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的主要特征

2024-04-13

1信息的主要特征(精选8篇)

篇1:1信息的主要特征

1.信息与信息的一般特征

一、信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特征

1.信息论创始人 香农 认为“信息是不确定量的减少”。因此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2.我国信息论专家 钟义信 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状态变化的方式,也就是食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3.控制论的奠基人 维纳 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是区别物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三种资源。

4.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种或多种载体,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都需要载体。根据表现载体的不同,可以将信息载体分为 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 五大类。

5.不同的载体形式的传播途径也是不尽相同的。信息传播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面对面交流、书刊、电视、网络、广播 等。6.“人们用文字、图像、符号等形式记载的事件和认知。”在这事例中主要的载体形式是

文字、图像、符号 ;传播途径是 书刊 ;接收方式是 视觉。

7.“观看电视直播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直播”在这事例中主要的载体形式是 视频 ;传播途径 电视 ;接收方式是 听觉,视觉。8.信息的传递性是指信息可以实现 时间 和 空间 的传递。9.下列关于信息的表达中,不合理的是(D)A.信息是指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B.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 D.信息也是一种物质 C.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性。

11.阅读以下三则事例内容,指出他们各显示出信息的哪些基本特征。

(1)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将各地新闻传送到千家万户。传递性(2)“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人就都有两种思想,甚至更多” 共享性

(3)向农中学的同学种植一块蔬菜,为了管理这片菜地,他们每天都有了解天气信息,以预防干旱、洪涝。价值性

质和能量的第三种资源。因此,物质、能量、信息

10.“红灯停、绿灯行”反映的是信息的 时效性、传递性、共享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发展趋势。

1.信息技术简称 IT。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有关 的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组成包括 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 ,信息技术的核心是 计算机技术

2.请写出3种常见的传感设备

麦克风,触摸屏,体温计,摄像头,数码相机。

3.信息技术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请写出信息技术发展的五次革命及其意义。P6

4.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越来越个性化的设计、越来越高的性价比 是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人性化、智能化、虚拟化、网络化、多元化、多媒体 化、个性化。

5.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体现信息技术朝着 多元化 方向发展。6.3D游戏、电子宠物体现信息技术朝着 虚拟化 方向发展

7.信息技术发展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既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其积极影响表现在 促进社会发展,、推进社会进步、改善生活和学习。

消极影响表现在 信息犯罪、信息泛滥、信息污染。8.小李街道一位自称某地税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说:“您有一笔5000元的出口退税尚未领取,请将您的银行卡号及密码发送到手机138******88,以便将钱汇入您的账户。”针对这条信息你该如何处理?

此信息为虚假信息,建议向有关部门举报来电。原因如下:(1)来电中使用私人电话,来历不明,没有权威性。

(2)任何时候都要保管好个人的银行卡号及密码,尤其是银行卡密码无论如何都不能泄露给他人。

9.论述我们该如何辨证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对社会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既不要过度地崇拜,也不要因噎废食、盲目排斥、而要客观认识、扬长避短、合理而充分第发挥其作用。具体应做到:

(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学会甄别有用信息、无用信息和有害信息,提高信息鉴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2)积极主动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和应用能力

(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关注身心健康,理性节制使用网络,不沉迷于虚拟世界(4)遵守信息法规,养成良好的信息道德与情感

信息的一般特征(8个)

①载体依附性 指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信息的载体有多样性,即即同一种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人们根据载体的不同,将计算机中的信息分为五大类:文字,图像(图形),声音,动画,视频。

② 价值性 指信息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信息的价值具有相对性。同一个信息从不同角度看坐标不同。对于不同的人群价值也不同。如1948年的汕头老地图。从考古收藏角度是有价值的。从指导方向角度是没有价值的。激光制导,GPS导航等。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 量的生产和使用。☆另外,信息是可以增值的。☆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③时效性 信息反映的是只是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天气预报。交通信息,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 谓时效了。

④共享性 信息共享不会造成源信息的丢失。这是信息不同于物质和能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⑤真伪性:如: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空城计,增兵减灶。

⑥可处理性:信息是可以被处理的。如 玉不琢,不成器。孟浩然的诗词多为反复修改、推敲而成

⑦可传递性:一传十,十传百

可以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传递。如电视直播是空间的上传递,而重播则是时间上的伟递。传播过程分三步:信源,信道,信宿。分别是信息的发出方,传播渠道,接收方。

⑧不完全性:盲人摸象,横看成岭侧成峰。(人们难以一次就获得客观事物的全部信息,这与我们认识事物的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信息具有不完全性的特征)

篇2:1信息的主要特征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信息与信息的特征》,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分析、教法和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五个环节对本节课的课堂设计进行说明。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一章《绪言》的第一节。本节内容在初中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对信息的含义做了更深层次的解释,描述了信息的特征。目的是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信息,并形成整体认识,为后面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准备。

【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习了信息技术,大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的经验,但缺少理论和系统的知识。很多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与态度不正确,对教师的依赖性重,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模仿老师的操作,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性,而且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较大。

【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分析】 课标要求: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

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能说出什么是信息或者举例说明什么是信息;

2、在教师的启发下,能结合实例说出对信息认识的三种典型观点;

3、通过思考和讨论,能并结合实例说出信息的5个基本特征;

4、能结合实例,区分信息和信息的载体。根据学习目标确立了本节课的重点:

重点:描述信息的特征,区分信息和信息的载体。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难点: 难点:对信息概念的理解。【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法:采用启发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理由:由于本节课偏重于理论知识,如果不考虑学生情况一直讲下去,基础好学生觉得没意思不愿听,基础差的学生又觉得听不懂,所以我选择了启发教学

/ 6

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启发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主动思考,通过任务驱动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合作交流学习法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法,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优越性,分享经验与知识。

【教学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学生发言,有谁能说说什么是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试举例一二个例子。

引出问题:究竟什么是信息,信息是怎样定义的?

(二)、看图片,理解香农对信息定义 用幻灯片展示三张图片

1、四川地震房倒屋塌的悲惨图片

2、温总理指示“第一任务是救人”的图片 提出问题:哪里还有人被困在里面?怎样排查?

3、救援人员在搜救犬和生命探测设备的帮助下进行排查工作的图片 提出问题:搜救犬和生命探测设备所发出的信息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信息具有排除不确定的情况的作用,帮助人们进行准确的判断,从而自然理解香农对信息定义。

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板书)

(三)、阅读材料,理解维纳的信息定义 通过大屏幕用文字展示: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美国做了一项实验。该实验以每天20美元的报酬(在当时是很高的金额)雇佣了一批学生作为被试者。实验要求被测试的人安静地躺在实验室的一张舒适的床上。实验室内一片漆黑,看不见任何东西,也听不到一点声音。被试者两只手戴上手套,并用纸卡住,吃的喝的都事先安排好了,用不着移动手脚。总之,尽量剥夺被试者的所有感觉信息。

实验开始时,被试者还能安静地睡着,但稍后,便开始失眠,焦躁不安,急

/ 6

切地寻找刺激,想唱歌,打口哨,自言自语,用两只手套相互敲打,或者用它去探索这间小屋。虽然每天都可以获得丰厚的报酬,但他们也难以坚持3天以上。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实验结束后做一些简单的事也会频频出错,精神无法集中。据说,被试者在实验后得3天以上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启发同学们思考:人们能不能长时间不接受信息?信息对人们的生存重要不?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信息对人们很重要。引出信息的第二种定义。维纳: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板书)

(四)、快速阅读课本找出信息的第三种定义。

我国信息论专家钟义信给出的定义: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板书)给出图片,启发学生思考每张图片传达着什么信息?

