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改革

2024-05-15

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精选9篇)

篇1: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是一门运用化学的原理及方法研究生命活动化学变化的学科,是很多专业学科的基础学科,它涉及到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医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课程。当今的教育主张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我国高校的生物化学教学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生物化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 教学内容的改革

1.教学顺序的调整

蛋白质和核酸的研究是生物化学研究的两个重要方向。传统的教材上,学习的顺序是先从蛋白质的结构开始学习,进入到课程中期才会学习核酸的结构。这种教学顺序有利于让学生了解核苷酸代谢的内容,但由于核酸结构与蛋白质结构学习的思路一样,都是讲其组成的化学元素,然后是基本组成单位及其结构,如果将这两个章节进行调整,先讲蛋白质再讲核酸,不但可很快掌握核酸的结构也可以让学生对刚刚学习的蛋白质结构进行一个很好的复习。合理地调整教学顺序,可让学生更加合理地接受知识。

2.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生物化学课程要具有系统性。如在讲解糖、脂类以及蛋白质代谢这个环节时,教师可以通过三大物质代谢图,将糖、脂类以及蛋白质这三大物质利用三羧酸循环联系起来,通过三羧酸循环,三大物质相互转化。教师在课堂上可将人的体内代谢与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从繁琐的化学公式中走出来,让学生利用自身的代谢功能来了解一些复杂的生物化学知识。

3.教学内容的简单化

生物化学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知识点,学生在开始学习时难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造成学习的恐惧,影响了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对身边一些事例进行比喻,增强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突出教学要点,使教学内容趋于简单化。

二 教学方法的改革

1.适当运用启发性教学思维

由于生物化学中的很多内容过于抽象,如物质代谢这一章节,让很多学生摸不到头脑,给老师带来了很大的教学困扰。教师可以通过对启发性思维教学对学生加以辅导,通过启发式教学既能把知识点拓展开,也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2.自学自讲

在生物化学进行到维生素与激素这两部分内容时,由于这两个知识点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可通过分组自学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由学生分组搜集资料与课前准备,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在讨论时对各组加以辅导,讨论后,由各个小组上台讲解本组的讨论结果,最后由老师进行评定和讲解知识要点。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有一个很好的沟通氛围,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团队意识。增加了生物化学课堂的生动性,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由老师一人主导,学生进行机械式学习的教学。

3.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计算机的发展,使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个学科中,利用多媒体,可以使复杂抽象的生物化学内容更加地形象化、具体化,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知识点的记忆,提高教学质量。

三 实验课教学的改革

实验是生物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增强动手能力,可以将教学质量带上一个新台阶。由于条件有限,传统的实验教学仅仅立足于对理论知识的验证,缺少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教学内容。学校应加大投入力度,购置一批先进的实验设备,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这些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可以使学生将课本知识和实验结果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 结束语

生物化学教学的改革,随着生物化学这门科学的不断进步而不断深入。我们应紧跟时代的步伐,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验动手能力,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针,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教学改革的路还很长,还需要我们继续去探索、钻研。

篇2: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与体会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如何提高生物化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是生物化学教学工作者不断努力探索的问题.文章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先进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及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等方面探索如何多方位提高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作 者:姚慧 陈斯东 罗艳 YAO Hui CHEN Shi-dong LUO Yan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化学教研室,浙江,杭州,310036 刊 名:健康研究 英文刊名:HEALTH RESEARCH 年,卷(期): 29(4) 分类号:G642 关键词:生物化学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篇3: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探讨

1 结合专业特点制订教学大纲, 优化教学内容

我们教研室教师较少且承担着三年制专科、五年制本科、成教专科、成教专升本等不同层次、不同教学课时的教学任务。如三年制专科不同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课时 (包括实验) 一般为63~72学时。然而当前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更新快、内容多, 要在较少的学时内掌握扎实的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 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这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研究和探讨。为此, 教研室遵循医学教育规律, 结合不同专业的教学目标和实际需要, 于2007年制订了三年制临床、药学、护理等专业以及五年制临床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 并以此作为教师应掌握的教学尺度, 学生应实现的学习目标来组织教学。

