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主义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2024-04-09

新城市主义对城市规划的影响(精选11篇)

篇1:新城市主义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用心专注

服务专业

新城市主义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新城市主义是一个关于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思潮运动,于上世纪80年代初始于美国。其目标是使城市减少对汽车的依赖,并创造宜居和休闲式的街区环境,密集有序地安排住房、工作和商业场所。

新城市主义还有助于推进恢复传统城市规划,如查尔斯顿市区、南卡罗来纳州和华盛顿的乔治敦所实施的规划。这些区域对新城市主义者而言都很理想,因为每个区域都拥有一条方便步行的主要街道、一个中心公园、购物区和一个网格街道系统。

新城市主义的历史

在19世纪初,美国城市发展往往采用紧凑、混合使用的形式,让人想起弗吉尼亚亚历山大老城区。然而随着有轨电车和可负担的快速交通网路的发展,城市开始扩展并布设了有轨电车郊区。后来汽车的发明进一步加速了这种中心城市的分散化,这种分散化后来导致了分散的土地使用和城市扩张。

新城市主义是对城市扩展的一个回应。在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这些思想开始流传开来,在欧洲之后,美国的城市规划者和建筑师也开始拿出计划为城市建模。

用心专注

服务专业

1991年,当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市的一个非营利组织——本地政府委员会邀请了几位建筑师(包括彼得·卡索普、迈克尔·科贝特、安德烈斯·杜安伊和伊丽莎白·普拉特·兹伊贝克等)到优诗美地国家公园开发一套设计规划原则,即针对着重于社区及其宜居性的土地使用规划之时,新城市主义发展得更加强大了。

这些原则以会议召开地优诗美地的阿瓦尼酒店命名,被称为《阿瓦尼原则》。它包括15条社区规划原则、4条地区原则和4条实施原则。然而每一条原则都包括过去和当前的一些观点,旨在使城市尽可能干净、适宜步行和宜居。1991年底,在优诗美地会议上,这些原则被提交给地方民选官员。

此后不久,参与制定阿瓦尼原则的一些建筑师在1993年组成了新城市主义联盟(CNU)。今天,CNU已经成为了新城市主义理念的首要推动者,并已拥有了超过3000个成员。每年它都会在美国各地举行会议,以进一步推动新城市主义设计原则的实施。

新城市主义的核心理念

今天,新城市主义概念包括四个关键理念。首先是确保城市是适

用心专注

服务专业

宜步行的。这意味着,任何居民都不需要汽车就可以到达社区的任何地方,而且前往任何基本用品商店或服务区的步行耗时都不应该超过5分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社区应该为人行道和狭窄的街道投资。

除了积极推动步行之外,通过把车库设置在家中或小巷里,城市也应该降低汽车的重要性,新城市主义者建议只设置路边停车场而不设大型的停车场。

新城市主义的另一个核心理念是,建筑在风格、大小、价格和功能上都应该是混合型的。例如,一个小的城市屋可以与一个大型的单户住宅相邻。混合使用的建筑,例如那些下部是商业空间而上部是公寓的建造,也是非常理想的。

最后,新城市主义城市应该把建设重点放在社区上。这意味着通过高密度的公园、开放空间和社区集会中心(如社区广场)的布设,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

新城市主义城市实例

尽管新城市主义设计战略在美国的许多地方都已经进行了尝试,但第一个充分开发的新城市主义城镇是佛罗里达州的Seaside,由建

用心专注

服务专业

筑师安德烈斯·杜安伊和伊丽莎白·普拉特+兹伊贝克设计。施工开始于1981年,然后几乎一夜之间,它由于其建筑、公共空间和街道质量而变得非常有名。

在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市的斯台普顿社区是美国另一个实现新城市主义理念的例子。原址是斯台普顿国际机场,新建设始于2001年。这一区域规划包括住宅、商业和办公室,将成为丹佛最大的社区。像Seaside一样,它也会积极削弱汽车的重要性,但也会有公园和开放空间。

对新城市主义的批判

尽管新城市主义在近几十年内很流行,但针对其设计方法和原则还是有一些批判的声音。首先是其城市的密集性导致了居民隐私的缺乏。一些批判者声称,人们希望有独立的、带院子的房屋,以远离邻居。但由于混合密度社区本身及居者间可能共享车道和车库的行为,这种隐私就不复存在了。

批判者还说新城市主义的城市感觉是不真实的和孤立的,因为它们并不代表美国住宅模式的“规范”。许多这类批判者经常指向Seaside,因为它曾用来拍摄影片《楚门的世界》,并作为佛罗里达庆

用心专注

服务专业

典、迪斯尼社区的一个典范。

最后,新城市主义批判者还认为,新城市主义社区并没有促进多样化和社区发展,相反由于这类社区往往非常昂贵,它们仅仅吸引了富有的白人居民。

然而尽管有这些批判声音,新城市主义理念正在成为一个日益受欢迎的社区规划形式,并且随着对混合使用建筑、高密度住宅和步行城市的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原则将持续发展。

篇2:新城市主义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来,起源于美国的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思想成为城市规划、城市设计领域的重要理念。相比其他思潮,新城市主义重新唤起了人们对城市中心的回忆。它利用传统城镇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法,建设具有多元化特征的现代社区满足居民需求,从而抑制过度郊区化无序蔓延的态势,消除社会分化,解决交通拥挤、自然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当前,土地使用制度和住宅商品化制度的改革推动城市人口郊区化迁移,形成中国城市郊区化的主要特点。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的和谐社会背景下,着眼中国城市化进程,借鉴新城市主义合理内核,对居住区开发以及房地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城市主义的缘起

工业化发展使美国城市中心逐步陷入环境恶化的窘境,引发了居住郊区化趋势。这同时得力于两方面:便捷的高速公路网,使汽车取代火车、电车等公交系统成为主要交通工具;政府偏向于独立式住宅的按揭保险政策,使在郊区买别墅比在城里租住公寓更为便宜,导致低密度郊区成为发展的标准模式。

全面郊区化也带来诸多问题: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土地和农田大量消耗;对汽车绝对依赖,使其数量和高速公路轮番增长,通行时间长,产生汽车尾气、噪音和能源紧张问题;城市文化氛围缺乏,郊区公共生活贫乏,社区居民相互隔离,文化认同差。全面郊区化既造成中心城区恶化,又使郊区开发地块尺度巨大、功能单一,不能形成有机生长单元,到处是“没有灵魂的郊区,散漫盲目的边缘城市,破碎颓败的老城镇”。在此背景下,新城市主义运动在欧美等国兴起。它的起始以1993年在弗吉尼亚北部亚历山大市召开的第一届“新城市主义代表大会”(the Congress for the New Urbanism)为标志。其基本理念是使传统城市规划和设计思想与现代生活结合,通过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社区取代缺乏吸引力的郊区化模式。

二、新城市主义的主要思想

新城市主义主张在区域、村镇和邻里三个尺度内提出消除郊区蔓延、城市中心腐败的发展方式,提倡构建街道网络,以步行距离为出发点去规划各种活动,使自然环境与人造社区有效结合。新城市主义强调两方面内容,即可步行的社区(适宜于人的适度,适宜社区居民生活出行布局)和多样化(既指不同年龄、类型、收入居民的多样,也指不同岗位、社会活动的多样)。提倡构建街道网络,它以步行距离为出发点去规划都市、邻里以及邻里的各种活动。针对居住区开发,主要体现如下:

