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晚风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2024-04-26

以晚风为话题的作文600字(精选11篇)

篇1:以晚风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我懂得听音乐,欣赏音乐,但不懂得怎么学音乐。”这是我以前最常说的一句话。那时,别人眼里五线谱上跳跃着的可爱音符,对于我来说只是一群摇着尾巴的小蝌蚪;别人嘴里唱的“哆来咪发梭啦西”,在我眼中就成了最平常不过的自然数有时偶尔遇到喜欢的歌曲,要听好几遍才能哼出个大概,有时还要走调;一旦是我不喜欢的歌曲,就算每天往我耳朵里灌个十遍二十遍,我也学不会。

四年级下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音乐老师回家生宝宝去了,所以来了一个新的女老师来教我们音乐。不可思议的是,就是她的第一节课让我莫名地喜欢上了音乐。那节音乐课上,老师自我介绍,并且连名字也说了出来。我们不约而同地瞪大了眼睛――老师从来不向学生透露自己的姓名,这是第一个!

你说这个老师奇怪不奇怪,她不按照音乐书上的歌曲一板一眼地教我们,而是让我们先做游戏。她在黑板上写出了一个字:山,四个小组都要唱一句带“山”字的歌,十秒钟内唱不出的那组为输,输的小组再来唱课本中的任意一首歌。愿赌服输,这比老师一进门就让我们从头到尾唱课本中的歌曲要有趣得多了。那节课,我们玩得高兴,唱得也开心。我们不仅在游戏中获得了音乐知识,更是提高了我们对音乐的兴趣爱好。

渐渐地,我发现音乐原来也有这么多的乐趣,这么丰富的知识。于是,遇到电视里明星在唱歌,我也会尝试慢慢随着各种音乐轻轻哼着那动人的节奏;电脑里的儿童歌曲一放,我的嘴也开始舞动双唇。妈妈欣喜地发现,我居然也会一边唱歌一边收拾我的小房间了;同学们惊讶地发现,音乐课里我也会大胆站起来展示我的歌喉,而不再是走调大王了……

“晚风轻拂晓澎湖湾,白浪逐水沙滩……”听,我又在唱歌了!

篇2:以晚风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妈妈很“敬业”,她往往停在靠近校门的地方,走最快捷的路送我回家。而爸爸常常姗姗来迟,并且他会躲在人群中,叫我来来回回一阵好找;他还总绕远路,从一些不知名的街上兜上好远一圈再回家。对于一个争分夺秒的考生,这么做简直等同于“谋杀”。

但时隔一年,我坐在汽车宽敞的后座上吹着空调的时候,突然记起那时的晚风来――那时走的也是这条路。

逼近中考的夏日,空气中有淡淡的硫磺味;低气压令人有汗冒不出,在脸上形成黏乎乎的一层壳,一下课就往厕所跑洗脸,以至脸仿佛要蜕一层皮。就是这样的夜晚,也有沁人心脾的晚风――当然那时我未察觉――我侧坐在摩托车后焦躁地用胳膊不时捅爸爸,“唉,你又绕远路了。”爸爸不急也不恼,“这条路刚刚翻新,我和你妈今天晚上还来散了步的。”我仔细闻了一下,确实有柏油的气味,这又恰恰使我更加焦躁了,“爸,你下次就别绕路了,早点回家,我还有作业要写呢。”“你平时多辛苦呀,趁现在多放松一会儿嘛。”往往是这种对话。

但一年后的今天,我一点一点的起起那时映入眼中我没有意的夜景来――黑暗中幽深的灌木丛,仿佛可以透出一点点绿色的大树,天空中若有若无的一点光亮,流动的云,安静又清凉的太湖石,熄灭了霓虹灯沉睡的建筑物……还有那些触觉――凉爽潮湿的风,拍在脸上的发丝,一点一点平息下来的暑意,以及,爸爸后背透出的一点热度……

所有的这一切,成了初三白纸、黑字、红勾叉中的一点色彩与诗意――一个父亲努力为女儿营造出的一点诗意。

篇3:以晚风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关键词:新闻互动话题,传播特性,议程设置

电视新闻互动话题的出现, 可以说是起步于民生新闻的风生水起。2002年, 开创中国民生新闻理念之先河的《南京零距离》首次在民生新闻节目中开设了“现场电话”, 让观众直接与主持人在热线中就某个新闻话题进行交流, 直抒胸臆。[1]随着民生新闻节目在全国遍地开花, 新闻互动话题这种形式也受到了全面的借鉴和采用, 与此同时,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 互动的参与形式也从热线电话, 拓展到了手机短信、网络论坛以及微博等多种交互沟通渠道。通过这样一张密密织就的媒体与受众互动的网络, 新闻的传播空间变得开放起来, 观众被赋予说话的权利, 电视媒介的传播途径由单一的灌输转变成双向的交流。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节目作为省内民生新闻栏目的先行者, 在2004年开始于节目中运用新闻互动这一环节, 来提高节目的受关注度, 使得观众的忠诚度越来越高。

一、新闻互动话题是强化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

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和推广, 当前媒体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个人传播”、“小众传播”在社会生活中日益兴起, 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媒所拥有的传播权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现代传媒关系中, 受众是一个自我授权的公众或个人, 强调传播过程中个人的特质和需求的差异, [2]但不容忽视的是, 任何个体在社会行为过程中仍然需要寻求团体认同感, 在网络传播过程中, 论坛、QQ、微博等网络人际社区, 相同、相似的议题或某种认同感, 正是聚集众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纽带。显然,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在与网络媒介竞争过程中, 是可以通过对公众热点议题的设置, 通过多次、大量地报道某一事件, 来突出这一事件的重要性, 从而使社会中的公众突出地议论这一话题, 把独白变为众语, 既吸引了受众, 增加了关注度, 又引导了舆论, 增强了自身的公信力。因而, 从现代传播的特性角度出发,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设置互动调查话题, 可以起到增加节目感染力、提高收视率的良好效果。

笔者以福建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频道 (以下简称福建新闻频道) 为例, 选取了福建新闻频道《现场》节目2012年2月7日-3月9日一个月的新闻调查话题为样本 (如下表所示) , 以大致分析探讨电视新闻节目互动话题议程设置的特点和功用。

(一) 互动话题设置的关注点多元化

通过对一个月的《现场》互动话题类型分析来看, 其中政策法规类的调查话题比重最大, 达26.7%, 其次分别是文化教育类23.3%、节日情感类20%、经济消费类16.7%、其它13.3%。由此可见, 《现场》的互动话题关注点是多元化的, 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且话题的选取具有较强的新闻性、时效性, 是当天或近期社会大众的讨论焦点, 容易引起受众参与互动的欲望。

(二) 互动话题设置的传播效果最大化

《现场》的节目编辑在设置新闻互动话题时, 会有意识地对当天的焦点话题做出重点详细的报道, 并将话题以屏幕下方的拉滚字幕形式提前预告, 以吸引观众注意力, 刺激互动欲望, 同时还将话题公布在主持人的微博上。通过对焦点话题的重点关注和开辟各种参与的渠道, 由此形成对议题热烈讨论的氛围, 并以此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有效地提高焦点新闻的受瞩目度和被讨论度。在全媒体时代, 电视新闻媒体是可以在节目中集现场直播、网络互动 (主要以微博为主) 、手机短信平台、热线电话为一体, 实现传播者与观众的跨空间交流, 通过反馈的同时性, 汇集、展示公众对新闻事件的态度, 激发大众的参与意识和冲动, 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三) 互动话题设置的舆论引导功效

