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朋友》教学建议与反思

2024-04-28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建议与反思(共14篇)

篇1:《她是我的朋友》教学建议与反思

1、课前可以请学生用各种方式了解一些关于友情的动人故事;也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自己曾为好朋友做过什么事情,或者想一想自己的好朋友曾为自己做过的让自己感动的事。

2、本课要求会认的8个字中,应注意“输”“拭”为翘舌音,“恒”为后鼻音。“输”“拭”“捂”“竭”可联系已学过的“愉”“试”“语”“喝”进行比较记忆。要求会写的字中,“炸”“输”“型”“酒”“掩”“咬”等字可结合形声字的特点指导,其中“炸”“酒”字可与“昨”“洒”进行比较记忆;注意“否”“咬”中,“口”在不同位置时的书写特点;对结构复杂的字,如“拳”“掩”等应加强指导。

3、课文描写具体,事件感人,能够比较容易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人物的情感,引发共鸣,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教学的具体过程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为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用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教师可通过谈话营造紧张、危急的气氛;还可以利用课题导入新课:本课课题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可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说说“她”是谁,“我”是谁,再简单介绍小女孩、阮恒的情况,用几句话说清楚这对朋友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以自由谈话的方式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使学生在对话中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思维,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4、本课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结合具体词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感情变化上。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描写人物神情、动作的词句,提出问题,探究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心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抓住反常现象及矛盾之处提出问题。

如,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阮恒在抽血过程中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说”?联系上下文提出问题。如,既然不是针刺疼了他,怎么会“啜泣”呢?为什么“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根据人物的神情去探究内心想法提出问题。

如,小男孩“用手掩盖他的痛苦”,他有什么痛苦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做简单的分析,指导学生学会提问。

文中泡泡的设置,意在引导学生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的读书方法。可让学生联系上文,在质疑、释疑,了解事情的起因和所面临的严峻情况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给小姑娘输血是救命的关键,刻不容缓。从而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迫在眉睫”一词的意思。

抓住阮恒小手的动作:颤抖――举起――放下――举起,从这一系列动作中,引导学生体会他的思想斗争非常激烈,但为了救小姑娘,最后下定决心举起手来。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他“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这是为什么?可先让学生推测医生安慰阮恒的话,引导学生领会虽然献血不会死,阮恒所担心的只是一场虚惊,但他那愿为朋友牺牲自己的美好心灵却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事后,医生对周围的人说,“他是以为自己就要死了。”引导学生思考他这种想法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从而对阮恒献血的整个过程进行回顾,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他的心理变化过程,把握全文内容:这种想法是在医生问是否有人献血,一阵沉默之后,阮恒的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之前就产生了。之后,阮恒献血过程中“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一直到“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为止,这一段时间,这种想法始终在困扰着他。

5、教师可组织对课题的讨论:为什么用阮恒的话当题目?还可用其他什么做题目?引导学生通过题目的比较,更深入地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更深刻地感受阮恒的品格。根据课文的内容,题目还可拟为:“献血”“可敬的阮恒”等。为什么作者用阮恒的话当题目?“她是我的.朋友”,是阮恒献血前真实、朴实的想法。虽然阮恒误认为给别人献血自己就要死掉,但他还是选择了献血。可见,“朋友”在阮恒心中是多么重要。阮恒待人真诚、无私助人的品格在这句话中得到最真实、最准确、最集中的反映。

6、可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把握环境特点读。如,指导读面临严峻局面的句子时,语速要稍快,读出紧张危急的气氛;把握感情基调读:如,“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举――放――举”这三个动词要读出语速的变化(从慢到快),特别是最后“举起来”语气要坚定;图文对照入情入境地读:插图与课文内容相辅相成,画面向学生展现了直观的形象,让学生图文对照进行朗读,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先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使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教育。

7、课后第二题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解决,因描写阮恒动作、表情的句子有多处,可根据学情有所侧重地进行处理。

课后第三题要求学生想一想医生安慰阮恒的话。阮恒在献血过程中神情、动作的变化,是内心痛苦不断加剧的直接反映。产生这种痛苦的原因在于阮恒缺乏献血方面的知识。医生的话使他立即停止了哭泣,可见医生的话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想象医生安慰阮恒的是什么话:不要怕,只需要你的一小部分血就可以挽救那个小女孩的生命,你不会有危险,马上就好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然后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推测医生说的话。

8、课上可以让学生交流一下课前了解的关于友情的故事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关于友谊的故事。可能的话,结合课文内容来交流,会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同步阅读》中的文章《平分生命》,同样是一个关于献血的动人故事,可引导学生结合对课文的学习读一读,议一议。

篇2:《她是我的朋友》教学建议与反思

一、教学过程中较好地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自主发展的主体性教育的思想,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培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始终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找句、画句、交流、图文结合、说话、创设民主和谐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由、广阔的空间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通过学生以情促读,有层次的朗读。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通过找出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以及重点词让学生品读,从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此处,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伸向更广阔的空间。例如,让学生自由说“阮恒是怎样的孩子:。鼓励学生扮演医生用轻柔的声音说出安慰阮恒的话。使学生的情绪被调动,心灵受到触动,被人物美好品质所感动,塑造了学生的心灵,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篇3:《她是我的朋友》教学

人教版三下第五单元

教学重、难点

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 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 感受阮恒身上所体现出的真诚的友谊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整体回顾

1.出示词语, 让学生认读, 并随机进行组词、造句, 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意图:不满足于单纯的认读, 而是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让学生真正达到理解、积累和运用, 为阅读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回顾梳理:昨天, 我们初读感知了这个感人的故事。这里的“她”和“我”分别指谁和谁? (板书:小姑娘阮恒) 谁能简要地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师:通过第1~4自然段的学习, 我们知道小姑娘因失血过多, 生命危在旦夕。在这迫在眉睫的时刻, 阮恒挺身而出, 愿意为她输血。整个输血的过程中, 阮恒一直很少说话, 作者描写更多的是他的表情和动作。请大家细心读读第5~10自然段, 想想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然后画出描写阮恒神情和动作的句子, 用心读一读。

[意图:通过整体回顾, 感知故事大意, 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引发新的阅读期待, 为学习课文奠定感情基础。]

二、研读课文, 体会情感

1.学生交流汇报, 课件出示句子:

▲一阵沉默之后, ……然后又举起来。

▲过了一会儿, ……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但过了一会儿, ……掩盖他的痛苦。

▲接着, ……想竭力制止抽泣。

师: (让学生先自由读, 后齐读。) 同学们, 这就是阮恒输血过程中一系列的神情与动作。让我们回到课文中, 再读读第5~10自然段, 透过他每一次神情的变化, 来猜测一下他当时在想什么?

