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

2024-04-20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共8篇)

篇1: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指要

经过一年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各基层学校针对学科特点,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多环节的课堂教学改革和课堂观察研究,“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渐被全体教师理解、认可、接受、施用和创新。“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是适合我市教情、学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高效学习模式。该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该教学模式的深入实施有效地推进了我市课堂教学改革,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化,有效地落实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已成为学生常态的学习方式。由于“模式”往往带有很强的限制性和单一性,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统一的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的生成和创新,这背离了我们推广该教学模式的本意。因此,我们在前期实施“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

一、实践提升:从教学模式到建构课堂

由于受“环节”、“模式”影响,部分教师把“三案”简单理解为一节课的三案,把“六环节”理解为一节课必需具备的六个操作步骤,教学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创造性,造成部分课堂教学环节机械、僵化,部分教师不能根据学习内容、学习情境灵活选择不同“环节”建构课堂,阻碍了该模式的推进,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我们经过深入的课堂观察、调查研究、专家引领,反思提升,将“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提升为“‘六模块’建构式课堂”。

新课程理念强调确立“学生主体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建构主义理论正是倡导学生主动建构,自主学习。建构主义是极富前景的学习理论,它对指导新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有着深远的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不是通过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就可以完成的,知识不只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建构主义认为:首先,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他们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其次,强调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主体建构的过程,要突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教师不能直接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要组织、引导,使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再次,关注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特征,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获得合理的个人经验的内化。还要看到,知识的建构不仅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因此,课堂上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活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以及对课堂社会环境和情境的营建成为获得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现代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和建构主义观点是一致的。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育人的主渠道,这里所说的课堂不仅指常规意义上的课堂45分钟,还包括课前和课后,涵盖学习的完整过程。课堂的本质应该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课堂应该是系统的、动态的、不断建构生成完善的。因此,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托,将“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提升为“‘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继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构课堂:从模式到变式,从单一到多元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是“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完善和升华,基本理念和核心“要素”不变,在使用时更突出灵活、实用、科学、有效,更具有易于接受和便于操作的优点。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依据不

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班级的学情等实际需要,灵活选择、整合与建构。实现课堂由统一模式到多种变式,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六模块是指:自学质疑模块、交流展示模块、互动探究模块、精讲点拨模块、矫正反馈模块、迁移运用模块。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是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把握教材和适当整合其他教学资源,灵活选择运用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六模块,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对话交流、动态生成、合作共享,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堂。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示意图如下: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教学流程示意图如下:

说明: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教学流程示意图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需要,灵活选择由学生到学习结果的一条或几条途径进行课堂建构。图中的箭头尝试性地表示了各模块间的先后顺序和逻辑关系。

三、基本理念:从被动听讲走向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传统教学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个弊病: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全部教学设计理论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按这样的理论设计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更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规范办学的背景下,以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为宗旨,立足学生的主动发展,以“学”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的基本原则,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展示欲,努力创设“活动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力争实现“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和爱好还给

学生,把快乐和健康带给学生”。

在“‘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教材内外、课堂内外的知识本身同客体世界状况的对话,还要引导学生注重与教师、其他学生平等的对话,还要实施同自身的对话,探索自我。课堂是动态的、生成的、不断建构的,在建构中师生共同成长。“‘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扩大了学生的学习内涵,重视关注学生自身学习精神的培养,把教育关系的重心放在孩子而不是知识本身上,因为“只有在孩子成为他自己的教育过程的真正的主动者时他才能获取知识和能力”。这种学习不仅把学习指向外在的知识,也指向自己的内心,进行自我反思,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调动学生课内、课外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促其自我监控、反思、表达、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使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这时,教学也成为“反思性实践”活动,教师也在课堂中展开“意义与关系的重建”,是同教育内容对话、同儿童多样的认识对话、同自身的对话而展开教学的,使教师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教得有法、教得精练、教得有效,也促使教师自我反思,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获得精神上的滋养。在这种“‘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中,每一个学生也同教师一样展开反思性思考,彼此沟通并触发各种思维和探究活动,因而教育的过程是动态发展的。这种动态发展的推动力,就是教师实践过程中的反思与认识、实践与改进的活动。换言之,在这种“‘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地位在不断的变化和调整。从基本理念的角度来看,“‘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与“三案·六环节”教学是一脉相承的。

在全省规范办学的背景下,必须还课堂于学生,要在前期实施“三案·六环节”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六模块’建构式课堂”,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让课堂真正成为高效课堂。“‘六模块’建构式课堂”高效课堂,要进一步实现下列转变:从只强调教学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到提倡突出“学生发展为本”的目标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的转变;从课堂安排以全班学生“可接受程度”为依据,到强调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的转变;从只按大纲教材预设教学内容和问题,到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及学生已有生活经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独立思考的转变;从教师通过教学“指引和示范”影响和促进学生发展,到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转变;从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到让学生尝试、合作、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转变;从“教师引导”、“学生配合”的师生合作方式,到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转变;从教学效果评价仅关注当堂反应,到关注学生“潜能发挥”和是否有利于提高“后续学习水准”的转变等等。

