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学生学业管理探究的论文

2024-05-04

应用型大学学生学业管理探究的论文(通用8篇)

篇1:应用型大学学生学业管理探究的论文

关于应用型大学学生学业管理探究的论文

论文摘要:应用性高等教育学生学业管理是应用型大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提出,贯彻落实教育“以育人为本”的理念,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与学业管理模式,建立灵活的学生学籍管理模式,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对策,是提升应用性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

论文关键词:应用性高等教育;学业管理;学分制;学习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类型和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等教育从过去以学科教育为主的单一形式向应用性教育等多种形式发展。应用性高等教育学生学业管理是应用型大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同时它还是影响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深入研究应用型大学学生的学业管理对于一些地方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的学业管理水平是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的综合体现,而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又是衡量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所以,对学生的学业管理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和未来的发展。

一、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学业管理的现状

学业管理与学籍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学业管理是高校进行教学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对学生学籍实行动态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尽管学业管理主要是针对学生而言的,但以学业管理为线索,可以辐射到高校教学管理的诸多方面,如培养计划管理、教学过程管理、考试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学籍管理等。因此,学业管理又是高校教学管理的“晴雨表”。学生的学业过程和成绩管理,必然涉及学校培养计划制(修)订、教师教学目标的确定及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等重大教学管理问题。现实中,学业成绩经常是学籍异动的“杠杆”,当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某一阶段的学习规定不相适应时,往往通过学籍变更来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

1.学籍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9月1日起正式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已施行多年。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章“学籍管理”中,明确了学籍管理基本制度,在强化政府监督的同时,给予高校很大的教学管理自主权。其中对学籍管理中有关学生学业管理方面的制度创新是高校发挥办学自主权的有效管理空间,也是体现各高校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突破口。

近年来,各高校在市场经济和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从目前高校普遍采取的学籍管理模式来看,主要有学年学分制和学分制两种。而实际上,真正意义的学分制在我国可以说还没有完全实现,一些高校提倡的学分制只是改革的力度更大一些罢了。无论采取哪种学籍管理模式,管理的主要内容基本相同,只是具体的操作办法不同。学生学业管理存在着许多共性的问题,有的甚至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课程成绩评定标准、课程成绩与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关系问题、考试作弊问题等,这一切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籍管理改革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指导下,一般高校的学籍管理规定在“入学与注册”、“转学与转专业”、“休学与复学”、“退学”、“毕业、结业与肄业”方面均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执行,差别不是很大,只是在“考核与成绩记载”和与之相关的“学业警示、试读、退学、留降级或延长修读年限”等规定上有较大的出入,而这一部分内容正是教育部给各高校最大自主权的地方,由学校来决定。

各高校在修业年限上一般本科是3~6年,高职专科是2~5年。各高校在课程考核与成绩记载的做法上大同小异,只是学籍处理的条件各不相同,处理方式上亦各有千秋:有以单方面累计不及格学分作为学籍处理条件的;有以累计不及格学分和学年不及格学分超过限定值作为学籍处理条件的;有以学期不及格学分超过限定值作为学籍处理条件的;还有以学年不及格学分超过限定值作为学籍处理条件的。在处理方式上有学业警示、留级、试读、延长修读年限、退学等等。

近年来,各高校实行的课程考核基本模式是:期末考核加开学初的补考。对于学年学分制学籍管理,一旦补考不及格,则只能参加毕业前补考。即使是按学分制进行学籍管理的高校,由于真正按学分收取学费的很少,所以开设重修课程只是象征性地收取极少费用。这样的考试制度和不能按学分收费的学籍管理制度,有诸多弊端:

(1)由于学年学分制不开设重修课程,学生只能通过留级来改变学业状况,而留级的次数是有限的(在最长修业年限内),所以,学生学习非常被动。

(2)有些高校由于没有学年学分的限制,势必会造成一些学生虽然基础课程不及格,但只要未达到留级条件,照样可以继续升级。

(3)由于学年学分制不开重修课程,低年级不及格的课程(主要是基础课)只能带到毕业,通过毕业前补考来完成学业。这对于学生和校方来说是两难的境地。学生到毕业前参加基础课程补考是很难通过的,而校方如果不严格毕业前补考,会有“放水”嫌疑,影响学校的声誉,如果严格毕业前补考,则会有很多学生因此不能毕业,同样影响学校的声誉。

2.学业管理的困境

按照马丁・特罗理论,一个国家或地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占该国家或地区18~25岁青年人数的比例(毛入学率)在15%以下,是精英教育;达到15%~25%以上,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超过50%以上,则进入“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特别需要明确的是,马丁・特罗本人指出,该理论不是划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目标理论”,而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预警”理论。这种理论预先警告我们:高等教育规模在量的增加之后,高等教育和大学的内部活动要产生变化,教育理念、教育形式等都要发生重大变化。

北京市的高等教育,从开始扩招,到毛入学率已达到50%以上。当我们来不及为将要发生重大变化的教育理念、教育形式等做好准备时,我们的教育已经迅速地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并开始向“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迈进。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还停留在传统学科型高等教育阶段,而我们的教育对象却已变成大众化、应用性教育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各高校的学业管理均出现了问题,特别是一些地方新建大学,更难以逃避学业管理的困境:

(1)据统计很多高校学期期末考试课程的总不及格率为6%~10%,公共基础课不及格率更高,平均在10%以上,个别课程不及格率达30%以上,每年毕业生中有近20%的学生有不及格课程,需要学校给予补考机会,才能正常毕业。

(2)学业成绩评价的刚性原则与“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冲突。不同课程的学习成绩构成学生学业成绩的综合信息,这通常是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的主要依据。如何正确运用这些信息,对学生完成学业有着重要的影响。过于刚性的原则甚至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教育公平。

(3)学业管理等同于成绩管理,重成绩评价轻过程督导。虽然大多数高校在学生选课、重修、辅修等方面做了一些规定,但真正要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心愿还有一定的困难。主要原因是教学资源不足,有政策无对策。另外,一些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缺少明确要求,授课期间缺少阶段性教学效果检测和反馈。实际上,学业管理应该是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比评价学习结果更为重要。

