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活动记录

2024-05-23

小学美术活动记录(共9篇)

篇1:小学美术活动记录

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1活动专题

各式各样的房屋

指导教师

李微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

评析上节课的作业,由立方体和圆柱体的组合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各式各样的房屋》

二、讲授新课:

(1)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知道哪些房子的造型。

(2)小结(随着时代的进步,房屋的 样式也越来越多。当然,除了这些高楼以外,我国还有一些具有特色的民居:如北方的四合院、傣家的竹楼、苏州的园林、陕西的窑洞、福建客家的围龙屋等。

(3)讲授画房屋的步骤与方法

a、分析房屋的一般结构:墙体、屋顶建筑和地基建筑三部分。墙体部分又可分为墙、门、窗等。顶部建筑一般都盖有瓦。

b、步骤:先画地平线,再安排主楼在画面上所占的大致位置,描绘出房子的大致轮廓,同时安排好周围的陪衬建筑。

c、涂色

三、布置作业,提出弹性作业要求

四、巡视辅导

五、课堂小结

2活动专题

立方体的包装盒

指导教师 李微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

1、小结上节课的学习内容,重点突出立方体的透视规律,引出课题。

2、指导学生摆放写生包装盒。

(1)一个面正对学生

(2)一条棱正对学生

二、讲授新课:

1、观察、检验:

结论——近高远低、近长远短。

2、画法指导:

画立方体首先要练习正确握笔画直线。先画一个方形,然后通过对四条边的长短比例、垂直角度的反复调整和修正,才能画正确。

告诉学生看形画形。如画立方体的顶面,先要看清顶面透视变形后的特殊形状,然后如实地画出所见顶面的形状。从顶面的顶角画垂线,再观察各条棱线的长短,在各条垂线上截取不同的长度,最后画出底面的棱线。

3、修改

4、画好立方体包装盒的透视结构图后,指导学生认真地画好包装盒每个面的装饰图案和文字。

5、上色

三、布置作业,提出弹性作业要求

四、巡视辅导

五、作业展评

六、课堂小结

篇2:小学美术活动记录

活动专题: 各式各样的房屋 出席人数:52人 指导教师:马丽

活动 过 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

评析上节课的作业,由立方体和圆柱体的组合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各式各样的房屋》

二、讲授新课:

(1)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知道哪些房子的造型。

(2)小结(随着时代的进步,房屋的 样式也越来越多。当然,除了这些高楼以外,我国还有一些具有特色的民居:如北方的四合院、傣家的竹楼、苏州的园林、陕西的窑洞、福建客家的围龙屋等。

(3)讲授画房屋的步骤与方法

a、分析房屋的一般结构:墙体、屋顶建筑和地基建筑三部分。墙体部分又可分为墙、门、窗等。顶部建筑一般都盖有瓦。

b、步骤:先画地平线,再安排主楼在画面上所占的大致位置,描绘出房子的大致轮廓,同时安排好周围的陪衬建筑。

c、涂色

三、布置作业,提出弹性作业要求

四、巡视辅导

五、课堂小结

常丰中心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活动专题:立方体的包装盒 出席人数:52人 指导教师:马丽

活 动 过 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

1、小结上节课的学习内容,重点突出立方体的透视规律,引出课题。

2、指导学生摆放写生包装盒。(1)一个面正对学生

(2)一条棱正对学生

二、讲授新课:

1、观察、检验:

结论——近高远低、近长远短。

2、画法指导:

画立方体首先要练习正确握笔画直线。先画一个方形,然后通过对四条边的长短比例、垂直角度的反复调整和修正,才能画正确。

告诉学生看形画形。如画立方体的顶面,先要看清顶面透视变形后的特殊形状,然后如实地画出所见顶面的形状。从顶面的顶角画垂线,再观察各条棱线的长短,在各条垂线上截取不同的长度,最后画出底面的棱线。

3、修改

4、画好立方体包装盒的透视结构图后,指导学生认真地画好包装盒每个面的装饰图案和文字。

5、上色

三、布置作业,提出弹性作业要求

四、巡视辅导

五、作业展评

六、课堂小结

常丰中心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活动专题:立方体和长方体的透视现象 出席人数:52人 指导教师:马丽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

出示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实物,引出本堂课的课题《立方体和长方体的透视现象》。

二、讲授新课:

(一)分析立方体、长方体的特点:

设问:立方体和长方体怎样区别?

两种形体都有六个面,立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有一种是六个面都是长方形,另一种是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它四个面是长方形。

(二)常见的长方体及立方体物

设问: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立方体的?(请同学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三)长方体、立方体的立面画法。

1、分析立方体、长方体的透视现象:

(请学生板演立方体的画法)

设问:为什么这些立方体看起来不太舒服?

小结:主要是没有把物体的透视现象表现出来。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景物,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觉中产生一种近大远小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透视现象。(加点透视现象)

2、表现立方体、长方体透视现象的方法:

设问(1)绘画的任务是什么?

小结:绘画是在平面上表现空间和立体的艺术,表现过程需要运用客观的透视规律,把物象具有的高、宽、厚的立体感或空间结构在平面纸上表现出来。

设问(2)表现透视现象的方法有几种?