在《现场》直播过程中, 由主持人正式公布当日的调查话题, 并平衡选取观众通过手机短信的留言和网民在微博上的讨论观点, 与观众进行实时的互动。若当天话题重大, 观众参与踊跃, 则将这一互动延续至晚上21:00的《新闻2100》, 并邀请新闻观察员对话题进行评论, 从而形成“全媒体”式的互动格式。可以说, 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形式, 新闻节目集合了大量的原创评论, 当编辑、主持人在传播过程中有意识地做到组织引导受众展开讨论, 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影响受众, 形成积极的舆论氛围, 从而凸显媒体的新闻“把关人”作用。

二、新闻互动话题设置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设置新闻互动话题, 目的就是要吸引观众参与互动, 引导舆论, 因此如何设置好话题成为关键所在。

(一) 迎合还是引导观众

新闻互动话题实际是媒体为了追求新闻价值最大化, 而对新闻进行的二次售卖, [3]而观众作为售卖的对象, 该迎合还是引导呢?这是许多电视制作人的迷思。

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M·E·唐纳德·肖两人在1972年提出了“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 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判断”。[4]而“设置议程”的主体主要有媒体、公众和政府三大类, 在以往的传播过程中, 大众传媒通常是议程的主体, 而在网络技术普及之后, 公众和媒体成为了议程设置的共同主体。换言之, 当公众对一个信息或者话题表露出极大的关注度之后, 经过媒体的报道和重点推介, 再回到公众视野, 可以引发更为激烈的讨论。这就要求, 在设置新闻互动话题时, 电视制作人应该要善于把握“迎合”与“引导”之间的平衡点, “迎合”观众想要关注讨论的新闻热点, “引导”观众从合理的角度进行充分且激烈的讨论, 才能与观众形成良性的互动。例如, 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节目曾就福州市出台禁摩限电的法规作为话题进行调查, 当天的观众及网民参与度空前高涨, 在一个小时的直播时间内仅短信互动平台上就收到各类意见上千条, 是平常的数倍, 由此可见涉及公众利益特别是公民自身利益的政策法规最受公众关注, 互动参与热情最高, 受众也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成了信息的主动寻求者和自主解读者, 从而实现了媒体和公众两个议题的重合。

(二) 该“俗”还是该“雅”

在文化传播领域, “雅”、“俗”之争, 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 在新闻互动话题拟订时, 制作者也常常会考虑是否该多使用口语化的表达, 成语之类的书面表达方式是否会让观众产生距离感而不愿意加入讨论?

显而易见的是, 自工业革命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之近几年网络技术的普及, “雅”与“俗”之间的界限已经开始模糊, “雅文化”与“俗文化”正出现一种合流的趋势, 有人将之称为“大众文化”。中外学者将“大众文化”的特性归纳为以下三点:其一, 大众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包括电视、广播等在内的大众传媒;其二, 大众文化的生产动机是获取商业利润;其三, 大众文化的消费群体是受众, 消费目的则是满足精神娱乐的需求。[5]电视作品属于文学范畴, 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媒体, 在制作节目的过程, 就应该兼容并蓄, 融合“雅”与“俗”的特性, 做到“雅”的“俗”化, “俗”的“雅”化。在实践中, 福建新闻频道《现场》节目的互动话题通常会从大众接受的心理角度出发来设置议题, 比如, “春节烟花爆竹该‘禁’还是‘放’?”、“您是否支持公交车内禁食?”、“探头拍违法车只罚款不扣分, 您有何看法?”等话题就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尊重了大众的审美趣味, 自然容易得到观众的热烈反映。在题目的设置过程, 也要考虑文字和口语表达时的美感和通俗感, 比如, “如何看待捐献骨髓者‘临阵脱逃’?”、“撞上豪车‘伤不起’, 您有什么想说的?”, 适当地使用成语和流行语言, 能够增加新闻互动话题的底蕴, 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从而积极参与节目的互动。从收视分析资料来看, 好的新闻互动话题不仅会实现电视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而且对收视率的提高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当然, 在新闻互动话题的实际运用过程中, 对于“雅”与“俗”的把握也要注意度的问题。虽说大俗就是大雅, 但故作高雅易成“媚俗”, 过分追求通俗易成“恶俗”。例如某中央媒体曾就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中人质死亡人数作为竞猜互动话题, 就是一个值得吸取的教训。我们要防止新闻互动话题恶俗化、泛滥化, 帮助受众树立健康、宽容、理性的国民心态。

(三) 连续递进式互动话题的力度

连续报道, 是新闻媒体常常用到的一种报道方式, 是采编者在某一段时间内, 围绕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人物所采写的分段持续报道。连续报道以其报道面广、时效性强、持续时间长, 从而能够带来较为深刻的社会反响。而新闻互动话题可以是由当天的热点新闻引出, 也可以由最近一段时期的热点事件来设置, 因此, 新闻互动话题也可以连续多天对一个社会的热点新闻事件进行连续的、递进式的讨论, 从而积蓄社会公众对这一新闻事件的关注度, 吸引受众对同一新闻事件的多层面关注, 以此增加媒体议题设置功能, 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仍以针对福州市出台禁摩限电法规的话题调查为例, 当时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2100新晚报》节目相继推出了“您是否支持福州禁摩限电?”、“禁摩限电措施如何执行到位?”等话题, 连续多日的递进式调查, 引起了观众的高关注度和高讨论度。另外, 国内的媒体同行曾有过一次更为成功的设置连续递进式互动话题的典型案例。2006年陕西都市频道对疯狂渣土车进行八次连续报道, 调查互动话题也就这一问题层层递进设置, 成为当地民众一段时期的议论主题, 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最后促成西安出台治理整顿渣土车的办法。

三、结论

综上所述, 以新闻互动话题实现互动是当代电视在全媒体语境下发展的一个重要走向, 必须充分认识到电视主流媒体在议题设置上的重要性, 科学把握受众在新闻进行、传播、接受、反馈等一系列过程中的心理反应。研究大众媒介对社会议题、社会潮流乃至社会制度与形态的结构、解构等宏观传播效果, 只有能够提出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中心议题的媒介, 并在孜孜不倦的追问中体现其特有的见识和价值, 才能获得最佳报道效果, 真正承担起主流媒体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孙涛.互动, 让电视新闻更好看[J].青年记者, 2006 (20) .

[2]刘景东, 孙岳.浅议自媒体[J].中国信息界, 2011 (3) .

[3]崔均鹏.短信互动与受众心理[EB/OL]. (2011-08-29) [2002-06-02].http://www.crftv.com/showNews.aspNewsID=7116&borderID=5.

[4]张慧子.碎片化时代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回归[J].新闻爱好者, 2012 (5) .

[5]李春青.大众文化的雅与俗[N].人民日报, 2011-05-13.

篇4:以晚风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关键词:主旨 理解 缝合 创新

一、经典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三四)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读懂材料,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往往托物言志,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主要的事物(作者依托的对象)的特征,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然后结合平时积累,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代表着一般、典型,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三四)》,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滚滚”和“细小”,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或者说,创造伟大事业的,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全面理解,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全面理解诗歌材料,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指明了写作的方向,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自己确定话题,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其一,波浪滚滚惊天动地,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波浪借风乘势奔涌,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波浪滚涌激情阵阵,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波浪是外在的现象,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善于缝合,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抛弃试题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写几个排比的句子,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准确为文,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激励创新思维,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使文章生动活泼,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欲扬先抑,注意安排情节,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则要角度换位,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理解要全面,缝合与消化,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染白,一条小路。沿着小路,我,走回去,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时候,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篇5:以晚风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篇一:谈成熟】

成熟,是一个美丽的字眼。对于处在青春期的我们.对成熟的渴望之情就跟农民对丰收的渴望之情一模一样。然而,对于成熟,我们又能领悟多少呢?

