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集

2024-05-23

教师论文集(精选8篇)

篇1:教师论文集

任课教师寄语集

数学课上,你总是认真听讲,从不漏掉一点儿。

作业本上你那娟秀的字迹让老师越看越爱看。希望你更上一层楼!你接受能力强,反应快,老师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骄傲。你有时马虎,松懈,能改掉这些缺点吗?

看你平时不多言多语,课堂上你却能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

老师希望你能在课堂上勇敢地站起来,大胆地表现自己,老师期待着„„ 数学课上你总是眨巴着乌溜溜的眼睛专心地听讲,作业完成得认真又整洁。如果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那你的思维会更加敏捷,口头表达能力会更加出色。勇敢些,相信你能行。

你很聪明,通过努力,这学期你的成绩进步了。

老师希望你能勇敢地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困准,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你虽然碰到了不少的困难,但是你用成绩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老师为你骄傲。

你是个讨人喜欢的女孩,笑容那么灿烂,老师希望你的数学成绩也能更加优秀,只要努力,一定行的!

数学课上你认真专注,注意学习方法、加快了速度,成绩越来越棒。老师为你 骄傲

从开学时顽皮的假小子,到现在安静的小淑女,你的改变实在很大。数学上从刚开始糟糕的书写到现在整齐的算式,老师看了打心眼里喜欢,希望你继续努力,争取成为数学公主。

你是个大方、可爱的女孩,每次数学学习上碰到困难都能来问老师,及时调整心态,认真听讲。老师看到你的努力和进步,老师也知道你会越来越棒的,一定会的!加油!

聪明是你的招牌,希望你通过努力把它变成真正的金字招牌,让它给你带来成功的喜悦!

活泼可爱的小迷糊,老师常常陶醉在你甜蜜的微笑中.如果你上英语课时做到专心听讲,那你一定能非常优秀。

积极上进的好孩子,你在英语课上一贯认真积极的表现让老师非常欣慰.希望你努力练习发音,把英语学得更扎实更地道。

秀气灵巧的你,最近在英语课堂上的进步令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好孩子,加油,相信你肯定能做得更棒!

老师希望可爱天真的你能在课堂上更专心更认真,真正地长大成熟起来,更独立也更努力,在新学期有非凡的表现。

看着活泼好动的你在音乐课上自由模仿和表现所听到的音乐,那时整个课堂因你而更精彩。

老师特别喜欢看你认真投入地演唱歌曲,你的精彩表演使得你更象一个小艺术家。

每次看到你,总是觉得你的大大的眼睛很有灵气,但是可能你还没有很好的适应小学生活,在学习方面还有些力不从心,相信你会很快进步的!

有时候你默默无闻,但是偶尔说话的时候,却可以一语惊人。其实你很认真,可以做得更好!

老师知道你很在乎墙上的小红花,但是任何的回报都要自己不懈的努力的。希望下学期你可以得到更得的小红花。

你的美术作品总是那么精彩,从中老师读到了一个个美丽的故事,老师期待着你的新作品。

你的画很有趣味性,也很独特。老师希望你以后画画时胆子再大些,注意画面的安排,那你的作品一定会更优秀。

你的声音很洪亮,在体育课中能很好的配合老师一起管理学生,处处为同学做榜样,你真棒!

你是一个敢于拼搏的孩子,体育学习就是这样,只要你肯下功夫就会取得很大的进步.相信自己,你能行!

这学期,你进步很大,上课不再乱跑了,行动和练习时也能听指挥了,老师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

你是个精美的话匣子,一幅简单的图画,你能说成美丽的故事。老师希望你的话匣子能够调控好,适时而开。那么,你在语文课上会表现更精彩!

你是个内秀的孩子!老师最喜爱看你工整的作业,那真是一种享受!因为你的努力,你更有自信了。老师希望你继续保持这种热情和认真,你将有更大的进步!

你很害羞喔,上课回答问题总是轻轻的,但是老师知道你在默默努力,而且有很大的进步!希望你以后继续努力,多锻炼,多思考,多回答问题,你会发现学习是多么美好啊!

你上课的时候是如此的积极,高举的手,响亮的声音以及准确的回答,总是让老师赞叹不已。你那说故事的本领,让全班佩服。老师希望你能够更严格的约束自己,相信你会更棒!

你总是默默不语。可是在课堂上,这种“沉默”,使你失去表达和思维训练的机会。老师希望你上课更活泼一点,更积极一点,这样你进步会更大!

篇2:教师论文集

2.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孩子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孩子一步步踏实地向 上攀登。

3.父母是孩子们启蒙教师,孩子是母亲的一面镜子。——李岫云

4.每一位有自尊的老师都会让学生自尊心有发挥的机会。

5.培养人,就是培养他获得未来,快乐的前景的道路。

6.想教学生如何正派为人,教师应从自己正派为人做起。

7.幼苗需要土壤的滋养,孩子需要教师的爱护。

8.教书育人,功德无量。

9.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教师名言

10.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

11.当年的黑发,如今白几多,走过许多季节,不凋的是爱心的奉献。

12.真正的教师,极力防止自己的坏习惯及于学生。

13.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14.好笋出好竹,好师出好徒。

15.弘奖学术启文明,栽桃种李最多情。——蔡元培

16.笔墨绕身,口舌生涯,我为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

17.是宽容而不是纵容,是诱导而不是命令。

18.教义应该使人们爱上训诫,而不是爱上教师。——培根

19.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谈十年书。

篇3:教师论文集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的综合科研水平是竞争力的直接表现,而高校教师作为学校科研工作的主体力量[1],从事科研活动的能力和从事教学活动的能力一样,是高校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对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合理、有效和客观的评价,不但可以让教师本人了解自身的科学研究水平,还可以大大促进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实现将科研活动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以科研促教学。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的具体情况,提炼出了能够反映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的关键指标,并综合运用粗糙集理论和群决策特征根法构建了高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模型,在评价过程中综合考虑了定性和定量要素。

2 粗糙集的基本理论

粗糙集理论[2]作为一种有效的数据分析处理理论,自从波兰科学家Z.Pawlak在1982年提出以来,由于其对复杂数据有效约简能力,对于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性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得到了各国学者在众多领域的广泛应用。粗糙集理论的基本理论包括[3]:

