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论文

2022-04-19

摘要:以数字化的湖南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为背景,利用回收的考试数据,结合考生信息与考试试题信息,对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行具体的数据分析和研究,归纳总结出高校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在院校、专业、性别方面具有的个性化特点,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个性化教学提供决策依据。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论文 篇1:

云计算技术在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云平台在计算机服务中是一种新的交付方式,能够通过互联网实践对资源的管理和分配。在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中采用云计算技术,借助其先进的架构以及管理方式,为计算机的使用者提供计算服务。云计算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文对其概念进行了介绍,并探讨了云计算技术在计算机应用大赛中发挥的价值。

关键词:云计算技术;计算机应用;应用架构;服务平台

云计算是利用虚拟化技术将价格低廉的服务器进行松散耦合,然后形成一个大规模的计算机中心及大容量的储存系统,然后利用互联网络进行交付服务。用户不用了解该技术的基础构架,就能够方便的使用计算机资源。在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中,对作品有一个特殊的要求,就是参赛者提交的必须是代码。在传统的竞赛中,参赛者通常是采用邮箱投递的方式提交作品,然后由大赛的组织者将作品进行统一部署,交给专家评审。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需要在较为复杂的环境部署下进行,而云计算的交付模式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多元化的平台,在该平台上能够对作品进行在线部署,在线评审等。

1 云计算的定义

至今为止,云计算技术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组织给云计算下了不同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其定义内容在25种以上,例如:Gartner认为,云计算技术是利用网络技术作为服务为用户提供计算的一种服务;美国国家标准给出的定义是,云计算是通过互联网便捷服务通过付费模式使资源进行快速部署,并且不需要较多的管理工作。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应用,其定义将产生更多的新观点。

云计算并仅仅作为一个技术的代名词,它还意味着多种技术的结合,其指向是IT基础设施的交付以及使用,通过互联网技术按照不同用户的需求和扩展的方式对硬件资源、平台资源以及软件资源进行获取,同时也可作为其他服务,无论是从广义还是狭义的角度而言,云计算运行的核心观念是按照用户不同的需要提供服务,类似人们对水、电等资源使用的模式一样。从云技术的技术层面而言,其功能的实现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第一,数据储存能力;第二,计算能力,其中,“云”还可以分为两种:储存云和计算云。其发展的势头吸引了各个研究领域的兴趣,从而推动了相关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发展,各种创新业务层出不穷,云技术的发展势头将越来越激烈。

2 云计算应用架构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价值极高,出来具备扩展、服务以及计算机功能外,他还有许多隐形价值,其特点为以互联网、服务、使用量作为基础,并且能够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进行扩展,其核心技术为:虚拟化技术、网络计算以及网络储存等。云计算技术在其架构上分为三个层次:基础设施、应用程序、应用平台。它们分别能够为用户提供互联网资源、储存资源、计算机资源。虽然云计算处于一个虚拟的环境,但是其具备强大的全面性,能够提供数据库、中间件和服务环境,同时能够为用户提供科学、完整的应用程序,为用户展示最先进的计算机成果。

2.1 基础设施

云计算技术在大学生计算机大赛中主要的作用是为参赛者和评委提供评审和交流的平台,该平台是通过硬件服务群来实现相关的运算工作,其存储及内存资源池由服务器组合而成,所以可以将虚拟平台和存储空间分为不同的等级。可以对计算机应用大赛的数据资料进行适当的处理,例如:分享、分析等,操作十分方便快捷。

2.2 应用程序

就应用程序而言,可以交给参赛组队作品进行部署,然后完成对该应用程序的调试工作,最大限度的满足计算机应用大赛的系统以及相关评价系统。

2.3 服务平台

其服务平台最核心的功能是为用户提供操作系统和其他重要服务,即利用虚拟化技术,主要为用户提供IOS和Linux操作系统还有相关操作模板,另外,还为用户提供七大开发平台,如下表所示。

表1

基础模板:Window Template、Linux&Unix Template、Apple OS Template

应用模板:android、Apple IOS、Windows Phone、J2ME、MTK、Blackberry、Symbian

3 云计算技术在大学生计算机应用竞赛中的应用

在大学生计算机大赛中,云计算技术主要是为用户提供计算资源,其资源量必须和实际的需求一致,另外,由于计算机竞赛的规模较大,参赛者没有收到地域的要求,云计算技术可以提供一个跨区域的平台,方便评委进行考核,当比赛结束后,参赛者可以随时随地浏览云端开发环境,一般从教育网或者公网进行登录。

云计算技术主要通过网络安全技术以及负载均衡技术进行支撑,这两种技术让云平台运行的更加顺畅,使其访问速度更快,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实用性。针对云计算存在的负载以及失衡问题,云平台可以一一解决。其关键步骤是建立在云计算环境下存在的负载均衡模型,然后建立概率矩阵。云平台首先应该保证其安全性,所以无论从互联网的安全性、数据的安全性还是虚拟化安全方面而言,将云安全的解决手段应用进去是最佳的方式,无论用户使用哪一种云计算模式,最重要的就是保证数据安全,所以,为了保证计算机大赛的公正性,需要将相关数据进行备份,如果数据遭到意外丢失,仅需要一个小时就能恢复数据。另外,互联网络的各种威胁也要得到重视,这时云端的应用程序将充分体现其作用。由于虚拟化技术被采用,所以服务器和虚拟机的安全性也应该得到重视。

4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过程

在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中使用云计算技术,首先需要参赛者向云平台提出自身的资源需求,根据不同的情况,对资源的使用权限为半个小时至一年,供用户使用的开发平台高达七个,用户只需要付费就能够开始使用,申请使用的过程只需要短短的几分钟。在云平台内,资源是多元化的,其用处十分广泛,不仅能够备份多种开发手段以及多个版本,同时还能够建立及维护快照,让整个团队获取更大的利益,使其配合更加和谐,效率得到提升。

