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朋友课堂实录

2024-04-30

她是我的朋友课堂实录(精选6篇)

篇1:她是我的朋友课堂实录

她是我的朋友课堂实录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细致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好品质。

学生分析:

从现在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看,现在的孩子可能很难感受到像课文中阮恒对小女孩那种“高于生命”的友情,他们更多的感受可能就是在“借块橡皮、借支铅笔”等这些比较琐碎的事情上。因此本文的教学设计重点、难点均在于让学生从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变化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通过让学生不同形式的朗读,读后感悟,感受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阮恒的重情重义,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从而初步树立正确的友情观。学习目标: 1.情地朗读课文。

2.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课文内容,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教学重难点:

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心情。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括生字词、重点句段、战争场景图、和课文插图等内容的课件。

2.学生课前了解关于抽血和输血的知识。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小诗。(多媒体播放儿童配乐诗朗诵《朋友》)

朋友,是一棵大树。围在我们的身边,用枝繁叶茂的叶子庇护着我们。朋友, 是一件厚厚的外套。天凉的时候,为我们保暖。朋友, 是一把雨伞。下雨的时候, 为我们挡风遮雨。

有一种爱很小很小,可它,却在你需要的时候,为你付出一切,这就是朋友的爱。

师:这是一首写朋友的诗,今天我们也要一起来学习一个发生在朋友之间的小故事,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她是我的朋友

【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走进文本之前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怀有对真挚友谊的向往之情,为感受主人公内心世界做好铺垫。这样,既让学生很快地进入了课堂,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了友谊的真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生:她是谁?我是谁?

生:她和我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师:同学们动脑筋提出了问题,只要你们认真阅读、仔细思考,就一定能读懂这些问题的。现在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读课文,还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课文读完了吗?那词语大家都会读了吗?(课件出示词语: 草垫 啜泣 呜 咽 拳头 竭力 阮恒 迫在眉睫 噢 流血 输血 血型 血管 抽血 献血)

(1)开火车认读词语。

(2)正音、巩固练习。区分“血”字的读音:“血”用在合成词和成语中,属于书面语用法,应读成xuè。“血”单独使用或用在短语(词组)中,属于口头语用法,应读成xiě。(3)齐读词语。

师:词语大家都已经掌握了。那刚才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

生:解决了。

师:课文中的“她”指的是? 生:小姑娘。师:“我”指的是? 生:阮恒。

师: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

生:这篇课文讲的是在战争时期,有个叫阮恒的小男孩虽然以为献血就要死了,但是还是勇敢的为受伤的朋友献血的故事。【意图:从课题入手,学生质疑,整体感知。从学生实际出发,认读字词,区分“血”字的读音,反复练习巩固。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复述课文内容。】

三、深入文本,品读感悟。

师:(大屏幕出示战争配乐图片)(教师引述一、二自然段内容):故事发生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许多生命消逝在战火硝烟里,更有许多无辜的孩子因为战争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还要时时面对死亡的威胁。一天,几发炮弹,落在一所孤儿院里,有两名儿童当场被炸死,还有几名儿童受了伤,其中有个小姑娘。(大屏幕定格受伤的小姑娘。)

【意图:课文的开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这些都离现在的学生较远,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我播放一些战争的图片:因为战争人们家毁人亡,孩子们惊恐害怕的神情,无家可归的悲哀,配上大提琴低沉、哀怨的音乐,教师动情的引述,学生能入情入境,与文本的距离很快被拉近,也很容易就能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一)、抓住“迫在眉睫”学习课文

3、4自然段。

师:这个受伤的小姑娘她现在情况如何呢?她的伤势怎样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4自然段,把描写小姑娘当时情况的句子画出来。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相关语句。)师:画好了吗?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严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随机点击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从这句话中我知道了小姑娘伤的最重,而且随时都有可能死去。

师:是呀,当时的情况多么紧急,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生读句子)

师:看来你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情况的危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句子。)

师:我们继续来交流,你还从哪些句子中了解到了小姑娘的情况。

生:我从“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这句话,了解到小姑娘需要立刻输血。(点击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师:她正在死亡边缘挣扎呀!带着你的体会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句子。

师: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课文中用了个什么词?说输血怎么样? 生:迫在眉睫。

师:还能再等吗?(生:不能)还有时间让大家再考虑一下吗?(生:没有)

师:是啊,情况如此危急,输血——(生:迫在眉睫。)【意图: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在教学“迫在眉睫”这个词语的时候,我试图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感知词语的大意,也能激发学生对作品中人物命运的关心,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体会人物的矛盾心理。

师:就在这个迫在眉睫的时候,谁站了出来愿意为小姑娘献血?

生:阮恒。

师:阮恒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对吗? 生:不对。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我从“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体会到阮恒当时是很犹豫的。(点击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师:看到这句话,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生:他为什么举起手又放下去?放下去了为什么有举起来?

生:他的手为什么要颤抖?

师:学贵有疑,有疑问才会有进步。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谁来找一下这句话里有哪些动词。

生:举,放,举。

师:你们都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现在老师来读这句话,你们来做动作,体会一下当时阮恒的复杂心理。

(师读句子,生做“颤抖地举”“放下去”“有举起来”的动作。)

师:阮恒在做每个动作时,心里都想些什么呢?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的举了起来,他想?

生:他想,小姑娘现在需要血,我要为她献血。

生:他想,她是我的朋友,我要救我的朋友!

生:朋友遇到困难,我要帮助她。

师:是啊,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现在小姑娘受伤了,应该救她。可是

——这只小手——突然又放下去,这时候他想?

生:献血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生:把血献给了她,那我会不会死呢?

生:如果我献血了,还是不能救她,而我也会死去那怎么办?我还是不要献血了吧。

师:小阮恒害怕了,所以他放下手了,可是——“然后这只小手又举起来”同学们,这时候他又在想什么呢?

生:我还是献血吧,我如果不献血她就会死的。

生:她是我的朋友,我要为她献血。

生: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如果我受伤了,她一样会救我的,我也一定要救她。

师:经过了短暂的思想斗争,阮恒最后决定要为小姑娘献血。多么勇敢的孩子啊!把自己的理解送到句子里去,体会着读一读。

(生自由练读。)

师:谁来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给大家听。生:带着刚才的体会,再读句子。

【意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抓住关键词理解的方法自己解决问题,让知识的获得变成了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在此过程中,我抓住三个动词展开教学,教师读句子,学生相应的做动作。感悟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是小男孩的生死抉择,让学生感受角色的内心,加深与文本的对话,为进一步感悟人物品质做了铺垫。】

(三)、感情升华:献血义无反顾。

师:在输血的过程中,阮恒说的话不多,但我们也可以通过他的动作、表情来体会阮恒的内心。自由读课文8——10自然段,画出描写人物神情和动作的句子,选择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细细品味。(学生读课文画句子,教师巡视指导)

师:画好了吗?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从他一动不动体会到阮恒很坚强很勇敢。师:能把他的这种坚定、勇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生再读句子)

师:继续交流,你找到的句子。(教师随机点击课件,出示相关的语句)

生: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手捂住了脸。

生: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生: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师:这几句话是有关阮恒献血过程中神情和动作的,每句话中都有一个意思相近的词,你发现了吗?

生:我发现啜泣、呜咽、哭泣,都是描写哭的词语。师:那同学们,你们平时也都哭过吧,(生:哭过)你在什么情况下会哭呢?

生:我伤心的时候会哭。生:我生气的时候会哭。

生:我有时候感到很委屈也会哭。师:那阮恒是因为什么哭的呢?