2.1 用四元组S=(U,A,V,f)表示一个信息系统

粗糙集理论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首先要通过S对所处理问题进行规范表达,其中U用来表示对象的非空有限集合,称为论域;A用来表示属性的非空有限集合,A的具体内容可以描述为:

A=CD,CD=Φ,C表示条件属性集,D表示决策属性集;V用来表示个属性的值域的集合,V=aAVaVa是属性a的值域;信息函数f:U×AV为每个对象的每个属性赋予一个信息值。

2.2 确定约简和核属性

对属性的约简是粗糙集中的核心理论之一,其基本思想为:设 是一个等价关系族,rR,如果IND(R-{r})=IND(R),则表示rR中是不重要的,也就是可以被约去的属性;如果P=R-{r}是独立的,则称PR中的一个约简。如果由于约简某一个或一组属性导致产生新的不一致决策规则,则该属性或属性组即为核。如果决策表中的属性很多,那么对决策表进行约简和确定核属性就变成是一个比较繁琐的过程,因此适当选用有效的数学方法来辅助进行这项工作是很明智的,其中,区分矩阵和区分函数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它可以较容易地计算出决策表的约简和核,在区分矩阵中约简是满足能区别由整个属性集区别的所有对象的属性极小子集,核是区分矩阵中所有单个元素组成的集合[4]。

3 群决策特征根法

在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综合评价中,所涉及的方面和要素十分复杂,涉及面也很广,因此单凭科研部门管理者个别人的意见已经无法科学合理的完成这项工作,需要由高校各部门的负责人员或聘请专家共同参与才能完成,而且这项工作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学校的具体情况不断完善和更新相应的规则。

群决策特征根法是由邱菀华[5]提出的解决群决策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它可以科学地采集多门的综合评价值,从而提高评价指标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在群决策特征根法中,首先通过聘请各部门负责人或相关领域专家为各评价指标建立评分矩阵,这相对于层次分析法而言,极大地简化了决策过程。然后,通过求出理想专家的评分向量, 进而得到被评价对象的排序。具体评价过程可以概括为:

(1)专家根据自己的观点对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价,形成专家评价矩阵;

(2)将评价结果进行量化表示,获得评分矩阵X;

(3)计算A=PTP,并求出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将与A的最大特征根相对应的特征向量(即理想专家的评分向量)作为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排序值;

(4)把排序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即可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

4 模型的评价步骤

(1) 获取相关教师科研统计数据,结合粗糙集理论构建决策表;

(2) 利用区分矩阵和区分函数对决策表进行属性约简,确定核属性;

(4) 为保证数据处理的独立性和公平性,对约简后的决策表进行标准化处理,公式为:

rij=(xij-x¯j)/Sj(1)

rij为第i个教师的第j个科研评价指标经标准化后的值,xij为第i个教师的第j个科研评价指标的原始值,即为标准化处理的值,公式中:x¯j=1ni=1nxijSj2=1n1(xij-x¯j)2

(4)利用群决策特征根法确定约简后的各科研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各专家评价意见的定量描述如表1所示;

(5)利用公式(2)对标准化后的决策表和获得的评价指标权重进行处理,从而获得各教师的科研能力综合评价值,并进行科研能力排序。

hj=j=1mpjrij(i=12n)(2)

其中,hj为第j个教师科研能力的综合评价值,pj为依据专家评分形成的各科研能力评价指标权重(j=1mpj=10pj1j=12m)rij为第i个教师的第j个科研评价指标经标准化后的值。

5 实证分析

通过参考相关文献[6,7],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决策表中的条件属性确定为:教师的职称、学位、著作、国家级获奖、省级获奖、市级获奖、校级获奖、主持国家级项目、主持省级项目、主持市级项目、主持校级项目、核心论文、非核心论文、SCI检索论文、EI检索论文、其它检索论文(CSSCI、ISTP等)、纵向课题经费、横向课题经费等,并分别用C1、C2、C3、C4、C5、C6、C7、C8、C9、C10、C11、C12、C13、C14、C15、C16、C17、C18表示,决策属性为科研综合能力评价,用S表示。另外,著作、获奖、科研或教研论文、论文被检索、专利等成果该教师必须为第一作者,分别用4、3、2、1来表示职称中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用3、2、1表示学位中的博士、硕士、学士;对于纵向和横向课题经费分别用4、3、2、1、0表示经费额度大于等于50、大于等于20万小于等于50万、大于等于5万小于20万、小于5万、没有经费,用3、2、1、0分别表示科研综合能力评价的很强、较强、一般和差。

5.1 决策表构建

本文随机抽取我校17名教师(T)近5年的科研统计信息,结合科研管理人员意见形成的决策表如下表2所示。

续上表

5.2 属性约简和标准化处理

运用区分矩阵和区分函数对表2进行处理后得到:△=C4∧C14∧(C5∨C6∨C7∨C10∨C11∨C12∨C17)∧(C6∨C10∨C11∨C13∨C15∨C16∨C17∨C18)∧(C1∨C6∨C7∨C10∨C11∨C12∨C15∨C16∨C17)∧(C1∨C10∨C11∨C17∨C18)∧(C5∨C6∨C7∨C10∨C11∨C12∨C13∨C15∨C16∨C18)∧(C1∨C5∨C10∨C11∨C12∨C15∨C16∨C17)∧C9∧(C1∨C5∨C6∨C7∨C10∨C11∨C12∨C18)∧C8∧(C1∨C3∨C13∨C15∨C16∨C18)∧(C1∨C6∨C13∨C15∨C16∨C18)∧(C1∨C3∨C6∨C7∨C12∨C15∨C17∨C18)∧(C1∨C6∨C7∨C12∨C15∨C16∨C17∨C18)∧(C3∨C6∨C16)

因此,可以确定决策表的核属性为:C4、C8、C9、C14;冗余属性为C2,将其从指标集中删去,从而获得约简后的指标集为:C1、C3、C4、C5、C6、C7、C8、C9、C10、C11、C12、C13、C14、C15、C16、C17、C18。应用公式(1)对约简后的决策表进行标准化处理(篇幅所限,标准化后的决策表未列出)。

