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课程论文

2024-05-15

中国近代史课程论文(精选6篇)

篇1:中国近代史课程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小结

经过一个学期的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我从中收获了很多中国近代史知识,也有了很多关于近代史每一件事件的想法。

首先,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中国近代史,大学生为什么有中国近代史必修课程。简而言之,就是因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中国是一步一步的走过来的,中国过去的经历与发展,才能演变出如今的中国,现代和近代,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如果不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也就很难真正了解中国的今天,更加别说中国的未来发展情况,中国的明天是什么样。我们当代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是从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脱胎而来的,中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繁荣富强,和过去受尽列强耻辱的旧中国,落后愚昧的旧中国是相差甚远的。学习和研究中国近代的历史,就是要加深对近代历史的科学认识,加深对中国国情的了解,从历史中得到启迪和智慧,思考历史,思考过去,思考我们中国的每一个脚步,受到激励和鼓舞,增强爱国主义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使中国更快更好的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的历史。

中国近代,是社会动荡剧烈,国内外矛盾和斗争复杂尖锐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内,充满了侵略和反侵略、压迫和反压迫、变革和反变革、革命和反革命的斗争。近代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一部苦难史,更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屈辱史,反过来说,从一个落后衰弱的旧中国,最终演变成繁荣富强的世界大国,中间的路途是多么的坎坷,是多么的艰辛,一百多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将对诸国列强的斗争进行到底,誓死抵抗,守卫我们的家园,守卫最后一片净土。因此又是一部斗争史和光荣史,是人们的努力,人民的不断斗争与不懈努力,智慧,勇敢,爱国,成就了伟大中国的一段光荣史。

从1840年开始,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国内封建统治的压迫,把一个独立的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原来的中国,是东方巨龙,是富饶之地,但是,这两个强大的反动势力,一方面非常残酷地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中国人民在被压榨下受尽屈辱,受尽折磨,基层人民过着地狱般的生活,民不聊生。一方面又严重地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百年西方列国得以快速的发展,生产力,科技,教育,国防,是发展的黄金时期,使得我们的中国远远落后与他人。落后就要挨打,西方列强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剥取更多的资源与土地,频频打击压榨中国。中华民族各族人民,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取得社会进步,进行了一百多年艰苦的英勇斗争。在许多西方国家早已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条件下,落后的中国,在饱受侵略和欺凌宰割的困境中,要走向近代、走向世界,斗争是何等艰难困苦,道路又是何等坎坷曲折。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在一百多年中间,几代中华儿女付出了多少血的代价,才终于在全世界面前站立起来。

篇2:中国近代史课程论文

不禁感叹时间过得如此之快,转眼之间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即将告一段落。借此机会,我要对我本学期内《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学习做一个总结。

我们在之前的初中、高中学阶段就学习过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的内容,但那时的学习只是把历史事件当做叙述故事般来讲述。而那时的我只是懵懂的认为近代的中国太过黑暗与软弱,充满了屈辱,而这些都会与我内心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是相抵触。这是由于那时的我只是看到了历史的表象,却根本没有往历史的深处去思考这些历史事实的发生的历史原因以及能够带给我们现实意义的启发。

进入大学,特别是进入《中国近代史纲要》的课堂,我决定要在老师的引导下从多个历史角度来全面的学习这段充满血泪的民族奋斗史。首先让我感到高兴地是,刘老师讲话发音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我再也不用为听不懂老师讲话而感到费解了。在课堂上,刘老师的讲课风格同样让我着迷,条理清晰的讲解让人明白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具有其逻辑上的必然性的;在抓住历史主干的同时,又善于挖掘旁系脉络,给人展示了一幅立体全面的历史画面,让我体会到了历史的发生需要来自多方面力量的推动。比如在讲到太平天国运动时,刘老师就把洪秀全在领导广西金田起义前后的人生轨迹作了细致的讲述。从他多次科举失败而导致他对清政府的腐朽制度感到失望,继而借拜上帝会发动金田起义,最后再到起义从高潮走向衰亡的历史过程展开了细致描述。再比如,在讲到秋收起义时期,毛泽东的“山沟沟里的共产主义”与党中央的冲突而导致其遭受处分。这些讲述不仅丰富了我的历史知识,更加加深了我对历史的了解。虽然,我的位置不是课堂的靠前位置,但是我却依然能够被课堂的内容深深吸引。

