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

2024-05-01

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精选8篇)

篇1: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目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结合学生实际,确立我校的具体工作目标如下:

1、了解自我

目前普遍存在仅以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标准的情况,导致不少学生自我形象偏低,自信心不足,严重阻碍着学生的素质成长。针对这一现象,心育工作应注重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对自我的形象进行整体认识,让学生从学业自我形象、社会自我形象、情绪自我形象、体能自我形象等方面进行整体认识,找出自己的优势与劣态;帮助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立,树立自信心。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实现人生价值。

2、培养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

当前由于学习适应性不强,而沦为学业不良的学生日渐增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就显得日趋重要。心育工作应致力于开展协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寻求适合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立思考,刻苦钻研,集中精力,心无旁骛的学习品质以及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工作,以达到促进其有效学习的目的。

3、养成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

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不可或缺的条件,人际交往的适应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发展,也影响着其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当前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可导致亲子、师生和同伴间的冲突不断增加。所以协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是重要的。在当今这个多元化、多样化的社会,做到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事情。

4、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目前的教育比较强调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往往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会严重影响着学生素质的提高。心育工作应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各方面的谐调发展,使个体在认识、情意和行为三方面达到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得以发挥,日后成为: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对社会能作出积极贡献的人。

三、工作安排

领导小组:武连平

组长:霍星

成员:各年级班主任

实施方案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5、面对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6、预防和矫治相结合。

7、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8、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9、心理辅导过程对学生所作的“自我暴露”,辅导员应严守秘密,不宜对外公开当事人的姓名和事件。

四、实现途径

根据我校的实际,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进行:

(一)心理健康教育

这项教育工作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1、课程辅导形式。偏重于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全面培养。具体内容包括智能训练、学习心理指导、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自我心理修养指导等内容。

2、专题讲座形式。目的在于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二)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进行的心理咨询、心理训练活动,它面向少数学生,立足于矫治。主要方式:

1、个别咨询。它着眼于少数问题学生、侧重运用行为矫治和心理治疗方法达到辅导疏通心结的作用。个别咨询的程序包括学生自诉、诊断分析、调适矫治和效果反馈四个环节。方式有面谈、电话、通信等途径进行。在我校要成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设立心理咨询信箱,配备心理咨询教师。

2、电话咨询。是指利用通话方式给予学生忠告,劝慰和指导。由于通话具有隐秘性,咨询的学生基本上都能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答案。

3、书信咨询。其优点在于不受时间限制,学生可随时通过信件诉说自己的苦恼或愿望。那些不善言辞,或较为拘谨的学生常常选择这种形式。

篇2: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

在上级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为指导,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做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更好服务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做好学生日常的心理咨询服务。

1、做好学生日常的心理咨询服务工作,每天开放心理咨询室,做好学生和教师的来访接待和咨询工作。对于问题较明显的学生,坚持个案的跟踪,及时与家庭联系。

咨询途径:

(1)学生自愿前往咨询或团体咨询。

(2)班主任老师推荐。

(3)辅导老师访谈。

2、设立“心灵之窗”信箱,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工作。

3、本学期开设一期“心灵之声”广播,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知识讲座。

4、开设心理咨询网站,随时向学生开放。

(二)、开设心理辅导讲座。

本学年,主要通过书籍和网络来充实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结合青春健康教育、人际交往、学习焦虑、压力行为习惯等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开设心理辅导讲座,积极为学生提供知识指导和帮助。

(三)、认真做好心理咨询室来访者的记录工作。但对咨询案例的情况要进行保密,不得任意传播,以免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

(四)心理辅导老师要认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在缺少专业书籍的情况下,主要通过网络等媒体来充实相关知识,为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五)加强同兄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者的联系,为自己做充电准备。

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及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准和深厚扎实的现代化科学知识,是人才必备的,适应社会环境的优秀心理品质也是极其重要的,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学生的心理也随社会环境变化产生了许多波澜,使得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既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我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我校要实现一流的学校,一流的教育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基础性的教育工作。本学期,学校领导精心部署,在党的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学校成立了“心之声”心理咨询室,力图通过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健康发展。

二、学生问题分析

当前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来自学业压力、感情纠葛、人际关系、经济问题、就业压力以及网络迷恋等方面。寻求心理帮助的学生数也迅速增加,我们的学生,许多家庭生活条件并不富裕,却唯我独尊,贪图享乐,意志薄弱,性格孤僻,自我发展意识不强,不少同学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偏差。包括:

1、厌学心理。一些同学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平时不努力,不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于是,一次一次的学习失败,考试失败,增加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对学习、考试产生了畏惧心理,从而,导致了厌学的不良心理产生。

2、人际交往上的障碍。学生成长过程中,受家庭、社会、学校、学生自身方面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心理比较脆弱,尤其是受到老师、家长批评指责时,不能正确对待,偏激,产生不满情绪,甚至是敌对情绪。尤其是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好与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系。

