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的论文

2024-05-06

生物工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的论文(通用8篇)

篇1:生物工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的论文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分析论文

21世纪的制药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药学人才”的教学改革,逐渐成为药学高等学校办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将实验课程体系作为改革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对于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制药工程专业首次在我国设立是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和不断整合,目前国内有243所高等院校开设制药工程专业。沈阳化工大学在开设制药工程专业,经过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与不懈努力,已累计为医药行业输送近900名合格的药学人才。本校的制药工程专业依照教育部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依托化工大学的化工科研优势,注重现代化工在制药工程领域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旨在培养有化工背景的复合型工科类药学人才。

制药工程专业技术含量高、学科涵盖广、应用性强,其与传统的化工和药学关系密切,却又有本质区别,即着力解决药物生产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叫从这个特点上讲,该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更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学生的实践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培养合格人才的成功与否。如何把制药工程专业办出自己的特色,如何让学科更好地而向生产,如何让实验教学更好地为专业服务?是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在新时期面临的改革任务。本校自开始,对制药工程专业的实验课程进行了改革。

一、本校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改革前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备,教学计划和大纲内容与实际生产脱节

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包括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天然药物化学等,这些课程均有实验内容。实验环节与课程教学一样,单独设置,各自为政,知识点零乱,没有系统性,不利于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更不利于本专业学生从学科角度系统地把握专业实践知识。实验的侧重点和主旨不明确,学生一味被动地按照教师的示范“依葫芦画瓢”,不清楚自己所做实验在制药科研、开发或生产中处于哪个环节,更别说主动去思考为什么这样做、有什么新方法可以采用?课程设置的零散化、实验课程体系的不完备,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这必然会给他们日后从事的科研或生产带去不利影响。

在实验内容的选取方面,本校制药工程专业是依托化工大学的化工背景建立起来的,初期课程多与化学工程联系紧密,与药学相关度不高,且开设的实验多年来一直沿用,某些内容或采用的方法落后于当前制药行业的技术水平。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设置的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脱节,未突出本专业在化工学校的特色。

(二)实验室硬件建设水准函待提高

专业开创伊始,实验条件仅可满足进行简单实验的最低需求。实验仪器与设备匮乏,且无法跟上当前制药行业的发展水平;实验室面积有限,每逢有实验课,实验室都被挤得水泄不通,不利于教学且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受实验室条件制约,学生的实验兴趣得不到充分调动,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也因此受到影响,更不利于培养动手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人才。

(三)专任教师不足,教学模式单一

专业设立时,学校抽调优秀骨干教师组建了制药工程教研室。但专任教师数量不足,且须承担课程和实验的双重教学任务。课堂教学采用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单一、呆板,不能将抽象生涩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实验课教学单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听讲,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兴趣一般,动手意愿不强。以上两个教学弊端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改革方案的提出与实施

(一)突出本专业领域重点,将相关课程整合为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

制药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包括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制药工艺学、制药分离工程、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制药设备及工程设计等。根据学科现有条件,我们将以上课程划分为与药品生产联系最紧密的三大领域:即化学制药、中药制药及药物制剂等。

在教学实践和不断的改革进程中,我们注意借鉴兄弟院校相同专业的改革经验,将每个领域设置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础型实验项目,主要为制药过程中的典型操作单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第二层次是综合型实验项目,将制药过程中的几个操作单元进行整合,训练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第三层次是设计型实验项目,主要为教师最新科研成果转化而成的具体实验项目,旨在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基础型实验的目的是使本专业学生了解和掌握药物合成反应中常见的反应装置,并能达到熟练安装、正确使用。如搅拌装置、回流装置、干燥装置的安装,尾气的处理、蒸馏装置的安装等。在学会正确安装反应装置的基础上,我们趁热打铁,让学生对课堂上学过的药物合成反应亲手操作,如叔丁基氯化物的制备、查耳酮的制备等,分别实践了教师在课堂上重点讲解的氯化反应和轻醛缩合反应。基础型实验的开设,奠定了学生日后开展相关领域科研或生产的基础。

在充分利用现有制药技术的前提下,我们积极发挥本专业教师各自的科研优势,开发出模拟实际生产的综合型系列实验,如乙酞水杨酸的合成、水盐酸限量检查、乙酞水杨酞氯的合成及其片剂的制备及含量检测、芦丁的提取纯化与鉴定、盐酸小巢碱的`提取分离与鉴定,及其相关制剂的制备等方面内容。从最初模型药物的合成或提取分离,到最终制备出适宜的剂型,这些实验环环相扣,将药品的实际生产过程完全模拟出来了。学生积极参与整个实验流程后,对药品的生产及相关质量控制有了直观、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记忆。教改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统一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从事制药行业、参与药品生产的兴趣。

学校专门为那些学有余力、学习基础好、对科研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开设了设计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的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指导教师给定,题目多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领域,内容新颖,可操作性强,且属于当前学科发展前沿或研究热点。学生在保证自身学习任务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利用课余时间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付诸实施。高水平的设计型选修实验项目,对于培养科研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依据改革方案完善实验内容,修改教学计划、大纲并修订配套讲义

在实验课程平台教学改革方案的指导下,学科组织在教学第一线的优秀教师重新修订实验教学计划,规范实验大纲的框架,包括实验的目的、要求、内容、考核及报告等。专业实验内容既突出制药工程专业特色及药品生产的特殊性,同时,学生在实践中又加深了对相关技术原理、方法的理解。

基础型、综合型和设计型三个层次细化到实验项目数的比例分别为30%,50%和20%;每个层次开设对应数量的实验项目,供学生选择。

学院组织制药工程专业相关的基础课、专业课优秀教师,重新完善相应课程的实验讲义,更新实验项目内容、教学方法,并积极申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三)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实验教学

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开发配套的多媒体课件,使实验教学能够实现课堂演示及仿真,开展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实验教学工作,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终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的目的。

(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

良好的实验条件、领先的实验技术、先进的仪器设备,是培养实践能力强、科研思维活跃的人才的必要条件。专业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工程训练、从事科学实验、培养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课堂。实验室不仅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教师从事科研的阵地。教师通过实验室这个载体向学生传授最基本的实验技能,并且也将科研中的研究成果向学生展示,这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同时,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新知、提出问题,也给教师的科研带来了灵感,进而发挥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发展,与国内外其他院校的科研水平保持同步,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购置了众多的仪器以加强实验室的基础建设,如超高速离心机、中型冷冻干燥机、高效液相色谱仪、精密pH计、酶标仪、电泳仪、24冲打片机、低温深冻冰箱、二氧化碳培养箱等。