(一)新城市主义两种主要模式为交通引导开发(TOD)和传统邻里开发(TND)模式

TOD模式偏重都市区域层面,由彼得·卡尔索尔普在“步行口袋”的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它提倡以区域性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规划由核心出发的放射状道路系统,在适宜步行距离为半径的范围内,包含高密度住宅和配套各种服务功能社区。TOD模式的目的是建立有核心、紧凑的、适宜步行的社区,使人们可以在不完全依赖汽车的情况下得到高质量的生活。TND模式侧重于城镇内部街坊社区层面,其基本单元就是邻里。每个邻里都有各自中心和边界,规模约16~80英亩,半径不超过400米,可保证从邻里中心到边界在五分钟的步行范围内。

(二)建设适宜步行的多样性社区

小汽车的过度使用导致交通拥堵、环境质量恶化、能源短缺、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新城市主义主张限制使用小汽车,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并辅以无能源消耗的步行系统,并尽可能考虑宜达的步行空间。其次,建设不同类型、不同价格水平的房型,通过不同居民入住形成多样性的居住主体。这种社区互动减少了社会分化和矛盾,成为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元素。同时,社区里的商店、学校、工作场所、停车场等设施,既便于社区生活,又催生社区的多功能,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

(三)重视建设具有形式感的公共空间

缺乏人性感的公共空间是社区的弊端。新城市主义强调社区要有明确的界限和公共活动中心;要加强城区中心建设;要营造步行尺度的外部空间,把日常生活活动组织在步行范围内,而不是空洞的建筑剩余空地。公共空间力求形成特有的形式感,如在街区上设置街头长椅、街头家具设计、商店、街头园艺等手法,创造利于交流的环境;结合公共空间靠近道路配置不同类型的建筑,以明确限定街道空间,并使街道成为具有安全感的公共空间。新城市主义反对郊区住区惯常的“尽端路”模式,因为它虽然提供了局部的私密和安静,但最终还是迫使容纳大量快速车辆的主干道切断了社区联系。新城市主义提倡设置与社区贯通的街道网,采取路面停车,降低车速,阻止不必要的穿越性交通,并在街道安排充足的人行道和行道树,规划街头袖珍公园等办法,使街道成为具有安全感的公共空间。

三、新城市主义对我国和谐社会背景下居住区开发的启示

居住区开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环节,如何借鉴新城市主义合理思想,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当前面临的时代课题。

(一)在居住区物质形态上按照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建设紧凑型、功能混合型社会和谐的社区

快速城市化引发郊区蔓延,而大规模旧城改造带来邻里关系和社区结构破坏、城市文脉遗失,等等问题。新城市主义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支持性,在社区规划中的步行尺度,突出了关怀人,为人服务的城市设计理念。社区层面,边界清晰、布局紧凑、功能混合、适宜步行,并拥有可供选择的多种交通系统、公共活动空间以及多样性的住宅和公共设施,创造具有归属感的社区。现代居住区开发要关注居民的多样化,使社区既包容不同年龄组、不同类型和收入水平的家庭,也在工作岗位、住宅、商店和社会交往方面创造多样的活动模式。借鉴生态学“群落多样性和共生性是群落稳定的重要尺度”的原理,新城市主义强调区域用地属性的混合,这种多功能带给居住区特殊的吸引力,形成社区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要充分吸收传统邻里单元思想,提供混合的土地使用及多样化的住宅和公共设施,满足居民多样需求。它不仅指社区居民活动的空间物质投影符合“人的尺度”,更是社区居民社会网络的重构,尽力摈弃单一的功能分区,将居住、商业、教育等围绕公共设施与公交站紧凑相连,共同构成集合各种活动的人性化空间,使居住区空间向多样综合的人性化模式转变,增加社区活力,带动社区发展。

(二)在居住区规划思想上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实现生态和谐与时间序列和谐

城市空间功能依赖于城市空间结构,而城市空间结构是系统思想和地理思想在时间序列上对城市客观存在的抽象。人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当其真正与自然联系起来,才真正存在。新城市主义指出住宅区引起的城市生长应尊重由自然环境容量所确定的一定的边界,要尽力将居民社会、经济、政治关系及所处自然环境相匹配。居住区存在于既定城市自然环境之中,居住区规划设计要尊重所在地自然条件和特点,形成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住区。基于此,新城市主义的紧凑性原则强调节约土地资源,合理提高土地开发强度。同时,公共交通发展,居民对小汽车交通的依赖程度降低,减少了城市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绿色环保社区环境、文化氛围浓郁的社区体系形成,是社区开发面临资源强约束条件必须正视的问题。因此,居住区开发要加大对绿色建材、节能材料、通用住宅标准及部品配套体系研究,探索节能、节地、节材新技术研究开发,积极推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城市是人生活的历史积淀的结果,社区同样如此。要充分考虑社区规划肌理,加强营造人文氛围,重视历史建筑的保护,保持当地文化传统和人文特色,延续社区历史文脉。

(三)在居住区实施方式上按照公众参与的思想,构建有效的开发信息沟通机制

城市规划从理想到理性回归是历史的进步;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升华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而以人为中心到以人为本认识论的转变就是城市发展的准则。居住区不只是建筑的组合,它是人生存的空间。和谐住区必然是社会社群的和谐发展,因此,强调在居住区的实施过程中的公众互动参与是重要的理念。新城市主义称为charrette。它一般从现场开始,由设计师组成的小组到项目现场工作,与发展商、项目策划、附近居民、当地政府密切接触,并与业主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这种开放设计过程,既可使设计者能获得尽可能多的意见,又由于受媒体关注,往往成为开发商有效包装的“事件”。当然,新城市主义公众参与思想不仅体现规划各方的协商作用,还是参与群体各方的互动学习,并推动项目良性循环。这种学习导向型的和谐项目开发思想对当前的住区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篇3:新城市主义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一、虚无与自由———达达主义的双重主张

