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益与道德的权衡中,坚守道德

2024-04-18

在利益与道德的权衡中,坚守道德(精选8篇)

篇1:在利益与道德的权衡中,坚守道德

在利益与道德的权衡中,坚守道德

【名师简介】周珍,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中语文教师,湖北省语文学会会员。曾参与《综合阅读》《生成性教学》等课题的研究,在省市级优质课竞赛、论文及优秀教案评比中均获一等奖。多次单独命题,多次参加湖北省高考阅卷工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意大利某城市有个名叫海因茨的人,他的妻子得了癌症,危在旦夕。该市有个药剂师,研制出了一种治疗癌症的特效药,配制这种药的成本只有200美元,但他要价极高,每剂要价 2000 美元。为了买到这种药,海因茨变卖家产,并且到处借钱,但最终只凑得1000美元。海因茨恳求药剂师说,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账。药剂师拒绝了他,并且说:“我研制出这种药,正是为了赚钱。”海因茨没别的办法,于是在一个晚上潜入药剂师的仓库偷药,结果被警察发现,抓进了警察局。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押题理由】

新材料作文的命题也在作文的相关母题范畴内。作文的母题包含三个大的方向:一是个人发展问题(幸福、理想、自信、善心等);二是个人与外界的关系(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如何处理,如尊重、合作、包容等);三是人的认识问题(人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认识等)。考生备考时可有意识地对以上三个角度进行思考。另外,对现实的关注也是2016年高考考查的热点。

【立意点拨】

这则材料涉及三个人,我们可对这三个人的行为与心理进行梳理,并阐述自己对三个人的行为的看法,依此形成写作的三个基本角度。你可以赞成海因茨守护生命的做法,肯定生命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弘扬悲天悯人的人文精神,也可持反对意见,因为情理不能突破法律的界限――其深层意义是情理与法律的矛盾;你可尊重药剂师的智慧与劳动,赞成遵循市场规律的做法,也可反对他唯利是图,不顾他人生死的残忍,或建议他赚钱的同时兼顾人情――其深层意义是利益与人情的矛盾;警察将偷药的海因茨抓捕,你可赞同这种维护法律公平的做法,也可建议他兼顾法理与情理――其深层意义是法律与人情的矛盾。最后,你也可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角度入手,思考社会制度是否健全,如何不断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等。这则材料的最大特点就是“两难选择困境”,考生从单一角度立意是可以的,但如果能对道德、生命、规则、法律、价值等关系范畴进行一些辩证性思考,可适当提高得分。

常见的立意误区:为了爱值得付出一切;尊重知识产权;宽容待人。

【优秀立意】

1.在利益与道德的权衡中,坚守道德;2.情与法的均衡。

【高分素材】

(人物)素材化用①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东汉杨震在王密贿赂自己时,一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知”令王密汗颜,他在利益与道德间选择了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反观当下,有多少领导者、执法者知法犯法,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置大局于不顾。不知他们知晓杨震的事迹后,会有何感想?

(人物)素材化用②

古代最著名的贪官和?|生前用尽各种手段陷害忠良,搜刮民脂民膏。在利益与道德间,和?|抛弃了自己的道德。他的行为换来了唾骂,其资产也在他死后充公。西方小说中,夏洛克、葛朗台、阿巴贡和泼留希金这四大吝啬鬼不惜以道德换利益,但他们最终获得的又是什么呢?只是众人的嘲讽谩骂和悲惨的下场罢了。那些抛弃道德选择利益的人,纵使因此家财万贯,也永远不会得到他人的赞扬。

(语录)素材化用③

自我利益与社会道德如何取舍,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永恒命题。康德曾解答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这两种东西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二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对于利益和道德,我始终坚信道德才是应该坚守的。古往今来,只有遵循心中道德的人才会受世人敬重,也方能名垂千古。

(语录)素材化用④

有道德的人往往被视为高尚的人和社会的行为典范。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早有阐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他终生践行着这种道德义利观,不为宫室之美,不为妻妾之奉,更不为所识穷乏者得之,一心遵从心中的德行,终被后人称为“亚圣”。如果那位药剂师能怀着一颗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以治病救人为道德准则,最终的结果岂不令人皆大欢喜?

篇2:在利益与道德的权衡中,坚守道德

作为商人,获取利益是他们经营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营利。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就注定了在权衡取舍方面,利益永远是首位。然而利益往往与道德相冲突,这并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也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

在电影《造雨人》中,保险公司不择手段地获取低收入家庭缴纳的保险金,却拒绝理赔,这从商业上来看,可以说是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商营利的本质,似乎永远不会有亏损的那一天,单从这一点来说,绝对是众多商人所梦寐以求的。有得有舍,电影中的保险公司要最大程度地获取利益,扭曲了其作为保险公司实际上所应当负有的职责,在利益与道德的权衡上,保险公司很显然选择了前者,而后者却成为了空壳。这是很危险的,因为公司不仅享受着高收益的回报,更要承担投资失败所造成的损失,这样的损失不仅是经济上的,有时还涉及到社会舆论甚至是刑事责任,正因为这样的责任承担,约束着大量的公司在利益与道德上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平衡,这样才有利于公司长久地存续发展。

在《公司的力量》里,钱颖一院长说:“公司最大的三个特征就是公司的有限责任,投资者权益的自由转让和公司的法人地位。”就第一个特征而言,有限责任指的是公司的有限责任,也就是说,公司的最大责任承担后果也就是破产,但这并不意味着承担有限责任的公司可以横越法律之上。公司的有限责任实质上还是股东的无限责任,公司只是股东的投资工具,是股东联合起来建立的一个拥有独立生命体的组织。电影《造雨人》中的保险公司由于其肆意妄为藐视法律,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公司破产,法人人格消灭,这告诉我们,没有永恒的盈利,逾越法律的`无限盈利的行为最终只会导致主体资格的消灭,这和商法上所说的企业维持原则是相违背的,因此公司要长久地存续,只顾利益放弃道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电影《造雨人》中,初出茅庐的律师鲁迪带着满满的正义感,竭尽全力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这是值得赞许的。但事实总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故事的最后保险公司宣告破产,鲁迪的当事人得不到赔偿,他自己也得不到佣金,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作为律师,究竟是要实现利益最大化来保障自身的收入,还是充分表达当事人的意愿打“道德的战役”,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从一方面来看,律师也是商人,他们帮助当事人参加诉讼,理所当然获得佣金;但从另一方面看,律师是法律人,是应当维护法律正义的人,在利益和道德面前,应当从其作为律师的职责出发来实现当事人的诉求。

利益与道德总是在各个场合存在冲突,在商场上凸显,政治上也不例外。电影《机械战警》中,公司与政府相联合,将战警改装成统治工具,却剥夺了他与家人团聚的权利,这有违道德伦理,却为政府所选择。在社会的眼中,这或许是不应当的,但是从经济学上来说,这是政府权衡取舍的结果。经济学家道格拉斯·C.诺思告诉我们政府在实现其职能上每天都在进行的权衡取舍,很显然,在电影里,在国家安全和道德权利之间,国家的利益才是重要的,这样的取舍也未必是完全错误的。