二、应用型大学学生学业管理探究

1.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与学业管理模式

在学业管理中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才能。而实现这一切的唯一手段是采用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   学分制学籍管理的主要特点和优势是弹性学制和选课制,允许学生根据各自的基础、个性、特长和能力选择修业年限和课程。学分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完成学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了必要的、相对宽松的外部学习条件。

(1)建立学业分阶段管理模式。学校可实行按学科专业大类招生,学生进校后经过一到两年基础课程的学习以后,再让其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这给学业管理机制的创新提供了机遇,即要求我们的教学运行管理按照学分制的模式进行管理。

由于专业的选择权是相对有限的,学生必须根据自己基础课程学习阶段的努力程度来决定专业学习权,这会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专业学习阶段,学生是按本人意愿学习专业,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十分有利,一般会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

(2)改革学籍管理制度。把学生在大学本科期间的学习分成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和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学生只有按照要求完成了基础课程的学习并取得了相应的学分才能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如果经过两年基础课程学习后,未达到规定学分的70%,就不能进入专业学习阶段。

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地方院校的生源状况不尽如人意,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如果能真正实行学分制,可以避免学生累积不及格课程直到大学四年级毕业前再补考的弊端。只有这样才能摆脱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学业管理的困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加强过程管理推进考试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考试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应当大力开展考试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建立能够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考试管理制度。

课程考核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按一定比例组成。平时成绩主要依据期中考试、阶段测验、实验、课堂讨论、作业、专题论文、出勤等评定。加强过程管理就是加强平时的学业考核。现代高等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并完成平时成绩的评定。而考试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课程考核过程管理,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多次形成性评价,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考风,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创新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大学生学习对策的培养

学生进入大学能否顺利完成学业,除了学校制度保障和外部环境以外,还与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措施有关,我们称之为“学习对策”。学习对策包括:加工信息的方法和技术、对学习过程的有效监控与调节、激发学习动机与培养学习兴趣、集中和维持注意力、对学习时间与环境的管理、会寻求帮助等。

大学生经过中小学时期的`学习基本上形成了独立学习的能力,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但与大学学习仍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当然,他们的学习能力仍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学生们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被动,他们更多地重视课堂知识的学习,不重视对于知识信息的深加工和学习资源的配置。

(1)传授学生学习对策的知识。学习对策本身作为一种知识,是可以传授的。它包括设定学习目标、评估学习水平、监控学习过程、激发学习动机、调节学习情绪、对知识进行重新组织和精细加工、科学用脑、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图书资料等。教师在传授学习策略时,要教给学生自我监控、检查、评定和修正的对策,培养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选择使用更加有效的学习对策。

教师要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对待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教师对知识的组织要条理特别清晰,结构性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上也要特别具体和明确;而对待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应注意引导他们学会自学,学会整理知识,反思和总结,学会灵活对待教师的教学方法,敢于提出问题并主动探讨。

(2)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我国现行的教学,尤其在中小学,仍是以教师演讲式讲授为主,学生不习惯且害怕回答问题。到了大学,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变成被牵着走的人,学习兴趣较多地依赖教学内容,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自主性降低。显然,在这种模式下大学生很难得到学习对策的启迪。要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一些经典的教学模式,如探索性教学、开放性教学和互动性教学等,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灌输,更要考虑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各种学习对策教育、训练必须作用于学生主体,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因此,应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自我学习、自我训练的能力。同时,学习对策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它更强调平等、尊重的原则,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深入探讨学生学业管理的有效方法,是提高应用型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学校总体培养目标指导下,教师、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这三支队应共同努力,不断提升学校的学业管理水平,以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篇2:应用型大学学生学业管理探究的论文

就自身而言,我认为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其实是比较广泛的,具体的讲自己对计算机、文学、美术等方面比较感兴趣,同时还比较关心时事新闻。而我平时也喜欢看相关爱好的书籍博文,此外喜欢户外运动,喜欢打羽毛球、跑步。闲暇之余我喜欢画画、听音乐看电影。 性格的态度特征

我的性格是比较诚实、正直的。在做事情时认真勤奋责任心强,往往尽力做到自己能达的最佳,同时比较喜欢创新。喜欢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分析问题。 在自己的生活与同学及其他人的交往中比较随和,很少跟人发生正面冲突,也基本能做到小事不计较不记仇,当我遇到没有接触的事情和不懂的地方时能向人虚心请教,但有时也会坚持己见按自己预先设想的来办。

就性格而言,我认为有待改善的地方是,有时缺乏自信,优柔寡断。

对于做事态度方面,有时比较急躁,没有细致地规划好,这也是我认为做一份职业规划非常必要的原因之一。还有,虽然我经常能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忧患意识较强,也常会立刻付诸实践,但是恒心毅力不够,没有坚持到底,这也算是我性格的一个弱点。就此,在未来3年多的大学生活中我会主要到阻止自己做到更好的因素,并努力完善自我,让我在未来更具优势。

性格的理智特征在感知注意方面,我是属于那种主动观察的类型;在想象方面,我是属于主动想象的类型,是那种发散型的类型,同时我认为自己在做事情的时候是现实主义与幻想主义的结合。

如果按照美国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的分析,我认为我是属于企业型的职业兴趣者,按照美国人才专家把人们的职业定位类型的五种划分方法的话,我认为我是管理型或者是创造型的人。

我的优点:

(1)我的兴趣比较广泛,对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

(2)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较强;

(3)对人诚恳,大方,喜欢与人交流社会交际能力强;

(4)特长是画画,有一定的素描基础;

(5)在学识上我喜欢看一些历史、人文、地理之类的书,对我们中国的历史文化有较强的认识,对国外的知识有较多的了解,同时还喜欢看一些感情色彩较浓的散文;

(6)在专业知识上虽然没有开始正式上课,但是自己已经在自我学习并通过社会实践了解到一些;

(7)忧患意识较强,喜欢多角度分析问题。

(8)我自问不是什么聪明的人,但相信我的智商是中等偏上的;在道德上虽然不是高尚的人,但起码我认为自己不会破坏社会道德,损人利己。

我的缺点:

(1)我的缺点还是比较多的,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有时候做事情会比较粗心,有时可能会丢三落四,做事情有时候会比较冲动,考虑问题不全面,规划不细致。

