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科研论文

2024-05-04

教师科研论文(精选8篇)

篇1:教师科研论文

今年教师人均科研经费约1000元,另外教师每人享有一定的培训经费,基本满足教师业务学习培训的需要。我校早于装上了宽带网,并且为每位专任教师配备了一台电脑和u盘;学校阅览室每年征订400多种杂志,其中各类专业杂志和教育杂志近三分之二,为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教育科研信息提供方便,创造条件。

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学校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为教师提供各类培训。如xx年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了论文交流,请了省市电大专家进行点评;xx年请了省电大科研处专家举行了论文撰写和课题研究的讲座;xx年组织了学校教研组长和科研骨干到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州电大)参观学习。现在全校教师的科研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学习、研究制度。没有教育科研理论指导的教研活动,只能是盲目的实践,教研活动必须有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学校领导带头学习,坚持集体学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鼓励教师关注教育动态,阅读教育著作,如学校组织学习了《第五项修练》,要求每位教师制订学习计划,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写心得体会。同时,为了让教师跟上时代的步伐,我校对全体教师进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校园信息化”培训培训,要求45周岁以下的教师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开放教育的课任教师在完成教学辅导的同时,将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期末上交。

建立奖励制度。为了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我校把科研活动跟每年考核制度结合起来,对于积极参与科研活动者,学校还会在物质及精神上对其进行奖励,去年学校共奖励了近二万元。

建立档案管理制度。自xx年成立科研信息处以来,学校开始逐步将各科研成果的资料进行规范化管理。凡一年中教师的科研成果或获奖成果进行登记造册,同时要求教师提供复印资料二份、电子文稿,以此作为学校奖励的依据。

另外,还在学校共享文件服务器上设有科研信息处栏目,专门存放有关的科研资料及各课题的相关资料。

篇2:教师科研论文

由于自己孜孜不倦的追求与默默无闻的耕耘,在读书——思考——研究中不断地丰富自己、提高自己,教科研工作方面取得了点滴成绩,不但促进了自己业务水平的提升,更有力的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xx年被评为章丘市优秀教师,xx年被评为章丘市优秀校长。

一、以学习为乐 持之以恒

我认为教师要想提高业务,就要勤于学习博采众家之长,关注细节善于思考,剖析得失务求实效,于是常年以读书为乐,坚持记笔记写反思。近年来自己先后学习了《素质教育理论纲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走进学生思考的世界》,魏书生的民主与科学的管理思想,刘京海的成功教育理论等。自己开通了教育博客,每天以工作日志的形式坚持书写所思所感所悟。在读书中学有收获,在反思中日有提高。几年下来,自己养成了做事踏实、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

二、发现就是进步 总结就是提高

篇3:教师科研论文

关键词:科研意识,教学观念,教师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本世纪以来教学研究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 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也因社会发展而有所变化。在教师专业素质完善的过程中, 教师的科研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 并具有一定的“生存意义”[1]。教师的发展目标并不满足于仅仅是作一名能够教好课的教师, 还希望能利用自身的实践经历, 成为研究者。这更需要教师树立严谨、科学的科研观念意识来实现从教学实践走向教学科研的突破。

1 树立纯正的动机是教师教学科研的立足点

树立良好科研观念意识, 首先要树立纯正的动机。动机决定了行为的性质, 影响着行为的结果, 是引导教师教学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动机作为教学行为的根本立足点, 决定着教学效果的走向。对于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 树立纯正的动机则是成功的开始。

我国教师的科研动机存在一些问题, 体现为科研工作功利化的观念取向, 并有三种具体表现。第一种认为, 进修过程代表科学研究。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学位化的期望。随着我国的进修形式不断完善和丰富, 教师研修的渠道多样, 使得教师形成一种观念, 即选择一种修读形式, 获得凭证, 便可证明科研能力。第二种表现为, 教师将科研活动理解为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教师不仅要按照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也要承担一些科研工作, 占用了教师部分课余时间, 成为教师的负担。这种意识, 势必会降低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第三种表现是教师存在急于求成的观念倾向。过于重视科研结果的产出, 导致教师忽略科研过程的严谨性与严密性, 轻视了理论深化, 无法领会到科研的精神实质。

