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队伍建设材料

2024-05-04

三支队伍建设材料(通用8篇)

篇1:三支队伍建设材料

谈谈学校三支队伍建设

学校“三支队伍”建设应本着“以人为本,以师为本”原则,加强教师的形象建设,进一步端正教育管理思想,规范教育教学管理行为,以更高的标准,更高的定位,更扎实的工作作风,加强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校本培训,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进一步增强教职工的竞争意识,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形成良好的教育群体,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打造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班主任队伍。

我校从以下几方面搞好学校“三支队伍”建设:

一、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1、认真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提高依法治校的水平。

学校班子人员要大力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处理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的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水平和能力。一定要保持清正廉洁,一身正气,过好金钱关,更要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广大教师树立良好榜样。

2、大力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学校班子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校长应该是一个容多“家”(教育家、政治家、管理家、指挥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等)为一体的帅才,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所以校长一定善于学习、主动学习,一定要加强管理方法的研究,加强管理艺术的学习,及时更新知识,不断丰富自己,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使自己适应校长工作。

3、坚持教学中心意识不动摇。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人民群众殷切的期望。学校质量高、则形象好、人气旺、发展快,提高教学质量主要靠教学,因此,学校干部要确立和落实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学校班子成员要主动按教育局的要求担任自己的专业课,做教师的表率,把教学中心意识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始终。

4、学校班子内部一定要搞好团结。

“家和万事兴”,学校也一样,只要班子人员团结协作,力量拧成一股绳子,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学校的工作就能兴旺发达,班子就有凝聚力、战斗力,就能真正成为学校工作的火车头。

5、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大力加强学习,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学习学校管理的知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习怎样服务的知识,尽快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尽快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并把服务意识贯穿到我们工作的始终。

6、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师生的榜样。

率先垂范对于我们校长来说,是一种作风,更是一种品质;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种导向,更是一种力量。良好的品质有利于形成人格魅力,榜样的作用有助于激活人力资源。

7、要有务实的工作作风。

学校班子的工作作风,直接影响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一个学校,班子尤其是校长的工作作风不好,教师和教风和学生的学风就不可能好,学校抓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靠搞形式不行,靠摆花架子不行,靠吹牛、奉承拍马也解决不了问题,最重要的是依靠苦干、实干的精神,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所以我们领导班子一定要吃苦在先,享受在后,要求师生做到的班子要先做到,要求班子做到的校长要先做到,全体班子人员要勇做师生的表率,同时,要保质按时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

二、加强教职员工学习、教育、培养工作,树立为人师表形象

1、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关心爱护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禁一切乱办班、乱补课现象,树立典型。可在每年教师节前夕组织教师师德演讲汇报,倡导良好的师德形象,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2、坚持周一例会制度,周三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周四基本功训练,并把教师的业务学习得到延伸,使全体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更大的提高。

3、学校领导做到深入年组,深入教研组。包年组,抓好教研、科研等活动,指导好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并积极响应并组织校际间的活动,搞好教育区域联盟活动,定期把市里学校的优秀教师请进来,不定期让老师走出去学习,把好的教学方法带进自己的课堂,并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

4、开展教师献爱心帮扶活动。各校逐班对贫困生进行调查摸底,根据贫困学生的情况,落实帮扶计划,解决贫困生就学难的问题。

5、开展教师向社会和家长师德承诺活动,我校定出十项标准,向社会和家长公开承诺,公开让社会及家长监督,坚决杜绝违背师德的现象,坚持师德一票否决制。

6、建立健全师德档案。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建立师德档案,实施档案记载,使广大教师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7、加强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

加强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和创造促使中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采取特殊措施,加强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除市、县评选骨干教师之外,我们将进行两年一次的校级骨干教师评选。注重实效,把真正能在教学中起模范带头作用的教师挖掘出来,给他们搭建平台,给他们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

8、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①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我们要在全校进行常规的学科教研课、公开课、示范课。除此之外还要举行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研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教学创新为突破,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方法,还要组织我乡校际间的教学活动,组织中心校教师到村校“送教下乡”等教学活动。

②组织教师岗位培训、全员培训。请领导专家来校做教育形势报告和学术报告专题讲座,观看光盘教学、讨论,安排教师外出听课,新教师全部实行岗位培训,以老带新,认真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评课、说课、上课活动,树立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发挥他们的潜能。同时注重教师的基本功训练,组织教师练“钢笔字”“粉笔字”,定期评比展览,并让全体教师每学期上交2-3篇教育故事,加强对后备青年老师的培养和指导,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步伐,帮助教师创设教研活动氛围,严格要求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常规工作。

③加强教学工作及课题研究,要求教师人人有课题,学好教学理论,总结教学经验,写好教学论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做好期中、期末测试工作,认真总结,写好质量分析及讲评教案,扎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

9、加强继续教育的学习

①鼓励教师学历进修,争取每年大专及本科学历的教师人数都有增长。

②进一步鼓励青年教师进行课件制作的培训,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我们要求一线教师每学期至少上2节以上课件制作课,促进教师的业务提高及课堂教学的掌控能力。

③以中青年教师为重点,加强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培训,努力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使教师具备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科学知识,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总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我们要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师队伍建设年,努力使我乡的广大教师再上一个新台阶,在全县争做排头兵,把我们的工作做好、做实,让社会和家长满意,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为明天的美好而努力奋斗!

西鲍庄小学2011、9

篇2:三支队伍建设材料

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基本现状

近年来茅坪场镇在“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上深度谋划,全力创建,干部队伍结构优化,党员队伍活力增强,人才队伍作用凸显,农村基层组织力量不断得到强化,基础不断夯实,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茅坪场镇共有16个村,村两委干部(含后备干部、大学生村官)共84人,其中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61岁,35岁以下22人,36—45岁 28人,46岁以上 35人,平均年龄45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31人,高中、中专文化程度45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0人,能用电脑进行简单日常办公的村干部31人。截止目前全镇共有党员1110名,平均年龄50岁左右,70岁以上高龄党员有112名,80%以上的党员低于高中学历。全镇登记在册的乡土人才124名,45%左右的人才外出,留村人才多为种、养殖业类型。

二、主要问题

1、年龄偏大,思维与形式不接轨。通过数据得知,当前农村三支队伍已渐入“中老年化”阶段,年轻的党员干部为数甚少,导致整个队伍暮气沉沉,思想转变不快,适应能力不强,政策水平不高,部分干部党员工作习惯于经验主义,出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现象,不能很好地胜任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

2、学历偏低,素质与身份不相符。大多数农村党员干部都是初中及以下学历,没有受过很好地综合素质教育,加之农村工作环境特殊,过多强调实践中学习而忽视了理论素养的提高,造成党员干部素质参差不齐,有些甚至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服务意识不够强,带动作用不明显,在群众中的号召力不大。

3、管理缺失,服务与需求不相适。一是物质需求得不到很好满足。村级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村级干部基本都是脱产干部,上受命于政府,下服务于农民,占据家中半个甚至大半个劳动力,仅靠工资难以维持家庭生活,挫伤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二是教育培训得不到广泛落实。农村工作的繁杂性使村级组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对党员干部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对农村人才的教育管理尤其不够,“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普遍。