三、成果与展望

本校制药工程专业-级四届本科生的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目前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新型实验课程体系已建成,并将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发挥核心作用;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大纲日臻完善,配套实验讲义也已修订完毕,实验内容及采用技术与当前制药企业的实际生产接轨;实验教学用到的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反映良好,学生以往不爱动手实践的被动局面已被打破,学习兴趣和实践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本专业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近两年,制药工程专业还接待了国内其他兄弟院校的参观学习,对这些高校的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在今后的实践环节改革中,院系将积极与药企沟通联络,在进行实验教学前组织学生深入生产车间参观学习,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前提下,进行简单的手工操作,用最直观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定期组织任课教师开展专业研讨会,了解各自领域最新研究动态和进展,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以此提高教师的整体理论水平;专业实验课程涵盖科目的改革,将按照目前的体系与层次继续深入和细化,群策群力;继续优化实验教学运行机制,以实验室现有条件为起点,以更高标准进行实验室建设,继续加大对实验室硬件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目前,本专业正在积极努力申报省级医药技术工程中心。申报成功,本专业的学科建设和实验课程改革将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结语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在国家及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本校制药工程专业将以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及重点学科建设为契机,继续努力加强学科的建设,投入更多的人力和教学资源,深化实验课程改革,推陈出新,不断完善,以期达到向医药行业培养和输送优秀复合型人才的目的,更好地为药学高等教育服务。

篇2:生物工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的论文

从职业教育的大背景出发,分析建筑工程人才供求现状,从完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加强教与学的针对性等方面,阐述如何构建和实施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以专业技能训练为突破口、以创新培养模式”为目的的高职建筑类“1+1+1”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深化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应以工学结合为重点,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对于建筑业来说,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在对现阶段人才需求、办学条件和岗位能力要求分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化校企联合办学,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及建筑类专业高职教育的新模式,笔者提出基于“1+1+1”模式的高职院校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就是重新安排高职三年的总体教学安排,即按照“学习+实践+再学习”的方式,从完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加强教与学的针对性等方面入手,开拓一条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道路。

一、“1+1+1”模式提出的原因

以往“在校学习+基地实训+企业顶岗”的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专业课教学课堂上,老师们苦于学生没有实际经验甚至没有任何感性认识,难以理解那些枯燥的理论知识。而许多高职院校校内没有理想的认知场所,去施工现场参观又不可能与教学内容保持同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然而,学生一旦出去顶岗实习,虽然动手机会多了、学习实践技能方便了,但是普遍反映专业理论知识跟不上,基础训练不扎实,懊悔没有珍惜学校学习时间,纷纷表达出再回学校补习的强烈愿望。

二、“1+1+1”模式的内涵

“1+1+1”模式是指:第一年在校内完成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基本专业技能训练,第二年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工作,第三年再回到学校继续深入学习专业理论。

“1+1+1”模式打破了传统的“2+1”模式,就是将在校期间前两年分为两个独立时间段,本着“理论够用为度,重点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的原则,着重进行专业技能实训,加大专业技能实训课时量,并通过专业技能实训不断完善专业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1+1+1”模式不是第一年在校学基础和理论,第二年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训练专业技能,第三年在企业实际顶岗实习的模式。

“1+1+1”模式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好的教学和实训资源、更多的实践工作机会,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第一学年基于“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进行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为第二学年顶岗实习打好基础。通过第二学年的专业技能实训,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接触到与企业相同的生产工作过程,加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更好地进行工学结合。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工作,在企业文化中体验,在师傅的带领下学习,这对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养成至关重要。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一年当中,对职业有了较为深刻的体验,得到了现场磨炼,学生还未毕业即开始与企业全面接触,使得学生毕业后起点较高,能够更好地融入企业中,有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第三年返校学习,学生能够带着更加具体的问题去听课、再训练,其主动性大大加强,学习效果也会成倍提高。

三、“1+1+1”模式的改革内容

(一)重新调整总体三年教学计划。以往传统的“2+1”或者“2.5+0.5”模式下,三年教学计划都是按部就班、环环相扣,从基础课到专业课、拓展专业课的老思路设计的。在新的“1+1+1”模式下,必须打破常规,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历程,设计的教学计划必须体现“两个体系、两个层次”的思路。

“两个体系”,即建立入学第一年的基础理论课程体系、毕业前一年的较复杂专业课体系。基础理论课程体系要求尽量做到面面俱到,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常识、通晓基本理论和方法;较复杂专业课体系要求尽量做到精简、有针对性,老师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必须更加用心。

“两个层次”,即基础理论层次和专业理论层次。两者既区别明显又有密切联系,各自目标明确,任务清晰,两个层次必须互相呼应,既有传承又有提高和针对性。必须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现场经验,在教学手段上要更加丰富一些,可以把更多的专业知识重新组织,通过具体工程案例进行讲解。

(二)真正落实顶岗实习的指导与管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现有顶岗实习的指导与管理往往流于形式,学生的顶岗实习实际效率不高,效果不是特别理想。新模式下,老师在安排实习计划、实习内容、实习任务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做到简单、有效,让学生真正深入实习岗位环境即可。例如,资料员岗位,学生只需要完成一个项目工作过程、了解本岗位最常用技能就行,同时也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培养的良好时机,为第三学年进一步学习和毕业后真正上岗打下基础。

(三)夯实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由于高职教育的局限性,在校期间无法实现大面积的专业理论知识讲授,无法涉及更多的工作岗位具体基础理论。学生在企业遇到了某些专业知识,脑子里一片空白,极大地影响了其工作开展。以建筑施工技术为例,涵盖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太多,老师只能教授基本的、重要的、常用的知识点,某些“四新”技术根本无法跟上施工现场的步伐,特别是装饰装修工程的工艺更多、发展更快。因此,作为高职建筑专业教师,只能进一步将现有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优化、提炼,使之更加贴近生产实际,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四)强化缺失的技能训练。技能训练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必须不断加大力度。学生通过中间一年在企业的实际锻炼,普遍感到在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不仅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匮乏,而且岗位技能也存在缺失。以CAD绘图为例,生产一线的要求更加严格,涉及的专业图纸内容更加宽泛,对学生的基本技能是一项挑战,会有一种赶鸭子上架的压力,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因此,进一步强化缺失的技能训练特别重要,从日常CAD绘图教学手段方法入手,大胆引入工程实际图纸,从简到繁;特别是第三学年,必须加大练习力度。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深化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应以工学结合为重点,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对于建筑业来说,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在对现阶段人才需求、办学条件和岗位能力要求分析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化校企联合办学,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及建筑类专业高职教育的新模式,笔者提出基于“1+1+1”模式的高职院校建筑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就是重新安排高职三年的总体教学安排,即按照“学习+实践+再学习”的方式,从完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加强教与学的针对性等方面入手,开拓一条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道路。

