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为话题的600字作文

2024-04-23

以青春为话题的600字作文(精选8篇)

篇1:以青春为话题的600字作文

以青春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青春,是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纽带。如一朵花,正在含苞欲放,无限娇羞的时期;如一只白鸽,正是在天空的最高点自由翱翔,想一展宏图的时候;如一段路途,正走在半山腰上,向下的茫茫白烟不见底,向上又是高耸入云,遥不可及的美景……

每一个儿童都会盼望着青春的到来,因为在他们的眼中,青春的人可以摆脱很多束缚,可以随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每一个成人都会羡慕那些拥有青春的人,因为他们是那样的热情洋溢,潇洒自如。而此时正是青春年少的我们又是可以多么自豪的呐喊一声:青春,我们在路上。

青春是洒脱的,此时的我们可以逃避父母无尽的唠叨,可以拥有自己的空间,自己的思想,可以去尝试着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我们的心灵承受着青春所给予的雨露,慢慢的滋长着,在忙碌灰暗的尘埃中,悄然开出一朵绚烂耀眼的花。

青春是飞扬的,如一朵绒白的蒲公英,我们急切的想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看看外面的天空是否一样的蔚蓝,外面的草地是否一样的生动,外面的空气是否一样的清新。所以我们只要一听见风的呼唤,就立刻张开双翅随风飞舞。用我们独有的好奇目光打量这个美好的世界。

青春是幸福的,当我们飞的累了,乏了,倦了,我们的心开始厌烦了。我们还可以回家投入父母那永远温暖的怀抱,如倦鸟归巢,巢永远都会在那里不离不弃。家是我们温暖的港湾,青春的人儿,所幸拥有着这个港湾。

青春的美妙的,如果说人生如戏,那幼儿就是怯怯未学成的戏徒,羡慕者戏台上的无限风光。而青春便是那第一声清脆婉转的歌喉,第一次扬起宽大华丽的水袖,第一次唱一段白头韶华,第一次舞一曲清歌流觞。那种新鲜刺激的感觉,恐怕一辈子也难以忘怀。这是青春独有的气息。

青春如同奔流不息的江河湖水,有着千般模样万种风情。我们正经历着青春,也正享受着青春。我想将来,我们亦会不约而同的回忆青春,因为我们知道,她是那样的美好。我祈祷上天让我成为幸运的人,让我的青春之花,到了满头白发依然绽放。

青春,你好,我们在路上。

篇2:以青春为话题的600字作文

年少春花的率动,激起无限梦的波涛,追逐的浪花,点缀海面青春的昂扬,思想的鞭策,给出人生志向的前往。梦开始于自我最初的想象,而纯真让童话更富有绚烂的颜色,在青春年华构建一缕梦的童话,让光芒铺满纯真的希望。 当世界拥有了生命的喘息,而生灵却对广阔的天地,给予最为创新的雕琢,不断的经历那无数曾经弹奏的乐章,却每每留下稚嫩的步伐。当青春以更加闪亮的形态亮相,而最初的想象,都是此刻唯有扔不下的记忆行囊。一切的挫败都在进程中不停幻化,那想要成功的心却不停地想要到达。什么才是最初完美的音调。却依然靠着自我打拼出理想天堂的模样。童年是美好的,因为没有现实社会的夹杂。当人们渐渐远离这个时光,却迎面而来的是现实的挑战。不必为现实的残酷所击败,有的则是证明自我实力最好的舞台。 在时间滚动的同时,也再次让人在成长中学会如何面对往后未来的前景,如果思想在不断蔓延的岁月中填充着挫折,所带给人们的是让自我如何真正以最新的面容来对待梦想的构思。没有永不更改的篇章,有的只是艰辛与困苦凝固起梦的天堂,在梦开始启程的那一刻开始,有的是不论他人是否认可你努力的价值,就必定要做出让人叹为观止的成绩。这是对自我梦想存在最好的反击,有的是让梦的天桥有了一个更高更远的拓展平台。我会用自我的能力来证明梦想存在的事实。童年的记忆是不停地听与看着他人所构思的篇章,而今我会用自己的思想编织属于本身所构想的故事。时间不是让人们一味地等待,有的是不停向人们看到在挫败中成就的辉煌。无论如何,每个人的梦想都是在童年时一点一点累积而成,当梦的起源开始之前,有的将会是无数的打击与奚落,一切可以将理想呈现的同时,就是要众人看到重新焕发的勇气,将挫败在努力的每一滴中磨平所有的坎坷路途,通向梦想的未来,就要做出与往日更加严苛的谨慎。世界不会因任何人而停歇,拥有的是付出能以最佳的方式得到众人的认可。童年已是远离以久的记忆,而青春则是现在不停更改的现状。 在青春的画册上留下一个最美的记号,就是此刻建筑起应有的文字串联,让这一切成为美丽的童话,成为此生最美的记忆,永生都是不曾忘记自我最初的`历史,也可以见证这世界在此刻有着怎样的变化。我会用自己的能力去谱出人生最为美好的童年记忆,在青春年华享受此刻最为绚烂的光景,在此刻用每滴汗水去幻化一曲青春的童话。

