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教师的几点建议

2024-04-12

对新教师的几点建议(精选6篇)

篇1:对新教师的几点建议

对新上岗教师培训的几点建议

安徽省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238300)汪文华

新上岗教师是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处于准备期(学生)向适应期(教学新手)跨进的起始阶段(或者称为“适应前期”)。在准备期,他们应积累了一定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了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性,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新上岗教师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1、没有教育教学经验。由于对教师角色刚由想象进入参与,他们往往凭借着学生时代教师给予他们的教育教学上的直观感受,进行机械的模仿。他们“育”不作为、“教”不得法,使得他们有强烈的焦虑感。

2、不了解学校常规工作。虽然他们掌握了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的理论知识,但是他们各自所在的学校有着自己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对工作的不适应,往往导致出错较多。这使得他们易于产生失败心理和很重的失落感。

3、难以及时适应新环境。由于初来乍到,没有和其他教师形成和谐的同事关系。由于刚从学生时代的集体生活步入个体生活,生活上会遇到许多困难。两者之间的差异往往引起他们的孤独和寂寞情绪。

因此,新上岗教师的培训应该针对这几个特点来设计与操作。

一、培训目标和内容定位在“四基”

通过集中培训和岗位研修,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常规,掌握学校的基本情况,获取教师群体的基本认同。

1、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学生教育、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的准备、实施、评价和研究的基本技能。这些是新上岗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成为其专业成长的基础,并在实践中积累实践性知识。

2、基本的教育教学常规:学校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内容、一般过程及其要求。这些是新上岗教师实现由学生向教师角色转变、逐步胜任工作的关键,还是他们顺应学校、适应群体的必然要求。

3、学校的基本情况:学校的规章制度,学校的特色和文化,以及本校的学生和家长等。这些是新上岗教师适应校园文化和工作环境的必修课,其意义在于帮助他们通过对学校、学生和家长的熟悉,定位自我角色和价值。

4、群体的基本认同:参加学校的主题教育和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等。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在交往中被他人逐步了解、主动接受,在活动中表现自我、建立自信,在过程中寻找到归属和位置,从而调适心理、缓解压力。

“四基”的目标指向,不仅仅立足于专业上的准备,而且关注新上岗教师的行为准备和心理准备。因而,其培训的过程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

二、培训方法和手段定位在“两位”

由于新上岗教师已是正式的教育工作者,其角色决定了他们要满足学生及其家长对教师的一般要求,要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他们既是教师(工作上),也是“学生”(专业上);既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也亟需通过培训发展自我。因此,新上岗教师的培训,从培训所应起到的作用上看,一是“归位”,二是“岗位”。

(一)归位

通过短期集中的学习,使新上岗教师了解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及其对教师素质、课堂教学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了解本地(如,县教育局、乡镇中心校)对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的基本要求。短期的集中,可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组织实施,也可由乡镇中心校组织实施。这是前提。其目的有二:一是进行“补课”,缩短职前教育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差距;二是引导“中规”,能够按照规范要求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既归专业之位,又归操作之位。

(二)岗位

通过岗位上的实践研修,使新上岗教师由“了解”到“掌握”,顺应学校环境,能够基本胜任教育教学工作,适合教育教学要求。为此,要引导他们参加学校的主题教育,观察活动,写活动记录和活动思考。参加学校等教学研究活动,观察课堂,写听课笔记和评课意见。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设计教育活动方案,组织活动,并进行反思;上公开课,陈述教学设计,撰写课后小结。

三、实践案例带来的几点启示

目前,对于新上岗教师的培训有两种基本取向,一是“岗前”培训,二是“岗位”培训。前者,本着“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后者坚守岗位“练兵”的理念,各有此独特的作用。

【案例一】安徽省2009年特岗教师岗前培训

1、培训内容

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与规范要求,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改革,备课、上课、评课常规与教学基本技能,班主任工作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培训形式

采取人员集中、专题讲授、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的方式。

3、培训时间

8月26-28日集中培训。

4、培训地点

本着“方便教师、就近学习、厉行节俭”的原则,划片集中进行培训,由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师范学院、阜阳师范学院、皖西学院等四所高师院校承担培训任务。

【案例二】上海市实验学校“入门见习期(1—2年)”校本培训

(一)目标:

建立新教师培训制度,建立专业行为。

(二)实施:

1、新教师拜师,由资深教师传授职业基本规范。

2、双月谈心,由校长、教导和带教老师负责定期倾听沟通。

3、完成见习“汇报课”(半年一次,每人两次)。

4、专题研讨学习学校提供的《给新教师的建议》。

5、到本校、外校、名校听课交流。【分析】

“案例一”实施的是短期(3天)的院校集中培训,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职业素养、教学工作、教育工作。这是根据当下对新上岗教师的一般要求设计的“岗前”培训,具有统一规定性。“案例二”实施的是长期(1—2年)的校本培训,其关注的是新教师的专业行为养成,同时也关注他们心理成长。它具有很强的“校本”性(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和“岗位”针对性。“案例一”偏重的是理论知识的告知,“案例二”则诉求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两种培训模式应该结合起来:集中——校本、岗前——岗位、理论——实践、理念——行动。

【启示】上述两则案例给我们的启示很多,其要点如下:

(一)要旨归于教师发展,这是长远目标。也就是说,要引导新上岗教师在心理、行为和专业上有充分的准备,促进新教师素质整体结构的全面成长。

(二)要从专业的角度规划,这是新上岗教师成长的关键。也就是说,要突出专业行为的养成和专业理想的建立,为他们专业成长打下扎实的根基。

(三)短期集中与校本培训要有机结合。也就是理论引领、示范引路要落位在自主学习、实践研修中。其中,资深教师、骨干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责无旁贷。

四、需要解决好的几个主要问题

由新上岗教师的特点及其培训的特殊性生发出的以下几个主要问题,需要予以比较合理的解决,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职业道德规范的熏陶和专业理想的培育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这是新上岗教师的必修课。除了通过专题讲座、师德报告和文本阅读等方式进行职业道德规范的熏陶外,校长、教导和带教老师要负起对新上岗教师职业行为的观察、指导责任。通过榜样示范、“现身说法”、行为矫正、肯定激励等方式,培育其专业理想,即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以形成追求专业发展,并献身教育工作的动力。