5.3 约简后指标权重确定

本文聘请了7为科研工作突出和科研管理资深的专家对约简后的指标进行了评价,结合表1进行量化表示后得到专家评分矩阵如表3所示:

依据群决策特征根法,计算矩阵A=PTP的特征根,求得最大特征根ρmax=4.6414,其对应的特征向量即理想专家的评分向量为:p*= (0.1498,0.1857,0.3337,0.2644,0.1315,0.0601,0.3704,0.3287,0.2193,0.0918,0.2797,0.0753,0.3591,0.2743,0.1651,0.2634,0.2335),将p*做归一化处理后得到指标C1、C3、C4、C5、C6、C7、C8、C9、C10、C11、C12、C13、C14、C15、C16、C17、C18的权重分别为:0.04、0.049、0.088、0.07、0.035、0.016、0.098、0.087、0.058、0.024、0.074、0.02、0.095、0.072、0.044、0.07、0.062,其排序为:C8>C14>C4>C9>C12>C15>C5>C17>C18>C10>C3>C16>C1>C6>C11>C13>C7。

5.4 教师科研能力综合评价

利用公式(2)对标准化后的决策表和各指标权重值做线性加权处理,得到T 1至T1717名教师的科研能力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2935、1.3616、0.7087、-1.6311、0.843、0.803、-0.88、-0.6598、-0.0666、0.9376、-0.8342、0.9592、-0.7007、-0.792、-0.5382、-0.9508、1.1455,即获得17名教师的科研能力排序为:T2>T17>T12>T10>T5>T6>T3>T1>T9>T15>T8>T13>T14>T11>T7>T16>T4。

摘要:通过对相关研究的分析,提炼出反映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的主要指标,运用粗糙集和群决策特征根法构建出高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模型,对科研能力评价中的定性和定量要素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实证分析,验证模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粗糙集,群决策特征根法

参考文献

[1]吴小妹.高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模型构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22):72-74

[2]PAWLAK Z.Rough Se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and Computer Science,1982,11(2):341-356

[3]PAWLAK Z.Rough Sets:Theoretical Aspects of Reasoning about Da-ta[M].Netherland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2

[4]张文修,吴伟志,梁吉业,等.粗糙集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邱菀华.管理决策与应用熵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6]张剑平.高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101-103

篇4:略谈地理教师错题集的设计

一、教师设计错题集的意义

以错题归类提高课堂效益。错题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的弱项甚至 “盲区”,更是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最直观反映。因此教师都应该做一位有心人,通过对错题的收集归类和分析研究,在教学特别是复习过程中才能调整好“准星”,减少低效或无效的劳动,充分提高课堂效益。

以错因分析强化教学反思。面对每一道错题,教师首先应反问自己:学生为什么会出错?尤其是对类型相似、错误率高的题目,更有必要通过细致的分析反思,寻找教案设计、课堂教学、巩固训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究学生考试“失足”的成因,思考弥补缺憾和改进教学的方法,这对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成绩大有裨益。

以错题积累促进专业成长。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师通过错题统计归类,发现教学问题,不断自我矫正;通过错题整理解析,加深对课标的理解、增强解题析题的能力,提高选题讲题的精准度,使自己的教科研素养和专业知识功底更厚实。

当然,教学反思既可以反思不足,也可以由错误率较低的题目反思教学亮点,让总结经验与反思问题相辅相成,在日积月累中缩短专业成长的“路程”。

二、教师设计错题集的示例

检测期次:2013年11月高三年级地理综合测试(一)。

检测原题:第20题(2013年江苏高考原题)。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1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图2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

21.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

课标要求:梯田是对农业生产区位因素中地形因素加以利用和改造的结果。课标对此的要求是: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这包含两方面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就是要列举并分析各个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了解各因素是从哪些方面、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则要求在分析某个具体农业地域类型时,不仅能指出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外观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内在条件,还能进一步进行区位因素分析。

错答统计:第20题正确答案为C。学生答题错误率达46.5%(其中错选A的为28%;错选B的为8.5%;错选D的为10.5%)。

错因分析:试题呈现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和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主要考查内容为新地理名词术语的区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问题等。这道题是对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地理实际问题学习能力的考查。错误率较高原因在于:①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不透彻,不少学生掌握了自然条件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首要条件,以及地形坡度和高度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而对“修建梯田一般适合在坡度较小的地区”这一知识点理解不透、掌握不深,因此部分学生错选B;②不能灵活运用基本概念进行严密推理,难以通过知识迁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对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各种梯田的利弊,欠缺正确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因此错选A或D就不奇怪。③学生读图、析图、用图技能不足,对地形剖面图能研读,但未能有效掌握正确的审题、解题策略和技巧,图文互变和推理演绎能力有待训练提高。

原题解析:第20题考查有关梯田知识,这一试题与教材中“坡度平缓的地方可以修筑梯田”和水稻梯田图片等课本知识相联系,看似熟悉,但辅以地形图和主题鲜明的地理图像,让学生独立观测、分析和决策,显然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本题解决关键点在于读图,首先要比较四种梯田的异同(图1):水平梯田和隔坡梯田的田面是水平的,坡式梯田和反坡梯田的田面是倾斜的;隔坡梯田的田埂是可以种植的斜坡,其它梯田的田埂都不能直接用于种植;水平梯田的田面呈水平,在缓坡地上修成较大面积的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出现在整体坡度较均匀且坡度较缓的地区,顺坡向每隔一定间距沿等高线修筑地埂而成的梯田;反坡梯田出现在坡度较陡,并且相邻坡向不同的地区。

本题解决难点除了读图,还需要研究地形图,可以把甲区域绘制成剖面图(见图3),进行图文结合、图文转换,这样,问题的答案一目了然。但这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想到的,题目本身也并没有要求绘制剖面图,这种能力要求高于读图。

教学反思:“农业区位因素”一节教学过程中未能有效地拓展延伸,仅局限于地形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坡度。坡度太大不易耕作,也容易引起水土流失。二是高度。随高度的变化而导致水热条件的改变,影响农作物的类型。而对“修建梯田一般适合在坡度较小地区”的知识点到即止,没有进一步拓展延伸,未能联系实际生活范例,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课堂教学的遗憾。“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学生总体掌握较好,教学时将示意图、等高线地形图及等高线特征等知识紧密结合,且把等高线特征与所反映的地形编成口诀,使学生在乐中学;通过做典型题和画示意图,使学生在练中悟,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加强学生读图、析图和绘图技能训练,突破教学难点,这是课堂的成功之处。