在道德与利益的取舍上,没有一个定量,也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因为所代表的立场不同,总有不同的观点。但我坚持在利益优先的情况下也要考虑道德,道德就像一条线,像电影《造雨人》中说的,那条线就在那,逾越的次数多了,线也就不存在了,到了那时候你什么也不是,只是同行眼中的笑话,一条污水中的鲨鱼…

★ 规则与道德作文

★ 小议道德与现实议论文

★ 诚信与道德信仰议论文

★ 规则高三作文600字议论文

★ 敬畏规则的议论文

★ 生活需要规则议论文

★ 道德的议论文作文800字

★ 道德的议论文800字

★ 网络道德议论文600字

篇3:在利益与道德的权衡中,坚守道德

对道德与利益关系问题的探讨,可以为我们立足现实考察道德与利益的关系提供思路和视角,启发我们必须通过对道德与利益的多角度的剖析来展示其在当代社会的丰富内涵,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道德与利益的联系。

1 道德与利益关系的现实性考察

1.1 对利益的理解与剖析

利益是满足主体需要的对象物,是社会发展的杠杆,是人的各种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在人的各种活动中起着动力作用。利益本身有着复杂的结构,是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而存在的,对利益系统结构的剖析很多,作者认为,可从四个维度对利益进行剖析。第一,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我们在处理三者关系时,在一定程度上应强调个人利益相对于集体和社会利益的优先性,以矫正我国社会中长期以来偏重集体和社会利益而轻视甚至无视个人利益的偏差。第二,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精神利益。物质利益是满足主体物质需要的对象物,表现为富足和效率;政治利益是满足主体政治需要的对象物,表现为秩序和公平;精神利益是满足主体精神需要的对象物,表现为人格完满。第三,生存利益、享受利益和发展利益。这主要是针对个人而言的,其中生存利益是基础,具有优先地位,享受利益是个人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发展利益则处在最高层次,它统摄引导着生存利益和享受利益。第四,不正当利益、正当利益和应当利益。不正当利益是满足主体不正当需要的对象物。个人不正当利益主要表现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集体和社会也有不正当利益,集体不正当利益主要是通过损害别的集团和社会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或者凭借其权威对个人利益进行压制乃至损害,而社会不正当利益是凭借其权威对集体和个人利益进行压制乃至损害。这几种不正当利益都应克服。总之,利益系统结构非常复杂,是我们深入考察道德与利益关系的基础。

1.2 对道德的理解与剖析道德是个比较复杂的范畴。

首先:道德是通过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和个人信念品德来维系的规范原则的总和,对个人的行为有约束、规范和评价的作用;同时“道德是社会和个人对应当性价值和行动的认识,对社会共同生活秩序的价值设定,对个人生活意义的价值选择和对精神品质的追求”[1]。其次:社会道德主要指“在一个社会共同体中生活在一起的人们所共有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社会理想和社会风尚,包括社会建制的价值原则等”[2],具有普遍性;个体道德指“个人在社会共同活动中维护公共利益、实现个人价值、追求自我完善所选择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行动以及所建构的道德品质”[3],具有特殊性。

1.3 道德与利益的联系

在现实中,道德和利益归属不同范畴,具有明显不同的含义,因而决不能将道德和利益等同起来。但道德和利益却天然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3.1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利益问题合理解决能促进道德的发展和落实。

。首先,道德规范的产生需要以利益为基础。正是在人们利益交往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调节正当利益和不正当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的要求和规范,成为道德的内容。其次,道德的内涵需要通过利益来体现。道德在社会利益中体现出来,也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统一中体现出来。最后,道德随着利益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利益特别是物质利益是道德发展的动力,政治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实现则激发、推动更高层次的个人和社会的道德规范的形成,并促使个人和社会追求更高的道德价值。针对道德基础的利益缺失造成的道德与利益关系的不和谐,笔者认为,当前应着重强调两个问题:一是正确完整的理解个人利益。马克思说过,“正确理解的个人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4]。作为道德基础的个人利益是个人正当利益和应当利益,在内容上包括物质、政治、精神三个方面,在层次上包括生存、享受、发展三个层次,所谓正确理解就是从以上几个方面去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把握,而不能片面的只从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去理解,另外还要看到不同层面的个人利益在道德基础中的不同作用,不可一概而论。二是要对集体和社会的不正当利益格外关注,因为集体和社会的不正当利益的泛滥从另一方面造成了道德的利益基础的缺失,制止其对个人正当利益的侵害,限制其不利影响就十分必要了。

1.3.2 道德是利益的规范和引导,道德的弘扬能保证利益更好的实现。

首先,道德规范着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规范引导着人们去追求政治利益和精神利益;其次,道德规范着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既引导着个人积极为社会做贡献,又引导社会尊重肯定合理的个人利益,道德的作用正体现在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协调发展中;再次,道德约束、限制个人和社会的不正当利益,并对此做出否定性评价,规范个人社会的正当利益追求,引导、评价个人、集体和社会积极追求应当利益的实现;最后,道德还对处于不同需要层次的个体提出要求,展示不同的价值取向,引导其满足不同层次的利益要求。

2 道德利益关系的和谐与改进德育的互动

在探讨道德与利益关系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二者关系的和谐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又一个实现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与德育的改进是互动的,德育的有效实施促进了二者的和谐,而二者关系的和谐则成为改进德育的一个基础性条件。

2.1 德育的有效实施促进了道德与利益关系的和谐。

从根本上说,道德与利益关系的和谐是在不断的合理的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中实现的。“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5]。德育应更多关注人的需要,德育的改进在两个方面实现了道德和利益关系的和谐:一方面有效的德育着眼于唤起和培养体验者健全合理的需要和利益意识。因为人的需要“不是丑恶的,而是中性的或者是良好的”[6]。有效的德育就应该关注体验者的需要和利益意识,引导体验者正视自身的各种合理需要,并大胆积极的去满足自己的合理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有效的德育着眼于不断提高体验者满足需要的能力,在当代价值多元的社会,正确的判断能力和合理的选择能力对于在各种利益冲突中保护人们的合理利益是必不可少的,基于此,道德与利益达到了和谐。

2.2 道德与利益关系的和谐促进了德育的有效实施,体现在五个方面:

2.2.1 德育目标有感召力:

以往的德育目标偏重于社会对个体的道德要求和规范,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个人的多方面正当权益,使得德育目标缺乏应有的感召力。合理的德育目标必须体现对个人的正当利益的肯定、尊重和保护,同时体现对集体和社会的不正当利益的克服和排除。另外,合理的德育目标能在规范各种利益追求的基础上,引导体验者积极追求精神利益、正当利益、应当利益和发展利益,从而实现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德育目的,进而推动社会道德状况的相应改善,这也正是主体——发展性德育的应有之义。

2.2.2 德育过程有活力:

“德育过程实质上是造就道德行为主体的过程”[7]。以往的德育过程由于脱离了各种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教育活动、远离现实生活而失去了应有的活力,承担不了造就道德行为主体的使命。要恢复德育过程中应有的活力就必须使德育回归现实生活,回归现实世界,而和谐一致的道德和利益的关系为这种回归架起了一座桥梁。建立在坚实的利益基础上的道德促使德育活动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德育活动同时成为体验者正当利益逐步得到保障和实现的过程,他们作为道德行为主体的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道德又引导着利益的实现,推动体验者在德育过程中不断去追求更高层次的利益,从而使整个德育过程生机焕发、充满朝气和活力。

2.2.3 德育内容有吸引力:

以往的德育内容注重超越性,注重对体验者的规范和要求,而忽视了现实适应性,从而显得空洞、虚无丧失了其吸引力。实现道德与利益关系的和谐,促使德育内容反映现实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体验者个体的切实利益,并维护保障体验者正当的利益,使德育内容更充分的反映现实生活的丰富要求,会更好的吸引体验者主动参与到德育活动中来。

2.2.4 德育导引者和体验者有动力:

以往的德育往往割裂了道德和利益的关系,使道德形成过程成了牺牲损害个人正当权益的过程,从而使德育中的导引者和体验者缺乏内在的动力而逃避远离道德。和谐的道德与利益关系使得德育过程变成维护、保障、体现、实现导引者和体验者正当利益和要求的过程,使他们的各种内在需要不断得到满足,道德需求真正成为他们的本质需要。他们真正感受到德育的魅力,激发起参与德育的内在动力。

2.2.5 德育评价有说服力:

以往的德育评价由于过于注重动机轻视效果而显得苍白无力。道德与利益关系的和谐,有助于人们在道德评价中既重动机又重效果,引导德育体验者在德育过程中积极寻求道德智慧的增长,使他们成为既具有良好的道德规范,又能够切实维护和实现自身正当权益的人,切实改变那种要么不择手段的追求利益,要么为遵循道德而无谓牺牲、丧失应有利益的现象,从而增强德育评价和德育活动的说服力。

参考文献

[1][2][3]朱小蔓主编.中小学德育专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5).

[4]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2卷.166.转引自李培超.义利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186).

[5]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87).

[6]弗兰克.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40).

篇4:在道德与利益之间

[关键词]美国民间环保组织 气候变化 道德权威 影响力困境

[中图分类号]P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68-(2013)04-0113-16

美国环保运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源和荒野保护运动,但现代环保运动则是从反对核污染和化学污染起步的,其社会影响之一是促成了许多民间环保组织的建立(以下简称“ENGOs”)。依据美国宪法中所规定的结社自由权,公民有成立和加入社会组织的自由。因而,ENGOs自诞生之初便受到美国宪法的保障和保护。同时,美国的法律制度既鼓励、也有利于ENGOs的发展。历史上,ENGOs曾在环境相关立法和执法中显示出很强的影响力。当前,ENGOs已经从最初临时性的松散“结伙”,发展为数量庞大的具有固定组织架构、规范运作方式的组织;同时,ENGOs的议题范围越来越广,应用工具也越来越多。面对当前的气候变化,ENGOs更是在不同层面、从不同渠道、运用不同手段,试图塑造和影响美国的气候政策与立法。

回顾美国历史上ENGOs在环保领域取得成功的案例可以发现,尽管ENGOs在财力上始终无法与污染企业抗衡,但由于ENGOs的价值观和利益与公众价值观和利益高度一致,同时ENGOs均提供了确凿的企业污染证据,结果ENGOs作为环保法律实施的监督者,通过环境诉讼对企业形成很大的压力,成为影响环境立法和执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近年的几个著名环境诉讼案例——1999年,ENGOs控告美国电力公司在未采取控污措施的情况下重建燃煤发电厂;2008年,环境得克萨斯公民游说团体(Environment Texas Citizen Lobby)和塞拉俱乐部(Sierra Club)起诉壳牌石油公司违反《清洁空气法》;2009年,Environment Texas和塞拉俱乐部起诉雪佛龙菲利普斯化工公司(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 Company)非法排放污染物——最终都以污染企业支付高额赔偿、加强污染控制而告终。

尽管如此,美国迄今为止尚未设定任何具有法律效力的长期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一度呼声颇高的联邦气候立法也于2010年胎死腹中。由此产生的困惑是,为什么在ENGOs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影响力却似乎没有得到相应的强化?特别是,为什么在气候变化问题上ENGOs没有能够对美国决策者和立法者形成足够的压力?笔者认为,这或许与气候变化讨论的日益深入使得ENGOs的道德权威不断遭到侵蚀和削弱相关:随着化石能源密集型利益集团日益将斗争的焦点从道德与利益的博弈转化为公共利益内部不同类型利益间的博弈,ENGOs的道德权威正日益遭到削弱,进而使得先前并不重要的经费支持不足和技术可信度不高等问题得以凸显,使ENGOs陷入于当前的影响力困境。

一、民间环保组织的道德优势减弱

ENGOs是由主张环保理念的公众组成的组织,它以维护公共环境利益为立足点。虽然ENGOs有自己的组织利益,如扩大规模、提升影响等,但这些利益本质上都服从于其维护公众环境利益的宏大目标。基于这种理念,ENGOs作为公众环境利益的代表,其环境政策诉求曾经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对抗污染企业的社会运动中,得到公众个人的道德感和道德意识的高度认同,获得了强大的道义支持。在全球气候变化议题刚刚取得显著地位之际,ENGOs因其价值观和利益与公众价值观和利益高度一致而拥有重大的道德优势,由此在不同层面、从不同渠道、运用不同手段试图塑造和影响美国的气候政策与立法,一度取得了重大进展。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谈判陷于停滞以及美国经济持续低迷,美国公众的注意力逐渐转向增加就业和收入增长,ENGOs的环境保护理念已难以吸引足够多的美国公众。同时,气候变化的严重后果在于它的长期影响,其近期影响并不显著。此外,不同于以往的地方性和全国性环境问题,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环境问题,它源于世界各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其后果也将由各国共同分担。由此,美国公众在短期私人利益与长期公共利益之间的权衡难免出现偏颇。

化石能源密集型集团以经济利益关系为基础,追求其成员自身的特殊利益要求。但是,当涉及气候变化问题时,化石能源密集型集团的利益诉求不再是简单地直接与社会利益或公众利益相悖。气候变化的影响,不仅涉及环境、经济、政治、社会、习俗等不同维度,而且涉及能源企业、清洁技术公司、农民、科学家、经济学家、律师、政治家、公共健康团体、社会正义团体、媒体人士、社区组织等不同利益相关者。这些潜在的利益相关者不断联合、分化,派生出新的“潜在利益集团”。这意味着,化石能源密集型集团的利益诉求实际上已不再局限于少数碳排放密集型企业,而是在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不同职业和不同行业的人群之间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利益共同体”,其利益诉求越来越与公众利益趋于一致。下面,笔者结合美国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两个终端部门——交通和制造业来说明(表1)。