达达主义, 是二十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一种文艺流派。达达, 语源于法语“达达” (dada) , 意为空灵、糊涂、无所谓;法文原意为“木马”, 俄文中是“是”的意思。“它采取了婴儿最初的发音为名, 表示婴儿呀呀学语期间, 对周围事物的纯生理反应。宣称作家的文艺创作, 也应像婴儿学语那样, 排除思想的干扰, 只表现官能感触到的印象。”达达主义用“达达”一词作为他们组织文艺活动的旗号, 本质而言并无任何实质意义, 更多地仅仅是一种反传统、主张虚无与自由的象征。达达主义艺术运动的鼎盛期在1916年至1923年之间, 当时的活动范围主要局限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等国。1918年以随意性和偶然性著称的查拉为达达主义运动撰写了《达达宣言》。1919年, 又在法国巴黎组织了“达达”集团, 从而形成了达达主义文艺流派。1921年, 法国巴黎的一些大学生把象征“达达”的纸人扔进塞尔纳河, 表达对达达主义的极度憎恨。1923年, 达达主义在其主要活动的欧洲诸国宣告崩溃。虽然其作为一项艺术运动, 达达主义已经宣告不复存在, 但是其对世界文化艺术运动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虚无与自由, 是达达主义的双重主张。一方面, 达达主义主张极度的虚无。其对一切事物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 反对任何现存的艺术, 反对既有的理性, 认为世界上是没有任何规律和禁忌可以遵循的, 唯一值得并可以遵循的仅仅只是机会性和偶然性。达达主义者常常用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的一句名言来表达自己:“我甚至不愿知道在我以前还有别的人。”达达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查拉在回顾达达主义运动时指出, 诗歌是一种活的力量, 文字无非是诗歌的偶然的、丝毫不是非此不可的寄托;无非是诗歌这种自然性事物的表达方式, 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 我们只好叫它为达达。因此, 达达主义者的行动准则是破坏一切。他们宣称:艺术伤口应像炮弹一样, 将人打死之后, 还得焚尸、销魂灭迹才好;人类不应该在地球上留下任何痕迹。他们主张否定一切, 破坏一切, 打倒一切。达达主义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部分青年人在紧张状态下的苦闷心理和空虚的精神状态, 是虚无主义价值观在文艺形式上的表露。另一方面, 达达主义追求完全的自由。甚至可以说是以随意、偶然为代名词, 其在艺术主张上极力强调艺术品的视觉效果, 追求完全的自由。达达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束缚, 主张将矛盾、荒诞的东西和一切不合逻辑的事物相互交织, 从而形成一种艺术风格, 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文艺流派。他们是一种对新视觉幻象及新内容的愿望, 他们用批判的观念在重新审视着传统。达达主义的目的和对新视觉幻象及新内容的愿望, 表明了他们在以批判的观念重新审阅传统, 力图从反主流文化形式中解脱出来。查拉在宣言中为达达主义下定义说:“这是忍不住的痛苦的嗷叫, 这是各种束缚, 矛盾, 荒诞的东西和分歧逻辑的事物的交织, 这就是生命。”达达主义对城市建筑的影响也是从形式上开始的, 它运用创新的艺术方法, 对现存建筑形式采用随意的、偶然的、拼贴式的设计创造。

达达主义带来很多新思想。达达主义是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在欧洲人的精神危机中诞生的, 具有强烈的虚无主义特点, 但其同时也是一种有计划性的无计划性, 有目的性的无目的性, 有组织的无政府主义, 有内容的虚无主义。达达主义的艺术家无视传统的价值, 嘲弄一切教条, 抗议战争的残酷和血腥, 排斥当时的艺术流派, 呈现出反战、反讽、反传统的态度。因此, 在他们的作品中充满新奇, 大胆的作风, 充满叛逆性。虽然达达主义运动在1923年解体, 但达达主义一方面是对意大利未来主义的精神和形式上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和探索, 另一方面为超现实主义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后来者可以给达达主义贴上极端蔑视传统、无政府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标签, 因为达达主义者主张否定一切, 破坏一切, 打倒一切。但是达达主义者们的艺术创作, 还是能给现今的人们以新的发现和新的视觉, 体现出艺术的无限和极致, 以“艺术似乎无所不能”诠释了艺术创作的一种全新理念、观念、态度和选择, 给现实的城市建筑一个崭新的视觉空间。

二、达达与中庸———中国城市建筑的两难选择

建筑与文化相互渗透, 密不可分。中国传统儒家学说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正统思想, 它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必然也深深地影响了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性格的中国城市建筑。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认为, “中庸”就是以“仁”为内在核心, 以“礼”为外在形式, 从而构成一种内与外、天与人的儒家伦理道德观。中国传统儒家将中庸思想看成是天下之正道, 认为宇宙的本来面目是强调和谐, 讲求中庸、中和的人生理想和人伦观念, 认为万事万物不可走极端, 应遵循中庸之道, 使世界万物得以共存, 并达到和谐。这一思想表现在城市建筑上主要有这样的几个特征:第一, 强调城市的向心内聚。中庸之道强调社会的内聚性, 即是团结和睦, 追求在向心内聚的基础上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甚至在都城的规划上, 直至宋代以前中国历代首都均选择在中原地区, 将中原地区视为国家的腹地所在, 也即是“得中原者得天下”。即使在后来选择诸如北京和南京这样的城市, 也是基于这两座城市在群山环抱的长江黄河中下游平原, 处于国家的腹部地带。在建筑的安排上, 总要以一条主要的纵轴线为主, 将主要建筑物布置在主轴线上, 次要建筑物则布置在主要建筑物前的两侧, 东西对峙, 组成为一个方形或长方形类似院落的建筑布局。第二, 强调内外空间的结合。中庸之道强调“执两用中”, 寻找建筑物的共通特征使其达到和谐。建筑物充分运用屋顶、墙体和门窗等的大小、位置、形状, 将内外空间错落有致地巧妙结合在一起, 达到一种建筑的完满与和谐。

中国当代城市建筑在中庸等传统文化的浸染下, 还面临着来自于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梁思成先生早在《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一文中就明确指出:“近年来中国生活在剧烈的变化中趋向西化, 社会对于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多加以普遍的摧残。虽然对于新输入之西方工艺的鉴别还没有标准, 对于本国的旧工艺, 已怀鄙弃厌恶心理。自‘西式楼房’盛行于通商大埠以来, 豪富商贾及中产之家无不深爱新异, 以中国原有建筑为陈腐。他们虽不是蓄意将中国建筑完全毁灭, 而在事实上, 国内原有很精美的建筑物多被拙劣幼稚的, 所谓西式楼房, 或门面, 取而代之。主要城市今日已拆改逾半, 芜杂可哂, 充满非艺术之建筑。”梁先生还指出其原因大致有三:一是经济原因无力保护, 二是艺术标准失掉指南, 三是缺乏视建筑为文物遗产的认识。梁先生在1944年的这篇文章至今读来仍然振聋发聩, 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一般认为, 达达主义没有造型上的特色, 并且让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暧昧。而以奥运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尤其是央视新大楼、人民日报社新大楼等为代表的一些新锐建筑, 往往被认为是达达主义在当代中国建筑的典型代表。一些民众借助网络、手机来议论和分享这些建筑并阐释其可能蕴含的意义, 甚至恶搞出“中国三件套”、“四大神器”等不甚雅观的组合, 民众在言语狂欢的同时反而将这些建筑的设计本意直接忽略不计。由此不难看出, 中国建筑的设计与创造面临着达达和中庸之间的两难选择。

三、文化与生态———中国建筑创作的二维支点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建筑的灵魂。中国建筑自古以来就与文化和社会习俗密不可分, 建筑不仅有实用和美化环境的功能, 更是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体现。虽然建筑上的潮流往往受到文学艺术的潮流影响, 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们日益认识到建筑也必须符合生态的要求, 这就要求中国的建筑师们在进行建筑创作的时候, 要选择好文化与生态这两个支点。