理论教学中我们将教学内容分为四大模块:生物大分子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物质代谢及其调控、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调控、特殊专题。结合不同专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目标要求, 我们在特殊专题中作了相应调整, 如临床医学专业的特殊专题中主要讲授肝的生物化学、细胞信号转导、钙磷代谢与必需微量元素。而对于药学专业, 我们将特殊专题的内容调整为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生化药物。

过去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以验证理论性实验为主, 实验安排零散, 缺乏对学生的系统训练,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 按照实验讲义照方抓药, 缺少独立思维, 这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挥[1]。为此我们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 采取的具体措施是:第一, 安排学生观看有关生化实验基本操作的录像, 使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就对生化实验课的内容以及生化实验操作规范有较全面的了解。第二, 为了使学生在较短的学时内系统掌握生化实验的原理, 并增强基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根据我院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特点和实验开展条件, 教研室组织力量编写“生物化学实验讲义”, 内容包括3个模块: (1) 生物化学基本实验技术和方法, 系统训练学生掌握生化四大基本理论和技能, 即电泳法、层析法、离心法和分光光度法; (2) 常用基础与临床基本实验, 如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等; (3) 综合性试验, 如碱性磷酸酶的提取、比活性及Km值测定。第三, 我们还开设教师演示实验, 以弥补由于课时或教学条件限制而目前不能开设的部分实验的不足。第四, 加强生物化学实验课考核, 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通过改革教学内容,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力, 提高的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素质。

2 改进教学方法

2.1 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传统教学方法是以课堂讲授为主, 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普及, 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 传统教学方法就显露出以下弊端: (1) 太注重知识的传授, 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 (2) 以教师为中心, 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关注不够, 使学生形成依赖性、惰性的心理状态。 (3) 相对其他的医学基础课, 如生理学、病理学等, 生物化学与临床的联系少一些。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学习生物化学用处不大”的肤浅认识, 暂时不能理解生物化学的地位及重要性, 因而缺乏学习的兴趣[2]。为真正落实医学教育培养目标, 保证教学质量, 确保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 就必须调整和改革教学方法。

2.2 结合实际改进教学方法

2.2.1 提高教师素质

为适应科学的快速发展, 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专门人才, 首先要提高教师素质。为此, 我们采取了一些必要措施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具体的做法如下: (1) 组织教师学习并研究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其他院校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 (2) 从2005年起, 将教研室的青年教师纳入了学校青年教师规范化培养体系, 并制订了严格的考核标准。从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教学管理等多方面指导并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 (3) 我们对于每个教学章节都先组织集体备课, 提出改进意见后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4) 邀请同行教师、教学督导专家听课, 课后收集学生、教师和专家反馈意见, 根据反馈信息, 修改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案, 改进教学素材。 (5) 安排教师到高水平的大学进修, 鼓励教师参加本专业和边缘学科的各种继续教育学习班, 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拓宽相关学科的知识面。只有充分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才能确保教学质量, 以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需要。

2.2.2 改革传统教育模式

教研室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主, 结合不同专业能力培养知识点和职业素质目标要求, 对教学课程进行系统分析, 探讨适合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将传统生化教学中“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课堂讲授中, 兼以多媒体交互式教学和课堂讨论, 适当穿插互动式、情景式、案例式教学等, 从多渠道对学生形成刺激, 活跃课堂气氛。针对不同教学内容,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对有些内容结合“以问题为引导”, “以归纳总结贯穿始终”等启发式、指导式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抓住讨论专题的要点和重点进行总结, 通过寻求问题的解决,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建立融洽的教与学的关系[2]。

2.2.3 遵循医学教育规律, 加强生化教学与医学的联系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 在医学教育中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 与化学、生物、生理及其他临床基础课和各临床课发生着广泛的知识交叉渗透[3]。因此, 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学要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生物化学与医学、基本理论与实际应用、教师讲授与学生实践的联系和衔接。例如讲解基因突变时, 可以联系到分子病;讲解氨基酸的特殊代谢时, 可以联系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尿黑酸症等的发病机理。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 尽可能多地开阔学生视野。

2.2.4 开设第二课堂,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了更好地完成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跟上科学发展步伐, 教研室开设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第二课堂, 以扩大学生知识面, 增强其创新意识。由教师组织学生成立研究小组,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 自己动手设计实验, 每人进行详细的实验记录和撰写相关的科研报告。目前我们教研室已成功组织三期第二课堂, 使学生在进行文献调研和科学实验的同时, 了解到原理的实际应用, 将抽象的概念与成功的科研成果联系在一起, 使其对原理的学习更感兴趣, 也加深了对专业的了解与热爱。

