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指导意见

2024-04-23

海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指导意见(通用9篇)

篇1:海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指导意见

佛山市南海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指导意见

(讨论稿)

中小学心理咨询室是为中小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场所,是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活动的重要渠道。随着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及我区中小学教育发展的深入,建立和规范学校心理咨询室显得尤为重要。

一、指导思想

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即向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生活生涯指导的场所,是心理咨询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以人格发展为前提的真诚相谈的地方。

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着眼学生的心理健康,重在提供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服务。

二、功能定位

1.学生发展心理指导研究室

心理咨询室通过心理辅导不仅要解除或缓解学生内心烦恼,还应进行各种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个性特长等,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咨询可以有效帮助自身发展。

2.学生生活生涯指导研究室

心理咨询室备有各种有关学生心理问题及指导方案的资料,对学生现阶段的心理动向掌握得比较准确,因此,心理咨询室应成为学生生活生涯指导的中心。

3.提供及保存信息的资料室

心理咨询室应该及时收集和保管有关学生年龄特征,升学、就业等的信息,以及对学生发展和适应社会有用的资料,随时提供给每一名学生进行参考。

4.教师继续教育的基地

学校应该有效利用心理咨询室的作用,通过提供典型事例,探讨指导方案,研究咨询技术及指导艺术。心理咨询室应该成为教师研讨,接受继续教育的基地。

5.学校与家庭的桥梁

为了有效地指导学生,心理咨询室还应成为联接学校与家庭的桥梁。帮助家长理解学生,了解学校对学生指导的目的及方法,从而协助学校更好地完成指导学生的任务。

三、区域划分

一般说来,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必须具备个体咨询区、团体辅导区、办公区(兼接待、档案室)三个区域。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设置诸如心理阅览区、心理测量区、心理宣泄区、心理放松区、生物反馈区、学生等候区等其他辅助区域等区域,这些区域也可以单独建室。

(一)建设标准

心理咨询室必须独立设立,选址适当,有专用房间,并相对固定。心理咨询室应本着方便学生进出的原则,不宜设在学校办公中心区,尽量设在图书馆、阅览室附近,远离操场、运动室、会议室、音乐室、楼梯口、卫生间等场所。位置尽量安排在一楼,不宜设在高楼层。对于小学心理咨询室,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年龄特征,建议采用亲切、活泼的语言如心语室、知心屋、谈心室、怡心室、晴朗地带、心灵港湾、温馨小屋、快乐方舟等鲜活的名称,咨询室的名称尽量避免“心理辅导”等字眼出现。学校可向学生发动起名的征集活动,以拉近学生与咨询室的心理距离。各功能区(室)的建设标准如下:

1.个体咨询室。个体咨询室是进行个别心理咨询的场所,面积以12—15平方米为宜。环境设施宜采用安全、柔和、温馨的布置。采光通风条件好,室内装饰风格温馨、宁静,尽可能减少线条和棱角,避免强烈刺激的色彩或过于灰暗的颜色和灯光;设施简洁大方,摆放适宜,安全舒适,求助者的座位应面对门口并与心理教师成90°角,以减轻求助者的心理压力;个体心理咨询室可配置2张沙发椅、1张圆角茶几以及饮水器具、面巾纸等,可在适当的地方摆放鲜花、盆景及书画。位于高楼层的咨询室窗户应安装隐形防盗网。

个体咨询室使用的各类记录没有固定模式,但应有以下种类的文件。即,咨询室日记、咨询记录本、咨询申请单、学生登记卡、会议记录本、事例集、活动计划方案、各项检查记录单、资料目录、心理测验记录等。

2.团体辅导室。团体辅导室是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和针对某一心理问题进行室内团体辅导、游戏辅导的场所,兼有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室和团体辅导室的功能,面积以30-60平方米为宜。环境设施宜采用轻松、活泼的布置格局,色调应以温暖舒适为宜,墙壁、窗帘等大块的颜色以偏明亮为主,如浅蓝色或淡绿色。地板可用木质地板或耐脏地毯,方便开展室内游戏活动。团体辅导室可根据团体活动的规模或团体咨询的需要,分隔为活动区和观察区,中间用单向玻璃隔开,活动区可设置一面涂鸦墙。可配置组合活动桌椅、活动道具、抱枕、沙盘游戏器材、心理挂图、白板以及电脑、投影、音响等多媒体设备。

3.心理阅览室。心理阅览室是心理图书资料的专用阅览室,它是来访者与心理辅导教师沟通的桥梁。面积大小可根据学校条件和在校学生数而定,一般至少应容纳2O人以上。室内应以安静色调为主,可配置书柜、阅览架、桌椅以及心理方面的图书、报刊和杂志等。

4.心理测量室。心理测量室用于个别心理测量以及记录和存放学生心理档案,可兼有心理档案室的功能,一般不要和咨询室合在一起,最好有一个安静、独立的房间,面积以20平方米左右为宜,以保证心理测量过程不受干扰、结果准确。心理测量室需备有常规的心理测量工具或心理测评软件。

5.心理宣泄室。心理宣泄室是供学生宣泄情绪的场所,面积以8—30平方米为宜。环境设施宜采用简单、粗犷的布置格局,注意安全性。地板可用耐脏地毯,注意隔音效果,墙壁等以冷色调的大块颜色为主,适当配以挂画;可配置沙袋和拳击手套、球类、跑步机等需要大运动量的器械以及宣泄音乐磁盘、面巾纸等。

6.心理放松室。心理放松室是供学生放松情绪、调适心态平衡的场所,面积以20平方米左右为宜。环境设施宜采用温暖、优雅、简洁的布置格局,墙壁等以暗淡的暖色调为主,适当配以挂图。可配置音响器材、音乐放松椅、按摩椅、哈哈镜、用于游戏的玩具以及放松音乐磁盘、面巾纸等。

7.心理办公室。心理办公室是心理教师办公和存放相关教学、档案资料的场所。面积以12-20平方米为宜。环境设施采用明亮、自然、大方的格局,可配置办公桌椅、资料柜、电脑、打印机、电话、沙发、茶几、心理挂图等。墙上悬挂《心理辅导员工作守则》。

8.学生等候室。学生等候室兼有咨询等待、阅览室及小团体辅导的功能,便于学生等待咨询、阅览心理相关报刊杂志和书籍,面积以20平方米左右为宜。环境设施采用轻松、自然的布置格局,墙壁可粉饰为浅色偏明亮系列,不宜过于跳跃或凝重,在醒目处标注《使用守则》。可配置硬坐沙发、长方茶几、书橱或书架、心理书籍及杂志、饮水机、一次性茶杯、盆花、小饰品、心理挂图等。