其实,成熟是一种心境。如果说生理上的成熟是秋天的金色,那心理上的成熟便是果实的芬芳。一种是外在的,一种是内在的。而我们常说的成熟,便是这种内在的成熟。

作家池莉曾写道:”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如果我们真正地对生活、对人生的本质领悟到了第三重境界,那我们才能算得上成熟。但事实上,在我们这些青年人中间,大多数认为自己很成熟的人,却处在第二重境界。对人生、对社会有了一些看法,便认为自己成熟了,其实这与成熟还差得很远。成熟就像品茶,喝第一口是那的苦且涩,等喝到第二口、第三口时,就有一种沁人心脾的芳香从苦涩的后面生出,这就是成熟。

成熟最基本的含义是自立。一个饭不会做,衣不会洗,自己的起居都照顾不了的人,整天将成熟挂在嘴边,那就像井底之蛙大侃天鹅肉有多鲜美一样。自己的事情都做不了,却整天说自己很成熟,这真是让人无法恭维。成熟还必须拥有一种宽阔的胸怀,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对人对事不斤斤计较,以博大的胸襟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这就是成熟。成熟的人所必须具有的另外一个条件,那就是负责任。成熟者应该具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做

人原则。那么他就必须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负责,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说过的每一句话负责。成熟就是做自己的主人。

做一个成熟的人,还必须具有对事业、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英国作家柯蒂斯曾说:”拥护一项非凡的事业并为之奋斗终生,这就是我对那些追求不朽之名的年轻人的忠告。”人生的成败,关键是事业的成败。挪威有句谚语:”人的灵魂在他的事业上。”我们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为自己的伟大事业轰轰烈烈地拼搏一次,你会发现自己成熟了许多。但如果在这大好光阴下,整天大呼”儿女情长,英雄气短”,那你只会变得更加幼稚。

成熟不是学成年人的模样,吞云吐雾,猜拳行令,带着世故和圆滑,整天作沉思状。也不是偶遇一两次挫折,就大彻大悟,看透了一切。更不是以凝重的口吻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人生经验,哀叹人生的艰难,路途的坎坷。在成熟者

眼中,这些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这种成熟下面掩盖的是幼稚,是空虚。真正的成熟是自然的潇洒。

现在的我也不成熟,刻意去模仿成熟已成为一种多余。因为成熟就是相信自己,相信青春,心平气和地等待未来的日子。而我坚信,成熟真的距我不远了。

【篇二:成熟的顺序】

世间万物,无时不刻不在变化之中。一株小草,从青葱嫩芽转为刚劲枝叶;一个人,由呱呱坠地转而满目深邃;一个民族,由简单聚居到戮力同心……万物经过岁月淘炼,都在走向一个渐趋完备的状态——成熟。成熟是一种宏大而不喧噪的声音,是一种醇厚而不甜腻的味道,是一种可向苍穹却安然居中的心境。成熟,更多的是需要一种底蕴。

万物初生,具象不备,只一片混沌未开之态:小草叶芽残败,人常梦喃呓语,民族原始落后。然而,你可见那叶芽下埋藏的种子,人心中蕴藏的本性,民族间那冥冥的共鸣之声?成熟之始,是在铸本。表演若想成熟,须先做人,具备人品,方才具备艺品。人心澄澈了,才可众神注一,在表演技艺上笃定功夫,使拙劣之技渐趋完美;制造若想成熟,需先仿造,具备技术的基本,才有上升的空间,从而改造革新,频出精品。纵使表象上残破不堪,其内必要有其本,有足够的内在动力,才可在完备之路上前驰。

成熟之路,无章无序。万物在世间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与其他皆不相同,走向成熟之路,亦不相同。然而由本而出,无论择何路而行,其途必满辛劳。若取此为径,则成熟之续,是在以雕。万物初始之象凌乱丛杂,欲使玉以为器,使木以为林,使人以为雄,必以雕。制造若想成熟,必改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性能调至最佳;人若想成熟,必饱诗书,通大义,历磨难,在悲欢荣辱中将自己稚嫩不全之心细细雕琢,方能遇人知礼,遇事随安,渐趋

篇6:以坚强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这时,它听到一个声音对它说:“小豆子,快往上长!地面上比这儿更好!”“咦?谁在跟我说话呀?”小豆子疑惑地问。“噢,原来是大地妈妈呀!”“唉呀,大地妈妈,我在土里这么舒服,怎么可能会有比这儿更好的地方呢?”“不,孩子。地面上有你在地下见不到的风景,有新鲜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那好吧。”小豆子怀疑地同意了,它开始向上长。

小豆子开始拼命吸取养分,积攒能量,准备开户成长之路。

它长啊,长啊。突然,有个什么东西拦住了它的路。仔细一看,发现是一块大石头。它决定把石头顶翻,于是拿出比平时多十倍的劲头来生长……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后,有一天,它发现自己竟然可以顶动大石头了,它猛地一用力,终于把大石头顶翻了。当它从土里钻出来时,温暖的阳光晒到它的头上,它呼吸了新鲜的空气,还看见了绿油油地小草了飞来飞去的蜜蜂和蝴蝶……小豆子感叹道:“大地妈妈说得真是太对了。”

篇7:以明天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明天,我将早早的起床,以最快的速度搞好洗漱吃完早餐读英语.晚上我要按时睡觉,不当夜猫子,不再在寝室卧谈会上有说不完的话.

明天,我将准时的赶到教室,不再气踹呼呼的跑到教室,或者迟到,或者早退,或者翘课.我要一切以学习为中心,不再因为考试而焦头烂额,不再让大红灯笼高高挂. 明天,我将在自己的寝室和哥们来一次大扫除,不再让它十里飘香,东西不再乱七八糟连自己都找不到,臭球衣臭袜子臭球鞋子全部从角落里掏出来清洗.

明天,我将不再到处闲逛,满街耍酷.我要把这些时间都拿来泡图书馆.那厚厚的什么武侠言情小说我要把他们全部当废纸卖掉,痛改恶习,换成专业书籍. 明天,我要下狠心不再玩网络游戏不分昼夜,不再迷恋那虚拟的成功.我要回到现实中,在生活中拿到我将来需要的各种证书,认证.

明天,我将不再整天谈论美女,为哪朵鲜花插在牛粪上愤愤然,嘲笑哪个家伙具有难以致信的低品味.嚷嚷要把哪个美女追到手.我将屏弃这些习惯.

好了,这是我的伟大的转型计划,好像有点难啊,明天改成下个星期吧,哦,不能急,我得下狠心,就下个月吧!!!下个月一定!差不多了,今天先再去玩会吧!!