高等医学院校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临床和基础医学人才, 这些人才不仅应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 还应掌握医学和生物实验的新技术, 具备实验操作等综合素质能力, 特别是要建立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勇于创新的意识和实践的能力。为达到此目的, 我们在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努力研究探索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为培养更多创新型医学人才而不懈努力。

摘要: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 为了适应医学教育新形势的要求, 我们结合生物化学教学实际, 从制定教学大纲, 优化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3方面探讨如何进一步深化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探讨

参考文献

[1]杜毅峰, 陈瑞, 张祖珣, 等.关于生化试验课初步改革的调查和探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2, 4:151~152.

[2]付慧.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3, 5 (2) :123~124.

篇4:高职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初探

关键词:生物化学 教学改革 实验优化 教学方法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9—171—02

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及化学反应的基础生命科学,它是从分子水平和化学变化的本质上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生物化学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中农学类、园林类、动科类、食品生物类等各专业的最基础的学科在大学教育中备受重视。然而由于生物化学发展迅速,科技成果更新快,仅仅局限在原有的教学课本知识层面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如何与时代同步,而又能提高高校生物化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而与世界教育水平接轨成为很多学者关心地问题。本文就高职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入手,从教学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验优化和创新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旨在为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提供一点理论依据。

1 生物化学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1)以课本知识的理解和重复记忆为基本目标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早已不在适应新课改的基本要求,特别是高职高专的生物化学教学。由于生物化学内容涉及面广、知识要点及定义繁杂、知识体系庞大等特点使得学生学习生物化学时常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2)大学基础教学课时越变越少,使得原本繁多难学的生物化学教学更加难以保证质量;再次学生和老师的这对主体矛盾一直是教学改革的一大制约因素;(3)姜萍,杨振宁等人在研究和分析了PBL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后提出:目前我国生物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讲解部分比重过大,而且其教学内容及思维方式局限于一板一眼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大学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出现知识断层,无法和飞速发展的生物科技相结合。

2 教学内容整合改革

2.1 整合、优化课程内容及结构,及时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学计划的调整,生物化学专业基础课程的课时逐年减少。如何能够合理的调整教学课程内容和课时之间的矛盾就成为老师普遍关注的话题,教学内容整合改革刻不容缓。如课堂内的教学,可以研究把糖酵解章节与三大营养物质结合起来,联系到蛋白质、脂类、糖类在糖酵解过程中的相关联系和互相之间的相互转化,由此延伸出糖酵解与三大代谢间的相互联系。由于教学大纲中安排的教学内容宽泛且具有普遍性,不能具体的深入的体现出学习的内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老师的积极能动性,在原有大纲指导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突破原有的知识框架体系,适当调整课程内容的先后和内容重组,进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如调整三羧酸循环与磷酸化的课堂内容前于糖酵解的课堂内容,可以更好的对学习和理解糖酵解体系有更多的帮助,更加促进和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随着知识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更替,有关生物化学方面的新内容和新发现都层出不穷,因此对生物化学教学课堂的教学内容要时时进行更新和补充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以前的课本中在DNA修复章节中并没有提到基因沉默等内容,而目前研究比较热的反义核酸技术、基因芯片技术、miRNA等内容也在基础的生物化学课本中涉及的较少。

2.2 设立章节知识框架体系,使课堂教学更加突出重点,进而突破难点

在每一章节讲授前,言简意赅的提出本节课要讲授的知识架构并指出学习中应注意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引发学生的有效思维和兴趣,进而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也可以在布置课前预习课本内容时,给学生列出下一节要学习的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如通过提出发酵作用的定义和实例引出糖酵解途径,之后再由此提出磷酸戊糖途径和电子传递链,最后再联系到糖代谢。课堂内容由浅入深再到浅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教学方法的改革