2 形成日常科研思想是教师实现教学科研素养的保障

教学科研不仅需要严谨、纯正的科研动机, 还需教师对科研准备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部分教师看来, 科研是一个独立的单元、个体, 有明确的开始与结束时间, 与日常教学关联性低。从事科研工作, 只需围绕研究主题展开即可。科研行为可以随着某一个任务或项目而开始, 但其思想和内涵需要日积月累的循序渐进。不能单独就科研论科研, 要有将科研与日常教学融合的意识。只有对最平常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追问与改进, 以对待科研工作的态度与方式对待日常教学, 会逐渐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立足于教学实践, 以改善教学实践、提升行动品质为目的, 学会反思, 形成“实践—实践”的研究[2], 是教师切实可行的科研路线。

3 关注微观教学问题是教师明确教学科研内容的基本点

教学科研问题的确立并不仅仅要关注重点或热点问题, 更要注重研究问题结果的价值。认真对待日常教学研究、教学实践, 不盲目追求焦点, 科研能力会在点滴的积累中形成。

对研究型教师的倡导, 要求教师从教学执行者向教学研究者转型。这样的教师专业发展要求并非增添教师的教学任务, 而是促进教师深入思考、自我提升。从事教学科研初期, 教师会经历多种困难。首先, 如何确立科研主题是教师开展教学科研的一个难题。教师认为日常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比较细微, 与“科研”的层次并不一致。一些认为, 科研是针对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的焦点性、理论性问题。其次, 研究主题明确后, 教师的教学理论建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不仅要注重研究的内容确定, 同时要注重问题的解决。

教学科研活动, 是教师教学的精髓体系那。结合自身的教学感受与思考, 以规范的形式进行呈现, 最终形成教师特有的理论成果, 不仅是对教师工作能力的肯定, 也是为教学理论与实践提供了真实的依据。

4 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教师实现教学科研成果的基石

研究方法是决定科研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 是具有研究价值的保障。重视教学研究方法的学习, 是科研实施的前提。

具体的研究问题需要具体的解决方法。在教学研究中, 研究方法一直是重点、难点问题。研究方法的恰当选择, 不仅使研究过程更加顺利, 还会提高研究的信度与效度。当前的教育研究中, 研究问题不断细化, 研究领域不断交叉, 对研究价值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明确研究方法, 是教师开展科研的首要环节。

参与教学科研的初期, 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来掌握、运用研究方法。基本理论的掌握固然重要, 如何将研究方法恰当、有效地应用于可严重是对理论学习的最好检验。研究方法的学习是教师教学科研过程中的必经环节, 教师不能依靠模仿或借鉴的方式来掌握, 而是要从内心对其价值有正确的定位和认知。

5 重视恰当的合作是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成效的推动力

教学科研能力的形成是教师专业发展提升的一个表现, 也是教师从教学实践走向教学理论的有力证明。在具有科研能力的基础上, 教师也要具有明确的团队意识。

教师在科研能力逐步形成的过程中, 会有从向他人学习到自我独立, 从参与分担到主持负责的经历。势必会有相关人士、相关专家、同事的参与, 教师应合理利用团队力量, 以达到最优的科研效果。

在学校的工作环境中, 同事的合作是教学科研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教学科研活动需要主持者、承担者, 更需要合作者。当教师具有能够独立开展科研活动时, 同事的协助, 可以加速帮助研究开展的进程。除合理利用校内资源外, 教师要有积极争取专业力量的意识。教育或教学专家的指导, 可以提升科研工作开展的效率。借助外在资源优势并不意味着教师要依赖这些资源, 而是要在有独立的科研思想基础上, 使研究更加严谨, 更加规范。

6 结语

追求教学科研能力专业发展已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 对研究型教师的培养也成为学校加强师资力量的发展方向。在这样的契机下, 持有端正、积极、务实的科研意识, 是教师实现科研能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观念指导行动, 在良好的观念影响下, 会有优效的行为结果。同样, 从科研动机到科研行动, 优质的科研观念带动着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因此, 加强教师的科研观念是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师科研不仅是一个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也是教师自身完善和提升的过程, 是教师角色转换的过程[3]。

值得肯定的是, 近些年的教师专业发展中, 教师在不断的自我学习过程中, 对教学科研工作的热情日益高涨, 观念和意识也日益成熟, 也在体现出向研究型教师转型的发展趋势。带着这样的观念和信心, 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会有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振华.教师研究的生存意义[J].上海教育科研, 2006 (3) :51.

[2]魏素卿.中小学教师科研意识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0 (1) :19-23.

