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美术论文

2022-04-16

小学美术第二课堂是为一部分热爱绘画并想在绘画方面有进一步发展的学生而开设的。学生在绘画活动中主要以创作为主,创作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但也有规律可循。怎样才能开展好第二课堂美术创作教学?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立意构思的辅导方法学生的年龄差别大,教师应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并且根据不同年龄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课堂美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课堂美术论文 篇1:

创设情境,优化小学课堂美术教学

“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儿童能更好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这种根据教育目标优化的环境,这种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氛围,与儿童的情感、心理会产生共鸣,并促使儿童在现实与活动的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获得全面发展。因为这种人为优化的情境,可以做到主体的能动活动与现实环境优化的统一,激发儿童潜能与创造的统一,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充分发挥的统一。因此,教师要把握美术新课标的精神意旨,积极运用各种新颖的艺术手段,创设与教材相适合的乐学氛围,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探究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创造。笔者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当中大量使用了情境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分几点来阐述。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创设故事情境,捕捉学生的学习心理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童话故事是最吸引人的,采用童话教学被称作是紧扣小朋友注意力的最佳手段之一,是情境教学的最佳方法。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童话故事的文本内涵,并有效利用故事情节,绘声绘色讲述故事内容,配以手势、表情、动作对故事文本进行渲染,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故事的情境当中,并且在他们的大脑中展开联想,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平时的生活经历和一些卡通阅历以及动画片的场景,充分感知故事内容,深受感染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作画的欲望。每个小朋友的想法各异,等于在学生的脑海各自画了一遍。接着提一些小问题,通过互相描述,说出自己的想法,可进一步丰富画面内容,给学生以更多的表象。

2.创设角色情境,让学生在学习当中体验生活角色的教学方法

笔者在上《各式各样的帽子》这一课例时,以帽业公司招聘设计师的形式展开,要求应聘的设计师以自己设计的帽子作为应聘的条件,然后把这些作品展示在应聘公司(黑板)上,让全班同学作为消费者来选购、欣赏,最后评选出最受欢迎的作品和设计师,并颁发“应聘书”。整堂课下来,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信心十足,整堂课充满着童趣又展示着活力。尤其以人才交流的形式展开,恰当地把竞争引入课堂,不仅能培养学生进入未来社会的心理素质,也符合学生的求胜心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同时更会产生对美术课的期待,从而喜欢上美术课,喜欢上教师。这种方法笔者在教学当中屡试不爽,而且堂堂有精彩,节节有亮点。

二、身临其境,激活探究

“百闻不如一见”,有什么比亲自感受更好呢?带着这么一个想法,笔者在上《春天来了》这一课时,带着全班同学利用十分钟的时间(可以带纸和笔)去观察校园,感知春天,回来后让几个同学把自己的所见所想讲给大家听,其中一位女同学的表达让笔者为之一震。她是这样描述的:春天来临,春姑娘来到了,田野立刻活跃起来。春姑娘来到了我们校园,校园顿时春意盎然。校园里繁花似锦,处处飘香,不过这其中最可爱的当数紫荆花了,它的花瓣很可爱,有的像手套,有的像月芽儿……这个学生平时表现不是很好,但是那节课她的表现真是太超常了。一切的一切都在于这位学生认真观察,认真思索,把心中的所感所思表达出来。她一说完,赢来的是全班的掌声,相信这样的表达对于她来说是终身受益的。全班同学都有了强烈的共鸣,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画春天的激情高涨,同学们讨论春天用什么颜色入画比较合适,笔者利用两组颜色进行对比,学生联系刚才的实际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此时,作为教师,也是学生学习美术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把这些角色演绎得生动极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也已基本体现,深层的感悟已触及学生的心灵,接下来学生的作品也非常成功。

三、演绎情境,巩固新知

学生的创作热情源于美的启迪,也是通过绘画的形式达到巩固新知、发展思维、反馈信息的一种训练过程,更是反映教学效果的主要环节。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利用学生的好奇、爱动、争强好胜的心理,演绎情境,进行启迪诱导,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并结合点、线、面的教学,巡回辅导,因材施教,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训练学生绘画装饰“鱼”时,笔者让学生在课外了解有关鱼在我国传统民间的故事以及民俗的意义(吉庆有余等),而且在课上将收集的资料共同分享,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不同外形的鱼嘴、鱼眼、鱼鳃、鱼尾等;鱼处于静止状态和畅游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表演鱼的不同动作(如钻出水面、抢吃食物)。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开动脑筋,展开想象,并急于表现、尝试。经过一番指导,学生创作出了自己独特的作品。

总之,学生在创设的宽松、愉快的情境当中,主动充当角色,必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创造出新颖的美术作品来,使创造思维得到尽情发挥。情境教育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最适宜的成长环境,拓宽了美术教育空间。入情入境,才是美术课堂教学的根本所在。

作者:张 楠

小学课堂美术论文 篇2:

小学第二课堂美术创作辅导方法略淡

小学美术第二课堂是为一部分热爱绘画并想在绘画方面有进一步发展的学生而开设的。学生在绘画活动中主要以创作为主,创作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但也有规律可循。怎样才能开展好第二课堂美术创作教学?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立意构思的辅导方法

