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剪纸

2024-05-24

小学美术剪纸(通用10篇)

篇1:小学美术剪纸

小学美术对称剪纸图形

剪纸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剪纸不仅易学,而且趣味性强,通过学剪纸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孩子手部肌肉的协调性,灵敏性,使孩子变得心灵手巧。

学剪纸要从最基础的.折剪方法开始,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学习,比如:对称图案折剪、上下左右对边折剪、连续图案折剪、三瓣花折剪、四瓣花折剪、五瓣花折剪、六瓣花折剪、七瓣花折剪、八瓣花折剪等等,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对称剪纸图形,希望大家喜欢。

工具/原料

长方形纸一张

剪刀、铅笔

方法/步骤

首先准备好材料,一张长方形彩纸,剪刀,铅笔,如图所示。

把长方形的纸左右对边折,如图所示。

再左右对边折,如图所示。

再左右对边折,一共左右对边折3次,如图所示。

然后画上小女孩图案,如图所示。

剪去外部轮廓,如图所示。

打开,小女孩手拉手,就剪好了,如图所示。

根据这个方法,你可以发挥想象,创造出更多更漂亮的剪纸图案。

篇2:小学美术剪纸

教小学美术不就是领着孩子们画上一些画,再涂上一些颜色吗。曾经对于美术一窍不通的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然而在学校让我担起了美术课程的教学任务后,我对这门课程有了新的认识,小学美术教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和研究,在和孩子们的共同学习过程中,我渐渐喜欢上了这门课程,尤其是对剪纸教学这一块可谓是情有独钟,在钻研教材和动手实践之余,课下我经常请教村里一些会剪纸的婶子、大娘们,渐渐的掌握了一些剪纸的要领和技巧并融入到自己的剪纸课堂教学中,和孩子们一起体味着剪纸带给我们的乐趣和成就感。尽管自己是个外行可仍然很想把自己对于剪纸教学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与见解与大家进行分享。

(一)教师要了解剪纸艺术的特点以及作用

我们常说教师要成为源头活水,我们要想教好孩子们剪纸,首先要有比较充分的剪纸方面的知识,从而让我们的课堂语言充满艺术的魅力让我们的课堂具有一定的语言吸引力。

剪纸是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有悠久的历史,是民族艺术中的璀璨奇葩。几千年来形成的“剪纸艺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更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极好教育资源,是小学艺术、美术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传统的角度来看,剪纸是成人的艺术活动,但小学生学习剪纸,不仅可以从小培养孩子对祖国文化艺术的热爱,继续发掘民间艺术的情感,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剪纸的特点是单纯、朴实、线条简练、粗健,线条块面高度结合,富有装饰性,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很高的艺术价值。通过剪纸课教学,可以丰富和扩大小学生对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认识,既了解制作剪纸作品的全部过程,又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净化心灵,从而充分发挥美术课教学的授业、传技、育人的作用。

(二)让学生欣赏丰富多彩的剪纸作品,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生活在“卡通”时代的儿童,让他们接受剪纸这一民族艺术,确实不容易。但学生对形象夸张、色彩对比强烈、具有鲜明装饰效果的剪纸作品有很强的情感接受性,而民间剪纸艺术作品正是具有这些品质,它们造型呈现夸张变形、色彩艳丽、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十分贴近我们的生活。积极引导学生欣赏丰富多彩的民间剪纸艺术作品,学生在欣赏民间剪纸艺术作品时,会对民间剪纸艺术作品表现得十分好奇和喜欢。同时把我的剪纸作品展示给学生欣赏,让他们零距离接触剪纸艺术,我再当场剪纸给学生看,当他们看到我像变戏法一样剪出各种小动物,兴趣就更高了。在教室的墙壁上,挂满了我和孩子们精心制作的剪纸作品,有精美的人物脸谱,美丽的花鸟,教室的玻璃上也贴满了神态各异的小动物、憨态可掬的奥运福娃,令人目不暇接,每到节日我和学生们都设计剪纸,为节日增添了色彩,也让孩子们的才智得到了发挥,这些作品引来了孩子们关注的目光,啊,原来用纸能剪出这么多漂亮的东西!孩子们在这样的氛围里,直接感受到美的存在,触摸真实的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孩子的审美情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三)游戏实践中学习剪纸方法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内容的选择上,首先要选择较为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试手”,通过多种方法让孩子发现折叠剪纸的奥秘,孩子们在我不断地将纸折叠一次或多次,剪出相连的蝴蝶、人物、花边时,学习情绪高涨,也学着叠叠、折折、剪剪。从而使学生很自然地学会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剪纸作品。利用对折的方法,先剪个苹果、梨子,或一个瓶子、一只蝴蝶,略加一些剪纸语言,也就是剪纸的装饰纹样,如锯齿纹、月牙纹、橄榄纹、云纹等。当学生打开自己的作品时,一种喜悦与成功的感觉油然而生,展示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新奇画面,这种惊奇的感觉激发了学生再去实践。这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在实践与再创作的同时适当增加难度。例如,在苹果图形上添加些较难的图案与花纹,增加作品的美感。学生多数对鱼、蝴蝶、小兔等小动物是最感兴趣的,于是要经常有意识地让孩子们欣赏各种动态的民间剪纸动物。让孩子感受民间剪纸艺术的丰富多彩。同时,让学生们欣赏不同年级学生的剪纸作品。在小朋友惊讶羡慕时顺势引导:“只要努力我们也可以做出这么漂亮的作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初步掌握了剪纸的基本方法,学会了剪纸的基本表现语言,如月牙纹、锯齿纹,我们就引导学生利用基本方法创作一些作品,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愉悦感,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动力,有了动力学生自然会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动手设计自己喜欢的小作品。

