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病防制研究

2024-05-06

猪圆环病毒病防制研究(精选六篇)

猪圆环病毒病防制研究 篇1

1 病 原

猪圆环病毒 (PCV) 隶属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 分为PCV1和PCV2两种类型, 是已知脊椎动物病毒中最小的一种[1]。PCV1广泛存在于正常猪体各器官组织中, 无致病性, 但能产生血清抗体。PCV2是PMWS的主要病原[2], 可分为PCV2a、PCV2b、PCV2c、PCV2d和PCV2e等几个亚基因型[4], PCV2a、PCV2b为主要亚型, 而PCV2b被认为是有较强致病性的亚型[5]。

2 流行病学

所有品种的猪对PCV2都易感, 但易感性在品种之间存在差异[6]。主要传染源为病猪和带毒猪, 病毒主要通过口腔、呼吸道进行水平传播, 也可通过胎盘进行垂直传播, PCV2可通过阳性公猪的精液进行传播。PCV2在某些猪场的血清阳性率高达100%[7]。郎洪武等[8]检测了来自中国7个省市、22个猪群的559份血清, PCV2阳性率为42.9%。

3 防制措施

3.1 加强饲养管理

1) 合理布局猪舍。

猪场分区布局合理, 保证猪舍通风、向阳;猪舍间距不能过小, 猪的饲养密度不能过大;舍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并定期进行清洗消毒。

2) 做好猪舍生物安全工作。

引进新猪时首先要隔离观察, 确保新猪无疫病后方可入舍;严格遵守全进全出的操作规程, 猪舍在新旧猪更替时要严格进行清洗消毒, 待干燥后方可迁入新猪;猪舍工作人员要相对固定, 避免不同猪舍的员工串舍;对来访人员及车辆要进行严格消毒, 同时要严格控制啮齿类动物和鸟类的进入。

3) 加强仔猪的管理。

选择合适的断奶日龄, 保证仔猪摄入足够的初乳;断奶后仔猪应尽量避免混群饲养, 减少猪群移舍次数, 减少应激;确保断奶仔猪的饲料品质。

3.2 疫苗的研发和利用

1) 灭活疫苗。

PCV2灭活疫苗主要有全病毒灭活疫苗 (Merial公司研制) 和嵌合全病毒灭活疫苗 (Fort Dodge公司研制) 。全病毒灭活疫苗主要用于母猪免疫接种, 嵌合全病毒灭活疫苗主要用于仔猪免疫接种。因灭活疫苗安全、无毒且性能稳定, 目前在美国及欧洲许多国家已获得上市许可[9]。

在法国, 研究人员对大约400 000头母猪接种PCV2灭活疫苗之后, 断奶仔猪的死亡率降低了1.9%, 育肥猪的死亡率降低了1.5%;同时, PMWS临床发病率也有所下降[10]。蔡宝祥[11]试制的PCV2灭活疫苗 (SH株) , 经研究证明安全性较好, 免疫保护效率达80%以上。不过, 虽然灭活疫苗性能稳定, 比较安全, 但对猪的保护期短, 需多次接种;同时, PCV2灭活疫苗的制备费用高。

2) 亚单位疫苗。

目前已注册的亚单位疫苗是以Poreilis PCV和CircoFLEX为代表的杆状病毒表达的Cap蛋白苗。3周龄以上猪只接种双倍剂量Porcilis PCV和单倍剂量CircoFLEX时, 均能诱导体液免疫, 而且在减轻淋巴结组织损伤和病毒血症的同时能够使PCV2病毒载量减少[12]。但亚单位疫苗成本相对过高, 并因接种次数多而容易造成猪只的应激。

3) 弱毒疫苗。

弱毒疫苗的制备方法主要有2种, 一是将病原体在非易感动物体内或细胞内进行连续传代, 从而达到减弱病原体毒力的目的;二是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方法使病原体毒力基因缺失或重组, 从而得到毒力较弱的病原体[9]。Fenaux等[13]研究发现, 体外传代可弱化PCV2致病性, 但能增强其在细胞中的增殖能力, 为研制PCV2弱毒疫苗提供了新思路。Karuppannan等[14]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构建的ORF3突变重组的PCV2毒力显著降低, 而产生的免疫应答却更为强烈。