三、对策建议

1.强“龙头”,狠抓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切实抓好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手段上充分利用各级党校、远程教育平台等,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村干部培训,强调针对性。形式上可采取举办培训班、走出去参观、请进来辅导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讲求创新性。内容上主要以强化政治理论、业务知识、政策法规、实用技术等为主,突出实效性。二是切实健全留才机制,不断引进优秀人才。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如提高工资待遇、定向组织培养、健全激励机制等,吸引更多人才留在农村、服务农村。建议全县对各乡镇外流青年务工人员进行摸底备案,每年年后举办一次县主要领导和全县返乡人员的亲情对话,给予这些青年组织上的关怀,并以全县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为背景,以稳固妥善的保障机制为基础,真诚相邀各类人才回乡参与建设,培养一批“回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后备干部。三是切身关怀农村干部,不断改善工作环境。村干部长期工作在与群众直接接触的农村,工作任务繁重,矛盾相对突出,并同时面对家庭、群众和上级三方压力。上级领导在工作中对村干部要多加强关注和指导,生活上也要给予关心,体现组织关怀。同时尽可能地为村干部开展工作创造更优条件,鼓励村干部在兼顾工作的情况下自主创业,放宽在村干部中选拔乡镇干部的条件,让村干部切实感受到政治上有奔头、经济上有想头、思想上有靠头。

篇3:三支队伍建设材料

1 安康市概况

1.1 资源概况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 北依秦岭, 南靠巴山, 与四川、重庆、湖北等省份接壤, 辖1区9县161个镇 (办) , 国土面积2.35万km2, 总人口303万人。安康市是生态绿洲,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0%, 是我国南北过渡地带重要的生态屏障, 素有“生物基因库”、“天然中药材之乡”美誉, 是全国富硒茶、绞股蓝、黄姜之乡和优质烤烟、魔芋基地;农业资源富集, 生态环境良好, 是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理想之地。安康市是中国硒谷。全市2/3土地面积富含硒元素, 是全国最大的富硒区, 富硒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安康市是西部水乡, 汉江境内流长340 km, 丹江口水库水量的70%来自安康市, 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安康市是矿藏宝库, 有色、黑色和稀有金属资源十分丰富, 是国家重要的矿产资源接续地和陕西省新型材料工业基地。安康市是旅游胜地。这里蓝天碧水, 山清水秀, 自然山水, 既有北国风光之雄奇, 又有南国水乡之灵秀。现已建成2个国家4A级景区, 4个3A级景区, 3个国家森林公园。尤其是神奇灵秀的南宫山, 以其高僧真身百年不腐而与九华山相媲美;77 km2水面的大瀛湖, 被誉为西部千岛湖。安康市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处关天、成渝、江汉3大经济圈的几何中心, 3条电气化铁路、3条高速公路、2条国道在此交汇。未来几年, 还有7条高速公路、5条铁路和1个中型机场相继建成, 随着汉江梯级开发的完成, 汉江航运快速振兴, 安康市将真正成为连接西北、西南、华中的重要交通枢纽。

1.2 现代农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 安康市以循环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建设美好安康市为目标, 坚持基础先行、产业支撑、城乡统筹、民生为本, 着力做强绿色能源、富硒食品、秦巴医药、新型材料、安康丝绸、生态旅游六大支柱产业, 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跟进全省发展步伐, 基本实现由滞后发展向突破发展迈进的目标。2011年,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07.17亿元, 财政总收入43.5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 365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5 009元。安康市属秦巴贫困地区, 发展规模特色效益农业, 建设现代农业, 促进农民增收, 一直是安康市“三农”工作的主线, 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 也是安康市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安康市按照“用现代工业理念做大农业, 用现代流通理念做活农业, 用现代金融理念做强农业, 用现代生态理念做好农业”的总体思路, 从发展农村生产力着眼, 从优化农业内部结构着手, 着力推进农业从业主体职业化、农业生产方式产业化、农民生活状态城镇化、农村社会形态社区化, 以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 以循环发展为路径, 以绿色、有机为标准, 以配套扶持政策为保障, 大力推进区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市“十二五”期间共规划建设规模不等的包括循环农业、山林经济、现代渔业在内的现代农业园区257个, 目前已启动建设111个, 其中已建成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0个, 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市有示范带、县 (区) 有示范园、镇有示范点”的现代农业园区示范体系已基本形成, 城镇化新农村、职业化新农民、产业化现代农业格局初具雏形。

2 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三支队伍”的关系

安康市的发展实践证明, 建设现代农业, 实行集约化、产业化、科学化经营, 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是补长农业短腿、推进“三化”同步的必然选择。建设现代农业, 需要政府大力引导扶持, 需要市场主体踊跃投资建设, 需要广大农民积极广泛参与, 同时, 更需要高素质的“三支队伍”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没有研发团队, 就没有科技创新;技术推广能力弱, 科技成果就转化慢;新型职业农民少, 现代农业建设就缺乏生机和活力。“三支队伍”建设对发展现代农业至关重要, “三支队伍”的规模与质量直接决定一个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既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又要集合要素, 整合资源, 需要政府引导、部门协调、上下联动、齐抓共建。农业科技研发队伍是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等新成果的创新主体, 为提高农产品数量和质量、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奠定基础;农业科技研发队伍建设要以加强农业企业研发团队为重点, 整合农业科技研发资源, 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广泛合作, 尤其是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技术顶尖机构合作, 构建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体系。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是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试验示范以及科研成果转化运用的推广主体, 联系实验室和车间, 为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奠定基础;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要以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 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加强企业、现代农业园区科技人才引进, 构建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推广体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农业科技的活跃受体, 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 是现代农业建设的主体;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要以农业企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培育为重点, 加快企业、现代农业园区从业人员的能力提升, 构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农业人才主体。研发队伍是引领, 推广队伍是纽带, 职业农民是主体, “三支队伍”支撑现代农业, 缺一不可。

3 安康市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对策

3.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三支队伍”建设的重点

新型职业农民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步而产生的职业群体, 是以农为业、以农为生、以农为根、以农为本的从业人员, 是一种新型、职业化农民。中国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 应以农业为职业、拥有一定的资源资料、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从业人员素质的现代化, 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大隐忧也在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匮乏。当前, 农业从业人口老龄化、女性化是一种结构性失衡, 后续人力资源短缺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现行法律政策缺失是新型职业农民“难产”的制度性缺陷, 城乡工农二元结构是新型职业农民缺乏的体制性障碍,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使得农村在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农业生产缺人力问题日益显现。加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 是保证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之策, 是实现农村全面进步的必由之路。

安康市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 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师资资源, 以提高农民对现代农业科技的吸纳转化应用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为核心, 以培养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实用人才为重点, 坚持培育与培训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满足农民的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需求并举, 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民教育培训, 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热心农村社会事务管理、扎根农村生产一线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3.2 培育市场主体是“三支队伍”建设的关键

