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的主要特征是

2022-08-20

第一篇:马尾松的主要特征是

瓮安县马尾松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及防治方法

摘 要:马尾松在瓮安县树种结构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加大其监测防控力度对瓮安县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瓮安县的基本情况,介绍了近年来瓮安县马尾松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瓮安县;马尾松;有害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S76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094

马尾松是阳性树种,不耐庇荫,喜光、喜温。适生长于年均温13~22℃、年降水量800~1800mm的环境。瓮安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3.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9℃,年降水量为1148.2mm,非常适于马尾松的生长。

1 主要的病害特征及应对措施

1.1 拟松材线虫病

1.1.1 拟松材线虫病的发病特征

首先针叶褪色,并逐渐失去光泽,由黄褐色至红褐色,最后萎蔫致植株枯死,其感染的症状从外部看与松材线虫十分相似。

1.1.2 拟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措施

对拟松材线虫和媒介昆虫或病原线虫进行防治,具体可以设置诱木杀虫,在传媒松褐天牛成虫羽化期喷洒农药,用诱捕器诱杀成虫等;在传媒松褐天牛的幼虫幼龄期释放其天敌肿腿蜂,进行生物防治。

1.2 松瘤锈病

1.2.1 松瘤锈病的发病特征

主要危害枝干部,每株发病马尾松上至少有1个瘤,多者有300~400个瘤,整个松树已经濒临死亡。

1.2.2 松瘤锈病的防治措施

加强林间管理,合理密植,有效预防病害发生;对于发病的幼林,要在早春和秋季用65%的代森锌或65%的福美锌药剂及时进行防治。

1.3 松落针病

1.3.1 松落针病的发病特征

从幼树到大树都可以患病,患病初期有很小的黄斑点,到晚秋时变黄脱落。它影响树的正常生长,病树提早落叶,有的甚至导致病树死亡。

1.3.2 松落针病的防治措施

营造不同组成的林分;加强林间管理,清除初侵染源,清除并烧毁病株残体;苗期移栽,并及时灌溉,缩短缓苗期,提高抗病力;化学防治,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

1.4 松赤枯病

1.4.1 松赤枯病的发病特征

主要危害马尾松的幼林新叶,受害叶片为褐色段斑,也有少数呈浅绿色,受害严重的马尾松似火烧,叶片提早脱落,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1.4.2 松赤枯病的防治措施

加强林间管理,提高林木的抗病能力;用50%的多菌灵、90%的疫霜灵,每隔20d喷施1次,对其进行药剂防治。

2 主要的虫害特征及应对措施

2.1 云南松毛虫

2.1.1 云南松毛虫危害的主要症状

取食马尾松的枝叶,此虫大量爆发时,会致使马尾松大批枯死。

2.1.2 云南松毛虫的防治措施

采用人工择茧、杀虫灯对其成虫进行诱杀;用白僵菌进行生物防治;采用甲氰菊酯等进行药剂防治。

2.2 思茅松毛虫

2.2.1 思茅松毛虫危害的主要症状

思茅松毛虫常与马尾松毛虫混合发生,其主要取食松林的针叶,危害严重时可致整株马尾松枯死。

2.2.2 思茅松毛虫的防治措施

对人工马尾松纯林进行改造,有效防止思茅松毛虫的大量发生;用白僵菌水剂和苦参碱进行生物防治;用50%的马拉硫磷乳油或50%的敌敌畏乳剂进行药剂防治。

2.3 松褐天牛

2.3.1 松褐天牛危害的主要症状

松褐天牛成虫啃食嫩枝皮,致使寄主衰弱,其幼虫钻蛀树干,致使马尾松枯死,同时松褐天牛的成虫也是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

2.3.2 松褐天牛的防治措施

加强植物检疫,对未经检疫的涉木制品禁止带入林区;人工清理被害木。对林地内的枯死树、濒死树、受害严重的被害木及时进行砍伐、清理,并对其进行烧毁;在松褐天牛羽化期用诱捕器、或者设置诱木进行诱杀,减少松褐天牛的虫口密度。定期对其发生危害的松树林进行监控;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治理松褐天牛,具体可以使用管制肿腿蜂、啄木鸟、白僵菌、绿僵菌等遏制松褐天牛的数量;用750~1200mL/hm2的威雷稀释300~400倍消灭松褐天牛成虫。