(二)建设要求

各校可根据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和实际条件建设心理咨询室。条件较好的学校,可建立比较完整的、功能齐全的心理咨询室,包括个体咨询室、团体辅导室、心理阅览室、心理办公室、心理测量室、心理宣泄室、心理放松室等。其中团体辅导室可兼有心理宣泄室和心理放松室的功能,心理阅览室可兼有学生等候室的功能,心理测量室可兼有心理档案室的功能,从而提高各功能室的面积利用率,并使整个心理咨询室具有系统性和多功能性。可依照先个体咨询室、心理活动室,后其他功能室的原则建设。

学校心理咨询室基本标准应建立个体咨询室、团体辅导室、心理办公室,并符合建设标准。

学校心理咨询室较高标准应建立个体咨询室、心理活动室、心理办公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测量室、心理宣泄室、心理放松室,并符合建设标准。

四、师资配置

中小学心理咨询室教师的岗位要求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保证,主要由心理教师的职业道德准则、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基本能力四部分组成。

1.学校心理教师的职业道德准则:热爱心理健康教育事业,责任心强;全心全意为来访者服务,平等地对侍每一位来访者;严格为来访者保守秘密和隐私,给人以亲和力和信任感;与来访者保持适当的人际距离;与同事友好合作;严格执行心理测验和心理咨询的职业道德要求等。

2.学校心理教师的专业知识:学校心理教师必须具备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心理测验学、咨询心理学和诊断心理学以及教育统计与测量学等专业知识。

3.学校心理教师的专业技能:在中小学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教师,一般要具备四项咨询技能,即面谈的技能(包括倾听、同理、解释、沉默、提问、总结等方面);心理测量的技能(包括施测前的准备、施测过程中误差的控制、施测结果的解释等方面);指导的技能(包括学习技能的传授、生活适应的辅导、职业选择的帮助等方面);矫治的技能(包括行为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等等)

4.学校心理教师的专业资格:学校心理教师应具备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B级证书(含B级)以上或取得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等相应资格。

5、学校心理教师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观察与思考的能力、言语表达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个案调查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五、使用与管理

1.学校要设立心理咨询室负责人一名(相当于中层领导),在学校主管校长领导下,具体负责心理咨询室工作,要制定专门的工作制度与工作计划,并纳入学校教育整体计划之中,同时还要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业务指导与检查。

2.心理咨询室的档案建设要规范化管理,遵循保密性原则,对咨询室的咨询记录、咨询日记、图书资料、学生档案、心理信息库的建立要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

3.有条件的学校心理咨询室每天下午或课后时间对学生开放,教师或家长可在其他时间来访;条件有限的学校,心理咨询室每周两个半天对学生开放,一个半天对教师或家长开放。

4.对心理咨询室的测量工具、仪器、量表要严格管理,不能强迫学生接受任何心理测试,禁止使用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仪器,如测谎仪、CT脑电仪等。

5.学校心理咨询室应注重自身(软、硬件)建设,学校每年要保证一定经费投入,使心理咨询室趋于完善。

6.心理咨询与咨询工作原则上必须在咨询室内进行。如使用某种测验或实验方法,必须向来访者说明目的、步骤、局限性及安全措施等。

7.建立对心理咨询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机制,以进一步调动有关人员的积极性。心理咨询教师不得在咨询室办理私事,不得将心理咨询室的设备、资料等挪作私用;不得接受和索取额外报酬;心理咨询教师严守自己资格的限制,不得以来访者作试验。

篇2:海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指导意见

南海区中小学教学事故处理办法指导意见(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全并规范全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全面提升教学质量,预防并及时、有效、妥善地处

理各类教学事故,维护正常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小学管理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意见。

第二条教学事故是指教职员工在教学管理及教学活动中,因本人主观过错或过失所引起的,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或违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的教育教学语言或行为。

第三条教学事故依据教学工作与管理工作,分为教学工作事故和教学管理事故两种。

第四条教学事故根据事故的性质和所造成的危害程度不同,分三个级别:一般教学事故,较大教学事故,重大教学事故。

第二章教学事故

第五条教学工作事故

(一)一般教学工作事故

1.教师擅离课堂;上课迟到或提前下课;拖堂超过3分钟以上。

2.教师不备课上课;上课无教案;不按要求准备教学素材或设施;教学内容出现明显的知识性错误。

3.不按学校课程安排上课;或未经学校职能部门批准,随意调换课程、增减课时、请人代课或代他人上课;随意改变上课地点。

4.布置或批改作业马虎随意,批改后的作业未及时向学生反馈,影响教学正常进行。

5.实验课等不按实验规则组织教学。

6.教学进度与教学计划无故相差4课时以上。

7.教师在上课时,所携通讯工具发出声音影响教学正常进行。

8.教师布置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或布置超过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作业量。

9.监考迟到1分钟以上;擅自请人代监考;监考时以各种方式要求学生提前交卷。

10.试卷分装有误,差错率达总份数的10。

11.在监考过程中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如抽烟、闲聊、看书报、批改作业或试卷等);不严格履行监考职责,擅离职守。

12.批阅试卷不认真,出现差错在5分以上或判定等级失误;经核查,一个班级(或一个考场)需要更改成绩(等级)的试卷份数超过该班级(或该考场)试卷总数的10。

13.不在规定时间和地点阅卷、评分、评等、报送成绩;不按规定要求和程序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

(二)较大教学工作事故

14.教师上课迟到或提前下课超过10分钟。

15.教师随意占用非本人所教学科课时授课。

16.组织课堂教学不力致使课堂教学秩序混乱。

17.教师不备课上课、上课无教案等现象一学期达三课时。

18.上课时间随意让学生离开课堂另做别事。

19.无故不按时参加、或不按时完成、或不接受学校及上级部门布置的教学研究工作。

20.擅自取消已安排的教学活动。

21.教师无特别的事故,在上课期间拨打、接听电话或发信息等。

22.监考迟到10分钟以上。

23.监考中对学生答题进行暗示、提示。

24.因命题、制卷中的人为原因,造成考试时试卷短缺,或考试时间延误。

25.考试试题有严重错误未能事先发现,影响考试正常进行,造成考试延误、中断或失效。

26.由于监考人员失误,造成考试结束后收回试卷数与参加考试人数不相符;不按要求装订试卷;遗失学生试卷、考试成绩,致使学生成绩无法确定。

27.未按评分标准评定成绩,在考试阅卷中有徇私舞弊行为,如阅卷时给本班学生或其他有关系的学生加分、加等级,或故意压低别班学生考试分数。

28.按考试成绩给全体学生排名次,并在公众场所张榜公布排名结果。

29.采用降低学生考试成绩(分数或等级)的方式来惩罚学生;随意给学生记零分、打不及格的分数或评定不合格等级。

30.由于教学原因或命题原因,一次水平测试(或一门学科)不及格或不合格学生数超过参考学生总数的40(高三可适度调整比例)。

31.不按规定要求和程序对学生进行学业成绩、综合素质评定,导致评定结果严重失误,失误率超过参评学生总数的5。

(三)重大教学工作事故

32.在教学过程中散布违背国家宪法、法律法规,或带有封建迷信、淫秽及其它思想内容不健康的,违背教书育人基本宗旨的言论。

33.教师上课迟到或提前下课超过20分钟,严重影响教学秩序和

教学进程;或未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擅自停课、旷课。

34.教师酒后上课或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严重违纪行为。

35.教学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不能及时妥善处理,造成事态恶性发展。

36.教职员工对学生有打、骂、停课、赶出教室或训斥、讽刺、挖苦、侮辱等行为;贬低、嫌弃、排斥、歧视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以各种