当然,课上同学们的课堂展示活跃了课堂气氛,更提高了我们学习了近代史的热情。通过观看其他同学的讲演,为我们之后的展示积累了经验。我们组在细致的讨论之后,决定展示在近代史上比较有争议性的人物张学良。在明确的分工之后,我们开始了我们将要展示的准备工作。我是负责整个PPT的制作,之前对张学良的认识,也只有历史书上的西安事变部分,而这次我们需要全面的评价,因此还是具有相当的挑战性的。通过,其他组员查找的资料,我决定按照张学良一生中经历的每个历史事件来体现他的性格特点。经过此次的参与,我觉得还是带给了我许多的收获,首先是我第一次全面的了解了张学良的一生的凄苦与不幸,体会到了他的爱国之情、重情重义的品格。其次是我参与到这样为其他同学的展示活动中,我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虽然在评分时有同学只给了70分,但是多数同学还是认可了我们的工作)。

篇3:试论《中国古代史》课程体系改革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古代史教材编修中存在的问题

1.明显受到时代的局限和政治形势的影响。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 我国高校中国古代史课程教材在内容体系及主题史观方面大的改革, 转变了中国古代史教材主要以王朝兴衰和荣辱为基调的单纯史学体系, 将以往传统教材内容进行了唯物史观指导下的转变, 这是中国古代史课程教材改革的一大进步。然而也同样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内容体系与国家政治形势及时事紧密联系。如持续很长时间的所谓史学研究中的“五朵金花”, 它们是:为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讨论、封建所有制形式问题讨论、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讨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汉民族形成问题和民族关系问题讨论。这其中就包括解放初对于农民战争的肯定, 所谓造反有理的盲目肯定;对于马克思社会形态与阶级划分学说的生搬硬套;对于西方民族划分理论的过分强调。古代史教材的内容多强调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 对唯物史观的生搬硬套, 教材内容过于单一和片面, 这些都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史教材的突出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主, 成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也受到了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 高校中国古代史教材内容体系随之进行了第二次大的改革, 并最终形成了以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为主题的三足鼎立局面。直至目前, 这种局面仍未被完全打破, 虽然相对于片面强调阶级斗争的中国古代史教材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进, 但仍然难以摆脱以政治史为主要内容的窠臼, 社会史内容缺失的情况仍然非常明显。因而, 对高校中国古代史课程教材进行进一步的开发与改革依然十分必要。

2.撰写风格单一、片面, 表述方式概念化、教条化, 缺乏史事的趣味性和人物、事件等的完整性。中国古代史内容自原始社会开始, 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中国历史。时间跨度从距今180万年前的猿人时代遗物的发现到1840年前的清朝社会。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思想、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 涉及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时间跨度长, 内容涵盖多, 教材的编排许多只是对历史事件和过程的简单归纳和概括。而这种经过对史书高度概括和提炼的教科书, 具有明显的概念化、教条化、以及学术化的倾向, 忽视了史事的趣味性和人物、事件等的完整性, 内容枯燥, 缺乏文学性, 大大降低了可读性。

3.教材内容片面, 社会史及底层群众的历史内容偏少。社会史本当是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而历史又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历史研究不能局限在上层社会和政治领域, 只有对社会史和下层人民群众的历史进行充分的介绍和分析, 才能更好地反映历史事实, 使学习者更为全面地了解历史、感知历史和认识历史。而目前高校中国古代史课程教材内容的片面性, 无法客观而全面地将我国古代史内容展现给学习者, 不利于学习者对中国古代史的整体感知和深入学习。

