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教学方法研究论文

2024-04-12

汉字教学方法研究论文(通用9篇)

篇1:汉字教学方法研究论文

汉字字形文化研究与对外汉字教学

韩伟先生创立了汉字字形文化研究理论,并在此理论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无疑能够促使汉字字形文化研究走向更加科学的研究道路.汉字字形文化研究理论和成果对改变目前对外汉字教学效率低下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 者:刘振平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北京,100083刊 名:天中学刊英文刊名:JOURNAL OF TIANZHONG年,卷(期):23(6)分类号:H159.1关键词:汉字 字形文化 对外汉字教学

篇2:汉字教学方法研究论文

1.前言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创造,它把字形同字义直接或间接地结合起来,书写时以形表意,认读时见形知意。

从汉字的造字原理来看,汉字是由笔画和部件构成的。一定的部件结构又是以一定的构件法则为背景,带有一定的意念色彩。汉字教学若能通过对汉字造字法的直观分析,运用联想等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教会学生按照汉字的构字规律,对字形分析综合,把识字的过程变为思维活动的过程,把识字学习纳入智力训练的轨道。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化整体为局部,充分利用儿童的思维方式,利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直观具体想象的特点,发挥无意注意的暗示作用,扬长避短,可以使儿童心理发展与汉字特点间的矛盾迎刃而解。因而,汉字教学要讲究教学方法。

2.了解汉字、汉字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汉字就是记录汉语书写符号的文字。而要了解汉语言,就必须学习汉字。在学习汉字的同时,要先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得过程。汉字起源的时间,大约是在甲骨出土以后。据史书上的记载,认为汉字起源于距今约有四千五百年左右的黄帝时代,而甲骨文的应用时间大约是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后期。古时的人们在还没有发明甲骨文的时候,是以结绳记事来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记录。后来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智慧也趋于完善,为了应付较为繁荣的事务,结绳记事已不敷使用。于是,人们就把一些事画成一种符号刻在龟背或兽骨上,而这些象形的符号不是用作图饰而是一种标志符号。渐渐地经过漫长的时间,就初步形成了汉字的规模。所以说汉字是起源于图画,而又由图画发展演变为文字的。

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发展,不仅在造字的方法上、字体的结构上,还有字音、字意、字量等许多方面,皆取得很大的成就。汉字在演变历史上,大体是由甲骨文而金文、大篆、六国文字、小篆、隶书、楷体、草书、行书为发展顺序的。

3.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发达的文字之一,但汉字不能表音,因而给学习汉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汉语拼音它为汉字注音,避免了传统的直音法,反切法乃至注音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很多缺点,帮助读准字音,学好普通话,教师在字音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汉语拼音这一注音工具,提高识字效率。在和学生的接触交谈中,始终用标准的普通话跟学生交流,来巩固学习的成果并为以后的教学内容做个铺垫。

4.运用多种方法掌握字形 4.1 利用媒体,直观教学识记字形

在教学中运用直观教学,并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通过直观形象的演示,强化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一些象形字的教学时,这些字对物的某一部分进行勾勒,这些字都是按实物演变而来的,在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演示汉字演变过程来帮助学生认识象形字。在进行“山”的教学中,我先在电脑屏幕上出现一座山,然后利用电脑软件制作技术,把这座山逐步演变成汉字“山”,学生在看的过程中知道了汉字“山”的笔画位置,而同时如此直观的演示,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4.2 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进行比较,识记字形。

由于汉字中更多的是形声字,它突破了汉字只表意的局限,它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现成符号,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表示意义,一个表示声音,合起来构成新字。很多时候改变形旁就变成了另外一个字,而汉字自行有可以拆开,又可以拼组,一般有部首和部件两部分组成。学生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笔画和部首后,利用对比,可以较快掌握其它形状相近的字。如:由“工”而到“江”“缸”到“红”,通过比较形旁,学生一下子就掌握了字形。又如“喝”和“渴”,通过比较形旁记住字形。4.3 编顺口溜,帮助学生识记字形。

把汉字字形的记忆编写成顺口溜等,可使学生产生深厚的兴趣,调动学生观察和思考的积极性。如:在识记“太”时,教学生读“大字里头多一点”,在识记“坐”时,教学生“两个小人背靠背坐在土字上”。5.创设情境进行字义教学 5.1 运用教具理解字义。

在低年级字义教学中,教师要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通过具体形象帮助学生认识事物。例如,学生没有见过“竹笋”,我们可以让学生看实物,了解字义。学生没有见过“雪”,可以通过看图或看录像来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准确地了解了字义,也扩展了知识面。5.2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字义。

如,理解“朦胧”,可以启发学生说说在雾中看景物的感觉;教“开心”一词,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每当自己玩得非常高兴时的心情。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字词的意思,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5.3 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也、很、还、更”等字义很抽象,学生难理解,教师用语言也不易表述清楚。如将它们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便可以化难为易。汉字具有一字多义的特点,如,“深”的基本意思是指从上到下或从外到内的距离大。而“夜深了”里的“深”指时间长久;“深蓝色”中的“深”是说颜色浓;“这句话的意思太深了,所以孩子不理解”中的“深”指深奥、难懂。遇到多义字,就要把它放到语言环境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义。5.4 借助演示动作理解字义。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针对学生这一特点,可以让学生通过做动作来理解字词的意思。如学“搓、捧、掰”时,可以让学生做一做表示字义的动作;学“神气”一词,可以演示神气的表情等。6 教授方法,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6.1 培养习惯,教给学生正确的姿势。