四、基本操作:“三案”、“六模块”操作要求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实施中,“三案”的操作要求:

“教案”设计要注意突出教学思路、学生学习过程,学案中学习问题的解决方法,注意引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案”要立足学生实际,突出引导功能,注重问题设计的趣味性、情境性、针对性、启发性、层次性和引导性;“巩固案”中的作业形式要多样,有习题,也有活动任务,还有拓展迁移。“三案”的设计要注意遵循整体性原则、问题性原则、参与性原则、方法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探究性原则、服务性原则等,设计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充分发挥备课组和教研组(室)教师的集体智慧。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实施中,“六模块”的操作要求: 1.自学质疑模块

本模块要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阅读相关学习素材进行自主学习,尝试知识建构,基本解决学案中的相关问题,完成基础练习,提出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可提前发放学案,让学生利用课外和自习课等时间完成,也可以在课内前半部分完成学案。也可于周五放学前下发下一周的学案和一周的学习巩固案(每科一份份量适中的巩固练习)。

要求学生:①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根据学案和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自主学习,养成独立阅读、思考、完成知识建构和基础练习的学习习惯。②先看书后做题。研读教材时不浮在表面,应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知识的内涵,弄清知识点和尝试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等。在围绕学案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后再做学案上的问题。③循序渐进完成学案。通过自学能解决学案中一半以上的问题,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学案中更多的问题,然后带着强烈的展示欲和求知欲进入课堂。建议使用双色笔完成学案,课前自学、合作学习时用黑笔,课堂及课后修改时用红笔。④注重纠错反思。学案上能做和会做的问题要准确规范完成。确因能力要求过高,自己不能做的可以不做,在课堂或课后用红笔完成。在学案上的指定地方把本节课的内容梳理成网络;同时反思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⑤两次上交学案。一是课前做好的学案,上课前交任课教师审阅,以便教师了解学情;二是将用红色笔改过的学案再一次交任课教师审阅,用以查验学习情况。对课堂上还没有解决的问题由科代表或组长汇总交给任课教师,教师在下节课或在单元小结时解决;也可以在教师辅导答疑时解决。⑥及时整理学案:保存好所有的学案,作为课堂笔记,以备复习时查阅。

2.交流展示模块

本模块要交流展示学案中学习问题的思维过程和解题方法,教师要善于组织互动交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通过交流展示共享学习成果。可先小组交流展示,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展示,最大限度地扩大交流展示的面。

学生行为:上课时学生板书、展示、交流发言、质疑、互动(形式不拘,服从教学实际需要)。①交流展示的同学声音要洪亮,口齿要清晰,教师要倾听并关注同学的反应。不要频繁打断学生发言,要注意倾听与归纳。板书的同学书写要规范,图文要清楚,符号要准确,尽可能精炼表达。注意突出展示清楚解题思路、解题方法。②其他同学要主动质疑和补充,促进课堂互动生成。③按照学生自愿组合、互帮互助、充分发挥个人特长的原则,组成学习小组,每位学生都要积极参与活动。要注意轮换小组代表,注意学生自发交流展示与教师临时指定交流展示人员相结合。其他同学观察展示、思考正误,注意质疑、矫正。

教师行为:观察学生交流展示中讨论和板书的问题答案,倾听学生的发言,进一步把握学情,考虑调整互动探究的问题、精讲点拨的要点等。在对学生交流展示进行评价时,要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追求的境界,目的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要营造民主的氛围,提倡学生创新,着力点定位在学生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上。

3.互动探究模块

本模块要选择具有探究价值的质疑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探究,教师要为互动探究提供材料支撑和方法指导,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尊重学生人格,鼓励大胆质疑,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究氛围。

互动探究问题的选择。一是选择有助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成的问题进行探究,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经验进行预设;二是选择学生自学中发现的困惑和疑点进行探究,注意这些困惑和疑点应是本节学习的核心内容或对核心内容的理解不可缺少的。对多个问题进行探究时可分配给不同的学习小组,使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探究任务,通过小组各个成员的合作,把自己负责的主要问题探究透彻,在下一步交流互动中让全班共享探究过程和探究结论。

师生行为:鼓励个人先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形成一定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组长组织组内认真讨论,逐步形成解决问题方案,并按方案去解决问题。还可讨论形成本组的交流展示方案,为交流作准备。教师在此阶段内应巡视班级各小组的活动,主动参与1个或几个小组的探究活动,关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或奇特想法,及时把握学情,一是为下一步的交流掌握第一手材料,二是可适时调控各组的探究进展和探究方向。在班级交流时注意适时点评(有时需要精讲),不能放任,应中肯、恰当评价,使评价既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又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观点和解题思路等。4.精讲点拨模块