(2)由于性格比较直,所以有的时候或许会不注意说话的方式。

(3)我的另一个大缺点是脾气有点倔强,认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而且要做好

(4)社会实践的经验还不丰富,对许多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且没有积极的去学习。 适合职业有: 信贷顾问 房地产经纪人 法律从业者银行、税务从业者人事管理人员财务人员机械、电气、计算机工程师 业务员 营销师 当然,测试不一定完全准确,根据我对自己的认识,我性格温和,喜欢独自思考,遇事冷静,讲求和谐。崇尚自由,尊重他人,乐意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乐观积极,比较有自信。 二.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我所学的专业是信息与计算科学,该专业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数学与信息,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专业.毕业以后,可以在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信息处理、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软件开发或者是管理部门从事一些实际应用、开发研究或者管理工作。

前景分析:

(1)继续深造:由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且掌握了信息与计算科学的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因此继续深造的可选择领域将变得非常广泛,既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数学、计算力学、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信息与网络安全、信息科学、自动控制、金融信息等专业和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也可以攻读具有行业特色且与信息与计算关系比较紧密的某些专业的硕士学位,象地球物理、油藏数值模拟、试井、储运等方向都是继续深造的理想专业。

(2)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研工作,可以继续从事信息科学与计算数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也可以凭借其出色的数学建模能力和计算能力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3) IT企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进入IT企业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它们可以在这些企业非常高效的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等工作。信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首先是基本的“技能”,包括计算机编程的基本能力,要求具有良好的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和使用技能,熟悉基本的软件开发平台。由于信息产业进入“应用”为主流的时代,高水平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技能”,关键还要具备将实际问题提炼为计算问题以及求解该问题的能力,这正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的优势所在,也是近几年来国内大型IT企业“抢购”知名高校计算数学专业毕业生的原因所在。

(4)特色行业的就业:在前面的办学指导思想中曾经提到过一条是重实际,即各学校应紧紧结合本校的实际,努力使所办专业与所在学校的定位相适应、与本校教师的特长与发展目标相适应、与所在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

职位选择分析

精算师

工作职能权限

精算师运用数学、经济、财政,概率和统计知识帮助公司评估一些事件发生的风险以及制定政策使风险成本最小化。因此,精算师作为一名员工或者顾问,对于保险和再保险行业是必不可少的;在其他行业也涉及退休养老金计划,甚至在政府部门也占有重要位置,诸如英国的精算部门,美国的社会保障部门。精算师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估算意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成本,这些意外事件包括死亡,疾病,伤病,残疾,还有财产损失。精算师也处理金融问题,例如根据养老金的水平确定退休金额,以及公司根据潜在的风险选择投资的方式以使投资回收最大化。精算师知识面很广,他们帮助设计和制定保险政策,养老金计划和其他的一些经济策略,这些方式将确保在健全的经济基础之上制定计划。 目标与现实差距

工作所需专业:分和线性代数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应用统计方法4.复利数学5.精算数学; 6.风险理论7.生存模型; 8.经济保障计划概论9.精算实务概论10.资产管理和公司财务概论11.资产和负债管理原理

实际职业目标的具体行动计划(未来三学年)

首先,要认真听课,保证学习成绩,拿到奖学金。但是,我认为,眼光应当放远一些,在我的大学时代多方面培养自己,丰富知识,提高综合素质,而不是急功近利,纯粹为了就业而学习。当然,学习中应当有所偏重,除了数学类必修课,还需要掌握精算实务和资产管理概论等方面知识。这就需要跨专业的学习。

其次,多参与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初步积累编程和测试经验。平时利用网络与从业人员交流,多去软件测试的论坛、贴吧。让自己在加入工作之前个职业有更深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人脉资源 具体计划:

大一下学期,英语过四级。

大二上学期成绩达到要求,过英语四级。 大二暑假暑期社会实践,找一份兼职 大三上学期学好各门课程,过英语六级

大三寒假在家乡找一份兼职大三下学期学好各门课程,自学软件测试相关知识 大四上学期继续自学软件测试知识

大四寒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精算师考试检测自己的测试水平以及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大四下学期完善软件测试知识,参加相关专业培训

结语

人生犹如在大海里漂泊的船,如果找不到航行的方向,就会迷失自己。就像万吨巨轮没有罗盘掌控方向就不能远航。对自己的未来没有系统的规划,梦想只能遥遥无期,永远实现不了,只能导致自己找不到自己奋斗的目标,一切的理想都将成为空谈。

大学是人生最为重要的时期,能否成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就看你大学四年如何度过了。为了能使自己充实的度过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学有所成,因此制定如上学习计划,用以时刻提醒自己,勉励自己,为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我相信在我的大学四年中,给自己制定一个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会给我将来的发展起到一个灯塔的作用,将影响我的一生。现在的大学生处在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如果不给自己一个很好的方向,在各种社会的迷惑下很容易迷失自己。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此计划将作为我大学学习上的启明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

篇3:应用型大学学生学业管理探究的论文

时间管理倾向反映了人们对时间的态度、计划和利用等认知特点, 也反映了个体对时间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 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三个维度组成。时间价值感指个体对时间功能和价值稳定的态度和观念, 时间监控观是个体利用和运筹时间的观念和能力, 时间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利用和运筹时间的信念和预期, 反映了个体对时间管理的信心及对时间管理行为能力的估计。

成绩作为评定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越来越被大学生所重视, 奖学金的评定, 甚至考研、就业、出国留学都与之相关。随着高学历人才在社会上的优越地位和较高的待遇,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报考研究生, 但更多人在考试成绩面前不得不低下头, 其中不乏能力很强的学生, 如果问其落榜原因, 回答最多的是准备不够, 没时间复习相关书籍, 那为什么中榜的学生能通过, 难道他们都看完这些书籍了吗?他们究竟在时间安排方面有何不同?