篇3:以青春为话题的600字作文

巴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家》是一部关于家的悲剧。这个家既指小说中人物主要的活动场所高家, 也是以高家为典型, 来折射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无数个封建大家庭, 并以这些家庭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和毁灭来再现时代的变迁。作者在小说初版《〈激流〉总序》中说, 他曾认为“生活本身就是悲剧”, 但很快意识到, “它是一场‘搏斗’”。以“搏斗”来征服生活, 这是人所必需的生活信仰;为此信仰, 将不得不付出惨痛的代价。与生活的雄心勃勃的搏斗, 最终很可能还是以悲剧收场, 只不过, 此悲剧非彼悲剧:前者是作为生活的傀儡的悲剧, 作为命运的奴隶的悲剧。安于现状或逆来顺受者看似在生活中如鱼得水, 实则泯灭了自我的生机与活力。后者是反抗者的悲壮, 是不甘于命运的摆布而向看似不可能实现的崇高理想发起的一次次挑战和冲击。反抗者的个人悲剧将换来更多人的觉醒和行动。

《家》更是一部人的悲剧, 人伦的悲剧。作家笔下的“家”是封建大家庭及其礼教的象征, 它所呈现的悲剧性并不是其固有的, 而是说, 在新旧思想、文化、观念发生激烈冲突,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美国学者马歇尔·伯曼语) 的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 它仍在坚定地维护既有的一切, 而且因感受到内外交加的威胁而变得愈发冥顽不化、我行我素。

从故事讲述者所依附的觉慧的视角来看, 这个大家族呈现着典型的金字塔结构:端坐于顶端的是祖父, 一家之长, 有着他自认为的绝对威权。他断送了觉新读大学的美好憧憬, 又以抓阄的方式决定了他的婚姻, 使之背负着对挚爱之人梅表姐的不安与愧疚, 也使他分裂为双重人格, 带着多重面具生活在这个不能按自己意愿生活的世界。祖父也严厉训斥觉慧上街散发传单、游行等“劣迹”, 并把他禁锢在家中。不过, 在大家族的团年宴上, 祖父还是流露出他作为长者的慈祥、亲切、有人情味的一面。而在其临终前, 犹如鲁迅在《药》中夏瑜的坟上“凭空”添了一个花环一样, 作家也给了他改过自新的机会。处于金字塔第二层的是五位叔父及婶婶, 他们与家庭其他成员以及彼此之间, 明争暗斗, 似乎是大家族的通病。第三层是长兄觉新, 他承认自己的懦弱, “我不敢面对生活, 我没有勇气。我只好让自己变得糊涂点, 可以在遗忘中过日子”。觉新的悲剧性既是他自己时时体验到的, 也是觉慧一再感慨的, 这使得觉慧既痛恨又同情他。觉慧自己和二哥觉民处在金字塔的同一层级, 因为后者于他完全是平等、友善、关爱的。觉民的身上如果也有悲剧色彩, 主要体现在他只沉浸在个人的小天地中, 几乎不问世事, 这是觉慧所不满意的。在金字塔第五层级的是觉慧的妹妹及他们的晚辈, 可以说, 觉慧的反抗既是为自己, 也是为了悲剧不再在他们身上重演;孩子们在花园里的欢声笑语, 间接地证明了这一使命的重大和必需。金字塔最下面一层的是鸣凤、黄妈等使女仆人。我们看到, 当觉慧在花园里与觉新谈及现身省城的梅表姐时, 看着大哥带着痛苦表情的脸, 他想到:“这个大家庭里面的一切简直是一个复杂的结, 他这颗直率的、热烈的青年的心无法把它解开。……这般人是没有希望了, 是无可挽救的了。给他们带来新的思想, 使他们睁开眼睛看见这个世界的真面目, 不过是增加他们的痛苦罢了, 这正像使死尸站起来看见自己的腐烂一样。”也就是说, 在觉慧那时的眼里和心中, 处在大家族金字塔最上面三个层级的人无异于行尸走肉, 但行尸走肉自身不可能意识到自我悲剧性的存在, 而且他们会否认乃至怒斥他人对其生存状况和生活方式的“歪曲”和“攻击”。而接受了五四新思潮、新思想的觉慧, 犹如第一次“睁开眼睛看世界”, 看到了从前没有看到的东西, 隐藏在一切正常表面下的不正常, 乃至腐烂。他决意不会让自己沉沦下去。历史的滚滚洪流不可阻挡, 顺应“激流”向前奔跑的觉慧不会放弃自己的生命激情:“大胆!大胆!永远大胆!”