设计意图:结合图片信息加深理解定义中的“事物”、“运动”、“状态与方式”

(五)、思考讨论,说说信息的特征

A、通过上面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三种典型的信息的定义,接下来认识信息的主要特征。

提出问题:

1、哪里有信息?

2、有没有什么信息是大家都知道的?

3、信息是不是“无依无靠”的?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信息 问题设计意图在于:引出前三个特征。老师总结:

1、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体现了信息的普遍性

2、同一信息同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被多人所共享体现了信息的共享性。

3、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具有依附性

举例:“变换的红绿灯”,信息“交通行止指示”依附在“红绿灯”中 请学生列举3-5个信息的实例,师生共同分析“信息”与“信息的载体”,教师结合实例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所提到的信息能不能依附在其它载体中?得出结论:同一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 6

(板书信息三个特征,信息与信息的载体)

结合实例,通过教师的指导,启发学生区分信息和信息的载体。B、阅读材料:两个推销员的故事

有两家鞋厂分别派一位推销员到一个岛上推销鞋,他们上岛后发现岛上居民一年四季都光着脚。一家鞋厂的推销员失望地给公司拍电报:“岛上无人穿鞋,没有市场。”然后他就回去了。而另一家鞋厂的推销员也给公司发了一份电报:“岛上无人穿鞋,市场潜力很大,请速寄100双凉鞋来。”他把凉鞋送给了岛上的居民,岛上居民穿上之后觉得很舒服,不愿再脱下来。因而他为公司赢得了销售市场。

启发同学们思考问题:“岛上无人穿鞋”这个信息有没有价值?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信息具有价值性,但是信息的价值大小因人而异。(板书信息的价值性)

C、用大屏幕展示案例:

小张同学看到一个海报,说是商场有一款自己喜欢的书包八折销售,于是兴高采烈的去商场购买。可是到了商场,小张却很失望,原来商场是为庆祝建店十周年而举行的三天打折销售活动,现在活动已经结束了。

启发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信息会失效?”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信息具有时效性,要及时获取最新信息。(板书信息的时效性)

(六)、师生共同总结信息的主要特征 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 启发学生思考:信息还有没有其它特征?

(七)、综合活动:

分组上网查询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有关信息。5分钟之后,小组发言,结合自己的查询体验发言说说自己对信息含义的理解,结合查询结果描述信息的特征,并区分信息和信息载体,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学习体验。

设计的目的是:用任务驱动方法,让学生自觉地思考和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合作与交流的方式来达到信息和经验共享,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 6

(十)课堂评价:

1、过程性评价:目的是对同学们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表扬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性评价:我共设计了六道选择题,涉及到信息的定义、信息的特征、信息的载体,通过做练习题,来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十一)课堂小结,知识回顾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加深对信息和信息特征的理解。向学生提出要求,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善于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且合理、合法地开展交流,不断提高信息素养。

(十二)、课后作业:

课外预习本章第二节“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十三)、板书设计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1、信息的三种定义: 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维纳: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钟义信: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2、信息的特征

普遍性 依附性 共享性 价值性 时效性

3、信息与信息的载体

事 例 信息 信息的载体

“变换的红绿灯” 交通行止指示 红绿灯

„„ „„ „„

同一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 6

课堂练习题:

1.关于信息的说法,以下()是正确的。(C)A.收音机是一种信息 B.文字是一种信息 C.报纸上消息 D.数据是一种信息 2.对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D)A、信息是可以处理的 B、信息是可以传递的

C、信息是可以共享的 D、信息可以不依附于某种载体而存在

3、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A)A.物质、能量、信息 B.物质、知识、信息 C.物质、能量、知识 D.能量、知识、信息

4、小王是个应届毕业生,有一天他看到有个招聘信息,于是马上到招 聘单位进行应聘,谁知道单位负责人却跟他说招聘日期已过。这里体现了信息()(C)A、共享性 B、价值性 C、时效性 D、依附性

5、“我有一种思想,你也有一种思想,大家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体现了什么?()(D)

A.物物交换 B.信息的时效性 C.信息的价值性 D.信息的共享性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①大部分信息依附于载体

②相同的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③只在有物质存在,有事物运动就会有信息存在 ④同一信息对不同的人所产生的价值不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篇3:1信息的主要特征

2006年引入苏州市, 经多年的种植试验示范, 该品种一般产量为30 t/hm2左右, 高产田块产鲜薯37.5~45.0 t/hm2。其中:吴中区浦庄基地高产田2.38 hm2, 收获鲜薯56.27 t/hm2, 产值逾18万元/hm2。目前吴中区种植面积逾400 hm2, 苏州市发展到2 080 hm2。由于该品种产量产值高、品质好、营养丰富, 并且有独特的抗癌、防癌等保健作用, 深受苏州人民青睐。现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特征特性

1.1 特征

徐紫薯1号叶片均为绿色, 茎绿带紫, 叶片心形, 叶脉深紫色, 中长蔓型, 地上部生长势强, 分枝数5~8个。薯块纺锤形、萌芽性好、出苗多、苗健壮[2]。薯皮深红色、薯肉紫色、结薯较集中, 商品薯率高、薯块营养丰富, 薯块内除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外, 还富含硒元素、花青素、VA、VB、胡萝卜素、VC、甲基花青素、绿原酸和钙、磷、铁等矿物质, 以及一定的纤维素, 具有一定的抗癌、防癌保健功能。生吃鲜嫩、味甜, 蒸煮熟后肉紫色鲜艳, 香甜细腻可口。

1.2 特性

甘薯起源于秘鲁、厄瓜多尔、墨西哥一带, 明朝万历年间传入我国, 已有500多年历史。最先在广东、福建种植, 后扩大到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等地, 由于适应性广, 在我国南北各省广泛栽培。甘薯生长喜温暖、阳光和地势高爽的砂质壤土, 适宜生长温度为25~32℃, 不耐低洼渍涝及氮肥过量的条件, 春薯全生长期一般在200~220 d。徐紫薯1号抗茎线虫病、中抗根腐病和黑斑病, 产量略高于徐薯18, 性状与徐薯18相似。经区试与生产试验, 徐紫1号产量表现较高, 富含花青素, 熟食味好, 加工食品色泽鲜艳, 商品价值高, 是一个适合作为绿色保健食品、直接食用或食品加工用的甘薯新品种。