3、缺乏自主性,自制能力差,辩别是非能力差。

4、贫困生还存在自卑、嫉妒等不良心理。

5、在学习生活中不能得到满足的学生,便到网络世界中寻找解脱,沉溺网络游戏,无原则的聊天,导致违纪现象的产生。

三、辅导的主要内容

1、学习辅导。

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学习意识,改善学习方法,学会计划学习,运用学习策略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青春期辅导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正确面对青春期,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冲动行为,开展适宜的性教育活动。

2、情绪辅导。

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消极情绪对我们的生活、学习、行为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掌握克服消极情绪的方法,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3、人际交往辅导。

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加强师生、生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人际沟通;了解异性交往的原则,学会正常交往;形成良好的礼仪素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4、生活辅导。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形成正确合理的消费行为及休闲方式,克服盲目攀比、超前费的不切实际的心态。

职业辅导使学生对职业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把握好就业选择的机会。贫困学生辅导贫困学生一是要面对从农村到城市的反差。他们在家乡往往比较优秀,对自己的经济状况不太在乎,到学校后一下子陷入生活和别人关注的低谷,心态会格外自卑。二是与同学交往的困难。孤僻、沉默、敏感,这些学生往往处不好人际关系,以至于自闭和产生仇视心理;这些隐性的问题更应该得到足够重视。

四、工作具体安排

本学期,心理咨询室将通过宣传栏、“阳光信箱”、“阳光小屋”以及与校园广播站的栏目等宣传方式,继续扩大心理咨询的影响。吸引更多学生走进心理咨询室,及时与辅导老师沟通交流,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与学校工作相协调,向教师提供心理科学知识,便于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辅导,采取朋友式的心灵对话,使学生逐步消除不良心态和心理困惑,提高心理素质。

请班主任协助,做好心理诊断性的评价工作,分析学生有关心理症状,掌握学生确切的征兆,筛选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以便提出排除障碍的措施即预防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促进他们心理健康的发展。做好行为矫正工作,具体地帮助道德越轨、学习困难、情绪挫折和社会性发展不适的学生,了解个他们的心理困惑,适时地和学生沟通心灵,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重塑自我形象,获得正常的发展。

本学期,心理咨询室将从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出发,每学期举办二至三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及心理咨询专场活动,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心理讲座,为同学们切实解决一些问题。

开设“心之声”信箱,及时回信,做好个别辅导工作和学生个案地收集整理工作,对辅导的学生和个案做好记录,并正式建立完整的学生心理档案。

通过心理咨询室定期向学生开放,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结合利用网络,如qq、电子邮件等形式开展个案咨询工作,并做好辅导记录,存档。以上是本学期心理咨询室制定的本学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计划,疏漏和不合理之处,届时将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领导老师的指导不断完善,使计划得到有效的落实。一切为了孩子,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会愈办愈好,更上一台阶。

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目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结合学生实际,确立我校的具体工作目标如下:

1、了解自我目前普遍存在仅以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标准的情况,导致不少学生自我形象偏低,自信心不足,严重阻碍着学生的素质成长。针对这一现象,心育工作应注重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对自我的形象进行整体认识,让学生从学业自我形象、社会自我形象、情绪自我形象、体能自我形象等方面进行整体认识,找出自己的优势与劣态;帮助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立,树立自信心。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实现人生价值。

2、培养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

当前由于学习适应性不强,而沦为学业不良的学生日渐增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就显得日趋重要。心育工作应致力于开展协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寻求适合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立思考,刻苦钻研,集中精力,心无旁骛的学习品质以及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工作,以达到促进其有效学习的目的。

3、养成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

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不可或缺的条件,人际交往的适应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发展,也影响着其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当前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可导致亲子、师生和同伴间的冲突不断增加。所以协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是重要的。在当今这个多元化、多样化的社会,做到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事情。

4、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目前的教育比较强调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往往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会严重影响着学生素质的提高。心育工作应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各方面的谐调发展,使个体在认识、情意和行为三方面达到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得以发挥,日后成为: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对社会能作出积极贡献的人。

三、工作安排

领导小组:武连平

组长:霍星

成员:各年级班主任

实施方案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5、面对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6、预防和矫治相结合。

7、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8、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9、心理辅导过程对学生所作的“自我暴露”,辅导员应严守秘密,不宜对外公开当事人的姓名和事件。

四、实现途径

根据我校的实际,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进行:

(一)心理健康教育

这项教育工作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1、课程辅导形式。偏重于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全面培养。具体内容包括智能训练、学习心理指导、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自我心理修养指导等内容。

2、专题讲座形式。目的在于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二)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进行的心理咨询、心理训练活动,它面向少数学生,立足于矫治。主要方式:

1、个别咨询。它着眼于少数问题学生、侧重运用行为矫治和心理治疗方法达到辅导疏通心结的作用。个别咨询的程序包括学生自诉、诊断分析、调适矫治和效果反馈四个环节。方式有面谈、电话、通信等途径进行。在我校要成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设立心理咨询信箱,配备心理咨询教师。