2.交流点拨第一句。

(1) 师:这是阮恒的第一次举动。请同学们读读这个句子, 说说你的感受。

(2)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沉默、颤抖、举起来、放下去、举起来)

(3) 引导质疑:读到这里, 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学生质疑:为什么阮恒的小手举起来了又放下, 然后又举起来?此时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4) 课件出示, 补白心理活动:一阵沉默之后, 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 (心想……) 忽然又放下去, (心想……) 然后又举起来。 (想……)

师:同学们已经走进阮恒心里。我们从后面的课文知道, 阮恒以为要把所有的血都献出来才能救活那个小女孩, 面对生与死的抉择, 他勇敢地举起了手。这样的抉择对于年少的阮恒来说实在太沉重, 太艰难了。他能不犹豫吗?让我们把这些体会融入朗读中, 用心去感受这伟大的抉择。

3.重点品读、感悟第2~4句。

(1) 师:这是写阮恒献血时的神态和动作。请同学们再仔细读一读, 看能体会到什么?

预设回答:体会到阮恒心里的害怕和痛苦。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啜泣、呜咽、哭泣) “呜咽”是一种怎样的哭?和“啜泣”相比有什么不同?阮恒从一句话不说, 到啜泣, 到呜咽, 到持续不断地哭泣, 你感受到了什么? (阮恒的内心越来越痛苦)

师:是什么让阮恒如此痛苦?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师: (小结) 阮恒想到自己输完血, 生命就要结束。想到再也看不到温暖和煦的阳光, 再也看不到生机勃勃的花草, 再也看不到朝夕相处的朋友, 他越想越害怕, 越想越痛苦。谁能把我们体会到的这些读出来?

(2) 师:除了这些, 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回答:我体会到了阮恒的勇敢, 他在竭力掩盖自己的痛苦。

师: (引导) 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动作:捂住、掩盖、闭、咬)

师:同学们, 请看插图。阮恒啜泣、呜咽、低声哭泣, 不仅仅是因为疼痛, 更多的是对死亡的恐惧。但为了不影响医生输血, 为了尽快救活小姑娘, 阮恒一直在克制, 在竭力掩饰痛苦!勇于放弃自己的生命, 去换取别人的生命, 阮恒的勇敢令人震撼。那么, 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阮恒, 使他如此勇敢呢? (生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意图:以学定教, 顺学而导,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积淀来体验阮恒内心痛苦的抉择。通过品读词句, 体会情感, 想象情景,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人物, 体验人物内心活动, 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激情诵读, 升华主题

1.引读“她是我的朋友”。

师:同学们, 当阮恒竭力控制着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死亡的恐惧时, 他心中唯一的念头就是———“她是我的朋友”。

2.师:让我们再次深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 再一次体会那份痛苦的煎熬, 伟大的抉择。

3.师:同学们, 你们忍心看着阮恒如此痛苦吗?让我们来安慰安慰他吧!假如你是那位医生, 你会怎样安慰他呢?

4.学生想象医生和阮恒之间的对话, 同桌之间分角色练习说话。

5.指名表演, 师生评价。

预设:医生可能会说, 不要怕, 只需要你的一小部分血就可以挽救那个小女孩的生命, 你不会有危险的, 马上就好了。

……

6.师:课文写到阮恒的话就戛然而止了, 但我们的想象可以继续:阮恒的鲜血一滴一滴流入小姑娘的身体, 当小姑娘苏醒后, 得知她休克时这感人的一幕, 她会说些什么呢?

7.学生想象, 练习说话。

8.师:相信这份情谊她会珍藏一生, 阮恒将是她永远的朋友。 (板书:朋友) 课文学到这儿, 相信大家对“朋友”这个词的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那究竟什么是朋友呢?

9.师: (总结) 同学们, 你们说得多好啊!朋友是什么?朋友就是在你困难的时候帮助你的人。雪中送炭见真情, 助人为乐献爱心!当你的朋友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 请别忘了——— (生:她是我的朋友) ;当你的朋友遇到挫折需要鼓励时, 请别忘了——— (生:她是我的朋友) ;当你的朋友遇到危险需要救助时, 请别忘了——— (生:她是我的朋友) ;当你的朋友需要你的时候, 请伸出你热情的双手, 因为——— (生:她是我的朋友) !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广交朋友, 珍惜友情吧!

[意图:运用音乐和课文插图对话, 让学生在感人的氛围中想象说话, 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引领学生体悟“朋友”之内涵, 深刻地领悟文章的主旨, 升华了学生的认识和情感, 丰富了文本, 又超越了文本。]

四、读写结合, 拓展延伸

1.课后收集有关友谊的故事和格言读一读。

2.写一写:你想对阮恒说些什么?

[意图:把语文实践延伸到课外, 丰富了语文课程资源, 拓展了语文课堂的空间。读写结合, 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释放与提升了学生的阅读体验。]

篇4:《她是我的朋友》情境设计与分析

【情境设计】

一、 情境中点击“矛盾”

出示句子: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1.指名读一读,边听边学着做做动作。

2.请学生边学做动作,边说说此时的阮恒在想什么?

3.两个“举”的动作一样吗?两个“举”的心情一样吗?(第一个“举”体会到了他的害怕和恐惧,第二个“举”则体会到了他的坚定和勇敢。)

4.齐读,体会阮恒为什么而害怕?又为什么而坚定呢?(阮恒为自己要死而害怕,为救活同伴而勇敢,他就是带着这样恐惧和坚定的心情开始了整个输血过程)

【分析】语文教学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魅力,主要在于它自身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情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不能开启学生情感之门,使之与教师、文本、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那么,教学活动就是干瘪枯燥的。因此,创设有效情境,促进学生情感体验显得尤为重要。这个环节用“读——做——想——悟——读”的形式创设了一个还原生活化情境。着重抓住两个“举”,牵一发动全身,把人物复杂的内心完全体悟了出来,抓住这条主线牵动对全文的理解。

二、情境中聆听“心声”

(出示课文插图,播放音乐渲染气氛,师饱含深情地讲述,学生在……处想象补充阮恒的心理独白)

1.“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不说。”但他的思潮澎湃,两个声音在心中不断响起:一个害怕的声音说……一个勇敢的声音说……(学生想象说话)

2.“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他想……(学生想象说话)

3.“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此时他想……(学生想象回答)

4.“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了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他越来越……但他……因为他觉得……(学生想象说话)

【分析】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运用图片和音乐进行氛围渲染,加上教师富有煽情的语言,创设了一个探究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运用想象说话诠释空白,把阮恒隐性而丰富的内心世界显性化,使学生有机会聆听人物的感人之声。利用文中的语言和学生的想象补白相互交错,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一波高过一波。在阅读教学中成功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可以让学生处于非常亢奋的学习状态,自觉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从中受到熏陶和启发。