4) 活载体疫苗。

Wang等[15]筛选获得的重组腺病毒rAd-Cap, 可作为PCV2基因工程疫苗的候选毒株。Song等[16]用重组病毒株免疫4周龄仔猪, 在试验的第49天检测到了PCV2特异性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说明该重组病毒株诱导了明显的抗PCV2体液免疫;从而表明, 在预防PCV2的疫苗研制中, 重组病毒株被作为候选毒株是可行的。

5) 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以能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和细胞双重免疫且不受母源抗体干扰等优势已成为当今疫苗研究的热点。尹业师等[17]研制的PCV2核酸疫苗, 在接种小鼠时产生了较高的抗体水平和更久的维持时间。宋勤叶等[18]的研究表明, 核酸疫苗中利用GM-CSF基因分子佐剂可显著提高免疫效果。Fan等[19]构建的4种不同Cap蛋白定位的DNA疫苗, 通过研究证明, 4种疫苗均能诱导产生PCV2特异性体液免疫。

4 小 结

猪圆环病毒病防制 篇2

1 临床表现

1.1 仔猪先天性震颤

新生仔猪的头部及四肢发生不同程度的震颤, 震颤严重者难以吸住母猪乳头, 病猪躺卧时震颤停止。同窝仔猪只有个别发病, 很少全部发病。耐过一周者, 满月后自行康复, 但极个别猪会终生发生震颤。

1.2 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常见于6~8周龄的断奶猪群。断奶前膘肥体壮的仔猪断奶后逐渐消瘦, 病猪先消瘦, 呼吸困难, 皮肤苍白, 行走无力, 精神沉郁, 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 后严重腹泻。个别严重病例耳水肿、增厚, 其上布满红紫斑和紫色的疙瘩, 眼周充血、瘀血、红肿。

1.3 皮炎肾病综合征

通常发生于8~18周的育肥猪, 初期猪皮肤表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由红到紫的疙瘩。这种疙瘩先出现在臀部、四肢及腹部, 最后发展到胸部、侧腹部及耳部, 有的甚至布满整个皮肤, 但病猪并无明显痒感。有的猪眼睑稍肿, 睫毛上附着较硬的污垢。急性病例体温升高、厌食、腿软。

1.4 母猪繁殖障碍

圆环病毒II型可导致母猪返情率增高, 流产, 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等, 其所产仔猪断奶前死亡率上升。公猪感染圆环病毒II型后, 病毒可通过交配传染给与配母猪, 从而导致其发生繁殖障碍。

1.5 无名高热综合征

无名高热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其中包括蓝耳病毒、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猪流感病毒等。这些病毒都可引起免疫抑制, 导致猪继发伪狂犬病毒、副猪嗜血杆菌、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猪丹毒、猪肺疫感染。

2 防制

猪圆环病毒病的防制 篇3

1 流行病学特性

血清学调查表明, PCV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德国和加拿大的猪群中PCV抗体阳性率分别高达95%和55%;英国和爱尔兰的猪群中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高达86%和92%, 但不显示PMWS症状的猪的比率较高, 可能存在隐性感染。郎洪武等对从我国7省市22个猪群采集各类猪血清样品559份, 采用ELISA检测PMWS抗体, 结果20日龄未断奶仔猪阳性率为0, 1~2月龄断奶仔猪阳性率为16.5%, 后备母猪阳性率为43.3%, 经产母猪阳性率为85.6%, 肥猪阳性率为51%, 559头猪总阳性率42.9%。

猪群发病率为3%~50%, 死亡率为8%~50%, 发病猪一般在发病后2~8d内死亡, 很少有康复的猪, 致死率为80%~100%。本病发展缓慢, 病程较长, 一般可持续12~18个月。

2 临床及病理特性

2.1 临床症状

表现为发热、精神及食欲不振、被毛粗乱、皮肤苍白、渐进性消瘦、生长发育受阻, 体重减轻, 还有以呼吸困难、咳嗽为特征的呼吸器官障碍, 体表浅淋巴结肿大, 部分病例可见皮肤的可视粘膜黄疸, 下痢、嗜睡、肾衰竭、皮炎等。PMWS主要表现为精神、食欲不振, 进行性呼吸困难、消瘦、贫血。皮肤苍白、肌肉无力, 黄疸、死亡。

