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环的面积评课稿

2024-04-15

圆环的面积评课稿(精选8篇)

篇1:圆环的面积评课稿

小学数学《圆环的面积》的评课稿

六年级陈老我们展现的是一节朴实无华但具有一定教学效果的课。陈老师给我的教学启示是;

1、教学重难点拿捏准确。一开始复习圆的面积公式为整节课设下铺垫,因为圆环的面积也就是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重点复习圆的面积计算为一些中下生起到很好的唤醒作用。接着马上就接入新授课内容,圆环形状的花圃并导出本课课题,让学生在情境中进入新课学习,围绕圆环面积进行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知识解决问题,整个教学重点凸显而出,教学目的非常明确。

2、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让学生剪圆环,亲身体验圆环的行程过程,直观的操作降低了中下生对圆环知识的`理解难度,也使全体学生对概念理解、公式推导起了很大作用。看似简单的知识,陈老师还是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六年级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产生动力,这样学习上才能积极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

3、练习设计围绕重点展开,虽然题目不多,但每道题都有不同特点,各有代表性,第一题是紧靠例题直接给出两个半径,第二个图形是给出两个直接,求圆环面积,与第一题相比有了一点转折。第二题是知识运用,通过要求学生认真读题,然后画图理解题意,这个教学环节很值得借鉴,高年级学生对应用题如果真的认真审题,能根据题意画图,其实已经解决了一半,好的学习方法能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减少困惑,很值得学习。

自己一点与本节课关系不大的看法,平时黑板板书以及学生作业要求最好能更细心,更规范,黑板上学生的版演结果的单位都没小括号,展示学生作业本时发现学生也没有。细微地方不知道考试是否扣分,但严谨的细节也是数学科所要求的。

篇2:圆环的面积评课稿

今天上午,听了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现谈谈自己的听后体会。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学习长度单位到学习面积单位,是空间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及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提供了思维基础。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老师从学生身上的事物出发,先让学生比一比老师跟他们的手掌(面积)哪个大,让学生充分感知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通过学生回答顺势揭示出:教师的手掌大,也就是教师手掌面的面积大,学生手掌小,也就是学生手掌面的面积小,从而引出教学内容,非常自然。然后,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法、重叠法、数个法(测量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这一环节使学生感悟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2、在充分操作、合作中,理解和建立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在教学面积单位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出示两张卡片,让学生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会出现以下三种不同的意见:有的同学认为绿色长方形的面积大、有的同学认为橘黄色长方形的面积大、有的同学认为一样大。这就造成了认知冲突,于是老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数一数,学生试着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一样大。

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在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中一直处在积极探索之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重视空间表象的建立

在教学面积单位时,教师引导学生得出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大小,在学生已经形成“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空间表象的基础上,“1平方米”的教学,老师以“放”为主,让学生迁移类推猜出1平方米的定义。在头脑中建立准确的表象,而后又通过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实物,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对各面积单位概念的建立和估测能力的培养。

4、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还特别注重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的应用,她设计的练习题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使学生对面积单位“平方”两字有了更深的

理解。

5.两点建议

1、这节课是学生从线过渡到面、从长度到面积,是认识上的一个质的飞跃。因此感悟并理解面积概念相当重要。老师用了课本的情景图,可那只是静态的。从这个情景图导入新课是无可厚非的。我想这还不够,应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盖面、课桌面等出发,引导学生不仅要看一看、重要的是让学生去摸一摸,感知“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面积这一概念。另外老师的问题不严谨:黑板和电视机那个面积大些?应该是黑板与电视机的屏幕哪个大些更准确。

2、可以用课件出示一封闭图形和一不封闭图形让学生比较大小 :

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并说明理由。可能出现两种可能:①可能直接变成一个长方形,得出左边的面积大。②也有可能不是变成一个长方形,而是一个多边形(图略),使学生清楚、直观看到,不封闭的图形是没有大小的。这样可与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从而促使学生去思考,发现只有封闭图形才有面积,从而揭示面积概念的第二层含义,以补充完整面积的概念。