在学生初学写字时,就应教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为使学生真正掌握还必须进行一段时间的强化教育,强化训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切实抓好。如写毛笔字,先应教给学生正确的五指执笔法,知道各手指的作用和执笔、坐姿的要领,并使学生学会它。为了巩固,则在每节课专门安排几分钟检查,纠正,并实行过关制。在平时教学中,要把姿势和执笔作为一种常规教育来抓,贯穿于平时教育教学中,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因为执笔和姿势的教学不仅是一种方法的教学,而且是一种习惯的教育。“习惯成自然”,只有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时时处处地教导,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时间的推移、年级的提高,教师、学生往往会忽视这个问题,这是不行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是写字素质的一种体现,是提高学生写字水平的前提,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在教学中切不可忽视

6.2 激发兴趣,教给学生快乐地写字。

写字是一种枯燥的学习,要使学生乐于写字,就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可以这样做:(1).讲故事。我经常根据学生崇拜名人、喜欢名人的心理,收集古今书法大师少年时代练字的传说和故事,讲给他们听,激发了学生热爱写字的情感。(2).看趣图。古代的象形文字就好像是一个个有趣的图画,如画出三条波浪、一只眼睛等,学生经过观察能很快分析出是“水”、“目”这类字。学生通过比较了解了古今字的特点,同时也提高了分析、观察能力。(3).善激励。每次作业面批时,我都让学生把写的字与范字进行比较,与上次作业进行比较,并给出相应的红星,学期末评出星级作业,并给予奖励。平时,每节写字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写字比赛,每个单元都有一次写字比赛。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书法竞赛。小学生写字也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当学生产生疲劳、烦躁的情绪时,我适时地放些舒缓悠扬的轻音乐,使学生的注意力又重新回到练习中,使他们始终有一种饱满的情绪,避免了习字的单调乏味。

7.总结

篇3: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综述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开创时期, 已有学者注意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问题。由于受西方外语教学理论的影响,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长期以语法和词汇为中心, 汉字教学未得以充分重视, 研究成果少, 空白点多。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 学术界关于“词本位”还是“字本位”的大讨论刺激了对外汉字教学的专门研究, 可以说, 对外汉字的研究至此才真正起步。

九十年代初期以前 (1993年以前) , 研究者们已认识到汉字的特点, 对外汉字教学应结合汉字自身规律和特殊性, 内容大多以宏观表述为主, 较为笼统。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 (1994年以后) , 学术界有关对外汉字教学的研究盛况空前, 汉字本体、汉字教学法、教材编排、汉字习得等方面的论述层出不穷, 对外汉字教学研究趋于微观化、专门化、具体化, 极大地推动了对外汉字教学理论的发展。

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的核心期刊论文分析, 对外汉字教学主要涉及三大方面: (1) 从教学者角度看, 包括教什么和怎么教, 即汉字教学研究; (2) 从学习者角度看, 包括对汉字认知的调查研究和对汉字偏误的分析, 即汉字习得研究; (3) 教材编写研究。

一、汉字教学研究

汉字和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语言要素教学的一部分。汉字教学研究包含教什么和怎么教两大部分。

1.教什么

“教什么”指的是教学内容是现代汉字, 解析现代汉字的字形结构、剖析汉字的部件、汉字的笔画、笔顺。汉字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讲清现代汉字的形、音、义, 帮助学生认读汉字, 书写汉字, 学习汉语, 掌握汉语的书面语。[2]

2.怎么教

“怎么教”包括教学理念、汉字本体和教学方法研究。

(1) 教学理念。对外汉语学界曾存在两大争论, 一是“语”与“文”孰先孰后, 二是汉字教学单位应遵循“词本位”还是“字本位”。

在国外的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基础下, 汉字教学仿照英语教学以词为单位, 张朋朋 (1992) [3]对此提出质疑, 倡导“字本位”教学。1998年第一届“国际汉字与汉字教学研讨会”上, 外籍学者白乐桑、柯彼德强调中国汉字特殊性在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影响力。研讨会引发了“字本位”和“词本位”之争, 专家学者开始思考如何解决汉字的单位以求改变汉字的滞后性局面等理论性的问题。国内张朋朋、刘社会、徐通锵、潘文国等多数研究者肯定“字本位”教学的积极效果。“字本位”的理念推动了以教学为目的的汉字本体的分析与研究。

(2) 汉字本体和教学方法研究。对外汉字本体和教学方法研究, 是从汉字自身特点出发, 依据笔画、部件、构造、文化等汉字自身发展规律进行专门剖析, 总结出外国人习得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 对外汉字教学的本体研究中, 汉字形体和字义的研究占据极大篇幅。

汉字字形的具体研究体现在对汉字笔画、偏旁、部件等的深入研究上。笔画和笔顺教学, 重在研究笔画数对汉语初学者记忆汉字的影响。现代汉字字义研究, 主要集中音义研究、表义偏旁表义功能的研究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也是对外汉字教学的重点。例如, 江新 (2003) [4]、李丽 (2013) [5]。

汉字字形和字义的专门研究, 同时推动对外汉字教学法的发展。目前, 对外汉字教学已经形成笔画教学法、部件教学法、形声字教学法、字源理论教学法、字族理论教学法和文化教学法。笔画教学法、部件教学法、形声字教学法是我国传统语文识字法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新运用, 重在汉字的识读与书写。字源理论教学法、字族理论教学法依据汉字形体演变和六书理论基础上的创新, 重在对汉字历史和深层含义的理解。

近三十年对外汉字教学中的汉字本体和教学方法研究, 都认为应尊重汉字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尊重字源和造字理据, 同时适当考虑汉字的现状。事实证明, 这样的科学认识在教学实践中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字义的研究相对而言较少, 字形与字义存在脱节的情况。