2、电话咨询。是指利用通话方式给予学生忠告,劝慰和指导。由于通话具有隐秘性,咨询的学生基本上都能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答案。

篇3: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

近几年,全省各市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同志们,围绕“优化学生心理生活”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层面的探索与研究,形成了以“积极心理学”引领工作的新思路,取得了具有我省地方特色的重要进展。

一是构建了以课题实验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尤其是在评估体系、目标体系和工作体系方面取得了进展与突破。主要体现在《加强中小学心理教育的若干意见》、《河北省中小学心理教育工作指导纲要》和《河北省中小学心理教育评估指标体系》三个文件中。

二是构建了以优化学生心理生活为目标,以健康课堂、健康班级为载体,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操作系统。尤其在健康课堂、健康班级研究等方面有新突破。研究了分年级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形成了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为中心,学习、生活、职业三位一体的心理辅导目标和内容架构。

三是构建了省、市、县(区)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机制。这表现在:第一,建立了省、市、县(区)级教研网。各市、县(区)教研室均配备了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第二,调研与培训相结合。省、市、县(区)心理健康教研员定期调研, 同时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全员培训;第三,强化经常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动, 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在科研活动中提高业务水平。

我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这是全省包括在座各位老师在内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专业地位和职业认同差,专业化水平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责任范围不明确等,甚至还出现一些如形式化、医学化、德育化等消极发展倾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还不均衡等。因此,立足我省学校教育的实际,就做好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要把关注和优化学生的心理生活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关注和优化学生的心理生活,是我们经过几年的实践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生活质量不容乐观,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专家指出,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教育不当造成的。父母关系不和,父母离异,家庭不和睦,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过分保护或过分严厉以及不切实际的期望等,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另外,一些中小学生长期上网聊天、游戏,极可能使上网者因长期处于虚拟状态而影响其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人格分裂。各年龄段的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心理生活中的问题表现也不一样,就目前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情况来看,我们较多地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发展趋势应该是着眼于优化学生的心理生活。

二、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

各级教研部门和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加强研究和指导。

一是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建设。通过对实验工作的评估总结,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岗位职责,完善考核办法,使心理健康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心理生活,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简单化和表面化现象。

二是各市教科研室要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指导,通过说课、讲评、评优等环节,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教研活动,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由省、市、县(区)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实验校和实验区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体系。层层抓实验研究,逐步抓典型示范,初步形成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整体推进的格局,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实验、示范的基础上不断推广、普及、提高。

三、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目前,我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数量不够(五千余人),二是专职人员少(四百余人),兼职人员多,且大多来源于学校德育工作者、行政管理人员、班主任、医务人员等,他们的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建立专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势在必行。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要从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要抓好全省心理健康教育专家队伍的建设。各级教研机构都要有一支精通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心理健康教育技术的专兼结合的队伍。心理健康理论和技术是两个重要的方面,这两方面都要抓,只懂理论,不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无法推进;只抓心理技术教育,没有丰富的理论根底,那么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可能深入持久。因此要求各市、县教研室要配上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素养,同时又必须深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了解中小学生心理和思想实际,既能对基层教师进行培训,又能指导学校搞辅导,搞实验。

二是抓好心理健康教育骨干队伍建设。主要包括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等,要让他们掌握基本的工作方法,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带头人的作用,引领全体教师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能够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和咨询服务。

三是抓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队伍建设。这支队伍包括学校的校长、教导主任、年级主任和任课教师等。这就要求大力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使学校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并自觉的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开展工作;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自觉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把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要制定和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规划,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

学校应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及时了解可能会碰到的问题以及正确处理的方法。要采取措施逐步在学校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条件的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要加强适应我省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科学研究,避免出现违反科学规律的做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相比有其独特属性和专业性,这就要求教育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特点有一个正确和全面的认识。基于这一考虑,明年我省要筹备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该指导中心设在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人员由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和有关专家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对各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提供服务;组织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指导实验工作,总结和推广实验成果;组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促进其专业水平提高;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学生、家长和社区。希望各市、各学校也要加强规划和指导。

五、要建立中小学生心理档案系统,开展全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在“十五”初期曾对全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并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对策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近几年,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出现了新的变化,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及时关注这一变化,及时了解和把握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趋势。同时,要把面向全体和关注个体差异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尊重自己、珍爱生命、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排解烦恼、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因此,开展此项调查并与以前的数据对比研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系统,是深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意义深远。

篇4: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

摘要:心理援助计划下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即是搭建学校-家庭—社会合作平台,依托高校心理专家团队的技术督导,借助于社会心理专业资源,整合学校自身人力资源,帮助学校建立心理干预服务系统,切实解决当前教育机制下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匮乏问题。通过心理援助计划建立相应的干预反馈体系,助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课程的打造,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前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心理援助计划 中小学心理健康 课程开发

一、心理援助计划与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关系

中国是世界上在校生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途径。然而受其自身专业要求,如师资力量、专业技术等的制约,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一直处于次要地位,与学生强烈的心理需求不相对等。学生情绪上的焦虑与抑郁、行为上的攻击性问题在我国学生生活中普遍存在。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缺失、心理帮扶力量缺乏、心理师资和技术贫乏等成为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障碍。而心理援助计划下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为扫除这一障碍提供了有效途径。