2 栽培技术

2.1 培育壮苗

甘薯育苗总体要求是“苗早、苗足、苗壮”。壮苗根源基多而发达, 栽后活棵快, 发根结薯多, 是全苗、壮株、薯多、薯大的基础。壮苗的一般标准是茎粗壮、节间短、叶片肥厚、大小适中, 具有本品种特征、无病虫害, 剪口乳汁多。一般苗长20~25 cm, 苗龄30 d左右、茎粗0.5 cm以上、春薯百苗重0.50~0.75 kg、夏苗百苗重2 kg左右, 培育壮苗的措施包括建床、排种和苗床管理等方面。

2.1.1 建床。

肥土温床要求建于避风向阳高坡处, 有土墙温床也有砖砌永久性温床, 床长一般10 m左右、宽1.5 m, 床墙砌成北高南低簸箕形, 北墙高50 cm、南墙高20 cm、苗床面向南向阳、床内挖土深50 cm, 然后对床内床体进行药剂消毒, 再曝晒3 d, 在3月上旬先填放发酵物牛马粪肥厚30~35 cm, 粪肥上再铺上10~15 cm厚营养细土, 每床再浇上人粪尿150 kg, 等待牛马粪发酵发热。

2.1.2 排种。

待温床内牛马粪发酵发热, 床温上升并稳定在30~32℃时, 进行排种。将选好的薯种 (即大小适中、薯皮光滑、无病虫害、无伤疤且未受过冻害湿害的薯块) 用25%多菌灵500倍液消毒5~10 min, 排种量20~25 kg/m2, 大薯块排密些、小薯块排稀些, 萌芽性强的品种适当稀些。排种后盖上细土, 以盖没种薯即可, 浇1次透水, 待种薯发芽。

2.1.3 苗床管理。

要求种薯发芽温度控制在28~32℃, 一般7~8 d即能出苗。出苗前以催为主, 齐苗后催炼结合, 剪苗前以炼苗为主。管理的主要措施是控制床温和湿度, 及时剪苗, 适时追肥。此外, 苗床要及时松土除草、剔除病苗、烂薯等。一般剪苗1次追施1次肥料, 以确保薯苗不断生长。

2.2 整地筑垄

种植春薯应在秋冬季节进行深耕冻伐, 耕深30 cm左右, 开春复耕, 整平碎土层扶垄[3], 施足有机肥, 施精杂肥45 t/hm2。筑垄要求:土壤宁干勿湿、上无坷垃、可无卧伐、垄距80 cm、垄高30~40 cm、垄顶宽35 cm, 垄距均匀一致, 深沟高垄、垄面细平、四周开好排水沟。夏薯种植一般在麦子或油菜收获后, 立即抢茬整地筑垄, 标准参照春薯。

2.3 提高栽插质量

提高甘薯栽插质量, 其目的就是提高薯苗移栽成活率, 是实现甘薯高产的基础, 必须牢牢抓好。

2.3.1 垄内施肥施药。

为确保薯苗健壮生长和防治地下害虫, 一般在垄内施腐熟兔羊粪肥15 t/hm2或碳酸氢铵375kg/hm2, 既能作肥料又能防治地下害虫, 也可以在薯苗移栽前在垄内施喹硫磷或大力神颗粒剂30 kg/hm2防治地下害虫, 其效果也十分显著。

2.3.2 适时栽插。

当垄温上升并稳定在15℃时即可栽插春薯, 在苏州地区一般4月20日后开始栽插, 夏薯一般在麦收后立即筑垄, 可浇水栽插, 也可以趁雨后抢栽, 确保成活率。栽插时可斜插也可水平插, 栽深5 cm左右、栽后封严压实、大小苗分级栽植, 淘汰过夜苗或病虫苗、每垄栽1行。株距20~25 cm, 密度为52 500株/hm2左右。

2.4 田间管理

徐紫薯1号栽插3~5 d后, 检查有无死苗缺苗。如发现有死苗缺苗, 应立即选用壮苗补栽。徐紫薯1号在生长期, 如遇下雨天气或连续阴雨, 特别是梅雨季节, 应在原三沟的基础上, 疏通沟系, 及时排净田间积水, 以确保薯苗健壮生长。薯苗成活后, 垄面杂草也开始生长, 为确保薯苗健壮生长, 不造成草荒, 必须及时抓好垄面的松土除草工作, 松土除草次数一般为2~3次, 至薯苗封行为止。

2.5 病虫害防治

甘薯一般常遭地下害虫如土蚕、蛴螬、蝼蛄等危害, 中后期地上部分常遭斜纹夜蛾幼虫危害[4]。对地下害虫, 可在栽插前在垄内施用喹硫磷或大力神颗粒剂30 kg/hm2防治, 还可以在移栽前在垄内施碳酸氢铵375 kg/hm2防治。在甘薯生长中后期, 如发现斜纹夜蛾幼虫危害, 一般可在3龄前用胃毒剂农药防治。

2.6 适期收获

春薯一般在8月底开始收获, 夏薯一般在10月中下旬开始收获。收获方法:利用铁塔刨收, 收获时必须轻刨细收。收获的甘薯必须轻拾、轻装、轻运、轻卸, 以防碰伤薯皮。留种的甘薯, 必须选择无伤疤、无病虫、单薯重200~250 g大小适中均匀的薯块, 霜降前收获入窖。

参考文献

[1]谭西贵, 孙明芳, 李秀英.多用型特色甘薯“徐紫薯1号”的选育与应用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 2005, 33 (1) :25.

[2]马代夫, 李秀英, 李洪民, 等.甘薯新品种徐紫薯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J].江苏农业科学, 2004 (6) :53-54.

[3]马文玲, 张蕊.紫薯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2) :127-128.

篇4:1信息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 信息化社会 特征 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0001-02

信息化社会也称信息社会,是指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信息化”的概念在上世纪由60年代初口本的梅棹忠大第一次使用提出。一般认为,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口益加强,并发挥主导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它以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程度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甲为主要标志。

一、信息化社会具有的主要特征

1.经济领域的特征

劳动力结构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从事信息职业的人数与其它部门职业的人数相比己占绝对优势;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信息经济所创产值与其它经济部门所创产值相比己占绝对优势:能源消耗少,污染得以控制;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资源。

2.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特征

社会生活的计算机化、自动化;拥有覆盖面极广的远程快速通讯网络系统,以各类远程存取快捷、方便的数据为中心;生活模式、文化模式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加强;可供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和活动的空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3.社会观念上的特征

尊重知识的价值观念成为社会之风尚;社会中人具有更积极地创造未来的意识倾向。

二、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信息化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各种技术也在飞速发展。