2.2 病理学变化

主要表现为全身组织器官炎症性变化:出现肝炎, 肾炎, 多灶性间质性肺炎, 多灶性心肌炎, 胃溃疡等。

体况较差, 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 淋巴结异常肿大 (约大3~4倍) , 切面坚硬呈均匀的苍白色;肺脏肿胀, 坚硬似橡皮, 表面呈花斑状, 肝脏发暗, 萎缩;肾脏水肿、苍白;脾脏轻度肿大, 质地如肉。盲肠和结肠粘膜充血或淤血;胃无腺区形成溃疡。病变广泛分布于全身器官、组织。表现为淋巴组织、脾、扁桃体和胸腺常出现多样性肉芽肿炎症, 这种炎症与上皮巨嗜细胞和合胞体多核巨细胞中出现的包涵体有关。肺有轻度多灶性或高度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肝脏有以肝细胞的单细胞坏死为特征的肝炎;肾脏有轻度乃至重度的多灶性间质性肾炎;心脏有多灶性心肌炎。

3 防制措施

3.1 加强饲养管理, 减少环境应激因子 (温度变化、贼风和有害气体等) , 采用适当手段, 如免疫接种、抗生素治疗等方法控制并发感染, 保证猪群具有稳定的群体免疫力。

3.2 实施严格的内、外部生物安全措施。建立定期消毒制度。

3.3 降低饲养密度, 实行严格的全进全出制, 不将不同来源的猪混群, 也不要将不同猪龄的猪饲养在一个空间中。

3.4 严格控制外来人员、物品、车辆等入场, 避免从疫区引进猪, 不让其它动物接近猪场, 对老鼠、野鸟要进行有效控制。

3.5 对早期疑似感染猪进行检查、隔离、淘汰。

3.6 对猪群进行PRRSV弱毒疫苗和PPV疫苗接种对于预防猪圆环病毒感染有明显效果。 (参考文献从略)

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与防制 篇4

1 流行病学

猪对圆环病毒有较强的易感性,不同月龄的猪由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发病。主要常发于5~16周龄的猪,耐过猪后期发育明显受阻,抵抗力下降,有时并发其它细菌病和病毒病,使死亡率大大增加,猪场饲养管理不良、密度过大等常能诱发此病。

2 临床症状

本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猪只渐进性消瘦或生长迟缓,还表现为厌食、精神沉郁、行动迟缓、被毛蓬乱无光泽、呼吸困难、腹泻特征。体表淋巴结肿大,肿胀的淋巴结有时可触摸到,在同一头猪上表现为多种症状,用药效果不明显。

3 剖检病变

病死猪被毛蓬乱,皮肤苍白,个别表现为黄疸,淋巴结肿大,切面苍白,肺脏有出血斑,与正常的肺叶相间,呈花斑状,有的肺脏触摸坚实,有的萎缩。脾脏肿大,肾脏肿大苍白,被膜下有白色的坏死灶,肝脏边缘肿胀,有的有纤维素膜包被,有的肝细胞坏死。剖检中最主要的症状是胃黏膜有的溃疡,有的穿孔,严重的整个胃像“筛子”。

4 病理学检验

对感染猪进行病毒分离和对组织器官冰冻切片,利用免疫染色能确定病毒的存在。

5 诊断

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相结合才能够确诊此病。

6 治疗

该病无特效治疗措施,临床上只能针对病猪的症状加以缓解,降低死亡率。注射黄芪多糖0.2ml/kg/d,连用5~7d,头孢噻肟钠3~5g/头·d,连用3~5 d。病毒灵、头孢拌料,按照说明书适当加量,控制继发感染。

7 防制

(1)首先对猪场严格消毒,进猪前对猪舍彻底消毒,饲养过程中的消毒,以及有关人员出入猪舍的消毒等都要严格把关。

(2)建立完善的免疫体系,按时注射疫苗,“防重于治”要贯穿始终,增强猪群的免疫力。

(3)药物预防:饮料中定期投放一些抗病毒和抗细菌类药,同时添加多种维生素,增强猪群的抗病力。

猪圆环病毒病的防制措施与体会 篇5

1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根据发病情况, 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只能做出初步诊断, 如确诊还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1.1 临床症状

临床观察可见, 病猪精神沉郁, 不愿走动, 体温39.5~40.5℃, 病猪全身有明显的紫红色丘状斑点, 呼吸困难。眼睑水肿, 腹腔积水, 腹围增大。部分病猪有腹泻症状, 被毛无光泽, 皮肤苍白, 急性病例病程在3~5 d, 而后死亡;慢性病例其病程可长达1个月左右, 最后常因感染其它疾病引起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1.2 剖检变化

经剖检病猪可见各脏器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

1.2.1 免疫器官:

全身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肿大, 外观呈灰白色, 切面外翻多汁, 呈灰白色脑髓样;脾脏肿大, 边缘有丘状突起, 有的猪脾脏出现高度肿大, 呈弥漫性出血, 切面出血性坏死灶。

1.2.2 泌尿器官:

肾呈现不同程度的肿大, 表面有弥漫性小出血点和大小不一的灰白色病灶, 色彩多样, 构成花斑样外观。肾盂有出血点, 肾上腺肿大, 切面可见皮质部坏死。

1.2.3 呼吸器官:

出现弥漫性间质性肺炎, 有的出现纤维素炎症。肺的病理变化多种多样, 一般多由继发感染的疾病引起。

1.2.4 心血管:

心肌发育不良, 缺乏弹性, 心脏外有条纹状病死灶, 心包积液增多, 呈淡黄色。

1.2.5 胃肠:

胃有不同程度的卡他性炎症, 胃壁缺乏弹性、变薄, 胃黏膜呈弥漫性出血、糜烂。

1.2.6 肝胆:

根据发病情况, 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只能做出初步诊断, 如确诊还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肝有不同程度的变性, 质地脆弱, 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 胆囊内胆汁浓稠。

2 防治措施

2.1 用药情况

2.1.1 对病猪用 (泰康) 黄芪多糖注射液进行大剂量注射, 每50千克体重的猪用20 m L, 160万U的青霉素2瓶, 100万U的链霉素1瓶。第一天注射2次, 以后每天1次, 连续4~5 d, 直到病猪身上丘状斑点消除为止。

2.1.2 拌饲安捷乐 (氨苄西林钠可溶性粉) , 每包拌入100 kg饲料中;有机铬每吨饲料中添加150 g, 连续饲喂10 d, 如果同时加入黄芪多糖粉效果更好。

2.1.3 饮水中添加速补或点解多维, 每吨水中混入500 g, 连续10 d, 可提高猪只的采食量和抗病能力。

另外, 加强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措施, 给猪只提供适应的生长环境, 同时要加强消毒, 每隔3 d消毒1次。饲料中要经常间歇性的添加脱霉剂, 以防止霉菌毒素对猪的侵害, 来增强猪的抗病力。加强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措施, 给猪只提供适应的生长环境, 同时要加强消毒, 每隔3 d消毒1次。

2.2 用药效果

用药3 d后, 病猪身上紫红色丘状斑点逐渐消退, 病猪开始吃一点料, 一周后病猪基本恢复正常食欲, 只有3头因发病时间太久最终导致消瘦、衰竭而死亡。

2.3 用药成本

对于发病较严重的猪只 (进行肌肉注射) 用药成本大约在10元左右, 其它猪只费用较低, 养殖户均可接受。

3 用药原理

泰康的主要成分黄芪多糖, 用于抗病毒增强猪的抵抗力效果较好, 而青霉素和链霉素主要用于控制继发感染, 笔者曾多次应用此药物治疗发病较严重的猪只, 效果较好。

对于大群的防制采用抗菌药物的方法用来控制继发感染;而有机铬是天然的免疫增强剂, 各阶段的猪都能添加, 可提高猪抵抗疾病的能力, 长期添加可改善猪的体型, 提高瘦肉率, 如果配合黄芪多糖粉一起应用效果更好。

4 防制体会

对圆环病毒病的防制只能靠增强猪的抵抗力, 调动猪自身免疫系统来抵抗病毒, 因此黄芪多糖对此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而且按照笔者的经验, 剂量要加到平常的2倍以上, 特别是对刚开始发病的猪, 治愈率可达98%, 将其拌入饲料中使用可提高猪的抵抗力, 控制大群的发病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用黄芪多糖注射液必须连续注射4~5 d才有一定的效果, 但也有的病猪第二天就吃食, 一周左右基本上就可康复。

摘要:文章介绍了笔者在璧山县李某猪场防制圆环病毒病的过程和取得的良好效果, 总结了多年来防制圆环病毒病的经验和体会。

关键词:猪圆环病毒病,防制措施,体会

参考文献

[1]动物免疫与消毒技术.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村级动物防疫员实用手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猪圆环病毒病的病因分析及防制措施 篇6