(四)展示作品,自评互评,体验成功

教师和学生从家里带些单色的衣物、日用品等,事先布置在教室的黑板上、墙上,或摆放在讲桌上,待学生的作品完成了,分别粘贴在自己喜欢的物品上。如在一件黑色毛衣上贴上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蝴蝶,在一件白背心上贴上一个红色的团花,奔马贴在背包上,“雪花”“喜”字贴在窗户上,并让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讲述自己的创作意图,然后互评、点评,得出结论:黑色的中式毛衣佩上红黄蓝三原色的蝴蝶,使色彩更亮丽,为传统的民族服装增添了现代感,这类作品的装饰性强,赋予服装以活泼、灵动;贴在背包上的奔马,更能体现主人的个性;雪花体现小朋友对冬天的喜爱。总之,每幅作品都能显示出小作者非常独特的创意,而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内心也会有一定的成就感

小学生剪纸作品讲评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学生们在完成作业后都有一种取得成果的满足和喜悦,也更希望得到群体的认可。我们讲评的话题首先应注意紧扣课堂教学要求,因为每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同,所以讲评也有不同的话可讲。其次要注意鼓励全体学生的自信心,对于那些认真参与学习、大胆表现自己真实感受的学生都应给予肯定,给予鼓励,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比批评更能增加他们的上进心。讲评的方式除了语言讲解外,应注意美术的形象特点,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观赏其他同学的作品。展示全部作品有利于全体学生平等地建立自信心,更有价值的是全体学生能获得一个开放交流的环境和机会,能在这么一个难得的环境和机会里感受、议论、切磋、沟通、理解、触发,其内涵远远超出教师选几份作业讲评一番。

篇3:小学美术剪纸

就小学美术教学而言, 教师应重视将地方剪纸艺术引入美术课堂, 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对中国民间剪纸的概念、范畴及艺术特征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介绍, 使小学生重视、热爱民间剪纸, 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民族认同感、爱国主义情感等, 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

一、民间剪纸概述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 与其他民间艺术相比, 其普及程度更广泛, 对老百姓而言更为实用。剪纸, 顾名思义是一种用纸创作的艺术, 通过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切或镂刻来表现物象, 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 其材料广泛、易得, 形式多样, 寓意丰富、深刻, 寄予了百姓的美好愿望与生活理想。对剪纸艺术深有研究的吕胜中老师指出, 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是有其道理的。之所以今天的民间剪纸中仍保留着我国古代文化的不同层次, 是由于地域文化背景的差异及民间剪纸某些题材样式作品的相对稳定性, 使得我们可以领略民族的神秘、雄浑和神韵, 从劳动者的创造中获取历史的启迪。[1]民艺专家潘鲁生也指出, 经过无数代剪纸老艺人的艺术实践, 以及各地剪纸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在剪法和刀法上, 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固定的、程式化的剪刻手法, 也有基本的表现方法和造型纹样。[2]

作为一种民间美术, 民间剪纸与百姓生活、民俗活动息息相关, 具有鲜明的民间特色和深厚的民间传统文化蕴含。例如, 滨州民间剪纸由于受到了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等的影响, 呈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其中许多主题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直接写照, 反映了当地的民俗、民情、民风和民愿。

二、小学美术课中民间剪纸的内容及意义

本文以人教版的小学美术教材为依托探究剪纸艺术进入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策略。梳理教材可以见出, 几乎每个学段每本教材的内容都包括剪纸, 并按由简到难、由浅至深的思路加以编写。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 剪纸艺术的被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在剪纸教学中, 教师通过讲解各地乃至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剪纸的基本知识、技巧、艺术特色, 剪纸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逻辑, 可以使学生在比较中了解民间剪纸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 激发其学习兴趣与民族认同感, 从而使剪纸艺术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激起他们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意识。通过学生的动手体验等实践, 学生可以感受到令人感动的工匠精神, 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 提升小学生的专注力、观察能力、联想能力乃至创造能力等较为全面的美术素养。

三、小学美术教师应如何上好剪纸课

基于剪纸艺术的特质, 民间剪纸属于综合探索领域性质的课程,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效教学的实施依赖于教师合理组织剪纸教学内容, 系统规划教学过程, 选择适用、可行的教学方法等。

1. 注意教师自身知识素养的提高。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 要对民间剪纸有一个全面、客观、深入的认识, 通过对民间剪纸的相关知识进行探究, 形成自己的理解, 以提高“教”的质量。在剪纸教学中, 教师在正确认识中国民间剪纸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民间剪纸的热爱程度, 用强烈的热爱中国民间剪纸的情感来感染学生, 引发学生的共鸣, 进而让其热爱中国民间剪纸。

2. 注意民间剪纸教学的综合探究。

作为一门综合的、交叉性的艺术门类, 在教材中, 剪纸艺术被设置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那么在教学中, 自然需要与其他学科综合探索、融会贯通。中国民间剪纸绝非孤立的一门课程, 它与绘画、设计、音乐和舞蹈等学科紧密相连。例如, 在2013年的春节节目中, 一群小学生通过舞蹈向全国观众呈现出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剪花花”表演, 实现了中国民间剪纸与舞蹈艺术的结合。而现代的艺术教育也强调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等核心素养, 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果。

3. 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在具体“教”的过程中, 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剪纸教学中的表现和发展, 有针对性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实践。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旨在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舒适的学习环境, 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剪纸教学的效果。 (1) 在进行中国民间剪纸教学时, 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利用PPT、视频、图片等资料, 通过讲解、示范、师生共同讨论、小组发言等方式, 共同探究剪纸艺术的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 (2)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选择教学策略。方法是否有效与方法是否适用密切相关。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选择需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的特点、知识之间的系统性等, 尽量选择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如游戏法、故事法、情境教学法等, 比如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剪纸艺人的各种形式、各种花样的剪纸作品, 邀请老艺人进课堂与学生一起探究剪纸艺术等学生感兴趣、易于接受的方式。就作品的呈现方式而言, 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剪出各种有趣、有意义的图案或作品, 制成纪念册收藏, 比如独具特色的花册等。也可以利用学生的剪纸作品装扮教室, 举行特色剪纸展览, 举行义卖活动。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也激发了学生的动手积极性, 学生由此表现出自己的艺术个性,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情感体验, 审美能力得以提升。