(出示立方体并使其一面面向学生)

这种摆置方法是使立方体的一个面面向我们,同时与画面呈平行位置,这种透视现象称为平行透视。(板示)

另外一种摆置方法是,立方体的一个角面向我们,同时也与画面成角度位置,这种透视现象被称为成角透视。(板示 立方体和长方体的透视现象

两种透视的 步骤图版图

因为物体透视现象是近大远小,所以表现这种近大远小的透视方法又叫“远近法”

(四)出示步骤图讲授透视图的画法:

1、立方体的平行透视图

2、立方体的成角透视图

三、布置作业,提出弹性作业要求:

四、巡视辅导

五、作业展评

六、课堂小结

常丰中心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活动专题:泥塑面具

出席 人数:52人

指导教师:马丽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

让学生有许多泥塑面具的造型,直接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师:“同学们平常去逛街,都会看到玩具摊上常有出售各种面具玩具。有传统形象的京剧脸谱,也有现代动画片中机器人脸谱,有时我们还能看到藏族宗教节日用的鬼头脸谱面具,还有非洲黑人脸谱面具……这些脸谱面具既可以戴在脸上表演节目用,又可以挂在墙上作为一种 壁挂装饰品。(介绍面具)

2、让学生观察树种的脸谱,分析它们的脸部造型、头部装饰是怎样的?

3、问学生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脸部造型?

4、讲解制作方法:

(1)先塑脸型

(2)塑五官

(3)添装饰

(运用夸张与变形等艺术处理方法,对面具的五官做大胆的夸张和变形,多观看,多修改,力争生动、有趣)

三、布置作业、提出弹性作业要求。

四、巡视辅导

五、课堂小结

常丰中心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活动专题:泥塑面具 出席人数:52人

指导教师:马丽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

出示瓷塑小动物,让学生来欣赏小动物,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并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介绍瓷器

师:“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我国瓷器主要是青瓷、白瓷和彩瓷为主要品种。近代,随着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艺术陶瓷迅速发展。如洛阳、淄博、景德镇、宜兴等地已成为艺术陶瓷的制作中心。” 让学生观察瓷塑小动物和平常生活中真实的动物有何不同?

讲授如何制作泥塑小动物。

1、确定自己做一个什么样的小动物的形象

2、制作出小动物的每一部分的结构

3、把各部分连接在一起

4、对外形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雕刻

5、对动态进行塑捏

三、布置作业,提出弹性作业要求,可几大组进行比赛

四、巡视辅导

篇3:小学美术教学活动课策略

1.活动课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

人们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 然后站在理性的高度指导实践, 其认识的正确与否又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周而复始, 形成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从教学的认识过程看, 活动课教学主要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各类实践活动, 获得对自然和社会事物的大量直接经验, 这是一种感性认识;而学科教学, 则是让学生在原来具备的、一定的直接经验基础上, 借助书本知识, 通过概念和推理, 掌握前人留下的间接经验, 表现为理性认识。活动课教学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符合人的认识发展规律, 也体现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活动课教学为学生创设了获得直接经验的条件, 学生通过亲自观察、感受, 亲手制作, 反复思考、探索, 增强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使他们对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技能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提高了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兴趣, 从而增强了学生在学科教学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理的安排是上好活动课的保证

(1) 研究学科教材内容, 把握目的、要求和重点、难点, 在提高兴趣的基础上, 强化教学重点。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 把握教材中的主线, 从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着手, 对一些课程单元进行安排, 调整确定活动课内容, 突出教学重点。如:五年级基础绘画主要是培养学生三维空间理解能力和三维空间想象能力, 进而提高对立体物的表现力。由于他们的认识刚从二维空间转化过来, 进入到三维空间有一定的困难。增强学生三维空间想象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有利于掌握基本技法。

(2) 安排好教学时间, 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我们根据本校实际情况, 将教材中非主要内容压缩, 增加了活动课内容, 或者将教材内容直接改为活动课内容, 可以保证活动教学的时间。根据学科课程计划的安排, 我们还合理地设计出相应的活动课计划, 把它安排在一些单元之中, 在活动课内容与学科教学内容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活动课自然地穿插在整个教学课程计划之中, 没有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

3.挖掘教学内容, 丰富活动课教学内容

(1) 融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于活动课教学之中, 组织学生创作活动。在小学美术教材中, 有许多内容可以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相联系, 我们利用活动课教学, 充分发挥了美术教学以美育人的功能, 在上《戏剧脸谱》一课时, 我在处理教材时, 突出“以育人为本,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注重学生的情感熏陶和审美情趣这两方面的有机统一, 使学生在情感上得以升华。

(2) 向其他学科渗透, 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 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语文教材中, 有许多内容可以利用, 像童话故事、古诗词、故事情节性较强的文章等。

(3) 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的环境资源, 带领学生走出校门, 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比如春天来临, 我们带着学生到公园去“找春天”, 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观察、触摸、聆听、欣赏, 加深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性认识。在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之后, 引导学生创作《我心中的春天》, 他们画的内容, 更具想象力, 形象更丰富多彩。

4.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让学生充分展示创造才华

(1) 实施民主教学, 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活动课教学中, 让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起作用, 就要给学生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 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 承认他们创造价值的存在。在教学中, 教师的位置如同学生的“大朋友”“孩子头”, 领着他们探索, 启发他们思考, 指导他们实践, 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应是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对于暂时落后的学生, 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对于他们取得的一点点成绩, 都要给予大力表扬, 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使他们和广大同学一样,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变不愿思考为积极思考。只有在这种民主的环境中, 学生的创造潜能才会像火一样迸发出来。

(2) 大胆放手, 给学生创设展示才华的机会。在教学中, 让学生有所创造, 就要引导和鼓励学生摆脱束缚, 不受别人影响, 有自己的想法, 要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大胆地思考、创新。对他们与别人不同的创作要给予鼓励和引导, 使他们的想法更加成熟, 绘制得更加完美。为了展示学生的才华, 我们还在活动课中搞点小竞赛, 在校园里定期举办校园画展、优秀作业展, 举行全校性的现场绘画活动, 开设艺术墙, 组织学生布置学校环境, 让学生有大展身手的机会, 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

篇4:漫谈小学美术课堂活动教学

如果教师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把自己的头脑武装起来,就会发现多条能让我们去挖掘、开辟的新途径,最终达到新教育的初衷。而其中课堂活动已悄悄在美术课堂中生根发芽,成为美术课堂中悄然绽放的一朵“花蕾”。

一、营造轻松氛围,学生自主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是教师最大的过失。”以往的教师独占讲台,学生原地做作业的课堂教学模式必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哪会有兴趣参与其中?