3.1 多媒体辅助参与教学

(1)由于生物化学的内容相对较深,且内容涉及的学科较广,因此运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硬件设施来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和课堂的感染力就受到好多老师的推崇。生物化学是从分子即微观水平来阐述生命现象,因此很难讲授和认知。正因为如此,生物化学存在的一大缺陷是教学内容抽象性强而直观性差,学生难以理解;(2)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及逻辑性强,很难使学生理清思维路线。运用多媒体辅助参与教学,不仅使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而且还使得教学场景更加直观,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而抓住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多媒体课堂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习从枯燥变得有声有色。不仅如此,多媒体运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学习时间得以充分利用。

3.2 多种教学方式的大胆尝试

多种教学方法的大胆应用,其目的还是在于转变教学主体,平衡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老师通过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持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充分的调动和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和学习才能更加有效率。如罗永富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提出了问题式教学法,从问题的精心设计到更加联系实际生活,从问题的生动形象化到实验中探究,强调提问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如夏新奎等人在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中提出了任务驱动法,他以设置具体的任务为核心,主张学生的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倡导更为开放的课堂环境,更加强调“在做中学”的理念。根据生物化学如概念较多、理论知识抽象、内容枯燥、代谢途径繁杂等的基本特点,何文胜在《在高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有效运用概念图的尝试》中提到,新课改教学中利用构建概念图可以有效的组织教学,还提出概念图的三要素:概念、连线、关联词。概念图教学法可以创建一种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如此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因此,该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应该受到重视和关注。

4 优化实验教学改革

4.1 实验课内容和结构的调整优化

生物化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学习环节是生物化学实验内容。高职高专的大学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实际操作动手能力,更加注重科学态度、科学思维方式等多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无疑是最佳的教育方法。在新课改下,优化实验内容及结构对于生物化学的教学意义重大,特别是在逐渐减少大学基础课时的情况下,实验课就成了学习基础知识最直接的方式。如有关“蛋白质的电泳”实验,由于耗时较长且影响因素较多的原因,有必要对教材中实验安排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拿琼脂糖凝胶电泳、聚苯烯酰胺凝胶电泳、毛细血管电泳等进行课堂演示及分析,和学生共同探讨可能出现的问题,之后让学生自行分组选择自己喜欢的电泳方法进行试验,在试验中引导学生相互协作的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在试验中提出问题,如温度对电泳的影响,电压的控制、电泳的时间,条带的宽窄及明亮程度等。

4.2 提倡实践教学及课后温习

生物化学的实践教学更加能够提高学生实验兴趣和学习动力,而传统的实验课一般都是依瓢画葫芦,整个实验过程按部就班,很难让人产生实验兴趣。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现状,打开思想的束缚,让实践教学真正走进大学的门襟,这才是大学教育与高中等其他教育体系不同的体现。首先在实验课上结合上课内容鼓励同学们进行独立设计实验和综合性实验设计,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其次把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和生物化学实验相结合,使实验课更加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再次学校应该对一些基础实验室进行开放,为爱好实验、实验失败或未做实验的学生提供再次动手的机会。而实验过后的课外温习也是加强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不仅要提高学生课后实验总结报告的质量,还要培养学生善于提出和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刘雪珠等人在《优化普通生物化学教学的初步探讨》中提到的那样,要重视课后习题,把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1)优化和精炼习题内容,同时结合网络课件进行相关内容拓展;(2)鼓励同学相信自己的质疑能力,杜绝实验报告雷同和抄袭,对学生的不同的答案认真对待,并对其原因认真对待;(3)做好师生交流,如运用网络的论坛和留言平台和学生进行知识、实验等学习方面的交流和互动。

5 生物化学创新教育模式改革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实施创新教育模式改革在当今的新课改大环境下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生物化学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创新教育的实施就必须依赖于学科的特点和知识体系来进行改变。金虎平通过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同学和老师之间和谐的学与教关系是创新的基础,而打破原有的学与教的观念,确立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创新教育的关键,课本实验教材及方法的更新是创新教育的精髓。从创新的视角考虑,通过创新教育来营造学习氛围,减轻学生的负担和学习压力,目的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力求有所突破或有所得,进而促进和加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冬招.多媒体课件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5(02):41—42.

[2] 刘雪珠,石戈,王健鑫.优化普通生物化学教学的初步探讨[J].科技文化(下半刊),2007(6).

[3] 姚慧,陈斯东,罗艳.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与体会[J].健康研究,2009(4):320—323.