方式打击报复学生。

37.未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或授权,擅自舍弃国家课程计划规定的学科课程必修内容1/4以上。

38.违反有关规定,擅自向学生推荐购买自编(或参加编写)的教材或教辅材料;擅自向学生发放讲义、辅导材料并收取费用,或向学生兜售辅导材料等。

39.歧视后进生;随意拒绝后进生上课,将其赶出教室或学校;不给后进生批改作业,或胁迫其不能正常参加考试等。

40.组织或变相组织、直接或间接参与违规办班、补课或组织学生有偿集体培优辅差等。

41.因未履行工作职责,造成所任教班级纪律混乱,致使所任教班级一学期内出现打架斗殴、聚众闹事等恶性事件,小学达一次以上,中学达二次以上。

42.学生旷课逃学,科任教师未能及时发现学生不在课堂,或发现后未及时向班主任或学校通报;班主任发现后未能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和家长报告。因处置措施不力造成严重后果。

43.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制作教具;在教学活动中,因教学指导和管理不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使学生及其他人员受到伤害。

44.监考教师缺席。

45.随意变更考试时间、地点、学科或内容。

46.以各种方式泄露或变相泄露试题和考试内容;试卷在印刷、传送、保管过程中泄密。

47.对学生考试违纪行为不制止、不上报;放纵考生舞弊;对突发事件处置不当,导致考场秩序混乱。

48.违反规定,私自更改学生考试成绩或等级。

49.未经考生同意,擅自更改考生的报考志愿。

50.因人为原因,延误考试的通知和报名工作,导致学生无法正常参加考试或考试成绩无效。

第六条教学管理事故

(一)一般教学管理事故

1.教学环节安排失误(如排课失误等),造成教学人员不到位,影响教学活动实施。

2.超过规定时间达2周以上或不按规定提交教学进度表;教学组织计划安排出现差错或混乱。

3.教师已事先请假并经批准调课,管理人员未能及时作出安排并通知学生和老师,影响教学秩序。

4.因安排课程或考试不当造成教室使用冲突,或造成无教师到岗上课现象。

5.因人为原因,造成学生成绩登记严重失实,或学籍档案混乱、变更手续不全、记录不明或失实。

6.教学设施设备运行不良或损坏,无特殊原因超过3天仍未修理,影响教学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果。

7.铃声、广播声不响,乱响,有误差,影响教学活动正常进行。

8.随意调整班级教室,或上课时间随意叫出教师谈话,影响教学活动正常进行。

9.教室或其他教学活动场所卫生状况差,影响教学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果。

10.因安排不当造成考试科目、时间、地点、监考人员等冲突,导致考试不能正常进行。

11.不按规定布置考场;不按规定安排监考人员。

(二)较大教学管理事故

12.人为原因导致较大范围师生缺课、停课,漏考、停考。

13.有关放假或全校性教学调整等工作,因未能及时通知或妥善安排,造成教学秩序混乱。

14.升旗、早操、集会、外出等集体活动,因管理措施不力,造成学生纪律非常松散或发生安全事故。

15.违反有关规定,擅自代学生购买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具并向学生收费。

16.粉笔、黑板擦等教学设备不能及时供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学实验设施、器材、用品等不能及时供应或准备不充分。

17.因人为原因,不能按规定提供教学要求必备的音像、图片、仪器、标本等教学辅助用品。

(三)重大教学管理事故

18.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学校教学工作安排,或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

19.接到报告后,未能及时处理教学事故或学生矛盾,导致事态进一步激化并造成严重后果。

20.学校教学管理混乱,致使某个年级或学段出现大面积后进生现象,或导致大量学生厌学。

21.学校不按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随意停止课程;不严格执行规定的作息时间,随意提前学生到校时间或推迟放学时间。

22.随意变更教学计划,组织师生参加商业性的社会活动,或随意借用、出租校舍致使教学秩序受到干扰。

23.在规定的保管时间内,丢失学生原始成绩、原始学籍;故意出具与事实不符的学历、学籍、成绩等各类证书、证明。

24.因人为原因,造成工作未能按计划和有关规定开展。

25.无特殊原因未能按计划完成教学改革、课程改革、课题研究、课程设置、试题设计、教学实验及教师培训等工作。

26.因提供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造成安全事故。

27.因校内原因造成停水、停电而未能及时修理,导致教学活动中断,严重影响教学秩序和教学进程。

28.校舍、教学设施设备等维修未能错开教学时间,因安排不当或施工管理不当而严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29.因人为原因,错误或违规放置设备而造成学校安全事故。

第三章教学事故的认定

第七条教学事故由当事人或发现人、知情人在发现后及时向学校职能部门(教导处、德育处、总务处等)报告,职能部门须作好记录并立即通知当事人所在部门。

第八条事故当事人所在部门负责调查、取证、核实,按一事一表的方式填写《佛山市南海区中小学教学事故记录表》,对事故级别与当事人提出初步认定与处理意见,送交学校职能部门。

第九条事故责任人只能是个人或多人,不得以部门、单位或集体代替。

第十条一般教学事故可由职能部门认定;较大教学事故可由分管领导认定;重大教学事故须由校长认定,特殊情况下须由学校领导集体讨论认定;如事故责任人为校长,则由镇教育组(区直学校由区教育局人事科)负责认定。

第四章教学事故的处理

第十一条教学事故的处理原则上由校长负责最终决定。一般教学事故由当事人所在部门提出处理意见,职能部门作出初步处理决定并报校长;较大教学事故由职能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分管领导作出初步处理决定并报校长;重大教学事故由分管领导提出处理意见,校长作出初步处理决定,特殊情况下须由学校领导集体讨论作出初步处理决定;如事故责任人为校长,则由镇教育组(区直学校由区教育局人事科)负责处理。