2.4 松梢螟

2.4.1 松梢螟危害的主要症状

当幼虫进行危害时主要是钻蛀主梢引起侧梢丛生,影响树木生长。

2.4.2 松梢螟的防治措施

加强林间管理,促使幼林提早郁闭,有效压低虫口密度;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用50%的杀螟松、10%的天王星进行药剂防治。

3 结 语

总体来说,对瓮安县马尾松上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并在此过程中贯彻“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防治方针,提高马尾松林自身抵御生物灾害的能力,同时人为地进行一定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实现马尾松林业主要有害生物的科学治理。

第二篇:政务接待工作的主要特征

接待工作是党委、政府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窗口、桥梁和纽带作用。把握好接待工作的特性,是做好接待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一是政治性。政务接待有别于商务接待,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有关精神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意图,为政治、经济服务,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当其它接待与政务接待发生冲突时,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政务接待。

二是规范性。政务接待要求规范,不能随意,在接待范围、接待礼仪、接待程序、接待安排、接待经费、接待纪律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和要求。

三是灵活性。接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由于来宾职务、宗教信仰、民族等方面的不同,其要求也各有所异,特别是接待重要来宾时,有时既定日程也会因来宾的要求而调整,这就要求接待人员要具务较强的应变能力,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妥善处理好各类临时变化或突发的事情。

四是保密性。接待工作是否保密,决定着重要领导的安全和重要工作机密的安全。在领导的各项活动中都要注意保密,不能在公共场所讲领导的行踪及活动安排,特别要防止打手机泄漏机密。一级警卫接待任务只能使用任务代号,不得泄漏首长姓名。

五是时效性。所有接待人员都必须守时,有较强的时间观念和超前意识,提前把活动日程告诉来宾,并做好准备工作。特别是重要接待任务经过路线、参观点、重要活动等所用的时间,必须做到准确无误。进行交通管制也要严格时间要求,未经批准,不得轻易改变。

六是协作性。接待工作需要各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大型接待任务,涉及的部门多、范围广。各单位都有一些特殊规定和要求,工作人员也有不同的工作风格,这要求大家必须顾全大局,相互协调沟通、理解支持,形成整体合力。七是公关性。要破除接待工作就是吃吃喝喝的错误观念,牢固树立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的强烈意识,在搞好接待服务的同时,积极开展公关活动,不失时机地宣传本地的区位优势、自然景观、经济状况、社会发展情况,特别是要推进一些优势企业和重要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促进经济技术的全方位交流与合作。

八是礼仪性。接待工作中接送站、领导会见、陪餐、陪同参观等都有必要的礼节。接待人员的言行举止、行走坐立、见面握手、介绍来宾都有学问。如介绍人员时,应先把当地领导介绍给首长和来宾,把年少者介绍给年长者。握手时首长或女士先伸手时才握手,不要交叉握手或戴手套握手、进电梯或乘车时应让领导、来 宾和女士优先。在仪态上,做到服装得体,化妆适度,端庄大方等等。

第三篇:党内民主发展的主要特征

发贴人:81.64.201.*发贴时间:2009-8-19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内民主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

党中央发挥表率作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汇报工作,中央的重大决策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征求意见,并且从制度层面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化建设,有力地指导和促进地方和基层组织的党内民主创新试点。党的基层和地方组织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中央精神的指引下,积极主动进行党内民主的试点改革,在竞争性选举、党代会常任制、党的领导和决策体制改革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为党内民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全面考察和总结近年来党内民主发展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党内民主发展的一些主要特征。

一、循序渐进,累积创新

党内民主在基层的发展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村支部竞争性选举到乡镇党政领导公推公选,再到乡镇党委和党委班子公推直选,基层党内竞争性选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累积创新的过程。公推公选建立了一种干部选拔的竞争机制,但仍然是干部选干部,于是产生了公推直选,公推直选作为对公推公选的一种改进性创新,既体现了竞争原则,又落实了党员的民主权利。四川平昌县乡镇党委***和党委班子公推直选就是在经历了乡镇领

导班子公推公选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而来的。公开选拔作为省、市、县地方党委和政府工作部门选拔领导干部的一种方式,由于笔试环节不利于选拔出真正能干的人才,而且缺乏民意的体现,于是公开选拔和民主推荐相结合,公开选拔向公推公选演变。例如,2006年4月至8月,江西省对公开选拔的方式进行改进,取消了笔试环节,完善民主推荐环节,通过公推公选产生9名正厅级领导干部。党内民主创新是一个在原有制度基础上扩大民主空间的过程,在创新的基础上再创新,呈现出累积创新的态势。

