求职变得麻木,甚至拒绝教育。如何提升孩子内心的这份热情,这份温度?这要从环境解决,看到人脸上就让人的脸上结冰,让人一看那眼神,就兴奋不起来了,就觉得自己做了什么错事。这样的学生心灵怎么强大?我们需要文化是教育熏陶,感化、转化、内化学生的精神,内化学生的情感能量和精神导向。让学生精神强大,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精神自救。让人类的优秀品质时刻左右学生,生命感动生命,灵魂唤醒灵魂。

这是我的教育理念,这也是几千个孩子的生命从我内心走过之后留给我的一句话。自从我归依了教育,心便不再流浪。

篇7:我国学前教育的形式与政策

2010年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重要事件)

1.7月29日正式颁布施行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纲领性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2.10月24日国家启动了10个方面50个项目的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前教育是其中之一,共4个项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

3.11月21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基本意见》(以下简称“国十条”)。学前教育必将在全国掀起新一轮的大发展。

第一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一、学前教育发展任务

(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幼儿在园人数2015年3400万人、2020年4000万人;学前一年毛入园率2015年85.0%、2020年95.0%;学前两年毛入园率2015年70%、2020年8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2015年60%、2020年70%)

(六)明确政府职责。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实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财政补助。完善幼儿园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和督导制度,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和管理学前教育,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

(七)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扩建托幼机构,在小学附设学前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校舍和教师资源。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

二、保障措施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2.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4.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5.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1)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国家制定教师资格标准,明确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和品行要求。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2)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制定高等学校、幼儿园教师编制标准。(3)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探索在职业院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加强学校岗位管理,创新聘用方式,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4)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城镇中小学教师在评聘高级职务(职称)时,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5)加强教师管理,完善教师退出机制。(6)制定校长任职资格标准,促进校长专

1业化,提高校长管理水平。推行校长职级制。

(二)保障经费投入

学前教育实行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

三、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

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支持办好现有的乡镇和村幼儿园;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充分利用小学富余校舍和社会资源,改扩建或新建乡镇和村幼儿园;对农村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

第二章 解读“国十条”

“国十条”是指2010年11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

“国十条”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普及程度逐步提高。但从整体上看,学前教育仍然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集中表现在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突出,人民群众意见较多,必须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国十条”立足当前,兼顾长远,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的动员令,必将对全社会提高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亿万儿童健康成长,保障和改善民生,发挥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十条”的具体内容

一、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取得长足发展,普及程度逐步提高。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入园难”问题突出。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着力破除制约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必须坚持科学育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突破口,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解读】

2010年12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提出,要建立督促检查和考核奖惩机制,把政策是否到位、措施是否有力、能否有效缓解入园难,作为检验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指标纳入考核范围。

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

学前教育的公益性首先是由其社会功能所决定的。学前教育是所有儿童都应该公平享有的基本权利,这也可以认为是其公益性的体现之一。《儿童权利公约》(1989年)、《世界全民教育宣言》(1990年)、《达喀尔行动纲领》(2000年)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都签署了这三个重要国际文件,向儿童作出了提供学前教育服务以保证其基本权利的政治承诺。

我国幼儿教育机构由四个部分组成:

一是教育部门办园,即财政预算支持的幼儿园;

二是其他部门办园,主要包括机关部队、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如妇联)和国有企业所办的幼儿园。其中,机关部队、事业单位等部门举办的幼儿园可以通过事业费预算等方式,间接进入财政预算,获得部分经费;

三是集体办园,包括了城市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园、街道园和农村集体办的幼儿园。这类幼儿园的经费也有一定的集体经济支持;

四是私立园。公民个人或集资办园。

这四类幼儿园中,前三类占到幼儿园总数的90%左右,其经费实行的都是国家、单位和幼儿家庭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因而,在某种程度上都带有“公办” 的性质,家庭负担部分的比例不大。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企业剥离社会功能,事业单位精简机构,“公办”性质的幼儿园,特别是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迅速被关、转、改,导致我国幼儿园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原先撑起我国幼儿教育大半壁江山的,以工人、普通公务员、服务行业职工等中低收入家庭子女为对象的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急速萎缩,取而代之的是完全靠家长付费且要从中盈利的民办园!公共资金对幼儿教育的支持实际上变得越来越少!这样的办园结构已迫使幼儿教育事实上改变了公共服务的性质,偏离了公益性轨道。民办园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兴起与发展本身无可非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幼儿入园的压力,其贡献是不容否认的。但是,如果寄希望于通过大力扶植民办园的方式,解决入园难入园贵和普及学前教育的问题则是不可靠的。今天民办园在我国幼儿园总体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过高,是不合理的。企事业及部门不再“办社会”而推出的、为广大中低收入家庭服务的幼儿园应该改为“社会办”,即公共资金举办面向社会大众的公共学前教育服务机构。这种机构就是我们所说的普惠性幼儿园。