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活泼的课堂氛围,让“情感性”这一美术品质在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必然会显现出来,他们会主动地参与到师生共同营造的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来。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关键在于:活动方式多样化,活动地点不受限制。我就以一年级美术教材第一课《大家一起画》为例,说说它的好处。

活动方式1:课前在教室四周贴一圈全开大小的白纸,学生可以畅快、舒心地作画。课后可将墙上的画纸保留一个星期,学生可以随时添画。这样将美术课堂延伸到课外生活中,以利于培养学生表现的热情,给学生提供即兴创造的机会。

活动方式2:课上教师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合作作画,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更早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好方法。

活动地点1:教室(容易把握课堂纪律,便于组织教学,可以在学生作业或活动时适当放点孩子喜欢的音乐,这样更能渲染气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动地点2:操场、校园(让学生在自然中去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自由发挥。)

以上我简单列举了两种活动方法和两处活动地点,只要在教师正确的引领下,必然会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这样的课堂中来。

二、活动中去体验,探索中去学习

体验性和探索性是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态度,这两点在美术课堂活动中是可以被充分运用的。我以第一册美术教材第四课《有趣的拓印》为例来讲美术课堂活动中的体验性和探究性。

课前我在校园里找到几个醒目的凹凸不平的花纹进行拓印,然后在课的开头出示给学生看我事先拓印的花纹,请他们仔细观察其纹理,然后以4人为一组去校园中寻找老师拓印的花纹。为了节省时间,只需每组找到其中一个花纹,然后拓印下来,最后在操场集合讨论。经过这样的引导组织,学生立即产生了兴趣。主动开始“寻宝”了。在“寻宝”过程中他们用眼观察,用手触摸。这一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美术课堂活动给学生实实在在地创造了亲身体验、亲自探究的机会。

三、拓展综合实践,优化活动教学

把美术学习拓展成综合实践能力,把专业化教学拓展成生活化的创造性教学。但是,我们观摩的一些美术课堂教学却并不理想,有些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正如一位老专家所说:“现在的美术教学,开放到无边,多元到失控,听后让人摸不着边。”其实这是错误地夸大开放、多元的功能,错误地将自由放纵理解成自主拓展,造成教学效果向反方向发展,失去了课堂教学应有的生命活力。例如,在教学《多彩的拉花》一课时,当学生用灵巧的双手剪出了许许多多的拉花后,我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游戏方式展示各自的拉花作品。

活动一:用多彩的拉花美化校园。小朋友把自己制作的拉花挂在校园的小树林中,让多彩的拉花在小树枝上快乐地飘舞。

活动二:用多彩的拉花美化教室。元旦即将来临,想开个元旦联欢会吗?一起动手把我们的教室布置一下吧。

四、把握创新思维,做个性小能手

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和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所以,我们的美术课堂活动营造了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相信自己具有巨大的创新潜力。

仍来看《有趣的拓印》这一课中学生的表现,不难发现每个孩子的小脑袋里都已经充满了美妙的新想法。我们教师应当将他们的这种“新”保护起来,任何一种创造性劳动的前提就是能获得身心的自由。而这对处于美术课堂活动中愉悦氛围下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个性和创新意识已展露无疑了!

五、开辟好新途径,丰富学生认知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与政治、文学、自然科学等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仍以《有趣的拓印》这一课为例。

上述讲到要求学生去亲自体验、探究拓印花纹,然而在学生去寻找体验时,他们的小脑袋里又会同时冒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这大树的皮为什么会裂成这样?”“为什么树叶上的茎一面摸上去是平平的,另一面是凸出来的呢?”等,这些问题虽不属于美术知识,但也能在美术课堂活动中找到答案。教师可以结合自然和美术等学科,和學生共同去探讨和解决这些疑问。

丰子恺说:“美术只是为人生的,人生走到哪里,美术就跟到哪里。”在当下,我们将会更好地运用课堂活动,去塑造孩子,塑造自己,让美术课堂中开满七色花朵,让七彩的童年回忆永远留在孩子的心中。

篇5: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指导教师:杨宝惠 活动时间 2010活动地点二年级教室

摘要 杨义菲李明阳徐惠杨艺雯 陈勇文赵紫薇肖丹李芳瑶 董丹平胡浩楠刘金明李若晴 薛雨赵琦王洁李乔阳 李翠艾笑王天宇张悦 王敏姚杨王天娇 《十二生肖?剪纸》

(一)复习导入,知识铺垫。

(二)学法指导,技法铺垫。1.欣赏教师作品,自悟剪纸方法。2.剪纸技法点击,掌握剪纸技法。3.看剪影猜动物,明确剪纸要 4.拓展剪纸内容,弄懂剪纸意蕴。

(三)学生实践,教师辅导。

(四)评价展示,体验乐趣。(五)总结课堂,课后延伸。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指导教师:杨宝惠

活动时间

2010活动地点二年级教室

活 动 人 员 签 到

活动 内 容 摘 要

杨义菲李明阳徐惠杨艺雯 陈勇文赵紫薇肖丹李芳瑶 董丹平胡浩楠刘金明李若晴 薛雨赵琦王洁李乔阳 李翠艾笑王天宇张悦 王敏姚杨王天娇

动物剪纸

一、欣赏导入,了解剪纸

1、教师变戏法:剪蛇

2、检查预习,欣赏作品

二、师生互动,探究剪法

1、顺上启下:想一想,老奶奶剪作品时先剪什么?再剪什么?