二、汉字习得研究

受西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影响, 我国的对外汉字教学研究也引入了认知心理学和偏误分析理论, 站在学习者的视觉, 依据他们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成果反观汉字教学。

在认知方面, 主要是通过对汉字认知规律的调查和研究, 把汉字的习得本身与心理机制联系紧密, 用心理学的原理解释其习得发展过程是这类研究的特点。王碧霞, 李宁, 种国胜, 徐叶菁 (1994) [6]提出识字过程可分为摸索期、过渡期、适应期三个时期, 总结出留学生识记汉字的心理过程和特点,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识字困难的原因, 指出汉字教学的不足。石定果和万业馨 (1998) 对留学生在汉字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调查, 证实了汉字学习态度与母语文化背景的关系, 证实了汉字学习能力与汉语综合知识水平的关系。2000年后, 汉字研究与认知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有增多趋势。万业馨 (2003) 指出对汉字认知规律的探求应该是一项综合研究, 必须将汉字研究与汉字认知规律的探求结合起来, 才能有益于汉字教学。崔永华 (2008) 指出向教育学、心理学、小学语文教学及其他学科学习, 才能进入对外汉语教学的新境界。

在汉字偏误分析方面, 研究者们通过搜集外国学生书写错误的大量材料, 调查和分析学生学习汉字的实际成果。范可育 (1993) [7]将外国学生书写汉字的错误概括为八类, 指出汉字字形分析是研究的当务之急, 汉字教学应首先狠抓独体字和部件教学, 同时要充分重视书写练习。施正宇 (1999) [8]、 (2000) [9]详细了讨论留学生识字所存在的中介状态。高立群 (2001) [10]根据中介语语料库数据, 对外国留学生在读音规则形声字和不规则形声字的错误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证明外国留学生在形声字的认知加工中主要依赖字形。肖奚强 (2002) [11]从部件的改换、增加和增损、变形与变位三个角度角度讨论外国学生成系统的汉字偏误, 对比古今汉人书写汉字的情况, 揭示人类共有的认知心理。2005年以后, 汉字偏误分析研究呈现阶段化、国别化和专题化的趋势。

学习者书写汉字出现的错误一方面反映了不同语言文字书写习惯的不同, 一方面也反映出汉字的特点。不管是暂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错误, 都有助于我们思考汉字问题。

三、教材编写研究

教材是教学和学习的基本依据, 教材编写和建设的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对外汉语教学界一直比较重视对教材编写实践进行理论总结。

肖奚强 (1994) [12]认为要编写出相对独立的汉字教材, 编写原则是将一般的汉字知识, 如笔画、笔顺、结构、偏旁等与汉字的书写知识, 如横平竖直、疏密匀称、突出主笔、收放得当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侧重子后者。李香平 (2011) [13]对43种汉字教学调查后发现, 现有汉字教材主要针对的是来华留学的初级汉语水平学习者, 通用性较强而针对性较弱, 对汉字知识点的选取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无序性和随意性, 需要加强针对性和创新性研究, 编写针对不同国别、不同层次、不同教学目的的汉字教材, 同时加强教材现代化研究, 开发趣味性较强的多媒体汉字教材。然而, 在前人教材编写研究基础上有所创新的是, 孔丽华 (2014) [14]提出以义聚类, 把语义有联系的汉字构成的聚合体称之为“字场”, 建立对外教学汉字分场字库, 在此基础上编写分场的对外汉字教学教材。

总的看来, 对外汉字教材编写的原则是应该将汉字的特点和规律, 学习者对汉字的认知规律, 汉字教学的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内容上注意从字到词, 从词到句, 使学习汉字与学习词语、句子有机地结合起来。汉字教材编写水平的提高与汉字本体研究、学习者认知心理研究的进步是分不开的。三十年来, 汉字教材种类多样, 已覆盖了初级、中级、高级各个阶段的汉字教学, 虽仍有不足, 但对提高对外汉字教学起到了有益的影响。

四、总结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到现在, 我国对外汉字教学从无到有已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汉字教学研究、汉字习得研究和教材编写研究上都已逐渐形成相对系统的理论框架, 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对外汉语学科的理论基础。尽管某些方面的研究仍需深入和细化, 但为当前和未来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摘要:笔者着眼于建国以来, 主要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对外汉语学界关于汉字教学的代表性论文, 总结出对外汉字教学的发展脉络, 指出理论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希望有助于推动对外汉字教学的进步。

篇4:从汉字研究到汉字教学

关键词: 汉字研究;汉字教学;汉字符号

一、前言

现阶段教育者主要面临两个方面问题:一是教育者本身对于汉字符号体系的认识不足。对于一些还没有达成共识的汉字符号问题,怎样择善而从与辨章源流是现阶段汉字研究的重点。从学者对于形声化两种不同的意见分析就能够看出观察到角度和研究的方法对结论产生的影响,而在认识汉字符号体系过程中,认识其约定俗成的本质,能够在汉字认知过程中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怎样引导学生对汉字的符号体系全面的了解,一般来说,认识汉字的符号体系与汉字的教学活动依据主要是相关的文学著作与文字材料,但是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与主张,这也让相关的研究者感到困惑。

二、汉字符号的特征

约定俗成是语言文字一个极其关键的特征,文字的出现要远远晚于语言的出现,因此事物最开始的称谓是语音形式,而且名字称谓和事物本身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必然的,并且早已得到广泛的认可,但是汉字是语言的书面载体这个特征常常被忽略,在汉字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其忽略表现主要是在对汉字的认知方法和设计方面中,汉字认知方法有合成与分解,合成就是汉字从部分到整体,分解就是汉字从整体到部分。深入其本质来看,这两种认知的方式也主要源自约定俗成的本质,而合成方法则忽略了约定俗成的两个方面,一是忽略了词库与字库,这两者是最能够反应出约定俗成的,对这两者的忽略,就意味无法客观的对汉字符号体系有深刻的认识,并对汉字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二是汉字与词语的创造,能够被约定俗成认可,就表示可以被应用,相反则不能被应用。由此可知,词库与字库就是一种以约定俗成作为标杆被使用的词语与汉字总称,一般我们说的汉语中没有这个词或字,那么这个词或字就不在约定俗成的范围内[1]。