篇4:教师科研论文

关键词:教学 管理 探讨

一、学校概况:

学校有教师16人,教学班6个,学生190人。教学质量评估近几年连年排在全镇末尾,学校面貌几年不变,学生活动场地硬化很少,雨后泥泞不堪;迎接上级检查机会很少,教师工作热情不足,对于学校的事情教师冷眼旁观,反应木然;教师身体健康状况堪忧,不苟言笑,无凝聚力;学生表现调皮,桀骜不驯,学习习惯养成差,学习目标性差,参加学校集体活动机会很少;校委班子与教师之间隔阂很深,缺乏必要的沟通,互不认可。

二、现状分析:

通过谈话调查了解,教师有很多意见,但没有一个人敢于表达,憋在心里很不痛快,牢骚满腹影响工作,另一方面,校长不注意倾听教师心声,一味独断专行,家长式作风使自己走进了死胡同,校长与教师之间存在很深的鸿沟,沟通之路被阻断。另外,学校考核制度不健全,不明确,执行过程不够透明和公正,教师的劳动不能被公正的评价,不断挫伤和蚕食教师的积极性。

三、解决问题指导思想与对策:

针对以上情况及分析,我认为要解决学校当前面临的问题,首先要调整校长的心态,特别是要摆正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有一个理念也是越来越清晰,那就是“以人为本,以师为本”,“尊重教师、信任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的教师管理思想。

一、首先,学校需要一套符合校情、师情、学情的制度。这是校长管理好学校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校长,我们可以自问:我们有没有这样一套制度?这套制度,老师们满意吗?能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吗?

对于制度的重要性毋庸多言,简单的说,制度约束或制度激励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制度的制定一定要针对工作,不能针对人。我认为有两个重点必须把握:

1、要有好的制度。标准是教师对制度的认同度、满意度要高。

2、制度落实要好。表现是评优选先必须是按制度来办。

长期以来,制度装在校长的口袋里,使老师们对制度失去了信心,有的老师讲怎么定怎么是,无所谓。重建教师对制度的信心比什么都重要,于是我召开全学区的教师会,开诚布公的说明下一步一定是制度说了算,会上由教导主任宣读了学区考核制度的原始文本,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展开大讨论。最后采纳了老师们的意见后,于4月12日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全票通过了学区考核方案,并由教导主任全文宣读一遍,让老师们工作有了方向,重新燃起了希望。面对全学区的教师我郑重承诺,方案的执行一定公正公平公开。

二、其次,有了一套完善的制度并不是就万事大吉了,人本管理是关键,我从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做法。

1、校长要转变思想观念,淡化管理意识,强化服务意识。校长就是为老师们创造条件的,就是为老师们解决困难的,就是为老师们服务的,归根结底也就是为学生服务的。校长的服务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学生的认可、家长的认可,就基本上可以说成功了。检验校长的服务意识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自问:这一学期我为老师们做了什么?我为学生做了什么?

给教师以人文关怀,意味着要主动帮助教师解决困难。开学初,有两位教师一直未来上班,了解了一些情况后,我主动到两位教师家里进行了看望,帮助其解决了思想上的疙瘩,这两位教师非常感动,第二天就带病来校工作,本学期表现一直非常主动。

2、尊重教师。开展一项工作之前,要广泛征求意见,让教师感到自己的意见很受重视,能变成学校的行动。案例:维修楼顶,我的方案是用钢筋混凝土,先在老教师中间征求意见,最后通过讨论,在这方面他们经验毕竟比我们年轻教师多,按他们的意见来办效果很好。学校的工作谁的方案好就按谁的办!

和谐社会讲的是沟通,和谐校园讲的也是沟通。老师们心中的不愉快,是长时间积累起来的,作为校长我充分理解,不能反感。一有空我就与老师们进行交流,工作、生活、身体状况、孩子、无所不谈,在交流中与教师的距离逐渐拉近,亲近感油然而生,老师们敢提建议,我也尽量采纳,学校活力逐渐显现。