时间管理倾向与状态焦虑之间的关系, 对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状态焦虑水平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时间管理倾向中时间价值感、时间效能感和时间倾向总分与状态焦虑具有显著负相关, 时间监控观与状态焦虑的相关不显著。

时间管理倾向中时间价值感、时间效能感和时间倾向总分与状态焦虑具有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越是不善于利用、管理时间的大学生, 其焦虑感程度越高。其原因可能是能清醒意识到时间重要性并能自觉有效管理自己时间的大学生能够较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业及生活中的各项事务, 能有条不紊地完成计划, 达成目标, 从而获得成就感, 实现自我价值, 并因此受到他人及自身的肯定, 增强自信心, 焦虑感因此而减少。那些没意识到时间宝贵的人则不能合理安排时间来学习、生活, 由于完不成计划和任务产生自卑情绪, 意识到自己可能是因为自身原因不能出色完成任务, 因此产生更高的焦虑情绪, 与善于管理时间的人差距越拉越大。

不善于利用时间的大学生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时间管理意识薄弱, 没有充分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并对其加以合理利用, 从各方面完善自我, 结果造成大量宝贵时间被白白浪费; (2) 计划性较差, 目标不够明确, 不善于规划课余时间, 这类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规划能力, 但不能找准具体方向, 定的目标模糊不清, 不能有效集中时间与精力来完成, 完成任务的效果也不够理想; (3) 对课余时间管理的执行力和控制力弱, 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容易中断。此类学生对时间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 知道制定计划对时间进行有效管理, 但是在执行任务期间容易被外界事物干扰, 造成任务中断, 由此任务完成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此外, 时间管理倾向与责任感间也有一定的关系, 量表结果表明, 时间管理倾向总分与责任感有显著的正相关, 原因是高责任感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更高, 为了高效完成任务必须合理有效安排时间, 并能监督自己完成计划, 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计划性是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中最重要的因素。大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都会有一定的目标以及为达到目标而做的一系列安排和时间分配, 但由于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比中学阶段要多很多, 所以大学生很容易不知所措, 不能及时有效地利用时间, 不会合理安排时间进行一些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活动, 另外, 即使有学生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 由于自制力较弱, 也很难真正实施到现实活动中。

时间管理倾向反映出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和管理时间的行为, 是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因此科学的时间管理倾向不仅是获得良好知识储备的基本保障, 也是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必然前提, 作为大学生应学会善于驾驭时间, 出色完成学习任务, 同时也要进行自我提高, 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 促进全面健康的成长, 进而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卢盛华、杨娜、刘惠星.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 (5)

[2]毕瑞.大学生课余时间管理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高教研究与实践, 2013 (1)

[3]叶国萍.大学生时间管理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11)

篇4:高校大学生管理模式应用探究

【关键字】高等教育 管理模式 大学生管理

一、高校大学生管理模式的优势与弊端

现在大学生的管理制度非常严格,一板一眼,高校希望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来达到约束大学生行为的目的。每一天早晨在固定的时间来电,大家起床洗漱,部分高校还要求大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到操场跑步打卡,之后是课业安排。晚上在固定的时间断电断网就寝,以约束大学生就寝时间,以免耽误第二天的教学活动。

这种制度型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强制性的管理能让部分自制力较差,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学生按时做该做的事,对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 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形成有纪律的人格特征都是不可或缺的有力手段。但是尽管制度如此完善,尽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不辞劳苦兢兢业业地奔波于教学区与宿舍区之间,一些大学生仍然视法规如无物,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法,使得学校制度没有达到预期的约束力,管理效果也难以持久。这就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才是最适合的?我们能通过改革管理方式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吗?

二、关于两种管理模式设想的否决

设想一,借鉴西方高校管理模式,缩减管理范围,西方高等院校只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管理,其他生活方面不加干预,但这并不符合我们的传统价值观念,会给学生家长带来“学校制度混乱对学生放任自流”的感觉,造成不良社会舆论,因此不宜采用。

设想二,采用全军事化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纵观世界各地,军事训练无疑是最为严格也最有效的训练,在军事化管理的模式下,人会变的更加有纪律,思想也会更为净化。但是军事化管理却很难应用到具体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一是我们培养大学生与培养保家卫国的士兵的目的不同,我们需要的是将来可以步入社会、为社会创造价值财富的高知识型人才,在高校中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不是一味的服从;二是高校很难有足够的硬件条件和人才条件来满足常年的军事化管理。所以该项设想也不成立。

高度控制和高度自治的两种模式都不可取。要寻求新的办法, 必须弄清大学生管理工作难度的原因在哪里。

三、造成学生管理工作难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大学生管理工作难、效果难以持久作为一个普遍现象,它具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观念错误。大学的入学资格都是经过千军万马的高考才取得的,在大学之前,无数莘莘学子的挥汗如雨、埋头苦读只为取得老师和家长描述中的“美好天堂”的准入证,老师和家长甚至会这样鼓励学生:“现在好好学是为了将来过好日子,等到了大学就不用学习了。”这些只求眼前利益的鼓励在学生心中扎根,到了大学就真的不再学习放任自流了。

第二,缺乏目标。很多高校学生直到上了大三也不知道自己上大学的目标是什么,于是一直浑浑噩噩欢欢乐乐,大学时光就这么过去了,因为懒散没有目标,所以早操可以不去,上课可以睡觉,熄灯了该睡了还在玩手机。这就对高校管理提出了挑战,使得管理工作难上加难。

第三,教育者从外部提出的要求与学生内部目标、动机之间始终存在着差距。教育工作者希望学生能够学习成绩优秀,从各方面提高综合素质,而学生的动机思想却单一的落在如何找到一個赚钱多的工作上,殊不知课业才是好工作的本钱。

由于种种原因,高校管理总是不能与大学生合拍,致使管理工作困难、难以达到良好效果。

四、高校大学生管理模式应用理论

由以上分析总结,高校大学生与高校管理模式“合拍”、诉求一致才是正确的良性的管理模式,我们对此提出“高校学生管理自审自制制度”,帮助学生认清自己、认清社会,自审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为每一个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成才计划。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与学生诉求一致。

五、高校学生管理自审自制制度框架

高校学生管理自审自制制度框架由以下三个阶段构成:成材设计阶段、计划实施阶段、定期评估修正阶段以及终极评估。

(一)成材设计阶段

在最初新生入学时期,每个人都懵懵懂懂每个人对于大学的定义都不尽相同,每个人的智力水平、情商水平以及思想意识水平等方面也不尽相同,这就使得学校管理要针对每一个人,而不是笼笼统统、一概而论。在成材设计阶段,我们要根据每个学生各自的特点对其进行成材设计,利用开学之后一个月的时间帮助每个人弄清“我要的是什么”“我的优势特长是什么”“我的理想是什么”“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是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什么”脚踏实地,切忌空谈未来好高骛远。搞清这几点之后再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制定可行的计划。