第十二条一般教学事故应在事故认定当天初步处理完毕并书面通知当事人;较大教学事故应在事故认定后两天内初步处理完毕并书面通知当事人;重大教学事故应在事故认定后三天内初步处理完毕并书面通知当事人。职能部门负责将初步处理决定通知当事人及所在部门,受理当事人申诉意见,督促执行处理决定。

第十三条各级教学事故的处理意见与决定应有书面记录,各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如实填写《佛山市南海区中小学教学事故记录表》(一式两份),职能部门存档一份、事故责任人一份。

第十四条各单位在对各级教学事故进行调查、处理的同时,应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尽可能降低事故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第五章申诉与仲裁

第十五条事故当事人对事故的初步认定、处理不服的,有权申诉。

第十六条各中小学校应设立受理教学事故申诉的职能机构或部门,指定具体工作人员,由校长直接领导;并成立由学校工会主席牵头,有学校各方代表参加的教学事故仲裁委员会。

第十七条当事人应在接到事故初步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日内,向职能部门提出申诉。在规定时间内,当事人未提出申诉,初步处理意见即认定为最终处理意见。

第十八条当事人向职能部门提出申诉,填写《佛山市南海区中小学教学事故申诉表》,职能部门应立即受理,并认真进行调查、核实,然后将核实情况及最后处理意见提交学校教学事故仲裁委员会仲裁。事故仲裁委员会仲裁决定为教学事故处理的主要依据。学校依据仲裁决定作出行政处理。

第十九条仲裁决定和学校最终行政处理决定应在申诉提出后一周内作出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决定、学校行政处理不服的,可向镇教育组(区直学校向区教育局)提请改正或撤销。

第六章教学事故的责任追究

第二十条教学事故经学校最终认定并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后,须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并对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视事故级别和情节轻重,分别给予以下处分:一般教学事故给予事故责任人内部通报批评;一学期内累计三次一般教学事故,视为一次较大教学事故。较大教学事故给予事故责任人警告处分;一学期内累计三次较大教学事故,视为一次重大教学事故。重大教学事故给予事故责任人严重警告处分,取消事故责任人该学期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的评选资格,取消该学年接受教育行政部门表彰奖励资格;情节特别严重、影响极坏的,由行政部门直接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第二十一条教学事故不是由当事人造成的,或系当事人遇到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的,经查实后当事人对教学事故不承担责任。

第二十二条如果教学事故的产生原因是当事人旷工,对当事人除按旷工进行处理外,还要按教学事故中所承担的责任进行处理。

第二十三条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结果记入责任人个人业务档案,作为对教职员工考核奖惩、职务评聘、晋职加薪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南海区中小学(含民办中小学)在职或在聘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教学辅助人员均适用本意见。各中小学可根据本意见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订本学校《教学事故处理实施细则》。幼儿园(含民办幼儿园)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第二十五条本意见第三章中未列举的其他类似行为,按照本意见规定,对照相应条款进行认定和处理。本意见未作规定的其他违法违规事项的处理,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二十六条教学事故是必须防止发生的事故行为与危害现象。各中小学要制定教学事故预防工作预案,建立健全教学事故预防工作机制,预防教学事故发生。各中小学要建立教学事故稽查制度,聘请若干名作风正派的干部、教师、家长或其他社会人士担任稽查员,从事教学事故稽查工作。

第二十七条需镇教育组、区教育局认定、处理或按规定要求上报的事故,各中小学须按规定时间和程序上报;特别重大教学事故须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向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凡隐瞒不报或延误报告的,视校长为事故责任人,并按有关规定从严从重追究责任。

第二十八条与本意见相关的各种教学事故的投诉、申诉,依次由各镇教育组和区教育局人事科负责受理并处理。

第二十九条本意见自2006年7月1日起试行。

第三十条本意见由南海区教育局负责解释。

佛山市南海区中小学教学事故记录表(试行)

事故责任人

所在学校

事故发生时间

事故发生地点

事故经过

事故登记人:

事故性质

a.一般教学事故b.较大教学事故c.严重教学事故

事故认定时间

事故认定人签名

事故处理意见

签名:日期:年月日

事故责任人意见

签名:日期:年月日

注:

1、本表一式两份,职能部门存档一份,事故责任人一份。

2、一般教学事故应在事故认定当天初步处理完毕并书面通知当事人;较大教学事故应在事故认定后两天内初步处理完毕并书面通知当事人;重大教学事故应在事故认定后三天内初步处理完毕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3、事故当事人如对事故处理意见有不同意见,应在接到事故处理意见之日起三天内,向校内申诉受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诉(填写《佛山市南海区中小学教学事故申诉表》)。在规定时间内,如当事人未提出申诉,初步处理意见即认定为最终处理意见。

佛山市南海区中小学教学事故申诉表(试行)

申诉人填写

申诉人

事故发生时间

事故发生地点

初次认定性质

a.一般教学事故b.较大教学事故c.严重教学事故

初次处理意见

申诉理由

申诉人签名:日期:年月日

受理部门填写

调查结果

签名:日期:年月日

再次处理意见

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校教学事故

仲裁委员会意见

仲裁委员会代表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校最终

行政处理决定

校长签名:日期:年月日

申诉人签收

签名:日期:年月日

注:

1、本表一式三份,职能部门存档一份、事故申诉人一份、学校教学事故仲裁委员会一份。

2、事故仲裁委员会仲裁决定为教学事故处理的主要依据。学校依据仲裁决定作出行政处理。

篇3: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指导意见发布

【本刊讯】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适应新能源发展需要, 促进抽水蓄能电站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促进抽水蓄能电站健康有序发展有关问题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意见》指出, 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创新技术、优化设计;科学调度、有效监管;完善政策、加快发展。意见强调, 根据电力发展需要和抽水蓄能产业发展要求, 今后十年抽水蓄能电站发展要着力完善火电为主和大规模电力受入地区电网抽水蓄能电站布局, 适度加快新能源开发基地所在电网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使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满足电力发展需要。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健全, 把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支持政策、加强监督管理作为促进抽水蓄能电站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要将科技创新作为促进抽水蓄能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抽水蓄能机组的技术经济性能进一步提升, 基本具备国际竞争力。

篇4:海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指导意见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按照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总体要求,建立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为中小学聘用教师提供基础和依据,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

(二)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促进中小学教师全面发展。

2.坚持统一制度、分类管理,建立统一的制度体系,体现中学和小学的不同特点。

3.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4.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激励中小学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5.坚持与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制度相配套,积极稳妥、协同推进,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健全制度体系

1.改革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原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2.统一职称(职务)等级和名称。初级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设副高级和正高级。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职务)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