篇8:以晚风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关键词:议程设置,新闻由头,主流

议程设置理论最早由麦库姆斯和肖提出, 基本内涵是:“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 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1]目前, 这一假设已经经过多个国家和地区, 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了验证。

在议程设置理论中, 其中一个受到关注的研究方向是:媒介设置公众的议程, 那媒介的议程又有谁设置, 即媒介议程设置的来源问题。粗略地看, 这个来源包括多个方面, 比如政府发言人、新闻当事者, 也包括媒体自身。“这一阶段也包括媒体间的议程设置, 即新闻媒体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2]

从信息流的角度看, 议程设置的影响是多个过程循环进行、共同作用。媒体报道新闻, 直接对受众产生影响是一个过程;部分受众接收新闻后对其他受众进行传播时可能也会或多或少地受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 这是第二个过程;媒体转载其他媒体的报道和由其他媒体提供的新闻由头进行评论, 这又是一个过程。第三个过程即是媒体对媒体的议程设置。不同媒体的影响力往往差距很大, 在媒体为媒体设置议程的过程中, 哪些媒体处于引领状态, 哪些媒体处于跟随状态、被其他媒体的议程所牵引, 这是一个值得考察的问题。

评论是媒体报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我国众多媒体尤其是有影响力的媒体都开设了评论栏目 (节目) 。评论不仅仅是在传达观点, 其本身也是在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哪些议题值得评论, 哪些不值得。不同媒体提供的值得评论的议题的多少,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在设置媒体的评论议题中所起的作用。时评界一般将这种评论的议题称为新闻由头。

一、样本选择的基本介绍

本文以《中国青年报》的评论版“青年话题”为例来进行分析。“青年话题”创办于1999年, 作为国内报业较早出现的言论版, 其带动了时评的兴起与繁荣, 而时评也是当下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中最常用的评论形式。目前, “青年话题”在全国纸质媒体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选择它作为分析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样本分析中, 本文以《中国青年报》2010年6~9月“青年话题”中所有的评论进行分析, 共获得样本501份。本文主要考察的是两个问题:一是, 在提供新闻由头的媒体中, 不同类媒体的表现是怎样的;二是, 哪些具体的媒体表现比较出色?媒体种类有多种划分标准, 笔者将所考察的媒体分为4类:中央媒体;地方媒体;专业、行业类媒体;都市报、晚报等, 主要是想观察这几类媒体的具体表现。

需要做出的解释有:一些评论, 是作者根据自身的亲身体验或观察到现象作为新闻由头, 在新闻由头的来源中按“其他”统计。有数量较多的评论并没有标出新闻由头, 这一般都是热点新闻, 即便不标出新闻由头公众一般也熟知, 在新闻由头的来源中标注为“不确定”。一些专业类媒体本身就是由中央媒体创办的, 比如新华社创办的《经济参考报》和《财经国家周刊》, 这些专业媒体在新闻由头中被都列入“专业、行业媒体”而没有列入“中央媒体”。

在新闻来源中出现的央视《新闻1+1》、央视经济信息联播、还有央视网, 都列入“央视”的统计范畴。同理, 新华网、新华社都列入新华社范畴;中新社、中新网都列入中新社;人民网和《人民日报》都被列入《人民日报》;《大河报》和大河网都列入《大河报》;环球网和《环球时报》都列入《环球时报》;中国之声和中广网都列入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这次统计总共出现了7次这种情况。

二、统计分析:不同种类媒体的表现

运用SPSS软件将每一类媒体进行编码, 输入数据后运用频数分析, 得出表一。

通过表一不难看到, 在为“青年话题”提供新闻由头、设置评论议题的媒体中, 都市报、晚报类媒体占得比例最高。值得评论的新闻, 一般都是有争议的热点新闻, 由此可见都市报、晚报类媒体在引发舆论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央级媒体所占的比例与都市报、晚报类媒体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从媒体总量上看, 前者要远远少于后者, 在这种情况下能占到19.6%的比例, 也说明其表现比较出色。另外, 中央媒体中, 《人民日报》主办的《京华时报》和《中国经济周刊》作为新闻由头获得的频数为22, 新华社主办的《经济参考报》、《财经国家周刊》、《现代快报》和《现代金报》获得的频次总共为17, 如果将这两个数字合并到中央媒体中, 其作为新闻由头的百分比将提到高27.3%。而评论议题最多 (频数为43) 的《新京报》, 其主办方之一也包括中央媒体《光明日报》。

地方党报的绝对数量比较多, 这不仅包括省级党报, 还有市级党报。但通过上表可以看到, 除去“其他”选项外, 地方党报在设置评论议题中的表现是最差的。而且, 地方党报中仅《广州日报》一家的频数就是22, 其后依次是《长江日报》 (频数为5, 下同) 、《南方日报》 (4) 、《大众日报》 (1) 、《济南日报》 (1) 。

专业、行业类媒体所占的比例不高, 这与《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是综合性评论而非专业化、行业化评论也有关系。这里的专业、行业类媒体, 根据统计主要是经济类专业媒体, 其中表现较好的有:《第一财经日报》 (频数为7, 下同) 、《经济参考报》 (6) 、《21世纪经济报道》 (6) 、《中国经济周刊》 (6) 。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即媒体分布的地区来看, 不同地区的媒体表现也差距很大, 表现出色的媒体基本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和成都等城市。具体来看, (不含专业媒体和中央级媒体) 北京 (频数为75.5, 下同;一个评论用了两个新闻由头, 其中《北京晚报》频数按0.5计) 、广州 (45) 、南京 (23) 、武汉 (12) 、成都 (9) 、上海 (7) 。黑龙江、江西、广西、贵州、青海、甘肃、新疆等中西部地区, 没有一家媒体入选。

三、统计分析:具体媒体的表现

本次分析共统计到97家媒体, 除去“不确定”和“其他”选项, 平均每家媒体提供新闻由头的频次为3.8。将出现频次最高的10家媒体进行列表, 如表二。

通过上表可以计算出前10家媒体作为新闻由头的平均频次为19.6, 是所有97家媒体平均频数的5倍多。而且, 这10家媒体总的频数, 占到了可以确定的新闻媒体提供的新闻由头的一半多。由此可见, 在媒体提供新闻由头的过程中, 存在着比较明显地少量媒体设置较多评论议题的现象。

“这种精英媒体领衔与新闻专业普遍规范的作用, 以及其他一些因素, 共同带来一个结果, 也正如我们已经留意到的, 就是新闻媒介的高度同质化。”[3]麦库姆斯在《议程设置理论概览:过去, 现在与未来》一文的这段话, 在中国也具有一定的意义。还是以新闻由头为例, 一个评论写手写的关于同一个新闻由头的时评可以同时投给全国几百家媒体, 评论的地域色彩减弱, 全国各地的报纸往往都是同时评论一条新闻。而这些新闻由头, 大多是由为数不多的媒体提供。

麦库姆斯提到的“精英媒体”在美国具体是指《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 中国的情况则比较特殊。许多论者都将党报、中央媒体当做主流媒体来看待, 但通过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到, 地方党报在提供和设置评论议题方面已经与人们的期待形成较大的差距。在97家媒体中, 地方党报只有5家, 而且除《广州日报》外, 其他报纸的频数都非常低。

从表二可以看到, 《新京报》与《中国青年报》的频次最高。其中, 《新京报》自2003创办以来, 就一直以时政新闻为主打, 以高端读者为受众目标。在报道北京新闻的同时, 《新京报》还经常派出记者对全国各地的热点新闻进行报道, 这也是该报“核心报道”栏目主要内容。比如《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6月3日的一篇评论《倘若“暴拆官员”奉命行事》, 引用的就是《新京报》对安徽阜阳官员暴力拆迁被问罪的报道。另外, 《新京报》还利用办报地在北京的优势, 报道了大量中央各个部门的新闻, 这往往也成为评论的热点议题。比如“青年话题”6月18日的冰点时评《公开“三公”支出到底难在哪里》就是以《新京报》对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高强的报道为新闻由头。

《中国青年报》是团中央主办的全国性报纸, 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新闻改革中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 比如备受业界和学界推崇的“三色”报道、《大学毕业生成才追踪记》等。新千年后, 《中国青年报》于2004年6月1日创办了特别报道栏目, 根据该栏目主任吴湘韩在2009年4月的一次讲话, “从2007年的数据统计来看, 报道重大公共事件的专题67个, 占56%;反映重大社会问题40个, 占34%;解读重大公共政策12个, 占10%。”[4]上述三类报道, 无疑都是评论比较偏好的新闻由头。比如《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7月8日的评论《媒体误报“批示”背后的真问题》就是以该报7月7日的特别报道《假“委员长批示”见报记》作为新闻由头。