[4] 陈命,赵慧.科学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5):57—58.

[5] 闫位娟,李韬.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果[J].医学教育探索,2007(9):802—803.

[6] 安丽欣,张春阳.生物化学教学中“学生无问题现象”剖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23):61—63.

[7] 任峻峨.探究意识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渗透[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2):80.

[8] 邵红英.关于医学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的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9):2641—2643.

[9] 马生健,蓝海婷.影响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几个因素的探讨[J].生物学杂志,2005,22(1):10.

篇5: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实践探索论文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中的化学进程的一门学科,是在分子水平上探索生命奥秘的一门学科,其教学内容主要偏重于利用化学合成中的方法来解答生物化学所发现的相关问题。因此相对来说,生物化学的教学难度是比较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普遍反映知识点较为复杂。在高校生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是教师应当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充分认识到当前生物化学教学中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并根据现状中的不足来制定相对应的改革策略,进而促进生化学教学效果的提升对高校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化学知识,培养在实践中应用生化学知识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当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各高校培养的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注重学生在学校的有效学习是当前高校应该着重考虑的一点。在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生物化学素养,就需要从课堂教学进行改变。对当前的生物化学教学实施改革,不但有利于提升生化学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对生化学知识的深入了解,使高校的生物化学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还有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二、对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

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是教师要看到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究的必要性,教学不只是教师单方面的为学生讲授,更重要的是要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并加深对新知识的记忆。而这一点必须要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探索,自己总结出的相关知识比教师讲授的效果要好很多。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需要教师合理的进行引导,给学生指明学习探究的大方向,具体的细节知识学习则要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讲究一些技巧方法,尽量减少教师讲解的时间,而将重点放在学生的主动探究上。例如在分析糖的生理功能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积极独立思考,并尊重其想法,这样就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对生物化学学科的教学改革大有裨益。

(二)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加强,其功能也会日益完善。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校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中要重视这一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信息技术与生物化学教学的融合,能够将复杂的知识通过多种渠道展示给学生,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呈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所学习的知识点。例如在讲解DNA和RNA分子结构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直观的展现给学生,易于学生理解掌握。除此之外,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将生物化学领域的新闻即时地展示给学生,这对学生的知识更新也有很大帮助。

(三)正确处理学生的学习差距

基于多个方面的原因,学生在学习中的水平是不尽相同的。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都不一样,有的生物化学方面知识了解得多,有的则缺乏兴趣而知之甚少,这就导致了在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这也是当前生物化学教学中常见的问题,进行生物化学教学的改革,就需要正确处理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教师应该看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距是长时间的个人学习因素导致的,并不是一两节课就可以改变的。所以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对这一问题要客观看待,采取一些措施弥补学生之间的`差距,例如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合理安排学习效果强的学生和学习效果弱的学生的比重,并以小组综合成绩作为评判标准,这就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也有利于学生之间差距的缩小。合理地处理学生间的学习差距,能够使学生对于自己和他人之间存在的差距也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想办法努力学习,缩小与同学间的差距。这对生化学的教学是非常有利的。

(四)实现学生合作探究式学习

生物化学教学的改革还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式学习。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人的单打独斗势必会有这方面或那方面的不足,如果长期如此,缺乏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则会导致学生的思维狭窄,学习能力下降,因此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就某一知识点进行探讨,促使学生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这不但是当前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与此同时,合作探究式学习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这对学生在以后的人生发展中无疑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五)系统的总结课堂教学内容

教学的过程需要特别注重系统性总结,这不仅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还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系统性的把握,因此生化学的改革探索还应该注重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总结。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了全部的知识点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部分,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和全面的认识,在讲解完新知识后进行总结也是教师应该注重的。只有学生系统的了解了所学知识,并能够将其合理的加以整理归纳,才能实现学生生化学学习水平的提高。因而重视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对生物化学的教学十分有益。

三、结语

篇6:浅谈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

浅谈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

结合生物化学实验的.特点,为了使学生在掌握好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验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 者:李文丽 作者单位:临沂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山东临沂,276005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14)分类号:G642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 实验管理 教学改革