一般来说,计算机大赛的规模大且选手来自各地,同时还有港澳台地区的参赛者,评委也不例外,如果采用传统的现场考核模式将给评审工作带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大赛的主办方一般通过云计算技术作为桥梁,为评审和参赛者提供沟通的平台,云平台在不同地区间能够进行便捷的沟通,能够很好的进行异地评审。计算机大赛的评委只需要通过进入指定网址,登陆到云计算平台中,就能够对参赛者的作品进行观摩和评判,从而给出公正和专业的考核结果,其安全性也能够得到保障,可以说云计算技术为大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中应用云计算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不仅能够实现跨地区评审,节省考核的时间和人力,还能够发挥其优势,保证参赛数据的安全性,并且使用的过程十分简便,价格合理。通过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在未来一定会变得更加完善,在计算机应用大赛中有更大更广的覆盖率。

参考文献:

[1]王剑锋.“虚拟”丰“云”——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浅析[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五届一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2009.

[2]曹沁宇.浅谈云计算技术在客服系统中的应用[A].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2011.

[3]董敏,陈金鹰,邹振宇.云端漫步——云计算时代来临[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4]徐雷,辛喆,马少武.云计算与电信运营商服务平台建设[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2009.

[5]薛永献.云计算技术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大赛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3(13).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信息学院,江西九江 332005

作者:周小雄

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论文 篇2:

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分析研究

摘要:以数字化的湖南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为背景,利用回收的考试数据,结合考生信息与考试试题信息,对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行具体的数据分析和研究,归纳总结出高校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在院校、专业、性别方面具有的个性化特点,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个性化教学提供决策依据。

作者:王鹰 刘中宇

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论文 篇3:

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性以及现状,重点探究了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计算机 应用能力

1 高校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密不可缺的一部分,各行各业与计算机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是计算机应用水平,掌握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是当前各个领域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虽然计算机教育在各高校中都有所开展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绝大部分都局限在表面,缺少与市场相结合的部分。作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去解决日常事务和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技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资源,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能够使他们在未来就业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这是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与挑战。

2 现状分析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校不断扩招,给教育管理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扩招以后,学生人数大幅增加,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很大,学校的硬件设备和师资力量以及管理方面都跟不上学校教育的发展需要。

由于生师比提高过快,师资跟不上,我校计算机教学通常都是合班大课,班级人数多的将达到120人左右,给课堂教学带来太大的压力,严重影响授课质量。不同地区教学水平和生源的差异,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下移,大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仅仅讲授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常用的办公软件,而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养就有所欠缺。

另外,学校的硬件设备也不能满足学生的上机需求,如设备陈旧、机器不够等问题使得上机次数逐年缩减,现目前为止,我校一学期下来每个班只有8节上机课,实践操作严重不足。

现在的大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以后,没有了升学压力,再加上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改变了,大部分学生学习上都比较松散,上课玩手机,学习质量很差,在期末考试时,教师为了能让大部分学生及格,也会指定复习的范围,学生为了获得好成绩,只需要考前按教师复习的重点进行复习即可,最终造成学生将理论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这样就使得高校的计算机教育成为一种形式,完全忽略了对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应用开发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无法利用计算机技术去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导致高校培育出的大学生在今后的各种岗位上难以适应。

3 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途径

3.1 分层次教学模式

针对大一新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可以在新生入学后进行文化课摸底,按照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将学生分成A、B两个层次,组成新的教学班,仍然保留原有的行政班,在学习文化课时,学生可以按各自的程度到不同的班上课,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打破過去“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从基础开始讲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于基础好的学生,直接从应用开始讲,以上机操作为主。这样既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充分照顾了学生的发展差异,更有利于学科知识与能力的“因材施教”。

3.2 理论联系实际,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是确定正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它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因此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应与专业课程的专家沟通,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使教学内容能满足专业的需要。在计算机理论教学中,可以把生活或工作中的一些实例与理论概念结合起来讲述,通过一些计算机应用中的项目来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项目问题,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相关技能。

3.3 注重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应用性是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突出特点,实践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操作练习相对于其他教学活动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计算机实践课主要是论证和实践理论课所学的相关知识,是计算机理论知识及动手实践的有机结合,也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学习内容、实验目的、学生实际水平以及专业特点等因素设计出合理的实验内容。

改变传统的先演示后操作的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每一次上机操作前,教师可以将实验内容布置下去,让学生去思考、分析和讨论,在实验课上教师可以定期进行巡视,给予学生们适当提示、恰当点拨,最终由学生独立完成。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4 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加强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考核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恰当的考试方式可以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也可以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过去传统的计算机能力考核方式是以笔试为主,主要考察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应用的考察较少。而计算机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无法全面考查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制约学习的障碍。针对计算机课程的特点,对计算机考试形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实现无纸化考试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值得我们这些教育者去分析和探讨。考试的内容可以包括理论知识与上机操作,应用操作题应当占有一定的比例,全面测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发挥考试的导向性和积极功能。

4 结语

总的说来,高校在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较为普遍。要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必须明确教学目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适当地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非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在线考试与综合实践报告相结合的考试模式,不断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戴伟敏.浅析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礎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革[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107-108.

[2] 李明君,宿翠华.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11(17):152,250

[3] 富成华,崔殿军,王平露.项目式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2(11):28-30.

[4] 李志,王翠.分析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J].通讯世界,2016(9):267-268.

作者:田鸿

上一篇:舞蹈编导文学素养论文下一篇:商业银行改革逻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