当前,交通部门是美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多的终端部门,因而成为美国削减温室气体排放中最关键的一环,而这最终需要通过引导和规范个人消费来实现。但改变汽车消费与美国主流生活方式所体现的价值观相悖,因为对汽车的依赖已深深植根于美国民族文化。自1908年福特T型车投产开始,汽车从有钱人的奢侈品变成了大众化商品。1956年,艾森豪威尔总统签署《国家州际与国防公路法案》(National Interstate and Defense Highways Act),由联邦政府资助兴建各州间的高速公路网络,从而为美国奠定了“车轮上的国家”的物质基础。密歇根大学在对美国汽车工业的研究中称,“汽车是美国个人主义的核心”。也有人认为汽车是美国自由的最伟大的现代标志。上述研究与论述意味着,美国人已经将汽车消费与美国文化核心(个人主义)、价值观核心(自由)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讲,捍卫以汽车为代表的美国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远远超越了化石能源密集型集团的局部利益。

nlc202309022140

美国对气候政策关切的焦点,突出体现在重视气候政策对制造业的可能影响。制造业既涉及高碳行业也涉及进口敏感行业,而且对于美国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制造业中,碳排放排名前十位的行业包括钢铁、纸浆和造纸、基础化工、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炼油、玻璃、陶土、纺织品、水泥和铝业,是名副其实的高碳产业。2006年,这十大行业的碳排放总量为8.13亿吨,占当年美国碳排放总量的13.8%。这些行业已经面临来自进口的激烈竞争,多数行业的进口占国内产量的比重在40%—70%之间,其中,基础钢铁产业的进口比重为42%、耐火材料和粘土产品的进口比重为57%。这些行业也是名副其实的贸易敏感型行业。这十大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不低,其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共计400万,约占美国就业总人数的3%。而且,从地域影响来讲,这10个行业的就业集中在煤炭州、石油州和工业州(表2)。其中,怀俄明州的就业比重最大,高达5.3%;得克萨斯州的就业总人数最多,高达42.59万。这些行业的就业特点说明,化石能源密集型集团的利益与地方公众利益乃至国家利益高度相关。

美国重点减排行业的案例说明,化石能源密集型集团的利益诉求在很大程度上与公众利益相一致。ENGOs与化石能源密集型集团之间的博弈,从道德与利益之间的博弈转化为公众利益内部不同类型利益之间的博弈。公众和决策者都需要在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之间抉择,这因而削弱了他们对环境保护的道义支持。ENGOs难以在利益集团的政治博弈中继续获得“道德红利”。

二、民间环保组织的经费不足凸显

在美国,各种关注环境问题的ENGOs虽然数量众多、种类纷繁,但谈到美国的ENGOs,首推全美奥杜邦学会、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塞拉俱乐部、世界资源研究所、绿色和平组织、大自然保护协会、美国环保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它们是美国境内成立最早、最活跃、影响最大的8个ENGOs,号称是美国环保领域内的“八国集团”(G8)。

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根据美国气候变化专家的评估,当前共有15个非营利组织对美国的气候变化运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简称“C15”)。它们不仅努力在美国国内气候决策中施加影响,同时,也积极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发挥作用。前述的8个ENGOs中有7个是C15成员(表3),成为推动美国减缓气候变化运动的主力军,它们的行动也代表了美国主流ENGOs如何全面参与美国的气候决策过程。

化石能源密集型集团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与ENGOs立场截然相反,其成员非常复杂,不仅包括化石能源行业、能源密集型制造业、贸易敏感型行业及与之有重大联系的上下游行业,还包括从地理经济划分的地域利益集团,如产煤州、产油州等等。此外,实力雄厚、历史悠久的一些经济行业协会或产业集团也是化石能源密集型集团的中坚力量。例如,美国商会(U.S.Chamber of Commerce)和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anufacturers)一直在美国环境政策形成和实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反对气候行动的强硬派和领袖。

利益集团在气候变化决策过程中发挥影响需要资金支持,这是美国利益集团开展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否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利益集团能否持续开展活动并生存下去。在美国,ENGOs的资金来源包括:会员会费、个人捐助、基金会资助、政府项目经费、投资收益、其他各类社会捐赠等等。以美国几个最大的ENGOs为例(上表4),ENGOs的绝大部分资金由会员会费和个人捐赠构成,通常在60%至80%左右;基金会捐赠占ENGOs收入的比重大致在7%至20%;政府资助一般低于10%。当然,也有极少数例外情况,如世界资源研究所的会员会费和个人捐款则占到95%,而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政府项目经费则占18%。ENGOs的资金来源表明,ENGOs通常拥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不易受特定特殊集团的控制。

总体来看,ENGOs的财力远远弱于化石能源密集型集团。表5所选取的ENGOs是美国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ENGOs,其中的化石能源密集型企业也是美国国内实力最强的企业,两者的年度收入根本不在同一个等级。以1951年成立的大自然保护协会为例,它是世界上资金规模最大的ENGOs,但与化石能源密集型企业相比,财力仍相形见绌。

ENGOs与化石能源密集型集团均作为压力集团直接参与国家决策过程,可通过各种手段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寻求自己的代言人,在联邦、州、地方各个层面广泛开展游说活动。显然,在这一过程中,ENGOs的财力难以与财力雄厚的企业相抗衡,因此ENGOs的局限性也就非常明显。例如2009年,在美国独特的政治、经济现实下,全球变暖一度成为国会的首要关注。ENGOs也坚信2009年是在全国范围内解决全球变暖的独特机会,倾注了大量资金努力开展游说。2009年气候立法高峰期间,支持环保的ENGOs花费了2240万美元用于联邦游说,这是2000至2008年间的ENGOs年均游说费用的2倍,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下图1)。与此相对,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反环保团体的游说开支高达1.75亿美元,仅埃克森美孚公司的游说开支就高达2740万美元,比ENGOs的游说开支总和还要多。这样的巨额游说费用对财力雄厚的化石能源企业而言并不大,因此非常明显的是,产业界在游说中拥有资源优势。上述数据说明,在美国政治制度下,ENGOs与化石能源密集型集团虽然在现有制度安排中获得了相同的机会,但它们参与政策过程的活动范围并不相同,它们所获得的相应收益自然也不同。

综上所述,资源的占有决定了ENGOs和化石能源密集型集团的政策倡导能力和影响。由于社会中的不同利益集团发育并不平衡,其结果是强势集团主导政治,强势集团使制度建设路径朝着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ENGOs的经费持续增长,但财力始终不能与化石能源密集型集团相抗衡,处于弱势。与此相对,由于占有较多资源,化石能源密集型集团成为强势集团,在政治过程中的力量博弈中处于优势地位,从而更容易影响政府的决策。

nlc202309022140

三、民间环保组织难以提供充足科学证据

利益集团为实现目标利益,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对政府施压以影响公共政策,其常用方法有:游说、影响选举、法律诉讼、塑造舆论等,此外,还可能出现游行示威等极端方式。上述途径和方法发挥效用的前提在于,政府决策需要科学支撑。如有学者所指出的,说服国会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提供“直接证据”。因此,ENGOs和化石能源密集型集团都试图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和科学研究,以“科学知识”的形式向政府提供系统、具有操作性的专业分析和评估。但必须承认的是,ENGOs在提供科学证据方面的能力存在着天然不足,而这也是其无法对国会和行政部门的决策产生决定性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