4. 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在剪纸教学活动中, 传授剪纸的知识, 初步了解剪纸的历史、造型特征、表现形式、表现方法、装饰方法、剪纸对象的结构特征等, 使学生能更好地从事剪纸活动, 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 向同学展示剪纸作品, 增加学生感悟剪纸作品的机会, 鼓励学生充分发表对剪纸的感受与认识, 从而提高审美品味和审美判断力。剪纸技能是学生从事剪纸活动的能力, 是培养剪纸造型能力的重要保障。学生通过教师示范、自我练习、完成相关的作业、教师评价总结等方式, 掌握剪纸的基本刀法、剪法、纹样、表现手法。在实践过程中, 首先, 教师耐心示范, 演示折法、剪法及装饰纹样的剪法, 鼓励学生加强实践;其次, 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意识, 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能力、美术欣赏和表现能力。要求学生通过临摹、练习、创作把习得的知识技能得以强化与巩固。新授过程中以欣赏临摹作品为主, 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课堂作业练习中, 发挥学生主体性, 结合教师的评价指导, 自主创作, 将剪纸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同时, 要注意把握课堂节奏, 因材施教, 尽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求。

四、总结

基础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对知识的学习和对技能的掌握,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美术素养更为重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 将传统民间剪纸引入小学美术课堂, 向学生展示剪纸艺术的魅力, 既是基于地方文化资源开发美术课程资源的需要, 也对加深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认知, 促进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助益良多。

摘要:作为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 剪纸以其工具 (剪刀、刻刀、纸) 简单、造型淳朴、结构简练、色调单纯明艳以及丰富的寓意象征手法, 呈现出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艺术魅力。在每册小学美术教材中都有关于剪纸的内容, 可见民间剪纸在小学美术课中的地位。系统的剪纸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提高其审美意识与创造力, 深化对民间美术的认知与热爱, 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关键词:剪纸艺术,美术课堂,教学探究

参考文献

[1]吕胜中.中国民间剪纸 (上) [M]湖南美术出版社, 1987.

篇4:浅谈小学美术剪纸教学

【关键词】 剪纸;民间剪纸;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1

剪纸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普及的程度也较之其他的民间艺术更加广泛,更加实用。剪纸,顾名思义是一种用纸创作的艺术,它的材料是各种质量的纸张,即无论什么样的纸都可以用作剪纸的材料。民间剪纸的作品中大都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吉祥、如意的祈求,对生命的渴望。其中求生、趋利、避害的愿望始终贯穿在民间剪纸的审美理想当中。通过各种恰当的审美形式表达,使劳动人民的愿望得到一种满足,从而获得一种自我肯定。这种审美特点具体表现为构图饱满、对称;造型完整、意象;色彩鲜艳、爽朗;气氛热烈、生动;工艺自然、灵透。学习中国民间剪纸的审美特点,最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中国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引发学生审美意识的提升,从而培养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热爱。

由于受到了自然环境、风俗习惯方面的影响,题材是非常广泛的。它有不少题材是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如“上坡”、“耕种”、“收获”、“饲养”、“挑水”等。还有戏曲人物、神话故事及鸟、兽、虫、鱼等等。在教学中,剪纸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认识之门,从传统到现代,从技巧到艺术特色,启迪着学生的认知思维,通过鉴赏和分析,使学生在比较中了解我国民间剪纸的伟大之处,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学习兴趣。在剪纸的制作过程中,动脑动手可以感受到工艺制作的表现能力,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动手协调能力。可见,开设剪纸课是针对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采用愉快、轻松启发,暗示、无意识原则的指导下的美术活动、科学活动等,使小学生进行游戏般的趣味学习,最终达到全面发展。同时也使得剪纸艺术得以在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得以更好的传承。

美术教材中,几乎每一册的教材中都涉及剪纸,不论是剪一个简单的小花,还是一个自由式的窗花作品,再到剪花样,用各种剪纸和绘画拼图,都有剪纸内容的涉猎。在整个小学美术教育中,民间剪纸是按由浅入深的方法来编写的。首先让学生认识剪纸,了解它的趣味性,增加了学习的兴趣,继而动手实践,通过动手创作了解剪纸的民俗和文化内涵。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造型手段和技巧,同时促进智力和各种潜在创造力的提高发展。它真正的意义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各个方面,尤其是人文、审美方面的素质和修养。而民间剪纸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有着深远的意义。由此看来,剪纸的学习在美术教育中,是意义深远不可取代的,民间剪纸的教育,应被充分的理解,广大美术教育者,要运用好这一学科知识,把握好这一学科特点。

既然中国民间剪纸在小学美术课中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来上好民间剪纸课,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美术素养?这与教师怎样来编排好这堂课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因为一堂剪纸课的好坏,主要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气氛,最主要要处理好“教”和“悟”的关系。“教”是指从教师的讲解入手,以教师为主讲,学生跟随教师,教师通过讲解把一些优秀的剪纸作品传授给学生,并使学生直接掌握这种优秀经验。“悟”是指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引导学生领悟,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发挥潜在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到“教”和“悟”相结合。

在具体“教”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运用一些有效的,新的教育手段。首先要注意多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中国民间剪纸不是孤立存在的一门课程,它在艺术领域与绘画、设计、音乐和舞蹈有着密切的联系。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美术也是如此。现代的美术教育就是要强调与其它学科的融合,这样不仅进行了本学科的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样才能有好的教学成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发挥学生主体性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必须选择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用剪出来的各种头饰,进行表演活动;用剪出来的各种面具打扮自己等。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美的事物和美的环境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培养对美的感受力,也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成功的愉悦感,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动力。植树节让学生剪各种形状的树、树叶;六.一节联欢,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喜欢的、有创意的表演服装、道具;国庆节剪贴国旗、剪窗花;元旦节举办剪纸作品展览等。小学教育不仅是在知识方面的传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敏锐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品格,进行剪纸教育,激发学生对民间剪纸的关注,通过学习民间剪纸,让学生深入体会到剪纸的伟大,同时借鉴民间剪纸的造型方法,汲取民间剪纸中的优秀特点,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爱国情怀。