自然, 小说不仅仅是高家这个封建大家族的森严等级和旧礼教的吃人本性的形象图解。使小说人物有血有肉, 情节一波三折, 并与广阔的社会图景关联在一起的, 是三位主人公的爱情及其不同结果。长兄觉新与梅芬的情感悲剧如前所述, 一方面是高老太爷及其帮手一手制造的, 另一方面, 也与觉新的“无抵抗主义”“作揖主义”的唯唯诺诺的个性所导致的。梅芬改嫁他人未几变成寡妇, 与寡母相依为命。她活在痛苦的记忆里, 却无从怨恨。觉新对此的悲伤和忏悔贯穿整部小说, 哪怕是在梅芬咳血而死之后。而觉新的妻子、贤惠善良的瑞钰因高老太爷去世, 按老规矩被驱逐到城郊阴暗潮湿的小屋生产而死, 是小说的高潮部分, 也是小说最动人心魄的一幕。也是因为旧习俗, 被关在两扇小门外的觉新听着妻子垂死前的绝望呼喊, 却不能陪伴在她身旁。两位心爱的女人的相继离去, 使得他看清了现实的本质:“……真正夺取了他的妻子的还是另一种东西, 是整个制度, 整个礼教, 整个迷信。这一切全压在他的肩上, 把他压了这许多年, 给他夺取了青春, 夺取了幸福, 夺取了前途, 夺取了他所最爱的两个女人。”而后幡然醒悟, 转而支持觉慧出走上海。觉民与琴的爱情则在觉慧的坚定支持下, 经历了艰难而磨折的抗争, 迎来了曙光。觉慧与丫鬟鸣凤的爱情在前者一边, 则更像是青春的幼稚病, 尽管当时的觉慧是真诚的, 但他对鸣凤的所谓爱更多的是出于他打破一切旧制度、旧习俗的信念, 并非两情相悦, 心心相印。在鸣凤这边, 则更像是一场虚幻的春梦。觉慧对鸣凤的情感转变 (认为两人最终无法走到一起) 在小说中虽然很仓促, 却是必然的结局, 即便鸣凤没有投湖自尽。小说暗示了出走上海的觉慧, 将与志同道合、敢于向世俗挑战的女学生许倩如携手并进。