党内民主的演进和扩大也是一个先易后难,由低到高的过程。进行公开选拔和公推公选的领导岗位先是低职位的领导岗位,然后到较高级别领导岗位,先是副职岗位,然后再是正职岗位,先是党委和政府工作部门的岗位,然后再是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岗位。徐州市在进行公推公选党委政府副职的基础上,于2003年开始公推公选县区长候选人推荐人选,江西省在公推公选副厅级领导干部的基础上,于2006年公推公选正厅级领导干部。随着公推公选和公推直选制度设计的改进和完善,公推公选和公推直选的成本也不断降低。

二、解决问题导向,而非理想导向

解决问题导向说明党内民主创新主要是针对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而进行的创新;理想导向意味着根据

一个从理论角度设计的理想制度而进行的根本性创新,党内民主发展是解决问题导向的,而不是理想导向的。问题和矛盾、冲突表现最突出的地方,往往是党内民主改革和创新的生长点。很多矛盾和冲突在基层表现得最突出,基层党组织直接面临这些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直接推动着基层党组织进行民主创新。例如,四川平昌县较早地进行乡镇党委班子公推直选,重要的原因就是平昌县乡镇十分贫困,乡镇财政负债累累,党群干群关系十分紧张,乡镇党委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和凝聚力下降,实行乡镇党委班子公推直选,不仅有利于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来领导乡镇的发展,还有利于赢得党员和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化解党群干群的矛盾,总之,公推直选有利于从发展和稳定两个方面解决乡镇的实际问题。截止2005年10月,全国已经有200多个乡镇进行了公推直选的试点,2006年公推直选进一步在更大范围推广。五年开一次党代会,党代表只存在几天,党代会和党代表的作用难以发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县市进行了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为发挥党代会和党代表的作用提供了组织平台。

三、创新型领导者的直接推动

基层和地方党组织的党内民主并不是同步在各地展开,有一些地方率先进行改革和试点。为什么有些地方党内民主试点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而有些地方却迟迟未动?通

过对党内民主试点案例研究,我们发现创新型领导者的直接推动是基层和地方党内民主发展的重要因素。凡是基层和地方党内民主发展比较好的地方,必定与创新型领导者联系在一起。这些创新型领导者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和有关党内规定,同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扩大党内民主空间,改革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尽管推动党内民主发展是党内的普遍需求,但是党内民主发展不是一个自动实现的过程,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下,党内民主发展需要创新型领导者的直接推动,使得党内民主在一些地方首先取得突破,为党内民主的提升和推广提供经验。这些创新型领导者在党内民主改革和创新过程中功不可没。

四、党内民主化与党的制度化同时推进

2004年,中央集中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暂行规定》等五个文件,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原则、程序作了规定,五个文件体现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坚持和贯彻党内竞争、公开选拔、民主推荐、落实群众公认等原则和做法。2006年,中央又集中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等五个文件,这些文件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延续,进一步完善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化、制度化体系。近年来,随着党内民主的发展,党的制度化建设也不断加强,党内民主化与

党的制度化同时推进。党的制度化有利于将党内民主创新的经验提升到制度层面,有利于广泛推行。

第四篇:旅游投资的主要特征和理念

2008-12-11 18:24:52 绿维创景 字号:T|T

旅游投资的主要特征

一、旅游投资的主要特征

投资旅游,与投资工业、能源、高科技、房地产等有很大的区别,这是由旅游产业和旅游产品的特殊性决定的。总体来看,旅游投资有五大特征:

1、高投入与持续回报的投入产出特征

旅游从原来的低门槛逐渐发展到目前的中高门槛,预计未来旅游投资的门槛会进一步提高。门槛的提高,基于进入性投资的加大,竞争加剧,以及竞争环境的国际化。

对于旅游项目而言,高额度的资本投入,并不能产生快速的回收,因为旅游是一个持续回报的长效投资产业。这对于中国的民营资本来说,非常难于接受,因为他们已经适应了快速投资,快速回收的短平快投资理念。

旅游投资,涉及项目的综合性、复杂性、服务性,由于旅游产品的创意空间很大,因此,结合资本投入力度、回报率要求等投资商自身因素,就形成了旅游商业模式上的巨大差异,这也就是我们在旅游整个投资中间强调的杠杆运作方法的原因,试图用几千万资金去搬动几个亿的杠杆。五重杠杆运作模式”, “其目的,就是突破高投入与慢回报之间的矛盾。