本模块要针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进行精讲点拨,要注重剖析知识要点,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还要针对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进行点拨,对疑难问题点拨时要注意学习层次,注意点拨的范围,注意把握教学难度等。

教师行为:针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精讲点拨或调控。如,各组完成任务中的精彩表现,不足之处,教师要予以激励性评价和矫正性评价;有些知识与方法,学生难以在现有的认知水平上去认识和体会的,教师要予以精讲点拨、补充。精讲点拨要到位而不越位,要把握好度;要把握时机适时进行,不要频频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语言要简洁、精炼,准确、规范,形象、生动;讲解重点要突出,要有变式讲解;例题要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难点突破要有阶梯设计;要给学生留有消化、思考的空间。对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迂回一下,设计阶梯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逐步达成学习目标。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适时引导学生突破学生自学不会、探究不出的疑难问题,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同时要注意发挥传统教学手段(如板书、板图、挂图、模型等)在教学中的作用。

5.矫正反馈模块

本模块要注意收集反馈信息,完成反馈习题,进行针对性的矫正教学。要重视“双基”的矫正反馈,确保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

矫正反馈要注意突出针对性、及时性、层次性和有效性。在此模块,对学困生的辅导工作要做到“三优先”,即优先辅导学困生;优先表扬学困生;优先让学困生交流展示。反馈体现在学案收改时、抽查时,在学生交流展示时,在互动探究情况的把握时,在课堂生成问题的解决时,在二次上交学案时等,矫正可随时进行,也可专段时间进行,可在精讲点拨前进行,也可在下节课开始前进行。

6.迁移应用模块

本模块要完成巩固案中的习题,及时巩固学习效果,拓展思维,形成相关技能。迁移应用的题型要多样,要有书面的和操作性、实践类问题。还可设置思考题、必做题、选做题等。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迁移应用训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的提取与处

理能力。

在进行迁移应用训练时,要注重独立性、规范性,要及时反馈、收交和批改。对迁移应用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矫正,及时进行变式练习。

五、整体把握:各案、各模块在建构式课堂中的作用与联系

“三案”的设计与使用是“‘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实施的基础。“三案”中的“学案”是“‘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实施的关键,是自学质疑模块开展的依托,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学、建构、质疑,为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等模块开展提供话题、主题等;“教案”是“‘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实施的保证,其主要作用是明晰课堂建构思路,设计指导学生自学质疑,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和互动探究的方法,预设课堂可能生成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准备精讲点拨的内容和矫正反馈的练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巩固案”是迁移运用模块功能体现的方式之一,其主要作用是突出学以致用,通过必要的习题与实践作业等巩固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学习结果,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水平。

“六模块”中,自学质疑模块主要在学生完成学案的过程中体现,它是建构式课堂的核心模块,其中学案的自学引导部分主要以问题的形式和知识建构的形式呈现,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起引导作用,其中的质疑部分提倡学生质疑问难,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本模块同时还可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的提取与处理能力,让学生在自学质疑模块主要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展示模块由学生在自学质疑的基础上进行,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小组的作用,让学生先在学习小组内积极思考、大胆交流,然后在班级交流展示,交流展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倾听、观察,并思考应对方案,让学生在交流展示模块主要进行合作学习;互动探究模块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选用,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探究素材和方法指导,让学生在互动探究模块主要进行探究学习;精讲点拨模块可随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选用,注意把握及时、适时、适度的原则,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顺利进行;矫正反馈模块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矫正与反馈,形成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迁移运用模块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拓展运用,注意密切联系实际,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的提取与处理能力等。教学中要根据各模块的功能,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选用一个或几个模块,进行课堂建构,要切实发挥建构式课堂的优势,全面提高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水平,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篇2: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

颜春林 江苏省连云港市大村中心小学 222061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强调学生自主,真正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交流的平台交给学生,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创造潜能自然在学生身上迸发。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注重“确立目标、分组合作”使得学生课堂学习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理念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自学质疑——精心指导

“自学质疑”旨在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知识建构和基础练习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这一模块一定要让学生先朗读课文,然后完成学案,对于学案完成的情况不应统一要求,应该关注差异、因人而异。因为“自学质疑”不是为了检验学生,而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是为了教师展开课堂教学了解学情。因而,学生完成学案之后,教师要及时审阅,了解学情,以便选择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但是,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质疑能力还处于养成阶段,对于更多的孩子而言,还不完全具备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需要老师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质疑”的指导。