篇3:圆环的面积评课稿

一、变换教学方式,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灵活

1. 变静为动,以动促思

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是动态的,而从客观条件来看,教材呈现出来的形式是静态的。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课本中的情境变成活动的,以便为学生提供合作操作和实践的空间。例如,陈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环的面积》这节课,教材只有一个“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cm,外圆半径是6cm。圆环的面积是多少?”的例题。教材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利用内圆和外圆的面积求出圆环的面积。但学生对环形特征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透彻,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进一步清晰地理解圆环的概念。因此在教学中,陈老师创设这样的情境:先出示圆形纸片,让学生猜猜它的半径,并求圆的面积(复习圆面积知识是为学习圆环的面积作铺垫);接着,她让学生动手操作:想办法剪一个圆环,圆形纸片以“O”点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整厘米的小圆,剪掉小圆,猜猜剩下的这个部分形状是什么?学生有的猜圆环,有的猜环形等。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思维产生碰撞,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2. 变直观为抽象,激发探究欲望

数学本身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极强的学科。小学生的思维往往只停留在直观、形象、具体的抽象基础上,其抽象思维主要以具体表象来支撑。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从直观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类、梳理,从抽象概括中得出正确结论。例如,陈老师在教学圆环的面积时,发现部分学生用“3.14乘环宽的平方”来求圆环的面积。为了纠正学生解题错误定向思维,陈老师特地设计一个学生熟悉的箭靶,让学生观察箭靶各环的环宽,发现各环环宽一样,从1环、2环、3环……9环,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到环宽一样,面积却不一样。再让学生观察1环的面积和7环的面积,抽象的算式用直观箭靶呈现,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求圆环的面积用“3.14乘环宽的平方”这个算法是错误的,从中感悟到求圆环的面积就是用大圆面积减小圆面积。整个过程陈老师正确处理好直观和抽象的关系,学生亲历错因,轻松学数学,这才有教育价值取向。

3. 变烦琐为简单,让知识化难为易

直观是抽象知识的铺垫。为了让学生明白“既然都用大圆面积减小圆面积得到圆环的面积,那么为什么圆环面积不一样?”,陈老师有意让学生说说内圆是1厘米的圆环面积怎么算?内圆是2厘米的呢?再让学生观察发现,得出结论:挖去的小圆越小,环宽越大,圆环面积就越大。通过观察、交流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一目了然,对数学产生好感,从而让他们喜欢上数学。

二、盘活资源,使用教材内容更加高效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生活是一个数学大课堂,当中蕴含着的数学问题是数学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资源。

1. 贴近生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又是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脚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把教材还原于现实生活,将数学教学与生活融合,勾勒出一幅幅“生活的画面”,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学好数学。例如,陈老师在学习圆环各个部分名称后,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圆环图片:光盘、玉镯、箭靶等。通过欣赏生活中的圆环图片,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的课标新理念,明白了圆环应用的广泛性,知道了学习本节课的必要性,加深了对圆环概念的理解。

2. 改进教学方式,活化教材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应将充分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从而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例如,本节课教学探究圆环的面积时,陈老师先让学生猜圆环面积的大小,再让学生算出自己手中的圆环的面积,然后自主探究,汇报交流。大部分学生用“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求圆环的面积(即利用内圆和外圆的面积求圆环的面积)。观察3.14×42-3.14×32和3.14×(42-32)这两种算法,比较发现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化简计算的难度,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再让学生观察3.14×42-3.14×32和3.14×42-3.14×22及3.14×42-3.14×12这三个算式,自己去发现总结求圆环面积的方法:大圆面积减小圆面积得到圆环的面积。最后让学生小组交流为什么圆环面积不一样?小组合作得出结论:挖去的小圆越小,环宽越大,圆环面积就越大。

教学中陈老师先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掌握求圆环面积的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激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一步步顺畅地推导出圆环面积计算公式“S=πR2-πr2”;然后通过观察算式的特点引导出另一种方法“S=π(R2-r2)”,发现这两种算法的一致性;最后,教师温馨提醒学生为了区别圆的面积和圆环的面积,可以在圆环面积S加一个环字。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3. 多维度训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有数学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鉴于此,陈老师依据教材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出三道多层次、多维度的练习内容。其中第一、第二任选一题完成,第三题是必做题。(1)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米,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米的圆形花坛,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2)小区内有一个圆形喷水池,它的半径是3米,现在要在喷水池周围铺上1米宽的小路。小路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一个圆的周长是62.8米,半径增加2米后,面积增加了多少?