现代农业之所以不同于传统农业, 主要是因为引入了资本的概念、工业的理念, 强化了规模、市场、商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资本富集的特性, 决定了单靠农村很难聚集资源要素, 单靠农业很难实现良性发展, 单靠农民很难完成资本积累, 单家独户的生产方式也很难做到更高层面的现代农业, 迫切需要借助资本实现升级换代, 迫切需要引进市场主体实现发展模式破冰。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的特征, 决定了现代农业建设者必须有技术、善经营、懂管理, 信息灵通、熟悉市场, 满足该要求单靠传统农业、传统农民很难实现, 迫切需要引入强有力的市场主体, 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生活力。同时, 现代农业在发展之初, 也迫切需要市场主体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率先做出榜样, 典型示范, 辐射带动。因此, 市场主体的培育问题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首要问题、关键因素。

建设现代农业的市场主体主要包括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能人大户等。近几年安康市积极探索实践, 按照行政推动、政策助动、招商拉动、示范带动并举的路子, 加快以农业企业为主的市场主体培育, 吸引工商资本快速介入, 放大要素叠加效应, 增强农业造血功能, 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升级, 实现企业与农民共赢。目前安康市已有75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身现代农业, 已建成的20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全部都是社会工商资本投资建设, 示范带动效应明显。

3.3 提升能力素质是“三支队伍”建设的核心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从业人员素质的现代化。从根本上讲, 安康市现代农业发展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除地方财力等差距外, 主要是“三支队伍”素质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农业科研成果少、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水平不高、农技服务能力弱、市场主体不强、职业农民队伍建设滞后等。只有“三支队伍”能力素质过硬, 才有可能技术领先, 实现突破发展, 跟进全省、全国步伐。

结合安康市情况, 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在岗培训、外出学习、专家指导、实地锻炼等多种方法开展针对性培训, 提高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院校专家教授, 结合科研项目实施, 加快培养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创新团队;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企业, 着力培育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促进农民向职业化发展。二是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整合农技推广机构, 建立新的运行体制机制, 增强服务功能。强化县级五大技术服务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业行政执法力量, 形成以区域站为主体, 镇站为补充的全覆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按主导产业和产品体系, 组建现代农业专家团, 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三是加强学习培训。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广泛交流合作, 邀请专家教授授课、现场指导, 选派技术骨干外出进修学习等, 加快提升安康市“三支队伍”能力素质。安康市畜牧龙头企业阳晨牧业公司引进国外最先进的生猪品种, 聘请国内外顶尖专家驻场指导, 组建生猪产业联盟, 现已跻身全国养猪百强行列。安康市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手, 着力打造“汉江河鲜”品牌, 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现代渔业的发展。目前, 安康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也达成协议, 进行农业科技全面战略合作, 在安康市共建富硒研发中心、农业院士 (专家) 工作站、博士工作站以及产学研基地、高技术成果示范转化基地、农业科技信息平台等, 这必将对安康市“三支队伍”能力素质提升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3.4 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是“三支队伍”建设的保障

“三支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事关农业农村长远发展, 将伴随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必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 用环境凝聚人才, 用机制激励人才, 用法制保障人才, 促进“三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针对安康市“三支队伍”力量薄弱的现状, 一是建立人才引进长效机制。打破单位编制等限制, 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引进高端技术人才, 优化人才结构,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制定扶持优惠政策, 吸引人才流入和投资兴业, 鼓励高素质人才返乡创业[1,2]。二是建立创业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业绩和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保障制度, 落实绩效考核, 把科研成果、技术推广成效等与职称晋级、劳务报酬、项目扶持相挂钩。对取得重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农业技术、经营管理人员在给予经济奖励的同时, 在政治上积极培养, 大胆使用。三是建立职业资格准入机制。对培训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 推行证书管理制度, 同时不断提高证书含金量。持证人员才能流转土地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领办、创办农业企业;持证人员才能承担农业科技项目、享受政府扶持补贴;持证人员优先享受免费培训、外出学习等。对农技推广人员推行全员聘用制、因事设岗、以岗定责、因需聘人, 实行资格准入、竞聘上岗、动态管理。建立新型工作运行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 提高服务效率。三是建立农业科技合作交流机制。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广泛交流合作, 开展合作研究、科研攻关、决策咨询、技术指导、人才培养, 搭建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平台[3,4], 实现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专家大院、产业体系专家团联系机制, 凝聚社会力量, 发展壮大“三支队伍”。

传统农业靠经验, 现代农业靠科技, 而科技创新靠人才。中央一号文件直指农业科技创新, 提出了重在“三个加快”的目标任务, 农业部确定2012年为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 这都为建设“三支队伍”指明了发展方向, 提供了政策和资金保障。只有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才能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才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参考文献

[1]柯炳生.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 2007 (2) :18-23.

[2]李燕凌, 汤庆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其战略对策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 30 (6) :641-645.

[3]杨敏丽, 白人朴, 刘敏, 等.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 2005, 36 (7) :68-72.

篇4:三支队伍建设材料

一、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强化管理核心

学生管理队伍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这支队伍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全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为了加强队伍建设,学校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生活化德育,转变工作作风

河南省医药学校把学生管理工作关口前移,彻底改变以往当“救火队员”或在办公室等工作的做法,要求学生管理人员每天必须深入到教室、宿舍、餐厅等场所,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交朋友,与学生打成一片;与之谈心交流,主动发现问题、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要求教师要走进学生心灵,与学生展开心灵的对话,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措施上,让管理人员带领学生参加劳动教育周活动,向学生讲解劳动的意义,传授技能,坚持每天按时巡查,检查劳动成果,并亲自带领学生参加劳动。让学生学会劳动,懂得珍惜。同时还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管理人员与学生同住宿舍,只要校园内有学生,每天至少安排一名学生管理人员,检查学生就寝,排查安全隐患,一旦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维护了正常的就寝秩序,保障了学生的安全和校园的安定。此外,管理人员还深入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2.职业化交流,提高自身素质

学校经常选派管理人员外出参加全国、省、市德育工作会,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中职各校经验交流会等,一方面让大家学习更科学、更实用、更有效的管理方法,进一步优化了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也拓宽了知识视野,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情感化教育,增强服务意识

教师除了教书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职责就是育人。河南省医药学校的大多数学生还未成年就远离家乡亲人,他们害怕孤独。只有给予他们亲人般的关怀才能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平日,学生生病时,管理人员扮演家长角色,给学生家长般的呵护和关爱;在学生遇到经济困难或者生活困惑时,他们扮演朋友角色,给予朋友般的帮助和建议;在学生无助迷茫时,他们给予及时的心理指导,真正做到爱生如子。因此,河南省医药学校管理人员很受广大学生尊重,他们亲如一家人。

二、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学生管理工作琐碎且复杂,仅仅依托学校的学生管理队伍是不够的,还需要班主任队伍具体参与实施。因此,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队伍的能力和水平至关重要。学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狠抓了班主任队伍建设:

1.严格执行班主任的选聘制度

学校根据《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以及学校关于班主任选拔考核办法等有关规定,严格选聘班主任。从实践上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的班主任,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一个好班主任,影响的不只是孩子的现在,甚至是孩子的一生。对于那些缺乏责任感、功利性太强的老师则不予聘用。对于没有经验的新同志,学校通过组织培训班、由经验丰富的优秀班主任进行传帮带、执行试用期等措施,加快新同志成长,直到考核合格才能正式聘用,把好队伍的源头关。