1.心理援助计划的研究现状

心理援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以下简称EAP),是指组织通过外部应用心理学专家,为组织及其个体提供系统、长期的专业指导、咨询,解决相关心理问题,进而提高个体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心理援助计划。EAP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始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欧美发达国家取得长足发展和广泛应用。EAP全方位体现了人文关怀,有效地解决了不同领域员工的心理问题。如丁文俊[1]等人的研究发现,EAP服务制度有助于预防和解决民警身心疲惫、心理紧张和认知偏激等消极心理现象,促使民警在工作过程中产生正向情绪体验,提高民警的幸福感。黄旭辉[2]的研究也认为,EAP在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干预方面可以起到帮助教师减轻压力、克服负性情绪、保持身心健康的作用。陈鑫磊[3]也对EAP与小学教师心理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探讨了EAP对小学教师心理干预的实际应用。而如何将EAP运用到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开发方面,则是本研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2.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发展现状——以广西地区为例

目前,从广西中小学校的实际调研情况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专业性十分欠缺。据蔡伟林等[4]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总体上广西地区只有28.53%的中小学生上过心理健康课;在心理咨询室建设方面,只有32.66%的学生明确表示其所在学校配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45.23%的学生表示自己学校没有专业心理老师;超过60%的学生对心理咨询持有消极看法,认为接受心理咨询是心理素质不好或不正常的表现,甚至有近45%的学生认为是精神有毛病的表现。学生的认知偏差、错误观念阻碍了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使心理帮助的积极效果受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缺乏的外在表现。温小珍[5]的研究也发现,按照每500名学生至少配备1名心理老师的正规标准,在广西农村超出500人以上的学校,基本上没有招聘心理专业教师的计划,一般由班主任兼职。学校心理师资缺乏、专业度不够、技术欠缺、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错误认知等,均反映出目前广西地区中小学心理课程建设的专业性缺失,学生的心理需求得不到合理、正确的满足,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开发研究亟待深入。

二、心理援助计划下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

心理援助计划下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是指中小学校依托高校心理专家团队的技术督导,借助社会心理专业资源,整合学校自身人力资源,建立起心理干预服务系统,切实解决当前教育机制下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匮乏问题,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纵观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外缺乏),辅以个案心理咨询的方式存在,但却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性不强、课内与课外发展不均等问题,如何在学校力量与学生需求间寻找平衡点,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消减和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成为重点。心理援助计划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该思路下的心理健康课程开发在教育界并未深入展开,这是本研究的重点、新颖之处,为本课题开展提供了新机会,对解决目前学校心理健康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三、心理援助计划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模型

心理援助计划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开发,即通过搭建学校-家庭—社会合作平台,依托高校心理专家团队的技术督导,借助于社会心理专业资源,整合学校自身人力资源,帮助学校建立心理干预服务系统,助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课程的打造,切实解决当前教育机制下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匮乏问题,探索一条适合当前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其具体步骤如下。

1.启动EAP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的合作项目

学校与相关心理教育企业明确合作意向,心理教育企业进驻学校,启动EAP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的合作项目。通过该项目的有效运作,搭建起学校-家庭—社会合作平台,依托高校心理专家团队的技术督导,借助于社会心理专业资源,整合学校自身人力资源,设计出适宜学校的EAP心理干预服务系统。

2.建立心理干预层级评估系统

通过RTI干预反应模式(Responaiveneae to Intervention)的多层级筛查系统来甄别不同的学生心理问题的层次,在专业测评的基础上,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状况建立相应的心理档案,以便提供不同的服务。

3.设计适合学校的EAP合作干预方案

一是学生群体干预方案,根据学生心理档案,利用企业的专业资源为不同层次、类型的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二是家长群体的心理干预方案,设计针对家庭教育问题的专业化指导方案;三是教师群体干预方案,在满足学生需求时,也为学校提供了一条适合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4.启动EAP心理干预反馈机制

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启动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案;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以及同一类型心理问题的不同程度,采用适宜性的心理教育干预方式和手段;针对不同的家庭教育问题,启动专业化的心理指导服务;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帮助学校提升老师服务于本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能力和增强心理教育科研能力,并为有需要的教师群体或教师个体提供必要的心理服务。

四、EAP心理干预机制的实践成效——以南宁某校为例

南宁某学校是一所集学前教育与基础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学校,在校生人数较多。然而受师资力量、技术、课程内容单一等因素限制,该校心理健康课程不能满足在校生的需求。为贯彻中共十八大会议精神及习总书记的“加强心理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需要”等重要讲话内容,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教育规划纲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各项要求,该校依托高校心理专家团队的技术督导,借助于社会心理专业资源,与广西某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展开合作,利用公司专业心理帮扶队伍为学生提供心理帮助,探索“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新路径,以开展心理和学能辅导工作为突破口,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领域,取得如下工作成效。