这三道巩固变式练习目的是让孩子明白学数学就是“变中找不变的量”或“不变中找变的量”,其实也是渗透了“变中抓不变”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多维训练,让学生学有所得,掌握了圆环的特征、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实际运用,理解了学数学的本质。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每一项教学内容均蕴含着深奥的数学思想,教师要搭建平台、创设情境,将数学知识与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思想,从而真正认识数学的本质,启迪学生思维,形成属于自己的数学智慧,真正践行“教者有意,学者无心”的理念。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教师要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挖掘数学知识,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分析教材,挖掘教材内在内容,捕捉各种“生活数学”,勾勒出种种“生活画面”,设计层次“生活情境”,让“教材”变为“学材”,让教师教学有新意,让学生学习有创意。

关键词:创造性,使用教材,活用教材,教材

参考文献

[1]王海涛.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8):50.

[2]侯静.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新课程改革[J].重庆陶研文史,2010,(1).

篇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

【关键词】自主探究 动手实践 转化思想

中国分类号:G623.5

一、说教材目标:

平行四边的面积是在学生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和平行四边行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会为学习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奠定基础。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扎实其几何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充分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探究并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转化与等积变形。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采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

2、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现已有的表象,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推理、概括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

3、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灵活多样的练习,巩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能更好地凸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我预设的教学程序分四大节进行: (下面我就分别从这四个方面说一说)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为了跳出陈旧的数学课单纯讲知传道的框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的快乐。在新课开始,我结合阿凡提的趣事设疑导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征设计了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无法解决的生活实际问题。接着,促使学生积极动脑猜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运用剪拼法,验证猜想。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知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才能充分感知和建立表象,为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

让学生动手操作,想办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操作之后进行汇报,交流自己的验证过程。汇报的时候,剪拼的方法有好多种,在这时,我及时抛给学生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沿高剪开?”引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然后我又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图形并比较,进而讨论:拼出的长方形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拼成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联系?通过上面问题的思考,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公式的推导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时我顺势引导学生得出推导过程:将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后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拼成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用字母表示S=ah。接着让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整个操作过程,使学生真正理解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我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倡导学生動手操作、合作交流,进而建构了学生头脑中新的数学模型: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整个过程是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提炼出来的,这样完全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把学习数学知识彻底转化为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分层训练,理解内化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是学生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有效方法。新知需要及时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与内化。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题。

第一层:基本练习:课本例1。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图形的认识,正确分清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

第二层:综合练习:你会计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通过不同的高引起学生的混淆,在计算中让学生明确只有找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它相对应的高,才能准确求出它的面积。并且根据已求的面积和另一条高,可求出与这条高相对应的底。

第三层:扩展练习:比较几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整个习题设计,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面对挑战充满信心,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同时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小结: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充分提高归纳和总结能力。

篇5:《梯形的面积》的评课稿

2、通过动手操作,对课件的直观演示进行观察、比较、推理、得出结论,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在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教师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思维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讨论、交流,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或正确或错误的思维过程。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起到了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的实现对梯形面积公式的理解的目的。

3、学习方式的变化是本节课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如在“探索新知”这一环节中,改变了过去由教师讲解、代替学生操作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动手实践—小组内交流—选择可行的方法”这样三个步骤,完成了转化和归纳的全过程。突出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新理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并从中体会到了探究所带来的乐趣。

4、激励评价到位,而且贯穿于整节课的全过程,这样能使学困生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好。

5、小组合作时学生感到有话可说,而且交流时目标明确,活动有效,小组长在组织时也有一定的秩序,体现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

篇6:《三角形的面积》评课稿

今天听了张老师的这节课,使我受益匪浅,感慨良多。对于新素质教育下的数学课堂究竟该如何把握,如何上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其中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基本功扎实,教态大方得体。不论是问题的设计还是问题的导入,处处彰显了张老师深厚的基本功底,特别是他那简练概括的语言,一句话都不多说,一个字都不多添,给我印象非常深刻,整堂课下来感觉是如此的流畅,如此的轻松。

二.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到位。虽然从整堂课中看不出老师讲了多少,教了多少,但实际上无论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还是动口表达,一切尽在老师的掌握之中。从中可以看出,老师平时对学生的训练非常到位,学生的整体水平非常高。

三.教学过程注重实践化。数学是一门实践学科,无论是数学基本概念的产生,还是基本算理的归纳,都不能离开实践。本节课的.重点就是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师主要采取了由浅入深,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汇报的形式,很好的完成了由旧知向新知的转化,过渡自然,把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单化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了算法的多样化和练习的层次性。通过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同时让学生知道数学与实际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另外,公式教学中配以一定容量的练习题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让学生在训练中强化对公式本身的理解,才能加深记忆达到运用自如。本节课的练习就比较有层次,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技能生成性。特别是求三角形交通标志面积这个题目出的非常好,即训练了学生公式的运用,又让学生知道了求三角行的面积必须找对应的底和高。