4.部分内容脱离学术前沿, 表述缺乏科学性、严谨性。应该说, 在现行我国大学历史专业使用的各中国古代史教材, 都在不同程度地吸收了学术界和文物考古领域的新成果、新观点, 对教材内容也在不断进行修改、更新、完善。但是, 还是因内容比较广泛, 对某些方面的学术问题, 教材编写者或修订者不一定有深入研究, 甚至不一定有较多了解, 导致教材在某些内容的表述、表达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甚至错误。因此, 针对历史专业的大学生所编写的教材, 必须紧跟学术前沿, 编写者必须对相关领域有深入研究或掌握, 而且必须熟悉教学环节。朱绍侯先生说过:不搞教学就不容易发现问题, 科研会无的放矢;不搞科研会使人对许多问题的认识浮在表层, 人云亦云。教学没有坚实的学识基础, 不可能把课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效果不可能好。

5.对历史事件的简单化与对唯物史观的生搬硬套。过去的中国古代史教材中, 过度强调社会形态的划分, 片面强调阶级斗争, 忽视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和历史进程有共性, 但还有很多表现为差异性。历史学研究的是已经过去的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 它所讲述的内容是已经不存在的具体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历史不能重演, 只能通过历史文物、历史遗址、历史文献来重现。通过这门课的学习, 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历史意识, 发展历史思维能力。至于贯穿其中的阶级斗争与社会形态的划分, 以及历史规律的掌握, 只能建立在基本史实、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之上。

二、转变教材形式和授课方式, 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安排学生必读的史书经典, 选取典型史事进行课堂讲授和研讨, 重建学生以阅读正史经典为主的课程体系

1.在教科书中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安排学生必读的史书经典, 让学生系统阅读, 形成独立、完整的中国古代史史学体系。如对于夏商周三代及秦汉之际的历史, 完全可以要求学生通读《史记》, 教师定期组织读书引导, 回答疑难或问题讨论。因任何专家学者编纂的教材, 都不可能代替经典而尽善尽美。尤其是当今的专业历史教育, 与中国传统的历史学习相比较, 甚至与上世纪初的以阅读经典为主的教育方式相比较, 效果确实差太远。从老一辈历史学家如顾颉刚、翦伯赞、范文澜、郭沫若、朱绍侯等人的成长经历来看, 无一例外都是从系统阅读经典入门, 文史并举, 事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读书的过程中积累、思考、探究, 然后在教师科学的史学方法与史观的引导下深入思考和研究, 最终都登堂入室, 进入了史学研究的殿堂。只有通过阅读经典, 才能恢复比较完整的了解和掌握史实。基本史料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史有关的基础史籍和史料有更加感性的认识, 使学生在自觉阅读中有计划的掌握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内容, 潜移默化中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加强史学和人文修养。在这个过程中, 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 教师发挥主导的作用。

2.通过典型人物传记学习历史。对于史料众多, 头绪繁杂, 史实纷纭复杂阶段的历史学习, 可以通过选取典型人物传记学习历史。中国古代史中, 典型人物的传记往往与历史进程是紧密联系的, 而且这些典型人物的传记也往往是作者用力最深, 最具代表性的章节。通过教科书与教师有计划地安排, 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这些人的传记, 往往能使学生抓住主线, 吸取精华, 掌握基本史事和主要内容。而且一些典型人物身上代表的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气质, 学生通过对其学习, 可以学习历史, 受到感染和思想教育。

3.有计划、分阶段, 选取历朝历代典型史事进行课堂讲授和研讨。纵观中国古代历史进程, 在每一阶段都有典型的人物和事件, 这些典型的人物和事件, 其本身就代表这一时代的历史特点, 包括政治风貌、世情风俗、经济状况等。教师的讲授是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 只有抓住典型人物和事件的了解和学习, 引导学生对这一时段的历史情况有较为全面深刻的掌握, 才能抓住关键和核心。在师生研讨中紧密结合学术前沿, 拓宽学生的视野, 启发学生的思维。