拓展训练:

题1:某山区为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据此完成(1)~(2)题。

(1)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为了:

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先是增施肥料,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说明山坡地是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所以第1题选C。

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减少地表的水土流失,从而提高土壤肥力,但对调节大气温度、增大空气湿度和增加日照时数没有影响。所以第2题选B。

题2: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 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植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据此回答(1)~(2)题。

(1)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2)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问题是: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解析:本组题创设试题情景,突出考查学生获取文字信息和运用所学基础知识综合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首先要获取题干中有用信息“边防站的海拔为4 900米”,推断海拔高、气温低,但光照条件好且温差大。所以盖简易阳光房目的是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改善气温条件、热量条件。所以第1题选A。抓住“在房中搭架,架上盆栽”,运用“海拔高的地区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小”等知识,确定地温低是影响蔬菜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第2题选C。(也可用排除法验证所选答案的正确性)

伯兰特·罗素说:“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是教育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错题集有助于看清学生知识理解的“浅水区”和自身课堂教学的“浑水区”,让师生在“错误”中进步,在“析错”中成长,在“错题”归类结集中感受到个人专业发展的幸福。▲endprint

理科教师建立的错题集往往被视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经验和法宝,其实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对学生错题的归类整理和分析研究,做一位有心人,同样能达到“减负增效”之目的。

一、教师设计错题集的意义

以错题归类提高课堂效益。错题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的弱项甚至 “盲区”,更是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最直观反映。因此教师都应该做一位有心人,通过对错题的收集归类和分析研究,在教学特别是复习过程中才能调整好“准星”,减少低效或无效的劳动,充分提高课堂效益。

以错因分析强化教学反思。面对每一道错题,教师首先应反问自己:学生为什么会出错?尤其是对类型相似、错误率高的题目,更有必要通过细致的分析反思,寻找教案设计、课堂教学、巩固训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究学生考试“失足”的成因,思考弥补缺憾和改进教学的方法,这对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成绩大有裨益。

以错题积累促进专业成长。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师通过错题统计归类,发现教学问题,不断自我矫正;通过错题整理解析,加深对课标的理解、增强解题析题的能力,提高选题讲题的精准度,使自己的教科研素养和专业知识功底更厚实。

当然,教学反思既可以反思不足,也可以由错误率较低的题目反思教学亮点,让总结经验与反思问题相辅相成,在日积月累中缩短专业成长的“路程”。

二、教师设计错题集的示例

检测期次:2013年11月高三年级地理综合测试(一)。

检测原题:第20题(2013年江苏高考原题)。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1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图2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

21.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

课标要求:梯田是对农业生产区位因素中地形因素加以利用和改造的结果。课标对此的要求是: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这包含两方面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就是要列举并分析各个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了解各因素是从哪些方面、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则要求在分析某个具体农业地域类型时,不仅能指出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外观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内在条件,还能进一步进行区位因素分析。

错答统计:第20题正确答案为C。学生答题错误率达46.5%(其中错选A的为28%;错选B的为8.5%;错选D的为10.5%)。

错因分析:试题呈现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和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主要考查内容为新地理名词术语的区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问题等。这道题是对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地理实际问题学习能力的考查。错误率较高原因在于:①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不透彻,不少学生掌握了自然条件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首要条件,以及地形坡度和高度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而对“修建梯田一般适合在坡度较小的地区”这一知识点理解不透、掌握不深,因此部分学生错选B;②不能灵活运用基本概念进行严密推理,难以通过知识迁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对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各种梯田的利弊,欠缺正确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因此错选A或D就不奇怪。③学生读图、析图、用图技能不足,对地形剖面图能研读,但未能有效掌握正确的审题、解题策略和技巧,图文互变和推理演绎能力有待训练提高。

原题解析:第20题考查有关梯田知识,这一试题与教材中“坡度平缓的地方可以修筑梯田”和水稻梯田图片等课本知识相联系,看似熟悉,但辅以地形图和主题鲜明的地理图像,让学生独立观测、分析和决策,显然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本题解决关键点在于读图,首先要比较四种梯田的异同(图1):水平梯田和隔坡梯田的田面是水平的,坡式梯田和反坡梯田的田面是倾斜的;隔坡梯田的田埂是可以种植的斜坡,其它梯田的田埂都不能直接用于种植;水平梯田的田面呈水平,在缓坡地上修成较大面积的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出现在整体坡度较均匀且坡度较缓的地区,顺坡向每隔一定间距沿等高线修筑地埂而成的梯田;反坡梯田出现在坡度较陡,并且相邻坡向不同的地区。

本题解决难点除了读图,还需要研究地形图,可以把甲区域绘制成剖面图(见图3),进行图文结合、图文转换,这样,问题的答案一目了然。但这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想到的,题目本身也并没有要求绘制剖面图,这种能力要求高于读图。

教学反思:“农业区位因素”一节教学过程中未能有效地拓展延伸,仅局限于地形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坡度。坡度太大不易耕作,也容易引起水土流失。二是高度。随高度的变化而导致水热条件的改变,影响农作物的类型。而对“修建梯田一般适合在坡度较小地区”的知识点到即止,没有进一步拓展延伸,未能联系实际生活范例,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课堂教学的遗憾。“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学生总体掌握较好,教学时将示意图、等高线地形图及等高线特征等知识紧密结合,且把等高线特征与所反映的地形编成口诀,使学生在乐中学;通过做典型题和画示意图,使学生在练中悟,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加强学生读图、析图和绘图技能训练,突破教学难点,这是课堂的成功之处。

拓展训练:

题1:某山区为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据此完成(1)~(2)题。

(1)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为了:

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先是增施肥料,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说明山坡地是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所以第1题选C。

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减少地表的水土流失,从而提高土壤肥力,但对调节大气温度、增大空气湿度和增加日照时数没有影响。所以第2题选B。

题2: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 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植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据此回答(1)~(2)题。