觉慧是作家着墨最多、最为倾心也最为偏爱的人物。作家在小说不同年代不同版次的后记中多次辩解, 认为觉慧身上虽然有自己的影子, 但并非以自己为原型。不过, 小说故事讲述者的视角基本依附在觉慧身上, 他的年轻, 他的对一切旧事物和旧秩序看不惯的目光, 他的“爱与恨, 悲哀与渴望”, 他的不加掩饰的敢说敢做的性格, 都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年轻气盛的作家本人;也就是说, 小说虽然使用第三人称全知叙事, 但故事讲述者对觉慧的偏爱却是作家本人的偏爱的体现, 他毫无顾忌地把自己的“爱与恨, 悲哀与渴望”, 借助叙事人这个“傀儡”, 全部投射到他笔下的觉慧身上, 以致小说丧失了本应存在于作家、叙事人和人物之间的“间离”效果, 误导读者把觉慧当作作家的化身。与“间离”效果的丧失而来的, 是作家过于强烈的、无法抑制的操纵一切的欲望。小说开篇就让读者觉得环境描写的象征意味过于刻意和直白, 人物对话缺乏现实主义小说应有的鲜明个性———比较一下觉慧与鸣凤的对话就可知道———几乎与叙事语言风格雷同。

巴金在1937年的《十版代序》中、在1953年《新版后记》中都说道:“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源泉。”这正应和了小说结尾, 站在船头眺望即将到来的远方的觉慧的心境:

这水, 这可祝福的水啊, 它会把他从住了十八年的家带到未知的城市和未知的人群中间去。他这样想着, 前面的幻景迷了他的眼睛, 使他再也没有时间去悲惜被他抛在后面的过去十八年的生活了。他最后一次把眼睛掉向后面看, 他轻轻说了一声“再见”, 仍旧回过头去看永远向前流去没有一刻停留的绿水了。

实际上, 青春的美丽就体现在作家于作品之内和之外多次疾呼的一句话:“我要做我自己的主人!”

【名家评点链接】

在他一切的作品中都满溢着纯洁的青春气息。《家》尤其浓厚。这种气息反映一颗单纯的心灵, 读他的小说, 你毫不感到是在绞汁写出来的, 是唱出来的, 呻吟出来的, 是自然的天吁。这不是艺术, 而是天赋。如他所说:“永生在青春的原野”。

———刘西渭 (李健吾) 《咀华集》

我平常有一个感觉, 觉得巴金先生的小说“有点”像朵斯退益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 。因为:第一, 他们同样有一颗同情而苦痛着的心;第二, 他们同样偏重于写人们的心灵, 而不太像托尔斯泰那样着力于写人物的外表。

———李长之《李长之批评文集》

他对写作的看法与一般作家不同, 他从不考虑自己在文坛上的名声, 更不考虑艺术的永恒, 他只求宣泄心中的热情, 只求他在与读者的交流和沟通中平衡自己的内心。

———陈思和《人格的发展·巴金传》

《家》基本上仍然属于“青春型”的创作, 那由真诚热烈的心里唱出的青春之歌, 是特别能唤起青年人的共鸣的。《家》很能代表巴金前期创作的风格: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 不求深刻隽永, 倾向单纯、热情、坦率, 以情动人, 情感汪洋恣肆, 语言行云流水, 这种风格自然与巴金激情化的写作状态有关。

篇4:以青春为话题的600字作文

关键词:主旨 理解 缝合 创新

一、经典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三四)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读懂材料,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往往托物言志,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主要的事物(作者依托的对象)的特征,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然后结合平时积累,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代表着一般、典型,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三四)》,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滚滚”和“细小”,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或者说,创造伟大事业的,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全面理解,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全面理解诗歌材料,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指明了写作的方向,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自己确定话题,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其一,波浪滚滚惊天动地,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波浪借风乘势奔涌,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波浪滚涌激情阵阵,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波浪是外在的现象,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善于缝合,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抛弃试题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写几个排比的句子,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准确为文,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激励创新思维,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使文章生动活泼,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欲扬先抑,注意安排情节,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则要角度换位,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理解要全面,缝合与消化,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染白,一条小路。沿着小路,我,走回去,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时候,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篇5:以青春为话题的600字作文

第一篇:“青春随想”

走过童年的梦幻生活,告别了少年的纯真岁月。在新世纪的钟声中,我们精神抖擞昂首大步跨进了人生中充满理想,激情与浪漫的青春季节。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首生动活泼的诗,需要我们用心写出闪光的诗行;青春是一曲拼搏的歌,需要我们用并不嘹亮的歌喉唱响“次曲只应天上有”的青春之歌;青春是一帧美丽的画,需要我们用还有一些秩嫩的手来描绘人生神奇的画卷……