3.统一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与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对应关系是:原中学高级教师(含在小学中聘任的中学高级教师)对应高级教师;原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对应一级教师;原中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一级教师对应二级教师;原中学三级教师和小学二级、三级教师对应三级教师。

4.统一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分别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相对应:正高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一至四级,高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五至七级,一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八至十级,二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一至十二级,三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三级。

(二)完善评价标准

1.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是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重要基础和主要依据。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要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着眼于中小学教师队伍长远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要充分考虑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师德素养,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切实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引导教师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2.国家制定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的基本标准条件(见附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各省)根据本地教育发展情况,结合各类中小学校的特点和教育教学实际,制定中小学教师具体评价标准条件。具体评价标准条件要综合考虑乡村小学和教学点实际,对农村教师予以适当倾斜,稳定和吸引优秀教师在边远贫困地区乡村小学和教学点任教。中小学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的具体评价标准条件要体现中学、小学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有所区别。对于少数特别优秀的教师,可制定相应的破格评审条件。各省具体评价标准条件可在国家基本标准条件的基础上适当提高。

(三)创新评价机制

1.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同行专家评审制度。各省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完善评委会的组织管理办法,扩大评委会组成人员的范围,注重遴选高水平的教育教学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健全评委会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制。

2.改革和创新评价办法。认真总结推广同行专家评审在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中的成功经验,继续探索社会和业内认可的实现形式,采取说课讲课、面试答辩、专家评议等多种评价方式,对中小学教师的业绩、能力进行有效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增强同行专家评审的公信力。要在水平评价中全面推行评价结果公示制度,增加评审工作的透明度。

(四)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

1.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是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和关键环节,岗位聘用是职称评审结果的主要体现。中小学教师岗位出现空缺,教师可以跨校评聘。公办中小学教师的聘用和待遇,按照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管理和规范。

2.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中小学教师竞聘上一职称等级的岗位,由学校在岗位结构比例内按照一定比例差额推荐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职称评审,并按照有关规定将通过职称评审的教师聘用到相应教师岗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应及时兑现受聘教师的工资待遇,防止在有评审通过人选的情况下出现“有岗不聘”的现象。

3.坚持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制度。按照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及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全面实行中小学教师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发挥学校在用人上的主体作用,实现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的统一。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加强聘后管理,在岗位聘用中实现人员能上能下。

4.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工作,要健全完善评聘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有关纪检监察部门和广大教师的监督作用,确保评聘程序公正规范,评聘过程公开透明。评聘工作按照个人申报、考核推荐、专家评审、学校聘用的基本程序进行。

个人申报。中小学教师竞聘相应岗位,要按照不低于国家和当地制定的评价标准条件,按规定程序向聘用学校提出申报。

考核推荐。学校对参加竞聘的教师,要结合其任现职以来各学年度的考核情况,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全面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经集体研究,由学校在核定的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内按照一定比例差额推荐拟聘人选参加评审。

专家评审。由同行专家组成的评委会,按照评价标准和办法,对学校推荐的拟聘人选进行专业技术水平评价。评审结果经公示后,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确认。

学校聘用。中小学根据聘用制度的有关规定,将通过评审的教师聘用到相应岗位。

5.对改革前已经取得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但未被聘用到相应岗位的人员,原有资格依然有效,聘用到相应岗位时不再需要经过评委会评审。各地区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办法,对这部分人员择优聘用时给予适当倾斜。

6.在乡村学校任教(含城镇学校教师交流、支教)3年以上、经考核表现突出并符合具体评价标准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

篇5:海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指导意见

根据《广东省群租房、“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佛山市居住房屋出租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现制订整治工作指导意见,供工作中使用。

一、本标准所称群租房为将房屋出租给两个或两个以上承租人作居住使用。

二、属于本标准适用的群租房消防配置应符合以下具体标准:

(一)建筑结构及平面布局

1.群租房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二级,且不应设置在地上10层或者10层以上(用于出租的商品房除外)。

2.群租房严禁设在地下室、半地下室,严禁与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设在同一建筑内。

3.出租人、承租人不得擅自改变建筑原有使用功能,严禁群租房套间用于经营商店、作坊、电商网店、公共娱乐场所等生产、经营、储存场所。

4.与生产、经营、储存场所合用,未按规定进行防火分隔的,一律依法搬离;严禁采用木质材料搭建阁楼,一经发现必须强制拆除;严禁使用彩钢板、聚氨酯泡沫等易燃材料,一经发现必须强制拆除。

(二)安全出口及疏散

1.群租房安全疏散设施应保持畅通,并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或原消防设计审核、备案时适用消防技术标准设置或改造。

2.发生火警时,群租房疏散通道上和出入口处的门禁应能集中解锁或能从内部手动解锁。

3.独栋(即各房间通过公共走道或楼梯间连通)的群租房若无法短期内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进行整改的,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未设有两部不同方向疏散楼梯的群租房,外窗、阳台上或公共走道两端的防盗网设置长宽均不小于0.8米,离地不大于1.2米的紧急救援逃生口,并在紧急救援逃生口设置逃生缓降器、消防逃生软梯、逃生绳等辅助疏散逃生设施。

(2)群租房疏散楼梯间应能直通屋顶平台,如确难直通屋顶平台,每层居室通向楼梯间的出入口处应设不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分隔。

(3)通过长度大于10米的内走道连接各户的群租房,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开向内走道的户门应具备防火防烟功能。

(4)地上3层或者3层以上为住房时,疏散楼梯不得采用木楼梯或者未经防火处理的室内金属梯。

(三)消防设施及器材

1.灭火器材:按照每一承租户不少于1具的标准配置灭火 — 2 —

器,并放置在明显且易于取用的地方。灭火器应选用4㎏以上的磷酸铵盐(ABC)干粉灭火器或相应灭火级别的水基型灭火器。

2.报警装置:

单一套间且10人以上的群租房,应在每个房间和厅室内加装独立式(采取联动控制方式)火灾报警探测器;

独栋(即各房间通过公共走道或楼梯间连通)的群租房,应在公共走道和每个房间及厅室内加装独立式(采取联动控制方式)火灾报警探测器。

居住总人数超过30人的,应在公共走道设置火灾手动报警警铃,手动报警按钮应当设置在每层出入口处。

3.消防给水设施:

建筑高度小于21m的建筑,应在公共区域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简易喷淋装置,并保证保护区域全覆盖。

建筑高度大于21m(含)的建筑,应在公共区域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并保证保护区域全覆盖;如确难设置,应设置消防软管卷盘及简易喷淋装置。