第一,心理与学能教育理念深入人心。A公司在学校开展的心理教育和学能辅导工作,让在校师生主动走进其中,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心理特点、学习心理和学习状态,利于师生预防心理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同时该工作也得到了校领导和家长的重视与认可,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与喜爱,为后续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二,密切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合作。A公司在学校开展的心理、学能教育工作,经过前期的试点,实现了“学校老师—心理辅导老师—学生家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共同教育的合作模式。同时A公司和学校明确了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的义务和责任,规范了A公司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保证了心理、学能教育时间和必要的教学活动场地(已建立心理咨询室、箱庭沙盘室、注意力训练室、心理测评室),同时还在课外时间通过团辅、马术活动、教师沙龙、家长沙龙等活动形式丰富学校的心理课程内容,帮助在校学生及其家长、老师正确应对和处理学龄期、青春期等发展阶段的心理危机和学能问题,搭建了成长平台。

第三,进一步规范心理与学能教育工作,提高了教育实效。2014年,A公司根据学校的不同需求,起草、修改和完善了进入学校(小学)和幼儿园开展心理、学能教育工作的流程,有效地确保学校和幼儿园工作有据可依、有理可查,为学校开展规范化的心理、学能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A公司在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能辅导工作以来,对学生成长产生了积极作用,受辅导的50名学生已在学习动机上表现出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的可喜现象,如能自觉拓展兴趣爱好,寻求自我理想,激发学习动力;在生活中能用语言合理表达内心的愿望和要求,减少了负面情绪的积压。

第四,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准。在高校心理专家的指导下,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动,并获得市级课题立项。同时,A公司协助该校申报南宁市中小学心理健康特色学校,目前正在审核中。

第五,分年龄阶段做好心理与学能辅导,提高工作的实效性。校方在A公司心理教育专业团队的支持下,全年开放心理辅导室,为全校师生提供团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辅导、教师教学心理减压等专业服务。同时,A公司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技术督导由广西高校心理专家团队负责,确保了围绕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各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各具特点的课程,为学生顺利度过入学适应、同学交往、学习规则、集体生活、升学考试等挑战提供了心理保障,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并取得了良好的辅导效果。

总之,心理援助计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开发实践研究,即研究如何通过搭建学校-家庭—社会合作桥梁,依托高校心理专家团队的技术督导和借助社会心理专业资源,整合学校自身人力资源,以家校企联动的方式来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小学校利用EAP课程开发体系来促进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发,能在一定程度上切实解决当前教育机制下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匮乏的问题,对中小学校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打造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文俊,曹延彬,公维友.EAP心理工作模式下的民警工作幸福感研究[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0 (3).

[2] 黄旭辉.EAP: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2).

[3] 陈鑫磊.基于EAP模式小学教师心理援助系统研究——以大连市金州区三所小学为例[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4.

[4] 蔡伟林,叶发钦,李燕燕.广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 (3).

[5] 温小珍.广西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国培”中西部骨干教师(心理健康)培训项目的调查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4(12).

[作者:杨玲(1964-),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龚良运(1990-),女,湖北襄阳人,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篇5:小学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

小学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指导思想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以面向全体老师和学生,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精神,不断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工作思路

1.根据新形势下,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树立“大心理教育观”,坚持全员心理育人,全程心理育人和全方位心理育人的理念,面向学生、面向教师、面向家长,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特色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让学生健康、快乐、成功地学习生活。每月第一周心理健康班会课工作要做细与做实。

2、密切与班主任的联系,更好地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

3、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形成学校心理教育的特色。

4、认真细致地做好个别咨询辅导工作,力求在个案上有所突破。

三、具体工作

1、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室的主要工作之一,我们积极开展针对学生和老师的个体咨询和针对学生的团体咨询。做好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为来访的学生提供咨询,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扰,对于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应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业诊治部门。同时克服等学生上门的固定思维,心理老师应主动深入所在年级组,与所在年级的班主任积极交流,了解各班需要帮助学生的情况,能主动邀请学生交流辅导,协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咨询的主要方式有:1、个别咨询;2、电话咨询;3、书信咨询。

2.加强每月心理班会活动课

每月心理班会活动课是,是针对全体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本学期要让心理班会成为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主阵地。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系列性、主题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认真制定心理班会授课内容计划,做到有目标、有内容、易操作、有实效。

3.针对师生心理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心理讲座

心理讲座是有效的心理教育途径,特殊的空间和环境能起到积极的放大式的教育效果,互动与沟通多种思想的融合是讲座的优势,所以应该加强校园心理讲座。(1)针对各年级学生特点开展心理教育。(2)开展针对班主任的心理讲座。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发展规律、心理诉求等进行介绍和讲解,促进师生关系的改善,促进和谐班级建设。

4.积极做好各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工作

针对各年级学生,积极作好更新与补充血生心理健康档案工作,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利于教师或班主任迅速找出一些特殊适应困难的学生问题,依据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从而提高教育与辅导的效率,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同时有利于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体现发展性指导的原则,且可以形成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帮助学生家长了解其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心理困扰。