二、交流展示——耐心训练

本模块要交流展示学案中学习问题的思维过程和解题方法,教师要善于组织、互动交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通过交流展示共享学习成果。可先小组交流展示,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展示,最大限度地扩大交流展示的面。交流展示如果仅仅是优秀学生的展台,学困生是看客、是陪客,就失去其意义了。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最令人担心的就是加大“两极分化”,所以我们一定要给差生更多的机会。有人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不发言怎么办?这需要我们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发言意识,要从学生发言的语言形式入手,在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上应该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应成为学生的讲堂,成为学生的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辩论场。

三、互动探究——深入合作

互动探究鼓励个人先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形成一定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逐步形成解决问题方案,并按方案去解决问题。“互动探究”关键是选择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有高质量的问题,才会有高质量的思考。互动探究问题的选择:一是选择有助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成的问题进行探究,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经验进行预设;二是选择学生自学中发现的困惑和疑点进行探究,注意这些困惑和疑点应是本节课学习的核心内容或对核心内容的理解不可缺少的。“互动探究”还要注意合理分工。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班级内、小组内合理分工,各个成员通力合作,首先把自己负责的主要问题探究透彻,然后交流互动中让全班共享探究过程和探究结论。

四、精讲点拨——恰到好处

“精讲”和“点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精讲是点拨的一种形式,点拨往往又需要精讲。“精讲点拨”穿插于学生“互动探究”之后的再次“交流展示”之中,教师要针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进行精讲点拨,对于学生已经学会、已经读懂的内容教师不要再苦苦追问;精讲点拨要到位而不越位,教师要学会倾听,要给学生留有消化、思考的空间,不要频频打断学生的发言;对难以理解的问题应该迂回一下,设计阶梯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逐步达成学习目标。一提起“讲解”很多人总是把它和“注入式教学”紧密相连。进入新课改以来,很多老师生怕被扣上教学理念不先进的大帽子,故而在课堂上该讲的却不敢讲。比如《鞋匠的儿子》一文的时代背景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很远,使得他们根本无法理解林肯对于奴隶制度和不平等社会现状的深恶痛绝,所以,教师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就必须相机讲解“触目惊心的黑奴市场”,以帮助学生了解南北战争前夕美国的现状,明白林肯“人人平等”思想的由来。

五、矫正反馈——及时到位

“矫正反馈”模块设计的主旨是“要注意收集反馈信息,完成反馈习题,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进行针对性的矫正教学。要重视“双基”的矫正反馈,确保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 矫正反馈可以专段时间进行,比如在精讲点拨前进行,或在下节课开始前进行,也可以即时进行。对于我们小学语文教学而言,“矫正反馈”最好在“交流展示”和“精讲点拨”的过程中即时进行。比如学生朗读课文丢字、漏字、添字、破句时,教师应及时帮忙纠正;学生交流朗读感受语言表到不到位、理解肤浅、价值偏离,教师也应该及时给予点拨引导。这样才能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六、迁移运用——有节有度

“迁移运用”模块要求“完成巩固案中的习题,及时巩固学习效果,拓展思维,形成相关技能。迁移应用的题型要多样,要有书面的和操作性、实践类问题。还可设置思考题、必做题、选做题等。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迁移应用训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的提取与处理能力。”“迁移运用”要控制练习的量,努力做到“精讲精练”。现在小学语文练习《补充习题》《学习指导》《综合性学案》三套并行,有的老师居然要求三套全部完成,这不仅加大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严重浪费了学生的时间,使得学生除了练习以外,没有时间读书、没有时间写作,有可能扼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尼采说:我为什么这么聪明?我从来没有思考过那些不是真正的问题,我从来没有浪费过我的力量。”我们究竟怎样能够让学生变得聪明呢?这就需要我们不要让学生去思考一些重复的问题,不要人为地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要让学生在“精练”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篇3: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

在“‘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模式下, 仅凭个人经验, 单兵作战, 是不能解决很多实质问题的。只有加强集体备课, 发挥集体的智慧, 才能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 真正提高“‘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教学实效。那么在“‘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模式下, 语文教师应该如何进行集体备课呢?笔者认为, 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探讨。

一、集体研读教材, 试听完善备课

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 发挥集体的力量在“‘六模块’课堂”模式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学生是活的, 思想是活的, 他们在自主质疑时, 提出的问题很可能千奇百怪, 一个老师的力量, 是很难考虑周全的。这样, 集体深入挖掘教材, 全面细致分析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质疑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就能做到有组织有准备, 一般就不会出现课堂“失语”现象。当然, 教学实效也就显示出来了。