2.加强班主任的考核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落实班主任工作职责,就必须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并依照制度加强管理。为此,学校特制定了《河南省医药学校班主任量化考核细则》,要求每位班主任按时完成班级工作任务,落实好各项工作,认真填写班主任工作手册,以备考核。对于学年考核成绩突出者,评选为优秀班主任并予以表彰;对排名倒数后三名的班主任,给予诫勉谈话,如果再出现类似情况,予以解聘。这样不仅强化了班主任岗位责任意识,还调动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3.加强班主任经验的交流学习

学校坚持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通过会议剖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讨改进工作的措施和应对办法。通过案例来分析班级管理工作和学生思想中出现的新情况,注意借鉴,推广经验。研讨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和理论,加强理论和政策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管理水平。除了校内的自我学习,学校还经常选派优秀班主任外出参加全国、省级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学习先进经验,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有力地推动了班主任队伍建设。

三、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突出模范作用

学校服务的主体是学生,河南省医药学校在组建优秀的学生管理团队的同时,还非常注重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利用他们既是干部又是普通学生的特殊身份,切实有效地开展学生工作。

1.推行学生干部公开竞选制度,让责任心强、愿意为同学服务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对拟选聘的学生干部,实行试用制度,经过一学期考察合格之后,才正式任用。同时对学生干部量才适用、合理分工、用其所长,发挥其在学生中的 “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带头作用,从而领导和带动其他学生。

2.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会、团委不断完善各项制度

加强学生干部自身建设,完善考核机制,不断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外还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成为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服务队伍。

3.培养学生骨干,发挥领头羊作用

对学生骨干要放手使用,支持他们开展各项活动,同时加大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干部争先创优。对学生骨干严格要求、定期考核,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尽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坚定信心、不断探索,就能找到适合中职生特点的学生管理新模式,确保学生管理工作在新时期具有生机和活力。

篇5:XX三支队伍建设心得体会

学校要发展,要进步,要打造特色、办成品牌,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工作观、价值观会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效益。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坚定不移地把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多措并举,周密组织,科学规划,努力建立一支团结高效、积极上进、事争一流的师资队伍。

队伍建设主要包含干部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班主任队伍建设。抓住这三个方面的建设,就是抓住了整个队伍建设的关键和核心。

三支队伍建设都要贯穿思想教育这条主线。几年来,我们一方面全力打造学校文化,以文化为引领,引导教师思想提高、自觉追求;另一方面实行队伍建设主题制度,围绕主题开展活动,层层推进。

1.以校园文化为引领。我们深入细致地打造了学校文化,从校名中“圣”字入手,把“仰圣修良品,力行达远志”作为校训,以“仰圣、力行”为核心,形成了我们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围绕文化不断组织学习讨论,对照思想,反思工作和生活,使教师的思想、工作作风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2.主题活动。队伍建设中我们突出了主题活动。XX年主题是“学习提高,思想先行”、XX年是“建章立制、规范办学”、XX年是“文化引领,自觉追求”、XX年是“人文关怀,和-谐发展”,XX年我们教师队伍建设主题是“团结奋进,确立品牌”。围绕主题,开展队伍建设活动。比如XX年的重点是是培养集体精神,强化团队合作,要让大家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目标就是通过团队合作,在三个学段分别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XX年队伍建设的各项活动都要围绕“团队”这个重点,实现特色品牌这个目标。

我们还将通过继续看电教片、共读书等活动加强干部教师的学习,通过广泛的组织座谈会、交流会来加强交流和谈心,通过团队活动培训来增强团队意识,大力推行“争做优秀教师,打造一流团队”主题活动。新学期开始,我们提出全体干部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标准,就是做一个“善良、正直、阳光、上进”的人。围绕“善良、正直、阳光、上进”,组织学习,反复交流,力促教师自觉追求,深化思想建设这条主线。

一是加强干部工作定期交流。从校长例会到干部例会,都实行每个干部先总结汇报工作、提出下步工作打算的模式进行,提高-干部工作的主动性,起到取长补短、促进工作的目的。

二是公开评价机制。每项工作,能评比的都要评比排列,凡评比的都要公开评比结果。

三是多渠道评价。采用“年终述职——民-主评议——实绩公开——奖惩分明”的基本方式,干部工作好不好由服务对象来评议,通过教师评、家长评、学生评,得出每个干部的评议分,再加上工作实际业绩分,就是每个干部的评价分,据此对干部进行评优奖惩。

一是突出考勤、工作量、工作质量这三个方面对教师的评价,作为最重要依据,并与当年教师的考核评优晋级和绩效工资挂起钩来。

二是制定详细业务评比奖励办法,鼓励积极上进。加大对优秀教师、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的奖励力度,促进教师重实绩,积极上进。每学期,都评选优秀团队、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巾帼建功、优秀青年教师、教科研先进个人等,促进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在新的学期,市教育局针对教师业务开展了一系列竞赛:青年教师论坛、初中教师现场限时备课比赛等等。我们倡导教师积极参加,凡在市业务竞赛中获奖的教师,学校要加大奖励力度。今年学校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要大力奖励那些在各个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同志,以奖励促提高。

三是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开展青年教师成长工程,针对青年教师订立条件,不限指标,评选优秀青年教师。去年我们针对青年教师规定,凡是教学常规、教师积分、教学业绩都在级部前三分之一的青年教师,就是学校的优秀青年教师,没有指标限制,学校进行专门的青年教师表彰,极大地激发了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上思想动员、学习提高、业务培养等,每个青年教师热心学习,脚踏实地,人人争先。

一是重点调度。每学期初都要召开班主任工作动员会,学期中工作交流会,学期末总结表彰会。

二是评价公开。能评比的都要评比排列,凡是评比的都要公开评比的结果。

三是奖惩分明。班主任费按照班级积分不平均发放。是奖励倾斜。考核评优等,向优秀班主任倾斜。

篇6:学校建设三支队伍学习心得体会

近年来,安康市石泉县不断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着力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促推广大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具备适应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管理和教学需要的信息技能,为构建高效课堂夯实业务基矗

重视“领导懂”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组织学校领导参加各级组织的信息技术领导力培训,多次组织学校校长到外地参观学习,让领导开阔思路,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进一步认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升他们的信息化素养和应用能力。

抓好“骨干精”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每年开设多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对中小学电教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目前, “县电教中心技术员包片、片区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包镇、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包校”的县、片、校三级教育信息化技术保障体系日趋健全,保障了全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设备的正常运转。

篇7:三支队伍建设材料

近年来,埭溪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着力狠抓村两委会干部队伍、村组队干部和农村党员队伍为重点的农村三支队伍建设,围绕讲党性、强素质、提能力,坚持“选、育、管、用”并重,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培养路径,为农村科学发展打造了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基层一线团队,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一、当前我镇农村三支队伍建设的基本现状

埭溪镇目前共有20个行政村,近年来,经过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加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力度等系列有力举措,全镇村两委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1、村两委会队伍:目前全镇共有村两委干部112人,男女比例调整恰当,其中男性91人,女性21人,做到每村配备一名女性村干部,村干部中党员92人,占82.1%。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呈现年轻化。08年换届后,村两委干部呈现年轻化的趋势,目前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43.76岁,其中35岁以下16名,占14.3%;35岁至45岁有42名,占37.5%;45岁至55岁有50名,占44.6%;55岁以上4名,占3.6%(见图一)。