1.传感技术

传感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一起,构成信息产业的核心支柱。如果说计算机是人类大脑的延伸,那么传感器就是人类五官的延伸。通常,人用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捕获信息。随着光学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使用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摄像机、侦察卫星等可以帮助人们观察微小的、遥远的或高速运动的物体;电话机、收音机、CD唱机等可以看成是人耳功能的延伸;电子鼻子以及其他测量各种气味的装置可以看是人的嗅觉器官功能的延伸;温度表、湿度表以及各种测量振动、压力的仪表可以看成是人的皮肤对温度和压力感觉功能的延伸。目前,科学家已经研制出许多应用现代感测技术的装置,不仅能替代人的感觉器官捕获各种信息,而且能捕获人的感觉器官不能感知的信息。同时,通过现代感测技术捕获的信息常常是精确的数字化数据,便于计算机处理。

2.通信技术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信息的交流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人们使用电报、电话、电视、广播等通信手段传递信息。20世纪以来,微波、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等通信技术得到迅猛发展,手持移动通信装置正以惊人的速度普及。“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同任何人通信”的时代已经到来。

3.微电子技术

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器件的尺寸不断缩小,集成度不断提高,功耗不断降低,器件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微电子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给电子信息技术带来一次重大革命。今天,一切技术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微电子技术,尤其对于计算机技术来讲它更是基础和核心。

上述的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与学习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物质基础。

三、对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伴随着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我们的生活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大概十年前,学校应该还是旧式的老师+黑板教学。老师偶尔用一用那个连屏幕都没有的投影仪。近几年开始较多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了,在课堂上老师多用PPT教学,偶尔放放音乐或者视频。而老师当时也对这种教学方式比较好奇,所以课堂也就比较活跃了一点。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能让老师减少在黑板上书写的时间和次数,很多东西都可以先打好,当需要讲课时直接放映就好了。在英语课上效果更是明显,老师要讲的还有学生要记的笔记,都打入PPT中。节省了上课重复书写的时间,不仅课堂讲课效率提高了很多,而且也减少了教师吸入粉笔灰的量,保护了教师的身体。到了大学,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供自己支配,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个信息化社会给我们带来的福利。就比如在以往的社会中,学生在哪里上学就只能听那里教授讲的课。每个教授讲的课也仅仅只有那一个班的学生自己享用。而在如今信息高度共享的信息化社会中,在上海依旧可以听斯坦福大学教授讲的课。这位教授的课不仅仅只有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可以享用,而是不局限于年龄、性别或地域。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听。这实现了信息的高度利用。

其次,从大家生活的角度来看。十几年前,电脑还是很大的。信息还是很闭塞的,自己想要了解哪方面的信息还不能及时得到,只有看看电视。可是电视是面向所有人的,所以电视播放的不一定是你需要的。而你需要的有可能在某个你不在的时候播放。从而错失,导致找自己需要的消息依旧很困难。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深化发展,各种电子技术迅速发展。网络的迅速推广,使得信息开始高度共享。直到现在,有很多搜索引擎供我们选择,为我们提供查找服务,而且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就比如一个小时前的消息经过一个小时的初步加工就可以在网上公布,这能让人们更加及时的了解到实时的各种消息。

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技术已成为科学技术的前沿,想必大家在生活学习中的一些方面都有体会,人类已慢慢步入信息化社会。信息资源成为在材料与能源之后的另一个支柱产业。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变成真正的地球村,人们可以即时的分享社会进步带来的成果,减少地域差别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差异,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学习,文化更加开放、大众。例如各种聊天软件的开发,人们所熟悉的QQ、email、微信、MSN等等,让人们可以随时的交流,了解对方所在地区发生的一些事情。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也正发生转变。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人不离家照样能办事。一部分人可以由原来的按时定点上班变为在家上班,网上看病,网上授课,网上学习,网上会}义,网上购物,网上洽谈生意,网上娱乐等成为人们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使得人们的学习内容更丰富,学习方式更灵活。可以说,有了网络,整个世界都被你掌握。

信息化社会对人们生活与学习有一定的影响,当然,主流是有益的,负面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犯罪——网络犯罪。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使人们对信息体系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信息安全已成为口趋突出的问题。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及信息系统本身的安全漏洞,进行犯罪活动,如信息窃取,信息欺诈,信息攻击和破坏等,造成了社会危害,想必我们都可以从一些新闻当中看到。然而,对学生来讲影响最大的是学习能力的下降,网络加快了我们获取信息的速度和量,同时如果过多依赖于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媒体,人们阅读书本,亲身实践,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容易被弱化。网络环境中的虚拟世界,网络中的匿名活动,给人们带来了新的伦理问题,容易使人产生双重人格,现实生活中是一种身份,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又扮演另外一种身份。更为严重的是,有少数同学长期沉溺于上网,以致诱发实际生活中的社交恐惧症,或者不顾一切地沉迷网游,从各种不正常手段获取经济来源,做出让自己后悔,让父母亲人心痛的违法的事情。长期使用电脑,如果不注意自我调节,容易引起视力下降,颈椎疼痛等疾病。

综上所述,我们正在进入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改变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我们要积极学习基本的信息应用技术,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l]Darrell M. West(著),廖毅敏(译).下一次浪潮:信息通信技术驱动的社会与政治创新[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2,(8).

[2]张娟,刘书兵.信息化社会下网络消费者的特征及决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9)

篇5:《信息及其特征》参考教案1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浙教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一章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信息的重要性、有关信息的几种定义、信息的特征等内容。了解性的知识较多,比如信息的定义。信息的特征对于学生理解信息,解释信息有重要的意义,教学过程应该让学生结合生活举出例子,认识和体验到生活中的信息。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化学生活动,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学生分析:

本节是信息技术的第一课,教学对象为高一新生,他们的信息技术的基础、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能力都存在差异,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基础情况也不确定。另外本节课,纯粹是知识与概念,没有实际操作的内容。所以,必须提高课堂的气氛。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做些小游戏,也可以通过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案例,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这一门学科的兴趣,同时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与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度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够列举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②学生对信息的定义有基本的认识。

③能够能过生活的实例来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2.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从生活中发现并准确把握准确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分析、归纳、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的能力,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理解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在信息活动中与他人协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其信息素养。

/ 6

重点难点:

重点:

1、信息的定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难点:

1、对信息的定义的理解;

2、正确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教学方法:

以游戏导入课堂教学,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快速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采用讲授法、问题驱动法、演示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创设具体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理解信息的定义以及特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案例,从不同层面分析问题,加深对重难点的理解。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室、PPT、纸片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猜词游戏】

利用上课前的一两分钟,分发小纸条给学生,请学生各自写下一个与信息技术课程有关的词语。收集起来,挑选其中的20个词分成4组,班里每组同学派出两个代表上台玩游戏

(游戏规则: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词语,A同学背对黑板,B面对黑板,并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队黑板上的词语做出描述,注意,不可说出黑板上的任一个字,否则无效,A根据B的描述猜出词语。每一组有5个词,时间为1分钟。1分钟内答对个数最多的为胜利的一组)

师:同学们有没有做过猜词游戏呢?今天我们就来玩一玩这个游戏(游戏进行……)

/ 6

师:从刚才的游戏中,同学A和同学B是如何合作的(同学自由发表,教师从中提取主要观点)

师:A根据B的语言、表情、动作等获取相关信息,经过分析得出答案。这里我们提到一个词——信息,那么,什么是信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信息的例子?请举例说一说。

(同学各抒己见,教师适时给予引导)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如,早晨的闹钟向你传递起床的信息;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等等。(请同学们观看PPT中的图片、声音,从中你可以获得什么样的信息?)(请同学回答)

通过我们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等感觉器官可以感受到事物及其变化,其中都包含着丰富的信息。

师:回顾我们前面所举的例子,究竟信息的定义是什么?