发展公办园要注意的首要问题是为谁服务的问题。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公共资金的功能是“保底”,一定要坚持“普惠性”原则。

在强调建设和谐社会,认识到教育是关系民生、关系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今天,公共财政投入建设的只能是普惠性幼儿园!

普惠性幼儿园应该包括两类:

一类是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及其直接指导和辐射的村园或班,以惠及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其中,留守幼儿更应该成为被优先考虑的对象。

第二类是城市平价幼儿园,包括运用公共财政举办的普惠性教办园、企事业单位园、工厂园、街道园和新建普通住宅区的配套幼儿园,以及社区幼儿班、幼儿活动中心等,主要服务对象为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幼儿,包括外来务工家庭的幼儿。

二、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不得用政府投入建设超标准、高收费的幼儿园。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优先改建成幼儿园。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制定优惠政策,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幼儿园。

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城镇小区没有配套幼儿园的,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和居住人口规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建设用地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规划不予审批。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举办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城镇幼儿园建设要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各地要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加快发展。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从今年开始,国家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地方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门资金,重点建设农村幼儿园。乡镇和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配备专职巡回指导教师,逐步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改善农村幼儿园保教条件,配备基本的保教设施、玩教具、幼儿读物等。创造更多条件,着力保障留守儿童入园。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要充分考虑农村人口分布和流动趋势,合理布局,有效使用资源。

三、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各地根据国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生师比,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2010年国家颁布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公开招聘具备条件的毕业生充实幼儿教师队伍。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

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切实维护幼儿教师权益,完善落实幼儿园教职工工资保障办法、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机制和社会保障政策。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公办幼儿教师,按国家规定实行工资倾斜政策。对优秀幼儿园园长、教师进行表彰。

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办好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一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加大面向农村的幼儿教师培养力度,扩大免费师范生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积极探索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重视对幼儿特教师资的培养。建立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创新培训模式,为有志于从事学前教育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提供培训。三年内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各地五年内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

四、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未来三年要有明显提高。各地根据实际研究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和捐资助园。家庭合理分担学前教育成本。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和学前双语教育。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重点支持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学前教育。规范学前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五、加强幼儿园准入管理。

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学前教育管理。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各地根据国家基本标准和社会对幼儿保教的不同需求,制定各种类型幼儿园的办园标准,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各类幼儿园,建立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对幼儿园实行动态监管。完善和落实幼儿园年检制度。未取得办园许可证和未办理登记注册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举办幼儿园。对社会各类幼儿培训机构和早期教育指导机构,审批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

分类治理、妥善解决无证办园问题。各地要对目前存在的无证办园进行全面排查,加强指导,督促整改。整改期间,要保证幼儿正常接受学前教育。经整改达到相应标准的,颁发办园许可证。整改后仍未达到保障幼儿安全、健康等基本要求的,当地政府要依法予以取缔,妥善分流和安置幼儿。

六、强化幼儿园安全监管。

各地要高度重视幼儿园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安全设施建设,配备保安人员,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落实各项措施,严防事故发生。相关部门按职能分工,建立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监督指导。幼儿园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内部安全管理。幼儿园所在街道、社区和村民委员会要共同做好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

七、规范幼儿园收费管理。

国家有关部门2011年出台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省级有关部门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园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按照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原则,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加强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完善备案程序,加强分类指导。幼儿园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加强收

费监管,坚决查处乱收费。

八、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加强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指导,2010年国家颁布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研究制定幼儿园教师指导用书审定办法。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健全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要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解读】

1.“保证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1)所有幼儿园都应有质量保证;

(2)所有适龄儿童都应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3)所有幼儿园的质量都应受到政府的督导评估;

(4)所有教育内容与方式都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2.特别提出防止“小学化”“成人化”倾向

科学保教,提高质量。抓住了学前教育发展的“生命线”;也是促进学前教育公平、实现每个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要为儿童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注重让幼儿在与同伴和成人的积极交往中,通过观察探索、感知体验,享受快乐童年,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二要强化对各类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监督和指导,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和科研工作,积极探索符合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特点的儿童保教方法。