篇7:初中生物课堂改革教学反思

二、技能性目标的反思

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 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列举身边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要求的分组实验有具备条件,一个个都要开展,实验过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七年级开展的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实验,发现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出乎意料,对实验也非常感兴趣,当场给以表扬。当然对学生的肯定对帮助学生确立自信也是很有帮助。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反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在学习七年级植物标本的采集过程中,“同学们植物标本可帮助我们认识多种多样的植物,在科学研究中也占有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该为植物做些什么呢?”“请我们大家一起来爱护花草树木,以后不会再出现有的同学践踏学校的草坪这现象。”学生也意识要爱护一草一木。篇二: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根据教学实践,对初中生物教学做如下反思:

1、教师的提问很重要,通过有效的提问能够达到对新旧知识的 衔接,在教学过程中较好的问题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以在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预先设计好问题方案做到在不同环节中设 置难易适度的问题。

2、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状况而且要注重 学生的思想动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关注优秀学生的学习情 况而忽略学困生的表现,导致这部分学生更强烈的逆反表现从而使师 生间出现矛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照顾全面用不同手段来激发他 们,千万不要让他们觉得老师忽略了他们。

3、要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从注重教法向注重学法方面转化,让 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来,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间、生 生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要做到突出学生主体教师就必须给自己很 好的定位,我们在频繁的考试中可能已经背离了我们的教育目标,用 简单的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从而把他们看作学习的机器弱化了对他 们的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的教育,所以我们首先放下“鞭子”融入他 们,让自己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聆听者、协调者、启发者,切实实现有重知识向重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转化(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实 验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实 验设计能力等等)并要善于捕捉课堂上的信息随机生成出来。

4、要重视探究实验的教学,其关键是要教给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的方法步骤思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结果或者结论无须多研究。

5、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说,凡是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又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教师教师都要去挖掘都要去教,让学生达到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所谓的学以至用。学生也会在不断的利用生物知去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兴趣倍增。

6、利用好多种教学手段,课堂教学除了利用好多媒体以外,教师的板书、板画、肢体语言也非常重要,要充分利用起来,另外教师的讲课要有情感的投入。

7、教师要经常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办法,在不断的积累中才会进步。

篇8:《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1 教改的总体思路

生物化学是制药、药学和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教育部教高[2005]1 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要求是: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动素质教育”[4]。我们进行教改的基本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落实国家教委面向21 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计划为目标,遵循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框架,更新课程内容,严格教学管理,在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的基础上,重视教学的整体优化,突出生物化学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基础性的特点。

通过学习掌握基础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认识自身机体的化学组成,熟悉和了解主要营养物质例如糖类、蛋白质、脂类等在体内的代谢变化,相互转变与联系以及与之相伴的能量转变、储存与利用。从分子水平理解机体发生的化学变化及其规律。通过训练熟悉生化基本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有关电泳、色谱等生化实验手段,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动手能力[5]。

2 具体的教改措施

2.1 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

2.1.1 课程体系整体优化

传统的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包括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酶和维生素、激素、糖类代谢、蛋白质代谢、脂类代谢、核酸代谢等,目前又增加了分子生物学和叶绿素以及生物膜等方面的内容。我们注意及时增加新的知识,相应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代谢部分适当压缩,强调和突出生物大分子及分子生物学方面内容——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引入蛋白质变性复性、活性肽、核酶和抗体酶、分子克隆、基因表达调控、细胞信号转导、生物大分子的膜转运等最新内容;还注意及时增加蛋白质组学、蛋白质折叠与解折叠、真核基因调控、后基因组学等前沿知识,重视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在教学中一方面严格执行教学大纲,把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放在首位;另一方面,教师不拘泥于教材,坚持教学方法出新,教学内容与学科的进展同步,以系统性强、信息量大、突出基础为特点[6]。

2.1.2 加强实践教学,不断改善教学条件

生物化学这门课的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技术两大部分。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作用。针对当前实验课程与理论脱节,忽视学生融会贯通能力培养的问题,我们克服课时减少、经费紧张的困难,调整了实验课程的内容,增加了与实践相结合的力度。实验教学在继续加强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设备和技术投入,使一些原本大组或示教的实验,如柱层析、PAGE 电泳等改为小组进行,增补分子生物学有关实验例如DNA的提取制备等。所开实验包含了DNA提取及制备、离心、透析、层析(纸层析,凝胶层析)和电泳(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圆盘电泳)等基本生化技术,涉及的内容包括蛋白质、酶、血清、核酸等的定性、定量分析及分离和纯化鉴定等。实验课开出率达到90% 以上,实验课程的质和量均有提高[7]。