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应以天地之精华,养胸中之浩气。集自身的力量充实提高自己,让自身的妙处修剪自己,让我们年轻的心永远充满着春天的温情,夏天的热情,秋天的成熟,冬天的坚忍,用我们青春的汗水去抒写青春季节里的每一个浪漫奇特的故事,用我们青春的热血共谱一曲青春赞歌,唱出心中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青春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不应是一个忧伤迷茫的季节。面对寂寞,敢于固守自己心灵的一方净土;面对诱惑,敢于坚守自己坚贞不屈的高远信念。面对苦难,要勇于振作奋发,清醒地认识和对待现实与未来,用微笑去融化忧怨,用洒脱去搏击艰险,酿造出一份甜蜜的生活。面对失败,不是患得患失,不是随波逐流,不是不思进取,更不是随遇而安,得过且过,要在人生的画卷上描绘广阔的天地,描绘出奇异的山水,描绘出胜利的笑容。

新是世纪,新的开端。处于青春年华的我们更应好好把握人生,在寻找人生真谛的道路上,开创一片蔚蓝与清丽的崭新的天空,开创新的世界的绝美风景。让我们的足迹踏着时代的节拍走向青春舞台,让我们的双臂迎接明天一轮艳丽的朝阳,一起高呼:让我们的青春无悔!

第二篇:“青春随想”

青春,多么美丽的字眼;青春,多么令人赞美的岁月;青春,是出初露的晨曦;青春,是天边最灿烂的微笑;青春,是一首激昂的歌;青春是一支飞扬的舞。

从前,我并未读懂青春这本沉重而轻松的书。我总是觉得,青春就意味着长大,青春就意味着跨入成人的世界,青春是无拘无束的,青春是自由快乐的。可是当真正拥有青春是才发现,青春不仅仅是这样,还有更高层次的追求。青春虽短暂,但是要合理的运用生命力最旺盛的时间,要利用有效的时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这样才是真正体味到青春的内涵。

青春是仅属于你一次的花季,让你幸福的时候,要倍加珍惜,苦难的时候,要倍加坚韧,悉心地采每一种花的标本,留住那永恒的生命的芬芳......但是,我们要明白,青春容不得挥霍,青春并不仅仅属于你一个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只有用心去经营,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追寻那么你会真正的发现青春的奥妙。

我们的青春需要理解,但并不是要求别人,而是我们自己。只有我们自己理解了属于自己的这短暂的青春,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别人,理解生活,理解世界。在我们这样的一个青春的时代:沉默时像太平阳海底的块石子,愤怒时像圣海伦爆发的火山,热情时像撒哈拉上空的烈火日,冷酷时又像珠穆朗玛峰顶的冰雪......我们的有青春的迷惘;也有青春激情;有青春的泪水;也有青春的笑容。我们遗忘了过去的种种,又在面对着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而使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我们还拥有属于自己的青春理解青春是种享乐。我们能够在孤独时不孤独,悲伤时不悲伤,带着觉重的铁镣舞蹈,挥动折损的翅膀依旧飞翔。如今的我们,若是真的理解青春,那么就应该一种淡泊的态度,不过于计较,也不一味的抱怨,有种宁静的心境,不会狂躁,更不要放纵。理解了青春,也会更懂得人生,懂得人生,就会明白这飘忽的旅程,也就是场美的梦。

青春就是如此,只能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才能真正读懂这本书。

啊,我的青春我的梦想,我的青春我的希望,我的青春我的旅程。

第三篇:“青春随想”

夕阳西下,漫步幽径,穿过竹林,来到临溪那片清幽的草地,随意躺着,随意想着青春的故事……

随想一青春,如花似火,灿烂热烈,是我们人生交响曲的序曲。遇到困难,经历挫折,饱受痛苦,只要我们怀着“无论黑夜多么漫长,朝阳总会从东方冉冉升起;无论风雨怎样肆虐,春风终会缓缓吹拂”的信念,我们就能战胜一切。困难也好,挫折也罢,痛苦依然,他们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坏事,而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没有这些经历的人生,可以说是不完美的人生,因为他们能让我们从中坚强起来,成熟起来,有益于我们这些青春年少的青年,正如《孤独之旅》中说的:“长大了,坚强了”。青春,让我们充满了热情,充满了朝气,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篇6:以青春为话题的作文600字左右