在汉字的实际教学实践当中,教学设计要以汉字的认识与掌握的程度作为基础,而对于汉字符号当中词库与字库的认识与关注的程度,会给教师对学生认识汉字方式的指导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在部件教学获得广泛认可的基础上,对部件教学的方案,同样面临着两种不同方案存在的问题。第一种方案简的来说就是由上及下,也就是在认知的整字之后再对汉字的结构进行分解,实施部件教学,接着再回归到整字中,并采取同类联系,前者是学习汉字的必然途径,而后者则对汉字的符号体系的系统理解有促进作用;第二种方案则是由下及上,也就是先认识到汉字的部件,接着再到整字的认知,由于初学者还没有建立字库,因此第二种方案并不能帮助其对已掌握的汉字有明确的认知与辨别能力。从汉字结构与字词间存在的关系来看,语义上的任意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汉字构形与形义之间存在的关系包含任意性与规律性。按照由下及上的方案在对汉字认知过程中就会出现两个问题,一个是由部件至整字认知的过程中记忆并了解这些汉字的结构;另外一个就是在汉字表面的汉语到其语义认知的过程。而第一中方案并不具有这些难题,其主要是先对整字认识,对汉字与词语之间的约定俗成关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后,再开始对汉字进行分解,从而对汉字的部件和整字之间关系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接着再回到整字的认知中,通过一段时间学习之后,在掌握了一定数量汉字基础上,给汉字按音义标准分类并联系起来,能够改善学习者对于汉字无体系的初识,帮助其提高记忆,形成整体的汉字符号认知。

三、在汉字的认知中存在的问题

在一些对汉字的研究资料中,常常会发现用同样的事物来当做研究的对象,可能得出的结论就会完全相反,较为典型的就是对形声优势的认识。而形声优势指的是在全部汉字当中,形声字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形声优势的形成最晚是在战国末期,而对于这个事实的结论存在许多异议,有认为形声字的比重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汉字表音成分增加形成的,有认为主张这样的趋势出现是抑制汉字的倾向记音化的结果。这两种观点在形成形声优势与其存在的观点一直,主要的分歧是其来源,前者认为形声优势中形声字的来源主要是在现有的表意字中添加音符;后者则认为形声字是在假借字上添加音符,而要判断出哪一个观点与历史事实更加相符,就要对两者理论依据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比较,得出的结论为,后者观点与历史事实更符合[2]。

四、汉字的符号体系和汉字的读音认知

现阶段在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中,并没有对汉字的读音认识以其应有的作用进行有效的安排,轻视音符重视意符的现象依然存在,而从研究到教学,也没有在汉字符号体系总体面貌中着眼,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通常只有零星单字中的声旁字表音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汉字的本身具有的表音复杂性所引起的困难,也是在教学中教学方法存在的失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本身知识结构的不足对学习汉字读音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加上汉字本身具有复杂性,体系庞大,很难把每一个汉字都详细得讲解[3]。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教学和普通汉字教学具有本质性区别,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基本把握汉字的符号体系的认识,并在这个基础上掌握与运用汉字,从而达到汉字教学的目的与认识汉字符号体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曹婧一.《汉字的构型分析与对外汉字教学策略》.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3(01):6~57

[2] 王晓霞等.《跨国教育传播中的对外汉字教学》.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01):114~115

篇5:对汉字文化圈学生的汉字教学研究

摘要:对外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在汉字学习的过程中,有其相对非汉字文化圈学生的优势。在汉字教学中,可利用这些优势,促进学生的汉语学习。关键词:汉字文化圈 对外汉字教学

汉语是一种表意体系的语言,以单音节语素为主体,基本上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语素。因此汉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体系中应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运用该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口头交际能力(听说)和书面交际能力(读写)。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是获得汉语书面交际能力必不可少的工具。在语言习得过程中,输入总是先于输出,即听和读先于说和写。如果学习者不具备完全的汉字能力,即通过汉字进行认读、记录、表达和交际的能力,在输入和输出的整个过程中,都会有学习障碍。一 汉字教学的对象

目前,汉字教学的主要对象一般包括两类:一类是既不懂汉语又不懂汉字的欧美等学生,即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其母语属于表音体系语言,包括美国,加拿大,法国,中亚西亚等国:另一类是认识一些汉字但不会说汉语的亚洲学生,即同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成年人具备了有关其母语的语言文字知识,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和逻辑能力,形成了既定的认知模式。由于同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较容易适应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因此其文化适应模式中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相对不大。由于具有这些汉字知识,学习者对汉字字形并不感到陌生,因此他们能比较容易得记忆汉字,这使得他们可以更多地注意汉字发音和意义方面的联系,相对于“非汉字圈”学生,他们识记汉字的数量增加较快便于进行简单的汉字阅读和写作,同时在写作和阅读的过程中继续学习汉字;笔者认为,汉字教学是书面语教学的基础,应该贯彻于整个汉语基础教学阶段。二 汉字文化圈学生常用的汉字学习策略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思维方式不同,学习者采用的学习策略也不尽相同。汉字文化圈学习者最常采用的认知策略是音义策略、应用策略,整体识记策略和归纳策略,同时汉字文化圈学习者经常使用元认知策略制定计划和目标监控和评价自己的学习。在学习汉字时,学习者会采取整体识记汉字字形,反复做汉字书写练习和发音练习等方式。学习者的应用策略主要表现在与中国人交际、看电影、电视、阅读汉字课文和看报。学习阶段越往后,掌握了一定量的汉字后,学习者会采取分解生字,然后建立与已经字的联系,把难写、难记的汉字归纳出来,通过建立的联系来识记的方式。因此,笔者认为,在汉字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策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断强调引导学生利用声符和意符学习和记忆汉字,同时鼓励学生制定计划,使用元认知策略来调节管理自己的汉字学习活动。