生:阮恒因为内心感到很害怕很痛苦,所以哭了。师:是呀,他因为内心的害怕,而哭泣,那你能通过朗读,读出,阮恒内心的害怕与痛苦吗?

(生:读大屏幕上的句子。)

师:这三句话中都写到了哭,但这几个写哭的词语又有什么不同呢?(点击啜泣、呜咽、哭泣变红)

生:我觉得啜泣就是轻轻的哭,呜咽,就是哭出声音来。师:让我们来看看这几个词的解释,你又能发现什么。(点击课件,出示词语解释。啜泣:一吸一顿地哭。呜咽:低声哭泣。)

师:阮恒从啜泣,到呜咽,到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阮恒哭的越来越厉害了。

师:是呀,他哭的越来越厉害,他为什么会哭的越来越厉害呢?

生:因为他内心的害怕与痛苦越来越强烈了。

师:你能通过朗读把阮恒内心的害怕和不断加深的痛苦与害怕表现出来吗?

师:第一次,害怕突然涌上心头。生(读句子):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手捂住了脸。

师:第二次,血液不断地抽出,阮恒心里感觉很害怕。生(读句子):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师:第三次,他害怕极了。

生(读句子):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

师:那老师想问一下,阮恒,你是因为抽血的疼痛才如此害怕吗?(生:不是)那你怕什么呢?

生:我以为抽完血之后就会死了,所以觉得很害怕。生:我想到自己马上就要死了,感到很害怕。

生:我感觉到自己离死亡越来越近了,所以害怕极了。师:原来阮恒害怕死亡。死,都怕。谁不希望活着,但是阮恒抽回自己的小手了吗?他要求医生停止抽血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我从“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这句话中体会到,阮恒虽然内心充满了恐惧,但是他却依然勇敢给小女孩输血。

师:是呀,多么勇敢的孩子呀,让我们看看阮恒当时的动作,想象一下,他内心的感受。(点击出示相应插图)带着你的体会,再来读读这句话。(生:读句子。)

【意图:插图是为课文服务的,巧用课文中的插图,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深刻性,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师:当医生用轻柔的话语安慰了他之后,阮恒立刻停止了哭泣,谁来当医生安慰一下痛苦的阮恒?

生:阮恒,你不用害怕,其实我们只需要你一部分血就够了,你不会有生命危险的。

师:当阮恒听了医生的安慰,立刻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阮恒心理“矛盾、紧张、害怕”的原因;围绕原因,启发、引导学生填补课文中留下的“空白”(医生安慰阮恒的话),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更让学生充分感悟阮恒为朋友甘愿牺牲自己的精神。】

师:但这些知识阮恒原来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当阮恒颤抖地举起小手的时候他以为自己? 生:就要死了。

师:当阮恒一动不动的躺在草垫上的时候,他以为自己?

生:就要死了。师:当看着自己的血一点一点从身体里流出来的时候,他以为自己?

生:就要死了。

师:阮恒也害怕死亡,可他却心甘情愿地选择了死亡,你感动吗?(生:感动)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动,再和阮恒一起去体验一下那漫长的抽血过程吧!

(课件,配乐,师生合作读)师引读:过了一会儿

生: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手捂住了脸。

师:又过了一会儿

生: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师:接着

生: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意图:升华情感,进一步走进人物内心,深入理解文本,加深感悟,对于重点语句,学生从不同方式的朗读中感悟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这样也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突显主题:她是我的朋友

师:愿意放弃生命,去换得别人的生命,这份善良让所有人为之感动。但是,他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

生:因为她是我的朋友。(引导学生反复读课题:指课题)

师:当阮恒颤抖地举起了小手时,他心里想: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师:当阮恒很快地躺在草垫上时,他心里想——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师:当阮恒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的时候,他心想—

生:她是我的朋友。

师:是啊,为了朋友,连自己的生命都可以放弃,像这样的朋友,值得我们一生珍惜。我不禁想起一句话。

(课件出示:)“有一种爱很小很小,可它,却在你需要的时候,为你付出一切,这就是朋友的爱。”

(生:齐读。)

师:让我们记住这种爱,也愿我们在今后的人生中能撒播这种爱!收获这种爱。

篇2:她是我的朋友课堂实录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她是我的朋友》请齐读课题。师:听你们读“朋友”这个词,我心里暖暖的,感到很温馨。你认为朋友是什么呢?师:是的。和朋友在一起,总是让人愉快,充满欢乐。

师:你们说得很好,朋友之间的感情是通过那些让人感动的事情建立起来的。今天,我们去感受一下战争年代,一个孩子对朋友的理解。

二、检测预习,初读课文,感知事情的梗概师: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现在谁能把这一课的生字词准确无误地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重点指导读带“血”的词。

师: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读课文,要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掉字。

师:哪位同学想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水平,下面请同学分自然段读读课文。

师:读了几遍课文,谁来说说课题中的她指谁?我又是谁?(板书:阮恒)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提示)

三、学习课文1-4自然段

师:课文中有一个词“迫在眉睫”,(出示这个词)什么叫“迫在眉睫”?

谁能找出课文中带有这个词的句子?(输血迫在眉睫。)齐读。

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的1-4自然段。看看从哪里看出输血迫在眉睫呢?

师:下面谁来说说?生读书上的句子。

小姑娘流血过多,如果不及时输血,她就会死。她急于输血。

如果不补足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这时候的小姑娘只有靠输血才能活下来。所以,对于小姑娘来说,输血迫在眉睫。

四、学习课文的5---11自然段

师:就在这紧急关头,只有阮恒愿意为小姑娘献血,下面就让我们走进阮恒的内心世界,体会他当时的心情。请同学们默读5---11自然段,用笔画出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你可以选择一个句子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

师: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

师:同学找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句子。(出示句子)

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从读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生:害怕。(板书:害怕)

师:从哪个词你感受到害怕了?(颤抖)你再来读读。

再指一人读读句子,你体会到什么?

生:犹豫。

师:你从哪里体会到的?(板书:举放)带着你的体会再读一读这句话。

再指一人读读。你体会到什么?

生:勇敢。(板书:举)

师:你把你体会到的勇敢读出来。

一阵沉默之后,为什么会沉默?(犹豫)

这时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他心里在想什么?

生:医生会不会把我的血都抽给她啊。

师:所以他越想越害怕,把举起的小手又放下去。谁来把他的这种心情读读。

师:他为什么又把手举起来了呢?他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我要是不救她,她就会死,她是我的朋友。

师:是啊,如果我不救她,她就会死。我一定要救她。所以他把手又举起来。

同学们再看,第二次举手比第一次举手前面少了一个颤抖,这说明了什么?

生:坚定。勇敢。

师:虽然他开始很犹豫,很害怕,但最总他还是把手勇敢得举了起来。(板书:勇敢)

谁在来读读这句话。把由犹豫、害怕到坚定勇敢的心情读出来。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什么是朋友?这就是朋友!

师:同学们,在抽血过程中,阮恒又是怎么表现的呢?(出示句子)

指名读句子。从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你体会到什么?(坚强)

请你把她的坚强读出来。

师:可是阮恒毕竟是一个跟你们差不多大的孩子,过了一会儿,阮恒哭了。课文中有几处写阮恒哭的句子,请同学们找出几个表示哭的词。

生说。师板书:啜泣呜咽哭泣抽泣

师:这四个词都表示哭,但程度却不一样。请同学们回到课文的句子中,你能读出它们的不同吗?边读边想它们有什么不同?(出示句子)

谁来读?你觉得这几个哭有什么不同吗?