4.群租房出租方必须为承租方配备口罩、手电筒等逃生器材。

5.群租房管理人落实设施和器材的维护保养,确保完好有效。

(四)电气线路

群租房电气线路的规格应当满足用电设备负荷要求,电线、— 3 — 电缆应当穿金属管、封闭式金属线槽或者绝缘阻燃PVC电工套管(线槽)保护。严禁私拉乱接电线、超负荷用电。

(五)厨房设置

1.鼓励群租房所在建筑按楼层设置集中管理的公共厨房。同一套间内设置住人居室且需使用明火的,应集中设置厨房。

2.使用明火的厨房应当采用不燃烧体隔墙和密闭门、窗与其他功能区域分隔,并设置排油烟设施或开启外窗。

3.除厨房以外区域严禁使用明火,严禁使用、存放瓶装液化石油气及其他易燃易爆危险品。

4.处于管道燃气已覆盖区域内的群租房所在建筑应采用管道供气。在管道燃气尚未覆盖的区域,设置于高层建筑内或设置公共厨房的群租房应采用液化石油气瓶组供气,并设置独立瓶组间。

(六)电动自行车管理

1.群租房建筑内严禁停放电动自行车、为电动自行车或蓄电池充电。

2.电动自行车应当独立设置集中停放、充电区域。除设置于室外敞开区域的集中停放点外,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设施和排烟设施。

3.电动自行车充电插座或装置应选用合格产品,并具备充电结束自动断电功能。

4.物业服务企业或使用单位、出租人应当在禁停区域醒目 — 4 —

位置张贴禁停标识,定期开展检查巡查,及时劝阻、制止违规停放、违规充电行为。

(七)消防宣传

1.出租人和承租人在订立房屋租赁合同时应当书面明确双方消防安全责任。

2.出租人应当对公共区域的电气线路和消防设施、器材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定期组织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演练。

3.出租人应当告知承租人消防设施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和扑救初起火灾、疏散逃生自救等消防安全常识,并以签订防火公约和在走道、楼梯、出入口(或宣传栏)等公共区域张贴提醒承租人用火、用电、用气等消防安全注意事项。

(八)日常消防管理

1.群租房应从严控制居住人数,每个住人居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4平方米(不包括1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且每个居室实际居住人数不得超过2人(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关系的除外)。

2.承租人应当规范用火、用电、用气,确保消防安全,自觉参与各项消防安全培训活动和灭火逃生演练。

3.消防管理人员在巡查时发现消防隐患,应立即加以督促整改,如果出租人或承租人不同意整改的,按流程报村居、镇(街)、区处理。

(九)群租房所在建筑设置“三小场所”的,除满足上述要

— 5 — 求外,相关部位应按照广东省地方技术标准《小档口、小作坊、小娱乐场所消防安全整治技术要求》(DB44/T1591-2015)实施整改。群租房所在建筑属于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除满足上述要求外,应按照《降低高层建筑火灾风险若干防范措施》要求实施整改。

本人承诺严格按照上述的内容执行。如本人违反上述内容的行为,本人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处罚。

承诺人:

篇6:海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指导意见

为在全县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中,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起到德育工作的保障作用,现就高效课堂建设德育工作的开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全县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中,德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发展,全员育人”的指导思想,以“制度管理为基础”、“自主管理为核心”、“文化引领为策略”,实现教师真正感受到职业的幸福,落实学生的自主管理。

二、工作内容

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的法制教育、养成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

1法制教育。学生公民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的教育。

2、思想品德教育。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自信、感恩、生命科学观、未来美好愿景等方面的教育。

3、养成教育。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礼仪礼貌、劳动等方面的教育。

4、安全教育。学生防灾、交通、食品、卫生、网络等方面的教育活动。

5、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不良心理活动的矫正、心理压力的释放缓解、各种心理障碍的排解和心理疾病的治疗等。

三、队伍建设

1、德育队伍建设

(1)班主任队伍建设。认真贯彻《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学习专业理论,加强自身师德素养,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建立完善的班主任选聘、任免制度,确保把优秀、骨干教师选聘到班主任工作岗位;建立班主任学习、培训、交流等制度,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业务能力与管理能力;明确班级管理“导师制”、“双班主任”与班主任家访制度,充分发挥教育的整合效应,形成班级管理合力;优化班主任表彰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榜样示范作用,切实提高班主任工作待遇。

(2)教师队伍建设。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让广大教师全面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规范职业行为,全面提高师德素养;将学习《规范》的内容和要求列入教师的继续教育计划,把教师贯彻落实《规范》的情况列为教师岗位责任制的要求,定期考核检查;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利用各自岗位的工作性质、内容,采用不同方式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3)家长队伍建设。通过投票选举不同层面的家长代表组建学校、班级家长委员会,建立家校结合的德育机制,通过多种形式,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工作;采用不同的方式向家长介绍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帮助家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定期举行学校“德育工作开放日(周)”活动,邀请家长到学校听课,观摩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参与学校发展的咨询,为学校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培训工作。

(4)社会队伍建设。聘请当地政法部门相关人员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积极争取地方人大、政协、政府、街道(村社)、工厂、部队、文化科学等单位的支持,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由各条战线优秀人士组成的校外辅导员队伍,协调社会各界支持、关心学校工作;邀请各界代表到学校、班级介绍社会、企业、事业、文化单位的工作情况,使学生了解社会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价值,为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条件。

2、学生自主管理队伍建设

(1)自主管理机构。在校团支部、学生会、大队部的基础上成立“学校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年级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学生自主管理班委会”等机构;学校要为学生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发挥自主性提供自主管理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进行学校、年级、班级管理和自我管理,教育和自我教育、服务和自我服务。

(2)自主管理人员。班主任与学科教师配合组织、学生自荐、班级全体学生民主投票推选品学兼优、自律意识强、富有管理才能和兴趣的学生若干名,成为学校各层面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成员,参与学校、年级、班级纪律、卫生、活动、学习等管理工作。

(3)自主管理自愿者。自愿能够为学校管理服务的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佩戴自主管理自愿者标识,在自主管理自愿者岗位,参与自主管理。

四、工作途径

高效课堂建设德育工作途径主要包括德育课程开设、德育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关爱帮扶、文化建设、激励评价等六个方面。

(一)、德育课程开设。

1、学校必须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思想品德课,不得减少课时或挪作它用。

2、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充分利用会宁地方德育资源,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重视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二)德育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到德育教育基地、会宁教育展览馆、敬老院、街道办(小区)、特殊学校等地进行参观或开展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春游(秋游)、远足等社会实践活动。

(三)课堂教学

1、各学科教师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要做学生的表率,课堂教学教师要分层设计可行合理的教学结构(步骤、程序等),以学生为主体、学情为主导、教师为助推,通过自主学习、讨论展示、检测反馈等基本环节,在实现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同时,融合同学间情感的互换、友谊的深化、真挚的赞美,展现团队作战的精神和力量。