(二)基本常规的顺应和基本技能的具备

基本常规和基本技能包括教学工作常规和班级工作常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作为新上岗教师,一方面要熟悉本地本校对教学工作(备教批辅考研)的一套制度,能够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实施学科教学工作,并随时得到指导和帮助。一方面要在协助班主任组织、管理班级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班级工作的常规内容和要求,奠定担当班主任的基础。因此,学校应给予新上岗教师“地位”——班主任的副手,创设岗位训练的“平台”——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组织班级活动。这是作为教育者的新上岗教师在培训上的必然选择。

(三)环境的基本适应和群体的基本认同

新上岗教师所处的环境,不仅是物质上的,如办学条件、食宿条件等,还包括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和学校的文化氛围、人际环境等。作为学校管理者,对群体中新成员的关心照顾不能仅留在生活上,更为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关照。多与新上岗教师谈心,不定期与他们共餐;引导他们参与学校集体活动、文化体育活动

等,带着他们参加家访和社区活动;宽容他们的“错误”,多鼓励多表扬;给予“抛头露面”的机会,等等。通过这些让他们被集体认同,成为群体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员。这其实也是一种“培训”,但却常被忽视。

综上所述,新上岗教师的培训要本着解决他们面临来自学生、家长、同事和校长的,来自制度、规章、学校文化和专业诉求的挑战;要在他们基本专业行为形成和专业理想塑造的关键期,不停位于眼前(“岗前”培训),而“远视”于他们将来的专业成长。

篇2:对新教师的几点建议

2、学东西不要囫囵吞枣,要多问问自己搞懂了没有,尽量不要就一个问题三番五次地重复咨询,否则,会让上司怀疑你的智力和理解能力,要么会误解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心不在焉,这是对上司很不尊重的现象;

3、下属能做到的就是尽量能够根据自己的力所能及的能力去分解上司的任务,不要只顾自己范畴内的工作,常言道一个整体等于各个部分之和,但又大于各个部分,下属其实就是上司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撇开上司采取我行我素的单干想法都是行不通的;

4、新职员做事情不要光顾着去为了完成某一项任务而去做,要在做的过程当中去体味做的方法和原理,找到完事的最佳程序,要多问多记,不要有胆怯的心理,不管问题是深还是浅,一定要认真地去搞透;

5、刚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无论你是谁,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即使你是从同行业跨门而来,也得如此,你懂得产品,但你懂得人吗?大学生遇到有工作经验的小学生就更要马上立即性地放下你高傲的姿态了;

6、我们有些新入职的员工很理想化,总是喜欢拿自己过去的环境来与现在的工作场所做对比,其实这是不应该的,俗话说的好,人都没有一样的,更何况是公司呢,不要整天扛着嘴巴说这里很乱,那里很脏,这里不好那里不行的,公司如果不乱不脏什么都达到你的意愿的话,那请你来干嘛?你既不是公司的座上客,也不是公司堂前宾,所以,日常工作中要少一点牢骚,多一份努力和奉献,不要对公司要求太高,不要对工作环境的不足点挑三拣四,如果你想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话,你应该去极乐世界,所谓君子动口不动手,我看应该帮你改成君子动手不动口,如果你是一名公司的君子,那就赶快动手行动吧;

7、不要为自己暂时的一点点低工资而发愁,大凡企业对员工多半都是授之于渔而不是授之于鱼,自己要想吃大鱼,你就必须得先有大渔,胡思乱想,整天总感觉公司给予了你很不公平的待遇,都是无济于事的,鱼归根结底不是靠人家施舍给你的,而是要靠自己网接的渔去捕获的,

对新入职员工的几点建议

篇3:对新教师怎样迅速转型的几点建议

一、新教师要掌握教学常规

1. 新教师要学会听课

新教师走上讲台之前首先学会听课。听课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新教师要用自己在学校学习的教育理论指导自己听课, 为自己的教学积累经验, 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教育教学风格。新教师听课首先要知道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 (1) 教学目标明确; (2) 讲授要有科学性; (3) 讲授要有逻辑性; (4) 讲授要有思想性; (5) 讲授要有艺术性; (6) 讲授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7) 讲授要有前沿性; (8)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要弄清课堂的基本结构和大致的时间分配。第三要分析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优缺点, 如程序教学的优点是让学生积极反应,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及时反馈符合学习的基本原则;自定步调可以使教学个别化, 使教学进度符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程序教学对于推动教学控制的发展和技术手段现代化有积极的影响。程序教学的缺点是理论基础来源于动物学习的研究, 有机械主义、还原论的影响;对于学生的智力活动没有足够的重视;小步子、低错误率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学习;程序教学有利于分析能力的提高, 不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

2. 新教师要学会讲课

讲课是教师的基本功。如何才能学会讲课?

首先要吃透大纲、教材。大纲规定本学段有多少个知识点?本册教材在大纲中占有多少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的目标要求是什么?了解、理解、掌握还是灵活运用?教材中每个知识点是以什么材料来表现的?计划选择什么教学原则来完成这一要求?

其次要选择课型, 就数学而言, 基本课型有:概念、定理课, 练习课, 复习课, 活动课。

以概念课为例, 首先要知道概念课的基本要求和教学原则。概念教学一般要有四个阶段。a) 数学概念的引入。采用什么方法引入?实物引入、模型引入还是事例引入?学生原有的上位概念是否遗忘?b) 数学概念的形成。为了防止概念理解的歧义, 一般要设计几个变式。在教学中设计什么样的变式?设计的变式如何抓住概念的本质?c) 数学概念的巩固。如何设计同化和顺应新知识的相应知识基础?如何调动学习者理解所学材料的积极性?怎样“再现”新概念?如何使学习的新概念系统化?d) 数学概念的发展。数学概念的发展体现在抽象化程度越来越高。如何掌握概念发展的“必要性”和发展的“合理性”?以上问题在备课阶段都要准备到位。