生:越来越厉害。声音越来越大。谁再来读读。

4、师:阮恒哭得越来越厉害,声音越来越大,说明他心里感到什么?(害怕、痛苦)他害怕什么?(他血输给了小姑娘,他就要死了啊。)

你能把他当时的心情读出来吗?我请三位同学来读读。

师:三位同学的朗读,让我们再次感受了阮恒的内心世界。

师:同学们,即使他那么害怕,他有没有叫出来,喊出来呢?他是怎么表现的呢?

(红色字出示句子中几个动词)从几个词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他不想让别人看到他很痛苦。

师:是啊,阮恒心里承受着多大的痛苦啊,他此时只有一个念头,要救活我小姑娘,她是我的朋友。所以,他用手捂住脸、掩盖他的痛苦、咬着小拳头、制止抽泣。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三句话,再次体会软恒大勇敢,坚强。

师:(出示图)看着草垫上痛苦的阮恒,你想对他说什么?(你真勇敢。)

五、学习12-14自然段

师:作为医生,我有一个疑问。(指一人)阮恒,你明明以为自己就要死去,这么痛苦,为什么还愿意这样做呢?(她是我的朋友。)

师:多么朴实话语,多么真挚的情谊。

正是因为她是我的朋友,所以阮恒才会--(一阵沉默….)

正是因为她是我的朋友--

正是因为她是我的朋友--

正是因为她是我的朋友--

六、小结

师:今天的这篇课文,让我们认识一个勇敢、坚强的小男孩,他的名字叫--阮恒。他为了朋友,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他没有豪言壮语,但比豪言壮语更能打动人心。让我们记住他那朴实的话语--她是我的朋友。

篇3:她是我的朋友课堂实录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组

【教学实录及点评】

一、交流入课, 引导质疑

师:同学们, 看老师写课题。 (板书:去年的树) 一起读课题。 (齐读课题) 还有一个名字是不能忘记的, 他就是新美南吉。 (板书:新美南吉) 新美南吉是一位了不起的日本作家, 也就是本课的作者。谁能把课题和名字连起来说一句完整的话?

生:《去年的树》这篇文章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写的。

生:日本著名作家新美南吉写了《去年的树》一文。

生:《去年的树》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

师:你们说的话分别表达了三个不同的意思, 一个意思是说这篇课文是谁写的, 另一个意思是说谁写了这篇课文, 还有一个意思是说课文的作者是谁。同学们, 读书需要思考。怎么读?一句一句地读, 一句一句地思考。读题目也一样。大家仔细看看这个题目, 你能想到什么问题?

生:“去年的树”是什么样子的?作者为什么要以“去年的树”为题?

生:看到这个题目, 我想知道“去年的树”到了今年会是什么样子。

【评析:读书需要思考, 学生读完题目后, 一连提出了三个问题, 均有思考价值。正所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引导学生自主地质疑问难, 对学生而言, 是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 更应成为一种读书思考的习惯。】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刚才提的这些问题, 都是你们思考的结果。我欣赏同学们边读书, 脑子里边有相应的问题出现。这篇课文有四个生字是要求会读会写的。我曾在一个班里做过一次实验, 将这四个生字的词语让他们速记一分钟并马上听写, 结果全对的不到三分之一。不知道咱们班的同学能不能创造奇迹。请同学们仔细看, 用心记。

课件出示: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

(学生速记, 当场听写, 全班只有几个学生在“融”字的左下方多写了一横, 其余的全对。发现问题, 及时改正。)

师:了不起, 短短的一分钟, 生字不但会读了, 还会写了。生字是读书时的障碍。现在生字会读了, 要把书读正确、读通顺是不难的。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想想课文中除了讲了这棵树, 还重点讲到谁。读完一遍课文后, 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说内容的时候, 最好用上刚学的四个词语。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刚才读书前老师提出的两个要求还记得吗?谁来说说第一个要求?

生:重点写了一只鸟儿。

师:你的意思就是课文中讲的这个故事是发生在树与鸟儿之间的, 对吧?你能继续说说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吗?记住用上这四个词语。

生:一棵树与一只鸟儿是好朋友。他们一个天天唱歌, 一个天天听歌。冬天快到了, 鸟儿与树分开了。临走前, 鸟儿答应树明年再来唱歌给他听。第二年, 冰雪融化了。鸟儿回来找树, 树不见了, 只剩下树根。鸟儿到处找, 到处问。她问了树根, 树根说伐木工人把树砍倒运往山里去了。后来, 她又问了大门, 问了煤油灯旁的小女孩。最后才知道树成了火柴, 点燃了灯火。鸟儿对着灯火唱起了歌。

【评析:常言道:“请将不如激将。”识记课文中四个要求会读会写的生字, 汪老师利用“不知道咱们班的学生能不能创造奇迹”这一“激”, 让学生现场积极主动地识记、听写、发现、修正, 收到了良好效果。看似“意料之处”, 实为“情理之中”。同时, 汪老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要求用上刚才所记、所写的四个生词。此环节, 汪老师清楚地明白———读书学习一定要遵循规律。】

三、细读课文, 感悟“好友”

师:我始终坚信, 学生是最能创造奇迹的。瞧, 这位同学讲述了故事的大概, 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故事的内容。更可喜的是, 四个生词他全都用上了。同学们, 有人说:“真正会读书的人, 能够把厚书读薄。他们能把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 甚至读成一个词。”下面, 请你们快速浏览课文, 细细想想, 验证一下自己是不是一个真正会读书的人。

生: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一对好朋友。

师:这是读成了一句话。还能读成一个词语吗?

生:好朋友。

(板书:好朋友。)

1.好朋友, 要彼此坚持。

师:嗬, 果然不简单。这就叫会读书。有人说:“还有一种会读书的人, 是能够把薄书读厚。”说树与鸟儿是好朋友, 课文中又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了他们俩是真正的好朋友呢? (生浏览课文, 交流汇报: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 天天给树唱歌。树呢, 天天听着鸟儿唱。)

(个别读、齐读。)

师:天天是什么意思?

生:每一天。

生:一天都不落下。

师:也就是天天如此。春暖花开的春天, 鸟儿———

生 (读) :站在树枝上, 天天给树唱歌。

师:树呢———

生 (读) :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烈日炎炎的夏天, 鸟儿———

生 (读) :站在树枝上, 天天给树唱歌。

师:树呢———

生 (读) :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凉风习习的秋天, 鸟儿———

生 (读) :站在树枝上, 天天给树唱歌。

师:树呢———

生 (读) :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大雪纷飞的冬天, 鸟儿———

(部分学生依然读“站在树枝上, 天天给树唱歌”, 学生笑了。)

师:你们停住了读书声, 是因为———

生:冬天来了, 他们就要分开了。

生:一到冬天, 这对好朋友就必须一个留下, 另一个离开。

师:对, 请你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生 (读) :日子一天天过去, 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 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师:知道“必须”是什么意思吗?

生:一定。

师:必须要去, 一定要去, 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这里已经是冬天了, 小鸟怕冷。

生:小鸟要飞到南方去。

师:对, 小鸟是一种候鸟。它到了冬天, 就要飞到南方去过冬。再看这两个“天天”, 你透过这两个“天天”, 能感悟到什么吗?