4.注重编写质量, 历史教材要由单纯的概念式的记事方式向文情并茂、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方式转变。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史书《史记》的作者司马迁, 既是史学家又是文学家, 他以严谨治学的态度,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论考之行事”, 以才华横溢、文采飞扬的语言,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的远大抱负, 历时十六年完成五十余万字的史学巨著, 成为了不朽的历史名著。因此, 历史教材编写者们, 应该借鉴前人的经验, 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史学和文学的双重价值, 注重趣味性, 编写出更加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教科书, 使学生在陶冶情操、培养情操, 在愉悦的气氛中感受其历史和文学的魅力,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篇4:中国近代史课程论文

第一,本课程应当勾划这样一个体系,就是一条线索为主,四条线索为辅。这条主线索就是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实现面向世界的近代化。我想这就是我们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110年的中国近现代史,它的主要线索就是这个。四条辅线索是:其一,近现代以来也就是110年的中国社会状况,使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的国情,包括广大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也包括近代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情况,尤其是要认识只有社会主义可以救中国的历史规律和逻辑结论。其二,近现代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的关系,以及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了解中国近现代文化是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一面镜子。其三,近现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从17世纪以后,西方主要国家已经陆续走上近代道路,逐渐形成了近代化潮流。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被纳入到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原有的自然经济秩序逐渐被打破以至最后被商品经济所取代。了解中国近现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可以使大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其四,中国是怎样实现从中世纪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向近现代转型的。当然中国的政治文明在近现代社会一直没有得以实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为什么在中国无法实现,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为什么不能引导中国社会走向文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才开始了实现政治文明的历程。教育大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

第二,大学的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不同于历史专业本科学生的“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课程。这两门课程实际上侧重于从史学学科本身或者从学术角度进行教学和研究。而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也不同于中学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程。这两者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内容不能完全重复,否则对大学生没有吸引力,在深度上有所区别,大学应当比中学的更深一些。二是体例应当有所区别。我的建议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可否采取专题的体例。因为对于这段历史,大学生是基本熟悉的。他们在中学时期已经把握了这段历史的全貌,甚至对基本问题也是熟悉的,尤其是文科学生更是如此。那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不是可以分为十个专题,按照这样的体例编写教材。可以在教材的前面有一个类似概要的部分,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有一个全面的介绍,作为第一个专题,统领整个教材的内容。第二个专题是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发动的历次战争的过程,所有战争串联起来,也可以使大学生对中国社会一步一步半殖民地化的进程,有直观的、纵向的了解。第三个专题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状况,从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自然经济的冲击到洋务运动,再到甲午战争的初步发展时期,到辛女革命前后的黄金时期,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红色根据地的经济和后来国统区的经济等,使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第四个专题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情况,包括社会的文明进步,社会风俗的演变等等。第五个专题是近现代思想文化,从龚自珍、魏源、严复、康有为到孙中山、毛泽东,先进的中国人是怎样向西方学习救国救民真理的,近现代科学教育和各种文化形态的产生和发展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的最终胜利,还包括对近现代史上的伟人和其他著名人物的重点介绍,可以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第六个专题是近现代人民革命战争,包括农民战争和农民运动,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运动等等。第七个专题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乡村建设等等。他们是向西方学习救国救民真理的先驱,但是他们学习的西方方案还是不能救中国,这究竟是为什么?第八个专题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转型,包括政治体制、军事制度、科举制度、外交制度等等。第九个专题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陕甘宁边区,西安事变等,这方面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内容。第十个专题是中国近现代与世界近代化和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关系,也就是要介绍和研究近现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如何实现面向世界的近代化、现代化。最后全书可以有一个近现代史大事记,编年体系,使学生对具体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具体的了解,这个可以作为附录。