2、旅游产业链整合与多产业整合特征

旅游项目投资,已经脱离单一项目投资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投资商,着眼于区域整体投资,力求整合旅游产业链,整合多元产业,寻求综合收益的最大化。这是旅游投资发展的趋势,也正在成为旅游投资的特征。

旅游产业链的延伸,与城市景观、房地产、小城镇、休闲娱乐等等深度结合,产生了一个整体的、互动的结构,一个大的构造――我们称之为“泛旅游产业”

一是与旅游直接相关的产业:宾馆酒店业、餐馆业、运输业、文化业、娱乐业、体育业、保健美容疗养业、博彩业、会展业、生态与观光农业、加工工业、技术产业;二是综合提升的产业:旅游与其相关联的目的地的结构导致了旅游整合而形成的相关结构,其中第一是旅游房地产业,以度假结构为依托,第二居所和第三居所等所体现的旅游度假酒店、旅游公寓、别墅区等等形态,将旅游与房地产相结合的旅游房地产业;第二种是城市游憩型商业,如步行街、SHOPPING MALL、中央游憩区是城市休闲的核心区及旅游小城镇,这就把旅游的产业链与城市经营、城市运营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把旅游和城市名片的打造、城市旅游、城市周边旅游、景区旅游结合在一起,形成整个以旅游产业为依托的城市经营的理念。

旅游产业有一个很长的产业链,由旅游景区很容易形成旅游小城镇,景区的发展为小城镇的建设提供了很大的一个产业依托,其间一个很有价值的方面就是房地产,旅游与商业相结合,包括城市商业。文化娱乐产业,旅游娱乐产业,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娱乐化的世界,所以旅游与娱乐之间、文化与旅游之间、体育与旅游之间及农业与旅游之间、加工工业与旅游的商品与纪念品之间、餐饮业、运输业及城市名片、城市风貌打造都与旅游有关,旅游产业是一个长长的产业链,都要用一种非常宽的产业眼光还对待,而不局限于一个旅游风景区本身,而要把它与城市、与小城镇、与三农问题解决和一系列的城市经营理念结合在一起。

3、旅游资源的资本化流通存在法律制约

旅游资本,最基本的是风景资源与文化资源。但是,这些最好的资源,因为《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和《文物保护法》,已经成为不可转让的资产,其经营权,也不允许流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旅游资本流通的法律制约”或“旅游资源资本化的障碍”。

如果没有将风景与文化资源资本流通化,银行的抵押贷款等行为也是没有法律依据的,而作为资本投资、作为入股的依据也是没有法律依据的,这是作为一个产业而言,连它最基本的作为资本的确认都缺少法律依据,这个产业是缺少很基本的法律投资环境的。

市场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法律基础方面,第一个问题就是旅游资源资本化的障碍,这也是我们企业在境外上市的障碍、是旅游企业与民营资金合作的障碍,民营资金将成为我们旅游开发的主流。国家不可能投资去开发旅游产品,那么在这种形式下,资源又被认为是国家保护的资源,在国家体制与法律基础上存在着的这个重大缺陷,已经成为了这个产业发展的第一个障碍。

旅游投资理念

我们形成的一个核心思路就是通过经营权的一种转移,逐渐形成一个开发结构民营化的模式。在市场趋势下,应该对经营权放开流通,这一流通的经营权,完全可以成为旅游资本,实现资本应有的效应,包括作为出资的本金、融资的抵押、上市的权益、流通的要素等等。

在旅游资源经营权上,我们可以细分为四项权益:管理权、门票收益权、开发权与招商权。

二、旅游投资理念

1、四先定律

先进行产品策划,再编制规划,而非先规划后策划;

先通过规划,再获取建设用地,进而建设;而非盲目建设,或搞四边工程;

先签定旅游特许经营权,再锁定核心地块,进而获得相关资源权益;以区域旅游资源锁定为前提,核心地块为关键;

先设计商业模式(运作模式),再投入资金;以明确的投资评价为前提,极其清晰的把握投资运作思路,找准盈利点和运作方式狠下功夫;

2、杠杆运作理念

我们在旅游营运策划中,提出了“五重杠杆运作模式”,其目的,就是突破高投入与慢回报之间的矛盾。

规划杠杆:通过旅游总体规划修编,编制详细规划,把项目在国际、全国、区域的定位大大提高,通过协调好的高规格评审会议,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炒作,产生出巨大的影响,为融资、招商、旅游营销、土地升值提供巨大的支持;