3、借用一句名言“要把教师的优点刻在石碑上,把教师的缺点写在沙滩上”。人无完人,把教师当做“人”来看,作为人,有优点,也就有缺点,正视其缺点,促其发扬优点。工作中,我们往往会给老师们贴上标签,“某某太散漫,某某爱占小便宜,某某作风不检点”,这些标签直接导致在工作中我们对这些教师另眼相看,从而把他们发展成自己的对立面。工作中只盯其缺点,这样工作就很难开展,甚至会走入一个死胡同。工作中要发挥其优点,强化其优点,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案例:有一次一位老师找到我,要一个招商银行捐赠的书包说:“书包还有吗?给我一个!”我当时一愣,笑着说:“我给了你,别人再向我要,我怎么答复呢?张老师?”“也是!”不几天后,另一位老师看到学生的垃圾桶坏了,自己掏钱每个班给学生买了一个垃圾桶,在表扬这一典型的同时,使这位教师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主动找到我说:那天的言行让你见笑了!在暑假中他自己谱曲,教学生演奏并导演的诗文剧《回乡偶书》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表演,也成为我校教师学习的典型,成为我校的明星。

4、关注教师的生活状态,主要指精神状态。作为校长要经常问自己:老师们快乐吗?老师们的生活状态怎样?及时关注教师的精神状态,出现一些苗头要及时进行调整。对于生活状态不佳,或精神状态不好的教师,要多进行沟通,尽可能的给以精神上的开导和帮助。

宣传“快乐工作,享受生命”的理念。在学校和学区教师会上,我与全体教师交流:我工作的宗旨就是让老师们能愉快的工作,愿意来到学校工作,只要老师们提的建议正确我一定采纳。有一位姓谢的老教师,开学后两天没来上班,来校后第一句话就说:“来到这所学校就头疼!”让我感触很深!为什么不能找到工作的乐趣呢?没有人不愿意实现自己的价值,要给他们创设环境,提供舞台。

5、扬起教师自信的风帆。

长期失败的经历,严重挫伤了师生的自信心,得过且过,冷眼旁观,已形成一定的局面。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差,少先队工作形同虚设,直接导致家长社会对学校工作的不满。怎样重建师生的信心尤为重要,为此我把重建信心作为第一阶段工作的重点,突破口就是全镇第一次大型活动——运动会。常庄小学自合乡并镇以来,运动会成绩最好只有一次08年的第六名,我要借此机会证明我们常庄小学的教师学生并不差。,经过努力,我们最终取得历史性第二名的好成绩。会后总结会上我们充分鼓舞士气,告诉学生只要努力,我们其实非常棒,取得了预期效果,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行为习惯大大改观,集体主义感逐步增强。

篇5:教师科研年度总结

针对今年一年的课题研究工作,从四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加强理论学习,深化课题理念。

课题研究要想深入有效的实施并推进,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做支撑,为了了解到最新最切合实际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知识,我经常研读相关的理论书籍,学习其中的精华理论,追踪先进的理念思想,努力提高自我的研究修养,积极吸收,体味研究的酸甜苦辣。二年来,我认真学习了解课题方案,深入学习有关“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相关材料,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深化课题理念。

二、积极参与,勇于实践,善于发现问题,及时交流探讨。

平时不管多忙多累,我总能认真及时完成课题组布置的各项研究任务。并针对其中的问题研究,我总是积极进行深入的学习与思考,力求在实践摸索中找到答案。在研究中,我发现班级学生的倾听习惯很有问题,语文课堂上,学生虽然思维活跃,竞相发言,但背后隐藏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学生只想着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很少能静下心来听别人说,少部分学生容易走神或开小差,缺少倾听意识和能力,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低下。由此我便着重从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角度入手,开展研究,搜集并阅读了大量相关理论文章和教师经验论文,在充分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对自己班级学生的倾听习惯现状作了分析,设计并采用了一些措施尝试着进行了实验: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同时通过课堂学习制度的制约以及改进语文课堂的交流方式和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被动倾听,着力培养班级学生的倾听能力。一阶段的实验让我明显感到学生的进步,孩子们学会了听他人之言,取其之长进行补充发言,课堂学习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从中,我也真切地感受到课题研究就必须是实实在在的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

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发现问题,并将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疏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及时记录,并在每周的教研活动时与语文组老师进行探讨,即围绕“提出问题——交流诊断”这一流程进行话题研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乐于尝试,重在实效

在研究过程中,学校为教师创设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让教师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调动了教师科研的积极性。二年来,我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总是积极参加研讨活动,利用一切机会和同事们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同时,我更认真备课,不断严格要求自己,试着用新的理念和方法上好随堂课。

教有所思、善于总结。边研究边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并撰写教学论文、案例和反思。

四、课题研究收获:

1、课题研究促使我不断地学习,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使课题能够顺利实施,就需要查阅大量资料,问题才能得到顺利解决。这样研究过程就成为了一种学习的过程,老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同时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课题研究转变了我的工作习惯。以前我教学更多的只是埋头工作,不注意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或者说有了教训也没有及时记录下来,进行反思。课题研究下来,我开始注重把经验教训及时地进行总结反思,发现问题能及时着手寻找解决的途径,让总结与反思成为工作的一种方式。

六、存在的不足:

1、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还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不断给自己充电,提高研究水平。

2、课题研究中跟踪调查与反馈程度还不够,有时候还没真正将研究成果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篇6:教师科研工作总结

一、立足校本研究,科研教研一体化。

立足于教育教学现象,为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而进行的研究,才是有效的研究。十一五省重点课题“高中生国学教育与人文素质养成训练”这一课题实验就是针对当前校园文化中的种种弊端提出来的。

1、当今社会充满了物质诱惑,人心浮动,精神空虚,改革开放的负面影响、文化西化、快餐文化、升学的压力等等,渗透到校园,致使当今高中生心灵脆弱、自私偏狭、不懂关爱……为了一句玩笑话就离家出走,担心成绩不好被父母责怪而杀父就母,同学间为一点小事就置人非命……校园教室少了儒雅的人文素养,少了对健康美好人生的向往,少了对自尊自信人生的赞美……针对这些弊端,我们提出了本课题实验。

2。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国学教育逐渐淡化,造成语文国学教育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对语文“工具性”认识的偏颇,二是应试教育的肆虐。

3。“积淀国学底蕴,提高人文素养—高中生国学教育与人文素质养成训练”的界定,就是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计划、有系列地加强对高中生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从而提高其人文素养,提高其精神品格,做社会人的文明表率。

在这样的调查研究后,我带领本组语文教师共同研究商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研究:

(一)研究如何让国学中的一些经典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脑海中,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对学生不断地用国学中的一些经典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经过这样的训练,同学们首先把所学经典了然于胸,这样就有了理论基础。以达到遇到学习及生活中的问题能自然合情的目的。

1、首先是文本的诠释:师生共同收集相关的文本、图片,视频,故事,报道,讲座等,以便于全方位感知,使自己及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感知国学经典的哲理性、实用性、指导性、可行性。

2、反复诵读。利用语文班主任多的优势地位,每天早读时让同学们诵读自己准备的国学经典,并说出自己的感悟。背诵《论语》、《道德经》、《孟子》《庄子》等典籍中的精彩篇章

3、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书法绘画、诗歌朗诵,接龙游戏、猜谜、演讲等竞赛活动。

(二)研究把国学中的一些经典运用于日常的行为中促进同学们的养成。即探讨如何把所学践行于现实生活当中。通过三年的学习和实践学生们初步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并为将来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1、主要开展学生通过国学教育,在做人、做事和学习三个方面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

在做人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培养爱心”;

①真诚待人的习惯;

②诚实守信的习惯;

③认真负责的习惯;

④自信自强的习惯。在做事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规则意识”;

⑵做事方面的习惯:

①遵守规则的习惯;

②讲究效率的习惯;

③友善合作的习惯;

④合理消费习惯。

在学习方面,

①主动学习的习惯;

②独立思考的习惯;

③学用结合的习惯;

④总结反思的习惯;

⑤爱好读书的习惯。

2、调动家长积极配合协助完成学生的国学践行活动的任务,为此我利用家访和书信与家长建立联系形成学校与家庭共建局面。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通过《弟子规》、《论语》、《孟子》、《道德经》等国学经典的在班级树立学习典型,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

本课题经历了三年的实践,还给了学生一个瑰丽的世界,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铸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其高尚的情愫。让学生不成为无家可归的精神流浪者、漂泊者,而成为能在任何环境中永远独守精神家园的月亮,同时唤起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对传统文化怀有一种温情与敬意,有一份感恩的心情。在与古人的“对话”中,领略古人高洁的精神、傲岸的风骨、卓越的智慧。在长期的国学熏陶中潜移默化,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生命形态。此课题已于20xx年圆满结题。

二、选定恰当范围,加强个案研究。

作为一名教师,我总是时刻告诫自己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个教师所追求的思想境界。