四、“1+1+1”模式的改革手段

为使基于“1+1+1”模式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教育,使学生掌握专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经济建设,需要对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考核机制等几个方面做出大胆的.改革。

(一)适应新模式的教学管理改革。学校与企业联合成立校企教学管理领导小组,由企业方负责跟踪、监督人才培养全过程,参与教学质量的管理。特别是企业的师傅参与到教学管理当中,可以有助于更加真实地评判学生学习效果。

就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来说,必须重新建立一套相应的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控制好第一学年的基础教学环节、第二学年的校外实践环节、第三学年的提升教学环节三个部分,协调好内部各教学部门的工作,协调好与学校教务管理部门的工作。

就专业教研室管理来说,在教学任务分配、专业教材选择、各类教学资料,以及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的内容方式等方面,都必须重新做出相应的规划调整。

(二)新课程体系下的课程建设创新。积极按照职业能力形成的需要来整合理论及实践知识,重点围绕满足企业专业技术岗位的要求来设置核心课程,压缩及精简专业基础学习领域课时量,将传统的专业基础知识理论验证性实验实践课程,转换为实际应用的技能技术操作训练课程,突出“理论够用为度,重点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的原则,为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可靠的保障。

在课程设计上,可以打破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从案例提出入手,大胆分解课程内容,围绕工程实际任务去重新组合,进一步完善项目教学法。这样既教授了理论知识点又有机融入工程运用,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去理解和消化课程内容。

在课程深度上,可以分前后阶段,即一门课可以分为基础部分和深化运用部分,前者安排在第一学年,后者安排在第三学年,便于学生上手快以及毕业前的专业知识提升,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三)更高要求地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新模式对专业教师的要求提高了,因此一方面可以安排教师利用假期在企业进行长期的工作实习实践,轮流到企业进行半年至一年的挂职锻炼,熟悉生产过程,参与项目开发、经营管理和课题研究等,增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实践和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校内大力开展实践教学技能练兵活动,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采用以老带新、互帮互助等手段,培养出一批专门技能型实训教师,以提高实践课程教学质量,满足“1+1+1”模式的“职业性”要求。

把专业技能放到岗位考核重要的地位,与个人待遇挂钩,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激发每一位专业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篇3:生物工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的论文

随着当今嵌入式产品的普及, 嵌入式的人才大量紧缺, 一方面是该专业的门槛较高, 需要扎实的硬件基础和计算机系统方面的内容, 另一方面, 嵌入式处理器更新速度很快和各种场合的协议太多,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这个课程, 是嵌入式人才培养的必修课, 也是大学电子电气等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以为简单的单片机为对象, 介绍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及传统设计方法。着重讲述在进行嵌入式系统设计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同时还专门介绍基于SOC的嵌入式系统及如何设计SOC, 并以此为基础构成嵌入式系统[1,2]。但是在教学中, 由于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误导, 大部分学生理论成绩相当好, 但是当把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时候却无从下手, 所以很多公司对学生的技能却不敢恭维, 为了解决市场上大量嵌入式人才紧缺和大量学生不能胜任的问题, 我们从嵌入式人才的特征出发, 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然后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和探索。

二、教学中的问题

1. 教学方式和目的任务不明确。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 教师的主要是任务是向学生灌输各种计算机的晦涩难懂的原理和抽象的数据结构, 而且所谓的实验都是在学校的试验箱的上面实现, 不仅学生不能深刻理解工程的概念, 同时屏蔽了很多技术细节, 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困惑, 在教学目的上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各种看不到的计算机结构和摸不着的工作原理, 学生根本没有学生的兴趣, 就算课堂认真听讲的同学在下课以后也不知道老师教的是什么内容。

2. 教材学内容陈旧。

现在市场的教材都是以前陈旧的内容, 都是现在产品中的不用的内容, 而且教材中大都是偏重理论学校, 对实践环节没有太多的介绍, 所以现在一般实践环节都是按照试验箱的例程来设置的, 即使有基本好的实践教材只是把程序一摆, 对实现的原理也没有详细的介绍和讲解, 还有部分教材照抄芯片手册, 没有按照学生的学习习惯编写教材是我们教学中存在的严重缺陷。

3. 实践环节被动性。

我们知道我们所学的各种知识都是来源我们的生活, 同时最终都是要应用到生活中去的, 所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根据这个原则我们知道实践环节对于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的单片机教学都是脱离我们生活的, 没有让同学看到所学的东西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等。

4. 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

现在对学生的成绩都是以理论的形式出现, 所考的内容都是一些基本的原理和概念, 这样诱导了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不得不背诵各种概念和公式, 没有时间去思考该课程的实际意义。

三、课程的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1. 教学思路。

针对单片机这个课程的应用性质, 首先要明确这个课程最终的目的是应用单片机这个工具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所以要把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介绍清楚, 然后把怎么开发的流程展示, 最后通过显示身边的工程实例展示单片机到底是如何解决我们生活的问题的。

2. 教学内容的编写。

目前市场已经出版的都是基于汇编教材编写的, 其教材不足之处在于:教材内容滞后于实际;教材内容宽泛、过于理论化、结合实际不够[3]。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可以根据学校各自的情况, 编写适合自身条件, 或者符合地区发展与行业发展相结合的教材, 并定期更新单片机与实际学校的自身环境设计一个教学的案例, 把单片机的知识综合成一个一个的小项目, 通过实践来体会单片机开发的方法和注意的问题等,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教学任务见表1。

3. 教学手段的更新。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 在教学中要借助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例如通过动画的形式来分解单片机的各个部分的运行方式, 就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仅让学生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还是不够的, 所以我们还要借助PROTUES这个仿真软件来体现单片机系统设计的过程, 让学生亲自体验单片机工作的效果。经过实践, 我们探索了教师引导为主, 学生动手为主的教育手段, 就是教师把课程内容分散到各个项目中, 然后把实现的目标和方法告诉学生, 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和验证, 最后老师把设计好的产品向学生展示, 让学生分析自己的思路和教师的思路差距,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定期举办单片机系统设计大赛、C语言程序设计大赛等, 让学生在课余的时间去学习, 让学生在比赛中去培养学习的兴趣, 同时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对以后的工作有重要的影响。在教学中适当增加目前课程的前沿知识和教师科研项目, 很多教师在上课的同时都有自己研究项目, 对这个领域相当了解。在教学中将科研、教学融合在一起,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 能旁征博引, 将学生引到学科前沿, 使学生能触类旁通, 这比一味地传授知识更为重要, 学生也了解了嵌入式技术的最新应用情况[4,5]。