篇5:小学美术剪纸喜花案例反思

《过春节》是本学期最后一课,恰逢元旦,大家又刚过完圣诞节,学生们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中,也使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我们学习了制作节日拉花,纸灯笼和节日贺卡来渲染节日气氛,传递节日祝福。

在节日气氛中,大家的心情格外的好,并不只因为过节。孩子们制作了一个个红红的灯笼,一串串五颜六色的拉花,一张张可爱的贺卡,让我看到了,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有所提高,制作的小手工更加细致、精美;大家合作起来齐心协力,有剪纸条的、有撕双面胶的、有粘贴的、有做装饰的,各尽其能,配合的相当默契;课堂十分安静,连下位自由组合的小组合作起来也不会有大动静;认真整理自己的物品,地上的碎纸全数将干净……看到孩子们放学时,手里拿着自己做的拉花和灯笼,高兴地在父母面前炫耀的样子,我也心里美滋滋的。

现在想想,我的愿望是希望看到学生们有成就感的样子和开心的笑。

篇6:剪纸艺术应走进小学美术课堂

剪纸作为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是我国十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她与民间文化紧密结合,广大劳动人民采用夸张、变形、比喻、象征等手法,将万物悟化于心灵,概括于作品中、呈现出土味浓郁、拙态可掬、乡趣横生的作品形式。她继承了人类神秘的原始思维,在漫长的农耕生活中孕育、产生、成长,并成为广大劳动人民的精神文化寄托。她历史悠久、地域广范、作品之丰富、内涵之深厚无与伦比。冯骥才先生曾生动的比喻剪纸的人们:“双手能而巧,心灵慧亦聪。纸随刀剪转,须臾万象生”。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单单靠一些剪纸艺人的传承和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了解剪纸、喜欢剪纸、创作剪纸、最终能够乐意去传承和发展剪纸艺术。

让剪纸艺术走进校园、走进小学美术课堂。既能弘扬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又能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同时也让儿童在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和发展了儿童的创造力,而且还让儿童感受了中国的传统艺术文化。同时他们手部动作的灵活性与精确性有较大的提高。也能培养学生对学习劳动一丝不苟、细致认真的良好的习惯,这样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应如何去做呢?

一、运用多种教学形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一个优美的剪纸环境。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专业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为更好的进行剪纸教学,专业的教室场地是基础设施中必备的。舒适优雅而富有剪纸艺术色彩的学习氛围也能起到熏陶的作用。学生能够对剪纸艺术产生逐渐浓厚的学习兴趣,才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

(2)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导入

为了把学生引入剪纸教学,我会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导入。例如在一年级小朋友上第一节剪纸课上,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很多事物有着浓厚的好奇心,于是在上课前我先顾弄玄虚地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一定还不知道吧,张老师其实是魔术师,会变很多神奇的东西,现在我手中有一张纸,一把剪刀,你们希望变个什么?”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说:青蛙、蝴蝶、小马、一只小狗、一只小鸡、一朵小花?? 大家兴致勃勃,我也沉浸其中,不一会这些东

西我都一一的给他们剪了出来,孩子们在开心的氛围中感受到了剪纸的神奇。这时再引导他们了解剪纸,就水到渠成了。

(3)把一些小巧剪纸作品送给学生当奖励。

小学生以前很少接触到剪纸,会感到十分新奇,由其是亲眼看到一个个生动图像的形成,更是开心不已。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妨将示范剪出的图案作为礼物奖励给他们,学生也能作为学习的范本,得到这样的奖励的同时,会更加激发他们对剪纸的兴趣。

另外,在教学中,要尽量避免过于偏重剪纸而忽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最初,我们学生只是每节课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作品创作,如果问其创作的意图的生活,学生的表情便会茫然,不知所措。针对这种现象,可以在每节课开始提出要求,确定目标,并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剪纸兴趣越来越高,而且表达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更具个性化和故事性。

二、让学生在剪纸教学中有收获

(1)剪纸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剪纸是一项协调眼、手、脑并用的活动。要想剪出一副作品,就必须三者配合好,既要多看多练,又要多想多创新。剪纸可促进小学生手部小肌肉群的协调发展、使之灵活,刺激大脑皮层,促进思维,培养学生们的形象思维的能力、丰富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灵活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心灵手巧。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会注重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掌握了基本形状剪刻的基础上,会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剪人物的时候,一个小女孩,她的辫子可以根据喜好加长变短,或者给她们换上不同季节的服装等,这个做法深受女生的喜欢。男生受此影响,有了灵感,给男孩戴上帽子,手里拿枝枪等例如我给孩子们上剪人物课时,那天我是穿着长裙和高跟鞋。在让孩子们自由创作时,就让他们观察我动脑筋思考:怎样能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你剪的是老师,自由创作着剪。有几位小朋友剪的很有意思,一位剪的是一个穿着很长很长的裙子的老师,一位把老师的高跟鞋的后跟剪的高高的。还有一位男生把我的眼镜剪得大大的。他们还都有很恰当的解释,一个说,老师的裙子漂亮长长的像美丽公主一样;另一位说老师的高跟鞋很高和妈妈一样高,我长大也要穿这样的高跟鞋。那位男生说,老师天天带着眼镜,我给老师换个大大的眼镜,让老师看东西更清楚,我们一看带大眼镜老师就知道是我们的剪纸老师了。因此“心灵”、“手巧”是相辅相成的,不难看出,培养一双巧手也就意味着提升了智慧。这是因为手部的肌肉群的训练有利于大脑的开发与潜能的挖掘。