(二)计划实施阶段

由于每一个计划都是根据学生自身制定出来的(譬如几点起床、几点吃饭、想要参加那些娱乐项目去哪里玩、功课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所以学生自律就更加容易一些。而教师则应该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在其偏离目标的时候加以鼓励、鞭策。

(三)定期评估修正阶段

刚刚步入大学时我们还是个高中生,但是大学毕竟在学习生活各方面都异于之前的各个生命阶段,环境变了,人的思想也会随之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要定期评估修正学生指定的计划措施,否则我们不免走向僵化呆板的路子。半年为一个调整阶段,时时了解学生动态,帮助其朝着正轨发展。

(四)终极评估

四年过去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生活的高校学生有哪些进步呢?我们定义中的成材并非身居高位家财万贯,成材指的是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最终达到自己满意的生活状态。在高等教育阶段是否成材,我们需要在教育工作者的协助下,本人与教育工作者做出终极评估。

【参考文献】

[1]林勇娟, 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博弈思想[J].高教论坛,2004,1

[2]王剑敏, 闻曙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大学生管理模式的理论探讨[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4

[3]林峰.高校学生人本管理机制的构建与思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4,4

篇5:大学生学业总结

光阴似箭,转眼间,四年的大学生活已即将成我生命轴上的一段,也即将成为我追忆的对象了,而今,站在大四上学期临毕业的门槛上,虽还有一学期的大学生活但毕业工作实习之战的号令却早已打响:1月5日,李永忠老师的一个具有实质意义的实习动员和大会的召开。宣告了我们不能在象往常那样过着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了。

对于实习,算来已不是第一次了,但要论时间,这次却是要历时最长的一次了,当带着一份既欣喜又紧张的心情踏上实习征程时,我再次感受到了实习难,找实习单位更难!本跟徐晓丹老师说好了实习工作地点要在福州找的,但最终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如愿,最终把毕业工作实习的地点落实到了南京溧水。

这次实习,我去了南京溧水毓秀路竹木店实习,实习期间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能够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交办的工作,得到了一致肯定,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

这2个月在同事的协助下,顺利的完成毕业实习工作任务,体会颇多。这次实习把我们从学校理论学习中拉到了在实践中学习的环境。一进入岗位,我就意识到,单位虽然没有老套的规矩,但却有着不可违反的规定,我们就应该严于律己。与同事们的相处中,我也学到了待人、处事的态度、方式,木材店的人待人诚恳,虽然他们有的年龄和我一般大,我的感觉,他们很成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是我们用金钱买不到的机会,无论从工作、学习、做人上,我们都有很大的收获。这2个月我们没有白来,如果有时间,希望能还有一次这样的实习机会。

在本次实习的两个月里,我深深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勇于展现自我。自从来到这里,我们为人处事的方法有所改变,最明显的是我们转化了做事的方法,原来是学完了再干,现在是边干边学。

这次实习为我提供了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机会,让我们从传统的被动授学转变为主动求学;从死记硬背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转变为在实践中学习,增强了领悟、创新和推断的能力。掌握自学的方法,学会条理、耐心、使工作、学习、生活都步入系统化流程;思考方式成熟,逻辑性规范、明确。这些方法的提高是终身受益的,我认为这难得的两个月,让我真正懂得了工作和学习的基本规律。

总之,给予我们机会,从各方面为我们融汇知识,为我们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铺垫了精彩的一幕,我们认为这种改变是质的飞跃。以上只言片语,是我这些日子里个人心情总结,包括工作,学习,生活三方面的内容,也许不是最好的答卷,但每句话都是我的真情流露,不足之处见谅!!

篇6:大学生学业规划

尊敬的党组织:

一年零两个月的学习生活,不短也不长,但却是我人生中一个极为重要阶段。在这一年多的学习生活中,我各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和完善。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已有一段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伴随着党的关怀和帮助,我不但成长了,还学会了更多的人生道理,从做人到做事,再到服务人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是以正式的党员身份严格的要求自己。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认为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文化知识是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很欣赏美国教育家b.f.skinner的名言——“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这就是大学的教育。当今世界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逐步向知识、信息社会化迈进的世界,大学生党员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因此,我们的专业知识技能一定要过硬。只有提高专业技能,将来才能为党为社会做出贡献。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在学习专业知识,也要学习一些心理上的升华要早一点儿的来体验社会,那么一个大学生做好自己的学业规划也是相当重要的。古人说:“有志不在年高而无志空活百年。”其实人生何需百年?只要我们能像阿基米德寻找地球支点一样给我们的灵魂一个支点,那么激跃生命的腾飞还不是易如反掌吗?这个支点就是规划人生。一个没有方向的人,那么他的大学四年是空虚的,无力的,黑暗的。只有做好大学生学业规划,才能更好的对未来做好长期的计划。

在思想方面,我深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仅要做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先锋,更重要的是要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做一个彻底的唯物论者和无神论者。刚进入大一,我就向学院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荣幸成为本校第十七期入党积极分子中的一员,现已通过了考试,虽然我现在还不是正式党员,但是我为了达到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实现自已的理想,在平时,我能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始终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作为自已的行动指南,时刻对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的言行,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处处维护党的形象和利益。不信谣,不传谣,在思 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经受组织对我的严峻考验。

在学习方面,文化修养是人们为掌握和运用文化艺术及一般知识所进行的努力学习,以及所达到 的一定素养或水平。虽然大学比高中来说要轻松的多,但是我要保持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努力刻苦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谨记:“笃诚勤奋,自强不息”的校训,使自己成为工作中的内行专家。在今年6月份的英语四级考试中,我顺利过关,并与今年9月份报名参加英语六级考试,11月份报名参加计算机二级考试,12月份的英语六考试和明年3月份的计算机二级考试,我也会坚持不懈,直到成功!在生活方面,在大学四年间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能使我们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要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永远同人民群众心连 心,多为人民谋利益并时刻以一名党员的要求来约束自己。