2.2 加强课程建设和实验室建设

2.2.1 积极参加教材建设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改革最集中的表现形式,在课程建设中要充分重视。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积极组织编写相关讲义,选用最新版本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生物化学》(第二版)(2007 年第8次印刷),并拟采用与之配套的《生物化学习题及实验技术》和适合本专业的国内外教学参考书。针对新教材,反复讨论,周密设计教学方案,取舍教学内容,及时把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反映到教学中,形成新的教学体系。

2.2.2 高度重视实验建设与管理

建立高效、全面、多能、运行良好现代化实验室。高度重视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实验室在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的同时,还注重将各项制度贯彻到整个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不断规范实验室的管理,保证了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多年来实验室承担每年约300 名本科生和70 名研究生及进修教师的实验教学及研究生科研任务,保质保量,无任何教学事故发生。

2.3 积极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式

2.3.1 因材施教,改革教学模式

强调基础教育的同时,强调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的发展,更多的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教学方式,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

生物化学教材使用对象已扩大到包括制药、药学、生物等专业本科生,我们采取根据专业特点分类施教的方法,解决同一教材不同专业使用的矛盾。

教学中采用答疑、质疑等多种形式。分阶段、分章节进行集体或个别答疑,一方面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答疑,发现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使教与学很好的衔接。

另外教学中我们穿插质疑,即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或课堂进行,或留下思考题,让学生书面或口头回答。通过学生自学课本,查找资料,相互讨论,最后由教师做针对性的讲解。例如维生素、激素、细胞膜、叶绿体等章节,每章节都有部分内容留给学生自学。通过这一方法,不仅节约了课时,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答疑、质疑的教学方式非常适用而有效,不仅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而且教与学协调统一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8]。

2.3.2 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手段

积极推广现代教学技术和执行外语教学的要求。改进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互联网和现代教学设备的作用,广泛收集资料制作CIA 课件,特别注意引进和运用国外先进CIA 课件,再结合最新参考资料,以保证课程的超前性和高质量[9]。

我们通过不断查找国内及国外先进的内容自制CIA 教学课件并与多种原版教材相结合,配合投影等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良好[10]。

2.4 重视教师的培训和进修

课程建设的关键是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我们始终把提高教师队伍的总体水平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开展和国内外同行的学术联系与交流,参加学术会议等,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早日成为教学和科研的骨干力量。

3 结论与体会

自2004年开设本课程起,我们先后多次在本门课的课程教学活动中进行了教改尝试,课程改革与建设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明显提高。本门课以其优良的教学、先进的教材、精选优化的内容、严格的要求、科学的考核,一直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和好评。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已建设成了在国内理工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能与国际接轨的具有明显特色的完整教学体系。教学质量优秀,效果明显。

我们对“生物化学”本科生必修课程的教改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编写合适的教学参考材料,逐渐用英语上课,学生人数增加、经费不足等,有待今后进一步努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洁.启发式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5):77-78.

[2]宋斐.高校课堂教学中师生情绪互动研究[J].教改纵横,2006(3):64.

[3]姜立.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生物化学教学[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3(5):263-26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公告[J].高等教育,2005(1):13-16.

[5]黄熙泰,于自然,李翠凤.现代生物化学(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33-317.

[6]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生物化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3-316.

[7]唐宁,周梅仙,张红琳.开设生物化学综合性实验的改革与探索[J].生物学杂志,2007,24(6):77-78.

[8]张慕蓉.谈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中的几个关系[J].高等农业教育,2000,110(8):64-66.

[9]杨晓洁,刘质纯.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生物学教学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5):112-113.