政策杠杆:以绿色GDP 政绩观为指导,调整城乡产业结构,形成新时代下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从而得到政府给予旅游开发的最大优惠条件(低价资产收购、税费减免、申请扶持资金等);

营销杠杆:造势炒作、全面进行景区管理提升和科学营销,形成现金收入的高速增长,一方面改善经营业绩,另一方面,给银行融资,土地价值提升,投资商追捧提供坚实的证据;以营销造成的人气旺、收入提升、效益好的形象,可以很好的实质性的撬动融资和招商引资;

土地杠杆:以低价获取的景区周边土地为核心资产,通过以上三重杠杆的运作,实现土地的大幅升值,以商业房产、旅游房产等方式,实现最大的资产收益;

融资杠杆:融资和招商引资,是运作本项目最重要的杠杆;依托收购兼并、政府优惠、低价获取大量资产,以前述三重杠杆为手段,产生资产大幅升值的市场评价,以现金流量增长的事实,支持对融资及招商引资项目未来收益的预期,实现大规模融资,高价出让资产的目的。

3、产业整合链的理念

以泛旅游产业为依托,进行产业链延伸的整合运作,是旅游项目运作的重要理念。泛旅游产业具有极大的区域聚集和经济带动作用,往往会带动一个区域的城市化进程,被广泛用作为提升城市功能,推动城市经营的有效手段。

在项目开发中整合产业链,就是把旅游与农业、体育、房地产、城市化、娱乐、购物等进行深度穿插,互为依托,形成综合产业效益的理念,比如旅游房地产、旅游小城镇、步行街等类项目,就最好的利用了产业的整合。

第五篇:印度外资法的主要特征

国际法商1022班 徐琛 1040401238

从60年代初吸引和利用外资以来印度一直重视投资立法。 政府先后颁布四部投资

法, 即《外商投资鼓励法》、《外资企业管理法》、《外国投资法》和《合资经营企业法》。为外商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 对吸引和利用外资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研究印度的外资法律间题, 借鉴其经验, 对我国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外资立法, 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资法律体系, 有积极的意义。

外资审批法律

印度外资审批法律规定:对外资的审查和批准, 是基于国家经济政策特别是国际收支平衡情况的考虑? 审批目的在于避免外资过分集中于少数经济部门, 造成经济畸形发展。运用审批法律, 可防止外资规模的膨胀, 避免重复引进、盲目引进。既可以充分发挥外资的经济效益, 又能有目的、有重点地保护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总体目标。

按照印度外资审批法律, 凡外商向印度投资事先都必须向全国外资管理委员会提出申请, 均应履行申请审批手续。外商投资者在申请时应提出下述文件和资料! 投资合同、表明投资理由的经济技术方案、政府对投资理由和必要性的意见书、关于投资是否与印度经济发展计划和社会规划等抵触的意见书、外商投资者的资信、贷款能力意见书、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业产权证明文件等。申请的提出, 必须填写全国外资管理委员会自制专用表格。其他文件, 得以书信作成。由政府涉外部门、涉外保险部门、外交部、外汇银行和精通法律的有关专家组成的全国外资管理委员会, 接到外商投资者的申请后, 有权对其提出的文件和资料, 以及申请是否具备法定程序, 进行审查。审查内容主要是:外资的经济效益对印度经济发展目标和国家利益的关弃如何? 引进的外资和技术是否有损主权? 是否有利于印度经济和技术发展、扩大出口并改善国际收支平衡?是否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不违背印度的政治、经济、法律秩序是否符合印度目前和长远的经济规划等。其目的是保证利用外资的经济效益和法律后果。外资审批期限为两个月。全国外资管理委员会应在法定期限内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同时, 对外商投资者向该会提供的所有文件和资料都应严格保密, 特殊情况也须先取得外商投资者的同意方可进行。一经批准, 外商投资者应在生效之日起#? 天内, 将投资合同进行注册登记。

