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2023-03-02

第一篇:思修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小编推荐]

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我在书上看到过:“道德管人的心,法律管人的行。道德催人向上,法律防人向下”书的下面有这样的注释:道德的下线,正是法律的上限。他们共同构成一条道德与法的的“地平线”。其上是道德的天空,其下是法律的地域。

其实在我的心里,道德与法律是此消彼长的反比关系:道德来的越多,法律就需求的越少,而法律越来越多,则可能意味着反对道德的事情越来越多。但他们又有一个共同点:终极目的都是消灭法律,回归道德的天空。

对于道德与法律的对立(反比)关系,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我们经常可以在焦点访谈节目中看见这样的情节:有些记者铤而走险进入某些黑加工工厂进行暗地拍摄,真相的公布固然大快人心,合乎道德标准,但从法律的观点来看,记者们的做法却又侵犯了那些黑加工工厂老板肖像权,隐私权等等诸多权利.本来记者无可厚非的作法在法律面前却显得苍白无力。

所以有时当人们走在道德这条路上时,我们应该看看自己的路,是不是僭越了法律的斑马线……

在我国古代向来是先考“德”,再考“法”,有句话叫:德法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但我认为如果真的把德法比喻成车轮的话,那道德就是后轮,而法律只是前轮,后轮的道德总是能为前轮的法律提供动力与支持。法律的产生和演变本生就是让法律消失的过程,道德法律化强调人类的道德理念铸化为法律,而法律道德化则强调形成人的内在思想与品质。诚然,后者更为重要。

总之凡事不可一概而论,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在不断的发展与补充,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这是我在此得出的结论。

第二篇:大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大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社会理想以个人理想为基础 ——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导向 (1)用社会理想指导,规范个人理想,让个人理想融合在社会理想之中,在为实现社会理想的奋斗中,实现个人理想. (2)一旦两者有了矛盾,个人理想要服从社会理想,决不能颠倒两者的关系.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是辨证统一和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实现的条件,违背社会理想的个人理想很难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吴奇修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另一方面,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社会理想包含着千百万人的个人理想,社会理想的实现要靠社会成员个体的努力奋斗.在人们社会实践的历史上,国富民强,国破家亡的经验和教训都说明了这一点.

第三篇:思修与法律

单选

1B 2C 3C 4D 5A 6D 7C 8B 9A 10D 11C 12C 13C 14B 15B 16B 17D 18C 19B 20C 多选

1BD 2ABCD 3ABCD 4ABCE 5BCD

1、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础。

2、促进个人与社会和谐关键是什么?个人应该怎样正确认识与社会的关系? 答: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意味着个人与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另一方面,社会为个人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全的法制,并通过法制实现法治,如果每个人都在法制的框架内行为,即使有矛盾也可能通过法律的途径有效得到解决,又何愁个人与社会不能和谐发展呢?同时,也要加强道德教育,培养个人的包容意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就是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包容是求同存异,个人对社会包容,社会自然也会对个人包容,是为和谐。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教育科学文化等领域,每个人只要对社会对人民作出了贡献,都是人生价值的体现。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千千万万的个人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方面做出了贡献,才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前进。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看他在物质文明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又要看他在精神文明、思想道德等方面对社会的贡献,至于哪一方面的贡献大一些,突出一些,则是因人而异的。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时期,一些人见利忘义,金钱至上,陷入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泥潭。许多人坚持了正确的价值观,像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等,就是坚持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优秀代表。从他们不平凡的事迹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他们的精神力量,看到他们闪光的人生价值。他们的先进事迹、高尚情操,教育和激励无数群众在自己的岗位上奋发努力、开拓进取,创造出更多更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传承着先进人物的人生价值,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3、简述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重要性。大学生应该怎样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答:职业选择是大学生对自己未来事业发展方向及社会定位的选择。对当前的大学生而言,树立怎样的择业观对于今后的发展尤为重要。

科学理性。大学生择业追求美好生活、理想职业和个人前程是无可厚非的。但要清楚地认识到美好的生活来自于艰苦奋斗,追求个人理想和前途要把国家利益、社会需求和个人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当前不少大学生在做职业规划时,或好高骛远追求“理想”的职业,或急功近利追求有“钱途”的职业,或思想保守追求“稳定”的职业,或挑肥拣瘦不愿意干“没出息”的职业。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非常令人担忧。在笔者看来,对就业形势要有清醒的认知,对职业本身要有清醒的认知。许多家长学生不顾子女和自身才智天赋的实际,移民、择校,热衷接受“精英教育”,走“从政”、“明星”之路。但是他们对这些职业的素质要求以及选择几率并未有清醒的认识。相反,当前很多企业对高职业技能的大学生求贤若渴,许多“蓝领”的薪水比一般公务员要高,技师、技工前途光明。