在剪纸学习中,孩子们通过眼睛的.观察,大脑的构思,双手的剪裁等一系列步骤,在完成作品的

同时,也使大脑得到了开发与提升。学生想象力就会在无穷无尽的变化中得到发展。

(2)剪纸教学有利于陶冶小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情趣,艺术起源于生活,她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充分表达了人们都自然、对社会的一种真挚、淳朴的审美感受。以及人类对真、善、美的不懈的追求。

总之,剪纸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师,一定要以爱和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一个融洽、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习,从而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实现剪纸教学育人和传承的目标。

篇7: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剪纸教学

剪纸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早在1500多年以前,新疆吐鲁番地区就出现了最早的剪纸。各地都有极具特色的剪纸艺术作品,并且深受国内外友人的喜爱。如今的青少年在漫画、卡通的熏陶下成长,对于自己本民族的传统艺术却了解甚少。怎样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丰富艺术课堂,让学生认识并初步掌握剪纸艺术的技巧,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崭新的课题。通过剪纸艺术课教学,可以丰富和扩大小学生对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认识,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创设环境,激发兴趣

一节好的美术课堂,首先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剪纸环境和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在剪纸艺术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教室里的墙面布置;平时经常带领学生参观一些我国知名剪纸艺人的作品,感受剪纸独特的艺术魅力。当老师在进行剪纸艺术教学时,要积极启发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并记录下来进行剪刻创意。通过他们对这些美好事物的剪刻,会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得到升华,更加热爱社会、热爱祖国、热爱本民族文化。这样,也能使他们的心灵得到陶冶,把这种情感渗入到自己的剪纸作品里,从而激发创作的热情。此外,自然界同样也是孕育学生丰富审美情感的源泉。通过让学生感受自然界奇妙的变化,在剪纸艺术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手中的笔、纸、剪等工具去表现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及感受,剪出他们心中的美丽景色,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唤起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

整合资源,注重创新

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不是孤立的,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剪纸的图案千变万化,而最常用的变化方法,就是通过纸的折叠层次和方式变化。这里涉及到数学中的倍数概念,以及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知识。只要教师略作点拨,学生就会运用数学知识,在纸的折叠方法上去找变化规律,创造一种动态组合的折纸方法,几刀下去一幅精美的作品就会展示在眼前。又如命题创作,教师出一个“春”字题目,学生就要结合语文、气象、生物、生活等多方面知识,进行巧妙构思。当然,富有创意的样稿设计,还需要有较好的绘画功底。此外,老师还让学生对自己创作的剪纸作品进行口头表述,并写成一段话或一篇小文章,来实现学生内在真实情感的表达,从而使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得到很好的培养。

教师的示范是美术课堂直观教学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也是美术课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媒体展示不同形式丰富多彩的剪纸艺术作品为范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制作多媒体软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剪纸作品的特点,然后再对剪纸的特点、表现形式以及表现方法和步骤进行直观的讲解,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之后,学生按照方法和步骤进行剪刻。剪刻完毕,再对照范例进行检查。另外,示范的直观性亦可增加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想象力。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启发学生去想象和创造。如剪喜字可用多种方法去剪:一是边对边进行折叠,然后画出一半的图案。这样剪出的喜字字形丰满,笔划端正;二是对角折叠,按图案折剪的方法,剪出喜字纹样,打开是圆盘喜字等。在学生掌握了最基本折剪方法之后,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充分联想与创新。在折剪的基础上去创造,还可把喜字变形,如方形、圆形;在喜字两边还可以添加吉祥图案纹样等。

剪纸教学活动是一种表现手段。就学生剪纸表现而言,它是学生一种内心状态的外部展示。学生的作品是其感知事物和理解事物后而留在作品上的痕迹,无论对涂鸦阶段的小朋友,还是象征阶段的小学生,都展示了学生对某一事物内容的思考和判断,是其能力的体现。所以,小学剪纸教学活动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不但反映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还包含了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以及表现能力。

尊重差异,全面展示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教学目标,在剪纸教学中,不仅要在形式上采用学生可亲的语言,内容上也要适合不同年龄学生使用,在具体安排上,采用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每个单元呈由浅入深的递进关系,设置基础篇、提高篇和挑战篇以供选择。同时要考虑到因材施教的理念,将作品的表现程度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方便开展分层教学。每课中还设有学习建议、推荐网站、学习卡、小知识等供学生参阅,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多方面条件,使他们能够通过手中的作品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创意。剪纸欣赏的内容极为丰富多彩,短短在上课时能够做到和欣赏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还要利用第二大课堂,课后多收集资料,走近剪纸艺术大师,积极参加各种剪纸艺术比赛和展览等,以取得的荣誉和成绩去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创作热情。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只要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根据本地本校的特色去创新,一定能开发好中小学剪纸艺术课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内容,以有趣生动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剪纸艺术的兴趣。突破了剪纸这一“点”,也就能带动美术教学的全面展开。

篇8:小学美术剪纸

关键词:校本课程研究,手工剪纸,小学美术

手工制作即自己动手做, 手工是靠手的技能和使用简单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的一种造型活动。手工制作种类又分为纸工、泥工、布艺、绳结和废品再利用等,立体剪纸是手工制作的一种。随着剪纸艺术发展和创新,立体剪纸以一种崭新姿态出现。立体剪纸形式新颖,突破传统片面剪纸的局限,制作出来的剪纸富有立体感,趣味十足。

课题组实施的“小学美术手工剪纸创作”校本课程研究的核心是将美术与学科相互融合, 不仅是单纯地培养学生简单的动手能力,学会剪纸这项技能,更是让学生将美术带入自己的生活世界,感知美术与生活无处不在,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创造力。

一、组织手工剪纸创作校本课程研究的重要意义

1.手工剪纸创作是一种创新性实践活动

手工剪纸创作是一种创新性实践活动, 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主要依靠手工技能进行制作,需要制作者亲自投入到制作活动中。手工剪纸创作具有丰富的创新因素,既是手与眼协同活动,借此对现实生活世界进行动态感知的过程,又是手与脑配合工作,把外在活动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