三要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质量观,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尊重儿童的天性和认知规律,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支持幼儿园开展科学保教,自觉抵制那些拔苗助长、违反儿童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和做法。

九、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统筹协调,健全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教育部门要完善政策,制定标准,充实管理、教研力量,加强学前教育的监督管理和科学指导。机构编制部门要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发展改革部门要把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支持幼儿园建设发展。财政部门要加大投入,制定支持学前教育的优惠政策。城乡建设和国土资源部门要落实城镇小区和新农村配套幼儿园的规划、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制定幼儿园教职工的人事(劳动)、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和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政策。价格、财政、教育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综治、公安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的监督指导,整治、净化周边环境。卫生部门要监督指导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民政、工商、质检、安全生产监管、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加强对幼儿园的指导和管理。妇联、残联等单位要积极开展对家庭教育、残疾儿童早期教育的宣传指导。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建立社区和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和监督的机制。

(财政部门;城乡建设和国土资源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价格、财政、教育部门卫生部门;妇联、残联等发挥城市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村民自治组织)

十、统筹规划,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各省(区、市)政府要深入调查,准确掌握当地学前教育基本状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适龄人口分布、变化趋势,科学测算入园需求和供需缺口,确定发展目标,分解任务,落实经费,以县为单位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有效缓解“入园难”。2011年3月底前,各省(区、市)行动计划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地方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问题的责任主体。各省(区、市)要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确保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把学

前教育作为督导重点,加强对政府责任落实、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督导检查,并将结果向社会公示。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组织宣传和推广先进经验,对发展学前教育成绩突出的地区予以表彰奖励,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

【解读】

刘延东提出,紧密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按照国务院文件精神,编制好当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确保2011年3月底前完成编制工作并组织实施。

刘延东要求行动计划要突出针对性、操作性,对于发展学前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难和突出问题要有解决之策,对于学前教育的体制机制改革要有明确路径,对于三年内基本缓解入园难问题要有路线图和时间表。

提出四点具体要求:

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准确掌握基本情况和突出问题,从当地实际和群众需求出发,合理安排规划与布局,不强求整齐划一,不追求一个模式,不搞一刀切。

二是确定目标,明确任务。要着眼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适龄人口变化趋势,科学测算不同年份的入园需求和供需缺口,合理确定三年发展目标,并逐年落实。

三是制定政策,强化措施。地方各级政府对所需的财政投入要有适当的分担比例,列入财政预算,统筹考虑幼儿园运行和教职工工资、社保等问题,努力提高投入水平。

篇8: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论

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关系辨析

(一)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教育目标上是统一的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对二者关系的认识, 人们普遍接受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 有人甚至用专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来比拟这种差异, 以强调与普通教育不同的基于职业或学科考虑的另一种性质的教育形态, “其目标与内容的差异所凸显的与普通教育的本质区别, 就在于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已经跨越了传统学校的界域。”[1]事实上,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都属于教育活动范畴, 它们并没有背离教育活动区别于其它社会活动的精神特质, 人类社会活动中有一部分是以精神特质立世的, 比如教育、慈善等。也就是说,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所以同属于教育, 在于它们在施行过程中及结果上都充分体现了教育精神, 而教育精神将集中体现于教育目标之上。我们知道, 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普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这种习惯性的表述隐含着一个需要提醒的常识性见识, 那就是教育活动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都旨在培养人。因此, 在教育目标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没有区分, 进一步说, 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来培养人, 普通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人, 培养目标虽然不同但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这也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所以能够融合的学术性理由。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终将实现在学生身上, 而不是简单的不同性质或类型的课程融合, 这种融合实际上体现的也是学生成长及发展的需要, 如若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没有这种需要, 那么任何形式的教育融合都不会体现于教育目标。