三、 情境中诠释“丰满”

师:阮恒的鲜血一点一点流进了小姑娘的身体里,小姑娘原本苍白的脸渐渐红润了起来,她得救了。小姑娘微微张开了眼睛,看到了医生,看到了身边的阮恒。此时的阮恒会有怎样的神情和动作呢?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他会说些什么呢?请大家写一写,再一起交流。

生:阮恒笑了……(一改前面痛苦、害怕的表情)

生:阮恒看见小姑娘得救了,他哭了。(喜极而泣,令人动容)

生:阮恒一把抱住了她,说:“你把我吓坏了!”(真实而且感人)

……

【分析】学生阅读后已经对阮恒对朋友的深切之爱体悟得深刻、深情,在此基础上创设情境设计写话训练,既能深化对人物的理解,又能把学生的情感抒發出来,更能诠释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这个小练笔的设计既升华了“爱”的情感,又提高了学生描写人物表情、动作、语言的技能,实在是一个妙招。一个小练笔给了学生尽情发挥、一吐为快的冲动,一个高尚、真诚、丰满的人物形象挺立在眼前。

从以上教学案例很明显地看出,因为创设了一个个来自文本,来自人物的恰当的情境,所以原本距离学生很远的情感由此拉近,正因如此,学生的语言品味、情感体验都收到了闪光之效。(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徐纯军

篇5:《她是我的朋友》教学反思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在这节课上,我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充分的阅读文本。在学生大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指导,使学生在感知文本的同时顺利地进入文本。“针对阮恒的这些表现你有什么问题吗?”让他们自己深入研读文本,在思想上、情感上与文本产生共鸣。

这是一篇特别感人的文章,我将纯真的感情基调贯穿全文,让学生通过对朗读中感情基调的把握来进一步理解课文,达到对课文的深入体会和理解。因此,我通过创设情境、想象画面、默读思考,小组交流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平淡到感人,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也完成了由“感知”到“理解”直至“深入理解”的过程。

篇6:《她是我的朋友》教学反思

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按预习要求,想想小男孩是怎样献血的,划出描写小男孩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句子,体会小男孩献血时的复杂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这节课上我想反映的是这样的教学理念:

1、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以及尊重学生的意见上)

3、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示教师的主导地位。

具体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预设的:

课前谈话感受生活中因为有朋友而感到快乐,为下面的学习作好铺垫,也顺势揭示课题。初读课题后,采用填空的形式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献血的起因比较简单,我就安排学生找找有关句子读读、议议、评评。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体会阮恒献血前的复杂心情,我们一起抓住重点句:“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在读中学生找到描写阮恒小手的动作的词语有:颤抖——举起——放下——举起,从这一系列动作变化的语句中,引导学生感悟他献与不献思想斗争非常激烈,但为了救小姑娘,下定决心举起手来,以自己的死去换取她的生。在感悟中进行比读、表演读、配乐读以加深体验。

有了这些铺垫,请学生找找描写阮恒献血时的动作或神态的句子,再反复地读一读,从“啜泣、捂、呜咽、掩盖、哭泣、咬”中体会他是在以顽强的意志战胜害怕和恐惧,再大的痛苦也改变不了他救人的决心,他那不让别人看到自己为朋友牺牲时的痛苦的高尚灵魂也越来越鲜亮感人。此时我还安排了欣赏臧天朔的《朋友》,在他充满激情的演唱中再次感悟、提升对“朋友”这两个字的认识。

课堂的生成远比预设来得精彩,也更大程度地考验了教师的教学智慧。这节课上,自我感觉以下几点没有把握好:

高估了三年级学生的自学、概括能力,以为学生通过自学,了解课文大意后,能用不同的方式朗读课题,谁知孩子们没能把它读出来。回过头来想一想,如果我不那么心急,放在结课时请他们读一读是否更自然,更流畅?

篇7:《她是我的朋友》教学反思

——《她是我的朋友》

教学部 高萍

《她是我的朋友》是一篇含蓄隽永的佳作。课文讲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为了救护受伤的同伴,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人物深刻的内心世界。通过对阮恒献血神情、动作的真实描述,生动地再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教学本课前,我深入地分析了教材,把重难点定位在通过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我围绕以下几点进行了教学设计:

一、以读代讲,渗透学法。

“语文学习无他途,唯有读书路一条。”上课伊始,引导学生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边读阮恒献血前的背景,然后再“目视”着这样的“画面”感情朗读。“你脑海中浮现出了什么情景?用你的朗读告诉我。”学生读出了当时局面的严峻和小姑娘伤势的严重时,就证明他们已经进入了文本。

“小姑娘的生命危在旦夕,此时此刻,输血——迫在眉睫。谁愿意为小姑娘献血呢?听了医生的询问,阮恒有什么表现?”在学习阮恒献血前的表现时,我选用了品读的方法,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从哪个词感受到的?” 让学生理清自己从哪里感受到的,从而归结出,抓住了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这个学习方法是在学生的学中总结的,从引导当中水到渠成,并适时评价“你能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来体会人物的心情,这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引导学生知道了要想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先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又渗透了学习方法,也是贯穿理解这篇课文的重要方法,同时为突破重难点作了铺垫。从本节课的教学实际看学生非常好的掌握了这种读书的方法,而且能够用这种方法来展开交流和学习。

课文讲述的故事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但课文描写具体,事件感人。在突破本课重难点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我采用了范读,从孩子们聚精会神的倾听中,我感受到我那饱含深情的朗读潜移默化地感染着他们。当孩子们把掌声送给我时,我证实了自己的这种想法,也感受到了一种鼓舞(这种体验真好!)。我趁势引导学生:“要读出感情,还要入情入境,体会人物的心情,甚至要把自己当作里面的人物。”,并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学生们在朗读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在交流中获得了思想的启迪,在学习中享受到了审美的乐趣。

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读中也体现了自主创新思路,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得,能切身体会作者的实感,体会句子的含义,用内心情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真正达到品读感悟的台阶,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二、创设情境,进入角色。

本课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教材,开始上课时,我随着学生的汇报,相机创设了一个与战争有关的情景——炮声隆隆、场面凄惨,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孩子们很快地投入到了这种紧张的氛围,进入了文本,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了感情上的共鸣。