5.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积极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从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四、每月重点工作

九月份:

1、制订并讨论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针对初一新生因升学出现的适应性问题,开展心理讲座,进行心理辅导。

十月份:

1.初二年级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2.各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更新与补充。

3.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

十一月份:

1.与学校的德育主题有机结合,出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黑板报。

十二月份:

1.出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黑板报。

2.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

一月份:

1.做好各年级考前心理辅导工作.2.做好学期总结及资料积累和个案分析、心理档案建立工作。

3.各类资料整理、归档。

4.进行学期总结。

小学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范文二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本校重点工作为指导,坚持以育人为本,规范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据我校不同地区、不同学段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和谐发展。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二、具体工作:

(一)队伍建设

1.教师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1)本学期更好地利用心理咨询室的资源,使我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可以新颖、长期、面广、有效地开展,形成长效机制。

(2)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并提倡全体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希望通过各级各类的培训,使我校的教师队伍中增加取得资格证的教室数量。

2.学生

(1)在学生群体中有选择地培养个别学生对心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并知晓一定的心理知识,组成一支“快乐小精灵”队伍,做好师生间信息沟通的桥梁。

(2)

采用多途径、多形式对学困生、德困生在思想上进行引导,在学习上进行辅导,在心理上进行疏导。(“围绕“培养自信心,养成好习惯”这一主题对学困生开展心理指导服务,如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等;围绕“培养责任心,养成好品德”这一主题利用实例对德困生开展心理指导服务)。

(二)咨询室建设

根据学校的资金情况,在维护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努力营造一个和谐、舒适、温馨的氛围。

1、活动器具的完善与更新。

2、有针对性进行书本的添置。

3、室内用品布置:绿色植物和餐巾纸的增添等。

(三)内容安排

1、二、三月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氛围建设工作。(开始筹备“乐乐姐姐”信箱的建设,及时做好信箱资料的反馈、整理与归档)。

2、四月

(1)认真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及心理咨询工作。

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咨询途径:

学生自愿前往咨询(团体咨询为主)

班主任老师推荐

辅导老师访谈

3、五月召开特殊学生会议,并进行个别心理咨询。

4、六月为了能掌握特殊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在上学期跟踪的基础上做好延续的工作,特别是与个案的个体的谈心内容的重新规划(3月)、与家长的沟通(4月)、及需要配合的方面(5月)等,16周进行面对面的小结。

5、每月一次的“无忧学习”心理健康广播,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知识讲座,做到定时、定人、定内容,形式要更活泼,增加学生间的互动。(人员定为高年级的部分学生)。

6、从第2周开始,每周中午12:10——12:45的咨询室活动,内容安排为写写心里话、心理游戏、心理小故事、相关书籍的阅览、音像资料的利用和趣味问答等。

7.每月一次的党团员为特殊学生的服务。

小学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范文三

一、指导思想

在上级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为指导,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完美人格为目标,做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尊重“一个教师能有多健康,就能把他(她)的学生带得多健康。”的理念,对不断提高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给予支持与保障,从而更好服务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继续做好学生日常的心理咨询服务。

继续做好学生日常的心理咨询服务工作,每天开放心理咨询室,做好学生的来访接待和咨询工作。对于问题较明显的学生,坚持个案的跟踪,及时与家庭联系。

(二)、开设心理辅导讲座。

本学年,邀请心理教育专家、行家到学校作专题讲座;准备开六年级学生心理教育会议,结合青春健康教育、人际交往、学习压力等内容,积极为学生提供知识指导和帮助。

(三)、认真做好心理咨询室来访者的记录工作。但对咨询案例的情况要进行保密,不得任意传播,以免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

(四)心理辅导员要认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在缺少专业书籍的情况下,主要通过网络等媒体来充实相关知识,为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同时,争取本利用假期安排一部分心理咨询员去深造相关专业知识,争取让每一位咨询员都具备心理辅导的一般常识。

(五)加强同兄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者的联系。

准备在第一学期,组织全体咨询员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从他们那里获取一些资料和经验,为搞好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三、值班要求:

1、心理咨询员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按照下面时间值班。

2、心理咨询员轮流交替值班。

篇6:小学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

一、目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结合学生实际,确立我校的具体工作目标如下:了解自我。培养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养成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养成理想的人际交往习惯、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努力使小学生成为一个自信,自立,自强的合格的小学生。并对孩子的学习有个好的支持作用。

二、实施方案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5、面对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6、预防和矫治相结合;

7、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8、助人与自助相结合9、心理教育宣传和心理辅导相结合三、具体工作内容安排