生:小鸟天天给树唱歌, 树天天听小鸟唱歌。我悟到了他们是好朋友。

师:不错。这一点, 第一句话写得非常清楚, 大家一看就明白。有位著名的作家说:“读书要学会用两只眼睛, 一只眼睛看到文字的表面, 另一只眼睛看到文字背后的意思。”后者告诉我们, 读书是需要用心思考的。汪老师开始读的时候, 也像你们一样, 读到了小鸟与树是好朋友。后来, 我边读边问自己, 他们两个都是“天天”, 雨天会吗?刮风的日子会吗?打雷的天气会吗?他们这样不是一天, 两天, 三天, 而是天天如此, 不是只有晴天来, 雨天来, 刮风来, 打雷也来。猛然间, 我明白了朋友与朋友之间做什么事都需要———

生:坚持。

(板书:坚持。)

师:是好朋友, 更需要———

生:坚持。

2.好朋友, 要学会欣赏。

师:有人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学会欣赏呀。”于是, 我又在读, 又在想, 小鸟唱的歌真的很悦耳吗?天天唱, 难道树就不会听腻了吗?回头再看句子:“树呢, 天天听着鸟儿唱。”哦, 我明白了, 原来好朋友需要坚持, 还需要懂得———

生:欣赏。

(板书:欣赏。)

师:树和小鸟彼此坚持着, 且懂得欣赏对方。这不是一般的朋友, 这是———

生:好朋友。

师:彼此天天坚持着, 而且懂得欣赏对方。这样的好朋友可以称得上是———

生:知己。

3.好朋友, 要懂得尊重。

师:如此的一对知己。因为冬天的来临, 要分手了。我们来读读分手前, 他们各说了什么话。

(出示:树对鸟儿说:“再见了, 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 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 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 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生自由读, 分角色读。)

师:听着同学们入情入境的朗读, 我听出了树和鸟儿说话特别注意。同学们, 知道他们说话特别注意什么?

生:礼貌。

师:请再读读树与鸟儿离别前的这次对话。

(齐读, 分角色读。)

师:朋友之间讲礼貌, 就是指彼此相互———

生:尊重。

(板书:尊重。)

师:一般人之间需要尊重, 朋友之间更需要尊重。尊重是相互的。你尊重别人, 别人就尊重你。你尊重朋友, 朋友就尊重你。咱们再来看看这段对话。

(树对鸟儿说:“小鸟!明年春天你回来唱歌给我听。”鸟儿说:“我明年春天回来给你唱歌。等着我!”)

(学生自己读, 分角色读。)

师:说说你们读后的感受。

生:感觉不出这是一对朋友, 更谈不上好朋友了。

生:不懂得礼貌, 就不懂得尊重。

生:我感觉树对小鸟说的话是一种命令。

生:我感觉小鸟的回答不是很乐意。

生:真正的朋友是需要尊重的, 说话也得注意有礼貌。

师:同学们, 朋友之间需要尊重。只有相互尊重, 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冬去春来, 离别之际俩人约好第二年春天再见。第二年, 鸟儿还会站在树枝上———

生:天天给树唱歌。

师:树呢———

生:天天听着鸟儿唱。

4.好朋友, 会为其担心。

师:如此好的一对朋友, 他们彼此坚持着, 他们相互欣赏着, 他们相互尊重着。春天, 鸟儿飞回来了, 可是树不见了, 只剩下树根。你觉得小鸟此时的心里会怎么样?她会怎么做?请默读课文6耀14自然段。

(生默读)

师:小鸟先后向哪些人问寻了树的下落?

生:问了树根、大门、小女孩。

师:她是怎么问的?把相应的句子画出来, 读一读, 想一想。

(学生依次读出了小鸟三次问寻树下落的句子:“立在这儿的那棵树, 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门先生, 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 您知道吗?”“小姑娘, 请告诉我, 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师:再看课文, 小鸟是在什么情况下问的?找出文中的句子读出来。

生 (读) :“鸟儿又回到这里, 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可是, 树不见了, 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师:小鸟见好朋友树不见了, 心里一定会怎样?

生:担心。

(板书:担心。)

生:着急。

生:焦急万分。

师:是呀, 好朋友不见了, 最担心的是好朋友去向不知, 生死未卜。心里那个急呀, 只有好朋友小鸟内心最清楚, 最明白。读小鸟第一次的问话。

生 (读)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 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全班齐读, 让几个学生依次读。)

师:小鸟第二次问的是大门, 她是在什么情况下问的?找出文中的句子读出来。

生 (读) :“树根回答:‘伐木工人用斧子把他砍倒, 拉到山谷里去了。’鸟儿向山谷飞去。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 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

师:小鸟知道树去哪儿了?

生:山谷里。

师:心情急切的鸟儿, 虽然没有见到好朋友, 但知道他去了哪儿, 此时的心情自然就———

生:放心多了。

师:要放心多了, 也就不会像第一次那么担心, 那么焦急万分了。小鸟这一次问大门的语气自然也有了变化。读———

(全班齐读)

师 (对一学生) :知道好朋友去了哪儿, 你放心多了吧!读———

生 (稍显舒缓地读) :“门先生, 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 您知道吗?”

师:知道去了哪儿, 却还是没看见好朋友树。也就是说, 虽然有点放心, 但担心依然是存在的。再读———

生 (读) :“门先生, 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 您知道吗?”

师:小鸟第三次问的是小女孩, 她又是在什么情况下问的?找出文中的句子读出来。

生 (读) :“大门回答:‘树么, 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 做成火柴, 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鸟儿向村子飞去。在一盏煤油灯旁, 坐着一个小女孩。”

师:问大门之前, 鸟儿知道树去了哪儿, 心里虽急, 但有点放心。因为她知道了树的去向。这一次, 小鸟知道了好朋友成了什么, 却怎么也不知在哪里, 此时的心情又有了变化, 问的语气自然就发生了变化。内心的急切之情又再次陡然升起。请读小鸟问小女孩的话———

生 (读) :“小姑娘, 请告诉我, 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师:这是多么急切的一种心情呀!读——— (生读)

师:一而再, 再而三地寻找, 依然不见好朋友的影子, 内心的焦急也只有这鸟儿能体会。再读———

(生读)

5.好朋友, 要善于赞美。

师:小女孩回答说———

生 (读) :火柴已经用完了。可是, 火柴点燃的火, 还在这盏灯里亮着。面对这灯火, 鸟儿先后两次看了一会儿。

(出示:鸟儿睁大眼睛, 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 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 鸟儿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就飞走了。)

(学生自由读)

师:鸟儿第一次看, 是怎么看的?

生:睁大眼睛, 盯着看。

师:透过“睁大眼睛”“盯着”, 你能想象当时的鸟儿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高兴。

师:终于见到了好朋友, 是吧。可是眼前的只是灯火, 而不是树呀。你还能体会到鸟儿是什么样的心情?

生:疑惑。

生:惊讶。

生:诧异。

生:惊喜。

师:小鸟这次的看, 绝不仅仅在看, 心里一定还在想着什么?想想, 她的心里会在想什么呢?

生:朋友, 我终于找到你了。

师:“终于”一词说得好, 不是一找就找到, 而是找了许多地方, 问了许多人, 这才叫———

生:终于找到了。

师:心里还会想什么呢?

生:现在你虽然不是以前的树, 成为灯火, 但我看到了你的价值。

生:朋友, 找到你, 我的诺言就能实现了。

师:好一个朋友, 如此辛苦地找树, 就是为了实现诺言呀!真不愧是好朋友, 是知己呀!

生:朋友, 我认为你的价值在于牺牲了自己, 照亮了别人。我为有你这样的朋友, 这样的知己高兴!

师:小鸟为有树这样的朋友而高兴, 而自豪。树也为有小鸟这样的朋友而高兴, 而骄傲。 (板书:赞美) 请读最后两段。

6.好朋友, 要兑现承诺。

生 (读) :接着, 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 鸟儿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就飞走了。

师:第二次看, 也绝不仅仅是看看而已, 知道小鸟此时的心情吗?

生:很高兴, 很开心。

师:为什么开心、高兴呢?