(1)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2)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问题是: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解析:本组题创设试题情景,突出考查学生获取文字信息和运用所学基础知识综合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首先要获取题干中有用信息“边防站的海拔为4 900米”,推断海拔高、气温低,但光照条件好且温差大。所以盖简易阳光房目的是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改善气温条件、热量条件。所以第1题选A。抓住“在房中搭架,架上盆栽”,运用“海拔高的地区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小”等知识,确定地温低是影响蔬菜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第2题选C。(也可用排除法验证所选答案的正确性)

伯兰特·罗素说:“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是教育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错题集有助于看清学生知识理解的“浅水区”和自身课堂教学的“浑水区”,让师生在“错误”中进步,在“析错”中成长,在“错题”归类结集中感受到个人专业发展的幸福。▲endprint

理科教师建立的错题集往往被视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经验和法宝,其实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对学生错题的归类整理和分析研究,做一位有心人,同样能达到“减负增效”之目的。

一、教师设计错题集的意义

以错题归类提高课堂效益。错题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的弱项甚至 “盲区”,更是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最直观反映。因此教师都应该做一位有心人,通过对错题的收集归类和分析研究,在教学特别是复习过程中才能调整好“准星”,减少低效或无效的劳动,充分提高课堂效益。

以错因分析强化教学反思。面对每一道错题,教师首先应反问自己:学生为什么会出错?尤其是对类型相似、错误率高的题目,更有必要通过细致的分析反思,寻找教案设计、课堂教学、巩固训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究学生考试“失足”的成因,思考弥补缺憾和改进教学的方法,这对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成绩大有裨益。

以错题积累促进专业成长。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师通过错题统计归类,发现教学问题,不断自我矫正;通过错题整理解析,加深对课标的理解、增强解题析题的能力,提高选题讲题的精准度,使自己的教科研素养和专业知识功底更厚实。

当然,教学反思既可以反思不足,也可以由错误率较低的题目反思教学亮点,让总结经验与反思问题相辅相成,在日积月累中缩短专业成长的“路程”。

二、教师设计错题集的示例

检测期次:2013年11月高三年级地理综合测试(一)。

检测原题:第20题(2013年江苏高考原题)。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1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图2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

21.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

课标要求:梯田是对农业生产区位因素中地形因素加以利用和改造的结果。课标对此的要求是: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这包含两方面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就是要列举并分析各个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了解各因素是从哪些方面、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则要求在分析某个具体农业地域类型时,不仅能指出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外观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内在条件,还能进一步进行区位因素分析。

错答统计:第20题正确答案为C。学生答题错误率达46.5%(其中错选A的为28%;错选B的为8.5%;错选D的为10.5%)。

错因分析:试题呈现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和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主要考查内容为新地理名词术语的区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问题等。这道题是对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地理实际问题学习能力的考查。错误率较高原因在于:①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不透彻,不少学生掌握了自然条件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首要条件,以及地形坡度和高度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而对“修建梯田一般适合在坡度较小的地区”这一知识点理解不透、掌握不深,因此部分学生错选B;②不能灵活运用基本概念进行严密推理,难以通过知识迁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对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各种梯田的利弊,欠缺正确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因此错选A或D就不奇怪。③学生读图、析图、用图技能不足,对地形剖面图能研读,但未能有效掌握正确的审题、解题策略和技巧,图文互变和推理演绎能力有待训练提高。

原题解析:第20题考查有关梯田知识,这一试题与教材中“坡度平缓的地方可以修筑梯田”和水稻梯田图片等课本知识相联系,看似熟悉,但辅以地形图和主题鲜明的地理图像,让学生独立观测、分析和决策,显然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本题解决关键点在于读图,首先要比较四种梯田的异同(图1):水平梯田和隔坡梯田的田面是水平的,坡式梯田和反坡梯田的田面是倾斜的;隔坡梯田的田埂是可以种植的斜坡,其它梯田的田埂都不能直接用于种植;水平梯田的田面呈水平,在缓坡地上修成较大面积的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出现在整体坡度较均匀且坡度较缓的地区,顺坡向每隔一定间距沿等高线修筑地埂而成的梯田;反坡梯田出现在坡度较陡,并且相邻坡向不同的地区。

本题解决难点除了读图,还需要研究地形图,可以把甲区域绘制成剖面图(见图3),进行图文结合、图文转换,这样,问题的答案一目了然。但这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想到的,题目本身也并没有要求绘制剖面图,这种能力要求高于读图。

教学反思:“农业区位因素”一节教学过程中未能有效地拓展延伸,仅局限于地形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坡度。坡度太大不易耕作,也容易引起水土流失。二是高度。随高度的变化而导致水热条件的改变,影响农作物的类型。而对“修建梯田一般适合在坡度较小地区”的知识点到即止,没有进一步拓展延伸,未能联系实际生活范例,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课堂教学的遗憾。“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学生总体掌握较好,教学时将示意图、等高线地形图及等高线特征等知识紧密结合,且把等高线特征与所反映的地形编成口诀,使学生在乐中学;通过做典型题和画示意图,使学生在练中悟,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加强学生读图、析图和绘图技能训练,突破教学难点,这是课堂的成功之处。

拓展训练:

题1:某山区为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据此完成(1)~(2)题。

(1)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为了:

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先是增施肥料,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说明山坡地是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所以第1题选C。

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减少地表的水土流失,从而提高土壤肥力,但对调节大气温度、增大空气湿度和增加日照时数没有影响。所以第2题选B。

题2: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 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植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据此回答(1)~(2)题。

(1)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2)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问题是: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解析:本组题创设试题情景,突出考查学生获取文字信息和运用所学基础知识综合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首先要获取题干中有用信息“边防站的海拔为4 900米”,推断海拔高、气温低,但光照条件好且温差大。所以盖简易阳光房目的是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改善气温条件、热量条件。所以第1题选A。抓住“在房中搭架,架上盆栽”,运用“海拔高的地区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小”等知识,确定地温低是影响蔬菜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第2题选C。(也可用排除法验证所选答案的正确性)

篇5:教师求职信集

我真诚地申请了你们学校的体育老师。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个人简历。现在我的求职信希望得到你的青睐。

我是北江人,但我从小就住在广东。我对这片土地有着真挚的热爱。我在城关中学和北江中学读书。对于执信中学来说,这个离我家只有几分钟车程的神秘大学,是我学习时最渴望和敬畏的圣地。不幸的是,由于巧合,我总是错过了第一中学。然而,今天我很荣幸能申请执信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位!