另外,对于本节课我还有几点疑惑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1好的情景导入的确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本课的情景似乎与所学知识联系不大,有点生搬硬套的感觉。

2三角形公式是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对于公式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而不需要老师再去一一概括。

篇7:什么是面积的评课稿

观课主题

概念课教学的课堂实施策略

主要亮点

1、开课新颖,有趣。

2、注重了情境的运用,融学习内容于情境之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注重了直观感知(摸物体的表面,观察物体表面的大小,从实物中抽象出平面图形)、操作感知(重叠、剪拼、拼摆、数方格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联系生活(找一找生活中物体的表面并感知其大小)、设计图案等来层层递进认知概念。

4、针对性的练习,巩固强化概念。

存在的不足

1、教学的层次,特别是概念教学的层次需进一步优化。

2、遇到学生易混的地方,可以考虑让学生去操作验证或者进一步追问引导进行辨析。如封闭与不封闭、周长与面积的辨析等。

3、学生发言中对概念表述错误时,老师的倾听与纠正不够到位。教师的语言表述有时欠准确,如正方形说成方块等。

4、学生的操作材料需进一步优化。

策略建议

1、物体表面、表面有大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实物中抽象出平面图形——封闭图形(封闭与不封闭的认知)——封闭图形有大小——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完整概念——观察、操作比较平面图形的面积大小——设计图案进一步强化认知“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的层次主线需清晰。

2、封闭与不封闭可以通过课件填涂让学生感知,周长与面积让学生指、说,再引导辨析概念。

篇8:“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一、教学前期深思考

思考一:读教材、读学生, 为实施“主导”、落实“主体”做保障。

面积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这一单元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面积单位的进率, 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 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 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 是空间形式上“由线到面”的一次质的飞跃。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而且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观察能力, 喜欢操作、乐于探究。所以, 我们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思考二:定目标、定方法, 为实施“主导”、落实“主体”打基础。

我们结合本学段课标要求及学生实际, 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1) 通过指一指、摸一摸等活动,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 形成正确的表象。 (3) 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格子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是:在操作中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我们将通过观察、比较、测量等教学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利用感性认识, 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同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让学生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讲策略

为全面落实教学目标, 我们设计了如下课堂教学环节: (1) 谈话引入, 明确目标; (2) 趣味游戏, 激发兴趣; (3) 充分感知, 合作建构; (4) 联系实际, 达标检测; (5) 结合目标, 总结提升。下面我就针对本课的重难点具体阐述以下两个重要环节:

第一环节:谈话引入, 明确目标

课上教师采用谈话引入的方式, 提出了:“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 你想知道什么”这个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对新知的学习需求确定学习目标, 目的在于:从学生实际出发,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第二环节:充分感知, 合作建构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就应做到:让教学中的每一环节都服务于教学目标。根据我们对教材编写意图的分析, 发现教材是从“实物”抽象出“平面图形”感知概念。但我们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 所以我们适当调整了认知顺序。把游戏中的素材当做学材, 抓住“长方形的大小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引入对平面图形面积的认知。又运用观察、重叠、比较的方法, 突破了对封闭图形的理解。这样顺学而教, 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当学生对面积的概念逐渐清晰时, 教师就引导学生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这一环节我们采取“合作探究”的有效措施, 给学生提供充分合作学习的空间。学生根据合作要求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全班汇报的过程中优化方法。教师顺势引出“数格子”的方法, 再通过比较6个格子和12个格子的图形大小, 使学生意识到:只有统一面积单位才能比较面积的大小。这节课的难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学习面积单位时, 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采取“先扶后放、教学合一”的有效策略。在“量一量建立认知, 找一找形成表象, 测一测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感知1平方厘米的大小。学生掌握了这种“量、找、估”的学习方法后, 教师利用类推思想认识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目的就是让教法成为学法, 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三、效果预测促达成

为了预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我们认为本课运用了以下几点教学策略:

1.以学定教, 为学而教。本课教学关注并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 让学生基于经验主动构建对数学的理解。

2.开展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在本课的教学中, 我们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断经历各种教学实践活动, 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学习方法、积淀数学活动经验。

3.回顾反思, 再次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本节课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 促使学生养成追问的习惯, 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用数学思想方法学习更多新知的心向和愿望。

上一篇:给所有校长的一封信下一篇:东乐中心小学第六周值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