302320100135岁以下35岁至45岁45岁至55岁村干部队伍年龄结构50404250村两委干部村主职干部1612455岁以上 1

二是整体素质提高。112名村两委干部中,高中学历74名占66%,大专以上12名,占10.7%;小学以下只有1人(见图二)。

***00127中专高中村两委干部村主职干部村干部学历结构7425254初中1小学以下大专以上三是村主职干部能力强。村主职干部37人,书记20人,其中3人兼职村主任,东红村村主任空缺,村主职干部中高中以上学历31人,占86%。年龄结构上50岁以上仅3人,并有一名村支部书记为大学生村官直接任命。村主职干部中大部分都有“双带双创”项目,其中村党组织书记中有17人“双带双创”项目,在村干部带头创业致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如芳山村村主任任长林创办的长林农庄,利用浙江大学的技术建立优质茶果产业基地,已完成核心面积7000亩,辐射全镇达10000亩,在带动周边群众创新创业上影响力很大。

2、农村党员队伍:埭溪镇现有农村党员1106人,其中男性955人,女性151人,平均年龄52.1岁。普遍年龄较大,最大的村,平均年龄57岁,最小的也有46岁(见图三)。

***

全镇党员年龄结构495219161231党员02 35岁以下35岁至45岁45岁至55岁55岁以上

学历方面,本科以上有39人,占3.5%,大专70人,占6.3%,中专高中学历198人,占17.9%,初中以下739人,占66.8%;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下219人,占20%,35至45岁161人,占14.5%,45至55岁231人,占20.9%,55岁以上495人,占44.76%,其中60岁以上354人(见图四)。

3、组队干部:埭溪镇现有村组队干部267人,其中党员46人,年龄结构上,年龄普遍较大,35周岁以下4人,占1.5%,35至45岁56人,占20.97%,45至55岁125人,占46.82%,55岁以上82人,占31.71%(见图五)。

***20

全镇党员学历结构***9198党员387352大专以上中专高中初中小学以下村民小组长队伍年龄结构12610256村民小组长0435岁以下35岁至45岁3 45岁至55岁55岁以上学历方面仍然比较低,大专以上仅有1人,占0.3%,高中(中专)32人,占11.98%,初中127人,占47.57%,小学107人,占40.15%。(见图六)。

村民小组长队伍学历结构***2001大专高中中专初中小学及以下127107村民小组长33任职年数上,任职5年以下的有119人,任职5-10年的76人,任职10-20年48人,任职20年以上28人。

村民小组长队伍任职年数***5年以下5至10年10至20年20年以上118754828村民小组长 4

二、近年来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探索及成效

(一)以突出抓好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为关键点,着力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关键是要突出抓好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2008年村级换届选举后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近年来,镇党委始终把打造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努力提高村级班子整体效能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目标,努力做到:优化教育培训机制,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利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利契机,推行每月例会学习制度,切实增强村干部的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开展经常性的谈心谈话活动,组织了一次全镇村主职干部“讲党性、强素质、守纪律、促发展”主题读书会,对照自身思想、作风、纪律找差距,总结交流各村工作,切实提高村两委会干部综合能力。创新绩效考核办法,增强村干部创业创新活力。镇领导班子和全体机关干部带头示范,双向选择建立6大重点工作组12个工作小组,层层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奖惩考核。创新完善村主职干部考核办法,实行积分制考核,明确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工作职责:村书记以村班子及党员队伍管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社会稳定、计划生育四大责任为主;村主任以新农村建设、村级财务制度执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农民建房“建新拆旧”四大责任为主,由各村下派副书记、联村片长、各相关办公室分别考核。把全镇267名村民小组长纳入到基层组织队伍建设的管理范畴,形成民主管理机制,重视发挥老干部、党员骨干、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的联合作用。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激发村干部工作热情。从2002年起,我镇就把村主职领导干部的报酬统一列入镇财政开支,每年安排60余万元用于村干部基本工资补助、考核奖励以及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今年来,为进一步规范村干部工资报酬标准,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抓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根据各村规模大小、工作量、经济实力等因素,我们又对各村主职干部的工资报酬标 5 准进行统一。基本工资补助分为每月1000元、1200元、1400元三个等次;年终奖为3800元/年。绩效考核(平均5000元/年)、福利补贴(5000元/年)等由村集体发放。其他村两委会干部按正职干部待遇的80%落实到位。同时镇财政、村集体每年各负担16万元(1200元/人.年),用于补助全镇267名村民小组长误工补助。强化监督管理机制,落实后备干部保障。从提高村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着眼,贯彻落实十七大四中全会精神着手,在7月中旬起组织开展村两委班子“回头看”活动,每村安排一天。结合“回头看”,完成后备人才的推荐、考察工作;完成对新一届班子人员的工作情况、履职情况等方面听取意见;党员发展考察;现有班子成员谈心谈话。落实一线工作制和联村分工制选好配强农村指导员,通过以会代训、季度考核、参与村集体经济脱贫基地生产等方式加强对19个大学生村官的培养管理,采用本村上岗和配合镇中心工作挂职多种锻炼形式发展培养了64名村级后备干部,并选拔18名人员参与镇重点工程建设,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二)以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为突破点,着力提升农村党员整体素质。利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有利契机,不断创新教育管理办法,准确把握当前农村党员队伍的特点,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进一步完善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体系。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树立先进典型,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按照标准,认真做好新时期党员发展工作,积极吸收双带双创能力强的到党员队伍中来,开展“七一”庆祝系列活动,表彰一批优秀基层党组织和先进工作者,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职活动和党员志愿者活动;深化党员远程教育工作,提高学用水平。强化教育培训,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高素质高能力党员人才。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发扬创业典型,传播农业技术,强化农村党员劳动力培训,全面提升 6 党员创新创业能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组织农村党员开展轮训工作,让千名党员进课堂学技能。培训班主要针对埭溪镇五金机械加工企业用工需求以及山区竹笋资源丰富的特点,开设了机械工程焊接、毛竹笋山覆盖等方面的技能培训班,已先后举办了15期,有600多名农村党员参加了学习。其中有516名党员掌握了一技之长,占全镇农村劳动力党员总数的73.1%。健全工作机制,解决老干部后顾之忧。完善党内关爱机制,真正体现组织的温暖,坚决贯彻落实“双千万结对帮扶”工程,加大对困难党员的结对帮扶力度,每年“七一”期间,专门组织慰问组,慰问老党员、老干部,走访结对帮扶的困难党员关心关爱村退职老干部,切实解决老干部后顾之忧,统一了全镇村188名退职老干部待遇补助标准,累计计算最高补助标准为200元/月,补助政策落实后,得到了广大老干部的一致好评。