生:她见到了好朋友树点燃的灯火。

生:她已实现了去年答应树要做的事。

师:这事就是———

生:给树唱歌。

师:这是去年的事, 有的人也许早就忘了, 但是小鸟没有。当小鸟回来找树, 不见树, 有的人也许就会放弃了, 但是小鸟没有。因为小鸟没有忘记自己的———

生:承诺。

(板书:承诺。)

师:你知道, 这时的小鸟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这仅仅是看看而已吗?

生:不是。

师:对。鸟儿的心里一定又在想着什么?联系前文, 想想她在想什么?

生:朋友, 你虽然不在了, 但我已对着你点亮的灯火唱了一首歌。

【评析:平时, 诸多教师都话及“解读教材”, 但是如何才能有效地解读教材呢?怎样才能在解读教材时做到“深入浅出”呢?我想, 汪老师对《去年的树》这一文本的解读称得上是一个“范”。他没有在教学方法、技巧、策略上一味地去追新追异、求活求变, 而是自然地沿着作者写作的思路及编者的意图层层深入思考着。我们看《去年的树》这一文本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汪老师反复品读文本后, 读到了应是文章 (作者) 向读者讲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朋友”, 即文章首句“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随着文脉的推进, 汪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地体会到, 是好朋友, 一定要彼此为之坚持, 一定要学会欣赏, 一定要懂得尊重, 一定会为其担心, 一定要善于赞美, 一定要兑现承诺。这一切, 才是“好朋友”的真正内涵。】

师:虽然唱的是去年唱过的歌, 聪明的你, 能感受到这回唱的歌有什么不同吗?

生:这是一首赞歌。

生:这是一首友情歌。

师:同学们, 这是一首见证好朋友情谊的歌。这首歌告诉了我们, 好朋友是朋友与朋友之间的一种坚持, 一种欣赏, 一种尊重, 一种担心, 一种承诺, 一种赞美。同学们, 请记住这棵树。读课题。

生 (读) :去年的树。

师:也请同学们记住这对朋友。读———

生 (读) :去年的树、鸟儿。

师:同学们, 有一个名字, 别忘了, 他叫———

生:新美南吉。

篇4:《我的小伙伴》课堂实录

1.学习同学之间如何友好相处、处理矛盾。

2.体验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温暖,能够主动帮助同学,感受友谊的美好。

3.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同情他人的不幸,以力所能及的方式给予帮助。

教学重点

学习伙伴之间友好相处和处理矛盾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相处,以诚待人。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三课《我的小伙伴》,明白了每个人都是需要伙伴的,那么我们在生活中怎样与小伙伴友好相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请大家齐读课题。(生读课题)同学们还记不记得丑小鸭的故事?

生:记得!

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个片段。

(课件播放《丑小鸭》)

师:同学们,那些小伙伴这样对待丑小鸭,你们有什么感想?

(生自由发言)

师:是啊!同学们说得太好了。他们这样对待丑小鸭是不对的,不仅严重地伤害了丑小鸭,同时对他们自身一点好处都没有。如果你就在丑小鸭的身边,会做他的朋友吗?

生:会。

师:当它哭泣的时候,你会怎样做?

生(抢着说):安慰它。

师:真棒!我替丑小鸭谢谢大家。

二、结识新伙伴,学会平等待人

师:你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陈老师带来四位小朋友,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生高兴地鼓掌,师边出示课件,边解说)——

这是阳阳,多么漂亮的女孩,爸爸可是总经理,家庭经济条件好。

这是婷婷,妈妈非常疼爱她,不幸的是她从小得了小儿麻痹症,不能独立行走。

这是小明,爸爸在菜市场卖菜,家里生活困难,小明经常帮爸爸做事,耽误了功课。

这个帅气的男孩是小军,特别聪明,学习成绩好,还擅长踢足球呢!

师:同学们,你愿意和谁成为好伙伴啊?为什么?

生1:我愿意和婷婷做朋友,因为她得了小儿麻痹症,她需要帮助,

师:你愿意帮助她?

(生1腼腆地点头。)

师:你真有爱心,陈老师把这把爱心尺子送给你。(双手送出礼物)

生2:因为小明生活非常困难,爸爸在市场卖菜,他帮爸爸做事,所以我想帮他卖东西,捐给他家一些钱,让他们没有那么困难。

师:说得真好,我替小明谢谢你。(鞠躬)请同学们把掌声送给他。

生3:我想跟小军做朋友,因为他虽然聪明也有特长,不过他没有朋友也会孤独的。

师:你在与小军做朋友的同时还愿意和别人做朋友吗?

生3:也愿意。

师(猜测地):和谁呀?小明吗?

生3:我想和他们做朋友。

师:哦,他们?和每一个人都做朋友吗?为什么?

生3:因为婷婷不能独立行走,有时候我可以扶她去她想去的地方;阳阳爸爸是总经理,但她一个人在家里的时候,没人陪她玩她也是很孤独的;小明生活很困难,我可以帮助他,捐些东西给他;小军他虽然聪明也有特长,但是如果没有朋友也会孤独的。

师:你真是善解人意的好伙伴,连陈老师都愿意和你交朋友了,同学们再以掌声送给他好吗?

(师边说边送上一份礼物,生齐鼓掌。)

师:说得太好了,从同学们的回答中,陈老师很受感动,因为我看出我班同学不会因为别人聪明或家庭条件好就与他交朋友,更不会因为别人家庭困难或是残疾人而疏远他。同学们,你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做到了平等对待每一个人。(板书“平等”)只有平等看待身边的人,你才能获得真正的好伙伴!

三、分析小冲突,学会宽容

师:其实这四个小朋友就是同班的好伙伴,他们平时一起玩,在学习和生活上互相帮助。但是,他们也有发生矛盾的时侯。瞧,小明和阳阳就发生了一件事。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演示:课间时侯,小明捧着最心爱的书聚精会神地看着。阳阳跑过来,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上,恰好地上有一滩水,书脏了……)

师:同学们,小明和阳阳会怎样处理这件事呢?

(生热烈讨论。师巡视,建议大家可以演一演。)

师:他们怎样做的?谁愿意来演一演?(没人举手)再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试试怎么演,好吗?

(生再讨论,尝试进入角色表演)

师:谁愿意来试试?

(生踊跃举手。师选出饰演小明和阳阳的同学。两生到台前表演小明和阳阳争得面红耳赤的情景)

师(拉着两名同学走到中间):他们之间发生了矛盾。而且这件事很快传到班主任那里,阳阳和小明都受到了老师的批评。他们的表演很成功,请回!同学们想一想,阳阳和小明因为一点点的小事发生了矛盾,还被老师批评,同时他们心里也不高兴,这样处理好不好?他们应该怎样做?

生1:阳阳应该说“对不起”,小明应该说“没关系”,下次小心点就行了。

师:小明应该表现得——

生(齐说):宽容。

师:这个词说得好!(出示板书“宽容”)小明应该表现得宽容些,不就是一本书嘛!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生2:阳阳把书碰到地上,应该用纸巾擦干净再还给小明,小明要说“没关系”。

师:对了,阳阳虽然是不小心的,但也要用自己的行动补偿过失,小明则要宽容些。我们再请阳阳和小明来演一演吧。

(两生再次到台前表演两人互相谦让的场景)

师:他们两人互相——

生:谦让。

师:这样的阳阳和小明心胸广阔,你们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吗?

生:愿意。

师:那么在生活当中你是不是一个宽容的人呢?

生:是。

师(微笑):讲一讲你宽容别人的事情,或者别人宽容你的事吧!