新形势下有效的集体备课应该分两步走:一是集体讨论后, 由一位教师主备教学案, 之后, 要对形成的教学案进一步研讨, 这是集体备课提高质量的关键环节。集体研讨教学案也不能就教学案研讨教学案, 而是先让主备教师在一个班级进行试上, 备课组其他教师集中听课。听课之后, 根据课堂实施、目标达成情况, 学生课堂状况, 再对教案展开研讨, 使讨论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比如在学习《陈涉世家》时, 由于文章较长, 课堂上学生该如何展示, 面临哪些困难, 经过试上, 教学案的优劣自然一目了然, 再次讨论修改后的教学案在实施时效果自然好多了。即使由于主客观原因不能每课时都先试上, 但也要保证一半的课做到, 这对于“‘六模块’课堂”模式教学的顺利进行意义非凡。

二、学生参与备课, 师生交换信息

“‘六模块’课堂”模式下的教学, 更多强调的是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因此, 集体备课不只是教师之间的智慧碰撞, 也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智慧碰撞, 老师可以在经验的基础上加上学生的点子使教学的质量更高;另外, 学生参与集体备课可及时向老师传达学生自主学习等情况信息, 这就使老师之间的集体备课更贴近学情实际, 而不是自我的主观想象。所以语文教师应当积极顺应“‘六模块’课堂”教学模式的需要, 积极转变思想观念, 大胆革新, 把过去教师单向备课转变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备课”。

篇4: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

一、用问题引领学生的“自学质疑”

“六模块”建构式英语课堂中“自学质疑”环节是教学中的关键,我们提倡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学贵有疑,学生的思要带有疑问,有疑问才会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在自学质疑环节要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阅读相关学习素材,进行自主学习,尝试进行知识建构,基本解决学案中的问题,完成基础练习,发现并提出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教师课前应先精心设计导学问题,这些问题应引导学生积极去阅读和思考。

例如,在讲授牛津英语9AUnitOneStarSigns的Reading之前,本人提出的导学问题是:①ZhaoBenshanisahumorousperson,canyoutellmewhathisstarsignis?②AlbertEinstein??sstarsignwasPisces.Whatdoeshisstarsignsayabouthim?Dotheymatchhischaracteristics?③Whatkindoffrienddoyouwanttomake?Why?

让学生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提出质疑的问题,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二、在交流展示中提出有代表性的、有价值的问题

交流展示环节主要展示解决学案中问题的思路,共享学习成果。展示可以分为组内交流展示和班内交流展示,完成查漏补缺和巩固提升,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特别是教师对有代表性、有价值的问题的点评与肯定,会促进学生提出更优质的问题。

例如,牛津英语9AUnitFourTVprogrammes的Vocabulary部分,本课时谈论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TypesofTVprogrammes)。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自己所喜欢的电视节目,并提出有代表性的新问题。

三、在互动探究中解决“双基”问题

互动探究的问题一是有助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成的问题,二是学生自学中发现的困惑和疑点,针对本组内提出不同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互动探究,鼓励学生大胆释疑解惑。对于其他学生的解答持不同意见的,还可以再次进行质疑,实现兵教兵,兵练兵,最终达到兵强兵的目的。培养学生参与互动、互动探究的意识。

四、在精讲点拨中“点拨”重点和难点问题

学生合作探究展示后反映的典型问题,教师要有筛选性地进行点拨,特别要对有代表性、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点拨;点拨问题的过程中,要渗透学科思想的知识形成过程,要归纳出解题的思路、方法及规律;对重点和难点适当点拨。

例如,在学习牛津英语9AUnitOneStarSigns的Grammar部分时,学生合作探究后抛出这样一个典型的问题:如何区分句型Itis/was+形容词+ofsbtodosth.和Itis/was+形容词+forsbtodosth.

这是本课时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必须给学生解释清楚。

五、在矫正反馈中反思仍然存在的问题

反馈体现在自学质疑(学案收改)后,在学生交流展示时、在互动探究的情况把握时,在精讲点拨后课堂生成问题的解决时,在课堂巩固习题的完成后等,矫正可随时进行,可专段时间进行。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时,犯错是难免的,教师在学生出现错误时,要耐心、热心地提出一些建议性意见,引导学生获取正确的知识,帮助他们取得成功。

例如,在学习牛津英语8BUnitOneReadingTimeshavechanged中,教师在梳理了课文中有关阳光镇的变化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同学们来思考:Whatdoyouthinkofthechangesinyourhometown?