2、选取案例、事例、故事等要结合学科特点,具有学科性、典型性、地域性、情感性和教育性,将教育内容逐步渗透到学生的学科学习中,努力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重视教学辅助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德育功能。

3、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具有选择性、实践性、体验性、教育性等类型的作业,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注重引导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实践考察,使课堂教学德育内容能够得到拓展延续;注意跟踪观察、及时反馈教学内容与学生态度、行为贴近程度及效果,引导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与实际行为相结合,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关注问题学生的课后反应,有目的、有计划的与其谈话,耐心地咨询、辅导个别学生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撰写教后反思,总结经验,反思教学。

5、克服教师为公开教学、迎接检查之类而出现的言行不

一、弄虚作假教育,教会学生求知和做人。

(四)关爱帮扶

学校以正面引导为主要方式,关爱帮扶“尖子生”与“双困生”,建立关爱帮扶工作机制。

(五)文化建设

1、校园文化建设

(1)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紧紧围绕课改核心理念,处处彰显课改理念、生动体现课改理念,营造育人氛围,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内心感染力,发挥文化的引领、激励、“化”人作用。

(2)要以墙壁、标牌、横幅、喷绘、文化长廊、宣传报栏、学科橱窗等为载体,采用标语、照片、框图、绘画等多种图文并茂的形式,围绕课改核心理念设计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内容,精心布置,营造具有高效课堂特点的校园显性文化。

(3)要以设计体现学校课改核心理念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学风等方式,通过建立学校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必需的制度、规则,建立固定的校史室、荣誉室、图书室、阅览室、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创办校报校刊,开通“校园之声”广播电台,组建学生自主组织、参与的文学、科技、艺术、体育等学生活动社团,定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驱动高效课堂的校园隐性文化。

2、班级文化建设

(1)每个教室布置要自然、平静、整洁、和谐,营造出浓郁、阳光、开放、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

(2)要以墙面为载体,在室内醒目位置设计布置能够体现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标语、“学科学习小组”管理牌、班级寄语栏、班级学生风采展示栏等;每个教室要设置读书角,摆放花草,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箱等;班级走廊固定布置班级目标管理牌和班级风采展示栏。通过精心布置,极力营造具有高效课堂特点的班级显性文化。

(3)要以设计班名、班徽、班训、班歌、班旗等为方式,通过开展学生自主组织、设计的 “星”评选等班级活动,营造高效课堂班级的隐性文化。

3、班级学科学习小组文化建设

(1)确立班级学科学习小组内部自主管理机制和制度。

(2)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小组奋斗目标,拟定组名、口号、组训、组规、组徽、组歌等。

(六)激励评价

1、教育局对学校德育工作主要从学校德育组织管理、德育过程与方法、德育效果与绩效等方面进行评估。

2、学校制定《班主任常规工作量化考核办法》《中小学教师师德问卷调查》,运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等,作为对班主任、教师、学生德育管理的重要依据,促进德育工作管理水平的提高。

3、实施德育工作过程性多元评价,全面提高德育质量。学校层面按月、学期、学年分阶段开展“文明之星”、“学习之星”、“进步之星”、“交流之星”、“管理之星”、“劳动之星”、“体育之星”、“书法之星”、“才艺之星”、“创新之星”、“阳光小组”、“阳光小组长”、“阳光班级”、“育人概模”等评选活动;教育局层面每学年开展“优秀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育人概模”、“先进班级体”等评选活动,五、工作要求

(一)、德育工作管理要求

(1)成立高效课堂建设学校德育工作校长负责机制。

(2)成立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3)制定学校常规德育工作各项制度。

(4)制定政教处、教研室、共青团、少先队等学校德育工作职能部门职责。

(二)德育工作常规要求

1、月德育常规工作

(1)召开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例会。

(2)召开团(队)会、主题班会。

(3)定期向各级新闻媒体和会宁县宣传工作平台(《会宁县电视台(教育频道)》、金色教育网、《会宁教育》等)投稿,加强学校德育宣传工作。

2、周德育常规工作

(1)每周一(重大节日)早上严格按照出旗、升国旗唱国歌、国旗下讲话三步程序举行升旗仪式。

(2)隔周分级召开班主任例会。

(3)确保每周召开班(队)会,任何学科不得挤占班(队)会时间。

(4)每周进行一次校园清洁大扫除活动。

3、日德育常规工作

(1)落实校服、校徽(牌)佩戴制度。

(2)落实一日“两操”活动制度。

(3)落实一日“两扫”卫生保洁制度。

(4)落实每天“阳光体育一小时”运动。

篇7:海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指导意见

一、班级目标管理牌的指导意见

班级目标管理牌是一个班级的形象代言。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特作如下指导性意见,供各班在设计制作时参考。

1、班级管理牌要体现绝大多数同学的理想追求,因此,要让绝大多数同学心理认同。因此,目标管理牌的设计过程必须是全体成员共同讨论的决定。

2、班级目标管理牌的基本内容

班级目标管理牌的内容易设:富有班级特色的班级名称、班级目标、班训、班级口号、班主任寄语、班级全体成员照片等。(班级口号要精心选择或征集,易于宣誓。)

3、班级目标管理牌的款式、质地及悬挂位置

班级目标管理牌的款式为的长方形,质地为木质或铝合金。悬挂在班级门外。

二、教室文化建设指导意见

1、各班选择寓意催人上进、发人深思的植物特性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周全考虑本植物的寓意,且易于种植的特点,挖掘其思想内涵,充分利用教室墙壁,悬挂相关内容和图片,融教育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精心设计,做到文化性与装饰性有机结合。

2、张贴或悬挂班歌、班级计划、班级公约、激励性名言警句、时间表、课程表等。

3、号召学生亲自动手栽种班级植物,用心培育,在为班级文化出力的同时体验劳动的乐趣。班级植物的种植力求达到风格鲜明,可供观赏,花盆规格统一、干净整洁。

大水寺小学

篇8:海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我国自主品牌建设, 提升品牌价值和效应, 加快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但目前我国仍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 许多产品仍属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 质量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我国传统的竞争优势正在减弱, 培育我国的知名品牌, 进而塑造新竞争优势迫在眉睫。因此, 在此背景下出台该《意见》意义重大。