(三)以开展和巩固创建活动成果为切入点,着力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服务水平。一是积极开展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创业创新先锋工程”创建活动,确定“处处有看点、点上有深度”的目标,巩固示范村、提升中间村、整转后进村,完成了上强村等9个村的创业创新五好党组织创建和太平桥村等8个村的“党员服务中心”建设,拓展党员服务中心新功能,与社区服务中心对接联合,落实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整体提升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二是优化深化组织功能设置。按照“能发挥作用、发挥好作用”的目标,我镇根据新农村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探索建立老虎潭社区、官泽新村等一批农村新社区党组织,合理升格50人以上的一批行政村党组织,科学调整三产、农业等一批专业党组织,及时组建一批竹笋加工、茶叶生产等协会党组织,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组织网络。三是强化党员干部“双带双创”政策。选准切入点,突出在“科技示范”和“优质服务”上做文章,通过干给群众看,引导群众跟着干,7 在全镇上下培植了5个创业示范典型村,7个企业党员创新示范岗,111户党员创业中心户,形成了覆盖全镇的“带创”联动网络,构建领导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继续扎实开展“党员农贷快车道”等活动,让农村党组织站在前台直接服务于经济发展;进一步深入落实规范“学用工作”,认真做好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积极发挥远程教育对提升农村党员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落实“党员互联网”工程,细化目标任务,落实到人,探索党员创新创业新途径。

(四)以加强农村基层党内民主管理为根本点,着力保障村级组织正常有序运行。一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保障组织运行经费落实。以村庄布局优化整治和宅基地复垦等为契机,广开增收渠道为发展形式,积极利用土地流转、厂房商铺出租等形式,积极盘活村集体物业资产,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探索“异地集中、抱团脱贫”的发展模式,全力建设小羊山集体经济薄弱村脱贫基地,为完成我镇龙头村、中心村、社区村、小山村“四位一体”建设任务,打造环境美、品位高、特色浓的美丽山村提供财力支撑。二是健全民主管理机制,规范组织运行机制。坚持用好制度来做好事,实现有章理事、依章办事。落实村两委“周一例会”制、村委会向村党支部报告工作制和村领导班子成员谈心谈话制,加强班子成员的交流沟通,增进班子团结,理顺工作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推行党员发展票决制公示制,不断提高党员发展工作水平;全面推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落实“三重二轮票决制”、村级民主恳谈听证会等各项制度,不断规范和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打造风清气正干部队伍。认真推行“创业、履职、廉政”三位一体的村干部岗位承诺制,进一步落实村干部任期审计制、村级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和建设项目专项审计制,强化廉政教育和监管,真正把我镇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既能做好事、坚决不出事的坚强堡垒。

三、新时期农村工作对三支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赋予了农村三支队伍新职责和新使命,农村三支队伍的主要任务已经转移到搞好服务、强化管理、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上来,转移到发展农村民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来,这对农村三支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我们认为,加强农村三支队伍建设,在指导思想上,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把农村三支队伍建设成为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

在总体思路上,必须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要求,大力加强农村三支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优化农村三支队伍结构,进一步提高村组干部领导农村工作、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提高农村党员的“双带”能力;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三支队伍的管理和监督。

在整体目标上,必须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努力把农村三支队伍建设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政治坚定、结构合理、作风务实、充满活力、诚信为民、依法行政的坚强战斗集体。

在具体要求上,要做到服务理念进一步提升。始终把服务发展作为方向,服务群众作为根本,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支队伍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推动发展的能力、公共管理服务的能力、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和为民办事的能力有效增强,党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明显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三支队伍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通过扎实有效的服务活动,使新形势下广大群众对三支队伍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四、当前农村三支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我镇农村基层党员、村干部、组队干部三支队伍总体上是好的,素质较高,作风扎实,是一支靠得住、过得硬的队伍,但是用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来衡量,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整体素质不够高。一是文化程度偏低。从村组干部成员知识结构来看,初高中文化程度的村干部比较普遍,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凤毛麟角,小学文化程度的也大有人在。目前村干部的平均年龄都超过40岁。在全镇1612名党员中,大学本科以上128人,占7.94%,大学专科174人,占10.79%,中专124人,占7.69%,初中以下的914人,占56.70%。对村组干部的教育培训,过多强调在实践中学习,而忽视了必要的理论学习,导致了一些村组干部政策水平、思想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造成从整体上看村组干部素质参差不齐,当遇到处理具体问题或突发性事件时往往形不成合力应对。虽然近几年我镇通过与成校合作,要求村干部参加了函授大专学历的进修,但大多数村干部只是走形式过场,思想上没有引起重视,交了钱不上课,个别村干部甚至连考试都找人代替,认为只要拿到文凭就好。二是年龄老化严重。全镇党员队伍中,35岁以下的344人,仅占21.33%,55岁以上党员662人,占41.06%,党员平均年龄为48.68岁。随着新农村劳务产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以务工的形式向城市大量转移,导致农村基层队伍中党员难发展,后继乏人和年龄老化问题越来越突出。三是创新能力不强。一方面较低的文化程度和较大的年龄,影响了新观念、新知识、新思想的接收;另一方面部分村组干部更替不快,老的村组干部在经验丰富的同时带来了经验办事、创新不够。农村党员大多对自己的定位不明确,党性观念较差,整体素质偏低已成为当前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突出问题。

(二)带头能力不够强。一方面,部分村组干部对于当前农村工作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再加之村级经济薄弱与必要的公益事业支出的矛盾比较突出,难以做到让 10 群众满意。另一方面,部分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对自身的职能定位,还停留在满足于完成上级布置的常规性工作和突击性任务,习惯于延续了十几年的老一套工作方法,尚未将精力转移到潜心研究本村经济的增长点上来,缺少带领群众致富的真本领,尤其在开发新产品、引进新项目、推广新技术方面的示范引导作用不强,带动作用不够,工作方法、领导水平与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从调查的情况看,在农民党员中,家庭较为富裕、有一定帮带能力的党员约占农民党员总数的20%左右,相当一部分党员仍处于不前不后状态,甚至有的还是“扶贫”对象,根本谈不上“带”的问题,基本上失去了感召力。

(三)作风上存有差距。一是监督机制不健全,造成纪律较涣散。少数村组干部受生产生活条件限制,将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生产或经营项目上,把管理村务当作兼职,工作随心所欲。二是民主意识淡薄,群众参与管理能力有限。现在农村党员、青年骨干许多外出打工,长期在外,对村委会的事情不了解,也很少过问,因而对村委会事务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管。所以,民主意识淡薄、群众参与管理能力薄弱也是农村基层干部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后备力量缺乏。近几年,由于有一定文化、脑子比较灵活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或从事二、三产业,留在村里的大多是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缺乏一技之长的村民,村组干部的后备人选面较窄,使得提高村组干部队伍素质的工作难度加大。少数村的村组干部换来换去还是老面孔,缺少活力。有的在职村干部怕培养后备干部影响自己的连选连任,长期不发展党员,长期不培养后备干部。从我镇村级干部任职来看,连任的占90%左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后备干部的成长,导致村级后备干部严重缺乏。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历史原因所致。据统计,全镇农民党员中,“文革”前入党的 11 有398名,占24.68%,而现在这批党员正趋于高龄化。“文革”时期发展的党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二是大量人才外流。许多农村青年都不愿留家守业务农,不少农村基层领导反映,现在农村好“苗子”难找,大量有文化的年轻人外流严重,读书升学考出去一批,外出打工走出去一批,投亲靠友挂出去一批,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培养村干部后继乏人的状况,直接影响了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结构的改善。

三是集体经济薄弱。在全镇20个村中,经济薄弱村7个。由于缺乏经济实力,既不能有效地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又不能为群众办实实在在的好事。