2、讨论与示范

3、讨论与拓展

4、学生剪动物外形,并展示一部分

5、媒体欣赏学生作品,讨论

6、学生作业

三、作业展评

1、装饰教室

2、作品互评

四、拓展欣赏

篇6:美术教研组活动记录

(九)时间:9月21日参加人员:全组人员活动内容:学习美术教学常规

(三)―――

(五)活动记录:我们美术教研组人员又一次进行了教学常规理论学习活动,活动中几位老师都阐述了近阶段美术教学情况。

反馈了学生的作业情况和自己的教学情况,然后一起学习了美术教学常规第三条至第五条:

篇7:美术特长生活动过程记录

活动对象:美术特长生全体成员 地点

美术室

时间

第一周活动内容:三原色和三间色(必修课)

活动准备: 电脑课件、录像片、幻灯片、三色轮、色水、色彩方块、色圈等 活动目标:

1.认识三原色 红、黄、蓝;三间色一一橙、绿、紫。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活动过程 :

一、"导入新课 1〃放录像思考问题: a.在缓纷的色彩世界中,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哪些?(师播放录像,生观察。)b.看了录像,我们知道日常生活申色彩确实很多。请同学回答,刚d看到的颜色有哪些?(红、黄、蓝、橙、绿、紫……,2.板书课题: 画画离不开色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最基本的色彩知识----《三原色与三间色》。

板书课题:《三原色与三间色》 三,讲授新课:(10分钟)(一)认识三原色与三间色。1〃认识三原色: a.出示定义。

问:在这么多颜色当申,怎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哪几种颜色是原色?请大家先记住这么一句话: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原色。b.观看电脑课件。

师:哪几种颜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下面大家来看一组画面。听听颜色自己的声音。(师击键,播放设计制作好的电脑课件,一段拟人卡通画面)。

师:看了动画镜头,知道几种什么色在说话?(让学生回答,说出红、黄、蓝。)师:这三种色都说了句什么?(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修 改

c.得出定义:我们知道,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红、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因为是三种颜色,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2〃认识三间色: a.观看幻灯,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b.观察色轮,出示三色轮,思考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问: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可能是什么色? 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可能是什么色? 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可能是什么色?(让学生尝试后回答。)生小结:用色块表示。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c.做实验:。尝试其他两色相加有什么新发现。

d.学生讨论间色定义(只有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

四、课堂练习

1〃用圆、方、三角形等几何图形,自〃己〃译计排列组合,形成新图形,分别用三原色和三间色进行填色练习。

2〃作业要求:0可自己设计图形填色。0调色时注意水份的掌握。0平涂着色。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轻音乐)

五、讲评作业。(7-8分钟

美术特长生活动过程记录

活动对象 美术特长生全体成员 地点

美术室

时间

第二周活动内容 夜景(记忆画)

活动准备 欣赏课件 简单的步骤图 蜡笔、水彩笔、铅笔、橡皮

活动目标 1通过教学,能选用合适的颜色画出家乡的夜景。2.从描绘家乡夜景中,培养学生绘画技能和技巧,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 组织教学

猜谜激趣:(略)(打一自然景观)

过渡:星星在天上朝你眨着眼呢?这样的夜景怎么样? 二 新课教学 夜景欣赏图片

1、谈话导入

2、提出要求:这些夜景图片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欣赏图片(课件)西湖平湖秋月 香港兰桂坊 德国国会大厦

美国阿拉斯加 美国阿拉丁 中国北方

讨论启发:夜景中的内容和它所体现的情绪以及感觉(热闹、宁静、动人、雄壮、奇丽…… 欣赏作品 欣赏图画(课件)《星夜》 凡高 修 改

《夜间的咖啡屋》 凡高 学生作品2幅

思考:哪些是大师的作品?

提问:作者是用什么颜色来表现夜色的? 讨论启发:用什么颜色来表现夜色的。欣赏学生作品(课本)欣赏临安衣锦小学学生作品。

观察讨论:主要是用什么方法来画的(蜡笔水彩)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提出任务:向游客贵宾推荐家乡的夜景 送出礼物:照片设计

出示步骤:草稿(铅笔)——轮廓线(蜡笔)——夜色(水彩)(采用的方式可机动)

四、作业展评

说说你画的这个地方的是什么特点。(内容、画法、感觉等)

美术特长生活动过程记录

活动动对象:美术特长生全体成员 地点

美术室

时间

第三周活动内容 蜡笔水彩图案(图活案基础课)活动准备 课件,范图

活动目标 1.通过教学这课的描绘方法,能大胆地运用色彩,画出较美的图案。2.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审美情趣。活动过程 一.揭题,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范画。

(1)图案是社会生活中最广泛、最普及的一种美术形式。请学生从他的身边寻找一些不规则的散点式图案。

(2)学生边寻找边在黑板上随意地画一些简单的纹样。然后通过透叠,交叉,重组等手法进行配置,只要注意空间的疏密匀称即可.这种画法灵活生动,富于变化。

二. 师生共同探讨课本中的图案的表现方法,分清图案纹样的技法,即运用点、线、面来表现。

三.传授不规则的散点式组织方式,提倡随意性但要注意空间的疏密均匀。线条要流畅,点、面要有自由变化。四.注意对比色的运用,并做到色彩鲜艳。五.用蜡笔描绘点、线、面,用水彩色平涂。

六.作业要求:(1)参照书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图案改变色彩。(2)根据教师传授的方法自己创作一幅作品

美术特长生活动过程记录

活动对象 美术特长生全体成员

地点 美术室

活动内容 美丽的圆形纹样(绘画练习课)

活动准备 幻灯机,幻灯片五张,录音机,古筝曲音乐带,范图一张。

学具准备:彩色水笔,油画棒,9cm半径的圆形作业纸。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圆形纹样的基本特点,在秩序中体验整体美,学习色彩的分布,提高认识与动手能力。2.通过教学,掌握描绘圆形纹样的基础技法,经过观摩、欣赏、想象、构思、设计,动手描绘出美丽的圆形纹样。活动过程 一.引题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范图)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画呢? 图案画。图案又可称纹样。这幅纹样是什么形状的?