在工作方面,为了增强自己的交际能力,我自大一就参加了学院团学会的竞选,并顺利通过了两次面试,成为团学会信宣部一名干事;并积极参加学院的协会组织,成为英语交际协会中的宣传部部长。为了增强自己的团队意识,大一军训期间就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大合唱比赛,并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为了培养自己的奉献精神,我积极参加了学院组织的义务劳动,在黄帝故里义务清洁卫生、探望敬老院老人、义务支教等等。为了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交流技巧,为毕业求职面试练好兵,我参加了学院举办的“青马工

程”培训,使我各方面得到了提高和完善。

曾经读到了这样一句话“青春的含义就在于不管我们选择了什么、成功与否,都不后悔。我希望通过四年的大学生活,深切地体会到青春和成长所带来的喜悦和甘甜。不仅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还应该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在经历四年的历练之后,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加勇敢、坚强,并且积极向上。”我觉得,这正是我对大学生活的期望。

人活着不应该庸庸碌碌,要有理想,有勇气,有追求梦想的毅力与恒心。大学是人生中最灿烂美好的年华。为了不虚度光阴,为了不使以后自己为这四年的碌碌无为而后悔,为了不让自己被现在这安逸的生活冲昏了头脑,所以,我决定,以冷静的头脑,高度的热情,为这四年的生活做一个全面的规划。

第一章:试探中的大一

目标:初步了解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适莽苍者,三餐而返,腹犹裹然,适百里者,宿椿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首先,脚踏实地地学习基础课程是必须的,大一的学习是大学四年的基础,要有坚实的基础,才能使得大学的学习变得相对轻松。大一只是又一段人生的开始,在这里,我将为我的未来奠下基土,努力学好专业课,勤奋探出人生路。只为着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永远都只有根基稳固的大厦才能在风雨中坚挺依旧。

同时要和师哥师姐们进行交流,询问就业情况,大学不同于中学,只知闷头苦读是不行的,你要学会交际;当然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也是必须的。

大一应当有最充裕的课余时间,是提升自我各项能力的最佳时期,所以不要在空闲的时候无所事事,去尝试,去探索。

第二章:定向中的大二

目标:提高基本素质。

在这一年里,既要稳抓基础,又要做好由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准备,并要把一些重要的高年级课程逐一浏览,以便向大三平稳过渡。大二里有两次重要的考试:英语四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在这段时期,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获取这两张科目认证证明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生活。

在这个时期,我们也应考虑清楚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了解相关的应有活动,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可以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后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

大二是充足的,然而,有一点是很值得注意的,那就是在适当的时刻学会放弃一些次要的东西。“如果你企图无所不知,那你将一无所知。”一位哲人如是说。是的,生命的小舟载不动太多虚无的希冀和渺茫的幻想。

在大二这段时间里,我们基本上为我们日后的发展定了方向,所以大二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章:冲刺中的大三

目标: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

目标虽然如此,但是专业课程还是不能丢的,只要执著于我的选择,我的人生将会与众不同。我想,在大三这一年,在巩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走向市场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关系到大四时的求职之路。

当然想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我想可以尽力去尝试提前学习大四的相关课程;另外,尽力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甚至更高,以提升自我。我坚信:当我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当我会写一手漂亮的文章时,我也必然能够战胜自卑和胆小,我也必然能更具实力。

大三,是不断完善自己的阶段,是进一步提高的过程,努力发掘自我的潜力。

第四章:扬帆中的大四

目标:工作申请,成功就业/专心考研

终于,到了大四了,大学生活似乎已经到了尾声,这段奏鸣也迎了最后的高潮。此时的我在前三年生活的积淀中已掌握了许多,也许未必首屈一指,但也应当有所作为吧,是找工作还是考研?困惑一直缠绕着我,就目前招聘形势,就在知识成为社会主宰的那一刻,我明白:考研成为热点,研究生成为真正的人才,本科生竞争力实在不强,所以考研这件事必须从大一便一直记在心中,我想用我三年积累的知识、十几年不懈的努力、亲人给予的激励,优雅高昂的成为研究生。

到大四了,也是该准备毕业论文的时候了,这是对你大学四年学习的一个检验,依据各方经验,这个时候是千万不能马虎的,这关系到我们能否成功毕业的问题。

接着,我得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最后,预习或模拟面试。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

大四了,也没什么可犹豫的了,我想这时候一切都应当在我们的计划中运行了。

末章:

大学是我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的地方;是我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的土壤;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成长历程。

篇7:大学生学业规划书

一、目标定位分析(1)自我分析

1)性格:我性格外向、开朗、活泼。有创新精神,有好奇心。2)爱好:业余时间爱交友;听音乐;外出散步;还有上网;喜欢创新。3)特长:动手能力较强做事认真、投入。

4)能力:从小就喜欢思考问题,并善于发现问题。有一著名的学者说过“真正的能力不在解决收集整理问题而在发现问题”。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陌生的环境中很快地适应,并很好地融入到新环境中。

5)弱点:不善于表达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太过于理性化,缺乏挑战冒险精神;处事相对保守;情绪易受他人影响

※自我分析小结:

我的优势能力:进取心强,有一种强烈的拼搏进取精神;责任意识强,做事认真负责;善于思考,做事情有自己的主见;具有吃苦耐劳精神,踏实勤肯;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有较强的团退合作意识;善于学习,有一种自我反省精神。

我的弱势能力 :缺乏挑战精神和冒险精神,不善于对别人展现自己、表现自己的想法,处事低调保守。

(2)环境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作为一名农村来的学生,我的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但我的父母,及其他家人一直都非常地支持我的学业,尊重我的选择,对我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圆满的完成学业不仅是对我人的要求,更是家庭的期望。做好学业规划是圆满完成学业的必然要求,也是今后就业创业的充分条件。

2)学校环境分析:我所学的是建筑与工程管理,学校方面的主要发展是与俄罗斯的合作办学,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值得肯定的,给我们配备良好的师资队伍,给予我们良好的知识传授。建筑与工程管理,由于专业性不如专门的建筑类和管理类的专业性强,因此,在人才市场上,没有经验或经验不足的工程管理类毕业生应聘一般传统管理类岗位将受到有技术背景并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其他专业毕业生的有力冲击。由此,课堂上讲授的理论一般比较抽象,必须结合工作实际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