学生的年龄差别大,教师应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并且根据不同年龄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低年级学生思维开阔、想象大胆,不受技法约束,画面虽十分稚拙,但充满儿童情趣。教师应着重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画出自己所熟悉的事物,绝不能以“构思巧、形象准”来苛求学生的创作。高年级学生在创作中,构思一般不再像低年级学生那样具有随意性,学生已不满足对一般事物的描绘,而对创意构思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开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从而创作出立意新、内容健康、想象大胆的作品来。学生的记忆好比仓库,贮存着对生活观察与感受的素材,但并不能将其自觉提炼并筛选形成成熟的创作构思。教学中,教师应在熟悉了解学生生活的基础上,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灵活的方法,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有趣而美好的事物并大胆展开联想。如指导某个学生画一幅命题为《秋收》的创作画,教师先引导他回忆秋天,学生再用两节课画出草图。草图以成筐的香梨做背景,几个庆丰收的人为主体。这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作品继续启发:香梨是新疆的特产,而新疆又是个多民族的地区。怎样才能画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画?怎样又能表现出“丰收”的景色呢?通过启发,学生又在画面上将人物进行修改,改成汉、维、哈萨克等各民族在一起庆丰收的场景,而后为了更好体现“丰收”这个主题,他又在筐外加少许因筐满而掉出来的香梨。整个画面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这幅画完成之后,学生自己感到非常满意。

所以说,教师要在创作教学实践中积累教学经验,做到熟悉和了解学生,因势利导使学生在创作中开阔思路、发展思维。

二、构图制作的辅导方法

构图制作是进行绘画创作的第一步,也是学生创作构思时使形象具体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在教学中,教师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思维很活跃,构思丰富有趣,但一经画出,画面效果平淡甚至散乱、主次不清,难以准确表达构思内容。有的学生作品构思一般,但因构思形式大胆奇特、形象生动而成为优秀之作。可见,构图制作的成败不仅与构思内容的准确表达有关,而且直接影响创作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所以在了解学生画什么的问题之后,教师应进一步围绕“怎么画”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辅导。

学生在产生构思后,有的并未在头脑中形成明确的画面,而是边想边添边画,逐渐形成完整构图。也有一些学生随意性大,习惯拿出纸就画,待画完后才发现形象太大或太小,画面显得太满或者太空。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出示几幅范画,采取纠错法,根据学生常出现的错误用范画形式让学生讨论纠正画面中的错误之处,这样可加深儿童对构图的感性认识,减少绘画中的错误。例如,有一学生在创作中想表现捉迷藏的情景,可当他画完后才发现整个内容画得太小,画面太空,他准备重画。教师发现后可启发他:“整个画面太空,我们可以再画一些景物和人物呀!”通过修改,加上了高大的树和低矮的草丛,草丛里和树后还躲着小朋友,整个画面更好地表达了小朋友在做游戏时的高兴场面。

绘制效果是绘制的最终体现。构图基本确定后,教师应防止学生在绘制阶段草率从事,对于造型不够生动具体、设色单调的问题,教师可进一步指导修改,力求达到一个良好效果。

有些学生用色不当,结果画面色彩灰暗,效果不好。这时,教师可用色彩艳丽的绘画作品进行启发,让他们大胆地使用色彩作画。对于缺乏色彩敏感,习惯于用一两种色彩作画的低年级学生,教师要帮他们选用几种鲜艳的色彩让其作画。这样,当他们画完后发现自己居然也轻易地画出了漂亮的画来时,他们便会自觉运用多种色彩作画。而高年级同学虽然已有初步的色彩知识,但在完成较复杂的画面时,却难以把握总的色彩效果,这时教师应根据画面内容启发学生配色。

总之,美术第二课堂创作教学辅导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教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创造个性,使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帮助他们不断提高绘画技能。

作者:张小燕

小学课堂美术论文 篇3:

民间美术在中小学课堂的应用与价值

一、民間美术对中小学生的价值

复兴中国民族文化势在必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广泛关注。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发展,人们也逐渐开始重视美术教育,美术教育的地位也不断上升。民间美术作为一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美术,在课程中的地位逐渐凸显了出来。民间美术能提高中小学生的美育,培养中小学生发现美的能力,不仅对他审美水平和文化底蕴有提升,还对以后在工作中取得成果有重大帮助。小学生处于一个身心发展的阶段,教育阶段处于一个基础阶段在整个教育阶段中发挥关键的作用,中小学生开朗好动、认知能力薄弱,地方简单民间美术作品有趣味性和视觉的冲击和地方鲜明特色,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中学生不同于小学生,智力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可塑性强,在课程的基础上可以施加创造,形成独具特色的作品。这集保护、传承、发展民间美术为一体,同时还激发了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思维能力。

二、民间美术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在课堂中普遍出现教师照本宣科,并不新颖而且也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由于民间美术主要以视觉感官、对美的认知,这样的教育为主,应用现代教学手段融合传统教学能使教学事半功倍。

例如制作课件来讲解美术作品图片,电子版的图片在细节、颜色、艺术效果方面,比起教科书的感染力会更强。背景音乐与讲授相结合,给学生映照一个民间美术欣赏、制作的一个情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不但能激发了学生积极性,使课堂充满活力,提高教学的效率,而且还做到了继承与发展,创新与实践,也能在使民间美术本身得到更好的发展。

民间美术与生活相结合,能更好的在中小学课堂开展,把民间美术应用于生活中、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在教师指导、家长辅助下、用学生创作出来的作品装饰美化生活。例如:春节将至,引导学生设计窗花,以剪、撕的形式制作,在加自己的一些想法创造,为家里添一丝喜庆的元素。

把当地特色民间美术与教材相结合,民间美术因其本身具有地域性,学生生活在当地美术氛围中,所以对于这些美术形式耳熟能详,所以把当地特色引入课堂,加上直观的讲述,让学生理解当地特色美术作品具有更深的意义,还能加深了他们的认知,不但利于当地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

结论: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在全球化和现代化日益加剧的冲击下,强势的文化不断渗透,传统逐渐丢失,学生对他们的了解不够充分认识不够透彻。所以我们要守住我们的根,守住我们的魂,在民间美术的保护和传承中,中小学课程中义不容辞。

作者:张成钰 那海峰

上一篇:葡萄品牌建设论文下一篇:旅游生态构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