1980年起, 印度政府为了简化审批程序, 在外资审批法律中规定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巴西等)所通行的“ 自动认可制的法律条款。即除法律禁止和限制的部门外, 凡满足下列条件的外商投资, 只要向全国外资管理委员会提交一份报告, 就可自由进行投资;外商投资比例少50%;投资额不超过100万卢比;不申请税收减免的项目; 单个外商投资者独自或与同伙一起取得不论居住或非居住不动产值不足100万卢比;外国控制的但为印度人基本利益在印经营的慈善信托业;人寿保险公司依政府法定资本的投资;在印度经营的一般保险公司, 在保险业长官谨慎指导的范围内用公司的储蓄购买不动产;外国雇主应支付的印度养老金和为印度领养老金人的利益向养老基金的投资;外国政府、团体为办公或职员居住购买办公室或住宅;外商投资者扩大在印度的现有业务。

此外, 印度外资审批法律还规定了司法救济手段, 并对违反申报程序规定者予以一定处罚。不合格外商的投资经全国外资管理委员会命令不批准, 或可推定其不批准者, 或虽经全国外资管理委员会批准的投资, 在准备进行的投资或已进行的投资, 其条件违反书面审报内容, 或对外资审批法律规定的要求有重大变更者, 最高法院可根据全国外资管理委员

会的清求, 并代表其采取一定的司法措施, 或命令该投资停止进行, 中止一切投资活

动, 或命令其在投资期限未满前, 投资失去其效力。对违反外资审批法律规定的目的者, 可令其在指定期限内, 撤销或中止该投资者享有公司股份中的表决权或其对表决权的控制权, 或令投资者处分所持有的股份或其所属资产。至于不合格外商投资者未依法进行申报, 或任何人对根据法律规定对投资者有关事项或资料的调查进行阻碍或企图进行阻碍等行为, 可依法给以罚金或拘役或两者并课。由于有了一个完善的外资审批法律制度, 政府就可以通过审核监督的法律形式来通盘考虑引进外资与本国投资政策的协调和实施, 用法律手段来加强对外资的宏观控制和宏观调节。同时, 亦符合国际惯例, 能为外商投资者所理解。就目前情况而言, 印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规模一直比较合理, 尚未发生外债危机。

外资保护法律

印度几乎所有的外资法都规定有保护外资的条款。主要目的是“ 为了保障外商的投资利益, 保证他们有利可图, 从而吸引更多的外资。” 现行印度外资保护法律规定:政府将不建立新的国营企业与外资企业竟争,政府将不垄断与外资企业产品相类似的同类产品的交易, 禁止进口对外资企业产品构成激烈竞争的产品,政府将不管制外资企业产品的价格, 不对外资企业的产品实行统购统销, 其产品既可内销, 又可外销, 国家将不准政府机构或国营企业利用豁免进口税、营业税的便利以进口与外资企业相同或类似的产品,政府将准许己获居住权的外商取得公寓和客房的所有权。此外, 印度外资保护法律还明确规定, 政府将保证不将已获批准的外资企业收归国有。如果在特殊情况下, 基于国家利益对外资企业要实行国有化或征收时, 也必须通过法律程序, 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和作法给予合理补偿。从而以法律形式保证了不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有化或征收,坚定了外商投资者的信心。正如印度全国外资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普拉卡拉所说:“ 因为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有化或征收间题, 向来是国际投资争议中最突出的问题, 也是国际投资保护问题的核心。它既关系到资本输入国的主权问题, 又关系到外商投资者安全与利益乃至资本输出国对海外投资的保护间题。应该是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引导外资的发展方向, 合理地和巧妙地利用外资, 而不是采取简单的国有化或征收形式减少外资的副作用。如果对外资企业任意实行国有化或征收, 这不但不符合国际惯例, 也不符合国情, 其后果必然是把外商投资者吓跑。”

印度的外资保护法律不仅较全面规定了保护外商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条文, 而且还规定了保护外资企业能按照国际惯例顺利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律条款。一般按保护对象分为生产保护、盈利保护和解困保护。

生产保护。为了保障外资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以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 印度《外资企业管理法》第27 章规定, 外资企业可以决定自身生产的一切重大问题, 包括企业的发展规划, 生产经营活动方案, 有权建立适合本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其他经营制

度, 有权决定本企业的利润分配方案和财务收支预算, 有权招聘、雇用、解雇职工和确定企业工资标准、工资形式、奖励与津贴制度, 有权在批准的经营范围内自主地从国外直接购买所需的原材料、燃料、设备等物资, 有权按合同规定的比例在国外市场销售产品。这样, 就使外资企业拥有了经营决策、用人制度、资金筹措、商品流通等方面的自主权。在法律、法规和协议、合同、章程规定范围内, 按照国际惯例实行宽松的自主经营, 合法地位和利益得以保障, 适应了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