选择教学原则。常见的数学教学原则有:a) 数学学科的严谨性与数学教学的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b) 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与具体对象的直观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学过程与人类的认识过程的共同性和不同性。人类的认识过程和教学过程不完全一致。c) 数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d) 巩固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在概念教学过程中选什么教学原则, 对概念教学成败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概念的理解上, 要有充分时间给学生, 让学生探究、理解、内化为自己的认知, 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不可急于求成, 代替学生的思考过程。

最后要知道课的基本结构:复习旧课、讲授新课、练习、小结和布置作业。凯洛夫的这五环节教学不仅是课堂的基本结构, 而且是教改的基础。

3. 新教师要学会说课

说课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理论, 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进行创造性设计和阐述的一种教研形式。它要求教师说出这节课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 还要说出这样教的好处。说课是在教师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说出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各个环节具体操作的思路和步骤, 以及这些想法和步骤的理论依据。说课回答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和为什么这么教的问题。其中“为什么这样教”是说课的核心。

说课说什么?一说课题, 二说教材, 三说重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4. 新教师学会评课

新教师对一节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2) 是否完成了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 (3) 选用的教学原则是否合理; (4)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和课堂的结构 (时间分配) 是否合理; (5) 教学思路是否清晰; (6) 一节课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处理的; (7) 课堂提问和作业布置是否设计合理。

每一节课都是一件艺术品, 一定有吸引人的地方, 也一定有瑕疵。新教师如果能用上面的评价标准分别阐述一节课的优、缺点, 然后谈出自己的建议, 你就不会在教研会上无话可讲了。新教师不仅要学会从失败的课中寻找到闪光点, 从优质课中找到可以改进的地方, 而且要学会从任何一节课吸收一点营养, 剔除授课者的一点不和谐, 使自己逐渐强大一点, 完美一点。

二、新教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处理好教与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标志。

1. 新教师要学会不埋怨

我们常常听到新教师说:“学生基础差得很, 某某问题我讲了N次, 学生还是不会。”

新教师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不能去埋怨学生的基础, 而要主动适应学生。不要以自己学生时代的水平为参照, 认为学生基础差。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不是以教师说什么, 而是以学生的变化为考核对象的。教师埋怨学生基础差极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形成师生情绪对立, 使得教师的课越来越不好教。

新教师如何消除师生对立情绪?一要学会与学生交流, 了解学生的基础、接受水平及特点, 以利于调整自己的教学。二要改变传统的学生适应教师的教学为教师教学逐渐适应学生的接受水平。

2. 新教师要学会归因

如果学生期末考试失败, 严以律己的教师往往归因于自己教学的缺陷, 从中寻找原因, 写下教学问题分析和新的教学策略, 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第二次再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就不再重复以前的错误, 并且又多了一种教学策略和方法。经典教材都是经过多次试教、多次修改才形成的。现在中小学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 很多教师写的教后感仅仅是一种应付检查的形式, 为了教后感而写的教后感, 对教学几乎没有一点促进作用。教后感宁可少写, 也要写真实, 至少对自己要有用。自负的教师则全责怪学生的懒惰和笨拙, 批评学生不用功, 吹嘘自己的教学水平怎样高, 但是第二次再讲授这部分内容时继续重复以前的错误, 这就是一些教师教学到退休还是提高不了教学水平的一个原因。

新教师少对学生说你不要怎么怎么, 多对学生说:“你可以怎么怎么, 还可以怎么怎么, 相信自己”。特别是初中生, 他们处在心理半成熟期, 逆反心理非常强, 常容易同教师扭着干, 有时明知是自己的错。这个时期师生的情绪非常容易对立。

新教师要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 特别是发现成绩较差的学生的优点。要“发现孩子身上的亮点并把亮点扩大”。新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充满自信。

3. 新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归因

在以考试为尺度、以分数为标准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的今天, 新教师要想立足学校, 就必须引导学生把错误的归因化为正确的归因, 把考试考得好归因为自己的能力高;在某一次考试中没有考好, 是因为考的这一部分内容自己没有复习到位, 没有好好努力, 只要下次复习了这个问题, 把这个问题理解了、记住了, 就一定考得好。正确的归因方式是: (1) 成功→能力强→自豪、自尊/增强对成功的期望→愿意从事有成就的任务。 (2) 失败→缺乏努力→内疚/对成功的相对的高期望→愿意并坚持从事有成就的任务。

新教师向学生多提具体的要求, 少提空洞的目标。宁可要求学生只默写一个英文单词, 也不要说:“你要好好学习, 不然对不起你的父母。”现在的学生不是不想学习, 而是不会学习, 不知道怎样具体做什么。

三、新教师要使教育理论同教学实践相结合

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 教育理论又反过来指导教育实践, 理论是需要以实践为土壤的。新教师如何把自己所学的教育理论同教育实践相结合呢?

新教师学会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 对教育实践提出处方或建议。学生期间学习教育理论不仅仅是应付考试, 更是为了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新教师可以自己说课, 选择中小学某一节的课程内容, 应用学过的一些教学原则、教学策略, 来分析自己的一篇教案, 一节课;再利用某种教育理论分析一节录像课, 进行对比, 学会从任何一节课吸收一点营养, 剔除授课者的一点不和谐, 自己就会逐渐强大一点, 完美一点。

现在的有些教育理论确实与教育实际脱节, 但有理论指导总比自己摸索要好一些。

新教师学会分析实际问题, 总结规律, 从实践中提升理论。实践出真知,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教育理论。在学生阶段, 由老师领着不断地被灌输教育理论, 走上工作岗位后自己要不断寻求新“教育理论”。如何从“每天重复相同的事”中寻找新教育理论知识?首先要刻意发现每节课中一点讲授不顺畅的地方, 寻找出现不顺畅的原因, 用《数学教育学》中的教学理论寻求不顺畅的因素, 换一个教学方法, 尝试着不同的讲法, 比较教学效果。

新教师要将大学的学科知识转换成为符合基础教育教改理念的教学内容, 争取一定的资源发展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关于自主探究教学的理念。目前, 我国的师范教育和教师的职后教育基本上处于相对隔离状态, 新教师要想迅速成为合格教师就要不断加压, 不断补充新知识, 完善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循序渐进, 争取每学期解决一个或几个概念或定理的教学, 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

最后, 新教师要研究教育问题, 研究教育问题要有自己的“自留地”。新教师要记录或提出教育实际问题, 分析实际问题, 提出自己的观点, 证实 (伪) 观点。可以从众多的问题中选取一类问题进行研究, 可以研究教法, 也可以研究学法, 但是切记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 一定要有自己的研究范围, 要研究自己熟悉的问题, 形成自己的风格。

参考文献

[1]冉亚辉.给新教师的三点建议.中国教育报, 2009-6-5

[2]吴宪芳, 郭熙汉.数学教育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3]陈白棣.数学专业师范生职业技能的现状及改进对策.教师教育研究, 2009 (9) .