(生说,师适时点评)

四、帮助小军找缺点,学会尊重他人

师:同学们,看来在生活中宽容别人不仅可以让自己轻松,同时也是对身边朋友最好的教育。小明懂得宽容,所以同学都愿意跟他在一起。然而那个帅气又聪明的小军同学们都不愿跟他玩,他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心情很郁闷。同学们,我们帮助他找找原因好不好?

生:好!

师:看,这就是小军,他来了。

(课件播放录像:课间,小军一进教室门就大叫:“大萝卜,大萝卜,你干什么呢?”说着,走到一名正在做题的男同学桌前。小军看他不会做,对他进行了一番羞辱。这时一名女同学走来想教他。小军嘲笑她胖,不减肥还想帮别人。三人不欢而散。)

师:发现小军的问题了吗?

(生踊跃举手)

生1:他骂别人肥猪。

师:给人其外号,拿别人的生理缺陷开玩笑,太不尊重人。

……

师:说得太好了,小军的行为就是——

生抢说:伤别人自尊。

师:对了,就是不尊重别人。(板书“尊重”)尊重别人太重要了,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当中我们该怎样尊重别人呢?

生1:不能为了一点小事就与别人吵架,也不能给别人取绰号,这样会伤害到别人的自尊心,而且也不能嘲笑别人的缺陷,这样做对别人是不礼貌的。

师:说得好,你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一定是个非常尊重别人的孩子。

生2:小军以为自己是世界第一,这样是不行的。

师:其实每一个人都是有优点的,他应该向别人去学习。

生3:不能嘲笑人家,要是你嘲笑人家,反过来人家也会嘲笑你。

师:是的。

生4:小明不应该在别人说话的时候插嘴。

师:等别人说完是吗?好,请你们好好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哪些行为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呢 ?

生5:不应该只发现自己的优点,还应该发现自己的缺点。不应该只指着别人的缺点天天说他,天天骂他。还应该指出别人的优点来向他学习。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要欣赏别人的优点,好好向他学习,是吗?

生6:如果人家学习不好,你要帮助他不是嘲笑他。

师:你平时是不是这样做的?

(生6笑而不语。)

师:我相信就算你以前不是这样做的,以后也会这样做。

生6:是。

师:看看身边哪些同学需要帮助,你去试试吧。

五、观看《蜗牛搬家》,学会帮助别人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聪明的小军听了大家的话很快就改正了缺点。为了感谢大家,他把课本上《蜗牛搬家》这个故事制作成一段动画送给大家,想看吗?

生:想!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1页,边看书边欣赏动画《蜗牛搬家》。

(课件演示动画《蜗牛搬家》)

师:小蜜蜂,小蜻蜓、小青蛙和小蚂蚁,你赞同谁的做法,不赞同谁的做法?

生1:我赞同小蚂蚁的做法,不赞同小蜜蜂、小蜻蜓、小青蛙的做法。因为小蚂蚁乐于助人,本来蜗牛搬家不是自己的事,可是他帮助了它。而小青蛙就算不帮忙也应该好好说,何必用那种语气说呢?小蜜蜂它也可以帮蜗牛搬家,可是他很懒,不愿意帮忙。小蜻蜓只想着玩,它更应该帮助蜗牛。所以我只赞成小蚂蚁的做法。

师:太好了,掌声送给他。

(生齐鼓掌)

师:赞同小蚂蚁做法的请举手。

(全班都举手了)

师:哇,看来你们都愿意做帮助别人的小朋友。(出示板书“帮助”)而且还要向小蚂蚁一样主动帮助人,请大家把手放下吧。想一想,在学习和生活当中谁帮助过你呀?或者你帮助过谁?

(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鼓励)

师:好了,还有那么多小朋友想说,课下再跟陈老师交流好吗?不仅身边的伙伴需要我们帮助,其实远方的伙伴也需要我们奉献爱心。

(课件出示图片,师解说:这是宁夏贫困山区的孩子,生活条件极为艰苦。我们把心爱的文具和书送给山区的孩子们。我们还把自己的零用钱节省下来放进捐款箱,送到山区孩子手中,看!他们拿到这宝贵的学费,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这是我们学校的残疾儿童萧颖婷,她天生残疾不能独立行走,全校师生都帮助她。每天早餐,同学们轮流帮她打好饭放到课桌上,同学们一直坚持了六年。)

师:孩子们,看了这些,你是不是很有感触呢?

生:是。

师: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都需要我们帮助,你们愿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呢?我建议大家制作一份爱心小计划,在这张卡片上写出你想帮助的伙伴,以及你想怎样帮助他,最后写上你的名字。先写完的贴到黑板上。

(生写卡片,师巡视并适时指导。生相继完成并贴到黑板上。师提议剩下的贴到班级板报上。)

师(手中拿了一叠卡片,随机抽出一张):这是张伟同学的爱心计划,他说想帮助金菲比同学,因为她学习有点困难。金菲比在哪里?请你站起来好吗?听到张伟同学想帮你,感觉怎么样?

金菲比:很感激他。

师:你对学习有信心吗?(有)张伟在哪里啊?金菲比去和愿意帮助你的人握握手吧。

(两人握手,全班鼓掌。师接着读其它卡片)

师:同学们,看了大家这一份份爱心计划,陈老师觉得心里非常温暖,非常高兴,如果我们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像同学们一样献出一点爱,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多么美好啊!

六、结课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明白了怎样与小伙伴相处才会获得快乐吗?

生:尊重别人,宽容别人,帮助别人。

师:对了,只有做到这些,我们与别人的相处才是快乐的、和谐的。(板书“快乐”“和谐”)请同学们带着快乐的心情跟我来读一首儿歌——

(师生配乐吟唱《儿歌》)

小朋友,好伙伴。

人人平等最关键。

要做宽容小模范,

遇事多为对方想。

理解尊重不埋怨,

你帮我来我帮你,

和谐快乐每一天。

篇5:她是我的朋友课堂实录

牡丹江市西安区温春第二中心校

刘洪杰

教材分析:《她是我的老师》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14课的内容。课文记叙了世界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尊敬老师的一件事。题目是居里夫人说的一句话。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随着事情的发展,逐步体会居里夫人的尊师之情,激起孩子的求知、朗读欲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体会“拥抱、抚摩”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和具体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理解“抚摩、慈祥”等词语意思的能力。

3、学习居里夫人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以后,仍然热爱尊敬自己老师的优秀品德。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和理解世界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热爱、尊敬老师的精神

品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她是谁?我是谁?‘她是我的老师’又是谁说的话?让我们带着这几个

问题一同来学习课文吧!”

(教师设置几个浅显易懂的问题,既能激起孩子探索的兴趣,又能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学会有目的的读一篇文章)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听清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长句,遇到标点符号要适

当停顿。

2、同桌合作读课文,听的同学注意你的伙伴是不是把课文中每句话都读

通顺了。

3、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听的同学注意当好小评委,做好记录,看看有没有丢字、加字、读错音现象,同时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语文教学要给孩子充分的阅读时间,给每一个孩子展示朗读的机会,让孩子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会评价到学会读文章。)

三、精读感悟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她指谁?我指谁?“她是我的老师”是谁说的一句话?

2、居里夫人能在一次大会上把小学老师介绍给大家,说明她特别尊敬她的老师,所以说这篇课文就是写居里夫人尊敬老师的一件事。

3、你们了解居里夫人吗?她是20世纪最有声望的一位科学家,是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她一生不太看重荣誉,把自己获得的很宝贵的奖牌让她的孩子玩,为的是让她们知道为人民做实事才是最重要的。就是这样一位有地位、有声望的科学家,在一次大会上遇到了她小学时的老师,她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句子。

4、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画出的句子。

(“不动笔墨不读书”指导学生边读边画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5、指名说(二自然段中句子)此时居里夫人被鲜花和掌声包围着,所有在场的人都期望她能说几句话,可是她一句话都没说,就匆匆走下台,她要去做什么呢?