青春的味道,似蜜般甘甜。

在书上我看到,比我们大一点的孩子在他们的作文里说,青春是甜蜜的。这时,他们早已摆脱了童稚,思想变得成熟睿智,主要的还是那若有若无、悄悄萌动的初恋情愫。虽然它们有一个不太被认同的名字——“初恋”,但我却把他们认为是纯真的友谊。陈村说过:“对这样的故事,最好不要多说什么。它很安静,也很坦然。”这个时代的友谊,不包含任何的杂质,好似一块纯洁透亮的玉。正因如此,青春才会变得甘甜。

青春的味道,似茶般澄澈。

这种独特的味道似乎很难让人捉摸,可你能很清晰的体会这种味道;就算你能清晰地感受这味道,也无法表达出来。这个味道是每一个步入青春期的少年心中都有的,它能让你挣脱父母的蜜罐温床,自我感到成熟。这就是叛逆期,青春正在孵化你将来一辈子都要用到的可贵之物——独立性。哦,这清澈的味道,原来就是叛逆的味道。

青春的味道,似酒般醇香。

妈妈说,在她年轻的时候,流行一部从日本漂洋过海而来的电视剧《血疑》,而他长得像极了剧中女主角扮演者山口百惠。因为这个原因,她的同学们都叫她“山口百惠”。有一年,妈妈还特意穿着剧中山口百惠的服饰上台和全校同学一起唱《血疑》主题歌呢!此时,妈妈完全沉浸在了对青春的回忆中。青春的味道,谁都不会忘掉,正像美酒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醇香般,勾起人无尽的回忆。

篇7:以《青春》为话题作文600字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经意间青春便悄然而至,人常道青春是一个人最好的时期,需得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青春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加,更有精神的转变,心中一颗不知名的种子也会在不断地发芽生长,让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但,一枚硬币总有正反两面,青春不仅被寄寓着美好与荣光,更承担着为此付出的努力与代价。或许会一帆风顺,没有太多起伏便到达彼岸,或许历经艰难后才得以窥视风景,又或许穷尽一生都在不断的漂泊之中……但没有人因前路的畏惧而放慢脚步甚至停滞,而是用青春的热情冲破重重阻碍,这才是青春的模样。

青春,大家都在为各自的目标努力,或大或小,或难或易,都是青春的印记。坚定如周恩来总理,用尽一生践行年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顽强如黄文秀,用生命来履行作为扶贫驻村干部的职责;自强如周承钰,凭自己的努力成为文昌发射场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性指挥员……他们虽早已过青春时期,那段充满荣光的年华,却永远不会退场。青春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深度,无论怎样的青春,全力拼搏后都是自己的光,并不是普通就无法发光,他们都在朝梦想前进,一直都在发光,只要忠于自己,坚定不移就是在诠释青春。

可青春总是波澜起伏,不要一味逞强,要适时回归本心,倾听内心的声音。青春既是铠甲般坚硬顽强,又似湖水般柔软清澈,没有人不失败,可怕的不是失败,是没有了再次出发的勇气。青色是爬山虎的颜色,爬山虎缠绕在外墙的坚持,我们也应该用到青春中。

篇8:以青春之名为梦想前行

同学们, 四年时光转瞬而过, 你们即将告别自己的本科时代, 告别这段难以割舍的青春岁月。前段时间有一部很受欢迎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里面有一句独白这样讲:“青春是一场远行, 回不去了。青春是一场相逢, 忘不掉了。青春是一场伤痛, 来不及了。”电影中展示的青春, 随着时光的推移, 终将无可奈何地逝去。但在我看来, 只要同学们永远怀有梦想, 永远坚定追求, 永远相信成长, 那么无论你们身在何方, 青春都不会远去。因为青春的力量永远与你们同在, 激励着你们为了梦想而执著前行。