在学习阮恒献血前的表现时,我抓住了表示动作的词语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在处理“举、放、举”这三个动词时,我创设了一个动作情景:我读着,孩子们边模仿着阮恒的动作。“小阮恒,你颤抖地举起了手,此时你心里在想什么?”“我怕自己会死。”“我不知道该不该举手。” “放下时想什么?”“当他再次下定决心、毅然地举起手时,又会想些什么?”有的孩子联系了上下文,结合孤儿院孤儿的生活情况体会孤儿院的孤儿们朝夕相处、一起长大,他们没有别的亲人,一起长大的朋友就是他们最亲的人。通过这个情景的创设,孩子们很快地进入了角色,做为小阮恒的同龄人,阮恒内心的矛盾、挣扎,他们已经深切地体会到了,人文内涵也就依托词语扎入了孩子们的心中。

在学习阮恒献血这一部分时,我充分利用了文中的插图,画面向学生展示了直观的形象,与课文内容相辅相成,同时为调动学生情绪,我还配了一首钢琴曲。孩子们在图文对照中入情入境地朗读,不仅对人物的表情、动作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而且阮恒的心理活动和美好品质更形象地烙印在孩子们的心上,工具性和人文性达到有效地统一。在这一课的结尾处,我结合本课的主题,出示了关于朋友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诵读。最后,让孩子们在《友谊天长地久》的乐曲中写下最想对朋友说的话,既加深了学生对朋友之间情谊的理解,又使主题得到了升华,这也是一个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熏陶的过程。

我觉得这节课上得比较顺畅,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让人感受到了真情、真爱、真实。在引导学生立足文本的同时,跳出文本,超越文本,焕发个性,基本上实施了阅读教学。但课堂的生成远比预设来得精彩,也更大程度地考验了我的教学智慧。这节课上,自我感觉以下几点没有把握好:

一、在教学中,我感觉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智还不够。

二、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法的指导,但对孩子个性朗读的指导不到位。

三、没能很好地层次化处理不同的句子,对于阮恒越来越恐惧,越来越坚强这一心理活动的指导不够深入。

篇8:《她是我的朋友》教学建议与反思

《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课文先写一名孤儿在炮弹爆炸中受了伤,急需输血;接着具体写了阮恒献血的过程,生动地描写了阮恒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真切地反应了这个小男孩献血时的复杂心情,同时设下了悬念;最后点明阮恒内心矛盾痛苦的缘由和坚持献血的原因。因此,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在教学时,我先让检查学生读课文,看学生课文读得怎么样,有没有完成预习的作业。接着让学生听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接下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词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情感变化上,让学生自己默读课文,划出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再用心地读一读,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人物,来体会人物的心理人物的心理,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阮恒这种行为的感动之处。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觉得阮恒是个怎样的孩子,让学生体会阮恒的无私和伟大之处,她为的是自己的朋友,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样的朋友真好,拥有这样的朋友是一种幸福,接着还让学生说一说你有几个好朋友,夸一夸自己的好朋友,并表达一下对自己朋友的美好祝愿。可以看到学生有的朋友很多,有的学生就很少有朋友,我鼓励这些学生去交朋友,并让学生说了说应该怎样交朋友才能交到真心的朋友。对学生交友进行了指导。我觉得还是比较成功的。最后老师留下了思考题:你想对小男孩说什么?让学生在思考中加深印象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口语水平。

篇9:《她是我的朋友》教学建议与反思

《她是我的朋友》是一个既充满了童真又充满了感动的故事,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其中饱含的友情,理解词语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将第一课时的重点定在多法理解词语上。

在三年级的词语教学中,我们采用的是自读发现→多法理解→回文促析的教学模式,旨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探索更多、更有效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在本节课中,孩子们的多法理解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亮点。经过了半年的培养,孩子们已经掌握了很多理解词语的方法,但在这节课中,孩子能运用恰当的方法去解决自己解词上的困难,正是他们能力的提高。比如:在理解“迫在眉睫”这个词语的时候,孩子们就想到了四种方法,有通过看字面“眉”和“睫”来理解的,有通过换词来理解的,有利用查字典来理解的,还有结合上下文来理解的。无论怎样理解都能帮助我们解决阅读中的障碍,这也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另外,词语的积累,句式的积累也是这节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孩子在换词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词语,比如表现情况紧急的“千钧一发、火烧眉毛、刻不容缓”等,描写哭的词语“号啕大哭、泪流满面、放声大哭”等。在联系生活理解“迫在眉睫”时,又积累了句式如果……就……。所以理解词语的同时积累词语也是语文学习中一个很好的方法。

虽然在这节课中,学生用多种方法理解了词语,但有一些环节老师还没有落扎实,比如朗读“迫在眉睫”的时候,学生没有读出事情的紧迫与紧急,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停下来给学生一些情境或一些方法,帮助孩子读出感觉,可我在这个环节中只重视了读的方法,却没有看到读的效果。另外学生说到了几个表示哭的词语“呜咽、啜泣、哭泣、抽泣”时应该回到文本中体会这几个词语的意思是不同的,程度是逐渐加深的。我只是让学生理解了大致意思,却没有细致地追究它们的不同,忽略了这个教学的难点。

篇10:她是我的朋友反思

导语,是讲授一节课的起点,她旗帜鲜明的告诉每一位在座的学生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的方向、情感目标等。好的导语一下子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而我在上这一节课时,设计的导语内容少,学生还没有完全沉浸进去,我已进入了新课,没有发挥出导语烘托气氛的作用,使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明显下降。

二、学生是课堂的教学主体

篇11:《她是我的朋友》教学建议与反思

牡丹江市西安区温春第二中心校

刘洪杰

教材分析:《她是我的老师》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14课的内容。课文记叙了世界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尊敬老师的一件事。题目是居里夫人说的一句话。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随着事情的发展,逐步体会居里夫人的尊师之情,激起孩子的求知、朗读欲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体会“拥抱、抚摩”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和具体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理解“抚摩、慈祥”等词语意思的能力。

3、学习居里夫人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以后,仍然热爱尊敬自己老师的优秀品德。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和理解世界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热爱、尊敬老师的精神

品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她是谁?我是谁?‘她是我的老师’又是谁说的话?让我们带着这几个

问题一同来学习课文吧!”

(教师设置几个浅显易懂的问题,既能激起孩子探索的兴趣,又能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学会有目的的读一篇文章)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听清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长句,遇到标点符号要适

当停顿。

2、同桌合作读课文,听的同学注意你的伙伴是不是把课文中每句话都读

通顺了。

3、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听的同学注意当好小评委,做好记录,看看有没有丢字、加字、读错音现象,同时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语文教学要给孩子充分的阅读时间,给每一个孩子展示朗读的机会,让孩子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会评价到学会读文章。)

三、精读感悟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她指谁?我指谁?“她是我的老师”是谁说的一句话?