《意见》要求, 加强品牌建设应“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为指导思想, 坚持“企业为主, 政府推动;自主创新, 提高质量;市场导向, 重点培育;各方参与, 形成合力”四项基本原则。《意见》不仅仅着眼于生产制造领域, 而是根据我国实际, 明确规定了加强品牌建设的重点领域将分别围绕现代农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四个方面, 加快培育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水平较高、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品牌建设的五项主要措施。一是加强品牌建设统筹规划:国家质检总局将会同其他部门按照“统筹协调、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全面推进”的原则, 建立加强品牌建设协商合作机制, 研究制定品牌建设的政策措施, 协调和指导品牌建设工作;二是发挥品牌建设企业主体作用: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 强化品牌竞争意识, 实施品牌经营战略;三是完善品牌建设激励机制:加强政府激励引导, 发挥知名品牌示范作用, 建立品牌价值测算制度, 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四是强化品牌建设基础:建立品牌的标准支撑体系, 构建品牌的技术创新体系, 建立品牌的顾客满意度测量体系, 完善品牌的应急危机处理机制, 维护品牌形象;五是优化品牌成长环境:加大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违法行为力度, 完善自主品牌维权与争端解决机制, 定期表彰一批名牌产品生产企业, 增强全社会质量观念和品牌意识。

篇9:海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指导意见

关键词 高中;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师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7-0026-02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很多高中学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了心理咨询师。但是从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心理咨询室还没有一个规范的建设标准。本文对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的理念、设置和使用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方案和改进意见。

2 确立心理咨询室建设理念,分析心理咨询室使用现状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的教育目标。健康的心理状况能够使学生在适应的基础上得到有效发展,同时使学生的个人潜力和性格能够得到充分完善和发展。学校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重点在于对人的辅导,因此,学校应该以发展性的辅导为主,以矫正错误式的辅导为辅。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针对心理脆弱、损伤或心理疾病的研究,它也是对品质能力的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从尊重学生个人发展的角度去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同时使学生能够在未来得到建设性、创造性的成长和发展,同时能够处理好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完善个人生活,健康快乐地成长。

虽然心理指导已经在很多学校积极有序地开展,但在实际运行中并不尽如人意。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功能与作用并没有得到完全、有效的发挥,有的学校甚至只是走个形式。现在很多学校的心理咨询室缺少相应设施,设计不合理,像医务室一样白墙白门,给人压抑紧张的感觉;有的学校各种设施虽然较为齐全,但心理咨询教师缺乏专业的心理指导技术,大部分是其他学科教师在兼职,咨询工作常处于被忽略状态。这样的咨询室多数是大门紧闭,久而久之便被闲置,无人问津,成为学校应付上级单位检查的摆设[1]。

3 规划心理咨询室建设方案,改善心理咨询室内外环境

心理咨询室要配备较好的硬件设施。如分别设置个别和团体心理咨询室,适应接待和管理需要,配置心理测量和沙盘游戏、有面对全体学生的图书阅览室和放松训练等设施。学校的个人咨询室不需要太大的面积,免得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空落落的感觉,但心理咨询室的环境设置一定要安静、温馨,使学生既有安全感也不受外界干扰。接待是求助学生安排预约进行登记的环节,要对等候咨询的学生给予帮助,使他们缓解紧张情绪,放下戒备心理。而放松训练利用多种器材,使学生在这里能够放松心情,让焦躁的情绪在这里得到释放。在学校中,一般较为常用的放松训练室有音乐放松室和情绪释放室等。学生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可以通過沙盘游戏进行放松,可以从沙架上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在沙盘中根据自己的思维和想法进行创作和表现。这是一种真实呈现自己心理状态的一种心理疗法,很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心理咨询室建设中硬件设施的设置极为重要,它能在心理咨询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心理咨询室中的硬件设施包括沙发桌椅、电话电脑、计时记录工具等,还包括教师办公用的桌椅、教师与学生交谈时用的两个单人沙发,团体咨询室还要配备足够的活动桌椅可以随时装拆。电脑和电话也是咨询室中不可或缺的设备。电话可以为学生提供预约和电话咨询。现在有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心理咨询热线,给那些不愿意到咨询室咨询的学生提供心理帮助。电脑主要用于心理测验、问题统计及学生的信息保存等。如果可能的话学校还可以开设网上心理咨询,通过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知识的普及。此外,心理咨询室中还要注意配备相应的记录工具,咨询教师要对众多心理咨询者个人信息及心理问题进行记录,以便于在日后的工作中进行整理参考。

心理咨询室要配备较强专业能力的师资力量。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学校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配置,尚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有些心理咨询师是兼职代理,大部分是从事思想政治课或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没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在咨询业务上不够专业。高中的心理咨询是从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到预防、矫治的系统性工作,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因此需要专业水平较高的心理咨询教师。

要注意心理咨询室的地点选择。学校要本着安静和方便的原则尽量选择优雅安静的环境,避免受到外界的嘈杂打扰,要尽量避开食堂、宿舍、体育场活动室等场所,在选择地点时,还要考虑到心理咨询室要能够方便学生出入。位置不能太过偏僻,要便于学生的随时来访。教师在注意外部环境的同时,还要注意室内环境的布置。心理咨询室的光线要明亮而温和,桌椅要柔软舒适。室内可以适当摆放些鲜花绿植,让学生感受到旺盛的生命力和温馨的环境。心理咨询室内的装饰也要简单温馨,可以悬挂一些使人放松、愉悦的艺术画饰。咨询室靠近走廊的门和窗要进行一定的效果处理来增加咨询者的安全感。咨询室不适宜使用强烈刺激性的色彩,要以中间色为主,切忌大红大紫或过暗色调。

4 确立心理咨询室管理职责,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

学校应当制定符合学校具体情况的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规章制度要包括心理咨询室的管理办法和心理咨询教师工作的管理细则等。心理咨询室应当制订相关计划,保证每学期的学生团体健康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教师要在工作中做好记录,建立个体咨询档案,在咨询过程中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工作人员应该严守保密原则,不随意探听来访者的隐私,不得泄露学生的咨询记录和档案。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没有相关知识的人员不能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学校还应该加强安全措施,对在咨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制订处置预案,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置。

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应该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定期的检查评估,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教师还可以通过数据收集家族心理病史,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学生的问题给予教育指导。要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以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的形式,针对学生容易出现或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疏解指导。比如,教师要对如何与人交往、如何调节不良情绪、如何应对挫折等进行专业解读。许多学生虽然不愿走进心理咨询室,但心理健康指导讲座能够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心理上的疏解。要通过宣传化解学生对心理咨询的偏见,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

5 结语

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承担了学生健康心理教育和指导的责任。但现在对于学校咨询室建设与教育指导方面的研究还很欠缺。一些心理咨询室的设置原则和设置程序都处于探索的阶段,学校要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和使用,制定相应的措施,规范管理,让高中的心理咨询室真正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上一篇:五问计五提升活动总结下一篇:年党建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