圆形纹样,里面所画的纹样,必须适合圆形,所以也称为圆形适合纹样。(板书:适合纹样)

谁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用得上圆形纹样(根据学生回答,适当地出示实物欣赏)出示课题:美丽的圆形纹样 三.讲授新课

那么你们知道这圆形纹样是怎么画出来的呢?出示幻灯片

时间 第四周 ①同学们还记得三年级我们学习了美丽的花边,片中所画骨架是用来表示纹样的方向性的。

圆形纹样也有它的规律,也就是也有它的骨架。骨架既表示方向,同时也帮助我们绘制纹样。下面,我们看一看这几幅纹样,找一找它们的方向性有什么特征.②(出示四幅不同形式圆形纹样,请学生在黑板上画骨架图)我们给这一种纹样的骨架一名称叫直立式。(板书:直立式)学生按照幻灯片依次画出骨架图,老师肯定,发现错误进行纠正,并板书骨架式名称.③依次板书:旋转式、同心式、向心式、放射性 ④小结:骨架线,(板书:①画骨架)然后②画纹样

解决细节难点:向心式和放射式较难区别,放射式的纹样就像一个太阳,光芒四射,单元纹样是大头朝里,小头朝外。而向心式则正好相反,小头朝里,大头朝外。

2.看了这么多的纹样,你们有没有发现无论它采用何种构成形式,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圆形纹样可以不画花边,但是加了花边更好看,根据设计而定。

3.谁能告诉大家,这几幅纹样,是什么构成形式?(欣赏图范画,及时反馈)

4.圆形纹样美不美?美在哪里?

①圆形纹样不仅中心花纹美,花边美,还要色彩美。②(板书:②构图 ③涂色)要求:最大胆、最大胆.四、布置作业

老师发给每位同学一张圆形的作业纸,请你在上面设计一种产品的圆形纹样。

请问,你想为什么产品设计?采用什么骨架式 ②我们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要求:(1)纹样画得饱满、整齐;(2)色彩鲜艳、大胆。

③学生设计,老师巡视指导,作画时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五、作业讲评,总结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自己组的最佳设计方案,老师作小结性讲评。

今天,大家都很棒,开动脑筋,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出了一张又一张的圆形纹样设计稿,等会儿,老师会把你们的作品寄给美化生活设计公司,相信他们一定对你们的设计感到惊喜。同学们,圆形纹样属于什么画呀?

对,它只是图案画中的一种,下节课我们还将继续学习方形纹样。图案艺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图案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学好基础图案,创造出更新更美的图案,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丽!问:这些鱼怎么死的? 这些污水是怎么形成的?

美术特长生活动过程记录

活动对象 美术特长生全体成员 地点 美术室

时间 第五周

活动内容 美丽的方形纹样

活动准备 课件:学生圆形纹样的优秀作业,教师范作 活动目标 1.通过教学,掌握描绘方形纹样的基础技法,描绘出精美的方形纹样。

2.刻苦实践,大胆创新,不断提高图案设计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活动过程

一.展示,复习导入。

1.展示上一节课《美丽的圆形纹样》的优秀作业,师生进行点评,激发、鼓舞学生学好方形纹样的信心、兴趣和决心。2.课件出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方形纹样。3.师生畅谈交流。

总结:(1)方形纹样一般也是由中心花纹和花边共同组成。(2)纹样:有方圆结合式,向心式,放射式,旋转式。同心式等。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简单设计进行归类与综合或者变形。样式:

二.范作欣赏。1.出示教师范作。2.创作指导提示:修 改

(1)根据作业纸的大小,规定一个方形纹样统一的边长画出一个正方形。

(2)选定一个方形纹样的形式,并画出骨架于。(3)设计一个单元纹样,然后进行变化与复合练习。

三、展示作品

美术特长生活动过程记录

活动对象 美术特长生全体成员 地点 美术室

时间 第六周

活动内容 美丽的蝴蝶 活动准备

剪刀 彩纸等

活动目标 通过剪贴蝴蝶,使学生感受对称的自然美,丰富学生剪贴画的技法和表现内容。培养学生脑、手、眼的协调配合能力,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活动过程

一、导入阶段:

放录像播放一段画面(远处的山、树林、小溪,不时天空飞出几只漂亮的小鸟,进出草地、花朵,一条弯曲的小路神向远方。)这是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画面暂停,问:“这段风景美不?”(美)“但老师觉得少点什么”然后继续播放录像,(镜头出现许多飞舞的蝴蝶,各式各样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停止播放。“再加上这样许多美丽的蝴蝶是不是更美呀!”