2、居里夫人能在一次大会上把小学老师介绍给大家,说明她特别尊敬她的老师,所以说这篇课文就是写居里夫人尊敬老师的一件事。

3、你们了解居里夫人吗?她是20世纪最有声望的一位科学家,是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她一生不太看重荣誉,把自己获得的很宝贵的奖牌让她的孩子玩,为的是让她们知道为人民做实事才是最重要的。就是这样一位有地位、有声望的科学家,在一次大会上遇到了她小学时的老师,她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句子。

4、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画出的句子。

(“不动笔墨不读书”指导学生边读边画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5、指名说(二自然段中句子)此时居里夫人被鲜花和掌声包围着,所有在场的人都期望她能说几句话,可是她一句话都没说,就匆匆走下台,她要去做什么呢?

6、(出示三自然中第一句话)

①师画出“拥抱、亲吻”问:你们和朋友相见会这样做吗?师:这是西方人见面的一种礼貌行为,表示对人的尊敬。

②居里夫人是怎样拥抱她的老师的?(紧紧地)又是怎样亲吻她的老师?(深情地)这说明居里夫人对她的老师不仅仅是尊敬,还有热爱。③听师读,让生体会朗读语气。④指名读(生评)⑤齐读(填空读)

7、如果你是那位老师,此时有这样一位有名气的学生紧紧的拥抱和亲吻你,你会有什么感受?

8、(出示三自然段中第二句话)

①自由读读 ②“抚摩”是什么意思?(用手按着轻轻来回移动)③妈妈用手抚摩着我,对我说“你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谁能仿照老师的话,用“抚摩”来说一句话。

④老人用手“抚摩”居里夫人的头,让人感觉她是一位多么慈祥的老人。我们用一边读一边画一边思考的方法,读出居里夫人对她老师的热爱和尊敬,接下来,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试着读出老人的慈爱和她内心的幸福。

9、中国有句古话叫“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之间感情多像一对母女啊!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呢?

10、(出示四自然段)①找出居里夫人说的话,你能读好吗? ②师生合作读。

11、居里夫人能把那样一位普通的老妇人介绍给在座的人,可见她是多么敬重自己的老师,居里夫人的这一举动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人们情不自禁地为她鼓起了掌。(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循序渐进,逐层体会,感情朗读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降低了学习难度,并且能在心理上对一件事记叙产生一个顺序感,便于加深对文章理解。)

四、课外延伸

1、被人尊敬是一种幸福,尊敬别人更是一种美德,你还知道哪些尊敬老师的故事说给同学听听。

2、每天早晨,当你来到学校,就要与你的老师见面,你尊敬你的老师吗? 能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吗?

3、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真诚的希望每一位同学都从生活中点滴做起,去尊敬、热爱你们的老师吧!因为你们的尊敬和热爱就是每一位老师最大的 幸福!

《她是我的老师》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牡丹江市西安区温春第二中心校

刘洪杰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师:我们来齐读课题。

生:她是我的老师。

师:如果能带一点感情读就更好了。生:她是我的老师。

师:在这个课题中她是谁?我是谁?“她是我的老师”是谁说的话?让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一同来学习课文吧!”

二、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带着我刚才的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听清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通长句遇到标点符号要适当停顿。

(生自由读文,教师随机指导读文)

师:刚才听到大家读的很认真,你们想检查一下自己读课文情况吗?请同学们同桌互读课文,听的同学要注意你的伙伴是不是把课文中的每句话都读通顺了。

(生合作读文,教师随机了解读文情况)

师:哪位同学能把这篇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请举手?(生纷纷举手)下面我找人分自然段读课文,听的同学要和老师一起当好小评委,记录一下有没有丢字、加字、读错音现象,同时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找5个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随时评价读文情况,并评出一名读的最好的学生)

三、精读感悟

师: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她指谁?我指谁?“她是我的老师”是谁说 的一句话?

生1:课文写的是居里夫人和她老师的事。

生2:“她”指的是居里夫人的老师,“我”指的是居里夫人。

生3:“她是我的老师”是居里夫人说的话

师:是,“她是我的老师”准确点儿说是居里夫人在波兰一次大会上当着很多人介绍她的老师时说的一句话。说明她特别尊敬她的老师,所以说这篇课文就是写居里夫人尊敬老师的一件事。

师:居里夫人,你们了解她吗?她是20世纪最有声望的一位科学家,是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她一生不太看重荣誉,把自己获得的很宝贵的奖牌让她的孩子玩,为的是让她们知道为人民做实事才是最重要的。就是这样一位有地位、有声望的科学家,在一次大会上遇到了她小学时的老师,她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句子。

(学生拿出笔开始边默读边画,师随时了解情况。)

师:画完的同学能把你学习情况到小组中交流交流吗?

(生在小组中交流画句子情况)

师:谁能来说说自己找出的句子?(师指名)

生:有一次,她回波兰参加一个大会。大会开始了,她被拥上主席台,人们向她献了鲜花。居里夫人微笑着,向台下热情的人们点头,表示感谢。突然,她的目光停下了,接着急匆匆地走下了主席台…..师:(示意生坐下)是呀!此时居里夫人被鲜花和掌握包围着,所有在场的人都期望她能说几句话,可是她一句话都没说,就急匆匆走下台,她想干什么呢?

生:她看到自己的老师了。

师:是什么样的老师会让她这么做呢?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3自然段中第一句话)

师:大家来自由读读这句话,看看你能读好吗?(生纷纷读起来)

师:(用鼠标点出“拥抱、亲吻”)你们在和老朋友见面时会这样做吗?

(生纷纷笑起来,摇摇头)

师:居里夫人为什么会这样对她的老师呢?

生:因为她喜欢自己的老师。

师:老师告诉你们这是西方人见面的一种礼貌行为,表示对人的尊敬。大家再读居里夫人是怎样拥抱她的老师的? 生:紧紧地

师:她又是怎样亲吻她的老师? 生:深情地

师:这说明居里夫人对她的老师不仅仅是尊敬,还有无比热爱。你们能把句子读出这种感情吗?愿意听老师读吗? 生:愿意(师读这句话)

师:能模仿我来读一下吗?(生读,师生共同评价)师:我如果把这句话中一些词语变没,你们还能读吗? 生:能(师去掉“微笑、弯下、拥抱、亲吻”,让生填空读)

师:如果你是那位老师,此时有这样一位有名气的学生紧紧的拥抱和亲吻你,你会有什么感受? 生1:幸福 生2:高兴

生3:很美(大家笑)生4:自豪

(师出示3自然段中第二句话)师:大家读读、想想“抚摩”是什么意思?