20xx年,我带着老师的梦想在广州体校体育学院学习,主修体育。在学习期间,我一直坚持学习各种学科,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练习自己的硬技能。在业余时间,我经常参加各种学生团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比如大一的时候,我加入了学校社团联合会财务部,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学会了很多做事的道理。寒暑假期间,我还不断进行社会实践,锻炼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在学习机构当小学生和初中生辅导老师,感受到了学生的可爱和作为老师的神圣。做打字员、东莞打工也很大程度上锻炼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做服务员也让我觉得无论做什么,坚持都很重要。

我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专业知识,更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坚持并努力学习英语。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后,我仍在冲刺英语六级考试。我利用业余时间自学photoshop,基本掌握了office使用办公软件。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篇6:教师求职信集

你好,我是浙江师范大学20xx应届毕业生,户籍在义乌,现在想申请贵校教师,就业意愿是科学教师和物理教师。不知道贵校还招老师吗?

我是一个勤奋的人,热爱教育教学,工作认真负责。善于创新,敢于迎接挑战。敢于承担责任,会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大一期间,我在青年总队环保中队担任副队长,每周六早上组织志愿者到尖峰山进行志愿者活动。大三第二学期,我参加了学校机械设计大赛,获得了一等奖。大三暑假期间,我在深圳动画培训学校学习了动画原理,顺利毕业。我有一定的平面设计和动画制作能力。假期结束后,我积极参家教,提高教学能力。此外,我在业余时间自学了第二门外语日语,在网络字幕翻译组当过翻译志愿者,在浙江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第一届师生联谊晚会当过主持人。在课堂上,我担任心理委员会成员,认真安排和组织每次活动和会议,有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在大学期间,我也获得了很多失败的经历:我参加了数学建模比赛、大学生挑战杯和国际日语水平考试,但都以失败告终。在专业学习方面,学习成绩平平(智力教育:38/84)。我并不气馁。我努力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继续迎接挑战。

就我自己的能力和意愿而言,我更倾向于教育和教学的方向。因为我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沟通技巧,能够胜任课堂管理。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虽然大学四年很短,但我一直尽最大努力努力学习,提高各方面的素质;虽然我知道我仍然缺乏社会经验,但我准备以高度的`热情和知识投资社会,为社会事业服务,实现自己的价值。

此致

敬礼!

求职者:xx

篇7:教师求职信集

您好!

幸运的是,你们学校招聘了一名艺术教师,并写了一封申请艺术教师职位的求职信。

本人于20xx年6月从XX大学美术专业本科毕业,学士学位。我从小学开始练习素描,兴趣浓厚。我有很深的素描技巧。我高中毕业,成绩优异XX大学美术专业本科学习。在校期间,多次参加各类艺术专业比赛,成绩不佳。因为从小有做教师的梦想,所以在学习美术专业的同时,也考取教师资格证,拥有成为一位人民教师的资格。还通过了英语四级。

我性格开朗,喜欢交朋友。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一直很强。我喜欢大自然。大学期间,我多次利用假期旅行,享受大自然,在大自然中画画。

我也学到了一些教育理论。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限制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培养创造力。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每个学生,引导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教师的首要职责。

在教学方面,我认为应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创造性地组织和开展课外艺术活动,扩大课堂艺术教学的空间和深度,丰富学校美育领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兴趣和爱好。

通过对贵校的了解,我了解到贵校是一所具有自由学风和科学教学方法的开放式学校,这与我的想法是一致的。我相信,在贵校的发展建设中,我可以站在发展建设的团队中,成为其中之一。

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勤奋,这是我认为通往成功之路的必要因素。我希望你们学校能给我一个平台,我将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期盼回复,祝贵校顺创佳绩!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篇8:教师论文集

根据四川明星电力股份公司发展战略需要,在遂宁市船山区龙凤古镇建设集控中心。在集控中心设置计算机监控系统,对三星水电站、过军渡水电站、小白塔水电站、龙凤水电站实现远方集中监视与控制、安全运行管理等功能。4座水电站除三星水电站、过军渡水电站完全实现水电站综合自动化外,其他各电站仍采用常规继电器控制。接入集控中心必须对小白塔水电站、龙凤水电站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实现计算机监控系统。

明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水电站集控中心采用许继电气自主研发的TJK-8600智能流域调度集控系统。各电站除三星水电站使用原有计算机监控系统外,其他各站均改造成TJK-8600子站系统。龙凤水电站本期暂不接入集控中心。

1 集控系统任务

集控系统对各电站设备进行自动监视,并按调度及各电站运行要求,实现各电站相关设备的自动控制,确保各电站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与调度部门通讯,上送各电站运行数据,并接收调度指令或各电站负荷曲线,实现对各电站的调度运行管理,以达到各电站经济运行的目的;集成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事故或操作视频联动,以观察设备动作情况;与其他系统通信,准确、及时、全面地收集各电站的各种数据(包括水文、气象、消防、继电保护等),以满足各电站运行的要求[1]。

集控系统建成后,各电站实现“少人值班”(无人值守)的运行模式,大幅度提升各电站的运行可靠性、安全性,降低运行人员劳动强度。

2 集控系统设计原则

集控系统设计应完全满足《DL/T 578-2008水电厂计算监控系统基本技术条件》《DL/T 5065-2009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规范》《DL/T 5345-2006梯级水电厂集中监控工程设计规范》《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和《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等有关技术规范、规程、标准的要求[2]。集控系统应具有高度可靠、冗余,其本身的局部故障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系统配置和选型应在保证整个系统可靠性、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实时性和应用性的前提下,在系统硬件及软件上充分考虑系统的开放性,符合计算机发展趋势。集控系统应能够接入规划的所有水电站,并便于扩展,以满足后期水电站的接入。集控系统采用全分层分布式开放体系结构,便于功能和硬件扩展;采用符合IEEE和ISO标准的开放系统,便于系统的移植及系统二次开发,实现第三方系统或软件无缝集成和可靠运行,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投资;采用软件模块化、结构化设计,实现功能模块的“即插即用”,满足业务功能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集控系统的设计还必须按照功能完善、可靠性高、实时性强、可扩充性好、技术先进、运维便捷、人机接口友好且操作方便等设计原则进行。