篇4:对新班主任的几点希望与建议

学科教学要教得好,绕不开学生的思想导引,班主任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无论设置什么学科,目的都是为了育人,知识只是育人的载体。所以在教师群体中,只有班主任最接近于真正的教育者。

——因此,我希望:每一位新班主任都要充分认识到,班主任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作为一种职业,教师的合作伙伴主要是学生。要实现我们的职业追求,就必须去接近学生,观察他,琢磨他,触动他,欣赏他,和他们保持一种密切而平等的融洽关系。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花,每一朵花都是一个世界,每一个世界里都有太多的奥秘。一个教师,如果不经历班主任工作的打造和锤炼,是很难获得专业发展的。

许多班主任尽管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却很少品尝到工作的幸福和快乐。这不仅反映出这些班主任思维方式的问题,也反映出他们在工作方式上的问题。他们“管”得很多,却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以知识、以头脑生活,应该更多地去“理”的人,所以异变为整天忙忙碌碌的体力劳动者。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想让教师品尝教育的乐趣,就要把他们引入教育科研。现代教育观也认为,班主任的工作核心应是精神关怀,班主任应做学生的精神领袖,这要求班主任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和任务。

——因此,我希望:每一个新班主任都必须设计好班级的长期发展规划,努力塑造班级的精神和灵魂,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为他制定出不同的发展倾向和目标。当你把学生的班级还给学生,你去做他们的精神领袖的时候,岂不轻松而快乐?必须规划好自己的教育人生,要坚定一种信念——管理班级的最好方法是管理好自己,教育教学的最好方法是做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成长,为学生树立标杆;用自己的人格,为学生树立一个可以仰望的身影!

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现实告诉我们,最大限度地牺牲时间、牺牲家人、牺牲健康地去所谓投身教育,是不值得提倡的。因为你忽视了自身生命的价值,而且当你满足于这种牺牲的时候,你同样失去了对科学教育方法的探索,这也会导致我们的学生缺乏对智慧的追寻。勤奋固然是一种美德,而智慧亦是人类的一种美德。

——因此,我希望:每一个新班主任都要多读些教育哲学和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认真学习教育专家们面对和处理问题时的那种大气、勇气和灵气,明确自己存在的成长障碍:是不是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教育理想?是不是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方式还不健全?是不是自己的理论素养还很缺乏,文化底蕴还很肤浅?是不是自己的工作习惯还很不科学……坚守梦想,通过持续不断地读书、学习或培训努力去消除或减少这些障碍,从而实现更快更好地成长,打造幸福而完满的教育人生。

心中有梦,脚下才有路。教育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灯塔,如果教师心中没有梦,灯塔也就失去了光华。“人要会做梦,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者,班主任教师身上要有一种永恒的圣洁气质,要有一种宗教般的炽热情怀,要有一种勇士般的承担精神。

——因此,我希望:每一个新班主任都永远不要停止对自我的完善,对幸福的追逐;立足平凡却不能甘于平庸,在现实中扎根却不能倦怠消极,要努力让自己在教育的土地上展示才华,做一个智慧的教师,理想的教师,成功的教师;我希望每一个班主任都能尽快实现这样的转变:走出“师道尊严”的强权意识,开始和学生平等对话;走下“我为你好”的道德高点,开始与学生合作共赢;走出“管住学生”的简单思维,开始对学生终极关怀;走出“忙碌工作”的职业状态,开始打造精彩教育生活。

班主任是教师群体中的骨干力量,一个真正有梦想有追求的班主任,一定要透过成绩和分数的表象,关注其背后的人,用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理解,与学生一起成长,从而实现从追求“知识传递”到关注“生命成长”的思维转变,实现从追求“生存自由”到建立“职业信仰”的精神转变,实现从追求“个人专业成长”到引领“团队专业发展”的行为转变,实现从追求“成名成家”到创造“教育幸福”的价值转变,用扎实的脚步从平庸走向优秀。

一尊佛,有光才能令人敬仰。一个优秀班主任,身上就应该闪烁人性的光彩。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篇5:对新教师的几点建议

孙 树

我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4000公里,其中新通车高速公路就有1000公里,因此,做好收费管理工作非常必要。特别是对于新通车高速公路,必须从不断提高收费管理水平和放行能力入手,以不断优化收费环境和窗口服务形象为突破口,大力推行精细管理,强化技能培训,创新管理机制,提高服务质量。

(一)抓精细管理,推动收费工作制度化。

依据精细化管理规范及精细化管理岗位工作标准,结合收费管理实际,量化、细化管理制度,完善充实《收费站“星级”考核制度》、《收费员“星级”考核制度》,严格落实“星级信誉考核”管理程序,完善收发卡“双百千亿”无差错激励机制,大力提高收费员的业务技能,培养优秀收费员和金牌收费员。要制作标准化收费工作操作演示系统,包括岗位操作流程、特殊情况处置等,让新员工在培训中受到直观的标准化教育,规范收费服务工作,提高工作效能。

(二)抓收费稽查,推动收费工作规范化。

收费稽查是促进收费管理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一项重要措施。要加大收费稽查力度,不断堵塞收费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建立并落实内部稽查奖励机制,不断提高稽查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要认真抓住稽查工作的三个重点:第一,加大日常稽查、现场稽查力度,每周对各收费站的现场