在听到这个问题后,有的学生指出,现在的生活比以前更好了,并从衣、食、住、行方面进行阐述。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成绩,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家乡变化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如家乡的环境没有以前好了;人口增多,耕地减少,交通拥挤;人情比以前淡薄了。经过适时点评,引导学生获取正确的知识。

六、在迁移应用中解决新生成的问题

自学质疑主要让学生通过质疑释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迁移应用主要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迁移应用是学生内化学习内容,深刻理解学习内容,灵活应用学习内容的重要途径。

篇5: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

推进“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工作总结

紧张而繁忙的一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全面结束,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我们在中心校领导的指导下,我校贯彻落实并大力推行市“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结合学习推广“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要求,更新教学理念,规范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体教师发扬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推进“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工作任务。为了扬长避短,依据本学期的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做以下总结:

一、组织动员,制定方案

成立领导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学校成立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要求领导小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讨论学习,剖析问题,解读“六模块建构式课堂”要求内容,增强开展“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要求的责任感和自觉性。通过学习,使教师领会模式的每一步内涵,要求教师认真把握“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操作要领。

1、成立领导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为确保“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要求的扎实有序开展,学校成立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要求领导小组。校长负责落实,各教研组积极配合,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全力推行。

2、加强学习,深入研究。一是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丰富理论储备;二是开展大讨论活动,统一思想,坚定信念,达成构建高效课堂的共识;三是深入剖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根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四是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高效课堂特征,依据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确定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和策略。

二、探索实践 观摩名师课堂教学,学习借鉴,大胆改革,勇于实践,通过骨干教师执教示范课,集体听评,研讨总结,探索创建高效课堂新路子,为“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要求积累经验。

1、观摩名师课堂教学。一是要利用集体教研活动时间,观摩名师课堂教学录像;二是聘请专家、名师到校进行专题讲座、执教观摩课;三是认真领会,借鉴吸收,将专家、名师的教学思想和先进理念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2、骨干教师执教示范课。组织本校的骨干教师执教示范课,示范课要能够冲破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束缚,大胆改革,大胆实验,并力争在学习借鉴名家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3、强化教研活动。要保障集体教研活动的数量,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要把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同听课评课紧密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第一时间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总结提炼,积累经验。

三、全面推进阶段

本阶段目标为:在总结前一阶段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名师带动、同伴互助、自主发展”的模式,全面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使每位教师明确高效课堂的目标和要求,掌握并运用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上好家常课。这是务实推进“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障。要结合本校教学条件、师资状况和学生情况,重点搞好家常课的研究,引领教师研究如何上好家常课,如何提高每一节课的效率。教师要深入研读每一课教材,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组织引导学生当堂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既定目标。

2、打造精品课。每位教师在本阶段及此后每个学期分别打造2-3节体现“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先进教学理念、高水平、高效率的精品课,在学校范围内公开执教,以达到互相交流,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3、强化集体备课研究。在全面推进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研究,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实现资源共享,智慧共享。

4、及时反思、总结和提升。教师要坚持写教学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中的问题、经验和心得体会,并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和阐述。每位教师在本阶段及此后每个学期分别写出1-2篇体现“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先进教学理念的研究性论文或案例。本阶段结束,学校、各学科要写出阶段性成果报告。

四、反思深化阶段

本阶段目标为:总结活动情况,反思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深入研究,形成促进高效课堂构建的长效机制。

1、总结反思。分学科召开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等座谈会,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予以总结和提升;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和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形成长效机制。在总结、反思、研讨的基础上,调整完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方向和目标,制定出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深化高效课堂构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制度和措施,实现高效课堂常态化。

罗阳镇大沙小学

篇6: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

大家好!

今天很荣幸能参加我市“‘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经验交流活动。赣榆县华杰双语学校是XX年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兴建的我县首家九年一贯制、全寄宿民办学校。XX年,连云港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全面推开,至今已有八年历程。华杰在建校之初已经融合到我市课程改革的洪流中,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共同发展。我校2011年组织学习、推行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2011年推行连云港市“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2011年推行“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应该说,经过四年的努力,课堂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各学科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学生素质稳步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大为增强。

当然,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改革中许多问题和困惑依然存在。限于水平,我对我校语文“六模块”课堂教学改革现状的总结一定不够全面、准确,或者说,我只是进行了某种角度的“解读”,还谈不上总结。不当之处恳请领导和同仁指正。

一、教师培训。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必然首先关注全体教师。“一花独放不是春”,单凭哪一个教师个体的优秀,也不可能实现全体学生发展的目标。所以,我校的培训是面向全体教师的。

每年暑假全员培训,我们都邀请省、市、县有关专家来校讲学。同时,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主动参加省市县各种培训活动和研讨交流。培训力度之大,当居全县首位。比如:XX年去杜郎口中学学习达56人,至2011年再赴杜郎口已近乎全校参与;XX年去徐州50人;2011年去浙江绍兴154人、宜兴5人,北京3人,南京2人,湖南1人,灌南新知108人,参加市初三学科工作会39人,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建构活动12人;2011年去东北三省1人,云南2人,徐州18人,丹阳4人,参加市学科教学研讨51人。这里还不包括县级学习培训。