2.手工剪纸创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手工剪纸创作之前都需要整体安排,包括工具准备、材料数量、作业制作大小、材料利用等,要求学生提前做好计划和安排,以便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为保证制作过程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特别是立体手工制作,需要发挥学生的三维空间立体造型设想, 充分发挥学生大胆想象和多变思维方式,探索出与众不同的设计。这一制作过程将有助于学生空间想象力构建和完善。

3.手工剪纸创作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手工剪纸创作制品的完成,在造型、结构、用色、组合等方面都运用了美的原理和法则。学生在这一制作过程中不仅进行实践操作,更重要的是体验创作过程中的愉悦之情,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提高。

二、手工剪纸创作校本美术课程的有效实施

1.手工剪纸创作教学的主要方法

根据“小学美术手工剪纸创作”课程设置主题和内容特点,主要采用情境预设法、探讨分工法和互助合作法三种方法,突出“乐学美术手工剪纸创作”的特色。

(1)情境预设法

教师根据选定的主题内容, 通过各种趣味的预设情境导入内容,如讲授时运用灵活多样的导入形式,诸如直观、启发、刺激、设疑、新颖、趣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调动学生不同的感觉器官,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活学生思维,与老师共同分享故事内容,了解故事内容和对主题进行简要分析,引导学生对角色和场景布局有所认识,如何为故事配上完整的画面,再现故事情境。

(2)讨论分工法

根据故事情境,大家讨论后在老师指导下全班分组(每组4~5名 ),并选派小组长 ,由小组长对选择的主题故事进行任务的协调分工,对教师巡视指导。

(3)互助合作法

教师根据小组的分配角色, 首先指导学生观摩视频或教师动手制作的过程,掌握各种角色、场景和道具的基本制作方法,教师事先对具体要求和操作技法加以说明,然后对各小组成员根据自己分配的任务进行分别指导。

2.手工剪纸创作教学的基本模式

在“小学美术手工剪纸创作”课程实施中,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教学模式。

(1)“欣赏童话—解密童话—制作童话—展示童话 ”

这一环节主要是以视觉形象为主体的导入, 重在通过学生欣赏和观看优美的剪纸作品产生兴趣和好奇, 进而教师引导学生解密作品的制作过程,发挥学生的动手积极性。具体操作环节是:1欣赏童话。教师通过搜集优秀剪纸作品,以视频图片或照片形式呈现给学生。2解密童话。教师选定其中一个主题内容解密作品的制作过程。操作方式灵活,教师可现场操作,也可下载视频观看操作步骤。3制作童话。教师指导学生分工制作。4展示童话。各小组展示并汇报成果,其他小组可点评。汇报形式灵活多样,根据课堂时间安排,采用集体汇报、个人汇报、成立专家小组点评等形式。

(2)“走进童话—探秘童话—呈现童话—制作童话 ”

学生天生对声音具有强烈的敏感和好奇, 不同形式听觉形 象的导入 课程 ,有助于开 发学生的 丰富想象 力和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1走进童话。教师通过不同主题的童话内容,采用不同形式引导学生感受童话。如利用儿歌、讲故事、听声音、猜谜语等方法让学生走进童话故事。2探秘童话。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童话故事内容探寻故事情节。3呈现童话。教师根据故事情节呈现完整的童话故事。4制作童话。教师指导学生将故事情节再现真实,共同制作童话故事。

(3)“扮演童话—分享童话—实现童话—制作童话 ”

让学生根据童话故事的情境扮演童话故事的角色, 让学生把书本知识、道理融入生活情境之中。1扮演童话。教师根据某一主题内容,在课堂上创设不同情境,让学生扮演童话故事中的角色。如根据成语狐假虎威扮演故事、以一次有趣的郊游为主题现场扮演等。2分享童话。学生在扮演童话故事中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说一说、评一评,体会童话故事的智慧。3实现童话。教师让学生根据感受把童话带进课堂。4制作童话。教师指导学生把童话故事通过剪纸制作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表现童话作品,鼓励学生为童话创设不同角色、场景。

篇9: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

【关键词】独特 审美 剪纸 艺术 兴趣

剪纸是一种实用性强,表现力丰富,同时剪纸为一个古老而富于传统的美术式样,成为最及最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品种,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它以独特的技法和趣味性,也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剪纸对低年级小学生的作用是独特和多方面的,它不仅能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受到熏陶,而且还发展了小学生的创造力,开发了孩子的右脑锻炼手眼协调及小肌肉精细动作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作用,所以,我认为让剪纸艺术走入小学美术课堂是十分有必要的。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他认为剪纸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养成独自消遣的好习惯,也就是说剪纸可以使孩子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二是可以练习手筋,就是可以使他们练出一双灵巧的手,因为手部肌肉的训练有利于大脑的开发,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一、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剪纸环境。

根据儿童从小就喜欢并熟悉小动物这一特点,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欣赏剪纸《十二生肖》,现在小学生平时很少接触到剪纸艺术,特别是南方的学校,看到屏幕上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一下子就能被这种独特的艺术所吸引,这样他们就会主动运用感官去看、去聽、去动脑想动手做,激发学生对剪纸艺术的浓厚兴趣,为学生学习剪纸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在兴趣的带动和引导下,开始教学生动手做一些简单的窗花,贴在活动室。让学生自己感受剪纸的艺术魅力,同时,如果有条件的话,教师还可以领幼儿观看一些剪纸艺人,亲自剪出的各种图案,为学生创造浓厚的剪纸艺术氛围。