3 集控系统网络结构

3.1 集控层

集控层位于遂宁市龙凤古镇明星电力水电公司院内的集控楼。主要配置有:1套冗余的历史数据服务器(含光纤磁盘阵列1套)、1套冗余的数据接口服务器、1套冗余的实时数据服务器、2套双显示屏配置的操作员工作站、1套培训/工程师工作站、1套打印/语音报警/On Call工作站、1套通讯服务器、1套冗余的远动工作站、2套GPS/北斗双时钟授时系统、2套网络打印机和2套冗余UPS电源等组成。这些设备除网络打印机及显示器放置在操作台外,其他设备都组屏安装在计算机室。显示器通过KVM设备与主机连接。集控层主要设备的功能如下。

3.1.1 历史数据服务器。

安装Unix操作系统,采用Oracle数据库,配以光纤磁盘阵列,主要完成历史数据存储、检索,各记录数据的计算和处理,历史数据维护与管理等。

3.1.2 数据接口服务器。

安装Unix操作系统,起到前置服务的作用,用于规约解析,接收现场数据,进行预处理后转发给实时数据服务器,并转发来自实时数据服务器的指令;自诊断及冗余切换。

3.1.3 实时数据服务器。

安装Unix操作系统,接收前置发来的现场实时数据,进行实时数据计算和处理,并转发给历史数据服务器及各种应用服务器;自诊断及冗余切换。

3.1.4 操作员工作站。

安装Unix操作系统,其是集控系统的人机接口,用于显示各监控设备实时数据及状态,显示机组运行状态、升压站运行方式等,完成控制、调节指令等。

3.1.5 培训/工程师工作站。

根据用户需要可安装Unix或Windows操作系统,用于系统生成/备份、系统管理维护及故障诊断、数据库维护及管理、画面/报表等生成,并完成人员培训。在明星电力集控系统中,该工作站还承担报表工作站的功能。

3.1.6 打印/语音报警/On Call工作站。

可安装Win⁃dows或Unix操作系统,用于完成打印、语音报警功能,并将报警信息通过拨打语音电话或发送短信通知有关人员,同时也支持有关人员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查询相关信息,实现“信息找人,人找信息”的功能。

3.1.7 通讯服务器。

根据实际情况,可安装Windows或Unix操作系统,完成与第三方系统或设备通讯,实现集控系统与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消防监控系统等的通讯。

3.1.8 远动工作站。

嵌入式设备,采用各种调度规约与调度中心通讯,上传各电站实时数据并接受调度下发的控制调节指令;明星电力集控中心采用IEC60870-5-101和IEC60870-5-104规约与调度中心通讯。

3.1.9 双时钟授时系统。

系统配置GPS、北斗双时钟授时系统,输出SNTP协议给集控系统校时,以保证系统时间的统一,满足集控中心各系统授时要求。

3.1.1 0 UPS电源。集控系统配置冗余UPS电源,以保证集控系统不间断工作。

3.2 网络层

网络层形成集控系统100/1 000Mbps自适应主干网络,用于连接集控层设备、厂站现地层设备,实现集控中心、厂站、现地设备的信息交换。明星电力集控系统采用双星型网络结构,通道采用明星电力已建成的调度数据专用网。网络层主要配置有中心交换机2套、硬件防火墙1套、网络入侵检测系统1套、纵向加密装置1套、隔离装置若干套、光传输设备若干以及光缆/网络双绞线若干等。

硬件防火墙用于安全Ⅰ区与安全Ⅱ的隔离,实现位于安全Ⅰ区的集控系统与位于安全Ⅱ区的继保信息主站通讯;纵向加密装置用于同一安全区内的纵向通讯,这里用于集控系统与三星水电站的监控系统通讯;隔离装置是用于安全Ⅰ区或安全Ⅱ与安全Ⅲ区间的单向通讯,一般用作隔离Web服务。

3.3 厂站现地层

厂站现地层应包括厂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厂站网络及现地控制层设备。厂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除三星水电站使用第三方厂家系统外,其他各站均改造为TJK-8600子站系统,以降低接入难度和调试工作量。TJK-8600系统子站系统亦包括数据服务器、操作员工作站等,以完成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数据解析、实时数据生成、历史存储、实时显示与操作控制等功能。厂站网络是为控制各水电站设备构成的控制子网,也是集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为100/1 000M自适应以太网。现地控制层设备主要由现地控制单元LCU组成,主要完成数据采集及预处理、网络通信(上送并接收计算机监控系统指令、与相关设备通讯等)等,实现单元设备控制、调节操作及监视等功能。现地控制单元一般由可编程控制器PLC、规约转换器、触摸屏等组成。过军渡水电站、小白塔水电站改造后,各现地控制单元LCU均使用施耐德Quantum冗余PLC,采用RIO方式扩展IO系统,以提高现地控制单元的可靠性,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

4 TJK-8600智能流域调度集控系统

TJK-8600智能流域调度集控系统是许继电气专门针对中小型水电站群打造的一款集调度集控系统于一体的计算机监控系统。该系统是在总结多年电力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经验基础上,结合当前水电站调度集控系统的优缺点和用户需求,以及充分吸收和利用国际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最新技术开发的计算机监控系统。TJK-8600系统采用扩大厂站运行方式,直接访问厂站现地控制单元LCU,避免由于厂站端服务器故障造成的集控停运,以减少停运范围。系统包括TJK-8600主站系统、TJK-8600子站系统。TJK-8600主站系统,使用Unix操作系统,采用Oracle数据库,一般用作调度系统或集控系统;TJK-8600子站系统,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采用My SQL数据,一般用作单个水电站监控系统。

4.1 系统架构

TJK-8600系统采用平台+业务应用架构设计,系统扩展灵活。业务应用采用即插即用技术,实现插件化、模块化功能扩展,便于应用功能扩充及快速构建。该系统使用跨平台设计方案,使用一套软件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并支持异构系统,满足用户的多种需要。TJK-8600主站系统和子站系统采用同一套代码,在不同环境下编译而成。TJK-8600系统架构框如表1所示。