四、实践教学的提高

实训课和实验课是“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课程不可以缺少的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实践加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同时可以增加自己的动手能力, 但是大部分的实验室设备都是基于试验箱的, 很多的东西都封装起来了, 而且实验的数量不是很多, 同时和实际的关系不是很大, 由于试验箱设备的缺乏, 要做到一人一组实验是困难的, 而且老师的上课方式都是演示为主, 讲解为辅, 讲解一些原理的内容。然后学生把老师讲解的程序下载到试验箱就行, 所以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根本理解不到单片机设计的精华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等, 效果非常差。

针对上述问题, 我院根据教学安排自行设计了一套单片机学校板, 从大一开始就把板子用的材料发送到学生的手上, 在元件识别的课程上作为第一手的教学资料, 同时在EDA的课程上以上述元器件为基础, 学习Protel的电路板的设计, 最后要进行PCB的设计制作。在焊接实训中学生把元器件焊接到学习班上, 然后调试, 到了我们单片机的课程, 我们就是在这个单片机的学习板子上进行各种程序的开发, 这样学生看到了整个开发过程, 提高了学习兴趣, 由于板子费用便宜, 下放到学生的手上, 因为节约了很大的实验耗材费用。在教学中教师一边授课, 学生一边实践, 完全做到边学边做, 边做边学。这种方式能够让知识不再是抽象、空洞的,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6]。

五、改变学生评价方式

为了培养嵌入式人才的需要, 我们对单片机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 主要以课程实验环节、理论考试、课外作品、作品报告的形式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考核。课程实验环节, 强调单片机系统硬件的搭建和计算机编程能力的培养, 理论考试主要考察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基本的常识等, 体现学科发展趋势及新技术、新观念[3]。课外作品让学生在课外的时间去自己完成一个产品的设计,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的业余生活得到充实, 同时可以让学生尽快利用课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为了以后的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 避免学生在考前死记硬背理论知识、不注重动手能力的情况, 使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作品报告可以让学生在设计产品以后, 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总结, 让其体会在该产品的设计中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同时也要记录在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让学生学到真正知识和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

六、结论

通过对“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课程的改革和探索, 以培养嵌入式人才为目标, 分析了现在单片机与嵌入式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 然后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通过自己编写教材解决教学内容的陈旧问题, 对知识体系重新进行了构建, 符合我校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教学改革解决教法单一的问题, 以学生为主体, 边学边做, 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教学评价体系改革解决以往评价不合理、不科学的问题, 避免了考试就是考场记忆能力的比赛的弊端。通过几年的教学改革, 单片机课程受到学生的喜爱, 同时为社会培养的嵌入式人才得到各大公司的一致好评!

摘要:在嵌入式产品大量普及之际, 嵌入式人才需求量高速增长, 因此培养嵌入式人才的任务迫在眉睫,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这门课程作为嵌入式开发的基础, 在教学实践中得到高度的重视。我们在充分了解嵌入式人才的需求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人才的特点的基础上, 结合教学实践, 对该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出发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通过实践的教学改革, 更新了教学理念, 对教学内容重新的整理,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重要的为了国家培养合格的嵌入式人才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单片机教学改革,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考核评价

参考文献

[1]郑方燕.计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4) :77-78.

[2]廖伟强, 郑崇林.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课程的教改与探索[J].大众科技, 2013, (164) :159-160.

[3]陈卫兵, 束慧, 曹洪其.基于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单片机课程教改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13, (1) :40-51.

[4]李社蕾.基于电子设计竞赛的单片机教学改革方案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3, (13) :84-86.

篇4:生物工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的论文

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要求标准中引入了“复杂工程问题”的概念,培养学生具有解决本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是工科专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本文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介绍了“复杂工程问题”的特征把握要点、“复杂工程问题”指标点的分解方法以及如何将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教学环节植入专业教学体系。

关键词:专业认证;复杂工程问题;毕业要求;教学体系

近年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在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的主持下已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展开,该项工作对引入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推进工程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浙江科技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2015年6月接受了专业认证现场考察,并通过了专业认证。与前期版本不同,2013年由国际工程联盟公布的“毕业要求和专业能力”第3版华盛顿协议部分,明确了毕业要求标准必须涉及“复杂工程问题”,即以培养工程师为目标的本科教育须将学生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作为培养要求。这也是对专业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基本教育要求,是区别于职业技术人才培养要求的重要标志。为了满足认证标准,本专业对植入“复杂工程问题”的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探索,主要做法是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中,确定触及“复杂工程问题”的课程教学及实践教学门类,以及通过教学大纲文献形式将支撑“复杂工程问题”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方式等教学要求明确化,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执行。

一、准确把握“复杂工程问题”的特征

华盛顿协议赋予了复杂工程问题“知识需求深度”“宽范围相冲突的工程技术”“工程问题深度”“问题罕见度”“非本学科的知识问题”“多方和矛盾的利益协调问题”“相互依赖的高水准问题”等七项属性,并明确了关于复杂工程问题的七个特征(WP1-WP7)。这七个特征是:(1)必须运用深入的工程原理经过分析才能得到解决;(2)需求涉及多方面的技术、工程和其他因素,并可能相互有冲突;(3)需要建立合适的抽象模型才能解决,在建模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创造性;(4)不是仅靠常用方法即可解决;(5)问题中涉及的因素可能没有完全包含在专业标准和规范中;(6)问题相关的各方利益不完全一致;(7)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包含多个相互关联的子问题。

就专业围绕“复杂工程问题”的教学体系改革而言,首先是要准确把握七个特征的内涵。复杂工程问题是从工程知识、学科(专业)范畴、综合因素(包括社会问题)及解决手段的四个工程问题要素中提炼出来的。例如:特征(1)指出复杂工程问题“必须运用深入的工程原理经过分析才能得到解决”,这就意味着该问题可能涉及数学、自然科学及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体现了知识需求深度属性。特征(3)“需要建立合适的抽象模型才能解决,在建模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创造性”,则说明该类复杂问题仅靠一般的公式计算和实验方法是无法解决的,解决手段与一般方法不同,体现了问题深度的属性。其他的复杂工程问题特征都有类似关系,七个特征也完全覆盖了现实的工程实践问题。显然,准确理解和把握复杂工程问题特征才能有的放矢地改革教学体系。