专业培训、名家讲座,开拓了教师视野,更新了教师教学理念,培植了教师专业素质,为课堂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培训,我们还有一种观点:有时候,见识比知识重要。自建校以来,华杰教师每年暑假都有外出考察机会,近的地方有江苏苏锡常、山东曲阜、湖南张家界、广西桂林、海南、云南等,远的地方到过香港澳门、韩国。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苏辙认为:“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所以,对教师的培训不能止于专业知识,还应该拓宽教师的人生境界,从精神底层影响教师,让教师心底升腾起一股清气、一股生气、一种大气,不断荡涤心中郁积的俗气、暮气、小气,教师才能心中有世界、眼中有学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华杰“开放式”办学的理念,熏染、培养了大批优秀语文教师,他们乐于奉献,潜心教研,扎扎实实地落实“六模块”课堂教学要求,推动了学科和学校的发展。

二、学生自学。

篇7: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

索运用

□ 王爱霞

“六模块”是指:读读写写———积累语言 模块;整体感知———自学质疑模块;自主探 究———以读促悟模块;拓展延伸———提升主 题模块;联系实际———巩固生成模块;矫正 反馈———快乐作业模块。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是指:教师依据课 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把握教材和适当整合其 他教学资源,灵活选择运用读读写写·积累 语言、整体感知·自学质疑、自主探究·以读 促悟、拓展延伸·提升主题、联系实际·巩固 生成、矫正反馈·快乐作业六模块。建构促进 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对话交流、动态生成、合 作共享,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 展的课堂。读读写写———积累语言模块

新课标提出:低年级的学生每节课都要 认字读词写字,巩固基础知识。因而第一模 块设计:读读写写·积累语言,一方面可以检 查生字词语的预习,另一方面可以积累相关 的语言。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授课前的预习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期待老师释疑的心理,这 种“需求”心理正是为新知识的教学创设了 有利的前提条件。

在语文教学中,预习的是否充分将直接 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 预习的方法,指导他们每天进行有效的预习。首先是课前的整体把握。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要阅读单元内容说明、课文前面的阅读 提示或自读提示,阅读文本教材,阅读课文 的注释,阅读课后的“研讨与练习”,这样,我 们就对整篇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 面的了解,这就有利于我们日后对课文进行 纵深的阅读理解。其次,要求学生能利用资 料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知人论世”是课前 预习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能让学生更充 分地把握课文,了解文章的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主旨。再次,就是 查阅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过字词关。最 后,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好工具书,基本解决 基础练习,提出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整体感知———自学质疑模块

本模块是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 上,对整篇课文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 了解,让学生在整体阅读的过程中发现自己 不理解的问题,质疑问难,然后老师梳理重 要问题,围绕问题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有意义的阅读 教学,就需要基于文本构建起一个共同的对 话主题,在低段阅读教学中如何确立这个主 题,培养孩子的探究能力?我觉得应该在学 生整体把握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梳理问题,围绕问题,对照文本,由文本升华 到主题思想,渐次解析。自主探究———以读促悟模块

3.1 自主探究,质疑问难。

本环节是让学生 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较好的同学要主动协助 基础差的同学,再根据课文内容创建角色的 互动。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展示平台。在互相交流活动中,不同层次学生的技 能都得到了提高,学习潜能得到了开发,同 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不断创新的精 神。而且通过小组讨论,对于基础性的问题,学困生在基础好的同学的帮助下一般都能 自己解决。

3.2 成果展示,检测评价。学习目标达到与 否只有通过检测才知道,检测的方式可以是 测试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成就感则成 为重要的评价标准。特别是学困生一般处于 教学边缘,容易被教师冷落,这时如果给予 适当的赞扬,就可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积极 性和自信心。各小组汇报合作成果,同时提 出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3.3 师生互动,探究质疑。本环节要选择具 有探究价值的质疑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互动 探究。教师应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分层 指导,尊重学生人格,鼓励大胆质疑,营造民 主、平等、和谐的探究氛围。互动探究问题的 选择,一是选择有助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达成的问题进行探究,可以由教师根据 教学要求和教学经验进行预设;二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是选择学 生自学中发现的困惑和疑点进行探究,注意 这些困惑和疑点应是本节学习的核心内容 或对核心内容的理解不可缺少的。拓展延伸———提升主题模块

古诗文经典诵读是我校打造书香校园 一直以来的特色,同时古诗文经典诵读也是 对主题的拓展,以一篇带多篇,引导课外阅 读实践,不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浓厚兴 趣,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将浓浓的情感沉潜 心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联系实际———巩固生成模块

本环节要注意收集反馈信息,完成反馈习题,进行针对性的矫正教学。要重视“双 基”的矫正反馈,确保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矫正反馈要注意突出针对性、及时性、层次 性和有效性。在此环节,对学困生的辅导工 作要做到“三优先”,即优先辅导学困生、优 先表扬学困生、优先让学困生交流展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