现在我们仔细观察蝴蝶的形状。

出示蝴蝶标本和照片(用实物投影仪)认识蝴蝶“谁能说出蝴蝶每个部分的名称?”(头、胸、腹、翅膀、触角)强调翅膀有两对,都长在胸上,花纹对称。“蝴蝶长的美不美呀?”(美)“你们想不想自己亲手做几只美丽的蝴蝶?”这节课我们就有手中的废旧挂历之剪贴几只美丽的蝴蝶(板书:美丽的蝴蝶)

二、发展阶段:

1、师生一起欣赏学生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问:这些作品与我们看到的照片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师总结:这种不同就是装饰变形的结果,经过形的变化使蝴蝶特征更突出,花纹对称,外形更加概括了。

2、示范制作方法:

(1)构思:想:我想剪一只什么样的蝴蝶?翅膀的形状是什么样的?颜色的搭配是什么样的?(在心中有一个大体的轮廓)

(2)制作过程: 选择文理:根据挂历纸的颜色选择出自己喜欢的颜色,作为蝴蝶的翅膀,然后根据纹理用铅笔在纸上勾出大体形状。(板书:选择纹理)

介绍两种不同的剪法:

A一种剪法为:选择两张纹理相同的挂历纸重叠,按照画好的轮廓,先剪一对大翅膀,然后再剪一对小翅膀,这样剪出的翅膀左右相等。(即左右对称)

B另一种剪法为:按对称原理,把纸对折,在折边上画两只相连的翅膀,然后一刀剪下完成。

出示侧面飞行的蝴蝶,引导学生认识不同飞行姿态的蝴蝶的剪法。(这种剪法不受对称原理所限制,可自由剪贴)

粘贴翅膀:选择衬纸(注意色彩搭配)剪出身子、头、触角贴在衬纸上,以对称原理贴上两对翅膀。(板书:粘贴翅膀)

添贴花纹:一次剪两个相同的花纹(大小和颜色)贴在翅膀上,花纹要对称,注意色彩搭配。提醒学生在粘贴使胶水不可太多,均匀为最好。(板书:添贴花纹)

这样,一只美丽的蝴蝶就做好了。

3、欣赏作品:制作蝴蝶的材料有很多种,今天老师带来利用不同材料制作的蝴蝶。(指导欣赏,扩展学生思路)使学生知道:除了用旧挂历纸、色彩纸剪蝴蝶外,还可用电光纸、毛线、布料等材料剪贴许多美丽的蝴蝶。

三、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我国云南省的大理有一个蝴蝶泉,每年春夏之交时,会有很多很多的蝴蝶在泉边飞舞,让人眼花缭乱,人们叫这种现象为蝴蝶会。(出示图片,展示美丽的蝴蝶会)下面我们要用我们刚学到的办法制作美丽的蝴蝶,贴到黑板上来,咱们也来个蝴蝶会,比比看哪位同学剪得又快又好,又漂亮。优胜者老师奖给他这几张漂亮的蝴蝶。(出示教师范画做奖品,激发学生兴趣)

2、口述作业要求:(1)色彩搭配合理;(2)外形美观;

(3)花纹对称,布局合理。

3、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粘贴时提醒学生注意颜色的搭配,即纹样,造型与衬纸的色彩对比鲜明。使纹样贴上显得醒目。

四、展评作品

1、学生评出认为最好的蝴蝶,并说出理由。

2、哪些蝴蝶存在问题,如何改进?

3、教师点评:运用鼓励性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进步。优秀作品惊醒奖励。

咳、咳,你真棒!

五、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课下大胆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美丽的蝴蝶装饰居室,美化环境。

美术特长生活动过程记录

活动对象 美术特长生全体成员 时间 术室

活动内容 小花猪 活动准备

1.范画图一幅 2.作画工具:记号笔;彩色笔;卡纸等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线条的形状变化和疏密排列来装饰小花猪

2、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发展学生的初步的创新能力。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说一说:你心中的小花猪是怎么样的?

2.引导学生观察范画并讨论:小猪是几部分组成的?(圆形、半圆形等):

3、进一步启发学生:请学生互相说一说,这只小花猪的形状及装饰的线条,有什么样的花纹。

4、示范讲解小花猪画法:

(1)请个别学生来画小猪,并比比看谁画的最奇怪。(注意构图要大)

(2)教师在学生最喜欢的小猪身上示范画出各种形状的线条,并重点讲解如何处理线条的疏密关系。

第七周

地点 美 17

5、学生创作,教师指导要点:

(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出自己喜欢的小花猪,看谁想的和别人不一样。

(2)启发学生用不同的花纹装饰小花猪,并注意线条的疏密变化。

(3)帮助能力差的学生变化各种线条花纹。

6、观赏评析作品

(1)请学生自由互相讲述自己所画的小花猪,看看谁画得最漂亮.(2)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为小花猪打扮得很漂亮并且小花猪身上的花纹都非常漂亮,线条的疏密也很好,现在我们把小花猪去排队.让大家来看谁的小花猪最美.美术特长生活动过程记录

活动对象: 美术特长生全体成员 地点: 美术室 活动内容: 画瓢虫

活动准备: 各色手工纸,糨糊,抹布,瓢虫图片若干。活动目标 :

1、了解瓢虫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瓢虫的命名方式。

2、学习用目测撕的方法撕出瓢虫的外形特征。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活动过程 :

(一)图片导入

1、提问:你们看,今天老师请来了谁(瓢虫,先出示7星,介绍完之后再引出它还有很多朋友,我们来看看它们长的什么样?)

2、你们仔细看看,他们长得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形状一样,背上的花纹不一样)

3、逐一介绍瓢虫:这只背上的花纹是怎么样的----它叫xx瓢虫(7星是益虫,其它都是害虫)。

5、教师小结:

时间: 第八周(二)制作瓢虫

1、讲解方法:

(1)教师出示范例作品:

——“看看这只是什么瓢虫?”