三 汉字教学模式

需要强调汉字教学不等同于汉字的文化教学。对外汉字教学,笔者认为应与口语教学同步,并且贯穿于整个对外汉语教学的初、中级阶段。汉字数量很大,《汉语水平词汇与等级大纲(修订本)》所收的2905个汉字,其中甲级字800个,乙级字804个,乙级字804个,丙级字601个,丁级字700个。对外汉字教学的内容主要是最基本的高频汉字,即《等级大纲》所收的甲级字。由于系统的对外汉语教学起步较晚,而汉字教学的地位又长期被忽视,因此汉字教学的阶段及模式等问题,也一直存在争议。本文结合前辈的观点,提出以下教学模式。

(一).从笔画入手,进行汉字教学

前文提到汉字文化圈学习者在进行汉语及汉字学习之前,就已经具备一定汉字基础,对汉字形体较熟悉,但是二语学习者构形意识萌发的识字量在2200字左右,而在汉字学习的最初阶段,大部分学习者并不能达到这个要求。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初期也笔画教学为主,要求学生写、念、认汉字。《基础汉语课本》中总结了十一种基本笔画,分别是:点、横、竖、竖钩、挑、撇、短撇、捺、横钩、斜钩、横折和竖折。

(二).以独体字为基础,以部件为中心进行汉字教学

当学生能够熟练的书写独体字后,笔者认为教师应以独体字为基础,以部件为中心进行汉字教学。因为独体字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而且常用的独体字基本是象形的,在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适度的对象形字作出解释,方便学生记忆。在这个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应强调独体字是一个部件,部件是汉字认识、教学的一个重要单位。许多学者主张利用汉字部件进行对外教学,虽然以此进行教学存在一些缺陷,比如不独立成字部件没有独立的称谓和意义,难于教授,而且比例较大,占所有部件的27%, 据现代汉字中,形声字比例高达90%。形声字的结构包括两部分,形旁和声旁。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形声字的构成规律,发挥成年人在二语习得中的优势——归纳能力,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部件拆分,化繁为简,促进汉字教学。在汉字教学中使用的部件应满足以下条件:一.笔画不宜繁多;二.部件应具有生成能力;三.应具有称谓,即语音形式和固定含义及形体;四.有较强的音义解释力,以利于在教学时,对汉字做出解释,便于学生记忆。

四 汉字教学方法和技巧

(一)笔画和独体字教学阶段

此阶段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按照笔画顺序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独体字笔画数目较少,因此,在此阶段可以采用描红写字法、临摹写字法和注音识字法。描红写字法是指初学生字时,学生在字帖上描红,以熟悉汉字笔画和形体。字帖上的汉字是按照笔画顺序,一笔一画书写的。

(二)以部件为中心学习阶段

在此阶段,学习者大脑中存储了大量的汉字部件,并且归纳出了部首的概念,对部首所代表的意义也有了一定认识,因此,教师可以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教授学生用部首查字典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部件概念,还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总结出更多的部首并了解其所代表的意义;同时,学生还可以了解部件在不同位置的形体差异,有助于学习者扩大汉字的识字量。教师可以将部件做成卡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用这些标有部件的卡片组成汉字,并且通过这些单独的卡片分析汉字的结构,如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等。学习者学习汉语的目的是使用汉语,因此汉字教学不应该是孤立的部分。在汉字教学中,可以通过游戏的方法融入构词法的概念,充分利用成年人的联想能力。

五 结语

由于汉语的特殊性,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在汉字学习的过程中,有其相对非汉字文化圈学生的优势。在针对汉字文化圈留学生的进行汉字教学时,教师应该尽量利用汉字文化圈的共性,在文化适应的优势上,进行教学。认、读、书写汉字是环环相扣的,因此,在汉字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全面的汉字能力,为学生的汉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6:中学语文趣味汉字教学意义论文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的身上凝结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更是民族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学好汉语,了解汉字,不仅是学生在学习阶段的任务,更应该是每个中国人一生都该努力的事。中学阶段,汉字教学不再以单纯的识记教学为主,而是通过汉字的趣味、多元化教学带动并辅助语文其他方面的教学工作。语文涉及的文学思想、观点学说、情感故事等内容相比,文字显得略微有些枯燥、乏味。因而汉字教学在中学阶段更应该富有趣味性。因为趣味性是吸引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好的刺激手段之一。在教学中适度地引入趣味故事,通过教师有意识的趣味讲解,能够增强汉字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乐学、爱学。汉字的趣味教学,可以与中学阶段的字音字形教学、文学常识积累以及汉字魅力熏陶三方面相结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富有重要意义。

一、趣味汉字教学与字音、字形教学相结合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的内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识字与写字”依然是一项比较重要的教学目标。可是,传统的识字、写字教学大都是单一的“讲解”“抄写”“听写”模式,十分枯燥,大量的重复工作,让学生对文字产生了极大的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教学效果很难达成。因此,此时汉字的趣味教学就能起到比较显著的效果,汉字的趣味教学,通过有趣的汉字故事,以及教师生动、形象的描述,让一撇一捺写成的汉字丰富、立体、鲜活起来,能够加深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记忆,自然能够收到较好的识记效果,也能大大提升学生写字的兴趣。