中国古代建筑中充分体现着“人本”的文化特征。建筑从内容到形式均纳入了“礼制”这个大系统之中, 这样建筑与社会就密切地结合起来, 具有了政治色彩, 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功能。因此, 中国建筑师们一直以来的观点就是:建筑在创作中要顾及其所处时代和地域的大众民俗文化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建筑创作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生活。一座建筑一旦落成, 它便成为其地域文化和时代文化的载体, 自然包含公众对于这个作品的解读。被视为欧洲精神危机时代诞生的达达主义, 其宗旨主要在于反对一切有意义的事物, 反对一切传统, 反对一切常规, 也反对被认为有意义的文学艺术, 包括达达主义自身在内。它以主张梦呓一般混乱的语言、怪诞荒谬的形象, 来表现在一般构想中都会觉得不可思议的事物。没有造型上的特色, 并且让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暧昧, 当时, 西方正值规模空前的残酷战争在摧毁人们所处的物质世界和人们自身生命的时代, 主张达达主义的青年人试图以这种艺术运动的形式, 来表达他们仇恨这场战争和孕育这场战争的精神世界。但是, 正如达达主义自身一样, 青年人想否定和拒绝这个精神世界, 但又找不到一个可以取代的或者应该用什么来取代的精神产品。在达达主义者那里, 掀起达达主义艺术运动的根本意义只是在于彻底破坏掉既有的精神世界。他们认为只有将旧的彻底摧毁, 新的精神世界才能产生。达达主义运动的创始人之一马塞尔·杜尚 (MARCEL DUCHAMP, 1887~1968) 的艺术作品《有胡须的蒙娜丽莎》则更是这一观念的典型代表。而中国古代建筑植根于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 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建筑的一切构成因素, 如尺度、节奏、构图、形式、性格、风格等, 都是从其所处时代的文化心理出发, 能够为大部分人所欣赏和理解, 也能够满足当时人的居住及审美需求, 很少出现过怪异诡谲的形象, 富含深厚的人文气息。

建筑在创作中需要符合生态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更是将生态文明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长期以来“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念, 一直是指导中国建筑创造的建筑生态观, 其不仅在建筑基址的选择, 而且在建筑外部安排和内部构造上, 都是天人合一的体现。中国古人认为, 宇宙是一个有机整体, 不能一分为二。也就是说, 构成人类存在的时间与空间是一个存在紧密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这一基本特点的反映。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的《吕氏春秋》, 其政治主张的哲学基础就是“法天地”, 认为天的规律即人的规律, 人的规律亦是天的规律, 认为只有顺应天地自然的本性, 才能达到清平盛世。自然规律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作为主体的人对客观事物即客体的认识, 古人认识到人、物随天地变化而兴衰生死这个客观规律的必然性, 进一步产生了与自然同呼吸共命运的思想, 所以人为万事应处处以“月令”图式为楷模, 法天地而为之。循着这一哲学思想, 在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中, 法天地的构思得到了充分发展。在天人关系中, “五行”中的“土”实际上是人的代表, 以“土”来管理四方即“四季旺土”。而且中国古人在天人关系中持有一种极具实用性的明智态度。他们在天人关系中并没有盲目去崇拜天, 将“天”捧上至高无上的地位;恰恰相反, 在天、地、人中, 却认为“人”是最重要和最可宝贵的, 社会是最重要的, 甚至于“天子”也是人, 是“天”在地上俗世的代表而已。

城市建筑如同缺乏思考, 没有深度, 没有感情充盈的文化, 缺乏本民族文化的滋养, 只能算是无灵魂的苍白文化, 这才是城市文化的真正悲哀。在当前的建筑创作中, 迫切需要真正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 寻求中国古代建筑背后的文化力量, 开展中国建筑的现代性建构, 重视对中西建筑文化的批判继承, 重视建筑创作的文化规范, 重视从实用性和精神性方面, 重视文化与生态两个方面的考量, 从而在以西方化为主导的现代化浪潮中不至于失去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文化特质, 从而以中国城市建筑的文化品性达到文化强国的愿景, 而不是单纯的“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

参考文献

[1] .向鹏.浅析达达主义[J].艺海, 2012 (11) , 100:101

篇4:新城市主义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现代主义理念在二战后的城市规划中大行其道,在世界范围内的确促进了大城市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通勤成本增加;社区联系割裂;公共空间缺失;孤独感增加;郊区环境恶化;乡村特色消失;城市中心衰败;犯罪率上升,等等。

随着后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人们纷纷对现代主义理念进行反思,从而产生了后现代主义理念。“后现代主义并非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旨在超越现代主义的一系列尝试”(沈锐和李同升等,2005)。后现代主义分三种流派:新解释学学派、解构学派和建构学派。

后现代新城市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杰出代表。后现代新城市主义在城市布局上的理念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倡导“人本主义”、“生态主义”等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第二,主张城市发展规模“适度论”和“边界论”;第三,强调城市布局与自然、人文、历史的和谐统一;第四,倡导公交城市交通模式,街区空间以步行为主。

后现代新城市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有安德雷斯·杜安尼(Andres Duany)与伊里莎白·普拉特(E lizabeth Plater-Zyberk)夫妇(简称DPZ)、彼德·卡尔索普(Peter Calthorpe)等。他们于1996年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举行了新城市主义第一次国际会议,这次会议也标志着后现代新城市主义的诞生。随着后现代新城市主义影响的日益扩大,其先进的布局理念备受推崇,进而成为西方国家日趋主流化的规划理论和思想运动,也逐渐成为西方国家日趋主流化的城市公共服务资源空间布局理念。

城市发展边界是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由于公共服务资源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导致城市规模的过度膨胀,从而加重城市承载力负荷,降低城市发展质量;另一种是由于公共服务资源没有吸引力,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形成公共服务资源投入的无效供给。

伦敦城市的发展很好地秉承了后现代新城市主义的衣钵,主要体现在伦敦不是简单地由内而外地“摊大饼”式发展,而是有序地发展周边新城,从而形成今天的大伦敦都市圈,造就了伦敦今天的辉煌,伦敦正在向着繁荣的城市、宜居的城市、便捷的城市、公平的城市、绿色的城市方向发展。

伦敦周边新城规模都不大,但所承载的功能却很强大。“伦敦的新城其实是介于城市和乡村的人口规模不大的新镇,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霍华德田园城市的构想” 。伦敦周边新城大多是在周边的村庄或小镇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建立之初人口并不多,有的只有区区几千人,比如说哈罗新城设立时的人口只有4500 人,巴西尔登新城也只有2.5 万人,即使发展到现在,新城的人口规模也不算太大,最大的巴西尔登也就10万人左右(见表1-2)。

目前伦敦周边的新城已经成为区域服务业中心,金融业、银行业、旅游业、零售业和信息产业非常发达。因此新城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大多数新城当地就业人口超过50%,其中在新城哈罗,当地就业人口超过85%。这些就业人口主要是当地各种产业特别是服务业提供的(见表2)。

伦敦周边新城距离伦敦中心城区的距离一般在50公里左右(见图1),这样的距离一方面可以使这些新城不至于与伦敦主城区连成一片,从而发挥新城的产业、居住和就业的功能,消解主城区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能保证新城的田园城市特色,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北京的新城,大多以远郊10个区县的行政中心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外加一个亦庄新城,一是人口规模过大,处在15-90万人之间,其中重点新城规划人口在50-70万人之间,而伦敦的新城人口规模一般都不超过10万人,即使像东京、大阪、神户这样一些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其新城规模也不超过20万,东京最大的多摩新城人口也就20万人。北京这11个新城人口规模都很大,如此庞大的新城规模肯定是不合理的。

北京的新城规模过于庞大,如不加以限制的话,大城市病也将同样会降临在这些新城头上,所以,要未雨绸缪,将一部分公共服务资源向北京市已经确定的42个重点镇倾斜,这些重点镇包括:门头沟区斋堂镇、潭柘寺镇、军庄镇;房山区韩村河镇、窦店镇、琉璃河镇、长沟镇、河北镇;通州区县镇、台湖镇、西集镇、永乐店镇;顺义区高丽营镇、杨镇、赵全营镇、李遂镇;大兴区采育镇、庞各庄镇、安定镇、榆垡镇、魏善庄镇;昌平区小汤山镇、阳坊镇、南口镇、北七家镇、十三陵镇;平谷区金海湖镇、峪口镇、马坊镇;怀柔区桥梓镇、怀北镇、汤河口镇;密云县溪翁庄镇、太师屯镇、西田各庄镇、古北口镇、巨各庄镇、穆家峪镇;延庆县康庄镇、永宁镇、八达岭镇、旧县镇。

再有,北京11个新城有6个位于城市功能拓展区,其中通州、大兴和亦庄的建成区已经和城市中心区相连,这些地区可以逐步形成城市副中心而不能作为新城来规划布局公共服务资源。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应尽量向距离更远的新城集结,这些新城包括延庆、昌平、怀柔、密云、平谷、顺义、房山、门头沟。

参考文献:

[1]谈明洪、李秀彬.伦敦都市区新城发展及其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J].经济地理,2010(11).