(学生思考)

师:信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有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但对于什么是信息,却没有一个十分确切而简明的说法。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给信息提出了各种定义和说法

(展示PPT内容)

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描述。

信息论的奠基人之一香农提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指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专门指出了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师:简单一点理解,信息是用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书是不是信息?(同学讨论回答)

师:我们可以从书中获取知识,比如从历史书上得到一些名人事迹的信息。这里,书本身不是信息,我们只是从书中得到信息,它是信息的一个载体。

/ 6

反映了信息的第一个特征——载体依附性

信息的表示、传播、存储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语言、文字、声音、图像以及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等,甚至人的大脑,都是信息的载体。

注意:(1)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不用信息可以依附于同一个载体。交通信息既可通过信号灯显示,也可以警察的手势来传递;同样一则新闻我们在广播上听到了,在报纸上也看到了。

第二个特征:可加工处理性

考考大家:有一辆汽车,车主叫小明,司机叫小强,what is the name ot the car.请问车的名字是什么?(同学讨论回答)(教师适时给出提示和肯定)经过加工、处理,特别是经过人的分析、综合和提炼,使信息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第三个特征:可存储性

同学们平时有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呢?当我们翻开以前的日记,以前发生的事情又会重新回忆起来。这里,我们通过文字和笔记本存储信息。正是因为信息的可存储性,我们通过书籍、录音、影响可以看见或听到以前发生的事物,而不需要把以前的真实事物保存下来的原因。第四个特性:传递性和共享性 典型实例:萧伯纳名言。

萧伯纳:“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一下,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

分析:苹果代表的是物质,交换之后不会再生,而思想代表的是信息,交换之后可以同时存在,甚至产生出更多的信息。信息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像物质和能源那样产生损耗。

师:再问同学们一个问题,老师讲课的声音只是一位同学听到吗?电视上的节目只有一个观众可以看到吗? 学生:不是。

/ 6

师:由此可见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 第五个特征:时效性

师:我这里有一张麦当劳的优惠券,请同学们帮我分析一下,我现在可以用它去麦当劳消费吗? 学生:不行,过期了

师:哦,对哦。已经过期了,这说明信息具有时效性,这就要求我们需要有能力识别信息,能够判定哪些是最新的信息,哪些是过期的信息。

除了这些,信息还有其他特性,如真伪性、不完全性、普遍性、可转换性、可增值性…… 练一练:

“口说无凭”指的是说过的话无据可查,在进行重大交易时,往往需要签订书面协议。(载体依附性)

通过卫星信号,我们可以安座在家中观看北京奥运会的精彩比赛(传递性和共享性)

小明将喜欢的电影刻成光盘(可存储性)找路时,使用旧的交通地图往往会误事(时效性)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信息的定义,共同学习了信息的一些特征:载体依附性、可加工处理性、可存储性、传递性和共享性、时效性等。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就要学会正确获取信息、高效处理信息、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在本学期以后的课程中,我们将共同走进信息的魅力空间,学习和感受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定义。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2、可加工处理性

3、可存储性

/ 6

4、传递性和共享性共享性

5、时效性

其它特征:如真伪性、不完全性、普遍性、可转换性、可增值性……

附带课件:猜词游戏

教学课件

篇6:1.1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课程学习的内容,清楚要求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明确信息的多样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引导学生在讨论信息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到信息应用的价值,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间不熟悉,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对本课程的学法也不了解。与以往的信息技术课程相比,新课程更注重的是能力培养,注重团队合作,注重讨论学习,改变原有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

二、教学准备

两张白A4纸(游戏折纸),手机,古诗词句(信息不是现代才有),猜词词语(游戏猜词),小结白纸(信息的传播过程)

三、教学目标

1、理解信息的概念。

2、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

3、明确信息的多种表达形式和信息的多种载体。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的含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

五、教学难点

1、信息的含义。

2、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六、教学策略设计

1、进行“折纸”游戏,引入信息的概念。

2、引入分组讨论分析。

3、通过已经设计好的教学网站让学生自主学习。

4、采用小组竞争制,便于组织教学。

七、教学过程

一、开展折纸游戏,引入信息的含义。

1、同学们,下面和老师一起做一个有趣的游戏,请拿起一张白纸,转过身去,听老师的口令行事。(1)首先,将纸对折;(2)再对折;(3)撕掉一个角,纸屑放在口袋里;(4)旋转90度,再撕掉一个角(4)现在睁开眼睛,向后转,坐下。展开你们手上的纸,用双手举起,相互对比一下,和老师的比较一下,为什么有些不一样?

第二次游戏:看着老师的动作和语言描述来撕,不要分心看旁边的。

请双手举起你们手上的纸,相互对比一下,这次大多数同学的结果是一样的。这位同学能说明一下你为什么和大家的不一样吗?

【没有听清楚,信息传递偏差导致结果有错误。】

师:从这个游戏中,我们体验到,信息可以消除不确定性。

2、给学生出示手中的手机(两个),并说明现代人对现代信息的需求是多么厉害。

出示:“烽火连三月,家书值万金”让学生说说这里面包含了什么信息,说明信息从古至今,都是存在的。【让学生列举包含信息的诗句】

3、出示:“天上勾勾云,地上水淋淋”,说明自然界也存在着各种信息,信息是客观存在的。

师:从古自今,信息的定义有上百种,你们能谈谈对信息的见解和认识吗?

下面打开学习网站192.168.1.100,用身份证号登录,密码就是自己的出生年月。找到第一课的活动一,有信息学大师们的定义

一、定义二等后,在信息的定义三里,提交你们对信息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你们还能看到其他同学的看法和意见,选择一位你比较欣赏的,投他(她)一票。再看看会发生什么?

票数最高的,自动成为信息的第四个定义。经过同学们的推荐,信息的第四个定义是:信息是……XXX同学。

二、信息的传播过程。【猜词游戏】

1、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对信息的概念有了认识,我们再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看看又能学到什么。

(1)抽一个学生上台。(2)下面的抽学生比划,由学生猜词语。【教师出示词语单子】

2、刚才我们的游戏就是一个信息的传播过程。【此处准备好示意图】

信息发出方(台下同学)——用何载体(肢体语言)——以何途径(视觉)——信息接收方(台上同学)——接收效果及作用(对或错)

三、信息的基本特征有哪些?(下面是讲故事环节)

1、请同学看看视频《烽火告急》你觉得信息有什么特征?