篇9: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改革

[关键词]生物化学农学类专业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0-0075-02 一、引言

生物化学是浙江农林大学为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园艺、园艺(观赏园艺)、作物、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等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从分子水平和化学变化的角度阐明生物大分子组成和生命活动机理的一门科学,是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及一些专业课的前期必修课程,在农业科学人才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从2009年至今,我们一直致力于生物化学的课程建设工作。以郭蔼光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基础生物化学》为蓝本,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引入一些视频资料和教学模型,从而加深同学们的直观认识与深层次理解,课堂中尽量举一些与理论知识相关的例子,以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并注重启发式教学,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应该指出的是,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这种传统意义上的以教师为知识的传授者、以学生为知识灌输对象的教学方式,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再加上生物化学这门课程的内容较多、理论抽象,既有一般化学反应,又涵盖复杂的物质代谢途径、调控网络及遗传信息的传递,乃至分子生物学的一些最新理论、方法及研究进展,使这门课程成为我们学院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中较难掌握的课程之一,很多学生感到本课程内容繁琐,难以理解与记忆,学习兴趣不高。

调动和激发不同专业本科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任课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如何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将抽象的理论和复杂的生化反应及代谢过程转变成形象生动、浅显易懂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则需要结合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生物化学教学方法基本上采用“填鸭式”教学、说教式讲课,且因本课程是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讲授内容多局限于教材,照本宣科,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质量亟待提高。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们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组的各位老师一直在努力进行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以学生为主体,在继承传统、优秀的教学方法基础上,吸纳校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探索创造自己的课堂教学新方法,运用到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生物化学是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园艺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农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这些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基础知识及学习能力差别很大,以相同的教学方法讲授同样的教学内容,在具有不同专业背景及知识水平的学生中取得的教学效果往往不一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各专业的课程设定标准及教学计划要求,结合其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培养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知识水平学生对生物化学的知识要求。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生物化学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能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或现象与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给学生提供用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机会,将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三聚氰胺事件用生化知识如何解释?为什么双胞胎会长得很像?为什么剧烈运动以后肌肉会发酸?豆腐、酸奶分别采用什么原理做成的?这些与生活结合紧密的问题虽然简单,但与生化知识结合紧密,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及理论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将生物化学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事件融会贯通,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更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可以在生物化学课程的许多章节中,有针对性地引入相关生活案例。

(三)采用问题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问题式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创立的,目前国际上比较推行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起引导启发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相关问题。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PBL教学法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评估作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他们对生物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局限于教材,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优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综合相关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将各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有助于全面理解相关知识点。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现象,熟悉相应的实验原理,有利于加深对理论课所学知识的掌握,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相关问题。通过讨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良好平台。加之教师的参与,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灵活多样,教学更具目标性和方向性。

在近四年的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逐渐发展出一种新型的问题教学模式,即基于多问题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法围绕多问题展开教学活动,并不受学生人数限制。每次课都可以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设计2-3个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生物化学问题,并利用当堂课所学理论知识来加以解释。课前给学生提出问题,提起学生的兴趣。在课堂理论的讲解过程中,适时穿插问题答案。课堂最后5分钟,再次提出问题,看学生能否解释。这种模式的核心就是课前兴趣引导,课堂穿插讲解,课后回顾加深。

(四)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讲授—讨论—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理论讲解与学生的分组讨论交互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小班教学。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讲授知识点时,提供知识的相关背景资料,设计科学合理的生物化学问题。学生在分组讨论时,要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问题讨论,主动探讨与交流,在此过程中锻炼自主学习、综合分析和总结归纳的能力。由于学生需要跟其他同学交流、发言,因此,这将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效率更高、教学效果更好,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并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可在紧张与轻松交错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生物化学课程相关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也是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受关注的重点之一。今年是我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措施,包括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而提升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则是实现这些关键措施的必备条件,而这些都要依赖于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园艺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农学专业学生的竞争力,也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但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也要充分考虑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课程学时安排等,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农学拔尖创新人才。因此,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关键环节之一。

[参考文献]

[1]张云贵,李富桂,刘祥云,张凤才.面向21世纪普通高等农业院校《生物化学》教材内容的研究[J].天津农学院学报,1999,(2).

[2]武洋仿,孙鸿,景晓霞.三聚氰胺的性质及其在奶制品中的危害[J].农机服务,2008,(12).

[3]沈建新,王海燕,王海江.PBL: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1,(2).

[4]高会贤,任清华,马全福.PBL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5).

[5]马季兰.试行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学方法的体会[J].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01,(3).

[责任编辑:碧瑶]

上一篇:杭州国艺兄弟画室简介下一篇:中国近代史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