“这张作品看上去和平时的剪纸作品有什么不一样?”(2)学生议论,教师告诉答案是用目测徒手撕的作品,所以瓢虫的边线不像用剪刀剪出那样光滑。

2、尝试新方法:

(1)教师讲解目测徒手撕瓢虫的方法: 可以将纸对折撕出完整瓢虫身体。可以将瓢虫的身体分开表示在飞。

撕贴完成后,添上瓢虫的花纹、眼睛、触角。(2)学生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欣赏

学生介绍自己作品,欣赏同伴作品。

美术特长生活动过程记录

活动对象 美术特长生全体成员 时间 地点 美术室

第九周

活动内容 泡泡里的世界

活动准备 1.吹泡泡器一个。教师师示范画。2.图画纸,大小不一的各色圆形片若干。

3.学生每人准备:图画纸一张、记号笔、油画棒、水彩笔。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在观察泡泡不同排列的基础上,用多个泡泡进行构图,并表现出遮挡、疏密、大小关系。2.能按自己的意愿在泡泡里添画上生动有趣的情景。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教师吹泡泡激发学生活动兴趣。

导入语:今天老师把美丽的泡泡请来和大家做朋友,请小朋友观察他们的样子,快看!它们来了!(吹泡泡)

1.感受泡泡的色彩。

2.学生自由讨论泡泡的形态和排列:有大有小,有前有后(遮挡),有远有近,有疏有密。

二、摆放圆形片,体会构图形式。

我们把美丽的泡泡拍下来了,那你看到的泡泡是怎么样的呢?

1.请2-3名学生上来同时操作摆放。2.教师简单评价,根据需要,示范摆放圆形片,再次体会泡泡有疏有密,有大有小,有前有后的构图形式。

三、想像泡泡里的世界。你想像泡泡里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1.教师引导学生想像泡泡里的美妙世界。(我想像泡泡里有小朋友在放风筝;有乌龟去旅行;美丽的花园;有小朋友;有海底动物园……)

2.学生想像简单描述。

四、学生绘画,教师个别指导。

强调泡泡的大小与位子摆放,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将喜欢的内容画在泡泡里。

五、学生互相参观,自由交流。

篇8:引导小学生参与美术活动之我见

一、精心策划美术活动

1.制订美术活动计划 , 科学地安排每周的活动内容。例如: (1) 进行美术基本素质的习作、创作; (2) 搜集名人名作的印刷品; (3) 各类兴趣小组活动; (4) 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 (5) “博览群作”欣赏活动, 等等。这些安排必须有利于学生更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 使其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发挥。

2.以学生为主体组织美术活动。教师鼓励学生人人参与, 及时鼓励积极参与者, 特别是兴趣不高的学生。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要尊重学生的爱好与选择, 如举行动漫画临摹比赛。有的学生手头表达能力较差, 可让他们写欣赏感受来代替, 力求写得完整、深入, 同样会产生较强的感染力。有的学生课外体验量少, 创作素材空乏, 除了引导学生观察社会, 思考生活外, 还要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多欣赏些作品, 长期坚持锻炼学生欣赏、创作能力, 既做到人人参与, 又尊重全体。

3.以教师为主导引领美术活动。教师在学生自主活动中必须加强指导, 不仅要制订计划并使计划落实, 而且要在实施过程中作重点点拨。如“画”的训练活动, 除抓好绘画兴趣小组外, 还要求学生画日记, 画周记, 每天、每周查阅, 发现缺乏素材或组织素材困难的学生, 及时面谈或笔谈作批语、点评, 予以点拨启发, 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鼓励他们持之以恒地画下去, 有进步的便给予鼓励。

4.引导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积累素材。利用学校展的社区活动、学雷锋活动、尊老活动、春游等各项活动, 经常带领学生走向社会, 走进生活, 与更多的成人交流、沟通, 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的闪光点, 注意阴暗面, 激发他们思考与探索, 既培养他们辨别真、善、美的能力, 又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同时也使他们积累更多的创作素材。

二、突出美术活动特色

1.真实化。如欣赏齐白石老人的国画《却教蜂蝶为花忙》 时, 我组织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个体养蜂户。刚到目的地, 学生们就被“嘤嘤嗡嗡”的声音吸引。学生们向养蜂大爷问这问那, 兴趣盎然。养蜂大爷告诉同学们:植物花时节, 蜜蜂天忙到晚;因为南北花时不同, 蜜蜂经常要南北迁移;为了采到更好更多的花粉, 蜜蜂经常要飞到很远的地方, 有时会遭遇不测而没有回来……老大爷边说边用怜爱的目光看着蜜蜂们, 就像看他的孩子样, 学生们被深深地感染了。回来后, 再欣赏作品, 学生们全身心投入。

2.情境化。教师组织学生将些情节性强、人物形象鲜明的作品改编成小品式的情景剧, 课上表演。学生不仅要对所扮演的角色有心理体验, 还要加入主观意念和情感, 可以说是再创作。然后, 结合作品介绍, 作补充分析,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实境化。对于古今中外建筑的欣赏 , 可提供些图片或录像, 让学生浏览, 也可以利用学校组织学生外出的机会, 提前布置学生注意观察, 比较建筑物不同的结构和布局, 拍摄一些照片备用, 指导学生从不同方位和视角观察景物, 再比较不同视角所见景物的特点, 并作适当记录, 把作品与实境融为一体, 使学生真正获得知识, 学会鉴别与欣赏。