二、根据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剪纸兴趣。

在教学设计上,设计一节关于多种花瓣的剪法,同时给幼儿展示了教师剪出的三瓣花、四瓣花、五瓣花等,形状各异,这些都能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尝试的欲望,这时能顺理成章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剪纸作品,让他们动手剪出自己的作品,虽然有的学生剪出的不太理想,但这些都是他们亲自动手做的,我让他们用各种颜色的纸剪出不同的形状,剪好以后粘贴在一张白纸上,然后自己用彩笔在四周画出一个框子,把作品放入区角中,让他们互相欣赏,对比改进。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运用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刚开始可以剪一些基本的线条,然后增加难度学习剪图形,并通过多次折纸,剪一刀就可以剪出五角星,逐渐增加难度。在教学设计上,教师也可以引入雪花的剪法,让学生体会剪纸中的技巧和异同,激发儿童对这种传统美术形式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创造力。

三、在剪纸教学中,渗透了多种教育。

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不是孤立的,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在每次剪之前我要求他们先想好自己需要剪什么,怎样剪可以添加什么?这样有利于培养儿童思维建构能力,当他们剪出的形象没有达到他所期望的,就让他剪出的像什么,再添加点完成另一幅作品,这样既没有造成儿童的失败感,还有助于激发儿童的活动兴趣,最后请他们做小老师一起讲评作品,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运用剪纸与绘画、粘贴相结合丰富作品表现力。

小学的美术课堂主要还是欣赏与绘画课,引入剪纸艺术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剪纸,也可以将剪纸和绘画想结合,让学生感受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变通。如:剪小蜜蜂,其中细小的部分学生很难剪出,可以让他们先用笔画出,再进行剪,有面积大的如房子,可指导他们把图案贴上,使作品更丰富、美观,学生剪出的作品可以用来进行游戏或节目装饰,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丰富了游戏,能激发对剪纸的兴趣,这样不仅促进了身心快乐发展,让他们在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还刺激了他们的创造力。

五、在教学中培养儿童的耐心和坚持。

实践证明,幼儿在趣味兴高的活动中坚持的时间长。剪纸活动一开始对孩子来说困难很大,不是剪坏了,就是折错了,常常是手忙脚乱。老师做事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耐心,没有耐心的老师很难培养出有恒心的学生。小学生充满活力,但也往往多动浮躁,在教学中也有剪错一两次就干脆不剪了。于是我就尝试着通过自身示范去影响孩子。

六、结论

“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一所学校建立特色是非常重要的,特色教育往往是转变学校形象的一个突破口。”将剪纸艺术引入小学美术教育课堂也是一种有效的特色教育。剪纸教学不仅符合小学生学习心理,适合小学开展艺术课改工作,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提高艺术品味和创造能力,带动学生整体艺术素养的提升,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注入了文化底蕴,在一定程度实现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实践证明,开发小学剪纸课程,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乔元正.审美品格:艺术教育的应然追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6).

[2]张宜书.论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之差异性[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3(5).

[3]马建军,美术教育中的剪纸教学,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

[4]叶红娜,关于小学剪纸课教学的初浅认识,中小学教学研究,2001,03.

[5]谢明霞,论小学剪纸课创新能力的培养,少年儿童研究,2011,24.

篇10:浅谈小学美术课中的剪纸教学

一、引言

民间剪纸作为一个古老而传统的美术式样,千百年来一直结合中国各地的民俗和民众的愿望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最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品种之一。人教版小学美术中安排了许多剪纸内容,有剪雪花、剪小动物、剪各式各样的窗花作品等。教师应重视民间剪纸的教学方法,通过对中国民间剪纸的概念、范围及基本特征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学生重视民间剪纸,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爱国热情和创新能力,以便于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的综合素养。

剪纸的存活和延续寄托在一代代人的双手和血脉里。它就是曾经不被人重视,被称为“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中国民间剪纸。现在,民间剪纸日益得到重视,并且被编入各类美术教材中。学生通过对民间剪纸的学习,审美能力得到提高,爱国热情得到增强,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端正态度,努力提高小学美术课中剪纸的教学质量。

二、民间剪纸的概述

民间艺术中,剪纸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普及的程度也较之其他的民间艺术更加广泛,更加实用。剪纸,顾名思义是一种用纸创作的艺术,它的材料是各种质量的纸张,即无论什么样的纸都可以用作剪纸的材料。但是在中国民间,大部分的剪纸用料为单色纸(一般用红、黄、绿三种颜色),染色剪纸和供妇女们刺绣用的花样用纸为白纸。剪纸的创作工具十分简单,只要有一把剪刀或刻刀就可以进入创作状态。中国的剪纸还是一种农民的艺术,它的制作群体又是以中国广大农村的妇女为主,在具有剪纸传统的村落社会,剪纸花样被作为女红的一个重要内容得到保存和传承。“女红”是指民间妇女的刺绣活动。大凡女孩子到了七、八岁时,家中的奶奶、母亲或姐姐就会向她传授剪纸的技艺。这一特点使中国的民间剪纸带有浓厚的女性特色和乡土气息。

民间剪纸的作品中大都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吉祥、如意的祈求,对生命的渴望。其中求生、趋利、避害的愿望始终贯穿在民间剪纸的审美理想当中。通过各种恰当的审美形式表达,使劳动人民的愿望得到一种满足,从而获得一种自我肯定。这种审美特点具体表现为构图饱满、对称;造型完整、意象;色彩鲜艳、爽朗;气氛热烈、生动;工艺自然、灵透。学习中国民间剪纸的审美特点,最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中国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引发学生审美意识的提升,从而培养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热爱。

三、民间剪纸的内容

在教学中,剪纸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认识之门,从传统到现代,从技巧到艺术特色,启迪着学生的认知思维,通过鉴赏和分析,使学生在比较中了解我国民间剪纸的伟大之处,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学习兴趣。在剪纸的制作过程中,动脑动手可以感受到工艺制作的表现能力,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动手协调能力。可见,开设剪纸课是针对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采用愉快、轻松启发,暗示、无意识原则的指导下的美术活动、科学活动等,使小学生进行游戏般的趣味学习,最终达到全面发展。同时也使得剪纸艺术得以在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得以更好的传承。