稽查不少于2次。建立班级特殊事件审核制度和通报制度,实行收费站班定期抽查审核,并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及稽查结果进行及时通报。第二,重点对违规减免“特权车”、“人情车”进行稽查;对假鲜活农产品车辆进行稽查;对监控特殊事件处理进行稽查。第三,重点对违反收费纪律,收费员日常文明用语、文明礼仪手势的执行情况进行稽查。同时,收费站要准确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便利通行的法规政策,采用有效、过硬的鉴别检查方法,确保绿色通道的正常运行。总之,要通过采用各种手段,严肃收费纪律,落实收费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打击违纪违法行为,保障收费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抓形象工程,推动收费服务品牌化。

要大力开展以“创窗口服务品牌,展行业文明风采”为主题的深化品牌收费站建设活动,树立“严、细、准、精”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坚持追求管理零盲点、安全零隐患、服务零投诉的“三零”管理目标。收费管理要把“微笑服务”和便捷放行作为强化收费窗口、文明礼仪服务的重要环节来抓,创“微笑服务”品牌,当快速放行能手。积极推进窗口建设,建立收费技能大赛的长效机制,以带动收费队伍整体业务素质的提升,全面实施收费车道顾客满意度测评制度,建立以数据化、指标化为主体的考核制度,不断推动收费站“星级信誉”考核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抓机电管理,推动收费工作现代化。

机电管理工作要认真落实“三个不断”:一是不断规范相关制度。加强机电维护维修管理,对机电设备维修作业实施集中可控式管理,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业务运作水平。二是不断完善机电系统。提高机电系统的的科技含量,探索信息化改造,实现远程监控管理,加大对机电设备的管控力度。三是不断加大专项培训力度。加强对基层维护队伍的专项培训工作,提高维修业务技能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安全管理,重点抓好对防雷系统的检验,做到防患于未然。

篇6:对新教师的几点建议

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颁行与新课程的逐步推进,给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和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备课,进行教学设计是教师的日常功课。新课程的备课与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学习理论、与同行合作、参加培训和参与校本教研等,新旧观点的碰撞、习惯行为的改变,将理论知识、他人经验和新理念转化为自己的行为,是教师做好备课与教学设计这个日常功课的重点,更是难点。如何适应新课程要求,为新课程教学备课、设计教学,就成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新课程备课与教学设计,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学科课程标准,依据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学理论、现代学习理论、信息传播学、教育技术学和系统科学方法等进行。从教师备课与教学设计行为的角度来看,以下几点值得关注与思考:

1.写教案与备课

传统意义上的备课,虽然也强调学习大纲、研究全套教材、全册教材和单元教材,也强调“备学生”和准备教具等,但在实践中,由于教学管理者查教师“备课笔记”(其实只能查教案)等原因,造成教师对备课的理解狭隘化。有些教师以为“备课”就是“写教案”。《现代汉语词典》对备课的解释为“教师在讲课前准备讲课内容”,这也是不够准确的。教师课前的各种教学准备工作,通常称作备课。可见,写教案或者说制定教学方案只是备课的一个步骤,是把备课的结果书面化。备课的内涵小于写教案,外延大于写教案。

备课,应称为教学准备,它不仅仅为一节课准备。为正确实施新课程教学,教师除了具备学科知识准备、专业知识(教育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准备、专业技能准备外,还应有为教学新课程的准备。因此,现阶段,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新教材的岗前培训、学历提高培训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教学法,等等,都应是备课的应有之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听了一节课后问上课教师什么时候备课的,这位教师说:“备了一辈子”。2.教学设计与写教案

“教学设计”与“写教案”是两个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写教案”可以认为主要是在上课前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把对某一节课教学所做的预设形成文字,它是课时教学设计的组成环节。因为,课时教学设计还包括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试行教学方案、对方案进行评价和修正等环节。站在教师个体日常工作的角度看,教学设计包括学期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等。很明显“写教案”不是“课时教学设计”,更不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对整个教学活动所作的系统策划,与“写教案”的区别主要在于: “教学设计”是用系统方法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的。就课堂教学来说,它一个微观的教学系统,其中包括教师、学生、学习资源、教学媒体等要素。教学设计采用系统理论,注重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形成最佳的组织结构,设计出低耗高效的教学过程。没有教学设计,就不可能有教学的最优化。随着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教学设计不能仅仅为教师设计,以教师为中心只设计教,要突出为学生设计,以学生为本,表现为教学目标表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的描述同样重视学的设计,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新理念和这一教学设计新理念是统一的。这两点是“写教案”所没有的,因为“写教案”只为教而设计,较少考虑教师、学生、学习资源、教学媒体等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另外,“写教案”一般也不设计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等。

3.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

同行合作在新课程实施中,越来越显出其作用和必要性。因为,同行合作可以重建教师的生存环境,通过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可以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分享成果,促进经验、思想的交流,促进专业成长。同时,可培养了合作与交流的技能和习惯,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集体备课是同行合作的一种形式。集体备课时,大家围绕着同一个教学内容集思广益,可以克服个人备课的片面性。建立集体备课制度,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新课程试验区的实践说明了这一点。强调集体备课并不是不要个人备课,得到所谓的“四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进度、统一练习与检测),压制教师的个性化设计。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是可取的方法,它有利于围绕主题深层对话。

集体备课在内容和形式上可以多样化。从时间上分,有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题备课。从人员分,有同校备课、异校备课(如学区备课会)和专家与教师备课。还有同年级学科备课,同学段学科备课,学科教研组备课和异学科备课等形态。如一节课的集体备课,或就教学内容作全面的交流,或对某一教学细节作深入研讨;既可以研究教学设计,也可以说课后反思修改,还可以在备课组内试教后反思修改。

4.一次设计与多次设计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学设计的思想被许多教师接受,并开始实践。但是,由于习惯的、时间的、精力的以及管理的原因,他们往往只进行一次设计(严格的说,不能称之为“教学设计”),这是其与许多特级教师的重大区别之一。如,特级教师赵景瑞的“全程备课”:课前的预设备课----课中的现设备课----课后的反思备课。赵老师所说的备课其实就是课时教学设计。可见,课时教学设计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预先设计,也可称为“预设”;二是适时设计,也可称为“现设”;三是课后设计,一般叫“教后反思”,不妨称为“后设”。