二、毕业要求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行的是一种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其核心是教育实施过程采用反向設计方式,类似于企业产品的生产是从用户需求的角度来设计生产过程。大学工程教育从社会对大学教育的需求确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则由培养目标来决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关于技术类的毕业要求(第一条至第七条及第十条)都涉及“复杂工程问题”,而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和实践教学)是用于支撑毕业要求的。因而“复杂工程问题”最终都要落实于相关的课程环节和实践环节。

根据认证标准要求,毕业要求必须分解成可考核的指标点,每项指标点则由相关课程和实践环节支撑。指标点的分解方法本身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做法,可以从毕业要求涉及的知识范畴、教学属性、认知规律、能力要求等方面考虑。实际上,“复杂工程问题”也是落实在毕业要求的指标点上。这是很有意义的做法,其原因在于指标点是毕业要求的具体细化。在指标点上可以界定“复杂工程问题”的层次,并确定相关教学活动及考核方式,同时有利于毕业要求的达成评价。

由此可见,合理分解支撑“复杂工程问题”指标点是关键一步。分解体现“复杂工程问题”的指标点应遵循3个原则:(1)对应原则,指标点与相关毕业要求标准是否吻合对应。毕业要求共有12条,其中有八条技术类的毕业要求具备复杂工程问题。在某条标准中,并非每项指标点都要体现“复杂工程问题”,只要与该条毕业要求有对应关系即可。(2)层次原则,“复杂工程问题”应具有层次。层次主要体现在一个“复杂工程问题”所包含特征的程度,如特征所表现问题的深浅程度及综合程度。虽然层次高低在具体指标点上并非能直接说明,但在由大纲决定的教学环节支持力度上可以体现。(3)支撑原则。能选择恰当的课程或实践教学活动(环节)来支撑指标点。选择的教学活动的门类根据“复杂工程问题”的层次,合理支撑相关指标点,并且是面向全体专业学生可实施、方便评价的教学活动。

三、本专业的教学体系改革探索

本专业从三个方面对“复杂工程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进行探索:确定毕业要求哪几项指标点包含“复杂工程问题”;选择相关的教学活动(理论课程及实践环节);在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复杂工程问题”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学要求。

1.分解指标点及选择相关教学活动

按上述的3个分解原则,以毕业要求1的指标点“工程知识”分解为例,表1是毕业要求1的分解结果。该分解法是按照工程涉及的知识范畴进行分解(即华盛顿协议所确定的WK1-WK4知识范畴),并不在每项指标点上都触及“复杂工程问题”,因为在1.1等指标点中仅靠对应的教学活动难以让学生触摸到“复杂工程问题”。但在1.4指标点上则涉及“复杂工程问题”,不过仅限于学生了解复杂工程问题和分析、解决较低层次复杂问题的能力。而支撑的教学活动为电气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如“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等。endprint

在毕业要求指标点3.4中也包含“复杂工程问题”,见表2的毕业要求3指标点分解,该指标点对应毕业要求3中能够设计“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要求,因而其涉及“复杂工程问题”的层次比1.4要高,体现特征也比较多,对应的教学活动也更为复杂。

上述的做法构建了一种新型教学体系,其亮点就在于明确了教学体系中所有教学活动(课程及实践等环节)服务于何种能力培养要求,包括对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要求。这对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学质量、寻求持续改进的路径都具有重要意义。

2.相关课程及实践教学大纲的拟定

毕业要求的各项指标点都必须有对应的教学活动支撑,其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本专业有7项指标点包含了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观测(限于篇幅不再详列),而相关的教学活动依据对“复杂工程问题”支撑程度,其包含的课程教学和实践环节并不同一,教学内容的知识复杂度也有高有低。例如指标点1.4,由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活动支撑,因而在这些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应具有明确的支撑关系。修改大纲时首先要厘清下述关系:(1)本课程支持哪些指标点,其中包括是否含有“复杂工程问题”指标点;(2)各项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重点支持哪些指标点;(3)教学方法上重点服务于哪些指标点;(4)考核内容和方式考核哪些指标点。

对于较高层次或包含多种特征的复杂工程问题,本专业则以专业综合实验环节为教学载体,较全面地培养学生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专业具有三个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综合实验对应也有三个模块。与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类似,实验教学大纲要明确三类关系:(1)实验具备哪些“复杂工程问题”的特征及体现形式;(2)实验如何支撑具有技术类“复杂工程问题”的指标点;(3)实验的考核方式。

以综合实验1“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实验(电机与电气自动化技术方向)”为例,其教学体系见表3。

专业认证将“复杂工程问题”贯穿于毕业要求技术类标准中,從问题发现、分析、交流、解决等不同的能力获取角度提出了相应要求。上述做法是从教学体系中课程教学及实验教学环节着手植入“复杂工程问题”的示例。实际上,要满足标准要求,在教学体系的其他环节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都需做相应改革,从不同的支撑角度达到学生处理“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要求。

四、改革教学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合理分解具备“复杂工程问题”特征的指标点至关重要,这关系到能否有合适的、可考核的教学活动予以支撑,并且考核结果最终能作为毕业要求达成评价的依据。特别注意的是,以学科竞赛或其他类课外创新科技活动等不能作为支撑的教学活动。

二是标准要求必须要有教学活动能支撑包含2个特征以上(其中特征1是必备的)复杂工程问题,这意味着教学体系中必须选择1项或1项以上的教学活动满足这个要求。

三是复杂工程问题可来源于工程实际问题,尽量避免凭空臆想的问题。例如本专业综合实验项目都具有实际的应用背景。

四是“复杂工程问题”的层次定位应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应选择以应用技术为背景的复杂工程问题。复杂工程问题的7个特征虽没有贴上应用型复杂工程或研究型复杂工程问题的标签,但在可从专业培养计划、教学层次出发,从反映“复杂工程问题”特征的问题深浅度和综合度方面把握好教学内容的设计。

篇5:生物工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的论文

为了找准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方向,我们首先需要对当前的培养方案进行研究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教育方案的优化与改革。经过对各个院校的调查,我们发现:总体来看,当前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基本上符合该专业特点与发展要求,课程设置与安排方面也较为合理,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之处[1]。首先,当前设置的理论课程较多,而一些自主学习以及创新性的实验安排较少,尤其是在学生毕业实习以及论文答辩中表现更为显著。这就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其次,一些学校该专业的教学缺乏系统性,学生往往上了好几门专业课程之后,还没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这就导致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十分混乱,并且易造成知识点的遗漏,各课程之间得不到有效衔接;另外,一些基础课程所占课时还是相对较多,在课时分配上没有明显地偏重于专业课程,这就使得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时间不够充裕,专业知识掌握得并不扎实。