四是基层组织自身的因素。一些基层党员干部放松或忽视理论知识和文化科技知识的学习。据调查,相当部分农民党员干部不知道“三个代表”是什么,科学发展观是什么,分不清楚干部权利与义务的区别。由于不重视学习,致使农村干部队伍“低、老、少、缺”的状况普遍存在,即“觉悟低、观念老、知识少、技术缺”,面对新形势步履维艰。

五、进一步加强农村三支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强农村党员、村干部、组队干部三支队伍建设,大力提高三支队伍的综合素质,使农村三支队伍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农村经济优势。针对我镇农村三支队伍现状,应当多措并举切实加强农村三支队伍建设。

(一)强“龙头”,狠抓村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建立和完善选拔任用机制,选好配强村干部。注重把那些年龄轻、文化程度高、思想观念新、带头致富能力强、能为群众办实事的人选拔到村干部岗位上来,坚持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里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的干部,不断为党组织 12 增添新的活力。不断拓宽选人渠道,扩大选拔村干部的视野。要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采取内举、外聘等多种形式,选贤任能,特别是注重从科技能手、致富能手和其他经济能人中选拔村干部,加快带头富、带民富的“双带”型农村干部队伍建设。

二是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机制,提升村干部整体素质。从我镇整体情况来看,目前村干部主要缺的是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真本领和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好思路。因此,对村干部的培训一定要有针对性。对新选任村两委班子进行岗前任职培训,做到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从村干部自身的实际出发,强调针对性,讲求实效性。在形式上,可采取举办培训班、走出去参观、请进来辅导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培训方式。在内容上,主要强化政治理论、岗位业务、政策法规、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三是建立和完善管理考核机制,提高村干部科学决策能力。建立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双述职、双承诺”制度。年初,各村广泛征求党员、村民或代表意见,形成初步承诺内容,同时,与镇党委政府按照年初总体部署给各村下达指令性任务相结合,确定全年承诺事项。对上,由镇党委与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签定承诺书,对下,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在党员、村民代表或全体村民会议上书面承诺,并在村务公开栏内进行公示。年底,镇党委对村班子进行考核时,党委派员参加村民大会,由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分别向镇考核组成员和村党员群众述职,并接受评议,根据评议结果确定村班子考核等次,并做为工资统筹的依据,这样增强了村干部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四是建立和完善后备队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一是建立健全“三培养”机制。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中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各村按照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要求配备后备干部队伍。二是加强后备干 13 部培养和管理。以定岗锻炼、跟班培养的形式,实行“一对一”帮带,在实践中加快成长。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不具备条件的,及时调整充实。三是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采取公推优选的办法,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在培养使用上,要坚持认真培养、敢于使用的原则,把村级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纳入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总体计划,有重点地安排后备干部到急、难、险、重岗位锻炼。同时,做到备用结合,当村干部出现缺额时,及时把培养成熟的后备干部充实到村干部岗位上来。

(二)壮“骨干”,抓实组队干部队伍建设。

目前我镇大多数行政村村民小组一直延续生产队的设置,有的户数过多,村民小组长工作难以开展;有的户数过少,村民小组长形同虚设。加上村民小组长年龄普遍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特别是待遇低,一年报酬只有1000元左右,难以调动工作积极性,发挥村民小组长的作用。针对当前村民小组长队伍存在问题,加强村民小组长队伍建设,必须在加强思想教育、推行岗位责任制和工作考核、规范福利待遇等方面下功夫,真正造就一支素质好、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小组长队伍,为农村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一是打破“一个生产队一名小组长”的原则,根据工作需要合理设置村民小组长。本着方便生活、便于管理、便于会议的召开和各项活动的开展的原则,针对户数较多的生产队经本组村民同意,可以增设一名村民小组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

二是注重加强村民小组长的培养,努力把村民小组长培养成党员或村干部。建立起“把党员推选为村民小组长、把村民小组长培养成党员或村干部”的机制,同时把小组长纳入村级后备干部来储备,把比较优秀的村民小组长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加以重点培养,有效地激发村民小组长工作积极性。各村要克服对小组长队伍“重使用、轻管理”的倾向,注重对这支队伍的教育和培训,激发热情。各村党支部安排 14 出一定时间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等载体对村民小组长进行培训。建立村民小组长例会制度,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村民小组组长会议,定期向村民小组长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本村近期工作,同他们一起分析形势、研究工作,并听取村民小组长的工作汇报和收集的村民意见和建议,加强村民小组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三是建立和完善村民小组长工作岗位责任制,理顺和规范村民组长工作职责。各村每年要开展一次优秀村民小组长评选活动,年底各村要对村民小组长进行评选,根据各村实际评出若干名优秀村民小组长,对连续两年评选不合格的取消下一届村民小组长候选人资格,推动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向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四是实行业绩报酬制度,提高村民小组长的待遇。把村民组长的工作业绩与报酬直接挂钩,建立村民小组长考核办法,提高村民小组长的待遇,对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的村民小组长,视工作情况另行补助,充分调动村民小组长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夯“基础”,强化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一是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目前,我镇农村党员还存在结构与分布不合理,党员发展缓慢、不平衡等问题。因此,需要在创新发展党员制度上动脑筋。我们认为,在农村党员发展工作上要加强四个薄弱环节:连续多年未发展党员的村要加强力度。对连续两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采取配强调优党支部班子,夯实组织基础,重点监控,跟踪督导,杜绝连续几年不发展党员的现象发生。吸收优秀青年农民入党要加强力度。为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应该把加强年轻、有文化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作为关键环节来抓,采取公推后引导、培养上侧重、发展上优先等措施,使入党积极分子逐渐年轻化,文化结构逐年提升。发展非党农村干部和致富能手入党要加强力度。四是发展优秀妇女入党要加强力度。目前全镇女性党员特别是农村女性党员只有151位,只占党员总数的13.65%,因此在考虑发展党员 15 时,应有目的的引导优秀农村妇女加入到党员队伍中来,即可体现现代新农村的新观念,又可以充分调动妇女同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二是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素质。在农村党员教育上注重三个加强。加强党性教育。镇村党组织可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农村党员的党性教育。尤其是通过扎实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使农村党员的党性观念有明显增强、党员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加强形势与任务教育。在强化党员党性教育的同时,不断加强对农村党员进行形势与任务教育,帮助农村党员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应坚持把加强对农村党员实用技术的培训作为提高党员素质的重要一环,狠抓以师资队伍体系、教材体系和培训基地体系为主的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三大体系”建设,采取专题讲座、送科技下乡、外出考察学习、培训基地学习交流、鼓励参加大中专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加强对农村党员“技能型”培训。

篇8:三支队伍建设材料

一、建章立制, 加强“两支队伍”组织领导

解放军251医院人员构成复杂, 有现役军人、职工、文职、聘用、进修等不同类型人员数千人, 门诊、住院患者和亲属日均流量近万余人次, 人员思想难摸清、行为难管控、底数难掌握, 安全预防工作责任重、压力大。为把各类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该医院领导和机关职能部门从建章立制、加强组织领导抓起。