另外, 《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调查”是国内媒体中周期比较固定、操作比较成熟的精确新闻, 其“所涉及到的选题多种多样, 包括时政报道、民生感受、青年发展和社会研究……关注弱势群体, 维护社会公平, 形成了鲜明特色”[5], 该栏目所做的调查也常常作为评论的由头。如“青年调查”在8月31日刊登的精确报道指出, 63.5%的家长期望教育部门规定教师不收礼。9月1日, 有评论在该报以此新闻为由头发表评论《禁止老师收礼扭不过腐败文化的“粗腿”》。《中国青年报》的其他栏目如教育、科学、法治等方面报道的新闻, 紧扣社会热点, 也是评论者经常引用的由头。

作为一份党报, 在其他地方性党报全面式微的情况下, 《广州日报》在此次统计中的表现格外显眼。显然, 这与该报的锐意改革是分不开的。“从1996年1月组建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 (即广州日报集团, 笔者注) 起, 它就明确了‘党报通过改革可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党报不应把自己置身于市场竞争之外, 而应主动出击参与市场竞争’这一发展模式。”[6]在具体的操作中, 《广州日报》通过改版、自办发行、大力引进人才、从制度设置到经营管理完全企业化、积极容纳新媒体等措施, 实现了报业集团中无论舆论引导还是媒体经营, 都以党报为核心。自1994年《广州日报》广告收入首次跃居全国报纸广告收入的第一位后, 这一位置就一直都没有变动过。一系列的改革大大改善了报纸的内容, 在众多媒体中, 《广州日报》的报道有22次作为本文统计的评论的新闻由头, 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一点。

四、思考:都市报、晚报类媒体的主流化转型与党报舆论引导的危机

无论从表一还是表二来看, 都市报、晚报类媒体的表现都非常出色, 而地方党报的表现难以让人满意。这也是本文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 在谈到党报时, 往往都会将其列到主流媒体、权威媒体的行列。赵克强在《主流媒体与媒体主流化》中还对我国媒体按照主流媒体、次主流媒体、边缘媒体进行划分[7]。这其中, 地方党报也被划入了主流媒体中。但“主流媒体”不是天然的或者可以凭着某种“身份”就可以自然获得的称谓。党报能否真正做到“主流”, 需要读者和市场的检验和认定。

在媒体为其他媒体设置议程的过程中, 党报的新闻多大程度上为其他媒体所转载, 多大程度以提供新闻由头的方式设置其他媒体的评论议题, 可以作为衡量党报是否主流的一个观察视角。评论的新闻由头, 一般都是关于国计民生的热点新闻, 评论者很少把地方党报的新闻作为新闻由头, 是否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这类报纸在关于国计民生的新闻报道方面存在不足呢?

与党报相比, 都市报、晚报类媒体则在逐步向主流化转型。我国非党报纸媒的报纸, 最早是晚报, 如《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等。这类报纸被定位为“日报的补充”和市民茶余饭后的谈资, 内容的表上形式上强调“软些软些再软些”。1996年, 中国第一份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在成都创刊, 报纸定位为“市民生活报”, 此后, 都市报类媒体大量涌现。此时的“市民”还是个宽泛的概念, 既包括干部群众, 又包括知识分子, 还包括广大市民。内容设置上, “就是满足市民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社会、娱乐的各方面的信息的需求, 强化新闻的‘实、快、短、热、活、宽’。”[8]按照赵克强的分类, 这样的媒体应该被列入次主要媒体行列。

“1998年3月, 时任《华西都市报》总编辑的席文举提出‘迈向主流媒体’的口号, 这是对原有定位‘市民生活报’的一次革新, 其后国内主要的都市报纷纷效仿。”[9]迈向主流媒体具体的做法包括:增加时政新闻、深度报道、开设评论栏目等, 整体内容变得更硬, 增强权威性、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成为部分都市报、晚报类媒体新的诉求, 读者定位自然也不再是所有市民, 而是中高端读者。在报道范围上, 部分报纸经常超越办报所在地, 及时派出记者报道全国其他地区甚至世界范围内的热点事件, 力求在这些事件中把握主动权。

这其中, 《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还设有评论周刊, 前者还有《深度周刊》, 用以进行深度报道。这些报纸虽然在笔者的统计中也被划为了都市报、晚报类媒体, 甚至其报名中也有“都市报”、“晚报”的字眼, 但其新闻的操作理念、提供的新闻类型与过去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 《南方都市报》就提出, 要“记录时代进程, 培育现代社会, 启蒙公民意识”。[10]在本次统计中, 除了表二中列出的媒体外, 其他表现较好的都市报、晚报类媒体为:《现代快报》 (频数为7, 下同) 、《北京晨报》 (6) 、《北京青年报》 (6) 。

一般认为, 时政新闻和经济新闻是比较主流化的新闻, 社会新闻则是次主流化甚至非主流化的新闻;而党报在时政和经济新闻报道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 都市报、晚报则更多地报道社会新闻。在都市报、晚报的发展初期, 其确实以社会新闻作为主打。但通过本次关于《中国青年报》评论议题的分析不难发现, 都市报、晚报在为评论提供时政、经济新闻的议题方面同样非常出色。利用SPSS交叉分析, 得出表三。

从上表可以看到, 无论是政治题材还是经济题材作为评论议题的数量, 地方党报都远远低于都市报、晚报等媒体。本来就以社会新闻见长的都市报、晚报类媒体在社会新闻中的优势更加明显。只有在经济类题材, 才有媒体即专业的经济类媒体提供的新闻由头作为评论议题的数量超过都市报、晚报类媒体。

当然, 都市报、晚报类媒体在向主流化转型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低俗的社会、娱乐新闻依然大量存在, 软广告、广告与新闻不分的现象等时有发生。但这并不能掩盖这类媒体在提供重要、热点的新闻方面所起到的重要角色。在媒体为媒体设置议程的过程中, 部分都市报、晚报已经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比如这些媒体的报道经常就作为其他报纸国内新闻版的主要组成部分, 也是评论主要的新闻由头来源。《主流媒体与媒体主流化》一文把部分符合条件的都市报和其他符合条件的权威报纸也列入主流媒体行列, 这在本文的分析中得到具体的印证。

议程设置与舆论引导具有较大的相关性。舆论引导, 首先是要吸引公众关注什么, 然后才可能影响其态度, 即这是一个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接受的过程。对于党报而言, 如果其内容报道中涉及社会热点、公众关切的新闻不多, 除了其本身难以吸引读者之外, 其他媒体也不会转载其报道, 或将其作为评论的议题。媒体为媒体设置议程, 是扩大部分媒体社会影响力、掌握舆论主导权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致力于引导舆论的党报而言, 如何通过改进新闻报道, 在媒体为媒体设置议程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值得深入思考。

五、结语

本文从《中国青年报》评论版“青年话题”的新闻由头入手, 试图分析媒体为媒体设置评论议题的过程中, 不同媒体的表现。分析表明, 中央级媒体尽管数量少, 但在媒体议程中依然占有很重的分量。一些逐步向主流化转型的都市类、晚报类媒体的表现最为出色。而地方党报则处于弱势, 市场化改革较早的广州日报是该类报纸中最显眼的明星。如何切实提升地方党报的影响, 让党报作为主流媒体名副其实, 还需要积极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朱一.聚合还是分流——多元视角下框架理论和第二层议程设置之比较[J].消费导刊, 2009 (7) :191.