篇6:生物工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的论文

摘要:本文系统整理了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教改实验班的办班实践,总结其经验有四:一是采取“分数”与“兴趣+潜力”相结合的选拔方式;二是重视中医经典和中医传统文化课;三是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四是严格而规范的培养过程管理。

关键词: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0-0111-02

中医药高等教育历经约60年的发展,目前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也使中医学融入到了大教育、大卫生的体系之中[1]。然而,不少人对高等中医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质疑[2],许多毕业生中医理论不够扎实、动手能力不强,很难适应医院的要求。我校早在1958年即开展中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58级4班实行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出了张六通、孙国杰、梅国强、陈如泉、涂晋文等一批全国知名的中医药学家,其中梅国强教授今年被评为全国第三届“国医大师”。我校针对中医药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形势,于2004年成立了中医教改实验班,经过1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成效显著,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组班方法及班级管理

采取“分数”与“兴趣+潜力”相结合的选拔方式,遴选出综合素质高、对传统中医文化和中医专业有学习潜能和浓厚兴趣、特长突出(如医古文或英语特长)的学生30名左右组建新班级。选拔环节有志愿报名、资格审查、笔试和面试。笔试考英语、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面试重在对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和意志品质及思维能力进行考核。同时,专门给中医教改实验班配备专任教师作为班级辅导员,要求工作认真负责、教学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并针对学生跟师临床,建立了定期考核、监管和反馈机制。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该班执行独立的教学计划,目标是培养中医基础理论扎实、中医经典功底深厚、临床思辨能力强、具有在继承基础上进行创新的中医专门人才。

1.院校教育中结合师承,班级制与导师制互补。“院校教育”有系统培养的优势,“师承教育”有早临床、多临床、名师指导的优势。除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外,我校为该班每名学生配备一名临床指导老师。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有18个单元时间跟师临床,每次跟师临床要写跟师临床记录,至少记录3个完整病案。同时,每学期必须至少完成10篇读书心得,其主要内容为学生读经典心得体会、记录导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以及在课程学习、跟师临床中发现的问题、设想的解决方案等,鼓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师古而不泥古,继承又能创新,积极开展古方古法新用、成方成法活用等。

2.课程体系中突出中医经典和中国古代文化。我校对中医教改实验班的课程进行优化、整合,设置以中医课程为主体,中医文化课程为基础,经典课程突出,西医课程少而精,先中医后西医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群有五类:一是中医文化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医哲学基础》和《国学经典选读》等;二是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三是中医经典课程,包括《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四是中医临床课程,包括《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等;五是中医临床思维拓展课程,包括《名医医案精华选讲》、《经方临床应用》等。其特点:一是确保中医经典课程学时占中医类课程的■,并突出其核心地位;二是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学内容涉及中医的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认识论、方法论、理论特色等。

3.培养计划中强化临床,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我校通过合理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中医基础、中医临床以及中医与西医课程比例,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等来强化临床实践环节。通过构建课程实践、预实习、跟师临证、实训、毕业实习等多环节、立体式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使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技能训练融为一体。

三、改革成效

1.学生培养质量。目前,我校已有9届中医教改实验班学生毕业,硕士研究生平均录取率约80%,其中2008级达到88%,就业率基本上达到100%。在已毕业9届中医教改实验班学生中,有10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有10余篇论文获得湖北省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有近20篇论文获得湖北中医药大学优秀论文奖,并在国内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2.社会影响。通过1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了国内同类院校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至今,已有十余家新闻单位如中国医药学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湖北电视台就该班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中医文化课等方面进行了多次报道。特别是毕业生就业单位对中医教改实验班培养出来的学生评价非常高。

四、成果应用

1.中医学七年制拔尖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的建立。2011年我校“中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卓越中医师)培育试验计划”成功入选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项目,这是我校总结传统“师承教育”经验,实施中医教改实验班,同时结合国家教育部“中医继承型人才培养模式??新实验区”项目而取得的又一成果。“基于中医药高等教育规律培养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于2013年获湖北省政府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我校针对中医学七年制实行多元化的中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简称“五个结合”,即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基础理论教学与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相结合、学期教育与假期访学(访名院、名科、名医、名药)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名医名家讲坛相结合、国内教育与国际交流相结合。

2.试点学院改革项目的确立。我校在成功举办中医学教改实验班的基础上,2013年成功申报湖北省高校试点学院改革项目――国医学院(鄂教高函〔2013〕15号),标志着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试点学院改革是在普通本科高校选择专业学院设立“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推进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学院与社会创新资源协同发展为路径,以学院为基本实施单位的综合性改革。至此,我校中医教改实验班的试行与教育部中医学专业改革试点项目以及省级试点学院相适应,形成一条以“试点班―试点专业―试点学院”为主线的富有中医特色的试点改革之路。

五、?w会

我校中医教改实验班能够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采取“分数”结合“兴趣+潜力”选拔人才组建新班级,重视学生对中医传统文化和中医专业的学习潜能和学习兴趣,克服了单纯分数选拔方式的不足。(2)重视中医经典和中医传统文化课程。调查名老中医的成才之路,发现熟读经典是学好中医的关键因素[3]。但随着学科的分化、学分制的推行,西医课程、选修课,以及顺应素质教育要求开设的课程均有所增加,因此中医经典课程学时数大幅度削减,以致学生普遍对中医经典课程的学习采取应付态度。另外,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双重属性。中医学要发展就要对中国的宗教、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等方面有所涉猎,才能够谈得上研究和发展中医[4]。(3)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合二为一。中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无论经验的获得或是理论的深化,都离不开临床实践。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正是实现二者结合的最佳方式。(4)严格而规范的培养过程管理也十分重要。我校中医教改实验班的办班实践证明了熟读中医经典、反复临床实践是中医药人才成才的必由之路;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班级制与导师制互补,是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最佳模式[5]。

参考文献:

篇7:生物工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的论文

建与探索

摘 要: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院校的类型特点、功能定位、层次定位、学科水平、规模定位和特色定位,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体系构建的设想;结合我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中的探索和尝试,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做法,希望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实践能力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型高校层次多、类型多、面广量大,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力量,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不同于基础深厚的研究型或学术型大学,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应突出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