6、(出示三自然中第一句话)

①师画出“拥抱、亲吻”问:你们和朋友相见会这样做吗?师:这是西方人见面的一种礼貌行为,表示对人的尊敬。

②居里夫人是怎样拥抱她的老师的?(紧紧地)又是怎样亲吻她的老师?(深情地)这说明居里夫人对她的老师不仅仅是尊敬,还有热爱。③听师读,让生体会朗读语气。④指名读(生评)⑤齐读(填空读)

7、如果你是那位老师,此时有这样一位有名气的学生紧紧的拥抱和亲吻你,你会有什么感受?

8、(出示三自然段中第二句话)

①自由读读 ②“抚摩”是什么意思?(用手按着轻轻来回移动)③妈妈用手抚摩着我,对我说“你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谁能仿照老师的话,用“抚摩”来说一句话。

④老人用手“抚摩”居里夫人的头,让人感觉她是一位多么慈祥的老人。我们用一边读一边画一边思考的方法,读出居里夫人对她老师的热爱和尊敬,接下来,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试着读出老人的慈爱和她内心的幸福。

9、中国有句古话叫“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之间感情多像一对母女啊!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呢?

10、(出示四自然段)①找出居里夫人说的话,你能读好吗? ②师生合作读。

11、居里夫人能把那样一位普通的老妇人介绍给在座的人,可见她是多么敬重自己的老师,居里夫人的这一举动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人们情不自禁地为她鼓起了掌。(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循序渐进,逐层体会,感情朗读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降低了学习难度,并且能在心理上对一件事记叙产生一个顺序感,便于加深对文章理解。)

四、课外延伸

1、被人尊敬是一种幸福,尊敬别人更是一种美德,你还知道哪些尊敬老师的故事说给同学听听。

2、每天早晨,当你来到学校,就要与你的老师见面,你尊敬你的老师吗? 能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吗?

3、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真诚的希望每一位同学都从生活中点滴做起,去尊敬、热爱你们的老师吧!因为你们的尊敬和热爱就是每一位老师最大的 幸福!

《她是我的老师》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牡丹江市西安区温春第二中心校

刘洪杰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师:我们来齐读课题。

生:她是我的老师。

师:如果能带一点感情读就更好了。生:她是我的老师。

师:在这个课题中她是谁?我是谁?“她是我的老师”是谁说的话?让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一同来学习课文吧!”

二、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带着我刚才的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听清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通长句遇到标点符号要适当停顿。

(生自由读文,教师随机指导读文)

师:刚才听到大家读的很认真,你们想检查一下自己读课文情况吗?请同学们同桌互读课文,听的同学要注意你的伙伴是不是把课文中的每句话都读通顺了。

(生合作读文,教师随机了解读文情况)

师:哪位同学能把这篇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请举手?(生纷纷举手)下面我找人分自然段读课文,听的同学要和老师一起当好小评委,记录一下有没有丢字、加字、读错音现象,同时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找5个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随时评价读文情况,并评出一名读的最好的学生)

三、精读感悟

师: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她指谁?我指谁?“她是我的老师”是谁说 的一句话?

生1:课文写的是居里夫人和她老师的事。

生2:“她”指的是居里夫人的老师,“我”指的是居里夫人。

生3:“她是我的老师”是居里夫人说的话

师:是,“她是我的老师”准确点儿说是居里夫人在波兰一次大会上当着很多人介绍她的老师时说的一句话。说明她特别尊敬她的老师,所以说这篇课文就是写居里夫人尊敬老师的一件事。

师:居里夫人,你们了解她吗?她是20世纪最有声望的一位科学家,是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她一生不太看重荣誉,把自己获得的很宝贵的奖牌让她的孩子玩,为的是让她们知道为人民做实事才是最重要的。就是这样一位有地位、有声望的科学家,在一次大会上遇到了她小学时的老师,她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句子。

(学生拿出笔开始边默读边画,师随时了解情况。)

师:画完的同学能把你学习情况到小组中交流交流吗?

(生在小组中交流画句子情况)

师:谁能来说说自己找出的句子?(师指名)

生:有一次,她回波兰参加一个大会。大会开始了,她被拥上主席台,人们向她献了鲜花。居里夫人微笑着,向台下热情的人们点头,表示感谢。突然,她的目光停下了,接着急匆匆地走下了主席台…..师:(示意生坐下)是呀!此时居里夫人被鲜花和掌握包围着,所有在场的人都期望她能说几句话,可是她一句话都没说,就急匆匆走下台,她想干什么呢?

生:她看到自己的老师了。

师:是什么样的老师会让她这么做呢?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3自然段中第一句话)

师:大家来自由读读这句话,看看你能读好吗?(生纷纷读起来)

师:(用鼠标点出“拥抱、亲吻”)你们在和老朋友见面时会这样做吗?

(生纷纷笑起来,摇摇头)

师:居里夫人为什么会这样对她的老师呢?

生:因为她喜欢自己的老师。

师:老师告诉你们这是西方人见面的一种礼貌行为,表示对人的尊敬。大家再读居里夫人是怎样拥抱她的老师的? 生:紧紧地

师:她又是怎样亲吻她的老师? 生:深情地

师:这说明居里夫人对她的老师不仅仅是尊敬,还有无比热爱。你们能把句子读出这种感情吗?愿意听老师读吗? 生:愿意(师读这句话)

师:能模仿我来读一下吗?(生读,师生共同评价)师:我如果把这句话中一些词语变没,你们还能读吗? 生:能(师去掉“微笑、弯下、拥抱、亲吻”,让生填空读)

师:如果你是那位老师,此时有这样一位有名气的学生紧紧的拥抱和亲吻你,你会有什么感受? 生1:幸福 生2:高兴

生3:很美(大家笑)生4:自豪

(师出示3自然段中第二句话)师:大家读读、想想“抚摩”是什么意思?

(师看生有些困惑,便用手在一位小同学头上来回移动)师:大家看,老师现在做的这个动作就是抚摩,大家也来做做。

(生用手在自己头上做)

师:我们除了抚摩人,还可以抚摩什么? 生1:文具盒 生2:布娃娃 生3:奥特曼

师:是,用手在人或物体、动物上来回移动叫“抚摩”。妈妈用手抚摩着我,对我说“你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谁能仿照老师的话,用“抚摩”来说一句话。

生1:我用手抚摩着自己心爱的布娃娃。

生2:我用手抚摩着小狗,心想:“你可别咬我啊!”(大家笑)师:老人用手“抚摩”居里夫人的头,让人感觉她是一位多么慈祥的老

人。我们用一边读一边画一边思考的方法,读出居里夫人对她老师的热爱和尊敬,接下来,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试着读出老人的慈爱和她内心的幸福。(生齐读3自然段第2句话)

师:中国有句古话叫“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之间感情多像一对母女啊!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呢?(出示四自然段)

师:你能找出居里夫人说的话,能读好吗?(师指名读,再和学生合作读。)

师:居里夫人能把那样一位普通的老妇人介绍给在座的人,可见她是多么敬重自己的老师,居里夫人的这一举动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人们情不自禁地为她鼓起了掌。(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四、课外延伸

师:被人尊敬是一种幸福,尊敬别人更是一种美德,你还知道哪些尊敬

老师的故事说给同学听听。

生1:才旦卓玛为老师晒天麻的事。„„

生2:毛泽东„„

师:你们说的都是名人尊敬老师的故事,每天早晨,当你来到学校,就要与你的老师见面,你尊敬你的老师吗?能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吗?