三次设计,仅是一节课时教学设计的常态要求。在新课程校本教研活动中,进行教学设计的研修往往经历多次反复。如,集体备课----个人“预设”----试教“现设”----试教“后设”----集体备课----个人“预设”----上课“现设”----上课“后设”。这样做,新课程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统一,有利于学生发展;使反思成为教师的生存方式,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

5.教科书与教材

“用教材教”是新课程进行中业内流行的说法。至少它有两个错误,一是仍强调“教”,二是混淆了“教材”与“教科书”两个概念。随着教育的发展,教材的概念在不断的变化,教科书已经不能涵盖教材的全部内容。教材至少指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堂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指导书、教学挂图、配套的练习册、工具书、学具等,乃至学生和教师的对话。课外教学资源更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另外,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化资源,也被涵盖进教材,如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网络课程和视频课程等。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教材”应当淡出,而“用教材教”也应该变为“用教材指导学”。为此,教师备课,进行教学设计的视野就必须开阔,不再是仅就一本教科书了。教师、学生目力所及、识见所逮、能力所为的可以利用的课堂教学资源、课外学习资源,包括网络资源都应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素材。

6.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

课堂教学系统包括教师、学生、学习资源、教学媒体等要素。因此,课时教学设计不仅要设计教与学的活动、设计学习资源,还要设计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指介入学与教的过程,承载、传递和控制教育教学信息的材料和工具,可以分为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两类。

新课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举措之一。但是,许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课时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和评价唯现代媒体是追。更有一种说法,“键盘 +鼠标”将代替讲课和板书,“显示器”“大屏幕”将取代纸张和黑板,似乎使用传统教学媒体、不用或少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课堂就不是新课程教学。殊不知传统教学媒体并不等于传统教学,有些学科的教学内容现代教学媒体的作为并不大,甚至不适应。因此,教学设计时,教师一定要考虑教学媒体的特点、教学内容与学校和学生实际,坚持媒体选择和使用的条件性、适应性、科学性和优化教学的目的性。

7.几个具体问题

在新课程教学实施管理过程中,有关课时教学设计的许多问题困扰着教师,如,教案要不要写?写详案还是简案?教学设计用数字化形式呈现是否可以?教学设计的书写是否得工整、不得圈圈划划?教学设计一定要写在备课笔记本上吗?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教学管理没有与新课程同步,二是管理者和教师的功利目的。教案要不要写?特级教师于永正把备课分为隐性和显性两部分,显性备课指写教案。他指出,教案相当于“作战计划”,写教案是“备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教案一定要写”。

写详案还是简案?教案的详简主要看教师的素质,如果在隐性备课上下了大功夫,“备课于心”,就写简案。否则,应该写详案。选择的标准,不是年龄的大小、教龄的长短。也不是有人提倡的因为新课程教学要关注“生成”,“预设”就要少(写简案);或反过来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具有不确定性,就应该把课前充分考虑的情况都写出来(写详案)。

教学设计用数字化形式呈现是否可以?计算机、打印机、U盘等文字输入、输出和存储手段的普及和现代教学媒体手段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纸笔办公方式,也给教师的工作带来变化。通过现代办公方式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打印出来、存入便携式存储设备或通过网络传输等,已是新时代教师工作的特点之一。因此,教学设计用数字化形式形式呈现不仅允许,还应该提倡。但这需要制度的跟进。

教学设计的书写是否得工整、不得圈圈划划?一个较为完善的教学设计,肯定经历一个逐步修改、完善的过程。教师听取同行的意见和建议,自己课前、课中、课后的反思,有必要记录下来,就有了对第一次设计的增加、删除、调整、充实,圈圈划划应是正常行为。随时的想法,一时的灵感,随手记下来,写不工整自是必然。教育管理者为了“好看”“赏心悦目”,要求教师教学设计书写工整的做法早该休矣!

教师怎样落实好备课上课

(一)规范备课

一、备课原则:熟悉内容,融会贯通,阅读教参

要任教一门课程,首先必须对这门课程的全部内容非常熟悉,绝不是现买现卖。有的老师不是对这门课的全部内容都吃透后上讲台的,而是明天要讲什么内容他就去熟悉什么内容,准备多少就讲多少。不知道这节课在整个课程中占什么地位,会对以后的课程起到什么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老师在上讲台之前必须对这本教材的全部内容融会贯通,老师教给学生的只是一杯水,但准备的内容却是一桶水,这样的备课才是充分的。新教师在熟悉全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还必须认真阅读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这样才可以确定每个章节的学时数以及课时的划分,理清教材的编写思路,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在熟悉教材,读懂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参考建议之后方可进行教案的书写。现在网络中有很多配套的教学设计,有的老师习惯下载使用,甚至备课完全依赖网上下载,这是不足取的。我们可以参考、借鉴网上好的东西,但不能照抄照搬,备课应该融入自己的研究、思考,要留下自己的思维印痕,根据学生的学情,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

二、备课要求

备课是教师教学态度和教学境界的体现,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备课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1、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深入钻研教材,认真研究学生,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方案。

2、一册教材要有总的学科教学计划。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应有总的教学目标、重难点、课时安排。每一课时应包括以下内容:教学内容、授课时间、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课前准备、教学方法及媒体运用、教学预设(凸现双基训练点)、教学评价及反思等。

3、教学目标要兼顾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每一个环节设计的目的、意义要明确,要有重难点的处理,要突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设计,要关注学法指导,要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4、要做到超周备课,纸介和电子教案必须有二次修改痕迹,上课之前要进行复备,备课检查主要检查二次备课及复备的内容。新教师所教学科都要有教案,而且必须是详案。

5、备课教案里要有板书设计。如果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课件的制作要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问题,要用精练的文字和简明的图表,必要时可用动画显示视图中动态的信息流动过程,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重难点的理解。

6、教后反思应成为教案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反思主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出亮点,反思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课后反思,还可以拾遗补缺。课堂教学或多或少都会留下缺憾。这些缺憾来自于多个方面,反思能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促进我们的专业成长。