同学们, “梦想”是当今中国最富有感染力的一个关键词, 也是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 一代又一代北大人永恒的关键词。我在校长任职演说中曾经说过, 一个国家要有梦想, 一所大学要有梦想, 一个人也要有梦想。在今天这个时刻, 作为你们的校长和老师, 我想谈谈自己对于“北大”和“梦想”的理解。

北大是孕育梦想的殿堂。几天前, 在学校新闻中心的微博上, 我看到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丛京生教授对学生有这样一段寄语:“一个人对短期目标是容易专注的, 但对我们更重要的是专注于长远的目标, 甚至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要尽早设立这样的目标, 并且在为之上下求索的时间长河里用你的人生阅历去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个目标。”今年是北大数学系成立100周年。在百年来北京大学培育的数学英才中, 有一位毕业生, 前段时间以其卓越的科研成就, 引起了全球学者的关注。这就是为破解世纪难题“孪生素数猜想”做出里程碑式贡献的张益唐校友。1978年, 作为恢复高考后北大数学系录取的第一批学生, 张益唐校友进入了燕园这座孕育梦想的殿堂。在这里, 他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 奠定了对于数论研究的浓厚兴趣。但在此后的几十年里, 张益唐校友却经历了旁人难以想象的困厄与磨难。他将代数几何领域最难攻破的“雅可比猜想”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方向, 为此耗费多年心血, 却因为论文成果未能发表而难以就业。他做过临时会计、餐馆帮手和送外卖的服务员, 最终在北大校友的帮助下, 非常艰难地在一所大学中谋取了一个没有固定编制的助教工作。但是, 无论现实境遇如何艰难, 张益唐校友从未放弃对学术的挚爱、对梦想的追求。这个梦想, 孕育在北大;这份成就, 得益于坚持。什么是梦想?梦想就是“那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这是最宝贵的力量所在。希望大家永远不要丢弃在北大种下的梦想。有梦想, 并坚持, 人生就有希望!

北大也是起航梦想的码头。前段时间校园十佳歌手大赛上, 有一个学生演出组合, 叫“鸽子与大橡树”。他们有一首原创歌曲《三角地是片森林》, 其中有这样一段歌词:“未名湖是我的胸膛, 跳着我的心脏, 我经过三角地去上课, 我经过三角地去食堂, 未名湖是个海洋, 漂浮着我们的梦想”。的确, 三角地和未名湖承载着北大人太多太多的梦想, 北大学子从这里扬帆远航, 聚似一团火, 散若满天星。今天的毕业典礼, 我们特意请来了115位30年前毕业的校友, 并将50年前毕业于数学系等七个院系的老学长请到主席台就座。他们当年就从这里起航。今天, 他们又回到这个起航的码头, 一同来分享你们的喜悦, 见证你们的成长。他们用自己的奋斗经历, 激励着新一代北大人接力前行。这是北大精神的延续, 这是梦想力量的传承!各位学长已经用他们的努力为北大赢得了尊敬, 相信你们这一代北大人会为母校赢得更多的荣誉!我期盼, 有朝一日, 所有北大人都能以薪火相传的努力, 将我们挚爱的母校建设成为享誉世界的顶尖名校, 让我们的师生、校友, 我们的同行、朋友, 世界各地熟知或不熟知我们的人, 一旦听到“北大”两个字时, 都能发自内心地肃然起敬。那时, 我们再回到这个梦想起航的码头, 以这样的圆梦, 作为北大人告慰前辈、告慰自己的最大成就。

北大还是成就梦想的舞台。在座的各位同学, 你们在北大接受了良好的学术训练, 培养了许多的个人兴趣, 参与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 甚至开始在国际学术交流和青年人才交锋的舞台上崭露头角。在今年的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中, 我们的男篮、女篮都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 球队中的许多同学都在今年毕业。过去三年的“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林歌项目”创始人范敬怡、“售票达人”裴济洋、“奥运冠军”雷声, 都是今年的毕业生。今天典礼结束后, 将有39名本科毕业生奔赴西部和基层, 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面对这些成长, 我想告诉2009级本科生同学们:祝贺你们!祝贺你们在北大为实现人生梦想迈出的坚实一步!