(二)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课程资源的组合上各有侧重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关系复杂, “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 普通教育 (自由教育、人文教育、通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 和专业教育 (职业教育) 之间的关系,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分裂与融合的两种状态。”[2]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不同, 具体反映在课程资源的组合上。课程资源根据培养目标设置, 不同形态的教育在课程资源组合上差异明显。职业教育的课程资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职业知识, 二是职业技能, 三是职业伦理及规范。普通教育的课程资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专业 (学科) 知识, 二是专业技能, 三是一般知识 (包括人文艺术修养知识) 。实际上, 单纯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都是不存在的, 因为职业知识与学科知识本身具有极强的关联性, 职业技能与专业技能更是紧密相连, 职业伦理及规范根本无法脱离一般知识的界限。虽然,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课程资源上具有极强的相关性, 但二者在课程资源的组合上显然各有侧重。职业教育重在学生就业能力的塑造上, 与人才市场需求尽可能保持相同的频率, 人才市场需求变化职业教育课程资源组合就尽可能变化, 尽可能满足社会对走出校园准备就业的学生的素养要求。普通教育重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奠基上, 考虑的是学生的整个人生过程, 就业能力的培养只是其中非常微小的一部分, 甚至是不被明确提出和考虑的一部分, 虽然也会涉及专业知识和技能, 但那只是教育不得不依靠的载体, 只是对学生兴趣的尊重的选择。实际上, 正是因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课程资源组合存在不同才产生了二者需要融合的问题, 而融合问题的出现根源在于职业在人生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 今天的职业教育又太过关心了职业而疏忽了人生。

二独立学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的实质

(一) 融合的走向是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注入

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问题上, 独立学院与其他性质院校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 因为独立学院建立的独特性决定了它在高校丛林中只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生存的职业教育取向。尽管在实际施行中, 因为人类文化的整体性和教育活动的全面性, 不会出现单纯的职业教育或普通教育, 但独立学院的确在事实上更多地偏重了职业教育。因此, 职业教育成为大多数独立学院教育活动的主体部分。基于此, 独立学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问题的解决走向就非常明显了, 自然是是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注入, 这种形象化的说法表明独立学院在教育融合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引入普通教育的理念和内容。比如, 在“德国实施的是以职业预备教育为基础, 以普通教育课程为条件, 以学生自由选择为前提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渗透模式。”[3]既然是从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注入, 那么独立学院就不能丢弃职业教育这一基本领地, 而只能是对这一领地进行符合教育融合要求的改造, 强调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对于独立学院而言, 教育融合的追求也不能改变独立学院的生存之道, 否则独立学院将无法在高校丛林中得以存活和发展, 因此, 教育融合对于独立学院而言更像是一次革新, 为略显单薄的职业教育注入更丰腴的养分, 以改变独立学院在教学意义上只能进行职业培训的事实和形象。接下来, 我们需要思考的独立学院应向职业教育注入普通教育的何种内容或元素。

(二) 融合的根本是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的融合

独立学院至少需要向自身的职业教育注入普通教育的理念和内容, 因为教育融合首先需要精神层面的融合, 其次需要物质层面的融合。精神层面的融合莫过于教育理念的融合, 因为教育理念是教育形态的精神性实质, 可以说教育理念决定了教育形态的生成。物质层面的融合莫过于教育内容的融合, 因为教育内容承载了教育形态的全部现实, 教育者等其它教育要素只是这一现实得以实现的中介。具体地说, 教育理念的融合是教育融合的根本所在, 如何促成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教育理念上的融合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毕竟二者的追求如此不同, 各自的教育实施规范又如此根深蒂固。教育内容的融合是教育理念融合的最终体现, 毕竟教育内容是实现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现实载体,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内容上差异巨大, 相互的融合不可能是简单的课程增减, 而只能是出现新型的符合新教育理念的课程。美国部分地区是通过“转学教育”实现这一融合的,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界和民众的普遍关注下, 转学教育再度复兴, 主要表现在开发转学网络、建立监督与质量保障机制与加强校际合作三个方面。”[4]需要说明的是, 这种融合依然不可能是对等的, 只能是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注入, 这与普通大学倡导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大相径庭, 甚至可以说是正好方向相反。就实际的融合而言, 较为切实的方法是首先在培养目标上进行整合, 在教育者的头脑中形成新型人才模型规格, 然后以此引领对课程内容的调整、综合, 形成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人才培养路径和模式。