正确对待当前的就业形势: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的人数多;就业机制有待完善;就业观念有待更新。

当前的失业包括: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发展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自助择业和主动创业是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客观要求。国家支持大学生的自主就业、自谋职业,大学生应该发挥主观积极性。

1.在择业方面,个人的选择必须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

①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 ②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③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2.树立正确创业观:①是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②是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③是要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

4、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答: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分为特殊有效要件,与一般有效要件。其中特殊有效要件是要基于一下的三个要件

如果是双发民事行为前提下,要求"双方合意",合意即为特殊要件 如果是实践性合同,那么交付就是特殊要件

如果是发生要式行为的时候,那么基于法定或者商业管理或者约定的“要式”似乎特殊成立。原则上要式不具备,合同不成立。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就是在“合同的主要义务已经履行的前提下”应当视为合同是成立的。

5、简述刑法的基本原则。

答:我国刑法明文规定了三个基本原则。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本身所具有的,贯穿于刑法始终,必须得到普遍遵循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则。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法治的基本原则在刑法中的具体表现,是各个部门法都必须遵循的共同准则在刑法中的特殊体现。但刑法的基本原则具有自身的特征。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刑法的三个基本原则,这就是罪刑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材料分析题 (答案略) 论述题

什么是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哪些条件?谈谈你对大学生应该怎样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的看法。

答:人的价值,是价值观研究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也是几千年来人类思想文化史上争论不休的重要问题之一。马克思主义既重视人的社会价值,也重视人的自我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是两个方面:自我(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人的自我价值既表现为个体存在的意义(个体对社会的重要性、责任和贡献)和个体需求的满足,也表现为社会对个体的尊重和满足。人的社会价值则表现为个体对社会需求的满足和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人生价值的实现不论是人的社会价值还是自我价值,都存在一个由潜在变为现实的问题。一个人的价值由潜在变为现实,是有条件的,是受各种条件的制约的。 首先,从客观条件来看,个人价值的实现取决于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社会制度,可以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可以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形式;社会飞快的发展速度,可以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更多的机遇。

其次,从主观条件来看,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主观素质有密切关系。如,为国家、民族、社会利益、人民利益献身的人生抱负;不怕挫折、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忠于职守、公而忘私的正直为人;博学多才、一专多能的工作技能;稳定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广泛的人际交往能力等,都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

最后,实现个人价值的惟一的途径是勇于参加社会实践。只有勇于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表现出为社会所作的奉献及其大小,才能使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实在的表现而被社会所承认。社会的实践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要的变化,新的实践形式层出不穷。生活于现实社会中的人究竟以什么样的实践形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比较复杂的,应当因人而异。例如,具有高知识、高技术的个人,可以通过选择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实践形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文化技术水平低的个人,既可以通过选择劳动密集型的实践形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可以通过再学习、再提高、更换社会角色的形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总之,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当前,就是要投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不仅要有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更要勇于实践,在具体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培养、形成和提升自己崇高的人生价值观。 大学生是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影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调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做好工作,更需要我们每个大学生自觉实践,勇于探索,读书好学,多思好问,革新创造,特别是注意从要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求真务实,把学校和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加强社会价值的行为规范,经过价值实践的反复强化,锻炼敏锐的思维,形成良好的判断能力,进而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努力使自己成为 21 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那种会生存、善学习、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有效帮助我们每个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正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道德价值和功利价值关系,确实地肩负起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使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四篇:思修与法律基础

绪论:

1、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6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2、如何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6——7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善于创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知行统

一、脚踏实地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相互关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10——1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方面的内容,各具功能、相互侧重,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章:

1、什么是理想和信念及其关系?理想的分类?15——17 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使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从性质上划分,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从时序上划分,有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从主体上划分,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从内容上划分,有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

2、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是什么?5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如何立志?31——32 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需躬行

第二章: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及三个基本方面是什么?