(二)规范上课

“名医一把刀,名角一台戏,名师一堂课”。教师之于课堂,犹如演员之于舞台,苍鹰之于蓝天,将军之于沙场。

一、上课要求

1、任课教师必须提前候课,预备铃响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口,用目光提醒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发现学生缺课要及时弄清情况,正式上课铃响后准时上课,下课铃响准时下课,既要确保一节课的有效教学时间,又不得占用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

2、课前要做好上课的相关准备,包括复备教案,准备好教材、资料、教案、教具、课件,调试好班班通设备等。不允许出现不带教科书和教案进入课堂或中途离开课堂取教具等行为。

3、传授知识要准确无误,课堂环节要设计合理,避免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有效地利用好课堂40分钟。板书要工整、规范、美观、大方。

4、要充分发挥电教、实验、演示等多媒体教具的直观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生活中体验,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加大课堂练习密度,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5、教学态度要和蔼,语音要适中,语速要合理,姿势要文明。课堂上要努力避免声音太小、一个音调、有口头禅、吐字不清、语速太快、方言土语。肢体语言要丰富,善于激情激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课堂教学按计划(教学设计)进行,当堂内容当堂完成,不得提前或超后完成教学任务。每节课的要求可以用27个字概括:明目标、自主学、合作探、精点拨、整建构、找规律、巧组织、高效率、人人清。

7、教师不得坐着讲课,不许在课堂吸烟、喝水、接听或拨打电话,严禁酒后进入课堂。

8、要尊重、爱护学生,不对学生出言不逊、讽刺挖苦,不准把学生赶出课堂,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二、上课“六忌”

一忌“盲”。新教师上课,最大的特点就是“盲”,即教学无目标。主要表现为:课堂上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明确的教学计划,教学比较随便,课堂教学时间把握不准,教学方法缺乏,课堂上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教学无重点、难点等。

新教师上课,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安排教学过程。其次是要认真设计教学细节,让细节凸现你的教学精彩。

二忌“慌”。新教师上课没有什么经验,课堂上往往比较“慌”,不能静下心来教学。主要表现为:课堂上丢三落四,如忘记写课题,忘记评价学生,忘记教学内容,忘记教学环节,过度生硬,有时脱节,板书出错,遇到突发事件不知所措等。面对这种情况,首先不要慌,要冷静,要沉着。在冷静中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忌“快”。新教师上课常常不顾学情,一“快”到底。表现为上课只重视教学设计的执行,却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忽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堂按照设计好的教案上课,一上课就按照教案写的一讲到底,并且速度较快,有时连学生听都还没有听明白,教学就进入了下一环节。掌握教学节奏,做到张弛有度,是需要不断修炼的基本功。四忌“灌”。“灌”即“灌输”,教学时,把学生当成装知识的“容器”。尽管新教师在师范学校时,学习了不少新课程理论,懂得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面对具体教学实际,往往还是采取了简单的灌输。这种教学,方法单一,没有激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学效果差。

新教师要多研究教法,变“灌”为“引”,多让学生自己学习。要知道,学生的能力只靠教师讲是讲不出来的,要靠学生自己学,自己练。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切忌强行“灌输”。

五忌“乱”。新教师上课,一会儿多媒体展示,一会儿小组学习,一会儿比赛辩论,一会儿作业练习,使得课堂“杂乱无章”。课堂教学虽说不是线性的,但课堂教学结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还是有一定规律的。新教师上课,不要只关注课堂的“热闹”,形式的新颖,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有序组织。课堂上不能不要纪律,不能不要秩序,不能不要方法,更不能想当然。每门课程有其教学规律,我们不能违背。所以,新教师要按照学科学习规律,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课堂上一步一步地实施,做到过程清楚,循序渐进。

六忌“多”。新教师上课,往往按照教案贪多求全,面面俱到。如教学结构上的样样齐全,哪个环节都不能少;知识传授上,每个知识点都讲到;教学手段上,多媒体、小黑板、自制教具等样样用到。仿佛课堂就成了堆积这些内容的“战场”。讲得多,并不说明知识就丰富;教具用得多,也不证明教师能力强。新教师上课要学会取舍。课堂上,教师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法等,都要有所取舍,要使教学有的放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课堂标准:新、简、实、活、趣

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新

1、理念新——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决定行为,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

新课程的知识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性知识,还要掌握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新课程的人才观:教育者要着眼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发展学生的潜能。

新课程的教学观: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积极利用和开发身边的课程资源。

2、方法新——实用高效的教学思路,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一节课,同样的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却又大大的不同,原因是教学设计思路不同。

3、手段新——重视现代化手段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指的是多媒体的运用,多媒体以其直观、形象、信息量大受到学生和教师的欢迎。

简:环节简单、语言简洁、板书简明

1、教学环节简单。比如阅读教学过程就是三步:积累、感悟、实践。

2、教学语言简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尽量让学生多说。教师的每句话都是有目的,有作用的,无关教学的话尽量少说,争取不说。

3、板书设计简明。板书是对一节课内容的概括,对教学环节的梳理,或教学重点的突出。

实:内容充实、目标落实、训练扎实

1、内容充实。合理确定教学容量。一节课内容过多,学生难于掌握;内容过少又浪费时间,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要科学划分课时,当堂内容当堂完成,适度拓展延伸。

2、训练扎实。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做到练有目的,练有重点,练有层次,既形式多样,又突出重点,且针对性强,同时,要注意训练的及时反馈。

3、目标落实。即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

活:活用方法、活用教材、激活学生

1、活用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特点而定。“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注意多种方法的运用,其根本出发点是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2、活用教材。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求教师能活用教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延伸拓展。学会自主开发课程资源,在运用教材的基础上注意把教材同社会生活联系,同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

3、激活学生。只有课堂活起来,学生才有可能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有思维活动,有独立思考;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

趣:激情满怀、意趣盎然、风趣幽默

1、激情。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他的课堂能有活跃的气氛吗?没有活跃的气氛又怎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呢?教师要善于以情激情。

2、激趣。激发兴趣的有效办法是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鼓励和表扬。要注重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要善于设计富于变化,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万不可简单发问,提一些毫无意义的问题。

3、风趣。教师课堂语言既要精炼,也要风趣幽默。理想的课堂语言应是幽默不失典雅,庄重而不失活泼。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探索、实践