(师看生有些困惑,便用手在一位小同学头上来回移动)师:大家看,老师现在做的这个动作就是抚摩,大家也来做做。

(生用手在自己头上做)

师:我们除了抚摩人,还可以抚摩什么? 生1:文具盒 生2:布娃娃 生3:奥特曼

师:是,用手在人或物体、动物上来回移动叫“抚摩”。妈妈用手抚摩着我,对我说“你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谁能仿照老师的话,用“抚摩”来说一句话。

生1:我用手抚摩着自己心爱的布娃娃。

生2:我用手抚摩着小狗,心想:“你可别咬我啊!”(大家笑)师:老人用手“抚摩”居里夫人的头,让人感觉她是一位多么慈祥的老

人。我们用一边读一边画一边思考的方法,读出居里夫人对她老师的热爱和尊敬,接下来,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试着读出老人的慈爱和她内心的幸福。(生齐读3自然段第2句话)

师:中国有句古话叫“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之间感情多像一对母女啊!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呢?(出示四自然段)

师:你能找出居里夫人说的话,能读好吗?(师指名读,再和学生合作读。)

师:居里夫人能把那样一位普通的老妇人介绍给在座的人,可见她是多么敬重自己的老师,居里夫人的这一举动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人们情不自禁地为她鼓起了掌。(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四、课外延伸

师:被人尊敬是一种幸福,尊敬别人更是一种美德,你还知道哪些尊敬

老师的故事说给同学听听。

生1:才旦卓玛为老师晒天麻的事。„„

生2:毛泽东„„

师:你们说的都是名人尊敬老师的故事,每天早晨,当你来到学校,就要与你的老师见面,你尊敬你的老师吗?能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吗?

生1:我说:“老师您好!”

生2:我为老师倒杯水。

师:你们做的太好了。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真诚的希望每一位同学都从生活中点滴做起,去尊敬、热爱你们的老师吧!因为你们的尊敬和热爱就是每一位老师最大的幸福!

《她是我的老师》第一课时教学点评

《她是我的老师》一课通过居里夫人的一举一动,侧重于宣扬尊敬师长的美德教育。但“居里夫人年代”与现在的孩子相隔较远,缺乏亲和力,刘老师教学是侧重从以下几点入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教师以几个小问题为切入点,引领孩子通过多种形式有目的的读课文,由整体到部分,在课堂上始终创设读书的氛围,给孩子足够的读书时间,力求教给孩子“一边读,一边画,一边思考。”的读书方法,让孩子在读中释疑,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口味。

二、循序渐进,词中感悟

整篇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教师引领孩子逐步抓住重点词语如“拥抱、亲吻、紧紧的、深情的”理解,教师合理的点拨,如见面拥抱和亲吻是西方人的一种礼节,既让孩子知道了一些生活常识,又从“紧紧的、深情的”词语中体会到了居里夫人对老师无比热爱。再如“抚摩”一词很难理解,教师只简单的做了一个动作,就让孩子顿时醒悟,又通过说句子更深入掌握“抚摩”的意思,几个看似平常的词语,却能让学生学中悟情,体会到居里夫人与老师的师生情深。

三、课堂延伸,实中感悟

篇12:《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识记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迫在眉睫”的意思,通过比较 “啜泣”、“呜咽”等词的意思。

2、能借助人物的神情、动作体会他丰富的内心活动,感受课文中小男孩的“愿为朋友奉献出生命”那一份可贵的真情。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进一步提升对“友情”的认识,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教学重难点:

1、能借助人物的神情、动作体会他丰富的内心活动,感受课文中小男孩的“愿为朋友奉献出生命”那一份可贵的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进一步提升对“友情”的认识,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一 谈话导入 轻松破题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去感受战争年代,一个孩子对待朋友的感人故事。一起读课题(生齐读课题——《她是我的朋友》)

二 整体感知 提纲接领

(一)自读课文

打开课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读书之前先来看看这儿的温馨提示吧!出示读书要求 温馨提示:

1、读准生字、多音字的字音。

2、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你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明白了吗?读书的时候你可以放声读,也可以轻声读,好,开始读。有些同学在预习时就标好了小节号,有些同学读书的时候还能动动笔,这是好习惯。我们来看看课文中难读的词语吧!

(二)读后反馈,检查字词

1、检查生字词语: 输血

血型

血管

流血

抽血

献血 所有的血 失去的血

这组词语中有个多音字,大家读起来肯定有难度,那就先跟着老师来读吧!

这个字在书面语中念xuè,在口语中念xiě 齐读

啜 泣

呜 咽

哭 泣 抽 泣 指名读;齐读

(三)概括课文

读了课文,你们知道课题中的“她”指的是谁吗?——小姑娘,“我”又是谁?——阮恒。你能用简单的语言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板书:小姑娘 阮恒)三 抽丝剥茧 解读人物

(一)理解“迫在眉睫”

1、自读1-4小节,找词

师:小姑娘和阮恒都是孤儿院里的孤儿,他们从小相依为命,情同手足,互相约定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

可是——(出示多媒体:爆炸声。)请你读一读1-4自然段,去感受那场灾难吧!

师:战争时期,一个小姑娘受伤,如果不及时给她输血,她就会因为流血过多而死去。此时的小姑娘伤势严重,奄奄一息,她急需输血,课文中就藏着这样一个成语来形容当时输血的紧急,你找到了吗?(迫在眉睫)圈一圈。

2、找句

输血迫在眉睫!你从文中哪个句子可以看出给小姑娘输血迫在眉睫呢?快速浏览1-4自然段,找到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出示:①“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什么是休克?

休克是指人体遭受强烈刺激后失去意识,有着生命危险这样的症状。

3、感悟

每个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读完后你的心情怎么样?(生汇报:着急、担心、沉重……)你再来读出你的着急、担心、沉重……吧!

师:正是这样的情景之下,所以——(生齐读:输血迫在眉睫)我们一起读一读,读着读着,你感觉到了什么?(生汇报:情况紧急、面临生命危险……)所以——(生齐读:输血迫在眉睫)

哪些词更能让我们感受到情况的紧急呢?(最重、立刻)

你把这份紧张、急迫放到句子里读一读。是呀,多紧急,都快火烧眉毛了。

师:此时,伤情就是命令!男生起:经过查看——输血迫在眉睫!(男生读)

此时,时间就是生命!女生起:经过查看——输血迫在眉睫!(女生读)

师: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一起关注这位受伤的小姑娘吧!(生齐读句子)

捧起课本,读好1-4自然段。

(二)解读阮恒的内心世界

小姑娘的伤情深深地牵动了一个孤儿的心,他挺身而出,决定献血,他就是我们的阮恒!阮恒在献血过程中,他的内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读书要求:

默读课文的第5—11自然段,找到描写阮恒献血时的段落或者句子,用横线划一划。

谁愿意把你找到的句子分享给大家?