这样的编写体例有点类似纪事本末体的体例,可以避免与中学教材和历史学科本科教材的重复。

第三,本课程课堂教学设计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四门政治理论课里最为成熟的一门。因为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在学术界来说已经有了100多年的研究,可供参考的专著和教科书十分丰富。但是这些教材主要突出了学术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色彩不够。那么如何按照政治理论课的要求来编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材,还是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我的认识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化、立体化、多层次、相对接、重互动的教授思路。主要是六个方面:一是课堂上的基本内容教学;也就是教学大纲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二是多媒体教学,配合文字教材,编写电子教案和音像等多媒体教材,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和形象化;三是社会实践教学,充分利用各地的历史资源和革命老区资源,安排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四是讨论、演讲、写小论文,要求学生自我安排这个环节的工作;五是专家专题讲座,聘请十名本学科的专家学者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某些专门问题开办讲座,在全省高校的范围内巡回讲座,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六是网上教学,教材和讲义、参考资料等可以挂在网上等等。我们应当尽可能地采用以上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整体教学框架,这是需要在设计教材的时候就一并考虑周全的事宜。这是六个结合或者六个主要教学环节。

第四,编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材,应当有较高的理论指导,我的认识是要注意三个结合、两个突出。三个结合:一是思想政治理论与当代社会实践以及大学生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二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相结合;三是历史发展与逻辑规律的结合。两个突出;一是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从正面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加以正确引导,强化大学生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个历史结论的信念;二是突出国情教育和社会发展观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刻苦学习,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专门人才。

以上是我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的初步认识,个人意见很不成熟,主要是想提供一块引玉之砖,以使我们的讨论更加深入。

篇5:中国近代史课程论文

刚刚步入大学走进逸夫楼502上“中国近代史纲要”这门课的时候,我其实是比较不能理解的。因为我们的专业是视觉传达设计,我认为并没有什么必要去学近代史,日后也没有什么用处。

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听了第一节近代史之后,这种想法好像被改变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我们理应去了解近代史,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方能明白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才能更好地树立远大理想,为国家发展注入自己的力量。

布置下这次作业时,我也在苦恼应该选取哪一部分来聊我的感悟。但因为同学们的演讲,我深深地被触动到了,让我对解放战争时期有了不一样的更深层次的看法,所以我决定就解放战争时期来抒发我自己的感悟。

解放战争时期是名副其实的内讧时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是一场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决战。

这场战争中,最值得玩味一说的,我认为就是双方力量的悬殊对比。不论是军队人数、装备质量还是军种多少,国民党都远远超过了共产党。但是国民党的军队中,真正忠于中央的军队只有七十万,其余的三百多万都是地方武装或杂牌军。而中央军中大部分均存在武器差、后勤保障不完善、作战经验差等情况。杂牌军就更复杂了,有些杂牌军或者地方军,比如桂系、山西的阎军、华北地区的傅作义军,还比较能打,因为他们都有各自的筹款渠道和武器来源,有的还有一定工业基础,但所谓的能打也只是在杂牌军里的比较,和中央军是不能比的。因此从绝对数量上来说,国军超过共军,但从局部战场来说,共军超过国军。共产党的胜利是必然的,因为共军有国军无法比拟的团结一致,共军都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就像很多宫斗剧里面展现出来的一样,苛待自己人、嚣张跋扈耍官人气质的往往一败涂地;而待自己人如好朋友、真正关心安慰的往往笑到最后,这都不是没有道理的。我认为共军胜利最核心的地方便在于此,军中没有内耗,人人执行命令坚决。

另外一方面来说,国军的腐败也为他们的失败打牢了基础,甚至可以说,国军的腐败达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吃空饷甚至连军队的数量都查不清,一支贪污成风的军队怎么可能打胜仗呢?而解放军官兵一致,干部一个个都非常清廉,勇于献身,仅此一项就足够招来全国人心,以人为本,才是最大的胜利。是故毛泽东先生才会深情指出:“我们的解放战争,主要就是靠这一亿六千万人民打胜的。” 这场战争与其说是军事的胜负,不如说是共产党以土地改革为引领,逐步获得民心的过程,是人民对战争双方作出了胜负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我看来,《中国近代史纲要》中所描绘的解放战争史,就是一段我们党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为人民解危难谋幸福的历史,就是一段我们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历史。