盈利保护。保护外商投资者利润及其他合法收益的自由汇出, 是印度外资保护法律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投资保护法律中政治风险一。印度政府认为, 外商投资的目的, 在于谋取利润, 外商投资者在印度因投资所得合法利润、其他合法收益, 能否在外汇市场上兑换成国际通用货币或其本国货币, 自由汇回本国, 关系到外商的根本利益, 虽有收益, 但无实惠, 则将对印度投资视为畏途。同时, 亦关系到印度外资保护法律有无吸引力和

国际资金的自由流动问题。所以, 印度的外资保护法律规定了对外资企业的盈利实行保护。如《外资企业管理法》第) 章规定, 外资企业在印度境内的投资、获得的利润及其他合法收益, 受法律保护外资企业的利润及其他合法收益,在纳税后, 可在外汇市场上自由兑换, 按当时的汇价自由地、全部地汇出国外。如果外资企业应纳的税收、税率以及征收程序妨碍了其盈利时, 不管其是否向政府提出意见,政府有权命令有关机构采取补救措施。

解困保护。考虑到外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 故印度《外资企业管理法》第39章规定! 如果外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与国内企业发生矛盾时, 或遇到间题和障碍请求援助时, 为了使外资企业的生产经营得以顺利进行, 政府有权发布适当的援助令, 命令有关机构迅速给予帮助,以保证外资企业已得利益的实现。对于政府发布的命

令, 任何机构都必须执行, 如果命令无法执行的, 应该在接到命令之日起10天内向政府申述理由, 政府另行采取措施, 直至间题的解决。印度政府为了保护外商来印度投资, 自1971年以来还先后和外国政府签订了45个相互保护投资的双边协定。同时, 印度还参加了由世界银行主持制定, 关于1985年开始对世界银行成员国开放而签定的“ 双边投资担保机构约” , 该公约已于1986年正式生效。根据该公约成立的多边担保机构已开始进行活动。若外商投资者在印度投资不放心, 可以向该机构申请保险。显而易见, 印度的外资保护法律, 实际上是保护了外商投资者的所有权、生产权、销售权、产品的价格权、出口权、市场占有权, 是一种从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到分配过程的全方位保护法律, 给了外商参与投资的安全感, 坚定了其信心。

外资税收法律

根据国际投资法律理论, 税收是国际投资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税率的高低, 优惠的多少, 关系到外商投资利润率的高低和实际获利的多少。税收, 尤其是所得税, 恰恰是利润的对立面, 税轻利厚, 税重利薄,税收对外资既可构成障碍, 也可成为刺激和鼓励。所以, 在涉外税收法律上, 为了达到吸引外资的目的, 印度政府原则上采取了税负从轻, 优惠从宽的方针, 并构成其外资税收法律的主要内容。印度的外资税收法律包含有较大篇幅的税收条款, 但归纳起来, 不外两个方面。一是税率, 二是税收优惠。

税率。印度外资税收法律对外商投资者税收及税收优惠条款的核心问题, 是所得税率问题。印度的《合资经营企业法》第89条规定: 合资企业所得税率为38% 在印度境内设立机构的合资企业所得税实行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为30-40% , 在印度境内未设立机构而有来源于印度的所得征收的预提所得税率为25%; 合资企业利润不超过合资资本20%者, 利润税税率为利润的,40% 如利润超过资本的20%者, 超过部分的税率为利润的60%。当外商向政府认可的资产投资时,将对用亚洲货币单位收取的管理手续费, 按照10%的优惠税率征税。这一措施还适用于向印度国内市场投资的非居民基金。外商的利息和股息所得税率个人为6一50%, 公司20-30%。根据《合资经营企业法》第10条, 如系从事自然资源开发, 象矿业、农业、林业、渔业及其他关于海洋、海底、水流、空间等开发的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 可以在合同中订入保证条款, 确定合同咔, 所定的所得税率不变, 但须经代表政府机构的全体成员间意。需要指出的是, 印度的这一法律条款, 并不是对外商投资者承认一种特权地位, 只是担保外商投资者不受未来税收政策变化的影响而已。