3)社会环境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愈来愈严峻。就业早已成为了社会各界和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作为在校大学生,我所能做的就是扎实的掌握好专业知识,不断的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积极的参加学校和社团组织的各项活动,充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不断学习进取,为今后的就业及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环境分析小结:由此分析可见,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在随着祖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我们知识的迅速储备、能力的迅速提升,以适应这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3)目标定位的优劣势分析

内部环境因素

优势因素(S):个人适应能力强,遇事沉着冷静,拥有创新精神和好奇心,有进取心。动手能力强,做事认真投入。

弱势因素(W): 不善于表达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太过于理性化,缺乏挑战冒险精神;处事相对保守;情绪易受他人影响 外部环境因素

机会因素(O):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必然会需要相关方面的人才,我们有很好的机会等着我们去努力争取。

威胁因素(T):大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性能力不强,没有经受过挫折与磨难,心里承受能力,面对事情的处理能力欠缺。

二、目标定位(1)总体目标:

①由优劣、势分析,确定出我的大学目标是:

长远目标:先就业,积累足够的的工作经验,再在适当的时候,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自主创业。

短期目标:毕业时顺利地拿到毕业证及学士学位证,取得与专业相关的部分证书,并且充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发展一个成熟的人际关系网,尽可能的改变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就业和创业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②发展规划:

三、目标分阶段执行计划

1.大二上学期目标

○1在认真分析和总结大一缺点和不足的基础上,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2努力学好各门必修课和选修课.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放过任何○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

3加深对专业的的大范围学习及其课外深广度学习, 不断的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4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和计算机二级考试,俄语口语考试通过,普通话○等级要达到二级甲等水平;5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尽可能的改变和减少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2.大二下学期目标

1开始为就业积极做准备,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现实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2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及应聘能力,继续学好各门功课; ○3继续对目标完成情况做出判断及总结并及时修正目标计划,使得各○项准备更加科学化;

4根据实际情况考取与就业相关的部分证书; ○5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坚持广博性与精深性、理论与实践、积累与○调节相统一的原则,培养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构建和的知识结构。

3.大三整体目标

1收集充分的材料,进行深刻的分析,完成毕业论文; ○2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面试技巧,制作好自己的个人简历,开始积极○为实习做好更为完善的准备; 3在实习中充分锻炼和塑造自己的表达能力、动手能力、适应能力、○交际能力、管理能力、创造能力、决策能力等;

4继续对目标完成情况做出判断及总结并及时修正目标计划,使得各○项准备更加科学化。

计划总结:

大学阶段初步计划如上。虽然预订了初步的计划,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今后的实际行动。规划只是为今后的行动指明一个方向。

当学业规划选定以后,很多人或者拖延不动或者立即行动,结果导致很多人有了学业规划却不能实施或实施后不能持久,最终无法实现既定的学业。强化学业规划就是学业规划的执行者在执行之前充分运用想象,详细的将达成学业规划的好处罗列出来,从而培养出积极的心态,进而增强动力、产生更大的执行力,确保学业规划的顺利完成

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个人的主观因素导致部分规划未能得到严格的实施。这就要求我必须严格的要求自己,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证规划的执行。

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弘扬“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坚决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

坚持今天的事今天干,不断的分析总结学习的方法,提高效率。总结

对于我们在校的大学生来说,只有及早地设计自己的学业规划,明确自己的学业目标,在充分了解自身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等问题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有可能在将来激烈的竞争中把握住机会获得成功,实现自我,成就自我。

每一条规划、一个目标,都等待着我们去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心态、敏锐的思维、坚定的信念是每一位规划者必备的素质。

篇8: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应用探究

个人知识管理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PKM) 的概念由美国的Paul A.Dorsey教授提出:“个人知识管理应该被看作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Dorsey教授指出PKM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涉及创建、分类、索引、检索 (搜索) 、分发以及重新使用某项知识的价值评估体系[1]。现代意义的个人知识管理我们的理解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管理个人知识。它是一种个人知识进行整合的框架, 也是一种能把零散的、随机的信息转换成可被重新利用的、有价值的个人知识提供的一种策略。它的目的是通过个人知识的管理, 使人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增强信息素养, 提高自身的学习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为实现个人价值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大学生涯是我们大学生吸收、消化、积累知识的宝贵时期。而随着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 特别是当前社会信息化的高度发达, 使我们学习现状逐渐演变为:课堂不再是我们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Internet、无线智能终端、各种学术讲座以及一些传统媒体等也成为了我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但同时也带来许多的问题:纷繁的信息和知识则显得更加的无序化、分散化, 课堂知识如何获得有效拓展、所学知识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如何使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得到有效的完善等等。这些问题似乎使我们正处于“生活在信息的海洋, 却忍受着知识的饥渴”的尴尬处境。个人知识管理能否成为我们整合信息资源、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鉴于此, 我们将在调研的基础上, 力求提出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相应策略与应用模式。

2 通过调研, 了解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应用现状

我们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大学生作为主要的调研对象, 并利用同学们与其他大学学生的同学关系, 电邮调查问卷。调研方法主要采用调查问卷法与访谈法。

设计调查问卷从对自身知识的了解及管理程度、知识的获取和整理、知识的分析筛选和知识的运用分享4个方面进行调查。一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 回收本院学生的有效问卷133份, 其他大学学生93份, 共计226份, 有效率为71%。访谈对象以师院学生为主, 访谈实例为32例, 主要了解同学们对知识管理的认识与需求, 其中有效访谈次数为19人次。下面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

2.1 对自身知识结构 (涉及专业知识结构、大学生生活所需知识等) 的了解和管理方面

根据受调查者对自身知识结构的了解情况 (图1) , 大部分同学对于自身的知识结构了解程度不高, 对自身的知识结构并没有清楚的认知。对个人知识管理了解情况 (图2) , 在受调查同学中有良好的个人知识管理习惯的同学仅占7.98%, 由此可见, 在受调查同学中大部分学生对自身知识结构的情况以及对个人知识管理不甚了解。

2.2 对知识的获取和记录整理方面

在本次的调查中从传统纸质文献、图书馆数字文化资源、网络上各种信息资源、教师授课、学术报告、讲座等7分方面调查了信息、知识的获取频率 (表1) 。在这7个方式中从网络等信息资源、平日人际交流中获取的信息最多占了40%以上的比率;图书馆数字文化资源、传统纸质文献、教师日常授课相对则频率较低, 占20%左右;可见在知识获取途径上分化较大。