[2]刘贤腾.解析东京都内部空间结构[J].世界地理研究, 2006(9).

[3]王旭.美国城市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篇5:新城市主义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新自力更生主义:农村对城市扩张的回应

张文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从1975年瑞典的哈马绍财团在联合国特别经济会议报告(《What Now》)中,第一次使用了“不同的发展”概念开始,“自力更生”便作为一个与“内生发展”并用的词汇开始被广泛关注与讨论。但是,遗憾的是自力更生与内生发展思想在20世纪后半叶的发展过程中常常被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化理论所淹没,在很多后发型国家,这种思想更是被当作意识形态对抗时期的产物而束之高阁。在我国,这种“以人的基本精神与传统为基础,尊重发展多样性,重视‘社区’存在与自立”的内生发展思想,同样被以城市化为特征的经济开发思想及全球性资本的跨国开发潮所掩盖。与之相对应的景象是:随着城市的无限扩张,资源被高度集中在城市社区特别是大城市,与之并存的农村社区资源日益枯竭, “空心化”态势明显。而这种趋势与日本1960年代到1980年代的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非常相似,日本在战后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分别提出“重化学工业向沿海集中(1962)”、“建设都市型日本(1969)”、“建设新干线(高铁)交通网络以降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1977)”、“开发工业园区吸引资本(1987)”四次开发计划,直接结果是“农村环境破坏和农村空心化”[1],间接结果是大量投资导致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逐渐丧失。

目前,由于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受到全球贸易萎靡的影响, “城市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较低水平,城市化可以确保中国经济继续发展30年”的论调正在被新一轮的发展理念所接受。与之相对应的社会事实是:在主要城市外围农村,已经开始出现以“拆迁抗争”为特征的“赤裸裸”的抵抗和“再建边界”为特征的“静悄悄”的抵抗,城市与农村的矛盾正在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种抗争目前主要发生在那些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却还在积极推进城市化的大城市周围,与发达国家的自上而下的政策调整不同,其呈现出明显的自下而上的“内生自发性”特征,本文称之为“新自力更生主义”。

内生发展理论主要侧重于文化本身,指在社会变迁中由该社会的内部创造所引起的发展方式。英国莱斯特大学Lan Bowler认为,应加强对本土的强调来回应全球化的经济力量。内生发展意味着借助当地资源,发挥自我维持的一个过程并且没有依赖于国际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和国际监管机构制约的嵌入式发展。该进程已经被广泛用于探索区域和农村发展的均衡问题,也在此基础上对于农业内生发展做了更多的努力。农业内生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对本土资源的依赖、对发展的当地控制和本土发展利益的保持力,强调基于本土价值基础上的文化认同,并在本土发展优势上建立成熟的控制机制――自身边界维持,如此,本土资源为本土化发展提供再促进机制,即新的动力。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农村经济中心的Christopher Ray更多关注于区域身份,主张通过探索内生的或区域的发展活动和现代性反思的广阔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来寻找路径。他认为身份的主要来源是文化、历史或物质,指出区域身份建构的目的在于,在制订战略和落实到地方结构的过程中,外部力量可能会破坏本土化的良好社会经济基础,而该方法试图以提高本土化的意识作为发展政策和行动单位。无独有偶,目前在我国主要大城市周边发生的抗争运动正是这种本土化意识建构的一个现实版缩影。在城市化主导的经济发展理念的作用下,大城市外围农村首当其冲成为城市扩张的一线区域,而目前的政策虽然建议保护农民群体的利益,但是开发主义(或恐怖的经济主义)的势力远非农民能够抵挡。在此背景下,很多地区出现的.个体性抗争抑或群体性抗争都具有极其明显的自力更生特征。表面上看,这或许只是农民的一种利益维护行为,但实际上这是农民基于本土资源建构自身区域身份而试图维持自身发展进程的行动。

以中国目前城市化水平最高的上海为例,其城市化进程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本地农业人口向中心集镇流动和外来农业人口流入郊区特别是近郊农村,这一过程使得中国发达大都市的城市化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路径存在明显差异: “进出互补模式”使得上海必须严重依赖外来人口实现发展,在城市周边形成了一个新的“裙带”,这里村落的本土性特征正在被日益强化,成为抵抗城市扩张的第一道屏障。(行政管理论文 )其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由于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的“互补”,濒临崩溃的村落文化边界正在“静悄悄”恢复并在强化。第二,这种文化边界的形成得到了“历史与物质”上的强有力支持,本地村民基于集体资产利益分配考量与外来人口进行的“地租交易合作”行动,使村落的行政和经济边界因利益而被强化,并正在使得某些行动更加具有集体属性。

首先,上海周边农村的人口流动过程与“城中村”的形成有所不同,不是相关研究中讨论的“侵入”与“排挤”的过程,而是“出”与“进”的自然互补过程。本地村民的迁出主要是在城市拉力作用下的职业性和行政性迁出,而外来人口的迁入正好补充了这种人少地空的局面,这一过程比较自然,没有发生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争夺资源的矛盾――这为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和“定住化”创造了条件。外来人口的进入主要是通过老乡关系到村落居住和劳动,他们作为“陌生人群”进入到日渐空心化的村落社会中,随着数量的增加和居住时间的延长,使村落因为人员外流而日渐衰退的传统文化惯习得以延续,并在“城市优位主义”的背景下强化了村落的新集体认同。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英格尔斯认为,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接触的经验,会促使外来人员对流入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形成。由于本地居民的缺位及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员之间的“地租依赖”关系的存在,致使二者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并日趋牢固,外来人员对传统的重视也在逐步唤醒本地居民的传统文化记忆。同时,外来人员由于群体性移人而带来的传统文化惯习的植入,也对村落新归属感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另外,外来人员的同乡背景下的“文化韧性”以及城市郊区这一空间局限,也使村落的认同感得以强化,并日益形成新的力量。