4.2 系统功能

4.2.1 数据采集与处理。

系统自动采集各水电站监控对象的数据,包括实时运行数据、计算数据、历史数据和记录数据等,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性和正确性分析,以能准确地反应出各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工作情况。系统根据采集到的数据,经有效性、正确性分析后,用于更新实时库,并进行各类统计、计算分析,最后形成历史数据,存入历史数据库,以便用于历史查询分析,为生产管理系统提供基础数据。

4.2.2 安全运行监视。

集控中心运行人员通过集控中心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人机接口实现对各电站监控对象进行安全运行监视。监控设备安全运行涉及到有关监控对象的运行状态、实时数据等,运行人员据此分析判断设备是否安全,是否满足与当前系统运行工况匹配。运行人员的监视手段是多样化的,如屏幕显示数据、文字、图形、曲线和表格等;事故或故障音响、语音、电话或短信报警;大屏幕拼接屏显示、打印输出等。

4.2.3 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用于显示监控对象测点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趋势。在趋势分析画面上,以曲线形式显示测点的趋势数据。运行人员可进行在线趋势分析,并可对进行曲线分析的变量进行选择和重新定义。一般趋势分析数据包括在开机过程中发电机和水轮机轴承的温度-时间趋势监视、温度变化率和显示各轴瓦间的温差值等。

4.2.4 事故和报警。

系统应能按时间先后顺序列出事故和报警发生的顺序,对重要事件应产生事件顺序记录SOE。发生事故时,系统自动推出有关事故画面并给出事故处理指导意见,画面以闪光和变色形式显示,并伴随音响语音等予以提醒,通过On Call系统以拨打语音电话或发送短信的方式通知相关人员,以便快速及时地处理故障,减少停机时间。

4.2.5 事故追忆。

当发生事故时,系统能对事故前后电站运行方式及主要参数记录保存,用于事后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并避免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系统记录事故发生前4min内和事故发生后6min内的主要参数及数据采样值,事件记录时间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一般事故追忆主要参数为:各电站各段母线频率及三相电压;各线路三相电流及频率;主变零序电流和主变温度;发电机三相电压、三相电流、线电压、励磁电压、励磁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转速和导叶开度等。事故追忆的主要参数可根据实际需要和经验进行选择和重新定义。

4.3 系统特点

4.3.1 采用全分层分布式开放系统结构。

系统分为三层,各层间相互独立但又互相联系,即当集控层或网络层出现故障不影响厂站现地层设备的正常运行;分布式结构符合技术发展趋势,实现各服务器、工作站功能分散,数据处理分散,提高数据处理速度。

4.3.2 支持“即插即用”技术。

以开放的软件体系架构为基础,采用标准服务总线技术、标准接口访问等技术实现应用与平台之间插件化管理,将平台与应用解耦,最终达到业务功能模块化、业务功能高密度集成化、业务功能部署自由化的目的。通过应用模块化的“即插即用”技术,满足各类业务功能快速发展的需要。

4.3.3 基于管道和服务代理的厂站多规约接入机制。

基于管道机制开发通讯接入代理服务模块,将每种协议的解析作为一个单独的进程,通过服务代理模块和业务处理模块完成上、下行数据的交互,降低了协议解析模块和业务处理模块的耦合性,有新协议需要接入时,只需开发新的协议解析进程即可,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系统天然支持IEC60870-5-104、IEC61850、Modbus/TCP规约,便于多种以太网设备直接接入,减少规约转换环节,降低故障率,提高系统可靠性,也便于其他厂家厂站监控系统无缝接入。

4.3.4 多种通道接入方式。

系统接入灵活,根据投资及便捷情况,可选用专用通道、SDH通道、VPN通道和公网通道等方式接入,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符合国家电力系统有关防护要求。

4.3.5 数据直采。

系统数据采集直接从厂站现地层获取,避免了由于厂站端服务器故障或停机造成集控系统停运,同时可减少停运范围,提高集控系统的可靠性。

4.3.6 嵌入式AGC/AVC功能。

AGC/AVC功能内嵌于系统软件,可方便布置于任何操作员工作站,便于AGC/AVC功能监控,且AGC/AVC数据来自SCADA系统,避免数据的重复采集。

4.3.7 优良的梯级经济运行功能。满足不同流域经济运行需求,直观反映由梯级经济调度带来的发电效益。

4.3.8 外围接口丰富。

系统具有丰富的外围接口,可设置独立的通信服务器,便于第三方系统接入,如实现水情测报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等系统互传数据。

4.3.9 完善的自诊断自恢复功能。

自诊断自恢复功能有利于系统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

4.3.1 0 灵活的配置方式。

根据用户需求,可设置历史数据服务器、实时数据服务器、操作员工作站、Web服务器和AGVC服务器等,各服务器可冗余配置,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4.3.1 1 良好的扩展性能。

系统各服务器、工作站地位平等,系统扩充后不引起原系统较大的变化,并保证系统的完整性。

4.3.1 2 系统先进、可靠。冗余化的设计方案,使得系统既可靠使用又便于扩充,系统性价比得以最大化提升。

5 结语

四川明星电力水电集控中心于2015年6月正式投入运行,是TJK-8600智能流域调度集控系统的一个典型应用案例。该集控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先后对过军渡水电站和小白塔水电站使用TJK-8600子站进行了改造,这两个电站的改造和接入集控中心同时进行,由于子站系统数据库可以直接添加到主站系统中,避免了重复对点和调试工作,提高了集控中心建设效率。集控中心建成后,系统各项功能运行正常,为四川明星电力在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保证了各水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用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摘要:本文从四川明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水电站集控系统入手,主要介绍水电站集控系统的任务、设计原则,并结合明星电力集控系统网络结构图,介绍TJK-8600系统硬件配置及网络架构,最后着重介绍TJK-8600系统的软件架构、功能、特点等。

关键词:集控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网络结构

参考文献

[1]左天才.乌江流域梯级电站远程集中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开发[J].水电厂自动化,2008(1):1-4.

上一篇:2016信息技术提升培训研修阶段性小结下一篇:一年级语文下册学期的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