我总是从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的高度着眼,在身边教育教学实际中着手,选定适当的研究范围或方向。比如根据自己曾经多年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针对某个课题,我进行有目的地材料收集,加强对典型个案的剖析,如就问题的种类、方法、模式、背景及发生、发展过程等进行详细全面的调研、比较、分析,以有利于对问题研究的深入,

进而提高教科研成果的深度、广度和理论层次。我先后参与了十一五省级科研课题“普通中学教育科研管理与评价的研究”、及十一五国家级科研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研究工作,这些课题都已经顺利结题。

三、尝试对研究成果进行个性化和科学化的表达。

科研成果主要通过论文形式来表达,这就需要教师勇于尝试系统地整理、收集相关素材和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同时主动大胆创作,相信发现就是进步,总结就是提高。为了形成高质量、个性化的成果,我经常阅读相关杂志刊物和教育理论书籍,了解所研究内容的前沿动态和已有的理论成果,同时还进一步改善自我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我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在与别人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更新观念,撞击思维,将自己发现的新、奇、特,效果好的做法和想法科学地、准确地表达出来。

篇7:2017教师科研年终总结

1.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做到了坚持与时俱进,自觉主动运用多媒体技术,改变传统的高校课程的教学方式,采用视、听、小组讨论相结合的现代化的高效率的课程教学方式,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

2.在课堂上,能按照高校教学改革的要求,自觉的将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项目化教学法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启发了学生的思考,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自学、合作的能力。

3.认真收集资料,为撰写论文积累素材。积极参加课题的研究,通过课题研究,解决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困惑。积极进行理论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实践,善于积累,勤于思考,做到教学中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创新,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做一名“善于反思,勤于积累”的老师。

4.加强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采用了平时+论文+社会实践的评分模式。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本学期积极参加了学期教育系的老师示范课的听课活动。积极参与听课活动,不放过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加之幼儿园和亲子园的课程一共听课达20节之多。通过听课,我觉得自己在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今后的时间里,我会继续发扬工作认真,乐于学习的特点,积极投身到教科研工作之中。

2017教师科研年终总结范文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您能喜欢,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我们的上半年教师科研个人总结范文

篇8:教师科研论文

关键词:中职教师,科研现状,调查研究

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 加强对中职教育的研究已迫在眉睫。中职教师是中职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管理等教改研究的骨干力量。然而, 中职教师科研能力薄弱已是共识, 以“全国职业教育研究论文要目检索”一年间 (第116期~第127期) 论文统计为例, 989篇论文中有关中等职业教育的研究仅47篇, 所占比例约4.8%, 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身份进行的研究则更少。笔者选择四川省某职业技术学校, 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结合等研究方法, 深入分析了中职教师科研的现状。

调研设计与实施

中职教师科研现状指的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情况, 包括参与各种科研课题或项目研究、参与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工作、撰写论文公开发表或获奖、参编或主编教材或其他教辅资料、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或经验交流等内容。

(一) 调研内容

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 (1) 中职教师参与科研的意识与态度; (2) 中职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方法; (3) 中职教师的科研成果; (4) 外部因素对于中职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影响等。

(二) 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问卷调查与访谈结合,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分析部分是在查阅文献与咨询专家的基础上自行编制调查问卷, 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对统计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主要采用访谈法, 根据访谈提纲, 对受访对象进行访谈并做好记录, 研究者通过对访谈记录的定性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三) 研究对象分析

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四川省内规模最大、开设专业最多、教职工人数最多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由7所学校合并而成, 其中, 包括5所中专、1所职高、1所职工学校, 涉及二产、三产类专业40多个, 1200余位教职工。学校处于合并初期, 原来的各个学校尚未完全融合, 能够比较全面地代表不同层次中职学校 (中专、职高、职工学校) 、不同专业 (二产、三产) 、不同教师序列 (中专教师和高中教师) 的特点, 具有中等职业学校的典型特征。

(四) 样本选择

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本次调研选取该校750名教师 (含专任教师和兼课教师) 为问卷调查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充分考虑教师年龄、技术职称、任教专业 (学科) 等因素, 随机抽取30人为访谈对象。

(五) 调研数据信息的整理与分析

本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750份, 回收738份, 其中, 有效问卷735份, 有效回收率98%。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数据处理。整理了访谈记录, 对中职教师参与科研的意识与态度、科研能力与方法、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外部因素对于中职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影响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定性分析。