从记录、整理知识的情况来看 (图3和图4) , 大部分同学记录信息后都不会定时整理, 有部分同学甚至从不整理, 由此看来, 大学生对知识的整理缺乏良好的习惯。

2.3 知识的分析筛选方面

根据对知识的分析情况的调查显示 (图5和图6) , 受调查同学在对信息进行筛选时60%以上的会结合自身的知识判断信息的真伪, 并要求知识的时效性、权威性。超过90%的同学得到信息时会对信息进行分析梳理。可见在对知识的分析筛选方面同学们都有良好的分析整合习惯。

2.4 对知识的运用分享方面

在受调查同学中通过QQ、MSN等聊天工具和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知识交流、分享的占65%以上 (图7) , 可见通过网络进行知识交流、分享是大部分同学的首选, 而网络也是信息流动量最大的平台。

调查情况 (图8) 显示, 在网络中接触的大量信息并转化为知识后运用到实践中的频率却不高, 由此可见信息的有效使用率偏低, 这也跟同学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能力缺失有关。

对以上数据的分析, 我们得出的大致结果是:大学生对自身的知识架构了解不够, 缺乏知识管理;对知识获取与整理缺乏养成良好习惯;对于知识的筛选分析要求低, 知识的运用的程度也不高。通过调研, 我们也还发现国内一些一本高校, 在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推广方面也有很大欠缺。

在访谈过程中, 经过我们的引导讲解, 同学们都有对个人知识管理强烈的认知与需求。迫切希望学院有对个人知识管理学习这方面的途径。

3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策略探讨

大学生如何认知个人知识管理以及对知识管理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与应用模式, 是我们本文的重点。基于以上调研分析, 我们就上述问题得出我们的一些结论:

首先应普及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学习意识。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 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对知识管理还是第一次听说, 特别是大多数理工科生与多数除管理学科内的文科生。所以如何对个人知识管理的理念进行普及与推广是我们面临的首要解决问题。普及与推广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讲座、报告、网络课堂、建立QQ个人知识管理群等。普及推广过程中, 我们应注重相关案例的讲解, 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个人知识管理对个人学习生活所带来的具大益处。我们还清楚地认识到, 个人知识管理在高校普及与推广是否取得成效, 也离不开学校的支持, 只有得到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 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个人知识管理的氛围,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普及与推广才会取得成功。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应用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与应用模式应该有别于企业以及其他行业的知识管理, 就当前高校大学生所处环境与特点我们应该制订出一套符合自身的知识管理策略与模式。我们的认识是: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是指学生在校期间, 通过工具建立自身的知识体系并不断完善, 是对知识进行收集、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过程, 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策略其实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工具 (含计算机软件、网络、通信工具等) 实现如何学习知识、存储知识、共享知识、使用知识的一系列方法的总和。

在大学学习的四年过程中, 学习的知识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如何避免知识混乱、知识拓展、信息过量等问题, 我们的实践是在充分了解自身的信息需求后, 首先应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信息需求涉及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知识、学习目标等诸多方面。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是进行知识管理的平台, 是个人知识管理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个人知识管理系统使知识从无序变得有序, 并可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梳理, 满足自身的信息需求。对于刚刚接触个人知识管理的大学生, 我们可以通过运用个人知识管理软件来实现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的创建。个人知识管理软件, 我们首推Microsoft office One Note2010, One Note 2010虽然只是一种数字笔记本, 但它同样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收集功能以及信息存储、共享、协同工作、文件管理等功能。通过One Note 2010, 我们可以很容易建立起我们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 实现对知识的收集、分类、存储、共享、链接、协同等, 并随时写下自己的学习心得, 为实现知识的再利用、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石。对于One Note 2010的运用, 我们认为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优势:它属于Microsoft office中的一员, 而Microsoft office早已成为大学生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主要内容。虽然One Note 2010还没有被列入大纲范围, 但上《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老师只要稍加引导, 同学们是能够较为容易地掌握One Note 2010的入门功能。为实现个人知识管理的良好运用打下坚实基础。

创建个人知识管理系统, 只是实现了知识管理的开始。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的应用, 属于信息资源管理的层面, 要实现更高、更全面的个人知识管理应用, 涉及的方面还有许多。如:知识的搜索方法、知识的评估方法、知识的分类方法、组织知识的方法、知识的表达方法、知识分析方法等诸多应用。在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应用中, 我们应依托更多的工具软件进行辅助补充, 如:搜索引擎、Wiki、Blog、QQ群、论坛, 甚至是一些更专业的个人知识管理信息系统以及软件。通过这些工具软件的辅助, 我们才能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 找到更多适合自身的个人知识管理方法, 并从中受益。我们始终认为,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是一个长期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坚持和意志力以及老师们的悉心引导。只有长期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个人知识管理应用, 才能逐步完善自身的知识管理体系, 并获得一定的成效。

调研过程中, 我们还发现, 在高校开展个人知识管理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个人知识管理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交叉性, 比如很多文科专业的学生还很难区分数据、信息、知识的关系以及对信息系统的实践又欠缺一定的深度;大多数理工科生又对信息管理学知识欠缺一定的认知, 比如对知识如何分类、筛选而烦恼。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应用。但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想也不是难事。比如把个人知识管理作为一门素质选修课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我们始终认为,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应用是个系统工程, 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4 结束语

当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也发生了转变, 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获取知识, 如何管理知识, 如何使知识发挥作用, 必须认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因此必须学会有效地管理个人知识, 并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适合自己的知识管理的方法, 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摘要:本文希望通过调研, 力求了解个人知识管理在高校大学生学习中的应用现状。并通过进一步分析, 提出一些高校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应用策略与模式, 让个人知识管理成为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助推力。

关键词: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应用,策略

参考文献

[1]倪连红.Web2.0时代的个人知识管理[J].图书馆学研究, 20109 (1)

[2]李伟, 杨健.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现状调查分析与方案设计[J].文案资料, 2008.1

[3]刘仲英.管理信息系统[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4]王力.个人知识管理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 2007年

上一篇:语文老师去世的悼词下一篇:防裂缝防渗漏防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