其次,李培林认为“村落的经济边界是基于经济活动和财产权力的网络和疆域,村落的终结往往始肇于经济边界的开放”;而笔者认为考察村落经济边界的存在与否,更多应该考察“农民个体间的交易活动”,这种交易活动与“农民的实际社会区域的边界由他的基层市场区域的边界决定”不同,更多强调交易媒介――货币化的土地。由于国家一系列关于宅基地及农业用地产权的规定,郊区农村目前还拥有土地和宅基地的农民,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这些“资本”的“租借(给外地人)”将带给他们源源不断的收入,并且已经开始有意识地通过“讨价还价”等手段抵御城市化的“开发”。而事实是这种“地租交易”模式可能使村落的经济边界得以长时间的维持。人们在这种交易的过程中都会理性地维持自身的利益,一方面希望以最低的价格保证生存空间的稳定,另一方面希望稳定的收益保证生活可持续。本地村民与外地村民通过交易活动的“最大化理性”使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共同发挥了维持村落经济边界――货币化的土地得以长时间存在的作用。与此密切相关,目前,在上海郊区农村很多地方都无法推行村改居制度,即使是在已经高度城市化的近郊农村,很多还保持着村的建制,就是因为集体资产处置的障碍――这种障碍的产生正是因为村民基于“集体身份”的维权行动。在村民看来,集体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现实利益和潜在利益,他们甚至有目的、有计划地在维持这种身份,而这种基于主动性的整体维持,也成为村落行政边界得以维系的主要基础,并使得城市化再次遇到制度性障碍。

篇6:新城市主义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森林 城市生态系统

在目前以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国际人文因素计划(IHD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和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ES)为核心的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的全球变化研究中,有关碳循环与温室气体的研究是主要焦点之一。

自工业化革命以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一方面人类的生产活动每年将大量的碳排放到大气中;另一方面,人类对自然界的一些改造活动(如森林砍伐)使得碳排放量增加、吸收能力降低。这两方面的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大气中CO2浓度呈不断升高的趋势,CO2质量分数已由工业化前(1750年)的(280±10)μg/g增加至当前的367μg/g。随之而来的是温室效应增强。据IPCC 的第三次评估报告,全球大气的平均温度在过去的1中上升了约0.6℃,而且在未来几十年内人为的增暖率将保持在每增加0.1~0.2℃的幅度。

1 城市森林的内涵

1.1城市森林概念的提出

1962年,美国肯尼迪政府在户外娱乐资源调查报告中,首次使用了“城市森林”(UrbanForest)这一名词。1965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ERICJORGENSEN教授首次完整提出“城市林业”(Urban Forestry)的概念。美国林业工作者协会对于城市森林的定义为“城市森业是林业的一个专门分支,是一门研究潜在的生理、社会和社会福利学的城市科学,目标是城市树木的栽培和管理,任务是综合设计城市树木和有关植物及培训市民”。中国有关学者将城市周围或附近一定范围内以景观、旅游、运动和野生动物保护为目的的森林称为城市森林。

1.2城市森林的指标

城市森林应有其相应的指标,如果没有指标,城市只有较少树木都可称为城市森林,那么城市森林就失去了其基本内涵。城市森林的指标应包含以下5个方面:

(1)生物量的主体地位。绿地生态系统中5m以上的乔木生物量达到和超过城市绿地总生物总量的50%。

(2)生态效益的主体地位。森林的吸碳制氧、调节气温、净化环境、保持水土等方面功能居主体地位,功能大于或等于城市绿地总功能的50 %。

(3)枝叶覆盖率的优势地位。乔木覆盖面积大于或等于城市绿地总面积的40 %。

(4)景观格局的合理性。景观分布合理,大、中、小型斑块分布均匀,并有绿色廊道连接为一个整体,有利于物种的交流及生物运动。

篇7:新城市主义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城市的规划管理对于城市的发展以及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规划管理可以对城市的建筑工程以及城市设施等实现管理,并且切实保障城市的规划管理结果。城市的规划管理可以合理使用城市的土地、空间,根据相关研究资料分析当地的环境,可以促使城市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以及优化。在我国大部分城市都有专门机构以及部门对城市进行管理规划,例如,城市的某些建筑需要进行重建,这就需要去城市规划管理的部门进行重建申请,在得到许可并且办理各种手续之后才能开展重建的工作。

1.2城市规划设计

篇8:新城市主义对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

19世纪下半叶, 美国工业革命到来, 居民收入得到了提高。原本居住在城市中心的居民迁往近郊居住, 同时工业、商业、办公等也相继外迁, 城市中心开始走向衰落。城市出现阶层与种族分化、郊区孤立等社会、经济问题, 缺少社区氛围。

基于这些问题的出现, 1993年10月在美国亚历山大市, 第一届“新城市主义”代表大会 (the congress for the New Urbanism, CNU) 召开, 标志着“新城市主义”时代的正式来临。

新城市主义是美国城市发展特定背景下的产物, 它反映了在城市变革时期城市理论的一种保守倾向。新城市主义本质内涵是人居环境思想, 即启迪人们用人本思想来提升城市人居环境, 保持人、自然和人居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我们可以从这些理念中得到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来指导我国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

新城市主义是一种带有些乌托邦色彩的理论, 对此我们要持有批判性的态度。但尽管真正完美的人居环境或许永远都不会存在, 但是人类的梦依然会做, 因为人类前进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

新城市主义对上海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

“十五”期间, 上海实施了“一城九镇”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重点开发建设松江新城和安亭、罗店、朱家角、枫泾、浦江、高桥、周浦、奉城、堡镇9个新镇。上海“一城九镇”的提出, 旨在通过一些具有自身特色、环境良好、交通便利、居住宜人的周边城镇的建设, 打造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在“一城九镇”战略出台后, 十个城镇相继定位自身的特色发展方向:松江新城——英国风格新城, 安亭镇——德国式小城, 罗店镇、枫径镇、周浦镇、堡镇——欧美特色小城, 浦江镇——意大利特色风情小城, 高桥镇——荷兰式现代城镇, 奉城镇——西班牙风格小城, 朱家角镇——江南水乡古镇。上海则通过建设便捷的公路或铁路, 使得十个城镇与城区保持紧密的联系, 从而促使城市各个片段 (或城镇) 可以率先享有大都市快速发展中的各种机遇, 并充分发展自己的特色和可持续性。这些都体现着新城市主义的思想。

篇9:新城市主义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著名城市史学家刘易斯·芒德福认为:“从历史上看,城市是社区权力和文化的最集中点。生活散射的各种光芒在这里全面聚集,并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意义。城市是社会整体关系的形式和标志。……城市的生命过程在本质上不同于一般高级生物体。城市可以局部成长、部分消亡、自我更新。”在自然经济时代漫长的岁月里,城市间的竞争存亡,基本上取决于国家政治中心的转移、交通方式的改变以及战争局势的变化。而在计划经济年代,城市规模的大小、产业结构布局、人口的多寡,都是由“有形之手”中央政府计划的结果。城市的竞争力突出表现为城市首脑“跑部钱进”的意志与能力,以及中央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势所制定的计划。在这长达数十年的竞争中,地处沿海的许多城市纷纷败给内地城市。

竞争无疑为市场经济的最高形式。改革开放20多年来,许多城市无可奈何的衰落而更多城市莫名其妙的兴起,已经为这个最高形式的作用作了很好的注解。随着市场机制日益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昔日决定城市繁荣的“有形之手”计划及“硬通货”——矿山、工业基地等,都已经被看不见、更难以捉摸的多种因素和无形的资源所替代。

随着人类步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和中国加入WTO,国家、地区、城市、企业甚至个人都迎来了全球竞争的新时期。也正是由于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增长期,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竞争或者国内地区之间的竞争成败,都将取决于城市的竞争能力。换句话说,以城市为代表的多维空间载体,正以多种复杂的方式进行着全球资源、市场、生存和发展空间与发展机会的争夺与较量。