一、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实践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不明显

一般都是根据开设人力资源专业高校的原有基础,设立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工科背景的院校设立一些工科的实践实习、大管理类一般设立管理类的实践实习,没有形成具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的实践性教学。

2.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少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实习有很多需要到工厂、企业去完成,实际操作起来较为困难;另外由于受经费、教师及其他条件的限制,许多高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使得学生实践、实习环节少,学时数少。

3.实践教学系统性不强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设立都是依托各学校原有的学科、专业的背景各异,在人才培养上只重视办学的基本规范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并没有形成符合学校定位与特色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也没有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不同层次的要求。加之培养过程的存在局限、教学设施的不完整,导致人力资源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实践性教学系统性不强。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构建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独立思考和实际操作能力,正确地掌握专业技能技巧,完善其智能结构,使之成为适应专业工作需要的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构建原则

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根据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特点,应将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根据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即考虑社会需求和学生的整体素质、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做到强化技能、增强能力,提升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按照“重在素质、面向应用、系统发展”的建设思路,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重在素质”就是加强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同时引导学生根据职业意向和自身特点,从根本上提高专业素质;“面向应用”就是面向企事业单位实际需求,面向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应用性能力的培养:“系统发展”就是综合应用素质教育、个性教育和自主教育、全过程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全面协调地发展。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构建

本科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应突出高层次的个性特征与功能,必须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专业实践教学应该包涵教学的整个过程,具体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社会实践模块、专业实习模块、课堂实践教学、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和实验教学等。

(1)社会实践模块。包括军事训练与理论教育、本专业有影响的知名的理论与实践的专家讲座、各类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社会体验、思想政治教育)等。

(2)专业实践实习模块。一般包括专题讨论(学年论文)、教学实习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以上两条是教育部规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内容,一般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已做安排。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相对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所需的能力来说,单凭以上两条实践教学要求是不够的,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及社会的需求。

(3)课堂实践教学模块。课堂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课堂讨论、模拟操作、教学观摩、课堂辩论和课堂演讲等。在所有专业课程中都应根据课程特点确定课堂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4)实验教学模块。将本专业相关学科的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整合为一套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如综合反映人力资源管理全流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力资源测评系统;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实验流程等。

(5)专业技能训练模块。教学实习应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全流程内容,但根据学生未来的择业方向和目标,可以有所侧重。一般包括:工作分析、人才招聘、绩效考核、员工培训、薪酬设计等技能的训练与培养。

另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中,还应将素质教育贯穿始终。采取多种措施,利用各种机会和手段将素质教育融入实践教学。

三、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

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根据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特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构建“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我院构建了较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计划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

(1)第一学期安排了军事训练与理论教育,专业思想的培养教育:第二、四、六学期分别安排了暑期社会实践。专业思想的培养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采用校内外专家讲座、学生专题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明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要求。根据学院的总体安排,常年不间断地聘请有影响、知名度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家、人力资源经理等介绍他们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现实问题,使学生及早了解专业的发展趋势及未来的职业要求,并要求学生在校参加相关的讲座不低于8场次。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实地从事一项调查研究或管理实践活动。在具体社会实践中我们根据专业的特点,由学生自主确定调查题目,报学院审核批准,并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根据题目开展调查活动,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写出调查报告(或体会)。

(2)第六学期安排了学年论文,第八学期安排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要求学生写实习小结报告,记录实习内容和实习收获;教师对实习单位进行定期回访,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毕业论文抓好选题、指导和答辩三个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所有专业课程中都根据课程特点在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中具体安排了实践教学,而

且保证具体学时要求:一般理论性课程的课堂实践教学时数占课程总学时的10%以上;应用性课程的课堂实践教学时数占课程总学时的15%以上。

(4)实验教学模块:依托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实验室,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教学中实际应用操作,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依托人力资源测评实验室,在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测评、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管理等课程中实验教学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展;依托已建设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实验室,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建构知识和技能,在劳动关系管理、员工培训、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中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在第五、六、七学期,分别专门安排2周的时间用于专业技能训练。第五学期实习是“工作分析与招聘”,内容为某一岗位的工作分析,根据工作分析结果,形成职位说明和任职要求,并以此为据,进行模拟招聘,选拔出特定岗位的人选;第六学期是“绩效考评”,结合岗位分析的结果,对岗位和职工的绩效考评制度进行细致的资料收集,并进行诊断考评制度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可以改进的方面,并提出对此制度进行修补和改进的意见和设想;第七学期是“薪酬设计”,总结某一具体的企业薪资福利设计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诊断企业的薪酬福利弊病,使学生积累有效薪酬福利和奖励政策的设计技巧及日常应用管理方法。

2.实践教学中多样化的尝试

作为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加强自身对人、人性、文化的认识与感悟,形成与激发相关认识及具备相关能力,十分重要。在教学及管理活动中可以开展许多工作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我院在实践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1)实践教学中应用“协作学习”方法

协作学习就是在实践教学中运用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共同活动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在协作学习过程中,个人在必要时要借助组内成员的帮助与支持,同时要求学习者之间关系融洽,态度真诚,共同担负学习任务。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学会与他人相处和共事的正确态度和有效方法,加深了对人的认识;在学习活动中,还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客观对待别人,有利于培养专业必备的基本素质,对他们的个人专业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在基础教育中全面提高学生身体、心理、文化品德的质量水平,促使其完整素质结构形成的教育,其中又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基础。人文素质包括对人的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的培养。在教学中,我院主要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加以培养和引导。

①利用课余时间为二、三年级的学生开设影评课程,通过对教师精心挑选的电影背景、内容与手法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人性的复杂性与文化的多元性,为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提供了丰厚的人文底蕴,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亦有一定的帮助。

②在学习型组织、管理思想史等课程中还强化了我国古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经典文献的阅读。如对《弟子规》、《增广贤文》、《老子》第八十一章等都作为相关课程的课外补充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写出阅读的感想并进行课内外交流,增加学生对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及文明礼仪的修养,以适应本专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

(3)强化基本技能和素质训练

①在教学时加强了表达技能的训练。在“管理沟通”、“员工培训”中安排了相关的培训,锻炼学生做到口齿清晰、态度从容、言辞得体、说话目的明确、中心突出、简明扼要、有条不紊、富有逻辑性。

②在学习之余,让学生积极组织社团活动或与教师一起参与对社团组织的活动的指导,让学生在接近现实的模拟环境中运用并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如组织或指导每年一期的全院校园模拟招聘活动,学生既可以在活动中表现自己的专业能力,又让学生了解完成一项真实的工作是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协作。