税收优惠。印度外资税收法律给予外商投资者的税收优惠面广度宽, 主耍表现为所得税优惠, 进口税优惠和出口税优惠。所得税优惠。为鼓励外商的投资积极性, 印度外资税收法律对外资企业免征所得税, 免征期限为3年以上8年以下。如属新兴型和出口型的外资企业, 从生产之日算起, 免征所得税5至10年, 在此期间内, 从留存的利李阿中获得红利的人, 除优先股份外, 不需交纳所得税。经过政府审定外资企业的技术水准、投资额以及一名从业人员所创造的价值等, 而赋予“创始企业” 资格的,(即新建企业)可免征50%的法

人所得税4至7年。投资额越大, 应用技术越高, 免税时间也就越长。从1986年起, 在该免税期限之后, 经审查还可减免10%的所得税。凡产品外销的外资企业, 其产值占该厂产品销售总值20%以上, 或出日超过100万卢比者, 经财政部批准, 其收益所得税可从40%减至4%, 优惠期为5至15年。投资在一定额度以上的扩建外资企业, 可以扣除超过扩充前所得的部分以及与新建投资平衡后的所得。外商向农业投资, 最初5年在资本支出时,允许扣除高达100%的投资额, 之后, 还可以扣除相当于机械设备支出额60%的农业开发费;当农产品由印度国内的港口海运或空运时, 可扣除离岸额5%的所得税。凡是外商向生产周期长、利润低的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投资, 从开始获利起, 前2年免税, 后3年减半征收所得税, 期满后报请批准, 还可以在以后的10年内继续减征15%所得税。外商分得的利润用于再投资且期限不少于5年的, 可退还再投资部分已纳所得税收的一半, 外资企业将所得税交纳后的利润, 在印度境内再投资的, 可依政府规定申请退还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所得税税款。如果外资企业在免所得税期间发生亏损, 其亏损数可以从免征所得税届满后的? 年内的任何一年或几年中补回, 以弥补其亏损。可见, 印度对外资企业减纳所得税的幅度是相当大的, 也是较优惠的。进口税优惠。印度政府认为, 与大出一样, 大进也是外资企业的一大特点, 不然就难以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 为了支持外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印度外资税收法律对外资企业给予了较大的进口税优惠。但是, 如果印度国内有上述物资能满足需要的, 则不享此优惠。外资企业如果向印国内购买上述物资, 销售者可以减纳上述物资的90%工商税, 以扶植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国内市场的扩大。另外, 关于印外合作开发海洋石油进口勘探、开发、开采石油所需用的机器、设备、材料等物资, 在国内制造供海洋开采石油作业,包括勘探、钻井、固井、采油等(用的机器设备, 和经核准需要进口的零部件和材料, 可免征进口税。外商、侨商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生产上所需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和设备,可免征进口环节的工商统一税。

出口税优惠。印度政府为了鼓励外资企业产品出口, 给其特别纳税优惠。按印度外资税收法律规定, 这种优惠主要是, 免征外资企业以出口为目的而进口的生产所需原料或必要材料的进口税和营业税,免征外资企业生产、组装出口产品的关税和营业税,使用国产原料出口的外资企业, 可享受5年扣除5%应税所得的待遇? 允许外资企业从生产或组装的产品出口所得中相当于比上一年增加5%的余额免缴所得税? 出口的外资企业可以扣除3至5年平均出口额超过部分90%的所得;在存储出口货物的仓库中, 对一定价值以上的设备进行投资, 或为海外项目提供咨询服务时, 其应税所得按50%处理, 对出口外资企业, 允许退还在生产出口产品中所使用物资征收的关税,开辟海外市场的外资企业, 可增加一倍扣除推销费用。对产品出口在80%以上, 使用大部分进口原材料的外资企业, 允许有保税仓库。如果外资企业出口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料或必要材料是向印度国内购买的, 那么, 这部分材料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同样可以免纳营业税。外商向出口行业投资, 不论其资本规模大小, 可享受5年的优惠待遇, 特殊情况下还可以延长5年;在此期间, 对于所得税、开发税、超额利润税和从延期内的利润中支取的红利, 实行减免税照顾。印度在外资税收法律上秉持的税率低,优惠多准则, 符合其外资政策的基本精神和根本利益。因为, 印度对外商投资实行税收优惠, 不是无原则地, 而是从本国利益出发。确定减免税收的标准, 主妥是以外资投向及其对本国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平衡、技术发展等方面来加以衡量, 以充分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从近期看, 税率低, 优惠多, 印度在国库上似乎承受了一定牺牲,但从长远看, 实际上是扩大税源的有效措施。

上一篇:美术课题简报第二期下一篇:描写久别重逢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