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 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在回收的735份有效问卷中, 专职教师582人, 占79.2%, 兼课教师153人, 占20.8%;副高级职称教师178人, 占24.2%, 中级职称教师377人, 占51.3%, 初级及无职称教师180人, 占24.5%;学历以本科为主, 占91%, 专科学历的占5%, 研究生学历的占4%;涉及基础文化课、土木、交运、建筑、物流、电子、电气、化工、财经、旅游、计算机等专业和学科。

(二) 参与科研的意识与态度

对开展科研必要性的认识总体上看, 中职教师对于学校开展科研工作的认同度还是较高的, 90.2%的受访教师认为有必要开展。具体情况见表1。

参与科研工作的目的

虽然认同学校开展科研工作, 但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目的或动机是有差异的, 90.7%的教师是为了评职或评优, 高于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直接功利性明显。这种动机在需要晋升职称的教师中表现特别强烈。具体情况见图1。

参与科研工作的意愿

从图2数据来看, 中职教师愿意参与科研工作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功利性目的不一定都不好, 也不是影响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唯一原因。另外, 有17%左右的教师表示不太愿意或不愿意, 这需要引起重视。

不愿意参与科研工作的原因

通过对表示不愿意参与科研工作教师的问卷调查, 发现当前中职教师参与科研的最大困难是不知道怎么做, 也就是缺乏较系统的教育科研方法培训和指导。另外, 在访谈中, 也有很多教师提到教学任务太重, 学校事务繁杂, 实在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做科研。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方面, 中职学校接收的生源特殊, 多是学业成绩或行为习惯不佳的学生, 教师教学压力大, 工作任务的确繁重;另一方面, 学校或教师将科研工作与教学割裂开来, 没有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也就是说, 没有紧密结合教学工作来开展科研, 而是将科研视为教学之外的附加任务, 这是很多教师觉得做科研没有时间精力, 会加重他们的负担, 进而不愿意做的原因。具体情况见图3。

对目前学校开展科研工作的评价

图4的数据反映了当前中职学校教师对于中职教育科研现状的认识和评价, 仅有17%左右的教师认为开展情况较好, 多数教师认为科研工作开展得不好。

(三) 参与科研的能力与方法

参与科研工作的胜任能力

教师在自我评价胜任科研工作的能力时, 负面评价较多 (52%) , 仅有3%的教师认为自己完全能够胜任。可见, 加强科研方法的指导, 提高中职教师的科研能力非常必要。具体情况见图5。

对科研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对很多教师而言, 其主要工作就是教书, 科研并不是他们的分内之事, 加之很多中职教师并非出自师范专业, 缺乏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由此可见, 影响中职教师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教师缺乏科研方法, 即科研能力较少得到培养、训练和提高。具体情况见图6。

经常选用的科研方法

图7的数据在某种意义上解释了中职教师论文较多表现出经验性总结的现状。从教育事实中发现问题, 更重要的是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要将经验总结与其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结合, 才能更好地提高研究的科学性, 研究成果的质量和价值才能得以保证。

(四) 参与科研工作及成果情况

调查统计了735位教师近三年来 (2009~2011年) 参与科研工作所取得成果的数量和质量。

论文及科研成果发表和获奖情况

论文及科研成果发表和获奖情况见表2~表5。从表2~表5可以看出以下情况: (1) 中职教师发表论文或科研成果的数量不多, 质量不高。 (2) 中职教师论文和科研成果获奖的等级不高。 (3) 中职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低于获奖数量, 因为论文质量的原因, 在一定等级的刊物公开发表难度更大。

参与科研课题或教改项目情况

图8和图9表现出, 中职教师参与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特别是有相当多的教师, 近三年基本上没有参与一项科研项目, 反映出的现状不容乐观。

参编或主编教材或其他教辅资料情况

图10和表6反映出, 教师参编或主编教材或其他教辅资料的数量和质量也有待提高, 特别是能反映科研学术水平的著作还是空白。

参与常规教研活动情况

具体情况见图11。常规教研活动是学校推动教改研究、提高教师研究和教学能力的主要平台。但从调查数据来看, 中职学校教研活动开展的数量和教师参与度存在问题, 行政兼课教师比专职教师更少参与教研活动。