三独立学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的路径

(一) 以日常教育教学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独立学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实质的分析, 只是在理论上构建了融合的整体思路, 而实现这一整体思路则需要探索现实的路径。独立学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趋势出现的直接根源在于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更深刻的根源在于大学生需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而不只是成为一个合格的预备从业人员。在新的教育理念下, 日常教育教学仍然是我们实现目标的主要依靠, 占据着不可能也不应该动摇的主体地位。因为日常教育教学是学校教育领域的主阵地, 无论推行何种教育理念, 追求何种教育目标, 都需要依赖日常教育教学得以实现和达成, 独立学院的教育融合同样需要确立日常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 通过日常教育教学的变革来完成。日常教育教学的变革自然会涉及到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变革, 教师和学生需要领会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融合后的教育理念, 教学内容需要相应调整以满足教育融合后的目标预设和理念托付, 教学方法需要找到更适宜的形式运行, 教学评价需要能够准确衡量并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这一切的变革都需要围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 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是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培养目标实现的终极教育目的, 独立学院之所以出现教育融合的追求, 是因为对职业教育的偏重已或多或少背离了我们的教育目的, 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独立学院的教育融合不能失了自己的特色, 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 需要坚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学生个性发展。因为职业能力是学生就业的主观条件, 独立学院的职业教育取向以此为培养目标的起点, 其终点放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坚守职业能力培养的意义在于为独立学院巩固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丢弃这一基石畅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势必成为空谈。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全面发展实质上就包括着个性发展, 个性发展的学生才能够获得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同全面发展一样, 同样需要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两种教育形态的融合将为学生提供最为全面的人类才智养分, 这些养分不会凭空发挥重要的科学作用和人文作用, 需要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依托和载体, 因为独立学院学生的优势就在于其职业能力, 因此独立学院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与个性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甚至可以说, 没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就没有一定的个性发展。如果说日常教学是独立学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的方法选择所在, 那么职业能力培养就是这一融合的目标选择所在, 脱离方法万事难成, 背离目标虽成无益。

四独立学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的模式

(一) 确立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对独立学院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融合的策略思考, 在解析了这种融合的关系前提、实质和路径之后, 我们需要充分考虑这种融合的操作模式,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策略研究。对操作模式的思考有两个维度, 一是教师和教学维度, 另一是学生和学习维度。从前一个维度而言, 教育融合过程中教学形态的选择要遵从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 职业教育更应注重实践教学的选择, 形成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既是一种教学形式, 又反映特定的教学目的, 简单地说实践教学既是通过实践的教学, 又是为了实践的教学。实践教学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而言, 其作用和意义都是其它教学形式无法取代的。因此, 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融合过程中, 融合的理念和内容都需要充分体现在实践教学中, 通过实践教学模拟职业真实场景, 训练和培养学生切实可行的职业能力, 以满足就业现实需求, 并在职业能力形成过程中, 通过实践教学体悟普通教育在职业能力培养中的背景和支持作用, 明确职业能力形成只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着力点, 而不能成为独立学院高等教育全部的代名词。在实践教学中传播人文素养为学生的职业技能形成奠定较为完善的“全人”背景, “全人”教育力求破除单向度的职业人培养, 独立学院所追求的教育融合事实上是对“全人”教育的一种新注解, 只不过这种注解是在教育事业层次的。

(二) 确立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学习体系

教师和教学维度的教学形式选择, 只是教育融合模式的一种形式, 更为重要的形式当然是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的。因为教学终究不过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学习活动, 前一种维度的形式解析只是为我们明确教师在教育融合中的教学位置, 实际上教育融合的所有追求必然需要体现在学生身上, 否则所有的努力和尝试失去了根本的意义。独立学院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既有阶段性的结果意义, 又具有过程性的启发意义, 也就是说, 独立学院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只是开启了学生职业生涯成长的基础, 职业能力的提高是个没有止境的过程, 如同普通教育提倡的人文素养同样不是一个终结性的实现, 只是为学生今后全面发展提供一种最初的铺垫。因此, 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体系尤为重要, 因为决定学生今后发展的关键在于其学习能力, 而自主学习是一种树立学生学习意识与能力最为贴切的学习类型。自主学习比主动学习更具有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自主决定自己学习的一切进程,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而不只是主动地去完成由教师布置的任务。自主学习为独立学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提供了融合的通道, 因为融合与否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 而不是学校或教师。“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 偏重一方或忽视另一方都有失偏颇。因为现代大学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有价值的人, 使他们在学会‘做事’ (t Odo) 和学会‘做人’ (tobe) 上取得平衡。”[5]至此, 我们解析了独立学院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融合策略的所有问题, 明确了这种融合发生的意义和操作途径, 为现实的教育融合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姜大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J].教育研究, 2011, 382 (11) :73.

[2]李建奇.大学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关系的历史透视[J].湘潭大学学报, 2006, 30 (2) :156.

[3]徐涵.德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渗透模式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 2005, 492 (32) :16.

[4]孙曼丽.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普通教育间的桥梁[J].外国教育研究, 2011, 38 (7) :11.

上一篇:送妈妈的节日短信祝福语下一篇:读书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