1 危害特点

可导致母猪返情率增高, 流产, 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等, 造成母猪繁殖障碍;可导致仔猪出生均匀度差、断奶仔猪出现体温升高、皮下水肿, 皮肤有紫红色病变斑块, 间质性肺炎, 生长不良, 饲料转化率下降, 僵猪比例高, 免疫系统缺陷, 猪的抵抗力下降, 并影响其他疫苗的免疫反应, 对其他病原体易感, 造成继发感染;消化和呼吸系统紊乱, 并且抗生素使用不敏感等, 使各阶段病猪死亡率提高。

2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是断奶猪易感, 而哺乳猪很少发病。一般发病集中于断奶后2~3周和5~8周龄的仔猪, 但在实行早期隔离断奶的猪场, 10~14日龄断奶猪也见有病例的发生。穿堂风、拥挤、不同日龄的猪只混养等应激条件, 均可加重病情。无论在PRRS阳性或阴性猪场, 均可发生本病。由于PRRS阳性场常出现细菌继发感染, 因此诊断更为困难。发病率和死亡率不定, 例如呈地方性流行时, 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 但急性暴发时, 发病率可达50%, 病死率达20%。

3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很长, 临床上明显的症状是仔猪消瘦, 体重减轻, 呼吸困难。可能出现的其他症状有:水样腹泻、进行性咳嗽和中枢神经系统障碍。此外, 约有20%的病例出现贫血、黄疸, 大多数病例为慢性, 或难于察觉。在PRRS阳性病猪群中, 由于继发感染, 还可见关节炎、肺炎等多种炎症。

4 病理变化

因猪个体不同, 表现不尽相同, 为掌握较全面的病变, 在每次剖检时最好能解剖3~5头猪。典型病例死亡的病尸消瘦, 呈现轻微至中等程度的贫血及不同程度的黄疸, 淋巴结肿大4~5倍, 切面发白, 腹股沟、胃、肠系膜、支气管等器官或组织的淋巴结尤为突出。肺质地坚实如橡胶样, 在正常的粉红色肺小叶间, 散在有棕黄色至灰白色的小叶, 使整个肺脏呈现花斑状。约半数的病例, 肝脏出现不同程度萎缩, 也呈现花斑状。肾苍白, 散有白色病灶或非常肿大, 呈花斑状, 脾也肿的非常大。在胃靠近食道的区域常有大片溃疡形成。盲肠扩张、水肿, 有水样内容物。还常并发细菌感染, 尤其是PRRS并发时, 可出现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支气管炎与败血症等。

病理组织学的特征是在淋巴器官和肠壁的固有层, 可见T细胞区域的扩大, 而B细胞滤泡消失, 并为大量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取代。

5 诊断要点

根据本病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 表现消瘦、衰竭、呼吸困难, 以及淋巴结、肺、肝、肾的特征性肉眼病变等做出初步的判断, 确诊要进行实验室诊断。取病料接种于PK-15细胞中进行分离病毒, PCV-2在细胞培养物中的生长不能直接检测, 通常需要应用病毒特异抗体才能证实病毒复制。还可应用检测病毒特异抗原或DNA的方法来诊断PCV-2。也可用间接荧光技术或竞争ELISA检测PCV-2抗体。应用重组DNA表达载体获得的PCV抗原也可检测PCV-2病毒特异抗体。

6 防制措施

应该合理选择养猪场的地理位置, 选取地势高燥、采光良好的地方。搞好养猪场的规划、布局与设施, 注意采光和通风, 尽量做到冬暖夏凉。

谨慎引种, 严格卫生防疫消毒制度, 做好灭蚊、灭蝇、灭鼠等工作。预防该病的发生, 应加强检疫、全面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引进种猪时, 必须确保无疫情才可引进。由于PCV-2非常稳定, 抵抗力强, 大多数消毒产品在常规推荐剂量下对其没有杀灭作用, 故要有选择的使用消毒产品, 定期消毒。建独立的粪尿排放系统, 粪尿要发酵处理。野生小鼠可作为圆环病毒宿主或传媒, 所以, 要加强灭鼠工作。同时, 也要注意灭蚊、灭蝇, 避免飞鸟及其他动物接近养猪场, 养猪场内不得养猫和狗等动物。

加强饲养管理, 控制相关疾病, 减少猪群应激。做好饲养管理工作, 提高动物福利, 保障饲料和饮水质量符合标准。完善养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 减少和降低猪群之间病毒的接触感染机会。某些病原体, 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流感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细小病毒、猪肺炎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均等能够促进PCV-2感染并诱导发生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因此, 控制相关疾病非常有助于降低发病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上一篇:教学与科研互动下一篇:古典主义建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