4.形象化。中国画的意境或广阔或深远。 教中国画忌多讲, 但又要使学生心领神会。可采用形神结合的方法。 (1) 让擅长文学的学生按画的意境做文章, 再配以声情并茂的朗诵。 (2) 制作多媒体课件, 使中国画教学有形、有色、有声、有情, 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使他们得到美的享受和体验。 (3) 播放有关中国名作赏析的录像。

三、改革美术活动指导策略

1.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 , 让学生在活动中有足够的自由和信心, 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表现和表达。如在指导学生画草时, 老师可设计个“请喜羊羊来做客”的绘画活动, 不让学生临摹, 而要求他们画出不样的草地。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到草地上玩, 让他们感受草的茂密柔软, 观察草的色彩和外形, 然后出示喜羊羊的玩偶, 通过情景表演, 激发学生的作画愿望。学生创作出长短不、密不等的各色草地, 富有创造性。

2.教师在活动过程中 , 要善于提出问题 , 拓展学生思维。教师可围绕教学内容提出问题, 让学生思考该做什么, 从不同角度思考没有唯答案的问题, 培养探索能力。如美工活动剪窗花, 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剪出各式各样与众不同的窗花。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创造, 肯定和接纳他们的独特审美感受与表达方式。

3.鼓励学生超越自己、超越老师。老师可以以观察者的身份, 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创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甚至可以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些不完整的图像, 告诉学生“老师想不出办法, 请你们来帮帮忙”, 鼓励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了解学生现有的水平和发展空间, 鼓励他们创作出不同于此前作品的作品, 学会超越自我。

篇9:小学美术活动中的审美教育

一、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增强审美体验

引导儿童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的情趣。环境对于儿童感知美和体验美是非常重要的。儿童感知越多,理解就越深刻,表现就越丰富,因此老师要通过多种途径让儿童感受生活中的美。

首先,可让儿童感知日常生活中的美。如:清晨的朝霞,月夜的星空,朦胧的下雨天,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画面显示出的色彩和情感是各不相同的,另外,各种各样的玩具、衣服、器皿,不但色彩丰富而且造型美观,都能让儿童有美的享受。老师可在各项活动中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让儿童进行游戏,如用泡沫塑料蘸上颜色点成花纸,用蜡笔画出形象,再涂上水彩色;用藕片、象棋、瓶盖以及手掌蘸上颜色作印印压压的活动。还可利用各种色纸、旧挂历和糖果纸作自由撕贴,进而作色彩明暗对比的拼合。这样,不断以美的色彩刺激孩子的感官,增强他们的感知能力。

老师还可利用儿童丰富多彩的活动,积累他们的审美经验。平时可为儿童选择一些适合的不同风格的名画、图书或影视节目,经常给他们讲解或引导他们观看。还可以和儿童谈论他们的生活、家庭以及小伙伴,让他们回忆生活中有趣的事,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创作题材,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老师还可利用家长这一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家长尽可能带孩子多接触田野、山水、公园、动物园、商店、展览馆等环境。家长要尽可能引导儿童正确观察,用语言多与孩子交流,以加深他们对家庭、身边环境、社会的认识,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

二、调整教学指导策略,鼓励儿童大胆表现和表达

美术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不同,教育活动的效果也会不同。教师要以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引导儿童主动参与活动,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以学生为本,调整好活动指导策略,改变“一刀切”的教法,鼓励学生进行大胆表现。

首先,教师应为儿童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在活动中有足够的自由和信心,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表现和表达。如他们在画草时,老师可设计一个“请小羊来做客”的绘画活动,不让学生进行单纯的临摹,画出不一样模式的草地。老师可先让学生提前到公园里的草地上玩,引导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感受草地的茂密柔软,观察草的色彩及外形,然后出示小羊玩偶,通过情景表演,提出要求:“看谁画的草儿好,而且和别人的不一样,小羊就到他的草地上去做客”,这样的环境及情景表演,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作画愿望,他们能创作出长短不一,疏密不等的各色草地,很富有创造性。

其次,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善于提出问题,拓展发散思维。活动过程中,教师可围绕教学内容与方法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该做什么,怎么去做,让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索能力。如美工活动《装饰小纸裙》,看完裙装表演的录像,教师恰当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有什么好办法能把手中的小纸裙打扮得更漂亮?儿童开动脑筋,分组交流,动手操作,装饰出各式各样与众不同的自己喜欢的小裙子。

学生在创作时,可能会经常采取某一种模式或造型,老师要提出问题引导他们进行创新,以避免形成同一种僵化的思维模式。当老师不理解他们的作品时,可以虚心地问问他们,或许就理解了学生的作品,并了解了作品背后更深层次内容。作为教师,要学会尊重儿童的想法和创造,要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表达方式。

第三,教师要鼓励儿童超越自己,超越老师。老师可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创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有时甚至可以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一些不完整的图像,让js学生当“小医生”给作品“看病”,可告诉学生:“老师想不出办法,请你们来帮帮忙”,鼓励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他们的现有水平和发展空间,鼓励他们创作出不同于以前作品的创作,学会超越自己。

第四,重视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及活动结束的评价。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观察学生的情绪,倾听他们绘画时的语言,记录他们思维闪光点,随时对积极思维、大胆想像的儿童给予鼓励,并激励所有儿童积极思维。在活动结束时,一定要展示所有学生的作品,一方面是对所有学生的肯定,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老师要尽可能正面评价每一个学生的作品,不要总是表扬那些技能好的孩子,要注重评价策略,既不挫伤儿童的自信心,也不使儿童形成骄傲自满的心理,要引导他们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评价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能从别人的评价中逐渐学会独立地、全面地、客观地看问题,学习别人长处,解除以自我为中心,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促进社会性的发展。

三、注重在各领域中渗透美术教育

上一篇:学生赠言语录下一篇:培训班招生启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