【传递性,其实刚才我们做的两个游戏,也都体现了信息具有传递性】

2、如果边境上的平民做饭冒烟,也会让远处的守军误认为是知情警报呢? 【一般不会,信息具有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3、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还是每人的一个苹果,你有一个IDER,我有一个IDER,交换后我们每人有两个IDER。

【共享性,刚才的游戏下面的同学把信息通过传递的方式共享给台上的同学】

4、近一年听说乐山的房价涨了不少,海棠社区还有人造谣房价每平方涨2000被抓了,你们了解吗? 【价值相对性】

5、讲故事:卖油郎的老婆。【时效性】

6、讲故事:手机短信,冒充别人骗取电话号码。【真伪性】

五、总结:深入了解信息的各项特征,既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和理解信息的基本内容,也有利于我们依据信息的特点,有效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形成新的知识,挖掘信息的应用价值。

五、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篇7:1信息的主要特征

四、教学过程

同学们,请大家看一组图片,这是刘翔在

1、传递性

2、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案例1:通知一:我校高一年级将举行一场作文比赛,请准备参加的同学将自己写好的文章用A4纸打印出来,参加学校的作文比赛。

“用A4纸打印出来”,这是因为信息具有依附性,必须依附在一定的载体上进行传播和使用。我们所讲的古时候的烽火狼烟、飞鸽传书都是利用载体进行信息的传输,狼烟和书信是信息的载体,狼烟传输了敌军入侵的信息,书信传递的是写信人想要传递的信息;上课的铃声也是信息的载体,它传递了一个上课时间到的信息。

①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② 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③ 载体形式多样。

3、共享性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信息可以共享的特性,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信息的共享,如广播电视、网络等等。

4、价值及价值相对性

如街口的信号灯对色盲患者是没有价值的无用信息,然而对我们正常人却至关重要。人行道上的盲道对正常人毫无用处,对盲人却起着导行的重要作用。信息对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它与个人的能力、修养、阅历等有重要的关系。

5、时效性

我们讲过,信息是具有价值的,但是信息的价值又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甚至消失。案例4:8月5日,天气炎热,李先生顺手拿起一张报纸浏览,看到一条信息“今明两天到国美电器购买空调一台,即获300元现金券。”于是,李先生便前往国美商场,却被告知他不能享受优惠,李先生不解,找出报纸一看,发现报纸是8月1日的,此信息已是过时的信息。

由此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信息具有时效性。

6、真伪性

五、探究:

请分析如下几个实例分别反映了信息的什么特性

1、孙膑的“减灶退敌”

2、找路时,旧的地图往往误事

3、我国“神州6号”航天飞机顺利升空这件事已人人皆知

篇8:1信息的主要特征

战略层面的共识,尤其是目标和主要任务的明确和被广泛接受,对于凝聚全部门共识,汇聚部门合力,共同完成既定目标,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因此,这项工作不可或缺。

笔者不揣粗浅,在下文中就气象信息化的定义和要素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从回顾气象信息化发展历程入手,通过对气象部门信息化工作的阶段性特征分析,归结出气象信息化在现阶段的主要内涵, 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各方关注和讨论,并期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此达成最终共识。

一、气象信息化的定义和要素

(一)定义

所处阶段不同,技术条件、技术应用成熟度以及社会环境不同,人们对信息化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尽相同,这可从1997年我国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联合国1998年发表的《知识社会》以及我国政府与2006年发布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各自对信息化的定义中得到印证。气象部门近几年来对气象信息化的理解, 也同样经历了由窄及宽、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过程。总结历年来思考的结论,综合各方面研究成果,笔者认为:

气象信息化,就是在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成果,充分发掘和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促进气象部门内部、气象部门与其它相关部门之间信息和知识的广泛交流, 加速传统气象业务功能、业务格局、业务流程以及管理思维和方法的优化和改造,有效解决气象部门在事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和需求, 大幅提高气象预报能力、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促进气象事业健康发展的工作进程。这里包含四个层面的意义:(1)指导思想:始终遵循气象事业发展战略;(2)生产力、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信息价值的深度挖掘和高度利用;(3)工作成果的外在表现:推动气象部门工作方式、思想观念的变革,持续提高气象业务的工作水平、工作效率和效益,持续提高气象部门服务社会和政府的能力和水平;(4)工作成果的内在反映:促进气象部门通过自身能力的不断增强而长久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二)要素

目前的信息时代里,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变革及其具体载体计算机、光纤通信、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等的陆续出现和迅速普及,正在而且已经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的思维观念乃至组织结构和社会形态都在随之产生悄然而深刻的变化。

同样,信息技术已将气象业务从五十多年前依靠莫尔斯电码发送和接收气象观测资料、依靠专业绘图员手工绘制天气形势图、预报员根据天气形势图依靠自身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主观预测天气变化趋势,依靠无线电广播发布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的原始业务形态,发展成今天地基、天基和空基有机融合的综合观探测,信息高速实时传输,客观预报已占相当比重,气象服务涵盖上至国家最高层,下至最偏远地区的村寨家庭每一个角落的现代气象业务。

因此,信息技术是推进气象事业发展的最具生命力的最重要的生产力,信息化是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气象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气象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必然产物,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当代信息技术发展在气象行业和部门实际应用的必然结果。

广义完整的气象信息化包含以下六个要素:

(1)指导思想。与气象事业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以遵从和服务气象事业发展战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正确明晰的气象信息化发展战略。

(2)生产力。先进、适用、稳定的技术架构,高效、可靠的信息系统,全面互通的通信网络,灵活便捷的业务平台和良好的创新环境等。

(3)生产要素。完整、准确、可用的观测数据、产品数据、过程数据,以及相关的社会数据和其它相关行业的生产数据。

(4)生产方式。开发信息资源,充分挖掘和发挥信息资源价值,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

(5)生产环境。具有调度、协调和统筹全局的强有力的领导力,稳定、精干和一专多能的IT技术团队,良好的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和文化氛围。

(6)生产效果。通过信息化工作,不断解决气象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气象事业发展战略得以顺利实施,气象业务能力不断加强、管理水平不断增长、服务质量持续提高。整体呈现正面效果的持续有效积累。

二、发展态势的阶段性划分

气象信息化是信息技术由局部到全局,由战术层次到战略层次向气象部门全面渗透,运用于技术更新、平台构建、流程管理、工作协同、业务创新等各个领域,支持部门正常运行、推动部门健康发展的过程。在空间上是一个由无到有、由点到面、 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的过程。

就发展态势而言,建国以来的气象信息化发展经历了艰苦创业期、稳步发展期、快速发展期、高速发展期等四个时期,目前正在步入创新发展期。 其中:

(一)艰苦创业期(1949年~1979年):以气象通信为信息化工作主要内容,后期开始改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气象通信以手工传输、半自动通信为主要技术特征;其主要任务是:在有限时间内将高度分散在全国各地、世界各地气象情报收集和集中,分发预报指导产品;先后以电报、电传、传真等为主要技术手段,进行全国观测资料收集及预报指导产品的传输。