出示: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垫上。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的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老师也找到了几个句子,在书上划好。让我们走进阮恒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去解读他。献血前

课件出示:③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师:你来读,其他同学用笔圈一圈描写阮恒的动词。(颤抖、举起、放下、举起)

阮恒第一次怎样举起他的小手?(颤抖地举起手)

你做做这个动作,再读一读,(课件出示: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

他为什么颤抖?(他心里害怕)看来,这“颤抖”不仅仅是一个动作,更是阮恒内心的表露,他在害怕什么在想什么呢?说2个(他想:抽了我的血,我会死的。)

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他的害怕。(说完就读)

正是因为他这样想,所以他的手(接读:忽然又放下去)

这时的阮恒又怎么想?说2个(还是算了吧,我怕)用一个词来形容阮恒当时的心理(犹豫、矛盾、纠结)

课件出示:③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看大屏幕上的句子,请你把这种害怕、紧张、矛盾的心情放到句子里读读。

最后呢?他的手举起来了吗?

课件出示:③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这时,他会想说2个(我一定要救我的朋友),阮恒还在犹豫吗?(不犹豫了)他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一定要救小女孩,读出他内心的坚定。师:阮恒在矛盾中作出了选择,坚定了救小姑娘的想法,我们一起读第5自然段。献血时

师:就这样,针管扎进了阮恒的血管,那时的他是怎样的表现? 课件出示:④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师: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他在想什么呢?(生畅谈感受)

师: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阮恒极其复杂的心理,已经渐渐走进了阮恒的内心!

当他一想到自己献血后就能救活小姑娘,心中充满了勇气!——(生读句子)

当阮恒一想到自己献血后就要死去,心中无比害怕!——(生读句子)师:“此时无声胜有声”尽管阮恒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但是他依然坚持着——(生读句子)

师:阮恒的血一滴一滴地流进针筒里,我们再来看看此时的他。课件出示:

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的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师:你们读读这几句话,想想你从这些句子中读懂了什么?(生自由读并全班交流感受)

师:你们都不约而同地说道阮恒很害怕、痛苦,你害怕的时候会怎么样?阮恒也是这样来表现自己的害怕? 圈出这几个表示哭的词语。

(生:啜泣——呜咽——哭泣——抽泣)

再读这四个词语和句子,你读出了什么?(阮恒不仅哭了,而且越来越——(生:越来越伤心;越来越难受;越来越害怕;越来越痛苦……)师:阮恒的内心无比害怕,无比纠结!让我们再读读这些句子!师:看看课文的插图,想象阮恒当时的动作与心理,一起读。师:痛苦着,掩饰着,这是因为他怎么也忘记不了——(生:她是我的朋友)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篇13:《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⑴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⑵过程与方法: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朋友真挚的友情,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大意,体会阮恒献血过程中的神情、动作的词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心情。

难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体会阮恒对小女孩真挚的友情,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1、师:同学们提起朋友这个称呼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因为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总会有一些小伙伴陪伴在我们的身边,那么今天老师也要请咱班的同学谈谈朋友之间的事。

交流话题:你的朋友是谁?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朋友?

生:我最好的朋友是王思文,我会好好对待她,不和她吵架。生:我最好的朋友是张天浩,我有好的东西会和他一起分享。生:我最好的朋友是张强,我会把玩具送给他玩。师:那么朋友遇到困难时,你会怎么做? 生齐答:共同分担。

2、师:那么今天我们也要共同探讨一篇和朋友有关的课文,《她是我的朋友》。

我们齐读课题。

师:谁是我的朋友?用朗读告诉我 生:她是我的朋友(重读“她”字)师:她是谁的朋友? 生:她是我的朋友。(重读“我”字)师:她是我的什么? 生:她是我的朋友。(重读“朋友”)师:她是指谁?我是指谁?讲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她是我朋友》

二、认读生字词

词语:输血、擦拭、制止、血型

医院、医生、是否、草垫、酒精、掩盖、拳头、轻柔、竭力、迫在眉睫

本课中有一个字出现的次数最多,是哪个字?

这个字是个多音字,虽都有人体血液的意思,但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字音就不同。在词语中多读xue,在单个字或重叠词读xie 我们来读一读。

二、自主合作,以读悟情,探知课文

1、师:那么小男孩为什么要为小女孩献血呢?谁能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

生:迫在眉睫 师:迫在眉睫什么意思呢?迫是近的意思。眉睫是指眉毛和睫毛。比喻事情已到眼前,非常紧迫。

师:那么课文中怎么说这件事迫在眉睫?

血型共有a、b、o、ab4种血型。输血时,要求供血者和受血者血型相配,否则输血后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反应,甚至死亡。

师:好,谁能读出迫在眉睫的味道? 生读:输血迫在眉睫。

师:有一点紧急的味道,谁能读得更紧急一些? 生读

师:这样读就更紧急了,我们一起来读。生齐读。

2、师:在这紧急时刻,我们看看阮恒是怎么做的,有哪些表情、动作?

课件出示: 自读提示: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11自然段,画出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

2、和同桌一起,选择一句或几句体会阮恒,当时是怎么想的。(可以抓住重点词体会;可以联系上下文体会;可以质疑体会;可以联系生活体验去体会……)

3、学生默读课文,画重点句,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

(1)师:我们集体交流一下,在输血之前,有个句子,谁找到了?

生: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师:当时她在想什么? 生沉默不语。

师:老师这里根据这句话提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颤抖”?为什么“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我们想想怎么回答。

生:“颤抖”是因为害怕。生:“忽然又放下去”是因为,他在犹豫,他害怕。生:“然后又举起来”是因为他不想让朋友死去。

师:体会得很深刻,老师也感受到了阮恒的害怕、犹豫、担心。谁能模仿出阮恒当时的表情、动作呢?

生:模仿。

师:大家试着体会体会。

师:一个人的表情和动作也可以反映出他的内心,请你把自己当作阮恒说说,此时心里会怎样想?(重点引导阮恒的内心世界)

谁想把这个部分读一读。

生:读

师:老师也想读一读这段,好吗?从老师的朗读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老师读的语速不一样,开始慢,中间快,后来更快了。

生:老师最后的“举起来”,语气非常坚定。

生:读。

师: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输血前害怕、犹豫,却不乏勇敢,喜欢勇敢的孩子就可以再站起来读一读这段话。

(2)师:那么在输血过程中,小男孩有哪些表现?