今天的竞争力就是明天的经济实力。这两者存在因果关系但有着明显的区别。

城市竞争力是以城市发展的质量、效率和潜力来衡量城市获得外界发展机遇和加快自身发展的能力,而经济实力则是以规模、经济总量来衡量城市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综合水平。

城市竞争力强调的是与其他城市的横向比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城市综合实力则主要着眼于城市本身,城市自身的纵向比较。城市竞争力的排序是动态的,是相比较而起伏的;而城市综合实力则是一组静态数据。

城市竞争力主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表达的是城市发展的后劲,往往是以相对指标来表达的;而城市综合实力主要描述的则是城市的状态,如当前具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

城市定位理论与城市竞争力

长期以来,“城市的准确定位”被认为是城市总体规划要研究的头等大事。从客观层面上把握城市发展的定位、定性、定向,这是作为城市宏观决策人首先要关注的问题。为城市寻找准确定位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但是,纵观当今城市定位,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我们的城市竞争力下降。从“九五”期间部分城市的功能定位(见表),就不难看出其缺陷,由于相当一部分城市追求几乎相同的目标定位,其结果是造成各个城市产业严重同构,重复建设盛行,大量企业产能过剩,区域城市之间恶性竞争,城市建设千城一面。

19个城市(见表)的定位,囿于传统定位理论的局限,虽然都把“国际化”放在首位,但由于没有充分体现各城市自身特点进行合理布局,准确定位。从而形成产业重叠,重复建设,热门行业大家都争着上,而有些能决定城市发展潜力的“独门法器”却无人问津,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潜力没有很好挖掘,城市整体优势得不到体现,均衡协调发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虽打“国际牌”却在国际上没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应有的知名度。

从城市定位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的经验分析,不难看出城市定位理论在当今这个时代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因为城市定位理论假设城市内外环境的变化不确定性很低,城市自身的产业结构及组织结构都处于稳定的状态。在一个可以持久地有吸引高等流动资源和发展前景的环境中有利可图的准确定位,这就是定位理论追求的均衡状态。但这种所谓的准确定位所获得的城市竞争力优势持续的实践,取决于所选择的市场定位多大程度上是稳定不变的。

由于城市定位理论注重研究与城市原有主导产业、自然资源相关的外部环境,而对城市内部的因素分析仅局限于针对“定位”而展开的协调安排(这不能体现城市在后工业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本质意义上的竞争力)。因此,定位理论虽然能够明确什么样的城市定位是有利的,但由于现代城市外部环境、科学技术及产品(尤其是以自然资源为原材料的替代产品)更新变化快得让人眼花缭乱,围绕既定的产品进行市场分析往往不得要领。消费者的口味变化,朝阳行业的转移,都会使定位理论苦心经营的城市竞争力失去目标。

另外,定位理论往往以邻近的竞争对手城市为参照构思的战略,这就可能导致方向性错误。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对现有的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威胁,并不仅仅来自已经存在的竞争对手,而是来自于拥有崭新思维的“创业型城市”。以竞争对手为参照,忽略现代科技创新的特性,其结果是与原来的竞争对手一起被“创业型城市”的迅速崛起而取代。

城市经营与城市竞争力城市经营的内涵

城市承载着GDP的90%、全球人口的60%,而且城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外开放的窗口、商品国际交换的平台、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聚焦点。那种认为城市经营就是经营城市的基础设施的观点是片面的,其实城市经营的概念是很大的,城市经营的内涵至少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城市经营的目标,从单纯增加政府的财力延续扩展到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因为这两者完全是两个概念。城市竞争力反映的是城市的综合素质,理应成为城市经营的首选目标。

其次是城市经营的维度,从单一的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扩展到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所有项目。因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与之相关的可能有上千个子项目,但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主要的项目,然后进行分类。这些项目是多维度的,主要是刻画城市竞争力的诸多的子系统,所以城市经营的维度大大增加了。

第三是城市经营的范围,从城市的内部资源配置转向更大区域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也就是说城市的竞争力要在更大的空间、甚至在国际范围的比较中来培育。不能局限于城市内部与周边地区。第四是城市经营的主体,从城市政府转向政府与民众的综合体。原来一直认为城市政府是城市经营的唯一主体,但是城市是全体市民的城市,所以城市经营的主体也应该是城市的市民、企业、社会团体和各级政府。有许多领域应该让位给企业和市民去经营,政府应采取一些引导性的规划和政策,来调动各个经营主体的积极性,才能把城市经营搞好。

综上所述,城市经营就是要从小范围经营转向大范围经营、从计划经济的经营转向市场经济的经营、从区域经济的经营转向全球经济的经营、从传统经济的经营转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经营,也就是说城市经营的方略发生了变化。

根据市场机制发育的阶段性和城市政府对竞争的不同适应程度,城市经营也因此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仅仅着眼于如何解决城市基础设施资金短缺——属于城市公共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式城市经营”。第二阶段,已考虑到如何提高城市自身整体的市场价值,将城市作为最大的国有资产来进行保值增值式的经营,也就是所谓的“整体资产增值式城市经营”。这两个阶段属于狭义的城市经营。第三阶段,即“广义的城市经营”,包括了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所有方面。

对城市经营一种常见的误解就是,经营过程就是将城市资源快速兑现,转变成市长即期可用的财力的过程。实际上,财力短缺对于任何城市政府来说都是永恒的难题。关键是如何以最小的公共财力来启动最多的社会资本,并使所有的城市资源的高效利用都保持在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方向上。现阶段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只有那些不断超越过去成功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城市经营方略的城市才会成为赢家。

另一种误解是:城市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是与城市经营甚至城市竞争力之间必然存在着取舍的关系。这种误解所派生的“经营”手段,是设法找出现行环保法规的漏洞而加以利用,同时只将公共投资局限在生产、生活过程排放的污染物的处理上。这也是目前我国治污工程建设进程跟不上污染物排放的增长,从而造成环境污染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但广义的城市经营不仅立足于将经营的中心放在提高处理污染的效率上,而且还更多的关注控制污染的机会成本,如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人财物的浪费和城市生态系统效能的衰退等,进而提高资源生产力(ResourceProductivity)。正是在这一层次上,城市生态保护与城市竞争力是完全一致的。

城市经营、规划调控与城市竞争力的培育

从实际情况看,城市经营、规划调控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

1、政府的有限理性与发展机遇的不确定性。

当前,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和发展机遇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意识变化越来越快捷,二是资源越来越虚拟化,三是信息分布越来越不均衡。

2、城市政府的投资能力与可利用资源的有限性。

有专家描述竞争力指标有30多个,但有两个指标是不可缺少的,这就是投入和效益。在城市相互竞争的过程中,谁在基础设施上先行,谁就奠定了竞争力的基础,所以每个城市都争相扩大投资力度,都希望能大量举债经营。这就要求每个地方政府在经营城市中实行有效的开源节流。怎样才能节流呢?一是政府要缩短战线,降低投资成本;二是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品提供领域,要降低门槛,大量地让民营经济来提供。

3、经营规模与竞争活力。

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是一对矛盾,到底孰先孰后?有人主张竞争是最主要的,有人主张规模经济是最主要的,这个被称之为“马歇尔冲突”的争论持续了40年,至今在政府直接经营的煤气、电力、自来水、公共交通、通讯、教育、卫生等领域还继续存在。要在规模与竞争之间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平衡点,就必须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要对政府直接经营的城市基础设施或公共品作一些限制。要把它们分成自然垄断、准公共品生产和一般性的竞争产品,真正属于自然垄断的、纯粹的公共品是越来越少了。二是要对政府间接经营层次的国有经济实行有进有退。对自然垄断领域,国有经济要进入,对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要退出。