历史上,ENGOs曾对环境政策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与ENGOs充分利用其信息和技术优势为政府决策活动提供更为科学的方案和政策分析是分不开的。特别因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美国环境立法最为集中的时期,这些法律的建立导致了环保运动的重大转变。此后,法律诉讼成为ENGOs推动政府加强立法、监督政府和企业执法的有力手段。

但气候变化不像其他环境问题那样有清晰的因果关系,气候变化科学及其应对方法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体系,很多认识仍然不完整。事实是,气候变化在科学领域尚存在争论,这是制约ENGOs功能发挥的根本原因之一。主流科学家们把造成气候变化的责任几乎全部推给了温室气体排放,但持怀疑态度的科学家们则在其成因上各有说辞。当气候变化问题在科学上仍然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气候怀疑论者或者保守派就能为其质疑、反对甚至诋毁气候变化议题给出合理的理由。

由于气候变化问题的特性,公众大多对全球变暖没有直接接触,只能依靠大众媒体作为了解气候变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来源。在美国,媒体关于气候变化的文章或报道主要涉及四个方面:有效科学、模糊科学、不确定科学、争议科学。这表明,大众媒体广泛关注各种不同的甚至相互冲突的观点。平等对待辩论、争议或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虽然有利于促进科学研究,但观点各异的新闻报道只能加深人们对气候变化的人为原因缺乏国际科学共识的印象,不利于教育公众从事减缓气候变化活动。更严重的问题是,媒体看似平等对待主流气候科学和气候怀疑论者。但问题在于,严谨的科学研究在其出版前均需要经过同行评审,而很多气候怀疑论者的观点并没有得到同行评议意见。此外,由于气候变化科学本身并不容易被理解,因此记者们经常引用同行的观点,而访谈科学家或使用科技期刊文献反倒位居其次。这样,媒体对气候怀疑论的不恰当关注以及媒体对气候科学的误解就容易混淆视听,使公众陷入困惑。

作为ENGOs的对立面,化石能源密集型集团积极开展各种反环保活动。化石能源密集型集团并非直接宣传反环保主张,而是给自己的利益诉求包上科学外衣,采取更为隐秘的方式,迷惑、混淆公众和决策者的认知。化石能源密集型集团通过资助现有的保守智库或直接成立环境机构,雇用大量科研工作者和技术人员,发布有利于自身的研究报告或环境信息。比如,环境信息协会(Information Council on the Environment,ICE)貌似环保支持者,但实际上是由商业团体组成。正像多年前香烟制造商质疑“吸烟有害健康”研究一样,ICE也抓住特定事实反复宣传诋毁气候变暖,其著名的宣传语是“如果地球正在变暖,为什么明尼阿波利斯(或肯塔基)反而越来越冷了?”。化石能源密集型集团充分利用气候科学的不确定性,将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对抗包装、掩饰为不同环境利益之间的观点差别,并利用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通过全球新闻媒体扩展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比如,竞争企业研究所(Competitive Enterprise Institute,CEI)和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AEI)大肆质疑、攻击气候变化科学,突出减排所造成的成本,从而为反对政府限制排放制造舆论。

化石能源密集型集团用来混淆视听、误导公众的典型案例是其发起成立的全球气候联盟(Global Climate Coalition,GCC)。GCC乍听上去是环保支持者,但它事实上是紧随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成立而创立的,由强大的汽车、石油和其他工业企业组成。GCC属于坚决抵制“限制化石燃料使用”的强硬派,对立于IPCC所代表的“限制化石燃料使用”的正统派。GCC的总部最初设在华盛顿的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办事处,主要工作是协调各类游说、公关活动和各企业策略。GCC对自己阻止美国立法的政治能力充满信心,它利用气候科学中的不确定性质疑、诋毁气候变化科学、大肆宣传减排成本给美国带来的巨额成本和大量失业,从而挑起美国民众对减排的担忧。GCC通过发布研究报告、参与国际气候谈判会议和国内立法听证,游说美国政府拒绝强制性的减排,在美国2001年决定退出《京都议定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判断和甄别有悖事实的言论要求公众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背景和知识储备,否则将愈来愈困惑。调查表明,教育程度与人们是否接受全球变暖的事实并承担责任密切相关。教育程度较低(高中或高中以下)的美国人更倾向于认为:全球变暖不是一个大问题;气候变化是上帝的责任;不应牺牲经济增长或缴纳税款来阻止全球变暖;不太愿意相信是自己的行为导致全球变暖。与此相对,教育程度较高(具有本科和研究生学位)的美国人更倾向于认为:人类可以为阻止全球变暖尽力;越早行动成本越低;应该对污染排放征税。

与气候变化科学不确定性密切相关的是气候变化科学的复杂性,即减缓气候变化存在多种路径选择,由此产生的“技术复杂性”导致了ENGOs的内部矛盾。尽管ENGOs在对抗全球变暖的斗争中团结一致,但它们在具体的技术选择,即哪些技术最能创造低碳甚至无碳经济的问题上存在分歧。例如,激进的ENGOs如地球之友和塞拉俱乐部反对温和的ENGOs如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全国奥杜邦学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这种内部分歧对国会气候变化政策辩论产生了负面效果,成为制约ENGOs发挥作用的障碍之一。以碳捕获和埋存技术(CCS)为例,许多ENGOs支持CCS技术,像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和美国环保协会已经游说国会支持CCS;其他ENGOs,如塞拉俱乐部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态度则更为谨慎,更倾向于能源效率、风能或太阳能等更可靠的技术;而绿色和平组织则明确反对CCS,其最大原因是担心CCS又使污染性的煤炭产业得以繁荣。同时,CCS技术未经证实,且会与其他技术方案争夺资源。ENGOs集团内部不能用一个声音说话,导致不同ENGOs的影响力相互抵消,使ENGOs作为一个整体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大为削弱。

综上所述,气候变化科学的不确定性和减缓气候变化方案的复杂性,给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提供了弹性空间,结果是ENGOs对政策分析和解决方案的影响力大为下降,仅靠“谨慎原则”难以充分说服以化石能源密集型集团为代表的反对派和决策者。结果,环保主义者和保守派之间、气候变化支持者和气候变化怀疑论者之间、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之间的辩论始终贯穿于美国气候变化决策过程。

结束语

自“地球日”建立的40多年来,美国ENGOs不断得到重视,获得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资金支持,拥有更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在美国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全球气候变化议题刚取得显著地位之际,ENGOs的游说占据重大的道德优势,这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其经费不足和科学性不足的缺陷,一度取得了重大进展。尽管ENGOs的努力仍然促成了美国气候行动的一些进展,比如促使加州选民们否决了“23号提案”,但却始终没有促成联邦层面的气候立法。这说明,ENGOs的影响力事实上陷入了某种困境。