同学们, 大学既是探索高深学问的场所, 要努力在知识的所有主要领域达至卓越;也是担负社会责任的脊梁, 要以开放和包容的精神, 为所有敢于做梦的普通人, 提供成就梦想的机会。2006年, 北大重开“平民学校”, 我们的食堂师傅、保安、保洁和楼长等, 都有了在北大学习的机会。北大校园里先后有500余名保安员考取了大专或本科学历。今年, 我们又加入了ed X项目, 将最优秀的课程放在网络上, 让全世界有志于学习的人, 都能平等而自由地享受北大丰富的学术资源, 通过知识传播让更多的普通民众受益。

同学们, 人的梦想各有不同, 但绝无高低贵贱之分, 每一颗有梦想的心都值得尊重。一个人人都可以拥有梦想的社会, 一个无论你是什么背景都有机会实现梦想的社会, 才是一个美好的社会。我希望从北大走出去的学生, 能以更加博大的胸怀和包容的精神, 成为伟大时代宏伟事业的缔造者和推动者。你们不仅在北大孕育并放飞了梦想, 更要传承北大的精神, 肩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要用知识和能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也要尽可能帮助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普通人, 帮助他们实现平凡的梦想。让梦想的力量, 为这个国家和社会增添更多的正能量!让梦想, 照亮中国前进的道路!

这几天, 我反复翻看了物理学院同学们送给我的毕业纪念册。很是感叹, 四年的北大学习让你们成熟了;同时我也有点担心, 总觉得你们还是孩子。今天在你们毕业之际, 作为校长, 我还想对同学们再叮嘱几句。

希望大家抱定宗旨, 坚韧前行。你们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 会遇到很多未曾想到的困难, 遭遇很多无法预料的羁绊, 甚至忍受很多难以忍受的痛苦。我知道在同学们中间流行一个词, 叫“搬砖”, 大概是因为做实验、做论文时, 需要从事大量的、重复的、甚至单调的工作, 因此大家自嘲是在“搬砖”。这样说起来, 我可能已经搬了半辈子“砖”了。我有段时间要求自己早上7点到办公室, 晚上11点离开, 甚至有点过分地把自己办公室门牌号也定为“711”。这样看起来很辛苦, 但我的内心从无压力, 因为我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同学们,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事业的成功, 须经过长时间的辛苦艰难。只有经过了荆棘的考验, 爬过了人生的坡坎, 挺过了风雨的砥砺, 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希望大家善于务小, 敢于务大。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梦想。你们可能梦想着能有一个好offer, 能早一点发一篇核心期刊文章, 能遇到一个心爱的伴侣, 或者能在北京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买上一套房。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人的一生, 既要有宏大追求, 也要有细微事务, 再伟大的人, 也要过日子。不扫一屋者, 何以扫天下?作为校长, 我每天仍然提醒自己想些小事, 最好做一两件具体的事, 这样的一天我才会感到踏实。我坚信一个大家都知道的道理:积小成大, 积少成多。同时, 我们也要牢记生命中还有一些更重要的东西—对于民族国家的责任, 对于天下道义的担当。请大家记住总书记回信中引用的那句欧阳修的名言,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要将志向放得更高一些, 眼光放得更远一些, 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团队、集体乃至国家的梦想;同时, 也要将步子迈得更稳一些, 基础打得更扎实一些, 在一点一滴的努力和进步中, 日积月累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同学们, 北大是一个特别的地方, 会让每一个在这里学习和生活过的人为之魂牵梦萦。四年前, 你们带着稚嫩的面庞欣喜地走入北大。四年后, 你们怀着一丝伤感、一缕平静告别燕园。这里的一湖一塔、一草一木、一书一铺, 都是你们致四年青春的不朽回忆。是的, 同学们即将离开燕园, 但你们从来都不会离开北大, 因为她已经融入了你们的血液, 成为你们一生的动力和牵挂。我希望, 未来的你们能够拍出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一部《致我们永不曾离开的北大》。

上一篇:报工伤诊断证明范文下一篇:福建莆田仙游红木市场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