[2][3]麦克斯韦尔.麦考姆斯.议程设置理论概览:过去, 现在与未来[J]新闻大学, 2007 (3) :60.

[4]吴湘韩.网络时代纸媒独家深度报道的空间[Z].http://book.cyol.com/content/2009-04/20/content_2630161.htm

[5]青年调查, 这里报道民意[Z]http://zqb.cyol.com/node/node_6465.htm

[6]文远竹.党报要成为城市报业市场的野战军[J].新闻战线, 2009 (7) :19.

[7]赵克强.主流媒体与媒体主流化[J].新闻知识, 2006 (3) :3~4.

[8]李鹏, 陈翔.华西都市报的三次理论创新[J].新闻战线, 2002 (6) :67.

[9]赖大彬.南方都市报的主流化转型[J].青年记者, 2009 (9月中) :55.

篇9:以晚风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老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同学们,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读书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今天,我们来写一写有关读书的作文,好吗?

小丫:老师,是不是有关读书的事或是爱读书的人都可以写呢?

老师:是的,这次有关读书的话题可以写的内容很多。可以写你和书的故事,也可以写你读书的体会;可以采访你身边爱读书的人,再整理出采访记录。

毛豆:呀,这么多的题材可以写,我写什么才好呢?

老师:是啊,我们每天与书形影不离,一定有很多故事和体会:比如你在读书中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得到一本非常喜爱的书的;你在读书中获得的乐趣或学习到的读书方法……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现在你们认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人、哪些事跟读书有关呢?

小丫:我想写写我爱看书的事。我非常喜欢看书。记得有一次,妈妈出门时嘱咐我去买瓶酱油,可是一个上午过去了,妈妈都回来了,我还坐在沙发上看书,全然忘了买酱油的事,妈妈说我是个小书迷。

老师:妈妈说你是个小书迷,说明你类似这样的事不止一次吧?要怎么写才能体现你爱看书这一主题呢?

毛豆:我想她当时看的那本书一定是非常喜欢的,一定是有什么精彩的内容让她入迷了。我认为这些都要写出来。

老师:说得真好。具体地描绘怎样沉浸在书中,同时细致描写妈妈的神态、语言,也能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毛豆,你写什么呢?

毛豆:我的同桌是个爱读书的人,他看过的书非常多,课外,我经常让他给我讲故事。这次,我准备对他进行一次“采访”,学习学习他的经验。

老师:你能说说你要怎么采访吗?

毛豆:我采访时会抓住一个中心话题,然后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如你是怎么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的?平时都看什么书?怎样看书能较快提高写作水平……

老师:看来,你对怎么采访已经胸有成竹了。采访中如果能够穿插人物的动作、表情等,读者更会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

老师:前一节课我们不是有举行“开卷是否有益”的辩论会吗?

小丫:是啊。上次辩论会,我的观点是“开卷未必有益”,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对我们的身心有益处,比如一些垃圾书,还是远离为妙。

毛豆:那你就抓住这个观点找材料,把道理讲透彻,做到以理服人。辩论时不仅要阐述自己的见解,还要驳倒对方的观点。

小丫:嗯,我还知道,为了使人听得懂,要写得通俗些,流畅些,不能用太长的句子,不能用太生僻的词。

老师:你们都说得很好。同学们,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你们的成长离不开书,相信你们对读书有独特的感受和体会。现在就请大家拿起笔,把你们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吧。

篇10:以光亮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我猛地从床上坐起来,冷汗划过我的`脸庞,打湿了两侧的鬓发,我惊恐地望着四周的黑暗,脑中不断闪过梦中出现的场景:披头散发的贞子,身体腐烂的僵尸,双眼空洞留着血泪的布娃娃……我不禁抱紧了双膝。我颤抖着手,摸索着床头的开关,心下松了口气。熟悉的“咔嚓”声在黑暗中想起,显得尤为突兀,然而光明却并未降临。我一连试了多次,都没有任何反应,心中不禁更紧张。

刺目的闪电一下又一下地照亮我的房间,原本柔和的夜空变得狰狞,暴雨和雷声为闪电助威,我缩成一团,紧裹着被子,不敢出来。

忽然,“咔嚓”声从门口传出来,我一听,不禁发抖,担心来了什么鬼怪。然而等了许久也不听有其他动静。我心中奇怪,小心翼翼地探出头。一抹橘黄色的灯光跃入了我的眼帘,同时还有妈妈那张担忧的脸庞。柔和的灯光将她的脸照得更加柔和,一双眸子里的担忧好似要溢出,我呆呆地望着她,她是这黑暗中唯一的亮。

妈妈见我呆愣着,以为我吓坏了,坐到床边,摸了摸我乱糟糟的头发,说:“今晚的暴雨比较大,电路断了,所以没法开灯,我担心你,所以过来看看。”她扶着我躺下,帮我掩了掩被子,“你继续睡吧,我在这里陪着你。”我点点头,心中仿佛吃了定心丸,闭上了眼睛。

篇11:以难忘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就像一个绚丽多彩的舞台,而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担负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但在这个家庭舞台上,我永远只是个孩子。

终于有一天妈妈决定让我当一天的家长,体谅体谅家长的辛苦,当时,我高兴地跳了三尺高,心想:“当家长该有多好啊!在这个家里,我终于可以出头了。”第二天,我精神焕发地当起了家长,先得做早餐,幸亏妈妈做早餐时我细心看过几次,所以学下了几套方法,要不然早餐我就得难堪了,于是,我凭牛奶鸡蛋,混过了早餐这一关,吃过早餐后,我带着“孩子们”看电视,玩游戏,平平安安的度过了几个小时,可转眼间就到了11点,我赶紧拿着钱包,挎着篮子,急急忙忙蹦向菜市场,在喧闹的菜市场里转悠了20来分钟,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我买了鸡蛋和白菜。准备做个鸡蛋、白菜炒饭吧!

开始做饭了,先把蛋打出来,搅啊搅,再把白菜洗干净。接着慢慢的一刀一刀的切着。“怎么会这样”?大小不一,厚的厚,断的断,白菜掉了满地;鸡蛋也弄得到处都是。哎,真是狼败啊,我先少倒一点油,再把搅好的鸡蛋倒进锅里,炒啊炒;再放白菜,继续炒,再放饭又炒了一下。放了半勺的盐巴!翻啊翻,起锅了!鼓掌!色还可以;气味有点怪;鼓起勇气尝一点,有点咸了,真难吃!还有点生菜没熟的味道,太油!此时我才发现,原来我的家庭常识是那么少,对这个家也了解得少,虽然闹剧很多,可这难忘的一天还是在阵阵抱怨声中结束了,听爸爸妈妈那一声声:“辛苦了”!我的心里好惭愧,我深切体会到:爸爸妈妈为了这个家,把心都操碎了!短短两句话足以表达这一天下来我的深刻感受:做好孩子难,做好家长更难!生活就像一盘菜,酸甜苦辣样样具有。

从这次亲身体验中,我了解到了:爸爸妈妈原来这么辛苦,下班了还要帮我们做饭,做完饭还要收拾房间,还要辅导我们做作业……这是我第一次当家长,虽然狼败,但是最后还是得到了亲人的夸奖,虽然做得不是那么好,但我却很快乐,我永远也忘不掉这次特殊的生活体验。我明白了:什么事都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做事就怕“用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辛勤的汗水,换来了爸妈的笑脸。我认为人经历难忘的事越多生活也就越多姿多彩,希望大家都能珍惜每一件难忘的事……