本文的研究表明,以下三个原因综合导致了EGNOs的影响力困境:第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和美国化石能源密集型集团的策略调整,ENGOs与化石能源密集型集团之间的博弈,正从道德与利益之间的博弈转向公共利益内部不同类型利益之间的博弈,这使ENGOs的传统道德优势逐渐遭到侵蚀和削弱。第二,在利益集团博弈过程中,化石能源密集型集团作为强势集团,仍然保持着其在国会山的主导影响力,ENGOs的经费不足问题因其道德优势的持续削弱而日益凸显。第三,气候变化科学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给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提供了弹性空间,进一步削弱了ENGOs的政策影响力。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ENGOs作用的发挥。比如,依赖私营部门和政府部门资助的ENGOs在促进公共利益和民主决策方面存在局限性。当前,美国的气候行动仍在缓慢而艰难地前进,ENGOs的努力何时能够促成美国的气候立法仍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ENGOs坚持不懈地在多层面、多途径、运用多种策略和手段影响环境政策的努力,必然会对未来的美国气候变化政策产生重要影响。

责任编辑:杨立

篇5:利益与道德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利益与道德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利益与道德作文1

孔子是我国古著名的文化人物,其下弟子号称三千。但其中一位义救在外国的鲁国奴隶而不报账的学生受到了责备;同是救人一命又收到一头牛的谢礼的弟子反而得到了孔子的表扬。这两个故事很简单,却很有深度,我们不妨研究一下。

研究事情通常要看谁是最大的受益者。那位收下了一头牛的弟子,他的行为使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好人有好报的道理,无形之中就做了一件有利于国家,有利益于社会的事。这其中的利益关系不言而喻。

其实利益与道德之间并不一定是你存我亡的关系,但人们却没有注意这一点。

道德是一种高尚的品格。从古至今,是无数文人墨客,以及寻常百姓所关心的话题。它是做人的根本、立世的基石。然而,也有许多人过激地理解它、改造它、传播它。认为利益就是它的头号死敌。于是就有宋朝理学宣扬“存天理,灭人欲”一类的主张。

但是在宋代,是社会背景导致了这样的思想产生。宋朝的商品经济前空的发达,社会的繁荣也必然会极大地冲击原有的伦理道德。由于当时的`社会现象是如此的特殊,才会出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潮流。而后来它也发展成了巩固封建统治的武器。

再回过头来看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期,虽不如战国时期那样战乱频繁,但社会上流动着一些令人不安的气息。于是孔子站出来,赞扬了救人收礼的弟子,也批评了另一救赎人却不报账的弟子,其实救人不求回报更体现了一个人的品德是多么高尚。孔子这么做,是希望自己能够通过这些举动,使人们都能达到一个利益与道德的平衡点。

再反观现在,我们的内心可能会感到一些痛苦了,摔在地上的老人无人敢扶,原因是一些老人被扶后竟然讹诈好心人。在有人落水急需救援时,耳畔却传来先给钱再救人的喊声。这些事情给人们的心灵蒙上了一层恐怖的阴影。

然而,我们却不可被这一小部分不良事件所影响。我们需要平衡利益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就好像调整一盛着国家与社会的巨大天平。现在,问题出在了利益重而道德轻上,我们要以自身的行动,去增加道德的份量!

利益与道德作文2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道德与利益是鱼和熊掌之间的关系,二者不可兼得。然而孔子称赞收下谢礼的学生批评没有报账的学生的故事,却让我们不得不为我们的固有观念大打一个问号:利益与道德真的不可兼得吗?

“最美妈妈”吴菊萍在危急时刻毫不犹豫地用她并不强壮的双手去托住从高楼坠落的陔子,这是道德的表现。而她也没有像常人一样要把利益与道德划清界限,在选择道德的同时,她也选择了利益——她接受了“最美妈妈”的殊荣也接受了重金的酬谢;“非典”期间,板蓝根一下成了抢手货,供不应求,许多企业大肆涨价赚钱,而神威药业却毫犹豫地选择降价,并千方百计地扩大生产,平稳市场上的药价,这是神威出于道德的选择,而在非典结束后,神威药业也收到了利益的回报——销售业绩远超其他公司。由此观之,利益与道德并非不可兼得。

然而,我们的大脑中回荡的却都是诸如“君子重义不见利,施恩不图报”的话语,我们总是把道德与利益视作不共戴天的仇人,总是以德为荣,视利为耻。于是我们讴歌看那些大爱无私之人,颂扬着不求回报甘于奉献的精神,却在这一次次的讴歌与颂扬中渐渐失去了行善的勇气。不计利益的行善固然可以塑造出伟大的灵魂,但大多数人毕竟还是有私心的凡夫俗子,一旦道德的标准提高到要放弃利益的程度,就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在面对行善举义之时只是感动只是钦佩,却不敢效仿不敢推广。一个人的行善举义固然可贵,但许多人的行善举义才更为难得。所以,为了更多的人能主动去帮助别人,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道德与利益的关系。

道德与利益从来都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鱼和熊掌”之间的关系,在符合道德的情况下,利益是值得被接受的,而道德之花也能在利益之风的吹拂下开得更加鲜艳。

在茫茫宇宙中,我们只是微不足道的存在。我们不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也不是无欲无求的圣人,我们无法一直奉献却不求回报,但我们仍能尽力让道德之花开放,同时合理取得属于我们的利益。

利益与道德作文3

《三字经》曾写道:“人之初,性本善。”由此可见,道德是我们所具备的最初始、最基本的素质。道德体现在很多方面上,比如礼仪。在安徽师范大学打饭时说句“阿姨您好”可享受优惠,或许安徽师范大学是为了培养良好的有礼貌的风气,可对此我不得不发出疑问:通过利益手段让学生养成有礼貌的习惯,最终真的能形成良好的风气吗?我认为,懂得礼貌是最基本的道德,是每一个人都应当具备的,不能因为利益来决定是否礼貌。管仲也说:道德当身,不以物惑。道德出于本心,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做人的道理、准绳,它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如果为了享受优惠而叫“阿姨您好”,那是不是意味着不享受优惠就不需要对阿姨礼貌了?礼仪的道德是存在于我们心中的,是我们自觉形成的,别人强制不了我们。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道德的培养,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准则。

让利益决定道德,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当你得到利益的同时,你失去的是更加宝贵的东西。朱自清年老时贫病交加,但他宁死也不肯吃美国的救济粮,也不允许家人接受。这样一个有骨气的爱国志士,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他坚守不移,爱国无悔!这何尝不是一种伟大的道德修为?在利益面前,他不屑一顾,只为坚守自己心中的道德律。或许会饿死,但他无所畏惧。如果他接受了救济粮,或许他不会拥有今天这么多人的钦佩,因为他失去了宝贵的道德准则。反观之安徽师范大学,为了享受优惠而养成礼貌的风气,这样的道德是不是太过廉价?或许并非每个人都这样,但安徽师范大学的做法太过,道德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不因由利益决定,也与利益无关。如果这样做,最终培养出来的风气也会带着利益色彩,而这与安徽师范大学的本心相悖,这并不是真正的礼仪,这并不是真正的道德。

篇6:个体利益的实现与职业道德

尊重和保护个体利益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在互利互惠中实现个体利益则是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所决定的,促使经济主体通过互利实现个体利益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职业道德的建设,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对规范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尤为重要,而我国加入WTO进一步强化了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

作 者:焉香玲 YAN Xiang-ling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刊 名: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3(4) 分类号:B822.9 关键词:个体利益   互利   职业道德  

篇7:在平凡中坚守

2011年建党已90周年,我想写点啥,建党伟业这些大的主题我写不来,那就写写老师吧,两位普通的党员。小学到大学,我经历了很多位老师,可让我刻骨铭心的就数他们啦!