四、具体时间安排

周一至周五:中午12:50——13:50

下午16:10——17:10

篇7: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工作总结

一、心语室个体心理咨询与辅导部分

咨询辅导的学生总数为88人,每次咨询仍然按照严格的心理咨询制度要求,面谈时间为每次50分钟,在咨询前学生填写心理咨询登记表,上面记录了来访学生的姓名、班级、班主任、电话、家庭情况和类型、来询问题、咨询目的等。每次咨询过后,由咨询老师详细填写临床资料收集表和咨询记录表,详细记录咨询过程以及来访者的问题表现,解决方案和最终效果反馈。因此这88位学生的纸质咨询材料均完好的记入学生的个体咨询档案,放置于新安中学心语室的档案柜中,供学校开展案例报告时选择性使用,当然不透露个人信息,遵循严格的保密原则,只说明典型问题。

在个体咨询当中,涉及最多的问题为学习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也包括一些自我认知问题和成长发育中面临的性心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做到将心理辅导与政治思想教育严格区分,这是关键部分,比如就学习问题而言,咨询老师结合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指导学生学会科学用脑,掌握什么是习得性无助感,学习过程中的注意策略和记忆策略等,当然也包括介绍学习中常见的不良学习心理对自身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及怎样缓解和慢慢处理。就人际交往而言,让学生了解人际沟通的技巧,训练人际沟通的基本技巧―共情和倾听等,以及看到人际界限对于个体而言的重要性。

针对自我认识问题,咨询师详细讲述青年早期自我同一性的概念以及重要性,怎么度过青年早期的同一性危机,是与学生探讨的主要问题。总体来说,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看见”,看见了就是陪伴,倾听就是爱,了解中有医治,相比较辅导这个词而言,心理咨询更是一场相互配合的成长游戏,在这里,情绪不会被压抑,只能被疏导。问题只能被看见,不能被控制。所有的问题都是源于关系的问题,你与他人的关系、你与自己的关系,就是这样。

二、团体心理辅导部分

新安中学本学期在校团委的支持下,成立了心理健康社团“暖心社”这一学生组织,由心语室的心理老师作为该社团的指导老师,于每周日的下午的14:30―16:30作为暖心社的活动时间,活动形式分为心理讲座、主题沙龙、心理学电影鉴赏、心理学团体沙盘游戏。

以下是暖心社的9次主题活动:

10月23日:主题为“暖心社成立大会”,大致介绍了社团章程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同时与大家探讨了对于心理学趣味知识的理解和领悟,了解大家的兴趣点。

11月1日:主题为“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

11月15日:主题为“趣谈,微表情”。

11月22日:主题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气质”。

12月13日:主题为“精神分析与情绪识别”。

12月20日:主题为“沙盘游戏之―一沙一世界”。

12月27日:主题为“第二批团体沙盘游戏体验”。

1月3日:主题为“第三批团体沙盘游戏体验”。

1月17日:主题为“暖心社学期末总结会之社员收获与成长汇报”

详细的活动记录,在学校网站的德育园地之心理健康专栏上呈现。

三、心理学走近课堂部分

10月12日下午,心理咨询室举办了高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广播讲座,此次讲座的内容为“人际关系中的秘密”。

12月17日,为高三年级班级做“情绪识别”主题讲座。

四、心理学的校园传播部分

4月16日下午,新安中学心理咨询室老师参加了解放路小学召开的裕安区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争创会议。通过此次会议,新安中学心语室积极上报校领导,筹备本校心理健康特色校的争创,并准备了争创材料,于5月份上报教育局相关材料。

9月,参加了裕安区教育局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为期一周,收获很大,并且将课上所学的沙盘分析理论,结合咨询老师先前掌握的沙盘游戏技巧,在校园中展开学生团体沙盘分析,达到学以致用,每位参与沙盘游戏的学生,都得到了咨询老师的纸质分析结果,学生也反馈有所收获,促进了自我了解与分析。

12月29日下午,裕安区教育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到我校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讨会,咨询室针对此次会议,做了案例分析报告,也得到了专业老师的有效建议,收获很多。

篇8: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

一、基本的状况

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基本情况和经验

(1) 普遍开设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

随着新课程改革, 我区早在“十五”期间的2002年秋季, 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把心理健康教育逐步纳入到中小学学校教育课程计划之中。到目前全区百分之百的学校开设了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其基本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培训教师骨干, 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师资基础。主要学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教育的组织和实施等。使教师先从理性上了解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依据。

二是开设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 在教育实践上进行探索。主要是面向班级学生的心理发展共性问题进行心理辅导, 对不良心理进行预防、调适和矫正, 做到助人和自助相结合。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隔周一次, 主要安排在校本课程时间里进行。辅导的内容在小学主要是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快乐学习、学生之间合作交往等。

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 通过情境创设、问题辨析、角色扮演、游戏体验、讲故事等多种活动形式, 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和调节, 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和感悟, 掌握认识自我, 调节情绪;学会交往, 友好相处;了解青春期, 正确对待异性交往, 克服烦恼;面对挫折, 不怕困难等心理调节方法, 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三是开展观摩教学, 现场研讨活动。为了推动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开展, 我区教科所每学期举行两次全区中小学班级心理辅导课的视频观摩教学活动, 公开评比优质课, 进行经验推广, 并结合实践进行研讨。我们先后进行了小学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怎样上好班级心理辅导课等辅导研讨活动。总结出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全程三步走, 设计五结构”的活动设计模式。通过观摩教学比赛和现场教学研讨活动, 不断总结经验, 有力地推动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开展。