有关难忘的作文二:难忘的游园会

六一儿童节那天,我参加了学校的游园会,那天的事情令我很难忘。

六一儿童节的主题活动肯定必不可少的有游园会。那天,我和我的伙伴一起参加了游园会,我们参加的第一个项目是:吹乒乓球。我的伙伴参加了这个项目,可是吹过了一个杯子,就很快败下阵来,我在她后面,我吸取了前面的那些人的教训,发现一个诀窍:只要你慢慢的吹过去吹的时候不要太用力,这样乒乓球就能全部吹过去了。到了我,我用了这个方法一试,真的成功了,老师给了我一支笔芯,可把我高兴坏了。

第二个项目是掌上明珠,手上拿着乒乓球拍,上面放着乒乓球,绕着板凳走一圈,就可以了。我的伙伴还是在我前面,看着她绕着板凳走一圈还挺轻盈的,我想我也应该可以吧。终于到我了,我按照上面的规则走一圈,可是快要走完的时候,乒乓球突然跑偏了快要滚下来了,但还是到了终点,我的解决方案是(还差几步就要到终点了,我偷偷的用手把乒乓球稳住)幸好别人没看见我,都去注意其他人了,我就这样跑到老师面前自己拿了一个乒乓球,准备参加下一个项目了。

前几次我都尝到了甜头,但是后面好像总是很衰,每一次都没成功,尤其是扔保龄球的那个项目,原以为自己会扔中,哪想到却失败了,这次失败不要紧,可用竹编的圆圈去投物的时候,又失败了,难道我的霉运有这么衰吗?嘿嘿,不过后面摸幸运球的时候,我居然摸到了,令我实在是开心,这才知道,原来我不那么衰。

巧手夹珠是我参加的最后一个项目,要用筷子在水里面夹珠子放进碗里,刚开始我还挺紧张,用手夹住了一颗珠子,可没想到放进碗里它又突然跳出来了,我心里一紧,但是吸取了前一次的教训,我就懂得怎样去弄了,最后得到了三颗糖。弄得我是心里美滋滋的。

这样的游园会难道不是一件难忘的事吗?

有关难忘的作文三:难忘的雨天

20XX年农历5月20日凌晨,台风登入我的家乡,呼呼的风响把我从睡梦里扰醒。披衣起床的我倚在卧室的窗前,仰望头上的天空,眼前的村落,发现云雾翻滚的穹幕黑黑的没有丝丝光亮,村子也沉浸于阵阵浓浓的雾茫中,一切显得极为昏暗与浓茫。耳膜里从远处传来沉闷的雷响,“汪汪”的狗吠,“咩咩”的羊叫与邻家弱弱的鸡啼声,掺杂混和、此起彼伏,让这充满黑暗与浓雾的村落添加几许的神秘与阴凄的感觉,也似乎向我昭示一场久旷的大雨的到来。

天刚亮,在阵阵由远渐近沉闷轰隆的雷声里,气温突然的转冷,很快“凄冽叭咔”的闪电划破天际,发出炫目的电光,紧接着,倾盆大雨在阴霾的雾空中伴随着隆隆的雷响,呼呼的风吼。随即,“哗啦啦!哗啦啦!”的,铺天盖地的仰面袭击整个村子,我们的家里开始“叮叮!咚咚!”的响个不停,床铺边,地板上排列着许多的大大小小的盆盆瓶瓶来迎接天板裂缝的落水。一阵子,让我们全家手脚忙乱,应接不暇。刹那,洪水迅速包围我家,房屋被浸在大水中。突然,一声闷响,二楼的石梁断折了,幸好被底楼的圆拱顶住没有坍塌下来,幸亏我们发现,及时加固,当时情形十分危急。我们全家只好转移至二叔家。

在二叔家里,时间好像过得很快,转眼已是中午,我们全家人早已是饥肠辘辘,忍耐不住饥饿的折磨,我们只好用快速面冲泡开水充作午餐。过后大概是两点的时分,外面的雨声才终于由大到小的慢慢的停滞,全家人一直悬挂的心才慢慢的舒缓放下。接下来,我们又开始返家,当走在坑洼不平的积水的公路的时候,才看见浑浊的洪水还在肆虐横溢,步行十分的艰难,好久,我们才回至自家的门口前,推开底楼的店门,发现我家经营的水泥全部已泡在水里,有的已变成硬块了!损失相当严重,按当时的估价大约在二万元以上,真是让我们苦不堪言,揪心到了底。

午后的天空变得更加的阴沉,风似乎在加大气温又在急剧的下降,外面变得异常的冷冻,大约在四点的时候,天空又开始飘下豆大冷颤的雨点,池塘里,路面上荡泛许许多多美丽圆圆的涟涡……我无暇于外面的景象,龟缩在家里客厅的角落的沙发上,静静的,没有作声,家里也没有往昔亲意融融的气氛,我的小闹钟也仿佛变得比平时更加的懂事,停止了往日的游划,使我感觉它瞬间的可爱。全家又开始提心吊胆,担忧新一轮的大雨再次登临。眼帘里的妈妈双手捧着香枝,虔诚的跪拜在神明前祈求保佑,爸爸正在收看天气预报,眼睛始终盯着闪动的电视荧屏,手机不停的与外界联系,无奈至极,我们又只好再次举家辗转别处,回避这场可恶持续的降水。

记得是在两天后,台风才终于走过。这让我们倒霉难忘的雨,它肆虐的宣泄终于结束了。天气也迅速的转晴变暖,我们也急忙返家重新巩固房墙,再次梳理房屋四周渠沟的塞物,为防止地基发生裂变,产生房屋坍塌。过了好久,我们才入居安住。的确,这触目惊心的雨天带来了的雨水让我们的心内埋下难化的绪结。拜托邻居堆放在我家四周的石头及早搬迁,以免让雨水再次从我家房屋流经,影响造成我们的生命安全与财产损失,能否让我们再住几年呢?但愿我们也能早日住上新房,从此让我们不再担忧这种难忘可怕的雨天!

有关难忘的作文四:难忘的一晚

我是一个很少在别人面前流泪的人。我认为眼泪是懦弱的代表,是投降的白旗。所以,它注定与我无缘!

暑假的某一天夜里,我这位师傅带着小徒弟——刚学会溜冰的姐姐来到了火车站广场。那里灯光璀璨,人声鼎沸十分热闹。

我双手叉腰,眯眼看着小徒弟,说道:“小李!咱们就在这儿,练练本事吧!”

“说啥呢!我可是你姐!”她环顾了一下四周,眉毛皱成了疙瘩,“琳妹仔,这里人太多了,我们换个地方行不?”

“no,no,no,人多才能体现出我的技能高。就这了!”我两手环胸,下巴提得老高,不屑一顾的说道。

于是,我便在人群中自由自在的“翱翔”,而她却在人群中慢慢腾腾的“爬行”

这时,我的目光落到了一块斜坡上,那斜坡表面光滑,不会磕绊,而且前面还是一片大空地,不会摔跤。就这么定了!我打了一个没有响的响指。随后,我叫来了小李,自信满满的说:“李子,我要从那块坡上滑下去,你看好了。什么叫高手!”

“算了吧,很危险的,不要乱试。”李子紧张的拉着我的衣角。我不理会她,依旧是信心十足。

我准备好了,喊了一声“拜拜!”便发力往前冲。“呼……呼”风的声音环绕在我的耳际。特刺激。“哈哈,等会,小李子,肯定对我刮目相看,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哈哈哈!”