关于教师们备课与上课现状的思考

上周我参加了镇中心校组织的教学常规工作突击检查。检查的方式是:听教师上课、查看教师的听课记录、家访记录、考试记录、教案、作业等,通过几天的检查发现教师备课(写教案)有许多不切合实际,课堂的有效性不够高,引起了我对备课与上课的思考。我的思考如下:

一、教案的编写。

1、目前老师们写教案的现状:一部分教师喜欢抄袭一些名家、名师的教案,自己购一本名师编写的教案,自己写教案时基本就抄写一遍,或略加修改一下。我的思考:(1)买的教案书多是名家、名师编写的,有许多的优点: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教学流程的设计等都很合理、科学。(2)这些教案,我们可以去借鉴。

2、纯粹的抄这样的教案有一些弊端。(1)名家的水平、理论知识、教学技巧与我们不同。(2)名家编写这个教案所面对的学生与我们面对的学生有差异。(3)我们自己的理论水平、知识结构、教学技能技巧赶不上他们。所以直接把他们的教案拿来用有很多地方不切合实际,也难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我们应该如何写教案。

1、熟读课文,认真解读文本,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

2、研究教参,理顺我们对文本的解读是否正确、到位。

3、参考名家的教案,借鉴比较适合我们自己、适合我们的学生的方法、设计。

4、结合实际(教师、学生、学校)编写教案。

三、上课应注意些什么。

1、进入教室教师就要有积极、健康的心态,饱满的激情,相信自己一定能把课上好。

2、理清上课的思路与线索,即使在课堂上遇到了新生成的问题,教师自己也要清楚应该怎么去上课,将怎样重新设计自己的教学思路。

3、敢于对文本进行取舍,一定要抓住重点、抓住关键,直指教学目标,不要面面俱到,面面俱到往往什么也没有教好。

4、放开手脚,相信学生,不要让教师一讲到底,生怕学生学不会,这样往往造成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思维挑战的机会。

5、课后要及时反思、及时把反思记录下来,从而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如何做到有效备课,有效上课?

一、备课

在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会严重影响到课堂教学。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白费心机。

1、备课之前的熟悉教材

要想备好课,在备课之前首先要熟悉教材。除了熟悉教材的内容,更重要的是熟悉大纲要求学生对本节内容所应掌握的程度。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和学生会因为各自成长的时代和环境不同,在教学上存在知识和智能的落差。在师生课堂教学和交流的过程中,这种落差是始终存在的,而且这种落差的广度、深度越大,对于课堂教学就越有利,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更新就会越有成效。只有充分熟悉教材,作为教师的我们才能真正作到对这堂课,对要交给学生的知识把握的准确到位。

2、备课

(1)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的设定

课堂教学任务和目标的顺利完成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取决于两者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与和谐统一。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在制订教学目标和任务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当前的基本知识结构状况、思想动态发展与学习志向的选择。要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决定。

(2)科学地处理好教材和知识的难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对教材和知识的难度的处理也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听懂”、“学会”、“会学”就有兴趣,课堂气氛自然就会活跃,“迷惘”、“困惑”、听不懂、学不会,课堂气氛就会沉闷。知识过于简单,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知识过于复杂,学生却因接受不了也提不起兴趣。所以,课堂学习的知识最好是适中,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心理上产生一种学习的满足感,也就是说,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才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因此,在备课时,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从而使学生在每一课的学习中,既有一定的知识坡度、难度,经过一定的思考又能学习掌握,这样他们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就能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3、备课在听课之前进行,修改在听课之后完成

对于所有的青年教师而言,我们都会去听自己的师傅或者备课组里其他老师的课。听听他们是如何处理自己即将要上的这堂课的。听课的目的是为了等到自己上课的时候能够对知识有更准确的把握,是为了弥补自己由于经验缺乏而可能在备课中备不到位的情况。听课确实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一条捷径。很多青年教师都是先听课后备课。就我个人认为如果能将备课放在听课之前进行,将修改放在听课之后完成,效果更佳。作为青年教师必须要学会自己处理教材,纵使由于自己毫无经验,对教材的把握上存在不足,但若在听课之前先把课备好,哪怕是一节不成熟的课,等到听课的时候你必然是处于一种对知识已经了解,对教材已经有认识的基础上的听课,这样听课的效率必定会更高。听完课之后对教案的修改才能更深刻。上课时课堂效率的提高才有保证。自己的成长也会更迅速。

二、课堂 1、40分钟的布局

一节课40分钟,如何有效地利用?我将40分钟划分为以下三块:(1)5分钟的复习提问时间:、知识的学习总是前后贯通的,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将每堂课开始后的前5分钟用于复习提问,即能够对上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回顾,也能起到承接新知识的目的。就我个人而言,复习提问的方式经常变换,有的时候是单纯的一问一答,有的时候是随堂测验两道题目,甚至有的时候是通过对上次作业的评讲进行复习。复习提问是计作平时成绩的,虽然分值不大,但学生终究对分数还是在意的,因此在上课前他总会花些时间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这样对于提高课堂效率也是有帮助的。

(2)25分钟的新授时间:

由于学生在上课之前已经对教材进行了预习,因此新授知识的时间安排成20分钟是合理的。对于如何合理的利用这段时间我将在下面的“良好的课堂互动模式”中进行详细说明。

(3)10分钟的课堂反馈时间:

学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用知识,衡量一节课效率高低的最主要因素就在于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课堂上及时的反馈练习则可以帮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实质性的加深。如果这节课我制作了课件,则课堂反馈练习一定将出现在课件的最后几张上面;如果没有课件的话,则会利用学生身边的已有学习资料进行。

2、良好的课堂互动模式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终目标,如何学会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个道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可持续的学习动机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改变原有的单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是势在必行的。良好的课堂互动模式的建立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环节。

如何构建出具有互动性质的课堂教学呢?因素有很多,下面我想就“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感受。

“互动”必须“参与”,只有“参与”才能“互动”。

上一篇:府试观兰亭图,府试观兰亭图李频,府试观兰亭图的意思,府试观兰亭图赏析下一篇:关于开展读书月征文活动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