(2) 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 建立了咨询档案

我区现有中小学42所, 已建起简易心理咨询室36所。其中有小学27所, 已建起简易心理咨询室20所, 占74%;初中13所, 已建起简易心理咨询室10所, 约占77%;高中2所, 全部建起简易心理咨询室。

开设心理咨询室每周定期对学生开放, 教师对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沟通辅导和咨询, 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指导, 对排解学生心理困惑、矫正不良心理和行为起到了良好作用。

多数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 记录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发展情况, 进行跟踪辅导。学校和班级还设立了“心语信箱”和“悄悄话信箱”, 便于学生有疑难、困惑能及时和心理教师、班主任进行心理沟通。“心语信箱”和“悄悄话信箱”传递了有效信息, 对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 学校心理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

(1) 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情况

我区每所中小学都有1名校级领导分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2名专职或兼职的心理教师负责本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全区有专职心理教师4名, 其中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2名, 获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的2名;每个班主任大都是兼职心理教师, 班主任兼职占98%。教师的年龄大多在30~35岁左右, 教龄10年以上, 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

(2) 关于心理教师的进修情况

我区心理教师的进修主要通过三条渠道进行。一是参加省市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 自2006年开始到现在, 共有三十多名教师参加了省市组织的心理培训;二是结合市、区心理健康教育观摩课进行学习培训;三是教师主动进行网络自学或通过相关院校的函授学习培训。其中参加省市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是主要渠道。

二、存在的问题

1. 认识偏颇, 教育薄弱

学校领导和大多数教师理性上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但个别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从调查看, 学校领导都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整个教育工作计划当中, 并安排具体领导分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有一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得不到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表上成了摆设、门面, 有的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才安排。由于“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 有些教师为了应对上级主管部门对教学质量的检查抽测, 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间侵占用以补课, 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雷声大、雨点小。

2. 缺乏训练有素的专职教师

据调查, 当前中小学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99%是半路出家, 有团队干部、德育工作者、班主任、校医、政治课教师和其他教学管理人员, 而且大多数是兼职人员, 也没有经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 对心理学知识, 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不多, 对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不熟悉, 教育专业能力和水平根本满足不了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师教育心理知识贫乏。受心理教师水平所致, 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专题讲座和心理咨询等无人胜任。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在个别学校基本是空白。

二是用德育教育取代心理健康教育。部分校长和教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搞不清“德育”与“心育”二者的关系。有的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 常常将心理教育德育化。将学生的情绪、性格问题归为思想品德问题, 把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和学校德育混为一谈。

三是把心理健康教育混同于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都缺乏针对性。通过深入学校听课发现, 一些学校教师能够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 采用有效方法, 使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感悟的目的。但也有一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像讲授文化课那样讲解心理学的概念。这种用学科教学的方法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3. 经费投入不足

调查发现, 经费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很多学校图书室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书籍和刊物很少, 甚至空白, 教师学习和查阅资料困难;二是学校心理咨询室大多无专用场所, 常常是一室兼用多室, 给学生心理咨询带来不便, 保密性差;三是教师培训经费不足, 派教师外出学习或进修常常受经费不足的制约。

三、对策与建议

1. 端正认识,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 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学生只有身心健康, 才是一个健全的人。因此, 学校教育工作者要端正认识,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建议如下:

(1)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组织教师学习教育部2002年8月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意见》。此《指导意见》已颁发9年, 可许多学校领导和教师不了解其内容。因此, 要组织学习, 把握要领, 指导实践。弄清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教育的目标与任务、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教育的组织和实施等基本精神, 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在理论指导下, 进行实践。否则, 就会认识模糊, 实践盲目。

(2) 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的要求, 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时。保证时间、落实教育内容。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地方课程标准”, 使基层学校有所遵循, 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行经常性的教育活动的督导检查;教育科研部门要深入学校进行教学研究, 指导活动的开展。

2. 教育行政部门, 要加强师资培训

目前, 绝大多数学校用教基础文化课的教师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这如同工厂里用电工去修发动机, 实在力不从心, 难以胜任。训练有素的教师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关键。因此, 建议教育行政部门, 要加强师资培训。

师资培训需从长线考虑, 并同短线培训相结合。所谓长线培训就是要依托高等院校进行专业化的培养,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有计划地招聘心理教育专业的师资, 为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所谓短线培训就是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短期培训班, 解决目前专业教师匮乏的问题, 以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3. 学校要加大投入, 保证基本的物质条件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是一个新兴学科, 不仅师资缺乏, 而且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物质条件也不足。诸如规范的教材、参考资料、专业性的刊物、心理咨询室和设备都远远满足不了教育的需要。因此, 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要设立专项的学科建设经费, 进行学科建设和师资培训, 以满足教育和教学的需要。

上一篇:对exo的个性留言签名下一篇:扫楼道作文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