生1:我说:“老师您好!”

生2:我为老师倒杯水。

师:你们做的太好了。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真诚的希望每一位同学都从生活中点滴做起,去尊敬、热爱你们的老师吧!因为你们的尊敬和热爱就是每一位老师最大的幸福!

《她是我的老师》第一课时教学点评

《她是我的老师》一课通过居里夫人的一举一动,侧重于宣扬尊敬师长的美德教育。但“居里夫人年代”与现在的孩子相隔较远,缺乏亲和力,刘老师教学是侧重从以下几点入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教师以几个小问题为切入点,引领孩子通过多种形式有目的的读课文,由整体到部分,在课堂上始终创设读书的氛围,给孩子足够的读书时间,力求教给孩子“一边读,一边画,一边思考。”的读书方法,让孩子在读中释疑,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口味。

二、循序渐进,词中感悟

整篇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教师引领孩子逐步抓住重点词语如“拥抱、亲吻、紧紧的、深情的”理解,教师合理的点拨,如见面拥抱和亲吻是西方人的一种礼节,既让孩子知道了一些生活常识,又从“紧紧的、深情的”词语中体会到了居里夫人对老师无比热爱。再如“抚摩”一词很难理解,教师只简单的做了一个动作,就让孩子顿时醒悟,又通过说句子更深入掌握“抚摩”的意思,几个看似平常的词语,却能让学生学中悟情,体会到居里夫人与老师的师生情深。

三、课堂延伸,实中感悟

篇6:课文我的老师课堂实录

课堂导入:

(图)

师:在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德阳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为了保护四位学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

废墟中,龙居小学女教师向倩一手搂住一个学生,紧紧地拥在自己身下,像母亲护卫着自己的孩子!她的身体已经断为三段,人们怎么也无法掰开她那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

汶川民主中心小学袁文婷,一次又一次冲进教室,教学楼轰然倒塌……青春定格在26岁。

映秀镇小学教师,张米亚,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还有,丢下一岁半孩子,为救学生的严蓉等等……

师:刚才听了老师的这些故事,你有何感想?

生:老师为了学生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老师真伟大。

师:是啊,老师在生命危急的情况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真的很伟大。作家魏巍,他的心中也有一位伟大的老师,并为他写下了一篇文章《我的老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请一位同学朗读这篇课文。

生朗读课文。

(掌声)

师:掌声说明了陈烨同学读的非常好?有谁来做个评价?

生1:我觉得很有感情,把老师说的话语读出来了。

生2:我觉得他语气读的很生动,比如,“哎呦呦,你爹回不来了呦,他吃了炮子儿罗”。读的是抑扬顿挫。

生3:整个人的身心都融入了。

师:有无不足的呢?

生:在文中好几处,字读错了。

师:(点头)观察非常的仔细,同学们以后要多加注意。

你觉得蔡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1:关心学生的人,

生2:是个很和蔼的.人,很伟大的人。

……

师:文中讲述了几件事?

生:三件、四件/五件

师:用最简洁的话语来概括。

生1:真戏假做。

生2:男扮女装。

师:抓住重点字词。

生1:教跳舞。

生2:看蜂吃蜜。

生3:教诵诗。

生4:模仿秀/写字。

师:仿写字

生5:排除纠纷

……

师:第七件事呢?

生:平夜寻师。

生:梦中寻诗

师:为何写如此多的事件呢?

生:事件写的太少了,很难突出老师的特点。

师:围绕着一个中心去写。展现老师的一颗美好心灵。从哪些词体会出对老师情深。这一段还有那个词可以体现出对老师的感情。

生:漫长

生:对老师的爱用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

师:此时无声胜有声。

生1:我最喜欢排纠纷那节,体现出老师的关爱。

生2:我喜欢假发怒那节: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三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可以体现出老师对我的爱。

……

师:从哪些词语体现?

生:轻轻的敲下来。

师:还从那个词语?

师:我读书时也喜欢。

生:观蜜蜂,也让我感受到了

师:从中体会到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温和、慈爱、公平、伟大、美丽的人

师:老师的伟大在哪里?

生:在平凡中,对同学们的关心和爱护。

生:对学生的教导方法。

生:想办法的安慰我和劝慰我。

作者简介: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魏巍一直生活在战士们中间,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作者以儿童的眼光和手法抒发了对老师的挚爱。

真情表白:

四十年后魏巍深情回忆:是蔡老师让他们领略了儿时的童趣;是蔡老师让他们明白人与人是相互平等的、是需要感情沟通的;更是蔡老师让他们品味了文学作品中的无限风光,懂得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美。这一切的一切深深地烙在了他的心中,并作为种子埋在了他幼小的心灵深处,他的文学之路便是由此开始。

师:他的伟大,你有何感受?

生:是蔡老师改变了他的一生。

生:在蔡老师身上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生:从蔡老师身上学到了更多的。

生:从蔡老师身上懂得了什么事真正意义上的美。

师:讲的真好。这也是我们人生的启迪。

师:能否说说你和你的老师之间的故事呢?

生:我小学的语文老师是我的班主任,那时都是我舅舅带我,班主任像妈妈一样的关心我,并和我说:“学习很重要,没有知识是不能在社会立足的。”

师:我读懂了严厉也是一种爱。

师:巍巍直接抒发情感的还有哪些地方?

生:对老师的难忘,依恋和思念的情感。

诗意表达:

同学们,师爱就像一股涓涓溪流流淌在我们身边。请你用手中的笔用诗的形式改写文章的一小节或自己创作写一小节赞颂老师。试试看吧!

示例: 轻扬的教鞭

幻成知识的海洋

不经意间

滑落在石板上

激荡起一串晶莹的笑声

灿烂了孩子们的目光

(数分钟后)

生1:默默的离别/牵起无穷的依恋/一个迷迷糊糊的夏夜里/一个朦朦胧胧的梦中/寻找一个依依不舍的人/她是我的珍宝/她是我的依恋/一步步,六七尺的距离/永远装载着我的思念/默默的离别/何时才能相聚?

生2:《梦寻师》一个夏季的夜晚,做着一个迷迷糊糊的梦/有着一个依依不舍的人/一个依依不舍的人/眷恋着一个孩子纯真的心/苦苦呼唤的名字/令人心痛的思念/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动着/母亲的轻声呼唤/刹那间/轻轻的将我叫醒/一个思念的梦/犹如珍宝在我心头/一个无实地梦/一颗纯真的心/一个善良的老师/刹那间/紧紧地相连在一起/望着远方/看着背影/默默地……/那是一个夏季的夜晚

生3:

我/是一只孤单的小船/茫茫大海中我迷失方向/而你把炽热的希望/交给了小船的前方/是你告诉小船/那雾中的明灯便是方向/而你,是那小船遮蔽风雨的港湾

我/是一只翠绿的蜻蜓/曾经撞了一身黑色的蛛丝/而你把火热的青春/交给了蜻蜓的意志/你告诉蜻蜓/跌倒并不排除飞翔/而你,是那只救蜻蜓的雄鹰

阿/我又看见了你晶莹的眼泪了,它虽是苦涩的/但它也是甘甜的/我深深相信,明天/它将孕育出硕果

如今/我不知你在何方/你不知我在何处/哪怕永世不得相逢/那便是星星思慕太阳/但我满足了/因为你我同在一个天空

上一篇:我最爱的一个人作文450字下一篇:太山庙中学师德师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