③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人力资源测试手段和方法后,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安排下,对全院的毕业生进行相关测试,并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毕业生进行职业定位与职业发展提供咨询。通过这一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又培养学生了良好的职业自豪感;同时由于咨询工作的严肃性和长期性,使学生在工作中养成了良好的敬业精神。

[责任编辑:张冬梅

篇8:生物工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的论文

1 应用型人才的概念及特点

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学术型人才而言的人才类型。它的培养模式是以适应广大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技术型的大众化教育为取向, 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 强化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在基础理论方面比高职高专教育要厚, 但比研究型本科教育要求低一些;在专业口径方面比高职高专教育要宽, 但比研究型本科教育要窄。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 擅长技术的应用, 同时也包含在技术应用中不可缺少的理论知识, 并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及对产品的二次创新, 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问题。

2 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

培养应用人才的指导思想是以传授基本的专业知识为基础, 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核心, 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 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创新、学会发展。它的知识结构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 基础知识。通过开设公共基础课, 如大学语文、计算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课程, 并通过开设专业外语、专业学科基本原理课程、学科研究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来构建学生的基础知识;

第二, 应用知识。应用知识彰显专业特色, 具有明显的专业倾向性, 通过开设专业课程来实现。

第三, 技术操作知识。技术知识是指学生在实践课程体系中获得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各院系实验室、模拟车间、校内实践训练中心等等。并通过校外实践平台的进一步锻炼得到丰富和强化, 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实习、实践以及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等的实践环节。

3 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和规划思路

1) 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整合的原则、注重实践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及科学编排原则。课程体系的切入点首先应调整教学培养计划, 构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计划, 真正能够反应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要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出发, 设计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科学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改革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2) 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构建的规划思路

专业课程要立足教学过程处理好“五个关系”即:德、智、体的关系;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课堂教学与课外实习的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主干学科与相邻学科的关系。在实践层面上将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建设:

1) 课程结构的优化。一是整合工作, 对一般性的专业课程, 基础课程还有选修性课程进行系统、有条理的整合, 使之形成模块化;二是分解工作, 将专业骨干课程进行内在结构和组织分解, 以形成纵向有传承、横向有联系的课程重点;三是分类工作, 即依据每门课程在课程结构中的地位、作用, 调整其课时比例、课程顺序、授课形式。

2) 课程结构的更新。一是根据本专业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 及时增设具有时代特色的新课程;二是梳理过去积累的大量课程内容, 剔出其过时的部分, 消减与现代生产实践与社会需求联系不紧的课程;三是依据社会需求与学科发展走势, 进一步论证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 课程内容的充实。基本理论要突出学术特征、突出创新的特征、突出应用的特征, 能迅速能动的处理专业问题和运用专业知识, 独立承担课题任务。

4) 课程体系的创新发展。既要执行课程制度, 同时吸收国内高等教育的课程成果。根据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结合实际, 突出特色, 体现新课程体系的务实、创新特征。

4 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切入点首先应调整教学计划, 要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出发, 设计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科学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改革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 重视基础理论

要按应用型创新人才发展需求和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需要, 合理设置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课程。

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两类 (以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设置为例) :一是素质文化基础:包括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语文和计算机文化基础等;二是专业基础模块:包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工程制图与CAD和电路原理等。该专业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可以从表1中体现出来。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 该专业基础教育学时占总学时的73.64%, 凸显了我院夯实专业理论基础, 增强学生发展后劲的人才培养理念。

2) 重视创新精神

建立专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 (论文) 等比较完整的实践体系。减少课内授课学时, 增加课外学习时间,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资料来源:安徽三联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汇编2009版, 第5页。

在实践教学中, 我院充分利用现有条件, 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如艺术系举办婚纱礼服展;经法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法院庭审旁听、组织模拟法庭并与大学生法学社共同举办知识竞赛, 这些实践活动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我院还设立创新实验室, 扩大实验室开放, 支持学生参加各种课外科技创新竞赛活动, 对学生课外科技成果奖励学分,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寒暑假期间要求学生必须到相关生产企业进行必要的社会实践, 获取必备的感性知识和生产企业改革创新思路。

3) 强化实践技能。

需要加大实验设备投入, 提高实验室开放率, 保证实验开出率。提高课程设计、社会实践、实习、毕业设计 (论文) 的质量和实效, 强化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外语等手段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

2000年我院交通工程学院和研究所合作。院所合作向学生提供了各种实验、实习仪器和实训基地等, 而这些又恰恰是学生专业课程所必须掌握的, 例如“驾驶适性”实验室、“模拟驾驶实验室”和“交通控制”实验室的各种仪器, 这是他们课堂上要学的, 工作岗位上要用的。我院先后与合肥美菱、上海华硕、上海珍岛、苏州中达、芜湖方特、芜湖中达等近20个单位达成长期的合作关系, 同时建立校企实训基地, 在校内建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习基地。

校内外的实习基地, 为本科学生实习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条件, 同时我院将学生实习环节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紧密结合, 突出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 坚持“充分就业、平安就业、和谐就业”的宗旨, 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除此之外, 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和英语系等其他院系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多媒体制作竞赛、英语竞赛等综合性竞赛, 通过各类专业证书教育、各类专项培训, 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使学生在学术科技活动的实践中提高素质、获得技能;与学生社团工作相结合,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文化活动, 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精神, 等等。

4) 加强综合素质

应用型人才在进行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的过程中, 对专业知识的运用、技能的发挥往往与个人的责任心、道德感、心理素质、意志品质、身体条件等非专业方面的素养关系密切, 这些非专业素养直接影响专业工作完成的效果和质量。

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之外, 我们把素质拓展要求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在此方面应减少必修课, 扩大选修课。如三联学院开设了艺术欣赏、应用文写作、团队合作技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办公自动化等大量的选修课程。这些选修课程均为考查课, 所占学时数基本在36至72之间。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我院积极鼓励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举办的主持人大赛、舞林争霸、安徽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校园歌手大赛、第三届“挑战杯”安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大型活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 拓宽了学生专业面, 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 促进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同步提高。

摘要:该研究在分析应用型人才定义的基础上, 对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关键词:应用人才,课程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1]常汉东.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块构建[J].黑龙江高级研究, 2007 (11) .

[2]道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8 (2) .

[3]中岳.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6) .

[4]牛金成.应用型本科的教学与科研[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 .

[5]韩煦, 冯国华.关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 2007 (4) .

上一篇:量化标准下一篇:嫦娥李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