科研成果的阶段性比较

对受访教师在评职称前后的成果数量进行了比较。以每人平均数为计算单位 (初级升中级的计算周期为三年, 中级升高级的计算周期为五年) , 具体数据见表7。表7说明, 教师在评职称前后科研成果的数量有着明显差异, 尤其是当评聘高级讲师 (高级教师) 副高职称之后, 发表论文或论文获奖的数量下降很多。原因在于, 评聘职称之时, 对教师的科研工作情况有一定的约束条件, 科研成果会作为一种参考条件, 而在评聘副高职称以后, 参与科研工作不再成为必须的考核要求, 这与高校将科研作为教师基本工作量进行考核的做法不同。

(五) 外部激励与约束因素的影响

学校的科研氛围、科研管理制度、科研工作地位、科研保障条件、科研奖励机制、科研工作任务要求等对教师参与科研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从表8可以看出, 中职学校在建立科研激励与约束机制, 发挥保障与服务功能方面存在着严重不足, 教师的认同度很低。

研究结论

第一, 中职教师整体科研能力薄弱, 主要体现在对科研工作理解与认识上功利性色彩浓厚, 未能转化为内在需求, 参与意愿和程度不高, 自主性和积极性不够, 科研成果的数量不多和质量不高, 中职学校对科研工作重视不够、激励与约束机制缺乏等诸多方面。

第二,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状况呢?其一, 科研与教育教学工作融合不好。科研并不是中职学校的基本工作内容, 所以, 在中职学校内, 科研容易成为独立于学校教育教学以及教师本职工作之外的附加任务, 为了科研而去科研, 割裂了科研与学校教育教学、教师自身工作和发展的联系, 使之成为无本之木, 不易为学校和教师真正接受。不将科研工作与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学生管理、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 脱离学校教育教学的科研, 是没有生命力的。其二, 意愿与能力脱节。中职教师参与科研缺乏方法培训与指导, 缺少实践经验, 科研能力亟待提高。意愿是基础, 能力是保证, 二者缺一, 都会造成教师想做却不能做, 或者能做却不想做, 甚至既不想做、也不能做的局面。其三, 激励与约束机制欠缺, 保障与服务不够。激励与约束机制是教师参与科研的重要推动力, 如果教师做与不做都一样, 做了也得不到肯定和承认, 不做也不会有任何损失, 想做又没有条件做, 缺少保障和服务措施, 那么, 要推动中职学校的科研工作是非常艰难的。

对策建议

(一) 科研与日常教育教学相结合

不能脱离学校教育教学来谈科研工作, 也不能脱离教师的日常工作来要求他们从事额外的科研任务。只有将科研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针对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现象, 研究分析解决办法, 学校的科研才会真正发挥对教育教学和教师自身发展起促进作用, 才能有生命力。

(二) 激励与约束相结合

首先要建立并落实科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一方面, 要采取措施激励教师参与科研工作, 使他们的工作得到应有的回报, 引导他们将科研与日常工作结合;另一方面, 要提出约束性的要求, 将科研工作与评优晋级、年度工作考核、部门业绩考核、干部晋升等结合起来, 促使教师去做。只有当科研工作能够给学校带来实际好处时, 学校才会真正重视。同样, 只有当科研工作渗透到教师工作之中, 与其切身利益联系, 即将外在诱因与内在需要相结合, 才会发挥长久的内驱力, 调动积极性, 激发创造性。

(三) 保障与服务相结合

由于其教育对象特殊, 中职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心理压力大, 要激励约束他们参与科研工作, 就必须做好保障与服务。一是要保障时间, 合理安排教师工作量, 将科研工作量与教学工作量等同看待, 计入劳动报酬, 保证教师参与科研工作不至于增加其工作负担。二是要保障投入, 包括科研经费的投入、科研奖励的投入、科研素养提升的投入等。三是要做好指导与服务, 要有专门的部门、人员, 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科研方法的培训和指导, 特别注意培养其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 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掌握科研论文的写作技巧。要创造并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 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冉明会.重庆市某高校教师科研现状调查与科研绩效考核体系对比研究[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 2008.

[2]庄园盛.中职学校教师科研薄弱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专刊) .

[3]陆素菊.中职教师怎样成为研究者[J].职教论坛, 2007 (8上) .

[4]沈佳乐.论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科研的现实与修正[J].教育与职业, 2009 (18) .

[5]郑确辉.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存在的缺陷及解决途径的探讨[J].中国职工教育, 2000 (5) .

[6]史保金.加强职业教育科研队伍的“研究意识”与提高研究能力之我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 (35) .

上一篇:以拥有为题的排比句摘抄下一篇:舞者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