1. 规范选配程序。

他们要求科室的党支部保卫委员原则上由责任主治医生以上职称担任, 机关的党支部保卫委员原则上由办公室负责人或部门副职担任, 严格按照党支部推荐、政治处把关、政法委员会审批的程序选配;思想工作骨干一般由护士长和班组长担任, 并严格按照班组推荐、支部研究、机关备案的程序配备。工作中, 他们还坚持开展思想工作骨干“一带四”五人互助组, 做到人员变动随缺随补, 确保人人在组织内、人人在管理中。近两年, 该院贯彻落实全军和北京军区医院工作会议精神, 科室结构和人员变动较大, 但“两支队伍”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做到了思想不通有人谈、工作不好有人帮、行为违规有人管, 有效促进了医院的改革发展。

2. 细化工作制度。

他们依据条例规定, 结合医院实际, 对“两支队伍”日常主要工作内容进行细化, 依靠惯性运转促进安全预防工作落到实处。在普遍谈心制度上, 围绕日常表现和个人困难等内容, “两支队伍”与所包互助组人员每周至少谈一次心, 有事则长, 无事则短, 灵活掌握。在形势分析制度上, 围绕人员思想动态、倾向性问题和安全隐患等内容, 党支部每月组织支委和“两支队伍”召开一次安全形势分析会;政法委员会成员结合每周行政查房, 保证每两个月至少到各党支部了解一次情况;政法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形势分析会, 专题研究人员思想。在考评讲评制度上, 围绕履行职责、工作成效、自身形象等内容, 政法委员会每半年对“两支队伍”进行一次考评, 视情作出调整, 确保“两支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3. 严格奖惩措施。

该院每年都要结合年度工作总结, 表彰一批优秀党支部保卫委员和思想工作骨干, 在晋职晋级、立功受奖、选取士官和文职人员等问题上给予优先, 并拿出专项资金作为“两支队伍”奖励基金;对工作不尽责的“两支队伍”人员实行立功受奖“一票否决”。仅2011年“两支队伍”中就有2人提前晋级、1人优先立功、47人被评优评先, 同时, 调整了2名工作不得力的人员, 有效激发了大家做好安全预防工作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二、强化本领, 提高“两支队伍”实际能力

医院是知识分子密集型群体, “两支队伍”大多是技术骨干, 缺乏管理教育的培训和阅历, 不同程度地存在想干不会干、干不好的现象。他们紧贴医院实际, 着力提高“两支队伍”的三种能力:

1. 提高政治鉴别能力。

政治上的安全是最大的安全。每年学习培训, 我们都安排有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的内容, 做到创新理论发展一步, 思想武装就紧跟一步;每当党和国家重要政策出台, 都组织先行学习, 统一“两支队伍”思想, 确保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每逢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都及时组织学习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 确保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

2. 提高知情处置能力。

为提高“两支队伍”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的素质, 做到情况最先了解、问题最先处理, 隐患最先报告, 他们邀请驻军保卫部门领导、作战部队管理专家和医院法律顾问围绕“如何发现隐患苗头”与“如何预防医疗事故”等问题, 讲案例分析、摆事实道理、谈经验体会, 掌握预防工作方法。2011年6月, 勤务汽车分队班长、思想工作骨干小周发现小李心事重重, 他马上向指导员作了汇报。他俩立即找小李谈心, 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 了解到其入伍前的承包地被村里无偿征用, 小李打算马上回家找村干部算账。安指导员耐心开导小李要依法维权, 并及时上报政治处协调其家乡人民政府和武装部, 使小李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维护。

3. 提高理论实践能力。

该院结合医院“两支队伍”的现实情况, 狠抓学习培训, 切实提高大家依据《预防犯罪工作条例》和两个《大纲》开展预防犯罪工作能力素质。每年5月份, 他们都抽出专门时间结合上级精神的要点、担负任务的特点、各个岗位的重点和安全预防的难点, 组织“两支队伍”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手把手教面对面帮, 不断提高“两支队伍”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方法。他们还在抓好培训、教会方法的基础上, 注重把书面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 进一步提高“两支队伍”实际操作的能力, 在执行大项活动中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 使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本领。

4. 提高沟通疏导能力。

他们注重结合处理同事摩擦、家庭矛盾以及履行协助部队管理教育伤病员职责等工作实践, 锻炼培养“两支队伍”与人沟通、做思想工作的能力。近两年, 该院“两支队伍”先后及时处理了4起涉法问题, 解决了3起劳务纠纷, 化解了5起家庭矛盾, 做好了7名婚恋受挫人员的工作, 避免了11起医疗差错, 排除了21个安全隐患苗头。

三、讲求实效, 发挥“两支队伍”职能作用

医院人杂事多工作忙, 领导精力易分散, 机关力量较薄弱, 安全隐患难排除。他们着眼把安全稳定工作落实到末端, 注重让“两支队伍”当主人、拿主见、唱主角, 充分发挥好“四个作用”。

1. 开展安全教育的“主力军”作用。

该院始终把加强安全教育、筑牢思想防线作为预防工作的首要环节来抓, 针对医院人员安全常识、法律法规、医疗制度掌握不够全面、不够系统的实际, 组织“两支队伍”采取法制讲座、网上授课、讨论辨析等方法, 登台为大家解疑释惑;发动医护人员摘抄安全格言警句, 编排安全预防节目, 举办安全警示板报展览, 开设安全医院论坛, 使“安全无小事, 预防无淡季”、“安全没有节假日, 预防没有星期天”等思想观念, 上升为大家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每逢敏感时节, 都赋予他们安全教育的任务, 发动群众一起分析安全形势,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 研究制定对策措施, 防止发生事故案件。近两年, 该医院和各支部共举办法制讲座24场, 组织安全常识竞赛2次、主题演讲4次, 编排普法文艺节目4个, 编写安全教育提纲24讲, 有效增强了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遵规守纪观念。

2. 做好思想工作的“指导员”作用。

该院积极引导“两支队伍”利用在基层一线朝夕相处、思想容易沟通交流的优势, 与大家交朋友, 谁有了心事当知心人、有了困难当热心人、有了矛盾当调解人。他们力争让“两支队伍”在第一时间发现身边同志的思想问题和违法犯罪苗头, 做到早报告、早疏导、早转化、早解决。工作中, 个别人员发生违法违纪问题, 总有原因可究, 有端倪可察, 有规律可遵。他们要求“两支队伍”做“有心人”, 时时留心、处处留意, 善于见微知著、以小见大, 准确把握已经显现的情况和问题, 而且要把握潜在的隐患和矛盾, 透过表面现象看清楚事情的本质, 进而靠上去做工作, 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疏导措施, 防微杜渐, 将违法犯罪苗头遏制在萌芽阶段。

3. 研究预防招法的“智囊团”作用。

他们积极组织“两支队伍”研究探索安全预防工作的方法路子, 总结出了公共场合听议论、私人交往听牢骚、个别谈心听反映的了解真实思想“三听”法。提炼出了密切军队患者关系的“四必谈四摸清”, 即官兵入院时必谈, 摸清个人工作和家庭情况;手术前必谈, 摸清官兵和家属的要求;出院前必谈, 摸清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出院时必谈, 摸清官兵和家属的意见建议。提出了私家车严禁办公事、严禁跑长途“两条禁令”等十余种科学有效、实在管用、便于操作的安全工作措施招法, 增强了预防工作的实效性。

4. 组织全员预防的“领头雁”作用。

上一篇:安新强天津员工职业化素养提升下一篇:过除夕日记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