开始知道共产党这个名称还得从读小学时说起,那时的我按现在的说法可称为小屁孩,看《地雷战》会兴奋好几天,拿着木头疙瘩当手榴弹使,在课间时间迫不及待的同伙伴们在村里展开 “巷战”,真可谓惊天动地,鸡飞狗跳,直到教我们课的邓老师手提教鞭,怒冲冲朝我们“杀”将过来,才知道已过了上课时间,顿作鸟兽散。我很喜欢邓老师,尤其喜欢他教我们唱《少先队之歌》,老师说我们戴上红领巾已经是少先队员了,所以我唱得格外起劲。他也教我们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虽然我不能完全懂得歌词的意思,可旋律好听,所以能记住歌词,歌词里有共产党。老师领唱的时候他那消瘦的脸上表情总是很认真严肃!邓老师是知青,听说是从老远的城里下乡到我们村,后来当上了村里的民办教师,知青返乡潮中他留了下来,没有回城。我们那村是个山旮旯,很小,小到我们村小学只有他一个老师,语文、数学、自然、音乐都是他教。村小学只设有一、二两个年级,总共才十来个学生,都挤在唯一的一个教室内上课,按年级分成两组,每组用半边黑板,邓老师在黑板的左边写完作业题,就走到右边接着写,那就算是二年级的题目了。上三年级后我们就都要去四里外的中心小学就读,大姐、二姐、还有我,走了一拨又一拨,都是他的学生。以至于村里人开玩笑说,中心小学的老师只要听学生

念课文,就知道哪几个人是我们村的,那普通话的调儿一脉相承,师出同门,邓老师听到这玩笑也不禁莞尔。那时候我分不清少先队、共产党、还有电影中的八路之间有什么关系,看电影时说得最多的就是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理解力仅限于此。邓老师从来不会打骂学生,家里有好吃的也会带些到学堂来分给我们吃,我觉着他就是好人。我上初三时转到县城去读书,就在那年,县里对教师队伍进行改革,开始清退民办教师,邓老师在第一批就给清退了。村里人都说,他被清退时,回家躺了三天才下床,可之后跟啥事儿都没发生一样,还是见到谁都笑眯眯。后来每次放假回家偶尔路过他门口,似乎他总能先看到我,隔老远叫着名字迎了出来,“学习可好?”他总是这样问,习惯性的拍一拍我肩膀,他的手已经开上了老茧,再也闻不到粉笔末的味道。

初中阶段,我已经是团员了。初三时嘴唇开始长出了明显的胡须,嗓音也变粗了,论个头算是半个大人,可去县城读书却是我人生第一次出远门“漂泊”。去报到那天,破巴士在老马路上颠簸了两个半小时,我一路惴惴不安,传言乡镇转县里去读书的学生总会被同学取笑为“土包子”,老师也不甚关心。手续办完后我分在一班,座位被安排在教室最后一排,同桌看起来是个刺头,一直在和前排几个同学打闹,谁也不搭理我,直觉告诉我那传言是真的,我心里感到紧张。班主任姓潘,不高,身体肥胖,卷发,下嘴唇有颗黑痣,像毛主席的一样,身兼初三年级组组长一职,她向我们训话时宏亮的声音压得全班嘴唇长毛的男生不敢正面看她。我记得开学第一节课,她要我到前台

自我介绍,我的表现确实有点“土包”样,站在讲台上满脸烧灼,眼睛不敢看人,声音小得对不住我那刚冒出的胡须,不知道自己说了几句什么就转身落荒而逃。我听到潘老师喊鼓掌,背后响起了一大片掌声。没过几个星期她安排我坐第三排去了,因为有一次她看见我利用课间时间记单词,她说我是真的在学。潘老师教语文,经常要学生全体起立背诵保尔*柯察金的名言,“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她多次说等我们中考一结束她就要退了,我们是她最后一届学生,她恨铁不成钢。初三下学期,课程都上完了,更多的是以自习为主,轮到语文课自习,潘老师每节课按时必到,即便是其他课目自习时,也常会进入教室,一时教室里出现了两个老师,科目老师是专业指导,她是纪律监督,又或者会悄无声息的出现在窗外,注视着里头的一举一动,尤其在晚自习时突然出现,氛围颇为“恐怖”。那时是春天了,人容易感冒,她身上一般都带有感冒用药,无论哪个学生在她眼皮底下咳嗽一嗓子,或者打个喷嚏,就会掏出风油精要你抹上两鼻孔,再干吞两片药丸,没有人会问这是什么药,她说吃那我们就吃。中考前的一个半月,大家进入复习冲刺阶段,学习紧张而有序,那几个刺头在这种氛围下也不会捣乱,他们就是不复习好像也不忍心打扰我们。那一节课,潘老师进教室后破天荒没在过道上来回的走动,而是把头搭在讲台上好像在睡觉,我们反而觉得有一双眼睛无时无刻的在盯着自己,复习得更加专注。下课铃响后,她也没要起来下课走人的意思,她不走,没人敢下座位,都干坐着面面相觑。班长坐讲台下的第一排,上前一步轻推潘老师,几声都叫不醒,顿时课室内一片慌乱。。我们是她最后一届学生,可她没能送我们进入考场就退休了,代理班主任说潘老师脑溢血,送医院抢救去了,说她这一年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教三个班的语文。那一年我们班中考成绩很好,算是对潘老师的回报吧,也不清楚她后来能否知道。几年后进入了大学,每当和同学们互相聊起对自己影响最深远的老师时,我总会把初三的那段经历抖出来。“。。。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我临死的时候我可以骄傲的说:我把我的生命都献给了人类历史最伟大的事业!”,这句保尔*柯察金的名言,她要求我们集体背诵以自勉,她自己则更是把它当成座右铭,坚持了一生。

篇8:在教学中坚守架上绘画的本真美

关键词:架上绘画,美感

教学在这个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 新图像技术与新技能的发展对现代绘画技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网络、杂志、摄像、西方的、东方的、古典的、现代的、公共的、隐私的……各种新图像技术制造出的影像充斥于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专业的美术处于艰难境地, 过去那种质朴精美的学院派风格正在受到各方压力与诱惑的冲击。这样, 如何坚守架上绘画的本真美就是一个很重要又很迫切的问题了。