其实,我们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信念,岂止闪耀在解放战争阶段。放眼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长久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不断发展壮大,其生生不竭的力量源泉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戴,所谓“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九十六年来,我们党不仅仅是依靠人民打江山,更是为了人民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时至今日,往日的战争风云已经烟消云散,但是,我们绝不能忘了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更应该居安思危,而不是乐不思蜀。现在的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知识,长大报效祖国,回报社会。国家的安宁和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6: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概述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首都师范大学具有55年办学经验,素有严谨治学的传统。建校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了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建校之初,我校即成立马列主义教研室,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经历了《新民主主义论》、《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等课程基础上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及实施方案的精神而新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开设上述课程当中,李松林教授始终坚持教学改革改革与实践,曾经主持编写《中国革命史》与《中国革命史论》2部教材,发表了多篇教学论文。

从2005年开始,我校认真贯彻中宣部、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05课程改革”方案,立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开设作了充分的准备,有了扎实的教学和教研基础。2006年春,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精神,首先在我校2006级部分本科生中正式开始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按照教育部规定,我们严格使用全国统编教材,但在教学方面进行认真改革。一是加强协作交流,及时沟通信息,开展校际和校内听课评比;二是进行专题教学实践,并率先在北京市高校系统制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多媒体课件,及时应用于教学,受到学生好评。2006年9月,我校李松林教授参加教育部“精彩一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章的录制。2008年,该课程成为学校精品课。2009年—2010年,先后主持北京市教育工委课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法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模式研究》,2009年,北京市教育工委批准李松林教授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科研工作室”负责人。

在试点的基础上,我院在2007级学生中全面推开。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北京市近现代遗迹、遗址丰富的特点,深化和规范实践教学,初步形成师生互动、学院与团委协作,紧密围绕教学要求,探索出了一条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路子,开创德育一体化教学的新局面,为深入该课程改革奠定了更为牢固的基础。

为了使课程组教学规范,我们采取集体备课的方法,每一章进行一次集体备课,组织课程组成员集体讨论教学大纲和基本教学要点,同时指定有经验的骨干教师分别承担各专题教案和电子课件的撰写与制作工作。通过集体备课,不仅深化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入了解,而且统一了教案,并形成了完整的电子教案,提供给每一位任课教师。

这一时期我们的教学主要突出三方面问题:

一是紧密围绕教学重点,对大学生进行国情国史教育,深刻理解三个选择,阐述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指导、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本源和意义。

二是有针对性地结合当前大学生比较关注的社会热点批判新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不断增强大学生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文化道德观,学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

三是在实践教学、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认真与有效地探索。现在,我们正在继续推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的深入,努力突出这一课程蕴涵的优秀革命历史传统特色,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深化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积极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

4-2 理论课或理论课(含实践)教学内容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课程定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2005年根据中央政治局的决定,以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规定的大学生公共政治必修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近现代中国革命和建设为主题,以中国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主线,进一步揭示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建设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

课程中心任务是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国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

建设目标:

第一,使大学生全面、系统掌握1840年以来至2007年中国社会和革命与建设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第二,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成为对当代大学生真心喜爱和终生受益的课程,提高他们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第三,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成为北京市级与国家级精品课。

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上 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1840-1919)

综 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学时)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3学时)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3学时)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3学时)

中 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综 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1学时)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3学时)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3学时)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4学时)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3学时)

下 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06)

综 述 辉煌的历史进程(1学时)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3学时)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3学时)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学时)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课程重点:

(1)如何评价资本—帝国主义对于中国的侵略?

(2)如何认识中国的社会性质?

(3)如何评价太平天国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4)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5)如何从戊戌维新运动正确认识救亡和启蒙的关系?

(6)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

(7)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8)如何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与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9)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0)怎样认识近代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主要特征是什么?

(11)怎样评价孙中山?

(12)怎样认识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3)如何认识毛泽东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创?

(14)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15)如何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后民主党派的兴起和“第三道路”的幻灭?

(16)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历史形成的?

(17)怎样认识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中间路线?

(18)为什么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19)国民党在大陆失去执政地位并迅速崩溃的原因是什么?

(20)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1)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22)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的最伟大的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23)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24)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道路的开创者?怎样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25)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失误?

(26)如何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的历史转折?

(27)怎样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基本经验?