(一)趣味汉字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形声字的理解。形声字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真正理解“形旁”“声旁”的.意义,并能够将其融会贯通,深入理解形声字的意义。在教学这一课时,我特意给学生讲了一个有关的故事:一个财主少爷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木桥上淘米,便上前有意戏弄,吟道:“有木便为‘桥’,无木也念‘乔’;去木添个女,添女便为‘娇’;阿娇休避我,我最爱阿娇……”结果,少女也是读过书的,对这样的财主少爷十分厌恶,不客气地说道:“有米便为‘粮’,无米也念‘良’;去米添个女,添女便为‘娘’,老娘虽爱儿,儿不敬老娘……”财主少爷碰了一鼻子灰。这个小故事中少爷和少女的打油诗通俗易懂,涉及了“桥”“娇”“粮”“娘”四个形声字,通过偏旁的拆分与组合,把形声字的基本特点既形象又生动地展现出来。对联对得妙,同时加强了学生对形声字的辨别能力,让形声字的教学更富有生趣。

(二)趣味汉字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字形的记忆。会意字、象形字与形声字相比,更富有形象性,相对比较容易理解,但是由于现代的简化字与造字时的文字相比,有的地方已经简化,不再是最初的模样,这时,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一些,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时配合教学内容加上生动、活泼的趣味讲解,学生对于字形就能形成更深的印象。比如“忐忑”二字,就是会意字,表示的是心神不定的意思,字形表示的是:心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上上下下的,就像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这怎么能够宁静呢?教师在讲解这两个字的时候,可以配上形象的多媒体动画,表现出“心”上下不宁的感觉,通过这样有趣地讲解、展示,学生就会很直观地记忆字形,并形成十分深刻的印象。许多汉字都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趣味讲解,比如“炎”“炙”“逐”“盥”“轰”等,都可以借助汉字自身的构字法,用形象的事物来描述或者模拟,编故事做动图,加深学生对字形字义的理解。

二、趣味汉字教学与文学常识积累相结合

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的目标更为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而这其中文学常识的积累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传统的文学常识教学往往与汉字识记教学一样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僵硬模式,不但十分枯燥无味,而且由于学生学习时不理解、没兴趣,常常弄得张冠李戴,唐朝的诗人变成汉朝的文学家,宋朝的文集变成了清代的著作,对于作家的作品特点、写作手法也难以形成清晰的认识。因此,在文学常识教学过程中,结合有趣的汉字故事,抓住文学常识中与汉字有关的趣味“点”来进行教学,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趣味汉字记忆作家名人的字号。比如,作家老舍的笔名就起得很有意思,他的本名叫舒庆春,字是“舍予”,很明显,他的字“舍予”,就是他的姓“舒”拆开来而成,而他的笔名“老舍”也就是在字的“舍”前冠上一个“老”字。这样的拆分与组合,正是汉字的构字、构词的魅力所在。以这种方法来取笔名的还有很多,比如杨木易、李木子等。在讲解作家名人的字号时,多关注这样的“点”,自然会让学生背诵时形成较深的印象,想起姓名就能联想到字号,记忆起来更为轻松。

(二)利用趣味汉字记忆作品和作品集。比如,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且介亭杂文集》,这个文集名中的“且介”两个字,就是从“租借”两个字中拆分转化而来,先生的目的是暗示自己其时所处的是“半租界”。因而理解了“且介”的由来,对于这个作品当时的时代背景、写作背景等就有了更深地了解,对作品集的记忆也更为容易了。

(三)利用趣味汉字积累中国古代的文化常识。中国古代的文化常识是比较庞大的,也是比较难以掌握的一部分语文知识。因为古代的文化常识往往涉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表述也大多是文言文,学生理解、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教学时要教会学生善用“巧劲”,让学生在娱乐和趣味中积累,在形象和生动中理解。比如,关于古代“阴阳”之说,有文章说“阳,高明也”“高明”的意思就是高而光明,所以“山之阳即山之南”,对于这样的文化常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一边讲解字义,并引申说明其文化内涵,一边画图说明,让学生结合汉字的“趣”来理解、积累这个文学常识。

三、趣味汉字教学与汉字魅力熏陶相结合

《新课标》中,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不仅在“识字与写字”这一方面提出了分阶段不同目标,而且在让学生感受汉字魅力的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比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等。因而汉字魅力熏陶在语文教学中也是很重要的部分,需要教师多方努力达成教学目标,而利用趣味汉字教学展现汉字魅力是一个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趣味汉字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汉字的艺术感。趣味汉字教学能够将汉字的起源、原理等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比如“山”字,虽然只有3画,结构也很简单,但在书法家的笔下却似一幅写意的水墨画,粗重有力的笔画,绘出了一座座山峰高高挺立的形象,这也正是汉字象形因素中,模天地万物之状,展万物之灵秀的浓厚艺术力量。

(二)趣味汉字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写毛笔字的兴趣。在新的课程标准中,书法已经作为教学目标被提出,因而在教学中多多激发学生学习并练习书法的兴趣,让他们养成好的书写意识和书写习惯很有必要。趣味汉字教学能够将各种字体的发展过程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对于各种古代名家的不同字帖也能形象呈现,而且辅以书法家的奇闻轶事,能够真正地激发起学生学书法练书法的兴趣。