4、经营者的近期收益与城市可持续竞争能力

现在,经营主体出现了分散化、企业化和收益短期化趋势。短期化不仅发生在企业,而且也发生在政府。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领导任期太短,变动过大;二是片面追求经营成本;三是经营的分散化,许多设施不配套。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一是规划权特别是土地出让权,集中与分散应有机结合;二是在城市边缘划出若干个生态敏感区或文化遗产敏感区,对这些区域应从严进行规划审批管理。三是改善城市形象,整治道路、河道和入城口,拆除违法建筑。四是大规模的实施城市绿化。

5、经营方略的趋同性与城市资源集聚的有机性

怀着“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雄心壮志”,各个城市的建设往往都按照一种文化模式、一套设计风格操作,这就不可能造就城市建筑风格的多样性,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更重要的是破坏了城市资源集聚的有机性。如何实行资源的有机性?一是要按照知识经济时代资源的有机集聚来规划设计城市;二要保护城市的老城;三是淡化分区规划,倡导适度混合区。

篇10:城市规划对地价的影响论文

城市的性质指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与所起的作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反映。我国城市性质大致分为:中心城市、工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和特殊职能城市四种。城市性质的差异,是决定城市地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城市性质制约着城市的经济、人口结构、规划结构、城市风貌、城市建设特别是土地使用的构成等各个方面,而不同性质的土地使用在经济效益上是有很大差异的,一个城市的职能越多,越能强化城市发展的聚集效益。现代城市职能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越大,如金融贸易、信息展览、经营管理、旅游服务、商业零售业越发达,地价水平越高。

篇11:新城市主义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摘 要:辽西是辽宁省的经济薄弱地区,实现辽西沿海城市群一体化是促进辽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辽西沿海城市群区域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区位和丰富的资源,海洋经济特征明显,科教能力较强。辽西沿海各城市间具有发展城市群的便利条件,发展潜力巨大。锦州、葫芦岛、盘锦等城市都在辽西沿海城市群的建设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辽西;城市群;沿海城市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0-0204-03

一、辽西城市群的发展背景及研究概况

在辽西地区432公里的海岸线上,形成了以锦州为中心,包括葫芦岛、盘锦、朝阳、阜新在内共5个地级市,下辖5个县级市和11个县城。辽西是辽宁省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直接影响着全省老工业基础的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加快辽西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实现全省总体发展目标的必然和当务之急。作为辽宁省三大经济板块之一,辽西沿海城市在辽宁的地位举足轻重,对辽西及周边地区必将起着强劲的辐射和聚集作用。

近年来,关于辽西城市群的开发成为辽宁省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一些学者也开展了一定的研究,认为辽西城市群开发建设将对所在区域产生一系列的良性影响[1]。一些研究也证明辽西城市群具有发展极核模式的客观条件,同时证实了建设辽西沿海城市群具有促使全省经济均衡发展的内在必要性和区域条件上的切实可行性[2]。对于全省和辽西地区的发展具有多重战略意义。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已经成为全省最突出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3],而辽西地区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薄弱的区域,可以说,没有辽西地区的振兴,就没有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与和谐。

二、辽西城市群的区域特征分析

(一)区位特征

“辽西城市群”位于“京、津、唐城市群”、“辽南城市群”和“辽宁中部城市群”之间的三角地带,地处京津冀经济区和东北经济区结合部,亚欧大陆桥的前端,北与资源大区内蒙古相连,东承辽宁中部城市群的辐射,西与京津冀城市群接壤合作[4]。交通便捷,各城市之间有高速公路网和铁路连接,各市均进入1小时城市圈。辽西沿海岸线拥有多处天然深水不冻的建港基础,现有各类港口9个,其中葫芦岛港为天然深水不冻良港,辽西城市群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开发潜力[5]。

(二)资源特征

1.矿产和能源资源

辽西地区拥有省内唯一年产原油万吨的辽河油田,辽河油口是中国的三大油田之一。目前,辽西沿海城市群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优势产业。辽西沿海锦州、葫芦岛和盘锦三市的工业都是以石化业为主,2010年,三市石化产业产值占三市工业总产值的近一半。

锦州湾区域内能源、矿藏储量丰富,炼油、石化、有色金属加工、能源化工产业已形成规模,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省5座百万千瓦级火力发电厂中有4座位于辽西北地区。

2.土地资源

辽西沿海地带有大量的荒滩、废弃盐场,发展空间尤为广阔。而辽西地区耕地相对贫瘠。锦州、葫芦岛多为中产区;朝阳、阜新等地区为低产区。

3.旅游资源

锦州湾旅游资源丰富,锦州的笔架山“天桥”潮涨隐、潮落现,隐可驰舟,现可行人,是当今世界唯一的此类自然奇观之一。笔架山上的三清阁,有中国海上唯一的盘古造像,同时集儒、道、释三教派于一阁之内。医巫闾山山峰峻秀,景观奇特,被誉为“中国东北三大名山之首”。青岩寺观音圣母,造型奇特。辽沈战役纪念馆已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葫芦岛绥中九门口水上长城、兴城古城,盘锦双台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朝阳牛河梁红山文化,阜新查海遗址等众多名胜古迹等都形成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三、沿海城市对辽西城市群建设的影响分析

(一)辽西沿海城市的发展潜力分析

辽西沿海城市地缘优势明显,锦州位于辽西沿海城市的区位中心,葫芦岛位于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交汇点,盘锦位于与辽宁中部城市群的连接点,城市发展潜力突出:

一是辽西城市群是京津冀城市群和辽中南城市群的结合部。其中沿海城市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城市分布较密集,在100余公里的距离内,有锦州、盘锦、葫芦岛三座中等城市和凌海、兴城两座小城市进入“一小时交通圈”内。

三是交通便利通达,辽西沿海港口城市已具有铁路及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管道等五种现代化的立体交通体系,特别是三个城市都拥有自己的港口,已经具备形成辽西沿海城市群组合港的基本形态。

(二)沿海城市在辽西城市群建设的作用分析

1.打造锦州市作为辽西区域性中心城市

锦州位于辽西沿海城市群的区位中心,并且缘于自身的历史文化积淀、现代化交通体系、教育科技文化及商贸物流集散地的比较优势,在推进和实现辽西城市群一体化进程中,负有重要责任和使命。锦州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雄居辽西之首。已形成以石油化工、机械电子、轻工纺织为支柱,兼有造纸、冶金、电力、建材、医药、食品、塑料制品、汽车配件、输变电设备等行业的工业群体。汽车零部件、精细化工、新型材料等新型产业集群日益壮大,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绿地投资”大规模推进。锦州还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棚菜种植基地,水果生产鲜贮基地和肉蛋奶供应基地,是全省规划的三大物流中心之一,是辽西地区物资集散地及商贸中心,批发零售贸易额居辽西之首,金融、保险、证券业繁荣,也是省邮电通信和输变电中心之一。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将带动辽西沿海城市群及整个辽西地区的发展。

2.加快葫芦岛市、盘锦市产业集群的建设

上一篇:乡镇农业产业规划情况汇报下一篇:路与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