该时期气象部门的数据处理能力按时间顺序以手摇计算器、国产晶体管计算机和国外引进的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为主要计算资源,主要用于数据处理和初创期的数值天气预报。

(二)稳步发展期(1980年~1989年):仍以气象通信为信息化工作主要内容,同时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改善力度开始加大。

气象通信以数字通信、自动化通信为主要技术特征。这一时期,为满足预报业务需求,我国与发达国家建立了计算机气象情报交换关系,以北京气象通信枢纽(BQS系统)的建成和投入业务运行为标志,我国正式进入国际主干气象通信网,使北京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气象组织亚洲区域气象通信枢纽,并使得国际国内电路由原来的42条增加到124条。此外通过技术升级,完善了国内气象通信系统。

1985年引进的日本富士通M360计算机,使气候资料处理实现了自动化,气候资料的处理能力和服务方式发生根本变化,一个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气候资料预处理、统计分析、产品加工、存档和检索的自动化业务系统基本建成。1988年M-360计算机升级为双CPU,承担我国第一代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T42L9 )准业务运行,为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化积累了丰富经验。1986年引进的法国布尔D P S7计算机,也为数值预报科学研究提供了基本的计算环境。

(三)快速发展期(1990年~1999年):以网络、卫星通信、超级计算技术广泛应用为气象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和技术特征。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有效应用,使得气象通信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局域网络技术的采用和普及,解决了国家级业务单位间的数据传输瓶颈, 预报业务可及时获取更多观测资料(如气象卫星资料);以9210工程为代表,采用卫星通信技术, 建立了全国卫星广播系统,解决了国家级指导产品分发、边远台站数据传输等问题。与此同时,以CRAY、YH为代表的矢量超级计算机,以及以IBM S P系列为代表的M P P超级计算机的引进和业务运行,进一步提高了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分辨率,并促成气候业务和科研模式的快速发展。数据库、图像图像处理、多媒体等技术开始陆续在部分业务部门落地和初步应用。电子邮箱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在部门内逐步推广应用。

(四)高速发展期(2000年~2014年):以高性能计算、数据库、GIS、多媒体等技术应用为主要内容和技术特征。

这一时期,气象信息化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 进入了高性能计算、数据库、地理信息、图像图像处理、多媒体等应用技术的应用时期,气象通信、 数值预报模式计算、数据管理与服务、预警信息发布等业务的支撑技术手段发生很大变化:通信网络技术进一步规范化、带宽逐年递增;高性能计算能力叠创新高,数值预报模式水平逐年提升。数据库技术开始进入气象业务领域并迅速普及,成为支撑业务系统和管理系统的核心;GIS和计算机绘图技术逐渐应用到核心业务领域,成为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和气象服务等业务系统的核心技术;多媒体技术在视频会商领域的普及应用,使得气象预报的工作模式和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移动通信技术的逐步应用,大幅提高了气象观测、人工影响天气以及预警信息发布的业务能力。

(五)创新发展期(2015年~):以2014年9月颁布的气发[92]号文和气发[97]号文为标志,气象部门进入了以气象现代化为旗帜,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以创新发展为核心动力的创新发展时期。气象信息化是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气象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以创新求发展的气象现代化进程中,气象信息化应当表现出更大的活力、 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通过以智慧气象为形态,以完整透彻的感知、精准智能的预测、敏捷开放的服务和持续便捷的创新为主要内涵的全新的气象信息化建设,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从上文发展态势的分析中,可以进一步归纳出建国以来气象信息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即:六十多年的气象信息化发展,事实上经历了两个阶段:上世纪五十余年的资源配置阶段,以及本世纪初至今的技术应用阶段;而目前正进入工作协同阶段。未来则将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分述如下:

资源配置阶段(1949年~1999年)。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先进信息技术的不断引进和信息技术设施的陆续列装,以满足气象业务在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等方面对传感、通信、计算和存储等基础信息技术资源(IT资源)的基本需求。该阶段是IT资源由稀缺状态向满足基本需求的温饱状态过渡的阶段。一些单位在IT资源率先达到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这些单位不失时机地开始了信息技术在本单位实际工作中具体应用的实践工作;因此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运用信息技术对传统气象业务及管理工作进行技术改造、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的技术应用实践工作在各级气象部门开始逐渐萌发,并逐渐普及,出现了一批综合应用信息技术以形成相对完整业务系统的成功案例,如: MICAPS、办公自动化系统等。

技术应用阶段(2000年~2014年)。到2000年,气象部门基本解决了以通信、计算和存储为主要内容的IT资源稀缺问题,信息技术在气象部门各级单位的应用实践工作全面展开,并逐渐波及到业务、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各个角落,信息技术与气象业务的融合逐步深入的现象日趋显著,基于互联网、计算机、移动通信、数据库、GIS、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和设备的业务系统在国、省、地市等各级气象部门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各级各单位自身业务能力得到空前提高。与此同时, 管理工作开始由无纸化办公逐步转向过程的系统化和流程的规范化;在政府倡导下,电子政务系统在气象部门逐渐落地,并开始缓慢地生根。该阶段的特点之一是信息技术与气象部门业务、科研和管理等各个领域各项工作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以信息系统为特征的各种业务系统大量涌现,这些信息业务系统和平台广泛替代了原有传统的业务工作环境,大范围拓展和强化了气象部门的业务领域。该阶段的另一个特点是气象信息资源的价值开始得到高度重视,在进行气象观测系统全面升级改造,以大规模提高气象观测数据时空密度和获取途径的同时,对观测数据质量问题的重视程度也随之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一系列国/省/测站三级联动的观测数据质量控制系统陆续研发并投入业务运行,气象观测数据的可用度因之稳步上升。因此,这一阶段的气象信息化工作,一是信息技术与各项工作的深度融合,并以研发各类信息业务系统为其主要工作形态和成果;二是气象信息资源价值开始受到高度重视。

工作协同阶段(2015年~)。经过十多年的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已深入到气象部门所有工作的各个角落,业务功能极大地丰富,信息资源开始受到重视。与此同时,由于顶层设计和综合协调管理的缺位,以及传统思维的惯性和束缚,使得该阶段气象信息化发展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业务功能大量重复,业务烟囱繁多,业务流程复杂,工作效率低下等现象。管理工作亦尚停留在公文流转的电子化阶段,职能部门间的条块分割并未因电子政务系统的建立而得到有效的整合,管理系统彼此相对独立, 信息孤岛现象较之业务部门毫不逊色,工作效率长期低下。