正当我做着美梦时,一股不祥的预兆溢满心间。接着自己像是飞起来了一般,身体猛地腾空而。我大叫不妙。迅速落地。又轻弹了起。一个微小的弧度过后,我呈四脚朝天的模样,倒在了空地中。没有血,却非常痛。我双手撑着地,困难的坐了起来。

我的腿,好痛,好痛,像是骨头被摔得粉碎,然后又被碾成了灰一般,眼泪逐渐挤满眼眶。“我不许流泪”我在心里这样告诫自己。抬头望了望天空,依旧灰暗无比,看不见星星,只有月亮一个。像是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很孤单,很无助。不知为什么,心里徒增起了这样的伤感。

这时,我的姐姐磕磕绊绊的溜了过来。“没事吧?琳格,很痛吧!”她心疼的抚了抚我的头发。

“当然没事,这点小痛算不了什么。不过,我有必要告诉你,这件事跟我的.技术没有半点关系。只是因为那里有一个坎,我没看见而已。所以,请你不要质疑我。这件事到此结束,你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好了,扶我起来。”

姐姐吃力地把我拉起来,“嘶”我轻呼一声。腿完全使不上力气,而且还疼得越发厉害了。姐姐刚想说些什么。被我用手势制止了。

我和她一起坐在了木椅上,她轻轻地为我揉腿。月光下,看着她的影子,心里一阵酸楚。不晓得是什么力量的驱使,我抱住了她,不顾受伤的手和腿。我紧紧地抱住了她,“姐姐!”

这个难忘的夜晚里,我流泪了。原因是——我有一个全世界最好的姐姐!

有关难忘的作文五:难忘的做手工比赛

这是发生在一个多月前的事了,但是到现在我都忘不了。

一个月前,也就是暑假开始的第一个月,我便到表姐家做客。表姐在学校里参加了一个非 常有意义的组织,叫“假日小队”。我征得爸爸妈妈的同意后,就兴高采烈地“飞奔”到表姐家,我去的当天晚上,假日小队中负责组织的同学(也就是和表妹比较 亲密的同学)打来了电话,告诉表姐明天有活动,并讲清楚了时间、地点和需要带的东西,地点就是表姐家楼下的小凉亭。当表姐对她说我来到了她家做客时,那个 同学还要求我也一定要去参加这个活动。没办法,我只好答应了。

第二天晚上,我们准时的在约定的地点相遇了。加上我,刚好四个人,而且全都是女孩。我们走着走着来到了楼下的小凉亭,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地。

我们坐下来后,拿出了准备好的针和线。“假日小队”的队长从小背包拿出了许多的布料和两个“模特”。你知道我们在干什么吗?哈哈,我们是在比赛制作衣服,不仅要漂亮,还要让“模特”穿着舒服。我们四个人分成了两组,我和表妹一组,另外两个人一组。

比 赛开始了,我和表姐先用尺子量了“模特”身上的长度。然后剪下两片布料,再用针穿上线把相同形状的布料的左右两边缝起来,上下两边不能缝,这样衣服才能穿 进去。缝裙子的方法也是一样。就这样,我们俩把上衣和裙子都缝好了。这些步骤也许听起来很简单,可是做起来就难了。我和表姐做了好久才做好。做好后,我们 把衣服给“模特”穿,可是衣服做的太小了,“模特”穿不进去。我们俩看了之后都忍不住笑出了声来。时间到了,另一组做的衣服既漂亮“模特”穿着也很“舒 服”,我们俩看到了以后十分羡慕。我们做的衣服既不漂亮“模特”也穿不进去,而且袖子还是一只长一只短。这场比赛我们小组输了。可是,虽然我们输了,但是 我们一样也很开心,毕竟开心第一,比赛第二嘛!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一个月,但是那天的点点滴滴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如今,还是历历在目啊!

有关难忘的作文六:难忘的钢琴演奏

20XX年7月14日——这是个令我难忘的日子。那天我参加了佳星琴行钢琴演奏会,那可是我第一次登台演奏哟。

那天下午,我怀着激动而又 紧张的心情来到琴行。琴行里已经被人们挤得水泄不通。台上正在彩排,只见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女孩坐上琴凳,手平稳的放上琴键,自然流畅地弹奏着。妈妈要我 也到台上去感受一下。我推辞道:“还是不要了吧。”妈妈一边推着我,一边不容分辨地说:“这怎么行?还没上台就怯场了?”坐在琴凳上,我看着台下的妈妈嘴 巴一张一合,就像在念紧箍咒似的。我压下忐忑不安的心,认真的弹奏起来。咦,“紧箍咒”失灵了。

正式表演终于开始了,我心里就像压了一块 大石头,妈妈的“紧箍咒”又来了。我焦急地等待着。一个,两个,三个……第十五个,轮到我上场了。我整了整衣服,走上台鞠了一躬,然后坐上琴凳,悄悄地吸 了口气,感觉心里一下子很放松,弹起了早已滚瓜烂熟的《舒格兰舞曲》。我时而轻,时而重,时而快,时而慢,欢快的旋律在我指尖流淌……

当我手中拿着老师给我的奖品,耳边响起热烈的掌声时,我认为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这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呀!

有关难忘的作文七:难忘的小学生活

我们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活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册,它记载着我经历过的难忘的事迹,每当回想起我那本“画册”,我都回味无穷。然而,最使我难忘的,还是我第一次参加舞蹈比赛,那次获得奖杯的画面,铭刻在我心上。

那是学校一年一度的舞蹈比赛,我很紧张,在比赛开始前,我抓紧练习。这时终于上“战场”了,妈妈把我带进比赛现场,本来我信心满满,可我看到参赛的人员,他们都很优秀,我顿时就灰心了,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别怕,要相信自己能够做到最好,别人不认可你无所谓,可你自己要相信自己啊!”听了妈妈的话,我又重拾信心,对啊,别人无所谓,只要让自己发挥到最好就行了。到我上台了,我好紧张,我往四周看了看,有很多评委看着我,我于是跳起舞来,我看到了评委们赞许的眼光,我心里面的石头终于落下来了,在公布获奖人员时,我特紧张,当我听到我的名字时,我激动得快哭了,所有的人向我投来羡慕的眼光。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刻,我成功的那一刻!

有关难忘的作文八:难忘的一件事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事,开心的事,痛苦的事,都值得我们慢慢去回味,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发生在去年“五一”长假时候的一件事。

那天,我和姐姐、妈妈乘车去了北京的海底世界,沿途的风景使我心情大好。终于到了!终于到了!我们一下车就直奔售票区,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正当大家都在耐心等候的时候,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小孩,大约四五岁的样子,这个阿姨在小孩的耳旁说着什么,那个小孩立刻屁颠屁颠地跑到了队伍的最前面,挥着小手说:“妈妈!妈妈!快过来啊!”,阿姨说:“大家能不能让我过去?我的儿子在前面。”说着,她也跑到队伍的最前面了。周围的人都用不满的眼光看着这对母子。忽然,那个小弟弟喊:“爸爸,你也过来吧!”我想:哦!原来是全家总动员呀!这时,从队伍的最后面传出了一个声音:“你们先走吧,我要在这里排队!这种违背社会公德的事情我是不会做的。”忽然,这位阿姨的脸也红了一言不发,排到了队伍的最后面,一家团聚了。这时,周围人的目光齐刷刷的投向了这位父亲,目光里满是赞许、敬佩。我想:这位父亲真令人敬佩,他不仅有一个公民起码的社会公德心,还为自己的孩子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也赢得了他人的赞许,得到了尊重。他的形象顿时矗立在我的心里。

上一篇: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下一篇:耐人寻味的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