2.课程难点:

(1)如何理解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兼评“侵华有功论”和“告别革命”论。

(2)辛亥时期的志士仁人为什么选择了革命?

(3)中国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4)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5)如何认识毛泽东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6)如何认识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

(7)为什么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8)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9)怎样正确评价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道路中的地位与作用?

(10)怎样评价改革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的地位与作用?

3.解决方法:

(1)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堂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明辨是非。

(2)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加强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性。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特别是通过影视片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有深刻的理解。

(4)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观和社会调查,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坚定广大同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与信心。

(5)在教学中处理好理论和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力求理论和历史事实的统一。

4-2-4 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本课程为学期课,课程安排一般由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两部分构成。为了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我们的做法是:

1.制订实践教学大纲

首先,我们将实践区分为课堂实践与课下实践和社会实践,根据教材教学内容特点,我们分别制订了课堂实践与课下实践和社会实践教学大纲,以便更好地指导大学生的实践教学。

2.明确实践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课堂实践与课下实践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形象地、生动地做到“两个了解”,进而理解“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用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的史实,教育学生,要求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要了解北京人民在近代革命时期的斗争历程,学习北京人民坚定革命信念,坚持革命斗争的英勇精神;并思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对祖国现代化建设负有重大责任的新一代,应如何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3.坚持教学实践内容与方式创新

一是课堂与课下实践,课堂实践以课堂讨论为主,课下实践以观看电视录像资料,读教材、原著及其他参考材料为主。通过这些做法,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结合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提高学生提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课上课下实践外,我们将教材内容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到中国革命的遗址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典型进行参观和社会调查。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曾经组织学生前往卢沟桥和北大红楼参观,前往北京市亦庄科技开发区、锦绣大地、韩村河、留民营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并写出调查报告,也曾经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回家乡进行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学生对此反映很好。我们认为本课程实践教学应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有组织的调研,也可以利用寒暑假期让学生在家乡进行调研,要求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提高学生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实践教学,这不仅是教学内容的改革,而且也是考试方法的改革。我们力图通过社会实践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同时我们也将社会实践记入学生的学习成绩。

4.坚持社会实践与考试方法改革相结合

加强实践教学,这不仅是教学内容的改革,而且也是考试方法的改革。我们力图通过社会实践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同时我们也将社会实践记入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践教学成绩作为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成绩的基本组成部分,占总成绩的18%。如果是因为实践教学不合格导致学生总成绩不及格,必须重修实践教学。同时我们要求在组织实践活动时都要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做到覆盖所有上课同学,每名学生参加本课程实践活动不得少于2次。这就克服了过去的社会实践以点带面的问题,保证了全员性。

4-3 教学条件(含教材选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1.教材选用与建设

本课程除使用全国统一的国家教育部编写的最新教材和教参之外,同时,还选用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生辅导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疑难问题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这些参考书在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李松林教授主持编写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ppt》,编写出版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该书已经有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今年初已经编写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40万字),将由高教出版社出版。

2.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第一,李松林教授主持编写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ppt》,不仅为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提供参考,还为全北京市高校中国近现代史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第二,李松林教授主持编写出版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该书已经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该书稿电子版已经放在网上,供教师与学生参考。第三,今年初李松林教授集北京高校教师之力,完成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40万字)的编写工作,将由高教出版社出版。

第四,制订了实践教学大纲,用以指导大学生的教学实践。

第五,给全体教师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套教学录像资料,包括《世纪中国》、《百年中国》、《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共产党史》、《毛泽东》等。

3.实践型教学环境

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比如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展览;与郊区县搞共建活动;利用假期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等等。学校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成立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并投入了大量经费,为搞好本课程教学提供了组织保障。

4.网络教学环境

创设了网络教学环境,课程全部课件及教案上网,学生可以在网上看到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课程习题库、教学录像、参考文献等内容。任课教师与学生网上互动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答疑解惑。

4-4 教学方法与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中,我们根据教育学中关于教学方法的一般原理,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特点,在启发式教学的总原则下,灵活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其目的就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本课程教学方法的使用