在气象信息化进入技术应用阶段的同时,以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应用为标志,国际IT界技术发展速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智慧城市、工业4.0等典型的技术应用形态陆续出现,并被业界和全社会广泛接受和陆续应用。这些技术应用形态及其理论成果和思想内涵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信息是知识和智慧的载体,信息化较之以前工业化的最大特征之一,是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的智能化,以及生产组织的智慧化。因此当前及未来气象信息化的追求目标,是气象部门整体的智慧化, 即:智慧气象。而一个智慧的组织,其首要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组织内各部分机构之间的高度协同,它是气象部门迈向智慧气象的第一步。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内,气象信息化将以强调协同工作为主要内容:气象部门各单位内的各岗位之间需要协同、单位内部需要协同,单位之间需要协同,气象部门内部需要整体协同,气象部门与其它相关部门之间也需要越来越紧密的协同——气象信息化工作进入到工作协同阶段。

成熟发展阶段(~未来)。在基本实现工作协同后,气象信息化开始接近智慧气象的目标,进入到成熟发展阶段。该阶段的气象信息化应呈现如下四个特征:其一,自觉地遵循并融入气象事业发展战略,以完成战略计划、实现战略目标为气象信息化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其二,实现气象业务、 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无论是局部还是整体的高效率、高效益和高效能;其三,灵活敏捷的组织、架构和流程,能够有效应对外界和内部发生的各种需求和变化;第四,具有良好的自我调整、自我更新、自我优化的能力,始终保持旺盛的自我创新活力。

四、当前气象信息化的主要内涵

(一)内涵的阶段性分析

上文说过,时期、条件和环境不同,人们对信息化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尽相同。同样,不同的时期和阶段,气象信息化的内涵也不尽相同:

做为起步阶段的资源配置时期,信息化对于气象部门而言,主要任务是解决气象业务、科研、服务和管理等各领域的IT基础资源需求问题。因为这些资源的稀缺,使得气象部门甚至无法正常开展现代意义的气象业务和科研工作。因此这一阶段气象信息化的主要内涵,是信息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在该阶段,IT资源是生产力。

当IT基础资源基本满足需求后,信息技术作为智能化工具的特点开始逐渐显现,并迅速在气象部门的业务、科研、服务、管理等各个领域落地生根开花,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丰富业务功能、提高业务能力的信息系统;气象部门各领域的业务功能空前丰富、局部业务能力大幅提升。故技术应用阶段气象信息化的主要内涵,是信息技术与气象业务(广义)的广泛结合以及局部融合的逐步深入。该阶段,信息技术在业务、科研、服务、管理等内各方面的广泛深入应用是生产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普及深入,人们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认识也在逐步深入;近十余年来,由信息化而派生出来的新的理论陆续出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思维空间。人们逐渐认识到,即便将信息技术视为智能化工具,其可作用的领域也不应仅限于具体的业务功能和业务系统,它应该而且能够通过信息互联和智能化系统, 将局部的、彼此分离的岗位、系统、单位和部门有机结合起来,协同工作,从根本上优化系统、单位和部门内的运行机制,提高部门的整体运行效率、 效益和效能——亦即所谓的智慧化。这种以智慧化为标志的信息技术综合应用模式作用于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其目标便是“智慧城市”;作用于医疗卫生行业,便是智慧医疗;而作用于气象部门,便是 “智慧气象”。所以从现在开始,未来一段时期气象信息化的主要工作,是逐步实现气象部门工作形态的“智慧化”,以完整透彻的感知、精准智能的预测、敏捷开放的服务、持续便捷的创新为 “智慧气象”的外在工作形态,以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社会。而建设“智慧气象”第一阶段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实现部门内部以及部门之间广泛而高效的工作协同。

因此,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气象信息化的主要内涵,是实现岗位与岗位、系统与系统、单位与单位、部门与部门乃至行业与行业的,从局部到整体的、充分的工作协同,其目标是实现气象部门内部机能的最优化,以及外在状态的敏捷和开放。在这一阶段里,以局部和整体有机、充分而高效的工作协同为目标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大规模综合应用,将成为推动气象事业发展的新的生产力。

上世纪的后二十年,即资源配置阶段的后期, 气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曾走在国内各行业信息化的前列;然而进入本世纪后,气象信息化工作开始出现徘徊,并逐渐落后于各行业的信息化发展。这里所说的“落后”并非指装备和技术应用,而是反映在:即便在装备了先进的IT设备、许多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业务和管理工作,局部业务功能大量增加、管理手段空前丰富的情况下,气象部门所仍然呈现出的效率、效益和效能低下的整体状态。究其根源,是部门内岗位之间、系统之间、单位之间缺乏有机的协同,使得局部的能力无法正向叠加而成整体的能力,局部的优势无法正向叠加而成整体的优势。因此,工作协同既是气象信息化发展到目前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一段时期工作目标的理性选择。

(二)未来任务

上文已述,未来的一段时间,以局部和整体有机、充分而高效的工作协同为目标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大规模综合应用,将成为推动气象事业发展的新的生产力。

所以,未来的五到十年,气象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以气象现代化所明确的事业发展目标为蓝图,以实现局部和整体充分协同工作为主要工作手段,服务现代化、助力现代化、推动现代化并最终融入现代化;并应在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服务科技创新。在充分满足气象科技创新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和基础平台的同时,运用先进理念和技术,搭建协同创新平台,营造部门及全行业内部协同创新的良好环境。

提高管理效率。打通信息孤岛,优化管理流程,提高职能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以及职能部门之间工作的协同程度,通过提高信息化水平来提高管理领域的工作效率。

强化工作协同。通过业务协同、管理协同、服务协同、协同创新和整体协同,全面提高气象部门整体、各单位、各系统和各岗位的工作效率。

推动服务改革。运用先进的信息化理念和有效的信息技术,逐步改革气象服务体系、制度和方法,实现对服务需求的敏捷响应,提高提供个性化需求的能力和水平,建设开放的气象社会服务平台,培育遵循市场规律的气象公众服务社会力量, 规范气象服务市场,促进气象服务和气象信息与全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和各团体的深度融合,为全社会提供公众气象信息服务。

上文中归纳出的气象信息化内涵和主要任务, 是具有鲜明阶段性特点的。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部门内相关工作的开展和成果的积累,人们对气象信息化的理解和认识还将继续深入;相信不久的将来,更加符合技术发展趋势、时代特征和社会需求的新时期气象信息化的定义、内涵和主要工作还将会陆续出现、补充和更新。

梳理一年来围绕气象信息化主要工作内容的讨论议题,是值得回味的:我们从几年前对云计算的关注和思考开始、陆续经历了大数据概念在气象部门的热议、设想并设计气象云的建设、 国家级业务系统整合以及省地县三级业务系统整合等几个认识的阶段性提升。人们逐渐认识到: 构建气象云不是目的,其目的是为下一步气象部门内部信息系统的综合集约化整合提供稳定高效的工作和运行平台。同样,集约化整合也不是目的,其真正目的,是实现气象部门内部高度的、 有机高效的工作协同,以及气象部门与其它部门和行业间有效的协同工作,并最终达到“智慧气象”的整体状态。

所以,以智慧气象为目标,以实现气象部门内部和外部充分的协同工作为重点工作,这应当成为未来一段时期气象信息化的主要内涵。

上一篇:高执行力:个人成功基础下一篇:我的研修日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