(三)趣味汉字教学能够让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汉字的一个极为独特的地方就在于,它不仅是一个字一个符号,更携带着历史文化的基因,里面有形象,有故事,还有古人造字时的思考和认识。对联就很能体现汉字的组合巧妙之处,有谐音,一语双关等。明代著名的解缙就曾与一个权臣对了一副巧妙的对联,权臣在后花园遇解缙,指着在林中嬉戏的猴子说:“两猿截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而解缙则回说:“匹马陷身污泥内,老牲畜怎能出踢”。“锯”与“句”谐音,“踢”和“题”也是一语双关,一个故意打击刁难,一个针锋相对有力回击。这样的汉字教学和汉字故事怎能不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汉字下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篇7:近十年来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对外汉字教学研究综述

对外汉字教学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逐步受到重视,对对外汉字教学的研究也呈现繁荣的局面,在汉字形体特征、汉字偏误分析、汉字的字义、汉字教学等诸多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对外汉字教学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作 者:尹秀娟 YIN Xiu-juan 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安庆,246001刊 名:安徽科技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年,卷(期):200822(6)分类号:H195关键词:字形 偏误分析 母语教学 理论创新

篇8:汉字教学方法研究论文

从广义上来讲, 中国的汉字不仅仅是中华民族语言信息的载体, 而且是是具有视觉特征的符号, 它的形态含义和结构都具有比较强的图像式的特征。汉字不仅仅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的作用, 而且, 在此基础上演变出了千变万化的体态, 本身也成为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汉字的创造最初是摹拟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物象的形态, 到后期经过笔画的演变形成了多种形态的文字艺术, 这也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思想的体现。汉字笔画和组织形式与其它形式文字截然不同, 不仅成字手法独树一帜, 而且造字规模弘大。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汉字始终如一的保持了作为象形符号的基本形态, 与其他文字不同, 每一个汉字都能够独立的作为一种形态或者展现其独特的概念。将汉字作为基本的图像元素运用到广告设计中也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 这也大大的丰富了广告设计教学的素材库。

二、汉字在现代广告设计教学中的运用

汉字在现代广告设计创作中主要是将汉字作为基本元素进行视觉化。在以汉字作为基本的元素进行广告设计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汉字的形态变化、笔画构成以及排列形式的探索。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点引导学生研究汉字的合理结构, 注意字形的提炼总结, 不同文字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表现形式的选择等。广告设计中文字元素应用的设计思维主要是是根据设计理念将汉字进行拆解, 重组, 延异等, 在汉字的设计过程中还可以作为图形符号传达信息, 衍生出信息传达与解读的优势。在以汉字作为基本元素进行广告设计的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创作和演变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注意和学习。

1、解散同构

在汉字的构成中主要是将偏旁部首作为汉字的基本构成要素, 这样可以起到字体在形式上的统一以及内容上的统一。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通过对汉字偏旁部首进行识别, 然后将文字内容和形式进行结合将汉字所特有的空间格局表现出来, 这样就能够使汉字自身的意义与其严谨的布局结构相互结合起来, 从而达到构成关系有张有驰的效果。在进行设计创作的过程中首先在汉字固有字体的基础上进行分解和同构合然后通过有意识的有意的繁、简、断与连等, 从而形成字体结构与布局的再造和变异, 经过这样的处理就能够使所创造出的文字图形有比较强烈的视觉效果。

2、将虚拟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字一般被认为有着超越物质世界的力量。比如在西湖湖心亭题有两个奇怪的文字“虫二”, 此匾为清高宗乾隆所提, 这两个字实际上是“风月”两字的繁体形式去掉了外边包围结构只留下了字心, 意思是“风月无边”, 这是一种种独具东方智慧的暗喻手法, 这种处理能够让人领会到汉字独特的文化内涵以及博大精深的视觉特色。这种从有限中却得无限, 从个体中获得整体的处理手法, 打破了平常所见习以为常的规则, 在中国独特文化内涵影响下的这种造字规则兼容并蓄, 这种含蓄内敛的造字规则展现了独特文化意蕴, 也迎合了广告设计简约化的风格。

3、结构变异

第三种方式就是结构变异。这种处理方式应该注意将文字进行方块化处理从而达到共通的效果, 这种处理方式巧妙的展现了中国汉字元素的高深内涵与独特意蕴。这种处理方式能够使汉字在现代广告设计中有更广大的延伸空间和发展机遇。这也恰恰是中国独特文化内涵与现代先进设计理念的完美融合。这种处理方式的具体设计方法先从文字的构成形式入手, 通过对习以为常的的汉字构成秩序的重构, 将汉字元素笔画作为基本的处理元素, 将汉字局部结构进行重新处理, 打乱原有的排列顺序, 从而形成新形式的具有新的视觉效果, 可以重新解读的独特意向。中国传统文字自身就是以表意炼形形式出现, 汉字字体通过其以意造型、以形表意之间的吻合和转换, 进而形成文字视觉语言个性化的表现形式。汉字在广告中的设计是借鉴象形文字具象和抽象高度概括的表现方法, 寻找适合表意的具象元素与之融合, 使得构想和设计透过这一中介得到过渡、融合, 并使设计超越字形、字态的现实原貌升华为新的精神表现和意境创造。

三、结语

汉字作为基本元素应用在现代广告设计中不仅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审美意蕴, 而且为现代广告设计提供了新的营养。汉字元素在广告设计教学中进行应用并创造出新形式的优秀作品正是由于我们独特文化思想影响下的设计师善于从整体把握事情的本质, 而且能够吸取中国艺术独特的意蕴。汉字元素在现代广告设计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仅发扬了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 创造出新形式的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的艺术形式, 这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接轨的纽带, 这也成为当前广告设计的一种趋势。这种以汉字作为基本元素进行广告设计的方式无论从设计理念和变现方法上都展现了新的语言形式, 也是设计多元化, 世界化的必然结果, 这对我国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对接、我国本土而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都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受之, 世界平面设计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年