人教版的美术教材中,几乎每一册的教材中都涉及剪纸,不论是剪一个简单的小花,还是一个自由式的窗花作品,再到剪花样,用各种剪纸和绘画拼图,都有剪纸内容的涉猎。

在整个小学美术教育中,民间剪纸是按由浅入深的方法来编写的。首先让学生认识剪纸,了解它的趣味性,增加了学习的兴趣,继而动手实践,通过动手创作了解剪纸的民俗和文化内涵。

四、民间剪纸的意义

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造型手段和技巧,同时促进智力和各种潜在创造力的提高发展。它真正的意义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各个方面,尤其是人文、审美方面的素质和修养。而中国民间剪纸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有着深远的意义。

民间剪纸是我们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美术,他们虽然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是从大量的民间剪纸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劳动人民惊人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乐观精神。学习民间剪纸中劳动人民所表达的乐观向上的精神,从而增强学生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崇敬和热爱,对中华文明的热爱。由此看来,民间剪纸的学习在美术教育中,是意义深远不可取代的,民间剪纸的教育,应被充分的理解,广大美术教育者,要运用好这一学科知识,把握好这一学科特点,为我们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而努力。

五、教师应如何上好剪纸课

既然中国民间剪纸在小学美术课中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来上好民间剪纸课,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美术素养?这与教师怎样来编排好这堂课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因为一堂剪纸课的好坏,主要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气氛,最主要要处理好“教”和“悟”的关系。“教”是指从教师的讲解入手,以教师为主讲,学生跟随教师,教师通过讲解把一些优秀的剪纸作品传授给学生,并使学生直接掌握这种优秀经验。“悟”是指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引导学生领悟,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发挥潜在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到“教”和“悟”相结合。

(一)正确认识民间剪纸并培养自身对民间剪纸的热爱

要体高“教”的质量,首先教师自身要对民间剪纸有一个全面、客观、深入的认识。在正确认识中国民间剪纸的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培养对民间剪纸的热爱。要感动别人,一定要先感动自己。中国民间剪纸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从大量的作品中反映出劳动人民的那种善良、勤劳、乐观和智慧的品质,从中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由此,我们会产生对劳动人民的敬佩和热爱,对祖**亲的热爱,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当教师在教学时具备了这种强烈的感情,并很自然的流露出来,必然能用这种强烈的热爱中国民间剪纸感情来感染学生,使学生也为之深深打动,热爱起中国民间剪纸。

(二)注意民间剪纸与其它学科的融会贯通,运用新的教育技术和情境教学

在具体“教”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运用一些有效的,新的教育手段。首先要注意多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中国民间剪纸不是孤立存在的一门课程,它在艺术领域与绘画、设计、音乐和舞蹈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影戏演出中的角色道具,最初皆以纸雕刻而成,走马灯中的刀马人物以剪纸染色制成,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乐趣。把范围扩大一些,民间剪纸与历史、文学、地理等等学科都有很多关联。例如山东的喜花不同于其他地方,是常用葫芦、盖碗、瓷壶等外形作轮廓,剪纸的工细粗健不同,取义颇富古代民俗文化含义,如葫芦,因其植物蔓长,像征结婚生子,家族蔓延不断.在新的教育形式下,综合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多的被人们重视,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美术也是如此。现代的美术教育就是要强调与其它学科的融合,这样不仅进行了本学科的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样才能有好的教学成果。

(三)教师注意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有了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课上的讲述生动,但是有时教学效果不佳,其原因就可能是教师在授课时忽略了“悟”,就是忽略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就成了“填压式”的教学方法,只是一味的“填”知识,一味的“压”知识,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得整个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这样课堂气氛就会低落,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中国民间剪纸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重“悟”。教师的作用是诱导学生领悟,要留有疑点,空白处,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和思考。就像欣赏剪纸作品时,教师可以和学生在剪纸的图形上一起做探讨,让学生说说对于剪纸图形的看法和感受。这样不仅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也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发挥学生主体性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必须选择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教育方法,如游戏法、故事法、歌谣、剪纸添画等不同形式来进行民间剪纸艺术教育活动。如:用剪出的人物、动物制成有趣的皮影戏来操作游戏;引导学生用剪出来的各种头饰,进行表演活动;用剪出来的各种面具打扮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开化妆舞会等等。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美的事物和美的环境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培养对美的感受力,也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内容的选择上,我首先选择较为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试手”。我先让学生学剪“喜”字,这是典型的轴对称剪法,而且都是直线剪法,训练也是从有痕到无痕。在实践中,我还要求学生变魔术,在原作品上略加一些剪纸语言,如锯齿纹、月牙纹等把喜字中的“口”都变成空心圆、变成人物的眉毛、眼睛,这不但增加了曲线剪法,而且使图案更加美丽。不少同学学会了喜字、福字、挂钱等的剪法后,还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应用。成功的愉悦感,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动力。植树节让学生剪各种形状的树、树叶;六.一节联欢,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喜欢的、有创意的表演服装、道具;国庆节剪贴国旗、剪窗花;元旦节举办剪纸作品展览等。

六、总结

小学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小学教育不仅是在知识方面的传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敏锐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品格,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代学校素质教育的首要。进行中国民间剪纸教育,激发学生对民间剪纸的关注,通过学习中国民间剪纸,让学生深入体会到民间剪纸的伟大,创造民间剪纸的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产生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对祖国和人民的历史责任感。同时借鉴民间剪纸的造型方法,汲取民间剪纸中的优秀特点,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爱国情怀。

几千年来,中国民间剪纸一直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得不到重视。现在民间剪纸走进了课堂,更多的学生认识到了民间剪纸。学生通过学习对生活,对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民间剪纸的教学上,有待更多的美术教育者在实践中去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2012

上一篇:在集团公司2014年巡视工作启动会上的讲话下一篇:履行工作职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