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如能通过当 堂提问、学生讨论、教师小结等及时纠正学 生的错误,则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就会收到明显的效果。良好的反馈和矫正不 论从知识、技能、智力、习惯、情感等哪方面 来看,都是一个不断解决老问题、提出新问 题、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前进的教学过程;而 不良的反馈与矫正则是问题不断重复堆积 的低效或无效的教学活动。反馈与矫正要落 到实处,就必须切实抓好当堂了解、当堂消 化、节节夯实、层层达标、分步到位,也就是 反馈要适时、矫正要及时。矫正反馈———快乐作业模块

本环节要完成巩固案中的习题,及时巩 固学习效果,拓展思维,形成相关技能。迁移 应用的题型要多样,要有书面的和操作性、实践类的问题,还可设置思考题、必做题、选 做题等。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迁移应用训 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所 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 理解能力和信息的提取与处理能力。

要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对于学生而 言,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要遵循循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序渐进的 方法,进行阶梯式教学。

作者单位: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第一小学

篇8: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

一、“‘六模块’建构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学习案”的编制

1. 学习案学习目标要具体、明确

学习案的编制, 要清楚完整地反映一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应该培养的能力。而学习目标的设置既要与新课程理念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相吻合, 又要切实可行, 内容明确具体, 能激发学生的本能。

2. 学习案要准确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案的咽喉所在, 贯穿于整个学案过程中, 控制着导学的方向, 能激励学生想方设法突破重难点, 因此我们要准确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3. 学习案的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学习案的常规学习过程可以按照“情景引入——知识建构——知识应用”这样的模块进行。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 是“学习案”设计的关键所在。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和难度, 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解答。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4. 学习案要兼顾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由于学生不同个体之间在行为、个性特征、认知水平上存在着个别差异, 教师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异。在设计学习案时应该服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 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 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问题、练习的设置要梯度化, 对后进生宜创设低台阶、高密度的问题情境, 层层递进以逐渐触及问题的实质;对中等生则应采取高台阶、跳跃式诱导;对优等生则应蜻蜓点水, 仅点拨关键处。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训练和发展, 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案例:探究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二、“‘六模块’建构式教学”实施的主阵地要放在课堂上

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满堂灌”, 学生围着教师转, 教师围着教案转, 而“‘六模块’建构式教学”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变“师本课堂”为“生本课堂”, 实施主体性教学。“六模块”中的“交流展示, 互动探究, 精讲点拨, 矫正反馈, 迁移应用”的意图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他们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地参与课堂活动, 发挥其主体作用。而教师应适时点拨, 成为课堂活动的引导者。

课堂上的操作模块一般是按照“交流展示, 互动探究, 精讲点拨, 矫正反馈, 迁移应用”这样的顺序进行, 但是具体操作的时候, 各个模块并不是孤立进行的, 而是交融使用。“交流展示”的同时可以“互动探究”, 这个模块起到了师生一起“面批”作业的作用, 达到了学生“真学”“互学”“会学”的目的。“精讲点拨”的同时可“矫正反馈, 迁移应用”, 其中“精讲点拨”模块也要大胆放手给学生, 教师要适时参与, 点拨精讲, 及时合理评价, 让学生完成“再学”过程, 达到“学透”“学懂”的目的。

三、“‘六模块’建构式教学”的核心在于用好学习案, 落实好学习案

一份好的学习案能为提高课堂效益架设一座便捷的桥梁, 但是能不能内化为学生的知识, 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还要看学习案的使用和落实情况。首先是课前, 教师应注意督促学生定时完成定量学习案, 其内容多是基本知识导引, 基本技能的启迪, 这项学习任务的落实要与教学常规一致, 对学困生教师要及时关注, 个别辅导, 或鼓励组内互助;其次是课堂上, 在利用学习案时, 教师要注意捕捉学生反馈的信息, 及时查漏补缺, 使量变达到质变;再次是课后, 教师也要检查学习案的订正完善情况, 并及时批改, 辅导, 解疑, 做好学生的消化工作, 为一节课的学习过程画上圆满的句号。

四、“‘六模块’建构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六模块’建构式教学”的目的是追求高效课堂,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而达成这一高效目的的人是教师, 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思想上要与时俱进, 认识到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 而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要从学科知识上加强砺练, 不断积累, 提高自己“悟道”功力, 加强专业学习和业务进修, 不能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此外, 教师还要有分析学情的技能, 沟通交往的技能, 熟练使用多媒体的技能, 处理“突发事件”的技能等。

总之, 在这种模式下, 知识不是通过被动灌输和传递获得, 而是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建构实现, 一方面满足了高中学生化学思维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又能满足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 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摘要:“‘六模块’建构式教学”教学的实质是激发和利用学生的本能, 先学后教,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高效教学模式。其关键是编制出高效导学案, 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 鼓励学生大胆展示,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其核心是用好学习案, 落实学习案。

上一篇:工厂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3500字)下一篇: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