[2]杭间、何洁、靳棣强, 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艺术设计,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年

[3]徐超, 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0年

篇9:韩国高中汉字教学研究

关键词:韩国;高中;汉字;教学;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G5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61-01

一、韩国汉字的历史

中国在汉唐时代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璀璨。这一时期的中国大大影响了周边国家文字的创立和发展。其中,韩国作为汉字文化圈的一员,在历史上曾使用过汉字且尊崇儒家思想。

公元15世纪,李氏朝鲜的世宗大王深感汉字不利于韩国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因此发起创立了“训民正音”。然而,它的推行受到上层社会人士的极力抵制,当世宗大王去世后,“训民正音”并没有推广普及开来。

20世纪,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文明崛起。汉字被西方人视为最原始的形意符号,汉文化圈国家随之进行了某种程度的脱汉运动,改用本国的语言文字。这时,“训民正音”(以前称为谚文,如今多称韩字)才被广泛使用。

然而韩国“去汉字化”以来,韩国展开了近50年的“文字战争”,持续不断的文字争论,韩国汉字废止复出几经波折

前不久韩国教育部计划于2018年对小学三年级及以上的道德或社会课教材实行韩汉对照。

二、简述韩国《汉文教育用基础汉字1800字》

20世纪50年代,韩国试图通过推行“韩文专用政策”,来摆脱汉字影响。但是该政策的实施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流失与社会生活的不便,因此韩国教育部为了挽救汉字教育,于1972年8月16日颁布了《汉文教育用基础汉字1800字》。该汉字表适用于中学教育(即初中和高中各900字)。2000年韩国教育部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对该表进行修订,修订后于2001年开始实施,一直沿用至今。

韩语词汇由固有词,汉字词和外来词构成,其中汉字词占比重最大,约百分之六十。韩国的汉字源自中国,本质是一脉相承的,但是两国的汉字在不同语言系统的约束下进行了发展演变,因而造成了种种差异。经统计,按照造字法来分析,形声字所占的比重最大,有1134个,占63%。指事字只有46个,占2.56%。从用字法来看,假借字有3个,占0.17%,没有转注字。这同中国汉字的特点是一致的。

三、《中国语Ι》简介

1992年中韩建交之后,两国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韩国教育部也越来越重视高中的汉语教学。近年来,一般学校自高中阶段起就开设汉语作为选修课。中韩两国都出版了一些汉语教材,教材的质量和汉语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笔者以所在学校使用的汉语教材《中国语Ι》汉字书写部分为研究对象。本教材内容编排主要以功能为主,注重功能和结构结合。每课均分为准备、听听、读读1、说说1、读读2、说说2 、语法、写写、练练、文化、活动等十一个部分。其中笔者研究主要研究“写写”部分的汉字。如下表:

课文标题教材“写写”部分要求书写的汉字

汉语语音无

你好!同学 我们

你叫什么名字?什么 认识

你家有几口人?漂亮 年纪

祝你生日快乐!快乐 考试

你喜欢做什么?喜欢 好听

现在几点?现在 早饭

今天天气怎么样?关心 发烧 迟到 首尔

你吃饭了吗?请客 已经 可乐 杂志

多少钱?苹果 欢迎 可爱 电话

火车站怎么走?身体 邮局 前边 小时

你去过北京吗?听说 厉害 从来 词典

四、两表对比分析的结果

《中国语Ι》书写部分,一共六十个字(剔除重复汉字四个),汉字按笔画排序按笔画排序,与《汉文教育用基础汉字1800字》对比如下:

(一)字量方面。把《汉文教育用基础汉字1800字》和《中国语Ι》(60个汉字)进行对比,发现其中有53字相对应,共同汉字在两字表中所占百分比分别为3%和88.3%。研究发现《汉文教育用基础汉字1800字》有54字与《中国语Ι》(60个简体字)的53字相对应,共同汉字在两字表中所占百分比分别为3%和88.3%,即学习《汉文教育用基础汉1800字》中3%的汉字,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掌握88.3% 的高中基础教学用汉字了。

(二)字音方面。韩国教育用汉字较多地保留了中古音,而《中国语Ι》现代汉字字音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里仅以韩国汉字辅音为例,说明其与现代汉语汉字声母的对应关系。例如:

韩国汉字音声母普通话声母 中國简体字

(k)k考、客、可

g关、果

j纪

此外,韩语中很多单词起源于汉语,其中又有很多发音相同,改用韩字书写后,造成了很多同音字。

(三)字形方面。《中国语Ι》与《汉文教育用基础汉字1800字》汉字形体方面存有差异,最明显的差别就是繁简不同,所以对于韩国人来说,即便学习了韩国汉字,还需要掌握相对应的简体字,据分析《教育用 1800 字》中有 645字属于未简化的繁体字,占35.83%。此外,还存在“多繁对一简”的现象,比如,“髪”和“發”对应简体字“发”。

(四)字义方面。韩语中很多单词源于汉语单词,这其中又有很多发音相同,仅仅使用谚文书写,若无上下文,可能导致无法直接确切地把握其含义或者误解,这是韩国汉字推进派主张复兴汉字的一大原因。

参考文献:

[1]李银庆.韩国汉字教育和对韩汉字教学观照与思考[D].天津师范大学,2011.

[2]姜泰希.韩汉两种语言中汉字词的比较[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

[3]朴点玉.韩国和中国现行汉字比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

作者简介:郑东晓(1987年—),男,汉族,河北宁晋人,现为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2011-2014年在泰国任教三年,2015至今在韩国担任CPIK汉语教师。

上一篇:暮光之城英文介绍下一篇:初中生500字自我介绍