一、架上绘画的本真美的定义

(一) 画作中的痕迹美———肌理

“肌理”在英语里是“texture”, 意指某种物体上的纹理与质感, 如树皮、动物皮、纸张的褶皱等。当把这一含义延伸到绘画当中来以后, 意思的表达可以解释为艺术作品所特有的形象化语言表述, 如各种笔触、斧凿的痕迹等。“绘画的肌理”的创造由多种方式渠道得到, 比如绘画工具、绘画材料以及绘画手法的选择。其创作方式也有很多, 例如各种笔的选择、画纸画布的选择, 画法的选择等等不一而足。作画方法具有如此效果、使用材料也同样, 例如例如木屑、沙土、蛋壳、碎纸、植物等等, 这些天然质朴的材料本身就具有艺术表现力, 由此更可上升为一种气质的表达, 因此, 对绘画方法、绘画材料的选择本身就很重要, 架上画作的本真美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此。

(二) 抓住架上绘画的本真——架上绘画的重要性

虽然时代在变化, 但美术学院恪守的架上绘画传统却应是一脉相承的, 这好像是一条隐形的线索, 谁也抹不去。现代信息技能的发展虽然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 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迅速、更便利的信息交流渠道, 但是不能否认互联网普及的同时也给审美和艺术创作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传统的绘画艺术形式不能脱离颜料、画布、画纸等载体而独立存在, 绘画创作过程通常都是艺术家个人审美情趣和生活经验的体现, 欣赏者享受着朴素甚至笨拙的物质材料带来的真实感和安全感。但是现代技术的使用使艺术创作变得相对容易, 艺术作品的原创者和欣赏者之间的界限已不复存在, 把审美变得“自动化”, 导致艺术作品的平庸泛滥, 剥夺了人们进行审美亲身体验的机会, 因此, 架上绘画显得尤为重要。

(三) 艺术作品的表现性

一个艺术家要想成功地把事物的表现性表达出来, 首先要掌握表现形式的相关技法, 艺术家们对自己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及其表现形式都是极为重视的。艺术家的绘画意图不是单一空洞的, 而是要传达多元的语言, 在这个艺术多元的当代世界中, 绘画像自然一样自由而开放。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也曾说到:“艺术家在选择自己的表现手段时, 应享有绝对自由, 不受解剖学或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这种精神自由和生活中的自由一样, 都是必不可少的”。当然, 我们不能仅仅把“真、善、美”假定为评价一切艺术形式和观念的“健康理性的客观性”, 迄今为止, 人类还没有找到类似自然科学评价体系那样, 普遍适用、具有客观真理意义的判断艺术品价值的标准和法则, 人类社会并不存在某种适用于一切艺术及艺术品的审美本质与共同性质, 不可能执持兼有法治、义理、道德、艺术相混淆的评判标准。在今天的画坛, 面对国际化的趋势, 我们的艺术家更多的是在思考如何改变自己来迎合世界当今“潮流”, 用时髦的话说“我们在与世界接轨”, 然而却很少思考如何改变人们 (世界) 对我们的看法;很少思考本土文化、地方的、边缘的、多元的文化的背景和经验对不同地域、国籍的人们思维方式和审美趋向的渗透;很少思考怎样在现实环境中去呈现中国的精神经历和思维智慧。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国际主流艺术的交流和竞争, 在竞争中保持“自我”, 真正的艺术, 最终是会被世界认知的。

二、教学与实践活动

(一) 理解艺术的精神———为学习者顺利开启艺术的大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 是每个艺术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可以设想一下, 当我们面前摆放一张空白的画布的时候, 我们的所有意念是什么, 我们准备用什么样的方式及手段来进行表达阐述, 如何使我们的意思得到最准确的传达。写作行为也是同理, 首先你想到的第一个问题, 是你准备写什么, 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用什么风格的语言说, 用什么文体、叙述方式等等。无论选择用什么样的形式表达, 我们写作最终的目的是要讲述一个故事。在这过程中, 无形中作者就在作品中传达着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及态度, 因而有着特有的个人风格。文章的字里行间会充分的表达出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倾注进自己的意念。同理, 当观看者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 从作品中解读出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所有意念。所以可以说艺术作品就是创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认识, 一切的表达方式都是传达作者精神的传播媒介, 同时对作品原材料的选择的要求也很高, 其目的是要追求一种内容与形式上的和谐。不同的艺术家所选用的表达媒介是不同的, 就像“米氏父子”用“点”的笔墨皴法、马蒂斯的鲜明的颜料色块堆积方式,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的结构形式等等。而离开精神内涵的纯粹的形式是不可能存在的, “形式是内在涵义的外观。”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在精神和主题决定了其表现手段与材料的选择。以上这些就是打开这扇艺术大门的钥匙。

(二) 从绘画材料的实践入手

大量的实践是学习者必修的功课。当然了, 还要在实践中真正学有所得, 实现个人风格的创新艺术创作而不是照搬旧有。上面提到绘画材料也是绘画表达的载体之一, 因此学生还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逐渐学习领悟体会材料的审美价值。在创作中, 为使作品有更强烈的艺术魅力, 需要将材质的选择与运用恰如其分地与主题和内容融合成一体, 首先要在让学生了解材料的种类, 对每种材料在视觉、触觉上充分去感受, 以及组合不同的材料以便产生新的表现力。

教学者不妨做这样一个教学尝试, 即设定若干个主题, 如:欢乐, 悲伤, 幸福, 孤独等等, 让学生自己充分去想象并尝试寻找一切材料, 打破固有常规去发现一切可以表现其主题的材料, 学生在大量试验以后, 就会创作出大量超出常态想象的新奇的作品。作品中都是各种想不到的新材料。另外, 还要指导他们去认识一些特殊材料, 打破固定使用传统绘画材料的思想框框, 鼓励大胆尝试使用一切物质涂抹在画板上, 可以是油漆, 果汁, 可以是盐, 碱, 苏打粉等等。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让学生尝试各种不用的材料使用手段。当然, 在这些尝试的过程中, 可能会有种种的失败, 只要不断地尝试和总结, 总会寻找到一种适合的表达方式, 以此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 来表达自己的意念。在利用材料的同时感受艺术的深刻内涵, 找回艺术的本真美。毛泽东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 我们不一定理解它;只有理解的东西, 我们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它”。在当代艺术中, 架上绘画依然表现着自身强大的生命力, 并不断发展成长变化, 呈现多种多样的形式及面貌, 并最终丰富社会生活。因此, 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去尝试探索一切艺术表现形式, 最大化的发挥主观想象力力量, 积极在艺术这条无比宽阔的大路上求索。

参考文献

[1][俄]康定斯基, 查立译.康定斯基文论与作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2][英]E·H贡布里希, 邹德农, 巴竹师, 刘挺译.秩序感[M].天津:天津美术出版社, 1986.

[3][中]岛子.后现代主义艺术系谱 (上卷) .四川:重庆出版社, 2001.

[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 腾守尧, 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 (第1版)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上一篇:企业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活动方案下一篇:口水强迫症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