(1)坚持教学理念创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始终坚持创新式教学方法。创新式的最重要之点就是优化教学体系,充实教学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就必须反映时代发展的最新要求;反映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应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等。我们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不同章节的内容,在教师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基础上,在上课之初提出问题,然后经过学生的思索,提出答案。教

师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答案进行分析,经过师生的共同探索,得出比较正确的答案。李松林教授主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2006年12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已经出版。

(2)坚持分层次教学

针对学生的差异,如:文、理、外语、艺术等所学专业的不同;本科、专科层次的不同;不同届别学生成长的环境与面临社会的热点问题不同;对各部分内容、接受方式和接受心理不同等等,我们进行了对授课内容的深浅做适当调整。例如在音乐系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时,教师要求每一个同学交期中作业时,每人分析一首反映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歌曲,一位来自重庆的学生分析了“绣红旗”这首歌,文中结合她中学参观白公馆、渣子洞的经历,使她对“绣红旗”这首歌有了新的认识,思想与灵魂得到了进一步净化。一位来自东北的同学分析了“松花江上”这首歌,使她认识到作为中国当代大学生,应把个人命运融入到祖国的命运之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针对文学院的学生,教师让学生重点分析毛泽东诗词,从中体会领袖的人格魅力与胆略、气魄和追求。在外语学院,教师要求学生在本院刊物上翻译一篇有关毛泽东思想的文章。

(3)坚持案例式教学

我们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上通过讲解精选的知识和精选的案例,使学生掌握一般的、有普遍意义的内容。这种方法经过如下几个环节:教师精选案例→教师课堂讲授→教师分析个别案例中蕴涵的一般特点→学生理解→教师归纳方法→学生掌握方法。

(4)坚持关联式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涉及到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如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历史学、哲学,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对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在讲课时,从各门课程知识相互关联的角度,根据不同的内容有选择地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问题。李松林教授撰写了《纲要、概论两门课交叉内容的讲授法》一文,发表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7期上;撰写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发表在《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第4 期上。

(5)坚持实践式教学

教学实践证明,不在课堂上系统地讲授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就不能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学生就不能作到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但是,仅仅依靠课堂讲授,也不能使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社会问题,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应该将课堂讲授和学生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切实能够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李松林教授撰写了《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发表在《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上。

2.上课学生规模:我校原则上按照教育部要求,每个课堂100人左右,这一规模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李松林教授撰写了《如何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中课堂教学》一文,发表在2009年《思想教育研究》第12期上。

3.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积极进行课程网络建设,开辟网络课堂教学平台。我院承接了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基地委托课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网络课件的制作。通过建设课程网站,我们已经构建一个课程的网络平台,使之成为课程的第二课堂。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简介、教学内容、教师介绍,教学研讨、教学资料等相对静态的资料全部上到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基地网站上,及时将最新的理论动态和社会热点、焦点反映到网站中来,加强与大学生之间的思想与情感的沟通交流。

4.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第一,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关注学生思想脉搏,凸显思想教育功能,突出时代感,同时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第二,坚持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第三,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撰写富有学生特色的创新论文。2002年我院独立建制以来,一直坚持进行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到改革开发的前沿阵地进行考察。与此同时,我们的实践课还让学生到城市和乡村各自家乡进行调研,撰写小论文。许多学生撰写了富有学生特色的创新论文。

第四,积极开展“我上讲台”的教学方式。教师把讲课的空间留给学生,由学生介绍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观点和看法。组织这样的活动,既使“讲课”学生得到了锻炼,又使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升。

第五,注重课程网络建设,开辟网络课堂教学平台。要更好地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基本环节,精心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组织教学活动。创设了网络教学环境,课程的全部课件及教案上网,学生可以在网上看到课程介绍、教学计划、教学课件、课程习题库、教学录像、参考文献等内容。任课教师与学生网上互动教学,答疑解惑。

第六,坚持期中作业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期末考试与学生撰写小论文相结合,改善考试方法。

上一篇: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改革下一篇:2024校招攻略:求职证书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