39、55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有哪些?41——42 热爱祖国、矢志不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

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3、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什么?49 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4、新的国家安全观包括哪些?61 政治安全,国防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

第三章:

1、人的本质解读?64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生观的组成是什么?66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

3、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要坚决抵制哪些错误的人生观?72——73 反对拜金主义,反对享乐主义,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4、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是什么?75——76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需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第四章:94——100

1、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如何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道德? 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娇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高层次的需求;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和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体系的建设

2、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什么?109 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

第五章:

1、如何理解法律的产生和一般含义?119——120 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不但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而且由国家保证实施,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2、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之区别?122 法律渊源不同,法律结构不同,法官权限不同,诉讼程序不同

3、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是什么?124——125 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从法律实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4、我国法律运行有哪些环节?128 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

5、我国宪法的特征表现在哪几方面?130——131 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在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6、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133——136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

7、我国刑法的制度?148——149 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它通过规范国家的刑罚权,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保障国家安全。我国刑法确立了罪邢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相适应等基本原则

8、我国民事诉讼制度?149

第六章: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154——155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障

2、如何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159——165

培养法治思维方式的途径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

3、如何切实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和权威?如何成为法律的坚定维护者?167——169

推进依法执政提高立法质量严格规范公正执法提升司法公信力深入开

展法制宣传教育树立立法信仰引导他人尊重法律权威敢于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第七章:

1、有序的公共生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172

(1)、有序的公共生活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础保障

(3)、有序的公共生活史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2、如何理解职业道德的五条基本要求?180——182

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办事公道 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

3、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有哪些?186 答: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

4、根据我国当前就业形势分析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187——190 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在艰苦中锻炼时成长的必要条件、社会实践是锻造人才的熔炉

5、简述爱情的本质和恋爱中的道德要求。192 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不能片面的或功利化对待恋爱、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

6、结婚的必备条件和禁止条件是什么?结婚的程序是什么?197 结婚的必备条件有三个:一是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二是必须达到法定年龄。三是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禁止结婚的条件:一是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血亲结婚,二是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人结婚

7、继承法的相关知识?如何分割遗产?199——200 法律范畴中的继承专指财产继承,即自然人死亡后,按照法定程序,把死者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即遗产)转移给他人所有的一种法律制度。在继承关系中,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继承权同一顺序继承人平均分配遗产原则第一顺序继承人优先继承原则权利义务相互原则

第五篇:《思修与法律》教学与考试要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各章教学与考试要点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1、大学生活的特点;

2、新的学习理念;

3、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4、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1、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2、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3、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4、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5、理想与奋斗;

6、理解个人理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7、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8、理想追求过程中遇到的顺境和逆境;

9、理想与现实。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4、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5、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6、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7、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8、增强国防观念的意义。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1、世界观与人生观;

2、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价值;

3、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4、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5、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

6、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和个人条件;

7、自我身心关系;

8、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9、人与自然的关系与环境保护

10、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11、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1、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2、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4、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及其意义;

5、诚信道德;

6、个人品德与道德修养;

7、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的内涵与作用;

8、社会主义荣辱观;

9、“慎独”、“自律”;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1、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2、维护公共秩序的手段;

3、社会公德的内涵及其特点;

4、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5、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自律;

6、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7、《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道路通行规则及交通事故处理规则的规定;

8、情与法的矛盾;

9、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及其处罚规定;

10、《集会游行示威法》、《环境保护法》、《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法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1、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

2、个人的职业理想;

3、爱情与人生;

4、劳动者的法定权利和义务;

5、《劳动法》和《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

6、处理劳动争议、人事争议的法定途径;

7、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8、对“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就业观的认识;

9、恋爱中的道德;

10、爱情与友谊的关系;

11、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及意义;

12、《婚姻法》的主要内容。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1、社会主义法律的一般含义和本质;

2、法律体系;

3、法律遵守的内涵及其意义;

4、依法治国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6、法律思维方式的含义及特征;

7、“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8、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及途径;

9、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0、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

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1、宪法的特征和原则;

2、我国的国家制度;

3、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4、我国的国家机构;

5、民事主体制度;

6、民事行为制度;

7、民事权利制度;

8、民事法律责任的认定原则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9、合同法律制度;

10、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11、行政处罚与行政复议;

1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的权利;13.犯罪构成要件;

14、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及其构成要件;

15、故意犯罪形态;

16、共同犯罪;

17、民事诉讼当事人;

18、调解制度及其意义。

上一篇:实训课安全教育课教案下一篇:数学教师外出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