A、在这些句子中多次出现了和“哭”有关的词语,你找到了吗? 啜泣:抽抽搭搭地哭

呜咽:持续不断地低声哭泣 抽泣:一吸一顿地哭泣 从三次哭泣你体会到什么

都是哭的意思,三次哭泣说明阮恒越哭越厉害,三次不同的哭,我看出抽血的时间越长,阮恒越觉得离死越近,他内心的害怕和痛苦,也在不断加剧。

B、从这些句子还有哪些动作、神态体现了“我”的害怕?

3、交流阮恒献血后的表现

师:阮恒如此紧张、痛苦、害怕,是什么原因,是因为针刺痛了吗?

生:不是,以为自己要死了。

生:以为要把他身上的血都抽给了小姑娘,把小姑娘救活,自己就死了。

可为什么阮恒以为献血会死,还会这样做呢?

生:“她是我朋友”(多指学生读)

师:“她是我朋友”多么意味深长的一句话,此时,你理解这句话做题目的真正含义了吗?

师:我们再来评价小男孩。

生:很勇敢,为了朋友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重视友情。师:让我们来读一读,读出对男孩的感觉。指名读。

师:读的很有味道,我们一起来读读。生齐读。

师:那男孩后来为什么不哭泣?我们来读后面的几个段落。生:因为医生来安慰他了。

师:那么,医生是怎么安慰他的?我们来找两个同学表演一下。生1(扮医生):阮恒,你为什么哭泣呀?是因为针刺疼你了吗? 生2(扮阮恒):因为我的血快抽完了,我快要死了。

生1:阮恒,不是这样的,我们只是抽你少量的血,不会危及你的生命,你休息一下就好了。

生2:哦,原来这样,真是虚惊一场,我放心了。师:表演的真棒!

四、理解朋友,升华主题

(一)学习了阮恒的故事,相信同学们对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有更新的认识,更深刻的理解,那怎样的人是真正的朋友呢?

课件出示:真正的朋友是遇到困难时能给予帮助; 真正的朋友是遇到挫折时能送去鼓励; 真正的朋友是遇到危险时能毅然救助;

真正的朋友是在一切需要你的时候,你都能伸出热情之手。

(三)总结升华

篇14:她是我的朋友教学设计

三年级组 王居会

一.教材分析:

《她是我的朋友》是人教版第六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的情况下为挽救受重伤的朋友还是毅然的献出了自己的血。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细致描写,生动的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二.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会读写一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抓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态的句子,朗读品味,去体会人物内心,感受朋友间的真挚情谊,从而树立正确的友谊观。三.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感悟他献血过程中复杂的心里,感受他为朋友而甘愿牺牲的高贵品质。四.课时安排:

本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认字读词,会写部分生字,了解献血知识。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写剩余部分生字。五.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1.在人们的心中,朋友就象太阳,给人带来温暖。拥有朋友就拥有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她是我的朋友》。2.板书课题,指生读,齐读。

3.本文里的“她”是谁?“我”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指名回答。

二、学习生字、词语。三.围绕文眼,感悟真情:

A.1.孩子们,小女孩受伤了,伤的情况怎样呢?自由读课文2.3.4自然段,划出相关的句子。

2.指生汇报。相机出示句子。指名读句子。

3.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真是十万火急呀,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就是这个意思,快点找到 2 它。

4.指名回答:迫在眉睫。大声读两遍。指指你的眉,指指睫,事情到了这个地方了,谁说说“迫在眉睫”的意思?指生说。

5.指导书写:眉。眼睛的上面 就是睫,而且眼睛比睫毛要宽的多,所以要把“目”写的宽。学生练写。

6.指导朗读:输血刻不容缓,情况非常危急,谁能读出那种紧张?指生读。

B.1.就在这危急的关头,一个小男孩站出来,是他帮助了小女孩。开火车读5到10自然段,划出描写小男孩表情动作的句子。2.评议。3.汇报划的句子。

出示句子:“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

(1)男生齐读。

(2)孩子们,读完这句话你一定很奇怪,把你的想法说出来。

(3)质疑,师相机板书“颤抖 举起 放下 举起”。

(4)揣摩人物心里:他颤抖说明(),举起手是想(),放下是因为(),最后又举起手是()。

(5)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思想斗争激烈,矛盾犹豫。。。)(6)指导朗读,你可以把他那种犹豫不决最后又毅然决定的样子读出来么?指生读。(师)从他的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小男孩书输血前害怕犹豫却又不乏勇敢的样子。女孩子们一齐读。(师)真是好样的!就要输血了,当针头插进他的血管时他一动不动,忽然他哭了,你还划到输血过程中的那些句子?

(1)汇报,出示四个带有表示哭泣的句子,自由读。

(2)孩子们一定都发现了,每个句子中都有一个表示哭泣的词语,大声的读这四个词语。(3)不同的词语却都能让我们看出男孩是在尽情的哭么?(不是)而是在(忍着哭泣)。你还可以从句中那些地方看出他的忍?

(4)指名回答,(捂住脸,咬着拳头,眼睛紧闭着,竭力。。。)“竭力制止抽泣”,理解“抽泣”。

(5)他为什么要抑制哭泣??他是怎么想的?,体会人物心里变化。

(6)指导朗读,出示图片,血就这样从小男孩的身上抽出来了,此时他的心里越来越害怕,越来越痛苦,极力掩饰着心中的恐惧,你能读好这几个句子么?(分别指生读)

C.看到这种情景,医生的心里充满了怜爱,出示句子“医生用轻柔的话安慰小男孩。。。”(1)齐读。3(2)你觉得医生会说些什么?同位演一演说一说。(提前了解献血常识)(3)指生上台进行对话,演一演。

(4)原来小男孩的担心是多余的!他以为自己要死了,这种想法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举手的时候)

(5)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知道自己要死了,却在极度难过中把生的机会让给小女孩,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孩?用一句话形容。指生说,相机板书(友谊)。三.感情升华:

1.多么可爱的小男孩呀!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用书中的一句话回答老师(她是我的朋友)多么质朴的一句话呀!我曾试图用一首诗来形容小男孩的勇气和对朋友的爱!但我发现太难了!因为那不仅仅是作者脑海里久久不能忘怀的一句话,更是一首流淌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那对友谊的赞歌,让我们怀着对友谊的礼赞来齐读全文!

2.读了阮恒的故事,相信同学们对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从古至今有多少人为友谊而感慨,我们就来读一读吧!出示关于朋友的格言,学生读。3说的多好啊,在你的心中朋友是什么呢?出示小诗,即兴做诗: 朋友是什么?

朋友是摔倒时扶你的一双手; 朋友是冬天里的一把火; 朋友是雨天里的(); 朋友是夏日里的()。。。。。

4.就让我们在《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歌中结束这节课吧!

板书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

颤抖 举起 放下 举起

上一篇:我是“暑假工”作文下一篇:《积累?运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